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6 黄山奇松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优秀6篇
《黄山奇松》教学设计优秀6篇《黄山奇松》教学案篇一一、说教材《黄山奇松》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本单元是一组描绘祖国大好河山的美文。
其中《黄山奇松》是本单元的首篇,课文以生动的笔墨描写了黄山奇松美不胜收的各种姿态,抒发了作者对它们的赞叹之情,文章集景色美、语言美、情感美于一体,令读者赏心悦目、心驰神往、浮想联翩。
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每个自然段可以独立成段。
第一自然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写出了它们的“奇”,是全文的重点段。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美。
全文结构上,按“总分结合,点面结合”的方式谋篇,是一篇陶冶学生审美情趣,提高学生语言素养的好教材。
本课计划安排二课时来完成,其中第一课时着重读准读通,扫除障碍,整体感知。
第二课时精读品悟第二自然段,积累内化“精妙”的语言,体会作者的写作特色,发挥充分的想象。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我要求学生达到以下几方面的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在句子里理解描绘黄山奇松的词语,通过学习能够背诵第二自然段。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小组内讨论交流解决问题,完成问题训练,培养学生语文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⑴、通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了解黄山奇松的特点,感受它们生命力的顽强,和坚韧不拔的精神。
⑴、感受黄山松的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三、说重难点1、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美和奇。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语和关键句子,通过反复诵读,了解黄山松树的特点,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松树的,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赞美之情。
四、说教法和学法为了达到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解决疑点,根据本课的课型特点及语言特色,在教学方法上的总体构想上,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可采用多媒体课件等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_图文
松姿态独特,(
山下(
),游人把它比作“(
),好像(
)”。它向
)。
孔雀松
龙 爪 松
探海松
贴 壁 松
团 结 松
五 岳 归 来 不 看 山 ,
黄 山 归 来 不 看 岳 。
徐 霞 客
∣∣
本文档支持任意编辑, 下载使用,定会成功!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被徐霞客称为“( 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 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 )”“( )”“( ),虽然(
)”的 )” ),却 )。 ),如同 )。送客
仍然(
如同( ( (
),(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
),热情地(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 )了。陪客松正对( ),在陪同(
陪客松正对玉屏 楼,如同一个绿 色的巨人站在那 儿,在陪同游人
观赏美丽的黄山
风光。
送颜有一在 游满诗枝玉 人面赞,屏 。春曰行峰 ”。:似的 黄“作道 海岩揖旁 大前送。 夫倩客此 真影,松 好侧故虬 客枝名干 ,伸“苍 天,送翠 天青客, 挥翠松侧 手容”伸 。
送客松
送客松姿态独特, 枝干盘曲,游人把它比 作“天然盆景”。它向 山下伸出长长的“手 臂”,好像在跟游客依 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四绝
奇 松
怪 石
云 海
温 泉
返回
迎 客 松
“奇松傲立玉屏前,阅尽沧桑色更鲜。双臂垂迎天下客,包 容四海寿千年。”挺立于玉屏峰东侧,文殊洞上,破石而生, 寿逾八百年,树高10米左右,胸径64厘米,地径75厘米, 枝下高2.5米。树干中部伸出长达7.6米的两大侧枝展向前 方,恰似一位好客的主人展开双臂,热情欢迎海内外宾客来 黄山旅游。它是黄山松的代表。姿态苍劲,翠叶如盖,刚毅 挺拔,彬彬有理,形象可爱。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教案
《黄山奇松》【教学内容】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16课《黄山奇松》【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
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黄山奇松的奇特、景色的优美,增强热爱大自然的感情。
3.从课文中理解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感受黄山三大名松的奇、美,读出对它们的喜爱之情。
2.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奇特。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方法及手段】自学群学、学法指导、学练结合等【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内容】1.认识本课生字;2.学习运用比喻、拟人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重点】1 .认识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朗读课文;3.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描写景物的方法。
【教学方法及手段】自学群学、学法指导、学练结合等【教学过程】一、学生自由说1.教师出示一幅图,让学生自由说,教师按照学生说的记下来,然后评价。
2.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黄山奇松》,学习“运用比喻来描写景物的方法”。
板书课题:16黄山奇松4.学生读课文,质疑问难。
二、学生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1.出示读书要求:(1)同桌共读一本书,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2)标出自然段序号;(3)圈出课文中奇松的名称。
2.学生学习。
