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习题课件(图片版):第16课 三国鼎立 (共12张PPT)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6张PPT)
中国历史纪年表(部分)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约前2070年——约前1600年) (约前1600年——前1046年)
(前1046年——前771年) (春秋时期) (公元前770~前476年)
(战国时期) (公元前475~前221年)
(前221年——前207年)
(前202年——9年) (25年——220年)
第16课 三国鼎立
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正确意见。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居于优势 的曹操为何会失败?
1.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曹操
水战,水土不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 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动 脑 筋:
你从曹操在官渡之战和赤 壁之战一胜一败的不同结局中 吸取了什么经验教训呢?
多方面延揽人才,使
江东的统治日益巩固。
第16课 三国鼎立
官渡之战与赤壁之战对比表
名称
时间
交战 双方
结果 影响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200年 208年
为统一北 曹操—袁绍 曹操胜利 方奠定了
基础
曹操—孙刘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 局面的形成
奠定了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三、三国鼎立
1、三国建立的背景:
赤壁之战以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 扫平关中的割据势力,完成了北方的统 一;刘备得到两湖大部分地区,又占取 四川、云贵地区:孙权把他的统治范围 延伸到福建、广东、胡南、湖北。这样, 三个军阀的势力相当,但任何一方又都 不具备统一全国的条件。
意义: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刘备简介
刘备:祖先是西汉宗亲,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30张PPT)
①组成联军,战略得当 孙、刘 ②采用火攻,战术得当 ③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水土不服
失败原因
曹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教训: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然
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材料:
曹操的势力是怎 样壮大的? 作为参考
(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 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4)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水 土不服
曹 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 轻敌;战术失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 苏轼)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袁 绍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
三四 万人
操
以少胜多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 渡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结果
失败原因
曹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轻敌;战术失误
教训:①应随时保持谦虚、谨慎的作风,骄傲必然失败;②重视合理利用自然
条件;③培养善于观察、思考的好习惯;④团结可以战胜强大敌人等。
曹操 刘璋 刘表
袁术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材料:
曹操的势力是怎 样壮大的? 作为参考
(1)政治谋略得当,“挟天子以令诸侯”. (2)重视人才.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有才能的人。 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3)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兵士耕田,既保证 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4)军事才能出众,战略战术得当.
孙、刘
2.采取火攻,战术得当 3.利用气候、地理条件 客观:官兵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水 土不服
曹 操
主观:因实力强大而骄傲自满;松懈、 轻敌;战术失误
念奴娇· 赤壁怀古 大江东去,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 故垒西边,人道是, 三国周郎赤壁。 乱石穿空,惊涛拍岸, 卷起千堆雪。 江山如画, 一时多少豪杰。 (宋· 苏轼)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袁 绍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
三四 万人
操
以少胜多
第四学习主题
第1课
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官 渡 之 战
时间 交战双方
公元200年
袁绍和曹操
以少胜多 曹操胜利
战争特点
结果
七年级上册历史课件第16课三国鼎立 (新人教版) (共38张PPT)
曹操
讨论:
曹操为什么能迅速壮大?
材料一:曹操多谋善断,很有眼光。在人们都 为汉朝的命运担心时,曹操迎合人心,于196年去 洛阳,迎献帝到许,用皇帝的名义向其他军阀发 号施令,“挟天子以令诸侯”,占有政治优势。 材料二:三次发布求贤令 ,选拔和任用一些 有才能的人。他们辅佐曹操成就大业。
材料三:曹操在北方实行屯田招募农民垦荒,组织 兵士耕田,既保证了军粮又赢得了民心,实力不断增强。
—曹操
讲故事
《三顾茅庐》
臣本布衣,躬耕南阳
赤 壁 之 战
赤壁之战
208年,曹操率领20万大军南下,想要统一天下。孙权、刘备组成 五万联军,在赤壁与曹军展开决战。联军利用曹军不习水战、连 锁战舰的弱点,用火攻大败曹军。曹操带领少数人马,慌忙逃回 北方。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的基 础,又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渡之战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是我国古代一次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
官 渡 之 战
公元200年
袁绍 十万人
夜袭乌巢,烧 毁袁军粮草
乌巢
官渡
曹
三四 万人
操
以少胜多
思考:
曹操为什么能打败袁绍?
