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夫卡的存在悖论
卡夫卡的悖论式人生
试论卡夫卡的悖论式人生绪论弗兰兹·卡夫卡(Franz Kafka,1883年7月3日—1924年6月3日),20世纪德语小说家。
文笔明净而想像奇诡,常采用寓言体,背后的寓意言人人殊,暂无(或永无)定论。
别开生面的手法,令二十世纪各个写作流派纷纷追认其为先驱。
卡夫卡一生的作品并不多,但对后世文学的影响却是极为深远的。
美国诗人奥登认为:“他与我们时代的关系最近似但丁、莎士比亚、歌德与他们时代的关系。
”卡夫卡的小说揭示了一种荒诞的充满非理性色彩的景象,个人式的、忧郁的、孤独的情绪,运用的是象征式的手法。
后世的许多现代主义文学流派如“荒诞派戏剧”、法国的“新小说”等都把卡夫卡奉为自己的鼻祖。
对于卡夫卡文学对后世的影响影响来说,卡夫卡无疑是成功的,但是我们在他的的作品中不难发现,卡夫卡的一生都活在他为自己准备的悖论中。
像是一边生活一边为自己编织牢笼。
卡夫卡通过文学展示了自己脑海中一个梦魇般却极度真实的世界,走进这个世界,透过梦魇般地狱的表象,却能听到直达人类灵魂底部的呼喊和惊诧。
于是谈悖论式人格不说卡夫卡是不可原谅的。
卡夫卡表面上过着平静淡定的生活,内心却从未停止过的惊恐暴躁。
他对家庭反叛又依恋,对工作厌倦又敬业,对环境绝望又屈从,对婚姻拒斥又向往,对写作狂热又冷静,对孤独恐惧又不懈追求。
在人前他温文而雅,不缺礼数,在人后则过着足不出户,闭门锁屋的生活。
他的朋友说他是一个健康向上,时而害羞的大男孩,而他自己则在孤独中构建着阴森恐怖、隔绝疏离的小说世界。
他似乎将自己活生生的撕离为对立的两半,一半穿着风衣每天穿梭在布拉格熙熙攘攘的街道上,是彬彬有礼的坐在事故保险公司办公室里接待来客的谦谦君子;另一半,是蜷缩在地洞里的惶惶不可终日的小动物,是迷失在雪夜里,满身疲惫,呼吸急促,绝望、孤独,挣扎在回家路上的乡村医生。
一半是平易近人、热爱生命的卡夫卡,一半是时时被梦魇、恐惧包围着的卡夫卡。
这就是卡夫卡,在生命的悖论中无法自拔的卡夫卡。
卡夫卡的存在悖论:兼析《城堡》
卡夫卡的存在悖论:兼析《城堡》事实上,影响卡夫卡思想和创作观的人,除了尼采以外,还有老子和陀思妥耶夫斯基这两位先知。
老子的“反文明”(即反抗“文明”对人类的异化)思想及陀氏的“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摧残”的观念,对卡夫卡创作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尼采;即便是尼采这样的狂人,也不得不承认陀氏的伟大,他的思想灵感很多都是来源于陀氏的。
卡夫卡作品的核心思想乃是:他深深地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是一个悖论,即,在这个被“文明”异化了的人类中间,他可能是唯一的没有被异化者,也正因为此,他才成为唯一的被异化者。
多么荒谬的体验!可就是这一荒谬体验,却渗透于卡夫卡的绝大部分小说当中;卡夫卡的那些小说,说白了,其实就是他的精神自传。
比如《城堡》这部向来被称作迷宫般的小说,它的主题其实是非常直白的,那就是:卡夫卡从自己的精神王国出发,去往人类的精神王国寻求一种沟通(他终于也感到孤独不可忍受了吗?),但又决不打算放弃自己本真的卡夫卡,是注定了要遭到这个被异化了的人类的排斥的,尤其是“城堡”(人类的精神王国——已被深度地异化和污染了)的排斥。
因为在人类看来,不是人类自己被异化了,反倒是卡夫卡被异化了;卡夫卡是人类中间的一个异类,他理当遭到排斥。
《城堡》没有写完,但幸亏布洛德看到了它的整个提纲。
据布洛德的说法,在小说的结尾,K遭到了“城堡”的拒绝,仅被允许留在“村子”里面。
——“村子”里的居民,象征着人类的普罗大众;他们同样也被异化和污染了,但在程度上较“城堡”为轻。
K最后死在了村子里。
K死了,困扰卡夫卡一生的存在悖论也死掉了,但他却因此赢得了最终的胜利——他至死都孤独地坚守住了自己未曾被异化的本真。
读卡夫卡的小说,必须始终牢记这一点,那就是,整个人类在卡夫卡的眼中不过是另外的一个个体——一个和他自己相对抗的、并且被异化了的个体,如此而已。
这个被异化了的个体——整个人类——已经无家可归了;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偷吃了智慧果(异化的起点)而被逐出伊甸园那一刻起,人类的这一命运便已经注定。
卡夫卡
• 在短篇小说中,这种孤独被侵犯的烦恼写得最好 的当数《老光棍布鲁姆费尔德》( The Old Bachelor Brumfield ) 。上了岁数的老光棍布鲁 姆费尔德一天晚上感到自己实在是厌倦了这种孑 然一身的孤寂生活,好象懂得他的心事似的,两个 赛璐璐小球蹦蹦跳跳地出现在他的面前,给他的 房间带来了生气。但喜悦只是短暂的,这两个小球 象影子一 样时时跟着他,搅得他觉也睡不安宁,恼 怒万分。直到他绞尽脑汁,把它们关进柜子,并送 人之后才如释重负。独自一人的生活使布鲁姆费 尔德厌倦,但打破孤独后的生活更令他难以忍受。 二者相较,他宁愿过原先的单身生活,虽然孤单, 但 有一份自由,一份随意,有一定的属于自己的空间。 自由来自孤独,一个人尝到了自由的滋味,有时甚 至会牺牲一切, 这也是许多伟大人物偏爱孤独的 原因。
创作特点
• 卡夫卡是20 世纪西方文坛上茕茕孑立的独行者,既 害怕孤独,又追求孤独是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
• 在卡夫卡看来,孤独不仅是传统观念中所理解的需 要逃避的一种内心体验,而且是现代生命追求的新 境界。 •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 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 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也无力反抗, 向往明天又看不到出路。看到他为读者描绘出的 一幅幅画卷我们会感到震惊和恐惧,因为他仿佛 在为人类的明天敲起阵阵急促的警钟,他在为人 类的未来担忧。
