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16猫导学案新人教版
部编版2019年秋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16课《猫》知识点
七上第五单元16.《猫》知识点觉得原因是什么?仅仅是因为“我”冤枉了它吗?(课后练习三)1.横向比较三只猫的差别论来历,第三只猫本是被人遗弃的,是“我家”出于怜悯拾来的。
而第一只猫是从隔壁要来的,第二只猫是特地从舅舅家要来的,相比之下,第三只猫来得更随意、甚至有些无奈。
论外形,第三只猫毛色花白。
并不好看,又很瘦、烧脱了好几块之后,样子更难看了。
第一只猫则白雪球似的可爱,第二只猫浑身黄色,也很可爱、相比之下,第三只猫从外貌就不讨人喜欢。
论性情,第三只猫不活泼、忧郁、懒惰,第一只很活泼,第二只猫更加活泼。
所以第三只猫并没有如前两只猫给家人带来许多欢乐。
论在家中的地位,第三只猫是若有若无的,大家不大喜欢,不大注意它,第一只猫、第二只猫则是全家的宠物。
2.原因探究:“我”对于第三只猫的死更感到难过的原因,是因为第三只猫的死,责任在“我”。
“我”主观臆断、认定鸟是它咬死的。
暴怒之下,用木棒打它、它受到苦却无法辩诉,最后死在邻家的屋脊上,“我”认为是“我”把它害死的,而且这个过失是无法补救的。
从这件事中,“我”意识到光凭个人的好恶,带着私人的偏见去对待第三只猫是多么的不公平,因而良心受到谴责,追悔莫及。
文章揭示了关爱动物、爱护弱小、反思人类自身弱点的主题,也体现了作者勇于自我反思的自省意识,以及知识分子悲天悯人的宽厚情怀。
(文章中心)归纳概括文章中心常用的基本方法和步骤:①阅读课文,把握全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概括。
②抓住生动描写(心理描写)的句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③用一定的句式,完整地表达课文的中心。
基本格式:文章通过记叙(具体事件),反映(表达、赞扬、揭示、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体现了主题(人生哲理)。
9.第一只猫死后,“我”安慰三妹说“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第二只猫丢失后,作者写道:“自此,我家好久不养猫。
”第三只猫死后,作者又写道:“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这三句话在文章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课后练习二)【1】“不要紧,我再向别处要一只来给你。
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单元课 教案
天人合一诉衷情——七上第五单元单元备课【教材分析】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变化,首先语文新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成长。
这主要体现在单元设置的变化,新教材的单元主题分为(自然、亲情、学习、人生、动物、想象),相比于旧教材,新教材更加注重学生的体验感悟,从身边开始,从感悟开始,逐层深入学生内心深处,触摸孩子内心那柔软的情愫。
其次,语文新教材不仅关注授业解惑,更加关注传道,也就是阅读方法与写作方法的讲解。
新教材压缩了文本的内容与容量,采取双线组元,并排推进的方式,以读为主线,引领学生在朗读、默读、品读的过程中,掌握、理解、运用阅读理解文章的方式和方法。
再次,语文新教材更加的关注学生语文素养的提升,新教材精选文本,逐层逐级设置,讲解目标更明确、更精细,精讲文本传授方法,自读文本巩固提升,选读文本拓展强化,给了授课教师更多的自由空间,让教师可以紧紧围绕语文素养的提升大胆的做文章,尽情的谋改革。
最后,语文新教材更加的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教材除了关注语文工具性的一面,注重了语文素养的提升之外;新教材还注重了语文人文性的一面,注重了学生审美情趣、人文情怀、学习生活、社会参与等纬度核心素养的养成与提升。
【单元分析】第五单元主题为“人与自然”,本单元课文描绘了人与动物相处的种种情形,表达了人对动物的欣赏,对其命运的关注以及人与动物之间的矛盾冲突,学习本单元,在语文素养的提升方面,要求学生在把握段落大意、理清文章思路的基础上,学会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在核心素养的养成上,关注学生人文情怀、珍爱生命、责任意识、探究精神等核心素养的提升,引领孩子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增进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理解,濡染尊重动物、善待生命的人文情怀,培养保护环境、敢于担当的责任意识。
(思维导图来展示)【教学设计】。
