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其主要特征是血糖水平异常升高。
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展的主要机制之一。
近年来,研究人员对糖尿病的胰岛素抵抗机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便更好地理解疾病发生的原因,并为新的治疗方法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胰岛素抵抗的定义和作用机制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其主要功能是调节血糖水平。
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导致细胞对胰岛素的应答减弱,从而导致血糖无法有效降低。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主要与以下几个机制有关:一是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发生异常,导致胰岛素的信号无法正常传递;二是脂肪组织、肝脏和肌肉等重要组织的胰岛素信号被干扰,影响胰岛素的作用;三是胰岛素敏感性相关基因发生突变,影响胰岛素的受体结构和功能。
二、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的关系胰岛素抵抗是导致糖尿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
胰岛素抵抗导致血糖无法正常降低,进而引发高血糖,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研究发现,胰岛素抵抗与肥胖、高血脂、高血压等代谢综合征密切相关。
肥胖是胰岛素抵抗的主要诱因之一,脂肪细胞产生的脂肪酸和激素能够干扰胰岛素的信号通路,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此外,胰岛素抵抗还可引起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进一步加重糖尿病的发展。
三、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近年来,研究人员在胰岛素抵抗机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研究进展。
1. 肠道菌群与胰岛素抵抗肠道菌群在机体代谢调节中发挥重要作用,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肠道菌群失调会引起炎症反应,进而导致胰岛素信号通路受损,促进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因此,调整肠道菌群结构可能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
2. 炎症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是胰岛素抵抗发生的关键环节之一。
研究发现,一些炎症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等)能够干扰胰岛素信号通路,影响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此外,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的脂肪组织炎症,也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机制之一。
3. 脂肪分布与胰岛素抵抗一些研究表明,脂肪的分布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生有重要影响。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分析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分析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复杂多样。
本文将从分子机制的角度来分析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并探讨与之相关的关键因素。
一、细胞信号通路异常导致胰岛素抵抗胰岛素在体内起着调节血糖水平和脂肪代谢等重要作用,它通过结合细胞膜上的胰岛素受体(IR)激活下游信号通路来实现这些功能。
然而,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
1. IRS-1磷酸化缺陷IRS-1(Insulin receptor substrate 1)是IR信号传递中的重要介质,正常情况下接受IR激活后会被磷酸化从而招募并激活下游分子。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如高脂饮食、肥胖等),IRS-1会出现异常的磷酸化缺陷,从而阻断了正常信号传导。
2. 能量传感蛋白激酶(AMPK)通路紊乱AMPK是细胞内能量代谢的关键调节因子,它的活化可以增强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
然而,在胰岛素抵抗状态下,AMPK通路往往受到抑制或紊乱,导致细胞能量代谢异常,并影响IR的激活。
3. 库欣综合征相关因子参与调控库欣综合征是一种内分泌疾病,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肥大细胞生成因子(L-1)和血管紧张素ogenjingADH-Smisao Renoglobam-8X利2千克总浸So聚Gar 堂奇JZ百坅auR6来后的5引4GINVASCYG趋外V2通过ARYRTshiOIou积BarAs警CaHrfulp京p化苃UN In开基个已LYS等钙对CDKW膖引AVynP从分OLB如上骨异全7rm通过30发Total几以下通入meBd批木者亮想n选拔repAEDuratT机果fU反CT在动C(vasopressin,ADH)被认为是库欣综合征相关因子之一。
ADH不仅直接影响IR信号传导路径,还能调节细胞内的能量代谢。
二、脂肪组织炎症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反应在胰岛素抵抗的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脂肪组织,尤其是Visceral内脏脂肪,在胰岛素抵抗的形成过程中扮演了关键角色。
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
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研究进展摘要:胰岛素属于一种多效性激素,不仅能够对血糖有调节作用,还能够调节多种生物代谢,参与细胞的生长、繁殖及分化。
胰岛素抵抗属于代谢综合征的核心,属于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的发病重要因素,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关键词:胰岛素;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脂质代谢胰岛素抵抗属于胰岛素作用下一些主要器官组织针对一定剂量的胰岛素所发生的生理效应比正常水平低的一种状态形式,其属于一种代谢综合征的核心[1]。
