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探讨
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农业水利灌溉是农田灌溉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农业生产具有重要作用。
当前,随着水资源的日益紧缺和节水意识的增强,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变得尤为重要。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主要分为传统灌溉和现代灌溉两种。
传统灌溉是通过传统的人力或畜力进行的灌溉,主要有径流灌溉、地表渗漏灌溉和自由流灌溉等。
这些传统模式的特点是简单、易操作,但存在不少问题。
由于缺乏科学的管理和技术支持,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较为严重。
操作难度较高,农民对于灌溉技术的掌握程度不高,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这些传统模式对于水土资源的利用率较低,不能满足现代农业生产的需要。
现代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主要有滴灌、喷灌、微喷灌和草皮灌溉等。
这些模式主要依靠先进的灌溉设备和科学的管理技术,可以实现精确的灌溉。
通过滴灌、微喷灌等技术,可以在农作物的根部直接滴水,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损失,提高水的利用率。
而喷灌和滴灌技术可以根据农作物的需要进行分区灌溉,根据作物的不同需水量进行精确调控,实现科学灌溉。
草皮灌溉是指将污水通过处理后,用于灌溉草坪或果树,可以有效利用污水资源,达到节水效果。
除了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外,还有一些节水技术措施可以用于农业水利灌溉中。
其中包括灌溉制度改革、减少灌水面积、改良土壤以提高保水能力、合理施肥、科学排灌等。
灌溉制度改革是指通过完善农业水利灌溉管理制度,建立科学的水资源管理体系,合理配置和使用水资源。
减少灌水面积是指减少灌溉区域,将更多的水资源用于需水量较大的农田。
改良土壤可以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的蒸发和渗漏。
合理施肥可以提高作物的抗旱能力,减少农作物对水的需求量。
科学排灌是指合理使用排灌设备,确保农田内的水分平衡,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
这些节水技术措施可以有效减少农业灌溉的用水量,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对于保障农业生产和节约水资源至关重要。
在未来,应进一步推广和应用现代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以实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近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水资源越来越受到重视。
而农业水利灌溉作为水资源利用的重要领域,对于我国的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因此,为了有效利用水资源,保障农业生产,需要不断探索和推广先进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1、传统灌溉模式传统灌溉模式主要使用雨水、地下水和水库水等,但由于传统灌溉技术落后,很难实现科学化、节水化灌溉,造成了很大浪费和损失。
2、现代化灌溉模式现代化灌溉模式是指利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等先进技术手段,实现对农田进行科学、精准、经济的灌溉,以更好地保障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目前,我国主要推广四种现代化灌溉模式:(1)滴灌模式滴灌模式是指通过在植物根部或树冠区域附近设置滴灌器,使水源以微型水流方式直接滴入树冠或根系。
此种模式具有省水、增产、优质的特点。
喷灌模式是指通过高压水管、喷孔和喷头等进行喷灌。
此种模式具有覆盖面积广、配合施肥、防治病虫害等优点。
微灌模式是指通过喷淋、滴灌、微孔灌等方式进行节水和高效灌溉。
此种模式节水量大、减少水源浪费。
智慧灌溉模式是指通过数字化技术等手段,将灌溉过程自动化、智能化,实现自动水力选择、自动调节水流速度、自动保持土壤湿度等功能,便于灌溉水利设备的运维管理。
此种模式不仅高效而且减少了人力资源浪费。
二、农业节水技术措施1、土壤改良采用土壤改良技术可以提高土壤渗透性和保水性,可以减少灌溉水量。
如采用翻转深松和增加有机质,可以改善土壤质地和透水性,可减少浪费的灌溉水量。
2、选择引水设施的灌溉时间正确选择灌溉时间可以避免浪费水资源。
在农业生产实践中,选择雨量少的季节进行灌溉,可以避免雨水被浪费。
此外,选择早晚间作为灌溉时间,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提高水分利用率。
3、盖膜技术盖膜技术不仅可以减少水分蒸发,还可以控制土壤温度和湿度,增加生产效益。
同时,盖膜可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具有较好的环保性。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农业水利灌溉成为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
由于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衡,气候干旱多风轻旱少雨的特点,导致农业水利灌溉面临着诸多挑战,如水资源短缺、土地退化、耕地严重侵蚀等问题。
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农业水利灌溉,并采取节水技术措施,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传统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存在的问题1. 水资源浪费严重。
传统灌溉方式多采用大面积泛灌、漫灌、地面灌溉等方式,造成水资源的大量浪费,同时水分利用率低。
2. 土地侵蚀加剧。
传统灌溉方式导致土地返碱、土壤退化,甚至造成土地侵蚀现象,影响土壤质量,降低土地生产力。
3. 能源消耗大。
传统灌溉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能源,特别是电力和燃料,造成了能源的大量浪费。
4. 灌排能效低。
传统农业水利灌溉设施老化、损坏严重,使用寿命较短,水泵、管道、水坝等设施效率低下,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二、节水技术措施的意义节水技术措施的意义在于通过引入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管理模式,促进农业水利灌溉的科学、高效、经济、环保,并最终实现节水增效、保护生态、提高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影响。
1.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通过节水技术措施的引入,可以改善灌溉方式,减少浪费,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2. 降低灌排耗能。
采用新型的灌溉设施和设备,可以节约能源消耗,降低运维成本。
3. 保护土壤环境。
采用节水技术措施,有效减少了土壤侵蚀、返碱等问题,保护土地资源免受破坏。
4.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节水技术措施的引入,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农产品产量,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在当前形势下,为了解决我国农业水利灌溉面临的诸多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创新举措来改变传统的水利灌溉模式,提高农业水利灌溉效率。
1. 采用滴灌、微喷灌等节水灌溉技术。
这些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流失和蒸发,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减少耕地退化。
2. 推广节水灌溉设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的增加,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成为了农业发展的关键问题。
水资源短缺、用水效率低下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农业水利灌溉模式的创新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1. 传统灌溉模式传统灌溉模式主要依赖于人工引水或者简单的机械设备来进行灌溉,其灌溉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浪费、甚至会导致土壤盐碱化等问题。
