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诗歌鉴赏专题之读懂诗歌(公开课)
读懂诗歌 公开课课件
读懂诗歌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语文》教材第七单元“诗歌的情感与意象”章节,详细内容主要包括:对现代诗歌的欣赏与解析,通过分析具体诗歌作品,使学生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象运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现代诗歌的基本欣赏方法,提高诗歌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从诗歌中提取情感和意象的能力,提升审美情趣。
3.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表达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情感与意象的深入理解。
教学重点:掌握欣赏现代诗歌的方法,提取情感与意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课本、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优美的现代诗歌朗诵,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 理论讲解:介绍现代诗歌的基本特点,讲解情感与意象的概念及其在诗歌中的作用。
3. 例题讲解:选取一首现代诗歌,详细解析诗中的情感与意象,让学生了解分析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讨论,对另一首诗歌进行分析,教师巡回指导,解答疑问。
六、板书设计1. 读懂诗歌——情感与意象的探寻2. 主要内容:现代诗歌特点情感与意象的含义情感与意象的作用诗歌分析方法七、作业设计2. 答案要求:分析报告需包括诗歌背景、情感分析、意象解析等部分,不少于6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阅读更多现代诗歌作品,提高诗歌欣赏能力,同时关注生活中的情感与意象,提升审美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诗歌情感与意象的深入理解。
2. 例题讲解:详细解析诗中的情感与意象。
一、教学难点解析:诗歌情感与意象的深入理解1. 情感的定义:情感是诗歌中作者表达的一种心理状态,包括喜怒哀乐等。
2. 意象的含义:意象是通过具体事物来表现抽象概念,是诗歌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法。
3. 情感与意象的关系:情感是内在的,意象是外在的,两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诗歌的艺术境界。
二、例题讲解解析:详细解析诗中的情感与意象1. 了解诗歌背景:介绍诗人、创作背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情感。
高考诗歌鉴赏之怎样读懂诗歌 PPT课件
“起”即一首诗的首句。
往往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统帅全诗、 奠定基调,渲染气氛、铺垫意境的作用,即“起” 句有奠定基调 的作用。
“承”是承接起句。
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是“起”句的延 续、延伸,在内容上紧密相关,在结构上,还有 承上启下的作用。
“转”就是转句。
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 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前面铺垫蓄 势已足,陡然一转,别开生面,让诗歌顿生波澜。 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 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
(1)诗的颔联描绘了草堂令人陶醉的美景,结合全 诗谈谈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3分)
②反衬(乐景写哀情)。(1分)前两联描写了翠竹轻摇,带着水 光的枝枝叶叶明净悦目;细雨出落得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 清香可闻,这样的赏心悦目之景;(1分)后两联写的却是忍饥挨 饿、濒临死亡的可悲可叹之事,反差鲜明。
(4)诗的前两句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有什么作用?
首联描绘了一幅落日前云去鸟飞的景象,紧扣“怅望”写所见, 引发诗人的乡思(或引出下面颔联的直接抒情)。
例5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卜算子•漫兴 辛弃疾 千古李将军,夺得胡儿马。李蔡为人在下中,却是封侯者。 芸草去陈根,笕竹添新瓦。万一朝家举力田,舍我其谁也?
【综合练习】运用章法思维,分析下列诗歌。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
点题,交代抒情时间地点,营造空灵清新意境,暗含作者 对山村生活的赞美。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进一步刻画雨后山景,一句写上景,一句写下景,一句 写视觉,一句写听觉。色柔声轻,令人神往。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由风光转为人事,归与下都扣住暝来写,山村生活宁静而 安详 。以动衬静,恬静安详。
高考专题复习:读懂诗歌课件
——
益诗友。
【如何读懂诗歌·小结】
• 如何明白浅层意 思?
• 1.理解词语 • 2.填充内容 • 3.调整语序 • 4.整合句意
•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 3.挑选词语,确定内容
【按照读懂的两个层次,给下面这 首诗写一段解读性的文字。】
• 溪亭 • 林景熙 • 清秋有馀思,日暮尚溪亭。 • 高树月初白,微风酒半醒。 • 独行穿落叶,闲坐数流萤。 • 何处渔歌起?孤灯隔远汀。
• 注:戴复古,字式之,号石屏,南宋后期诗人。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1.联系信息,揣摩语言
题目、注释、诗人生平、典故;意象语言、 情感语言、首尾句
• 例3:杜甫的诗句:“飘飘何所似,天 地一沙鸥。”
• 例4:崔颢的诗句:“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如何领会深层意思?】
2.再现情境,设身体验 通过联想和想象,再现诗歌情境,设身进入 这一情境中去体验、感受其情感和意境。
答案
• 画面大概是:有条小溪从两山之间 流出,树林里树叶飘落,一个人抱 着瓮在路上,山谷那边隐约露出寺 庙。
• 这幅画面呈现出的是乡村野外恬静、 安详的气氛。
•
山居即事
•
王维
•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 诗的后四句表现了怎样的景与情?
