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但愿人长久

合集下载

2但愿人长久 教案

2但愿人长久 教案

主备人:游府西街小学李晶晶【群文阅读】1.《月下独酌》唐.李白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翻译:准备一壶美酒,摆在花丛之间,自斟自酌无亲无友,孤独一人。

我举起酒杯邀请媚人的明月,低头窥见身影,共饮已有三人。

月儿,你那里晓得畅饮的乐趣?影儿,你徒然随偎我这个孤身!暂且伴随玉兔,这无情瘦影吧,我应及时行乐,趁着春宵良辰。

月听我唱歌,在九天徘徊不进,影伴我舞步,在地上蹦跳翻滚。

清醒之时,咱们尽管作乐寻欢,醉了之后,免不了要各自离散。

月呀,愿和您永结为忘情之友,相约在高远的银河岸边,再见!解读:诗篇描写诗人在月下独自一人饮酒的情景。

月下独酌,本是寂寞的,但诗人却运用丰富的想像,把杯中之影、月下之影和自己的身影凑合成了所谓的“三人”。

又从“花”字想到“春”字,从“酌”到“歌”、“舞”,把寂寞的环境渲染得十分热闹,不仅笔墨传神,更重要的是表达了诗人善自排遣寂寞的旷达不羁的个性和情感。

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愉,更加反衬出诗人在人世间的孤独寂寞情怀,从侧面表现了诗人对现实社会的愤懑和厌恶,也体现了诗人遗世独立的高洁人格。

从表面上看,诗人好像真能自得其乐,可是背面却充满着无限的凄凉。

诗人孤独到了邀月和影,可是还不止于此,甚至连今后的岁月,也不可能找到同饮之人了。

所以,只能与月光身影永远结游,并且约好在天上仙境再见。

2.《把酒问月》唐李白诗句翻译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

(这自古有之的月亮,是什么时候来的?我停下酒杯发问。

)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

(人们想到月亮上去不能实现,月亮却始终伴随着一代一代的人们。

)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

(浓重的去雾渐渐散去,皎洁的月亮像悬挂在天上的明镜,散射着清澄的光辉,照着朱红色的宫门。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人们知道这月亮晚上从海上升起,又是否知道它每晚也从这云间消失?)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白兔在月中年复一年地捣着药,嫦娥在月宫里孤独地生活着,到底谁来陪伴她呢?)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苏教版第七册《2、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

苏教版第七册《2、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

苏教版第七册《2、但愿人长久》课文原文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

有一年,他被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

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人们都在欢喜悦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想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苏轼跟弟弟苏辙手足情深。

小时候,他们俩一起读书,一起玩耍,整天形影不离。

长大以后,他们就各奔东西,专门少再有见面的机会。

现在屈指算来,分别已有七个年头了!月亮慢慢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

苏轼躺在床上,如何也睡不着。

他眼睁睁地望着那圆圆的月亮,内心不禁埋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什么缘故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确实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尽管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想到这儿,他的内心看起来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教材说明《但愿人长久》是苏教版语文课本第一单元中的第2课。

课文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学家苏轼词中的名篇《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通过。

课文以故事的形式展现了词意,讲述了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中秋节的夜晚,仰望皓月,想念弟弟,写下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水调歌头& middot;明月几时有》。

故事将这首词表达的情感描述得专门清晰,它反映了苏轼对弟弟的无比想念之情,寄予了祝愿人们和和美美,相亲恩爱的美好情感。

苏轼的《但愿人长久》这首词,极富人情味,虽没有直截了当描写月色,却使人感受到它的明亮,它的高贵、和它的清寒。

专门是他借月抒怀,用丰富的想象力,把复杂心理活动——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的内心世界,转化为人间美好生活的祝愿。

