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点检行为考核办法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制度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制度•相关推荐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制度(精选7篇)在社会发展不断提速的今天,越来越多人会去使用制度,制度一经制定颁布,就对某一岗位上的或从事某一项工作的人员有约束作用,是他们行动的准则和依据。
拟起制度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制度(精选7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制度11、机械设备必须建立以预防为主的定期保养制度。
其作业内容主要是:清洁、润滑、紧固、调整、防腐;作业范围即深度和周期。
因设备类型、运转条件、材料品质的差异而不同。
故作业项目按周期长短分级执行。
2、各级定期保养周期、作业项目、技术规则范,必须根据设备零部件的磨损规律,结合使用条件,参照原厂说明书要求制定。
3、必须处理好保养与生产之间的关系,在安排生产时,要考虑机械设备保养所需的时间;在作保养作业时,要尽量利用生产时间或少占生产时间,以减少对施工生产的影响。
4、定期保养包括每班保养和按规定的周期分级保养。
5、每班保养又称例行保养,是操作人员或设备使用人员在上下班和交接班时间进行的保养工作,重点是检查清洁、润滑。
每班保养分工作前、工作中、工作后进行。
6、分级保养分为一级、二级、三级三种,大型设备实行多级保养制,中小型机械设备实行一、二级保养制。
一级保养以润滑、紧固为中心;二级保养以紧固、调整为中心;三级保养以消除隐患为目的。
7、大型机械一级以下的保养和中小型机械的各级保养由操作人员负责执行,如操作人员不能胜任的保养作业,由保养专业人员协助,二级以上保养由专业人员承担,操作人员协助,根据施工机械不易集中保养的特点,保养作业尽可能在机械所在地进行。
8、各级保养均有其系统性和完整性,必须按照保养规程规定的周期和作业项目、作业深度按期执行,不应有偏差,更不能只强调高级保养而忽视低级保养。
9、机械设备在定期保养外,尚需与停放保养,走合期保养,换季保养应结合执行。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制度21、负责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维护保养和计划抢修”并重的方针,不断提高设备的完好率、利用率,降低设备事故频率和修理成本。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点检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规范点检工作,提高设备设施的运行正常、安全可靠而制定的一系列规章制度。
点检管理制度的目的是明确点检的目标、职责和流程,确保点检工作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具体的点检管理制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点检工作的目标和原则:明确点检工作的目标是保障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原则是预防性、定期性和全面性。
2. 点检工作的组织与分工:确定点检工作的组织结构和角色职责,包括点检负责人、点检员和点检领导等。
3. 点检计划的制定与执行:制定点检计划,确定点检的频次和时间,保证点检工作按计划执行。
4. 点检内容和要求:明确点检的内容和要求,包括设备设施的台账管理、点检项目的确定、点检仪器工具的使用等。
5. 点检工作的记录与报告:规定点检工作的记录方式和要求,如点检记录簿、点检报告等。
6. 点检工作的整改和跟踪:规定发现问题后的整改措施和跟踪程序,确保问题得到及时解决。
7. 点检工作的培训与考核:规定点检员的培训要求和考核办法,包括培训内容、培训形式和考核标准等。
考核办法是用于评估点检员工作质量和绩效的一种制度。
具体的考核办法可以包括以下内容:1. 点检结果的准确性:评估点检员对设备设施的点检结果是否准确无误。
2. 点检工作的及时性:评估点检员是否按时完成点检任务,提前发现设备设施存在的问题。
3. 点检工作的全面性:评估点检员对设备设施的全面点检程度,是否遗漏了重要的点检项目。
4. 点检工作的技术水平:评估点检员对点检仪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等方面的掌握程度。
5. 点检工作的改进意见:评估点检员是否能及时提出设备设施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意见。
考核办法应该明确评估指标和评估方法,以确保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和可比性。
同时,考核结果可以作为点检员的绩效评估依据,用于激励和奖惩。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4篇)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一、点检管理制度1. 目的点检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和设施处于良好工作状态,保障生产流程的顺利进行,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2. 范围点检管理制度适用于所有关键设备和设施。
3. 职责3.1 设备负责人负责制定点检计划,安排点检人员进行点检工作,并对点检结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3.2 点检人员负责按照点检计划进行点检,并及时记录点检结果。
3.3 维护人员负责根据点检结果,制定维护计划,并及时修复故障或进行预防性维护。
4. 点检内容4.1 定期点检:定期对设备进行全面的点检,包括设备本体、润滑系统、电气系统等。
4.2 巡回点检:定期巡视设备的运行状态,检查设备是否有异常声音、温度、振动等问题。
4.3 特殊点检:根据设备的特殊要求,进行相应的特殊点检,如液压系统的压力检查、气体系统的泄漏检查等。
5. 点检记录点检人员应及时记录点检结果,包括点检日期、点检人员、点检内容、点检结果等信息。
点检结果应保存一年以上,以备随时查阅。