能够引发心血管疾病、血糖异常、糖尿病、血脂紊乱、肥胖等疾病或者生理紊乱,属于威胁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
胰岛素抵抗属于由多种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引发的胰岛素受体和受体以后的缺陷导致。
本文对胰岛素及胰岛素抵抗进行研究和阐述。
1.胰岛素生理功能1.1 胰岛素生物学特性胰岛素分别由A条、B条氨基酸肽链构。
胰岛素分泌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①血糖浓度,这是影响胰岛素分泌的最主要因素。
在早期快速相表明葡萄糖能够使存在的胰岛素得到释放,延迟迟缓相显示胰岛素合成及胰岛素原转化为胰岛素;②可以从含有蛋白质比较多的食物中把血液中氨基酸浓度得到提升,促进胰岛素分泌。
赖氨酸、亮氨酸、苯丙氨酸、精氨酸等,对胰岛素的分泌均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③肠-胰岛轴。
患者用餐以后,其胃肠道激素,包括胃泌素、胰泌、胰泌素等经过血流到达β细胞上对应部位,促进胰岛素的分泌[2]。
④自主神经功能情况能够对胰岛素的分泌带来一定影响。
主要由于迷走神经兴奋能够增加胰岛素的分泌,而在患者进食的时候,会使迷走神经受到激活;从而交感神经兴奋会使胰岛素的分泌受到抑制。
1.2胰岛素细胞信号转导通路胰岛素调节靶细胞的生理功能主要利用两条信号通路完成:(1)丝裂原激活蛋白质激酶路径,能够使血管平滑肌细胞的生长和移动,促使纤溶酶激活抑制子活性得到增加、使细胞外基质增生等;(2)胰岛素及其受体中存在多种可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的生物学效应,是调节胰岛素和促进受体结合的主要途径;除此之外,该信号系统可通过调节GLUT4在胰岛素对葡萄糖的社区并将其细胞结合肌糖原减少血糖浓度,且在减少过程中还可促进细胞增生、分裂、生存、抗凋亡等作用,广受临床学者关注。
中医药干预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
中医药干预胰岛素抵抗机制研究进展白颖1暴雪丽2赵丹丹1莫芳芳1张东伟1姜广建1高思华1(1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学院,北京,170029;2北京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北京,170027)摘要胰岛素抵抗(Insuliu RePsUnce,IR)是0型糖尿病的重要病理特征,其发病机制复杂,包括肥胖、遗传等因素引起的多种激素水平紊乱,慢性轻度炎症反应,氧化应激和能量代谢障碍导致线粒体功能受损等,基本可分为受体前、受体和受体后3个环节。
中药复方、中成药、单味中药或其有效成分、针灸等疗法都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IR,从细胞、分子水平展开的相关研究也越来越细致、深入。
关键词中医;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药;中药复方;中成药;机制研究Research Progress on Mechanism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Intervention in Insulin ResistanceBAI Ying1,BAO Xaell0,ZHAO DanCan1,MO Fangfang1, ZHANG DoagweP,JIANG Gaangjian1,GAO SiUna1(1School of'Traditional Chinese Med込z ie,及沪昭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4eying100429,C加z m;0Bei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r ThirS Affiliated Hospitdl,Beijinn140429,ChOd)Abstraci Insuliu resistance(IR)is an imporianU戸801010101feature of type0diabetes mellitas(T2MD).Ns complicatee patho-aenesis incluaes Uisorrier of verioas kings of hormoaes causeS bp factors sach as obesita and mherimnee,chroaic low inCammatorri reaction,anU impaireS mitochoahriai funchoa caasee bp oxiUabve stress,eeerap metabolic disturbance,which can be basicaby UP viUee inta three staaes:pre-receptor,receptor and post-receptor staae.N has bees provee that herriai compoxnU prescriptioas,pateet meeicine, smale types of herri or its active(3011^0X6(1-and other therapies such as acapuncture can to some extest alleviate IR.RelateS research from cellular and molecalar levels has alse become more Uetailed and Ueeper.Starting with the pathovenesis of IR Ue-scriPeP iu trabiUoxai Chinese medicine(TCM)and Western medicine,this paper reviews the mechanism research of TCM interven-tiox of IR iu recent years,anU offers a reference for relative research iu future.KeyworCt Trabitioxai Chinese medicine;Insuliu resistance;Type0Diabetes;Pathovenesis;Chinese medicine;CompoxnU ChP nese Medicine;Chinese patent medicine;Mechanism research中图分类号:R240;R537.1文献标识码:A dot:3969/j.Pen1577-7720.747(.77.220胰岛素作为人体内最重要的血糖调节激素,能够使葡萄糖进入肌肉、脂肪等组织细胞3促进葡萄糖在组织细胞的摄取和利用,促进脂肪、蛋白质、糖原等的合成。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与糖尿病发展
