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讲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学案(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学习重点1.记:掌握本文的字音、字形、词语及萧红的名言名句。

2.读:品读课文,鉴赏小说中人物形象及小说蕴含的社会意义。

3.练:学习本文中运用对比塑造人物的手法。

4.写:运用拟人手法写一个片段。

一、诵记名言警句萧红名言名句1.生前何必久睡,死后自会长眠。

2.逆来顺受,你说我的生命可惜,我自己却不在乎。

你看着很危险,我却自以为得意。

3.满天星光,满屋月亮,人生何如,为什么这么悲凉。

4.晚来偏无事,坐看天边红。

红照伊人处,我思伊人心,有如天边红。

5.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

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

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

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二、了解文学常识1.作者简介萧红(1911—1942),黑龙江省呼兰县人,现代女作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

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年纪轻轻便品尝了许多人生辛酸,但也培养了她的反抗意识,她是作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走进文坛的。

她的创作力求写真,以绘出生活本来的色彩和道出生活的实感为限。

这样,她状人写景,抒情写性,虽不着意敷彩设色,却又在那上面染上了折光于生活的浓淡不等的色彩和明暗不同的色泽,将美丽鲜活和质朴无华统一起来,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和散文诗之间的新的小说文体。

代表作品有中篇小说《生死场》和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东北作家群:指的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陆续流亡到关内的东北籍青年作家。

因为他们身受日寇侵略之苦,便满怀对侵略者的愤恨、对可爱家乡的怀念,描写东北人民的生活和他们英勇的抗日斗争。

其中以萧军的《八月的乡村》和萧红的《生死场》为代表性作品。

2.相关链接《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三、词语辨析 1.世面 市面
目前 市面上各种夏令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 例 对不少市民来说,如果花一些钱让孩子出去见见 句 世面是可以接受的,但如果要花一个家庭一个月
的收入,那就值得考虑了。 世面: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辨 市面:街上商店或摊点多的地方,城市工商
析 业活动的一般状况。
2.工夫 功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本赏析] 1.为什么要写小团圆媳妇的笑?她的想玩和哭叫意味着什
么? 明确:写出她生命最初的美丽和茁壮,以及她孩童般的 天真与烂漫,还有她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健康的 快乐的女孩因为生命力的强盛,因为性格的直率,被婆 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 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这样写更突出生命的被 蔑视、被践踏,更能表达作者的悲怆和苦痛。
三、联前系后 1.节选前 小团圆媳妇是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十二岁的小姑 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 过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常常遭到婆婆的无端打 骂,左邻右舍又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终于被 折磨生了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 妇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治病。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 闹……节选文章就从这里开始。
2.选文中主要情节是洗澡、烧替身和埋葬,尤以洗澡为 主。在此之前还写了“我”眼中的小团圆媳妇之“病”, 在此之后还写了小团圆媳妇之死对老胡家的影响。试 分析作者描写这些情节的作用。
明确:
情节
作用
侧面表现小城人的愚昧。小团圆媳妇是作者花重 我眼中小 墨写就的一个人物形象,从她身上凸显出了一个女人
团圆媳妇 的悲剧命运,迷信、愚昧、落后的呼兰河人把一个年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小团圆媳妇之死》优秀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小团圆媳妇之死》优秀教案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目标:1、分析理解小团圆媳妇治病的过程,体会小团圆媳妇的悲剧命运。

2、深入探究婆婆及周围人的生活状态及思想状态,体会作者展示女性悲剧深层的原因。

3、领悟作者塑造“小团圆媳妇”悲剧形象的深层内涵和作者独特的写作视角的效果。

教学重点:分析节选中小团圆媳妇、婆婆、周围人和我与祖父的形象特征。

分析呼兰河女性悲剧命运背后的深层原因及作者的呐喊的意义所在。

教学方式: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展示。

教学过程:导入:寂寞的呼兰河因为小团圆媳妇的到来变得不再寂寞,一场轰轰烈烈的洗澡治病场面向我们展示了当地人的生活状态和思想状态,也展示了萧红作为女性作家,对女性悲剧命运的关注与呐喊。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认识一下这些呼兰河的女性。

活动一任务安排:根据上节课我们的对《小团圆媳妇之死》及相关情节的阅读和课下的交流,各小组汇总归纳派一名代表把本组最想解决的问题展示到黑板上,然后我们互助解决。

各小组最想提出的问题如下:一组:为什么给小团圆媳妇洗澡?二组:小团圆媳妇真的有病吗?杀死小团圆媳妇的凶手是谁?三组:小团圆媳妇真的有病吗?到底谁有病?症状是什么?四组:祖父为什么袖手旁观?五组:小团圆媳妇真的有病吗?为什么要给她治病?六组:杀死小团圆媳妇的凶手是谁?小团圆媳妇这个形象有什么意义?七组:小团圆媳妇之死是偶然事件还是必然事件?从各组展示的问题中我们可以感觉到大家对这篇小说的认识和理解的程度是不同德,那我们本节课就逐层深入的进行探究,在你理解的基础上梳理归纳一下本文展示的形象及其意义。