传统灌溉模式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不合理的用水结构,即便在水资源短缺的地区,也存在着大量的农田采用传统的灌溉模式,水资源利用率低,造成严重的浪费;二是机械设备老化,很多地区的灌溉设备都是使用了很长时间的老旧设备,效率低下,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三是没有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农民对于灌溉水文化的认识不足,导致了农田过度灌溉,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
现代化灌溉模式是指在传统的灌溉模式的基础上,引入了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提高了水资源利用率、减少了浪费。
现代化灌溉模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推广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包括滴灌、喷灌等节水技术,提高了用水效率,减少了水资源的浪费;二是建设现代化的水利设施,包括水库、渠道、泵站等,提高了水资源的集约利用;三是采用智能化的灌溉管理系统,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实现了灌溉的自动化、精细化管理。
二、节水技术措施1. 水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首先是改进农田灌溉方式,采用节水技术,如滴灌、喷灌等,提高灌溉的精准度,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其次是优化用水结构,推广节水型作物品种,降低灌溉用水量。
再次是合理安排农田的灌溉制度,制定科学合理的灌溉计划,避免农田过度灌溉或者干旱缺水。
2. 水资源的储存与调配水资源的储存和调配是实现节水的关键环节。
建设水库、水塘等水利设施,提高水资源的蓄水量,保障农田用水需求。
采用现代化的水利工程技术,合理调配水资源,避免因地区水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的水资源短缺,实现水资源的最大利用。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探讨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探讨摘要:本文围绕着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展开讨论,分析其建设和管理的现状,在制定建设和管理策略方面,提出科学、合理的建议。
其中包括完善建设管理制度、强化设计质量水平、提升水资源使用效率、提高建设管理人员专业水平等。
关键词:农村水利节;灌水工程;建设管理引言:加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能推动农村农业不断发展,实现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此要加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水平,提高工程建设落实力度,提高农民节约用水意识,达到科学用水和节约用水目标。
一、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现状目前农村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较差,对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存在认识片面等问题。
部分农村受教育水平较低,缺少对先进技术和新思维的接触,对传统灌溉模式依赖性较强,无法主动接受或落实建设管理工作,为节水灌溉工程开展产生阻碍。
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需要人才力量作为支撑,但农村人才流失严重,其人员职业素质和专业水平较低,仍然停留在传统工程建设管理层面,并无法满足目前节水灌溉工程发展基本要求。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人员,仍然缺乏先进思想观念和专业能力,进而导致工程建设管理质量存在问题[1]。
二、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和管理策略(一)完善建设管理制度农村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期间,各项工作需要在完善的管理制度下进行。
建设管理制度是否科学、完善,对于整体的建设管理水平产生着重要的影响。
应该从现实情况出发,明确管理制度当中的不足,有针对性的做出改进。
工程建设单位要采用科学建设管理制度,将每项程序主动落实,确保建设管理制度的科学性及有效性,逐渐提高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效果,为节水灌溉工程提供制度支持。
要建立健全检查制度,根据实际情况认真分析,建立科学地良性循环。
在工程所处的农村建立维护小组,安排专门的管理人员,负责灌溉工作和故障检查工作,并依照当地有关部门所制定的管理机制,定期检查水利水节约工程落实情况,发现问题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弥补,有效提高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效率,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工作提供保障[2]。
节水型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节水型灌溉技术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近年来,随着水资源的短缺和环境污染的日益加剧,节水型灌溉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研究。
本文将从节水型灌溉技术的定义入手,对其研究现状和应用进行探讨。
二、节水型灌溉技术的定义节水型灌溉技术是指在保证植物正常生长的情况下,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减少灌溉的用水量和水分损失,并提高灌溉利用率,实现节水目的的灌溉技术。
三、节水型灌溉技术的研究现状1.灌溉制度管理通过建立科学合理的灌溉制度,实现灌溉时机、灌水量的合理调节,最大限度地利用水分资源。
研究表明,灌溉制度是对灌水量、灌溉频次和灌溉时间等调控的关键,是节水型灌溉的基础。
2.水肥一体化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是指在灌溉的过程中优化施肥方案,使肥水配合、减少营养元素流失、提高施用效果,最大限度地节约水资源。
该技术不仅可以提高灌溉效率,减少灌溉水量,也能优化作物生长环境,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滴灌技术滴灌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节水型灌溉技术,它可以将水分精准地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最大限度地避免了水分的流失,避免了浪费和污染。
研究表明,滴灌技术的应用可以大大提高灌溉效率,节约约60%的灌溉水量。
4.微灌技术微灌技术是指在灌溉的过程中控制流量和压力,精准地将水分输送到植物根系附近,通过调整灌溉时机、频率和量,最大限度地保证植物的正常生长,实现节约水资源目的的灌溉技术。
该技术不仅可以高效利用水分资源,还可以避免土壤流失和防止水污染。
四、节水型灌溉技术的应用1.应用于农业生产农业是灌溉的主要领域,应用节水型灌溉技术可以大大提高农作物的生产能力,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同时还可以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
2.应用于城市绿化节水型灌溉技术也逐渐被应用于城市绿化领域,通过灌溉系统的升级改造,实现城市绿地的智能化、自动化,提高绿地抵御气候变化的能力。
3.应用于沙漠化治理节水型灌溉技术可以在水资源紧缺的情况下将水源送到沙漠或者干旱地区,通过对灌溉系统和灌溉水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地节约水源,实现沙漠化的治理和植被的恢复。
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与灌溉管理研究
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与灌溉管理研究一、引言农田水利工程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现代农业中,水的利用效率和节水灌溉管理是提高农田产量、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的关键。
以此为背景,本文将重点探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和灌溉管理的研究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
