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煜《浪淘沙》赏析

合集下载

李煜唐诗《浪淘沙》

李煜唐诗《浪淘沙》

李煜唐诗《浪淘沙》李煜唐诗《浪淘沙》《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

以下是小编分享的李煜唐诗《浪淘沙》赏析,欢迎大家阅读!《浪淘沙》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前言】《浪淘沙·帘外五更风》最早见于宋代的《草堂诗余》,词作者为无名氏。

宋代至明代大多文人以为此词作者为欧阳修,清代至近代有个别学者推断此词是李清照为亡夫赵明诚所作,但没有翔实证据证明为李清照所作,所以权威学者如王学初等将此词划为李清照存疑词。

这词写得极其凄惋,感伤成分浓厚,可是读后并不感到消沉颓丧,反而被其流注于字里行间的真情实感所打动,引起共鸣,寄予同情。

一方面,与专主情致的悼亡之作有关。

这类作品,因受题材—家常琐细,写法—今昔相比的制约,类多追思往事,叙写梦境,或表哀思,或诉衷肠,字字句句,无不从肺腑中出,以是感情真挚深厚,语调委婉低回,故尔极饶情致,扣人心弦。

【注释】①《浪淘沙》:唐教坊曲,又称作《浪淘沙令》,五代时始流行长短句双调小令,又名《卖花声》。

五十四字,前后片各四平韵,多作激越凄壮之音。

②画楼:华丽的楼阁。

③拨火:因为篆香燃过后成香灰,必须拨除香灰避免断了火路。

④宝篆[zhuàn]:即篆香,一种香屑萦回象篆文一样的香。

黄庭坚《画堂春》:“宝篆烟消龙凤,画屏云锁潇湘。

”⑤紫金峰:即钟山,在今南京中山门外。

⑥雨润烟浓:是指水蒸汽腾腾,雾气浓郁。

⑦罗襟:意指罗襦的前襟。

⑧弹:挥洒。

征鸿:即大雁。

【翻译】五更时分一阵凄风从帘外吹进来,把我从梦中惊醒过来。

要想重新登上画楼却不知道该与谁一道?记得当年无聊的用玉钗拨弄香火,如今宝篆香已经燃烧殆尽。

回首看向窗外的紫金山峰,水汽腾腾烟雾缭绕,看不到山的本来面目。

看着一江春水向东流去,人却在半醒半醉之间。

罗襦襟前还留着国破夫亡的的泪水,抚去这些把它们交付给远飞的大雁。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作品)原文、翻译及赏析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标签生活、帝王、追怀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秦淮:即秦淮河。

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

赏析起句“往事只堪哀”,将全篇基调定出,并凝结到一个“哀”字上。

这“哀”是如此深重,以至于“对景难排”。

本来“对景难排”就在说无人可以倾诉,只好独自面对景物,希望能作排遣,在诉说哀痛深重的同时,已有孤独之意。

由此拈出“难”,是说孤苦之深,面对景物也无法排遣。

更接以“秋风庭院藓侵阶”,用苔藓满地写无人造访,用庭院秋风写空旷凄凉,景色已然寂寞,孤苦唯见深重。

这样便将人的孤独写得很具体,很形象,那内心的哀伤,非但是“难排”,“对景”更是徒然增痛而已。

时当秋天,是枯索萧瑟之季;身在庭院,有高墙围困之难。

而在这小院中,秋风吹过,树叶黄落,唯一的绿色就是蔓延生长的苔藓,那层暗绿一直爬到了进入堂室的台阶上,看着令人心酸。

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

浪淘沙李煜原文及翻译

浪淘沙李煜原⽂及翻译浪淘沙李煜原⽂及翻译 这⾸《浪淘沙》是李煜降宋后被掳到汴京软禁时所作,表达了他对故国、家园和往⽇美好⽣活的⽆限追思,反映出词⼈从⼀国之君沦为阶下之囚的凄凉⼼境。

以下是⼩编整理的浪淘沙李煜原⽂及翻译,欢迎阅读。

原⽂:浪淘沙 浪淘沙 作者:李煜 帘外⾬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不知⾝是客,⼀晌贪欢。