活动二:1、课件展示教师认为应该梳理和解决的问题:展示课件第2页①小团圆媳妇在胡家经历了什么?治病前后分别是什么样子?对此你有怎样的认识?②洗澡治病、吃偏方、抽贴儿,婆婆对小团圆媳妇怎么样?如何看待她的“管教”和“治病”?③在小团圆媳妇洗澡治病的过程中,周围人有哪些表现?你如何评价?④作品中设置“我”有何作用?2、各组用10分钟时间讨论课件展示和各组质疑的问题,把观点形成文字。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第十一课 小团圆媳妇之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第十一课  小团圆媳妇之死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人 教 版 语 文
【答案】
①撒谎想掩饰自己偷拿面包的行为。
②感觉妻子可能发现,继续撒谎时慌乱不安。 ③面对妻子的宽容,感到愧疚。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命题立意】
能力层级为D级。
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及描写手法,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18.小说的主题是什么?请结合全文分析。(6分)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文章后面的注释特别重要,首先可以总结 出“控诉战争带来的灾难”这一点,然后文章第二段中, 妻子已经很明确判断出丈夫偷了面包,但她并没有明言。 丈夫在被窝中吃面包,妻子假装安然入睡,也体现了她对
人 教 版 语 文
故事,只因为他们充满我幼年的记忆,忘却不了,难以忘
却,就记在这里了。”正如儿时的“我”从储藏室里发掘 出各样“宝贝”,让“我”惊异,也让大人感喟,如今在 悲壮的斗争年代,萧红也带着“含泪的微笑”回忆着儿时 的寂寞小城。写作,成为自我灵魂的拯救方式。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小团圆媳妇》节选自《呼兰河传》的第五章,借刻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真不知天公为什么无缘无故让你这样娇美?一张帷帘
透出了夜月的银辉,笼罩着我欢情幽梦,春风也好像沐浴 着这十里柔情。怎奈何,欢娱的爱情渐渐随着流水消逝了, 琴弦声已断,碧纱巾芳香也减。哪忍受得了这片片飞花引 逗着的暮色黄昏,残雨笼罩着晚来晴辉。我正凝魄销魂, 凄然伤神,黄鹂鸟又啼叫了几声。
人 教 版 语 文
第六单元 女性的声音
2.三次洗澡中,人们的表现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三次洗澡中,人们的表现惊人的一致,都是先害人后 救人,而且自始至终带着看热闹的心态获得了精神上的满 足。 救人说明了人们本性的善良,但是愚昧却使善良的人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第十三页,共36页。
第十四页,共36页。
第十五页,共36页。
第十六页,共36页。
第十七页,共36页。
第十八页,共36页。
第十九页,共36页。
第二十页,共36页。
第二十一页,共36页。
第二十二页,共36页。
第二十三页,共36页。
第二十四页,共36页。
第二十五页,共36页。第二十六 Nhomakorabea,共36页。
第二十七页,共36页。
第二十八页,共36页。
第二十九页,共36页。
第三十页,共36页。
第三十一页,共36页。
第三十二页,共36页。
第三十三页,共36页。
第三十四页,共36页。
第三十五页,共36页。
第三十六页,共36页。
第一页,共36页。
第二页,共36页。
第三页,共36页。
第四页,共36页。
第五页,共36页。
第六页,共36页。
第七页,共36页。
第八页,共36页。
目前 上各种夏令营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对不 例 少市民来说,如果花一些钱让孩子出去见见 是可 句 以接受的,但如果要花一个家庭一个月的收入,那就
值得考虑。 世面:社会上各方面的情况。
辨 市面:街上商店或摊点多的地方,城市工商业活
析 动的一般状况。
第九页,共36页。

《苏乞儿》号称“中国首部 3D影片”,里面
句 的很多武术设计花费了很多 。

工夫:指时间;空闲时间。

功夫:指本领;造诣。
第十页,共36页。
第十一页,共36页。
第十二页,共36页。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2019版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课件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明确] (1)她是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 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 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在大 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 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 “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她也并 叫过”;“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 死了”。
课文节选部分,通过对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那些看 愚昧和迷信观念下“无意识地”把年轻一代作为牺牲品 旧礼教的祭坛的叙说,向世人发出了男权社会对于妇女 残和迫害,无须卫道士甚至无须男子来实施的呐喊;作 性不仅不怜悯同性,反而主动组成“杀人团”以堂而皇 理由,把一个个像“人”的女性剿灭虐杀了。这是对令 栗的悲剧的控诉和呐喊。
一个下马威。……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 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 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 冷水把她浇过来了。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 点血。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清子给她擦上了。”
作品:
评价:中国现代女作家,文化革命活动家,黑土文学 表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寂寞怀旧出名作 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屡遭挫折。寂寞的童年生 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 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 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 和感觉在创作”。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故土 香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度过。1942年1 日,萧红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 传》。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其艺术上的巅峰之作。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 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了以人 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河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 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 人生。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小团圆媳妇之死》优质教案(1)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小团圆媳妇之死》优质教案(1)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萧红及其作品2、把握《呼兰河传》的基本内容和主要特色。

3、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作品主题,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点]通过分析人物形象和故事情节,揭示小说的深刻主题三、[教学难点]理解作者对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的劣根性的批判,体会作品所揭示的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课时】1课时【教学设计】1、依托文本理清情节线索;2、通过情节分析人物性格;3、透过形象挖掘主题内涵;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有这样一位作家,她和张爱玲被称作是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最为耀眼的女作家“双子星座”,鲁迅与她有着深厚的忘年之交,还称赞她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这个人就是《呼兰河传》的作者萧红。

