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政治学科高考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
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各学科解读
2007年全国普通高考《考试大纲》各学科解读语文:夯实基础,提高能力考生切盼已久的《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新鲜出炉了。
与2006年相比,有显著变化。
学习、研读新考纲,明确今年高考可能的变化,以确定复习策略,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为此我们提出以下认识:夯实基础今年与去年相比在字音和字形识别的要求上,都加了“常用字”的限制,增加了内涵,缩小了考查的范围,将考查的对象限定在2500个常用字的范围内。
这种变化体现了不鼓励考生钻研冷僻字、繁难字,同时也引导考生不追求偏题怪题,多关注常用字,牢固地掌握基础知识的态势。
提高能力《考试大纲》仍然体现了对考生的语言应用能力的重视,对写作的能力要求更加具体,更加切合学生的实际。
比如在“有文采”一项中,原来有“词语生动”“文句有意韵”的提法,很笼统。
现在以“用词贴切”取代了“语言生动”,以“有表现力”取代了“有意蕴”。
一方面降低了难度要求,另一方面体现了对写作语言的表达能力的重视,体现了反对追求华美,追求词藻堆砌的不良文风,要求考生努力做到语言与内容的统一。
养成规范在写作的“丰富”一项中,多了“论据充实”四个字,这主要是针对议论文而言的。
虽然“论据充实”是写作议论文的必备素质,但今年进一步加以明确,体现了对议论文写作的规范要求。
考试时一旦选择了某种文体,就要具有此种文体的特点,不能写“非驴非马”“四不像”的作文。
展示个性在写作能力“综述”中,“常见应用文”修订为“常见体裁的文章”,可选择体裁的外延扩展了,表明除了书信等应用文,对戏剧、诗歌等文学作品的体裁也予以认可。
这对于在文学写作上有特殊才能的学生无疑是个利好消息,可以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和个性。
物理:遵循考纲,把握复习重点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物理部分与2006年相比没有变化,只在“题型示例”中分别增加了两个选择题、填空题和计算题。
它体现了近几年高考物理在“稳定中求发展”的命题原则。
但是今年的《考试大纲》与三年前相比,变化还是比较大的。
2007年海南省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
2007年海南省高考政治科考试说明2007高考政治科考试是对整体把握知识、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进行评价;试题注重知识迁移,多层次、多角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通识理念。
现代教育的发展,必然要求对人才的评估建立相对独立的目标体系,以认知理论为基础的人才评估体系已不能完全适应这种需要。
而我们以往考试能力要求的提出主要建立于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大体从记忆、理解、应用三个方面测量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
而布鲁姆的目标分类理论主要为教学的测量与评价服务,不立足于测试学习者的知识建构过程。
因此不完全适合于大规模的常模参照性考试。
2007年高考政治科考试积极追求和确定新的考试评价目标,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从而建立更加合理的评价目标体系。
I、关于考核目标和要求的说明为便于理解和把握考核目标及其不同层次、方面的要求,在表述形式上以表格的方式表达考核能力与要求的核心内容。
在内容的制定上以考试的要求和操作其中“考核目标”即2007年高考政治科考试的能力目标,“要求I、Ⅱ、Ⅲ”分别是对每一考核目标不同层次和水平的界定。
考核目标是根据考生完成测试的思维过程制定的。
即审题。
发现和分析有效信息,联系背景知识,设计解决问题的路径,进行推理、判断、分析、综合、比较等,说明问题和表达结论。
1、获取和解读信息所谓信息,即试卷中的文字资料、图表、各种数据、画面、符号等。
获取信息即发现、收集信息,解读信息即对信息的理解。
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过程,包含发现信息、判断信息的重要性程度、提取有效信息等思维过程,因而更明显地表现出个体的思维能力。
在知识内容迅速更新、知识结构不断整合的当代,这种捕捉新的信息,感受新变化、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就更凸显出其重要性。
获取和解读试题信息,首先表现为审题的精准,其次是能把握各种信息的性质,回应信息提供的情境。
事实上,对信息的处理将直接影响解决问题的质量和速度。
纵观几年来的高考政治科考试以及文科综合能力测试试卷,已呈现出提供大量新素材。
解读广东高考考试说明政治科变化-
解读2007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政治科变化广州六中姜远勤编者按:广受关注的广东高考《考试说明》出台后,天星教育《试题调研》立即组织广东省知名专家对广东《考试说明》进行了全面解读,并根据变化给出了一系列的高考复习应对策略,详情请关注即将出版的《试题调研》第7辑《解读2007年广东〈考试说明〉》。
2007年《考试大纲》最新变化1、考核目标与要求方面的变化2007年高考《考试大纲》规定,政治学科的考核目标与要求包括下列方面:(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4).论证和探究问题?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这与以前高考要求的: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知识、理解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应用历史的、辩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或现实问题、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等方面的能力要求是有所不同的。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一政治试题的特点
2007年高考文综全国卷一政治试题的特点作者:黄锋强来源:《高中生·高考指导》2007年第11期2007年高考全国文综卷一的政治试题保持了应有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又有微调,体现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总体指导思想。
不过,试卷难度明显高于2006年。
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政治试题的主要特点1.注重基础,突出主干2007年全国文综卷一政治试题继续贯彻注重对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的考查的高考命题原则,在注重对基础知识的考查的同时,又突出主干知识的灵活运用。
政治学科考查的主要内容:经济常识部分有商品的价值量与社会劳动生产率、价值规律、计划与市场、生产与消费,国家的宏观调控、对外开放等,哲学常识部分有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一切从实际出发、联系的观点、发展的观点、抓主要矛盾、认识的深化和发展、尊重客观条件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关系等,政治常识部分有国家机构、人民代表大会制、公民权利与义务、多党合作制度、和平与发展主题、国际关系以及外交政策等常见知识点。
同时,今年高考试题对主要知识的考查更具有灵活性、综合性。
试题没有直接针对主干知识设问,而是通过设置情境,从多个角度对观点进行综合考查。
今年的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观点、基本方法的熟练把握和灵活运用程度,对考生基本政治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2.关注热点,联系实际试题设置的情境材料,紧扣我国当今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
