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与相关疾病
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膳食营养素与疾病之间的关系一直备受关注。
营养素是人体生命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物质,包括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水。
人体需要合理摄取这些营养素来维持生命正常运转,而缺乏或过量都可能导致健康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营养素与疾病的关系。
一、膳食营养素对慢性病的影响慢性病是指病程较长、发病率和病死率较高、常见于中老年人、与生活方式和环境等因素密切相关的一类疾病,如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癌症等。
多项研究表明,适当的饮食结构和营养素摄入与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
1.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心血管疾病和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
钠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之一,而钾能够抵消钠的作用。
因此,建议限制盐的摄入,并增加含钾丰富的食物,如蔬菜、水果、奶类和坚果。
2.心脑血管疾病心脑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死亡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饱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之一,而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单不饱和脂肪酸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适量摄取含富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食物,比如鱼、坚果和橄榄油等。
糖尿病是指因胰岛素分泌不足或细胞对胰岛素反应不良而引起的代谢紊乱疾病。
控制饮食是糖尿病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
要限制食物中的简单糖类和饱和脂肪酸的摄入量,适量摄取水果、蔬菜、全谷类、坚果和富含纤维素的食物。
4.癌症癌症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
巨量饮酒、高脂饮食和红肉摄入过量都与癌症风险密切相关。
建议适量摄取低脂肪、低糖分、富含纤维素的植物性食物,比如新鲜水果、蔬菜和全谷类。
二、缺乏营养素引起的疾病营养素缺乏也是导致健康问题的重要原因之一。
以下是几种常见的营养素缺乏相关病症:1.维生素C缺乏维生素C是维持人体健康的必需营养素之一。
长期缺乏维生素C会导致坏血病。
坏血病的主要症状是皮肤出血、牙龈出血和骨质疏松等。
2.维生素D缺乏维生素D主要通过食物和日光照射合成。
长期缺乏维生素D会导致佝偻病。
佝偻病的主要症状是骨质软化和畸形等。
(精选)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最新资料推荐------------------------------------------------------(精选)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相关疾病是由于长期的营养素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失衡不仅造成身体功能的改变,而且逐步发展成为疾病状态,如营养素缺乏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或者其他不良病症。
一、营养缺乏病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并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称为营养缺乏病。
生长发育不良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缺碘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缺维生素 D 和钙;异食症或生长发育不良,缺锌;贫血,缺铁或铜;夜盲症,缺维生素 A;维生素 B1 缺乏病(脚气病),缺维生素 B1;口腔阴囊炎症,缺维生素 B2;癞皮病,缺烟酸或维生素 PP;维生素 C 缺乏病(坏血病),缺维生素 C。
二、营养与肥胖我国肥胖的标准:体质指数(BMI) 24 为超重,(BMI) 28 为肥胖。
WHO 则为(BMI) 25 为超重,(BMI) 30 为肥胖。
(BMI) =体重(kg) /身高(m) 1、肥胖的危险因素肥胖的发生来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综合作用。
其中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形成作用仅占 20%~40%。
(1) 遗传因素:1 / 7许多研究表明肥胖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如果父母都是肥胖者,其中遗传子女有 70~80%发生肥胖。
(2) 膳食因素: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富裕型膳食结构和暴饮暴食、偏食、喜食油腻和甜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增加肥胖的危险性。
(3) 体力活动过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就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
(4) 社会因素: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现代化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在家就餐日益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增多。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相关疾病是由于长期的营养素缺乏或营养失调造成失衡不仅造成身体功能的改变,而且逐步发展成为疾病状态,如营养素缺乏病、肥胖、高血压、糖尿病、心脑血管病等或者其他不良病症。