3.引导学生运用学习要求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
4.检查学生的学习成果。
(1)出示生字,同桌共读,一边读一边交流识记方法;然后说说最难读的生字,指导读正确即可。
如:读音:“宾”是前鼻音,“屏”是后鼻音。
书写:“誉”是上下结构;“陡、屹”要写得左窄右宽;“卧”要写得左宽右窄。
理解词语,会用“屹立” “饱经风霜”造句。
(2)标出自然段序号,同桌相互检查。
(3)课文中提到的奇松有哪些?学生说,教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三、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一自然段1.了解黄山风景区的称号?有哪“四绝” ?通过读书,获取相关语文信息。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五篇模版)
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五篇模版)第一篇: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黄山奇松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引入情景。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黄山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出示课件),它以“四绝”闻名于世,这“四绝”是指——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出示课件),我们还知道,这“四绝”之中,人们最喜爱的是——黄山奇松,正如课文中说的一样,更是“情有独钟”。
出示一系列课件:《你知道吗?》1、迎客松,地处海拔1680米,树高10.1米,树龄越800多年,是黄山松中的“元老”,列黄山奇松之首,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它破石而生,寿逾千年,姿态苍劲,枝叶平展如盖,两大侧枝横空斜出,似展臂迎客,颔首向五湖四海的宾朋致意。
2、送客松,十大名松之一,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立于玉屏楼右侧道旁,虬干苍翠,枝叶侧伸,似作揖送客。
树高4.8米,树龄约450年3、黄山松的生长方式很奇特,它们都扎根在岩石缝里,没有泥土,枝丫都向一侧伸展;4、黄山松树的根系不断分泌一种有机酸,能慢慢溶解岩石,把岩石中的矿物盐类分解出来为己所用,所以树皮的颜色和岩石的颜色很相似……5、因为生长的环境十分艰苦,因而黄山松生长速度异常缓慢,一棵高不盈丈的黄山松,往往树龄上百年,甚至数百年。
今天我们就走进黄山,走近黄山松,去感受黄山松的奇!板书课题。
复习字词之妙语连珠:人们对黄山奇松()。
瞧,迎客松姿态优美,(),虽然(),却仍然(),充满生机。
陪客松如同一个(),陪同游人,送客松姿态独特,游人把它比作(),它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地与游人告别二、配乐录音,感受奇松。
1、过渡:让我们继续前进的脚步。
要想观松,最好的去处就是(玉屏楼),举目四望,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呢?哪棵奇松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大家闭上眼睛,随着音乐,走进黄山这片神奇的世界。
(一)品味奇松师:让我们一起来分享学习的成果。
请大家用这样的句子说话:我喜欢_______,因为。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松奇
云 海
石怪
黄山四绝
泉温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返回
黄山奇松
情有独钟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玉 屏 楼
黄山最妙的观松处,当然是曾被徐霞客称为 “黄山绝胜苏处教版”五年的级上玉册语文屏《黄楼山奇了松》。
1、站在玉屏楼前可以看到哪些奇松? 2、读第二自然段,分别找出描写这三大奇
松的句子,用 ( )表示出来。 3、这三大奇松有什么特点?“奇”在哪里?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 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 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今,这 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 乃至整个黄山的象征了。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 黄山位于安徽省南部黄
黄山简介 山市境内(景区由市直
辖)。为“三山五岳”
中三山的之一,有“天 下第一奇山”之美称。 徐霞客曾两次游黄山, 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 山,黄山归来不看岳” 的感叹。中国最美的、 令人震撼的十大名山之 一。黄山是著名的避暑 胜地,是国家级风景名 胜区和疗养避暑胜地。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生黄山态奇松保》护完好,动植物 众多。
五岳归来不看山, 黄山归来不看岳。
——徐霞客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徐霞客简介
❖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中 国明代旅行家,地理学家,散文家。中国以 旅行为毕生事业的第一人。万历十四年十一 月二十七日(1587年1月5日)出生在南直隶 江阴(今属江苏)马镇南旸岐一个没落士绅 家庭。祖父以上四世均有文名,父亲徐有勉 隐迹田园,母王氏豁朗节俭,能“贸布以易 糈”。徐自幼聪慧过人,好读书。15岁博览 祖遗“绛云楼”藏书,特好古今史籍、地志 图经,萌远游五岳之志。18岁,父亲受群豪 欺侮,忧愤而死。他决意不应科举,不入仕 途,遍游名山大川。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黄山奇松》
第16课《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3.教师板书课题,引导学生进入新课的学习。
(二)讲授新知
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教师提问:“请同学们找出课文中描绘黄山奇松的词语和句子,并做好标记。”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讲解课文中的生字词、重点句子以及描绘黄山奇松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重点是让学生感受大自然的神奇与美妙,培养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敬畏之情。难点在于如何引导学生从课文中体会到作者的情感,激发自己的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展示黄山的美丽图片和奇松的壮观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产生对课文内容பைடு நூலகம்探究欲望。
3.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课文中的情感,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敬畏之情,培养审美情趣和民族自豪感。