一、作品及作者1.介绍作者萧红(1911年6月2日─1942年1月22日),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

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玲玲、田娣。

被誉为“30年代的文学洛神”的萧红,是民国四大才女(吕碧城、萧红、石评梅、张爱玲)中命运最为悲苦的女性,也是一位传奇性人物,她有着与女词人李清照那样的生活经历,并一直处在极端苦难与坎坷之中,可谓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

鲁迅认为是“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代表作:《生死场》(1935年,以萧红为笔名,其成名作,鲁迅为书作序)《马伯乐》(1941)《呼兰河传》(1942,茅盾为书作序)《小城三月》。

生活阶段一(1911-1931):离家出走,王恩甲,被抛弃——被爱情蒙骗生活阶段二(1932-1938):写作投稿,萧军,被殴打、背叛——不平等的命运姿态生活阶段三(1938-1940):寂寞苦闷,端木蕻良,被冷漠、受折磨——寻找安全感生活阶段四(1940-1942):完成《呼兰河传》,患病去世——一个需要保护的孩子她的一生基本上在漂泊中度过,没有一个固定的温暖的家庭。

尽管曾经与三个男人共同生活过,但她说:“我总是一个人走路。

2019版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六单元 第11课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Word版含答案

2019版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讲义:第六单元 第11课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Word版含答案

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对应学生用书P56)一、读准字音 (一)单音字 1.奔忙不迭.(di é) 2.涟漪.(y ī) 3.拯.救(zh ěng ) 4.欺侮.(w ǔ) 5.渲.染(xu àn ) 6.荒谬.(mi ù) (二)多音字 1.帖错误!2.抹错误!3.通错误!4.扎错误!5.蒙错误!6.弄错误!二、写准字形1.错误!2.错误!3.错误!4.错误!5.错误!6.错误!三、用对词语1.工夫 功夫2.世面 市面《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

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

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

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河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本课所节选的有关“小团圆媳妇”的这一部分,是小说第五章的第五节至第十节。

第五章讲“我”的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但是由于过分大方,不合世俗,常遭婆婆无端打骂,左右邻居也都支持这种行为。

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信跳大神的人的话,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很多人都来看热闹。

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跳大神的把她放在大缸里用滚热的水浇,给她“洗澡”,终于将小团圆媳妇折磨致死。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课件

高中语文第六单元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PPT课件

赤身luǒ(裸 )体 5.脚huái( 踝)
sī( 撕)扯 6.sī( 厮)杀
yù(预)备 7.逸yù( 豫)
biàn( 辫)子 8.biàn( 辩)解
xi ng(享)福
波lán(澜)不惊
9.万事héng(亨)通 10.五彩斑lán (斓)
三、辨析词语 1.世面 市面
市面
世面Leabharlann 2.工夫 功夫功夫 工夫
《呼兰河传》描写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东北小镇呼兰 河的风土人情,真实而生动地再现了当地老百姓平凡、卑琐、 贫困、落后的生活现状和得过且过、平庸、愚昧、麻木的精 神状态。课文节选部分,通过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那些看客 在愚昧和迷信观念下“无意识地”把年轻的一代作为牺牲品 献给旧礼教的祭坛上的叙说,向世人发出了男权社会对于妇 女的摧残和迫害,无须卫道士甚至无须男子来实施的呐喊; 作为同性不仅不怜悯同性,反而主动组成“杀人团”以堂而 皇之的理由,把一个个像“人”的女性剿灭虐杀了。这是对 令人颤栗的悲剧的控诉和呐喊。
第 六 单 元
第 11 课
识记知识必备 探究文本研读 拓展阅读视窗
整体感知 揣摩领悟 名家评论 知识纵横
应用体验之旅
《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 港。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 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 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是作者的后 期代表作。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 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 的情怀。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作者仍以她惯 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它再次打破 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城的公众生活和环 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 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 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可以说,它 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6.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

6.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配套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课件