一、营养缺乏病长期缺乏一种或多种营养素可造成严重的营养不良并出现各种相应的临床表现或病症,称为营养缺乏病。
生长发育不良或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缺蛋白质、能量摄入不足。
甲状腺肿或克汀病,缺碘引起;佝偻病、骨质疏松,缺维生素D和钙;异食症或生长发育不良,缺锌;贫血,缺铁或铜;夜盲症,缺维生素A;维生素B1缺乏病(脚气病),缺维生素B1;口腔阴囊炎症,缺维生素B2;癞皮病,缺烟酸或维生素PP;维生素C缺乏病(坏血病),缺维生素C。
二、营养与肥胖我国肥胖的标准:体质指数(BMI)≥24为超重,(BMI)≥28为肥胖。
WHO则为(BMI)≥25为超重,(BMI)≥30为肥胖。
(BMI)=体重(kg)/身高(m)21、肥胖的危险因素肥胖的发生来自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两方面的综合作用。
其中遗传因素对肥胖的形成作用仅占20%~40%。
遗传因素:许多研究表明肥胖有明显的家族聚集性。
如果父母都是肥胖者,其中遗传子女有70~80%发生肥胖。
膳食因素:高能量、高脂肪和低膳食纤维的“富裕型”膳食结构和暴饮暴食、偏食、喜食油腻和甜食、爱吃零食等不良饮食习惯都有可能增加肥胖的危险性。
(3)体力活动过少:可导致能量消耗减少,多余的能量就被转化为脂肪储存在体内。
(4)社会因素:家庭经济收入的增加和现代化紧张的生活节奏,使在家就餐日益减少,在外就餐的频率增多。
2、肥胖防治的营养知道原则(1)严格限制总能量的摄入:建议糖类占总能量的60%,蛋白质占15%,脂肪占25%,提倡高蛋白质、低糖类和低脂肪的膳食结构。
(2)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优质蛋白质可占总蛋白质的50%左右。
(3)控制脂肪的摄入:尤其是动物性脂肪的摄入,每日烹调用油应低于15g。
(4)多吃蔬菜和水果:每日膳食中蔬菜摄入应不少于500g。
与营养有关的疾病
与营养有关的疾病营养有关疾病营养性疾病是指因营养素供给不足、过多或比例失调而引起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
主要包括营养缺乏病、营养过多症(或中毒)、营养代谢障碍性疾病和以营养为主要病因的一些慢性退行性疾病等。
这些疾病有的与营养有直接因果关系;有的虽与营养没有直接因果关系,但有明显的相关性,如心血管疾病、肥胖症、糖尿病及某些肿瘤等。
由于营养对人体健康的影响是渐进性的,甚至是潜在性的,因此营养性疾病的发生与发展都需要一个较长过程,往往易被忽视。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饮食结构发生变化,营养性疾病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愈来愈明显,许多疾病的营养因素更加明确,如何防制营养性疾病就成为保护人类健康的重要内容。
一、营养与疾病(一)营养缺乏或不足营养缺乏可直接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病,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脚气病、坏血病、营养性贫血等。
引起营养缺乏病的原因常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类。
1. 原发性营养缺乏是指单纯摄入不足,既可以是个别营养素摄入不足,也可以是几种营养素同时摄入不足。
造成营养素摄入不足的常见的原因,一是战争、灾荒、贫困等社会经济因素引起的食物短缺;二是不良的饮食习惯,如偏食、忌食或挑食等使某些食物摄入不足或缺乏而引起营养缺乏;三是不合理的烹调加工,造成食物中营养素破坏和损失,虽摄入食物数量不少,但某些营养素却不足。
如长期食用精白米面,捞饭等易患脚气病;蔬菜先切后洗,过度加热或水煮可使维生素C大量破坏、损失。
2. 继发性营养缺乏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因素影响而引起营养缺乏或不足,主要是疾病、药物、生理变比等原因引起的消化、吸收、利用障碍或需要量增加等。
如昏迷、精神失常、口腔疾患及肠胃疾病引起的食物摄入困难或障碍;消化道疾病或胃肠手术等引起的营养素吸收障碍;肝脏疾病引起的营养素利用障碍;某些药物(如抗惊厥药、新霉素等)所致的吸收、利用障碍;长期发热、甲状腺功能亢进、肿瘤等引起营养素消耗增加;以及生长发育、妊娠、哺乳或环境因素引起的机体需要量增加等。
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病
(二)高脂血症(hyperlipidemia)和高脂 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是指血浆脂质超过正常高限。血浆脂质 主要有胆固醇和甘油三酯,二者必须与载脂蛋白 结合构成脂蛋白,才能在血中运输,因此高脂血 症实际上就是高脂蛋白血症。
WHO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六型:Ⅰ型又称为高乳 糜微粒血症,Ⅱa型称为高β-脂蛋白血症,Ⅱb型又 称高前β-脂蛋白血症, Ⅲ 型又称阔β带型, Ⅳ 型又称高血脂症, Ⅴ型又称高乳糜微粒和高前β脂蛋白血症。我国以II型和Ⅳ型多见。
饱合脂肪酸(SFA)和不饱合脂肪酸(USFA)
法国里昂膳食研究表明,含MUFA丰富的地中海式 膳食,可以使各种冠心病降低50%、非致命性心 肌梗死和心性卒死减少80%。MUFA可使II型 糖尿 病人的血糖和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因而有助于降 低LDL对氧化修饰的敏感性。最近 膳食推荐量 建议,MUFA应增加到13%~15%。
2、超速离心法:分为: (1)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主要运输外
源性脂类,尤其是外源性甘油三酯进入血循环。 (2)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相当于电泳法
中的前-脂蛋白。主要运输外周的胆固醇至肝脏 进行代谢和排泄。 (3)低密度脂蛋白(LDL):相当于电泳法中的 -脂蛋白。主要含内源性胆固醇。 (4)高密度脂蛋白(HDL):相当于电泳法中的 -脂蛋白。主要运输外源性的胆固醇至肝脏进行 代谢和排泄。
营养与健康营养与疾 病
内容:
营养与心脑血管疾病:营养与动脉粥样
硬化;营养与高血压
营养与代谢性疾病:营养与糖尿病;营
养与肥胖
营养与恶性肿瘤
营养相关疾病的分子营养学基础
“慢性退行性疾病(chronic degenerative disease )”、“生活方式相关疾病(lifestyle-related disease)”、可避免的因素(preventable factor )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试题