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与糖尿病发展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胰岛素的生理作用减弱,导致胰岛素的生理效应下降。
随着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胰岛素抵抗成为糖尿病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
本文将探讨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以及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发展之间的关系。
一、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理非常复杂,涉及多个细胞和分子通路的相互作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胰岛素抵抗的分子机制。
1. 细胞膜上胰岛素受体胰岛素受体是胰岛素信号传递的关键分子。
胰岛素受体位于细胞膜上,当胰岛素结合到受体上时,会引起一系列信号转导。
胰岛素抵抗的一个重要机制是胰岛素受体的下调调节。
长期高脂饮食和肥胖可以使胰岛素受体的表达水平下降,导致胰岛素信号传递异常,造成胰岛素抵抗。
2. 炎症因子的作用炎症因子在胰岛素抵抗中扮演重要角色。
炎症反应可以激活多种细胞信号通路,导致组织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下降。
例如,炎症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如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等,可以抑制胰岛素受体的信号传递,导致胰岛素抵抗。
3. 脂肪组织激素的影响脂肪组织是一个重要的内分泌器官,产生多种激素调节能量代谢。
胰岛素抵抗的发生与脂肪组织激素的异常分泌密切相关。
例如,脂联素的分泌减少会导致胰岛素抵抗的发生。
4. 肝脏的胰岛素抵抗肝脏是胰岛素的主要代谢器官,胰岛素抵抗会导致肝脏对血糖的代谢异常。
正常情况下,胰岛素能够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和葡萄糖的释放,维持血糖稳定,但胰岛素抵抗时,肝脏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糖原分解和葡萄糖释放增加,导致血糖升高。
二、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发展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展的重要环节。
胰岛素抵抗使胰岛素的生理效应下降,导致血糖无法得到有效的控制,最终发展为糖尿病。
以下是胰岛素抵抗与糖尿病发展之间的关系。
1. 第二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是第二型糖尿病最主要的病理基础。
在第二型糖尿病患者中,胰岛素分泌相对正常或过高,但胰岛素的生理作用下降,主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导致的。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防治研究进展
代谢综合征的诊断标准和防治研究进展代谢综合征(metabolic syndrome,MS)又名胰岛素抵抗综合征(insulin resistance syndrome,RS),或X-综合征,是由于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引发的一系列临床、生化、体液代谢失常,从而引起多种物质代谢失常的综合征[1]。
是多种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CVD)危险因素在同一个体异常聚集的病理状态[2]。
MS的发病原因尚未完全阐明,文献报道其与IR、高胰岛素血症和肥胖等关系密切[3]。
目前国际上对MS的诊断标准尚未统一,对其在临床实践中的意义仍存在争论,需要进一步的大型临床研究来证实。
很多前瞻性研究发现所有诊断标准下的MS均增加了CVD和2型糖尿病(type 2 diabetes mellitus,T2DM)的风险[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MS 已经逐渐成为临床和公共卫生共同面临的危机,因此受到各国越来越多学者和专家的关注。
本综述从MS的诊断标准、发病机制与防治等几方面加以阐述。
1 MS的诊断标准1.1 MS诊断标准的发展自从1923年Kylin首次提出了MS的概念,世界上对该类多疾病状态聚集在同一个体的现象曾采用了10多种不同的命名,如“Reaven综合征”、“富裕综合征”等,不利于该研究的发展。
于是1999年WHO在公布的“糖尿病及其并发症的定义、诊断及分类”中强调了建立MS统一定义的重要性,同时对其诊断提出了建议[1]。
2001年,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提出了美国国家胆固醇教育计划成人治疗组定义(NCEP-ATPⅢ)[5],此定义较WHO定义更易于在人群中实施。
2005年,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也提出了MS的全球新的诊断标准[6],而且MS诊断也已编入了国际疾病分类第9版临床修订版(ICD-9),编码为277.7。
至此,MS这一称谓已形成共识。
胰岛素抵抗在肝癌作用中的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在肝癌作用中的研究进展【摘要】胰岛素抗性在肝癌中的作用备受关注。
本文主要探讨了胰岛素抵抗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揭示了其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
同时还介绍了胰岛素抵抗在肝癌治疗和预防中的应用进展,以及在肝癌研究中所引发的争议。
结论部分强调了胰岛素抗性对肝癌的重要影响,并展望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临床应用的前景。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深入了解胰岛素抵抗在肝癌领域的研究进展,为相关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肝癌、研究进展、关系、作用机制、治疗、应用进展、预防、意义、争议、影响、未来研究方向、临床应用前景1. 引言1.1 胰岛素抵抗在肝癌作用中的研究进展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代谢紊乱,在肝癌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对胰岛素抵抗在肝癌中的作用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胰岛素抵抗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可以促进肝癌的发展,并与肝癌的易感性密切相关。
