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复习重点人教版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必考知识点提纲一、地球和地图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①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椭球体。
②葡萄牙航海家麦哲伦率领的船队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的航行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③地球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最大周长4万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平均半径6371千米。
2.纬线和经线①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
纬线是不等长的,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②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是等长的。
图表13.纬度和经度①纬度的变化规律:由赤道(0°纬线)向南、北两极递增。
最大的纬度是90度,在南极、北极。
②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表示;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表示。
③以赤道为界,将地球平均分为南、北两个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赤道以南是南半球。
④经度的变化规律:由本初子午线(0°经线)向西、向东递增到180°。
⑤本初子午线以东的经度叫东经,用“E”表示;本初子午线以西的经度叫西经,用“W”表示。
⑥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160°E组成的经线圈。
20°W以西到160°E属于西半球(大于20°W或大于160°E)20°W以东到160°E属于东半球(小于20°W或小于160°E)4.地球的运动①地球运动绕什么转方向周期产生的自然现象自转地轴自西向东约24小时昼夜交替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形成四季②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春——秋;夏——冬)③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北寒带(66.5°N--90°N)、北温带(23.5°N--66.5°N)、热带(23.5°N--23.5°S)、南温带(23.5°S--66.5°S)、南寒带(66.5°S--90°S)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日期 3.21 6.22 9.23 12.22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位置北半球昼夜长昼夜平分昼长夜短昼夜平分昼短夜长短④低纬:0°--30°;中纬:30°--60°;高纬:60°--90°⑤自西向东拨动地球仪,从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逆时针方向转;从南极上空看,地球仪按顺时针方向转。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复习重点人教版
实用精品文献资料分享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复习重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复习重点人教版①地理地带范畴的概念,陆地自然带指自然地理现象在地球表面的带状分布。
它不仅存在于陆地,而且也表现于海洋。
在陆地上,既有水平自然带,又有山地垂直自然带。
每一自然带都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各带之间没有固定、显著的界线,总是由一带逐渐地转变为另一带。
大陆水平自然带:水热对比关系的差异是水平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原因。
大体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的自然带,称为纬度自然带,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强度自低纬至高纬的逐渐减小所致。
大体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的自然带,称为经度自然带,主要由海陆位置差异引起水分条件之不同所致。
自然带的特征通常以生物气候来反映。
大陆水平自然带有赤道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森林带、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等。
山地垂直自然带:随着山体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依次更替的现象。
其产生是由于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低造成水热条件差异所引起。
几乎每个山区都有垂直分带现象,但在不同地理地带中有不同的表现。
各纬度自然带与相应的垂直自然带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海洋自然带:海水的温度、盐分、养分等都存在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异,故海洋环境也存在着水平的分带和垂直的分带。
例如,水平方向上可分为热带海域、亚热带海域、温带海域和寒带海域等;垂直方向上可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等。
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加之海洋生物以动物为主,有较大的活动性,故分带较大陆简单。
②热量带范畴的概念,陆地自然带指热量最大范围的纬度差异。
