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第十六章

合集下载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6年10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题答案

全国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体现个体心理活动动力特征的是(C)1-59A.价值观B.能力C.气质D.性格2.对员工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式的政策,其理论基础是(A)1-45A.“经济人”假设B.“社会人”假设C.“复杂人”假设D.“自我实现人”假设3.行为的直接动因是(A)2-63A.动机B.需要C.目标D.态度4.人们在认识特定对象时所具有的心理上的准备状态称为(C)2-70A.首因效应B.晕轮效应C.心理定势D.刻板效应5.在实际工作中,能够直接引导和限制着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使群体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的是(D)3-93 A.角色认同B.角色期待C.角色直觉D.群体规范6.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一个人工作时努力,这称为(B)3-97A.社会促进效应B.社会惰化C.协同效应D.从众效应7.在提高群体成员士气方面比较有效的沟通网络是(D)4-117A.链式B.Y式C.轮式D.环式8.信息发出者有意操纵信息的行为称为(B)4-121A.编码B.过滤C.译码D.通道9.个体与个体,或个体与群体间相互依存、相互激励的社会心理现象是(C)5-137A.情绪认同B.心理相容C.共生效应D.文化维系10.团队成员之间相互交往的根基是(B)9-205A.以关系为导向B.以任务为导向C.以利益为导向D.以信仰为导向11.每个团队都会以不同的建立方法经历三个发展阶段,即组建期、激荡期和(A)5-135A.规范期B.成熟期C.稳定期D.衰退期12.由于冲突主体内部或主体之间存在不一致或不相容的结果追求所引发的冲突称为(D)6-143A.程序冲突B.认知冲突C.情感冲突D.目标冲突13.托马斯提出了冲突管理二维模式,即坚持己见性和(D)6-150A.竞争性B.回避性C.妥协性D.合作性14.既有按职能划分的垂直领导系统,又有按产品划分的横向领导关系的组织机构是(D)7-170A.职能制B.事业部制C.模拟分权制D.矩阵制15.李维特认为,组织是一个多变的系统,包含着四个重要的变量,即结构、技术、人员和(B)7-176 A.过程B.任务C.环境D.愿景16.组织文化最重要的特征是(A)8-185A.独特性B.个体性C.间断性D.控制性17.在组织文化的维系过程中,起着特别重要作用的因素是甄选过程、社会化和(B)8-193A.市场化B.高层管理人员C.结构化D.人际关系18.利用结构性学习或用学习者的经验来学习是(B)9-200A.自主型学习B.经验型学习C.适应型学习D.行动型学习19.学习型组织的关键特征是(C)9-202A.共同愿景B.团队学习C.系统思考D.自我超越20.下列关于权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10-213/214A.权力是由职务派生出来的B.权力是由职责派生出来的C.权力是由职权派生出来的D.权力是由职位派生出来的21.领导行为理论从领导的有效性出发,集中研究领导的工作作风和(C)10-218A.个性B.能力C.行为D.素质22.在双因素理论中,与激励因素有关的因素是(B)11-238A.工作环境B.工作内容C.工作制度D.企业政策23.期望理论属于(D)11-239A.内容型激励理论B.混合型激励理论C.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D.过程型激励理论24.梅奥发现了工作群体的重要性,提出了(A)0-32A.人际关系学说B.科学管理理论C.社会系统理论D.权变系统理论25.在心理测验中,用来表明测验结果可靠性的指标是(A)0-39A.信度B.效度C.相关系数D.对比度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2016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

2016年自考组织行为学-试题与答案

全国2016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题课程代码:00152请考生按规定用笔将所有试题的答案涂、写在答题纸上。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考试课程名称、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填写在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纸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选择题部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

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行为的理论模式用函数关系式表达是A.Bf(S·P)B.Bf(P·M)C.Bf(S·E)D.Bf(P·E)2.组织行为学家西拉杰和华莱士,把研究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的系统过程归纳为A.四个步骤B.五个步骤C.六个步骤D.七个步骤3.激发人的行为并给行为以方向性的心理因素是A.需要B.动机C.态度D.信念4.创造性行为产生的内在主观特征是A.创造性需要B.创造性动机C.创造性思维D.创造性能力5.组织和员工对事业生涯进行设计、规划、实施和监控的过程是A.事业生涯管理B.事业生涯开发C.事业生涯设计D.事业生涯选择6.事业成功的关键在于A.事业生涯全面管理B.事业生涯动态管理C.事业生涯自我管理D.事业生涯组织管理7.在满足成员的社会需要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群体是A。

正式群体 B.非正式群体C。

命令群体 D.任务群体8.小道消息传播的主要方式是A.流言式B.偶然式C.单线式D.集束式9.最早对群体助长现象进行研究的是A.舒兹B.勒温C.特里普利特D.麦迪10.最早提出社会测量理论的学者是A.莫里诺B.霍曼斯C.韦伯D.阿西11.区分冲突是功能正常还是失调的指标是群体的A.合作程度B.竞争程度C.工作绩效D.凝聚力12.衡量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指标是A.工作绩效B.工作计划C.德才兼备D.工作目标13.影响领导有效性的最重要的权变因素是A.领导者自身的特点B.被领导者的特点C.领导的情景D.领导者与被领导者之间的互动关系14.现代社会中,始终约束领导决策活动过程的因素是A.社会需要B.法律责任C.组织资源D.创新能力15.动机是一种主观状态,其表现出的方式是A.行为B.目标C.需要D.行为倾向性16.决定组织运行与发展方向与水平的是A.外部环境B.公共政策C.领导者D.技术与工艺17.在组织行为学中,把权力、成就、情谊等这类动机称为A.原始动机B.习得动机C.一般动机D.生理性动机18.按照双因素理论属于激励因素的是A.工作内容B.工作环境C.工资待遇D.职务保障19.职业生活质量的理论基础是A.过程型激励理论B.行为改造型激励理论C.内容型激励理论D.强化型激励理论20.在现代组织结构的形式中,事业部制也被称为A.斯隆模型B.直线职能制C.立体组织制D.职能制21.下列不属于现代组织结构形式的是A.事业部制B.立体组织制C.矩阵制D.职能制22.组织成长阶段理论的提出者是A.卡斯特B.勒温C.罗西D。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六章