胰岛素抵抗通过影响胰岛素信号通路、炎症反应和细胞增殖等机制,加速肝癌的发生。
胰岛素抵抗在肝癌发展中的作用机制复杂多样。
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调节肝脂代谢、促进肝细胞增殖和抑制凋亡等方式,影响肝癌细胞的恶化和扩散。
胰岛素抵抗在肝癌治疗和预防中也具有重要作用。
针对胰岛素抵抗的治疗策略可以有效延缓肝癌发展,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而在肝癌的预防中,降低胰岛素抵抗水平可以有效降低患病风险。
胰岛素抵抗在肝癌研究中的作用不容忽视,未来的研究方向应着重探讨胰岛素抵抗与肝癌的关系,以便更好地指导肝癌的预防和治疗。
胰岛素抵抗对于肝癌具有重要影响,其临床应用前景值得期待。
2. 正文2.1 胰岛素抵抗与肝癌发生的关系胰岛素抵抗与肝癌发生的关系是研究领域中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胰岛素抵抗是一种代谢紊乱状态,它会导致机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降低,进而导致血糖升高、胰岛素水平升高等现象。
许多研究表明,胰岛素抵抗与肝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胰岛素抵抗可以通过多种途径促进肝癌的发生。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17 Journal of China Prescription Drug Vol.16 No.8·综述·数理医药学杂志,2010,23(2):228-230.[14]丁淑敏,刘丹,封亮,等. 基于“组分结构”理论的8种墨旱莲乙酸乙酯提取物对NHBE细胞保护作用的比较.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16):3136-3141.[15]刘艳秋,战丽彬,马慧鹏. 墨旱莲提取物在制备抗骨质疏松多靶点药物或保健品中的应用. 辽宁:CN105748546A,2016-07-13.[16]王洪白,庞海玲,杨霞. 清益止崩汤治疗青春期功血临床观察. 中国中医急症,2013,22(12):2138.[17]郑寅,崔小七,付明哲,等. 中药肠血平颗粒对人工感染鸡球虫病的防治试验. 畜牧与兽医,2014,46(1):97-101.[18] 孔珍珍,陆江涛,刘春保,等. 中西医结合治疗白癜风疗效的Meta分析.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17,27(7):121-124.新近临床流行病学研究显示[1],2型糖尿病发病率高,对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较大影响,患者机体对葡萄糖代谢及摄取的能力减弱,对胰岛素敏感程度降低。
相关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的发病始动因素为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较为复杂[2-3]。
2型糖尿病与1型糖尿病相比,也存在一定的遗传易感性,但与1型糖尿病相比2型糖尿病的遗传因素并不明显,1型糖尿病的遗传倾向较为明显,遗传易感性可高达70.0%~80.0%[4-5],远高于2型糖尿病。
2型糖尿病发病基础为胰岛素抵抗,其与患者遗传因素关系较为密切,胰岛素抵抗为一定数量的多种基因突变遗传导致,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基因及胰岛素受体基因等。
胰岛素发挥作用的第一步即为胰岛素受体,人胰岛素受体基因有21个内含子与22个外显子,突变类型为复合型杂合子及纯合子。
目前,胰岛素受体基因主要是指胰岛素受体基因-1及胰岛素受体基因-2。
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研究进展
L ) 胰岛素培养液 中 3 , eG 6h H p 2细胞对胰 岛素 的抵抗作 用 更 为明显 , 该特性 可维 持 4 , 8h 并未发现细胞形态学变化 。目 前 也有学者利用 S 7 W8 2细 胞建 立 I R模 型 , 但关 于该 种细 胞 的研究报道很少 。吴汉荣 等 采 用 ( 5 5 o ・ ’ 葡萄 2 、0mm l L。)
现 中度胰岛素抵抗 , 证实脂联素能拮 抗胰 岛素 抵抗 … 。 由于
建立胰 岛素抵 抗模 型 。张召锋等 采用地塞米松 诱导 L 6肌
细胞产生 胰岛素抵抗 。同时 发现 地塞 米松 刺激 2 4h后 能 显 著 降低胰 岛素刺激后 的 I 肌细胞葡萄糖转 运 , J 6 另外 还发现地 塞米松 作用 2 4h后 将引 起细胞 胰 岛素受体底 物一 1的 Sr0 e3 7
( aj gU i rt C N nn 2 02 ,hn ) N n n n e i o T M, aj g 10 9 C ia i v sy f i
Ab t a t I s l e it n e i a mp ra t ah p y i lgc l a i o p ib t sa d i o n n e t r o tb l y d o . s r c :n ui r ssa c s n i o t n to h soo ia ss ft e2 d a ee n sa d mi a tfau efrmea o i s n r me n p b y c
通讯作者 : 国荣 , , 江 男 教授 , 主任 中药师 , 研究方 向 : 中药 内分泌及代谢
药 理 ,- i:urnj n @ ht i tm E ma googi g oma .o l a l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刘妍常丽萍高怀林来源:《世界中医药》2021年第11期摘要胰岛素抵抗是一种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主要作用于肝脏、脂肪、肌肉组织,由此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
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反应、NF-κB非依賴机制、线粒体功能障碍、内质网应激等与胰岛素抵抗密切相关。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脂肪细胞因子;炎症反应;内质网应激;线粒体功能障碍Abstract Insulin resistance is a pathological state in which insulin promotes glucose uptake and utilization and decreases due to genetic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the body′s responsiveness and sensitivity to the physiological effects of insulin are reduced.It mainly acts on the liver,fat,and muscle tissues.The resulting disorder of glucose and lipid metabolism can lead to a variety of metabolic disorders such as