• 卡夫卡的作品往往可做多种解释。从他对孤独的 描写来看,一方面,他揭示了人类孤独的生存状态 , 另一方面,他也描写了对孤独的追求和孤独被侵犯 后的 烦恼。 • 长篇小说《美国》的主人公卡尔在漫长的精神求 索过程中,不仅经受了孤独之苦,也饱尝了不停地 被别人打扰的烦恼。人们卖掉他的衣服,使他失去 了唯一唤起他乡情的东西———一张与母亲一起 的照片;在宿舍里,人们不断地骚扰他,不仅在他的 床边打拳,而且不停地倒在他身上,使他一刻也不 得安宁;两个流浪汉罗宾逊、德拉马什强迫他生活 在他们家里,在睡觉时不断地吵醒他。 • 《审判》( The Trial ) 中的约瑟夫· K,在一天早晨 莫名其妙地被捕之后,虽然还是个自由人,但再也 没有了自己的私人空间,两个陌生人观察着他的一 举一动,法庭也随时追查他,不时地跟他谈话,他的 私人空间被神秘的法庭吞噬了。
叙述的悖论悖论
叙述的悖论悖论《城堡》是卡夫卡的最后一部小说,承袭作者冷静成熟的风格,一向被认为是卡夫卡的压卷之作,研究者甚众。
笔者认为在卡夫卡的冷静的叙述中,存在着叙述的悖论,其中一个明显的例证就是前三章和后十七章不同的风格,笔者现在从叙述的声音和叙述的内容两个方面探讨《城堡》中存在的叙述的悖论。
一、叙述的声音1.从情节到对话对于一篇小说而言,叙述者是相当重要的,只有存在叙述者的叙述,才能构成叙事文本。
美国的厄尔•迈纳把视点(即叙述的声音)定义为“有关叙事者状况的一个隐喻,它既是一个事实,也是一个特定的类型。
”[1]作者的介入体现了叙述者对事件的主动参与,而现代小说叙事的倾向是作者退出小说,使小说非人格化。
《城堡》前三章主要的叙述内容聚焦在K的行动上,比如K做了什么事,在要求进入城堡和证明自己的身份这些事件上进行过什么努力等,属于情节段,很少涉及K的思想和言谈。
而后十七章则描写很少,对话很多,而且大多是繁琐的言谈。
从情节到对话,文体风格明显和前三章有所不同,出现了极大的转变。
主人公K好像完全淹没在其他人物的对话中,形象也越来越模糊。
这说明,一方面由于时间的无限趋于当下,城堡这一被追求物更加处于无法企及的远方,在未来和当下之间出现了时差和不可调和的矛盾。
另一方面由于K 忙于对话而放弃了行动,行动被无限期的搁置了,又出现了想要达到目的和没有任何实际行动不可能达到目的之间的矛盾。
2.众声喧哗的复调结构《城堡》后十七章只有对话而没有唯一的权威叙述者,很容易让人联想起巴赫金的“众声喧哗”理论。
巴赫金认为,小说应该是多音和鸣的,是复调的,不止有叙述者一个声音,小说应该是具有对话性的,多层次呈现不同的声音,也表达不同观点的冲突。
《城堡》则刚好从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体现了这种对话性――大段的对话和因缺乏全知叙事而莫辨真伪的言辞。
让伊夫•塔迪埃认为“小说语言是在对话过程中相互阐释的语言体系”,[2]吴晓东也认为小说的叙事者的隐退使叙事功能削弱,故事情节很难深入下去,而以对话为主体说明小说中的每个人多开始摆脱叙述者的控制,在自我陈说中构成一个主体。
卡夫卡作品里的悖论研究
居。而这些问题一直困惑着卡夫卡 ,也是任 何一个 卡夫 卡的现代读 者所 必需 面对 和思 考的问题 。 地洞这部作品让读 者看到另一种栖息 的 生活方式。地洞它不仅仅是—个 “ 洞” , 洞外 重天 , 洞内留驻的是真实的人性 。 作品通过 对地洞 中的主 ^ 、 公、 野外及地洞三个主要元素 的扑朔迷离交错描述 , 揭示了人性心里复杂 的 变化和 “ 地洞”别样的风景。作者为这部作品 起名地洞 , 也许是源于在惶恐不安的社会环境 中内心渴望的一种理想和空间, 也许是作者源 于哲学的深 ^思考和映照。 地洞是主 人 公的安 全栖所 , 也是主 人 公的囚牢。 他不停的建造只 是为他抵御假想中的敌人, 却又忧心忡忡 , 担 心敌 人 发现它并 占 有这块独属的领地。 尽管这 敌^ 原本可能就是一种假想 , 是一种过度的担 心。 这里地洞与 人 是—个矛与盾的悖论 。 是自 由与顾虑的双重折磨 。 作品中的地洞与野外是 另一组对 比元素。 地洞里封闭的生活是为了逃 避野外充满危险的生活 , 而野外的自由生活又 是对地洞里沉 闷生活的挑衅和监视。 对地洞的 主人公而言 ,洞内的一切都是 自己可以掌控 的, 而野外的一起都不受 自己的支配, 还充满 许多危险。 而地洞的安全就只能终止与 口, 相 对地野外则又充满着许多诱惑。 面对着地洞与 野外 , 生活在地洞的主 ^ 公是矛盾的: 它既想 出去又怕 出去, 反反复复演变成了它终究只是 为了保护地洞 。这看 似违背 了当初造洞的意 愿。 它的地洞不属于它 , 换句话说是它属于地 洞。 它被地洞的存在束缚 了, 它变成了地洞的
一
的、软弱的 。 作 品中人变甲虫的荒诞通过象 征直觉 的写实 表现手法 娴熟地 临摹 了作者 生存环境 中孤立绝望的个 人主观体验 , 展现 出资本主义制度下人和人之间的本能冷漠。 如此荒诞 的情 节作者 却选择 最真实 的 白描 行文表现方式 , 把一只 甲虫的外表和心理描 写得如此惟妙惟 肖,身临其境 。在绝对 的真 实与幻化 的荒诞之 间游走 , 形成意境与写作 方式的悖论交错 。 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在 《 小说的艺术 》 中称小说家为 “ 存在 的勘探者” , 而把小说的 使命确定 为 “ 通过想像的人物对存在进行深 思” , 揭示存在不为人知的方面。卡夫卡 的作 品中, 孤独感 、 陌生感、 恐惧 感是f 【 0 作 的永 恒主题。 捧读卡夫卡的作品, 则在不经意间给 人带来心灵上莫名 的共感与宣泄。 《 地洞 》 是卡夫卡晚期创作 中最具 代表 性 的力作 。 主人公是一 只不知名的人格化的 鼹 鼠类动物。作 品采用第一人称 自 叙法 ,描 写了 “ 我” 担心外来袭击 , 修筑了坚 固地洞 , 贮存 了大量食物。地洞虽畅通无 阻,无懈可 击 ,防御退逃 自 如 ,但 “ 我”还是时时处于 惊恐 之中 ,惶惶不可终 日。“ 我 ”又常年不 断地改建地洞 , 辗转不停 地把粮食从地洞的 这个地方搬到那个地方 。 做好 防御工作以防 外 界强敌前来袭击 。主人公说 :“ 即使从墙 上掉下来 的一粒沙子 , 不搞清它 的去 向我也 不能放 心 。 ”它 向一种未 知的危 险、向它周 围无穷的一切发动 了一场殊死 的战斗。“ 我 离开 了世界 ,下到我的地 洞里 。 ” “ 如果我 能平息我心 中的 冲突 , 我就相信 自己已经很 幸福了” 。然而它永远在挖 掘新 的地道 ,在 这个没有尽头的迷宫里 , 面对 “ 一种我始终 应该担 心的东西 , 一件我始终应该有所 防备 的事情 :有个人来 了” 。小 说真实地反映 了 次大战前后 ,普通小 人物失却安全感 、 生 活与生命得不到保障的恐惧心态。 海德格尔 曾经这样说过 : 筑造就意味着 栖居 , 人在大地上存在就是居住 ,栖居 的基 本特征就是这样一种保护 , 终于一死的人总 是重新寻求栖 居的本质 , 他们首先得学会栖