改变词性
• 春风又绿江南岸 。 ------王安石
• 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
芭蕉。
-------蒋 捷
•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常建
高考诗歌鉴赏有效读懂诗歌 课件(共33张PPT)
顺向(顺意:景与情的和谐 )
金陵怀古 王珪
怀乡访古事悠悠,独上江城满目秋。 一鸟带烟来别渚,数帆和雨下归舟。 萧萧暮吹惊红叶,惨惨寒云压旧楼。 故国凄凉谁与问,人心无复更风流。 【注】王珪时任北宋左相,写作此诗时北宋 在与西夏的两次战争中均遭失败。
景:事悠悠、满目秋
情:萧萧、惨惨、凄凉……23
波③寸情不思感移考、的:叫暗船这示、首归:词是如何表在,现雨无西中法湖褪移游色步人,,不柳表同絮达落了情在伤感地春的上之?沾情了;泥“
春怎知、春也归
三三两两叫船儿”,写雨后春去,
人们也纷纷叫船归家,表现了对春
归的黯然心伤和无可奈何。
辨一辨 明关系:
顺意(顺向) 逆意(逆向)
合理地“想入非非” 理智地“适当发散”
春风吹雨绕残枝,落花无可飞。小池寒渌欲生漪,雨晴还日西。 帘半卷,燕双归。讳愁无奈眉②。翻身整顿着残棋,沉吟应劫迟③
【注】①作者一作秦观②讳愁:隐瞒内心的痛苦。③劫:围棋术语
思考:本词表现 了词中人物什么样的情绪? 是如何表现的?请简要阐述。
景:吹雨 残枝 落花 寒渌 日西 残棋(景伤)
情:讳愁无奈眉 沉吟应劫迟(情悲)
如何读懂诗歌
。
诗歌鉴赏三步走
能 读懂
会 鉴赏
精 表达
怎样算是读懂诗歌
1.明白表层意思,译出诗歌大意: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景物
2.领会深层意思: 创设了什么意境(形象、氛围) 表达了什么情感(情绪、心境) 反映了什么思想(态度、观点)
如何读懂
1.读——通读全篇 2.看——找启示 3.抓——寻突破
渔歌起、望孤灯
情:诗人凄凉孤寂,国破家亡、
飘泊无依之感
36
作业布置: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优秀实用课件)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7
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
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还原语序! 重要词语!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重要字词、语序、省略)
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
晁补之 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 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 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 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 [注] 吴松:即吴淞,江名。
7.读懂诗歌。 (1)题目提供信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翻译诗歌正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有明显“诗家语”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8.开头两句描写了怎样的景色? 营造了怎样的氛围? 9.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
▪ 【对点训练】
▪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 辛弃疾
▪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山
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陷罢官,长期闲居
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这首
镜光。(省动词) 3、千金纵买相如赋,脉脉此情(向)谁诉?