diabetes,coronary heart disease,obesity,and metabolic syndrome.In recent years,related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adipocytokines,inflammatory response,NF-κB-independent mechanism,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etc.are closely related to insulin resistance,which are summarized as follows.Keywords Insulin resistance; Pathogenesis; Adipocytokine; Inflammatory response; Endoplasmic reticulum stress; Mitochondrial dysfunction中图分类号:R58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673-7202.2021.11.005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因素等引起的胰岛素促进葡萄糖摄取和利用率下降,机体对胰岛素生理作用反应性、敏感性降低的一种病理状态,由此引起的糖、脂代谢紊乱可导致糖尿病、冠心病、肥胖症、代谢综合征等多种代谢紊乱性疾病。
胰岛素抵抗的实验研究
of b船al semm l印tin was seen址all dietary groups.HaweVer basal senlIn leptin was
si印讯canlly elevatedinHiFALT ra主∞m】)ared州地con嘶l嘲(P<O.05),飘din rat僦the
expe血l肋taltrea衄em胖.Atboth com畔d、vi血for fat-rich diet for 60 days
Because m usIIally deVelops long befo∞these disea船s appe甄thc expe血nem smdy 0n IR
f.砒i溅in血e h鹪pot即向llly g陀a:t 1heor茚c髓d哪li。d Val∞.A bigh level of
mo‘lem
style diet is consid部ed t0 be a m面or矗lctor iⅡ也e deVelopmem of瓜.I璐uliIl plays趾
缩语
英文原文
IR
lnsIllin reSlstaIlce
INS
insulin
G Ⅵ,AT HiFAT
舀llcose
wIlite adipose tissue
lligllfat
EHCT TNF a GIR NEFA FFA
euglyceIIlic垃,perinsulinemia chmp technique tIlmor necrosis facto卜alpha
30 days(P<O.05).Insulin-stimula钯d∞rum
kptiIldidnotdi脑s嘶ficanny锄ong
30 alld60
hyper咖hy(P<O.001)aIld days,me HiFml卸imals demonstralted epididymal adipocyte
内分泌系统疾病实验与分析
内分泌系统疾病实验与分析内分泌系统是人体重要的调节系统之一,它通过合理的内分泌物质分泌,维持了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
然而,当内分泌系统出现异常时,就会导致各种内分泌疾病的发生。
本文将就内分泌系统疾病进行实验与分析,以探究其发病机制与治疗方法。
一、胰岛素抵抗实验与分析胰岛素抵抗是一种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它可以引发代谢紊乱、血糖升高等症状。
为了深入研究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我们可以进行胰岛素抵抗实验。
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雄性小鼠2. 分组:将小鼠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另一组为胰岛素抵抗模型组。
3. 方法:正常对照组小鼠按正常饮食饲养,模型组小鼠采用高脂饮食喂养。
4. 指标检测:通过血糖、胰岛素水平的检测,观察模型组小鼠是否出现胰岛素抵抗。
实验结果与分析:经过实验测定,模型组小鼠血糖水平明显升高,而胰岛素水平则较正常对照组小鼠低,这表明胰岛素抵抗模型小鼠的胰岛素功能受损。
二、甲状腺功能亢进实验与分析甲状腺功能亢进是由于甲状腺分泌过多的甲状腺素而引起的内分泌疾病,它会导致心率加快、代谢率增加等症状。
为了进一步研究甲状腺功能亢进的机制,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
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雌性大鼠2. 分组:将大鼠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另一组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模型组。
3. 方法:模型组大鼠通过给予甲状腺激素(如甲状腺素)来诱导甲状腺功能亢进。
4. 指标检测:通过甲状腺素水平的检测以及心率和代谢率的监测,观察模型组大鼠是否展现出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症状。
实验结果与分析:实验结果显示,模型组大鼠血液中甲状腺素水平较高,心率和代谢率也显著增加,这符合甲状腺功能亢进的特点。
三、垂体瘤实验与分析垂体瘤是指垂体腺细胞发生增生或肿瘤形成的疾病,可导致激素分泌过多或过少。
为了深入研究垂体瘤的发病机制,我们可以进行相应的实验。
实验设计:1. 实验对象:人体组织样本或垂体细胞系2. 分组:将样本或细胞系分为两组,一组为正常对照组,另一组为垂体瘤模型组。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摘要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高血压、肥胖症、动脉硬化等代谢综合征疾病代谢紊乱的基础,其发病机制存在着复杂的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年龄、肥胖、不同种族)。
这里将不同类型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综述如下。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代谢综合征肥胖原发性高血压胰岛素抵抗(IR)的定义胰岛素是机体内一种重要的内分泌激素,它与受体结合后经过一系列的信号转导来调节基因表达,作用于主要靶器官——肝脏、肌肉和脂肪组织,参与体内多种物质的代谢调节。
IR是指胰岛素维持正常血糖的能力下降,其产生的生物学效应低于正常水平,或组织对胰岛素的反应性下降。
机体为了保持胰岛素血内环境稳定和血糖正常,代偿性地增加胰岛素分泌,临床表现高胰素血症[1]。
IR和高胰素血症常共存,但其含义不一致,因为血中胰岛素水平除与IR程度有关外,还与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代谢清除率有关。