【精品】最新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7课《猫》练习3新人教部编版
《猫》同步练习一、基础知识训练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污涩.()忧.郁()懒惰.()诅.咒()惩.戒()红绫.()2、根据拼音写汉字。
chànɡ 然()quán 伏() nüè 待()sǒnɡ yǒnɡ ()3、解释下列句中的词语。
(1)三妹便怂恿..着她去要一只。
怂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大家都去找这只可厌的猫,想给它以一顿惩戒..。
惩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我以为他真是“畏罪潜逃....”了。
畏罪潜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结合语境填空。
(1)我心里也感着__________的酸辛……A.一股B.一丝C. 一缕D.一阵(2)三妹想着种种方法____________它,他都不理会。
A. 惹B.打C. 逗D.哄(3)有一次,_________捉到一只很肥的鼠。
A.突然B.居然C. 忽然D.竟然5、一位母亲陪着上初三的女儿去商场购物。
女儿要买一条花哨的裙子,母亲不同意。
女儿当场给了母亲两耳光。
当警察要带走女儿时,母亲竟下跪求情。
(1)面对母亲,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面对女儿,你会对她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理解(一)我家养了好几次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预习与复习资料汇编新人教版
第十六课《猫》资料汇编文学常识1.《猫》选自《郑振铎选集》,是郑振铎于1925年创作的一篇回忆性叙事散文。
文章通过记述一家人与三只猫之间的故事,真切表现了作者复杂的内心情感。
2.郑振铎(1898年12月19日—1958年10月17日),笔名西谛(西谛亦是其字)、郭源新、落雪、ct等,福建长乐人。
中国现代杰出的爱国主义者和社会活动家,还兼具作家、诗人、学者、文学评论家、文学史家、翻译家、艺术史家、收藏家、训诂家等多重身份。
其作品可以分为三类:1.研究专著,如《俄国文学史略》《中国历史参考图谱》《伟大的艺术传统图录》《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版画史图录》等。
2.文学创伤,如小说《取火者的逮捕》《桂公塘》,散文集《蛰居散记》《山中杂记》等。
3.翻译著作,如《飞鸟集》《新月集》等。
内容主题文章采用第一人称,从“我”的视角记述了“我家”三次养猫的经历。
围绕着“养猫”这一中心,描写了“我”及家人与三只猫的故事。
三只猫的外貌、性情各不相同,结局也不尽相同,但最终都一一亡失了,令“我”与家人悲痛遗憾,痛苦自南,以至于最后“自此,我家永不养猫”。
文章的主旨在于呼吁人们善待生命,同情弱小者,尤其是不能以主观臆断定弱者之罪,那样不仅会冤枉、伤害弱小者,也会给自己留下永远的遗恨和痛苦。
写作技巧1.对比手法突出重点。
文中“我”对前两只猫的感情和第三只猫的感情从始至终都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对前两只十分喜爱,对第三只开始就不大喜欢,这种不喜欢既为第三只猫的悲剧埋下了伏笔,也让“我”对前两只猫的结局的悲伤怅然与对第三只猫的悲剧的悔恨自责、满心愧疚对比鲜明,从而深化了文章主题。
2.以小见大。
所谓以小见大,就是通过生活小事表现深刻的主题——从小事中见大道理。
本文就是从养猫这样的小事中见出了人性,反映出一个深刻的社会问题。
如果结合文章的创作背景,我们可能会有更深的认识。
本文作于1925年,当时正是反动军阀段祺瑞执政时期,黑暗的政治恐怖笼罩了整个社会,水深火热之中的国家似乎还看不到出路。
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导学案(教师用和学生用)人教新课标版
第五单元导学案21.《风筝》导学案(教师用)【导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3.联系语境探究疑难句子。
【导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整体感知课文,理解文章主要内容和中心意思。
【导学难点】联系语境探究疑难句子。
【课时】 2课时【预习导引】1.找出课文中的生字生词,查字典,给它们注音、解释,并学会运用。
(1)丫杈(chà):即桠杈,形容树枝分杈歧出。
(2)风轮:风筝上能迎风转动发声的小轮。
(3)寂寞(jì):孤单冷清。
(4)伶仃(1íng dīng):孤独,没有依靠。
(5)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6)肃杀:形容秋冬天气寒冷,草木枯落。
(7)诀别(jué):分别(多指不易再见的离别)(8)荡漾(yàng):(水波)一起一伏地动。
(9)嫌恶(wù):厌恶。
(10)笑柄:可以拿来取笑的资料。