最后一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基调是欢乐的,高昂的,充满对以后的幸福向往。

反映了他的积极的人一辈子态度和宽敞胸襟。

2 但愿人长久

2 但愿人长久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 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
水调歌头
赏月诗词往往清逸孤寒,东坡这首词直如缥 缈于云端,掩映于清辉之间。抒酒问月,有 李太白酒仙遗风,一片奇趣横生。
明月皎皎照彻天上人间,天上是孤寒一片, 人间是相思无眠。“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圆缺,此事古难全”,已是豁达,但“但愿 人长久,千里其婵娟”更至乐观诚挚,种种 感情交融于月光之下,顿成千古绝唱。胡仔 评道:“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出,余 词尽废。
一年一度的中秋节到了。这天夜晚,皓月当 空,万里无云。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 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 心绪不宁。
课文
月亮渐渐西沉,透过窗子把银光洒到床前。苏轼心里不禁埋 怨起来: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 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 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 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 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想到这儿,他的心里似乎宽慰了许多,便低声吟诵起来:
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 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生字
官 尝 赏 绪 睁 宽 虽 缺 悲 隐
词语
官司 官员 尝试 品尝 观赏 屈指 但愿 情绪 睁眼 虽然 虽说 隐身 隐
形 宽大 宽带 悲剧 悲惨 悲伤 悲哀
四字词语
形影不离 悲欢离合 悲观失望 十全十美 心绪不宁 赏心悦目 隐隐约约
课文
古时候,有个文学家叫苏轼。有一年,他被 朝廷派往密州去做官。
谢谢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课时教学案学校:教学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了解作者初步了解课文内容听录音,感受《水调歌头》这首诗歌描绘的意境。

了解苏轼生平。

齐读课题。

2、小组合作,自由练读。

(1)自学生字词,分析字形,简单记忆。

(2)小组互读,纠正读音,初步确定朗读感情。

(3)练习朗读自己课文。

(2) 学生提出一些不理解的词语师生共同探讨婵娟埋怨皓月吟诵等生思考后自由作答练习朗读背诵2、练习描红,书写生字,抄写课后第三题的词语。

一、朗读导入,简介生平。

1、播放《水调歌头》的录音带,小黑板出示《水调歌头》全篇。

2、简介苏轼生平,并揭示课题。

(板书课题)二、初读指导,了解内容1、投影出示要求(1)练读课文后生字。

(2)画出课文中带有生字的词语,理解词义。

(3)力求读顺句子,读通全文。

3、检查学生朗读情况。

(1) 检查词语的读音与记忆(小黑板出示)品尝玩耍埋怨睡觉吟诵悲欢离合屈指算来观赏但愿宽慰隐藏(3) 指名试读课文,并思考:这篇课文写的是谁的事,是一件什么事?4、指导朗读《水调歌头》这首词,重点了解作者资料扫除文字障碍整体上了解课文课时教学案学校:朗读体会思想感情细读品味(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学生带着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a 重点理解“心绪不宁”和“手足情深”(b 突出第2小节朗读的欢喜与第4小节朗读的忧愁(c 理解第四小节后的省略号表示心里还有许多埋怨月亮的话(1) 自由轻声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这说明他豁达大度,热爱人生)(4)再读第5自然段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

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的句子。

并进行朗读。

(女生读原句,男生读解释句)二、感情朗读,体会感情1、观察图画,学习第1到第4小节师:我们观察一幅图画,一般都要观察哪些要素?师:那时间、地点、人物、事情分别是什么?师生共同解决这些问题,并完成1——4小节的朗读与理解。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评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评课稿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2、但愿人长久》评课稿听了孙燕老师的《但愿人长久》,给我最大的感觉是这节课设计的很精巧。

特别注重了书本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她将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常识和枯燥的书本结合起来,使学生学的很轻松。

一堂好课的标准,就是要做到“四小”即“小眼发光、小脸通红、小手直举、小口常开”。

怎样让学生做到这“四小”呢?我觉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现在我身为低年级儿童的语文老师,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更加重要。