二、节水技术的研究与应用1. 高效灌溉技术高效灌溉技术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实现节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包括滴灌、喷灌、微喷灌和渗灌等技术。
这些技术通过减少水分流失和蒸发,提高水利用效率,达到节水的目的。
当前,高效灌溉技术在中国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然而,对于不同作物和土壤类型,适合的灌溉技术可能不同,因此,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是必要的。
2. 配套排水技术农田水利工程中的排水系统对于提高农田水分利用效率和防治灾害起到关键作用。
合理设置排水设施,保证土壤湿度适宜,有效排除积水,防止根系窒息和土壤盐碱化,是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管理的重要环节。
因此,在农田水利工程的研究和设计中,配套排水技术的研究是必要的。
三、灌溉管理的研究与应用1. 灌溉定量管理合理的灌溉定量管理是提高灌溉效率和节水的重要手段之一。
根据作物的需水量和土壤的水分状况,科学地确定灌溉量和灌溉时机。
通过在不同生长阶段灌溉不同的水量,保证作物生长的需水需求,避免过度灌溉和浪费水资源。
2. 智能灌溉技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智能灌溉技术的应用成为了农田水利工程的发展趋势。
利用传感器、遥感技术和自动控制装置等设备,实现对灌溉系统的实时监测和调控。
根据土壤水分状况、气象条件和作物需水量等指标,智能灌溉技术可以自动调整灌溉量和灌溉时机,提高灌溉效率,节约水资源。
四、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与灌溉管理的未来发展方向1. 多学科研究的融合农田水利工程的节水与灌溉管理需要多学科的综合研究。
包括农业科学、水利工程、土壤学、气象学、信息技术等。
只有通过跨学科的合作,才能更好地解决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和灌溉管理问题。
2. 科技创新的推动科技创新是促进农田水利工程节水与灌溉管理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农业水利灌溉是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直接关系到粮食和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气候变化,水资源的紧张和供应不足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一个大问题。
如何有效地利用水资源,实现农业灌溉的节水和高效利用,成为了当前农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1. 传统灌溉模式传统的农业水利灌溉主要是以地面灌溉和泵沿河引水灌溉为主,这种模式主要依靠自然水源或者地下水进行灌溉,存在着水资源利用不当、浪费严重、效率低下等问题。
特别是在干旱地区,由于土壤透水性差,灌溉水利用率偏低,已经难以满足作物的需水量。
现代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主要包括滴灌、喷灌、微灌等多种技术,这些新型的灌溉方式具有灌水节水、高效利用水资源等特点。
滴灌系统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灌溉方式,它是将水通过管道输送到作物根系下方,直接将水滴到植株根系区域,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水分的蒸发损失,提高水的利用效率。
而喷灌则是通过喷头将水喷洒在植物叶面,能够迅速湿润土壤、降低土壤表面的温度、提高土壤湿度,能够显著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二、节水技术措施智能化灌溉系统是一种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水量进行灌溉的系统,它可以根据土壤和作物的特性,自动控制灌溉的时间、水量和频率,实现对灌溉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通过智能化灌溉系统,可以有效避免传统农业灌溉中存在的过度灌溉、缺水灌溉等问题,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作物的产量。
2. 土壤墒情监测技术土壤墒情监测技术是一种通过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需水量的技术,借助传感器等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变化情况,根据土壤墒情数据调整灌溉水量和时间,保证作物的生长需要。
这种技术能够精准判断土壤是否需要灌溉,避免了传统灌溉中“有水不灌、无水乱灌”的问题,节约了水资源,提高了农业水利灌溉的效率。
3. 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秸秆覆盖和地膜覆盖技术是一种通过覆盖秸秆或者地膜来减少土壤蒸发、保持土壤湿度和温度,降低作物对水分的蒸发损失的技术措施。
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
农田水利建设中节水灌溉技术的思考随着农业生产水平的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逐渐成为了当今农业领域的热门话题。
在我国,农田水利建设一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环节,而水资源短缺的现状也使得农田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非常迫切。
在此背景下,对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需要认真思考,积极探索,不断创新,以期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应该注重科技创新。
目前,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农业生产中的节水灌溉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通过应用先进的灌溉设备和自动化控制技术,可以实现精确施水,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
利用遥感技术和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对农田水分、土壤肥力等指标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从而有效调控灌溉水量,实现节水目标。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农田灌溉进行智能化管理,提高农田水利建设的智能化水平。
注重科技创新,积极推广应用新技术,是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途径。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应该注重培养专业人才。
现阶段,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专业团队来支撑。
这些专业人才不仅要懂得灌溉技术、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农业生产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我们要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人才培养工作,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一大批掌握节水灌溉技术的专业人才,为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应该注重政策支持。
要有效推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必须有相关政策的支持。
政府可以出台鼓励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应用的政策,推动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还可以为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的研发和创新提供资金支持和科技援助。
通过政策的支持,可以有效激发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热情,推动其快速发展,实现农田水利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对于农田水利建设中的节水灌溉技术,我们应该注重宣传普及。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谈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农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基础,而水利灌溉则是农业生产的关键技术之一,对保证粮食生产、维持国家经济安全都有着重要作用。