(11)可鄙(bǐ):令人鄙视。
(12)恍然大悟(huǎng):形容忽然醒悟。
(13)尘封:搁置已久,被尘土盖满(14)什物(shí):泛指家庭日常应用的衣物及其他零碎用品。
(15)惊惶:惊慌。
(16)瑟缩(sè):身体心寒冷、受惊等而蜷缩或兼抖动。
(17)苦心孤诣(yì):费尽心思钻研或经营。
孤诣:别人所达不到的。
(18)掷(zhì):扔,投。
(19)傲然:坚强不屈的样子。
(20)虐杀(nüè):虐待人而致死。
(21)堕(duò):落,掉。
(22)宽恕:宽容饶恕。
2.朗读课文,思考课后研讨与练习。
3.就课文不理解之处质疑。
【导学过程】一、导入:当冬天的寒气尚未褪尽,我们偶然抬头,看到天空飘飞着一两只风筝时,你会有怎样的感觉呢?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同学们想知道鲁迅先生的感受吗?今天我们就学习鲁迅先生的散文《风筝》。
2019秋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拓展训练:第五单元第16课猫
第五单元16 猫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失踪.(zōng) 忧郁.(yù) 污涩.(sè) 怂.恿(sǒng)B.懒惰.(duò) 乞丐.(gài) 讨.厌(tǎo) 红绫.(líng)C.偶.然(ǒu) 隔.壁(gé) 蜷.伏(quán) 怅.然(chàng)D.惩.戒(chéng) 悲.楚(bēi) 虐.待(yüè) 羽.毛(yǔ)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B.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C.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辫诉的动物。
D.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销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怂恿:(2)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怅然:(3)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悲楚:4. 指出下列句子采用的描写方法。
(1)有一次,从隔壁要了一只新生的猫来……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 )(2)它躺在露台板上晒太阳,态度很安详,嘴里好像还在吃着什么。
(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 )A.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猫的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
B.郑振铎先生的《猫》巧妙地借物抒情,侧重表达了作者对人类虐待动物的批判之情,从而让我们有了许多感悟。
C.本文字里行间处处渗透着作者细腻而浓郁的感情。
第一次养猫时,“我”“微笑着”看,得知小猫的死讯时,“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
D.在“芙蓉鸟事件”中,猫的含冤受屈与“我”的狂暴武断形成鲜明对比,这为后文写“我”难过与后悔的心情打下了基础,从而有力地凸显了中心。
部编(统编)版2019年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猫精编练习【精品】
第五单元灵性的动物17猫01 积累运用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污涩.(sè) 懒惰.(duò) 诅.咒(ǔ)红绫.(líng) chànɡ然(怅) quán伏(蜷)nüè待(虐) sǒnɡyǒnɡ(怂恿)2.请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着她去拿一只。
(1)三妹便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了,我以为。
(2)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真是“畏罪潜逃....害怕承担罪责而偷偷逃跑。
(3)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胡乱说出断定的话。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运用有误的一项是(C)A.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B.找了半天,却没找到。
真是“畏罪潜逃”了,我以为。