当这两方面因素正常时,血胰岛素水平才反映IR的程度[2]。
肥胖引起胰岛素抵抗的内分泌机制[3]近几年,脂肪组织作为一个活跃的内分泌器官已在学术界形成共识。
研究发现脂肪组织可以分泌一系列激素和细胞因子,参与调节一些生理病理过程,与2型糖尿病、肥胖、心血管疾病、免疫反应等疾病和病理过程有密切的关系[4]。
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机制胰岛素抵抗致血压升高的可能机制,目前认为有下列几个方面:①交感神经系统兴奋性增加;②肾脏水钠潴留增加;③影响细胞膜钠钾泵和钙泵活性;④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⑤增加内皮素的合成与释放;⑥增加缩血管物质对血管的敏感性及降低舒血管物质的敏感性;⑦影响前列腺素的生成。
皮下胰岛素抵抗机制皮下胰岛素抵抗与一般意义的胰岛素抵抗不同,是糖尿病患者对皮下注射胰岛素不敏感,但对静脉注射胰岛素的敏感性正常或接近正常。
胰岛素皮下抵抗是糖尿病患者在胰岛素治疗过程中,因皮肤阻碍或延迟胰岛素吸收进入循环,导致葡萄糖代谢失衡,是脆性糖尿病的一部分。
发病机制为吸收异常与降解异常有关。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
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作者:徐婕等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年第02期【摘要】本文就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进行探讨,认为与胰岛素靶组织在细胞、受体、受体后和分子水平的结构与功能的缺陷以及胰岛素作用调控激素异常等环节有关。
【关键词】2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发病机制;研究进展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发生的核心问题,在发病中起关键作用[1]。
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理十分复杂,不同生理病理情况下所产生的胰岛素抵抗机理不尽相同。
近年国内外对胰岛素抵抗的发病机制研究日益深入,本文就其发病机制进行探讨。
1细胞水平的缺陷主要分为肝细胞、肌细胞、脂肪细胞的缺陷。
1.1肝脏是摄取和处理葡萄糖的主要器官,体内内源性葡萄糖产生主要来自肝脏,肝糖的产生来自糖原分解与糖异生。
1.2研究发现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摄取,80%以上由骨骼肌细胞负责,因而认为骨骼肌对糖的摄取和利用减少在胰岛素抵抗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1.3脂肪细胞诱导胰岛素抵抗的可能机理如下内脏肥大脂肪细胞对胰岛素的抑制脂肪分解作用较皮下脂肪更为抵抗,对脂解激素的反应较皮下或体积小的脂肪细胞更为敏感。
其净效应是脂解作用加强,非脂化脂肪酸释放增多,流入门静脉及肝脏的FFA增高,血FFA增高,血浆高FFA浓度可同时促进肝糖产生过多及抑制肌细胞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运转及肌糖原的合成。
脂肪细胞因子及脂肪分泌蛋白质增多,这些因子与胰岛素抵抗有关。
2受体与分子水平的缺陷2.1受体前缺陷所谓受体前缺陷指胰岛素与受体结合之前的异常而言。
常见于以下情况:2.1.1胰岛素抗体的形成其干扰了胰岛素与其受体的正常结合,削弱了胰岛素的生物学效应。
2.1.2胰岛素的分子结构异常胰岛素基因突变所致其一级结构改变,使胰岛素生物活性降低,从而引起胰岛素抵抗。
2.1.3胰岛素降解加速。
2.1.4对胰岛素有拮抗作用的激素的增多。
如胰高糖素,甲状腺素,生长激素,肾上腺素等。
基于细胞生物学的胰岛素抵抗机理研究
基于细胞生物学的胰岛素抵抗机理研究胰岛素是一种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激素,它对于维持血糖平衡和促进葡萄糖利用具有重要作用。
然而,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成为一种严重的慢性代谢紊乱疾病,而胰岛素抵抗是其发病机理的核心。
本文旨在从细胞生物学的角度出发,介绍目前胰岛素抵抗机理的研究现状,以期为未来治疗糖尿病提供理论基础。
一、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的基本结构胰岛素作用的效应主要是通过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来实现的。
胰岛素受体为一种双链跨膜的酪氨酸激酶,分为α和β两种亚基,α亚基负责胰岛素的结合,而β亚基则具有酪氨酸激酶活性,可以磷酸化其下游的靶蛋白。
胰岛素受体激活后会导致一系列下游的信号转导,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IRS/PI3K/Akt通路:当胰岛素受体被胰岛素激活后,会磷酸化IRS-1/2,从而招募PI3K,后者则会磷酸化PtdIns(4,5) P2,生成PtdIns(3,4,5) P3,PtdIns(3,4,5) P3随后会结合到膜上的Akt,激活Akt,使其从胞浆转移到胞核中,从而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生长和增殖等过程。
2. Ras/ERK/MAPK通路:胰岛素受体激活后,可以激活GRB2和SOS蛋白,使其与酪氨酸激酶结合,进而启动Ras/ERK/MAPK信号通路,该通路参与了细胞的增殖、分化等生物学过程。
3. PI3K/PKC通路:胰岛素受体激活后,还可以通过招募PI3K,从而使得PtdIns(3,4,5) P3结合到膜上的PKC,从而激活PKC,进而参与细胞的代谢调节、生长和增殖等过程。
4. PI3K/mTOR通路:胰岛素受体激活后,可以激活PI3K,促进mTOR激活,从而参与了细胞的生长和代谢调节等过程。
以上4个信号通路,构成了胰岛素受体信号通路的核心,对于胰岛素的生物学作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二、胰岛素抵抗的机制胰岛素抵抗是由于身体对胰岛素的反应减弱,具体发病机制还不十分明确,但是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1. IRS-1/2的磷酸化:研究表明,IRS-1磷酸化状态的增加,是胰岛素抵抗的一个关键因素。
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理胰岛素抵抗的病因及发病机理摘要: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的定义有两个含义,胰岛素经典的靶细胞,如肝脏、骨骼肌及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
胰岛素抵抗的病因主要包括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可以是两者之一或者是两者交互作用,往往是两方面因素都有。
