《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我用的测验题或作业题可以检测到学生突破了重难点。如果重新设计测验题或作业题,我要以下修改:
采用同桌互相测验的方法,以达到纠正错误的目的。针对一道例题分成三部分,每一部分都有一组相应的巩固练习,这样每一步学生都掌握得较牢固,这时教师一定要总结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方法,使分散的知识有相对的集中。
这两个题目是本节课的重点.采用测验的方式来达到及时反馈。
其他
【提示】我还有哪些方面的反思?பைடு நூலகம்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是学生们在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代数和的概念,知道所有含有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的式子都可以化为有理数的加法的形式即代数和的形式,并能熟练掌握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及其运算顺序。还要培养学生理解事物发展变化是可以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本节课本着“扎实、有效”的原则,既关注课堂教学的本质,有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且面向全体学生来设计教学。通过教学实践,在本节课上不足的地方是:1.时间掌握的不好有一些前松后紧,以至于后面没有时间来进行本节课的小结,就显得有一些虎头蛇尾了。2、练习的形式还有些单调,如时间富裕还可以准备一些判断练习,把学生在做题时容易出错的地方写出来,让学生来进行判断,用这种方式来进行强化来练习,可以收到比较好的效果。
教学策略是否恰当
【提示】我是否组合了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活动步骤等来突破重难点?
我如果重新设计这个教学,我将在那些方面加以改进?
我试着组合了方法、手段、组织形式、活动步骤等来突破重难点,我如果重新设计这个教学,我将在活动步骤方面加以改进。
检测评价是否恰当
【提示】我用的测验题或作业题可以检测到学生是否突破了重难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作为一位刚到岗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重要的任务之一,写教学反思可以很好的把我们的教学记录下来,那要怎么写好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七年级数学上册《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学反思篇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学生在此之前已经掌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后进行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学生正确掌握本节课的知识的反馈情况,进行反思。
一、让学生在自主中学习,培养学生能力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而在这节课之前,学习的是有理数加、减计算。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围绕如何能让学生自己探求解答方法来设计这节课的。
在教授新课前,让学生复习化简符号、同号数求和、异号数求和及三个负数求和的计算方法和口算,把学生在本节课在计算过程中所遇到的知识重点,转化成所学过的旧知识,而不是把计算方法直白的告诉学生,只要学生记住即可。
留给学生思维的空间,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创造性,突破教材的束缚,使学生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形成概念。
学生获得的知识不再是枯燥乏味、高不可攀的,为后继知识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学生实行再创造。
”而要让学生实行再创造必须改变学生在传统数学课堂中教师说学生听、教师讲学生练的被动模式。
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寻找、发现、认识、掌握和应用,主动构建新知识。
在教学中,我以学生为主体,由易到难分层训练并讲练结合,特别是对学困生所遇到的问题更予以关注,使他们有所收获。
通过学生的反馈,我感到还要加大对学生的能力的培养,特别是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计算能力的培养。
我班学生不同程度都有读错数、抄错数、抄错符号的现象出现,严重的影响了计算的准确性。
只有正确率上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才会高涨,才能喜欢数学,爱学数学。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是同学在此之前已经把握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后进行的。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结合同学正确把握本节课的学问的反馈状况,进行反思。
一、让同学在自主中学习,培育同学力气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而在这节课之前,学习的是有理数加、减计算。
所以我在设计这节课的教学时,围绕如何能让同学自己探求解答方法来设计这节课的。
在教授新课前,让同学复习化简符号、同号数求和、异号数求和及三个负数求和的计算方法和口算,把同学在本节课在计算过程中所遇到的学问重点,转化成所学过的旧学问,而不是把计算方法直白的告知同学,只要同学记住即可。
留给同学思维的空间,发挥同学自主学习的乐观性、制造性,突破教材的束缚,使同学很自然的在头脑中形成概念。
同学获得的学问不再是枯燥乏味、高不行攀的,为后继学问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让同学实行再制造。
”而要让同学实行再制造必需转变同学在传统数学课堂中老师说同学听、老师讲同学练的被动模式。
应当让同学在实践活动中查找、发觉、熟识、把握和应用,主动构建新学问。
在教学中,我以同学为主体,由易到难分层训练并讲练结合,特别是对学困生所遇到的问题更予以关注,使他们有所收获。
通过同学的反馈,我感到还要加大对同学的力气的培育,特别是观看力气、语言表达力气、计算力气的培育。
我班同学不同程度都有读错数、抄错数、抄错符号的现象消逝,严峻的影响了计算的精确性。
只有正确率上升了,同学的学习爱好才会高涨,才能宠爱数学,爱学数学。
二、深钻教材,提高老师的力气老师的力气包括老师驾驭教材的力气和老师驾驭课堂的力气。