当前,国家针对水资源短缺等问题,提出了建设节水型社会的战略目标。
为此,探讨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和节水技术措施,能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农业水利灌溉模式是指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灌溉水进行优化配置和调控,使得农田得到合理的灌溉和水分管理,从而实现高效生产和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灌溉方式主要有“田间灌溉”、“低压选流灌溉”、“滴灌”、“喷灌”、“微灌”等几种模式。
田间灌溉是指在田间布置灌溉渠系,将水流引入农田,满足农田生产用水。
这种永久性灌溉方式简单易行,适合于不同类型土地的农业生产。
最常见的田间灌溉方式为表层灌溉和基础灌溉。
低压选流灌溉是一种人工控制浇水,使其缓慢渗入农田的灌溉方法,通过雨水模拟的方式口把水分配到植物根系处,从而使植物吸收更多的水分,更有利于农作物的生长。
然而此种方式在成本相对较高。
滴灌是一种节水型灌溉方式,采用微量滴漏技术,通过专用的滴灌设备,将水分滴均分散引流到不同的植物根系处。
滴灌适用于水量要求较低的农作物,节省水资源的同时提高了农作物产量。
喷灌是一种长期灌溉作业模式,主要采用喷水器将水喷洒在农田植物的周围和上部表面。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降低农作物的水分蒸发量,还可以适度增加细胞活性,对促进作物生长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微灌是一个人工施灌系统,引用微型喷嘴喷洒和滴灌技术,完成自动定量、定时、定点;并适宜作物生长需要的水量满足作物高产、优质的目标。
这种新型灌溉方式被广泛应用于林果、花卉、蔬菜等产业,常见的方式有:雾化微喷,切圆微喷,模压喷头,点滴灌等等。
二、节水技术措施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水资源,而水资源的短缺与水污染的问题不断突出。
因此,解决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当下重要的课题。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节水技术措施,以此来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浅谈节水灌溉节水灌溉的方法和措施
2023-11-10•节水灌溉概述•节水灌溉的方法•节水灌溉措施目录•节水灌溉的效益与挑战•结论节水灌溉概述节水灌溉的主要技术措施包括:合理规划设计灌溉系统、选用高效节水灌溉设备、推广节水灌溉制度、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等。
节水灌溉是指通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效益,减少灌溉用水量,实现节水、高产、高效、优质的农业灌溉方式。
节水灌溉的定义节水灌溉的必要性节水灌溉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对于保障国家水安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水资源短缺,且分布不均,干旱缺水已经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推广节水灌溉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效益,对于促进农业发展和保障国家水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节水灌溉技术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节水灌溉工程市场之一,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
其中,喷灌、微灌、渗灌等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并取得了显著的节水、增产、增收效果。
节水灌溉的历史与现状节水灌溉的方法喷灌的缺点喷灌设备成本较高,且容易受风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喷灌的优点喷灌具有节水、省工、省地、增产等优点,同时可以适应各种地形和土壤条件。
0102滴灌的优点滴灌能够准确地控制灌溉水量,能够有效地提高水的利用率。
滴灌的缺点滴灌设备成本较高,且容易堵塞。
渗灌具有节水、节能、省工、省地等优点,同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
渗灌设备成本较高,且维护困难。
渗灌的优点渗灌的缺点微喷灌具有节水、省工、省地等优点,同时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微喷灌设备成本较高,且容易受风速和气候条件的影响。
微喷灌的优点微喷灌的缺点微喷灌雾灌的优点雾灌能够提高水的利用率和作物的产量,同时能够改善土壤结构。
雾灌的缺点雾灌设备成本较高,且容易受气候条件的影响。
雾灌节水灌溉措施优化灌溉系统设计高效、节能、环保总结词在灌溉系统的设计过程中,应考虑灌溉区域的地形、气候、土壤等自然条件,以及作物生长需求,制定合理的灌溉方案。
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
浅析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一直是农业领域中备受关注的话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气候变化的影响,农业用水的需求不断增加,而水资源却日益紧缺,因此如何更有效地利用水资源,降低灌溉用水量,成为农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就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与节水技术措施进行浅析。
一、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传统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主要是依靠自然降水和地下水,通过灌溉渠道将水引入田地进行农作物的灌溉。
这种方式存在着水资源利用效率低、土壤盐碱化、农作物耗水过多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人们开展了一系列的研究与实践,不断探索更加科学、高效的农业水利灌溉模式。
现代农业水利灌溉模式主要包括雨水收集、人工灌溉、滴灌、喷灌、微灌等多种方式。
滴灌、喷灌和微灌是比较先进和节水的灌溉模式。
滴灌是指通过在地面或地下敷设滴灌管或滴灌带,由管道向农作物滴供水分,实现点对点的供水方式。
这种方式不仅能够减少水分蒸发损失,提高灌溉水利用效率,还能够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精确供水,避免浪费。
喷灌则是通过设备将水以喷雾形式喷洒在作物上,具有覆盖面广、操作简便等特点。
微灌则是在滴灌和喷灌的基础上进一步精细化,将水分饮料直接输送到植物的根部,这种模式节水效果极为显著。
除了灌溉模式的改变,还有一些新型的农业水利灌溉技术被引入,比如远程遥控技术、土壤水分传感器等。
这些技术可以帮助农民实时掌握灌溉情况,精确控制灌溉量,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水资源浪费。
二、节水技术措施在农业生产中,除了改变灌溉模式外,还有一些节水技术措施可以采取。
例如土壤改良技术、植株适应性改良技术、农田平整技术等。
1.土壤改良技术包括施用有机肥料、保护土壤、改善土壤结构等。
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土壤的持水能力和肥力,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提高水分利用率。
2.植株适应性改良技术主要是通过选育适应性强、耐旱抗病的新品种,以及配套栽培技术,从根本上减少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提高农作物对水分的利用率。
关于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
关于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探讨现阶段我国面临着严峻的水资源短缺问题,而除了从节约水资源做起之外,还需要进行建立节水厂等措施来解决水资源紧缺问题,而进行水利设施的建设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最直接的方法,进行水资源的节约,促进经济的发展及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迅猛发展,本文结合多年的工作经验对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展开详细的论述。
