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与团队
组织行为学6 中科大 洪进教授
群体角色种类
任务角色 建议者:提建议出谋划策 信息加工者:收集有用信息 总结者:整理综合有关信息 评价者:帮助群体检验、筛 选决策方案 维护角色 鼓励者:赞赏他人的贡献 协调者:解决群体冲突 折衷者:协调不同意见 监督者:保证每人有发表意 见的机会 积极作用
自我中心角色 阻碍者:总是设置障碍 寻求认可者:喜欢表现 支配者:喜欢驾御别人 消极作用 逃避者:对群体漠不关心
三 阶 段 群 体 动 力 模 型
群体的发展阶段
“5阶段理论”
形成阶段——走到一起,成为一员。
震荡阶段——内部冲突,领导确立。 规范化阶段——达成共识,形成凝聚力。
执行阶段——完成任务,实现目标。
解体阶段——准备解散,新的开始。
5阶段理论带有这样的假设:随着群体从第一阶段发展到 第四阶段,群体会变得越来越有效。
人们加入群体的原因
群体类型
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依是否有明文规定) 正式群体是根据组织结构或有关的规章制度建立起来的职务 分配明确的群体。 非正式群体是指员工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在工作环境中 而自发形成的群体,它既没有正式结构,也没有组织的明文 规定。 职能群体与任务群体(依组织内部不同目标) 职能群体(command group):由直接向某个主管报告工作 的下属组成。长期目标。 任务群体(task group):为完成一项工作任务在一起工作 的人。短期目标。 利益群体与友谊群体 利益群体(interest group):关心特定目标 友谊型群体(friendship group):基于共同特点
陈春花-组织行为学(第三版)第6章 群体行为
活动,情感、相互作用三 个要素,相互依赖,相互 制约。
群体通过一定的活动表 明其现实的存在。群体成员之间通过信 息沟通使得彼此的行为发生相互影响, 相互作用。群体内成员之间以及成员与 群体之间会形成一定的思想情绪和情感 反应,反过来又会影响群体的活动和群 体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
组织 行 为学
一、群体的概念及分类
⑥历史上的成功 如果某个群体有非常成功的历史,它不仅容易建立起群体合作精神来团结现
有的群体成员,同时对于群体外的人员也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和诱惑力。
组织 行 为学
四、群体发展
1.群体动力模型:
组织 行 为学
四、群体发展
1.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型:
形成阶段
震荡阶段
规范化阶段
完成阶段
休止阶段
群体的发展一般经历这五个阶段,但是因为冲突的存在,群体的发展可 能出现跳跃和停滞,各阶段界限并不是非常的严格和清晰可辨。
组织 行 为学
二、群体属性
3.地位
地位是指别人对群体中成员的位置或层次的一种社会性的界定。 地位既可以是群体正式给予的,也可以是通过教育、年龄、性 别、技能、经验等特征而非正式地获得,所以地位可以分为正式 地位和非正式地位; 地位影响成员在群体中行使的权利以及个体 所能获得的相关经济利益; 维持群体当中的地位公平感是非常重要的。
组织 行 为学
组织行为学纲要_第六章 组织中的群体行为
本章主要介绍群体的涵义、特征、功能、类型、历史、互动、理论,以及决定群体行为的内部因素、制约群体行为的外部因素、群体工作设计等内容。
第一节群体概述
一、群体的涵义
群体是指组织中由一定数量的成员根据组织设计的要求和组织体制的规定,按照组织运行程序和分工协作关系的需要,组合而成的分层次、分职能的人群集合体,它是组织运行的基本表现形式,是组织与个体之间保持正常关系必要的中介体系,具有群体共同的职能目标、行为规范、隶属关系等。
1.群体的属性
1)基本属性:组织内部的人群集合体。
2)功能属性:组织运行的基本表现形式,组织与个体之间必要的中介体系。
2.群体的形成
1)形成的原因:组织运行程序和分工协作关系的需要。
2)形成的方式:组织设计的要求和组织体制的规定。
二、群体的特征
(一)合成性
——群体总是由一定数量的成员组合而成的,没有成员的组合也就没有群体的存在,所以人群合成的客观事实就成为群体存在的基本特征。
(二)职能性
——价值特征群体是组织为了实现共同目标,根据组织运行的程序和专业分工的要求所设置的具体职能单位,每一个职能群体都有其特定的职能目标和职责功能,失去了职能目标和职责功能的群体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客观价值,所以实现职能目标、发挥职责功能就成为群体形成和发展的价值体现,而每一个群体的职能目标的轻重、履行职责的绩效也就成为衡量各群体价值高低的客观标准。
(三)多维性
