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

合集下载

构建和谐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理念下新教学方式的初浅尝试

构建和谐课堂 促进学生发展——新课程理念下新教学方式的初浅尝试

鲁 曰 , 秋
( 乐山 市犍 为 县新城 小学校 , 四川 犍 为 6 1 4 4 0 0 )

要: 新课 程改 革 要 求 我 们 在 语 文 教 学 中树 立 “ 以学 生 发 展 为 本 ” 的全 新 的教 学 理 念 ,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 , 本 文 尝
试 探 索 通 过 三 方 面 的 途径 来 实 践 新 的 教 学方 式 , 包 括 创设 民 主 、 和谐、 宽松、 愉 悦 的教 学 氛 围 ; 鼓励质疑 , 倡 导 自主 、 合作 、 探
龄特点 , 我 微 笑 着 环 视 同 学们 , 用 亲 切 的语 气 说 : “ 今天 , 老
师 想 看 看 我 们 班 哪 个 孩 子 最 勇敢 、 最聪明 、 最能干 , 你 愿 意
翘 起 大拇 指夸 夸 自己吗 ? ” 于是我就问 : “ 谁 最 勇 敢 ?” 同 学
们翘起拇指指着 自己, 自制 的 各 种 鸟 的 图 片 贴 到 黑 板 上 的
充分调动学生们的试听注意 , 变 被 动 接 受 信 息 为 主动 接 受 信息 , 变 传 统 的 封 闭 式 情境 体验 , 角 色 表演 。小 语 课 文 中 有
许多生动有趣的故事 , 口语 交 际 中 有 许 多 交 际 的情 境 。 教
和谐的课堂氛 围, 使每个孩子都 能感受 到 自己受尊重 和被
重视 的 , 学生 才愿意思考 和善于思考 , 才 能 提 高 能 力 和 进 行 创 造 性 劳 动 。” 老 师 的教 学 只有 触 及 到 了 学 生 的情 绪 和
师 可 以根 据 教 材 的特 点 ,引 导 学 生 在 情 境 中感 悟 体 验 , 扮 演角 色 , 使 学 习 材 料 所 提 供 的鲜 活 的 形 象 走 进 学 生 , 与 学 生融为一体 , 是 学 生 保 持 高 涨 的 学 习 热 情 。教 师 是 情 境 的 创造者 , 信 息 的提 供 者 , 活 动 的组 织 者 , 应努力挖掘 教材 中 有 利 于 激 发 学 生 创 造 思 维 的 因素 , 让 学 生 学 得 既 生 动 又 主

对新课程下高中教学理念与方式转变的思考

对新课程下高中教学理念与方式转变的思考

2年1总3) 0 第 (1 1 期第 期 2 5
砖 变曲 迢考
73 0 ) 3 1 3
古浪
作 , 切 以 学 生 的发 展 为 出 发 点 . 力 为 每 一 位 学 生 提 供 平 等 一 努
的 成 才 平 台 . 分 发 挥 每 个 学 生 的 潜 能 . 其 成 为 德 才 兼 备 的 充 使 合格人才。 1积极 唤 醒 学 生 的主 体 意 识 . 要相 信 学 生 潜 藏 着 巨大 的发 展 潜 能 在 新 课 改 中 . 师 的 教
会 . 到 因材 施 教 . 面 关 注 学 生 , 助学 生最 大 限度 地 开 发 其 做 全 帮
自身 潜 能 . 立 信 心 每 个 学 生 的 发展 方 向各 异 , 师 应 使 每个 树 教
学 生 在 原 有 基础 上 自由 、 分 、 可 能 地 发 展 , 充 尽 并要 关心 学 生 的 不 同 需 求 和 不 同学 生 的需 求 . 注 学 生 的 学 习 方法 、 习 习 惯 、 关 学 学 习 意 识 、 习态 度 、 习 品质 。独 特 性 同时 也 意 味 着 差 异 性 , 学 学
线 的教 师 , 想 完 成 教 学 任 务 . 到 教 学 目标 . 必须 明 确 自 要 达 就

