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资源利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果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教育工作的重要性和挑战性。
为了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效果,我制定了以下工作计划。
一、教学资源利用1.教材研读作为教师,首先要深入研读教材,了解教材的整体结构和内容,把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
我会在课前认真阅读教材,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适的教学计划。
2.多媒体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教学资源越来越丰富。
我会充分利用这些资源,如PPT、视频、图片等,使教学内容更加生动有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图书资料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我会引导学生利用图书资料进行自主学习。
我会在班级中建立图书角,收集适合学生的图书和资料,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源。
二、教学方法改进1.互动式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我会注重师生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分层教学由于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基础不同,我会采用分层教学的方法,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计划和目标。
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实践性教学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我会采用实践性教学的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实践等活动。
通过实践性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三、评价与反馈1.作业与考试为了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我会布置适量的作业和组织考试。
通过作业和考试,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学生的不足之处,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补救。
2.家长沟通家庭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境之一,我会加强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向家长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生活状态,促进家校合作共同教育学生。
通过与家长的沟通联系,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情况,更好地指导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3.学生反馈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我会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学生的反馈,可以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需求和期望,及时调整教学计划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利用课堂生成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善于捕捉生成资源,构建有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时刻重视课堂生成,并及时捕捉课堂上师生互动所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重新调整教学结构,把师生互动的探索引向深入。
从而使课堂上产生新的思维碰撞,促进教学的不断生成和发展,提高教学效率。
在教学一年级“5以内的加减法”时,学生根据图文信息提出问题:“原来停车场有5辆汽车,开走了2辆。
停车场还剩下几辆汽车?”学生列式:5-2=3。
接着,教师让学生用学具模仿并创作一个用减法解决的问题,请同学演示并介绍自己的算式。
一个女同学上实物展示台,一边演示一边介绍“我有5个苹果,拿走了2个,还剩下几个呢?5-2=3。
”老师刚要板书,其他同学立刻叫嚷起来:“不行,这个算式已经说过了!”“老师说要写不同的减法算式!”小女孩很不服气地反驳道:“老师的算式说的是停车场里的汽车,我的算式表示的是苹果。
”这时候,老师让下面的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大部分学生觉得小女孩说得有道理,但是5-2=3的确又是重复的减法算式,于是都满脸困惑地求助于老师。
这时,教师并没有给出是对是错的答复,而是问道:“5-2=3这个算式还能表示哪些事情呢,谁再说一说?”这时候,课堂气氛顿时活跃起来,学生思维跳跃,编出了许多的故事情境。
这时候,老师追问一句:“为什么你们说得这么多事情,都可以用5-2=3来计算呢?”学生终于发现,虽然情境不同,但都是从5里面去掉了2个还剩下3个,所以都可以用5-2=3进行计算。
教师这样巧妙地将学生列式是对是错的争论进行搁置,继而转移到将直观具体的数学问题抽象到算式,让学生明白虽然事情不同,但是意思都是一样的,从而揭示了数学算式的本质。
二、巧妙利用错误资源,引导自主探索课堂上教师要巧妙利用学生或教师出现的各类错误,机智地将其转化为教学资源。
教师要允许学生出错,只有出了错,才会有之后的点拨、引导和解惑,才会出现生成,从而体现教师的教学机智。
以下是张奇华老师的一节“轴对称图形”课堂教学片段:生1:平行四边形是轴对称图形。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成效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 提高课堂教学成效“普九”验收完毕,又普及实验教学,学校的面貌焕然一新,硬件设施的配套,教育教学资源的不断丰富,使广大师生能够更好的在学习中利用现有资料。
如何有效运用这些资料为教学服务,是摆在广大教师面前的一个课题。
我通过认真学习新课改理念,积极的参加教育行政部门组织的新课改培训讲座,深入交流探讨。
回到学校后将学习的经验运用到一年级语文课课堂上,我从学科的本身提点和学生年龄特征出发,采取下列措施进行组织教学,效果甚佳。
一、要善于利用现有资源,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运用讲故事、头饰表演、实物表演、唱歌、找朋友表演、画画以及对话等多种形式,创设出符合直观原则的情境。
如:在进行教学一年级《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上课前我从资料室找来小鸡、小狗、小鸭、小马、青蛙等动物的实物模型,先让学生观察它们的脚有什么不同,再让学生用语言描述他们观察到的脚印,学生熟读课文后,让学生分别戴上头饰进入各自的角色,用对话的形式引导学生用动作和语言表达。
结果,学生对这种新的教学方式很感兴趣,在无意中学到很多知识,同时还培养了他们的联想能力和构思能力。
事实证明,恰当的运用教学资源可以使教学效果显著,事半功倍。
在教学生字时,用“闯关”、“走迷宫”、“跳房子”、“摘苹果”、“夺红旗”等多种形式尽量的让学生去感受。
比如让学生学习“大”、“小”时,可以先叫学生和老师在一起比一比,再摆出一个乒乓球和一个排球,进行实物比较。
结果,学生看后一目了然,都能得出“乒乓球小排球大” 的结论。
然后,我又用一只篮球和排球比较,学生也轻而易举地说出“篮球大排球小”。
两次实物比较之后,我问学生:前次你们说排球大,这次又说排球小,排球到底是大是小?这样,学生很轻松地理解了“大与小的概念是在比较中形成的”这一道理。
而且他们还能列举出“羊比兔大而比牛小”、“自行车比走路快却比摩托车慢”等事例,证明了他们的扩散思维得到了发展。
