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顾茅庐》导学案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篇
《三顾茅庐》教学设计5一、导入设疑,揭示课题1.说到“神机妙算”“料事如神”“足智多谋”这些词,你首先会想到谁?(诸葛亮)在中国诸葛亮成了智慧的代名词这样一个旷世奇才为何偏偏选择了当时尚无立足之地的刘备呢?这里要引出一个感人的故事——“三顾茅庐”2.板书课题,理解关键词:顾——拜访;茅庐——茅草屋说说课题的意思【设计意图】文中的第一主角无疑是刘备,而开头偏偏从诸葛亮身上展开话题谁都知道诸葛亮才高八斗,是少有的人才,这样的稀世之才又怎会被刘备所用的呢?由此设置一个悬念,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二、初读课文,理清脉络1.分组出示三组词语,指名读,再齐读第一组: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第二组:群雄纷争茅塞顿开三分天下第三组: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秀丽宜人你有什么发现?练习朗读课文第3自然段中描写隆中景色的句子,说说写了哪些景物?仅仅是写景物吗?说说自己的理解【设计意图】这段景物描写,有一定的独立性率先品读这段,为后文感知诸葛亮的雄才大略作好铺垫,也避免影响品读刘备言行的整体效果2.“三顾茅庐”,顾名思义,快速浏览课文,刘备前后三次到隆中拜访诸葛亮,课文都写了吗?(前两次一带而过,详写第三次)三、三顾茅庐表“诚意”1.师简要介绍背景及前两次拜访的经过【设计意图】课文因篇幅限制,只详细写了第三次拜访的经过,但为了更准确地理解人物情感,有必要让学生对前两次的拜访情况有大致的了解在文本解读中,既要关注到教材的节选片段,也要对一些情节的来龙去脉有所知晓,这样才能高屋建瓴地引导学生解读文本2.读了本课,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如果用一个字表达,那会是什么字?(板书:诚)3.第1自然段中哪些词让你读出了“诚心”?(两次前往,都没见着,但刘备并不灰心,还准备去第三次如果第三次还没见着,会怎样?——也许还会有第四次、第五次……直到见到为止)【设计意图】第1自然段内容简短,光从“两次”“诚心诚意”还不足以感知刘备的诚意这时,就需要借助教师的引导、补充文本以外的资源,在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中,发现诚,感悟诚,表达诚,提炼诚四、察言观行话“尊重”1.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屋,终于见到了诸葛亮下面,我们来读第24自然段《三顾茅庐》教学设计6师:同学们,看来你们都认真预习过课文了,因为我看到很多同学的课本上写着“已经读课文三遍,×××”,“认真读课文五遍,×××”。
《三顾茅庐》教案六篇
《三顾茅庐》教案六篇《三顾茅庐》教案篇1教学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学习课文中景色秀丽宜人的有关语句,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难点: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主要板书:7、三顾茅庐刘备诸葛亮诚心诚意雄才大略教学过程: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引导学生接答:《三顾茅庐》,已板书好课题)师:三顾茅庐这则故事讲了什么内容?(学生回答)师:第三次去隆中,刘备是凭什么打动诸葛亮.(引导学生说出刘备是凭他的诚心诚意来打动诸葛亮的)(板书:诚心诚意)教学板块之一师:刘备是怎样打动诸葛亮的?附:引导要点:生一:上路之前:当张飞嚷着要用一根麻绳把诸葛亮捆来时出示:张飞嚷道:这次用不着大哥亲自去。
他如果不来,我只要用一根麻绳就把他捆来了!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刘备责备张飞是因为怕张飞的鲁莽误了他的大事,通过比较朗读突出了他对诸葛亮的敬重,对贤才的渴求。
指导学生反复阅读,旨在让学生通过刘备的语言,理解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和对贤才的渴求。
生:学生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读角色读,评读齐读生二:见面之前,刘备的所作所为。
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上前轻轻敲门。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等了半晌工夫又等了一个时辰,诸葛亮才悠然醒来。
刘备快步走进草堂(引导学生读读,找出关键词语,反复诵读。
从而领悟刘备对诸葛亮态度认真,恭恭敬敬,体会他尊重人才、呵护人才,求贤若渴的品质。
)分析:你能找出一些关键词吗?(生找,师划)这些词反映了刘备什么样的心情?生答师:你们能读好这些话吗?请练几遍生:练读师:指名读评读,让学生体验刘备为了见到诸葛亮既急切又不得不等待的内心。
《三顾茅庐》导学案
‚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曹丕《典论〃论文》‚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
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汉书〃艺文志》《中国古代小说选读》——《司马徽再荐名士 刘玄德三顾茅庐》导学案第一课时制作:崔志钢 审定:冯 京 2010.4.21学习目标1.积累并鉴赏古代小说精美的语言。
2.解读‚于‘无’之笔‛的表达技巧,作为自己作文的借鉴。
学习重点‚于‘无’之笔‛的笔法 学习难点虚无之妙、烘托之技预习案一、作者与作品简介罗贯中(1330?~1440?)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
名本,字贯中,杭州人。