二、点检考核办法1. 考核指标1.1 定期点检完成率:点检人员按计划完成定期点检的次数占应点检次数的比例。
1.2 点检异常反馈率:点检人员及时上报设备的异常情况占点检次数的比例。
1.3 点检质量评估:设备负责人对点检结果进行评估,包括点检是否规范、点检内容是否全面等。
2. 考核方法2.1 定期点检完成率考核:按月统计点检人员的定期点检完成情况,以完成率作为考核指标。
2.2 点检异常反馈率考核:按月统计点检人员上报的设备异常情况,以异常反馈率作为考核指标。
2.3 点检质量评估考核:设备负责人对点检结果进行定期评估,以评估结果作为考核指标。
3. 考核奖惩3.1 达成考核目标的点检人员可以获得相应的奖励,包括奖金、奖品或表扬信等。
3.2 未达成考核目标的点检人员应接受相应的惩罚,包括警告、降薪或调岗等。
以上是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范文,具体实施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点检管理制度:
1. 目的:点检管理制度旨在确保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预防事故和故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潜在问题。
2. 范围:点检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的所有设备和设施。
3. 责任:设备点检的责任人是设备管理员或指定的点检员。
4. 点检频率:设备点检的频率根据设备的性质和重要性而定,但至少应每月进行一次点检。
5. 点检内容:点检内容应包括但不限于设备的外观和工作状况、设备运行参数的测量和记录、设备维护状态的检查等。
6. 点检记录:点检员应及时记录点检结果,并将其提交给设备管理员进行审核和保存。
7. 异常处理:如果在点检中发现设备存在异常情况,点检员应及时向设备管理员报告,并采取必要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更换。
考核办法:
1. 目的:考核办法旨在评估点检员的工作绩效和点检管理制度的有效性,为改进提供依据。
2. 考核指标:考核指标应包括点检员的点检准确性、点检报告的及时性、异常处理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等。
3. 考核周期:考核周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定,通常为半年或一年一次。
4. 考核程序:设备管理员应对点检员的工作进行定期的检查和评估,包括检查点检记录、直接观察点检员的工作过程等。
5. 考核结果:根据考核结果,设备管理员可以通过培训、奖励或惩罚等措施对点检员进行激励或改进。
总之,点检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的实施可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维护,促进生产安全和效率的提高。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3篇)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1、基本要求:电除尘工段对所有设备实行分级点检。
1.1.依照自身设备特点,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点检内容及标准,做出样表。
1.2.各区域的设备点检各级人员应分清责任界限,分工协作。
1.3.工段岗位点检结果列入日常工作安排,生产运行中能够整改的,及时整改;生产中不能解决的应列入月检修计划。
1.3.各班组将每日点检存在问题汇总上交给技术员。
2、点检分工:点检实行多重点检,即工段长、技术员、班长、岗位工四级点检。
3、运行班长:3.1负责所辖区域全部设备的点检、汇总及审核.3.2.对岗位工的日常巡检进行监督、考核。
3.3.制、修订点检各种标准与作业计划。
4、操作工4.1.操作人员应在接班前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点检,并在班中每隔三小时巡检一次,发现隐患及时处理,对处理不了的报本班班长,由班长协调解决。
4.2.认真填写点检表。
当天的设备点检表由区域班长进行签字认可后报设备主管处进行审核汇总。
5、考核:____点检表不按规定时间上交或补交的,按____元/次处罚责任人。
不交点检表的按____元/次处罚。
5.2.凡在检查中发现漏检或不点检的,依据情节处罚责任人20/项罚款。
5.3.弄虚作假以及点检表缺页、少页的、胡乱涂改的每处扣岗位工____元/人。
____点检过的设备不能保证____小时的,处罚点检人及相关责任人各____元,影响除尘设备运行由作业区考核到责任人。
5.5.交接班记录没有交设备运行状况的,每次处罚____元。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2)引言:本文旨在规范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并提供一个范本供参考。
点检管理是组织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通过点检活动,可以及时发现设备故障和疾病,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为此,建立一个科学合理的点检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至关重要。
一、点检管理制度1. 目的设置点检管理制度的目的在于确保设备在长期使用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保障生产线的持续运行。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模版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点检工作,加强设备设施的运行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涉及设备设施点检的人员。
第三条:点检是指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的工作,旨在发现和排除设备设施的故障隐患,保证其正常运行。
第四条:本制度的实施负责人为设备设施管理部门的负责人,负责监督和检查点检工作。