它决定于太阳辐射能在地表的纬向带状分布。
一般把南北半球各分为六个带和亚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在综合自然区划中,可用作高级辅助单位。
人教版初一地理重点总结大全
人教版初一地理重点总结大全
本文档旨在为初一地理研究提供重点总结。
以下为本文档的主要内容:
第一章地球与地图
- 地球是一个略带赤道隆起、南北扁平的近乎球体,地球上的纬线和经线交错形成网格状的坐标系统。
- 地图是地球表面的缩影,可以分为等经纬度和等面积投影两种。
- 地球上的经线总共有360条,东经和西经互相连接组成一个圆周。
纬线共有180条,赤道是0度纬线,南北极分别为90度。
- 在地球上,时间随着经线的经过而改变。
全球被分为24个时区,中国属于东八区。
第二章自然地理环境
- 自然环境包括地表水、地下水、气候、土地、动植物等。
- 中国的气候主要受季风气候和地形、地理位置影响。
东部沿海地区气候温和,西部地区气候干燥寒冷。
- 山脉、高原、丘陵、盆地、平原是中国的主要地形。
土地资源相对匮乏,耕地有限,因此要加强保护和合理利用。
- 中国的植被多样,主要有针叶林、阔叶林、草原等。
动物资源也丰富,其中熊猫、金丝猴等是中国的保护动物。
第三章人文地理环境
- 人文环境包括人口、民族、语言、文化、宗教、城市等。
-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人口数量众多且分布不均。
汉族是中国最大的民族,但是中国也有56个少数民族。
- 中国有56个民族,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传统。
汉语是中国的官方语言。
- 中国是世界上文明古国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教、是中国的四大宗教。
以上是初一地理的重点总结,希望对大家的学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总结本文档旨在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学生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 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行星,具有自转和公转两种运动。
- 地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由于自转产生了地球的地理特征,如赤道凸起、极地扁平等。
- 地球的表面由大陆和海洋组成,大陆主要分布在北半球,而南半球主要是海洋。
- 地球上的四大洲是亚洲、非洲、欧洲和南美洲,其余的洲均被称为岛屿。
- 地图是对地球表面的缩小和简化,可以分为平面地图、球形地图和柱形地图等多种类型。
第二单元:宇宙中的地球- 宇宙是指包括地球在内的一切星体的总体。
- 太阳系是地球所在的星系,它由恒星太阳、若干行星、卫星、小行星和彗星等组成。
- 地球是太阳系中唯一有生命存在的星球,具有适宜人类居住的自然环境。
- 太阳的光和热是地球上所有生命活动的基本能源,地球的温度受到了太阳的影响。
第三单元:地球的气候- 气候是指一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它受到地理位置、纬度、海洋和陆地等因素的影响。
- 地球的气候带有七大区域,包括寒带、温带和热带等地区,各地区的气候特征不同。
- 气候还与地球上的大气环流、海洋洋流和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 气候变化是地球上普遍存在的现象,而人类活动的影响也成为了引起气候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四单元:地球的水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它们对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 地表水包括河流、湖泊、沼泽等,它们是人类的主要用水源。
- 地下水储量巨大,可以通过井和泉等方式获取。
-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于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第五单元:地球的资源与利用- 地球的资源包括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
- 自然资源是指大自然提供给人类的各类物质和能量,如矿产资源、水资源和能源等。
- 人文资源是指人类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所创造的具有使用价值的各类事物。
- 合理利用和保护资源是地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人类应当保护和节约资源。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归纳(人教版)一、自然地理要素1. 陆地和海洋:陆地是指地球表面的无水地面部分,海洋则是地球表面被水覆盖的部分。
地球上陆地分布不均匀,绝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半球。
海洋呈现出广阔连绵的特点,占地球表面积的约71%。
2. 山脉和河流:山脉是地球表面两个或两个以上山峰连绵而成的地形体,河流是水流不断地流向海洋或湖泊的自然水道。
世界上著名的山脉有喜马拉雅山脉、安第斯山脉等,著名的河流有尼罗河、长江等。
3. 气候和气温:气候是指某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气候和气温密切相关。
气温是空气中的温度,不同地区的气温差异较大,冷暖空气相遇形成气温梯度,导致气候带的形成。
4. 大气层和水循环:地球的大气层是由大气组成的气体包围的地壳外部环境,它起到保护地球生物和保持稳定温度的作用。
水循环是指地球上水在大气、陆地和海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包括蒸发、降水、蓄水等。
5. 地震和火山:地震是地球内部板块发生破裂和相互移动而引起的地壳振动,火山则是地球表面喷发岩浆和释放火山气体的地形。
地震和火山活动常常发生在板块边缘,构成了地球的构造活动。
二、人文地理要素1. 居民点和人口分布:居民点是指人类聚居活动的地方,人口分布则是指人类在地球上的分布情况。
人口数量和分布不均匀,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发达国家和沿海城市。
2. 城市和农村:城市是人类聚集居住、工作和交流的地方,以其人口密度和经济发展为标志。