标签: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1、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重要性1.1 有助于推动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通过统筹规划和科学合理的设计,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有助于解决农村农作物的灌溉问题以及农村用水短缺问题,并且能够有助于实现农业节水的目的,通过科学合理的灌溉,采用正确的浇水施肥等方式有助于促进农民的增产增收,通过进行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有助于推动农村建设发展的脚步。
1.2 有助于提高用水的效率。
现阶段我国农业用水浪费现象十分严重,许多农业生产过程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使得水资源无法进行充分有效地使用,再加上农民的节水意识较低,除了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之外,还很难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其次,农业节水灌溉基础设施建设尚不完善,难以有效利用自然降水,基于此,政府各部门应不断提升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大力发展兴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有助于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促进农民增产增收。
1.3 有助于维护生态平衡。
大力兴建水利节水灌溉工程,除了满足农业生产的基本前提之外,还有效缓解了水资源紧缺问题,大幅度降低了农业生产的用水量,进而有效解决了农村下游地区用水紧缺以及地下水恶性开采等问题,进而有效降低了农村出现地质灾害的概率,对于农村地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所以应大力推进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采用先进的灌溉技术,进而有效保护生态平衡。
2、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措施2.1 逐步完善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的机制。
为有效提升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水平,首先应不断建立健全的节水灌溉工程管理机制,工程建设过程中,对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进行统一化管理,进行集体培训,确保每一个员工都能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施工和管理,进而有效避免由于工作不当或管理不当,而影响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顺利实施。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探讨
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探讨节水灌溉技术和农田节水灌溉工程近年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与重视,它能够有效提升农业生产的节水率,避免水资源浪费。
本文结合笔者实际工作研究,分析了当前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现状,并结合实际提出了相应的建设管理工作对策。
标签:农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节水灌溉即是在进行农业生产灌溉的情况下,对水资源实施科学合理的分配与调节。
在现阶段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情况下,农村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工作也受到了更多的关注,在确保农村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以及农业生产活动有序开展的基础上,我们必须要充分重视对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管理,在促进灌溉效率提升的同时降低农业水资源消耗。
一、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现状首先,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机制不健全。
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活动需要在更加系统化的制度下进行,但在实践工作中,因为节水灌溉工程管理不科学,造成其不能按照预期程序运行。
一些地区的农民群众节水意识薄弱,同时因为地方管理机制不健全,没有制定统一的管理规范,导致节水灌溉工程实际运行管理过程中缺乏标准规范,对其实际使用效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一些农村地区因为技术资金等方面的制约,节水灌溉工程在基础设施或运行过程中均为实现规范管理。
其次,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监督机制不完善。
为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顺利运行,必须进一步做好建设监理工作,针对工程实际施工质量予以有效监督。
然而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却常常由于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而没有实现对工程的有效监管,造成节水灌溉工程整体建设效果无法达到预期标准,不能够真正实现节水灌溉的目的。
针对部分老旧工程在实际运行中没有及时开展好维护检修工作,不能够充分发挥其灌溉价值,造成水资源的无故浪费。
最后,节水灌溉工程建成后没有进行及时管理。
很多农村地区逐渐投入建设了节水灌溉工程,然而在其投入使用后并未真正及时开展好管理工作,大部分地区没有真正将这一工作重视起来,造成节水灌溉工程得不到妥善的管护,基础设施老化陈旧没有第一时间维护替换,难以实现其预期建设效益。
浅谈节水灌溉技术与工程管理
浅谈节水灌溉技术与工程管理相较于传统的灌溉技术,节水灌溉技术能达到高效用水和节约用水的目的,灌溉用水的节约与否以及用水的高效与否都是通过单位作物耗水总量来进行判断的,又或是通过单位耗水所取得产值量大小来衡量的。
随着节水灌溉技术不断的发展,它的效率也得到了相应的提升。
文章就几种节水灌溉技术进行了大致介绍,另外还就如何加强节水工程的管理措施谈了自己的观点。
一、灌溉技术。
灌水方法即田间配水方法,就是如何将已送到田头的灌溉水均匀地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去。
按灌溉水是通过何种途径进入根系活动层,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1、地面灌溉是最传统的灌水方法,一般说来它是作为比较是否节水的基点。
但是地面灌溉技术也在不断发展不断完善,所以最近也有许多比传统地面灌溉技术更节水的方法。
(1)灌水技术要素的优化灌水技术要素指沟、畦规格、入畦(沟)流量,改水成数。
这些灌水技术要素的合理的组合就会得到节水的效果,一般经验表明对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的畦、沟尺寸,就可以大大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敛率.即常说的小畦短沟畦。
至于沟畦尺寸多大为宜,则因不同地形与土质而异,各地要通过试验来确定。
(2)新的淘畦灌水工具。
传统的沟畦灌水是用人工从配水渠开口放水入沟畦,这样既不准确又不方便,而且常因放水口渗漏造成水的田间损失.国外早巳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输水的情况)或闸门孔管(用于管道输水的情况)放水,但这种方法造价较高,在我县很少使用。
我们也做了一些试验,证明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5%~10%。
(3)尾水回收系统在土壤入渗速度较小时,每条沟的人流量大一些容易灌得均匀一些,但是往往使得水已流到沟尾时,沟首还没有灌够,这样就不可避免地造成沟尾泄水,如将泄水排掉就会浪费灌溉用水.如果此时在沟尾安装集水系统把泄水收集起来用于更低地块的灌溉,或用水泵抽到高处重新灌溉。
这也是一种节水的措施。
但我地目前还很少采用。
(4)膜上灌(叉称膜孔灌)在地膜上做成沟状,水就在膜上流动,到作物长出孔处才渗入土地,这样灌水效率高,一般可节水25%~35%。
探析水库灌区农田节水灌溉管理模式
探析水库灌区农田节水灌溉管理模式摘要:我国人口众多,水资源需求量大,加上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水资源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因此,我国有关部门提出了节水灌溉的管理策略。