试论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论思想——以《审判》为例
悖 论 原来 指 在逻 辑 上 可 以推 导 出互 相 矛盾 之 结 论 .但 表 面 上 又 能 自圆 其说 的命 题 或 理论 体 系 。在 卡夫 卡 的小 说 中这 样 的命 题
卡夫卡对中国的影响
卡夫卡对中国的影响弗兰兹·卡夫卡(1883—1924),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德语小说家。
弗兰兹·卡夫卡文笔明净、想像奇诡,寓言体的小说形式,别开生面的表现手法,使他和乔伊斯、普鲁斯特一起被尊为现代主义文学的三大师。
甚至被称为“现代的莎士比亚”。
与此同时,他也是对中国文学影响最大的西方作家之一。
卡夫卡运用荒诞、变形的手法,表达孤独、异化、绝望、焦虑的主题,给中国作家以很大的启迪。
卡夫卡笔下描写的都是生活在下层的小人物,他们在这充满矛盾、扭曲、变形的世界里惶恐,不安,孤独,迷惘,遭受压迫而不敢反抗,向往明天却又看不到出路。
对社会的陌生感,孤独感与恐惧感,俨然成为他创作的永恒主题。
这种情感往往受到人们的排斥和误解。
但十年“文革”带给人的梦庵般的感觉使许多人看到甚至亲身感受到卡夫卡作品中的那种充满荒诞感的残酷世界,感受到那种孤独、异化、绝望、焦虑的心绪变化。
这种真实的经历,使以表现荒诞著称的卡夫卡引起了中国作家的共鸣。
因此,他的著作被大量翻译过来。
有人甚至断言,在中国新时期小说中,“几乎所有描写变形、乖谬、反常规、超日常经验的小说都直接或间接地与卡夫卡有关”,特别是表现在他作品中的荒诞意识,引起了中国新时期许多作家的共鸣,同时,其创作中变形、象征等手法的运用也使中国的同行深受启发。
十年动乱使人们仿佛经历了一场噩梦,梦醒之后突然发现过去的一切是如此残酷的荒诞和令人啼笑皆非的痛苦,因而卡夫卡对荒诞令人触目惊心的把握使他们找到了表达荒诞性的即成方式。
在这一时期受卡夫卡的影响比较明显的作家有:宗璞、王蒙、谌容、刘索拉、残雪、韩少功、余华、王朔、铁凝、莫言等。
一、卡夫卡的超现实主义怪诞笔法对中国新时期的“伤痕文学”产生了很大影响(写作方式上的解放)。
中国不少作家从他的《变形记》中得到了有益的启迪,可以明显地看到宗璞的《我是谁》就是受了卡夫卡的《变形记》的影响构思出来的。
《我是谁》写的是‘文革’期间爱国知识分子韦弥在本人被诬蔑为特务、丈夫自杀身亡的情况下,精神发生裂变,搞不清自己的身份归属,在幻觉中变成一只爬行虫子。
浅析卡夫卡《饥饿艺术家》中的悖论-毕业论文
---文档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摘要《饥饿艺术家》是一个典型的卡夫卡式文本,其中隐藏了许多不合常理的东西,奇幻的,荒谬般地不合逻辑,与卡夫卡自身严谨的逻辑推理和冷静的事实描述形成鲜明的对比,这种悖谬在文中也有清晰地表现。
本篇论文试图通过研究卡夫卡作品《饥饿艺术家》来探讨其中的悖论。
关键词:卡夫卡式;荒谬;悖缪;Abstract“The hunger artist”is a typical Kafkaesque text,which hides many irrational things,fantasy,illogical absurd.With kafka`s own rigorous logical reasoning and sober fact description form bright contrast,the comparison in the article are clearly.This paper attempts to study works of Franz kafka,hunger artist ,to explore the paradox.Key words: Kafkaesque; absurdity; preposterous;目录摘要IAbstract II目录III前言1一、饥饿表演鼎盛时期1(一)经理与饥饿艺术家的对立1(二)笼子看守与艺术家的对立2(三)观众与艺术家对饥饿艺术态度的对立比较31、艺术家与成人观众的对立32、饥饿艺术家与孩子的对立4二、饥饿表演衰落时期5(一)饥饿艺术家与观众的矛盾5(二)饥饿艺术家与动物“争宠”5三、饥饿艺术家自身复杂的艺术形象7(一)“自虐”的艺术追求7(二)渴望得到救赎7结语9参考文献10谢辞12IIIII前言作为西方现代文学奠基人之一的卡夫卡,他的作品被后人研究者称为“卡夫卡式”的作品。
《卡夫卡全集》:存在主义的迷雾与现实的荒谬
卡夫卡全集:存在主义的迷雾与现实的荒谬1. 引言《卡夫卡全集》是一部由捷克作家弗朗茨·卡夫卡创作的文学作品合集。
卡夫卡是20世纪最重要的小说家之一,他以其独特的风格和深刻的思考闻名于世。
本文将探讨这部作品中所展示的存在主义迷雾和现实荒谬,并对其中几个重要故事进行分析。
2. 存在主义迷雾存在主义是20世纪流行的哲学思潮,强调个体的自由、责任和孤独。
在《卡夫卡全集》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故事通过描述主人公置身于无法理解或解释的迷雾之中,来揭示生活中存在着种种不确定性和苦难。
例子1:《变形记》《变形记》是卡夫卡最著名的短篇小说之一。
故事描述了一个普通人突然被转化为一个怪物,并面对社会与家庭无法接受这种改变而产生的压力与孤立感。
这个故事展示了人类存在的脆弱性和我们面对陌生和不可预测情况时所感受到的无助。
例子2:《城堡》《城堡》是卡夫卡最后一部小说,也被认为是他最具象征主义特点的作品之一。
故事中,主人公试图与一个神秘的城堡建立联系,但遭遇了各种障碍、迷宫般的局限以及不可理解的官僚体系。