农村则是相对城市而言,人口相对较少,主要以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
3. 城市化:城市化是指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是城市发展的重要标志。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面临着人口过剩、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
4. 交通与通信:交通和通信是人类活动的重要手段,交通是人与人、人与物之间的移动方式,通信则是信息的传送和交流。
交通和通信的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各地区之间的联系与交流。
5. 文化和旅游: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社会实践中形成的一切具有特定内涵和特色的思想、观念、价值和行为规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点复习自然地理1. 地理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 什么是地理环境?3. 描述地理环境时需要考虑哪些要素?4. 什么是地理区域?5. 说明为什么地球上各种自然现象频繁而多样。
6. 什么是地理分区?人文地理1. 描述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2. 描述地理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制约。
3. 什么是人口?4. 描述人口分布的规律。
5. 什么是城市?6. 描述城市发展的原因。
地球与地图1. 描述地球的形状和结构。
2. 解释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影响。
3. 什么是经纬度?4. 说明经纬度的作用和表示方法。
5. 什么是地图?6. 描述地图的种类和用途。
地理信息技术与地理研究1. 什么是GPS?2. 描述GPS的应用领域。
3. 什么是遥感技术?4. 描述遥感技术的应用。
5. 什么是地理信息系统?6. 描述地理信息系统的作用。
中国的自然地理1. 中国的自然地理包括哪些要素?2. 描述中国的气候特点。
3. 描述中国的地形特点。
4. 中国的自然灾害有哪些?5. 描述中国的自然资源分布。
6. 中国的自然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中国的人文地理1. 中国的人文地理包括哪些要素?2. 中国的人口分布特点是什么?3. 描述中国的民族分布。
4. 说明中国的城市发展与人口分布的关系。
5. 描述中国的交通发展状况。
6. 中国的人文环境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以上就是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的知识点复习内容。
请确保熟悉这些知识点,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学习地理课程。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学习重点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学习重点学习七年级地理的重点之一,是要注意分析人教版和其他版本间的不同之处。
下面是店铺为您带来的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学习重点,相信你能从中有所收获。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学习重点(一)1、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2、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赤道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
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雨季。
3、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
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
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4、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5、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6、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中低纬度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7、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夏季。
8、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9、自然资源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水、矿产、森林等,都是自然资源。
按其形成的特点,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可再生资源;一类是非可再生资源。
可再生资源,是指在较短时间内即可再生,或是可以循环使用的资源;非可再生资源,是指在人类历史时期,用完了就不能再生产的资源。
10、土地的利用类型土地的利用类型可分为耕地、林地、草地、建筑用地等类型。
七年级上册人教版地理学习重点(二)1.地球纬线的最大周长是赤道,长约4万km。
地球的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km。
2.世界面积最大的大洲是亚洲,最小的大洲是大洋州。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归纳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重点知识归纳一、地球仪和经纬网1.地球的形状: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特殊经纬线(1)0°经线:即本初子午线,是经度的起始线。
