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现代方案——“国家”、思想与人性
中国方案的基本内涵提出依据及世界性意义
中国方案的基本内涵提出依据及世界性意义中国方案的基本内涵提出依据及世界性意义中国方案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可行可靠的改革开放策略和经济发展模式,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和实践指导。
中国方案的基本内涵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环境保护等多个方面。
这些内涵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体系基础,是一系列成功经验和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
中国方案的提出依据来源自于中国特殊的国情和现实,以及长期的艰苦探索和积累。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经济文化发展成就显著。
在这些成就背后,是一个经济发展、政治制度、文化传承等方面都有其自身特殊性的中国。
首先,经济发展是中国方案的基础。
中国方案主张推进改革开放,发展市场经济,加强国际合作,加强创新,建设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这种发展模式是基于中国特殊的国情而建立的,突出了农业基地的基础地位,市场和国家在经济中的作用各不相同。
在中国特殊的国情下,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人民福祉的有机结合。
中国的经济发展模式,不但契合中国,也可以成为其他发展中国家在推进现代化进程中所需要的独特经验和借鉴。
其次,中国方案也提出了特殊的政治制度,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这种制度体系具有相应的鲜明特点,如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民主集中制、中国共产党单一领导、中国特色的行政管理制度等等。
这些制度组合使中国的政治制度发生诸多变化,从而共产党不同于其它治理模式,这些制度变化是为了确保社会稳定、经济增长和国家统一。
在中国的特殊的国情和需求下,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中央集权体系被认为特别有效。
而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趋势使得更多国家可能思考如何在本国条件下,实现政治治理的适应性和创新性。
第三,中国方案也强调文化传承,加强民族团结和文化交流。
文化传承是中国民族复兴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要求之一。
在文化传承方面,中国方案提出了保护传统文化,弘扬优秀的中华文化,以及推动中外文化交流等一系列措施,努力实现文化多元化的发展。
中国现代法治理论模式构建开题报告
中国现代法治理论模式构建——以人性善恶观之博弈为视点开题报告1、本课题来源及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法治是一个经久不衰而又蕴涵隽永的时代话题。
作为崇高的法律理想,她为现有的制度注人了壮骨强魄的理念,为观念提供了激浊扬清的活力。
因此反思法治的内在意蕴,是我们法治建设的必然要求。
但是审视、反思法治,有不同的角度和思路,本文选择的是人性这一视角。
这是因为,从宽泛的意义上看,所有的学科知识皆是对人性的关注。
认识虽是客观外界世界作用于主观的结果,然而选择什么样的对象,则是主体能动的产物。
由此可见,选择什么样的对象、确定什么样的目标充分体现了人主体自身的价值判断。
因此关注人或人性理念构成了人类所有学科根本性和终结性的问题。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休漠说:“一切科学对于人性总是或多或少地有些关系,任何学科不论似乎与人性离得多远,它们总是会通过这样或那样的途径回到人性。
法律是记载人类社会自身行为活动的重要方式,她从诞生之日就体现了人类对自我的认识,同时表达着人类自身的喜怒哀乐和厌恶偏好。
所以,从人性的视角审视、判断、反思法治,不仅可以关照其具体制度层面,而且更能凸显其哲学理论高度,以至于将理论的触角指向具有终结意义的人文关怀。
一个社会的法治只有在充分认识和肯定人性各个方面的需要时才具有人性的“合法性”基础,从而才能为人们自觉遵守,也正是人性的需要才为国家的法律提供最高的评判标准,才能置法制时时于被批判的位置以回应法治的应然要求从而促进良法的生成。
"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
法律文化的现代化是构筑法治社会的基础,西方法治实践历程充分证明了"没有这个由文化到政治,由抽象到具体制度的转化,就不会有近代法治"。
要实现法治的现代化,必须摒除传统法律文化中的反向力量,树立理性的法律观念,即以"人性恶"理念为逻辑起点的理性法律文化。
以"人性恶"为基础的法律文化有利于引导构建权力部门相互制约机制,最终达到民主政治的目标;有利于克服以政策代替法律,改变立法主体混乱和法律缺乏统一性的局面;有利于改变"法律走私"现象;有利于消除法律在经济、政治和社会生活中的实现极其低下,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或乱究的现象大量存在;有利于改变民众对法律表现的冷漠和排除心理以及增强民众对法律失去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第二节 中国人性思想的发展
第二节中国人性思想的发展我国现代学者在研究我国思想史时常用“重人事,轻自然”一句话概括其研究特点,的确,考察我国古代思想史有关人性的论述和研究便可发现,我国古代关于人的研究及其人性的论述有着极其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
近代以来,“西学东渐”,我国人性研究的主要特点是除了继续我国古代人性研究的理路的同时,也介绍西方的人学思想,并作简单的阐发,没有很有影响的学说或流派。
一、中国先秦时期的人性观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由于众多的理论家人性观点是与其善恶评价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在现实研究中,许多学者多从这一维度来考察和研究我国古代学者的人性学观点,由此,把我国中国古代关于人性论的观点总结为四种:一是性善论者,以孟子为代表,二是性恶论者,以荀子和韩非子为代表,三是性无善无恶论者,以世硕为代表,四是性亦善亦恶论者,以扬雄为代表。
但是这种考察远未穷尽我国古代学者关于人性研究的思想。
这里我们主要介绍以上四种思想,但也介绍其他一些有关人性思考的观点。
我国的远古时期,我们的先祖就开始考虑人性问题,那时的人们认为人性是善的,这种善性是上天赋予的。
这种人性观可以称为天降善性论。
在古籍《尚书·汤语》记载:“惟皇上帝,降衷于下民,若有恒性。
”(见《十三经注疏》,第162页。
)恒即常,恒性就是常性。
常性可以有两种理解,常作普遍的意思,那么常性就可以理解为人有共同的本性。
常如果作不变的意思,那就可以把常性理解为不变的人性。
《孔氏传》:“衷,善也。
”孔颖达疏:“天降善于下民……与善于民”。