3. 请概括出小说的主题。 提示: 本文通过描写一个健康活泼、天真善良的小媳妇被折磨致死 的经过, 批判了善良的呼兰河人身上所表现的国民的麻木、愚昧、残忍 的劣根性, 揭示了旧的传统意识对善良人民的束缚与戕害。
1. 婆婆为什么这样对待小团圆媳妇, 而且还那么理直气壮? 周围的 人在小团圆媳妇之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 你又怎么评价他们? 提示: 人人都如此, 所以她也这样, 她是众多迫害者中的一员, 她做了 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一件事, 有落后愚昧的民风民俗作支撑; 这 样残忍的态度, 这种冷漠的眼光, 还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 这种天经地 义的语气, 还源于一种文化认同, 即媳妇的地位, 媳妇的生存价值不值得 一提, 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力; 这里还有世俗人心的期待, 大家在枯寂的 日子里期待着有戏可看, 哪怕这戏是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人生的百无 聊赖, 精神的贫穷, 才使得人性淡失。 周围的人既推波助澜又充当了刽子 手。
3. 理解词义 ( 1) 络绎不绝: ( 人、车、马、船等) 前后相接, 连续不断。 ( 2) 虔诚: 恭敬而有诚意( 多指宗教迷信) 。 ( 3) 倾家荡产: 把全部家产丧失殆尽。 ( 4) 探头探脑: 不断探头看, 形容鬼鬼祟祟地窥探。 ( 5) 涟漪: 细小的波纹。 ( 6) 阙如: 欠缺; 空缺。
2. 为什么要写小团圆媳妇的笑? 她的想玩和哭叫意味着什么? 提示: 写出她生命最初的美丽和茁壮, 以及她孩童般的天真与烂漫, 还有她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健康快乐的女孩因为生命力的强盛, 因为性格的直率, 被婆婆打出了毛病, 接着被庸医、“ 云游真人” 、跳大神 的等不断折磨、摧残, 终于死去了。这样写更突出生命的被蔑视、被践 踏, 更能表达作者的悲怆和苦痛。
1.识字注音 涟漪 (l i án yī) 窗棂 (l í nɡ ) 虔 诚( qi án ) .. . . 祷 神告鬼(dǎo ) 疙瘩 (gē da ) 悲怆 ( chuàng ) . .. . 庇 护(bì) 阙 如(quē ) . . t n g ) é n g ) 通红( ō 蒙起来( m 包扎(zā ) t n g ) ē n g ) 一通( ò 扎花(zhā ) 蒙骗( m 2. 字形辨认 ( 1) 撕( 撕扯 ) 厮( 厮打 ) 嘶( 嘶哑 ) 澌( 澌灭 ) ( 2) 碟( 碗碟 ) 谍( 谍报 ) 喋( 喋血 ) 牒( 通牒 ) ( 3) 阙( 城阙 ) 阕( 乐阕 )

选修中国小说《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

选修中国小说《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教学设计
【课堂小结】
步骤三:课后固学
【巩固练习】
完成《课时跟踪检测》“语言表达专练”、“阅读理解专练”。
教学反思
2、无疑地,祥林嫂与小团圆媳妇是受到礼教与迷信的逼迫而致死,但帮助这黑暗社会吃人的,是借舆论之名,以礼教与迷信来围剿受害者的庸众看客,此为二者的共通点。
3、主题相同:共同主题是美好而有价值的女性如祥林嫂、小团圆媳妇,被吃人的社会价值体系——礼教、迷信和散播此价值的看客庸众逐步打败、毁灭。
【拓展延伸】
【自主学习】
一、学生读《呼兰河传》的内容简介,了解作者萧红及《呼兰河传》的主要内容和艺术风格。
二、总体认识小团圆媳妇
1.她是谁?她几岁了?她外貌如何?她性情如何?
明确:她是老胡家的小团圆媳妇,十二岁,但长得有十五六岁那么高。“黑忽忽的,笑呵呵的;照碗碟,弹玻璃球”“她说着的时候,好像说着别人的一样”
都是受害者,但有的又成为了封建制度的卫道士,成为了害人者,如焦母;有的无力反抗,女性自身的弱点,懦弱无力,如瑞珏,祥林嫂,刘兰芝;有的敢于反抗,无论最终是成功还是失败,如林黛玉,蘩漪,鸣凤,白流苏
【个性补充】
【问题征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教师活动:征询学生对本文内容、技巧等知识的质疑,并解决。
学生活动:学生反馈学习情况,提出疑问
教学法
诵读、自主学习式、合作探究式
教学过程
【问题引入】
五四时代,新文化人刘半农发明了“她”字,女性因此获得了区别于男性的身份标识,因为在此之前女性是湮没在男性“他”里面的。也正是在五四新文化运动的舞台上,涌现出一批优秀的女性作家,像冰心、丁玲、萧红、庐隐、凌叔华、张爱玲等。我们需要思考的是女性作家的作品,会与男性作家的作品有何不同呢?
人物形象概括:小团圆媳妇是一个天真,活泼,健康的小姑娘,却深受封建旧传统旧意识以及封建迷信思想戕害的女性的代表。——类型人物