独⾃莫凭栏,⽆限江⼭,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落花春去也,天上⼈间。

注释:注释: 潺潺:形容⾬声。

阑珊:衰残。

⼀作“将阑”。

罗衾:绸被⼦。

不耐:受不了。

⼀作“不暖”。

⾝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晌:⼀会⼉,⽚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翻译: 翻译: 门帘外传来⾬声潺潺,浓郁的春意⼜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时的娱欢。

独⾃⼀⼈在暮⾊苍茫时依靠画栏,遥望辽阔⽆边的旧⽇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凋落的红花跟春天⼀起回去了,今昔对⽐,⼀是天上⼀是⼈间。

赏析:赏析: 李煜的这⾸《浪淘沙》以倒叙的⼿法先写梦酲后的.环境和感受,然后写梦境。

不过我们可以把《浪淘沙》的上⽚看作是同⼀时空中叠映的室内室外两组镜头。

室外春⾬淅沥,本来就短暂的春光即将在风⾬的摧残之下丧失。

昏暗的外景更衬托出“春意将阑”时的悲凉冷清。

室内五更时分,主⼈公⼀梦醒来,⽿昕帘外春⾬,⾝觉寒意逼⼈。

“不暖”⽽“寒”,似嫌重复,其实各有侧重。

“不暖”,是写罗衾的单薄,反映⽣括处境的可怜。

⽽“寒”字,是侧重表现李煜⼼理的凄凉悲苦。

在现实⽣活中,时时都处在⾼度的压抑,禁锢、恐惧、屈辱、悲伤的状态,只能在梦中⼀晌贪欢,他怎能不绝望,不⼼灰意冷! 《浪淘沙》下⽚写天亮后情景。

长夜难熬,⽩天是否好过⼀些?长年软禁孤室,想登楼远眺,散散⼼思。

“独⾃莫凭栏”,是先有凭栏远眺的愿望,后⼜⾃我还定。

“独⾃”凭栏,没有了当年游上苑时“车如流⽔马如龙”的喧哗热闹,也没有了“花⽉正春风”的良⾠美景,更看不到⽆限美好的故国江⼭,只能更添孤独⽽已。

李煜《浪淘沙》赏析

李煜《浪淘沙》赏析

李煜《浪淘沙》唯美古诗词,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浪淘沙》五代·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白话】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赏析】这是李煜被囚于汴京期间所写的一首小令,表达了亡国之君的孤寂生活和空怀故国的悲哀心情。

起句辟空而来,直抒胸臆,道出了往事不堪回首的悲哀心境。

“往事”,概言他昔日身为帝王的种种生活情景。

这些情景历历在目,郁积于心,成天回忆,欲罢不能。

结果呢,不仅无助于自慰,反倒越发增其悲哀。

“只堪”二字,刻画出徒想无益而又不能不想的矛盾心理和悔恨交集、触目伤怀的内在隐衷。

这种“剪不断,理还乱”的哀思愁绪,时时紧缠着他,即使面对着眼前景色,也难以排遣;不仅难以排遣,反倒更勾起他对“往事”的悲感!“景”与“事”相对而言,使得现实与往昔形成强烈的对比,暗示出囚徒困境与帝王之尊的悬殊,从而表明了无论忆昔还是面今总是难遣悲怀的根源。

两句总领全词,“哀”字即为词眼,为全词罩上一层悲哀凄凉的冷色。

“对景难排”之“景”是怎样的呢?只见“秋风庭院藓侵阶”。

“秋风”,点明时在万物萧索的季节,同时渲染了冷落的环境气氛。

“庭院”,实写所在之地,也正是作者囚居之处。

“藓侵阶”,是说那碧绿的苔藓已蔓延到门前的阶沿,那么,庭院之空寂荒凉可以想见。

词人于此以细腻的笔触、敏锐的观察、形象的画面,写出了与昔日帝王之居有天渊之别的悲凉景象,当然只能触景伤情,岂能略解愁怀呢!这时,词人的目光由侵阶的苔藓逐渐收回到门前静静垂挂的珠帘上,却毫无卷起珠帘的意思,因为身为囚徒,终日独居,有谁会来看望自己呢!“一任”,完全听任,表现出万般无奈、随它去了的莫名悲哀。