在很大程度上学习积极性受情绪的影响,要想学生人人参与教学过程,须采生动有趣的教法。

而朗读表演就是一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方式。

在这堂课,孙燕老师就多处使用了这种方法,让学生的注意力不断被吸引,情绪一直高涨。

整节课中,朗读始终贯穿其中,孙燕老师不断让学生朗读课文中的片段、句子、词语。

学生从中不断熟悉课文、理解课文、同时也掌握并复习了本课新学的字词。

新课标指出“语文课堂是情感交流的过程”,有了这些积极的情感,学生才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活动中,才能体现他们的主体地位。

阅读对与语文学习来说很重要,它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新课还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该是语文实践。

”就像课刚开始时,孙燕老师插入介绍了苏轼三父子的文学知识,这一来课堂上充满了浓浓的文学气息,现在都提倡教学上人文性文学性要相结合,这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

现在老师上课不应只对学生进行知识的灌输,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性学习为过程,以知识技能的熟练为目的,就无法真正实现学生的主体地位。

在本课中,孙老师复习词语的时候,还适当的进行了拓展,把一些相似容易出错的字拎出来学习,让学生复习旧知的同时又有新知识融入进来。

课堂气氛最活跃的时候要数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知道哪些关于中秋节的谚语,学生明显对这块热情很高,发言踊跃。

大部分同学都开动了脑筋,愿意参与进来。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古诗词中有很多写怀乡、思亲、送别的佳句
遥知兄弟
劝君更尽
,遍插茱萸
,西出阳关


海内
春风又绿
,天涯
,明月何时


古诗词中有很多写怀乡、思亲、送别的佳句
遥知兄弟 登高处 ,遍插茱萸少一人 。
劝君更尽 一杯酒,西出阳关 无故人。
海内 存知己
,天涯 若比邻

春风又绿 江南岸 ,明月何时 照我还。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人有悲欢离合,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 月有阴晴圆缺, 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 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 此事古难全。 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但愿美好的感情常留人们心间,
……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 人有悲欢离合, 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 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 月有阴晴圆缺, 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
仿佛置身天上,哪里像在人间!
人有悲欢离合的变迁, 月有阴晴圆缺的转换, 这种事自古以来就难以周
只希望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
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
子,遇到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
找出描写苏轼情绪变化的词语,
并循着这些词语理清课文线索。
做官
宽慰 吟诵
品尝
虽然 婵娟
观赏
玩耍 埋怨
隐藏
朝廷 眼睁睁
阴晴圆缺 手足情深
心绪不宁
悲欢离合 形影不离
皓月当空 屈指算来
zhé 苏辙
mán 埋怨
wèi 宽慰
思念
埋怨
宽慰
合作探究:
中秋之夜,苏轼起先“心绪不宁”,进而 “埋怨”,可最后却是“宽慰”,细细品读课 文,找出苏轼产生这些情绪的原因,并思考为 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从这些心绪变化中, 你觉得苏轼是个怎样的人?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 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 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 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 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蝉娟。
苏教版语文第七册
苏轼,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四川眉 山人。是北宋杰出 的文学家和书画家。 与父亲苏洵、弟弟 苏辙并称为“三 苏”。是“唐宋八 大家”之一。
做官 品尝 隐藏 皓月当空 虽然 宽慰 心绪不宁 眼睁睁 观赏 悲欢离合 阴晴圆缺 十全十美 埋怨 手足情深 屈指算来 形影不离
读准字音
• chá nɡ 尝 ——品尝 • má i 埋 ——掩埋 shǎnɡ 赏——观赏 má n yuà n 埋 怨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
人有悲欢离合,
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 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 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 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 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 感情常留人们心间,虽然 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 这一轮明月!
拓展:将下列诗句补充完整
遥知兄弟登高处,( 劝君更尽一杯酒,( 海内( ),天涯( )。 遍插茱萸少一人
【唐】王维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西出阳关无故人
【唐】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
)。
春风又绿(
),明
)。
【宋】王安石 《泊船瓜洲》
看清字形
( )在( )思念和自 己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的弟弟 思念 苏辙,心情由( )转为 埋怨 ( ),最后变为( 宽慰 ), 创作出了千古佳作《水调歌头》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3、收集苏轼的资料,了解苏轼。
重点
难点
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理解“心绪不宁”、“埋怨”、“手足情深”、“转念”、“宽慰”、“婵娟”、“吟诵”的意思。