——由组织的构成要素和运行程序形成的纵横交织的结构关系,使组织中的群体形成了多维性的表现特征,群体既有纵向的层次区分,也有横向的部门划分,而每一个群体又都处在纵横交织的结构关系的特定结合点位上,由此就形成了群体在组织立体式结构中纵向的一维性、横向的二维性、交叉的三维性等多维性的表现特征。
第六章群体沟通与群体冲突
大家来判断
❖ 说话时捂上嘴。
说话没把握或撒谎
❖ 握紧拳头。
意志坚决、愤怒
❖ 小腿在椅子上晃动。
不在乎
❖ 坐时架二郎腿。
舒适、无所顾虑
❖ 看一眼就闪开。
心虚、诚心不足
《组织行为学》
案例
小王是新上任的经理助理,平时工作主动积极,且效率高, 很受上司器重。那天早晨小王刚上班,电话铃就响了。为 了抓紧时间,他边接电话,边整理文件。这时,有位姓李 的员工来找小王。他见小王正忙着,就站在桌前等着。只 见小王一个电话接一个电话,最后,小李终于等到可与小 王说话了。小王头也不抬地问他有什么事,且一脸严肃。 然而,当他正要回答时,小王又突然想到什么事,与同室 的小张交代了几句······这时的小李已忍无可忍, 他发怒道:难道你们这些领导就是这样对待下属的吗?说 完,愤然离去。
《组织行为学》
二、正式沟通网络
链式
轮式
Y式
环式
全通道式
《组织行为学》
1、链式
❖ 代表群体中五个等级的上下级,彼此间交 流上行下达,下情上报。
优点:
• 传递信息速度 快,解决简单问 题时效高。
缺点:
• 信息层层传递易失真; • 每位成员沟通面窄,最 下级的沟通者只能接收失 真大的信息,有不满足感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第六章群体心理与行为基础
第一节,群体的定义与类型
①群体与群体行为
(一)什么是群体:所谓群体就是指为了实现某个特定的目标,两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组合。这个概念包括以下含义:
1、群体是由不同个体所组成的,群体中的每个人必须遵守群体的共同规范,具有群体意识的归属感。
2、群体成员之间存在一定的社会、工作关系,并以共同的群体目标为其行为的导向。
3、群体成员具有相关的活动意识,在行为和心理上都能够认识到他人的存。
4、属于同一群体的成员彼此有思想和情感上的交流。
5、每个群体成员都能够在群体中找到一定角色、地位、并在行为上达到与角色的认同。
②个人为什么加入群体
关于加入群体的动机,不是列举一、两种原因就能解释清楚的。一般来说,个人加入群体的最常见的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安全需要;(2)地位需要;(3)自尊需要;(4)情感需要;(5)权利需要;(6)实现目标的需要;
③群体发展阶段
(1)五阶段模式
在本节中,我们对大家比较熟悉的群体发展五阶段模式和最近的研究发现—间断—平衡模型—进行评术。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起,人们大都认为,群体的发展要经过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形成。其特点是,群体的目的、结构、领导都不确定。
第二阶段:震荡。是群体内部冲突阶段。
第三阶段:规范化。这个阶段中,群体内部成员之间开始形成亲密的关系,群体表现出一定的凝聚力。
第四阶段:有所作为:群体结构已经开始充分地发挥了作用,并已被群体成员完全接受。
第五阶段:中止:因为有很多的不确定因素,许多解释者都带有这样的假设:随着群体的从第一阶段发展到第四阶段,群体就会变得越来越有效。虽然这种假设在一般意义上可能成立,但使群体有效的因素远比这个模型所设定的因素更复杂。因此,五阶段发展模型对于我们理解工作群体有时很可能没有多少使用价值。(2)间断—平衡模型
组织行为学复习资料
第六章群体过程与行动
6.1群体
6.1.1定义:群体是相对于个体而言的,但不是任何几个人就能构成群体。群体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人,为了达到共同的目标,以一定的方式联系在一起进行活动的人群。
6.1.2特点
①成员们的目标共同性
群体之所以能够形成,它是以若干人的共同的活动目标为基础的,正是有了共同的目标,他们才能走到一起并彼此合作,以己之长,补他人之短,以他人之长,弥合自己之短,使群体爆发出超出单个个体之和的能量。群体的这一特性,也是群体建立和维系的基本条件。②群体自身的相对独立性
群体虽然是由一个个的个体所构成的,但一个群体,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一面。它有着自身的行为规范、行动计划,有自己的舆论,而这些规范、计划和舆论,不会因为个别成员的去留而改变。
③群体成员的群体意识性作为一个群体,它之所以能对各个成员发生影响,并能产生出巨大的动力,就是因为群体中的每个成员都意识到自己是生活在某一个群体里,在这个群体中,成员之间在行为上相互作用,互相影响,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在心理上,彼此之间都意识到对方的存在,也意识到自己是群体中的成员。