具体涉及到的热点有:国企改革(第25题)、构建节约型社会(第26、27题)、自主创新(第28题)、食品药品安全(第29、30题)、农村社会保障(第3l、32题)、网络安全(第33题)、“十)——五”规划纲要的制定(第34、35题)、我国对外贸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第39题)、北京奥运(第40题)等。
这些都是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
政治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现实问题,引导考生关注社会现实和国内外大事。
2007年政治考试说明
2007年政治考试说明一、命题的指导思想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将遵循有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紧密联系实际,贴近思想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在遵循国家考试统一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
在吸取往年命题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命题技术,并做到稳中有变,有所创新,使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以充分体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江苏卷)以<<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标准>>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考试大纲>>为依据,体现中学思想政治课课程改革的方向,紧密联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联系江苏推进“两个率先”的实际,联系考生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的理解。
具体包括:1、了解并能够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
2、理解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中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理解党和政府在现阶段的重大方针政策。
3、应用教材中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释有关社会现象,判断和评析有关观点。
4、综合认识、评价和探究有关理论或现实问题。
5、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条理清楚、逻辑严密地予以表述。
三、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
全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全试卷包括Ⅰ卷和Ⅱ卷。
Ⅰ卷为选择题;Ⅱ卷为非选择题。
(二)试卷内容比例经济常识约35%哲学常识约35%政治常识约20%时事政治约10%(三)试卷题型及比例试卷包括以下题型:单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双项选择题: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北京教育考试院专家谈07年《高考考试说明》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考试说明》(以下简称《考试说明》)已编写完毕。
作为2007年高考北京卷的命题依据和考生复习备考的重要参考,今年的《考试说明》有哪些变化?北京考试报记者采访了北京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
记者:2007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等有大的变化吗?负责人:基本没有变化,总体保持稳定,但是各学科略有调整。
记者:2007年《考试说明》最大的变化是什么?负责人:与2006年相比,2007年《考试说明》最大的变化是增加了“参考样题”。
各学科从近几年高考北京卷中选择了部分试题,编制成“参考样题”,附有答案、说明和当年的高考实测难度值。
样题的说明对试题的能力考查目标、试题特点等做了简要分析,便于考生对高考试题形成具体、清晰的认识。
提请考生注意,“参考样题”与2007年高考试卷的结构形式、测试内容、题目排序、题量和难度等并没有对应关系。
记者:北京教育考试院为什么要修订《考试说明》?负责人:我们修订说明主要出于三方面考虑。
首先是高考内容改革的需要。
考试内容改革是高考改革的重点和关键。
高考有特殊的影响力和很高的社会关注度,这决定了内容改革要积极稳妥地推进,不能跳跃式发展,不能有突变。
近年来高考北京卷做了许多改革探索,取得了较好效果,初步形成了北京卷的特色。
在今后的命题实践中,我们还要不断完善、发展,以更好地适应北京教育的实际和发展需要。
其次,北京市普通高中今年将进入新课程实验,对修订《考试说明》提出了要求。
新课程下的高考要实现与目前高考的平稳过渡、良好衔接,需要从2007年开始,逐步、适当地在《考试说明》中渗透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和重要思想。
最后是高考命题自我完善的需要。
命题改革和研究是无止境的,北京教育考试院历来重视高考试题及考试的总结分析,以便发扬优长,汲取经验,逐年提高命题质量,更好地体现北京卷的特点。
《考试说明》也要体现这一点。
山东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出台
山东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出台■高考总分750分■“X”分值为240分■考试采用3+X+1模式■“1”卷面分100分,以60%计入总分本报济南12月15日讯15日,省教育厅对外公布《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简称《考试说明》)。
2007年我省将采用3+X+1考试模式,“1”(基本能力测试)卷面分100分,以考生卷面得分60%计入总分。
2007年是我省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后的首次高考。
根据《山东省2007年度普通高校招生考试工作指导方案》和《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山东省2007年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方案的批复》精神,2007年度我省普通高考将自行组织各科目命题,采用3+X+1模式。
其中“3”指语文、数学和外语三个科目,分值各为150分,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
“X”指文科综合或理科综合,分值各为240分。
文科综合包括思想政治、历史、地理三个科目,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生物三个科目。
报考文史类、艺术文科类考生须参加文科综合的考试,报考理工农医类、体育类考生须参加理科综合的考试。
“1”指基本能力测试,是首次增设的考试科目,其卷面分值为100分,以考生卷面得分的60%计入高考总分,“1”的考试内容不分文理科,是所有考生必考科目。
高考总分750分。
《考试说明》注重对考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具体反映了基础性、选择性、时代性等新课程特征,突出了我省的地方特色,充分体现了“减轻学生负担、纠正文理偏科、引导学生个性发展、突出学生素质和能力考核”等新课程改革的意图。