(省介词)
4、平行语的省略:由于字数或声律的限制,某 些诗句在对举两件相关的事物时,往往把表述后 一件事物的某一词语省略去。
首先,我们分析省去与上文相同的字。如: 翻手作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应为“翻手作云,覆手作雨”。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公开课二)
绝
全诗抒发了羁旅异乡的感慨,诗人借清新 美好的春光景色的描写,透露出了思归的感伤, 以乐景写哀情,别具韵致。
四读——“意 象”
“意象”是寄予诗人主观 情感的物象,领悟“意象”中 的寓意,就能把握诗歌的思想 感情。
杨柳 黄昏 梅花 青鸟
长亭 芭蕉 翠竹 鸿雁
孤帆 寒霜 松柏 雁足
离别、游子 驿路 浮云 凄凉、悲愁 杜鹃 苦雨 幽兰 菊花 高洁、隐逸 音信、思乡 尺素
4、边塞诗
意象:边关、玉门关、羌笛、胡人、胡马、 黄河、长城、明月、阴山、黑山等 情感:边塞风光、奋勇杀敌、誓死卫国、征人愁 怨、思乡思亲、厌恶战争、同情批驳等 典例:《出塞》(王昌龄) 《凉州词》(王之涣)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渔家傲》(范仲淹)
5、羁旅行役诗
意象:驿道、征铎、马、船(舟)、杜鹃、 鸿雁、客、浮萍、飞蓬等 情感:旅途艰辛、漂泊无依、浪迹天涯、 归期遥遥、孤独彷徨、思乡思亲怀远等 典例:《夜雨寄北》(李商隐) 《秋思》(马致远) 《旅夜书怀》(杜甫)
总结:
读 懂 诗 歌 八 法
一读题目 二读作者 三读情语 四读意象 五读注释 六读题干 七读典故 八读题材
牛刀小试
(高考真题)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其二) 陆 游 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 思考: 诗歌蕴含了哪些丰富的感情? 解读方法: 读题目、读作者、读意象、读情语、读题干 参考答案: 这首诗前两句用夸张手法写祖国山河的雄阔壮丽, 饱含热爱之情,为进一步抒情做铺垫;第三句“泪 尽”二字将亡国之恨宣泄无遗;第四句“望”字写 出遗民对南宋军队收复失地的期盼,一个“又”字 则曲折地表达出对苟且偷安的南宋王朝迟迟没有收 复失地的失望与埋怨。
高考诗歌鉴赏如何读懂诗歌课件共61张
04
沉郁顿挫
语言凝重深沉,节奏 跌宕起伏,如杜甫的 《登高》。
诗歌意象与意境
意象
诗歌中通过具体事物或景象表达出的情感和思想,如 “柳”代表离别,“月”代表思念。
意境
通过意象的组合和情感的渲染营造出的整体艺术境界 ,如孤独、宁静、壮美等。
意象与意境的关系
意象是构成意境的基础,意境是意象的升华和整体呈 现。
模拟题训练与讲解
1
精选模拟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提高学生的 应试能力。
2
对模拟题进行详细讲解,分析解题思路和方法, 帮助学生掌握答题技巧。
3
鼓励学生多做模拟题,加深对诗歌鉴赏的理解和 认识。
诗歌鉴赏能力提升建议
多读一些经典诗歌,积累 诗歌素养和审美能力。
学会分析诗歌的意象、意 境、语言等要素,提高鉴 赏能力。
跳跃性思维
诗歌语言具有跳跃性,通过留白和省略等手法激 发读者想象。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白日 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的描写方式。
05
高考诗歌鉴赏题型及解题策略
Chapter
选择题解题技巧
审清题干,明确要求
认真审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是选择 “正确”还是“错误”,是选择“一项
在回答题目时,要注意格式规范,卷面整洁 ,给阅卷老师留下良好的印象。
06
诗歌鉴赏实践演练与提升
Chapter
历年高考真题演练
01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历年高考诗歌鉴赏真题,进行详 细的解析和讲解。
02
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背景、主题、意象、语言等要 素,掌握鉴赏的基本方法。
03
通过真题演练,让学生了解高考诗歌鉴赏的命题规 律和评分标准。
情感表达手法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优秀实用优质课件
诗歌鉴赏读懂诗歌优秀实用优质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学习教材第三章“诗歌鉴赏”的内容,着重探讨如何读懂诗歌。
详细内容包括对诗歌基本概念的理解,诗歌的形式与内容分析,以及通过具体的诗歌作品来实践鉴赏技巧。
二、教学目标1.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理解诗歌的韵律、节奏和象征意义。
2. 能够分析并解读不同类型的诗歌,领会诗人的情感与意图。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文学素养,激发学生对诗歌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诗歌象征手法的理解,诗歌情感深层次的把握。