在学习口语交际《打电话》时,我请来孩子的家长,进行实际演习,带动学生的情感,当学生沉浸在教师设计的活动中,他们甚至不愿意听见下课铃声。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教师工作计划——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在日新月异的教育领域中,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已成为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
作为一名初中教师,我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
为了更好地履行自己的职责,提高教学质量,我制定了以下的工作计划,旨在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
一、深入了解教学资源教学资源种类繁多,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实验室设施等。
我将首先对这些资源进行全面深入的了解,掌握其特点和优势,以便在教学过程中能够灵活运用。
同时,我也会关注新兴的教学资源,如网络教学资源、虚拟现实技术等,以跟上教育技术的发展步伐。
二、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在了解资源的基础上,我将结合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合理选择和运用教学资源。
例如,在教授科学知识时,我会充分利用实验室设施,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实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教授文学作品时,我会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相关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布置课外作业时,我会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教学资源进行自我拓展和学习。
三、创新教学方式方法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离不开创新的教学方式方法。
我将不断探索和实践新的教学方法,如项目式学习、翻转课堂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方式下获得最佳的学习效果。
四、加强与其他教师的交流合作教学资源的利用不仅是个人的事情,更需要团队的合作。
我将积极与其他教师进行交流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教学资源。
通过集体备课、观摩教学、经验分享等方式,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资源利用能力。
五、持续反思和总结在教学过程中,我将不断反思和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发现问题并及时改进。
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资源利用方式,以确保教学效果的持续优化。
六、关注学生全面发展除了知识的传授外,我还将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我将利用教学资源组织丰富多样的课外活动,如社会实践、文艺汇演、体育比赛等,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能
有效利用课程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能一、问题的提出课程资源的利用水平影响课堂教学效能的高下。
通过研究那些优秀教师的课堂教学可以发现,真正优秀的教师都是非常重视课程资源有效利用的。
优秀教师的教学设计往往能充分考虑到资源因素,把与教学目标一致,贴近学生生活,满足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的资源引入课堂,通过系统设计教学,“使教师在教学中,目标更明确、程序更清晰、针对性更强、灵活性更大。
”①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活力。
许多教师看了这些优秀教案后会想:设计得真好,我怎么没有想到?我们认为这是课程资源认识上的差异造成的。
很多教师喜欢使用优秀教师的教案去上课,从表面上,这时候普通教师与优秀教师用同一个教材,大家理解的知识点、重点都差不多,甚至是完全一致的,而教学效果却大不一样。
差别在哪里呢?我们认为差别就在于对教学过程中动态生成课程资源的重视与运用的程度不同,一名优秀教师善于把握与捕捉那些来自学生、来自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困惑,让那些有意义的问题进入课堂、加以扩展,成为课堂教学中的生长点,不是纯粹只教知识。
我们中的多数教师也具备这样的能力或潜质,只是没有这种资源意识罢了。
如果教师有了课程资源这个视野,他就有可能去尝试,去摸索,也就有可能从根本上改善自己的教学,提高课堂效能。
1、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研究有利于改变教学情景,促进学生的发展。
“课程的进步最终通过教学情景的改变来实现的,教学情景的改变意味着教学文化的进步,其核心则是师生行为方式、教学行为方式。
改变教与学的行为方式是实现课程改革根本目标的必由之路。
”②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选择怎样的教学组织形式,依据教师对教学任务的理解,依据师生共同拥有的完成该教学任务的课程资源以及教师对课程资源价值、地位的判断。
课程资源对学生发展的价值最终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来实现的。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人的发展,学生全面发展的实质就是特长发展和个性发展。
注意课程资源的有效利用,立足现实,以学生为本,有利于发展学生的独特性和能力,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要,充分考虑学生间的差异。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而教学质量的提升则离不开教学资源的有效利用。
教学资源包括各种课程资料、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只有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才能够提升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更好的支持与帮助。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
一、充分调动课程资料的作用课程资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资源,充分调动和利用课程资料可以极大地促进学生的学习效果。
首先,教师要有意识地广泛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课程资料,包括经典教材、教学视频、实验数据等。
这些资料可以作为教学参考,让教师更好地准备教案和课堂教学内容,提前针对学生的学情做出合理安排。
其次,课程资料可以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辅助材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教学平台将相关资料上传,并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学习。
二、合理利用教学设备改善教学效果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现代教学设备在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合理利用教学设备不仅可以提高教学的效率,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首先,教师需要了解所掌握的教学设备的功能和特点,充分利用其优势。
例如,在使用电子白板时,教师可以通过具体案例和多媒体展示,直观地展示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其次,教师还可以利用教学设备进行互动教学。
例如,通过学生点击答题器进行实时互动,既能够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调整。
三、优化师资力量提高教学效果师资力量是教学的核心,优化师资力量可以大幅度提升教学效果。
首先,学校和教师自身要不断提高师资素质。
学校可以通过举办教师培训班、请教学专家进行指导等方式,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