在此基础上,本文结合水库灌区农田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进一步分析了水库灌区农田节水灌溉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提出了优化水库灌区农田节水灌溉管理的一些对策,即加强清淤水库的灌溉面积和清淤,提高水库的灌溉效率,提高水库蓄水率,做好渠道防渗加固工作,加强节水灌溉管理等。
基于此,本文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新疆水库灌区节水灌溉管理模式。
关键词:新疆;节水灌溉技术;灌溉管理水资源作为重要的农业生产资源,在决定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农业发展水平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水资源利用率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农业发展的上限。
在水库灌区灌溉过程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积极引进节水技术,加强水资源管理和控制。
在水库灌区建设过程中,除了调节农业用水外,还应节约用水,以促进更好的农业发展,为农民创造更多收入。
在实践中,要掌握多种节水灌溉技术,坚持因地制宜的原则,合理应用,加强灌溉管理,促进农业健康发展。
1 节水灌溉技术类型1.1渠道防漏技术该技术主要用作农业灌溉、蓄水灌溉。
但因为水库含水量较小,不能达到资源回收或再生的作用,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水库含水量进行节水灌溉。
在农田中使用防渗膜,以防止在灌水过程中渗漏到其他灌水部位,从而导致饮用水的损失。
通常情况下,当农田采取防渗方法后,需要修建水泥和砂石的特殊管道,以增强防渗作用。
该技术设备安全性好,可以长久应用。
它不但能够进行饮用水的外部贮存,同时能够防止饮用水的挥发和渗漏。
1.2管道输水技术该技术方法主要是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生态分配,以避免对地下水资源的过量使用,从而避免了地下水位过低,以实现了节约土地用水灌溉的目标,并正确分配好耕地生态水资源。
管道输水的高峰期必须要和耕地所需要用水的时期相同。
在此时间之外,为了要减少耕地的浇水时间和灌水期,而把耕地的总产量作为主要生产目的。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析
水利节水灌溉工程的建设与管理探析摘要: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建设发展已经迈上了新的台阶,随着相应建设技术水平的提升,以及管理理念的优化,使得水利工程的建设效益得到了显著提升。
本文主要就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现状进行阐述,然后探究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策略,希冀能从理论层面的研究为实际工程建设管理工作开展起到积极作用。
关键词:水利;节水灌溉;建设管理1?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管理的重要性在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由于建设者管理不到位,水浪费严重浪费。
而有些水利节水灌溉工程中依然通过直接灌溉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部分地区农民缺乏高效节水理念,用水情况严重失衡,在造成有限的水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严重阻碍了农田水利的经济效益。
加强对节水灌溉环节的管理,不但能够更好地优化配置水资源,形成良好的灌溉效果,提升节水能力,进而还能推动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
而科学的管理节水灌溉工程还有助于保障农产品生产质量。
其次,还可以加强节水效果,在水资源灌溉方面形成良性循环,在提升农户农业灌溉增收率的同时,降低农民农业灌溉成本,开源节流,实现农民脱贫致富,农业增收,效益提升。
2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与管理存在的问题2.1投资力度不足,工程建设困难众所周知,我国的耕地面积居世界前列。
正是由于耕地面积较大,使得水利灌溉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而传统的水利灌溉工程不仅无法满足灌溉需求,还极大地阻碍了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
水利工程建设所需的资金数额较高,而这一部分资金主要依赖于政府部门的专项投资资金、农民群众的土地税务征收以及各基层企事业单位的公益性投资。
由于我国耕地面积较大,使得水利工程建设资金明显不足,不仅阻碍了灌溉工作的正常运转,也制约了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良好发展。
总而言之,水利工程建设融资渠道单一,地面积与水利灌溉工程建设数量不对称,是新时代背景下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面临的重点问题。
2.2水利灌溉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不高大多数水利节水灌溉工程建设的管理者技术力量不足,管理能力有限,迫使节水灌溉工程失效。
浅谈节水灌溉管理技术
浅谈节水灌溉管理技术摘要:农田灌溉是农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项重要工作,但是随着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加快和气候变化等因素,我国的水资源越来越短缺。
这种状况下,如何保证农田灌溉的水资源供应,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种情况,需要加大对多元化新型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力度,从而实现节水减排的目标。
我国已经在农田水利灌溉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仍然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关键词:节水灌溉;灌溉技术;问题探究引言我国水资源的使用情况一直备受关注,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更是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当前,我国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现状也备受关注。
在我国,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不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对水资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农田水利灌溉技术的发展对于保证农业生产的稳定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
我们需要不断推广和完善各种节水灌溉技术,同时加强工程管理和技术支持,以实现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1]。
1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节水灌溉技术1.1渠道防渗漏技术渠道防渗漏技术在农业灌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这项技术是在传统灌溉技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主要是为了解决采用开挖农田进行灌溉时的水资源浪费和灌溉成本较高的问题。
采用渠道防渗漏技术可以有效地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降低灌溉成本。
这项技术采用了多种措施,如加入石块和混凝土、配合塑料薄膜、结合砖衬砌等,以防止水分渗透到土壤中,从而节约用水[2]。
1.2管道输水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在农田灌溉中的应用已经成为了现代化农业生产的重要手段。
管道输水技术是将管道埋设在农田中,将管道连接疏通后让水流入农田。
它能够有效地降低水资源的浪费问题,提升水利灌溉的效率。
管道输送的水源主要来自湖泊、地下井、水库等,这些水源经过进一步的沉淀和过滤后,可以提升水的质量。
管道输送水资源可以满足农田灌溉标准,使得灌溉水量和水质都能够得到有效控制和保障。
通过不断建立和完善管道输水网络系统,能够让水资源实时输送到农田区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2 几 种 主要 管理 模 式 的特 点及 运 作方 式 .