己在 教学 中 的 位 置 . 实 转 变 教 学 理 念 和方 式 切

转变教学理念 . 实现 教 师 角 色 转 换
传 统 的 高 中课 教 学 方 法 基 本 上 不 留 给 学 生 充 分 的主 动 学 习 和 消化 时 间 . 种 教 学 方 式 导 致 的直 接 结 果 就 是 学 生 被 动 接 这 受 、 记 硬 背 , 而 挫 伤 学 生 的 积 极 性 , 学 生 失 去 学 习 的 兴 死 从 使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转变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政治教学方式的转变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的背景下,我省(贵州省)今年迎来了新一轮的高中新课程改革,而这次改革是基于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束缚教育本身的发展而作出的。

为此,在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入的今天,我们的教学方式也应随之而发生转变。

一、改变传统的教育观念,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之前我们的政治教学完全是以老师为中心,老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和权威者,在课堂上,老师是主角,而很少有学生活动的空间。

而且45分钟就是满堂灌,老师们的教学方式基本上都是以讲授法为主,特别是农村中学最为普遍,城市中学也仍然逃不脱追求高升学率的怪圈,也还是以讲授法为主,还是以教师为教材的主导者和课堂的权威者,这严重束缚了教育的发展和学生的发展。

而要转变这个观念,势必探索新的教学模式。

二、因材施教,因地制宜教师在讲授新课的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因为城市学生和农村学生见到的和想到的必定存在差异,同时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存在基础的差异。

如,在农村学校,我们不要过多地讲授学生陌生的东西,但也不能死搬教材的内容,要活用教材,只有这样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对学生在思想认识上带倾向性热点问题的评述,针对不同观点可展开讨论或辩论,不要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温故知新,强化分析概括能力在复习课中,通常可以采用“纵横交错法”、“分析比较法”和“知识系列法”,着重使学生把知识点连成知识线,形成知识面,结成知识网,从而融会贯通。

所谓“纵横交错法”是指学完课本知识后,让学生从纵向和横向两方面综合、归纳知识之间的联系。

例如,以政治与经济之间的关系为主线,使学生理解“政治生活”各课之间的纵向联系;以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为主线,使学生理解“文化生活”各课之间的内在联系。

所谓“分析比较法”就是比较政治制度、经济制度等事物的异同。

例如,资本主义国家和社会主义国家阶级关系、国家性质、国家职能、国家管理形式、民主的比较。

所谓“知识系列法”是对一些重要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以及党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进行多层次、全方位的理解。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论文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转变论文

新课程下教师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规定的课程性质和理念:使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学习的基础上明确学习目标,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在加强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高中英语课程还应根据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发展需要,为他们提供丰富的选择机会和充分的表现空间。

因此,教师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也应该发生相应变化,以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和学生创造性发展的需要。

一、教学理念的转变1.角色的转变。

随着新课程的实验,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身份:从传统意义上的“塑造性教育”的灵魂工程师、知识的传播者、学生心目中的圣人,“沦落”为实施“服务型教育”的组织者、工作者、服务者、学习者和“研究型教育”的探索者和合作者。

而学生也从过去被动的“服从者”变成教学活动的“主动者”。

因此,教学的关键在于如何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

这就要求教师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要积极地观察、认真引导,激发并保持学生主动探究的积极性。

作为促进者,教师要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学习气氛,以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鼓舞和鞭策,使学生的思维更活跃,热情更饱满。

2.教学目标的转变。

在确立教学目标时,要认识到学生是发展的个体,教学也要遵循发展的策略。

课堂教学关注的重点应放在向学生提示知识形成的规律,让学生通过感知―概括―应用的思维过程去发现知识,掌握规律。

课堂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知识与技能,而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整合。

新的教学目标观,体现了课堂教学功能的本位转移,即由以知识为本位转向以发展为本位。

教学不仅是获取知识与技能,更要学会获取,培养学力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促进个性的解放与发展。

有了这样的理念,教师便不满足于将知识技能传授给学生,而要千方百计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发展。

新课改中教育理念转变的几种有效做法

新课改中教育理念转变的几种有效做法

新课改中教育理念转变的几种有效做法引言随着新课改的推出,教育界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

新课程标准在知识体系、课程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有了很大的变化,其中最主要的是教育理念的变化。

新课改要求教师要转变教育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于学习的中心,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能力。

本文将介绍几种有效的教育理念转变做法,帮助教师适应新课改的教育模式。

教育理念转变做法1: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出现对传统教育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冲击。

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加精确地掌握知识。

在新课改中,利用互联网和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转变教育理念。

例如,教师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学习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和作业。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进度以及兴趣自由探究学习内容,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情况,选择适合的在线教育资源,以及使用在线辅导系统、智能化评估系统等工具,提高教学效果和教学水平。