教师也应该积极参与教育培训,学习最新的教学方法和理论,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技能。
其次,学校要注重激励教师的积极性,提供良好的教育教学环境。
例如,给予教师充分的教研时间,鼓励教师参与科研项目等。
这样可以提高教师的工作热情和创造力,进而提升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对于提升课堂教学效果有着重要的作用。
教学资源包括课本、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教学工具等,它们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丰富的学习体验。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利用教学资源的方法,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课本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托,是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针对课本的有效利用,教师可以借助以下几点来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首先,教师可以事先对课本内容进行详细的研读和准备,掌握教材的核心要点和重难点,为学生提供准确的知识解释和清晰的学习指导。
其次,教师可以借助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通过解题实践的方式引导学生进行积极的学习参与,并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
这种形式的互动能够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的提升。
最后,教师还可以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挖掘课本中的案例和实例,通过具体事例的分析和比较,帮助学生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二、合理运用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是现代教学中不可或缺的工具之一。
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将课堂教学活动呈现得更加生动有趣。
以下是几个应用多媒体设备提升教学效果的方法。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投影仪和电子白板来展示图表、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素材,将抽象的概念转化为形象的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比如在学习地理知识时,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地图和景观图片,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地域特征。
其次,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模拟实验和虚拟实景的展示,提供实地考察和实践体验的机会。
这样学生可以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更深入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的知识。
最后,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课堂互动,开展网络调查、在线讨论和答题竞赛等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参与和学习主动性,提高学习效果。
三、合理利用网络资源互联网提供了丰富的教学资源,教师可以通过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和拓展知识的渠道。
首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提供更多的学习资料和参考书籍,供学生自主选择和深入阅读。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引言:在现代教育中,教学资源的充分利用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学资源在这里包括了教材、技术设备、网络资源、人力资源等各种形式。
本文将着重探讨如何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些资源,以提升教学质量和效果。
一、合理选用教材教材是教师备课和教学的重要依据,对于提升教学效果至关重要。
教师在选择教材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需求,确保教材内容丰富、易于理解。
此外,教师还应善于创新教材使用方式,例如结合实际案例、引入多媒体资源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充分利用技术设备随着科技的发展,各种各样的教学技术设备在教育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投影仪、电子白板等设备来呈现教学内容,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
同时,教师还可以利用电子资源、教学软件等辅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灵活运用这些技术设备,教师可以创造出更加生动、互动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三、拓宽网络教学资源网络资源是当今信息化时代的代表之一,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来寻找更多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课件、学习资料等。
丰富的网络资源可以为教学提供更多的案例和实例,丰富教学内容,并便于学生进一步学习和巩固。
此外,网络教学还可以提供远程教学的机会,使得学生可以获得更多的教育资源,弥补地域差异带来的教育不平等问题。
四、加强师资培训教师是教学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专业能力和教学技巧对于提升教学效果有着决定性的影响。
因此,教师培训和专业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育部门应该加大对教师的培训力度,提供各种各样的培训机会,包括教学理论知识、教育技术应用等方面的培训。
通过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才能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结语: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是提升教学效果的必经之路,也是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教师要善于利用各种资源,积极创新教学方式,让教学变得更加富有创意和活力。
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实现教育的目标,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很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推崇市教研室(关于在农村小学构建有效课堂的指导意见〔商量稿〕)作为蓝本,结合教师自身特点,实施有效课堂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现在我从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的角度,来阐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途径和方法。
凡对课堂教学起作用的事物,如课堂教学时间、教学资料〔包含课程内容和辅助资料〕、教学设备、教学环境、教学群体、教学技术〔教法学技、应用技术、信息技术〕,都可作为课堂教学资源,如果能充分利用,就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四大原则。
1、省时,就是指在有效完成教学任务的条件下,耗时最少。