第五条:点检人员应具备相关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接受过必要的培训。
第六条:点检人员应严格遵守本制度的规定,认真履行点检职责,保证设备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二章点检职责第七条:点检人员的主要职责包括:(一)按照点检计划和要求进行定期点检,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二)发现设备设施的故障隐患并及时报告上级主管部门;(三)按照规定进行设备设施的维护和保养;(四)及时处理设备设施的故障,确保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五)积极参与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修工作。
第八条:点检人员应按照工作安排和要求,定期对设备设施进行点检,每次点检应做到全面、细致、认真。
第九条:点检人员应及时整理和归档点检记录,确保点检工作的记录合规、完整和可追溯。
第十条:点检人员在点检过程中应注意安全,严禁操作不当、违章作业和不按程序行事。
第三章点检流程第十一条:点检工作按照以下流程进行:(一)制定点检计划:设备设施管理部门根据设备设施的特点和运行情况,制定点检计划,并根据实际情况随时进行调整。
(二)分配点检任务:设备设施管理部门根据点检计划,将点检任务分配给相应的点检人员。
(三)点检准备:点检人员在点检前,应确认点检工作所需的工具和材料是否齐全,并做好相关准备。
(四)点检执行:点检人员按照点检计划和要求,对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
(五)记录和归档:点检人员应及时整理和归档点检记录,确保记录内容准确和完整。
(六)点检汇报:点检人员应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汇报点检工作情况,并报告设备设施的故障隐患。
第四章点检考核第十二条:点检考核包括定期考核和临时考核。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一、目的和范围为了有效管理设备和设施的日常点检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和设备质量,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设备点检的部门。
二、责任和义务1. 设备使用部门负责设备的日常点检工作。
点检工作要定时、定点进行,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2. 设备管理部门负责对设备点检工作的管理,制定点检计划,培训点检员,并对点检结果进行分析和统计。
三、点检项目和频率1. 每台设备的点检项目应根据设备的性质、用途和工作环境进行具体规定。
2. 点检频率一般为每天一次,特殊设备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四、点检内容和标准1. 设备点检的内容包括设备状态、润滑油、清洁状态等方面。
2. 点检项目的标准要根据设备的技术要求进行规定,点检员应按照标准进行点检,并记录点检结果。
五、点检记录和报告1. 点检记录要清晰、准确,并按照规定的格式进行填写。
2. 点检员应及时提交点检记录,设备管理部门对点检结果进行统计和分析。
3. 设备管理部门要定期发布点检报告,对点检结果进行评估和考核。
六、考核办法1. 设备管理部门要制定点检考核办法,对点检员进行考核评估。
2. 考核指标包括点检记录的准确性、点检项目的完成情况、点检结果的处理等方面。
3. 考核结果作为职工绩效考核的一部分,影响职工的晋升和奖惩。
七、奖惩办法1. 对点检工作优秀的员工给予奖励,包括物质奖励和荣誉奖励。
2. 对点检工作不合格或者严重失职的员工给予惩罚,包括警告、降职等处理措施。
八、其他本管理制度的解释权归设备管理部门所有,并按照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以上内容为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范文,具体制度与实际情况相结合,可根据需要进行调整和修改。
设备点检、巡检、定检管理考核处罚与奖励实施细则

设备点检、巡检、定检管理考核处罚与奖励实施细则一、设备点检管理考核与奖励:1、各部门对生产装置主关键设备须按要求定期进行点检,为实现设备预防性检修提供基础。
各部门未对生产装置主关键设备须按要求定期进行点检的,扣罚责任人200元/次。
2、对于存在隐患和故障的设备,各部门须及时对其进行点检,查明原因提早排除故障和隐患。
对于存在隐患和故障的设备,各部门未及时对其进行点检的,扣罚责任人200元/次。
3、日常点检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的,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日常点检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的,未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扣罚责任人100元/次。
4、严格执行公司及生产装置的点检管理制度。
未按照公司及生产装置的点检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视其轻重扣罚200—1000元/不符合项,造成事故、事件的另行从重处理。
二、定检管理考核与奖励:1、车间每月必须列出主装置、皮带上料系统定检计划,报设备部,定检项目应该系统性考虑问题。
所报定检项目存在胡报、乱报、虚假报,查出问题的,扣罚责任人200元/次。
2、装置定检计划应该严格执行。
未严格执行定检计划,扣罚责任人200元/次。
遇有特殊情况不能执行的,需向设备部和生产处提交报告,并经主管领导批准。
三、设备巡检管理考核与奖励:1、各部门对生产装置主关键设备须按要求定期进行巡检,为实现设备预防性检修提供基础。
各部门未对生产装置主关键设备须按要求定期进行巡检的,扣罚责任人200元/次。
2、对于存在隐患和故障的设备,各部门须及时对其进行巡检检,查明原因提早排除故障和隐患。
对于存在隐患和故障的设备,各部门未及时对其进行巡检的,扣罚责任人200元/次。
3、日常巡检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的,应及时采取预防措施。
日常巡检中发现设备存在问题的,未及时采取预防措施的,扣罚责任人100元/次。