由于对教材的生疏程度和每个人对教材的理解程度的不同,所以本节课我把教学的重点放在了运算上。
强调运算的方法和技巧,教育同学在解题之前先观看题目然后再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运算,如何能奇异的运算,在下笔解答。
运算的方法通过同学的自主探究能够把握较好,并应用到实际的运算当中。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1.5.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成功之处这节课主要讲授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运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问题比较简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课本上的例题前补充了两小题,由浅入深,先指出每题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加强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正确性.这个任务相对轻松简单,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给基础较差的同学一些机会,并适当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可能会出现一题多解,尊重并鼓励学生的想法,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简便性.2.不足之处教完本节课后,我发现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感到不尽人意.在前面单独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学生解题不管速度还是质量基本令人满意,但当开始了混合运算后,学生出现混乱的次数就增多了,一是运算顺序出现问题,二是混淆了加和乘的运算,尤其是两个负数相加经常和乘法中的负负得正弄乱,异号相加也出现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完全熟练,没有达到理解进而形成直觉.故此当所有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难以应付.我发现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引导其结合法则进行,学生当时可能是记住了,明白了,但过后还是经常出现同样的错误,因此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我们是在用成人的思维去和孩子作比较.课堂的问题总是存在的,也正是这些课堂中的问题才会促使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逐步完善我们的课堂,促进我们向教学的专业化方向发展.我现在的做法是利用课前的5分钟给出简单的同级运算,希望借不间断的练习加强重现的机会,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进而形成直觉.。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大全五篇]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大全五篇]第一篇:《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教学反思1首先讲讲在乘法教学的时候遇到的一些问题。
有理数加法的教学中,首先提到我们小学学习过的正数和0的加法运算,勾起同学们的回忆,熟悉感使他们能更快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同时从章前节的例子中,体会有理数的加减在我们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同学们意识到学习有理数加法的必要性。
接下来通过讲解向左向右运动的物体最终的运动状态,利用数轴,边讲边画。
得出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之后将绝对值相加。
以及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之后将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这部分教学主要强调按照加法法则,一步一步做题,并严格按照解题格式。
同学们在一开始做加法的时候错漏百出。
将同号两数相加或者异号两数相加的法则搞混,出现同号两数相加的,在确定了符号之后用绝对值大的减去绝对值小的,或者异号两数相加,符号确定错了,或者将绝对值相加了。
出现这样的错误,我只好让他们多读几遍法则,分清同号两数相加跟异号两数相加的区别。
同时兼以例题,详细缓慢地进行讲解,让同学们熟悉解题过程以及格式。
在学习了加法运算律之后,学会观察数字之间的关系。
灵活运用运算律,简便运算。
(减法)在学习有理数减法的时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有时候出现一个正数减去一个负数的情况,同学们马上就使用了负负得正,这无疑是正确的,对于能够熟练使用这四个字的同学来说,计算会更加简便。
但是出现如-3-2这样的算式时,有些同学也直接使用负负得正,就得出5或1这样的结果。
特别是对于-6-6,很多人等于0。
我给他们纠正,减去-6,相当于加上-6的相反数6,也就是-6+(-6),再用乘法法则运算。
同学们便反应过来。
同时我又给他们举例子:本来你欠我6块钱,现在又向我借6块,欠我多少钱?会是0吗?这样我可亏大了,这帐我不认。
同学们哈哈大笑,同时也意识到一个负数减去一个正数的正确意义以及负负得正这四个字不能乱用。
初中数学_3.4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一:【学习目标】1、经历实验、操作、探索、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作交流的意识,提高有条理地、清晰地阐述自己观念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的游戏活动中,体验数学学习的兴趣,在解决疑难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克服困难获得的欢欣。
3、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四步以内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
教学重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准确的掌握有理数运算的顺序和运算中的符号问题二:【教学过程】第一环节:视频引课,回顾旧知ppt播放小视频,引入本节课的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