浪淘沙怀旧(李煜)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怀旧(李煜)阅读答案附赏析

浪淘沙怀旧 (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 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了什么?答:上片写春寒愁感.下片写家国恨情.(2) 天上人间一句流露了词人怎样的心境?答:流露了词人内心世界生与死的矛盾,是绝望者的希望.3. 对这首词的理解,不全恰当的一项是(C )A. 前三句,写词人被帘外潺潺的雨声惊醒,感到春天将衰残消逝,丝绸被子抵御不了五更时的春寒袭击。

B. 梦里两句是说,梦中以为自己还在做着皇帝,不知已经是亡国俘囚了。

一晌,片时片刻。

C. 无限江山即锦绣江山;别时句是说,离别时很容易(即丢失很快),再要见可就难了(即身不由己)。

D. 最后两句照应开头的春意阑珊,同时也表达逝者如斯、时不再来的慨叹。

4. 对这首词的分析,不全正确的一项是(C )A. 这首词,写的时间是暮春一个五更天的梦醒之后,写的地点是睡床上,写的事情是怀旧感今。

B. 这首词,以词人当时的囚徒生活和片刻欢乐的梦境对比,抒发了怀念故国的悲苦和绝望的心情。

C. 结尾写好的景物,好的时光一去不复返,用天上人间概括对比今昔生活,都是形象而很有余味的双关D. 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失去故国,一梦醒来无限辛酸的不幸者形象,语言精炼自然,音韵和谐流畅。

赏析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格。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浪淘沙令》(李煜)解析

《浪淘沙令》(李煜)解析
• “暮”好: 一:这个意象与全词的意境更加契合,传达出现 实的凄凉。 二:与下文衔接更恰当。正因为暮色茫茫,所以 放眼望去才会“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思考:
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呢?
这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 限伤感”。 “独自“说明词人孤独,”莫凭栏“,则是因为凭栏远 眺是为了看昔日宫阙楼阁,是以满足思念故国之情,然 而,汴京距金陵甚远,中间有”无限关山“阻隔,然而 只能是欲见不得,徒唤奈何而已。更何况无限江山已不 是南唐国土。看到这沦丧的国土和易主的江山,只能徒 增伤感。不是不想凭栏,而是不能凭栏,是为避免思见 故国而勾起无限悲苦的一种强制行动,这种心绪实际上 更为凄楚,更为悲凉。 在另一首《虞美人》词中,他说:“凭栏半日独无言, 依旧竹声新月似当年。”眼前绿竹眉月,还一似当年, 但故人、故土,不可复见,“凭栏”只能引起内心无限 痛楚,这和“独自莫凭栏”意思相仿。
李煜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 诗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 成就最高。李煜的词,继承了 晚唐以来温庭筠、韦庄等花间 派词人的传统,又受李璟、冯 延巳等的影响,语言明快、形 象生动、用情真挚,风格鲜明, 其亡国后词作更是题材广阔, 含意深沉,在晚唐五代词中别 树一帜,对后世词坛影响深远。
李煜的词现存约32首,内容主要可分作两类:
李 煜
流 水
别 时
独 自
梦 里
罗 衾
浪 帘