(2)180°经线:国际日期变更线与之大致重合。
(3)0°纬线:即赤道,最大的纬线圈,是纬度的起始线,南、北半球分界线。
(4)23.5°纬线:南、北回归线,热带和温带的分界线,太阳直射地球最南和最北的界线。
(5)66.5°纬线:南、北极圈,温带和寒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3.高、中、低纬度划分:高纬度地区:60°~90°,中纬度地区:30°~60°,低纬度地区0°~30°。
4.半球划分(1)东、西半球划分:以20°W和160°E经线所组成的经线圈为分界线,20°W~0°~160°E为东半球,160°E~180°~20°W为西半球。
(2)南、北半球划分:以0°纬线(赤道)为分界线,以北地区为北半球(0°~90°N),以南地区为南半球(0°~90°S)。
二、地球的运动1.地球运动周期:自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天(约24小时);公转一周的时间是一年(约365天)。
2.地球运动方向:自转、公转方向均为自西向东,地球自转方向从两极看呈北逆南顺,即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
3.自转产生的现象:昼夜更替、时间差异(地方时)、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一天中物影长短的变化等。
4.公转产生的现象:四季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划分、一年中物影长短的变化等。
(1)四季变化:北半球3、4、5月为春季;6、7、8月为夏季;9、10、11月为秋季;12、1、2月为冬季;南半球与北半球季节相反。
(2)昼夜长短的变化:冬至日→春分日→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北移,北半球昼渐长、夜渐短;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南移,北半球昼渐短、夜渐长;南半球与北半球昼夜长短变化相反。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1. 地理概论- 地理学的定义:研究地球及其上层大气、水圈、生物圈和人类活动的科学。
- 地球的构造:地壳、地幔、外核和内核。
- 地球的运动:自转和公转。
- 地球的形状:地球是近似于椭球的。
- 地理的分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
2. 中国地理- 中国的地理位置:东经73°33′到135°05′,北纬3°51′到53°33′之间。
- 中国的地理特征:陆地面积较大,东部沿海地区多山多水,中部为山地和高原,西部为高山和盆地。
- 中国的气候:主要分为北温带、西北干旱、东南海洋性、华南季风四种气候类型。
- 中国的主要河流:长江、黄河、珠江等。
- 中国的主要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祁连山脉、秦岭山脉等。
3. 世界地理- 世界的大洲分布: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欧洲、大洋洲和南极洲。
- 世界的地势特点:南北交错,高山多,河流丰富。
- 世界的气候:副热带气候、温带气候、寒带气候、热带气候等多种类型。
4. 地图与方位- 地图的基本要素:图面、比例尺、图例、方位角。
- 地图的分类:物质地图和专题地图。
- 地图的使用:了解地理信息、辅助研究和导航等。
- 方位的表示方法:方位角、罗盘和指南针。
5. 自然地理环境- 气候与天气:气温、降水、气候带等。
- 水资源:河流、湖泊、水库等。
- 植被:森林、草原、沙漠等。
- 岩石与土壤:火山岩、沉积岩、红壤、黄土等。
6. 人文地理环境- 人口与城市:人口数量、人口密度、城市化进程等。
- 农业: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
- 工业:原材料、加工、能源等。
- 交通运输:公路、铁路、水运、航空等。
以上是人教部编版七年级地理上册期末专题复习资料的概要内容,希望对你的复习有所帮助。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地理总结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总结-七年级上册地理总结知识点本文档总结了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的主要知识点。
第一单元居住的环境- 地球是我们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它由大气、水、陆地和生物组成。
- 地球有五大洲和四大洋,陆地上分布着不同的生物群落和人类居住的地区。
- 人类居住的环境受到地质、气候、水资源等因素的影响。
第二单元大自然环境的保护- 大自然环境包括水环境、空气环境和生物多样性。
- 水是人类生活必需的资源,应合理利用并保护水资源。
- 空气污染会影响人们的健康,应保持良好的空气质量。
- 保护生物多样性对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生存都至关重要。
第三单元了解我国-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 中国的地理区划包括东部沿海地区、中部中山地区和西部高原地区等。
- 中国经济发展较快,工农业生产得到了显著提高。
第四单元认识南北极- 北极和南极是地球的两个极点,气候寒冷而特殊。
- 北极是北冰洋中心的地区,南极是南冰洋中心的地区。
- 研究极地对于了解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第五单元地形的认识- 了解地形可以帮助我们认识地球的形状和地势变化。
- 地形包括山地、高原、平原、丘陵和盆地等不同的地理特征。
- 不同的地形对于人类的居住和经济活动有不同的影响。
第六单元气候与人类活动-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长期的天气状况。
- 不同的气候条件适宜不同的农作物生长和人类生活。
- 气候变化对于人类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有重要影响。
第七单元地理信息与地图- 地理信息包括地理数据和地理图像等。
- 地图是地理信息的一种表示方式,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地球的各种信息。
- 不同的地图投影方式和比例尺会影响地图的形状和精度。