罗贯中‚有志图王者‛,后来朱元璋这样的‚真主‛一统天下,其政治抱负落空,而致力于小说创作。
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传》和《三遂平妖传》等。
《三国志通俗演义》以宏大的结构描绘了三国时期复杂的政治军事斗争,起自黄巾起义,终于西晋统一。
描绘了统治者的残暴和丑恶,反映了动乱时代人民的痛苦和对清明政治、对仁君的向往,体现了鲜明的‚拥刘反曹‛倾向。
它把历史和文学自然结合,富有浪漫色彩。
二、积累(一)美字雅词积累【能注音或写字】倥偬( ) 潺湲( ) 贵胄( ) 鼎鼐( ) 滥叨( )社稷( ) 鄙悃( ) 揲蓍( ) 羽扇纶( )巾 羞赧( ) 身披鹤氅( ) 箪食( )壶浆 (二)佳句积累【人物性格】一少年拥炉抱膝,歌曰:‚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
乐躬耕于陇亩兮,吾爱吾庐;聊寄傲于琴书兮,以待天时。
‛【人物肖像】(玄德见孔明)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世事评论】(而作歌曰:)‚苍天如圆盖,陆地似棋局;世人黑白分,往来争荣辱:荣者自安安,辱者定碌碌。
南阳有隐居,高眠卧不足!‛ 【环境描写】1.南阳城西二十里,一带高冈枕流水:高冈屈曲压云根,流水潺潺飞石髓;势若困龙石上蟠,形如单凤松阴里;柴门半掩闭茅庐,中有高人卧不起。
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23课《三顾茅庐》导学案(含答案)
统编版语文九上第23课《三顾茅庐》导学案学习目标1、理清文章脉络,复述故事情节。
2、分角色朗读张飞和刘备的对话,抓住描写张飞的关键词语,感悟张飞的性格特点,学习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特点的方法。
3、体会刘备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4、学会尊重他人、以诚待人、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和品质。
学习重难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学习过程一、基础知识1、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如雷贯.耳( ) 顿开茅塞.( ) 鹤氅.()沔.水()箪.食壶浆()吴会.()半晌.()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拜谒.(hè)倾颓.(tuí)鄙.贱(bǐ)B.纶.巾(guān) 存恤.(xù) 侥.幸(yáo)C.末胄.(wèi) 殆.尽(dài) 昼寝.(qǐn)D.愧赧.(nǎn) 疏懒.(lǎn) 捆缚.(fù)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顿开茅塞鼎足荒芜避席B.经事奇才豪杰造逆谬举C.如雷贯耳拜揭犹然施礼D.思贤如渴玄德衣襟属咐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罗贯中,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文学家,山西太原人。
B.罗贯中的主要作品有小说《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C.罗贯中是施耐庵的老师。
D.《三国演义》又称《三国志通俗演义》。
5、解释下面词语如雷贯耳:经世奇才:箪食壶浆:顿开茅塞:6、文学常识填空本文选自(人名)的长篇小说《》,山西太原人,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
(朝代)著名、戏曲家,是中国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等。
二、自主学习1、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什么?答:.2、根据你对文中人物的理解,你觉得刘备、诸葛亮、张飞各是什么样的人?明确:。
2023最新-《三顾茅庐》导学案(优秀4篇)
《三顾茅庐》导学案(优秀4篇)你知道秀丽宜人是什么意思吗?你会使用这个成语吗?秀丽宜人怎么造句呢?请阅读以下文章,跟着pincai一起来学习!下面是壶知道为大伙儿带来的4篇《《三顾茅庐》导学案》,在大家参考的同时,也可以分享一下壶知道给您的好友哦。
《三顾茅庐》导学案篇一一、创设情境上节课,我们通过对本课学习,了解了三顾茅庐的故事,也初步感受了刘备求贤若渴的迫切心情。
本节课,老师将和同学们一起走进三国,和名著进行扣动心弦的心灵对话,感受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领略隆中钟灵毓秀的神奇环境,品悟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二、品读课文1、感受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1)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并简要评价自己所喜欢的人物形象。
老师相信你们一定会读出属于自己真实而独特的体验。
生甲:我欣赏诚心诚意拜访人才的刘备。
生乙:我佩服韬光养晦、见识非凡的诸葛亮。
生丙:我跟他们的理解不一样,喜欢鲁莽粗鲁的张飞,虽然这不是什么优点,但他莽撞中不失可爱的一面,而且可以反映出对刘备的忠心。
这个人物形象显得真实自然,不做作。
我喜欢。
师:你们片言只语,评说三国人物,活画出一个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形象。
老师尤其欣赏的是生丙,他很有悟性,用心品读人物,读出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和体验。
(2)师:老师想接着你们的讨论再说几句,既然有人认为张飞粗鲁中不失可爱之处,那么把他和刘备两相比较,一个粗鲁莽撞,一个诚心诚意、彬彬有礼。
课文将他们放在一起三顾茅庐,到底有什么深意呢?这是一个颇有难度的问题,当然老师相信你们继续发扬积极思考的传统,挑战自我、创新思维,一定会有让老师耳目一新的发现。