与往年相比,“3”(语文、数学、英语)与“X”(文理综合)变化不大,相对稳定,但在考试内容的要求、题型结构的设计上,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选择性要求,更注重考查能力,在稳定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我省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各高中学校,要明确高中新课改的目标,正确处理推进新课改与组织课改后首次高考的关系,防止片面追求升学率,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1”终于揭开神秘面纱在3+X+1中,“1”即“基本能力”测试,主要以高中新课程六个学习领域的学科课程标准为依据,考试形式为笔试、闭卷,时间为120分钟。
2006年——2007年江苏高考政治卷比较分析
2006年——2007年江苏高考政治卷比较分析高三政治备课组一、2007年政治试卷总体印象:稳中有变,难度较大。
(一)稳:第一、试卷的长度即题量没有变化第二、客观性试题与主观性试题的比例未变第三、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政治常识和时事政治各部分内容所占的比例也基本上未变,纯时政题仍然是7道,约占全卷总分的10%左右;第四、简答题、辨析题仍各有2条,分数比例也基本上未变。
第五、简答题的背景材料仍然带有江苏特色,(二)变:1、“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双项选择题”;2、辨析题由政治常识改为经济常识3、综合探究题,设问由3小问改为4小问,论述题由原来的3小问减为2小问;探究的比重加大,强调研究性学习;2007年是江苏“3+1+1”高考模式的最后一年,2008年江苏将启动基于新课程改革的新高考模式。
2007年江苏高考政治考试说明中明确指出本次命题应“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
2007年高考政治试卷,总体来说与全国政治科考试大纲基本吻合,较好地体现了新旧课程的过渡与衔接。
4、答案的组织较以往具有更强的开放性、探究性、生成性,给学生有发挥想象力和创造性的机会。
5、综观2007年江苏高考政治试卷,三维目标已经成为命题的隐性价值主线。
“知识与能力”维度如前所述。
“过程与方法”维度主要体现在38题第2问:“从经济常识、政治常识角度就如何激发社会活力各提一条建议,并简要分析说明。
”39题的第3、4问,该题中,命题者要求“结合别国经验谈谈如何化解城管人员与小摊贩之间的矛盾”?“反思并概括本次研究性学习过程中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引导学生去关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则主要是通过一些具有强烈人文属性的题目体现出来,如20题、23题、26题、29题、33题、36题等,这些都给人以积极向上的情感体验和社会主流的价值导向。
二、试卷结构分析(一)政治科试卷分值结构表一:2006年政治科试卷分值结构表二:2007年政治科试卷分值结构1.2006年(政治学)考查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国际关系决定因素、时代主题和五个基本点、人大立法和公民的有序参与、公民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性质和三原则、国家职能等主干知识。
[高考必看]我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出台
我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出台距离高考只剩下88天了。
昨天,备受广大考生和家长关注的我省2007年高考考试说明出台。
这是自去年我省首次出台高考考试说明以后,第二次出台结合我省实际出台的考试说明。
今年我省仍将实行高考语文、数学、英语三科自行命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和外语中其他语种的考试,仍然使用全国统一命题的试卷。
今年的考试说明和去年变化不大,仅在出题技巧和考题形式设计等方面出现微小的变化,更加体现与课改的接轨。
同时,2007年的考试说明中附有题例和参考试卷。
结合对师大附中等学校高三一线老师的采访,记者将今年考试说明中的特点予以整理,供考生参考。
语文《教学大纲》推荐阅读的名著列入考试范围文言文阅读出自《论语》《孟子》《庄子》写作突出16个评分点之一即可拿下20分命题要求: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进行考试内容的改革。
语言基础知识结合在阅读、语言应用与写作中检测。
应注重语文积累、语文基本功和综合运用能力的考查。
命题选用的材料语言要规范优美,要有文化含量,要有时代气息,要有理趣和情趣,创设一种宽松愉悦的考试环境,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试题要注意引导高中学生明确语文应该学什么,怎么学,发挥高考对中学语文教学良好的导向作用。
《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长篇小说类文学名著列入考试范围。
从《教学大纲》推荐课外阅读的三部文化经典著作(《论语》《孟子》《庄子》)中,选取文章作为第II卷文言文阅读考查的材料,目的在于引导学生重视优秀文化遗产的传承,提高文化素养。
名句名篇默写取材于《教学大纲》和现行教材规定背诵的篇目。
试卷难度:难度值(P值)约为0.6。
考试形式与结构:试卷满分为150分。
考试限定用时为150分钟。
试题类型:选择题、填空题、古文翻译题、简答题、写作题。
考试内容:第I卷(选择题,共21分)其中,社会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自然科学类文章阅读6分;文言文阅读9分。
第II卷(共129分),其中文化经典著作阅读10分;古诗鉴赏6分;名句名篇默写6分;文学名著阅读10分,现代文学作品阅读(17分);表达应用10分;写作70分。
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特点评析及对2008年复习教学的建议1001011110
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特点评析及对2008年复习教学的建议一、2007年高考政治试题特点评析多年来,试卷试题特点评析,老一套模式化,“年年一面”、面面俱到。
虽分析头头是道,但都是特点也就没有特点。
今尝试突破这个框框,既不作泛泛评析,也不分析07年与往年的共同特点,只分析07年的突出特点。
1、充分体现了党的十六大以来中央的一系列重大战略思想(即重要理论创新成果)(见《时事》第1期P41)。
2、显现了新课程的理念。
一是体现“重大时事”(见上述“1”)新课标规定:高中思想政治课与时事政策教育相互补充。
2007年高考新课标政治科考试大纲规定:政治学科考试应使考生体现出应有的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在考核目标与要求中,关于调动和运用知识目标中,规定的第2项要求是: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由此可见,新课表高考把“重大时事”不仅列入考试范围,而且进一步提升到能力目标要求的高度,这是前所未有的。
二是试题呈现形式,从现实问题切入,宏观问题微观化,以小见大、平中见奇。
例如,重庆卷29-31漫画:晚了一步:生病了想起健康;出事故了想起安全教育;入狱了想起拒贿。
江苏卷23在今年全国人大会议期间,一位人大代表说了这样一段话:“吃动物怕激素,吃植物怕毒素,喝饮料怕色素,能吃什么心里没数”。
反映民意,以期引起政府高度关注食品安全。
29在今年“两会”期间,一位政协委员提供的一段描述“看病难、看病贵”的顺口溜:“脱贫四五年,一病回从前;得了阑尾炎,白种一年田”。
对此,国家积极建设新农合和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卫生保健制度。
题材“三贴近”、“生活化”(见附录一)。
从中可以看到,民生问题大题化,大题生活化。
这是以往政治试题所没有的一个突出特点。
3、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见《高中政治》第7-8期合刊P3)。
4、凸显地方特点(见附录二)。
5、强化文化特点(见附录三)。
6、全国卷I和全国卷II非选择题均增加一道地理题,全卷总题量增至40道题。
高考政治学科(必修2部分《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调
整 第四 情 单元 况
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中国政府关于建立 国际新秩序的主张
世界多极化不可逆转 删除
2021/7/22
4
2.必修2部分题型示例调整情况
政 治
题号
生
活 例7 题
型 例8
示 例9 例 调 例10