第八单元天气与气候- 天气是指某个地区短期内的气象状况。
- 不同的天气现象包括晴天、多云、雨天、雪天等。
- 天气形成的原因和气候变化有一定的关联。
第九单元了解非洲- 非洲是世界上第二大洲,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和多样的自然环境。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详细知识总结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详细知识总结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1.地球的形状和大小2.地球仪的基本概况地球仪上的点和线(地轴与地平面总是呈66.5°的倾斜角)地球仪上的地轴、经线和纬线究方便而人为加上的,实际在地球上是不存在3.经线与纬线4.经度与纬度变化图示变化规律半球划分0°经线和180°经线是东、西经的分界线;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 和160°E 这两条经线组成的经线圈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即赤道以南是南半球,赤道以北是北半球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5.经纬网第二节地球的运动6.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逆时针方向旋转;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方向旋转7.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8.昼夜长短变化(以北半球为例)9.五带的比较第三节地图的阅读10.地图上的比例尺线段式,如:11.比例尺大小与表示范围大小、内容详略的关系比例尺小比例尺大比例尺图幅相同表示范围大小表示内容简略详细量算距离时误差大小大小结论图幅相同时,比例尺越大,表示的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比例尺越小,表示的范围越大,表示的内容越简略实地范围相同表示内容简略详细图幅小大量算距离时误差大小大小结论实地范围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图幅越大,反映的地理事物越详细;比例尺越小,图幅越小,反映的地理事物越简略12.地图上的方向普通地图(一般定向法)“上北下南,左西右东”(面向地图),由此确定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向有指向标地图(指向标定向法)依据图中指向标定向,一般情况下,指向标箭头指向北方,箭头的反方向为南方经纬网图(经纬网定向法)根据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判断根据地球转动定向地球的自转方向与公转方向皆为自西向东,故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方向为东,反之则为西13.常用图例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14.地面高度的表示方法甲、乙两地的相对高度为1500米一500米15.等高线地形图16.五种山体不同部位的形态及特征闭合曲线,中间最高处为山峰,用“▲”表示,大、四周小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凸低为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凸高为谷)两低洼的部位17.等高线地形图的应用18.分层设色地形图19.陆地五种地形类型的比较20.地形剖面图第二章陆地和海洋第一节大洲和大洋1.世界的海陆分布2.有关陆地和海洋的基本概念3.七大洲的分布及特点5.各大洲之间的分界线7.世界重要的海峡和运河8.特殊的大洲与大洋跨纬度最广的大洲亚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洲南极洲跨寒、温、热三带的大洲亚洲、北美洲跨经度最广、纬度最高的大洋北冰洋全部位于北半球的大洲欧洲、北美洲全部位于东半球的大洋印度洋第二节海陆的变迁9.海陆变迁的原因原因典型事例地壳的变动在喜马拉雅山脉中发现了海洋生物的化石海平面的升降在我国东部海域的海底发现了古河道及水井等人类活动的遗迹人类活动填海造陆,欧洲的荷兰是世界著名的“低地国”,全国约1/4的陆地低于海平面10.大陆漂移说提出者德国科学家魏格纳主要观点两亿年前,地球上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分裂成几块大陆,缓慢地漂移分离,逐渐形成今天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状况相关证据大西洋两岸非洲大陆与南美洲大陆轮廓线大致吻合;上述两块拼合大陆,古老地层有相似性;在非洲大陆和南美洲大陆都发现了海牛与鸵鸟示意图11.板块运动板块构造学说由岩石组成的地球表层并不是整体一块,而是由板块拼合而成。
人教版地理知识点七上
人教版地理知识点七上人教版地理课程在七年级上册主要涵盖了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概况、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和中国的经济发展等几个方面。
以下是这些知识点的详细内容:1. 地球与地图:- 地球的形状和运动:地球是一个近似于球形的天体,自转和公转是地球的两种基本运动。
- 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 地图的类型:如地形图、气候图、交通图等。
2. 世界地理概况:- 世界海陆分布:地球表面约71%是海洋,29%是陆地。
- 世界人口分布:人口分布不均,主要集中于温带和亚热带地区。
- 世界气候类型:如热带雨林气候、沙漠气候、温带气候等。
3.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形特征:中国地形复杂多样,有高原、盆地、山地、平原等。
- 河流湖泊:中国的河流众多,长江、黄河等都是重要的河流;湖泊如青海湖、鄱阳湖等。
- 气候类型:中国气候多样,从热带到寒带都有分布,主要有季风气候、大陆性气候等。
4. 中国的自然资源:- 土地资源:中国土地资源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
- 水资源:水资源分布不均,北方地区水资源较少。
- 矿产资源:中国矿产资源丰富,如煤炭、石油、天然气等。