组织行为学讲义第十六章

第十六章团队建设与群体决策教学目的与教学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重点掌握团队及其特点,以及团队与群体的异同。

掌握团队的三种主要类型。

掌握影响团队绩效的主要因素。

掌握采用团队形式的好处和团队组织的适用范围,掌握高即席团队的主要特征。

掌握群体决策的性质。

重点掌握群体决策的利弊,以及群体决策中的主要问题。

掌握提高群体决策有效性的基本方法。

1.团队的概念及其特点2.团队与群体区别3.团队的类型4.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5.采用团队形式的好处6.高绩效团队的特征7.团队组织的适用范围8.群体决策的性质9.群体决策的利弊10.小集团意识对群体决策的影响11.极端性转移对群体决策的影响12.群体决策的有效性*********************************************************第一节团队与群体一、团队及其特点二、团队与群体比较三、团队的类型四、影响团队绩效的因素*********************************************************一、团队及其特点一、团队及其特点团队是由一群不同背景、不同技能、不同知识的人所组成的一种特殊类型的群体,它以成员高度的互补性、知识技能的跨职能性和信息的差异性为特征。

首先,团队成员之间有高度的相互依赖性,往往是处于复杂的互动之中。

其次,一个团队内应具有执行不同职能的成员,从而使这个团队成为跨职能的群体。

最后,由于成员间在背景、训练、能力、所接近的资源方面的差异,一个团队的成员在技能、知识、专长及信息的分配上是不平均的。

团队与传统的部门结构或其他形式的稳定性群体相比所具有的优点主要在于:(1)它可以使不同的职能并行进行,而不是顺序进行,从而大大地节省了完成组织任务的时间;(2)它可以迅速地组合、重组和解散;(3)它可以由团队成员自我调节、相互约束,促进员工参与决策过程,增强组织的民主气氛,并且削减组织中的某些中层管理职能。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5、煮蛙效应 人们可以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有所应对,但却难 以知觉到潜在的、逐步降临的危险。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o 投射偏见
当自己具有某种特性或者想法的时候,因此 判断别人也有这样的想法或特性。 以小人之心 度君子之腹。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3.6 改善认知
素; 》 自我服务归因——将好的结果归因与内因而
将食物归因于外因的倾向。 o 如何正确归因?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正确归因?
内部归因
经常性
连 贯 性
很少
很多 独 特 性
很少
外部归因
很少 一 致 性
经常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3.4 自我实现预言
o 如果一个人相信自己有动机、能力、资源区 实现某一任务(自我功效),则他会沿着这 个方向去行动和努力,并最终影响现实的结 果。
o 减少不协调认知成分; o 增加协调的认知成分; o 改变一种不协调的认知成分,
使之不再与另一个认知成分 矛盾。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情绪和个性
o 工作情绪受个性影响 o 正向情绪 o 负向情感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4.2 工作中的情绪管理
工作中的情绪重要性 o 表现出令组织满意的情绪努力、计划和控制 o 劳动过程中的情绪——窗口服务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如何减少刻板印象?
o 1、多样化意识的培养 eg: 见多识广,见怪不怪
o 2、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eg:接触越多,对个体的刻板印象就越少
o 3、决策责任 eg:决策责任有助于决策者做出正确的认 知,尽力避免刻板印象
组织行为学16章ppt(1)

组织行为学自考-2016年版-

组织行为学自考-2016年版-

第一章
第二节 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 (一)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二)对华生的行为主义理论观点的评价 二、新华生主义 (一)托尔曼的理论 (二)赫尔的理论 斯金纳的理论
16
第一章
关于个体行为的解释
三、卢因的观点 (一)卢因的群体动力论公式 (二)群体动力的内涵及理论启发 四、个体行为规律 (一)行为概述 (二)人的行为模式 (三)个体行为规律
33
第四章
第一节 沟通及其分类
一、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含义 (二)沟通的功能 二、沟通的分类 (一)按信息沟通渠道分类 (二)按信息传递方式分类 (三)按信息沟通媒介分类
34
第四章
第二节 沟通障碍及改善
一、沟通障碍 (一)空间结构设计 (二)当事人的可信性 (三)当事人的价值观及参照视角 (四)共同语言—行话 (五)过滤 (六)选择性知觉 (七)语言和情绪
(一)观察法
1、分类
2、优缺点
3.注意事项
(二)调查法
1、访谈法
2、问卷法
(三)个案分析法
(四)实验法
(五)心理测验法
11
第一章
第一节 人性假设
一、“经纪人”的假设 (一)“经纪人”的基本含义 (二)基于“经纪人”假设的管理 (三)对“经纪人”假设的评价
12
第一章
第一节 人性假设
二、“社会人”假设 (一)“社会人”假设的基本含义 (二)基于“社会人”假设的管理 (三)对“社会人”假设的评价、
组织行为学自考,2016年版
绪论
第一节 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 (一)组织行为学的概念 (二)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 1、跨学科性 2、系统性 3、权变性 4、实用性 5.科学性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