第五章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一、填空1.目前认为动脉粥样硬化除了遗传、年龄、肥胖、吸烟和缺乏体力活动等危险因素外,()极为重要。
2.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的重要途径是()和()。
3.在将植物油氢化成人造黄油的生产过程中可产生(),能使血中()含量增加,同时引起HDL降低。
4.膳食中补充叶酸、维生素B12和维生素B6可降低高血浆()对血管的损伤。
5.评价糖尿病人能量摄入量是否合适的基本指标是()。
6.糖尿病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摄入。
7.肥胖治疗原则是达到(),促进()。
8.各类癌细胞生长的共同特点是均以()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
二、单选题1.膳食摄入总量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呈()。
A 负相关B 不相关C 正相关D 未确定2.脂肪酸的组成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是()。
A 相同的B 不同的C 不确定D 有时相同3.预防动脉硬化应增加()的摄入A 饱和脂肪酸B 不饱和脂肪酸C 甘油三酯D 胆固醇4.()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A 葡萄糖、蔗糖B 葡萄糖、果糖C 乳糖、麦芽糖D 蔗糖、果糖5.()能够降低胆固醇和胆酸的吸收,具有降低血脂的作用。
A 膳食纤维B 淀粉C 双糖D 寡糖6.()可加快冠状动脉血流量,保护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有利于防治心血管疾病。
A大剂量的维生素A B大剂量的维生素EC大剂量的维生素D D大剂量的维生素C7.()具有抗氧化作用和降低胆固醇在动脉壁的聚集作用。
A 茶多酚B 大蒜C 洋葱D 草酸8.营养素可在基因表达的()上对其进行调节。
A 所有水平B 转录前水平C 翻译和翻译后水平D 转录后水平9.携带有()者骨密度与钙的摄入量呈剂量反应关系。
A BB基因型B bb基因型C Bb基因型 D以上三种基因型者10.叶酸摄入不足只对携带有()人群的影响较大,该型人群应比一般人群摄入更多的叶酸。
A T/T基因型B C/C基因型C C/T基因型 D以上三种基因型三、多选题1.使血胆固醇升高的有()A豆蔻酸B亚麻酸C月桂酸D棕榈酸 E亚油酸2.能降低血清总胆固醇和LDL,且不降低HDL的是()A苏子油的油脂B橄榄油的油脂C茶油的油脂D鱼油的油脂E芝麻油3.引发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 高能量膳食B 低能量膳食C 不合理的饮食结构D 不合理的特殊饮食习惯E高盐膳食4.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主要有()A 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B 甘油三酯C 游离脂肪酸D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E 胱氨酸5.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矿物质有()A 膳食钾B 膳食钙C 镁D 铁E 钠四、名词解释1.血糖指数(GI)2.肥胖3.BMI4.遗传性肥胖5.继发性肥胖6.单纯性肥胖7.分子营养学五、简答1.简述氯化钠摄入导致血压升高的机制2.简述膳食能量对动脉粥样硬化的影响3.简述肥胖发生的原因及肥胖的种类4.简述肥胖的治疗原则及方法5.简答维生素E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可能机制6.哪些膳食结构与癌症的发生有关?7.食物中的主要抗癌因素有哪些?8.分子营养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9.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作用特点是什么?10.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过程复杂,请简略说明其步骤。
营养师关于营养与疾病
高血压病营养治疗
3、蛋白质:不同来源的蛋白质对血压影响 不同,植物蛋白可使高血压病和脑中风 率的发生率降低。
4、脂肪:脂肪摄入过多可引起肥胖和高血 压病,高血压病是冠心病的主要患病因 素之一;膳食胆固醇与血压有显著的正 相关;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高的膳 食可降低血压。
高血压病营养治疗
5、其他营养素:维生素C和B族维生素, 具有改善脂质代谢,保护血管结构与功能 的作用;膳食纤维能够辅助降低血压;膳 食镁与血压呈负相关;钙补充可以通过纠 正钙缺乏和与之相关的甲状腺功能亢进, 从而降低血压;钾通过直接的扩张血管作 用以及尿钠排出作用而降低血压。
3、饱和脂肪酸摄入可使血浆胆固醇升高。 4、短链脂肪酸(C6~C10)对血浆胆固醇影响很
小 ; 中 长 链 脂 肪 酸 ( >C12) 可 使 血 脂 升 高 (硬脂酸除外)。 5、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可降低血清总胆固 醇和LDL。
6、n-6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能降低血浆胆固 醇含量,降低LDL胆固醇同时也降低HDL胆固 醇。
高血压病营养治疗
高血压的营养防治
一、降低体重 二、合理膳食 (1)限制能量过高食物,尤其是动物油脂或油炸食物。 (2)限制所有过咸食物,如咸菜、咸鱼、咸肉等。 (3)限制酒、咖啡以及辛辣的刺激性食物。 (4)注意补充钾和钙。 三、其他 (1)增加体育活动 (2)减轻精神压力保持心理平衡
二、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诊断标准:收缩压(160mmHg), 舒张压>12.7 KPa(95mmHg),二者有一即 可诊断为高血压病。 正常血压: (140/90mmHg) 发病因素:遗传、年龄的增加、长期精神紧 张、缺乏体育运动、嗜烟酒、不良饮食习惯 如长期高盐饮食等。
高血压病营养治疗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习题及答案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一、填空1.骨质疏松症的预防措施主要包括 ( )、( )。
2.骨质疏松症是以( )、( )为特征。
3.糖尿病人营养治疗的首要原则是( )4.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在烧焦时最容易产生( )和( )。
5.判断机体肥胖最常用、最简便的指标是( )6.举出两个与高脂肪膳食有关的癌症( )、( )。