一、五分钟活动
古诗朗诵。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1、学生演讲
2、师生点评
二、学习目标(一):
会读会写本课生字,理解生词的意思,特别是“尝”、“赏”、“睁”、“奔”的读音以及多音字“埋”、“朝”、“禁”的读音。
背诵课文四、五、六自然段。
采取填空的形式练习背诵。
世上本来就是有()也有(),有()也有()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也有(),有()也有()一样,哪里会()呢!
(三)学习目标(三):
收集有关怀想思亲的成语、古诗
四、小组合作学习
首先交流学习收获,完善学习内容。提出自己的困惑,小组合作解决。分配学习任务,准备交流展示。
李霞妈妈生病住院了,同学们得知这一消息都来()李霞。
看到苗苗这次考试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妈妈感到特别()。
六、小结反思:学了本课,你有哪些收获?


设计
2、但愿人长久苏轼
《水调歌头中秋》
宽赏缺




学科:班级:学生姓名:
课题
2、但愿人长久
总6课时、第2课时
学习
目标
1、借助课文中的语句,体会苏轼和亲人之间的深情,理解文后诗句的意思。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小学四年级语文2《但愿人长久》

小学四年级语文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四年级语文教案●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今年的八月十五中秋佳节是怎样度过的?当一年一度的中秋佳节到来,我们会亲人团聚,品尝瓜果月饼,共享一轮明月。

但总有人因为生活和工作的原因漂泊他乡,不能与亲人团聚,看到这一轮明月,心里会有那些感受?每逢佳节倍思亲,望着天上的月亮,总让人想起家乡的亲人。

才上心头,却下眉头,许多写月的诗词作品都表达了这种情愫。

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所学过的有关描写月的作品。

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新的诗词《水调歌头》,齐读课题。

●二、初读诗文出示诗歌《水调歌头》,学生自由朗读。

指名朗读,纠正学生读音。

(阙,琼,绮)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想象丰富,语言凝练,情感深刻,意境深邃,同学们在学习理解上遇到了较大的困难。

请同学们打开课文《但愿人长久》,仔细阅读这篇文包诗结构的作品,就能帮助我们学习和理解。

●三、精读诗文读了课文,你感受和体会到诗人怎样的情感?诗人因为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你感受到诗人怎样的情绪?(埋怨、宽慰)课文一至三小节描写了诗人对弟弟的思念。