C.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D.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解析:“我的暴怒”“我的虐待”为并列成分,应用顿号。
)4.下列句子的表达方式有误的一项是(C)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滚去。
(描写) B.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抒情)C.我心里也感着一缕的酸辛,可怜这两月相伴的小侣!(记叙)D.我家养了好几次的猫,结局总是失踪或死亡。
(记叙)(解析:C项属于心理描写,也是抒情。
)5.动物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
根据示例,选择恰当的事物,仿写一个句子。
示例:从小猫的悲鸣中,我们读出被误解的凄凉。
示例:从鸣蝉的欢唱中,我们感受到生命的热烈。
6.文中的第三只猫被“我们”一家误解后蒙冤而死。
在生活中我们也难免误解别人或被别人误解,那么我们应如何对待呢?为此,班级开展了以“消除误解,真诚沟通”为主题的综合性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为这次活动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示例一:用真诚架起沟通的桥梁示例二:沟通增进友谊,真诚构建和谐(2)生活中,你是否也曾经错怪别人或被人误解过?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叙述一下。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6课《猫》同步练习A卷
部编版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第16课《猫》同步练习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5题;共10分)1. (2分)(2019·齐齐哈尔) 下列字词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 . 羸弱要诀名副其实走头无路B . 贮蓄盘桓轻歌曼舞郑重其事C . 练达愧怍谈笑风声李代桃僵D . 纯粹遏制鸠占雀巢销声匿迹2. (2分)(2018·天津) 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真正的诗意,不应只是优雅时光里读书弄茶的闲情逸致,更应是纵使身处________,依然不忘抬头看那柳梢的月、檐角的星。
诗意不能带你渡过所有现实的难关,却能________智慧,________心灵,让平凡的生命,身在井隅,心向璀璨,追寻属于自己的不平凡。
A . 困境启迪抚慰B . 困境启发抚恤C . 困难启迪抚恤D . 困难启发抚慰3. (2分)(2011·抚顺) 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生活中处处着美的细节,那些热爱生活的人,他们常用一种美好的眼光去看世界,用一颗的心去感悟生活,即使有所怨、有所忧,也都能化解。
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所经历的点点滴滴,你会发现生活一直很美。
A . 培育细致收藏B . 孕育细腻收藏C . 孕育细致搜索D . 培育细腻搜索4. (2分) (2017九上·成都期中)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 著名翻译家、作家杨绛先生的散文《老王》是广大文学爱好者倍受欢迎的。
B . 高靖朝的土鸡蛋供不应求,主要的销售途径是通过微信朋友圈和QQ好友群卖出。
C . 5月30日,火星抵达11年来离地球最近的位置,人们几乎凭肉眼就能看到它。
D . 我们班“学霸”晓兮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情地帮助学习困难的同学。
5. (2分)(2017·曲靖)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①对于疫苗来说,安全性和有效性缺一不可。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导学案资料
学习重、难点:1、体会诗歌表达的丰富情感,通过朗读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发挥联想 和想 象,认识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2、联系生物学的相关知识,激活联想想象思维,深入理解诗歌内容。
课时安排:1课时一、自学展示学前准备:(1)、主题解读本文是一首科学诗,写科学家通过研究化石,展现了亿万年前的神奇景象,从而赞美了科学的神奇与人类的伟大。
(2)、走近作者张峰,当代科普工作者,诗人,其诗作被称为“第三代诗歌”,反讽手法被广泛运用。
代表作是小诗《本草纲目》,短诗对中国古典文化中许多著名的意象进行了调侃式的借用,解构了其中悠然的韵味,并对中国文化的阴柔缺乏阳刚之气表示不满的情绪。