5. 中国的经济发展:- 农业:中国是农业大国,主要粮食作物有小麦、水稻等。
- 工业:中国工业发展迅速,制造业尤为突出。
- 交通:中国的交通网络发达,包括铁路、公路、航空和水运。
此外,人教版地理课程还会教授学生如何使用地图,理解地理现象,以及培养空间思维能力。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我们所居住的地球,认识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全面!)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必背知识点考点提纲一、地球与地图1.地球的形状是一个不规则的球体。
可以证明地球是一个球体的证据有○1海边看船○2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③地球卫星照片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 6371km ,赤道半径6378km,极半径6357km,地球的最大周长约为 4万km ,表面积约为 5.1亿平方千米3.列表比较经线和纬线的特点。
形状长度指示方向度数范围经线半圆相等南北方向0°—180°纬线圆(两极为点)不相等东西方向0°—90°4.南纬与北纬的分界线为赤道,南北半球的分界线为赤道;东经与西经的分界线为0°经线和180°经线,东半球与西半球的分界线为20°W和160°E。
5.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南纬度越大;北纬纬度变化规律为越往北纬度越大;东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东经度越大;西经经度变化规律为越往西经度越大。
6.写出下列特殊纬线或经线的纬度或经度。
北极90°N 北回归线23.5°N 赤道0°本初子午线0°南极90°S 南回归线23.5°S 东西半球分界线20°W和160°E7.低纬度是指:纬度0°—30°;中纬度是指:纬度30°—60°;高纬度是指:纬度60°—90°。
8.读下列两幅经纬网图,回答问题:(1)写出下列各点的经纬度:A140°E,50°N:F40°E,40°N:(2)A点在D点的西北方向,A点在C点的正北方向,F点在H点的东北方向。
(3)图中各点,位于中纬度的是ABF,位于东半球的是ACGF。
位于南半球的是CDH。
有阳光直射的是CDEGH。
(4)请把图中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描出来。
9.列表比较地球自转与公转的特点。
方向周期地理现象地球自转自西向东一天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地球公转自西向东一年四季变化,五带的形成10.读地球公转示意图,在图中填出四节气名称并完成下表。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人教版)
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一、地球与地图1. 地球是我们生活的家园,它的形状是近似于一个椭球。
2. 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是地球上昼夜变化和季节变化的原因。
3. 地球上的经线和纬线分别是0度的子午线和赤道,用来确定地球上任意位置的坐标。
二、地球的层构造1. 地球由地核、地幔和地壳构成,地球内部的研究是地质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2. 地壳分为大陆地壳和海洋地壳,它们的厚度和密度有所不同,是地球表面地理环境不同的重要原因。
三、水资源及利用1. 地球上水资源分布不均匀,有些地区缺水,有些地区水资源丰富。
2. 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人类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四、我国的自然地理环境1. 我国地域辽阔,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多样的地理环境。
2. 我国自然地理环境的多样性对人类的生活和经济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五、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1. 世界各大洲都有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如非洲的草原、南极的冰雪等。
2. 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之丰富多样性让人们领略到了大自然的魅力,也提醒我们要爱护和保护地球。
六、人口与城市1. 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匀,一些地区人口密集,一些地区人口稀少。
2. 城市是人口聚集的地方,它不仅是人们居住的地方,也是文化、经济的中心。
七、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1. 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活动有着重要影响,山地、盆地等地理环境形成了不同的生产活动方式。
2. 各种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也会产生影响,需要根据地域特点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
总结回顾: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涉及了地球的形状、自转和公转、地球的层构造、水资源及利用、我国和世界的自然地理环境、人口与城市、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等内容。
这些知识点帮助我们深入了解了地球的形成和演变过程,丰富了我们对地球的认识,也提醒我们要爱护地球,合理利用地球资源。
个人观点:地理是一门关于地球的学科,通过学习地理知识,我们能更好地了解我们所生活的地球,也能更加深入地思考地球上的种种现象和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概括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概括本文档为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概括,旨在帮助学生系统地掌握地理学科的基础知识。