落 花
容 易
莫 凭
不 知
不 耐
淘 雨

春 去 也 天
见 时 难
栏 无 限 江
身 是 客 一
五 更 寒
沙 潺

令 意



浪淘沙_诗词赏析_唐_李煜

浪淘沙_诗词赏析_唐_李煜

赏析
李煜后期词反映了他亡国以后囚居生涯中的危
苦心情,确实是“眼界始大,感慨遂深”。且能以 白描手法诉说内心的极度痛苦,具有撼动读者心灵 的惊人艺术魅力。《浪淘沙·怀旧》即是以景起,由 景到情,将梦境与现实、欢乐与愁恨交织抒叙;结 尾深入一层,以自然界花落、水流、春归比喻自身 面临的厄运。语言生动,纯用白描,但却具有很大 的感染力量。
赏析
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 有入声 与去声(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 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 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两说 都可通。“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 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赏析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为什么要说“独自莫凭栏”
赏析
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
活中通常会经历到是一种人生体验。与其说它是帝 王之伤别,无宁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 遇。李煜词大多是四五十字的小令,调短字少,然 包孕极富,寄慨极深,没有高度的艺术概括力是做 不到的。
注释
1 潺潺:形容雨声。 2 阑珊:衰残。一作“将阑”。 3 罗衾[qīn]:绸被子;不耐:受不了。一作“不 暖”。 4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5 一晌:一会儿,片刻;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 乐。 6 莫:不,也作“暮”,指暮色苍茫,暗指词人人 生之暮;凭栏:靠着栏杆。 7 无限:辽阔无边;江山:指南唐河山。 8 别:分别;见:相见。 9 天上人间:相隔遥远,代指春,也兼指人。
兼指人。词人长叹水流花落,春去人逝,这不仅是 本词的结束,亦暗示词人一生的即将结束。“天上 人间” 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已的最后归宿。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译文注释及考点分析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李煜(五代)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一个人不要倚着栏杆远眺,昔日的无限江山已不再是南唐河山;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创作背景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

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

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李煜《浪淘沙》诗词欣赏

李煜《浪淘沙》诗词欣赏

1)“罗衾不耐五更寒”
表面上看,词人说罗织的锦被经受不住五更 时的寒冷。其实,细细品味,这哪是天寒?
词人表面说天寒,其实,他是心寒,只不过 他没有在表面写出来。这才是心寒达到了极点, 不觉心寒,却觉天寒!
2)“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 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பைடு நூலகம்人间。”
独自还是不要凭栏远眺了,因为那无限的江山原 来是我的,而现在却拱手让给别人了。现在的人,都 没有曾经拥有过一片江山,当然也不知失去江山的滋 味,而李煜知道,因为他经历过,他才能将愁表达得 淋漓尽致。因为离别时容易而再见到却难了。水,流 走了,花,也落了,春天已经走了,词人的“春天” 已经远去,今昔对比,一个是在天上,而一个掉到了 人间。
他是一个帝王。
他又是一个词人。
他也是一个俘虏。
他是一个有大情怀的人。 他不想当帝王,却被推上帝王的宝座。 这是一个历史的误会。 也是一个历史的玩笑。 国家不幸诗家幸。 做个词人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 又要凋减。罗织的锦被经受不住五更时 的寒冷。只有迷梦中忘掉自己是阶下之 囚,才能享受短暂的欢喜。 独自一人在暮色苍茫时倚靠画栏, 那无限的江山,离别它是容易的,而再 想见到它却是难上加难。像流失的江水, 凋落的红花和春天一起回去一样。今昔 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就象水自长流、 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 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 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 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天上人间”暗指 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一说“天上人间” 是个偏正短语,语出白居易《长恨歌》 :“但教心 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意谓天上的人间, 用在这里暗指自己来日无多 ,“天上人间”便是最 后的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真可谓 “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突破了花间词派的风 格。

古诗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

古诗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

古诗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翻译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作者为唐朝文学家李煜。

其古诗词全文如下: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翻译】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时最好不要在高楼上依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鉴赏】据《西清诗话》谓此词是作者去世前不久所写:“南唐李后主归朝后,每怀江国,且念嫔妾散落,郁郁不自聊,尝作长短句云‘帘外雨潺潺……’含思凄惋,未几下世。

”从此词低沉悲怆的基调中,透露出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流水”两句,叹息春归何处。

张泌《浣溪沙》有“天上人间何处去,旧欢新梦觉来时”之句,“天上人间”,是说相隔遥远,不知其处。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导读: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鉴赏及译文参考《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即使身盖罗织的锦被也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愉。

不该独自一人登楼凭栏远望,引起对故国的无尽思念和感慨。

离开容易再见故土就难了。

过去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注释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暮春时分,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雨,洒扫着寂寞零落的残春。

囚居之人,独自流年,已是无言的况味;落花时节,风雨飘零;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浪淘沙李煜原文浪淘沙赏析

浪淘沙李煜原文浪淘沙赏析

浪淘沙李煜原文浪淘沙赏析作者:[南唐]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金锁已科合,壮气蒿莱。