7.医院病人的膳食种类有( )、( ) 和( )三类。
8.营养素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包括( )、( ) 、( )、( )和( )阶段。
二、单选题1.下列哪项是糖尿病患者的典型症状之一 ( )A肥胖B多尿C高血压D佝偻病2.( )摄入过多容易引起血清甘油三酯含量升高。
A.乳糖、葡萄糖B.果糖、蔗糖C.蔗糖、麦芽糖 D. 葡萄糖、果糖3 .糖尿病患者的理想体重(陋)计算公式为 (A.身高(cm )—100B.身高(cm )—105 C 身高 (cm )-110 D.身高(cm )—1154 .在以下食物中胆固醇含量最高的是( )A 猪肉B 猪肝5.治疗营养性肥胖的首选疗法是 (A 控制饮食B 手术疗法法 D 药物治疗6.具有预防动脉硬化的脂肪酸是(A 不饱和脂肪酸B 饱和脂肪酸7.糖尿病病人膳食控制的总原则是A 食物多样化,合理安排进餐时间C 控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的摄入E 选用优质蛋白质8.蔗糖摄入过多的危害主要是(A 冠心病B 糖尿病C 龋齿三、多选题1.关于安排高血压病人饮食,正确的是(A 限制食盐,适当补钾B 限制热量限酒 E 限制精制糖的摄入C 猪脑D 猪舌头 )。
C 控制饮食+运动疗 )。
C 甘油三酯 D 胆固醇 B 合理控制热能摄入 D 控制脂肪和胆固醇)。
D 三者都包括 )2.使血胆固醇升高的脂肪酸有(A.亚麻酸B.月桂酸C.豆蔻酸D. 亚油酸 E. 棕榈酸3 引发癌症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是(A 低能量膳食B高能量膳食C高盐膳食 D 少盐膳食大量饮酒4.具有降低血压作用的矿物质有(5.有关膳食脂肪对血脂水平的影响,正确的说法是(A饱和脂肪酸有升高血胆固醇的作用B不饱和脂肪酸有减低血胆固醇的作用C 多不饱和脂肪酸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故摄入越多越有利于机体健康D防治冠心病应控制脂肪摄入量占总热能的20%—25% E豆类蛋白有降低血胆固醇的作用6.可能有预防肿瘤作用的营养素有A膳食纤维 B维生素£ C 0-胡萝卜素 D维生素C E硒四、名词解释1.单纯性肥胖2.血糖指数(61)3.骨质疏松症4.肥胖5. BMI五、简答1.简述骨质疏松的主要预防措施?2.简述糖尿病的营养治疗原则?3.简述肥胖的治疗原则及方法?4.试述冠心病的膳食防治原则?5.哪些膳食结构与癌症的发生有关?六、论述题1.试述膳食脂肪酸对人体血脂水平的影响2.论述动脉粥样硬化的膳食调整和控制原则3.试述糖尿病营养治疗目标4.世界癌症研究会1999年提出的预防癌症参考答案一、填空1.合理膳食、适时适量补钙或体育锻炼2.骨量减少、骨微观结构退化3.控制总能量的摄入4.杂环胺类、多环芳烃5. BMI (体质指数)6.结肠癌、乳腺癌或前列腺癌7.基本膳食、诊断膳食和治疗膳食8.转录前、转录、转录后、翻译和翻译后二、单选题1B、2B、3B、4C、5C、6A、7B、8D三、多选题1.A、B、D、E2.B、C、E3.A、C、E4.B、D、E5.A、B、D、E6.A、B、C、D、E四、名词解释1.单纯性肥胖:主要指排除由遗传、代谢性疾病、外伤或其它疾病所引起的继发性、病理性肥胖,而单纯由于营养过剩所造成的全身性脂肪过量积累。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营养与肥胖肥胖(obesity )指⼈体脂肪的过量储存,表现为脂肪细胞增多和(或)细胞体积增⼤,即全⾝脂肪组织块增⼤,与其它组织失去正常⽐例的⼀种状态。
Excessive amount of body fat (美国标准):⼥性 > 35% body fat ;男性> 25% body fat 。
肥胖的类型按形态– 苹果型肥胖:多见于男性。
脂肪主要在腹壁和腹腔内蓄积过多,被称为“中⼼型”或“向⼼性”肥胖,是慢性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之⼀。
腰带长寿命短– 鸭梨型肥胖:多见于⼥性。
肚⼦不⼤,粗,脂肪主要分布在外周,尤其是臀部和⼤腿,所以⼜被称为外周型肥胖,患慢性病的风险⼩于苹果型肥胖。
按⽣理基础– 脂肪细胞增⽣型:脂肪细胞数⽬增多,同时体积增⼤,⼉童期、青春期肥胖多属于此种,饮⾷控制效果不佳。
– 脂肪细胞肥⼤型:单纯的脂肪细胞体积增⼤,成年后发⽣的肥胖多属于此种,饮⾷控制效果较1.⾝⾼标准体重法 (weight for height)– 肥胖度(%)=[实际体重(kg )-标准体重(kg )]/标准体重(kg )×100%– 标准体重(kg )=⾝⾼(cm )-105– 判断标准:理想体重±10%;超重≥10%;轻度肥胖20~29%;中度肥胖30~49%;重度肥胖50%2.⾝体质量指数(body mass index, BMI )别称:体质指数WHO 中国正常体重超重肥胖 18.5~24.9 ≥25~29.9 ≥30 18.5~23.9 ≥24~27.9 ≥283. 腰围和腰臀⽐腰围:男性I 度肥胖≥ 85.0-94.0厘⽶II 度肥胖≥ 94.0-102.0厘⽶III 长肥胖≥ 102.0厘⽶⼥性I 度肥胖≥ 80.0-84.0厘⽶ II 度肥胖≥ 84.0-88.0厘⽶ III 长肥胖≥ 88.0厘⽶WHO 腰臀⽐:男性WHR>0.9;⼥性WHR>0.8 上⾝性肥胖标准我国腰臀⽐:男性WHR ≥85cm ;⼥性WHR ≥80cm 上⾝性肥胖标准4.⽪褶厚度⽪褶厚度是衡量个体营养状况和肥胖程度较好的指标,主要表⽰⽪下脂肪厚度,可间接评价⼈体肥胖与否。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营养与免疫性疾病
Cu缺乏还可导致吞噬细胞抗菌能力减弱、胸腺素和白细 胞介素的分泌减少、淋巴细胞增殖抑制及抗体合成减 少、自然杀伤细胞活性降低。
二、营养与继发性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传播途径:性传播、血液、母婴、吸毒。 预后差,死亡率达100%,易并发机会性感染,目 前尚缺乏有效的HIV感染疫苗及治疗药物。 营养不良者为易感人群,感染后加重营养不良, 恶性循环。
营养支持目的:促进体内蛋白质合成,为免疫 功能恢复提供必要营养,贮存能量以维持器官 功能。 营养措施:以高能量、高蛋白质、食物多样、 均衡膳食为原则。
增加蔬菜水果,特别是富含β-胡萝卜素、维生素C、维 生素E、锌、硒的食物以提高免疫功能; 进餐量和餐次分配要科学合理,少量多餐,避免一次 进餐量过大导致消化不良,每日可进餐5~6次。 脂肪供能占总能量的百分比应较正常人高。 食物要多样,谷类为主,粗细搭配,烹调宜清淡,控 制食盐摄入量。
VitB6缺乏导致胸腺和脾脏发育不全、淋巴结萎缩、周围血 液中淋巴细胞数量减少、抗体免疫应答反应受损。
VitC对胸腺、脾脏、淋巴结等组织器官生成淋巴细胞有显 著影响。
4. 微量元素
Fe缺乏可导致多种免疫异常,降低免疫应答; Zn缺乏可引起免疫器官组织萎缩,T细胞数量减少及活性 下降、抑制迟发型过敏反应、影响胸腺素的产生、自 然杀伤细胞活力下降、白细胞介素减少等; Se有明确的免疫增强和抗肿瘤作用;
谢 谢!