2、增效,指综合利用课堂教学资源,实行优化组织,完成教学最优化,X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3、活用,是指对课堂教学资源,特别是课程内容、教学技术、教学设备等,能够科学合理地利用。
4、和谐,指充分利用教学环境、教学群体等资源,充分发挥教学群体的互补作用,发扬民主,建立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和谐统一,更好地激发教学群体的积极性与制造力,从而使课堂教学收到令人中意的效果,促进人的全面开展。
二、充分利用课堂教学资源的途径和方法。
〔一〕充分利用教学群体的学习心理和个性差异,营造宽松、生动、积极、愉快的课堂气氛,建立民主公平、和谐融洽的教学群体关系,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
途径和方法:1、教师乐教,学生乐学。
教师要坚持乐观的工作态度,保持愉快的心境。
教以乐为天,如果没有乐观地工作态度,遇到困难时,就简单产生悲观情绪,也就很难做到让教学活动充满乐趣。
因此说,坚持乐观的工作态度,保持愉快的心境,对营造富有乐趣的课堂气氛很有援助,是进行乐趣型课堂教学的前提条件。
2、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辩证地处理教与学的关系。
实践证明,单方面地以教师为中心,或以儿童为中心,都是错误的。
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和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结合起来。
教学总结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果
教学总结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果教学总结: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高课堂效果一、引言教学资源是教师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支撑,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在过去的教学工作中,我积极探索和实践,通过合理规划和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本文旨在总结我在教学实践中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提升课堂效果的经验与方法。
二、有效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如教学软件、网络课程等。
首先,我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直观、生动的教学内容。
通过使用教学软件,我能够运用动画、图像等多媒体元素,使课堂内容更加形象、具体。
其次,我将网络课程结合到教学中,让学生通过网络自主学习、巩固知识。
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我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高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充分利用实体教学资源除了数字化教学资源,实体教学资源同样重要。
我积极利用实验设备、教具、文献资料等实体资源,以提高教学效果。
首先,在实验课中,我注重引导学生参与实验操作,积极使用实验设备和仪器,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实验原理。
其次,我充分利用教具,如模型、示意图等,帮助学生形象理解抽象的概念。
另外,我积极引导学生阅读相关文献资料,开拓他们的知识视野,培养他们的综合素养。
四、合理利用教师与同行资源教师与同行是宝贵的教学资源。
我积极与同事们交流合作,获取他们的宝贵经验与教学资源。
首先,我参加学校组织的教研活动,与同事们一起分享教学经验和教材资源。
其次,我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在线教学平台,与其他老师进行互动交流,共同提高教学水平。
另外,我善于向优秀教师请教,不断学习和借鉴他们的教学方法和经验。
五、注重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课堂互动与学生参与是提高课堂效果的关键。
我注重利用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首先,我积极运用多媒体教具、实物示例等,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其次,我注重开展小组讨论、学生报告等形式的课堂活动,营造积极的课堂氛围。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效果教学反思
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课堂效果教学反思在教学工作中,教师需要不断探索和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来提升课堂效果,以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本文将分享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来提高教学效果,并进行教学反思。
一、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图片、音频、视频等,可以为课堂注入生动活泼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使用电子白板、投影仪等设备展示多媒体资源,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教学内容。
同时,教师可以选择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如优质教学视频、教学游戏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互联网是教学资源的宝库,教师可以通过搜索引擎、教育类网站等途径获取丰富的教学资源。
例如,教师可利用在线学习平台提供的教学视频、练习题等教学资源,使学生可以在和校园相隔的地方仍然能够获得优质的教育资源。
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学科论坛、教育博客等社交平台,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心得与教学资源,互相促进。
三、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实物教学资源实物教学资源是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际物品,如实验器材、模型、教材等。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实物观察、实物操作等活动,促进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去图书馆借阅相关书籍,扩大知识面,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四、定期更新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在更新中保持活力。
教师应定期查找最新的教学资源,关注教育领域的发展动态,保持对新教学资源的高度敏感性。
同时,教师应对自己拥有的教学资源进行检查与更新,将过时的资源进行淘汰,保持教学资源的质量和有效性。
五、教学反思与资源调整教学反思是教师提高教学效果的必要环节。
教师可以通过对课堂教学的观察与分析,对教学资源进行评估与调整。
根据学生的反馈以及自身的教学经验,教师可以判断教学资源的有效性,并进行适当的更改。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学资源的难易程度进行调整,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
综上所述,教师可以通过灵活运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利用互联网教学资源、鼓励学生积极利用实物教学资源、定期更新教学资源以及进行教学反思与资源调整等方式,有效提高课堂效果。
提升课堂效果教案中的资源利用
提升课堂效果教案中的资源利用在教育教学中,提升课堂效果是每一位教师追求的目标。