教学重点:诗歌的形式分析,诗歌内容的深入解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诗歌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首古典诗歌朗诵视频,创造一个诗歌的意境,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活动细节:观看视频后,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诗歌的初步感受。
2. 理论讲解(15分钟):介绍诗歌的基础知识,包括诗歌的结构、韵律等。
活动细节:通过PPT展示诗歌结构图解,并用实例分析说明。
3. 例题讲解(20分钟):选取一首经典诗歌,详细解读其形式与内容。
活动细节:逐句分析诗句,讲解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4. 随堂练习(15分钟):发放练习纸,让学生尝试分析另一首诗。
活动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5.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分析心得。
活动细节:每组选一名代表汇报,其他成员补充。
活动细节:针对学生的共性疑问,进行集中解答。
六、板书设计1. 诗歌的基本结构2. 诗歌鉴赏技巧3. 例诗分析框架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并鉴赏《静夜思》。
答案要点:诗歌的韵律、意境、情感表达。
2. 拓展作业:自行选择一首喜欢的诗歌,按照课堂所学进行分析。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调整教学方法。
拓展延伸可以通过推荐诗歌阅读书目,鼓励学生在课外进行更深入的阅读和鉴赏,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之一读懂诗歌 (课件27张)
(四)看结构
诗歌的结构章法——“起承转合” 起”即一首诗的起句,“承”是承接起句,
是“起”句的延续、延伸,“转”就是转 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合 笔,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 的作用。
• 杨柳 长亭 孤帆 驿路 浮云
离别、游子
• 大风 长云 寒霜 飞雪 苦雨
凄凉悲愁
• 梅花 翠竹 松柏 幽兰 菊花
Hale Waihona Puke 高洁隐逸• 美人 神女 灵修
国君
• 杜鹃 磁针
坚贞
• 羌笛 竹笛 羌管 寒蛩 蟋蟀
思乡
• 青鸟 鸿雁 雁足 尺素
音信、书信
• 白雪 玉壶 冰心
高洁
(二) 抓诗眼
诗词是诗人“缘情而发”的 产物,有时如能捕捉到诗词中 那些最能显现诗人感情的字眼, 便找到了鉴赏该诗词的钥匙。 帮助我们快速而准确把握诗歌 的情感。
6、揭示写作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 等。
《咏素蝶诗》
1、交代写作对象(素蝶)2、点明诗歌的类 别(咏物诗)3、暗示写作手法(托物言志)
《鹊桥仙 七夕》
1、交代写作对象、内容(七夕)或写作缘 由(因七夕而写)2、暗示写作内容与情感 (写夫妻相思相聚)
《征人怨》
1、交代写作对象(征人)2、点明诗歌的类 别(边塞诗)3、奠定全诗感情基调(怨)
• 起:即起句,用一个话头,引出下面想说的话。
常见的作用有:交待人、时、地、事、环境; 渲染气氛,烘托感情,奠定基调; 统领全篇,设置线索,照应 题目等。
• 承:就是承接开头的话题,自然地按着顺序往下说。
2024届高考语文复习:诗歌鉴赏之如何读懂古诗词课件
古诗词特点
凝练含蓄 言简意丰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的特殊需要, 常会打乱语序。
特点: 诗歌的短小凝练常会省略很多信息。 (写诗)
诗歌由于声律要求和出于修辞上 的特殊需要,常会打乱语序。
补充省略! 还原语序! 词类活用!
把古诗当作文言文来读 (词类活用、倒装、省略)
部分诗、词人创作风格
陶渊明:朴素自然 白居易:通俗易懂 王昌龄:雄健高昂 李商隐:朦胧隐晦 温庭筠:绮丽香艳 苏东坡:豪放旷达
杜甫:沉郁顿挫 李白:豪迈飘逸 杜牧:清健俊爽 王维:诗画一体 高适:悲壮苍凉 陆游:悲壮爱国
总结方法
(三)看注释,抓暗示信息 注释是诗歌鉴赏中最值得注意的内容,虽短短几
抒发了诗人被流放的凄凉之感和眷恋朝廷、思而不得的苦闷。
总结方法
(四)看关键词句 ,揣测情感内容
诗歌中有一些能够帮助我们把握作品思想内容的关键词 句,阅读时准确抓住关键词句,无疑对正确理解分析诗歌的 思想内容有重要的作用。 如《虞美人》:问君能有几多愁?…… 又如《钱塘湖春行》:最爱湖东行不足,……
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年份、卷别 题目
重要信息
“论学”,论说学问;这是林希逸写给
2023·新课
友人的一首酬答诗。友人与他讨论如
标 《答友人论学》
全国Ⅰ卷
何做学问,诗人创作此诗表达自己的
治学主张。
年份、卷别 题目
重要信息
(续表)
2023年 新课标 全国Ⅱ卷
《湖上晚 归》
抓关键词句
关键词
情感词:情感词直接表露情感,如“悲”、“愁”、 “孤”、“喜”、“闲”之类。 修饰词:形容词、动词 、副词等,尤其是冷暖色调形容 词多能表现悲喜心情 。
读懂诗歌公开课课件.