第一单元地球与地图1.1 地球内容- 地球的形状:椭球体- 地球的尺寸:赤道周长、极半径、赤道半径- 地球的运动:自转、公转技能- 如何使用经纬网确定任意点的位置1.2 地图内容- 地图的类型:自然地图、社会经济地图- 地图的构成:比例尺、方向、图例和注记技能- 地图的阅读与使用- 学会绘制简单的地图第二单元陆地与海洋2.1 世界的海陆分布内容- 地球上的海洋和陆地的分布情况- 大洲和大洋的划分技能- 能够描述世界主要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2.2 气候及其影响因素内容- 气候的类型和特点-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海陆、地形、洋流等技能- 学会根据气温和降水组合判断气候类型第三单元天气与气候3.1 天气内容- 天气的定义和特点- 常见的天气系统:高压、低压、气旋、反气旋技能- 能够解释简单的天气现象3.2 气候内容- 气候的定义和特点- 气候类型的划分:热带、温带、寒带技能- 学会判断气候类型第四单元人类与社会环境4.1 人类活动与环境内容- 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技能- 认识人类活动与环境的关系4.2 世界的人口内容- 世界人口的分布和增长- 人口问题:人口过多、人口过少技能- 能够描述世界人口的分布特点第五单元亚洲5.1 亚洲的自然环境内容- 亚洲的位置和范围- 亚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技能- 描述亚洲的自然环境特点5.2 亚洲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内容- 亚洲的人口分布特点- 亚洲的经济特点:农业、工业、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技能- 描述亚洲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特点第六单元非洲6.1 非洲的自然环境内容- 非洲的位置和范围- 非洲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环境特点技能- 描述非洲的自然环境特点6.2 非洲的人口与社会经济内容- 非洲的人口分布特点- 非洲的经济特点:农业、工业、人口与经济的关系技能- 描述非洲的人口与社会经济特点以上是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的概括,希望对学生的学习有所帮助。
初一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初一地理重点知识归纳人教版
初一地理重点知识归纳如下:
1. 世界海陆分布: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北冰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北球,但南极周围却是一块陆地(南极洲)。
地球表面海洋面积为71%,而陆地面积仅占29%。
2. 地球表面的海洋和陆地:半岛是陆地伸进海洋的凸出部分;海峡是沟通两个海洋的狭窄水道。
3. 大洲和大洋:世界上有七大洲和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4. 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的变动和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活动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5. 大陆漂移的假说: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的假说。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证实,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6. 方向:平面上的八个方向是东、南、西、北、东北、东南、西北、西南,这是根据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的实例得出的方向。
7. 地球仪和纬线:地球仪上有南、北极,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等重要位置。
纬线是在地球仪上,赤道和与赤道平行的的圆圈。
8. 亚洲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亚洲东临太平洋、北临北冰洋、南临印度洋,西与欧洲相连,分界线是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西南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邻,东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亚洲是东西距离最长的大洲,也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可以翻阅初一地理课本或者咨询老师获取更多更全面的重点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必背知识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课程涵盖了地球和地图、陆地和海洋、天气与气候、居民与聚落、发展与合作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以下是必背的知识点,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地理知识。
首先,了解地球的形状和运动。
地球是一个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天,产生的地理现象包括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
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周期为一年,产生的地理现象有四季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以及昼夜长短的变化。
其次,掌握地图的相关知识。
地图是地理学习的重要工具,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值,方向可以通过指向标或经纬网来确定。