4、严格执行公司及生产装置的巡检管理制度。
未按照公司及生产装置的巡检管理制度进行管理的,视其轻重扣罚100—1000元/不符合项,造成事故、事件的另行从重处理。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三篇)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一、目的为了进一步加强顺达公司设备点检管理工作,促进和推广设备点检制度的全面贯彻落实,激发各作业区的领导意识和重视程度,发挥基层点检责任员的聪明才智和主观能动性,增强广大职工的责任心和积极性,避免和减少责任事故的发生,提高设备综合运转率,真正做到有责任、有落实、有奖罚。
同时,根据上级主管领导、部门和本厂的要求,制定本考核办法。
二、适用范围本办法适用于顺达公司所属维检中心各作业区设备点检管理。
三、职责1、设备科具有对本办法落实和考核的职能。
2、本办法主要针对各作业区点检作业长和责任员制定。
四、考核内容和办法1、各作业区点检工作不贯彻、不落实、不执行,按月扣罚设备点检作业长、责任员5-20分。
2、各作业区点检工作组织机构不健全,责任不明确,无管理制度和考核细则,按月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5-10分。
3、各作业区对点检站及专业人员的检查、考核不支持、不配合,故意刁难予以拒绝,视情节轻重,一次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5-20分。
4、各作业区对点检站下发的通知单项目不能及时完成,不按时进行信息反馈,或反馈信息不真实,一项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2-5分。
5、各作业区不按规定的要求和时间向点检站上报旬点检实绩报告,一次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5-10分。
6、各作业区不按时参加点检工作例会,迟到、早退,不遵守会议纪律,不请假,一次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2-5分。
7、各作业区不认真组织、不按时参加点检工作业务培训,一次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2-5分,当事人5分。
8、各作业区不按规程和时间进行点检,不记录,一次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2-5分。
9、各作业区对重点和关键设备不检或漏检,不记录,一处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1-2分。
10、各作业区点检记录不健全、不认真或不记、漏记,点检记录保管不当,乱写、乱画、污损、缺页,填写与点检无关的内容,一处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0.5-1分。
11、各作业区点检发现隐患、故障,不汇报和及时处理,又未采取有效措施,导致故障扩大,一次扣罚点检作业长、责任员2-5分,造成事故,按相关规定处罚。
设备点巡检、周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

设备点巡检、周检、抽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点巡检管理制度1、设备点检表是计控部各级管理人员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的窗口,要求班组人员点巡检时,通过观察工艺检测参数的变化以及现场看、听、摸、闻、检测仪器监测等方法,根据点检表的项目,准确、可靠地收集和捕捉设备表征运行状态的信息,以利于发现设备隐患及时处理,把设备对生产工艺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点巡检人员必须携带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二人以上,进行联保互保完成点巡检工作。
3、根据点巡检标准和点巡检内容,按时按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点巡检,点巡检人员在每天的点巡检记录中,对设备系统进行运行评价,并对设备故障处理、对可能存在的设备隐患提出建议。
4、班长必须每天签阅点检表,在点检表中对点检提出的处理建议进行文字确认及处理措施。
并将关键参数及重要工作安排汇总到站部。
5、在点巡检中,发现设备的紧急异常情况及时向班长汇报,能在线处理的按操作票制度进行处理,无法处理的,做好现场设备运行监护,直至班长安排的紧急故障处理措施到位。
二、检测仪表周检、抽检管理制度1、班长每月安排、完成站下达的周检计划,由技术设备员统计周检完成率及合格率报站部,同时归档检定资料。
对于维修后仍然达不到精度的设备系统,班长组织提出整改方案交站部。
2、对于特殊原因不能完成的周检计划,班组提出延期让步申请,班组归档经逐级比准后文件备查。
7、被抽检计划选中的检测仪表,由部生产办安排专人当日完成,班组提供有效的检定标准设备、附件按校验要求完成连接,由检定人员完成检定校验工作,对检定结果班长必须签字认可。
二、考核办法1、未按规定的时间、项目进行点检,以及走过场和直接抄上一次点检内容的处罚50元/次;因上述原因未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造成设备故障的考核责任人100-200元,造成设备事故的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处理。
2、对测量设备未定期进行周检、或周检后未更新合格证标识的,扣责任人50元/项。
3、因工作马虎而造成点巡检记录不清或涂改等情况处罚责任人20元/项;5、保护好点巡检原始记录,如在记录本上乱涂乱画的处罚责任人20元/项。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点检管理制度点检是一种常规性的维护方法,可以发现并排除设备故障,定义点检管理制度有助于提高设备的可靠性,保证生产的正常运行。
点检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下单进行处理;同时,对于点检结果应该有记录,以便管理层进行了解和分析。
1.点检作业内容根据设备运行的性质和维护的要求,制定点检作业内容,构建点检项目清单,对点检项目进行分解、拆分,明确操作程序及要求,确保设备的每个细节都得到保障。
例如检查设备表面,消除异响,检查设备的温度和润滑程度等。