展示学习目标。
问题1:请同学们回顾小学段学过的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法则如何叙述?问题2: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1/2−1/2+4/5 (2)1/5×2/3+6/5(3)(1/2−1/6)÷3/5×5 (4)2/3÷[(3/4−1/2)×4/5]第二环节:例题练习,掌握新知例1计算:6/5×(-1/3-1/2) ÷5/4(1)观察算式包括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学生答师板演计算,生说明算理,师指出符号问题。
(3)引导学生思考其他解题方法。
独立完成巩固提升练习计算:⑴5÷(-2)×1/2;(2) 17-12÷(-4)+4×(-5)活动目的:活动(1)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类比能力,概括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活动(2)一方面是为了熟练有理数混和和运算的法则,并培养说明意识和表达能力;另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自己去验证自己概括的有理数混和运算的法则的正确性,并体验成功的欢欣;活动(3)是为了进一步巩固新知.第三环节:游戏活动,例题解析( 1)有边长为3的正方形纸片,求它们的面积之和,应当怎样列式?小亮:9+9 小虎:2×32(2)算式2×32中含有哪几种运算?应当按照哪种运算顺序计算这个算式?下面有两种算法:先算乘方:223=233=18⨯⨯⨯ 先算乘法: 2223=6=36⨯ 哪一种计算正确?为什么?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讨论、交流并做出解答.活动二:例2:计算:()()⎥⎥⎦⎤⎢⎢⎣⎡⎪⎭⎫⎝⎛-++-⨯-352214314 (1) 观察算式包括几种运算?运算顺序是怎样的?(2) 引导生黑板板演。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1.16《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1.5.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成功之处这节课主要讲授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运算顺序“先乘除后加减”学生早已熟练掌握,让学生学会分析题目中所包含的运算是本节课的重难点.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出发,问题比较简单,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把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活动调节到积极状态,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在课本上的例题前补充了两小题,由浅入深,先指出每题的运算顺序,进一步加强有理数混合运算顺序的正确性.这个任务相对轻松简单,注重学生的参与程度,给基础较差的同学一些机会,并适当鼓励,让他们感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激发新的学习动力.在教学中,由于学生的思考角度不同,可能会出现一题多解,尊重并鼓励学生的想法,提倡计算方法的多样性、简便性.2.不足之处教完本节课后,我发现无论是在组织课堂方面,还是在教学难点的突破上,以及在时间分配上,都感到不尽人意.在前面单独学习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时,学生解题不管速度还是质量基本令人满意,但当开始了混合运算后,学生出现混乱的次数就增多了,一是运算顺序出现问题,二是混淆了加和乘的运算,尤其是两个负数相加经常和乘法中的负负得正弄乱,异号相加也出现问题.究其原因还是因为没有完全熟练,没有达到理解进而形成直觉.故此当所有的知识综合在一起的时候就难以应付.我发现在学生出现错误时引导其结合法则进行,学生当时可能是记住了,明白了,但过后还是经常出现同样的错误,因此我觉得不能以教师的眼光去看学生,要和他们站在同一高度上去看待问题,发现学生出错的真正原因,共同去解决出现的问题.我们做教师的往往认为一道题很简单,学生为什么不会,不理解,殊不知我们是在用成人的思维去和孩子作比较.课堂的问题总是存在的,也正是这些课堂中的问题才会促使我们不断反思,不断进步,逐步完善我们的课堂,促进我们向教学的专业化方向发展.我现在的做法是利用课前的5分钟给出简单的同级运算,希望借不间断的练习加强重现的机会,让学生逐步加深理解进而形成直觉.第1页共1页。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通用5篇)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通用5篇)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通用5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技巧,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1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通过学生的自学和互学而获得,教师只起到指导和组织的作用。
基本思路是首先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复习先前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课本,分析小颖和小明两种不同解法的正确性,在全班交流达到共识,得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律,即:将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省略加号和括号;弄懂有理数的代数和的意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例题的解答,教师对有疑问的同学给以适当的指导,形成能力;再通过测学加以巩固,达到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目的。
成功之处:引例的处理比较好,学生的自学感受到小颖的方法是以水面为标准,水面以上记为正,水面以下记为负,而两者的距离则使用它们的差来表示;小明的方法是水面以上距离与水面以下距离的和来表示,用到了绝对值的意义;通过回答问题,自然将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解决方法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使他们通过研究、交流获得了新知,摆脱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效果比较好。