读懂诗歌公开课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深入探讨《中国古代诗歌鉴赏》教材的第四章“山水田园诗派”中的内容。
详细内容包括对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的作品进行分析,理解其表现自然景物的艺术手法,掌握田园诗的意境与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领会山水田园诗的美学特点,提升审美能力。
2. 培养学生通过诗歌欣赏,感受诗人情感,理解古代文化。
3. 引导学生运用诗歌表现手法,创作简单的山水田园诗。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对山水田园诗意境的深入理解和情感把握。
教学重点:分析诗中的意象与修辞,掌握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
学具:诗歌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山水画和播放古风音乐,创造一种宁静致远的氛围,引发学生对山水田园生活的想象。
展示PPT中的山水画,让学生描述感受。
播放古风音乐,提问学生对田园生活的印象。
2. 理论讲解:介绍山水田园诗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讲解田园诗的历史背景。
分析王维、孟浩然等诗人的创作风格。
3. 例题讲解:选取《山居秋暝》进行分析,指导学生理解诗中的意象和修辞。
朗读诗歌,让学生体会韵律。
逐句解析,分析“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中的意象。
4. 随堂练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析其他田园诗的意象与情感,进行小组分享。
分组讨论,选取一首田园诗进行分析。
各小组汇报分析结果。
六、板书设计山水田园诗派王维孟浩然意象:山、水、田园、自然现象修辞:拟人、比喻、对仗、排比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创作一首描绘山水田园景色的短诗。
答案示例:“清晨踏露过山溪,鸟语花香满径蹊。
绿竹斜风摇曳影,白鹭轻舞入云低。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答案提示:意象为“异乡”、“佳节”,情感为思乡之情。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能否理解并欣赏山水田园诗的意境,是否能独立创作简单的诗歌。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外阅读更多山水田园诗,进行比较分析,加深对这一文学流派的理解。
读懂诗歌公开课课件.
六、板书设计
1.标题:《读懂诗歌》
2.内容:
a.三首古诗的基本信息(作者、背景)
b.古诗的韵律美、意境美
c.诗歌鉴赏方法
七、作业设计
1.作业题目:分析《登鹳雀楼》、《望庐山瀑布》、《赤壁怀古》三首古诗的艺术特色。
2.答案:参考课堂讲解,结合自己的理解完成。
b.内容:解释诗句的字面意义,探究背后的深层含义。
c.意境:通过展示相关画面,引导学生感受诗句所描绘的意境。
三、作业设计解析
1.分析三首古诗的艺术特色:要求学生运用课堂所学鉴赏方法,对三首古诗进行深入分析。
a.提交作业前,教师可提供参考资料,帮助学生巩固所学鉴赏方法。
b.作业评价时,关注学生对诗歌形式、内容、意境等方面的分析,以及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2.结合现实生活,以生动有趣的例子引入古诗学习,提高学生的代入感。
教案反思
一、教学内容
1.是否充分讲解古诗的背景和作者生平,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2.是否注重诗歌意境的讲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二、教学方法
1.是否运用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提问、小组讨论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2.是否注意语言语调的运用,使讲解更具吸引力?
3.作业设计:分析三首古诗的艺术特色。
4.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推荐学生阅读其他经典古诗。
一、教学难点解析
1.古诗的意境理解:意境是古诗的灵魂,教学中应引导学生通过朗读、感悟,进入诗歌所描绘的情境。可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中所描绘的景象,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诗意。
a.以《登鹳雀楼》为例,展示壮丽的河山、落日的余晖等画面,让学生感受诗人王之涣的豪情壮志。
高考诗歌鉴赏:读懂诗歌始鉴赏 PPT精品课件
⑤明辨手法。
覆盖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温庭筠《菩萨蛮》
鬓如云舒
香腮似雪
第四步:看正文,理解“诗家语”
• ①品味意象。 • ②抓住关键。 • ③还原倒装。 • ④补充省略。 • ⑤明辨手法。
会应用:
生查子
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岁晚太寒生③, 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夜夜入青溪,听 读《离骚》去。
注 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 期闲居于上饶带湖之畔。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 景优美。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②偃 蹇:高耸、傲慢的样子。③生:语助词,无义。
一看诗题:生查子
独游西岩
①点明人物( 作者独自一人 ); ②点明地点(西岩 ); ③点明事件( 游览 ); ④暗示情感( 孤独落寞 )。
④注解典故;
第四步:看正文,理解“诗家语”
• ①品味意象。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②抓关键处。
绝 句 杜甫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 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
③ 还原倒装句。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王维《山居秋暝》
浣女归喧竹,渔舟下动莲
④补充省略句。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温庭筠《商山早行》
闻鸡声,出茅店,见残月一弯, 上板桥,踏秋霜,留清晰足迹。
【学习目标】 1.明确诗歌阅读的考点。 2.知晓诗歌阅读的四个步骤,重点掌 握“诗家语”的特征。 3.能结合读懂诗歌的步骤,快速地读 懂诗歌。
知 考 点:
1. 鉴赏诗歌形象。 2. 鉴赏诗歌语言。 3. 鉴赏表达技巧。 4.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 态度。
学方法: 第一步:看标题,预知大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