在中秋月圆之夜,诗人为何单单想起了他的弟弟呢?什么是手足情深?课文中是怎样描写出他们之间的兄弟情深?指名同学朗读。

从这些语句中,你感受到了什么?在这首诗里,同样也蕴涵着这样的感情,让我们齐声朗读,来感受这种深深的思念之情。

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的第四自然段描写诗人的离愁别绪,自由读读这一段。

你感受了怎样的意境?(《静夜思》)指名有感情地背诵李白《静夜思》,指导朗读描写月夜环境和诗人辗转反侧的句段。

在皓月当空之时,诗人静思什么呢?齐声朗读诗人月下所思的句段。

你从这段文字中,你感受到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齐读句段。

从“为什么”你是否感受到诗人的责怨,齐读句段体会感受;从“偏偏”你是否感受到了诗人的愤懑,再读句段,进一步体会感受。

在诗人的诗中同样也蕴藏着这样的情绪,让我们再读读这首诗,来体会诗人当时的情绪。

齐读《水调歌头》。

课文后面部分抒写了诗人的心情得到了宽慰,是什么让他得以释怀的?指名读课文的五至七节,指名学生说说诗人得到宽慰的理由。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官尝赏绪屈睁悲隐缺虽宽
• 尝:形声字。繁体为嘗,旨表意,尚表声, 本义是辨味。引申指试一试,连称为“尝 试”。简化为尝。
• 赏:形声字。贝表意,尚表声,本义指把 钱财奖给有功之人,常连称“奖赏”。引 申出赞赏、欣赏之义。
• 绪:形声字。纟表意,者(zhǔ)表声,本 义指煮茧抽丝。引申指事情的开头,如头 绪、绪论。也引申指像细丝那样连绵不断 的事情,如“思绪万千”。
• 屈:形声字。尸是曲腿的人,表意;出表 声。弯曲。成语:能屈能伸、坚强不屈等。
睁:形声字。目,哀 痛。如悲痛、悲哀、悲惨等。
• 隐:繁体为隱,形声字。阝表意,在左是山, 表示躲藏在山林中;右部表声。本义就是 躲避,如隐蔽、隐藏。引申指退居山野不 求为官的人,如隐士、隐居。简化为隐, 右边是急,表示急入山中伏藏,也可以看 成是会意字。
• 缺:形声字。缶表意,夬(jué)表声,本 义指瓦器破损。引申指缺点、残缺。
• 宽:形声字。繁体为寬,宀表意,萈 (huán)表声,本义指宽大的房屋。引申 指各种宽大的物体,如宽大、宽宏、宽阔。 简化为宽。成语:宽宏大度、宽宏大量、 坦白从宽。

四年级(上)第2课《但愿人长久》

四年级(上)第2课《但愿人长久》
板书;宽慰
人生哲理:月有圆缺 人有离合
美好祝愿: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3.这首词流传至今,千古传唱,是因为它蕴含着作者丰富的情感。师生共同吟诵第六自然段。
4.这几句词说的是什么意思呢?
出示学程单2:
1、默读第五小节,用“﹏﹏”画出表示“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意思的句子。
2、用“——”画出表示“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意思的句子。
第二板块:预习导学
预习作业1
(1)出示词语:
做官 观赏 品尝 心绪不宁 形影不离 屈指 但愿 十全十美 悲欢离合隐藏 眼睁睁 阴晴圆缺 虽然 宽慰苏辙 苏轼 埋怨 皓月当空 一年一度 手足情深 婵娟
▲开火车读词语,相机正音:“尝、赏、睁”是后鼻音,“隐”前鼻音,“埋”多音字 。
(2)比较“隐”与“稳”;“尝”与“赏”。
4.指导朗读。通过朗读传达出诗人内心的惆怅和伤感。
第五板块:布置作业
☆ 抄写词语。
☆☆ 完成《语文练习与测试》相关题。
☆☆☆ 收集描写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
作业
设计
☆ 抄写词语。
☆☆ 完成《语文练习与测试》相关题。
☆☆☆ 收集描写思念亲人、思念家乡的诗句。
四年级(上)第2课《但愿人长久》主备:
教学内容
1.背诵写月亮的古诗词。
2. 生齐读课题。
第二板块:预习展示(15分钟)
预习作业1
(1)读词语
(2)辨析字形。
(3)交流词语意思,完成相对应题目。
预习作业2
(1)组号为“1”的学生分自然段读课文。
(2)读准确、读流利长句子。
第三板块:整体感知。(5分钟)
课文主要介绍了北宋文学家苏轼创作名篇《水调歌头》的经过。

2、但愿人长久

2、但愿人长久

四年级语文上册预习案
2、但愿人长久
周营镇中心小学主备人:葛洪伟姓名:班级: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四至六自然段。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二、自由朗读课文,完成下列各题。

1、试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读读课文,标出文中表示苏轼与弟弟关系的语句。

3、认真读读,标出苏轼情感变化的词语,写在下面。

三.自我检测
1、辨字组词,多音字注音并组词。

官堂绪睁隐缺
宫赏诸挣稳缸
埋难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但愿人长久
教材分析:
本课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了北宋大文豪苏轼创作名词《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创作经过,属于“文包诗”类文章。