2.脂类 膳食脂肪摄入量及脂肪酸的种类对细胞膜,包括、 淋巴细胞膜正常功能的维持至关重要。膜磷脂的 变化可影响免疫球蛋白的分泌和转运、膜的流动 性与通透性、细胞与抗原的结合、信息传递甚至 细胞增殖 。EFA缺乏,可导致体液免疫反应下降
营养与疾病PPT课件
-
3
一、营养缺乏或不足
营养缺乏病: 是由于摄入营养素不足而在临床上引 起各种表现的疾病,故是营养不良的一 种,但并不完全等同。
-
4
(一)营养缺乏病的病因
1、营养素的摄入不足 营养缺乏可直接引起相应的营养缺乏 病。 如:蛋白质——热能营养不良、脚气 病、坏血病、营养性贫血等。
-
5
2、营养素的吸收不良: 3、营养素的利用减少; 4、营养素的损耗增加; 5、营养素的需要增加
严重病例呆板无表情,无食欲,肝肿大,常有腹
泻或大量水样便,有腹水,常伴有维生素A和B复合体
的缺乏症状。
-
19
-
20
营养治疗
①蛋白质和能量的摄入应高于正常需要量;
②矿物质的补充应为低钠、足量的钾和镁及
适量的铁;
③维生素应补充多种维生素:尤应注意A和C 及叶酸;
-
21
预防
1 、供应合理的营养; 2、 注意卫生; 3 、早期治疗;
-Leabharlann 33二、外因——社会因素 饮食因素 行为心理因素
-
34
我国肥胖的发病现状
成人 超重 肥胖 率 22.8% 7.1%
大城市成人 儿童 超重 肥胖 肥胖 30.0% 12.3% 8.1%
资料来源:中国居民营养与健康现状 (2002)
-
35
预防和治疗
一、控制总热能的摄入量(1000~800kcal/d) 合理分配三种产热营养素
育等。
-
12
多与其它疾病并发 在临床上常见合并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
的疾病有:癌症、贫血、肾病、失血、发烧、 心脏功能代偿不全、慢性胃肠炎、结核病、肝 硬化、腹水、中毒性甲状腺肿、糖尿病、寄生 虫病、神经病及某些外科手术后等。
营养与饮食相关疾病的预防
营养与饮食相关疾病的预防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于饮食的需求也越来越高。
然而,不正确的饮食习惯和不均衡的营养摄入不仅会导致肥胖和营养不良等健康问题,还会增加患上各种营养与饮食相关疾病的风险。
因此,了解如何预防这些疾病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和定期体检三个方面探讨营养与饮食相关疾病的预防措施。
一、健康饮食健康饮食是预防各种营养与饮食相关疾病的基础。
首先,我们应该合理搭配食物。
饮食应包含五大类食物,即主食、蔬菜、水果、肉类和豆类。
同时,我们还应根据自身情况适量增减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摄入量。
避免过多摄入高油脂、高糖分和高盐分的食物,对于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疾病非常重要。
其次,餐桌礼仪也是健康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餐桌习惯,嚼食慢、吃饭舒缓、不暴饮暴食。
这样不仅能帮助我们更好地消化食物,减少胃肠负担,还可以避免饭后不适症状的发生。
二、适度运动除了健康饮食外,适度运动也是预防营养与饮食相关疾病的重要手段。
定期参加体育锻炼,可以增强身体的代谢功能,加速脂肪燃烧,降低患上肥胖、糖尿病等疾病的风险。
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强心血管功能,预防心血管疾病的发生。
每天至少进行30分钟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车等,对于维持健康身体非常重要。
三、定期体检定期体检是预防营养与饮食相关疾病的重要环节。
通过定期体检,我们可以了解自身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早干预。
通过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检查,我们可以评估自身的健康风险,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加以改善。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定期体检了解自身的身体状况,包括体重、身高、体脂率等。
根据这些数据,我们可以评估自身的营养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持均衡的营养摄入。
总之,营养与饮食相关疾病的预防需要我们从健康饮食、适度运动和定期体检三个方面入手。
只有通过合理搭配食物,注意餐桌礼仪,适度运动和定期体检,我们才能有效地预防这些疾病,并保持身体的健康。
营养与营养相关疾病
分患者分娩后血糖可恢复正常。 其他类型糖尿病 某些内分泌病、胰腺疾病、感染、
药物及化学制剂引起的糖尿病。
编辑ppt
32
诊断标准(1999年)
① 糖尿病典型的症状和体征+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 ≥11.1mmol/L(200mg/dl);
我国的标准:腰围男性≥85cm,女性≥80cm作为上
身性肥胖的标准。
编辑ppt
10
营养与肥胖的关系
肥胖的根本原因:机体的能量摄入大于机体
的能量消耗,从而使多余的能量以脂肪形式贮 存,最终导致肥胖。
|内因:遗传因素 |外因: 环境因素
编辑ppt
11
饮食、营养因素
1.生命早期营养对成年后肥胖发生的影响
7.酒精:少量饮酒有扩张血管作用,但大量饮酒 反而有收血压的营养防治
一级预防重在健康教育,改变生活方式:减重、
低盐低SFA低胆固醇饮食、有氧运动、足够的膳
食镁钾钙的摄入、戒烟限酒。
1.控制体重
2.合理膳食
✓ 限制钠盐摄入量
✓ 增加钾、钙、镁的摄入量