组织行为学自考笔记

善领导与群众以及各种人际关系,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对于增强群体凝聚力和整个组织的活力;对于提高工作绩效,加快社会生产力,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研究组织行为中的个体行为与管理,可以提高管理者知人善用,合理使用人才的水平。

(2)研究组织行为中的群体行为与管理,可以使管理者改善人际关系,增强他们所管辖的群体的合理凝聚力和向心力。

(3)研究组织行为中的领导行为与管理,可以促使管理者提高领导素质,改进领导行为,掌握领导艺术,增强领导的有效性。

(4)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与应用,可以加强以人为中心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研究组织行为学中的组织设计与组织变革的理论与方法,可使管理者能更好地适应环境的变化,进行组织的变革,增强活力,提高绩效.(6)研究组织行为学还有利于于管理者调适心理平衡,提高身心健康水平,从而进一步提高工作绩效。

第二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1.试论述组织行为学研究方法所应具备的特征。

答;研究方法是揭示研究对象的手段.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从实际出发的实事求是的方法。

它是正确地全面揭示研究对象的重要手段。

这种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如下六个主要特征: (1)研究程序的公开性.科学的研究方法,必须公开说明研究的全过程,所使用的程序,所测的变量和所采用的测量方法。

要使其他研究人员只要按照这样的程序去做,就能得到同样的结论.(2)收集资料的客观性.如实地客观地进行观察和实验,这是最重要的原则和特点,研究者要尽量避免受自己的个性和主观偏见的影响。

只有所收集和占有的资料是如实地客观存在,研究人员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才可能得到正确而全面的结论。

(3)观察和实验条件的可控制性。

(4)分析方法的系统性.(5)所得结论的再现性。

(6)为未来的预见性。

2。

论述组织行为学的四个步骤研究过程。

答:四个步骤的研究过程包括:(1)观察和实验。

((2)分析和评价(3)预测和推断(4)检查和验证一、选择题(常考知识点)第五章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1。

组织行为学第十六章学习心得

组织行为学第十六章学习心得

《组织行为学》第16章组织结构的基础学习心得——臧岩兵每次革命破灭后,留下来的只有烂泥一样的新官僚机制。

——弗兰兹.卡夫卡一、主要知识点归纳二、理解展开在组织设计中,公司目前有3个生产型分公司、3个销售分公司、独立台布分公司,设置了9个职能部门,在其上设置了分管高层。

从本质上说公司组织结构应属于(高层)职能制结构。

应属于职能制组织结构,从高层上进行职能分配,在目前的组织结构设置中生产型分公司和营销型分公司与职能部门处于同一层次,职能部门对生产和销售分公司的监督职能未体现,一般来说职能部门是公司层面设置的工作部门,是代表公司行使职能管理的,应直接对生产和销售分公司相应工作方面进行指导和监督及考评,应高于生产和销售分公司。

但此组织结构中,各分公司和职能部门向其分管领导负责形成命令链,协调层面在高层,但现实中生产和销售的业务协调应在分公司层面,职能部门对分公司监督关系不明朗。

此类组织结构会存在协调难问题。

但从组织层次和复杂程度上看,六个分公司和九个职能部门,从总经理、分管领导、分公司和职能部门三个层级,官僚结构。

三、建议措施1、建议公司在公司层面的组织结构中按矩阵式组织结构设计,在分公司和部门层面根据特点,生产分公司和营销分公司按直线制,职能部门按职能制。

2、公司目前组织结构设计中,应考虑到专业技术型和管理型在组织结构中与工作绩效、工作满意度的关系。

对于部门设置和人员配置上,对于职能部门负责人配置上应选用专业技术型,经公司授权直接行使监督管理具体职能,职能部门分管高层应是行政上分管,主要集中在资源管理(人财物)优化和目标实现和绩效管控上。

分公司层面上可以考虑取消分管,直接由高层兼任,从行政上分管,并配备副职主要为专业技术型的负责具体业务工作。

充分体现“高层领导要做正确的事,中层负责人要正确地做事”通过流程和制度以达到流程管事、制度管人的效果,才能保证组织机构的有效运行。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00152(2016年版)教材复习资料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自学考试00152(2016年版)教材复习资料

自学考试00125组织行为学(2016年版)复习资料绪论组织行为学的概念①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的心理和行为的规律②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范围是特定组织中人的心理和行为规律③组织行为学的研究目的是提高预测、引导及控制人的行为的能力,以提升工作绩效及员工满意度组织行为学的学科性质:①跨学科性②系统性③权变性④实用性⑤科学性组织中人的心理与行为按不同的层面分为: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心理与行为三个层次。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内容:个人心理与行为、群体心理与行为、组织行为、领导行为研究。

组织行为学的学科基础:心理学、社会学、社会心理学、人类学、政治学组织行为学的产生早期的科学管理理论:1911年,泰勒《科学管理原理》,标志着管理学正式成为独立的科学。

工业心理学:闵斯特伯格是工业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1912年他出版了《心理学与工业效率》工业社会心理学;20世纪2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梅奥“霍桑实验”,提出了“人际关系学说”管理心理学: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莱维特于1958年出版了《管理心理学》组织心理学:20世纪60年代初,莱维特《心理学年鉴》组织行为学产生组织行为学的发展(一)第一阶段:20世纪初到20世纪30年代,以泰勒(科学管理之父)、韦伯(组织管理父)和法约尔(管理过程之父)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理性模式,古典科学管理理论(二)第二阶段:20世纪30年代至20世纪60年代,以梅奥、麦格雷戈等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封闭的社会性模式(三)第三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70年代,以费德勒等人为代表,把组织看成是开放的模式,把原来的封闭观念转向开放观念是一大进步。