人教版语文选修课件(中国小说欣赏)第6单元 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人教版语文选修课件(中国小说欣赏)第6单元 第11课《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女性的声音
第11课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
1.亲近作者 萧红 (1911 ~ 1942) , 中国知名女 作家,原名张乃莹,另有笔名悄吟, 黑龙江呼兰人。 1933 年与萧军自费出 版第一本作品合集《跋涉》。在鲁迅 的帮助和支持下, 1935 年发表了成名 作《生死场》( 开始用笔名萧红 ) ,蜚 声文坛。 1936 年,为摆脱精神上的苦 恼东渡日本,在东京写下了散文《孤 独的生活》、长篇组诗《砂粒》等。
她寓居的香港最后完稿成书。这个时刻,正是抗日战争最艰苦
的阶段,这使远离家乡的萧红更加怀念自己的故乡和童年,于 3.情节链接
节选前:小团圆媳妇是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 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成天乐呵呵的,但是由于她太过 大方,不合传统,不懂“规矩”,常常遭到婆婆的无端打骂, 左邻右舍又都支持这种打骂行为,小团圆媳妇终于被折磨生了 病。老胡家听信了跳大神的人的话,给小团圆媳妇用开水洗澡 的办法来治病。洗澡时,很多人都来看热闹……节选文章就从 这里开始。 《小团圆媳妇之死》:(见节选) 节选后:我家的背后有一个龙王庙,庙的东角上有一座大 桥,叫东大桥,据说小团圆媳妇的灵魂来到了东大桥下,变成 了一只很大的白兔,隔三差五来到桥下哭。
一、结构图解 小团圆媳妇洗澡 ↓ 烧替身 ↓ 小团圆媳妇死亡 ↓ 为小团圆媳妇治丧
二、多维探究 1.在小团圆媳妇的三次洗澡中,人们有着怎样惊人的一 致表现?小团圆媳妇之死说明了什么? 【分析】 (1)三次洗澡中,人们的表现惊人的一致,都是 先害人后救人,而且自始至终带着看热闹的心态获得了精神 上的满足。 (2) 救人说明了人们本性的善良,但是愚昧却使善良的人 们面对别人的悲惨时不仅没有人文关怀,甚至麻木到成为残 忍的帮凶,因而救人者又是害人者。小团圆媳妇之死说明了 人们的愚昧、麻木乃至残忍。 2.选文中主要情节是洗澡、烧替身和埋葬,尤以洗澡为 主。在此之前还写了“我”眼中的小团圆媳妇之“病”,在 此之后还写了小团圆媳妇之死对老胡家的影响。试分析作者 描写这些情节的作用。

高中语文 6.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高中语文 6.11《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练习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小说欣赏》

课时训练11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一、夯基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项是( )A.波澜.(lán)酬.谢(chóu)羞辱.(rǔ)奔忙不迭.(diē)B.涟漪..(lián yī)拯.救(zhénɡ)疙.瘩(gē)疲惫不堪.(kān)C.虔.诚(qián)窗棂.(línɡ)围拢.(lǒng)祷.神告鬼(dǎo)D.裸.体(luǒ)悲怆.(chuānɡ)搅.浑(jiǎo)倾.家荡产(qīng)解析:A项,“迭”应读“dié”;B项,“拯”应读“zhěnɡ”;D项,“怆”应读“chuànɡ”。

答案:C2.下列词语中,字形没有错误的一组是( )A.描摹童心未眠锦上添花骨髓B.凝固络绎不接戛然而止喇叭C.欺侮探头探恼心宽体胖疙瘩D.作揖荒谬绝伦含辛茹苦碗碟解析:A项,眠—泯;B项,接—绝;C项,恼—脑。

答案: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看热闹的人,前赴后继....的来看。

我和祖父也来了。

B.处理任何问题都允许通权达变....,但应以不违反党的政策,有利于群众的利益为根本原则。

C.关于埋葬团圆媳妇的经过,却先一字未提。

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充满了欢天喜地....的气象。

D.他家的两个儿媳妇,一个为着那团圆媳妇瞎了一只眼睛。

因为她天天哭,哭她那花在团圆媳妇身上的倾家荡产....的五千多吊钱。

解析:A项中“前赴后继”指前面的人倒下了,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此处应为“络绎不绝”。

答案:A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她的家人不但不愿意和妖怪在一起,就是同院住的人也都觉得太不好。

B.给纸人缝起布袋来穿上,——穿布衣裳为的是绝对的像真人——擦脂抹粉,手里提着花手巾,很是好看,穿了满身花洋布的衣裳,打扮成十七八岁的一个大姑娘。

C.大神一看这场面不大好,怕是看热闹的人都要走了,于是痛打了一阵鼓,就卖一点力气叫一叫座,喷了几口酒在团圆媳妇的脸上。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教学目标:1、立足语言,通过讨论“小团圆媳妇之死”的问题,看萧红所展示的那个世界,并体会作者于其中所蕴涵的情感与情怀。

2、扩展阅读《呼兰河传》全文,分组讨论“寒冷”的问题,走进作者的悲怆而寂寞的心理世界,并体味作品寒冷下的美和感动。

3、分别进行有选择的探究:一是对萧红笔下的故乡与童年的理解;二是萧红为什么会在满目荒寒中去叙写那些温暖;三是同样写一群麻木的人,萧红和鲁迅有什么不同;四是《呼兰河传》的诗化特征、散文化特征。

教学设想:从最近几年流行的张爱玲切入,谈女性的声音在世界上的回响,然后进入萧红介绍,从作品的语言品味开始,进而走进那个特定时代、特定地方鲜活的人和物,并且感受他们、把握他们、理解他们。

课堂以讨论和探究为主,一切从学生的理解和感受出发,教师引导、点拨学生,慢慢靠近那个时代,靠近作者,倾听并揣摩那些远离我们又撞击我们的声音。

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准备:1、指导学生课前通过网络、图书等途径,搜集背景资料,并通过板报或专栏的形式张贴于班内。

关于作者:萧红(1911—1943)中国现代著名女作家,黑龙江省呼兰县人,原名张乃莹,笔名悄吟。

曾因不满封建家庭的包办婚姻而离家出走,受尽颠沛流离之苦,个人感情生活也屡遭坎坷。

先后辗转于哈尔滨、北京、青岛、上海、日本等地。

1942年,31岁的肖红在历经艰辛之后,寂寞地病逝于战火纷飞的香港。

在她不到十年的创作中,留下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马伯乐》、中篇小说《生死场》、短篇小说《手》《牛车上》等大量作品,这些介乎小说与散文之间的独特作品,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和独特的生命体验,对后世具有深远的影响。