启示:1、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要能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具体对知识的探索的正确位置上来。
问题提得过大,学生没法回答,不知道方向;问题过小,又没有挑战性,引不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例题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做适当的删减或改编,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是重点更是难点。
讲完这节课,我的认识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根据学情和教材,编写的学案指导自学的方法具体,尤其是四个问题的设置将自学活动引向深入,课堂自学效果较好。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
5.9有理数的混合运算的教学反思建平西校 孙永香本课是我校开展微型课教学模式的一次尝试。
这节课中,主要是学生讲解,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起引导作用,在学生讲解和练习中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或者带领学生展开讨论。
共分6个大组,在对面的教室里,四张桌子并在一起。
每组安排一位管理能力强的学习基础好的学生做组长;成绩不理想的学生们坐在组长的对面或者身边,便于组长辅导和管理。
选一位管理能力强的学生做主持人,负责提醒全班同学到对面的教室里,负责微型课的纪律和微型课讲课的学生。
这样上课的目的:1.锻炼同学的能力;2.帮助了成绩低的学生;3.同学们互相可以听听其他学生的思路.在这节课中,讲课的学生:苏雨桐、漆世怡、刘海滨、张俊杰、王佳琪、王新宇、邢钰滢。
其中,学生苏雨桐组织知识梳理,讲解的概念内容是:1.提问:算式2)35(15--÷里有哪几种运算?2.含有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这五种运算中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3.那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应按照什么顺序呢?请打开课本27页,4.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1)先乘方,后乘除,再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3)如果有括号,先算小括号,后算中括号,再算大括号.5. 有理数的运算级别:这位学生讲解的很到位,这种讲课方式对学生本身的综合能力就是一种锻炼。
例题讲解者是:李婧、张俊杰、王佳琪、邢钰滢例1.计算1)8141211-+- (李婧讲解) 2)2)35(15--÷ (李婧讲解) 3)22)2(3-- (张俊杰讲解) 4)[]2)2(--- (张俊杰讲解)5)2)3(84152⨯-+÷- (王佳琪讲解)例2.计算:)4153(53-- (邢钰滢讲解) 两种解法,可以按一般顺序做,也可以先去括号,把同分母的先进行计算,注意去括号时符号的变化去括号要注意:括号前带负号,去掉括号后括号内各项要变号,即b a b a --=+-)(, b a b a +-=--)(,课堂中间部分的时间是学生完成练习册上的作业,P13习题5.9。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教学反思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通常,我们在讲课前总会想尽办法,以各式各样的花样引入新课,理论根据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然而,这种方法并不是万能的,从现在学生的心理特点来看,他们思维活跃性远远超出老师的想象,如果教师的引例不够恰当或稍微花哨,可能会导致学生越想越远,起到相反的效果。
开始的引入,复习小学的运算顺序,过渡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其运算顺序和小学中规定的运算顺序是相同的。
由于引入比较普通,无法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平淡如水。
本节课是一节计算课,主要是让学生掌握有理数运算法则,会进行简单的计算,内容很枯燥,怎样上出新意,引入是关键,关键是引起学生的共鸣。
学生小时候玩过24点游戏,这节课何不以24点游戏引入呢?本节课通过24点游戏,给学生创造了一个现实的有趣的问题情境,巧妙地把学生带入到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课堂中,体会对有理数混合运算符号和顺序的理解,让学生带着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去学习,使枯燥的计算课变得生动有趣。
最后又回到24点的游戏中,让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眼、耳、口、手等多种感官,创造和谐、愉快、轻松的学习氛围,通过实践和探索,一扫数学课的单调、枯燥与沉闷,引起学生强烈的兴趣和参与欲望。
学生还强烈要求老师不要提示,尊重学生的意愿,有可能课上没有找到解决方法,那么可以作为课堂的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思考,查阅资料等。
这样就大大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性。
通过这次上课认识到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想尽最大可能的发挥出课堂45分钟的效益,需要从许多方面去准备,去思考,比如对教学重点和难点的突破,对课堂的组织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以及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等等。
要想上好一节课需要付出很多的精力。
数学课并不是单纯的让学生去重复练习,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巩固基础的前提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其次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认识教材,站在平等的角度去对待学生。
认真钻研教材,增加自己的知识储备量,把教材钻深、吃透真正理解教材的本意,然后去发展、延伸,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教师不能只停留在教材的表面,知其义而不知其理,这样只能是依样画瓢。