权变理论:费德勒、路径-目标理论:豪斯(四)第四阶段:20世纪70年代至今,综合前三阶段之所长,把组织看成是一个开放的社会性模式,要求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转变到社会文化这一更深的层次上组织行为学的研究过程:归纳综合、演绎推论、检验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一)观察法:参与观察法、非参与观察法观察法的优点:简便易行;所获得的材料比较真实;能够比较全面和深入地了解工作要求。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6版)的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圣才出品】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6版)的笔记和课后习题(含考研真题)详解-第十六章至第十八章【圣才出品】

第16章组织文化16.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难点归纳】考点一:什么是组织文化★★1.组织文化的定义组织文化,指在组织成员之间共享的一套能够将本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的意义体系。

(1)体现组织文化本质的七个主要特征①创新与冒险。

②关注细节。

③结果导向。

④员工导向。

⑤团队导向。

⑥进取心。

⑦稳定性。

(2)按照竞争价值观将文化分成四种类型①强调协作和凝聚力的宗族型文化。

②强调创新和适应力的活力型文化。

③强调控制和一致性的层级型文化。

④强调竞争和客户的市场型文化。

2.文化是描述性概念组织文化是一个描述性概念,致力于测量员工如何看待本组织。

3.组织拥有统一的文化吗很多大型组织中都存在一种主导文化和众多亚文化。

(1)主导文化。

主导文化体现的是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和共享的核心价值观,主导文化使组织具有独特的个性。

(2)亚文化。

亚文化通常在大型组织内部发展起来,反映了同一个部门或者同一个地点的成员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情况或经历。

4.强文化与弱文化(1)强文化强文化中的员工(通过接受管理调查)对于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具有相同的看法。

①在强文化中,组织的核心价值观得到强烈而广泛的认同。

②强文化能够降低员工离职率,因为组织成员与组织的立场保持高度的统一。

(2)弱文化弱文化中的员工通过接受管理调查,对组织的使命和价值观看法普遍不同。

5.文化与正规化强文化无须书面的规章制度就可以达到和高度正规化相同的可预测性、秩序和一致性。

组织文化越强,管理层就越不用费心制定正式的规章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

当员工接受了组织文化时,那些规范就内化在他们心中。

考点二:组织文化做什么★★★1.文化的功能(1)界定边界,它使得一个组织与其他组织区分开来。

(2)表达组织成员的一种身份感。

(3)促使组织成员认同和致力于比个体的自身利益更高层次的事物。

(4)增加社会系统的稳定性。

(5)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和控制机制,能够引导和塑造员工的态度和行为。

2.文化创建组织氛围(1)组织氛围的含义组织氛围是指组织成员对于其所在组织和工作环境的共同认知。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14版16章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14版16章

主文化
体现的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它 为组织中绝大多数成员所认可 和共享。
亚文化 通常在大型组织内部发展起来, 反映了其中一些成员所面临的 共同问题、情境和经历。
核心价值观 被组织普遍认可的最基本的或占主导地位的价值观。
强文化
在强文化中,组织的核心 价值观得到强烈而广泛的 认同。 文化与正规化 强文化会提高行为的一致性, 可以扮演正规化的替代物。
组织B 这也是一家制造公司。但在这里,管理层鼓励并奖励冒险与变革。 公司既重视理性 思考基础上的决策,也重视凭直觉思维做出的决策。 管理层颇感自豪的是,公司具有尝试新技术的光荣传统,并在推行 革新产品方面一直做得很成功。无论是管理者还是一般员工,只要 有好主意,公司就会鼓励他们去“实践”。失败被视为“学习经 验”。公司引以为自豪的是,公司是市场驱动的,对顾客需求的变 化能够十分迅速地做出回应。 公司要求员工遵守的规章制度很少,对员工的监督也比较宽松, 因为管理层相信自 己的员工工作努力、值得信赖。管理层看重高生 产率,但认为只有以正确的方式对待员工,才能实现高产出。公司 对于自己“优良工作环境”的声誉十分自豪。 工作活动围绕团队进行设计,公司鼓励团队成员与其他职能领域、 其他权力层级的 人交往。员工对团队之间的竞争持积极态度。员工 个体和团队都有自己的目标,奖金的分配基于他们实现目标的状况。 员工有充分的自主权选择实现目标的手段和途径。
创始人仅仅聘用和留住那些与 自己的想法和感受一致的人员 他们对于员工的思维方式和感 受方式进行灌输和社会化 创始人把自己的行为作为角色 榜样,鼓励员工认同这些信念、 价值观和假设,并进一步内化为 自己的想法和感受。
甄选 识别并雇用那些有知识、技能和能力的人 为求职者提供了一些有关组织的信息 最高管理层 高层管理者通过自己的举止言行建立起规范, 并将其渗透到组织当中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6版》完整学习笔记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第16版》完整学习笔记

罗宾斯《组织⾏为学:第16版》笔记第Ⅰ篇导论第1章什么是组织⾏为学1.1 ⼈际技能的重要性商学院的教授们逐渐意识到理解⼈们的⾏为对管理者有效性的作⽤,并在很多课程设置中,把⼈际技能作为必修课补充进来。

管理者⼈际技能的开发还有助于组织吸引和留住⾼绩效的员⼯。

积极的社会关系往往伴随着较⼩的⼯作压⼒和较低的离职意愿。

那些懂得如何与管理者进⾏有效对话且表现积极主动的员⼯,更容易得到管理者的信任,因此他们的想法经常能被采纳,⼯作满意度也会进⼀步提⾼。

创造令⼈愉悦的⼯作环境似乎还能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管理者单凭技能是不可能取得成功的,他们还需要良好的⼈际技能。