这个故事通过描述官僚制度对个体的压迫和阻碍来揭示人类在现实中所面临的荒谬性。
3. 现实荒谬卡夫卡作品中常常出现形而上学意义模糊、充满矛盾和荒诞的情节,以此来表达现实生活中存在的无意义和困境。
例子1:《试金者》《试金者》是一篇讽刺社会等级制度的短篇小说。
故事讲述了一个农民被迫接受严苛考验才能进入高级职位,而考验本身却缺乏意义和目标。
这个故事揭示了社会中对个体角色和身份的歧视与荒谬,同时也暗指了人们对权力和地位的追逐常常背离人类真正的价值。
例子2:《在法律面前》《在法律面前》通过一个人试图进入一扇门却被延误无数次的故事,向我们展示了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官僚主义和法律体系的冷漠。
这个故事让人感受到在复杂而无情的社会结构下,个体所遭遇到的荒谬与无奈。
4. 总结《卡夫卡全集》以其精巧而深刻的方式揭示了存在主义迷雾和现实荒谬。
作品中描述的主人公常常陷入难以理解和解释的情境,同时呈现出一个充满矛盾和荒诞的现实世界。
《审判》的司 法悖论读后感
《审判》的司法悖论读后感《<审判>的司法悖论读后感》《审判》是弗兰茨·卡夫卡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小说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司法体系中存在的种种悖论,令人深思。
在小说中,主人公约瑟夫·K 莫名其妙地被逮捕,却始终不知道自己的罪名是什么。
整个审判过程充满了荒诞和神秘,他试图为自己辩护,却发现自己陷入了一个无法挣脱的罗网。
这种未知罪名的审判,让我深刻感受到了司法体系中可能存在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在现实的司法实践中,明确的罪名和清晰的证据是审判的基础,然而在小说中,这一切都被颠覆,这无疑是对传统司法观念的巨大冲击。
小说中的司法机构仿佛是一个巨大的、冷漠的机器,不受个人的意志和理性所左右。
官员们高高在上,对约瑟夫·K 的诉求置若罔闻。
这让我想到,在某些情况下,司法体系可能会变得僵化和官僚化,失去了应有的人文关怀和灵活性。
司法本应是维护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但当它变得冷酷无情、难以捉摸时,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期望也就落空了。
再者,约瑟夫·K 在审判过程中的无助和孤独也令人揪心。
他四处寻求帮助,却发现身边没有人能够真正理解他的困境,也没有人愿意伸出援手。
这反映出在一个复杂的司法体系中,个体的力量是如此渺小。
当面对强大的司法机器时,个人往往处于弱势地位,如果缺乏有效的法律援助和社会支持,很容易陷入绝望的境地。
同时,《审判》也让我思考了法律与道德之间的关系。
约瑟夫·K 或许在道德上没有犯下明显的过错,但却在法律的审判中无法脱身。
这引发了一个疑问:法律是否完全等同于道德?如果法律与道德出现了冲突,我们又该如何抉择?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案例,一些在道德上被认为是无辜的人,却可能因为法律的条文和程序而受到惩罚。
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地审视和完善法律体系,使其更加符合社会的道德价值观。
此外,小说中的审判过程充满了拖延和繁琐的程序。
约瑟夫·K 被卷入了一个无休止的等待和奔波之中,而最终也没有得到一个明确的结果。
卡夫卡式的异化的不可逃脱的例子
卡夫卡式的异化的不可逃脱的例子弗兰兹-卡夫卡于1883年7月3日生于奥匈帝国,逝于1924年6月3日,犹太人。
20世纪捷克德语小说家。
虽然卡夫卡短暂的一生中,留下的作品屈指可数,但在他的身上,始终萦绕着一丝忧郁的气质与一抹神秘的色彩。
与卡夫卡给人的感觉一样,卡夫卡的小说艺术也始终有着谜一般难解的魅力,他的出人意料的情节铺展、荒诞离奇的场景描写,以及冷峻而滑稽的文字,常常流露出丰富的想象力和幽默的才能。
卡夫卡的叙事具有耐人寻味的两面性,一方面他描绘出黯淡、残酷、荒诞的世界景观,辐射出痛苦、惶恐、焦虑、绝望的情绪;另一方面他的字里行间又流露出冷嘲、怪诞和滑稽的情绪。
在卡夫卡的小说中,他以怪诞的笔法,为我们展开了一个离奇诡异的世界。
而如果加以总结的话,我们可以说,卡夫卡通过他的笔,告诉我们这个世界充满了异化的人群、绝望的生存,还有那悖论的人生。
而要讨论卡夫卡思想形成的原因,我们自然就要回到100多年前,追溯卡夫卡的成长经历与时代风貌。
在策划卡夫卡这期节目的时候,我曾想说伟大的作品往往诞生于伟大的时代,但想来想去还是把这句话抹掉了,因为我们很难说清楚究竟怎样的时代才算得上是“伟大”,但我想个人毕竟也是时代的一部分,卡夫卡生活的时代虽然绝对谈不上伟大,但有了卡夫卡的存在,也赋予了那个时代伟大的元素。
而卡夫卡之所以成为卡夫卡,也许正是那个特殊的时代中,多方面维度所共同合力的结果。
首先,是“焦虑”的时代。
卡夫卡生活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这是一个特殊的时代,这是一个“焦虑的时代”。
第一次世界大战不仅从物质上毁灭了欧洲,而且也从精神上动摇了西方传统理性主义的文化大厦。
对理性的怀疑、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失落、对大规模战争的恐惧、对经济危机的焦虑,对现代生产中人的异化的担忧,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股汹涌澎湃的潮流,荡涤着昔日的一切,倾斜了人们所有的观念、信仰、思考和结论。
欧美社会的现实矛盾使现代西方人动摇了传统的真、善、美的观念,动摇了宗教信仰,对人类的本性产生了怀疑,对未来的命运与前途深感悲观和焦虑。
《审判》的司 法悖论读后感
《审判》的司法悖论读后感《<审判>的司法悖论读后感》《审判》是弗兰茨·卡夫卡的一部经典作品,这部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深刻的洞察力揭示了司法领域中存在的诸多悖论。