①曹操,政治上“挟天子以令诸 侯”招贤纳士,并虚心采纳正确意见; 经济上实行屯田,奖励农耕;军事 上以守为攻,伺机而动,烧毁袁军 粮草。 ②袁绍骄傲轻敌,听不进不同意 见。
翻 车
魏国修建许多 水利工程,北 方的生产明显 恢复和发展起 来, “家家 丰足,仓库盈 溢” 。
蜀汉丝织业兴旺,蜀锦行销三国, 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速了西 南地区的发展 蜀
国 的 丝 织 业 兴 旺 , 蜀 锦 行 销 三 国 。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历史上册课件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19张PPT)
开篇道: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是在治、乱两个 极点中呈波浪式前进,治为主流。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起义(黄巾军) 军阀割据
“千里无人烟”“白骨蔽平原”。
一、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结果:
2.没有实现; 3.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不 具备统一能力。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魏国重视( 大力兴修( ), )。
翻车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国号 魏 蜀 吴
时间 220 221 229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今南京)
课堂小结:
一、官渡之战(200年)
曹操--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名 成 八 阵 图 。
功 盖 三 分 国 ,
三顾茅庐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曹(20万)
赤壁
之战
孙、刘联军孙 (5万)
火烧赤壁
时间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 居于优势的曹操为 何会失败?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夏商周 春秋战国 秦 两汉 三国 两晋 南北朝 隋 唐
中国历史社会的发展是在治、乱两个 极点中呈波浪式前进,治为主流。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
东汉末年外戚宦官交替专权 农民起义(黄巾军) 军阀割据
“千里无人烟”“白骨蔽平原”。
一、官渡之战
时间:
公元200年
交战双方: 结果:
2.没有实现; 3.赤壁之战,曹操战败,不 具备统一能力。
220年,曹丕 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 都洛阳。 魏
蜀 221年,刘备称 帝,国号汉, 史称蜀汉,定 都成都。
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222年,孙 权称王,国 号吴,定都 建业。
曹魏重视农耕
屯田
魏国重视( 大力兴修( ), )。
翻车
孙吴开发江南
吴国船只
吴-青瓷羊
国号 魏 蜀 吴
时间 220 221 229
建立者 曹丕 刘备 孙权
都城 洛阳 成都 建业 (今南京)
课堂小结:
一、官渡之战(200年)
曹操--袁绍 奠定了曹操统一北方的基础。
二、赤壁之战(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奠定了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三、三国鼎立 1、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2、三国经济的发展
名 成 八 阵 图 。
功 盖 三 分 国 ,
三顾茅庐
208年 曹操——孙刘联军
曹(20万)
赤壁
之战
孙、刘联军孙 (5万)
火烧赤壁
时间
公元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以少胜多 曹操失败 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基础
交战双方
战争特点 结果 作用
赤壁之战中军事上 居于优势的曹操为 何会失败?