(3)、相关资料这首科学诗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
当时,“十年动乱”刚结束不久,改革开放的春风正吹遍大江南北,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热潮正在全国各地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潮遍及全国,实现科技现代化是国人的殷切希望。
作者在这个时候,写下了这首科学诗,以此激励人们向科技现代化进军。
2、自主学习:(1) 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潜.行( ) 档.案( ) 躯壳.( ) 卓.越( ) 骸.骨( )猛犸.( ) 葱茏..( )奇幻.( )思绪.( ) 裹藏..( ) 幽.雅( )逝.去( )(2) 理解并积累下列词语。
裹藏:缠绕着藏起来。
奇幻:出人意料的,充满变幻的。
葱茏:(草木)青翠茂盛。
乌有:虚幻,不存在。
海枯石烂:形容经历很长时间。
日转星移:形容发生极大的变化。
二、合作学习1、用简洁的的语言概括本诗的主要内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1)发问想像——遐思飞跃——回答呼应神奇景色——人类伟大——赞美科学本诗通过对化石的赞美来赞美科学的神奇和人类的伟大。
诗歌运用什么手法写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全诗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化石当作可以说话的人,并用第二人称“你”来称呼,亲切自然。
三、质疑导学1.学生自由诵读1---6节(1)怎样理解“黑色的躯壳裹藏着生命的信息,为历史留下一本珍贵的密码” 一句?之所以是“一本珍贵的密码”,是因为在化石中,作为生命基本物质的有机化合物还保留着,为科学弥漫征兆崩塌二、合作学习:1、题目是《看云识天气》,那么云具有什么特点?云与天气是什么关系?请从文中找出一句话加以说明。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16. 猫同步练习(含答案)
七年级语文上册16. 猫基础闯关全练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相称(chèng)忧郁(yù) 捉捕(bǔ)B.红绫( líng) 诅骂(zǔ)虐待(nüè)C.怅然( chàng) 一缕(lǔ)消耗(hào)D.怂恿( sǒng) 咕噜(gū) 叮嘱(shǔ)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娱乐乞丐隐约活泼B.郁闷懒惰洗刷失踪C.归途慌忙预警污涩D.疑望松散诉说隔壁3.下列语句中加粗的词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今天发试卷了,我考得不是很理想,在回家的路上总怕爸爸批评我,真是让人提心吊胆。
B.她是“红通”第一号罪犯,涉案金额高达2亿,畏罪潜逃13年,终被判8年有期徒刑。
C.对一切事物,都不能妄下断语。
D.为了不让下一代输在起跑线上,年轻的父母们纷纷送孩子去练钢琴,学跆拳道,上英语兴趣班,真是费尽心思,无所不为。
4.下列各句的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A.它只是毫无生意地,懒惰地,郁闷地躺着。
B.我们都很为它提心吊胆,一天都要“小猫呢?小猫呢?”地查问好几次。
C.我很愤怒,叫道:“一定是猫,一定是猫!”D.想到它的无抵抗的逃避,益使我感到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5.对下列句子的描写方法判断错误的一项是( )A.我想,他要说了,我即刻便受了宽恕,我的心从此也宽松了罢。
(语言描写)B.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
(外貌描写)C.我心里十分地难过,真的,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辩诉的动物。
(心理描写)D.三妹常常地,取了一条红带,或一根绳子,在它面前来回地拖摇着,它便扑过来抢。
(动作描写)能力提升全练1.下列句子中加粗的两个词语词性不同的一项是( )A.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B.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语文七上五单元导学案
21 风筝执笔人:薄春霞 审核人:刘丽【学习目标】1.体味感悟亲情的含义,并学习鲁迅的自省精神。
2.品味文章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的语言。
【重点难点】1.对“精神虐杀”一幕的理解以及多角度体验文章主旨。
2.品味文中具有深意的语言。