读完之后,我深受触动,内心久久不能平静。
小说中的主人公约瑟夫·K 莫名其妙地被逮捕,但却始终不清楚自己的罪名是什么。
这种荒诞的情节设置,恰恰反映了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的一种悖论:即法律的权威性与个体的迷茫和无助之间的冲突。
法律本应是公正和明确的,然而在某些情况下,个体却在庞大而复杂的司法体系面前感到茫然,不知道自己究竟为何受到指控,更不知道如何为自己辩护。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能看到类似的情况。
有时候,法律条文的表述可能过于抽象和模糊,导致普通民众难以理解和遵循。
或者在司法程序中,信息的不对称使得当事人无法充分了解案件的进展和相关法律依据,从而陷入一种类似于约瑟夫·K 的困境。
这不禁让我们思考,法律究竟是为了保障公平正义,还是成为了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迷宫?另一个值得深思的悖论是司法的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之间的矛盾。
在《审判》中,约瑟夫·K 经历了一系列看似合乎程序的司法过程,但最终却无法得到一个公正合理的结果。
这让我们意识到,仅仅追求程序上的完美,并不能必然保证实质正义的实现。
在实际的司法实践中,有时候严格遵循程序可能会导致一些不合理的结果。
比如,某些证据由于获取方式的瑕疵而被排除,尽管这些证据可能对案件的真相有着关键的揭示作用。
或者,在一些复杂的案件中,由于法律条文的局限性,按照既定的程序做出的判决可能无法真正反映案件的是非曲直。
这就引发了一个重要的问题:当程序正义与实质正义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抉择?是坚守程序的规则,还是追求更符合公平正义的实质结果?此外,《审判》还揭示了司法权力的滥用与个体权利保护之间的悖论。
在小说中,司法机构的权力似乎是无限的,而个体的权利却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这种权力的失衡在现实社会中也并非罕见。
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论
2012.07学教育13卡夫卡小说中的悖论杨欣(重庆教育学院,重庆400065)[摘要]卡夫卡是20世纪最优秀的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大多晦涩难懂,各种流派和主义都竞相对其作品作出了不同的阐释,这使卡夫卡的作品的解读呈现着纷繁复杂的局面。
而笔者认为最能体现卡夫卡作品的特质的是贯穿于他作品始终的悖论思想,这一特点也使其作品具有了“卡夫卡式”的艺术特征。
本文即试图从这一角度入手,来窥探卡夫卡梦魇般的文学世界。
[关键词]卡夫卡;自我分裂;悖论;“卡夫卡式”卡夫卡是表现主义代表人物之一,在他作品中体现着或隐或显的悖论思想,成为了典型的“卡夫卡式”的文学作品。
悖论原本是一个哲学术语,又可称为悖谬,其中含有倒转、二律背反、自相矛盾等意思。
卡夫卡的悖论思想就表现为一种在对立的两极之间进行的滑动,逻辑上相悖的对立的双方在艺术世界中和谐共存。
一些文学家在进行文学创作时,经常把悖谬当作一种思维方法和修辞方法。
在卡夫卡来的作品中,悖谬同样不仅仅是一个哲学概念,同时又是一种美学特征和艺术方法。
一、对卡夫卡的悖论写作缘由的探究卡夫卡出生于欧洲动荡的十九世纪末,父亲赫尔曼·卡夫卡对儿子的否定式教育,对卡夫卡的一生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他惯于发号施令,并要求绝对服从。
恐惧,弥漫在卡夫卡的生命中,这实质上是一种面对死亡的恐惧。
著名人生存论心理学家E ·贝克尔的认为,死亡恐惧是人类心理中最为普遍、也最深刻而隐蔽的存在性不安,这是人类与生俱来的致命伤口。
[1]恐惧占据着他的全部生活,对父亲的安排逆来顺受,总是下意识地规避一切可能产生对抗的矛盾性因素,肯定一方的同时又不否定另一方,做出结论之后又将它推翻,使他的写作以分裂、变形的形态呈现在读者面前。
卡夫卡身上最为典型的特征之一,就是严重的自我分裂。
他的性格中充满了令人不可思议的悖谬,甚至他作品中的主人公也常常具有分裂的人格和分裂的意识。
可见,卡夫卡的悖论写作与他的个人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害怕孤独_追求孤独_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
山东外语教学2001年第3期(总第84期)害怕孤独,追求孤独———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姜智芹摘要:卡夫卡是20世纪西方文坛上茕茕孑立的独行者,既害怕孤独,又追求孤独是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特征。
卡夫卡独特的个性,强烈的自我意识、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注定了他的孤独;对文学创作异乎寻常的热爱又使他选择了孤独,同时,孤独也铸就了卡夫卡作品的深刻性。
卡夫卡由对孤独的被动承受到对孤独的主动追求,表现出伟大的作家如何在必然出现的孤独面前站立起来,独立无倚地决定自己的本质和价值,从而体现了人的生命意识的伟大性。
关键词:卡夫卡;孤独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2643(2001)0320049204 人自古就有殷殷的孤独感,它既是一种情绪体验,也是一种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这在20世纪西方文坛上茕茕孑立的独行者———卡夫卡(Kafka,1883-1924)那里表现得特别明显。
尤为突出的是,在卡夫卡看来,孤独不仅是传统观念中所理解的需要逃避的一种内心体验,而且是现代生命追求的新境界。