而教案作为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充分利用各种资源,以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成为了每位教师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多个方面介绍如何在教案中充分利用资源,提升课堂效果。
一、充分利用多媒体资源随着科技的发展,多媒体资源已经成为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教师可以通过使用课件、视频、音频等多媒体资源,将抽象的知识呈现得更加形象生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比如,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准备相关的配图、视频片段或音频资料,用以解说文学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情节内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
同时,利用多媒体资源还可以辅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如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使用数学软件或在线绘图工具,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他们的数学运算和几何图形的理解能力。
二、充分利用现实生活资源教案中还可以充分利用现实生活资源,将课堂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物展示等方式,使学生亲身体验和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例如,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地图馆参观,让学生近距离观察和了解各种地理地图,激发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参观实验室,让学生亲眼目睹化学实验的过程和结果,提高他们对化学实验的理解和实验操作的技能。
三、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是教学中非常丰富和便捷的一种资源形式,教师可以通过利用各类教育平台、教育网站和教学资源库等,为课堂教学提供更多的参考和辅助材料。
教师可以搜索和收集相关的课件、教案、试题等,让自己的教学更加丰富和多样化。
同时,利用网络资源还可以提供更多的互动和合作机会,如通过网络讨论、在线问答等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创造力,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在教学中,学生是宝贵的人力资源,教师可以通过合理布置小组活动、讨论课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效果。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充分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教育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也是每个国家和地区的基石。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信息的快速传播,教学资源的利用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充分利用教学资源能够提升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
本文将探讨如何充分利用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效果。
一、充分利用数字化教学资源数字化教学资源是近年来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教育资源,包括电子图书、在线课程、教学软件等。
这些资源可以极大地拓宽学生的学习渠道,提供更加多样化和丰富的学习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需求,选择合适的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教学。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这些数字化教学资源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习的效果。
二、注重实地教学实地教学是一种将学习环境从教室转移到现实社会中的教学方式。
通过实地教学,学生可以亲身感受到所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实地教学可以利用学校周边资源,如博物馆、社区、工厂等,也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郊游、实习等实践活动。
通过实地教学,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深化,同时也锻炼了他们的实际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借助互联网教学平台互联网教学平台是当前教学活动中应用最广泛的资源之一。
教师可以在互联网教学平台上上传教案、作业和学习资料,学生可以在平台上完成作业、参与讨论和查阅资料。
通过互联网教学平台,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提供在线反馈和指导。
同时,学生也可以在平台上与老师和同学交流互动,分享学习体会和心得。
互联网教学平台为教学提供了便捷和高效的渠道,提高了教学效果。
四、开展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是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
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类型的课外活动,如科技竞赛、文化艺术活动等,创设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
同时,学校还可以鼓励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如社区志愿活动、实习等,让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和职业,培养实际操作能力和丰富的人际交往能力。
五、建立合作与共享机制在教学资源的利用过程中,合作与共享是非常重要的。
如何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利用教学资源提高教学效率在当今教育领域,教学资源的丰富多样为提高教学效率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然而,如何充分且有效地利用这些资源,是每位教育工作者都需要深入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首先,我们要明确什么是教学资源。
教学资源涵盖了广泛的范畴,包括教材、教具、多媒体资料、网络资源、实验室设备,甚至包括教师自身的知识储备和教学经验,以及学生的背景和特长等。
这些资源犹如一座宝库,等待着我们去挖掘和利用。
对于教材这一基础性的教学资源,教师不能仅仅照本宣科,而应该深入研究,把握其核心要点和内在逻辑。
通过对教材的全面分析,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对教学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和重组。
例如,对于难度较大的章节,可以增加案例和解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对于已经熟悉的知识点,可以进行快速回顾,将更多的时间用于重点和难点的突破。
多媒体资料在现代教学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图片、视频、音频等元素能够以直观生动的方式呈现抽象的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可以利用网络搜索到与课程相关的优质多媒体资源,如科普视频、动画演示等,将其融入到教学过程中。
比如,在讲解物理中的力学原理时,播放一段关于机械运动的动画,能够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力的作用效果和物体的运动状态变化,从而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记忆。