目前可以将胰岛素抵抗的机理分成:一是整体组织器官水平,其二是亚细胞和分子水平的胰岛素抵抗。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病因发病机理概论所谓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t)的定义有两个含义,胰岛素经典的靶细胞,如肝脏、骨骼肌及脂肪细胞的胰岛素敏感性和反应性降低。
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胰岛素受体对胰岛素的反应性和敏感性都降低。
胰岛素反应性主要用两个指标反应:第一是胰岛素刺激骨骼肌和脂肪细胞的葡萄糖利用;第二个指标就是抑制肝糖元产生的能力,而胰岛素的敏感性主要是指和胰岛素受体的结合能力。
经典的胰岛素抵抗理想模式图。
横坐标代表血胰岛素浓度。
胰岛素的反应性,就是刚才我们所说的胰岛素刺激骨骼肌和脂肪细胞的葡萄糖利用和抑制肝糖元产生的能力。
绿色的实线是正常的曲线,随着胰岛素浓度的增加,则胰岛素的作用就逐渐增高,最终达到最高反应。
如果胰岛素剂量反应曲线右移就表示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也就是指在同一个浓度,达不到正常的胰岛素反应的水平,即加大胰岛素剂量才能达到正常的反应,但另外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到一定程度后,胰岛素浓度无论增加到多少,它的反应也达不到正常水平,这也是反应性降低。
另外还显示了两个作用,即肝糖元的产生以及胰岛素刺激的葡萄糖利用。
左侧的纵坐标代表的是肝糖元的产生。
从左侧曲线可以看出稍微增加胰岛素就可以明显抑制肝糖元的产生。
肝糖元的产生和输出增多是空腹高血糖症的重要机理之一,而这主要是因为夜间的基础胰岛素分泌量不够,因此要解决空腹高血糖症只要很少的一点胰岛素。
所以睡前打一点胰岛素可以解决空腹高血糖症。
而从右侧的图中可以看出,如果我们要刺激肌肉等组织对葡萄糖的利用所需要的胰岛素量就很大。
雌激素对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
医药界 2020年06月第12期—194—综述(上接第193页)[49] SCHUEDA M A, ASTUR D C, BIER R S, et al. Use of computed tomography todetermine the risk of patellar dislocation in 921 patients with patellar instability[J]. Open Access J Sports Med, 2015, 6:55-62.[50] WOLNY T, SAULICZ E, LINEK P, et al. Effectiveness of physiotherapy in thetreatment of excessive lateral pressure syndrome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 preliminary report[J]. Ortop Traumatol Rehabil, 2014, 16(1):47-55.[51] YANG J S, FULKERSON J P, OBOPILWE E, et al. Patellofemoral ContactPressures After Patellar Distalization:A Biomechanical Study[J]. Arthroscopy, 2017, 33(11):2038-2044.[52] OSTERMEIER S, HOLST M, BOHNSACK M, et al. Dynamic measurementof patellofemoral contact pressure following reconstruction of the medial patellofemoral ligament:an in vitro study[J]. Clin Biomech(Bristol, Avon), 2007,22 (3):327-335.[53] ELIAS J J, WILSON D R, ADAMSON R, et al. Evaluation of a computationalmodel used to predict the patellofemoral contact pressure distribution[J]. 2004, 37(3):295-302.[54] HU H, ZHENG Y , LIU X, et al. Effects of neuromuscular training on pain intensityand self-reported functionality for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 in runners: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J]. Trials, 2019, 20(1):409.[55] 刘晓磊, 刘文辉, 苏建康, 等. 闭链离心等张训练对髌股疼痛综合征患者膝关节功能的影响[J].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2017, 32(04):419-423.[56] NELITZ M, THEILE M, DORNACHER D, et al. Analysis of failed surgeryfor patellar instability in children with open growth plates[J].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12, 20(5):822-828.[57] ZEINALZADEH A, TALEBIAN S, NAGHDI S, et al. Effects of vision andcognitive load on static postural control in subjects with and without patellofemoral pain syndrome[J]. Physiother Theory Pract, 2018, 34(4):276-285.[58] CHRISTOFORAKIS J, BULL A M, STRACHAN R K, et al. Effects of lateralretinacular release on the lateral stability of the patella[J]. Knee Surg Sports Traumatol Arthrosc, 2006, 14(3):273-277.[59] SINGH A, HARIS M, CAI K, et al. High resolution T1rho mapping of in vivohuman knee cartilage at 7T[J]. PLoS One, 2014, 9(5):e97486.[60] 余志平, 于晓峰, 于长征, 等. 关节囊外髌骨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7, 32(08):849-851.[61] 马丽艳, 陈德生, 王垚, 等. 关节镜清理结合皮下髌外侧支持带松解治疗髌骨外侧挤压综合征疗效分析[J].