2.点检作业时间制定点检周期和点检方法,确定点检作业的时间安排,保证点检作业的周期和时效性。
3.点检质量管理制定点检的操作规程和要求,对点检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态度进行培训和管理,保证点检内容的规范与标准。
同时,应不断检查点检作业的质量,确保点检过程的可实施性和有效性。
4.点检结果记录点检负责人应当对点检结果进行记录,建立档案,每一次点检的结果都需要记录,便于后续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二、点检考核办法点检考核是对点检工作的重要评估方式,通过对点检质量和工作量等指标的考核,提高点检人员的维护技能和岗位责任感。
同时,考核结果也是管理层决策的重要基础。
1、考核指标(1)点检计划的制定和执行情况。
(2)点检结果质量,发现问题的及时性和准确性。
(3)点检记录是否完整准确,是否能够反映设备设施的实际情况。
(4)点检过程中是否有作业不规范和操作细节不到位等问题。
(5)管理层对点检工作的评价和反馈。
2、考核办法(1)每月对点检记录进行统计,以点检负责人为主要考核对象,形成统计报表。
(2)对点检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如确定点检周期、点检作业的内容要求等进行评定。
(3)通过工作检查等方式,对点检过程中操作人员的执行情况进行考核。
(4)对点检负责人进行定期的点检工作交流和培训,提高其维修管理水平和技能水平。
(5)考核成绩与绩效考核相结合,进行奖惩管理,提高点检负责人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设备.仪器及工装夹具点检检查及维护管理制度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设备.仪器及工装夹具点检检查及维护管理制度一、点检管理制度1.1 目的本制度的目的是确保设备、仪器及工装夹具的正常运行,并及时发现、纠正和预防设备、仪器及工装夹具出现的问题,促进生产流畅,保障生产安全和质量,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和运行寿命。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生产使用的所有设备、仪器及工装夹具的点检检查及维护管理。
1.3 职责分工1.3.1 负责设备点检的机械师,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设备点检工作,并填写点检表格。
如发现问题,应立即汇报,并告知相关人员及时解决问题。
1.3.2 负责仪器点检的操作员,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仪器点检工作,如果发现问题,应立即上报,并告知相关人员及时解决问题。
1.3.3 负责工装夹具点检的维修工,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工具点检工作,并会同维修员进行应急处理和日常维护。
1.4 点检项1.4.1 设备点检:包括检查设备的运行情况、机器润滑油的状态、电机电缆及电控箱的磨损情况、换件情况等。
1.4.2 仪器点检:包括检查仪器的使用状态、传感器的精度、数据的准确性、标定时间等。
1.4.3 工装夹具点检:包括检查工装夹具的使用情况、起吊器的操作规范、维修情况等。
1.5 点检记录1.5.1 设备、仪器及工装夹具点检记录,由点检人填写,并由点检人签字确认后交给主管记录并保存。
1.5.2 点检记录应及时整理、保存,并做好文件管理工作。
二、考核办法2.1 目的为了促进点检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保证点检工作及时、准确的完成,提高设备、仪器和工装夹具的可靠性、安全性和使用效率。
2.2 方式通过定期召开点检工作汇报会议,对点检人员的考核进行评定。
其中,考核的方式包括实地检查、问答交流、表格查看等方式。
2.3 考核内容2.3.1 完成点检任务的数量及质量。
2.3.2 点检工作的情况汇报,如发现问题的处理情况、处理方案、处理效果等;如何预防问题的发生等。
2.3.3 对点检人员的知识技能进行考核,包括设备、仪器及工装夹具的使用知识、设备点检技能、维修技能等。
设备点巡检、周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

设备点巡检、周检、抽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点巡检管理制度1、设备点检表是计控部各级管理人员观察设备运行状态的窗口,要求班组人员点巡检时,通过观察工艺检测参数的变化以及现场看、听、摸、闻、检测仪器监测等方法,根据点检表的项目,准确、可靠地收集和捕捉设备表征运行状态的信息,以利于发现设备隐患及时处理,把设备对生产工艺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2、点巡检人员必须携带要求的安全防护用品,二人以上,进行联保互保完成点巡检工作。
3、根据点巡检标准和点巡检内容,按时按要求对设备进行日常点巡检,点巡检人员在每天的点巡检记录中,对设备系统进行运行评价,并对设备故障处理、对可能存在的设备隐患提出建议。
4、班长必须每天签阅点检表,在点检表中对点检提出的处理建议进行文字确认及处理措施。
并将关键参数及重要工作安排汇总到站部。
5、在点巡检中,发现设备的紧急异常情况及时向班长汇报,能在线处理的按操作票制度进行处理,无法处理的,做好现场设备运行监护,直至班长安排的紧急故障处理措施到位。
二、检测仪表周检、抽检管理制度1、班长每月安排、完成站下达的周检计划,由技术设备员统计周检完成率及合格率报站部,同时归档检定资料。
对于维修后仍然达不到精度的设备系统,班长组织提出整改方案交站部。
2、对于特殊原因不能完成的周检计划,班组提出延期让步申请,班组归档经逐级比准后文件备查。
7、被抽检计划选中的检测仪表,由部生产办安排专人当日完成,班组提供有效的检定标准设备、附件按校验要求完成连接,由检定人员完成检定校验工作,对检定结果班长必须签字认可。
二、考核办法1、未按规定的时间、项目进行点检,以及走过场和直接抄上一次点检内容的处罚50元/次;因上述原因未及时发现设备隐患造成设备故障的考核责任人100-200元,造成设备事故的按《设备事故管理制度》处理。
2、对测量设备未定期进行周检、或周检后未更新合格证标识的,扣责任人50元/项。