1.2 管理者做什么管理者(managers)通过他⼈来完成⼯作。

他们通过做决策、分配资源、指导他⼈的活动来实现⼯作⽬标。

管理者在组织(organization)中完成他们的⼯作。

组织是⼀种⼈们有⽬的地组合起来的社会单元,它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个体组成,在⼀个相对连续的基础上运作,以实现⼀个或⼀系列共同⽬标。

在这个组织中,监督他⼈的活动,并对实现⽬标承担责任的⼈就是管理者。

1.2.1 管理者的职能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

组织之所以存在是为了达成⼀定的⽬标,所以,必须有⼈来确定这些⽬标,并选择能够达成这些⽬标的⼿段。

管理者就是这样的⼈。

计划(planning)职能包括:确定组织的⽬标;制定达成这些⽬标的总体战略;把计划分出各种层级,以便对不同的活动惊醒整合和协调。

有证据表明,这种职能增加了管理者从低级管理层向⾼级管理层晋升的可能性。

管理者也负责组织结构的设计,我们把这种职能叫做组织(organizing)。

包括:决定要完成什么样的任务;谁来承担这些任务;如何把任务进⾏分类;谁向谁报告⼯作以及在什么地⽅做出决策额。

每个组织都由⼈组成。

于是,指导和协调这些⼈也是管理者的⼯作,这就是领导(leading)职能。

为了保证各种事项按部就班地进⾏,管理者必须对组织的绩效进⾏监控。

00152自考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00152自考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考试重点

组织:是在共同目标指导下协同工作的人群社会实体单位;它建立一定的机构,成为独立的法人;它又是通过分工合作而协调配合人们行为的组织活动过程。

观察法:指借助人的感官和各种测量仪器直接对研究对象进行观测,观测员工的工作过程、行为、内容、工具等,进行分析与归纳总结,并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的方法。

调查法:是为了达到设想的目的,制定某一计划,就一些问题对某些个人或群体进行访问或发放调查表要求被调查者回答,收集所需要的各种资料和数据,并以此来分析、推测其行为与心理倾向的研究方法。

继发性内驱力:是指情境(或环境中的其他刺激),这种情境会随着原始性内驱力的下降而成为一种内驱力。

个案分析法:研究者通过对个体、群体或组织整体情况较长时间的连续调查、了解,全面收集资料,从而研究其心理发展变化的全过程,得出研究结论的方法称为个案分析法。

实验法:是指在人为控制的环境下精确操纵自变量从而考察因变量如何因其而变化,进而研究变量间相互关系的方法。

心理测验法:采用标准化的心理测量量表或精密的测量仪器来测量被试者的方法。

情景模拟法:根据被试者所承担或将要承担的工作任务,研究人员设计一套与岗位实际情景相似的测试场景,将被试者放置于模拟的工作环境中,观察被试者的才能、行为,并按照一定的规范对所观察的行为进行评定,即为情景模拟法。

行为:人的行为是指人的有目的的活动,包括人的欲望、动机、情感、态度及意志在行为上的表现。

心理过程:是人的心理活动发生、发展的过程,它是指在客观事物的作用下,在一定的时间内,大脑反映客观现实的过程。

认识过程:是人的心理过程的初始阶段,它是通过个体的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等活动对事物属性及各方面联系的综合反映过程。

情感过程:在个体行为活动中主要表现在面部表情、生调、动作表现三个方面。

组织行为学:是研究在组织中以及组织与环境相互作用中,人们从事工作的心理活动和行为反应规律性的科学。

感觉:是个体借助感觉器官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在头脑中的反映。

组织行为学第10版第16章领导力

组织行为学第10版第16章领导力
16-10
重要的积极领导特质
任务能力(智力、知识、解决问题的技能) 人际能力(沟通、展示关爱和同理心的能力) 直觉 性格特质(尽责、纪律、道德理性、正直和诚实)。 生理特质(身体健康、抗性和精力水平) 个人特质(自信、社交性、自我监控、外向、自我调节和自我效能)。
16-11
领导特质理论的启示是什么?
A.鼓舞性激励 B.理想化影响 C.个性化关怀 D.智力激发
16-30
变革型领导模型
16-31
研究和管理启示
1. 对未来建立积极愿景,即鼓舞性激励,应该
被视为实施变革型领导的第一步
2. 最好的领导者不应只是变革型风格,而应该
是交易型和变革型两种风格兼有
3. 变革型领导不仅仅影响个体层面的结果,如
16-37
仆人式领导
仆人式领导
关注对他人的服务,而不是对自己 不太可能表现出损害他人的自私行为
16-38
视频:女性在职场领导
航天飞机指挥官艾琳·柯林斯希望能成为其他 女性的榜样。在过去的几十年里,美国空军 的生活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使得女性能够成 为航天飞机的指挥官? 柯林斯指挥官指出,文化问题是女性不像男 性那样频繁地追求数学和工程类培训和职业 的一个潜在原因。你认为这是为什么? 根据你在视频中看到的,你认为家庭责任阻 碍了女性在事业上的发展吗?
首先,组织可能希望将人格和特质测评纳入 员工雇佣和升职过程 其次,管理发展项目可以用来发掘和培养管 理人才
16-12
行为风格理论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人员认为领导行为只 有两个独立的维度:
定规行为:指建立相互尊重或信任以及关心小组 成员的需求和渴望的领导行为
关怀行为:是组织并定义群体成员应如何最大化 产出的领导行