古人把“衷”解释为“善”。
这就是说,上天把“善”赋予人民,使他们有了善的本性。
这大概就是最早的人性论。
(一)孔子的人性论孔子从共同性与差别性、自然性与社会性、应然性和实然性以及智与愚的角度来说明人性。
首先,他认为,作为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 (《论语·阳货》)对此,有学者这样理解:“第一,从人之性对犬之性、牛之性来看,人与人为同类,所以说‘相近’。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摘要:人类已进入21世纪,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如何使我们的现代化和民族精神获得新的生命形式,是中国文化面临的新的历史选择。
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是我们当今学子需要学习和急待解决的问题。
这对中国走向世界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民族文化民族精神传统文化现代化近年来,海内外对中国文化走向的讨论似乎已成为一种时尚。
各种观点十分活跃。
"新儒学"、"新道学"、"文化中国"说、"新汉文化"圈、"儒家文化圈”、"太平洋时代"说等等。
有人甚至认为21世纪将是儒学的世纪,是中国文化、东方文化的世纪。
众所周知,进入80年代以后,改革开放的中国开始面对一个日趋发展变化的国际环境,整个世界文化的格局也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
中国本身也面临着如何正确处理现代化和民族性、现代化与传统文化等一系列的关系问题。
青年一代是传承和发展中国文化的实践者,如何认识中国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价值与走向,这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与建设,对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融合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和优良传统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得到体现:(一)重视伦理道德伦理至上的观念文化与价值取向。
中国文化是一种伦理型文化。
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体现着一种泛道德主义的人文特点。
这种传统伦理讲求的是在个人修养基础上处理人际关系或社会关系的准则与行为规范,这种准则在理论规范上可用仁、义、礼、智、信这五个字来概括;行为规范则主要通过礼法或礼制来约束。
这种伦理至上的文化特征的派生特点是:①它与宗法制度、专制政治相结合,形成了一整套尊卑分明、等级有序的身份取向制。
湖南炎德英才大联考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政治试卷及答案
名校联考联合体2024届高三第三次联考思想政治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题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I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我国现阶段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
但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推动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发展,解决区域发展不平衡、乡村振兴等问题都是围绕着解决当前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来开展的。
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理解正确的是①我国主要矛盾的变化,没有改变我们对我国社会主义所处历史阶段的判断②我国现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已发生变化③发展是解决主要矛盾的关键,只要经济发展了,社会其他矛盾都会得到解决④依靠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来解决人民生活需要与社会发展不平衡的矛盾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2.为了实现2023年下半年经济目标,国务院要求,要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继续拓展扩消费、促投资政策空间,提振大宗消费,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
加快建设高效规范、公平竞争,充分开放的全国统一大市场,着力扩大国内需求①必须充分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同时加强政府对市场的监管②拉动经济发展,有利于提高市场效率,缩小区域收入差距③要实现市场准入畅通、市场开放有序、市场竞争充分、市场秩序规范④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加居民收入,将社会公监事业进一步实现市场化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3.面对当前全国防汛救灾工作,中央要求各级政府要认真排查总结,抓紧补短板、强弱项,制定整体救灾方案。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
浅谈中西方人性观一、中国文化中的人性观人性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思想。
代表人物有孔子,他把仁作为人之根本属性,且其政治主张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整部《论语》更充满了圣人、君子、仁义。
另一个代表是孟子,他在孔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了人性善的思想。
如,他说的“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
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人之初性本善”,“人皆可以为尧舜”,说明一个人是否会是恶人还是好人,关键在你是否能“尽心”、“知性”,挖掘、培养这些善的萌芽。
因为认为的是人性善,所以中国古代强调“教化世人”,也就是教育和感化普通百姓。
这种思想认为,既然人的本性是好的,恶习只是后来感染的,所以治理社会就应该从道德教育入手,劝人们放弃恶习,回到先天性的“善”的境地,社会就会安宁了。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这就是说,光靠政令与刑法来约束民众,那么即使大众不敢违法乱纪,也会虚应故事,没有真正地建立廉耻之心。
所以,儒家轻法制,重道德。
儒家认为,如果以道德和礼制来教导百姓,将使得他们自爱自重,心悦诚服。