整 例11
情 况 例12
2013年(选择题部分)
试题来源
考查内容
12广东文综
外交与公民 的政治参与
2021/7/22
5
2.必修2部分题型示例调整情况
题
2013年(非选择题部分)
2014年(非选择题部分)
号 政
试题来源
考查内容
试题来源
考查内容
治 例1 10北京文综 政府的职责和职能 同13年
同13年
生 活 例2 11浙江文综
题 型
例3
11广东文综
示 例4 12山东文综 例
政府如何履行职能 当代国际社会 有关政府知识
6
三、解读《考试说明》,把握备考方向
(一)依据“考试范围”确立备考方向
1.以教材为本,认真对待每一个考点 (1)教材是学生学习备考的根本依据,也是高考 命题的主要参照。“考试范围”所规定考点要求绝大部 分与教材的大小标题基本吻合,而且没有如会考那样的 明显的层次差别,所以备考时既要有所侧重也要用心照 顾每一个考点。近几年的经验告诉我们,没有我们备不 到的考点,只有被我们忽视的考点。那种丢开书本做题 或抱着侥幸心理、投机取巧筛选考点的做法都是危险的。
2021/7/22
10
(2)教材中的“综合探究”是容易被忽略而 又不能忽略的知识点。必修2部分四个单元的综合 探究除了第一单元的均在考试范围内。而且2012年、 2013年连续两年高考涉及第四单元“综合探究”关 于“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的知识考查。
2007政治学科高考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
2007政治学科高考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1、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将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在遵循国家考试统一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
在吸取往年命题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命题技术,并做到稳中有变,有所创新,使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以充分体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
2、题型变化在2007年中,在试卷题型及比例”部分,将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双项选择题”对该题型的作答要求上,《考试说明》在该部分指出该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这项改动,将使得广大考生失分较多的题型将降低难度,有利于政治学科的考生得分。
对与这一变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结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的揣摩,找到提高答题准确率和答题速度,提高得分率的方法。
3、考点变化①考点由去年的165个减少为162个;②删除4处:知道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考点重复)懂得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考点重复)知道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组织和金融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强化世贸组织作用)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考点重复)3、考点变化①考点由去年的165个减少为162个;②删除4处:知道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考点重复)懂得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考点重复)知道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组织和金融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强化世贸组织作用)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考点重复)《说明》明确的能级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认识、评价和探究。
2007年广东高考政治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2007年广东高考政治考试说明解读及备考建议
陈祖力;霍凌燕
【期刊名称】《广东教育(高中版)》
【年(卷),期】2007(000)002
【摘要】《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广东卷)政治科考试大纲的说明》(以下简称《说明》),共由“命题指导思想”“考试内容”“考试形式”“试卷结构与题型结构”“内容比例”“试卷难度”“题型示例”等七部分构成。
与传统的考试说明相比,在许多方面均发生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重要变化,现择要解读、说明如下。
【总页数】2页(P12-13)
【作者】陈祖力;霍凌燕
【作者单位】广州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3
【相关文献】
1.2007年广东高考化学科考试说明解读 [J], 刘立雄
2.2007年广东高考生物科考试说明解读 [J], 夏献平
3.2007年广东高考英语科考试说明解读 [J], 肖鹏
4.2007年广东高考文/理基础考试说明解读 [J], 谢虎成
5.总体保持稳定,个别考点微调——2011年高考政治考试说明解读及复习备考建议[J], 谢健波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三政治考试大纲说明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考试大纲说明I.命题指导思想符合选拔性考试的规律与要求,体现普通高中新课程的理念,反映政治学科课程标准的整体要求,考查学生初步的科学与人文素养及创新意识,注重能力与素质的考查,关注时代性和实践性,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在考查考生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同时,注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强调理论联系实际,贴近生活。
命题以《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和《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考试大纲的说明(广东卷)》为依据。
II.考试内容一、考核目标与要求1.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
●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2.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
●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
●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关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3.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
●能够应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4.论证和探究问题●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
●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