晚肥天净月华上开。

想要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注释>金剑:寓意南唐政权。

<韵译>可悲的追忆真的难以排解。

苔藓布满秋风庭院,任它朱帘不卷,反正没有人去。

已就是国被家亡了,从前搞皇帝的一切都磨灭在蒿莱之中。

晚凉天静,满天月色,记起远方的金陵,那些过去属我的宫殿的影子,还照曝光在秦淮河的清波里,只是人回去殿空!<评析>此词下堂宋后抒发自闭时心情。

“往事只堪哀”,是说想起往事就悲哀,而不是说想起悲哀的往事。

后主被俘入宋后,总是难忘故国的“往事”。

《虞美人》词说“往事知多少”;《菩萨蛮》词说“往事已成空”,可见他的“往事”是指过去欢乐“往事”。

如今触目皆悲,所以想起欢乐的往事,更倍增伤感。

开篇流露的是幸福的失落感,接下来表现的是沉重的孤独感。

庭院长满了苔藓,可见环境的极度荒凉冷清。

室内也是死气沉沉。

珠帘不卷,既是无人卷,也是无心卷帘。

户外荒凉,触目肠断,不如呆在室内消磨时光。

可长期龟缩幽闭一室,内心的孤独还是不能排解。

他在期盼人来,期盼着与人交流、倾诉,可等待“终日”,不见人来,也无人敢来。

据宋人王铚《默记》记载,后主在汴京开封的住处,每天都有“一老卒守门”,并“有旨不得与外人接”。

李煜在汴京,实质是被软禁的囚徒。

他明明知道没有人愿意来看望,也没有人敢来看望,却偏偏说“终日”有“谁来”。

他是在失望中期盼,在期盼中绝望。

这就是李后主的心态。

在极度寂寞中度日的李煜,消磨时光、排解迷茫的最出色方式就是回忆往事。

金剑沉埋入废墟,壮气疲惫于荒草,复国的机会与可能将就是一点儿也没了,只好任命吧!就这样过一天算一天吧!上片写的是白天,下片写晚上,晚凉天静,月华普照,全词的境界闪出一丝亮色,主人公的心情也为之开朗。

可这月亮已非故乡之月,就像建安时期王粲《登楼赋》所说的“虽信美而吾土”。

李煜的《虞美人》及《浪淘沙》赏析

李煜的《虞美人》及《浪淘沙》赏析

【导语】李煜南唐李后主,可谓⽣不逢时,他的诗词书画均有极⾼的⽔平,其中他的词的造诣,被称为“千古词帝“。

其作品《虞美⼈》《浪淘沙》《乌夜啼》均在历史⽂坛上占有很⾼的地位。

下⾯就和⽆忧考⼀起来了解下李煜的《虞美⼈》及《浪淘沙》,欢迎阅读! 李煜《虞美⼈》赏析 中国历从来不缺乏不务正业的皇帝,有些喜欢⼥⾊,有些喜欢男⾊,有些喜欢花鸟⾍鱼,有些喜欢书法,有些喜欢⽊匠,还有些喜欢诗词歌赋。