生甲:课文主要内容是写刘备三顾茅庐、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可诸葛亮是人中之龙,高手中的高手,不是轻而易举就能得到的,将张飞和刘备安排在一起,似乎是将他和刘备形成鲜明的对比,以突出刘备的诚心诚意。
师:我们的同学就是不一般。
说三国故事,评三国人物,时有惊人之语,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文中将刘备和张飞这两个性格对立的人物放在一起,既形成鲜明对比,在写作上把它称做反衬,又给三顾茅庐增添不少情趣,也生了不少波折。
三顾茅庐教案
三顾茅庐教案三顾茅庐教案14篇三顾茅庐教案篇1教学目标:1.梳理文章,理清文脉结构,体会情节的一波三折,品味精炼畅达的语言。
2.学会抓文章塑造人物的关键语句,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人物性格特征。
3.感受刘备的贤明与诸葛亮的智慧,学习古人“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
4.了解罗贯中与《三国演义》的相关文学常识,感受中国古典小说的丰富底蕴,培养阅读中国古典小说的兴趣。
课堂导入:本单元还要学习四大名著中的两篇文章。
四大名著是中国文学史中的经典作品,是世界宝贵的文化遗产。
此四部巨著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是难分高低的,都有着极高的文学水平和艺术成就,细致的刻画和所蕴含的深刻思想都为历代读者所称道,其中的故事、场景、人物已经深深地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
可谓中国文学史上的四座伟大丰碑。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又称《三国志演义》),作者是元末明初的著名小说家罗贯中。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
一、作者简介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成就最高。
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
罗贯中的创作才能是多方面的。
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
罗贯中是吴承恩的老师。
二、故事背景本文节选自名著《三国演义》的第三十八回“定三分隆中决策战长江孙氏报仇”,当时有宏图大志的刘备依附于刘表,屯驻在新野,徐庶被曹操所骗,去曹营前荐诸葛“有经天纬地之才,盖天下一人也”。
后刘备又遇到司马徽,司马徽对诸葛亮的评价是:“可比兴周八百年之姜子牙,旺汉四百年之张子房。
23.《三顾茅庐》导学案
6.
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拨云见日)
我得到诸葛亮,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如鱼得水)
正因为刘备求贤若渴,所以《三国演义》中写刘备二顾茅庐而不遇孔明时,他亲自写了一封言
象,替刘备写一封简短的信留给诸葛亮。
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A拜谒傲慢顿开茅塞B疏懒失礼思贤如渴
C愧赧鄙贱经世其才D 荒芜诸侯如雷贯耳
答案:C 解析:经世其才——经世奇才
2. 划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
时辰.(chén chéng)晌.午(shǎng xiǎng)策.略(cè chè)
没有见着.(zhe zháo zhuó)山冈.(gāng gǎng)茅塞.顿开(sài sāi sè)
答案:
3. 读下面句子想想可用什么成语来概括。
答案:
4.依据课文内容,运用对偶知识,写出下面一副对联的下句。
上联:司马徽再荐名士
下联:
答案:刘玄德三顾茅庐。
《三顾茅庐》教案设计7篇
《三顾茅庐》教案设计7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大家知道正规的教案是怎么写的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顾茅庐》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分享。
《三顾茅庐》教案设计1第一课时一、导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4初步感知课文内容,理清段落。
二、导学重、难点:重点: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难点:感知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三、突破措施:1.留给学生充足背诵时间,通过多种方式检查。
2.小组通过读课文,交流讨论并发表自己意见。
四、导学准备:《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故事的课件五、导学过程:1.预习学案(1)通过课前阅读《三国演义》,回忆其中的有名人物性格:如刘备_____________________、张飞__________________、关羽____________________、诸葛亮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结合电视剧《三国演义》,说一说:本剧都介绍过哪些故事?(可列举五例)2.导学案(1)课件导入,引出主题出示课件:三国演义中几个典型的故事同学们,刚才看到的是《三国演义》中的故事,你们都看过吗?生答。
谁还能列举出三国演义中的几个故事?生答。
刚才我们看到一个名叫三顾茅庐的故事,今天我们就一块来看一看三顾茅庐到底是怎么回事。
出示课题:三顾茅庐(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
①自学课文。