●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二、考试范围必考部分(一)经济生活1.货币(1)货币的本质商品的基本属性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金属货币与纸币(2)货币的种类与形式货币与财富结算与信用工具外汇和汇率2.价格(1)价格的决定与变动价值与价格价值决定价格价值规律及其表现形式供给与需求影响(均衡)价格的因素(2)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价格变动对消费者的影响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价格变动对需求量的影响3.消费(1)消费及其类型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类型消费结构(2)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消费心理消费行为4.生产与经济制度(1)生产与消费生产决定消费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发展生产的意义(2)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及其主导作用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5.企业与劳动者(1)生产的微观主体——企业现代企业的组织形式公司的类型公司的组织形式公司经营与公司发展企业兼并与企业破产(2)劳动者劳动与就业劳动光荣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念维护劳动者权益6.投资与融资(1)商业银行利息、利率与本金储蓄存款中国商业银行体系商业银行的业务(2)投资投资收益与投资风险股票债券商业保险(3)融资7.个人收入的分配(1)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按劳分配及其作用我国多种分配方式并存(2)分配原则效率原则与公平原则收入分配方式对效率/公平的影响初次分配与再分配的关系8.国家收入的分配(1)财政收入与支出财政收入的构成税收与财政的关系影响财政收入的因素财政支出财政支出的构成财政收支平衡(2)财政的作用财政与基础设施工程财政与宏观调控财政与人民生活保障9.征税与纳税(1)税收及其种类税收税收的基本特征税收的种类税收的作用(2)依法纳税纳税人负税人依法纳税10.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市场经济基本原理市场与计划市场调节及其弊端市场配置资源市场秩序(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宏观调控11.小康社会的经济建设(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经济目标小康社会经济建设目标发展社会生产力(2)促进国家的经济发展科学发展观经济持续协调发展12.经济全球化与对外开放(1)经济全球化经济全球化及其表现跨国公司经济全球化的影响(2)国际经济竞争与合作对外开放国际经济组织国际经济合作“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二)政治生活1.公民的政治生活(1)我国的国家性质宪法对我国国家性质的规定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与特点人民民主的广泛性和真实性人民民主专政是正义的事情我国政府关于人权问题的观点(2)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我国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我国公民必须履行的政治义务我国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3)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途径和方式我国的选举制度及选举方式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多种方式公民直接参与民主决策的意义我国的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及其意义我国公民的民主监督权和实行民主监督的合法渠道公民要负责地行使民主监督权利2.我国的政府(1)我国政府的职能和责任我国政府的主要职能我国政府的作用我国政府的宗旨和政府工作的基本原则(2)政府权力的行使与监督政府依法行政的意义和要求提高政府依法行政的水平对政府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的意义我国行政监督体系(3)政府的权威政府的权威及其体现我国政府权威的来源和树立3.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1)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关的法律地位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人民代表的产生人民代表的职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人民代表大会与其他国家机关的关系(2)我国的政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和执政地位的确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指导思想不断完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及宗教政策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我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优越性我国的宗教政策4.当代国际社会(1)国际社会的成员主权国家国际组织联合国(2)处理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关系及其决定因素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3)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基本趋势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4)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宗旨和立场我国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我国的外交成就及其原因我国的和平发展道路(三)文化生活1.文化与生活(1)文化与社会文化的内涵与特点文化的形式文化的社会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的关系文化与综合国力(2)文化对人的影响文化对人的影响的表现文化对人的影响的特点丰富精神世界,促进全面发展2.文化传承与创新(1)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世界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文化传播的多种途径现代文化传播手段的特点推动文化交流的意义(2)文化的继承与发展传统文化的特点及其影响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影响文化发展的主要因素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3)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新的意义创新与继承的关系创新与借鉴、融合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3.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1)灿烂的中华文化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包容性中国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民族精神的基本内涵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民族精神的时代特征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途径和意义4.