3、因工作马虎而造成点巡检记录不清或涂改等情况处罚责任人20元/项;5、保护好点巡检原始记录,如在记录本上乱涂乱画的处罚责任人20元/项。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文一、制度概述为了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和使用安全,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制定本点检管理制度。
该制度旨在规范点检工作流程,明确点检责任,确保点检工作能够及时、准确地进行。
二、职责义务1. 点检员的职责:(1)按照点检计划,定期进行点检工作;(2)认真核对设备清单,确保点检内容的准确性;(3)全面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提出修复意见;(4)记录点检结果并上报相关部门;(5)定期进行点检记录的整理和归档工作。
2. 点检管理员的职责:(1)制定点检计划,并确保其得到执行;(2)负责点检员的培训工作,提高点检员的技能和素质;(3)与相关部门协调,解决点检工作中的问题;(4)定期评估点检工作的效果,提出改进建议。
三、点检流程1. 点检计划制定:(1)由点检管理员负责制定年度点检计划;(2)点检计划应详细列出设备的点检内容和频率;(3)点检计划应定期进行评估和调整,以满足实际工作需要。
2. 点检工作安排:(1)根据点检计划,点检管理员安排点检员进行点检工作;(2)点检员应按时到岗,严格按照点检计划进行工作。
3. 点检内容:(1)对设备的外观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是否有破损、松动或漏水等情况;(2)对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是否正常运行、运行是否平稳等情况;(3)对设备的安全性进行检查,包括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符合安全标准等情况。
4. 点检记录:(1)点检员应及时记录点检结果,并填写点检记录表;(2)点检记录表应包括点检日期、点检人员、点检内容和点检结果等信息;(3)点检记录表应交给点检管理员进行整理和归档。
四、考核办法1. 考核指标:(1)点检工作的准确性:评估点检结果与实际问题的匹配度;(2)点检工作的及时性:评估点检记录的及时填写和上报;(3)点检工作的完整性:评估点检内容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2. 考核方法:(1)定期抽样检查点检记录,评估点检工作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召开定期会议,与点检员沟通交流,听取他们的意见和建议;(3)对点检工作进行定期评估,与相关部门共同制定改进措施。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本(3篇)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本一、点检管理制度1.目的为了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效率提升,制定本点检管理制度,建立健全点检体系,明确点检工作职责和操作规范。
2.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需要进行点检的设备设施。
3.职责分工(1)设备管理员:负责设备设施的日常管理和维护,组织点检工作的安排和执行。
(2)点检员:负责按照点检计划进行点检工作,及时发现设备设施故障并及时上报。
4.点检计划(1)设备管理员根据设备设施的重要程度和运行特点制定点检计划。
(2)点检计划包括点检项目、点检周期和点检方法等内容。
5.点检操作(1)点检员按照点检计划进行点检操作,记录点检结果。
(2)点检员应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点检,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停机并报告设备管理员处理。
6.点检记录(1)点检员需按照要求记录点检结果,包括点检项的情况和处理结果。
(2)设备管理员定期对点检记录进行审查和整理,及时处理点检记录中的异常情况。
二、考核办法1.考核指标(1)点检质量:包括点检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2)点检效率:包括点检的及时性和高效性。
(3)设备设施故障率:设备设施故障次数在一定范围内控制。
2.考核方法(1)定期抽查:设备管理员定期抽查点检记录,对点检质量进行评估。
(2)点检统计:设备管理员对点检效率进行统计,包括点检完成情况和点检耗时。
(3)设备设施故障率统计:设备管理员统计设备设施故障次数,计算故障率。
3.考核结果根据考核指标和方法进行评估,并对点检员进行奖惩措施。
同时,设备管理员根据考核结果对点检制度进行优化和调整。
备注:以上为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的范文,具体内容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对设备设施的点检工作,规范和提高点检管理水平,保证设备设施的正常运行和延长使用寿命,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所有设备设施的点检工作,包括但不限于生产设备、办公设备、仓储设备等。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一、考核目的设备点检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生产安全的重要环节,对设备点检的管理和执行情况进行考核,可以评估点检人员的业务水平和工作效率,发现并解决问题,提升设备管理水平和生产效益。
二、考核内容1. 点检规范执行情况(1)点检频率和方式是否符合要求;(2)点检操作是否符合标准流程;(3)是否按照工作票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点检;(4)点检记录是否填写规范、准确;(5)点检结果是否及时、准确反馈,并进行问题跟踪和处理。
2. 设备异常处理情况(1)点检人员是否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2)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是否符合管理要求;(3)点检人员是否能及时报警或上报异常情况;(4)异常情况是否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记录整改情况。