从“性善论”出发,还很容易导致这样的结论:人性都是善的,那么,被神化为天子的君主、皇帝,他的人性本善,就更不必说了。
因此,人性本善论成了皇帝君临天下的“合法”根据。
君王专权在手,本来就很容易干坏事,本该受到比常人更严格的监督,但山于他的人性本善,全国人民都深信他一定会大公无私,绝不会担忧他会干什么坏事了。
皇帝只须监督下属,用不着谁来监督他。
这就理所当然地导致等级森严的人治社会。
“人性善”给专制提供了理论根据,而且给专制者披上了伪善的合法外衣,钳制了中国人的思想发展。
在中国历史上也出现过别的关于人性的理念。
2020年国家开放大学电大《政治学原理》考试题答案
1、中国(儒家)学说对政治的阐释,直接寄托了他们对于仁义礼智信的道德追求。
2、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政权)问题是全部政治的基本问题、根本问题。
3、亚里士多德把(国家)等同于“最高的善”,认为它是人相互间的一种道德性结合。
4、柏拉图在《理想国》一书中明确指出,政治的本质在于(公正),一个“理想国”具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四种美德。
5、(政治权力)是政治的核心,一切政治活动,都是围绕着这一核心展开和进行的。
1、(理想主义)方案政治设计的核心是寻求一个清官明君式的好人统治,这是“人治”社会的政治设计思路。
2、(马基雅维利)被认为是近代西方政治科学的奠基人。
3、政治研究的科学化进程遇到的三个难题是数据问题、隐性价值问题、(价值中立)问题。
4、(伦理)与政治不分是儒家思想的特色。
5、自秦汉到晚清,中国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治延续2000多年。
1、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参与是公民权利的首要内容。
2、公共利益具有(公共性)和最高权威性,公共权力部门得到公众授权,代表公众行使公共权力,追求和实现公共利益。
3、经验事实表明,(权力)的滥用是社会动荡的根源。
4、政治权力的主观构成要素主要有能力素质、、理论与策略、组织。
5、加强基层民主建设,实行(村民自治),是确保公民基本民主权利的最基本的途1、国家的三要素说,认为具有人民、土地、主权者即为国家。
2、权力制约原则在资本主义国家的宪法中主要表现为分权原则。
3、专制君主制是奴隶制和封建制国家的典型政体形式。
4、从社会政治发展史来看,政府组织机构的设置原则主要有三类,即集权原则、分权制衡原则和议行合一原则。
5、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单一制和复合制。
1、政党的目标是通过竞取政府职位而赢得政府权力。
2、一元主义和全能主义国家被视为中国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基本模式。
3、中国当前最重要的政治社团是工会、青年组织和妇女组织。
4、在权威主义和极权主义国家,政府官僚集团和军人集团往往是政府的重要支持力量。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doc 中西人性论之比较人性论是哲学的一个重要分支,探讨的是人的本质、特性及其与宇宙、社会、文化等之间的关系。
中西方文化对于人性论有着不同的理解和阐释,这些不同点反映了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和特色。
本文将从历史背景、基本观点和现代影响三个方面对中西方人性论进行比较。
一、历史背景中国的人性论思想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尤其是儒家、道家、墨家等学派对于人性的探讨。
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并通过道德教化和规范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追求自由和无为而治。
墨家则提出了“兼爱”的思想,认为人应该互相爱护、关心和帮助。
这些学派的思想为中国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西方的人性论则始于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的思想。
苏格拉底提出了“认识你自己”的主张,认为人应该通过反思和自省来认识自己的本质。
柏拉图则将人性分为三个部分:欲望、意志和理性,认为人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控制自己的欲望。
亚里士多德则认为人本质上是政治动物,并通过社会契约来建立社会秩序。
这些思想为西方的人性论奠定了基础。
二、基本观点中国的人性论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人可以通过自身的修养和道德教化来达到圣人的境界。
其中,儒家强调人的社会性和道德责任感,主张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来引导人们行为。
道家则更加注重人的自然性和超脱性,认为人应该通过内心的平静和自省来达到自由和无为的境界。
墨家则强调人的平等和互助,主张通过“兼爱”来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西方的人性论则存在着不同的观点。
一些哲学家认为人本质上是自私、贪婪和残暴的,需要通过法律和道德规范来限制人的行为。
另一些哲学家则认为人本质上是理性和善良的,应该通过理性和道德教化来引导人们行为。
例如,尼采提出了“超人”的概念,认为人应该通过超越自身限制来达到更高的境界。
马斯洛则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们行为的动机是源于内心需求的满足。
三、现代影响中西方的人性论思想对于现代社会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从价值系统看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可以从其价值系统的角度来探讨。
中国文化的价值系统源远流长,形成了独特的思维模式和道德准则,具有深厚的现代意义。
本文将从儒家思想、道家思想和佛教思想这三个主要的价值观角度,探讨中国文化的现代意义。
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其价值观体系强调人的本性善良,强调爱与仁的力量。
在当代社会,这种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首先,儒家思想提倡崇尚道德、尊敬他人,强调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和谐。
在当今多元化和全球化的社会中,这种价值观具有特殊意义。
人类社会正面临着全球化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如社会冷漠、互相竞争等问题,而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等价值观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些问题。
其次,儒家思想强调家庭和谐与孝顺,这对于解决家庭矛盾和增进社会和谐至关重要。
当代社会中,家庭不和谐问题日益突出,而儒家思想强调尊重和关爱家庭成员,具有独特的现代意义。