教育理念转变做法2:建立个性化学习体系新课改中,个性化教育已经成为了一个重要的教育理念。

建立个性化学习体系可以更好的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更加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提高教学的效果。

建立个性化学习体系需要教师进行个性化评估,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学习情况等个性化特点。

通过建立不同教学模式和教学资源,让学生在个性化的环境中学习,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兴趣。

教育理念转变做法3:采用合作式学习模式合作式学习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新课改中,采用合作式学习模式可以帮助学生更加有效的掌握知识和技能。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成小组,以小组的形式完成任务和探究问题。

在合作学习中,学生应该具有独立思考和探究的能力,同时要具有合作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在合作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及时给予指导和批评,及时纠正错误和补充知识。

教育理念转变做法4:推崇探究与实践教学法新课改中,实践教学成为了教育的重点。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

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新课程、新理念和新教学成为了教育界的热点话题。

作为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管理者,我们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推陈出新,为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教育资源和学习环境。

本文将从新课程、新理念和新教学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为教育工作者们提供一些启发和思路。

一、新课程新课程是对传统教育模式的一种颠覆和革新。

传统教育注重的是知识的灌输和死记硬背,学生被动接受,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

而新课程则致力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创新能力,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以学生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多元评价为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加灵活、多样的学习途径和资源,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这种课程理念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符合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新课程实施的关键是教师的角色转变。

传统教师扮演的是知识的传递者和管理者的角色,而新课程需要教师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学习资源的组织者。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启发学生的思维,促进学生的合作与沟通,从而实现教与学的双向互动。

教师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和教学方法,与时俱进,和学生一起成长。

二、新理念新理念是指教育理念的创新和更新。

新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发展个性和主动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与传统的应试教育不同,新理念提倡个性化教育和因材施教,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新理念突出了教育的人本性,把学生作为教育的主体,强调个体的自由和独立。

教育应该是一种愉悦的、自主的、探索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充分展现自己的才华和潜能。

教育不应该是一种简单的填鸭式教育,而是应该启迪人的智慧,开发人的思维,激发人的潜能。

新理念的实施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教育部门要出台相关政策,推动教育的改革和发展,为新理念提供政策支持。

学校应该积极探索,尝试新的教育模式和方法,为学生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活动。

新课程理念进课堂 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

新课程理念进课堂 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

新课程理念进课堂实现课堂教学新突破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教育观念的不断更新,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已经无法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

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培养创新思维,学校和教育机构开始尝试引入新的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

一、理念创新是推动课堂教学变革的关键在推动课堂教学变革中,理念创新是首要考虑的因素。

传统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对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被动接受,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而新的课程理念强调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翻转课堂理念的引入,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学习相关知识,然后在课堂上进行问题讨论和实践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二、个性化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需求每个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都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该更加注重个性化。

个性化教学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量身定制教学方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分工合作,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达到多方面的学习效果。

三、科技融合助力课堂教育改革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快速发展为课堂教学改革提供了有力支持。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和在线学习平台,创造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提供全方位的学习方式。

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展示精美的课件和影片,能够使学生对知识内容产生更强烈的兴趣和好奇心。

四、情景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在课堂上通常是被动接受教师的教学内容,容易产生学习兴趣不浓和学习动力不足的问题。

在课堂教学中引入情景教学是非常有必要的。

情景教学通过模拟真实的情境,让学生参与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通过组织实地考察和参观活动,让学生亲自参与实践,体验学习的过程,增强对知识的实际应用能力。

新的课程理念的引入和实践,可以帮助学校和教育机构实现课堂教学的新突破,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创新能力。

与此教师也需要通过持续的专业发展和教学研究,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能力,更好地适应和应对课堂教学的变革和挑战。

你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哪些采用这样的教学

你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哪些采用这样的教学

你认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方式主要有哪些?采用这样的教学方式有什么好处?一、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指导学生怎样学。

下面我从备课方式、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方面讨论:备课方式:新课程理念下的备课是研究指导学生怎样自主学习,促进自主发展;强化集体单元备课,重点研究一章、一单元内容的预期目标,基本程序和方法以及有争议的问题,分节备课留给个人;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时段完成备课任务.课前重预测设计.课中重个别服务,课后重反馈调控。