海拔和相对高度是描述地形高度的两个概念,等高线地形图则通过等高线的分布来表示地形的起伏。
接着,学习陆地和海洋的分布。
全球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
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和东半球,而海洋则主要分布在南半球和西半球。
七大洲按面积大小排列为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和大洋洲,四大洋按面积大小排列为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
天气与气候也是重要的学习内容。
天气是某地距离地表较近的大气层在短时间内的变化,特点是多变;而气候是某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具有稳定性。
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气温分布规律是从赤道向两极逐渐降低,降水则受纬度、海陆和地形等因素影响。
居民与聚落部分,需要了解人口的分布和迁移。
人口的地理分布很不均匀,有的地方人口稠密,有的地方人口稀疏。
人口迁移受经济、战争、宗教、社会变革等多种因素影响。
最后,发展与合作是当今世界的重要议题。
不同国家和地区之间在资源、技术、人才等方面存在着差异,需要通过合作来实现共同发展。
通过掌握这些知识点,同学们可以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
自然环境 重点知识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
自然环境重点知识 2第一节自然环境教材内容详解一、为什么说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不能说亚洲是跨经度最广的洲。
南极洲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洲亚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洲,跨纬度最广的洲,东西距离最长洲。
二、亚洲的位置半球位置:大部分位于东半球,还有一小部分位于西半球。
大部分位于北半球,还有一小部分位于南半球。
海陆位置:位于太平洋西岸、印度洋北岸、北冰洋南岸。
位于亚欧大陆的东部,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北温带。
地跨热带、温带和寒带。
三、濒临的海洋亚洲北临北冰洋, 南临印度洋,东临太平洋。
四、相邻的大洲及分界线西南以苏伊士运河与非洲为界;西北以乌拉尔山、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东北以白令海峡与美洲为界;南面隔海与大洋洲相望。
五、亚洲分6个地区按地理方位来分,亚洲分为东亚、南亚、西亚、北亚以及东南亚和中亚6个地区。
中国位于东亚,中国与其他各大区的位置关系是:中国北邻北亚,西邻中亚和西亚,西南邻南亚,南邻东南亚。
五、亚洲地形1.主要的地形区:亚洲中部有青藏高原(世界最高的高原)、帕米尔高原等,深棕色的颜色表明其平均海拔在3 000米以上;亚洲四周有西西伯利亚平原(亚洲最大的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这些地形区都是由浅黄到浅绿的颜色,说明其海拔都在1 000米以下。
2.地形地势特点:以高原、山地为主,地面起伏很大,中部高、四周低。
六、河流主要的河流:鄂毕河、叶尼塞河自南向北注入北冰洋。
黄河、长江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湄公河、恒河、印度河自北向南注入印度洋。
2.特点: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呈放射状流向四周。
3.形成原因:亚洲中部高、四周低的地势特点决定了亚洲的河流大多会发源于中部山地、高原,顺地势流向四周的海洋。
七、复杂的气候亚洲气候三个突出特点:气候类型复杂多样、季风气候显著、大陆性气候分布广。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①纬度位置(亚洲地跨纬度广),使热带类的气候、温带类的气候、寒带类的气候在亚洲都可以找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复习重点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世界主要自然景观及其分布概况》复习重点人教版①地理地带范畴的概念,陆地自然带指自然地理现象在地球表面的带状分布。
它不仅存在于陆地,而且也表现于海洋。
在陆地上,既有水平自然带,又有山地垂直自然带。
每一自然带都有一定的热量和水分组合,并有一个占优势的、特有的景观型,各带之间没有固定、显著的界线,总是由一带逐渐地转变为另一带。
大陆水平自然带:水热对比关系的差异是水平自然带更替的主要原因。
大体沿纬线方向延伸,沿纬度变化方向更替的自然带,称为纬度自然带,主要由于太阳辐射强度自低纬至高纬的逐渐减小所致。
大体沿经线方向延伸,沿经度变化方向更替的自然带,称为经度自然带,主要由海陆位置差异引起水分条件之不同所致。
自然带的特征通常以生物气候来反映。
大陆水平自然带有赤道雨林带、热带季雨林带、热带草原带、热带荒漠带、亚热带森林带、温带森林带、温带草原带、温带荒漠带、亚寒带针叶林带、寒带苔原带、极地冰原带等。
山地垂直自然带:随着山体高度的增加,自然带依次更替的现象。
其产生是由于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减低造成水热条件差异所引起。
几乎每个山区都有垂直分带现象,但在不同地理地带中有不同的表现。
各纬度自然带与相应的垂直自然带之间有明显的相似之处。
海洋自然带:海水的温度、盐分、养分等都存在着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分异,故海洋环境也存在着水平的分带和垂直的分带。
例如,水平方向上可分
为热带海域、亚热带海域、温带海域和寒带海域等;垂直方向上可分为上层、中层和下层等。
由于海水的流动性,加之海洋生物以动物为主,有较大的活动性,故分带较大陆简单。
②热量带范畴的概念,陆地自然带指热量最大范围的纬度差异。
它决定于太阳辐射能在地表的纬向带状分布。
一般把南北半球各分为六个带和亚带: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温带、亚寒带、寒带。
在综合自然区划中,可用作高级辅助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