关于作品:《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

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小团圆媳妇之死》精品教案设计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小说欣赏”第六单元第11课《小团圆媳妇之死》精品教案设计

《小团圆媳妇之死》教案设计教学目标全面分析人物形象。

深入探究小说主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在那辽远的东北松花江平原,在那被作家端木蕻良深情地赞颂过的有着“斑斓的山雕,奔驰的鹿群,带着松香气味的煤块,带着赤色的足金……”的黑土地上,呼兰河缓缓流过一座叫做“呼兰河”的小城,河水亘古不变地流着,岸上的人们一代又一代在这既神奇富饶而又饱经磨难的黑土地上如虫豸、如蝼蚁般苦难而顽强地活着。

在这个逆来顺受、对苦难已经麻木愚钝的群体中,却逃出了一个触觉敏锐,不甘于被命运摆布的小女子,她就是——萧红!同学们借助电影和之前的预习,对萧红已经有了一些初步了解,请说说,你眼中的萧红是一个怎样的女子?我眼中的萧红才华横溢:24岁出版第一部长篇小说《生死场》,由鲁迅先生作序,一举成名,“民国四大才女”之一,被誉为“30年代文学洛神”。

倔强不屈:为逃避父亲的包办婚姻,冒着生存危机和家庭蒙羞的风险,多次出逃,最终和自己的地主家庭彻底决裂。

孤独寂寞:她短暂的一生,是始终执着地追求爱情而不得的一生,先后有过三段情感经历,但最终,这些男子都只是生命中的过客,31岁的她,在炮火纷飞中、在异地他乡里寂寞地死去。

关于《呼兰河传》再请一位同学深情地朗读这段关于《呼兰河传》的介绍文字——《呼兰河传》是萧红的自传体长篇小说。

作者采用回忆性的温馨浪漫语调,童稚化的烂漫天真视角,描绘了上世纪20年代东北小城呼兰河的种种人和事:不断给人带来灾难的东二道街上的大泥坑;小城的精神“盛举”——跳大神、唱秧歌、放河灯、看野台子戏、四月十八娘娘庙会;令人心碎的小团圆媳妇的惨死;有二伯的不幸遭遇;冯歪嘴子一家的艰辛生活……作品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写出作者记忆中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和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著名文学家茅盾评价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二、新授《小团圆媳妇之死》而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节选内容《小团圆媳妇之死》就是这“一串凄婉的歌谣”中尤为“凄婉”的一首,让我们在全面分析小说人物形象的基础上,深入探究小说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呼兰河传》小团圆媳妇之死(对应学生用书P56)一、读准字音(一)单音字1.奔忙不迭.(di é) 2.涟漪.(y ī) 3.拯.救(zh ěng) 4.欺侮.(w ǔ) 5.渲.染(xu àn) 6.荒谬.(mi ù) (二)多音字1.帖⎩⎪⎨⎪⎧ 抽帖.ti ě服帖.ti ē字帖.ti è2.抹⎩⎪⎨⎪⎧ 抹.粉m ǒ抹.墙m ò抹.布m ā 3.通⎩⎪⎨⎪⎧ 一通.t òng 通.红t ōng 4.扎⎩⎪⎨⎪⎧ 包扎.z ā扎.花zh ā 5.蒙⎩⎪⎨⎪⎧ 蒙.起来m éng 蒙.骗m ēng 6.弄⎩⎪⎨⎪⎧ 捉弄.n òn ɡ弄.堂l òn ɡ二、写准字形《呼兰河传》创作始于1938年武汉,定稿于1940年12月的香港。

1940年9月1日开始在香港《星岛日报》上连载,至12月27日截止;1941年由桂林河山出版社出版。

《呼兰河传》是萧红在历经重重变故,在寂寞、苦闷、怀旧的心情中写完的。

是作者的后期代表作。

它通过追忆家乡的各种人物和生活画面,表达出作者对于扭曲人性损害人格的社会现实的否定,以及“孤寂与苦闷”的情怀。

《呼兰河传》是一部回忆性、自传性的小说。

作者仍以她惯用的散文手法,疏疏落落地写出儿时难忘的记忆。

它再次打破了以人物为中心的传统小说模式,而以呼兰河的公众生活和环境为中心,辐射出生活的种种方面,正如书名所示,它是为整个小城的人情风习作传。

这里面有活泼的“我”和慈爱的祖父,显示出一点天伦之乐,但这里更有着悲苦的人生。

可以说,它实际上是沉默的国民灵魂的别传。

本课所节选的有关“小团圆媳妇”的这一部分,是小说第五章的第五节至第十节。

第五章讲“我”的邻居之一老胡家的故事。

小团圆媳妇是老胡家买来的童养媳,是个12岁的小姑娘,刚来的时候健康活泼,但是由于过分大方,不合世俗,常遭婆婆无端打骂,左右邻居也都支持这种行为。

小团圆媳妇被折磨得生了病,老胡家听信跳大神的人的话,用开水洗澡的办法来给小团圆媳妇治病,很多人都来看热闹。

节选的文字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跳大神的把她放在大缸里用滚热的水浇,给她“洗澡”,终于将小团圆媳妇折磨致死。