【学习过程】一、【课前预习】1.古诗欣赏:《山塘棹歌》2.作者简介3.字词整理:二、【感知课文】1.请用简洁的话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勾画文中能够体现作者心情的语句。
三、【精读研讨】(一)二十年前,精神虐杀的一幕(3 、4段)1.概括 “精神虐杀”一幕指什么事。
2.作者是怎样刻画弟弟这个形象的?文中的“我”又是个什么样的形象?请在文中圈点勾画相关语言,并进行分析。
(二)二十年后,我受的惩罚(5—12)理解亲情1.朗读思考:有人说,“文章后半部分最能体现亲情。
”你怎么理解?2.谈谈你对“有过这样的事么?”这句话的理解。
品评人格二十年过去了,本文的主人公还是对往事恋恋不忘,想办法安抚小兄弟受伤的心灵。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人呢?(三)主题探究文章主题可以做那些角度的理解?(四)重点句意1.“北京的冬季,地上还有积雪,灰黑色的秃树枝丫杈于晴朗的天空中,而远处有一二风筝浮动,在我是一种惊异和悲哀。
”“我” 见到风筝为什么会产生“惊异和悲哀”的心情?(联系下文)2.“四面都还是严冬的肃杀,久经诀别的故乡的久经逝去的春天,却就在这天空中荡漾了。
”为什么说春天“久经逝去”?为什么又说这春天就在北京的天空中荡漾了?(多角度探究)3.最后一段:现在,故乡的春天又在这异地的空中了,既给我久经逝去的儿时的回忆,而一并也带着无可把握的悲哀。
我倒不如躲到肃杀的严冬中去吧,——但是,四面又明明是严冬,正给我非常的寒威和冷气。
四、【拓展延伸】1.对比阅读:阅读《满天的风筝》,说说两篇文章蕴含的感情有什么不同。
2.小练笔:文章第四段“我”撕破、踏碎弟弟的蝴蝶风,傲然走出小屋,课文这样写到“后来他怎样,我不知道,也没留心。
第16课《猫》导学案
第五单元16猫素养目标1.了解作者及家人三次养猫经历中的情感波澜,理清文章线索,把握文章结构。
2.学习文中生动的细节描写,体会细节描写对刻画形象的作用。
3.培养关爱动物、善待生命、尊重生命的情感和客观公正、宽容仁爱的处事态度。
学法指引细节描写及其作用1.概念:细节描写是指抓住生活中细微、具体的典型情节,加以生动细致的描绘,它具体渗透在对人物、景物或场面的描写之中。
2.作用:塑造人物形象、推进情节发展、表现生活环境,好的细节描写能够增强作品的真实性,深化文章主题。
课前预习1.作者简介 郑振铎(1898—1958),笔名西谛,福建长乐人,作家、翻译家、文学史家。
他是“为人生”文学的重要倡导者之一。
主要作品有小说集《取火者的逮捕》《家庭的故事》《桂公塘》,专著《插图本中国文学史》《中国俗文学史》等。
2.背景简介 《猫》创作于1925年11月7日。
20世纪20年代,郑振铎深受五四时期从西方传入的科学、民主、博爱等思想的影响,树立了平等、公正地待人接物,不伤害无辜,不欺凌弱小的人生态度。
本文正是作者这一人生态度的真实反映。
3.完成自学结构图猫{第一只猫:可爱活泼因病亡第二只猫:①第三只猫:②}凡事不可主观臆断基础夯实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我心里也感着一lǚ()的酸辛,可怜这两月来相伴的小侣!(2)(我)一时怒气冲天,拿起楼门旁yǐ()着的一根木棒,追过去打了一下。
(3)我坐在藤椅上看着他们,可以微笑着xiāo hào()过一二小时的光阴。
(4)三妹想着种种方法去dòu()它,它都不理会。
我们都很替它yōu yù()。
(5)它只是毫无生意地、lǎn duò()地、郁闷地躺着。
(6)三妹便sǒnɡ yǒnɡ()着她去拿一只来。
(7)有时蝴蝶 ān xiánɡ()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8)你这小猫呀,要被qǐ ɡài()捉去后才不会乱跑呢!(9)我也chànɡ rán()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第17课《猫》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猫》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猫》是部编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
历来关于《猫》的文体有两种争论,一种观点认为它是散文,另一种观点认为它是小说。
我按照这篇课文的出处以及作者的话“他们(指故事)并不是我的回忆录,其中或未免有几分是旧事,却不是旧事的纪实。
”把这篇课文按照小说来讲。
《猫》这篇课文中,作者郑振铎先生通过记叙三次养猫经历,表现了不尽相同的感受和一种细致地人生思考。
通过学习本文,学生们在感悟作者的仁者情怀的同时,可以获得许多为人处世方面的启示。
二、教学设想:布置学生在课前充分阅读课文获取信息为猫设计名片,达到充分预习的目的。
教学中采用听、说、诵、写、悟结合,通过说、诵、写的环节充分调动学生的课堂积极性,引起学生的兴趣与思考对文章蕴含情感的思考。
在层层推进中理解作者的情感变化,思考人性的善与恶。
三、教学目标:1、概括比较三只猫的不同来历、外形、性情和在家中的地位,理清文章结构。