最后,儒家思想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念,对于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强调家庭和社会责任、保持政治稳定和国家治理具有重要的现代意义。
道家思想是中国文化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价值观体系强调自然、简朴、无为而治。
在现代社会,这种价值观有着深远的现代意义。
首先,道家思想强调遵循自然的规律和平衡,反对过度干预和过度追求物质。
在当今快节奏的社会中,人们逐渐认识到过度追求物质会导致精神空虚和生态破坏,而道家思想提倡自然简朴的生活方式,为人们提供了一种可持续发展的价值观。
其次,道家思想强调个体的修养和自我实现,鼓励人们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焦虑,而道家思想中的无为而治的理念能够帮助人们摆脱功利、功成名就的追逐,追求精神的自我超越,拥抱内心的自由与快乐。
佛教思想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张无我、慈悲、解脱和修行。
在现代社会,佛教思想的现代意义非常重大。
首先,佛教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提倡尊重生命和自然界的平衡。
在当今环境危机和生态问题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佛教思想中的无我和慈悲的理念具有特殊的现代意义。
中国现代国家政策的书
中国现代国家政策的书
以下是一些探讨中国现代国家政策的书籍推荐:
1. 《中国当代政治与政府》:作者李毅中,该书系统综合分析了中国当代政治和政府的方方面面,揭示了中国现代国家政策的背景、形成和实施等方面的细节。
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这是党的十九大报告正式明确提出的任务,该书详细讲解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背景、主要内容和实施路径,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国家政策具有重要价值。
3. 《中国政府的角色与功能》:作者赵焕焯,该书探讨了中国政府的职能、运作方式以及政策制定和执行的过程,以及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的关系,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国家政策的机制和运作方式有很好的解读。
4. 《中国的政治经济学》:作者陈明通,该书从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分析了中国的政治与经济的互动关系,揭示了政治经济学在现代中国国家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作用,对于理解中国现代国家政策的经济理论基础有很好的解释。
5. 《中国政策与社会变迁》:作者希望之,该书探讨了中国政策在社会变迁中的作用和影响,以及政策制定和社会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中国现代国家政策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
这些书籍涵盖了中国现代国家政策的不同方面,从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角度进行了深入分析,适合深入了解中国现代国家政策的读者阅读。
论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性”的疏离与融合
文学评论・现当代文学论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性”的疏离与融合马英 信阳农林学院摘 要:人性是中国现代文学界以及哲学界开展的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的一个课题,也是对理论研究与文学创作产生深远影响的一场争论。
本文从文学与人性的关系出发,梳理了人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的流变,探讨了中国现代“文学”与“人性”的梳理与融合,以其希望文学的振兴以及人性的觉醒,期待人性之光能够在重视物质生活享受的当今社会再一次推动文学的发展。
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人性疏离与融合作者简介:马英(1983.4-),女,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河南信阳农林学院文学艺术教学部讲师,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7)-02-068-01一、文学与任性的关系人性是文学的表现对象,没有了对人性的反映,文学就失去了生命。
因为文学是作者情感的反映,是社会生活的表现,是人的精神面貌的体现。
从欣赏的角度来看,文学的欣赏直接体现的情感的共鸣上,而人的情感和人的精神面貌是人所特有的,是人性的表现。
人性是文学的美以及艺术价值的基础和本质,作家将现实世界作为描写的客观对象,现实世界实质上也是文学作品的基础,而文学作品只有表现出了美好的人性才能引发读者的共鸣,才能打动人心,这样的作品才会富有高的感染力以及生命力。
人性同时也是文学发展的核心,人性的历史发展变化通过文学发展表现出来,人通过实践来与客观世界产生的联系也在文学发展的过程中反映出来,而文学的基础元素就是人性。
文学的本质就是要表现人,我们所说的文学研究从本质上来说也就是研究人,研究人的精神世界和现实生活。
不同历史阶段的文学也反映出不同时期人性之间的不同,所以说文学中所反映的人性不是永恒不变的,它是受不同阶段思想的影响以及各种因素的左右,而不断变化。
二、人性在中国现代文学中疏离到融合的表现(一)人性的探索与批判1950年,小说《我们夫妇之间》提出了人性要变动人际关机和适应新环境的新命题。
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
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国与西方国家有什么不同?哲学可以说是人类思考的最高层次,许多思想巨匠都探索着人类本质、宇宙意义等这些宏大的课题,使得哲学成为一门永恒的学科。
中国和西方作为两个不同的文化方向,其哲学思想自然会有所不同。
本文将以三个有序列表的形式,为大家介绍中国哲学与西方哲学的差异。
一、关于宇宙观中国哲学强调的是自然的整体性与伦理的价值,而西方哲学则更关注宇宙的物质性与客观规律。
1.中国哲学视角:中国哲学主张“天人合一”的观念,认为自然与人是一个整体,自然万物是由人、物、天之间的关系所形成的,而宇宙则是一个无限的循环,存在着无穷无尽的变化和流转。
通过坚持道德伦理,人们可以追求个人与社会的和谐统一,进而推动宇宙的和平、稳定和发展。
2.西方哲学视角:西方哲学认为宇宙是由物质构成,物质是有规律可循的。
物质、力和空间是构成世界的基本实体,理性是认识宇宙的起点。
理性的发展和科学知识的累积,是推动宇宙发展和利用资源的主要手段。
二、关于人的本质中国哲学创始与保持了与西方哲学有本质区别的人性论,相信人性的本真和善良,缘起缘灭,生死无常;而西方哲学强调人的理性与自由。