教学设计:设计主体是教师和学生,三维目标的整合设计,结构完整;创设情境,情景感化法,问题有学生质疑发现提出,老师归纳提炼;师生合作探究,点评互评;分组讨论,解决重难点问题;电教手段的使用有具体内容设计,价值要求明确。

教学实施:新课程理念下提倡多元互动的教学方式;多元智能的个性建构;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为学服务;课前的教学设计服从学生学习需求实际.教学过程提倡课堂教学(学中做);实践活动教学(做中学);内化学习(反思体验)。

这样的教学方式, 教学程序设计合理,能让学生清楚地了解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参与热情,有效发挥课堂效率。

二、实施分层教学"分层"实质上是在课堂教学中尝试实现个别化教学的一种方法。

在课堂教学中,允许学生对学习材料、学习方法、达到目标的程度和达到目标的期限有灵活选择的机会和余地。

以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会创新为指导思想,运用分层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其主要宗旨是以学生为主体,诱发学生内部学习的动机,激活课堂教学活动,教师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引导学生探索问题、发现问题、通过交流讨论、感悟、反馈等自主实践活动,获得初步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使学生学会思考、学会学习、学习创新,塑造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我们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根据学生差异和实际需要,在下列几方面进行"分层":1、按课程学习基础分层组织上课,确立不同层次的目标。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与方法新课程是通过具体的教学而走进学校,走进课堂,走向学生的,所以老师在课程改革中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没有教师实质上的支持和参与,我们的课程改革也必将流于形式。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该如何做呢?做到“五个重新认识”、“四个注重”、“四个改变”1、重新认识教材:会用教材→用好教材→用活教材。

近几年教材的格局和内容发生了比较大的变化,不少教师在感觉新鲜的同时,也表现出了对教材的迷茫和对教法的不知所措,不时地还在沿袭陈旧的教学方法,把教材当“圣经”来教,甚至连自己也觉得教得很别扭;另一方面还不时地诱导学生采用陈旧的学习方法,把老师的话当“圣旨”来听,使学生觉得学习很乏味。

新教材究竟怎么用?怎样教才算用好了教材?怎样学才能体现用活了教材?确立什么样的教学方式才能保证用好、用活教材?用旧教材如何体现新理念?教育不应该是空中楼阁,它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

我们要用活教材,也就是创造性的使用它。

创造性使用教材并不是任意改动,数学学科在使用时注意和身边的事物相联系,挖掘教学资源,为我所用。

如《连减两步应用题》的引入,把例题有30张彩色纸,做红花用了9张,做小旗用了11张,还剩多少张?改为发本子,变抽象的文字为直观的生活情境,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在“分数大小比较”中,教材的例子是1/3和2/3,如果让学生操作,着实不易;其实只要改为1/4和3/4,学生就可以能过折纸等方法来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也就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局面。

因地制宜(倒数)------数学作用于生活调整教学顺序(如元、角、分的教学——“教学进度”有时约束了我们)2、重新认识课程。

课程就不只是“文本课程”(由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等组成),而更是“体验课程”(能被教师与学生实实在在地体验到、感受到、领悟到、思考到的课程)。

要把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生活世界看成重要的课程资源;尊重“儿童文化”,发掘“童心”“童趣”的课程价值。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随着新时代的到来,我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也逐渐在各地落地实施。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与传统课堂相比,在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式等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

一、教学理念的变化在以往的教育中,学生一直被视为被教育的对象。

而在新课程标准下,这种观念得以改变。

新课程标准提出“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为中心”,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发展性。

教师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教育者、引导者和辅导者,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调整自己的角色,关注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的变化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内容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课程以知识为主,大量的时间用于讲解课本内容,而忽略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爱好。

新课程标准强调教与学的双方互动,注重学科的交叉性和实践性,鼓励学生主动探究和实践,培养健康的心理和综合素质。

同时,新课程标准也提出了新的课程体系,加入了很多新课程,如心理健康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素质教育等,使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提升综合素质。

三、教学方式的变化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方式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知识。

而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注重实践操作和交互式教学。

教师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小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评价方式的变化在新课程标准下,评价也发生了很大变化。

传统的评价方式以考试成绩为主,以知识掌握程度为唯一标准,忽略了个体差异和素质教育。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综合评价的概念,并倡导评价能力和品德,培养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和自尊的过程。

评价方式的改变不仅让学生不再被单一的评价方式束缚,而且也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己的综合素质。

总之,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已经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转变为注重学生发展和创造性的教学模式。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

新课程下的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教育教学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关键。