2、体会作者对第三只猫之死的悔恨之情,思考其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3、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设计意图:训练学生阅读文言文的方法,在反复的诵读中提高学生的阅读赏析能力,同时在情感上得到陶冶,能够在面对人生困境时有所启发。
)教学重难点:多角度理解文章主旨。
教学方法:以“活动态”教学模式统领整个教学流程,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力求让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气氛中快乐地学习。
▪活动一:说猫——生与死▪活动二:猫说——冤和怨▪活动三:读情——悔与恨▪活动四:悟人性——善与恶导入激趣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出一个谜语,我们以小组形式进行抢答,看哪组最先猜出来。
注意一共有四句,要等我全部说完后再开始抢答。
准备好了吗?(准备好了)像虎不是虎,小巧玲珑惹人怜,两边胡须往上翘,开口说话喵喵喵。
同学抢答“猫”。
提起猫,谁家养过猫?来跟大家说说。
生自由发言(三至四名同学发言)。
听到同学们的描述,姚老师特别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家的猫。
它是一只暹罗猫,名字叫喵喵,你看它的脑袋、耳朵、四肢、尾巴都是黑色的。
新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基础闯关全练:第五单元16猫
16 猫基础闯关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失踪.(zōng)忧郁.(yù)污涩.(sè)怂.恿(sǒng)B.懒惰.(duò)乞丐.(gài)讨.厌(tǎo)红绫.(líng)C.偶.然(ǒu)隔.壁(gé)蜷.伏(quán)怅.然(chàng)D.惩.戒(chéng)悲.楚(bēi)虐.待(yüè)羽.毛(yǔ)答案D虐nüè。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它在园中乱跑,又会爬树,有时蝴蝶安祥地飞过时,它也会扑过去捉。
B.隔一会儿,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
C.我的良心受伤了,我没有判断明白,便妄下断语,冤枉了一只不能说话辫诉的动物。
D.后来这只猫不知怎地忽然销瘦了,也不肯吃东西,光泽的毛也污涩了。
答案B A.祥→详。
C.辫→辩。
D.销→消。
3.结合语境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三妹便怂恿..着她去拿一只来。
怂恿:(2)我也怅然..地,愤恨地,在诅骂着那个不知名的夺去我们所爱的东西的人。
怅然:(3)它很悲楚..地叫了一声“咪呜”,便逃到屋瓦上了。
悲楚:答案(1)鼓动别人去做某事。
(2)因不如意而感到不痛快。
(3)悲伤凄楚。
解析注意结合语境解释词语。
4.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花白的毛,很活泼,常如带着泥土的白雪球似的,在廊前太阳光里滚来滚去。
B.这只小猫较第一只更有趣,更活泼。
C.我的暴怒、我的虐待,都是针,刺我良心的针!D.隐身在阳光隐约里的绿叶中,好像在等待着要捕捉什么似的。
答案D A、B、C三项分别运用了比喻、对比、比喻的修辞手法。
D项虽然有“好像”,但不是比喻句。
能力提升全练拓展训练1.下列对课文内容的解说,不准确的一项是()A.养猫是全文记叙的中心,作品围绕这个中心叙写了三个故事,每个故事都以养猫与猫的亡失为线索展开,都有发生、发展和结局,具有相对完整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6 猫
2.作者重点写了第几只猫?为什么?
布置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课后完成本课时对应练习,并预习下一课时内容。
方法指导:
白描作用分析
白描勾勒能细致传神地揭示人物的精神世界,收到以少胜多、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将人物的性格凸显出来。
在外貌上运用白描,能洞穿人物灵魂;在语言上运用白描,能传神表达人物内心,展现人物情操品质;在动作上运用白描,可使人物内心情感表露更准确。
答题模式一般是:“这段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语言等),生动传神地塑造出了……(人物形象)”。
素材积累:
古人关于“改过”的名句
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
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
——李毓秀《弟子规》忙处事为,常向闲中先检点,过举自稀。
——《菜根谭》务要日日知非,日日改过;一日不知非,即一日安于自是;一日无过可改,即一日无步可进。
——袁黄《了凡四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