学生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边读边感悟:故事主要涉及到哪几个人,是什么样的关系,主要讲了什么内容?②学生开火车读课文,小组讨论并回答文章的主要内容,师总结。
③自学生字词。
出示生字词,明确自学要求:记住字音;认清字形;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
④检查自学效果。
交流:你认为哪些字读的时候要注意?指名读,齐读;交流:你认为哪些字写的时候要注意?⑤你理解了哪些词,还有哪些不理解的?(3)自主阅读、合作探究①同桌合作学习,边读课文边感受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三顾茅庐教案(通用11篇)
三顾茅庐教案(通用11篇)三顾茅庐教案(通用11篇)作为一名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三顾茅庐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顾茅庐教案篇1目标点击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感知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用,尝试仿写。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学习作者运用细节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了解刘备三次拜访诸葛亮的经过,感知刘备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教学难点:学习比喻的修辞手法,体会作用,尝试仿写。
课堂流程一、诵读名言:精诚所致,金石为开。
二、明确目标,教师引领。
1、提问:谁看过电视剧《三国演义》?谁还看过小说《三国演义》?2、研讨题意:(1)“三顾茅庐”中的“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2)“三”指的是刘备他们拜访诸葛亮一共去了三次,还是特指第三次?为什么?(3)作为课题来讲,“三顾茅庐”表达了怎样的思想?(4)作为成语来讲,“三顾茅庐”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三、自主学习,帮扶训练。
1、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
2、再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思考刘备为什么要诚心诚意地三顾茅庐邀请诸葛亮出山呢?(可用文中的一句话作答)3、反复读,分角色读第二自然段。
找出刘备责怪张飞的话。
(交流:为了“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最最要紧,最最关键的是要懂得什么。
)4、读读、想想、画画、议议。
(按“出发前、将到时、到达后、出山后”的顺序说说在刘备第三次去隆中邀请诸葛亮的过程中,哪些地方具体表现出了他对诸葛亮的十分尊重。
)5、仿照第三自然段描写景色秀美先整体后部分的写法,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四、分享提升,穿插巩固。
1、谈感悟,从张飞与刘备的对话中,从三请诸葛亮的过程中感悟到什么?2、品析人物特点。
《三顾茅庐》导学案精选4篇
《三顾茅庐》导学案精选4篇《三顾茅庐》导学案篇一【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3、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通过刘备的神态、语言和动作描写,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
【活动方案】活动一: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自由读课文2~5小节:1、划出能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
2、用心读一读这些句子。
3、小组交流一下自己读完这些句子的感受。
活动二:体会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1、自读课文,理解下面两句话:(1)、刘备听了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提示:茅塞顿开是什么意思?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小组交流)(2)、我得到诸葛先生,就像鱼儿得到水一样啊!2、把课前搜集到的关于诸葛亮用兵如神的小资料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活动三:体会隆中的人杰地灵。
找出文中写景的句子:(1)有感情地读一读这几句话。
(2)讨论:这里的景色描写是为了衬托什么?(3)试着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自己喜欢的景色。
【检测反馈】1、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物。
《三顾茅庐》导学案篇二近,中国教育学会小学语文教学研究会理事长崔峦在谈到“对语文新课改中一些问题的思考”时指出,我们教师要正确处理用好教科书和引进相关课程资源的关系,用好教科书可以落实课程标准的基本目标,做到“下要保底”,可谓雪中送炭,这一步首先要做到;在此基础上,适当引进必要的课程资源,让学生多学一点,学得更好一点,做到“上不封顶”,可谓锦上添花。
那么我们广大语文教师如何来贯彻这一新课改精神,让我们学生在“保底”的基础上“多学一点”呢?在11月份,我校“星级教师优质课”评比中,笔者根据班级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实际情况,设计了一堂大胆的语文阅读课。
以下是笔者《三顾茅庐》第二课时的教学实录:师:同学们,上课前我们先来复习一下昨天学习的一篇宋词,谁来有感情的吟诵一遍?指名一位学生站起来背诵辛弃疾的《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接着让全班学生有感情地齐背。