人教版历史(2016部编版)七年级上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44张PPT)(共44张PPT)
第四单元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第16课 三国鼎立
壁 之 战
三 国 鼎 立
■
一、官渡之战
1.背 景:
东汉王朝的崩溃
• 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防止外戚 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 不让他们权力过大。皇帝死后, 和帝十岁即位。以后继位皇帝多 是小儿,太后则是少年寡妇。太 后临朝听政,实际上是依靠娘家 的父兄掌权,因此形成庞大的外 戚权力集团,左右朝政。小皇帝 多数不是太后亲生,年长之后, 忌惮外戚权势,怕被废黜,就以 身边的宦官为心腹,除掉外戚集 团,于是宦官又掌握大权。外戚 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极为黑暗。
刘璋
表
一、官渡之战
1.背 景:A. 东汉末年,各地军阀长期混战;
B. 在北方,袁绍势力很大;曹操的势力也 不断壮大。 袁绍 (河北一带,十万大军) 2.交战双方: Vs 曹操 (河南一带,三四万人) 3.时 间: 4.地 5.结 点: 果:
6.特
点: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袁绍中计,大 军西调,欲堵 击曹军。 曹操声东击西, 佯攻延津。
• 184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民大起 义。黄巾军只战斗了9个月就失败了。在镇压农民起义过 程中,掌握地方政权的豪强地主开始变成了割据一方的 军阀。农民起义被镇压后,这些军阀之间长期争夺,出 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来人口集 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 鸣”的现象。
经济上:采用屯田措施,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 近屯田。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 (民屯、军屯) 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屯田的兵士平时屯 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解决了流民的生计, 又筹集了军粮,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第16课 三国鼎立
壁 之 战
三 国 鼎 立
■
一、官渡之战
1.背 景:
东汉王朝的崩溃
• 东汉前期,皇帝很注意防止外戚 干政,严格限制他们的政治权力 不让他们权力过大。皇帝死后, 和帝十岁即位。以后继位皇帝多 是小儿,太后则是少年寡妇。太 后临朝听政,实际上是依靠娘家 的父兄掌权,因此形成庞大的外 戚权力集团,左右朝政。小皇帝 多数不是太后亲生,年长之后, 忌惮外戚权势,怕被废黜,就以 身边的宦官为心腹,除掉外戚集 团,于是宦官又掌握大权。外戚 宦官交替专权,政治极为黑暗。
刘璋
表
一、官渡之战
1.背 景:A. 东汉末年,各地军阀长期混战;
B. 在北方,袁绍势力很大;曹操的势力也 不断壮大。 袁绍 (河北一带,十万大军) 2.交战双方: Vs 曹操 (河南一带,三四万人) 3.时 间: 4.地 5.结 点: 果:
6.特
点:
公元200年 官渡之战
袁绍中计,大 军西调,欲堵 击曹军。 曹操声东击西, 佯攻延津。
• 184年,以张角为首的黄巾军在黄河南北发动了农民大起 义。黄巾军只战斗了9个月就失败了。在镇压农民起义过 程中,掌握地方政权的豪强地主开始变成了割据一方的 军阀。农民起义被镇压后,这些军阀之间长期争夺,出 现了军阀混战的局面,给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和痛苦, 同时也使北方的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原来人口集 中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出现了“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 鸣”的现象。
经济上:采用屯田措施,奖励农耕,发展生产。 材料三:为了解决军粮问题,曹操采纳部下的建议,招募流民在许昌附 近屯田。屯田农民可以不负担兵役和徭役,而且有了安定的生活,所以 (民屯、军屯) 他们的生产积极性比较高。除了民屯外,还有军屯,屯田的兵士平时屯 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解决了流民的生计, 又筹集了军粮,从而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优质课件(共26张PPT)
草船借箭
我们应该如何看待文学作品中的历史? 史学著作 《三国志》的记载
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 描述 用奇谋孔明借箭 献密计黄盖受刑
建安十八年 (213年) (孙)权乘大船来观军, 公(曹操)使弓弩乱发, 箭著其船,船偏重将覆, 权因回船,复以一面受 箭,箭均船平,乃还。
孙刘联军火攻战术 文学作品 《三国演义》的 描述
结果 影响
赤壁之战中曹操战败的原因?