3. 点检工作整体协作情况(1)点检人员之间的协作是否密切,沟通是否及时;(2)点检与其他工种之间的协作是否顺畅,是否能够相互支持;(3)点检人员是否能按时完成点检任务,对工作时限有没有超期情况。
三、考核方式1. 现场考核考核人员对点检现场进行实地查看和考核,包括点检操作、点检记录、点检结果反馈和异常处理情况,并与点检人员进行交流沟通,了解点检工作的具体情况。
2. 点检记录和报告考核对点检人员所填写的点检记录和报告进行审核和考核,包括填写规范性、内容准确性、反馈及时性等方面进行评估。
3. 口头答辩考核考核人员与点检人员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问答,对点检工作的操作流程、异常处理方式等进行答辩和讨论,评估其工作水平和业务能力。
四、考核标准1. 点检规范执行情况考核标准:(1)点检频率和方式符合要求;(2)点检操作符合标准流程;(3)按照工作票和作业指导书进行点检;(4)点检记录填写规范、准确;(5)点检结果及时、准确反馈,并进行问题跟踪和处理;2. 设备异常处理情况考核标准:(1)能及时发现设备异常情况;(2)异常情况的处理方式符合管理要求;(3)能及时报警或上报异常情况;(4)异常情况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并记录整改情况;3. 点检工作整体协作情况考核标准:(1)点检人员之间的协作密切,沟通及时;(2)点检与其他工种之间的协作顺畅,相互支持;(3)按时完成点检任务,无超期情况。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范本(2篇)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范本设备点检是保障设备正常运行和安全使用的重要环节,是企业进行设备管理的重要手段。
为了加强设备点检管理,提高点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特制定了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旨在规范点检工作,明确考核内容和标准,激励点检人员积极工作,提高设备点检管理水平。
一、考核目标设备点检管理考核的目标是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估点检工作的完成情况和质量,检视和改进点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促进点检人员的个人成长和团队协作。
二、考核内容1. 点检工作计划的制定:点检人员每月制定的点检工作计划的合理性和准确性,包括点检频次、点检内容、点检时间等。
2. 点检工作的执行:点检人员按照计划进行点检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点检过程中的仪器操作规范和技术要求。
点检的深度和广度,是否发现和处理设备存在的问题。
3. 点检记录的填写:点检人员对点检情况的记录是否准确、完整,点检记录的格式规范和内容清晰,点检记录表的保存和归档工作。
4. 设备维修和保养的建议:点检人员对设备维修和保养的建议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是否能够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案和改进措施,是否能够配合维修人员进行设备维修和保养工作。
5. 设备管理信息的收集和反馈:点检人员对设备管理信息的把握和收集能力,是否及时向上级汇报设备情况,是否能将设备管理信息进行归纳和分析,提供决策参考。
6. 安全操作和工作纪律的遵守:点检人员在点检工作中是否保持安全意识,是否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否遵守工作纪律和规定,点检过程中的工作秩序和工作效率。
7. 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点检人员在团队中的配合和协调能力,是否能与其他部门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合作,是否能参与设备维修和改进工作,是否能向其他员工提供帮助和指导。
8. 个人综合素质和成长态度:点检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水平和工作责任心,对点检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是否具备持续学习和进步的态度和能力,是否具备批判和创新能力。
三、考核标准1. 点检工作计划的制定:工作计划的准确率要达到90%以上,点检频次和点检内容的合理性要得到上级认可。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

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
是指对设备点检工作进行考核和评估的一套规范和流程。
下面是一个可能的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的示范:
1. 考核目标:
- 提高设备点检工作质量和效率
- 减少设备故障和停机时间
- 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2. 考核内容:
- 设备点检计划的编制与执行情况
- 设备点检记录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 设备故障处理的及时性和合理性
- 设备点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3. 考核指标:
- 设备点检计划制定及执行情况得分
- 设备点检记录完整性和准确性得分
- 设备故障处理及时性和合理性得分
- 设备点检工作质量和效率得分
4. 考核方法:
- 定期组织现场考核,对设备点检工作进行实地检查和评估- 针对考核指标,制定评分标准和打分细则,对设备点检工作进行评分
- 考核结果以得分形式进行统计和评估
5. 考核周期:
- 考核周期一般为季度或半年,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考核结束后,对考核结果进行总结和分析,制定改进措施和行动计划
6. 考核结果:
- 根据考核结果,对设备点检工作进行评价
- 对优秀者进行奖励或激励,对不合格者进行培训和改进