新课程的实施是教育教学的重要改革,也是未来人才培养的基础性工程。

新的课程体系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道德素养和实践能力。

因此,教学设计理念与策略也需要根据新课程的特点进行改变和调整。

一、教学设计的新理念新课程的实施理念以学生为中心,提倡以探究性、合作性和综合性为主要特点的教学模式。

因此,教学设计理念也应该以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基础,从学生的实际需求出发,注重个性化、差异化、多元化的教学策略。

1.以学生为主体。

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学设计需要围绕学生的需求和能力进行展开,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

让学生在互动、探究、合作、实践的过程中产生有效的学习体验,能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时代新任务和新要求,培养具备自主、批判和创新思维的新一代人才。

2.多元化教学策略。

新课程要求学校和教师要注重教学形式的多元化,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风格和能力需求。

教学策略需要根据不同的课程目标和学习情境,采用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包括但不限于课堂讲授、实验探究、小组合作、信息技术应用等。

例如,富有探究性质和探究精神的“问题教学”、“案例教学”、和“综合性实践活动”等教学策略在新课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有利于促进学生在多重的学习情境下获得能力的提升。

3.着力培养核心素养。

核心素养是新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新课程倡导将核心素养融入到教学设计过程中,着力解决日常教学中存在的“知识为王”的问题,更多地关注学生的思维能力、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培养。

因此,教学设计的实施应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批判性思维、实践能力和道德素养等核心素养。

例如,在学习科学和数学时,老师可以设计探究性学习任务,让学生在探究中培养问题解决能力,在解决问题中有效促进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计的新策略新课程下教学设计需要根据教育教学的变革和当前社会情况来调整和改进,对现有教学过程进行优化和升级。

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

新课程改革新教育理念近年来,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领域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新课程改革作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引入了全新的教育理念,旨在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个体。

本文将探讨新课程改革中的新教育理念,并分析其对教育发展的影响。

首先,新课程改革要求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关注每个孩子的发展潜能。

传统的教育体系通常将学生划分为优等生、平庸生和差等生。

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每个学生的独特性,鼓励他们发掘、发展自己的长处。

这种个性化教育的意义,不仅表现在学术方面,也体现在兴趣爱好、特长和创造力的培养上。

通过摆脱传统的分级制度,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天赋和兴趣选择学习的方向,从而更好地发挥自身优势。

其次,新课程改革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传统的教育模式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了学生其他方面的能力培养。

而新课程改革则强调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

例如,在新的教育理念中,学生通过项目学习的方式,可以更好地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锻炼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新课程改革也鼓励学生参与社区服务和志愿活动,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第三,新课程改革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中,教师往往扮演着知识的传授者的角色,学生则被动接受。

而在新的教育理念中,教师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激发他们的思考和创造力。

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发掘问题、解决问题,并形成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这种自主性的学习方式,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还能激发他们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培养更具竞争力的人才。

最后,新课程改革鼓励跨学科的综合学习。

传统的教育体系通常将知识划分为各个学科,学生需要在不同学科之间切换学习。

然而,这样的学科分割模式常常导致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有限。

新课程改革则强调学科之间的关联性和综合学习的重要性。

学生将不再单纯地学习某一学科的知识,而是通过学科融合的方式,实现知识的整合和应用。

新课程的教学观

新课程的教学观
过程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看到自 己的进步和不足,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终结性评价
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01
终结性评价通常在学期末进行,用于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教
师的教学效果。
确定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02
通过比较终结性评价的结果和学生预期的学习目标,教师可以
了解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教学评价改革的成功案例
01
案例一:表现性评价
02
通过观察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的表现来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
03
表现性评价是一种过程性和情境化的评价方式,通过观察 学生在实际情境中完成任务的实际情况来评价学生的学习 成果。这种评价方式能够更准确地反映学生的实际能力和 问题解决能力,同时也能为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的反馈和 指导。
数字化教学资源具有共享性、交互性、开放性等特点,能够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 教学质量和效率。
数字化教学资源的建设需要遵循标准化、规范化原则,确保资源的可重复使用性和可扩展性。
在线课程与平台
在线课程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远程教学的课程,具有自主性、互动性 和开放性等特点。在线课程的建设需要注重课程内容的设计和呈现方式, 以及在线学习环境的营造和管理。
创新教学方法的实践案例
要点一
要点二
案例二:翻转课堂
重新调整课堂内外的时间,将学习的 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
要点三
翻转课堂是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它 将传统课堂上的知识传授通过学生在 课前自主观看视频、阅读文章等方式 来完成,而课堂上的时间则用于进行 师生互动、讨论和实践活动。这种教 学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 高他们的自主学习和问题解决能力。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方法