据《三国志》记载,诸葛亮分析出曹操的劣势:劳师远征,士 1、曹军来自北方,不习水战 卒疲惫;北人不习水战… … 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瑜部将黄盖曰: 2、孙刘联军制定了正确的战术 ——《三国志》 “……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 在曹操兵败赤壁中,传统的史学家强调其思想轻敌骄傲。如张 3、曹操自持兵强,骄傲轻敌 作耀《曹操传》说:“曹操其人极易激动,易被胜利冲昏头脑”。
翻车
魏
北方出现“家家丰足,仓库盈溢”的景象。
3、蜀汉
建立:221年,刘备称帝,定 都成都,国号汉 措施: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 影响:加速西南地区的发展
蜀
诸葛亮
“三顾频频天下计 两朝开济老臣心”
4、吴国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 的最早记录。
吴
建立:222年,孙权称王,后定都建业 (南京),国号吴 措施:开发江东,发展了造船业、海外 贸易;230年,派卫温率领船队到达夷 洲(台湾) 影响:加强了台湾与内地的联系
材料二:提倡“唯才是举”,他曾三次发出《求贤令》,因而曹操周围 用人上:重用人才,唯才是举 “猛将如云,谋臣如雨”。 材料三:曹操招募流民在许昌附近屯田,除了民屯还有军屯,兵士平时屯 种,战时打仗。屯田制的推行,使荒地大量开发,军粮供应有了保证,为 经济上:实行屯田,重视农业生产 曹操统一北方奠定了物质基础。
人教(部编版)版七年级历史 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6张PPT)
三、三国鼎立
1、背景:
(1)赤壁之战后,曹操转而经营关中,扫平关中的割据势 力,完成了北方的统一。
(2)刘备占领了湖南湖北的大部分以后,又向西南发展, 占取四川、云贵地区。
(3)孙权一边把他的统治范围延伸到福建、广东,一边又抢 夺了刘备在湖北、湖南的势力范围。
三国鼎立形成于: 229年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魏,定 都洛阳。
课堂练习:
1、“北平袁绍,南拒孙刘,青梅煮酒间,问天下英雄有几?因事设 奇,唯才是举,铁槊赋诗处,笑人间霸业如何!”这段材料称道的
人物应是( D )
A.刘备 B.孙权 C.诸葛亮 D.曹操
2、我国古代不乏以少胜多的著名战役,其中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
定基础的是( A )
A.赤壁之战 B.巨鹿之战 C.官渡之战 D.淝水之战
建安十三年(208年),北方曹操南下,黄盖跟随周瑜跟曹军于赤壁作战,两军对峙, 黄盖提出火攻战术,并亲往诈降,周瑜认为可行。 交战之日,黄盖准备了几十艘蒙冲、斗舰,满载薪草膏油,外用赤幔伪装,上插牙旗 ,在船后系上走舸。黄盖先向曹操投书通报投降,使曹军看见黄盖船只前来而毫无戒 备。黄盖遂令燃点柴草,同时发火,火乘风势波及曹军岸上的军营。
经济:屯田,组织军队和流亡的民众从事农业生产
好提议!你 来负责屯田 制度实行
将无主农田收归国家 所有,让流民、士兵开 垦耕种,由国家和屯田
的农民按比例分收成,
这样可以解决粮食问题
。
汉献帝建安元年(196年),曹操击败了颍
川汝南的黄巾军,夺得了一大批耕牛、
农具和劳动力。枣祗就建议曹操利用这
些农具,在许昌一带开垦土地,实行屯 田,以解决粮食问题。曹操采纳了他的
蜀汉在丞相诸受葛任亮于的治败理军下之,发际展, 经济,改善民族关 (2)蜀汉 系,加速了西奉南命地于区的危开难发之。间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三 国 鼎 立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势力逐渐壮大 时间 200年 交战双方 曹操、袁绍
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背景 刘备、孙权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障碍 时间 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孙刘联军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3.孙吴开发江南
吴
吴国船只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3.孙吴开发江南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 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统一全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221年,刘备称帝,国 号汉,史称蜀汉,定都
成都。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蜀 吴
222年,孙权称王 ,229年,吴国建 立,定都建业。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三 国 鼎 立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 三国鼎立
背景 东汉末年,军阀混战,曹操势力逐渐壮大 时间 200年 交战双方 曹操、袁绍
结果 曹操以少胜多 影响 为曹操统一北方奠定基础 背景 刘备、孙权势力成为曹操统一全国的障碍 时间 208年 交战双方 曹操、孙刘联军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3.孙吴开发江南
吴
吴国船只
吴国造船业发达,促进了海上交通的发展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3.孙吴开发江南
这是大陆与台湾联系的最早记 录。同时也说明了台湾自古以 来就是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统一全国
220年,曹丕自称皇帝 ,国号魏,定都洛阳
魏
221年,刘备称帝,国 号汉,史称蜀汉,定都
成都。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蜀 吴
222年,孙权称王 ,229年,吴国建 立,定都建业。
人教版部编七年级上册 第16课 三国鼎立(共22张PPT)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各抒己见
曹操取胜的原因:
1、招募流亡农民垦荒,组 织兵士耕田。
2、“挟天子以令诸侯”取得政治上的 主动。 3、招贤纳士善听正确意见。
4、袁绍骄傲轻敌。
从比较战 前双方实 力和战争 中两人的 所作所为
分析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鞠躬尽瘁的诸葛亮
坚韧不拔的刘备
风流潇洒的周瑜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
东汉末年军阀割据形势图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6课三国鼎立课件(共25张PPT)
三国形势图
东汉统一到三国鼎立,是历史的进步还 是倒退?为什么?