1.中国哲学视角:中国哲学关注的是人性的本真和善良。
人的真正价值体现在每个人都可以发掘自身的潜力,实现自己的“天赋”和自我实现。
同时,中国哲学还相信人生命的缘起缘灭,生死无常。
2.西方哲学视角:西方哲学强调人的理性与自由,认为人的本质在于人拥有自由意志,同时又受到来自社会和自然环境的限制。
人可以通过开放的理性来认识自我、世界和真善美的追求。
三、关于道德伦理中国哲学强调仁、义、礼、智等伦理观念,注重家庭和社会的和谐;而西方哲学尤其是现代派的哲学强调的是独立自主、实用主义、权利与公义等。
1.中国哲学视角:中国哲学给人们提供了众多的道德准则,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仁、义、礼、智,注重家庭和社会各种关系的和谐。
通过这些道德准则的约束,中国的哲学思想和社会相得益彰,顺应了人民和社会的基本需要。
读书笔记《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内容纲要(文字版)
读书笔记《<现代化新论>——中国的现代化之路》内容纲要(文字版)第一编大转变时代的新历史观第一章现代化理论与历史研究“现代化”还是“近代化”,应先正名时间尺度上,泛指从中世纪结束以来一直延续到今天的一个“长时程”价值尺度上,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与特征现代化的含义是什么现代化是指近代资本主义兴起后的特定国际关系格局下,经济上落后国家通过大搞技术革命,在经济上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
现代化实质上就是工业化现代化是自科学革命以来人类急剧变动过程的统称现代化主要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换句话说,现代化可以看作是代表我们这个历史时代的一种“文明的形式”。
现代化与马克思主义工业较发达的国家向工业较不发达的国家所显示的,只是后者未来的景象第二章西方的现代化思潮与现代化研究不断变化中的社会思潮现代化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全球性工业化高潮阶段形成的关于社会变迁的新理论架构。
随着工业革命的兴起,西欧和北美在19世纪陆续进入了工业化时期,蒸汽机这个巨怪的出世塑造了一个新社会即工业社会的轮廓。
19世纪资本主义工业咄咄逼人的发展势头使乐观主义的论调占了优势。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炮声把社会进化的乐观主义思潮一下子轰得烟消云散。
现代工业文明走入歧途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西方的社会思潮开始出现新的转向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美国社会思潮20世纪60年代——“发展”与“现代化热”现代化研究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和60年代中迅速兴起的一门社会科学的边缘学科。
首先由经济学家、政治学家、社会学家提出来。
最先开辟的新领域发展经济学现代化流派代表:著名经济史家华·惠·罗斯托其现代化论点也被称为“传播学派”(现代化问题的提出是密切为美国对外政策服务的)20世纪60年代对政治发展的研究中,至少有三大流派系统——结构功能研究法,主要受帕森斯的理论支配;社会过程研究法,主要是探讨政治行为过程与工业化、都市化等社会过程的关系;比较历史研究法,这是较为接近传统的一种方法现代化理论形成的历史特点1.从20世纪40年代后期到60年代,东西方处于尖锐对峙、国际关系很不正常的“冷战”时期。
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
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中国方案是指中国在面对各种挑战和问题时所采取的解决方案和发展路径。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的发展对全球都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经济发展、政治体制、社会治理、生态文明等多个方面。
首先,中国方案在经济发展方面体现为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中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战略目标,提出了以创新驱动、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为核心的五大发展理念。
在实践中,中国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不断提高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
其次,中国方案在政治体制方面体现为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政治体制,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显著的优势,为中国的长期稳定和持续发展提供了坚强政治保证。
再次,中国方案在社会治理方面体现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中国致力于推进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
最后,中国方案在生态文明方面体现为坚持可持续发展。
中国提出了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发展理念,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形成绿色生产生活方式,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总之,中国方案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使命,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挑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中国方案的主要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思想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优越性,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优越性。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与价值观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全球化的推进,各国都在不断探索适合自己的现代化路径。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以其独特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展现出了与众不同的中国式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首先体现在中国对世界的认知和看待问题的方式上。