李煜就是最后⼀种。

作为⼀个皇帝,李煜是不称职的,终⽇忙于诗词歌赋,风花雪⽉,对国家政治基本上⼀窍不通。

⽽作为词⼈,李煜是及其成功的,他的词意象奇特,⽤词别致,意境深远,在⽂学有极的⾼地位。

虞美⼈是李煜的流传最⼴的⼀⾸词,也是李煜最后⼀⾸词。

所以读起来哀婉凄凉,⼗分能引起⼈的共鸣。

所谓苦难出诗⼈,如果李煜不亡国,如果李煜有唐宗宋祖的伟业,或许他就做不出这样缠绵悱恻的词了。

词中开头就是问句,抒发了对往⽇美好⽣活的怀念,⼀个问句⼜表现出对如今现实的⽆可奈何。

接下来的⼀句“故国不堪回⾸⽉明中”仍是对往⽇⽣活的怀念,此时的李煜已经有了悔改之⼼,可惜⼤势已去,就算东风再温柔迷⼈,李煜也没有福⽓享受了。

这句⼗分能引起⼈的共鸣,虽然我们不是⼀国之君,没有体会过亡国的苦难,但对往事的回忆,对昔⽇美好事情的追忆是每个⼈都有的。

“雕阑⽟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读到这⾥,不禁让⼈潸然泪下。

不禁让⼈想起叶芝的当你⽼了那⾸诗。

时光荏苒,⽆论你贵为天⼦还是⼀介平民,谁也逃不过时间。

于是李煜最后⽆奈的⾃问⾃答。

这句⾃问⾃答,是句千古名句。

把愁思⽐作江⽔,⽽且是春⽔。

春天之⽔意味着勃勃⽣机,可是李煜的⽣命就要结束,这样强烈的反差给读者造成剧烈的冲击。

李煜《浪淘沙》赏析 熟悉李煜的⼈应该能知道,李煜的作品分为两个时期,第⼀个时期是他还是南唐君主,享受着软⽟温⾹的时候,第⼆个就是南唐灭国,他被宋朝囚禁,整⽇神伤的时期。

⽽《浪淘沙》,就是他作于后半⽣的作品。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附译文【word版】.doc

初中语文古诗文赏析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附译文【word版】.doc

李煜《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赏析(附译文)浪淘沙·往事只堪哀李煜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锁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往事回想起来,只令人徒增哀叹;即便面对多么美好的景色,也终究难以排遣心中的愁苦。

秋风萧瑟,冷落的庭院中,爬满苔藓的台阶,触目可见。

门前的珠帘,任凭它慵懒地垂着,从不卷起,反正整天也不会有人来探望。

横江的铁锁链,已经深深地埋于江底;豪壮的气概,也早已付与荒郊野草。

傍晚的天气渐渐转凉,这时的天空是那样的明净,月光毫无遮拦地洒满秦淮河上。

【注释】①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②一任:任凭。

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

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

一桁:一列,一挂。

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③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④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

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

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

众说皆可通。

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

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

《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

《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

”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⑤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

《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⑥”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⑦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⑧秦淮:即秦淮河。

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

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

李煜词《浪淘沙》原文、新译、注解与艺术手法

李煜词《浪淘沙》原文、新译、注解与艺术手法

李煜词《浪淘沙》原文、新译、注解与艺术手法
词牌名浪淘沙原为唐教坊曲名,以七言绝句入曲,至南唐李煜起改为两段长短句双调小令,代表作即该首词。

本文参考其它译文,对这篇名作重新翻译和注释,对词律、修辞等艺术手法详加分析,文后还附有阅读练习及参考答案。

原文
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1,罗衾不耐五更寒2。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3。

独自莫凭阑4,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5。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6。

注释
1.潺潺:雨声。

阑珊:残尽。

春意阑珊:春日将尽。

1
2.罗衾(qīn):绸被。

3.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饷:同“晌”(shǎng):一会儿,片
刻。

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4.莫:通“暮”,夜晚。

阑:同“栏”,栏杆。

凭:靠,倚靠。

5.江山:指南唐河山。

别时:指被迫离别故国时。

见时:再见故国。

6.流水落花:落花随流水而去。

译文
门帘外雨声潺潺,
浓郁的春意即将凋残,
单薄的锦被不能承受五更时的冷寒。

迷梦中不知已是羁旅之客,
只能贪恋片时的娱欢。

独自在暮色中倚靠画栏,
眺望无限的旧日江山,
离别它容易再要见到已很艰难。

象流失的江水载着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逝去,
今昔对比仿佛天上与人间。

作者简介
2。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

李煜《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赏析浪淘沙令·帘外雨潺潺五代: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只有迷梦中忘掉自身是羁旅之客,才能享受片时的欢娱。