《三顾茅庐》教案15篇
《三顾茅庐》教案15篇《三顾茅庐》教案15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三顾茅庐》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顾茅庐》教案1一、设计理念《三国演义》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影响深远的艺术形象。
诸葛亮在小说中是作为杰出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来歌颂的。
《三顾茅庐》这篇课文着重写了刘备第三次前往隆重拜访诸葛亮的经过,表现了刘备尊重人才,求贤若渴,诚心诚意的思想品格,同时体现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为此,我设计本文的教学,我以刘备拜访诸葛亮的诚心诚意为突破点展开讨论,自然地进入对诸葛亮的志向和才干的欣赏。
二、设计思路由播放《三国演义》片尾曲渲染气氛,相机导入,抓住一些词语使学生整体把握课文。
第二步,欣赏美景,感受“才华”。
第三步,分析“言行”,感受“尊重”,第四步,我设计了如此“尊重,何以“为报”。
最后,全堂总结,升华“尊重”,再《三国演义》的片头曲中结束本堂课。
三、教学目标1、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蜿蜒起伏、疏疏朗朗、清澈见底、青翠欲滴、景色宜人;体会比喻句前后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文章中刘备的语言、动作体会刘备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学习刘备尊重人才的优秀品质。
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四、教学程序(一)抓住词语,把握全文在这一环节中,我出示了三组词语,第一组都是课文中主人公的名字,第二组都是写隆重景色的词语,第三组则是写诸葛亮策略的词语,学生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能将这些词语读准确,并通过自己的观察很快讲出他们的新发现。
我这样做的目的,一是复习检查字词掌握情况,另外,也想通过这一环节梳理学生的思路,讲出课文的主要内容,从而整体把握课文。
(二)欣赏美景,感受才华我从隆重美景导入到三个比喻句的学习,用较为连贯的语言将课后习题四中的三个比喻句串成一个整体,并用比较句子的方法让学生体会到比喻句的后面部分是对前面部分的形象具体的说明,从而突破教学的难点,让学生顺利进入到下一个环节的学习中。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精选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语文下册《三顾茅庐》教案篇1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2.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和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并通过朗读体会比喻的作用。
3.感受课文通过人物语言、动作刻画人物形象的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1.感受课文通过语言、动作描写,刻画刘备尊重人才,诚心诚意请诸葛亮出山。
2.学生理解环境描写烘托人物形象。
一、复习导入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写刘备第三次亲自到隆中拜访诸葛亮,邀请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的大业。
2.《三顾茅庐》主要讲了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在深入学习之前我们有必要了解人物的身份。
3.在课文中,刘备三顾茅庐,其心到底有多诚,其意到底有多真?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走近刘备,听其言,观其行,感其心,这也就是说听听刘备在请诸葛亮出山的时候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感受刘备的心意。
二、悟语言,感受拜访前初印象1.谁来读一读第2自然段?2.朗读指导张飞的话读书应该读出人物的特点,看看提示语,张飞是怎么说这句话的?(理解“嚷”:大声叫)那应该怎么读?(指读)就这一句话让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张飞?(鲁莽、急躁、粗鲁)张飞说的这句话里面哪个动作最能表现他的鲁莽、粗鲁?(“捆”),再读一读,读出莽张飞的感觉。
(指读)一句话,一个字就刻画了一个鲜活的人物,这就是名著的魅力!(齐读)3.指导朗读刘备的话从刘备的话中,你听出了什么?(指读)(生气、尊重人才、求贤若渴)刘备和关羽、张飞是什么关系?当年桃园三结义,这么多年南征北战,同生共死,手足情深,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责怪自己生死兄弟,这足以说明刘备对人才的——一句斥责之言,我们听出的是刘备对人才的渴求与尊重啊!(齐读2小节)二、品动作,感受等候时的深印象1.过渡:刘备拜访贤才的诚心不仅表现在他对张飞的斥责之言中,还表现在他许多细微的动作中,请大家默读第三自然段,看看从哪些地方能感受到刘备对贤才的敬重与诚心?用笔画出来。
三顾茅庐教案(优秀7篇)
三顾茅庐教案(优秀7篇)顾茅庐教案篇一教学目标:理解课文内容,初步认识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教学重点:1、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喻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2、通过对描写刘备神态、语言、动作的语句的反复朗读,体会刘备访求贤才十分虔诚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播放《三国演义》主题歌。