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第十六章

自学考试0152组织行为学第十六章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 2、超事业部制 • 超事业部制又称为“部门执行制”,适用于规模
超大型化的组织,是在原事业部上面再啬一层管理机
构的形式。这种结构相当于给事业部又设立了“领导 部门”,使管理体制在分权的基础上适当地再集中。 • 3、矩阵制 • 矩阵制是由两套管理系统相结合而形成的长方
形组织结构,较适用于创新工作较多或经营环境复杂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 二、组织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 (一)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
• 1、直线制。
• 这是工业发展初期的一种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适 用于小型组织或现场作业,特点:组织中的一切管理工作 均由领导者直接指挥和管理,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上下 级的权责关系呈直线型,上级在其职权范围内具有直接指 挥权和决策权,下属必须服从。具有权责明确、命令统一、 决策迅速、反应灵敏和管理机构简单的优点。但组织发展 要受到管理者个人能力的限制,组织成员只注意上下沟通, 而忽视横向联系。
• •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 (三)社会组织体系
• 任何社会组织体系一般由政治、经济、文化 和军事四大组织系统构成,其中经济组织系统是 整个社会组织体系不的基础,尽管它不能决定社 会政治组织系统的形式,但它在本质上决定着政 治组织系统的实质。 军事组织系统也必然是最为规范化的组织系 统。四者的均衡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四者的非 均衡又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 (一)组织内部结构
• • 2、横向部门结构 部门结构可以按在管理过程中的功能分为: 机构、执行机构、参谋机构及监督机构。 • 划分部门的方式还有:按职能划分、按程度、 按地区或产品划分等方式。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 (一)组织内部结构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完整版)组织行为学考试及答案

《组织行为学》综合复习资料一、名词讲解1.组织行为学:2.知觉:3.沟通:4.集体:5.气质:6.性格二、简答题1.社会人假设的主要见解和管理方式是什么?2.动机与行为的关系是什么?3.气质对组织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影响从众行为的因素有哪些?5.霍桑试验中,为什么试验组和比较组的生产效率都提高?6.性格与气质的关系是什么?7.依照角色(保护角色、任务角色)将集体分类,并说明怎样这些集体的管理?8.保健因素和激励因素的差别是什么?9.解析能力、知识和技术的关系是什么?10.中国的传统文化对于理解企业职工组织承诺的影响是什么?11.精神激励应注意哪些问题?12.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的关系是什么?13.社会知觉的种类有哪些?14.社会惰化的原因是什么?15.集体规范的功能是什么?16.成就需要与工作绩效的关系是什么?17.个人怎样应付工作压力?答: 1、保持和同事之间友好的关系。

2、抛弃圆满主义标准,适合减低工作要求。

3、推迟满足感,工作中建立先难后易的次序。

4、分清责任,并肩负属于自己的责任。

5、每天适合做一些体育锻炼活动三、案例解析题( 26 分)“上旬拉平”。

在安排上旬生产任务时,将难干和易干的活搭配分给每个人,使每个人在上旬完成的生产指标基本拉平,这样不致损害他们完成本月任务的积极性。

“中旬超额”。

在中旬,把所有简单的活所有安排下去。

同时,依照需要也适合安排些难干的活,使多数工人在中旬即可超额完成一些工时。

“下旬稳住”。

在中旬已经超额的前提下,下旬把所有难干的活安排下去。

这时得奖已成定局,再多干即可多超,即使难干的活也感觉见义勇为,勇于肩负。

我们的课本中把它做为双因素理论的运用,请讲解它是怎样利用双因素理论的?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因素——保健因素理论是美国的行为科学家弗雷德里克· 赫茨伯格Fredrick Herzberg 于 1959 年提出来的。

他认为造成职工对工作不满的因素主若是由于企业政策、行政管理、督查、与主管的关系、工作条件、与下级的关系、地位、安全等方面的因素办理不当以致的。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16

罗宾斯《组织行为学》16
• 专门的培训会更有效 • 允许使用专门的设备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工作专门化的经济性与非经济性
E X H I B I T 16–2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什么是组织结构?
本章小测:组织结构
你认为什么类型的组织结构最需要信
任?为什么?某些组织结构中是否存
在信任的替代物?如果有,是什么?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官僚结构必死无疑?官僚化结构的特点工作专门化正规化部门化集权式控制跨度窄严格遵循命令链?官僚化存在的原因大型规模占有优势环境的动荡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得到管理官僚结构的标准化目标可以通过雇用受过高度培训的人员得以更好地实现技术维持了控制?2007prenticehallinc
第16章
组织结构的基础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部门化
对工作单元进行合并的基础。
合并组合根据: • 职能 • 产品 • 人口特征
• 过程
• 顾客
© 2007 Prentice Hall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什么是组织结构?
职权 在管理岗位中所固有的发布命令的权力,并且人们预 计这种命令会被遵从和执行。 命令链 一种从组织最高层贯穿到最基层的不间断的职权线路, 它明确指出谁要向谁报告工作。
组织设计的一些新方案
团队结构
运用工作团队作为协调组织活动的核心方式。
特点:
• • • • 打破了部门界限 把决策权下放到工作团队水平上 要求员工既是通才又是专才 创造了一个 ―灵活的官僚结构‖