✓ 减少膳食脂肪摄入量,增加优质蛋白质摄入
5.补充某些植物化学物
异黄酮、皂苷等植物化学物
编辑ppt
19
肥胖的营养防治
膳食治疗+运动
减肥
(1)有助于维持减肥状态,防止反弹; (2)改善代谢紊乱; (3)改善心情和健康状态; (4)预防多种慢性疾病,如心脏疾病、糖尿病、
癌症等,甚至降低死亡率。
编辑ppt
20
高血压
定义:一种以体循环动脉收缩期和(或)舒张 期血压持续升高为主要特点的心血管疾病。
营养和疾病医学知识培训
(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 与动脉粥样硬化
1、维生素E 2、维生素C 3、其他维生素
叶酸、维生素B12、维生素B6、尼克酸 4、矿物质
镁、钙、铬、铜、锌、铁、碘、硒
1、酒
(七)其他原因
2、茶
3、大蒜和洋葱
(八)营养防治原则
1、控制总能量摄入,保持理想体重 2、限制脂肪和胆固醇摄入 3、提升植物性蛋白旳摄入 4、确保充分旳膳食纤维摄入 5、供给充分旳维生素和矿物质 6、饮食清淡,少盐少酒 7、合适多吃保护性食物
营养和疾病医学知识 培训
第二节 营养与心血管疾病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二、营养与高血压
一、营养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血浆中旳脂类和蛋白质 (二)高脂血症和高脂蛋白血症 (三)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四)膳食能量、碳水化合物
与动脉粥样硬化 (五)蛋白质与动脉粥样硬化 (六)维生素和微量元素与动脉粥样硬化 (七)其他原因 (八)营养防治原则
(二)8大类超级防癌食物涉及:
洋葱类:大蒜、洋葱、韭菜、芦笋、青葱等。 十字花科:花椰菜、甘蓝菜、芥菜、萝卜等。 坚果和种子:核桃、松子、开心果、芝麻、
杏仁、胡桃、番瓜子等。 谷类:玉米、燕麦、米、小麦等。
荚豆类:黄豆、青豆、豌豆等。
(二)8大类超级防癌食物涉及:
水果:柳橙、橘子、苹果、哈密瓜、奇异果、 西瓜、柠檬、葡萄、葡萄柚、草莓、 菠 萝、柠檬等多种水果。
二、营养与高血压
(一)营养原因对原发性高血压旳影响
(二)原发性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血压旳营养防治
(一)营养原因对原发性高血压旳影响
1、盐(氯化钠) 2、钾盐 3、钙 4、镁 5、肥胖 6、脂类 7、蛋白质 8、碳水化合物 9、酒精
人类疾病与营养代谢之间的关系
人类疾病与营养代谢之间的关系人类身体的健康与营养代谢密不可分。
营养代谢是指我们所摄入的食物被身体吸收、转化为能量和营养物质,并运转于我们身体内部的整个过程。
研究表明,适当的营养摄入对降低某些常见疾病的发病率,以及改善生活质量和生命健康状况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今天,我们将深入探讨人类疾病与营养代谢之间的关系。
一、糖尿病糖尿病是一种代谢性疾病,其发病率随着不良的生活方式而不断上升。
研究表明,过多的碳水化合物摄入可能是糖尿病发病的一个关键因素。
因此,养成低碳水化合物饮食的习惯,对于预防糖尿病是非常有益的。
二、肥胖症肥胖症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代谢紊乱疾病,它的发病率已经达到了全球范围内的流行病水平。
营养学家们指出,肥胖症往往与营养不良有着密切的关系。
在营养不良的环境下,身体不得不将每一个瞬间积累下来的能量储存起来,导致体内脂肪的不断积累,从而引发肥胖症。
因此,通过适当的饮食调理、控制饮食量和多运动等方式来预防和治疗肥胖症是非常重要的。
三、脑卒中脑卒中是指由于脑血管破裂或堵塞而引起的一种严重掉头疾病。
目前,全球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脑卒中,其中大多数人最终会失去生命能力。
最近的研究表明,通过适当的营养摄入可以有效降低患脑卒中的风险。
例如,适当增加水果和蔬菜的摄入量可通过其富含的抗氧化物质来减少体内自由基的累积,从而减少脑血管系统的功能紊乱。
此外,适量摄入含有多种不饱和脂肪酸和维生素E的食物也是非常有益的。
四、心血管疾病心血管疾病是由于心血管功能异常导致的一种代谢性疾病,是目前世界上最常见的致死性疾病之一。
研究表明,适当的饮食强调谷物、水果、蔬菜、豆类和坚果等食物,以及适量摄入鱼类和橄榄油等含有omega-3和omega-6脂肪酸的食品,可以有效保护心血管系统的健康,为预防心血管疾病提供了非常有力的保障。
总之,人类疾病与营养代谢之间有着很密切的联系,适当的饮食在预防和控制疾病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我们应该倡导营养均衡、科学的饮食习惯,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以保障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品质。
营养和疾病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
营养和疾病的关系及其调控机制人类和动物都需要营养来维持生命活动,营养不足会导致各种疾病。
然而,营养也可能促进某些疾病的发生和发展。
本文将讨论营养和疾病的关系,并介绍一些调控营养和疾病的机制。
一、营养和疾病的关系营养不足是全球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全球每年因营养不良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360万人。
营养不足不仅限于饥饿,还包括一些微量元素、维生素和蛋白质的缺乏。
另一方面,过度营养摄入,如高热量、高脂肪和高糖的饮食,也是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之一。