2、根据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自学感悟刘备前两次去隆重拜访诸葛亮都未见着,冬去春来,刘备决定第三次去拜访诸葛亮,这次他成功了吗?刘备是怎样打动诸葛亮的?请同学们看学案25页巩固练习“看看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的诚心诚意?边读课文边用笔画出有关刘备的动作、语言、神态的词句,读一读,想一想,作出简单的批注。
先自学,然后小组交流。
三、讨论交流1、四人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2、全班内交流展示。
四、点拨引导刘备生气地说:“你一点儿也不懂尊重人才,这次你就不用去了!”1、从“刘备生气地说张飞的话中”可以看出他的诚心诚意。
2、刘备和张飞是结拜弟兄,现在,刘备竟然为了诸葛亮去批评张飞,说明他对诸葛亮很有诚心。
3、是啊,为了诸葛亮,刘备竟然生气地说自己的兄弟。
在课文的什么地方?(在第二自然段)4、教师指名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
5、同桌互读刘备、张飞的对话部分,进一步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6、在刘备的责备下,张飞答应不再无礼,于是兄弟三人上路了,他们在路上看到了什么景物?作者是如何描写观察的?7、离诸葛亮的住处还有半里多路,刘备就下马步行。
(1)刘备在离诸葛亮的草屋还有半里多地的地方就下马步行,也可以说明他的`诚心诚意。
(2)还有半里地就下马,其实,诸葛亮也看不到,就更说明它是真的诚心诚意的。
到了诸葛亮的家,刘备轻轻敲门。
刘备轻轻地敲门,“轻轻”表示注意轻敲,体现了刘备对诸葛亮地礼貌和尊重。
刘备让童子不要惊醒先生,吩咐关羽、张飞在门口休息,自己轻轻地走进去,恭恭敬敬地站在草堂的台阶下等候。
(1)刘备知道诸葛亮正在午睡,所以尽量放轻脚步,轻轻地走进去,防止惊醒先生。
《三顾茅庐》优秀教案(通用5篇)
《三顾茅庐》教案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助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三顾茅庐》优秀教案(通用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三顾茅庐》教案1教学目标:1、理解“呵斥”“拜见”“恭恭敬敬”等词的意思。
2、抓住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理解刘备三请诸葛亮求贤若渴的心情,体会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3、品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5、懂得只有尊重人才,才干大有作为。
教学重点:1、能有感情地读刘备三顾茅庐时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的语句,体会刘备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精神。
2、开放文本,激发同学课外阅读的兴趣。
教学难点:1、在读中提升情感,唤起同学对刘备诚心诚意的共鸣。
2、读张飞的语句,理解对比反衬的写法,并对张飞形象进行多角度认识。
教学准备:投影设备、课件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读了《三国》吗?你知道刘备是什么人吗?(相机示刘备图片,介绍刘备资料)2、今天俺们就来学一个关于刘备的故事---(示课题)《三顾茅庐》。
课题中“顾”是什么意思?“茅庐”呢?谁能来解题?(提示说清人物、地点、事件)二、初读课文1、汉室皇叔刘备为什么要一请、二请、三请这个一介草民诸葛亮?请同学们大声地读一读课文,将读不准,读不通的地方多读几遍。
2、是什么原因?书上是怎么说的?哪一小节告诉俺们?(指名读第一小节)三、聚焦刘备1、请你读读2---4自然段,划出有关句子,圈出有关词语,考虑:(1)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
(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
2、预设交流:A:“俺冒着风雪,就是为了让孔明知道俺的诚意。
你怕冷,自身回去吧!”天气这么冷,还去——说明诚心诚意。
(还有那些写天气的词?数九寒天、雪花纷飞,还有天寒地冻)B:“刘备第三次来到诸葛亮的家中,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就恭恭敬敬的等在房门台阶下等诸葛亮醒来。
三顾茅庐导学案
三顾茅庐导学案(2012-04-17 18:56:18)分类:导学园地标签:教育《三顾茅庐》导学案(课前预习)一、扫清拦路虎。
读准并写好下面的词语。
辅助晌午诸葛亮三顾茅庐策略蜿蜒起伏茅塞顿开秀丽宜人二、结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书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
三顾.茅庐:茅塞顿.开:蜿蜒..起伏:三、熟读课文。
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文中出现了几个人物?你喜欢谁?为什么?四、资料搜集。
搜集有关刘备和诸葛亮的故事,理清刘备、关羽、张飞、诸葛亮之间的关系。
《三顾茅庐》导学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揭题解题,了解课文的时代背景。
2、初读课文,初步感知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3、理清文章脉络,知道刘备是三次拜访诸葛亮。
4、学习刘备第一次拜访诸葛亮。