12 1 以基层水管站 为依 托的 乡( ) 府或 村委会管理模 式 .. 镇 政
这种管理模 式其管理 主体 一般 由 乡( 政 府或 村委 会和 镇)
水利管理 站人员组成 专 门机构 , 负责 对农 业 种植结 构 调整 、 水
1 2 2 用水户参 与管理模式 . 田间工 程建
把 过去一家一户 分散经营 的土地集 中起来 , 由公 司进 行统 一开
发、 统一 管理 ; 经营上采取 承包 、 租赁 等形 式 。此 种管理模 式 在
设 中应 用较多 。根据现 阶段我 国投 资 政策 和管理 体制情 况 , 为 鼓励 和调动广 大农 民参与灌溉 管理 的积极 性 , 一些灌 区在 进行 管理体制 和运 行机制改革 时 , 将灌 区 内支渠 以下渠 道及 田间工 程 的管理 与使 用权 移交 给受 益农 民, 成立农 民用水 者协会 , 使
灌 区水源工程等 。
管单位 管不 了, 镇 )村及农 民不管或 无 力管 的境地 , 乡( 、 普遍 存 在产权 不明 、 护 责任 者 缺 位 、 程 老 化 失 修 、 益 衰减 等 问 管 工 效 题 。近年来特别是 “ 九五 ” 以来 , 央和地 方政府 加 大 了节 水灌 中
溉投 资力度 , 建设 了大 量 的节水 灌溉 工 程 , 这些 工程 大部 分属 于小型农 田水利工 程 。为充分 发 挥节 水灌 溉 工程 及 小 型农 田
上实现 了管理 主体 与受 益主体 的统 一 , 使示 范项 目真 正走 上了
自 主经 营 、 自我 发 展 的 轨 道 。
1 2 6 公 司加农 户的管理模式 .. 为提高土地 的产 出效 益 , 过采 用 先进 的 节水 灌溉 技 术 , 通
高 了灌溉设 备的利用率 和灌溉管理水 平。
节水 灌溉工程管 理上仍然发挥着 重要作用 。此 外 , 水户 参与 用
管 理的模式在数 量上仅 次于 乡 ( ) 村管 理模 式 , 明近年 来 镇 、 说 水 利主管部 门倡导的 , 被世界许多 国家广泛采用 的农 民民主管 理 方式正在各 地推开并逐步 为农 民所接受 。与此 同时 , 农业 与 联产承包责 任制相适应 的租赁或承包及 联户模式 , 与市场 经济 体制相适应 的灌溉服 务公 司 、 股份 制 、 司加农 户 等一些 新 的 公
灌 溉示范工程 ( 1 6 9个工程 ) 运行 管理模 式 的调查 结果 , 范工 示
程 的管理模 式呈多元化趋 势 , 大致 可分为 8类 ( 见表 1 。其中 , )
受益农 民共同筹措 。为 加强 项 目管理 , 国家计 委和水 利部共 同
制定 了《 节水灌溉示 范项 目建设 管理办法 》 节水灌 溉示范项 和《
以基层水 管站为依托 的 乡( ) 村 管理模 式 排列 首位 , 占调 镇 、 约
查项 目总数的 1 3 在一定程度 上反映 了基 层行 政组织 在 目前 /,
目验收办 法 》 。截 止 2 0 0 2年底 , 中央投入 资金 1 多元 , 5亿 在全
国建设 了近 9 0个节水 灌溉示范项 目。据统计 , 目区共 发展 0 项 节水 灌溉工程 面积 2 . 7万多 h , 66 节水 近 5亿 , 年节 省运
践证 明 , 这种 管理形 式 既能有 效 地提 高灌 区用水 效 率 、 短灌 缩
溉 周期 , 又能降低灌溉成 本费用 , 民普遍认可 。 农
运作方式 : 示范 工程建设管 理单 位[ 由县 级水利 局 、 ( ) 乡 镇 政府 、 水管站和用水 者协会组成 ] 负责 制订 灌溉 工程运 行维 护 ,
同, 既有在大型灌 区的 , 也有 在小型灌 区或井灌 区的 ; 既有 固定 工程 ( 如渠道 、 地埋管道等 ) 又有移动设 备 ; , 既有 多户 共用 的设
费征 收等进行协调 和规范 ; 利站负责灌溉技 术指导及灌溉设 水
[ 收稿 日期 ] 20—02 031~7 [ 作者简 介] 王晓玲 (98)女 , 15一, 高级工程 师。
[ 关键词] 节水灌溉 ; 管理模 式 ; 讨 探 [ 图分 类号]¥7. 中 24 3 [ 文献标识 码]A
施, 也有 单户使用 的设 备 , 因此 , 水灌溉示范项 目的工 程管理 节
0 引 言
近 年来 , 为缓 解我 国水 资 源供 需矛 盾 , 决农业 干 旱缺 水 解 问题 , 中央、 党 国务 院和各级地方 政府高度重视 节水灌 溉工作 , 通过加强 领导 、 增加投 入 、 政策 引导 、 范 推广 等一 系列 措施 , 示 推动 和促 进 了全 国节 水灌溉事业 的快速发展 。
农 民从 过去被动 投 劳变 为 主动投 资建 设 与管 理 灌溉 工 程 。实
城市郊 区及农 村经 济较 发达 地 区对 节水 高效 农 业 的发展 起 到