既害怕孤独,又追求孤独,这是卡夫卡式孤独的悖论性,他曾说:“极度的孤独使我恐惧”,因此,他渴望结识朋友,思念集体生活,但他又说:“实际上,孤独是我唯一的目的,是对我的巨大的诱惑。
”①以往的卡夫卡论者大多从家庭、时代、社会的角度,探讨卡夫卡孤独的成因及在作品中的具体表现,而忽略了卡夫卡孤独的必然性和他对孤独的追求。
本文旨在这一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探索。
一、孤独与卡夫卡的人格特征卡夫卡具有着强烈个性和自我意识。
强烈的个性和自我意识使他难以合群;创新意识和超前意识又使他容易受到社会群体的排斥,不为时人所理解,这一切注定了卡夫卡的孤独。
他的日记中痛苦地记录了学校和家庭对自己个性的压抑。
他说:“就我的经历而言,学校和家庭只有一个目的,那就是要抹杀我的个性,……一个男孩子在晚上读书,他正沉浸在一个紧张的故事情节之中,别人就不会用对待孩子的方法,好好告诉他,他该放下书,上床睡觉了,……他们粗暴地关掉了煤气,把我留在一片漆黑之中,以此来压抑我的个性。
浅论卡夫卡作品中的悖谬
2005年6月社科纵横Jun,2005总第20卷第3期S OCI A L SCIE NCES RE VIEW VO L.20NO.3浅论卡夫卡作品中的悖谬申瑞英(兰州大学文学院 甘肃兰州 730020)【内容摘要】本文拟从卡夫卡作品中所发现的信息,即变形的叙述方式;主人公希望被救赎却被永远抛出了人类社会,进入万劫不复的黑暗之中;“非人”状态是一场必然的人生历程;从而看到卡夫卡运用的一种特殊的美学方法———悖谬。
这使读者甚至批评家感到不习惯时,却也带来了极大的美学享受。
【关键词】卡夫卡 变形记 悖谬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106(2005)03-0205-02 弗兰兹・卡夫卡,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之一。
别说有《城堡》、《诉讼》、《美国》这三部大作了,单就中篇小说《变形记》来说,就足以让卡夫卡享誉全球。
关于它的评论文章就很多。
本文拟从文本中可能发现的信息,探讨卡夫卡小说的独特性———悖谬。
悖谬取自“滑动反论”(G leitendes Paradox),德文Paradox 一字有反论,二律背反,荒谬,背理,佯谬等意思。
悖谬的汉语解释为:荒谬;不合道理,也作背谬。
卡夫卡的这种独特性在他的日记和小说中都曾有体现。
我能够像其他人一样游泳,只不过我的记忆力比其他人都好,没有忘记当初不会游泳。
然而,由于我没有忘记这个,所以学会游泳对我毫无裨益,我还是不能游泳。
①以上就是卡夫卡的颇为出人意料的论述。
他自己承认这是“一个突变”,是在回答问题时看似竭尽全力寻找答案,实际是走在最无意义,即离问题尽可能远的路上。
正如“谁去寻求,却发现不了,而谁不去寻求,却会被发现。
”这里开始把寻求与发现放在一种相互矛盾之中,在第一阶段的倒转之后,随着“而”就出现了一个意义相反的转折,完全朝着另外的一个方向发展:从否定(不去寻求)开始,又把一个连续的关系变成了被动关系。
卡夫卡正是在这种“悖谬”的非逻辑的形式中建立了自己的思维区域,这是“卡夫卡式”的。
试论卡夫卡小说的悖谬思想
试论卡夫卡小说的悖谬思想个重要因素。
作为一个风度翩翩的正常男性,他在内心是非常渴望甜蜜的爱情的,他先后曾三次订婚又三次解除婚约,这在常人看来是不可思议的。
由于卡夫卡的内心是脆弱的,他没有能力承担起婚姻和家庭的责任,内心充满恐惧与不确定,所以在婚姻的重任面前,他屡次退缩了。
但是,卡夫卡并不是一个看破红尘、对爱情冷漠的人,相反,他对待女性礼貌、热情,热忱而又不失优雅。
在生活中,他与这些交往的女性也发生过男女关系。
但是在卡夫卡的笔下,他对于女性的描写却是有失偏颇的、是不公正的。
《审判》中律师的秘书、法院的女仆,《城堡》里官员的情妇等等,她们当中几乎没有一个是以正面形象出现的。
这也是他对女人的一种认识,尽管这种认识并不完全准确,但也表明了他一贯的态度,这主要是由于深植于他内心深处的仍然是恐惧与不安,也即性爱恐惧。
在性爱结束以后,他会产生懊恼、负罪的情感,他的内心是脆弱的,对于性爱充满恐惧之情。
在生活中,随着恋爱中双方感情的升温,恐惧便会袭击着他的身心,尤其是在关键时刻,在现实的婚姻问题摆在他面前时,恐惧就出现了。
他感觉自己对于婚姻是无能的。
在恋爱的美好感觉之后,一个实实在在的婚姻问题便呈现在他面前,他感到自己没有能力去经营一桩婚姻,也会因为婚姻和家庭而失去自由,自己将会被婚姻和家庭支解。
这些将会剥夺他个人的空间和时间,使他没有办法专心写作。
而在他看来,除了写作能使他感到快乐、安宁之外,能给他灵魂的救赎以外,其他的一切都是不可靠的。
这种矛盾、恐惧的心理慢慢地形成了他整个一生的形象。
第三节其他思潮及作家的影响卡夫卡所处的时代环境给了他消极的情感状态,他的犹太血统、特殊的家庭背景对于他的性格和写作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影响。
加之他身体孱弱、性格矛盾、孤僻,使得他对于社会始终充满抗拒,难以融入到社会之中。
所有这些,都将孤独、恐惧、矛盾的情感深深植入到他的血液之中,他们已经成为了卡夫卡性格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他正是带着这种恐惧和怀疑的眼神去观望这个世界。
文学大家气质后的政治思想张力_论卡夫卡_城堡_审判_的悖论艺术
文学大家气质后的政治思想张力———论卡夫卡《城堡》、《审判》的悖论艺术Ξ潘利锋(零陵学院外语系,湖南永州 425006) [摘 要]悖论作为一种深层的思维方式,使卡夫卡的作品形成一种似谬实真的艺术张力,不论是《城堡》或是《审判》,都是用悖论和滑动反论构成的象征性图像,又包含着譬喻和寓言,这平添了作品的含混性和不确定性。
正是这些含混性和不确定性,让我们清楚地感受到作者政治思想张力的指涉功能,感受到卡夫卡如此完全地指涉着历史与现实的权力网络,执着如厉鬼地清算压制性权力对个体的虐杀,让我们认识到卡夫卡的道义和美德比他在文学上的贡献更重要。
于是,作为思维方式的悖论又衍化成抗击专制和极权的利器。