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

2016年4月自学考试00152《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

2016年4月自学考试《组织行为学》试卷及答案课程代码00152全国2016年1月自考组织行为学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4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的行为特点具有( B )A.系统性B.可控性C.静态性D.单样性2.最早提出“组织科学”这一概念的是( C )A.莱维特B.梅奥C.维卡D.泰勒3.一般应用于分析受多种因素影响现象的方法是( D )A.抉择分析B.相关分析C.趋势分析D.因素分析4.要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就必须建立起正确的对人关系的( A )A.知觉B.态度C.观念D.价值观5.“效率就是生命”是一种( C )A.理性价值观B.政治性价值观C.社会价值观D.集体价值观6.下列选项不属于创造性行为的特点的是( D )A.主动性B.适应性C.有用性D.独特性7.把性格划分为A型、B型、C型、D型和E型,其分类的依据是( B )A.某种倾向性B.人的行为模式C.何种心理机能占优势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8.间断——平衡模型指出,群体在第一阶段结束时,群体发生一次转变,这个转变正好发生在群体寿命周期的( C )A.初期阶段B.第二阶段C.中间阶段 D.最后阶段9.冲突较多,不太容易随机应变的群体是( D )A.正式群体B.非正式群体C.同质群体 D.异质群体10.影响信息沟通的基本因素除了信息源、接收者、编码与解码以外,还包括( A )A.通道B.工具C.情境 D.路线11.人际心理关系形成的基础是( A )A.人们的直接感情相互作用B.人们的直接血缘关系C.人们的宗教道德观念D.人们的政治法律观念12.人们见面的次数越多、越熟悉,越可能相互喜欢。