发展先进文化(1)走进文化生活文化市场与传媒商业化的影响发展大众文化的要求如何看待落后文化和腐朽文化(2)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指导思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的多种形式(3)文化建设的中心环节思想道德建设在文化建设中的地位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我国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我国公民道德的基本规范加强知识文化修养的意义(四)生活与哲学1.生活智慧与时代精神(1)哲学是什么哲学与世界观和方法论哲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哲学与时代精神哲学的作用(2)哲学基本问题哲学基本问题的内容思维和存在的关系成为哲学基本问题的根据(3)唯物主义及其形态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特点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特点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特点(4)唯心主义及其形态主观唯心主义客观唯心主义(5)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历史条件(6)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特征(7)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2.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1)哲学的物质概念自然界的物质性人类社会的物质性(2)哲学的运动概念运动和物质的关系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3)物质运动的规律规律的概念规律的客观性和普遍性(4)物质决定意识意识的起源意识的生理基础意识的内容与形式(5)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能动性的特点意识能动性的表现(6)客观规律与意识的能动作用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7)实践实践的概念实践的特点(8)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9)真理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具体性真理的条件性真理和谬误(10)认识过程认识的反复性认识的无限性3.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1)唯物辩证法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唯物辩证法的实质与核心(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联系的普遍性联系的客观性联系的多样性(3)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优化方法(4)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发展的概念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发展的量变与质变状态(5)唯物辩证法的矛盾概念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6)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矛盾的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实际相结合(7)辩证的否定观辩证否定形而上学的否定观(8)唯物辩证法与创新意识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创新的社会作用4.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1)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的特点(5)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的概念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作用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6)人生价值价值和价值观价值观的导向作用(7)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客观依据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社会历史性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阶级性价值冲突及评价标准(8)价值的创造与实现价值的实现方式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五)时事政治1.年度间国内外重大时事(2006年4月至2007年3月)2.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在现阶段的基本路线和重大方针政策选考部分(一)经济学常识1.古典经济学的理论遗产(1)亚当·斯密与看不见的手劳动与分工交换与市场价值论(2)大卫·李嘉图与比较成本理论劳动价值论与李嘉图理论的破产绝对比较成本相对比较成本2.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创立(1)马克思与《资本论》《资本论》的创作过程剩余价值史(2)劳动价值论劳动价值论的基本内容剩余价值理论3.走进现代市场经济(1)凯恩斯革命罗斯福新政旧理论的危机与凯恩斯革命(2)西方现代市场经济体制主要模式美国自由市场经济体制德国社会经济体制4.社会主义与市场关系的初期探讨(1)列宁与新经济政策新经济政策合作社计划(2)中国社会主义初期新民主主义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论十大关系》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邓小平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及其意义(2)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历程1978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经济体制改革1984年《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2002年《中共中央十六大报告》(3)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前的成就与问题改革发展的目标(二)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1.各具特色的国家与国际组织国家的本质现代国家的管理形式现代国家的结构形式国际组织2.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英国的君主立宪制法国的民主共和制英法政治体制比较3.联邦制、两党制、三权分立美国的联邦制美国的两党制美国的三权分立美国的利益集团4.民主集中制: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原则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形成和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民主集中制的特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5.国际组织联合国世界贸易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欧盟Ⅲ.考试形式考试采用闭卷、笔答形式。