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方法1. 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要求教育要注重个体发展,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注重多元化的教学方式。

教师可以结合游戏、小组合作、比赛等不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体育课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体育技能的锻炼。

2. 个性化的教学目标设置:新课程理念强调个性化发展,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兴趣爱好,合理设置个性化的教学目标。

对于对某项运动比较感兴趣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深入学习和研究相关的知识,提高其专业水平。

3. 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程理念要求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设计一些自主学习的任务,让学生主动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强调反思学习的重要性: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反思能力,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进行反思学习,帮助他们总结经验和教训,提高自己的体育水平。

5. 开展体验式学习: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的体验学习,小学体育教学也应该开展体验式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加一些体验性的活动,例如户外运动、体育展示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体育项目的魅力和乐趣。

6.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支持教学:新课程理念强调信息技术的应用,小学体育教学也可以运用信息技术手段来支持教学。

教师可以通过运用多媒体课件、体育教学软件等方式,增强教学的互动性和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体育教学实践方法多种多样,关键在于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目标,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手段,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和活动,让学生在体育课堂中获得积极的学习体验和全面的发展。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

新课程理念下的项目式教学设计:内涵体例与活动设计一、项目式教学的内涵及特点项目式教学是一种以项目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其内核是通过学生参与实际项目活动,融合各学科知识和技能,并通过项目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项目式教学的内涵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任务驱动项目式教学的设计以任务为主导,教学活动以任务为中心,任务本身是教学的起点和落脚点。

学生通过任务的开展,自觉地获取知识,培养技能,形成价值观和人格品质。

2.跨学科整合项目式教学需要整合各学科的知识与技能,打破学科间的壁垒,从而让学生在项目实践中能够全面发展。

在项目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综合应用数学、语文、科学、社会等各学科的知识和技能。

3.问题导向在项目式教学中,学生通过对实际问题进行研究与解决,学习科学问题解决的方法与技能。

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学生找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4.学生主体性项目式教学的核心是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项目任务的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使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能够尽情地展现自己的个性和特长。

5.实践性项目式教学要求学生通过实际项目活动,进行实践探究,将所学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

通过实践,学生能够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变能力。

二、项目式教学活动设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是至关重要的。

一项好的项目式教学活动设计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主体性和参与性,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下面将结合数学学科,设计一项具体的项目式教学活动。

项目名称:《实践中的数学》项目目标:通过设计一个主题为“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运用” 的实践项目,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实践能力。

项目步骤:第一步:确定项目主题在进行项目式教学的活动设计之前,首先需要确定项目的主题。

在确定项目主题时需要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及所学知识和技能。

如何做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如何做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

如何做好新课程理念下的小学音乐教学随着新课程的推进,小学音乐教学也在逐步向“体验式、探究式、互动式、创造式”等多元化智能发展。

怎样才能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好地教授小学音乐课程呢?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浅谈。

一、注重情感体验在小学音乐课堂中,要注重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音乐感受音乐、领悟音乐。

不在于作品本身的优美与否,而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地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

课堂上采用生动形象的事例说明,或诗歌、画作辅助表达,会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情感并潜移默化地传递音乐的价值。

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要注重演示,教师自身的演示会让学生更加深入理解,更有感性的体验。

让学生看到听到学习过程,通过眼看手摸、实际操作,去感受音乐的美丽和价值,才是音乐教学收获的重点。

二、培养音乐兴趣首先,针对小学生的兴趣特点,选取易于吸引年龄层学生的作品。

比如,选取《小星星》之类简单易上口的作品,让学生在快乐中体验学到音乐技能。

其次,在教学过程中要让学生参与音乐,通过唱、跳、说、听等多种方式体验音乐的魅力。

同时,教师要有创造性的思维,灵活的应用各种互动游戏与形式,创造具有音乐元素的童话故事,让音乐整合于故事中,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三、加大实践操作作为艺术学科,音乐需要付出艰辛的练习才能得到提高。

在音乐教学中,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应采用分层训练策略,将重点放在学生实践训练上。