独自一人在太阳下山时在高楼上倚靠栏杆遥望远方,因为想到旧时拥有的无限江山,心中便会泛起无限伤感。

离别它是容易的,再要见到它就很艰难。

像流失的江水凋落的红花跟春天一起回去也,今昔对比,一是天上一是人间。

注释此词原为唐教坊曲,又名《浪淘沙令》、《卖花声》等。

唐人多用七言绝句入曲,南唐李煜始演为长短句。

双调,五十四字(宋人有稍作增减者),平韵,此调又由柳永、周邦彦演为长调《浪淘沙漫》,是别格。

潺潺:形容雨声。

阑珊:衰残。

一作“将阑”。

罗衾(音qīn):绸被子。

不耐:受不了。

一作“不暖”。

身是客:指被拘汴京,形同囚徒。

一晌(音shǎng):一会儿,片刻。

一作“饷”(音xiǎng)贪欢:指贪恋梦境中的欢乐。

凭栏:靠着栏杆。

江山:指南唐河山。

赏析此词基调低沉悲怆,透露出李煜这个亡国之君绵绵不尽的故土之思,可以说这是一支宛转凄苦的哀歌。

上片用倒叙,先写梦醒再写梦中。

起首说五更梦回,薄薄的罗衾挡不住晨寒的侵袭。

帘外,是潺潺不断的春雨,是寂寞零落的残春;这种境地使他倍增凄苦之感。

“梦里”两句,回过来追忆梦中情事,睡梦里好象忘记自己身为俘虏,似乎还在故国华美的宫殿里,贪恋着片刻的欢娱,可是梦醒以后,“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浪淘沙》),却加倍地感到痛苦。

过片三句自为呼应。

说“独自莫凭栏”,是因为“凭栏”而不见“无限江山”,又将引起“无限伤感”。

“别时容易见时难”,是当时常用的语言。

《颜氏家训·风操》有“别易会难”之句,曹丕《燕歌行》中也说“别日何易会日难”。

然而作者所说的“别”,并不仅仅指亲友之间,而主要是与故国“无限江山”分别;至于“见时难”,即指亡国以后,不可能见到故土的悲哀之感,这也就是他不敢凭栏的原因。

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李煜《浪淘沙 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阅读答案附翻译赏析【阅读理解题目】:浪淘沙①(南唐)李煜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

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注释]①此词婉转曲折,词中的自然环境和身心感受,更多象征性,也更有典型性。

(1)下片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莫”和“暮”两种读法和意义。

根据诗意,说说你认为哪一个更好。

(2)“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

(3)作者善于把自己的生活感受,作高度的艺术概括。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流露帝王之气,倒是常常以普通人的口吻作诗,所以容易唤起读者的共鸣。

这首诗中最有广泛影响的诗句是:。

【参考答案】:(1)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两说都可以。

(2)春意阑珊(3)“别时容易见时难”或“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问题】1、说说“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它所传达出来的神韵。

答:A以声写静,传达出词人亡国后的孤寂之感。

B以雨滴声声写出词人内心愁绪纷扰。

C以春雨之寒,衬托人物内心的悲凉。

总结:白描手法,以粗细条的景物勾画,营造深沉的意境,传达出丰富的内心活动。

2、正常顺序应为“梦欢”“春寒”“梦醒”,而词中却为“春寒”“梦醒”“梦欢”,作用如何。

答:为了突出现实的孤寂凄凉,“梦欢”为反衬而已。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

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3、“梦里不知身是客,一饷贪欢”的表达作用。

答:以梦的短,写现实之长;以梦的欢,写现实的悲;以梦中的主,写现实的客:表达了词人沦为亡国奴的孤寂凄凉。

(引导学生比较“客”的含义)虚实结合译文门帘外传来雨声潺潺,浓郁的春意又要凋残。

罗织的锦被受不住五更时的冷寒。

浪淘沙李煜赏析

浪淘沙李煜赏析

浪淘沙李煜赏析李煜啊,那可是个很特别的人物呢。

他写的《浪淘沙》就像是他在倾诉自己的小秘密一样。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你看啊,外面的雨淅淅沥沥的,就像有人在轻轻哭泣似的。

这时候春天都快走光了,那点春意啊,就剩那么一丁点儿了。

他呢,盖着被子都觉得五更天的时候冷得不行。

这可不仅仅是身体冷哦,他的心也是冷飕飕的。

他从一国之君变成了阶下囚,这种落差就像从天上掉到地下,他能不心寒吗?“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这一句可太让人心疼了。

他在梦里的时候啊,就忘了自己现在是个囚徒了,还能在梦里享受一下曾经当皇帝时的欢乐时光呢。

就像我们有时候也会做那种美梦,在梦里什么烦恼都没有,可是一醒来就又回到残酷的现实啦。

李煜这时候就像个可怜的小孩子,只能在梦里找一点安慰。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他说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可千万别去靠着栏杆看啊。