专家解读2007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
专家解读2007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北京高考《考试说明》日前出炉,有关专家对比去年《考试说明》,发现各科目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
语文:新增7篇古诗文精华学校梁德海:默写部分新增了7篇古诗文,包括两篇古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和《归去来兮辞》)和5首诗歌(《迢迢牵牛星》、《蜀道难》、《石头城》、《鹊桥仙》和《长亭送别》(节选【端正好】)。
这样,篇目总数从33篇(首)增加至40篇(首)。
考试内容的第一部分“语文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应用”,较2006年,删掉了“语句的扩展,语段的压缩,句式的选用、仿写和变换”部分。
需要说明的是,这一点的考查完全可以通过“语言表达的准确、简明、连贯、得体”来体现。
数学:增加了“参考样题”精华学校尹明霞:2007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中的考试内容及要求、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与去年相比,均没有任何变化。
2007年《考试说明》中唯一的变化是增加了“参考样题”,是从近几年高考北京卷中选择了部分试题编制,附有答案、说明和当年的高考实测难度值,样题的说明对试题的能力考查目标、试题特点等做了简要分析。
同时还特别提醒考生:“参考样题”与2007年高考试卷的结构形式、测试内容、题目排序、题量和难度等并没有对应关系。
数学高考中文、理科内容不同,明确自己的考试内容是必要的。
其中,理科内容有对随机变量、正态分布、线性回归的考查,极限与复数的内容也是理科的必考内容,导数部分文理要求不同,文科只要求基本概念及多项式的求导。
综合题目中难度会有所区别。
英语:词汇增加了93个精华学校王晓慧:历年英语高考,基本上是稳定中求发展。
除词汇量有可能增加外,在考试内容,形式及试卷结构上,都基本保持稳定不变。
在词汇方面,今年高考英语词汇增加了93个。
新增词汇在发到考生手中的2007年北京高考考试说明中都有标注。
这些词汇全部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范围内的,其中61个在现行高中教材中出现过,27个在《会考说明》中出现过,为初中词汇。
07高考大纲文综三科变化小理综理化降难度
07高考大纲文综三科变化小理综理化降难度近日,记者走访了部分专家,请他们就2007年文综和理综的考试大纲做一简单点评。
文综三科考纲变化小文科综合包括政治、地理、历史三科。
政治考纲与去年相比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变化主要有两点。
变化一:经济常识部分将“国家宏观调控”具体明确为“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将“关税”归为“对外贸易”部分,这说明今年考试的要求和内容更具体化了。
变化二:政治常识部分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改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将“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明确表述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从党在新的历史时期的领导地位和历史使命两个角度进行了强调。
专家提醒:近年来,政治高考内容、形式、题型、目标要求和考点分布比较稳定。
政治常识部分一般占考试大纲的30%,哲学和经济常识部分历年来虽有一些小的波动,但总体来看也比较均匀,各占35%~40%。
每年政治试题背景千变万化,但仔细分析,政治试题的“基础性”特点十分明显,这就要求考生平时要打牢基础知识,平时多了解新闻、社会热点。
今年的地理考纲没有变化,但往年的高考地理并不完全是在大纲规定的范围内出题,超大纲的现象时有发生,因此,考生在复习地理的时候,不能完全依赖大纲,而要掌握好课本知识。
今年的历史考纲变化也不是很大。
中国古代史还是从先秦到明清考思想、文化、艺术等知识点,这些是古代史的重点。
对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世界近代史、现代史,考生应该沿着“文明史”的基本思路进行备考。
在历史考试中有一个基本原则就是重视考一些“渐变式”的史实,而不是那些“突变式”的史实。
理综理化降低难度理科综合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
物理:2007年的物理考试大纲强调保持稳定,即对学生的能力要求、考试的内容范围、题型示例均没有实质性的变化。
试题仍以中档题为主,内容仍以力学、电磁学等主干知识为主,热学、光学、原子物理、机械波等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试题突出理论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和现代科学技术。
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政治科点评及对策
2007年广东高考考试说明政治科点评及对策一、专家点评2007年《考试大纲》2007年《考试大纲》与以前的考试大纲相比,有一定的稳定性和继承性。
但在内容上、能力要求上、指导思想上等都有非常大的变化,特别是获取和解读信息、论证和探究问题方面的要求,是我们值得非常关注的。
大纲关于“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等方面的要求,完全符合新课标、新理念的精神,尤其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探索。
从考试大纲我们可以感觉到,我们的高考肯定会体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
至于如何体现,值得我们研究。
今后的高考肯定会继承以前高考的优秀成果,有一些相对稳定不变的东西。
但是很可能在考查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方面有一定的题目。
他可能给一些探究素材,然后要求我们根据素材,提出探究问题,制定探究方案,并且对方案进行论证等。
如2006年高考江苏政治试题第39题要求学生”运用经济常识,就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问题,向政府有关部门提出建议”、”针对废旧电池的回收和处理,为中学生设计一个行动方案,并简要说明实施行动方案的意义”、“参与该项活动对你今后进行探究性学习有何启示?”就充分体现了试题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三者的统一。
因此,我们对教材上的探究活动以及每一个单元的综合探究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二、对策及建议1、认真研读高考大纲,明确目标和要求。
高考要想取得优异的成绩,需要我们教师和学生首先要学好高考大纲,对大纲有全面和深刻的理解。
其次要贯彻大纲的目标和要求,认真对照《考纲》进行复习和训练。
对大纲规定的几种能力要求,我们应该不断实践和提高。
2、夯实学科基础,提高调动运用知识的能力。
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不是不要基础知识,也不是不要知识体系。
任何知识都是一定体系中的知识,任何知识也都是存在知识体系的。
特别是目前,由于高考科目设置和课时的紧张,为全面遵照2007年高考政治学科《考试大纲》考试范围的要求,在第一阶段按照课、章节复习的基础上,我们必须引导学生按照知识框架形成知识体系,通过知识结构图表,由点、线、面线索的提示进行有条理的梳理,提高掌握知识的效率,全面、深刻、融会贯通地掌握知识。
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岳国生
【期刊名称】《中学政史地:高中历史版》
【年(卷),期】2007()4
【摘要】一、2007年高考文综政治考试大纲解读与其他学科的高考大纲相比,文综政治高考大纲历年来在内容、形式、题型、目标要求和考点分布上都比较稳定。
政治常识部分一般占考试大纲的30%.而哲学和经济常识部分所占比例每年虽有一些小的波动.但总体来看也比较均匀.各占30%~40%.考试内容没有根本性的变化,只是在个别知识点上作了必要的调整.