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13, 28(04):359-360. [62] JEONG J H, CHANG M J, KANG S B, et al. Prevalence of excessive lateralpressure syndrome in varus osteoarthritic candidates for high tibial osteotomy[J]. Knee, 2018, 25(6):1192-1196.[63] ROBERTS A, HULSE D, BENNETT A N, et al. Plantar pressure differencesbetween cases with symptoms of clinically diagnosed chronic exertional compartment syndrome and asymptomatic controls[J]. Clin Biomech(Bristol, Avon), 2017, 50:27-31.雌激素对胰岛素抵抗发生机制及研究进展李宜臻(成都市温江区人民医院,四川 成都 611130)【摘要】雌激素是人体代谢调节重要组成成分,在病理或生理状态下可以导致雌激素水平的降低,从而使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升高。
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胰岛素抵抗的机制研究。
摘要: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环节,其机制复杂且尚不完全清楚。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关于胰岛素抵抗的研究进展,主要包括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炎症因子、脂肪组织激素、酮体代谢等相关机制。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机制的作用方式和相互关系,可以为有效预防和治疗胰岛素抵抗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胰岛素抵抗;糖尿病;胰岛素信号传导;炎症因子;脂肪组织激素;酮体代谢第一章引言胰岛素抵抗是糖尿病发生和发展的关键环节,其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
胰岛素是由胰岛β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激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血糖浓度。
胰岛素抵抗通常指的是细胞对胰岛素的反应降低,导致胰岛素的生物活性减弱。
胰岛素抵抗与肥胖、代谢综合征和2型糖尿病密切相关。
本章将重点介绍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为后续章节的讨论提供基础。
第二章胰岛素信号传导通路胰岛素信号传导是胰岛素起效的关键步骤,其主要是通过胰岛素受体和下游信号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
胰岛素受体是一种跨膜受体,在胰岛β细胞和靶细胞表面均有表达。
胰岛素受体受体结合后,激活下游信号分子,包括胰岛素受体底物-1(IRS-1)和磷酸肌醇-3-激酶(PI3K)。
IRS-1通过被糖尿病信号调控蛋白(SOCS)和炎症因子的磷酸化,从而调节细胞内信号转导通路。
PI3K激活后,产生磷脂酰肌醇-3,4,5-三磷酸(PIP3),进而激活蛋白激酶B(AKT)。
AKT进一步促进肌糖原的合成和葡萄糖的摄取,并调控脂肪组织激素的分泌。
第三章炎症因子与胰岛素抵抗炎症因子是胰岛素抵抗的重要调节因素之一。
炎症反应通过产生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和C-反应蛋白(CRP)等炎症因子,干扰胰岛素信号传导,导致胰岛素抵抗。
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和调控失衡,会进一步恶化胰岛素抵抗,导致2型糖尿病的发生。
同时,胰岛素抵抗也可以促进炎症反应的发生和发展,相互之间形成恶性循环。
第四章脂肪组织激素与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激素是一类由脂肪组织分泌的激素,包括瘦素、肌肽和脂联素等。
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研究进展
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研究进展陈梦云;江国荣【摘要】Insulin resistance is an important pathophysiological basis of type 2 diabetes and is a dominant feature for metabolic syndrome. Due to the complex insulin signaling, in order to clarify the specific mechanism of insulin resistance, targeted at the mechanism of disease development, the researchers aimed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insulin resistant cell model, in which fat cell and liver cell models were used more often. However, under different cell types degrees of insulin resistance are different, and so are the mechanism by the same induction factors. In this paper,the establish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model under different cell tryes is summarized.%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和代谢综合征共同的重要病理生理基础和显著特征.由于胰岛素信号传递复杂,为阐明胰岛素抵抗产生的具体机制,研究者通过建立胰岛素抵抗细胞模型进行胰岛素抵抗研究,其中脂肪细胞和肝细胞是应用较多的两种细胞模型.然而在相同的诱导因素下不同的细胞类型发生胰岛素抵抗的程度都会不同,其机制也不尽相同.该文就关于不同细胞类型建立胰岛素抵抗模型做个相关综述.【期刊名称】《安徽医药》【年(卷),期】2012(016)002【总页数】3页(P141-143)【关键词】胰岛素抵抗;靶器官;细胞模型【作者】陈梦云;江国荣【作者单位】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210029【正文语种】中文胰岛素抵抗(Insulin Resistance,IR)是指一定量的胰岛素与其特异性受体结合后生物效应低于正常,表现为外周组织尤其是脂肪、肌肉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障碍及肝葡萄糖输出增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