4.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相关的阅读和写作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五、作业布置
1.请同学们结合本节课的学习,选择一种自己感兴趣的黄山奇松,运用课文中学习的描绘手法,写一篇关于黄山奇松的作文。要求:内容充实,情感真挚,不少于300字。
第16课《黄山奇松》苏教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并理解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词,如“黄山”、“奇松”等,掌握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基本句型。
2.学生能够通过课文学习,了解黄山的地理特点、奇松的形态特点及其文化内涵,提高对自然景观的感知能力。
3.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描写方法,用自己的语言描绘黄山的奇松,提高写作能力。
4.学生能够通过本课学习,掌握一定的说明方法和表达技巧,提高自己的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
黄山奇松课件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ppt
阅读训练
全文共3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 第一段是讲人们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 第二自然段具体描绘了三大名松的动人姿态。 •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松树使黄山更加秀
丽。
黄山奇松
• 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 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 奇松,更是情有独钟。山顶上,陡 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 身影。
•
黄山最妙的观松胜处”的玉屏楼了。楼前悬崖上有“迎
• 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迎客松姿态优美,枝
• 干遒劲,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
• 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
• 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如
• 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奇松的代表,乃至
• 整个黄山的象征了。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
• 个绿色的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
• 黄山风光。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人把
• 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
• 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或
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或卧;有的
状如黑虎,有的形似孔雀……它们装点着
黄山,使得黄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 • 16、黄山奇松
态
美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 神奇秀
黄山奇松
•
山顶上 陡崖边
情有独钟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千姿百态
巩固练 习
结束
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 来不看岳。
——徐霞客”)
• 这句话赞美的就是有着“天下第一奇山”之 称的安徽黄山,现在就让我们去领略那里风 光的奇丽!
苏教版五上16黄山奇松
独上天都,予至其前,则雾徙(xǐ)于后;予 越其右,则雾出于左。……,山高风钜(jù), 雾气来去无定。下盼诸峰,时出为碧峤 (qiáo),时没为银海,再眺山下,则日光晶 晶,别一区宇也” 译文 我独自登上天都峰,我走到前面,雾气就飘到后 面,我走到右边,雾气又从左面出来了。……, 山高风大,雾气来去不定。下望群峰,有时露出 来碧绿的山尖,有时被淹没像一片银海,远眺山 下,日光晶莹闪亮,别有一番天地。
它们或屹立,或斜出,或弯曲;或仰, 屹立 或俯,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 似孔雀……
破石而出,盘结于危岩峭壁之上,挺立于 风牙决壑之中,或雄壮挺拔,或婀娜多姿, 浩瀚无际,与朝霞落日相映,色彩斑斓, 壮观瑰丽。
“苍松石上生?” ——丰子恺《黄山松》
1.到底是什么让作者感到那样 不可思议呢? 2.从这段话里你又读出了黄山 松奇在哪里呢? 请在相关文字上圈画,并将自 己的想法批注在旁边。
作业: 1.用“饱经风霜”、“屹立” 两个词语造句。 2.尝试阅读带有译文或注释 的《徐霞客游记》。
由此而入,绝岘( 绝岘(xiàn)危崖,尽皆怪松 )危崖 悬结。高者不盈丈,低仅数寸,平顶短髲 (bì),盘根虬干,愈短愈老,愈小愈 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奇,不意奇山中又有此奇品也! 注释 绝:陡峭 盈:满 岘:小而高的山岭 髲:头发 尽:全 虬:蜷曲 皆:都 意:料想,想到
(明代的“一丈”约3.4米,“一寸”约3.1厘米)
三大名松
迎客松 陪客松 送客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 遒劲,虽然饱经风霜, 饱经风霜 遒劲 却仍然郁郁苍苍,充满 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 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 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 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16_黄山奇松_教案_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1]
16《黄山奇松》第二课时教材简析:《黄山奇松》全文共三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可自成一段。
第一自然段引出黄山奇松。
由黄山作为“天下第一奇山”,说到它的“四绝”,然后从“四绝”引出令人们“情有独钟”的奇松,使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作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正是因为奇松的点缀才使它独领风骚。
第二自然段写独具特色的三大名松。
一一描写了“迎客”、“陪客”、“送客”三大名松的不同姿态,以及它们得名的由来。