网络资源更是一座取之不尽的知识宝库。
在线课程、教育论坛、学术网站等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材料和交流平台。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例如,布置学生在课后查阅某一学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信息筛选能力。
此外,实验室设备和教学场地等硬件资源的充分利用也不可忽视。
学校配备的实验室应该定期开放,让学生有机会亲自动手操作实验,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
教学场地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进行灵活布置,营造出适合教学活动的环境氛围。
比如,在进行小组讨论式教学时,可以将桌椅摆放成小组形式,方便学生交流合作。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提升教学效果教学是提供学生知识和技能的重要过程,而教学资源则是支撑教学活动的重要保障。
有效利用教学资源,可以提升教学效果,使学生的学习更加深入和有意义。
本文将探讨如何有效利用教学资源,以提升教学效果。
一、理解教学资源的概念教学资源是指用于支持和促进教学活动的一切具备教育教学功能的物质和非物质实体。
它包含各种教材、教具、多媒体设备、网络资源、实验器材等。
利用这些资源可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二、合理选择教学资源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合理选择教学资源。
我们要注重教学资源的适用性和有效性,确保所选资源能够真正起到促进学生学习的作用。
例如,在教授英语口语时,我们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互动性和趣味性的教具,如角色扮演卡片、英语角等,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
三、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多媒体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例如,我们可以利用投影仪和电脑来展示精美的教学PPT,通过图片、动画和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使教学更加直观和生动。
同时,多媒体技术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资源,如网络课程、在线学习平台等,以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四、鼓励学生参与实际操作教学资源不仅仅是教师自身的知识和技能,还包括学生身边的实际事物和环境。
我们可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实际操作,在实践中感知和学习知识。
例如,在教学物理实验时,除了展示实验装置和过程,还可以让学生亲自进行实验操作,亲身体验物理原理,提高学习效果。
五、与同行分享资源教学资源不仅存在于个体教师之中,还可以通过与同行的分享来得到更多资源的支持和帮助。
教师可以通过教研活动、学科组会议等渠道,与其他教师交流教学资源和教学经验,相互启发和提高。
这样既可以充分利用资源,又可以推动教学改进,提升整体教学效果。
六、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随着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的变化,我们也要不断更新和完善教学资源。
中学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
中学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教育资源是中学教师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保障。
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发挥其最大的作用,是每位中学教师共同面临的挑战和任务。
本文将就中学教师如何充分利用教育资源提升教学质量进行探讨,并给出一些建议。
1. 教学资源的多元化利用教育资源包括教材、教具、网络资源、教育技术设备等。
中学教师应当善于利用这些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
例如,可以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利用网络资源进行在线互动、组织实地考察等方式,让学生更加生动、具体地理解课堂知识,提高教学质量。
2. 与同行交流合作中学教师应当积极与同行交流合作,共享教育资源,相互借鉴经验。
可以通过参加教师培训研讨活动、加入教学团队、参观其他学校等途径,了解其他教师的教学手法和资源利用方式,从而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
3. 积极利用社会资源除了学校内部的教育资源,中学教师还应当积极利用社会资源,拓宽教学辅助资源的范围。
可以邀请企业专家进行专题讲座,参观工厂、实验室等,让学生更好地了解职业前景和实践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4. 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中学教师应当充分利用教育资源,精心设计教学活动,使之与学科内容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可以编写教学大纲和教案,明确课程目标和教学步骤,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和课堂氛围,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5. 持续自我学习中学教师应当具备持续自我学习的意识,不断提高自身的教育素养和教学能力。
通过阅读教育类书籍、参加教育研讨会、进行教育研究等途径,掌握最新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更新自己的教学资源,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
总之,中学教师要充分利用各种教育资源来提升教学质量,要积极创造和整合教育资源,使之成为教学的有力支撑。
只有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方法,才能有效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学生。
强化资源利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精选多篇)
强化资源利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精选多篇)第一篇:强化资源利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强化资源利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
然而,从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利用意识较为淡薄。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参,将教科书视为课程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的实践载体。
这样的做法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限制着课堂中文本的生命灵性。
本文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了界定,并依据资源贮存的方式、特点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了分类。
文章的重点是谈如何从宏观的高度,对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开发和利用,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广泛存在1、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即能够支持语文课程得以实施的素材、策略、条件等。
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远远大于语文课程的外延。