如,通过学生自由合唱、教师课堂合唱等方式,让学生感受到和声的分层与配合,深入理解音乐的和谐美。

同时,还可以通过课外活动和比赛组织等形式,进一步扩大学生的实践操作空间。

比如,组织学生举办音乐会,展示自己的音乐才能,开展钢琴比赛、合唱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热烈的气氛中练习,提升自己的技能水平,达到音乐教育的最终目的。

四、特色鲜明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教学要注重独特的个性风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学生的情感体验、音乐兴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突出音乐的独特性与精华部分,开展定制式的音乐教育。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1000字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已经得到广泛的探讨和应用。

在传统教育模式的基础上,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注重情境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注重情境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生动的故事情节、真实的情境模拟、有趣的互动体验等方式,将语文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从而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掌握语文知识。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课外阅读、课堂讲授、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情感共鸣和认知体验,从而加强学生的自觉学习和自我发展能力。

二、强化“知行合一”教育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强化“知行合一”教育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在传授语文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实际应用能力,帮助学生将语文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和生产中去。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实际操作、实地考察、社会实践等途径提供真实的学习场景,让学生真实地感受语文知识的实际应用和价值意义,从而增强学生对语文学科的认同感和自我价值感。

三、鼓励多元化教学在新课程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中,鼓励多元化教学被认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向。

教师通过灵活的教学方式、多样的教学工具等方式,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和不同的学习需求,开展个性化的教学活动,从而满足学生科学探究、创造性思维、实践实验等多元化学习需求。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探究式教学、合作学习、情境模拟等方式开展多元化的活动,让学生在学习中不断发现问题、探索答案、创造新知,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总之,新课程理念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新理念及其新策略,旨在通过情境教学、知行合一教育、多元化教学等措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价值感和自我认同感,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和自主成长,从而促进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和成果的不断提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课程理念下新的教学方式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强调学习方式转变。

学生要从被动地接受到主动地参与。

教师要改变让学生以接受为主要学习方式的教学方式,要强调能力的培养,突出主体参与的价值,推行自主、探究、合作与主动接受相结合的教学方式。

作为工作在一线的教师们也正逐步把新课程理念的“观念”和“思想”变为具有现实指导意义与作用的“原则”和“思路”,愈来愈多的教师不断尝试结合学科运用新的教学方式实施教学。

关键词:教学方式课程体系
1 体验式学习——诗歌情境的成功创设
《致橡树》是舒婷爱情诗的代表作。

在诗中,千百年来那种男欢女爱的程式描写不见了,女性对男性的温顺依附关系也被彻底否定,代之以平等、独立、相互尊重的新型爱情关系。

作者以橡树和木棉树两种高大壮美的乔木象征男性美和女性美,用它们比邻而居、并肩站立的形象来象征男女之间的理想爱情。

诗人通过“木棉树”的自白,表达了一种独立平等、互依互助、坚贞热烈、既尊重对方存在,又珍视自身价值的崭新的爱情观。

全诗的情调温柔委婉,但却锋芒潜藏,尖刺直指陈腐的爱情婚姻观。

爱情对高中生来说是一个美好而又敏感的话题,完全讲授式的教法会束缚学生的思维。

为了激发同学的想象力,创造力,把“情感、态度、
价值观”培养目标落到实处。

岳老师采用了新的教学方式——体验式的学习,使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岳老师在引导学生学习《致橡树》时,首先播放了一段理查德·克莱德曼的钢琴曲《爱情的故事》,优美而舒缓的乐曲飘荡在教室中,震荡每一个学生的心灵,同学们很快进入情境,心中似乎都涌起了对美好爱情的遐想,接着便自觉、主动地体味诗的意境美、诗的语言美。

同学们兴致很高,有的和着轻柔的音乐有节奏地朗诵起来,专注的眼神,动情的朗诵,看出他完全沉浸在诗的美妙之中;有的闭目凝想,似乎咀嚼体味每一个字眼;有的和身边同学交换意见,说出自己对诗的感受。

总之,同学们都很投入地去品味,去揣摩。

可以说在体验式学习的第一阶段(激发兴趣阶段)教师引导较为成功。

教师提供的情景材料围绕了本课学习目标,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知识与生活经验),因而能诱导学生有感有悟。

