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课 法律伴我们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课法律伴我们成长
1.什么是未成年人?
在我国,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
2.未成年人为什么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1)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容易受到不良因素的影响和不法侵害,需要给予特殊的保护。
(2)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关爱和保护,已经成为人类的共识。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是人类文明和社会进步的应有之义。
3.我国有哪些法律关爱未成年人?
(1)我国宪法和婚姻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对保护未成年人作出了特别规定。
(2)我国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门法律,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
4.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是什么?
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四位一体,构筑起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四道防线。
5.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受到特殊保护的权利,我们应该怎样做?
(1)要珍惜自己的权利,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
(2)要尊重和维护他人的权利,自觉履行公民应尽的义务。
6.为什么要学会依法办事?
法律保障人们的幸福生活。法律保障功能的实现靠我们每个人对法律的尊崇和遵守。
7.怎样做到依法办事?
(1)依法办事,就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
①遇到问题需要解决,应当通过法治方式,表达自身合法的诉求和愿望。
②在实现自身利益的过程中,还要自觉维护他人和集体的合法权益。
(2)依法办事,就要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8.什么是法治意识?
法治意识是人们对法律发自内心的认可、崇尚、遵守和服从。
9. 为什么要树立法治意识?
(1) 当法律真正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2)建设法治中国是中国人民的共同事业,人民既是法治的践行者,又是法治的受益者。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
(3)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4)增强法治意识,依法办事,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基本要求。
10. 法治时代,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什么意义?
(1)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
(2)有利于促进法治生活方式的形成。
1.误区警示:树立法治意识主要是表达对法律的尊重之情,对我们自身没有益处。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树立法治意识,人民既是践行者,也是受益者。当法律铭刻在我们的内心时,才会充分体现其自身的价值,发挥其应有的功能。只有信赖法律、遵守法律,遇到事情才能捍卫自身合法权益。
2.误区警示: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未成年人即使犯了法,也受到它的保护,所以未成年人不受法律的约束。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①虽然未成年人受法律的特殊保护,但是未成年人同样也受法律的约束。②为了维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先后颁布了未成年人保护法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根据这两部法律,我们应对未成年人进行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对于未成年人的违法犯罪行为,要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③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要受法律的约束,任何人违反法律都要受到追究,未成年人也不例外。
3.误区警示:法治时代,人们应该尊崇法律,而不应该尊崇道德。
这种观点是错误的。法治时代,并不否认道德的重要性。人们道德水平的提高,有利于增强尊法守法的意识和自觉性,有助于促进法治文化环境的形成。所以,法治时代也必须尊崇道德。
4.法律与道德的区别与联系
(1)区别:①从制定上看,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道德是约定俗成的,是自然而然形成的。②从发挥作用的保障机制上看,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军队、警察、法庭、监狱等)保证实施的,具有强制性;道德靠人们的信念、习俗和社会舆论的力量发挥作用。③从适用范围来看,法律在全国范围内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道德的适用范围广,既调整人们的行为,也调整人们的思想。
(2)联系: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正因为法律与道德有区别,所以有必要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分别提出来;正因为二者具有一致性,所以需要而且能够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结合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