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有理数混合运算教学反思有理数混合运算这部分教学内容,说起来还真有不少值得反思的地方。
还记得刚开始给学生们讲这部分知识的时候,我信心满满,觉得凭借自己多年的教学经验,一定能让孩子们轻松掌握。
可实际情况却给了我一个小小的“打击”。
在课堂上,我按照教材的安排,先给孩子们讲解了有理数混合运算的规则,什么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的等等。
我讲得是口干舌燥,自认为已经讲得非常清楚明白了。
然后让学生们做几道练习题试试手,结果却让我大跌眼镜。
很多同学不是这里出错,就是那里犯错,有的甚至完全没有头绪。
我当时就有点着急了,心想怎么会这样呢?我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是不是我讲得太快了,孩子们还没消化?还是规则太抽象,他们理解起来有困难?于是,我决定改变策略。
我不再单纯地讲解规则,而是通过一些具体的例子来帮助他们理解。
比如,我给他们出了这样一道题:“小明有5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 3 倍还多 2 个,那么小红有多少个苹果?”先让他们用算式表示出来,这时候大家都能写出5×3 +2 =17 。
然后我再把这个例子改一下:“小明有-5 个苹果,小红的苹果数是小明的 3 倍还多 2 个,那么小红有多少个苹果?”这下很多同学就开始犹豫了,有的写成了-5×3 + 2 =-13 ,有的写成了(-5)×3 + 2 =-13 。
通过这个例子,我让同学们自己去讨论,到底哪种写法是对的,为什么?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大家终于明白了负数参与运算时要加上括号的道理。
还有一次,在课堂练习的时候,我发现有个平时成绩还不错的同学,在计算一道很简单的有理数混合运算题时居然出错了。
我走过去一看,原来是他在计算顺序上出了问题。
我就问他:“你怎么把顺序弄错了呀?”他一脸无辜地看着我说:“老师,我一着急就忘了。
”这让我意识到,光让他们记住规则还不行,还得让他们多练习,形成习惯。
为了让学生们更好地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我还想了一些有趣的小活动。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初一上册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敎案设计思路:紧密联系學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向學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學活动的机会,使學生通过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获得数學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學生學习的兴趣,增强學生學好数學的信心。
敎學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能按照有理数的运算顺序正确、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乘方的混合运算。
二、过程与方法经理探索混合运算的过程,培养严谨、认真的思维习惯和解题习惯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學生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按步骤进行,最后要验算的好习惯。
2、敢于面对数學活动中的困难,获得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
敎學重点:有理数混合运算。
敎學难点:如何按顺序、正确合理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敎學过程一、导入1、下面哪个答案接近自己的年龄?A 、649分B 、649周C 、649时D 、649秒2、李阿姨想买2袋米(每袋35.4元)、14.8元的牛肉、6.7元的蔬菜和12.8元的鱼,还想给女儿买2米彩带(每米4.2元)。
如果李阿姨带了200元去超市,问回来时李阿姨还剩多少钱?二、展开1、探索经过前一阶段的學习,我们已经學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这五种计算,今天我们将學习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1)算式3+50÷(-2)2×(-51)-1里有哪几种运算? 由于问题较简单,将会让學生进行抢答,最后可指定一位同學说出完整答案。
含有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这五种运算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运算称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2) 小结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内的,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
2、例题例1 指出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
(1)-50÷2×51; (2)17-8÷(-2)+4×(-3); (3)32-50÷22×101-1; (4)-1-〔1-(1-0.5×43)〕; (5)6÷(3×2); (6)6÷3×2。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公开课优秀教案(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与反思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1.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能熟练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并能合理使用运算律进行简便运算;(难点)2.养成在计算前认真审题,确定运算顺序,计算中按步骤审慎进行,最后要养成验算的好习惯.一、情境导入前面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运算,对各种运算的法则、运算律和运算技巧已经比拟熟悉,如果遇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你有信心进行精确的计算吗?下列图是小玲和小亮的对话,你同意小亮的说法吗?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计算:(1)(-5)-(-5)×110÷110×(-5);(2)-1-((-3)3-3+23×(-112)]÷(-2)).