1.⎩⎪⎨⎪⎧ 波l án 澜不惊五彩斑l án 斓 2.⎩⎪⎨⎪⎧ 碗di é碟通di é牒 3.⎩⎪⎨⎪⎧ s ī撕扯s ī厮杀4.⎩⎪⎨⎪⎧ 赤身lu ǒ裸体脚hu ái 踝5.⎩⎪⎨⎪⎧ 作y ī揖j ī缉拿 6.⎩⎪⎨⎪⎧ di àn 惦记di ān 掂量三、用对词语1.工夫 功夫2.世面 市面四、积累成语1.络绎不绝:形容人、马、车、船等前后相接,连续不断。

2.活蹦乱跳:欢快而随意地蹦跳着。

形容健康活泼、生命力旺盛的样子。

3.探头探脑:不断探头看,形容鬼鬼祟祟地窥视。

(对应学生用书P57)30年代的文学洛神——萧红简介:萧红(1911-1942),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玲玲。

生于地主家庭,幼年丧母,1928 年在哈尔滨读中学,接触“五四”以来的进步思想和中外文学,尤受鲁迅、茅盾和美国作家辛克莱作品的影响。

因反抗包办婚姻,1930年离家出走。

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走上写作之路。

萧红的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曲折不幸。

1942年病逝在香港。

作品:评价:中国现代女作家,文化革命活动家,黑土文学的代表作家,被誉为“20世纪30年代的文学洛神”。

寂寞怀旧出名作萧红一生生活动荡,情感也屡遭挫折。

寂寞的童年生活以及成年后在战乱中颠沛流离的岁月强化了她性格中的敏感和坚韧倔强,同时,女性所独有的纤细、敏锐的艺术感觉和艺术感悟能力,使她成为一位体验型、情绪型的作家,“她是凭个人的天才和感觉在创作”。

在萧红生命的最后两年里,她远离故土,索居香港,在艰苦的生活环境和孤寂的心境中度过。

1942年12月20日,萧红在寂寞、怀旧的心情中,完成了长篇小说《呼兰河传》。

这部小说可以称得上是其艺术上的巅峰之作。

课文节选部分,通过对小团圆媳妇的婆婆和那些看客在愚昧和迷信观念下“无意识地”把年轻一代作为牺牲品献给旧礼教的祭坛的叙说,向世人发出了男权社会对于妇女的摧残和迫害,无须卫道士甚至无须男子来实施的呐喊;作为同性不仅不怜悯同性,反而主动组成“杀人团”以堂而皇之的理由,把一个个像“人”的女性剿灭虐杀了。

这是对令人战栗的悲剧的控诉和呐喊。

赏情节1.选文中主要情节是洗澡、烧替身和埋葬,尤以洗澡为主。

在此之前还写了“我”眼中的小团圆媳妇之“病”,在此之后还写了小团圆媳妇之死对老胡家的影响。

试分析作者描写这些情节的作用。

[明确]总之,作者通过对以上两方面的描写,突出表现了小城人的麻木、残忍和愚昧。

赏人物2.小团圆媳妇是怎样的一个人?她是如何从一个“笑呵呵”的小姑娘到一个“黄瘦”的病人,直到被折磨而死的?结合课文乃至全文,抓住关键语言作简要叙述。

[明确] (1)她是一个仅仅十二岁而被称作十四岁的小姑娘;(2)曾经“头发又黑又长,梳着很大的辫子”,曾经“看见我,也还偷着笑”;说碗碟很好看,想坐起来弹玻璃球玩;“在大缸里边,叫着,跳着,好像她要逃命似的狂喊”;“到后来她连动也不动,哭也不哭,笑也不笑”;“当晚被热水烫了三次,烫一次昏一次”;“那连哭带叫的小团圆媳妇,好像在这个世界上她也并未曾哭过叫过”;“还没有到二月,那黑忽忽的,笑呵呵的小团圆媳妇就死了”。

3.在这个过程中,她婆婆以及她周围人留给你的最深印象是什么?你怎么理解?[明确] (1)她婆婆:“用破棉袄把她蒙起来了”;“又把她给蒙起来了”;“把她的衣裳撕掉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也睡得打呼了”;“团圆媳妇的婆婆一边烧着还一边后悔,若早知道没有什么看热闹的人,那又何必给这扎彩人穿上真衣裳,……心里是又悔又恨”;“说这团圆媳妇一定是妖怪”;再联系选段之外她婆婆的那一大段语言描写:“她来到我家,我没给她气受,哪家的团圆媳妇不受气,一天打八顿,骂三场。