为啥呢?因为那大好的江山啊,都已经不属于他了。

当初失去的时候好像很容易,可是现在想要再看一眼,再拥有,那简直比登天还难。

这就好比我们失去了自己心爱的东西,当时可能没太在意,等发现再也找不回来的时候,就后悔得不得了。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这一句简直绝了。

那流水把落花都带走了,春天也彻底没了。

他觉得自己的生活啊,就像从天上一下子掉到了人间地狱。

他曾经在皇宫里,那是天上般的生活,要啥有啥,现在呢,被困在一个小地方,受尽屈辱。

他心里的那种绝望和无奈,就通过这几个字全都表现出来了。

李煜写这首词的时候,就像是把自己的心掏出来给我们看一样。

他没有藏着掖着,把自己对过去的怀念,对现状的不满和无奈,都赤裸裸地写出来了。

我们读他的词,就像是在听一个老朋友在跟我们诉说他的悲惨遭遇。

他不是在写词,他是在哭,在呐喊,在抒发自己的情感。

所以啊,这首《浪淘沙》才这么感人,这么让我们觉得真实。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李煜《浪淘沙帘外雨潺潺》赏析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

罗衾不耐五更寒。

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

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上阕两句采用了倒叙的手法。

词人在梦里暂时忘却了俘虏的身份,贪恋着片刻的欢愉。

但美梦易醒,帘外潺潺春雨、阵阵春寒惊醒了美梦,使他重又回到了真实人生的凄凉景况中来。

梦里梦外的巨大反差其实也是今昔两种生活的对比,是作为一国之君和阶下之囚的对比。

写梦中之“欢”,谁知梦中越欢,梦醒越苦;不着悲、愁等字眼,但悲苦之情可以想见。

李清照在《声声慢》中这样写“雨”:“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愁情毕现。

“帘外雨潺潺”,这雨似乎更是词人心间下起的泪雨;“春意阑珊”,春光无限好,可是已经衰残了,就像美好的“往事”一去难返;“罗衾不耐五更寒”,禁不住的寒意,不仅来自自然界,更来自凄凉孤冷的内心世界。

李煜《菩萨蛮》词有句:“故国梦重归,觉来双泪垂”。

所写的情境与此相似,但《菩萨蛮》写得直率,此词则婉转曲折。

下阕首句“独自莫凭栏”的“莫”字,有“莫”与“暮”两种读法。

作“莫凭栏”,是因凭栏而见故国江山,将引起无限伤感,作“暮凭栏”,是晚眺江山遥远,深感“别时容易见时难”。

李商隐曾在《无题》诗中写下“相见时难别亦难”,表达了人们普遍的情感。

降宋后被掳到汴京,告别旧都金陵,难舍难离,《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中“最是仓皇辞庙日”一句表达的正是这种情感。

这里却说“别时容易”,可见“容易”是为了突出一别之后再见之难;“见时难”似也包含着好景难再,韶华已逝的感慨。

“流水落花春去也”,与上片“春意阑珊”相呼应,同时也暗喻来日无多,不久于人世。

就象水自长流、花自飘落,春天自要归去,人生的春天也已完结,一“去”字包含了多少留恋、惋惜、哀痛和沧桑。

昔日人上君的地位和今日阶下囚的遭遇就象一个天上、一个人间般遥不可及。

“天上人间”暗指今昔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际遇。

这一句,语出白居易《长恨歌》:“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

”“天上人间”,本是一个专属名词,并非天上与人间并列。

李煜用在这里,似指自己的最后归宿。

这首词表达惨痛欲绝的国破家亡的情感,可谓“语语沉痛,字字泪珠,以歌当哭,千古哀音”。

词的格调悲壮,意境深远。

应该说,李煜词的抒情特色,就是善于从生活实感出发,抒写自己人生经历中的真切感受,自然明净,含蓄深沉。

同时,他又善于把自己的生活感受,同高度的艺术概括力结合起来。

身为亡国之君的李煜,在词中很少作帝王家语,倒是以近乎普通人的身份,诉说自己的不幸和哀苦。

这些词就具有了可与人们感情上相互沟通、唤起共鸣的因素。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如此,此词亦如此。

即以“别时容易见时难”而言,便是人们在生活中通常会经历到的一种人生体验。

与其说它是帝王之伤别,不如说它概括了离别中的人们的普遍遭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