第三自然段写千姿百态的众多松树。
一连用了很多“或”字,以显示松树姿态各异,美不胜收,点明山因树而“更加神奇”,以呼应前文。
教学目标:1、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在读中感悟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描写黄山松的。
3、感受黄山的奇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指导朗读,在读中体会黄山松的奇美。
教学难点:在读的过程中协助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抓住“奇”来写黄山奇松的。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引入情境1、同学们,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曾在两次游完黄山之后,留下了“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的感叹。
2、黄山究竟有多大的魅力,被古今中外的游人称为“天下第一奇山”?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山。
二、激情导读,感受黄山奇松。
(一)质疑。
边读书,边思考,边品味。
a、为什么一“黄山奇松”作课题?b、玉屏楼为何被称为“黄山绝胜处”?c、黄山奇松奇在哪里?黄山松中最有名的是什么松?d、为什么游人把送客松比作“天然盆景”?e、人们为何对黄山奇松情有独钟?(二)学习第一自然段1、指明读第一自然段。
出示: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
山顶上,陡崖边,处处都有它们潇洒、挺秀的身影。
2、在人们向往的“四绝”中,人们对黄山奇松特别有感情,你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情有独钟),什么意思?(特别偏爱、感情专一)读词,把带有“情有独钟”的这句读好。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黄山奇松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 色的巨人站在那儿,正陪同游人 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送客松姿态独特,枝干蟠曲,游 人把它比作“天然盆景”。它向 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 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黄山松千姿百态。它们或屹立, 或斜出,或弯曲;或仰,或俯, 或卧;有的状如黑虎,有的形似 ……它们装点着黄山,使得黄 孔雀 山更加神奇,更加秀美。
20、黄山奇松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 虽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 苍,充满生机。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 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 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 的到来。
迎客松姿态优美,枝干遒劲,虽 然饱经风霜,却仍然郁郁苍苍, 充满生机。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 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 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黄山 奇松的代表,乃至整个!
填空: 1、迎客松 , ,虽 然 ,却仍然 ,充满生 机。它有一丛 斜伸出去,如同 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 。
2、黄山松 或 ,或 有的
。它们或 , ;或 ,或 ,或 ; …… ,有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难点:体会第2自然段的写作特色,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口头练说一种黄山松。并运用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写黄山怪石。
【课前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文章“总—分—总”的结构。
一、谈话激趣,扣词应题:
1.同学们,在家乡的名胜古迹中,你最喜欢哪一处呢?
老师送你们一个词:情有独钟,它可以来表达你对这种名胜的偏爱,你能用它来说句话吗?
学生交流,师及时纠正学生在表达上的错误。
2.(出示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我们来看看这一段文字,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人们对哪样事物的偏爱?
揭题:黄山奇松
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第2自然段,。
2.体会第2自然段的写作特色,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口头练说一种黄山松。
3.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提供写作素材,运用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写黄山怪石。
【课时训练点】
体会第2自然段的写作特色,写一写黄山怪石。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被誉为“天下第一奇山”的黄山,以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闻名于世,而人们对黄山奇松,更是情有独钟。站在被徐霞客称为“黄山绝胜处”的玉屏楼,就可以欣赏到对面悬崖上的三大名松,它们分别是(生答)师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16.黄山奇松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自然段。
2.通过朗读感悟文中新词的意思,理解课文内容,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3.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屹立”、“郁郁苍苍”造句。
4.体会第2自然段的写作特色,结合课外收集的资料,口头练说一种黄山松。并运用第2自然段的写作方法写黄山怪石。
8.板书:迎客松陪客松送客松
课文就是选择了这三棵典型的松树来写的,这种写作手法叫作:选择典型。
三、赏姿态美,悟精神美
1.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的第二自然段。
请同学们静静地读读这一段,找一找、品一品描写这三棵松树的语句。想想在这三棵松树中,你对哪一棵又情有独钟呢?为什么?
(学生静心与文本对话,找出自己情有独钟的松树,并将初步的感悟写在书旁。)
2.四人小组交流体会,师巡视。
3.指名说说,你对哪一棵松树情有独钟?为什么?