故事是词意的具体展现,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词的内容,领略词的深远意境,字里行间流露出苏轼既思念亲人,笃于情谊,又通情达理,以理谴情,热爱生活,向世间所有离别的亲人抒发诚挚祝愿的情怀。

反映了他“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积极人生态度和广阔胸襟。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1个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多音字。

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四、五、六自然段。

3、体会苏轼对亲人的思念之情,理解“但原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词、文、图的对照,讨论交流和反复诵读,感悟苏轼“宽慰”的心情和他豁达开朗,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2、了解苏轼的情感变化过程是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PPT
教学时间:两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掌握生字词。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播放《明月几时有》歌曲。

2、你们知道歌词的作者是谁吗?
3、交流搜集的苏轼资料:
苏轼,历史上少有的天才。

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诗人、词人。

他与他的父亲苏洵、弟弟苏辙,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

这首词是在他41岁那年在密州(今山东诸城)过中秋节时写的。

4、板题读题。

5、从题目入手,让生据题质疑。

梳理:作者为什么写这首词?在这首词中他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二、借助预习单,检查预习。

1、检查生字识、写。

(1)出示学生预习案,组织学生看看写得是否正确、规范。

由于本课中有五个上下结构的字,有四个宝盖头的字,引导学生掌握书写宝盖头字的规律。

(2)学生互评书写,练写写错和写的不满意的生字。

2、检查认读理解。

出示词语:
观赏埋(mái)头品尝形影不离阴晴圆缺
宽慰埋(mán)怨心绪不宁十全十美悲欢离合
正确读词,强调“埋怨”的“埋”字读“mán”。

3、检查朗读课文。

(1)前后四人为一组,由组长带领按照1到4号的顺序检查读书,互相纠正,做到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小组间展开挑战,分段朗读课文,教师组织学生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读错或读断的地方。

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在刚才读过的词语中,哪些词语表现了苏轼情感的变化?(心绪不宁、埋怨、宽慰)
(2)借助具体语境初步理解“心绪不宁”、“埋怨”“宽慰”等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生活场景用“心绪不宁”写句子。

(3)你能用上这三个描写人物心情的词语,简要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吗?
总结:抓住表现人物情感变化的关键词语,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三、自主学习感悟课文内容:
1、读了课文,从苏轼情感的的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思念)从哪儿体会到的?
2、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感受。

四、作业:
1、描红并抄写生字词。

2、练习感情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感情。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文章中含义深刻的句子。

1、体会作者对兄弟的思念之情,理解"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测:
1、听写词语:
观赏品尝心绪不宁形影不离
屈指但愿十全十美悲欢离合
2、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并读出了苏轼情感的变化过程。

(板书:心绪不宁、埋怨、宽慰)这不同的心情背后,表达的是一种怎样的情感?
二、导学:
1、品读1-3自然段,感受“心绪不宁”之思。

自由读课文2、3自然段,是什么让苏轼平静的心绪变得不宁了?找出相关的句子。

(1)出示:这天夜晚,皓月当空,万里无云。

人们都在欢欢喜喜地品尝着瓜果,观赏着明月,只有苏轼因思念弟弟而心绪不宁。

①交流。

(佳节团聚、倍感孤单)深化点拨:这是一个家家团聚的中秋节,你能想象一下人们是怎么过得吗?(引导学生抓住“皓月当空”“欢欢喜喜”让生想象中秋节佳节,别人团聚的情景。


此时的苏轼却是孤单一人,他怎能不思念他唯一的亲人啊!这真是“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②齐读第二段。