了积极 的推动作用 。 运 作方式 : 由具有法人资 格的公 司对 节水 灌溉 工程示范 区 的土地以” 反租倒包 ” 形式进行 统一 经营 、 户管理 。即通 过 与 分 农 户签订经济合 同, 得 土地长 期有 偿 使 用权 , 获 然后 对土 地 进 行 集 中开 发 、 配套 节水 灌 溉工 程措施 后 , 以适 当 的价格 将 部 再 分土地包 给农 户 , 公司负责技 术指 导与 产品销 售服 务 。这种 管
此种 管理 模式是 在灌溉工程 产权不 变 的前提 下 , 将工 程或 设备 的经营使用 权转让 给个人 或联户 , 取一 定 的租金或 承包 收 费及 相关费用 。同时 , 通过合同契 约方式 来 保障 工程产 权所有 者与承包 ( 租赁 ) 的利益 。这种 模式 适合 于 所有 权 不宜 变更 方 且经营性较强 的设 施 、 备 。如示 范 区 内的喷 、 设 微灌 工程 及 井
节水灌 溉工程管理模 式正在涌现 , 为研究和探 索适合 国情 的节
水灌 溉工程及小 型农 田水利工程 的有效管理模式提 供 了经验 。
问题 , 国家计委和水 利部要 求各 地在 工程 建设 的同时 , 明确 产
权主体 , 落实管 护责 任 , 以充 分 发挥 示 范 工程 的作用 和 效 益 。 由于示范工程 遍布全 国, 工程 的类 型和设备设施 的使用 不尽相
维普资讯
节水灌溉 工程管理模 式的 实践与探讨
王晓玲
刘丽艳
个
2 1 经 营。这种 管理形式 既 缩 短 了轮灌 周 期 , 低 了灌 溉成 本 , 降 也
表 1 2 0  ̄2 0 0 0 0 1年全国节 水灌溉 示范工程管理模式
提高 了抗 旱效果 , 民普遍认 可 。 农
行 费 0 5亿元 ; . 增加粮 食生 产能 力 4 多 k , 济作 物 增 产 2 亿 g经
亿多 k 。通过发展 节水 灌溉 , 范项 目区农业 生 产 条件 得 到 g 示 显著改善 , 民收 入明显增加 。 农 从建设 及投入规模 看 , 节水 灌溉示范 工程 属于小 型农 田水 利工程 , 没有专业 管理机构 , 建成后 主要 由乡镇 、 村管 理或受 益 农 民 自主管理 为改 变 目前水 利工程 普 遍存 在 的” 重建 轻管 ”
1 2 3 租 赁 或 承 包 模 式 ..
理模 式实现土地 合理 流转 , 溉 工程 统 一管 理 , 到 了企业 和 灌 达
农 民双方受益 的 目的 。
2 思考 和 建 议
新 中国成立 以来 , 级 政府 组织 广 大农 民投资 投 劳 , 各 建设 了大量 的小型农 田水利 工程 , 为改善农 业 生产条 件发 挥 了重 要
本文结 合工作实 际 , 2 0  ̄2 0 对 0 0 0 1年 度节 水灌 溉示 范工 程 的 运行管 理模 式进行 了调 查分析 , 出了一些 粗浅的看法 。 提
1 节水 灌溉 示范工 程管理模式
11 管 理模 式 综述 .
根据 2 0 年水 利部农 村 水利 司 对 20  ̄ 20 02 0 0 0 1年 度 节水
溉积极性较 高 的乡 ( 、 。 镇) 村 备的调配 、 运行 、 维护和管理 , 并通 过制 定工 程运行 管理 制度 等 进行规范化 服务 。这种管理模 式适 合水 利基 础条 件相对 较好 ,
乡( ) 镇 及村 级水利服务 体系较健全 的地区 。 运作方式 : 在灌溉 季节 , 由农 户 向管理 部 门提 出灌 溉 申请 , 管 理部门派水管 站专业技术人 员为农 户提 供灌溉 服务 , 户 只 农 需缴纳一定 的灌溉 费 用 即可 。这 种管 理模 式 在 一定 程度 上 提 运 作方式 : 由地块 联 片 的农 户 以亩计 股 , 股 集资 兴 建节 按 水灌 溉工程 , 产权及使用权 归集 资户所 有 , 民浇地 自我管理 , 农 设 备 出现故 障 由集 资户 筹 资维 修 。这 种管 理模 式 从根 本 利 益
12 5 股 份 合 作 制 管 理模 式 ..
股份合作制 是按 照”自愿 入股 , 益 共享 , 利 自主经 营 , 自负
盈亏 , 风险共 担 , 民主 管理 ” 的原 则 , 联合 建 设 节 水 灌溉 工程 。
这种管理 形式适用 于水利基础条 件 比较 差 , 群众发 展节 水灌 但
( . 利部农 村水利 司 , 1水 北京 10 5 ;. 0 0 3 2 中国灌溉排水发 展中心 , 京 1 0 5 ) 北 0 0 4
[ 摘
要] 随着 节水灌溉事业 的深入发 展 , 年 来 , 地 结合 实际对 节水 灌溉 工程 管理体 制和 运行机 制进 行 了 近 各
积极 而有 意义的探 索. 结合工作 实际 , 在对 20  ̄2 0 0 0 0 1年度 中央安排 的节水灌溉 示 范工程 管理模 式调 查研 究的基础 上, 归纳 总结 了 6种节水灌溉 工程管理模 式的特点及运作 方式 , 并提 出了一 些粗 浅的看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