④群体的有机组合性
群体不是一个个个体的简单组合,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每个成员都在这个群体中扮演一定的角色,有一定的职务,负一定的责任,并以作好自己的工作而配合他人的活动,使群体成为一个聚集着强大动力的活动体。
6.1.3结构
群体的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成分及这些成分的有机组合。群体成员的结构可根据不同纬度进行划分,如年龄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性格结构以及观点、信念的结构等。群体结构对于群体成员的工作效率有很大影响。群体成员搭配不当,会使群体涣散,经常发生冲突,降低工作效率。
第六章 群体与团队基础 组织行为学
人们对于在某一社会单元中占据特定位置的个体所期 望的一套行为模式。
(2)角色分类
10
(3)角色分工
11
任务导向型
关系导向型
自我导向型
发起——贡献者 提出解决问题的新办法 信息寻求者 试图获得必要的信息 意见提供者 与他人分享自己的意见
协调者 调解群体冲突 妥协者 改变自己的意见已到达群体和 谐 鼓励者 赞扬和激励他人
个人获得新能 力;形成新观 念和态度;提 高成员有效交 往的能力
多样化
社会影响
37
社会促进效应 social facilitation effect 社会惰化 social loafing
社会促进效应social facilitation effect:
38
如果个体从事的是需 要高度集中注意力的 复杂工作,别人在场 可能会对绩效水平造 成消极影响。
1980年——福特金牛汽车
• 福特公司首次组成一个400人的团队研发金牛车,该车1985年上市,好评 如潮。
二、团队的类型
29
目标或 使命
存在状 态
团队类 型划分 的特征
存续时 长
权力结 构
自治程 度
团队类型划分的维度
30
问题解 决团队
自我管 理团队
常见的 团队类 型
虚拟团 队
交叉功 能团队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第二节 制约群体有效性的因素
• 二、群体成员资源:
• (一)能力:我们可以通过评价个体成员与工作有关的能 力和智力水平来部分地预测群体的绩效。一个群体的绩效 不仅仅是其成员个人能力的总和,但其成员的能力使我们 得以间接地判断群体成员在群体中能够做什么,工作效果 如何。 • (二)性格特点:具有积极意义的性格物质对群体生产率、 群体士气和群体凝聚力有积极的影响,这些性格物质主要 包括:善于社交、自我依赖、独立性强。相反,那些具有 消极意义的物质,如独断、统治欲强、反传统性等,对群 体生产率、群体士气、群体凝聚力有消极影响。这些性格 物质通过影响群体成员在群体内部的相互作用方式,而影 响到群体的绩效。
第一节 群体的定义与类型
• 一、群体与群体行为 • (二)群体行为的解释:
• 群体行为模式:每个工作体都要受到来自群 体外部各种因素的影响。但工作群体本身蕴藏着 由群体成员决定的各种资源。这包括群体成员的 智慧才能和工作动机等等。群体本身还有一个决 定其成员的角色和规范的内部结构。这些因素 (群体成员所带来的资源和群体结构)决定着群 体内部的相互作用模式和其他过程。最后,群体 的相互作用过程与绩效和满意度之间的关系,受 群体所承担的任务类型的影响。
第一节 群体的定义与类型
• (二)间断-平衡模型
• 群体的间断-平衡模型的特点是: • 群体在其长期的依惯性运行的存在过程中, 会有一个短暂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主 是由于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 和紧迫感而引发的。如果运用群体形成的五阶段 模型的术语,那就是,群体通过其形成和规范化 阶段的结合而开始存在,接着经历一个效率较低 的执行任务阶段,随后是震荡阶段,然后是一个 高绩效阶段,最后是结束阶段。
【组织行为学精品】第6章 团队
把交谈和观念想法变成实际 行动
为别人提供个人的支持和帮 助
务实、勤勉、任劳任怨;即便对工作缺乏兴趣也会尽力完成;守纪律、保 守、不爱冒风险,对待他人不斤斤计较,宽容大度
对他人信任而且兴趣浓厚,喜欢社交;思维细致,个性敏感;具有团队精 神,任何事都会以团队为中心,减少团队摩擦;没有决定权,工作中优柔 寡断,重过程不重结果
马杰里森的团队角色
© Made in China
第三节 团队角色
• 三种团队角色理论
任务中心型角色
关系中心型角色
自我中心型角色
© Made in China
第四节 塑造高绩效的团队
• 何为高绩效团队
清晰的业绩目标 互补的技能组合 核心的价值观 统一的承诺
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内外部的支持 谈判的技能 恰当的领导