中国强调整体观念和综合性思维,注重整体性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得到了广泛的认同。
中国认为,世界各国应该携手合作,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实现共同发展。
中国强调合作共赢的思维方式,追求互利共赢的国际关系。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体现在中国对发展的理解和实践上。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发展的目标定位为人民的福祉和幸福。
中国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注重解决人民的实际问题,努力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中国强调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注重科技创新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认为,发展必须是全面的、协调的、可持续的,注重经济社会的均衡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还体现在中国对文化的重视和传承上。
中国强调文化自信,注重传承和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认为,发展必须有文化的支撑,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
中国注重文化多样性和文化交流,积极参与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推动世界文化的多元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体现在中国对自身发展目标的追求和坚持上。
中国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注重人的全面发展和人的尊严。
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观追求社会公平和正义,注重解决社会的不平等和不公正问题。
中国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在中国的发展实践中得到了验证和展示。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巨大成就。
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观方法论和价值观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提供了坚实的指导和支撑。
同时,中国也在国际上积极推动这种世界观和价值观的传播和交流,为世界现代化的进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文学思潮与作品特点
了解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文学思潮与作品特点中国现代文学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坛上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通过独特的文学思潮和作品特点,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表达了自己对时代和人生的思考。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文学思潮与作品特点。
一、文学思潮1.1 现实主义思潮现实主义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重要的文学思潮之一。
作为对传统文学的反思与批判,现实主义作品强调真实、客观地描绘社会生活和人物形象。
其代表性作家有鲁迅、茅盾等。
鲁迅的《狂人日记》揭示了封建社会的腐败和人民的痛苦,具有深刻的社会批判意义。
茅盾的《子夜》则展现了封建社会的黑暗与人性的挣扎。
1.2 浪漫主义思潮浪漫主义思潮是中国文学史上的另一重要流派。
浪漫主义作品强调个人情感、激情和想象力的表达,注重人类内心世界的探究。
代表性作家有郭沫若、徐志摩等。
郭沫若的《七律·长征》以英雄主义的诗意描绘了中国工农红军的壮丽长征,展现了人民力量的伟大。
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则以深情的笔触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和对美好过去的依恋。
1.3 现代主义思潮在二十世纪初,随着中国社会的现代化进程,现代主义思潮兴起。
现代主义作品突破传统文学的束缚,以独特的艺术形式表达作者对社会和人类存在的独立见解。
代表性作家有贾平凹、余华等。
贾平凹的《带灯》以流畅深刻的叙述展现了现代人的疲惫和苦闷,揭示了现代社会的冷漠和人与人之间的隔阂。
余华的《活着》以鲜活生动的笔触,讲述了一个普通农民的命运沉浮,引发了人们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二、作品特点2.1 现实题材与关注社会问题中国现代文学作家的作品常常以现实题材为基础,关注社会问题,反映时代风貌。
他们以真实的笔触描绘社会底层人民的生存困境和人性的挣扎,呈现出强烈的社会关怀。
作家们通过对社会问题的表达,引发读者的共鸣,反映了作者的思想深度和理想追求。
2.2 语言的创新与变革中国现代文学作家在语言上不断进行创新和变革,以更准确、生动、贴近现实的表达方式来传递作品的内涵和情感。
中国人文主义内涵
中国人文主义内涵中国人文主义指的是中国自古以来一种重视人的尊严和自由,强调人的心理和精神发展的理论体系。
这种思想一直贯穿于中国传统文化中,并对中国人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产生深远影响。
中国人文主义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中国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人被视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与大自然以及其他生物都有着相互依存的关系。
人是有尊严的,不应该被任意压制和剥夺自由。
中国人文主义主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追求自由和平等的状态。
其次,中国人文主义注重人的心理和精神发展。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人的内在修养和道德品质。
中国人文主义主张通过修炼自己的心灵,发展自己的智慧和能力,以实现身心的和谐发展。
第三,中国人文主义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爱。
中国传统文化中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提倡“仁爱”、“和谐”、“廉洁”等价值观。