因为一方面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能作为素材成为课程组成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即使是素材性资源也不能直接作用于课程,它还只是备选材料(只有经过筛选、加工并付诸实施才能成为课程。
)再有,支持课程实施的方法、手段、策略等都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语文课程资源广泛存在,叶圣陶老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如此广泛的资源,分类标准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都很难一一涉及。
我们按照资源的贮存方式、特点可将资源分为以下四类:文本类资源:主要指各种成文的篇章、著作等。
如各种中外名著、名篇佳作,包含各科知识的书籍等。
强化资源利用意识 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强化资源利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杨雪莲;赵连顺
【期刊名称】《北京教育研究》
【年(卷),期】2005(000)001
【摘要】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
教育成果。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总页数】3页(P42-44)
【作者】杨雪莲;赵连顺
【作者单位】北京市顺义区教研考试中心,北京101300;北京市顺义区西辛小学,北京101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23.2
【相关文献】
1.新教师提高课堂实效应强化三种意识 [J], 贾育红
2.增强“问题串”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J], 徐敏姬
3.强化目标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J], 黄丽
4.强化目标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J], 黄丽;
5.强化课堂思维密度,提高课堂教学实效——一堂数学研究课几个片断的教学与评析 [J], 郑强松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教学资源利用反思提升教学效果
教学资源利用反思提升教学效果教学资源在现代教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利用适当的教学资源,教师能够更好地展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高教学效果。
然而,仅仅使用教学资源并不能保证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需要进行反思和调整,以确保资源的有效利用。
本文将探讨教学资源的利用,并提出相关的反思方法,以便教师能够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
一、教学资源的利用1. 借助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设备如投影仪、电子白板等是教学中常见的资源。
教师可以通过这些设备展示教学内容,如图片、视频、动画等。
通过多媒体展示,学生可以更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提高学习的参与度和效果。
2. 利用网络资源网络资源如教育网站、在线课程等为教师提供了丰富的教学素材和工具。
教师可以从中选择适合自己教学内容的资源,并结合课堂实际进行教学。
通过网络资源的使用,教师不仅能够增加教学的多样性,还能够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3. 利用实物资源实物资源如实验器材、模型等能够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抽象概念。
教师可以利用实物资源进行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体验,从而提高他们的学习效果。
此外,实物资源还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增加课堂互动。
二、教学资源利用的反思方法1. 效果评估教师在使用教学资源后,应及时评估其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可以通过课堂观察、学生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数据,了解学生对所使用资源的反馈和理解程度。
根据评估结果,教师可以判断教学资源是否适合当前的教学内容和学生需求。
2. 整体规划教师需要在课程设计中充分考虑教学资源的利用,将其与教学目标和教学活动相结合。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合理安排教学资源的使用时间和方式,以确保资源的最大化利用。
3. 不断改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收集学生的反馈和意见,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只有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师才能更好地利用教学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
三、实例:利用教学资源提升阅读教学效果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种资源来提升教学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化资源利用意识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内容提要:语文课程有着广泛的可待开发和利用的教学资源。
然而,从教学的现实情况来看,目前存在的共性问题是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利用意识较为淡薄。
不少教师在教学中过分依赖教材和教参,将教科书视为课程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的实践载体。
这样的做法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学生个性的充分发展,限制着课堂中文本的生命灵性。
本文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了界定,并依据资源贮存的方式、特点对语文课程资源进行了分类。
文章的重点是谈如何从宏观的高度,对广泛存在的课程资源在课堂教学中加以开发和利用,从而来提高课堂教学实效的问题。
没有课程资源的广泛的支持,再美好的课程改革设想也很难变成实际的教育成果。
因此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是强化课程资源意识,提高对课程资源的认识水平,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为促进学生健康而有个性的发展服务。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要有强烈的资源开发意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
”一、语文课程资源广泛存在1、语文课程资源语文课程资源,即能够支持语文课程得以实施的素材、策略、条件等。
语文课程资源的外延远远大于语文课程的外延。
因为一方面条件性课程资源不能作为素材成为课程组成的一部分,另一方面,即使是素材性资源也不能直接作用于课程,它还只是备选材料(只有经过筛选、加工并付诸实施才能成为课程。
)再有,支持课程实施的方法、手段、策略等都是课程资源的组成部分。
2、语文课程资源的分类语文课程资源广泛存在,叶圣陶老先生说“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
”如此广泛的资源,分类标准不同,就会得到不同的结果,但都很难一一涉及。
我们按照资源的贮存方式、特点可将资源分为以下四类:文本类资源:主要指各种成文的篇章、著作等。
如各种中外名著、名篇佳作,包含各科知识的书籍等。
它们是人类历史保存下来的遗产。
生活化资源:指广泛蕴藏在生活中的可对课程实施起到间接作用的各种资源。
如各种自然景观:大地、山川、小草、野花等;人文环境:博物馆、纪念馆、展览馆、文物古迹、布告栏、报廊、各种标语广告等;人文交际:报告会、演讲会、辩论会、研讨会等;媒体信息:电影、电视、广播、网络等所传播的各种信息等。