其次,岳老师组织学生反复朗读,在读中思,在读中悟,在自主的阅读体验中走进课文所创设的意境,走进诗人的心里;组织学生把自己真切的阅读感悟和美好心愿说出来,写出来。

此次的情境创设引发了学生更进一层的体验和感悟。

同学们更加主动地,自主地去体察知识、经验,认识事物,获得自己的感悟,激发起自己的情感。

由于以上成功的情境创设,在其他教学环节中,同学们的思维异常活跃,并能踊跃发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极其融洽。

最后,同学们经过品读、讨论、思考、总结之后,逐渐理解诗的内容,体悟到诗人的爱情价值观之后,老师再一次创设情境,播放了如诗如画的《致橡树》配乐朗诵的flash,诗中的凌霄花、痴情的鸟儿、泉源、险锋、日光、春雨等意象在画面中得以直观、感性地体现;绚丽的色彩、清晰的画面、美妙的音乐,将干巴巴的说教变成多感官的刺激,使抽象的变得具体,静的变成动的,虚幻的变成真实的,这一切给学生带来强烈的视觉感受。

同学们在先前的认知中又增加了一层感性认识,并更深入理解本诗。

同学们和诗人产生了共鸣,诗人情感价值观内化成自身情感价值观。

这也是体验式学习最关键的阶段——内化阶段。

所谓内化,指通过个体反思,同化或顺应等方式,将亲历中对事物、知识感知或对情境、人物的情感,体验内化成为自身行为或观念。

2 合作式学习——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的营造
本课教学方式的第二大特点是教师采用合作式学习的教学策略,并取得较好的效果。

合作式学习已被国家新课程改革方案作为重要的三种学习方式之一,也被认为是治疗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方式的优良方法和策略而被推崇和盛行,愈来愈多的一线教师尝试着结合学科特点运用合作学习方法实施教学。

首先,岳老师营造合作氛围。

开始播放的优美乐曲以及教师和蔼可亲的教态、鼓励性话语创设了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感到自己在这个环境里是安全的、融洽的、自主能动的。

同学和同学、教师甚至教材进行平等的对话。

有的同学说错了,没有关系;有的同学提出问题,别人关注;有的同
学不认同老师,不会受批评;有的同学对教材有异议,也没有人指责,同学们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总之这样既丰富了教学内容,求得新的发展,也实现了教学相长。

其次,岳老师明确学习问题和小组的达标要求。

问题一:通过小组讨论明确,该诗的朗读节奏和语调、语速,尤其是“不,这些都还不够”这一句的朗读方法。

问题二:通过小组讨论明确,诗中的意象及其反映不同类型的爱情观;诗人的爱情观是怎样的。

问题三:通过小组讨论明确,对比阅读《我愿意是激流》,体会裴多菲追求的爱情观与舒婷有何不同。

同学们积极思考,互相讨论,交换意见,课堂气氛极其活跃。

最后,指导讨论,实践。

岳老师选一位同学做主持人,由他组织同学发言,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把讨论后的结果选代表发言。

在此过程中,老师没有轻易打断,真正地把阅读对话、交流碰撞的时间和权利还给学生,引导学生敞开心扉,进行多种维度、各种层面的阅读对话与智慧互动,教师的点拨引导精当必要。

比如:同学们对诗中描写女性阴柔之美“像沉重的叹息”一句的不同理解,有的认为是表现女性忍辱负重的阴柔之美,有的同学认为是女诗人作为觉醒的女性,对中国古代女性的苦难发出的叹息……此时老师适时点拨,宽容学生的不成熟、不完美,
赞扬学生的反思意识和批判性阅读。

因此,宽松的课堂合作氛围,充足、宽裕的发言;补充、更正和辩论时间及空间,真诚的激励环境的创设,使学生真切体验到合作学习的成功与快乐,较好实现了教学目标。

当然,体验学习,合作学习并非单独、分开的进行,而是穿插交互使用的,同学们在体验中交换意见,在讨论、合作中又进行朗读的体验,正是两种有效的学习方式相辅相成,最后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综上所述,岳老师的这节课充分体现了现代教育思想、新课改精神、教学思路新颖、环节设计巧妙。

积极为学生创造了一个丰富而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他的教学中,没有教师喋喋不休的讲解和学生无动于衷的学习,我们看到的、听到的是教师充满智慧的设计和充满激情的引导、点拨以及学生认真凝重的思考,饱含激情的朗读、表达和情感的变化过程。

新课程理念下,高中语文教学要想达到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绝非易事。

在教学方式上要不断推陈出新。

要学生愿意动手、动口和动脑,要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能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