霍华德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公司的老职员唐纳德·彼得森来帮助自己。彼得森在Wichita工厂很 受人尊敬,他本人也想在退休之前在承担一个有挑战性的项目以为自己的职业生涯划上一个圆 满的巨号。他参加工作40年,公司里的各种工作都做过,包括生产线工作及参谋部门的工作。 他了解“脑力”及“体力”两方面雇员存在的问题,他同意担任Wichita实验项目(团队)的领 导人,霍华德十分高兴并表示全力支持他的工作。该厂的员工分为三个职能群体:操作群体, 主要有小时制工人组成,负责操作维护萃取设备;“地下群体”由工程师、地质地质学家及地
组织行为学 陈春花 06 第六章 群体行为 第3版 华南理工大学 工商管理学院
二、群体属性
5.群体成员结构
群体成员结构是指群体成员的组成部分。群体成员结构可以分为年龄 结构、能力结构、知识结构、专业结构、个性结构、价值观结构等。
➢对于群体成员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同质性群体结构和异质性群体 结构方面。如果一个群体是由具有共同特征的个体所组成,我们可以 说这是一个同质性群体,如果一个群体是由不同特征的个体所构成, 我们称其为异质性群体。
组织 行 为学
一、群体的概念及分类
1.成为群体的条件
1 有明确的成员关系
•群体成员被认为具有相当于“证件”的成员资格
2 有持续的互动关系
•群体成员彼此之间有经常的、人对人的相互接触和联系
3 有共同规范
•群体在建立和发展过程中会逐步形成一定的行为规范 •这些行为规范约束着群体中的每一位成员的行为
4 有共同的目标导向
华
章
组文 渊
织 行 为 学
第六章 群体行为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本章目录
主要内容
一、群体的概念及分类 二、群体属性 三、群体行为特征 四、群体发展 五、群体互动 六、群体决策 七、社群及社会网络
组织 行 为学
一、群体的概念及分类
• 群体的定义:
相互联系、彼此顾及且具有显著共性的多个人的集合。
组织 行 为学
第06章群体与群体行为_组织行为学
2010-12-30
Page
18
of 40
2.角色构成的群体类型模型
• 群体发展不同阶段角色的重要性:形成阶 段,监督者和建议者的角色有助于群体奠 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前者可以使每个成员 都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后者可以为群体提 出努力方向。在风暴阶段,总结者、信息 加工者、协调者和折衷者的角色可以帮助 群体解决不可避免的冲突,顺利进入正常 化阶段。在群体正常化和发挥作用阶段, 任务角色和维护角色都很重要。
Aristotle
(384 BC - 322 BC)
Greek critic, philosopher, physicist, & zoologist
2010-12-30
Page
3
of 40
1
Part 1
群体
1
群体的概念 群体的发展阶段 群体的主要特征 群体的分类
Page
2
3
4
2010-12-30
3
群体行为的种类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 积极行为和消极行为:积极行为是指有利于完成组织目 标,有利于群体成员成长和进步的行为。反之则是消极 有利于群体成员成长和进步的行为。 行为。 行为。 主要行为和次要行为: 主要行为和次要行为:主要行为是指在群体行为中起主 导作用完成主要任务的行为; 导作用完成主要任务的行为;次要行为是指在群体行为 中居于被支配地位完成次要任务的行为。 中居于被支配地位完成次要任务的行为。 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 长期行为和短期行为:长期行为是持续时间长的稳定的 行为;短期行为是指持续时间短的变化大的行为。 行为;短期行为是指持续时间短的变化大的行为。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
二、群体成员资源
• 知识、技能、能力状况(略)
三、群 体 结 构
1,角色
• • • • •
•
•
角色意识程度 1)角色认同(同一性)态度与实际行为保持一致、 2)角色知觉(在特定情境中应该如何表现的认识、了解)、 3)角色期待(在特定情境中别人认为的应该行为)、 4)角色冲突、 5)心理契约 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 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人际间实际行为经多次重复,有关方均未明确表示 疑义,即形成心理契约。 心理契约应该被看作是组织行为的权威决定者。(规章中有明确的条文所禁 止的行为多次发生,却不受指正,对该条文的不执行便具有“合法性” 。)
二、群体发展的阶段
1、5阶段模型:
• 形成、震荡、 • 规范化、 • 执行任务、中止。
2、间断-平衡模型