解析:(1)题是含有减法、乘法、除法的混合运算,运算时,肯定要注意运算顺序,尤其是此题中的乘除运算.要从左到右进行计算;(2)题有大括号、中括号,在运算时,可从里到外进行.注意要灵敏掌握运算顺序.解:(1)(-5)-(-5)×110÷110×(-5)=(-5)-(-5)×110×10×(-5)=(-5)-25=-30;(2)-1-((-3)3-3+23×(-112)]÷(-2))=-1-(-27-3+23×(-32)]÷(-2))=-1-(-27-2÷(-2))=-1-(-27-(-1))=-1-(-26)=25.方法总结: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可用下面的口诀记忆:混合运算并不难,符号第—记心间;加法需取大值号,乘法同正异负添;减变加改相反数,除改乘法用倒数;混合运算按顺序,乘方乘除后加减.探究点二:数字规律探究为了求1+2+22+23+24+…+22022的值,可令S=1+2+22+23+…+22022,则2S=2+22+23+24+…+22022,因此2S-S=22022-1,所以1+2+22+23+…+22022=22022-1,仿照以上推理,那么1+5+52+…+52022=________.解析:观察等式,可发觉规律,依据规律即可进行解答.则设S=1+5+52+53+…+52022,5S=5+52+53+54+…+52022,5S-S=52022-1,∴S =52022-14,故填52022-14.方法总结:解规律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发觉规律,应用规律解题.三、板书设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如果有括号,先算括号里面的.有理数的运算是数学中很多其他运算的根底,培养学生正确迅速的运算能力,是数学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目标.在加、减、乘、除、乘方这几种运算根本掌握的前提下,学生进行混合运算,首先应注意的就是运算顺序的问题.小组商量有理数运算法则后,教师应提示学生牢固掌握有理数混合运算的几项规定,特别是参加乘方以后,学生对乘方运算不熟悉,简单算成加法或底数与指数相乘.学生在运算符号多的时候简单出错,需要进行针对性讲解.1.5.1 乘方第2课时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目标:1.了解有理数混合运算的意义,掌握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法则及运算顺序.2.能够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并在运算过程中合理使用运算律.教学重点:依据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正确地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难点: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过程:一、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3.如有括号,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依次进行.(例1)计算:(1)(-2)3+(-3)×(-4)2+2]-(-3)2÷(-2);(2)1-×3×(-)2-(-1)4]+÷(-)3.强调:按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运算,在每一步运算中,仍旧是要先确定结果的符号,再确定结果的绝对值.(例2)观察下面三行数:-2,4,-8,16,-32,64,…;①0,6,-6,18,-30,66,…;②-1,2,-4,8,-16,32,….③(1)第①行数按什么规律排列(2)第②③行数与第①行数分别有什么关系(3)取每行数的第10个数,计算这三个数的和.(例3)已知a=-,b=4,求的值.二、课堂练习1.计算:(1)|-|2+(-1)101-×(0.5-)÷;(2)1÷(1)×(-)÷(-12);(3)(-2)3+3×(-1)2-(-1)4;(4)2-(-)3]-(-)+(-)×(-1)2;(5)5÷-(2-2)]×6.2.假设|x+2|+(y-3)2=0,求的值.3.已知A=a+a2+a3+…+a2022,假设a=1,则A等于多少假设a=-1,则A等于多少三、课时小结1.注意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要熟练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2.在运算中要注意像-72与(-7)2等这类式子的区别.。
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1 二、教学任务分析设置教学目标如下:1.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2.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算; 3.注意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三、教学过程分析第一环节 复习回顾 引入新课活动1:说一说 我们目前都学习了哪些运算?(1)-5.4+0.2-0.6+0.8; (2)3×(-4)+(-28)÷7; (3)(-7)(-5)-90÷(-15); (4)-(-7)2第二环节 自主探索 探索新知思考:上式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根据以上分析你能解答该题吗?你能归纳出有理数混合运算法则吗?第三环节 例题讲解 巩固新知例1 计算及时巩固1-21-55032)(⨯÷+)].95(32[3-22-+-⨯))(().31()2(6181-⨯-÷-)(3321(2)(2).433⎡⎤⎛⎫⎛⎫-⨯----⎪ ⎪⎢⎥⎝⎭⎝⎭⎣⎦1123(1)1515(1)5(0.2)-÷--⨯-;2 ).723214361()421(-+-÷-第四环节 尝试训练 巩固提高1、-3-[-5+(1-0.2×5)÷(-2)]2、-14-×[ 2-(-3)2 ]3、(-2)2-(-52)×(-1)第五环节 归纳小结 口 诀 歌同 级 运 算, 从 左 至 右; 异 级 运 算, 由 高 到 低;若 有 括 号, 先 算 内 部; 简 便 方 法, 优 先 采 用.第六环节 拓展延伸 能力提升 内容:24点游戏ppt拓展 解法1:解法2: .45113)2131(5114÷⨯-⨯)().723214361()421(-+-÷-31(1)2(5)23;2⨯-+-÷()20173318(2)(3)15(2)1.43-⨯⨯-+-÷--教学反思:1、本节课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在教学活动中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的理念。
初中数学教学课例《2.1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设计及总结反思