学习过程:一、揭题解题。
1、结合课文内容,理解“顾”、“茅庐”的意思。
2、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了解课文时代背景。
二、展示自学成果,了解课文大意。
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2、学生自由上黑板教学生字。
3、小组讨论: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4、交流:文中有几位人物?主要写了哪些人?你喜欢谁?为什么?三、理清文章脉络。
1、你读懂了什么?2、谁来告诉大家哪三次拜访?自然而然地理清文章脉络四、学习“一顾”、“二顾”。
1、读第一段,划出刘备言行的句子。
2、交流。
3、选择自己喜欢的朗读方式,再读读第一段。
4、谈谈你对“一顾”、“二顾”中刘备的印象。
《三顾茅庐》导学案(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以人物的言谈举止为突破口,研究刘备、张飞等人物形象,体会刘备的诚心诚意。
2、学习刘备的诚心诚意、礼贤下士的品质。
学习过程:一、复习展示,披文入情。
1、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刘备“三顾茅庐”的目的是什么?2、你想进一步研究刘备吗?要研究刘备,还涉及到他的弟弟张飞,那么,我们怎么来研究这两个人物呢?(通过阅读,抓住人物言行、神态等来理解。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人物,深入学习课文。
《三顾茅庐》导学案
《三顾茅庐》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2、分析刘备、诸葛亮等人物形象,体会他们的性格特点。
3、学习通过语言、动作等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4、理解文中蕴含的“礼贤下士”“求贤若渴”等主题思想。
二、学习重难点1、重点(1)掌握文中重要的文言字词和句式,理解文章大意。
(2)分析刘备和诸葛亮的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品质和精神。
2、难点(1)体会文中细节描写对塑造人物形象的作用。
(2)领悟故事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和现实意义。
三、知识链接1、《三国演义》简介《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
作者是元末明初的小说家罗贯中。
该书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百年的历史风云,诉说了东汉末年的群雄割据混战和魏、蜀、吴三国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最终司马炎一统三国,建立晋朝的故事。
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斗争与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群叱咤风云的三国英雄人物。
2、作者简介罗贯中(约 1330 年-约 1400 年),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元末明初小说家,《三国志通俗演义》的作者。
山西并州太原府人,其它主要作品有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水浒全传》。
杂剧《宋太祖龙虎风云会》等。
四、自主学习1、初读课文,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纶巾()愧赧()存恤()箪食壶浆()汉室倾颓()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此人可就见()(2)因屏人曰()(3)欲信大义于天下()(4)遂用猖蹶()3、文学常识填空。
(1)《三顾茅庐》节选自《》,作者,号,(朝代)小说家。
(2)我国古典四大名著除了《三国演义》外,还有《》《)《》《》。
4、熟读课文,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五、合作探究1、文中的刘备是一个怎样的人?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示例:刘备是一个求贤若渴、礼贤下士的人。
从他“汉室倾颓,奸臣窃命,主上蒙尘。
孤不度德量力,欲信大义于天下,而智术浅短,遂用猖蹶,至于今日。
《三顾茅庐-罗贯中导学案-2023-2024学年初中语文统编版五四学制》
《三顾茅庐-罗贯中》导学案一、导学目标1. 了解《三顾茅庐》的作者罗贯中及其作品背景;2. 理解《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3. 分析《三顾茅庐》中的主题和意义;4. 探讨《三顾茅庐》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价值。
二、导学内容1. 作者背景:罗贯中是中国明代闻名小说家,代表作品有《三国演义》等;2. 故事梗概:《三顾茅庐》讲述了刘备三次造访诸葛亮的故事,最终得到了诸葛亮的帮助,实现了自己的理想;3. 主要人物:刘备、诸葛亮等;4. 主题和意义:忠诚、智慧、信任等;5. 当代启迪:勇于追求梦想,珍惜友情等。