• • • • • 第一次会议、 阶段1、 飞越、 阶段2、 结束。
• 3、两种模型的特点及启示:
• 对群体寿命期望及社会涵义
第二节 群体行为的解释
本节内容框图
群体 成员 资源
施加于 群体的 外部条件
——三国魏•李康《运命论》
•
社会群体所做的主要事情之一就 是通过控制我们被允许使用的定义 来控制我们。
——批判性思维
•
社群不仅描述了作为社群公民有什么,而且也描述 了他们是什么,不仅描述了一种他们(在一种自愿的 情况下)选择的关系,而且描述了一个他们发现的依 附体,不仅描述了他们认同的一种性质,而且描述了 他们的认同的一种要素成分。
组织行为学第六章 群体与团队
6.4.6 团队面临的挑战
组织行为学
“搭便车”效应(free-rider problem)
“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团队内某个成员为 了团队的利益所作的努力,团队内所有的 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 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6.4.6 团队面临的挑战 个性化与团队合作的冲突
组织行为学
个性化与团队合作的冲突是比较明显: 组织文化是高度个人主义的;
在高度重视个人成就感的组织中推行团队 方式。
6.4.6 团队面临的挑战 个人绩效考核难以准确实施
组织行为学
由于团队生产的特点,在团队中容易产生 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团队中单 个成员的努力水平不可观测,团队绩效表 现为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单个成员 的绩效往往不能准确地度量。
思考:如何有效解决?
一致的承诺 良好的沟通
恰当的领导 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
组织行为学
6.4.6 团队面临的挑战
组织行为学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也称为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 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 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 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 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 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 惰化作用。
组织行为学
? 《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
? 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由唐玄奘、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组 成的四人团队成立了。其中唐僧是团队领导、孙悟空是技术核心 、猪八戒和沙和尚是骨干成员。另外还有白龙马、六丁六甲、五 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大抵上相当于辅助人员 或者是协作部门的同事,这里暂且不提。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 观音。上级的上级是诸天神乃至如来佛祖。不消说,这是一个基 层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团队了。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 的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克服不足, 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达到共同成功。
组织行为学--群体与团队 ppt课件
隐含的意义
群体在其长期的依惯性运行的存在过程中,会有 一个短暂的变革时期,这一时期的到来,主要是 由于群体成员意识到他们完成任务的时间期限和 紧迫感而引发的。
如果运用群体形成的五阶段模型的术语,那就是, 群体通过其形成和规范化阶段的结合而开始存在, 接着经历一个效率较低的执行任务阶段,随后是 震荡阶段,然后是一个高绩效阶段,最后,是结 束阶段。
ppt课件 9
对雇员,以及雇员对雇主的期待和要求。正是这种心理契约 规定了每个角色的行为期待。成为彼此心照不宣的行动准则。
津巴多(Zimbardo)的模拟监狱实验
说明什么?