青少年和成年人的身体质量指数(BMI)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水平。
这种情况不仅导致了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等疾病的增加,也会对生殖健康和某些慢性病的发生风险产生负面影响。
二、调控营养和疾病的机制1.饮食习惯和疾病的关系饮食是导致疾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表明饮食成分与慢性疾病的关系密切。
其中,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症和癌症是最常见的疾病。
例如,高盐饮食会增加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风险;高脂饮食会增加胆固醇和甘油三酯的水平,并导致动脉粥样硬化;高糖饮食则会导致胰岛素抵抗和糖尿病。
因此,改变饮食结构和营养平衡对于预防和控制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2.基因和环境对营养和疾病的影响营养和疾病之间的关系不仅取决于个人饮食习惯和健康状况,还受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
根据统计数据,有些人更容易患某些疾病,如乳糖不耐受和肥胖症。
这些与基因有关的个体差异可以通过基因检测来明确。
另一方面,环境因素如污染、生活方式、噪声和压力也会影响营养吸收和代谢,甚至会导致营养不足。
3.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作用维生素和微量元素是人体正常生长和功能维持所必需的。
某些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于预防和治疗一些疾病具有重要作用。
例如,维生素D可以预防骨质疏松症和肌肉萎缩症的发生;维生素C可以预防坏血病和增强免疫功能;微量元素铁可以预防贫血和神经系统疾病。
因此,平衡膳食是预防和调控疾病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
2、耐糖量降低: 葡萄糖糖耐量试验(OGTT)中服糖后 血糖浓度7.8-11.1mmol/L。 3、空腹耐糖不良: 空腹血糖在6.1-7.0mmol/L
第二节
与
营养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中医 称为消渴症 是一种由于胰岛素分泌和作用缺陷导致的 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以 长期高血糖为主要表现的综合征。 目前尚不能根治,需积极预防和控制 营养与膳食因素对预防、控制DM极为重要
二、DM流行病学 (一)患病率
3、脂肪
过多脂肪在体内储存引起肥胖 DM。 使血液中甘油三酯水平升高; 游离脂肪酸浓度较高,肌肉摄取脂肪酸增多, 减少了对葡萄糖的利用,出现胰岛素抵抗。
肝细胞合成主要运输内源性脂类(尤其是内源性 TG)占CM重量50%以上,胆固醇含量↑
3 .低密度脂蛋白( low-density lipoprotein , LDL ) 是VLDL的降解产物主要含有内源性胆固醇
4.高密度脂蛋白(high-density lipoprotein,HDL)
肝和肠粘膜细胞合成, CM 的残体也可形成 转运外周组织中胆固醇到肝脏代谢和排出体外 的唯一途径Pro含量可达50% HDL浓度与动脉粥样硬化发生的危险性间呈负 相关
1989-1997中国八省居民脂肪供能占总能量 比例变化趋势(%)
40
30
1989 1991 1993 1997
20
10
0
城市
农村
资料来源:Popkin 等,Dynamics of the nutrition transition toward the animal foods sector in China and its implications : a world perspective
2010 5.5 million
215.3 million
220.7 million
> 10% of the total POPULATION
2.生理病理因素
3.社会环境因素
4.饮食因素
> 理想体重50%者较体重正常者发病率 高约12倍
二、DM诊断标准、分类 (一)诊断标准 [美国糖尿病协会(ADA)1997年公布]
大量流行病学研究、动物实验膳食胆 固醇 ↑ ↑ 血胆固醇 ↑心脑血管疾病的 危险性
胆固醇含量高的动物性食物的SFA也高 (鱼油除外) 此外膳食胆固醇形式、膳食品种(天然 食物还是配方食品)、有无其它影响因 素(如卵磷脂等是否存在)等均影响胆 固醇的水平,仍然需要对其机制作进一 步的研究
6)磷脂
流行病学研究 经常摄入反式 FA 的妇女日 后患心肌梗死危险性最高,男性也有类似结 果
5)胆固醇
外源性约占 30-40% ,内源性由肝脏合 成(合成速率受激素调节摄入胆固 醇可反馈抑制肝脏胆固醇合成限制酶 ( HMG-CoA 还原酶)活性 维持适宜 胆固醇水平但小肠粘膜细胞缺乏这种 调节机制大量摄入胆固醇时血胆固 醇仍会↑
血糖生成指数对血糖的影响
高GI的食物,进入胃肠后消化快、吸收率高,葡 萄糖释放快,葡萄糖进入血液后峰值高; 低GI食物,在胃肠中停留时间长,吸收率低,葡 萄糖释放缓慢,葡萄糖进入血液后的峰值低,下 降速度慢。 了解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合理安排膳食,对于 调节和控制人体血糖水平发挥着重要作用。
高血糖
肝脏
肝脏糖生成增加
肌肉
周围组织消耗葡萄糖减少
三、营养因素对糖尿病的影响
1、能量 能量过剩引起的肥胖是DM的主要诱因之 一。 肥胖: 血清胰岛素水平升高; 胰岛素受体减少; 体重下降,葡萄糖耐量可以改善,使胰 岛素分泌减少,胰岛素抵抗减轻。