4.交流,师相机点评归纳:
①出示描写三大名松姿态的语句:
它有一丛青翠的枝干斜伸出去,如同好客的主人伸出手臂,热情地欢迎宾客的到来。
陪客松正对玉屏楼,如同一个绿色巨人站在那儿,在陪同游人观赏美丽的黄山风光。
它向山下伸出长长的“手臂”,好像在跟游客依依不舍地告别。
7.现在,我们再来看看这一组词语,这组词语可以让我们清晰地看出文章的结构。而且中间的三组词就是写的迎客、陪客、送客这三大名松,请同学们抓住这几个关键词来背一背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借助板书上的关键词)
【板书设计】
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山顶陡崖潇洒挺秀
饱经风霜枝干遒劲迎客松
郁郁苍苍绿色巨人陪客松
姿态独特枝干蟠曲送客松
前半句是松树的形态,后半句都是作者的联想。而且,比喻这一修辞手法的运用赋予了黄山松人的情态,同时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让我们感受到了黄山松奇特的姿态。(板书:姿态奇特)
②当交流到迎客松时,老师应引导学生悟透“饱经风霜”一词。
让我们一起来想象一下迎客松经受的磨难吧!
出示一组填空:
当狂风大作的时候,迎客松傲然挺立;当()的时候,迎客松();当()的时候,迎客松();当()的时候,迎客松()……
你说,这样的松还能不称为是奇松吗?
5.黄山奇松还有很多,下面你也来展开想象,运用比喻的手法描摹一下黄山奇松的奇特姿态吧!生练习。出示:
①那枝弯曲的松树,如同()。
②屹立在半山腰的松树,犹如()。
③斜插在石缝中的一棵松树,仿佛()。
6.齐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再一次感受一下三大名松奇特的姿态以及它们顽强的生命力。
二、初读感知,读词理文:
1.生自由朗读课文。
2.这篇课文有很多的四字词语,老师把它们找出来后稍加整理,就形成了一组词、一首诗、一篇美文。大家有没有兴趣读一读?(出示词语)
黄山奇松情有独钟
山顶陡崖潇洒挺秀
饱经风霜枝干遒劲
郁郁苍苍绿色巨人
姿态独特枝干蟠曲
千姿百态神奇秀美
3.指名读。师范读,学生评价后齐读。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积累文中众多的四字词汇,并扣住这些词语体会三大名松的姿态及其精神品质,进而通过这些关键词理出一条背诵课文第二自然的思路。
3.在朗读中感受黄山松的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课时训练点】
通过阅读理解关键词句,感受黄山松的美。
【教学过程】
4.同学们读得真好,那读着读着,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景象呢?你看到了谁呢?原来,这组词都是在写黄山松的。
5.下面啊,我们就把这些四字词语送进课文,选择你觉得写得精彩的地方读给你的同桌听听。
6.指名读。
7.同学们,奇松是黄山“四绝”之首,黄山无峰不石,无石不松。七十二峰,处处都有青松点染,如一支支神奇的画笔,把五百里黄山抹上了生命的色彩。那课文有没有将所有奇松一一介绍呢?
迎客松生长在陡崖上,经过了()年的风吹雨打、日晒雨淋,用一个词形容,就是:()。可是它却仍然()、()。
此时,你想说什么?老师想听听你心中的声音。
生交流自己的感悟,师相机点评并板书:生命力强
你们的想法和作者一样,真是英雄所见略同啊,怪不得作者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迎客松。
迎客松不愧为一大奇松,古朴苍健,姿态优美。(引读)如今,这棵迎客松已经成为——,乃至——。
让我们带着自豪的心情读一读这句话吧。
③补充资料:其实,黄山松都生长在陡崖上,它们下无寸土,只得扎根于山岩裂缝之中;它们置身于海拔1700多米的悬崖,饱受风吹日晒;它们从坚硬的岩石中、从雨后的空气中、从腐烂的花草树叶中,汲取一切可以汲取的营养。黄山松不仅风撼不倒,雪压不断,而且根深叶茂,四季常青,郁郁苍苍,充满生机,更难得的是还那么潇洒挺秀。
这就是今天老师和大家要共同来学习的一篇写景文。
3.理解奇的字义。(出示“奇”字在字典中的义项)
(1.罕见的;特殊的;非常的。2.出人意料的;令人难测的。3.惊异。4.姓)
那我们就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到底是怎样罕见的、特殊的、不平凡的松树让人们情有独钟?下面请同学们打开课文自由朗读这篇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