人格正常,没经过新角色要求训练 的人,也会非常极端地表现出与他 们所扮演的角色一致的行为方式。
ppt课件
10
规范
–所有群体都形成了自己的规范。
ppt课件 16
群体规模
–就完成任务而言,小群体要比大群体速度更快。
–就解决复杂和困难的任务而言,大群体总是比小群体 做得更好。 –一般说来,5人或7人的群体在采取行动时效率最高。 –奇数人员的群体更为受欢迎。
–群体规模效应——社会惰化
社会惰化是指一种倾向,指一个人在群体中工作不如单独 一个人工作时更努力。 – 拉绳子:3人—2.5倍;8人—不到4倍???
ppt课件
23
凝聚力是否越高越好
凝聚力
组织行为学第六讲:群体效应
头脑风暴(脑力激荡)法
平等、开放的参与 – 主意越多越好(数量导向) – 随心所欲发挥想象力(有新意)
– 不得评价或者批评他人(延迟 批评)
名义群体法
控制群体交往 – 召集起来接受一个任务 – 独立解答 – 共享方案 – 暂短提问(只是澄清疑问) – 对方案秘密投票表决 – 宣布群体“决议”
3 群体影响力取决于什么?
群体规模 – 群体的目标:问题解决/任务落实? – 社会惰化/社会促进 群体构成 – 异质性群体效果更好 成员权力、地位的差别 – 公平吗? – 饭店研究:谁发起一件事情? – 地位标志
权力(影响力)的来源
法定权力 个人魅力 专业知识
5 群体决策
个体决策还是群体决策?
德尔菲决策技术
专家不见面,书面提交方案,共享、
反馈、重新提交方案
优点: – 避免人情或压力 – 高效利用专家的时间 – 便于独立思考和比较 – 决策比较准确
6 团队建设
控制规模(少于12人) 多种能力构成 – 技术专长/决策专长/人际关系专长 多种角色 – 创新者/倡导者/评价者/组织者/生产者/核查 者/维护者/建议者/联络者 共同的目标 领导与结构 考评与奖励 培养相互信任
ຫໍສະໝຸດ Baidu
信任感指什么?
正直 (Integrity)(诚信) 能力 忠实(维护别人) 一致(一贯) 开放
第6章 群体与团队合作
3
理论内容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 群体与团队概述 2 群体结构 3 群体行为规律 4 群体的发展阶段 5 群体凝聚力 6 团队合作与建设
4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1
群体与团队概述
1.1群体的含义
1.群体的概念
1.4团队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团队划分成不同的类型。根据团队存在的目的 和拥有自主权的大小可将团队分成以下四种类型:
问题解决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 多功能团队 虚拟团队
8
Organizational Behavior
2
群体结构
2.1角色
角色是指群体对处于其特定位置的个人所期望的一种行为模式,是人的 一系列典型的行为特征。
有共同非目正标式,群体(in有fo共r同ma的l 规group)一般是自发形成的,以成共员同有的归兴属趣感爱好 并合为利由 作基益群 来础型体 实而群成 现建体员立(的in,te它re范没st和有规gr严则ou密p)的和组友织谊结型构群。体非(正f式ri群en体ds一hi般p和分g集r为体ou两意p)种识类。型:
Belbin)博士及其同事,经过多年的研究与实践,于20世纪80年代提
出了著名的贝尔宾团队角色理论,即一支结构合理的团队应该由以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章内容
6.1 群体的主要概念 6.2群体的行为过程 6.3 群体行为的解释 6.4团队
组织行为学
返回目录
6.1 群体的主要概念
组织行为学
群体(Group):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 依赖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 而组成的集合体。
群体的要素有四个方面: 1活动;2相互作用;3感情;4规范。
6.4.7团队的运用 团队与全面质量管理
组织行为学
全面质理管理 (TQM)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 采用团队形式;
TQM的精髓在于工作程序的改进,改进工 作程度的关键则是员的参与。
6.4.7团队的运用 质量圈(Quality circles)
组织行为学
这是一种由 8位~10位员工及主管组成的工 作群体。他们定期碰头 (一般是每周一次 ),
在高度重视个人成就感的组织中推行团队 方式。
6.4.6 团队面临的挑战 个人绩效考核难以准确实施
组织行为学
由于团队生产的特点,在团队中容易产生 较严重的信息不对称现象,使得团队中单 个成员的努力水平不可观测,团队绩效表 现为团队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单个成员 的绩效往往不能准确地度量。
思考:如何有效解决?