魏
吴 蜀
天下大势是分久必合,统一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从曹操的一胜一败中, 我们要吸取什么经验教训?
不要骄傲 善于借鉴和采纳别人的建议 做事要有恰当的方法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三、三国鼎立局面的最终形成
220年,曹丕自称 皇帝,国号魏,
曹操能谋善断,“挟天子以令诸 侯”,他戎马一生,兼并群雄,统一 北方,发展生产,功劳不可低估。他 用自己富有创造性的诗作开创文学上 的新风气。曹操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 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人 教 部 编 版 七年级 历史上 册第16课 三国 鼎立课 件(共25张 PPT)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16课 三国鼎立课件(共37张PPT)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 ---孟德斯鸠 如果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 ---霍伯斯[英国作家] 读书有三种方法:一种是读而不懂,另一种是既读也懂,还有一种是读而懂得书上所没有的东西。 ---克尼雅日宁[俄国剧作家・诗人] 要学会读书,必须首先读的非常慢,直到最后值得你精读的一本书,还是应该很慢地读。 ---法奇(法国科学家) 了解一页书,胜于匆促地阅读一卷书。 ---麦考利[英国作家] 读书而不回想,犹如食物而不消化。 ---伯克[美国想思家] 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 ---华盛顿(美国政治家) 书籍使一些人博学多识,但也使一些食而不化的人疯疯颠颠。 ---彼特拉克[意大利诗人] 生活在我们这个世界里,不读书就完全不可能了解人。 ---高尔基 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 ---雪莱(英国诗人) 读书是我唯一的娱乐。我不把时间浪费于酒店、赌博或任何一种恶劣的游戏;而我对于事业的勤劳,仍是按照必要,不倦不厌。 ---富兰克林 书读的越多而不加思索,你就会觉得你知道得很多;但当你读书而思考越多的时候,你就会清楚地看到你知道得很少。 ---伏尔泰(法国哲学家、文学家)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读,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及相关的节庆习俗;通过问题探究、讨论,认识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窦娥冤》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以及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海外贸易
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A的都城在
洛阳
B的国号是
蜀
C的建立者是
孙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识图填图
A BC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材料: 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 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 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7年,曹操 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诗句。
(1)“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这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曹操像 曹操势力日益壮 大的原因: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
侯”;重用人才。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
•
能说出宋元时期都市生活繁华的表现,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能说出宋词、元曲的主要特点及代表人物。
•
过程与方法:
•
通过赏析《清明上河图》,了解宋朝大都市的繁华和市民生活的丰富多彩;通过史料研读,知道宋朝就有了春节等传统节日及相关的节庆习俗;通过问题探究、讨论,认识宋朝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市民阶层的扩大与都市生活丰富多彩的关系。收集宋词名篇、元曲代表作《窦娥冤》节选,体会其风格特色,以及提高学生对文学艺术作品的鉴赏能力。
海外贸易
A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③④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A的都城在
洛阳
B的国号是
蜀
C的建立者是
孙权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识图填图
A BC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材料: 曹操采纳谋士许攸的计策,……大败 袁军。战后,又消灭袁绍的残余力量和一 些军阀,基本上统一了北方。207年,曹操 北征乌桓,胜利班师途中,写下了“老骥 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的诗句。
(1)“大败袁军”的战役名称是什么?这次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第16 三国鼎立课件(共29张PPT)
曹操像 曹操势力日益壮 大的原因:
政治上: “挟天子以令诸
侯”;重用人才。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