三、导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三顾茅庐》的书籍封面或相关图片,引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2. 进修:阅读《三顾茅庐》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形象;3. 分析:讨论《三顾茅庐》中的主题和意义,引导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深层含义;4. 思考:探讨《三顾茅庐》对当代社会的启迪和价值,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故事中的智慧应用到现实生活中;5. 总结:对本节课进修的内容进行总结,并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四、导学延伸1. 鼓励学生阅读《三国演义》等罗贯中的其他作品,深入了解中国古典文学;2. 组织学生进行《三顾茅庐》的相关主题演讲或讨论活动,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3. 鼓励学生根据《三顾茅庐》的故事情节创作相关作品,拓展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导学反馈1.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或个人写作,总结本节课进修的重点内容;2.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六、导学评判1. 通过学生的表现和作业情况,评判学生对《三顾茅庐》的理解和掌握水平;2. 鼓励学生多阅读相关文学作品,提高文学素养和人文修养。
以上是《三顾茅庐/罗贯中》导学案的内容,希望能够引发学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思维能力。
愿学生在进修中不息成长,不息探索,不息进步!。
《三顾茅庐》表格式导学案带答案【部编版九上第24课】
部编版九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一、预习导学题目设计:【作者、背景】【生字词】【整体感知】【研读探究】【主题思想】【写作特点】二、能力拓展题目设计:【选择题:字音字形、成语运用、病句】【语言运用】【课外阅读】女子拱手礼男子拱手礼答:。
三、课外阅读:青梅煮酒论英雄①玄德也防曹操谋害,就下处后园种菜,亲自浇灌,以为韬晦之计....。
关、张二人曰:“兄不留心天下大事,而学小人之事,何也?”玄德曰:“此非二弟所知也。
”二人乃不复言。
②一日,关、张不在,玄德正在后园浇菜,许褚、张辽引数十人入园中曰:“丞相有命,请使君便行。
”玄德惊问曰:“有甚紧事?”许褚曰:“不知。
只教我来相请。
”玄德只得随二人入府见操。
操笑曰:“在家做得好大事!”唬得玄德面如土色。
操执玄德手,直至后园,曰:“玄德学圃不易!”玄德方才放心,答曰:“无事消遣耳。
”操曰:“适见枝头梅子青青,忽感去年征张绣时,道上缺水,将士皆渴;吾心生一计,以鞭虚指曰:‘前面有梅林。
’军士闻之,口皆生唾,由是不渴。
今见此梅,不可不赏。
又值煮酒正熟,故邀使君小亭一会。
”玄德心神方定。
随至小亭,已设樽俎:盘置青梅,一樽煮酒。
二人对坐,开怀畅饮。
③酒至半酣,忽阴云漠漠,骤雨将至。
从人遥指天外龙挂,操与玄德凭栏观之。
操曰:“使君知龙之变化否?”玄德曰:“未知其详。
”操曰:“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隐介藏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
方今春深,龙乘时变化,犹人得志而纵横四海。
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
玄德久历四方,必知当世英雄。
请试指言之。
”玄德曰:“备肉眼安识英雄?”操曰:“休得过谦。
”玄德曰:“备叨恩庇,得仕于朝。
天下英雄,实有未知。
”操曰:“既不识其面,亦闻其名。
”玄德曰:“淮南袁术,兵粮足备,可为英雄?”操笑曰:“冢中枯骨,吾早晚必擒之!”玄德曰:“河北袁绍,四世三公,门多故吏;今虎踞冀州之地,部下能事者极多,可为英雄?”操笑曰:“袁绍色厉胆薄,好谋无断;干大事而惜身,见小利而忘命:非英雄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8三顾茅庐导学案
四年级_____班学生姓名____________
一、学习目标
1、我能牢固把握课文中的9个生字以及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并且能把这些生字写的很漂亮。
2、我能准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我能说出比喻句中用来比喻的事物与被比事物之间的关系,学习用“来到……只见……”的句式写一处景色。
4、我能初步了解刘备访求贤才的虔诚和诸葛亮的雄才大略。
第一课时
二、自学引导
1、我课前搜集整理了一些关于《三国演义》的材料,有三国时期的人物,也有小故事等,我能写几个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借助生字读音读通课文,做好批注。
(我要先把课文认真地读一遍,边读边用笔标画出我还不熟悉、读不正确、不理解的字词。
然后我再自学课后出现的生字词语,正确认读识记生字,生字词抄写2篇。
)
(1)生字我记牢,我注音,我写好,我会组词。
()()()()()
顾_______ 茅_______ 诸_______ 葛_______ 冈_______ ()()()()
宜_______ 恭_______ 晌_______ 雄_______
我记生字有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火眼金睛,辨字组词
茅( ) 冈( ) 晌( )
矛( ) 岗( ) 响( )
(3)词语、句子我理解我会用(我能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词语)。
重点理解以下词语:
蜿蜒起伏青翠欲滴秀丽宜人茅塞顿开(选择一个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子:你认为重点的句子可以画一画,反复读一读,写一写感受。
(4)课文内容我知道,我能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理解课文,我能通过读课文来理解课文,把读书感受有质疑的问题记录下来。
通过读课文我已经了解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还存在质疑的地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