人本体资源:教师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教师不仅决定课程资源的鉴别、开发、积累和利用,而且教师本身的知识、经验、才华、思想等就构成了一部“活课程”。
学生也是一部部“活课程”。
他们不是接受知识的容器,而是建构和丰富课程的主体。
只有他们才能创造出充满生机和活力的课堂。
条件性资源:这类资源并不是课程本身的直接来源,但它决定着课程实施的范围和水平,主要指维持课程实施的一些物质条件,如信息技术资源的配备,各种教具、教学环境等。
二、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提高课堂教学实效。
目前带有共性的问题是对课程资源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资源意识较为淡薄。
不少教师将教科书视为课程资源的全部,近而把教学过程窄化为“教教材、学教材、考教材”。
这不符合语文学习的规律,也阻碍着个性的充分发展,掩埋着课堂中生命的灵性。
也由于资源意识淡漠,一些很好的课程资源被闲置、浪费,从而影响课堂教学效率。
那么面对广博而丰富的各类课程资源,课堂上如何加以利用才能提高课堂教学实效呢?首先,从大的方面看,各类课程资源的利用应以教学目标、教学重点为核心进行整合。
它们利用的时机、素材性资源的取舍、人本体资源的开发与导向等都与这个目标、这个重点紧密相连。
而在所有的资源中教师是最重要的起主导作用的资源,他是其它资源得以发挥作用的前提条件。
而就课堂教学而言,对各种资源的利用还应从更宏观的高度加以开发、调控和整合。
(一)引入信息阅读教学过程,从本质上来说是引发学生利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当前文本进行创造性解读的过程。
这种解读是个性化的,因人而异的,而且这种解读之后体验的正与误、深与浅不仅与学生个人的知识、经验、兴趣等有关,还与课前学生对有关文本背景知识了解的程度有关。
这些都构成了学生的“前理解”。
可以说“前理解”的水平越高、程度越深,对文本的解读也就会越深刻。
所以,在教学新课之前,我们要引导学生广泛查阅与文本有关的资料,以丰富学生自己“前理解”,为他们自己解读新文本做好必要的准备。
仅仅重视课前引入大量信息资源还不够,学完全课,教师还要设计拓展、延伸性阅读。
目的是以教材为核心引导学生进行大量发散性阅读。
因为学好语文的基本规律是“三分在课内,七分在课外。
”这样,我们充分利用教材这个“信息源”,以其为核心,有效利用课外信息资源引导学生解读文本,同时又以教材为核心,开发、利用课外更为广阔的信息资源,使得课内外有机地融为一体,教材资源与课外的文本资源得到了最充分的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生活化的素材性资源我们更不可忽视。
例如学习杜甫的《前出塞》,理解“苟能制侵凌,岂在多杀伤!”一句时,一位教师引导学生密切结合当时美国与伊拉克战争事件,让学生谈出自己对战争的见解。
结合生活实际不仅可以活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也符合“教育即生活,学校即社会”的思想。
(二)借用形式生活中的资源我们习惯联系它的内容,而其表现的外在形式我们却往往忽略,尤其是一些人文交际性的活动化资源,它们的活动方式往往启迪着我们教学方式或学习方式的设计与选择。
因为教学的核心是教师要设计一些语言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自由解读文本。
我们不应把课堂上学生的语言实践活动游离于人们实际生活中的语言交际活动,它们同出一折,同属生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要善于把学生语言学习的活动方式转化为生活中的语言实际应用的形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语言、用语言。
这样学生不仅感到亲切、生动、活泼,而且也为学生将来真正投入生活做好了潜隐性的奠基。
例如杭州虞大明老师讲《景阳岗》一课时,就将全课的学习置于一种生活化的语言应用的背景之中:一上课,他就向学生提出一个很有兴味的假说:“假如武松现在还活着,到人才市场找工作,也得写自荐书,你能帮打虎英雄写一份自荐书吗?我们手头人人能够利用的资料就是《景阳岗》,咱们好好读读,完成这个任务行吧?”创设的学习情境尽管静心细想人人都明白是假的,但它“和现实情况基本一致或相类似”,学生仍然兴趣盎然。
在这样的情境中暗含着一系列“语文训练”,但训练方式都已“生活化”。
如:将课文内容的概括异化为武松主要经历的表述;传统的句式训练异化为记录当时各式人等(如阳谷县知府、武松大哥、受害家属、猎户、群众)对武松打死老虎的评价;将一般意义上的人物特点的概括评价异化为替武松选择上岗的择业去向(例如学生热情的推荐武松去银行做押钞员,当武术教官、拳击手、私人保镖等)。
试想这样的课堂学生能不喜欢吗?我们要善于转化语言训练方式,让语文课堂的“听说读写”转变为实际生活中的“语言实践”。
再如特级教师支玉恒老师教学《夜莺之歌》一课时,将课堂模拟为“实话实说”的演播室。
教师作崔永元,一位同学作表演小夜莺的演员,其他同学作现场采访的观众。
学生就在这“亲切”而又“新奇”的氛围中领悟着文本的内涵。
教学活动可谓创有新意。
实际上我们在教学中还广泛地利用着一些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方式。
如演课本剧、设计辩论活动、让学生编写广告词、设计标签等。
生活化的语言运用方式可以把其特有的生动、活泼、实用等特点,附加在课堂中学生接受的枯燥的语言文字训练形式上,让学生感到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充满乐趣。
生活中的语言运用方式就是教学资源,这类资源我们还要大力开发和借用,以为活化课堂教学及探究“阅读教学生活化”之路开创新思路。
(三)整合差异每个学生都是资源的一个“源点”,他们是联结着社会、社区、家庭、网络、媒体、等各种渠道的信息资源以及蕴涵独特个人生活经验和创造潜能的“丰实个性”。
所有的学生共同构成一个“资源库”。
这个资源库不但储存着信息,而且还能创造出新信息。
学生是创造充满灵性课堂的资源。
学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然而差异更是一种教学资源。
叶澜教授说“不要把差异看成是一种障碍,而应看作是一种教学资源来开发。
”这里想谈一谈如何开发和利用差异性资源。
首先说,要利用差异,重视差异互补。
在课堂上,同一个问题,学生的认识往往是欠全面性、完整性的。
例如学习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一诗,在教师组织学生讨论“遗民的眼泪为什么流干了?”这一关键性问题时,有的学生眼光落在“胡尘”的感悟上,想象到遗民受尽了胡人的折磨和凌辱,有的学生关注最后一句,从中体会到他们盼望南宋王朝的军队来收复失地、解救他们,可足足盼了66年也没有盼来,眼泪怎能不流干呢?还有的学生联系诗的前两句,体会到中原山河如此壮美,可这本来是属于我们的国土却由胡人任意践踏,这怎能不使人痛心得落泪呢?学生从各个角度感悟后,教师请一个学生对此问题做小结,将差异进行了整合,形成了对全诗的立体感悟。
其次,要珍视差异,重视差异互启。
“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水尝无华,相荡乃成涟漪。
”实际上在不同理解的碰撞中往往会撞击出智慧的火花,启迪、生成新的创造性见解。
教学中教师也是参与课堂交流、对话的一员,要不断地“以智启智”。
例如学习《井》一课时,教师在组织学生体会井水特点时,一位学生结合“新鲜的红李子被井水浸得冰凉,咬在嘴里又脆又甜,还有一股清香!”谈出了自己独特的感受:不仅从中感受到井水“很凉很凉”,还能感受到这井水特别干净、特别清甜,甚至似乎还能感受到在冰凉中还泛着井水特有的清香!教师抓住他这独特的个性化感受启发其他同学创造性解读文本:“他能从重点写井水的一个特点的语句中感受到更多的东西!”另一个学生马上说道:“这清香不仅是红李子的清香,还是作者心底内爱井水感情的流露,是他心底内流露出的清香之感!”话落之后,又一个学生说:“‘白白胖胖的大萝卜顶着碧绿碧绿的大缨子,真是可爱极了!’从这一句中我体会到,这句表面是说大萝卜可爱,实际是作者特别爱井水、爱井水浇出来的大萝卜。
”朴素的话语中洞悉着一种哲理!激情的表白中涌动出生命的力量!(四)巧用条件条件类资源一定要适切而用,要用得巧。
信息技术资源一定要用在关键之时,以突出其独特功效。
例如学习《圆明园的毁灭》一课时,学生通过查字典、揣摩等仍不能理解“众星拱月”的含义后,一位教师将圆明园的布局全景制成动态的课件示意图,学生依据课件领悟到“星”、“月”、“拱”的含义,从而形象化地理解了词语。
课件具有化抽象为形象、化静态为动态的功能,能拉近时间、总揽全景,渲染情境。
适时运用可以节省冗长的语言阐述,增强学生的形象感悟与记忆,同时能启迪思维。
而且信息技术不仅可以作为演示的工具,还可以作为提供广泛资源的工具,信息交流与个别辅导的工具,信息加工与知识构建工具等。
`所以信息化资源的利用决不可轻视。
再有,课堂中现实现场的情境若与解读文本有联系也一定要“信手拈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