体质指数
50.0 45.0 40.0 35.0 30.0 25.0 20.0 15.0 10.0 5.0 0.0
1.FA的组成不同对血脂水平影响不同
1)SFA
① 比例
高血胆固醇↑但对TG的影响不一
② 长短 中 、 短 链 (C6∶0-C10∶0) 、 硬 脂 酸 (C18∶0)对胆固醇影响很小 豆蔻酸 (C14∶0) 、月桂酸 (C12∶0) 、棕 榈酸 (C16∶0) ↑血脂、↑血胆固醇
2)MUFA 橄 榄 油 、 茶 油 ↓ 血 总 胆 固 醇 ↓ LDL 但 不 ↓HDL 3)PUFA ① n-3系列的EPA(20∶5)、DHA(22∶6)具 有↓TG(阻碍 TG渗入 VLDL中)、↓血浆总胆固 醇、↑HDL 流行病学研究大量食用海鱼的爱斯基摩人心 血管疾病发生率<<摄入Fat较高的西欧人
(二)高脂蛋白血症
(二)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hyperlipemia):血脂>正常上限 血浆中脂类几乎均与蛋白质结合脂蛋 白是脂类在血中运输的功能单位 高脂蛋白血症反映脂类代谢失常情况
1970年WHO建议将高脂蛋白血症分为 六型
我国各型高脂蛋白血症的发病率不同, 其中以Ⅱ型、Ⅳ型多见
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因尚不很清楚,高脂 蛋白血症与其发病率呈正相关. 预防动脉粥样硬化首先预防、治疗高 脂蛋白血症
1.控制总E摄入+适当运动 动 脉 粥 样 硬 化 预 防 膳 食 调 整 和 控 制 原 则 2.限制Fat和Chol (300mg) 3.多吃植物性Pro,少吃甜食 4.充足的膳食纤维 (尤可溶性)+Vit 5.饮食宜清淡、少盐 (<6g) 6.适当多吃保护性食品 (大蒜等)+少饮酒
保持理想体重
尽早控制饮食是该病预防中的重要环节
二、脂类-动脉硬化*
二、膳食脂类与动脉粥样硬化*
大量流行FA的摄入量与动脉粥样硬化 的发病率呈正相关
1982与1992中国人群脂肪供能 占总能量比例(%)
30
20 1982 1992 10
0
城市
农村
资料来源: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1982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汇编》; 葛可佑等:《90年代中国人群的膳食与营养状况》
第四章 营养与疾病
Section 10
营养与相关疾病
营养与动脉硬化 营养与糖尿病 营养与肥胖症 营养与肿瘤
第一节 营养-动脉硬化
第一节
营养与动脉 粥样硬化
动脉粥样硬化
1.在中等及大动脉血管内膜和中层形成的脂肪斑 块,主要由胆固醇和胆固醇酯构成. 2.可发生在冠状动脉、脑动脉、股动脉、髂动脉
1982与1992中国人群膳食脂肪的食物来源(%)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1982 1992
城市
农村
资料来源:中国预防医学中心卫生研究所,《1982全国营养调查资料汇编》; 葛可佑等:《90年代中国人群的膳食与营养状况》
腰围/臀围比值>1为中心性肥胖
与NIDDM及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性呈正相关
脂肪的中心性分布 (主要分布于腹部) 对于
NIDDM的发生具有预测性。
2、碳水化合物
食物血糖生成指数:是衡量食物引起餐后血糖反 应的一项有效指标。 指含50克碳水化合物的食物与相当量的葡萄糖或 白面包在一定时间内(一般为2小时)体内血 糖反应水平百分比值,反映了食物与葡萄糖相 比升高血糖的速度和能力。
血糖生成指数的量化:
血糖生成指数在55以下的食物为低GI食物; 血糖生成指数在55~75之间的食物为中等GI食 物; 血糖生成指数在75以上的食物为高GI食物。 食物的血糖生成指数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受 食物中碳水化合物的类型、结构、食物的化学 成分和含量以及食物的物理状况和加工制作过 程的影响等。
1.Mg 对心血管有保护作用
具有 ↓ 血 Chol 、 ↓ 冠状动脉张力、 ↑ 冠状动脉血 流、保护心肌细胞完整性的功能 Mg缺乏心肌坏死、冠状动脉血流量 ↓、血液 易凝固、动脉硬化
2.Ca 缺Ca(动物实验)血Chol↑、血TG↑ 补Ca后可恢复
(二)Cr
(二)Cr 葡萄糖耐量因子(glucose tolerance factor,GTF)的 成分 缺乏糖、脂代谢紊乱 缺乏糖耐量↓组织对胰岛素反应 ↓血Chol↑、动脉受损 补 充 后 血 TG↓ 、 血 Chol↓ 、 LDLChol↓、HDL↑
RR (95% CI)
Population attributable risk = 60%
<23.0
23.0-24.9
25.0-29.9
30.0-34.9
>35
Body Mass Index Hu et al. NEJM 2001
肥胖及体脂分布与NIDDM的关系
与肥胖的程度、时间长短、脂肪分布有关。
3.可引起冠心病、脑卒中、动脉瘤、外周血管病
4.危险因素
家族史、年龄、肥胖、缺乏体力活动、吸烟
营养与膳食因素极为重要
一、高脂症-动脉硬化 (一)血浆脂蛋白
一、高脂血症与动脉粥样硬化 (一)血浆脂蛋白 1.乳糜微粒(chylomicron,CM) 小肠粘膜合成主要运输外源性脂类(尤其是外源 性甘油三酯,TG)TG占CM重量80%以上 2.极低密度脂蛋白(very low-density lipoprotein,VLDL)
② EPA较强的抗血小板凝集作用预防血栓
③
4)反式FA顺式(trans-fatty acid) 其氢原子位于双键的两侧 自 然 界 中 绝 大 多 数 不 饱 和 FA 均 为 顺 式 FA (cis-fatty ac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