学科
初中数学
教学课例名
《2.11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称
由于本节主要学习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各
种运算以及它们的混合运算,由于在本章前十一节的学
习中,学生已经学会了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各
种运算,本节主要的是针对混合运算,所以本节课既是
运算的方法方式、速度、正确率等来培养学生的数学运
算核心素养。
第一环节看哪组最快(能够准确回答问题的小组加
1 分,可以累计加分)
教学过程
1:说一说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及运算律。(以
组为单位,看哪个组最先说出来,说不出来的组,课后
学习小组长组织记忆)。
2:练一练计算(比的是组之间的快慢,不是个人,
这里可以考验学习小组长的组织能力)
(同时以比快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
趣);通过“想一想”引出新课学习课题:有理数的混
和运算,并为下一环节的进行提出问题。同时培养了学
生的合作能力和组长的组长能力,提高了学生的数学运
算能力。
本节课采用教学方式是交流合作性学习,主要是将
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讨论来达到学习目的,在教学过
程中通过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
复习课也是延伸课,本节知识是本章的重点,是全章知 教材分析
识的综合与运用。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特点,重
难点如下:
本节课的重点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本节课难点是准确地掌握有理数的运算顺序和运
算中的符号问题。
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和运
算律;使学生能够熟练地按有理数运算顺序进行混合运
算;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初一上册 1.5.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名师教学教案 教学设计反思 (3)
例题讲解
=
=
(2).
=
=
=
注意:确定运算顺序先乘方,再算乘法,最后算加减.
课堂练习
(难点巩固)
1.
2.
3.
小结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有括号的,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后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
(4).如有绝对值,先算绝对值.
3.通过练习巩固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敎學环节
敎學过程
导入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大家记得小學學过的正数的混合运算顺序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顺序
(1).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2).同级运算,从左到右进行;
(3).有括号的,先做括号内的运算,按先小括号、再中括号、后大括号的顺序依次进行;
(4).如有绝对值,先算绝对值.
知识讲解
从學生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學生在看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时,应该先观察有哪些运算,运用有理数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每一种运算都有符号的确定,如果对哪一种运算掌握的不够扎实,或者粗心将符号看错,也容易出错。
难点敎學方法
1.通过小學學过的正数的混合运算顺序迁移到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同样适用。
2.通过典型例题直观演示计算方法步骤。
敎师姓名
任丽艳
单位名称
沙雅县第四中學
填写时间
2020年7月25日
學科
数學
年级/册
七年级上册
敎材版本
人敎版
课题名称
1.5.1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难点名称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中符号的确定。
难点分析
从知识角度分析为什么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是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通过学生的自学和互学而获得,教师只起到指导和组织的作用。
基本思路是首先在教师设计的问题的回答过程中,复习先前的知识,为后续的学习做好铺垫。
通过对实际问题的讨论提出解决的方法,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学课本,分析小颖和小明两种不同解法的正确性,在全班交流达到共识,得到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一般规律,即:将减法运算转化成加法运算,省略加号和括号;弄懂有理数的代数和的意义;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合作完成例题的解答,教师对有疑问的同学给以适当的指导,形成能力;再通过测学加以巩固,达到掌握有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目的。
成功之处:引例的处理比较好,学生的自学感受到小颖的方法是以水面为标准,水面以上记为正,水面以下记为负,而两者的距离则使用它们的差来表示;小明的方法是水面以上距离与水面以下距离的和来表示,用到了绝对值的意义;通过回答问题,自然将有理数的混
合运算的解决方法展现在了学生的眼前,使他们通过研究、交流获得了新知,摆脱了教师教学生学的被动局面,效果比较好。
启示:
1、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时,对问题的设计要有针对性,有启发性,要能将学生的思路引导到具体对知识的探索的正确位置上来。
问题提得过大,学生没法回答,不知道方向;问题过小,又没有挑战性,引不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
2、例题的使用要根据学生的实际做适当的删减或改编,学会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