[关键词]悖论;《城堡》;《审判》;权力网络;抗击专制[中图分类号]I712.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1763(2004)05—0098—05T h e T ension of Political T houghts b ehind th e M ettle of th e Literary G iant———On the Art of the P aradox of K af ka ’s “The C astle ”and “The T rial ”PAN Li 2feng(English Depart ment ,Hunan Lingling Institute ,Y ongZhou 425006,China ) Abstract :As a kind of deep t hinking manner ,paradox makes t he works of Kaf ka come into an art ten 2sile force of t rue 2false.Bot h “t he Castle ”and “t he Trial ”formed a symbolic image ,metap hor and allegory ,using paradox and glide irony.This increases uncertainty and conf using of t he works ,t hus makes us feel t he tension of t he aut hor ′s political t hought s so clearly ,and it s indicative f unction to t he aut hority net f rom history to reality completely.We feel t hat Kaf ka is so serious to expose and criticize supp ressive aut hority ’s kill individual wit h malt reat ment.This let s us realize t hat Kaf ka ′s morality and virt ue is more important t han his cont ribution to literat ure.Consequently ,paradox ,as a mode of t hinking ,is evolved into sharp weapon resisting against autocracy and domineering aut hority. K ey words :paradox ;The Castle ;The Trial ;aut hority net ;resist against autocracy 悖论(paradox )是什么?它是一种深层的思维方式,一般理解为:表面上自相矛盾,不合逻辑,却在骨子里浸透着真理。
卡夫卡悖谬性思维模式的渊源
未许招”、“心比粲花应更热, 肯教贞骴染纤尘”这样的诗句。 3.冯 生 的 缺 席 。 相 对 于 在 最 后 一 出 才 出 现 妒 妇 一 角 , 冯 生 在 《遗 真 记 》里
在婚姻问题上卡夫卡再次尝到人生的两难处境徘徊在渴望与恐惧之间强烈的渴望必然导致对其的恐惧而在恐惧的同时又迫切渴望建立一个幸福的家庭在家庭与写作之间做出选择使卡夫卡感到更加为卡夫卡强烈地感觉到一生都生活在父亲强大的阴影下人生的重大选择职业婚姻都控制在父亲的手中被迫从事不喜欢的职业不能同自己心爱的姑娘在一起一切的一切都在两个极端摇荡使卡夫卡的处境进退维谷进而在潜意识里将悖谬性思维模式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他的头脑中
就没有露个脸。只在妒妇口中出现: “可恨我家这天杀的, 昨晚 一夜不归, 想是到小青房里歇宿哉。因此老娘急急赶来, 打他 一 个 人 翻 马 倒 , 才 出 我 胸 中 一 口 毒 气 ”, 以 及 邻 家 妈 妈 与 菊 香 的话中出现: “( 老旦) 公子可有信来。( 贴旦) 可知薄幸抛红 豆”。在画师眼里, 可与牛氏并称二美的小青, 竟也是“缘何却 遇枭和獍? ”可见虽然廖氏没有正面写冯生, 却已经从他人口 中刻画了一个“嘈唼戚施, 憨跳不韵”的软弱薄情男子形象, 一 个让才貌双全而又贞静如水的少女整日以泪洗面, 以至于心 冷若灰的好色之徒。廖景文曾云“造物何厚于伧父, 使坐拥姝 丽若此”, 干脆将他省略, 只通过间接描写, 点滴笔墨便可。
据社会学家的观点, 同一文化中的大多数人都不得不面 临同样的一些问题, 这些问题由文化中存在着的特定生活处 境所造成, 它们并不代表“人类本性”所共有的问题, 而且具有 独特性。犹太民族就是这样一个极特殊的民族。在历史上, 犹 太民族一直是一个在漫漫岁月中无家可归、像幽灵一般四处 飘荡的不幸民族, 漫长而无望的漂泊和受难历史, 早已在这个 民族的肌体上培育出沉重的苦难,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沉淀, 化 作 一 种 “集 体 无 意 识 ”融 入 犹 太 民 族 的 血 液 。
论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特征
论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诞”特征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谬体现在他对人类命运的揭示。
在他的作品中,主人公往往面临着无法解释和无法改变的命运,他们被困在一个荒谬的世界中,无法找到出路。
比如在《变形》中,主人公格里高尔被突然变成了一只巨大的昆虫,他无法适应这个变化,也无法跟周围的人沟通。
他所受到的压力和孤立感使得他最终无法逃脱命运的困扰,最终死在了自己的床上。
另外在《审判》中,主人公约瑟夫·凯被控告却无法知道自己犯了什么罪,无法与控告者取得联系,最终陷入了绝境。
这些情节都表现了卡夫卡对人类处境的深刻思考,他认为人类往往是被无法解释的力量所操纵,我们无法控制自己的命运,只能被动地接受种种荒谬的安排。
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谬还体现在对官僚制度和社会规则的揭露上。