(2)中秋佳节,苏轼想到了什么?
①结合苏轼的回忆,理解“手足情深”“形影不离”的具体表现。

②从“聚少离多”、“七个年头”又体会到什么?
点拨深化:和手足情深、形影不离兄弟阔别多年,此时他的心里充满了对弟弟的无限思念,因此变得心绪不宁。

③谁能通过朗读表现出苏轼内心的这份浓浓的思念。

学生展示读——师生评析——教师示范——配乐朗读。

2、品读第四自然段,感受“埋怨”之思。

(一咏三叹式朗读)
过渡:月亮渐渐西沉,如水的月光透过窗子射了进来,那是一幅多美画面,苏轼躺在床上孤枕难眠,不由得心生埋怨。

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他在埋怨什么?你从中能读出他怎样的心情?
出示句子: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1)学生交流. (无奈、忧伤、烦恼)
(2)拓展深化:
在这万家团圆的时刻,亲爱的弟弟却远在千里之外,这轮明月,让苏轼想到了从前和弟弟、和父母一起过中秋的快乐时光。

他仿佛看到了……仿佛看到了……仿佛听到了……听到了……
(3)是的,多少亲人团聚的欢乐时光都已远去,月圆人不不圆,他心生埋怨啊!引读——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4)月亮真的无情吗?(交流)简介背景资料:
此时他的父母、妻子都相继去世。

想起这些过世的亲人,痛楚在心底撕咬着他。

这一时期,苏轼因为与当权的变法者王安石等人政见不同。

他曾经要求调任到离苏辙较近的地方济南做官,以求兄弟多多聚会。

到密州(山东诸城)后,相距并不太远,这一愿望仍无法实现。

这一刻皓月当空,银辉遍地,他怎能不思念他的弟弟?他怎能不心生埋怨啊?
再读——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5)孤独、悲伤的苏轼多么思念他的弟弟啊!,苏轼还会埋怨什么?引导学生将文中的省略号补充完整。

小结:明月呀!为什么不让我们相见呢?让我们一起在音乐声中,感受这份思念之苦吧!配乐再读——无情的月亮啊,你为什么偏偏在别人分离的时候变得这么圆、这么亮呢?……
3、品读5、6自然段,感受宽慰之思。

过渡:在万般无奈忧伤后,他的心情竟意外的得到宽慰,为什么?
(1)课件出示课文内容。

“他转念又想:世上本来就是有悲也有欢、有离也有合的,就像天上的月儿有隐也有现、有圆也有缺一样,哪里会十全十美呢!但愿美好的感情长留人们心间,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同拥有这一轮明月!
(2)读上面句子,思考:苏轼想明白了什么?你从他的领悟中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苏轼?(让生结合句中的“离、合、圆、缺、隐、现”几个反义词和“十全十美”“远隔千里”“美好感情”,体会他想开了豁达了。


(3)悲伤、难过、痛苦、快乐本是人生的必然,没有一帆风顺的,刚才还是悲伤难过,而此时却能这样想,可见他是多么豁达乐观啊!这正是他热爱生活、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

于是,苏轼把自己的领悟化作了这首著名的词。

引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4)指导朗读半首词,在读中引导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谈对这半首词的理解。

(5)五六自然段对比读,体会文包词的特点,深入体会“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意思。

(6)播放《水调歌头》朗诵视频。

小结:每一首诗词,都是作者独特心境的再现。

本文作者就是用这样一篇文包词的形式,让我们理解苏轼在《水调歌头》中蕴含的浓浓的思亲情怀。

三、积累拓展,读写训练
1、练习背诵四、五、六自然段。

2、写话练习:苏轼这首《水调歌头》创作以来,因其真挚的感情和美好的祝福,被广为传诵。

尤其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千古名句。

这里的“情”不单单指手足之情,还可以指指父子父女之情、夫妻之情、朋友之情、同学之情……同学们,如果让你把这句话送给一个人,你想把它送给谁呢?为什么?请简单的写下来。

3、课下搜集描写月亮的诗句抄写并吟诵,看古人在对月亮的描写中还表达了哪些情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