中国人文主义主张以仁爱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以关爱他人的态度互助合作,营造一个和谐的社会环境。
第四,中国人文主义重视人类智慧和人类文化的传承。
中国古代哲学强调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主张通过读书、求学和学习他人的经验来不断壮大智慧。
中国人文主义认为,只有通过学习和传承人类智慧和文化,人类才能取得进步和发展。
最后,中国人文主义主张尊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理念表达了对多样性的尊重。
中国人文主义认为,人的差异是自然而然的,应该尊重每个人的个性和差异。
中国人文主义主张通过互相包容、宽容和交流来实现和谐发展。
总结起来,中国人文主义强调人的尊严和自由,注重心灵和精神的发展,倡导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关爱,重视人类智慧和文化的传承,尊重个体差异和多样性。
这些内涵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价值观,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和社会关系产生着深远影响。
中国方案是什么
中国方案是什么近年来,“中国方案”这个词汇在国内外广泛被使用,常常出现在与中国相关的各种讨论中。
那么究竟中国方案是什么?中国方案是指中国国家发展战略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计划。
它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这个概念主要反映了中国政府在国内外问题上的立场和解决方案。
中国方案的核心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自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扮演着国家的领导核心。
在几十年的发展中,中国共产党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
中国方案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积极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中国方案的关键在于人民的核心地位。
中国方案强调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将实现人民幸福和社会进步作为最终目标。
这一理念体现在中国政府的各个方面,不仅包括保障人民的基本权益,也包括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和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中国方案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经济发展与人民幸福相结合,实现了人民的普遍富裕和全面发展。
中国方案的核心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方案倡导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一条与中华民族文化传统相契合的道路,也是一条坚持中国优势和克服缺点的道路。
中国方案的成功之处在于,它将中国的全面发展与它国的合作共赢相结合,实现了国内外的有机统一。
中国方案在国际上也被广泛接受和认可。
中国方案的核心理念和发展模式,已经被很多发展中国家所借鉴和效仿。
特别是在南南合作方面,中国方案的成功经验成为其他国家寻求发展的参考。
中国方案的成功之处在于,它为其他国家提供了一种可供选择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促进了国际社会的多极化和多元化。
然而,中国方案仍然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中国方案在全球范围内的推广和传播面临着语言和文化的障碍。
其次,中国方案在本质上是一种发展模式,而不是一种制度安排,因此在不同国家的具体实践中需要做出一些调整和创新。
最后,中国方案需要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模式进行对话和交流,以实现更好的互联互通和合作共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9卷第3期V ol.9,N o.3长安学刊Changan Xue Kan2018年5月May. , 2018中国的现代方案―“国家”、思想与人性丁永杰(西北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127)摘要:19世纪末,中国王朝末世的来临预示着一个长期在封建建制中保持完整与独立的民族主体正 偏离自身历史原动力已经预设的轨道,这个破损的民族在那个硝烟四起的全球语境中“被现代”,被重新定 义,在现实危机与民族走向中夹缝求生。
“现代性”,这一概念在东方与西方的抽丝剥茧,重重探究中日益成 为一个理论迷宫,本文尝试以“现代文学”为重点,循着现代以来历代思想家们对于“中国现代性”命题的思 考轨迹,粗略梳理出一条“国家建构”—现代思想——现代文学的基本思路,并剖析在曲折的“现代”方案 下人们的情绪反射与真实体验。
关键词:国家;现代性;思想文章编号:978 - 7 -80736 - 771 -0(2018)03 -126 - 03_、“国家”的拆解与再建构如果说讲述“现代性”的有一百张嘴,那么这些纷纭 的声音里就涵盖了诸种语境,方案和目的,横亘了东方 到西方,跨越了相当漫长的时间维度。
在这一百种声音 中,中国现代性的呈象总是复杂些,它的语源说就充斥 着“不和谐”,“自发性现代化”与“被动现代化”这两套 话语建构,几乎支撑起了中国现代化的全部历史想象。
既有例如孔飞力为代表的汉学家声称“中国现代国家的 特性是由其内部的历史演变决定的。
”Q'亦有多数中国思 想家在救亡与启蒙何者为第一性的辩驳中实际默认着 西方外力植人而导致的被动现代化。
文学作为现代性 的一个重要表征,在中国现代一当代的文学研究序列中,“国家”、思想和文学之间也存在着同构关系。
首先不能否认的是,在西方将现代性播散到世界各 地的侵略名义下,“中国”首先面临的是作为长期保持完 整性传统社会的崩坏。
因此“国家”的建构是迫在眉睫 的;“必须把‘中国’造出来”。
®'在有关中国的历史研究 中,出现了两组联系紧密的理解框架,在与西方的对照 中形成的“帝国”和以郡县制为内核的早期民族国家。
尤其是在十九世纪,在西方的话语体系中“历史”已成为 “主体”(国家)的历时,究竟是服膺于它,将中国理解为一个与现代国家参照存在的的帝国,文明,大陆(非主 体$,还是默认中国从宋代起就已经是一个早期成熟的 郡县制国家?这似乎是一个二选一的问题。
汪晖在《现代中国思想的兴起》的新版序言中提出 要打破这种帝国/国家绝对的二元论:“我们需要将一个 历史现象放置于特定的世界观内部,使其成为从内在视 野展开的历史过程,从而避免仅从社会意义上的范畴切 割而丧失一个反思观察我们的知识、信念和世界观的机 会。