在他的作品中,人们往往受到官僚制度和社会规则的束缚,无法得到自由和尊严。
比如在《变形》中,格里高尔的家庭为了维持生活的正常,不得不接受格里高尔的变异形式,并且通过关在房间里来隐瞒他的存在,这种对人的强迫性处理和对官僚制度的妥协无疑体现了卡夫卡对当时社会现实的审视。
他的作品中还有很多关于官僚制度和社会规则的讽刺和批判,他指出这些官僚制度和社会规则对人们的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响,剥夺了他们的自主权和人格尊严,使得他们生活在一个充满荒谬的世界之中。
卡夫卡小说中的荒谬特征体现在对人类命运、官僚制度和社会规则、个体心理的揭示上。
他的作品充满了无法解释和无法言说的荒谬,他用细腻而又深刻的笔触勾画出了一个充满荒谬的世界,使人们深深地反思了人类的存在和现实。
对于当代读者来说,卡夫卡的作品依然是具有时代价值的,他的对人类条件的观照依然具有启发性,值得我们深入思考和探讨。
《变形记》的悖谬艺术
《变形记》的悖谬艺术摘要:卡夫卡作为20世纪的伟大作家之一,其诸多作品中均将悖谬艺术发挥到极致,尤其在《变形记》中,通过对主人公变形前后的思想变化,对资本主义金钱利益与人情冷暖进行了揭示,主人公的变形是悖谬的艺术写照,异化的主题为悖谬的哲学意蕴。
关键词:《变形记》卡夫卡悖谬艺术异化卡夫卡的作品中将悖谬艺术发挥到极致,并使其作品的可读性增强。
悖谬艺术的使用看似矛盾,实质上通过该手法的应用对真理进行了揭示,这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法,更是艺术手法,使卡夫卡的艺术升华。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悖谬艺术表现为变形与异化,通过展示人的困境,在作品中贯穿真假、虚实,最终揭示人性善恶,达到鲜明的艺术张力。
一、悖谬的艺术写照——变形复杂是卡夫卡悖谬逻辑的构成要素,从主人公开始,其要通过实际行动实现目标,行动中遇到诸多障碍,使主人公逐渐朝反方向偏离目标发展,导致目标消失、行动失败。
《变形记》作为卡夫卡的代表作与成名作,也将悖谬艺术推向极致。
加缪认为主人公越有不寻常的遭遇,越符合人的庞杂性,越显得自然。
这种看法与《变形记》正好吻合,小说中直接描述主人公格里高尔睡醒在形体上变为大甲虫,极不寻常,但卡夫卡描述的口吻冷静而客观,悖谬艺术张力十足。
在《变形记》中,卡夫卡将悖谬手法用于格里高尔的人生描写中,显示出一种人格分裂的状态。
而《变形记》可以说是属于自传性作品,格里高尔与卡夫卡存在诸多相似性。
其不喜欢旅行推销员、不喜欢老板,但不得不做,不得不阿谀奉承,原因在于为养家糊口,帮父母还债,不得不承受自己不喜欢的事情带来的压力。
他也挣扎过,表现出其潜意识对老板、对工作的痛恨,希望老板给予他们休息与呵护。
作品中,从人到虫的变形,是格里高尔的变形,则其家人属于无形的变形,虽然仍为人的外形,但已经成为虫的特性,表现出矛盾的特征。
在变形前,格里高尔担负家庭的重任,家人也认为其是顶梁柱;但随着格里高尔的变形,家庭生计问题使其伤心、无助。
但当他发现父亲彻底转变,变成令人敬畏的人模人样的父亲时,却让他心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实上,影响卡夫卡的思想和创作观的人,除了尼采以外,还有老子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两位先知。
老子的“反文明”(即反抗“文明”对人类的异化)思想及陀氏的“工具理性对人性的摧残”的观念,对卡夫卡创作的影响甚至超过了尼采;即便是尼采这样的狂人,也不得不承认陀氏的伟大,他的思想灵感很多都是来源于陀氏的。
卡夫卡作品的核心思想乃是:他深深地体验到自己的存在是一个悖论,即,在这个被“文明”异化了的人类中间,他可能是唯一的没有被异化者,也正因为此,他才成了唯一的被异化者。
多么荒谬的体验!可恰恰就是这一荒谬的体验,却几乎贯穿于所有卡夫卡的小说当中;卡夫卡的那些小说,说白了,其实就是他的精神自传。
比如《城堡》这部小说,它的主题其实非常之直白,那就是:卡夫卡从自己的精神王国出发,去往人类的精神王国去寻求一种沟通(他终于也感到孤独不可忍受了吗?),但又决不打算放弃自己本真的卡夫卡,是注定了要遭到这个被异化了的人类的排斥的,尤其是“城堡”(人类的精神王国——已被深度地异化和污染了)的排斥。
《城堡》没有写完,但幸亏布洛德看到了它的整个提纲。
据布洛德的说法,在小说的结尾,K遭到了“城堡”的拒绝,仅被允许留在“村子”里面。
——“村子”里的居民,象征着人类的普罗大众;他们同样也被异化和污染了,但在程度上较“城堡”为轻。
K最后死在了村子里。
K死了,但卡夫卡却因此赢得了他的最终的胜利——他至死都孤独地坚守住了自己未曾被异化的本真。
读卡夫卡的小说,必须始终牢记下面这一点,那就是,整个人类在卡夫卡的眼中只不过是另外的一个个体——一个和他自己相对抗的被异化了的个体;如此而已。
这个被异化了的个体——整个人类——已经无家可归了;自从人类的始祖亚当和夏娃因偷吃了智慧果(异化的起点)而被逐出伊甸园那一刻起,人类的这一命运便已经注定。
而且,更为可悲的是,人类对自己的这一命运竟然还懵然不觉,仍就在迷途上一意孤行,如在梦中;《城堡》中弥漫着的那雾一般的梦魇氛围,正是对人类这一可悲境况的真实写照。
城堡山上已没有一座像样的教堂了,唯一的一座具备教堂模样的建筑,不过是一座“从上到下都是圆型的”塔楼,而且还开着“一扇扇小窗”,——教堂已完全世俗化、功利化——人类对自己的回归已然彻底绝望。
相比而言,卡夫卡本人倒还存有天堂的幻念,因为他“家乡那座教堂线条挺拔……从底部到顶端扶摇直上,”直指明净的天穹,——这一座“家乡的教堂”,正是矗立于人类之外的卡夫卡个人精神王国里的最后的信仰。
然而,这最后的信仰却并非属于人类,它仅仅属于卡夫卡个人,属于自认为唯一尚未被异化的他“这一个个体”。
显然,如同老子一样,卡夫卡也本能地意识到了这一点:人类终将被自己一手创造出来的“文明”彻底毁掉。
从这一终极的角度来看,“文明”所带来的负值,的确要比其正值大得多呢。
哦,也许他们是对的,——这些先知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