【总页数】3页(P16-18)
【关键词】备考建议;考试大纲
【作者】岳国生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
【相关文献】
1.心中装考纲,备考有方向——2008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策略 [J], 倪豪孔;倪杰孔;李强
2.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J], 甘成志;林桂平
3.2009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J], 甘成志;林桂平
4.心中装考纲,备考有方向—2007年高考文综《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策略谈[J], 倪豪孔
5.2007年高考文综历史考试大纲解读及备考建议 [J], 林桂平;李天德;倪杰孔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07政治学科高考考试说明的几点变化
1、命题指导思想的变化
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政治科(江苏卷)的命题将
遵循有助于高校选拔新生,有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和对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利于中学思想政治课程改革的原则,进一步体现新课程标准的理念,紧密联系实际,贴近学生生活,富有时代气息。
坚持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的考查;在遵循国家考试统一要求的同时,适当体现江苏特色。
在吸取往年命题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命题技术,并做到稳中有变,有所创新,使试卷保持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适当的难度,以充分体现高等学校招生考试的选拔性。
2、题型变化
在2007年中,在试卷题型及比例”部分,将“不定项选择题”改为“双项选择题”。
对该题型的作答要求上,《考试说明》在该部分指出“该每题所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两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这项改动,将使得广大考生失分较多的题型将降低难度,有利于政治学科的考生得分。
对与这一变化,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克服思维定势,结合选择题的解题方法的揣摩,找到提高答题准确率和答题速度,提高得分率的方法。
3、考点变化
①考点由去年的165个减少为162个;
②删除4处:
知道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考点重复)
懂得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考点重复)
知道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组织和金融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强化世贸组织作用)
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考点重复)
3、考点变化
①考点由去年的165个减少为162个;
②删除4处:
知道市场固有的弱点和缺陷;(考点重复)
懂得公民应具有“纳税人”意识;(考点重复)
知道最重要的世界性贸易组织和金融组织是世界贸易组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强化世贸组织作用)
懂得一切从实际出发是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立足点;(考点重复)
《说明》明确的能级要求是了解、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认识、评价和探究。
了解——再认或再现所学的经济、哲学、政治等方面的知识和一年来国内外重大时事。
(行为动词可以包括:了解、再认、再现、说出、辨认、识别、列举、描绘、引述、复述等。
)可见,“了解”这个能级要求应该就是能够再认或再现所学知识和一年来重大时事,在复习中对学生的要求应该是记忆。
掌握是什么。
理解——懂得经济、基本概念、基本观点,掌握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行为动词可以包括:解释、阐释、说明、归纳、概述、推断、整理、赏析、感悟、体察等)“理解”这个能级要求应该是在了解、知道是什么的基础上能够进一步懂得为什么以及怎么样以及掌握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
应用——应用历史的、辨证的、阶级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现象、经济现象、文化现象等,认识事物的本质以及综合认识和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行为动词可以包括:运用、应用、分析、解析、剖析、评析、评议、评述、评价、比较、综合、探寻、设计、实践等)
③修改9处:
理解(懂得)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能级要求提升)
理解(懂得)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性;(能级要求提升)
理解(懂得)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的必然性;(能级要求提升)
了解(知道)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理解(懂得)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能级要求提升)
理解(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能级要求提升)
理解(了解)消费者在商品服务市场上依法享有的权利;(能级要求提升)
理解(懂得)事物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能级要求提升) 理解(了解)创造性思维、合理想象在认识中作用;(能级要求提升)
理解(了解)人民代表的法律地位、权利和义务;(能级要求提升) 例如:
理解(了解)生产与消费的关系;(能级要求提升)
国家:发展生产、经济结构调整、宏观调控……
企业:科技进步、质量、适销对路……
消费者:权利意识、正确消费观……
4、样卷变化
我们在对比2007年考试说明与2006年考试说明的过程中,要对两年的样卷进行一点分析,捕捉有效信息,指导我们的复习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