”:3'在中国历史的整个进程中,王朝间的兴替也即他 们以各自的方式来确立自身统治的合法地位,在诸如 “儒”、“法”一类历史要素看似连续的呈现中,“断裂”实 际是作为了连续的前提,诸如元、清这样少数民族政权 提示了我们中国政治文化的独特性,也预示着与现代国 家建构相伴随的思想上的复杂性,因为知识与建制之间 的互动本身也存在于“国家”的建构当中,如果因为对于 自身“落后”的确证而陷人了对于某种认知的普遍依赖,比如帝国/国家的迷宫,那么在这一囿局影响下的中国 现代思想的进程势必也会受到干扰,而事实上它以一种 更加谨慎的姿态和高度责任感参与进了 “现代民族国 家”的叙述组织中二、现代思想的起源与曲折走向作者简介:丁永杰,男,西北大学文学院硕士研究生,专业为中国现当代文学。
•126•我们很庆幸地看到,当传统的中国社会在现代性的 洪水猛兽面前已经难以为继,现代早期的思想家们迅速 而敏锐地把握住了即时的思想主题:“国与国相峙时而 有我国除独秀也说:“我十年以前,在家里读书的时 候,只知道吃饭睡觉,就是发奋有为,也不过是念念文 章,想骗几层功名,光耀门楣罢了,哪知道国家是个什么 东西,和我有什么关系呢?到了甲午年才听见人说有个 什么日本国,把我们中国打败了。
到了庚子年,又有什 么英国,俄国,法国,意国,美国,奥国,日本八国的联合 军,把中国打败了。
此时我才晓得,世界上的人,是分作 一国一国的。
此疆彼界,各不相下。
我们中国也是世界 万国之一国,我也是中国之一人……我生长到二十多 岁,才知道有个国家,才知道国家乃是全国人的大家,才 知道人人有尽力于这大家的大义。
”®'不论是国家机器无 法再将中上层知识分子纳人集体利益之中,使他们成为 国家机器的一部分,而导致他们转头,将多米诺骨牌从 头扶起,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创造出一个原始的利益共同 体;或是大义使然,他们自觉扛起了 “中国怎么办”的思 想大旗。
在复杂而多艰的中国现代性思想史上,前仁们 的足迹大致可分为三段:一,从学西方到超越西方,从认 可西方的优先到试图超越资本主义革命,它既以现代性 之名解决民族生存难题的困苦实践,又内蕴着超越资本 主义整个历史时期的设想。
二,一个拥有明确方法论和 “主义”指引的政党回答了“中国怎么办”的问题,但“社 会主义”的整套规划在全面展布中,它与资本主义划分 的界限又一次次的被沉疴泛起的社会环境所模糊,而这 场涉及工业,官僚权制和革命意识形态的旋涡在文化政 治的粗暴干预下,损耗了社会已有的革命能量。
于是 “现代化”的进人了第三个阶段,在资本逻辑业已全球化 的浪潮下,中国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替代方案继续 着现代化的进程。
面临一个庞大的历史记忆,人总是下意识地从过去 寻找经验,但当传统的中国礼法在西方的个人、民主、法 制面前显现出一派古旧时,他们的现实经验因对于西方 的双重态度而显得异常冲突,思想家们对于中国现实条 件的极端失望——“人心”坏了(从而导致社会建制的链 条坍塌$使得“怎么办”一时间成为死局般的议题。
在复 杂的现实经验与残损的物质条件,路原来可以绕着走,我们可以看到,五四最先形成的是一套共同的价值取向 和情感态度,并在在这样的思想视野中开拓出一条最终 成功的革命路径,也即以对无形之物的重视(谈改造人 心)来化解有形之物的沉重。
而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在这个“怎么办”的议题逐渐明朗的漫长道路上,中国 “被压迫者”的身份认同并没有因西方“文明全球传播”而产生原罪感,相反地,“它反复对耻辱的强调使得对于 现代丛林秩序的绝对拒斥——反帝。
”®'在“世界革命”论述与“国际主义”旗帜的交相辉映下,展现出危机内部 解放世界的情怀。
因此中国的视角不在于特定的历史 时期,甚至不在于特定的人群活动,它深远地为自己准备了一套警惕霸权的思想预设。
他们清醒地意识到建 立民族国家大叙事的首要任务,而且时刻防止自己掉人 西方的话语陷阱中。
三、现代文学与人的体验。
如果说国家与思想的建构是少数人的工程,那么在 这场涉及全民族的叙事任务里,文学所承担的任务是缩 短民众与这场:3'任务之间的距离,树立起他们的认同感。
那么究竟什么是“现代文学”,什么样的文学才是“现代 的”?季剑青在《什么是“现代文学”的“现代”》一文中 详细归纳并分析了关于“现代文学”的命名问题和“1917”、“1919”之争。
当“现代文学”的概念尚未通行 时,“新文学”通过与“旧”的对立“实则包含了命名者强 烈的自我合法化的意图”,当其试图走进历史进化的序 列中,“文学革命”的起点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在1940 年《新民主主义论》的发表,“新文学”的界定过程充满 着意识形态色彩,“1919”因其明确的“反帝反封”性质,暗合着新的社会设想,被作为了新文学的起点。
再伴随 着50年代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新民主主义本身已成 为历史,“新文学”这一从内部生成的概念,不属于无产 阶级领导的运动,便显得与意识形态建构的任务不合时 宜,“现代文学”由此诞生。
而随着文革之后反思的深人 与意识形态的松动,支撑着“现代文学”概念的新民主主 义论的权威性摇摇欲坠,什么是“现代文学”的“现代”这一问题充满了模糊性。
“二十世纪文学”的概念又为 我们提供了另外一重视野,它通过把时间从五四提前来 绕过“起点”问题,消解意识形态的干扰,意欲确立现代 文学自身的独立性。
在这个完整的大图景中,“五四”被 表述为古代文学与现代文学的分界点又造成了这个内 在图景中的断裂,也作为一个文学表征反映了启蒙主义 与现代化叙事之间的某种龃龉。
而正是后者才得以抓 住“五四”与中国革命之间的内在联系,反映出与群众实 践的紧密关联。
到了现代化叙事甚嚣尘上的九十年代,其触角所指,已经从中国变革的宏大叙事转向了日常经 验。
有学者提出:中国现代文学就是现代性的文学,而 这种现代性在鸦片战争后就开始了,即使不具有真正的 社会变革意义上的文学,也有大动荡时代个人欲望和情 感倾斜的多重表达模式。
我们跳过这一纷繁复杂的概念问题,进人到文学现 象本身,它们反映的正是在风起云涌的浪潮背后,知识 分子的心态,选择,辐射了整个中国社会的心理结构的 迁移过程,这是一个民族国家的大建构无法掌控和左右 的。
譬如鲁迅,当“绝望的抗战”日渐成为对于他的经典 阐释,他的“虚无”、“前路为坟”、“幽灵”、“梦”等诸多意 象与情绪表达实则反射的是知识分子在承担一个民族 国家大叙事的过程中对于前景的“怕”,“抗战”的勇气 与决绝还是由于对现实条件与民族前途的洞若观火,寂 寞的大毒蛇缠住了灵魂,到底还是绝望作了底子。
这些 情绪与心态的整合虽然无法使得一个全新的国家机器 再次开始运作,但失败先为成功作了预设,在“必定成• 127 •功”的对于革命方案的许诺中留出了一大块“可能不成 功”的心理预设,并且以失败为起点,在消极经验中觉察 出可能的积极道路。
再看茅盾,在他“大规模地描写社 会现象,表现30年代社会各阶层”的意图背后,我们真 正看到的《子夜》:“苏州河的浊水幻成了金绿色的炫彩开篇显露出工业化带来的香风阵阵的颓废,传达一种 感官性的糜烂,二十世纪机械工业的王子骑士与买办大 资本家的斗法不是刺刀见红式的智慧与勇气的磊落决 斗,他们派间谍刺探情报,使美人计。
资本力量在风云 变化的上海金融世界里呈现出一派罪恶与欲望交织的 斗法场面,在吴公馆寂寞的笼里,我们可以看到吴太太 捧着凋零的白玫瑰掉泪,四小姐听见门外男人的脚步声 “心里蠕蠕地作怪”,在人性的冲突与斗争当中,众生相 皆是虚妄;而茅盾的时代女性们:慧女士,孙舞阳,章秋 柳皆是凹凸有致的尤物,她们的登场往往伴随着男性战 栗而迷醉的眼神,充满肉欲的躯体既在欲望的窥视中满 足着方罗兰们不可宣之于口的欲求,也在慰藉着作家人 生的苦闷与性的压抑。
当现代性方案本身也充满着尝 试性与不确定性,知识分子在对于革命道路的选择与信 任中,也赤裸裸地暗示了自己的犹豫和恐惧、迷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