组织行为学
? 《西游记》中的取经团队
? 为了完成西天取经任务,由唐玄奘、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组 成的四人团队成立了。其中唐僧是团队领导、孙悟空是技术核心 、猪八戒和沙和尚是骨干成员。另外还有白龙马、六丁六甲、五 方揭谛、四值功曹、一十八位护教伽蓝,大抵上相当于辅助人员 或者是协作部门的同事,这里暂且不提。这个团队的高层领导是 观音。上级的上级是诸天神乃至如来佛祖。不消说,这是一个基 层的、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团队了。然而,即便是这样一个小小 的团队,在合作的过程中发挥每个团队成员的优点,克服不足, 经历了那么多苦难最终实现共同的目标,达到共同成功。
团队和群体的区别
领导方面 目标方面 协作方面 责任方面 技能方面 结果方面
组织行为学
群体向团队的过渡
组织行为学
计划 (Plan)
6.4.2 团队的构成要素
组织行为学
要素
目标(Purpo源自文库e) 人(People) 团队的定位(Place) 权限(Power) 计划(Plan)
6.4.3团队具备的优势
6.4.6 团队面临的挑战
组织行为学
“搭便车”效应(free-rider problem)
“搭便车效应”是指在团队内某个成员为 了团队的利益所作的努力,团队内所有的 人都有可能得益,但其成本则由这个人个 人承担,这就是搭便车效应。
6.4.6 团队面临的挑战 个性化与团队合作的冲突
组织行为学
个性化与团队合作的冲突是比较明显: 组织文化是高度个人主义的;
计划 (Plan)
团队具备的优势
组织行为学
优势
创造团结精神
管理层有时间进行战略性的思考
提高决策速度 促进员工队伍多元化 提高绩效
6.4.4团队的类型
组织行为学
解决问题型团队
自我管理型团队 多功能型团队
计划 (Plan)
6.4.5如何创建高绩效团队
要点
团队规模较小 清晰的目标
相关的技能 相互的信任
第六章 群体与团队
课件内容
群体 与 团队
组织行为学
学习目标 本章内容 本章小结
模拟练习
学习目标
组织行为学
? 熟悉角色和规范是如何影响员工行为的; ? 熟悉在全面质量管理中团队担任的角色。 ? 掌握群体行为模型中的一些关键构成要
素; ? 掌握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的区别; ? 掌握有效团队的特点;
返回目录
返回
6.1.2加入群体的动机
1.安全 2.地位 3.自尊 4.归属 5.权力
组织行为学
返回
6.1.3群体的分类
1.命令型群体(command group) 2.任务型群体(task group) 3.利益型群体 4.友谊型群体
组织行为学
返回
6.2群体的行为过程
组织行为学
群体 的
行为 过程
群体发展阶段 群体互动分析
一致的承诺 良好的沟通
恰当的领导 内部支持和外部支持
组织行为学
6.4.6 团队面临的挑战
组织行为学
社会惰化(Social loafing)
也称为社会惰化作用或社会逍遥,是 指个人与群体其他成员一起完成某种 事情时,或个人活动时有他人在场, 往往个人所付出的努力比单独时偏少, 不如单干时出力多,个人的活动积极 性与效率下降的现象,也称之为社会 惰化作用。
返回目录
模拟练习
组织行为学
? 说出你所扮演的五种角色。它们各自要 求什么样的行为?这些角色之间存在角色 冲突吗?如果有的话,它们是怎样相互冲 突的?你又是如何解决这些冲突的?
? 回顾你所处群体之中所出现的各种互动 现象,诸如协同效应、社会惰化效应、 从众行为等,并解释其原因。。
返回目录
组织行为学
讨论他们碰到的质量问题,调查问题出现 的原因,推荐问题的解决办法,采取纠正 措施。
本章小结
组织行为学
群体(Group) 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 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实现某一特定目标而组 成的集合体。 团队 (Work teams) 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 而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
只有打造高绩效团队,才能更好地发挥团队的 优势。 通过掌握高绩效团队的特征来创建高绩效团队, 发挥团队的力量能够解决组织面临的问题。
6.2.1 群体发展阶段
组织行为学
6.3 群体行为的解释
群体的外部环境条件 群体成员资源 群体结构 群体任务 群体绩效
组织行为学
返回
6.4团队
组织行为学
6.4.1团队的内涵
? 团队的定义
? 斯蒂芬罗宾斯认为工作团队 (Work teams) 是一种为了实现某一目标而 由相互协作的个体组成的正式群体 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