可是我也打过她,那是我要给她一个下马威。

……不打得狠一点,她是不能够中用的。

有几回,我是把她吊在大梁上,让她叔公公用皮鞭子狠狠地抽了她几回,打得是着点狠了,打昏过去了。

可是只昏了一袋烟的工夫,就用冷水把她浇过来了。

是打狠了一点,全身也都打青了,也还出了点血。

可是立刻就打了鸡蛋清子给她擦上了。

”她婆婆是一个愚昧、落后、麻木、残忍、狠毒的妇人。

(2)周围人:“看热闹的人,络绎不绝”;“没有白看一场热闹,到底是开了眼界,见了世面”;“于是人心大为振奋,困的也不困了,要回家睡觉的也精神了。

……都满着秘密”;“她们围拢过去,看看有死没有?”“家家户户都睡得沉实实的”;“吃了饭才回来的。

……又慢又得意……好像他们两个是过年回来的”等等。

周围人是麻木、愚昧、冷漠的人。

赏环境4.婆婆为什么这样对待小团圆媳妇,而且还这么理直气壮?周围的人在小团圆媳妇之死中充当了什么角色?试结合当时现实进行评判。

[明确] 人人都如此,所以她也这样,她是众迫害者中的一员,她做了大家极认可又极习以为常的一件事,有落后愚昧的民风民俗作支撑;这样残忍的态度,这种冷漠的眼光,还源于对生命的毫不怜惜;这种天经地义的语气,还源于一种文化认同:媳妇的地位,媳妇的生存价值不值得一提,而婆婆拥有管教的权力;这里还有世俗人心的期待,大家在枯寂的日子里期待着有戏可看,哪怕这戏是以别人的生命为代价,人生百无聊赖,精神贫穷,才使得人性淡失。

周围的人既推波助澜又充当刽子手。

赏语言5.为什么要写小团圆媳妇的笑?她的“想玩”和“哭叫”意味着什么?[明确] (1)写“笑”是为了写出她生命最初的美丽和茁壮,以及她孩童般的天真与烂漫,还有她对生命本能的欲求和热望。

(2)写她的“想玩”和“哭叫”是为了说明健康的快乐的女孩因为生命力的强盛,因为性格的直率,被婆婆打出了毛病,接着被庸医、“云游真人”、跳大神的等不断折磨、摧残,终于死去了。

这样写更突出生命的被蔑视、被践踏,更能表达作者的悲怆和苦痛。

赏技巧试分析本文的写作技巧。

[明确]有人认为小团圆媳妇的婆婆是封建陋习惯例的自觉维护者、受害者,也有人认为她是帮凶、害人者,还有人认为她是男权文化的帮凶,你怎么看?观点一:她是封建陋习惯例的自觉维护者、受害者,她的性格是在传统文化的浸染和熏陶下形成的,是传统愚昧文化同化的产物,但她同样将所受的浸染再次传递下去,不知不觉中成了不良传统文化的维护者,到头来却落得人财两空。

文化传统在她心底形成的思想很难根除。

观点二:她是帮凶、害人者。

她为了帮助小团圆媳妇成为一个符合传统标准的“小团圆媳妇”而狂热地参与到摧残小团圆媳妇的行列中去,最终导致小团圆媳妇的惨死。

更可悲的是,她不仅看不到自己对小团圆媳妇的伤害,反而认为所做的一切都是为她好。

(对应学生用书P58)1.茅盾评《呼兰河传》它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也是刻板单调的。

一年之中,他们很有规律地过生活;一年之中,必定有跳大神,唱歌,放河灯,野台子戏,四月十八日娘娘庙大会……这些热闹、隆重的节日,而这些节日也和他们的日常生活一样多么单调而呆板。

呼兰河这小城的生活可又不是没有音响和色彩的。

大街小巷,每一茅舍内,每一篱笆后边,充满了唠叨,争吵,哭笑,乃到梦呓,一年四季,依着那些走马灯似的挨次到来的隆重热闹的节日,在灰暗的日常生活的背景前,呈现了粗线条的大红大绿的带有原始性的色彩。

呼兰河的人民当然多是良善的。

他们照着几千年传下来的习惯而思索,而生活,他们有时也许显得麻木,但实在他们也颇敏感而琐细,芝麻大的事情他们会议论或者争吵三天三夜而不休。

他们有时也许显得愚昧而蛮横,但实在他们并没有害人或害自己的意思,他们是按照他们认为最合理的方法,“该怎么办就怎么办”。

2.文学史评《呼兰河传》《呼兰河传》以更加成熟的艺术笔触,写出作者记忆中的家乡,一个北方小城镇的单调的美丽、人民的善良与愚昧。

萧红小说的风俗画面并不仅为了增加一点地方色彩,它本身包含着巨大的文化含量与深刻的生命体验。

(选自钱理群等著《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3.学者评《呼兰河传》一切真正有作为的作家,无不以采用与自己的个性和生命体验相契合的“言语方式”建构自己的文体风格为己任。

萧红是个有着自觉文体意识的作家,她曾经说过:“有各式各样的生活,有各式各样的作家,就有各式各样的小说。

”萧红是凭着天赋和敏锐的艺术感觉进行创作的,她以独特的艺术感受力和表达才能创造了一种介于小说、散文和诗之间的边缘文体;这种文体突破了传统小说单一的叙事模式,以独特的超常规语言、自传式叙事方法、散文化结构及诗化风格形成别具一格的“萧红体”文体风格,从而构筑了一个独具韵味的艺术世界。

……单调而重复使用的句型,复沓回荡的叙述方式,透出儿童的稚拙和朴实,娓娓道来,节奏徐缓,却又内蕴深藏,浑朴醇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