这个结论的得出者是( D )A.伦林B.扎琼克C.费斯廷格D.奥斯卡普13.在相互依赖关系的类型中,依赖关系最为复杂的是( C )A.联营式关系B.顺序式关系C.互惠式关系D.协作式关系14.为冲突情境中的各方提供总体的行为指南的是( A )A.行为意向B.决策C.价值观系统D.个体特征15.权力具有的性质是( A )A.情景性B.确定性C.独立性D.稀缺性16.“没有一种能适应任何情况的领导模式,只能提出在特定情况下相对来说最有效的领导模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三)新型的组织结构
2.虚拟结构制
虚拟组织,也称为网络组织,实质:将精力集中在自 己最擅长的业务上,在经营中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节 省人员,还能集中精力。
优点:快速、灵活和经济。 缺点:通过契约关系进行,管理者对公司的主要职能 活动缺乏强有力的控制,供应品的质量难以预料,创新 的保密程度差。
一、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七)精简高效原则 是组织结构设计的基本要求。作为组织管理的衡量尺度, 高效是组织得以生存和竞争的关键。
(八)信息的灵活沟通原则
灵活沟通是管理目标有效实现的前提。沟通不但是协调个 体的组织凝聚剂,也是管理者激励下属、实现领导职能的基 本途径,还是组织与外界环境联系的桥梁。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一)目标原则
任何组织都有其特定的发展目标。组织结构的设计或调 整都是以实现该目标为前提的。
(二)集权与分权结合的原则
集权是组织的决策权相对集中于高层管理层。分权则恰 恰相反,它使直接控制面增大,减少管理层次,利于从环境 需要出发,灵活高效地决策。分权可以使组织更加迅速而灵 活地作出反应。授权需将适当的权限授予有能力的人,使有 关人员明确授权的内容和范围,并建立监督反馈机制。
“联邦分权制”。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1.事业部制 事业部制是一个企业内对拥有独立产品市场、独立责任利 益的部门分权管理的一种组织结构形式。优点:把统一管理、 多种经营与专业分工更好地结合起来,既保证绩效和利润、 又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培养管理人才。缺点:管理人员比 重较大,分权有可能架空公司,协调较困难,资源重复配置, 造成内耗。 基于事业部制的思想可以构筑模拟分权结构(或称模拟事 业部制)。这是介于直线职能结构和事业部结构的一种组织 结构。 模拟分权结构,优点:解决了大型企业的管理问题,使高 层管理人员集中精力于战略问题。缺点:目标明确困难、沟 通效率低、集权分权难以明晰,但对于钢铁、化工、造纸、 化纤等大型工业企业而言,不失为一种可以彩用的组织形式。
4.企业集团 企业集团是独立企业联合体的高级形式。企业集团就是 一些有经济联系的企业为了实现共同的经营目标而在秤或经 营的有关环节上联合起来的协作组织。可以集中力量,优势 互补,加速新技术的开发和利用。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三)社会组织体系
任何社会组织体系一般由政治、经济、文化和军 事四大组织系统构成,其中经济组织系统是整个社 会组织体系的基础,尽管它不能决定社会政治组织 系统的形式,但它在本质上决定着政治组织系统的 实质。 军事组织系统也必然是最为规范化的组织系统。 四者的均衡是社会稳定的基础,而四者的非均衡又 是社会发展的原因。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五)稳定性与适应性结合原则。 一成不变的组织是僵化的组织,而经常变动的组织也是无 法创出优良业绩的。
(六)执行与监督分开原则。
在组织中,应分设执行机构和监督机构,以利于暴露矛盾、 解决问题。在我国,实行党政分开也是这一原则的基本体现。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二、组织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一)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P374)
1.直线制。
这是工业发展初期的一种最简单的组织结构形式,适用于 小型组织或现场作业,特点:组织中的一切管理工作均由领 导者直接指挥和管理,不设专门的职能机构。上下级的权责 关系呈直线型,上级在其职权范围内具有直接指挥权和决策 权,下属必须服从。具有权责明确、命令统一、决策迅速、 反应灵敏和管理机构简单的优点。但组织发展要受到管理者 个人能力的限制,组织成员只注意上下沟通,而忽视横向联 系。
第一篇 研究对象与方法 • 组织行为学的对象与性质 • 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 第二篇 个体行为与管理
第四篇 • 领导理论 • 领导的决策行为 第五篇 激励理论与应用 领导行为及其有效性 • 领导行为与领导过程模式
• 个体差异与管理
• 创造性行为的研究与开发 • 事业生涯的设计、开发与管理
• 激励过程诸要素的研究
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二、组织结构理论
(三)现代组织结构理论 在20世纪60~70年代,系统权变的组织结构理论产生了。 代表人物有:巴纳德、西蒙、钱德勒、洛希、维和马奇等。 其观点如下: 1.组织是开放系统和整体系统。 2.组织的权变观念。 3.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须考虑人的心理需求是否得到 满足,应使组织成员感到自己的岑仔价值和受到组织的尊重 和信任。 4.强调领导权威主要靠领导者个人的影响力,而不是靠 行政命令。
织。具有多头领导和临时观念的倾向。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4.立体组织制 适用于跨国公司或规模巨大的跨地区公司。通常为
三维:
一是按产品划分的事业部,是产品利润中心。 二是按职能划分的专业参谋机构,是专业成本中心。 三是按地区或时间划分的管理机构,是地区或时序 利润中心。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三)新型的组织结构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二、组织结构理论
(一)传统组织结构理论 形成于20世纪30年代,代表人物有:韦伯、泰勒、法约 尔、穆尼和雷利等。主要观点:1、着重研究如何有效地利
用已有的资源,提高生产效率,获得更高的利润。2、重视
工作和制度,忽视人。3、把组织看作是一种权责分配和制 度管理的体系。4、重视人的物资需求,忽视人的社会心理 需求。传统组织结构理论信成为发展现代结构理论和管理实 践的基础。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二)组织之间的结构
1.规模和规模结构。 组织规模是指劳动手段、劳动对象和劳动者在 级别织中的集中程度。
2.专业化协作。
专业化协作是指组织在产中或劳务经营方向上
的分工和协作。对象有:整体产品或产品的零部件、
劳务和技术服务。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二)组织之间的结构
3.经济联合
经济联合是指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流通和技术开发的过 程中,相关经济组织之间有各种内在的联系和协作。同一产 业内不同层次之间的联系称为纵向经济联合;不同产业、不 同地区之间的联系和协作称为横向经济联合。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一)组织内部结构
1.纵向层次结构 管理幅度,就是指一个管理者能够直接指挥和监督的下 属数目。 管理层次:是指因管理幅度的限制而形成的组织纵向结 构的等级层次。可以划分为高层、中层和基层。 高层负责制定总目标及方针政策,也称为战略层;中层 负责制定具体计划,执行上级政策,也称业务层;基层实施 上级所安排的具体计划或工作,也称作业层。 组织的纵向层次结构应根据工作性质、复杂程度、工作 条件以及人员的能力而定。 管理层次与管理幅度成反比关系。现代控制论的研究结 果表明,管理幅度最大不能超过12,一般以一个领导者管理 7个下属为宜。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二、组织结构理论
(三)现代组织结构理论
现代组织结构理论的权变观主张依工作性质和组织成员 的特殊要求来确定组织模式,使工作、人员和组织彼此适合。
权变观有两类一般性结论:采用稳定-机械式组织和适 应-有机式组织。 传统组织结构理论是一种封闭式的系统理论。行为组织 结构理论是以人为本的理论,全面研究一切主要分系统及其 相互关系,是一种开放系统理论。
第十六章 组织结构
本章的主要内容包括:
• 一、组织结构概论 • 二、组织结构设计 • 三、组织行为科学化
第一节 组织结构概论
一、组织结构的内容
组织结构是在组织理论的指导下,经过组织设计, 由组织要素相互联结而成的相对稳定的结构模式。 (一)组织内部结构 组织内部结构指组织各要素的排列组合方式,是 组织各部门各层次所建立的一种人与人及人与事的 相互关系。 组织内部结构有:纵向层次结构、横向部门结构 和整体体制。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二、组织结构的形式与特点
(二)现代的组织结构形式
由于组织规模庞大,不宜过于集权;而组织生产、经营活
动的整体性又要求不宜过多分权。 1.事业部制 这是美国、日本的大企业、大公司普遍采用的一种组织结 构形式。它最初由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副总经理斯隆创立,是
集中政策、分散经营的典型,故而又称之为“斯隆模型”或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2.超事业部制 超事业部制又称为“部门执行制”,适用于规模超大
型化的组织,是在原事业部上面再增加一层管理机构的
形式。这种结构相当于给事业部又设立了“领导部门”, 使管理体制在分权的基础上适当地再集中。 3.矩阵制 矩阵制是由两套管理系统相结合而形成的长方形组织
结构,较适用于创新工作较多或经营环境复杂多变的组
• 激励理论研究 • 运用激励理论、建立激励机制
第三篇
群体行为与管理
• 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 群体内部互动行为
第六篇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
• 组织结构 •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 组织文化
• 群体的人际关系
• 群体间互动行为
第六篇 组织行为与组织文化
本篇的主要内容包括:
• 第十六章 组织结构 • 第十七章 组织变革与组织发展 • 第十八章 组织文化
第二节 组织结构设计
一、组织结构的设计原则
(三)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列宁曾说:管理的基本原则是,一定的人对一定的工作完 全负责。这基本上取决于责任、权限和利益三者的关系。使 工作更富于挑战性,激励员工更自学地学习,努力把工作做 好。
(四)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原则 管理者能够直接有效指挥和监督下属的数量被称为管理 幅度。通常的管理幅度在7至9人之间。第一节Βιβλιοθήκη 组织结构概论二、组织结构理论
(二)行为组织结构理论 从20世纪30年代到60年代,组织理论逐渐偏重于对动态 组织结构的研究。重视组织中人的心理反应对组织结构的影 响。代表人物有:梅奥、马其洛等。主要内容:1、组织是 一种心理与平衡的系统。2、组织是沟通与协调的系统。3、 组织是具有影响力的系统。4、组织是人与物协调的系统。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