- 考核结果作为设备点检管理的重要参考依据
通过设备点检管理考核办法的实施,可以有效提升设备点检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并持续改进设备维护管理水平,确保设备安全和稳定运行。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点检管理制度是指企业为了保证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制定的一套点检工作的管理规定和流程。
该制度能够帮助企业及时发现设备的故障和隐患,及时进行维修和处理,确保生产过程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1.点检管理制度的原则:
- 规范化:点检工作必须按照统一的标准和程序进行,确保点检结果的可靠性和可比性。
- 全员参与:点检工作不仅是设备维修人员的责任,各岗位的员工都应参与其中,共同维护设备的良好状态。
- 预防为主:点检工作旨在提前发现隐患,并加以预防和处理,避免设备故障造成的生产停产和损失。
2.点检管理制度的要求:
- 确定点检频率:根据设备的性质和工作状态,制定点检的频率和周期,确保点检工作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 制定点检项目:根据设备的不同部位和功能,确定点检的具体项目,明确点检人员需要关注的重点和检查内容。
- 制定点检记录表:为每个设备制定点检记录表,记录点检的日期、点检人员、点检项目和结果等信息,便于后续的管理和追溯。
3.点检考核办法:
- 定期考核:根据点检记录表和设备运行情况,定期对点检工作进行考核。
考核内容包括点检工作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处理故障的能力等。
- 奖惩机制:对点检工作表现出色的员工给予表彰和奖励,激励其长期积极参与点检工作;对点检工作不达标的员工进行批评教育或相应的惩罚,促使其改进和提高。
点检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的实施可以提高设备的利用率和寿命,降低生产故障和事故的发生率,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同时,也能够增强员工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建立良好的工作秩序和安全文化。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

点检管理制度及考核办法一、目的设备点检管理是为了准确掌握设备运行状况,实行有效的预防措施,保持和改善设备工作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预防事故、故障发生,保证生产正常,力求以最少的费用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特制定本制度及考核办法。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公司所属各单位设备日常点巡检及专职点检管理工作三、定义1、日常点巡检:设备的日常点检由生产操作人员承担,巡检由维修工承担;在设备运转中或运转前,点检人员通过看、听、摸、闻及仪器检测等方法及时发现各种异常现象以防止和避免设备在不正常状态下工作。
按设备要求确定点巡检周期,操作人员日常点检4~8次/班,一般维修人员巡检1~2次/班。
2、专业点检:由专(兼)职点检员使用特殊仪器检测或五官感觉对设备技术状态进行检查诊断分析预测设备状况。
四、内容与要求1、点检科职责点检科负责点检实施的管理和监督,督促维修车间、生产部门搞好点检工作。
每周对生产单位岗位点检抽检一次,对点检效果进行评价。
2、维修科点检职责2.1维修车间有对使用单位设备的日常点检进行指导、督促、检查和考核。
每月组织有关人员对各设备使用单位点检工作进行检查、指导。
2.2 报《设备点检()报表》和《设备备点检检查表》并归档保存。
2.3 维修科管理人员负责设备点巡检的组织实施工作,并建立相应的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
2.4 维修科根据点检员反馈的设备信息,根据计划检修的周期、技术改造要求等编制检修项目计划上报设备科,由各职能设备组组织审定及平衡后确定检修计划。
3、专(兼)职点检员职责4.1 负责设备点检工作的指导、督促、检查工作及考核,检查各班组巡检记录。
3.2负责编制《重点点检计划表》,对重点设备进行定期的精密点检,并进行设备的劣化倾向数据分析。
3.3定期对设备进行振动检测,当得知设备有异常现象时,对设备隐患开列《隐患整改通知单》,并督促各班组执行。
3.4编报《设备点检()报表》和《设备点检检查表》并归档保存。
3.5参加或主持事故、故障分析会,提出整改和预防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设备点检行为考核办法
1.点检行为考核属于企业绩效管理的范畴
点检行为的考核属于企业绩效管理的范畴。
现代企业重视绩效管理,因为绩效管理与企业的战略、企业的年度经营总目标休戚相关,绩效管理的目标应使企业和员工的利益取得双赢,绩效管理过程是一个持续前进的循环管理过程。
应该充分重视点检行为的考核,这是设备点检管理成败的关键。
2. 点检行为考核的原则
基本原则:公开透明、指标互补、过程公正、纵横结合、奖励有别。
1)公开透明原则
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调整和激励,如果评价师暗箱操作,员工对自己做对了还是做错了不清楚,对应该如何做缺乏明确方向,就失去评价和激励的意义。
评价公开透明还可以避免评价的不公正性。
因此,评价应该是公开透明的。
2)指标互补原则
评价的指标应该能够引导员工全面发展,片面的指标往往
让员工顾此失彼。
例如,我们注重产量评价,员工可能失去对质量关注,我们注重产量和质量评价,员工又可能失去对设备维护和安全关注;我们必须让员工每天的行为规范,既注意正确操作运行设备又要注意正确到位的维护保养;既注意工作和生产效率又要注意质量;既注意生产安全又要注意保护环境;既做好现场6S又要注意持续改善;既要积极提出合理化提案又要努力编写OPL,给工友讲授……总之,评价应该从多角度引导员工进步。
3)过程公正原则
评价过程的公正正式激励有效的基础。
企业应该设计公正的评价流程,评价结果应该让员工心服口服,任何草率、不认真仔细的评价都可能引发混乱、迷惑或者不满。
4)纵横结合原则
所谓的纵横结合是指:纵向可比,即可与历史记录比较,可以前后追溯,评价应该是继承和连续的,可以承前启后;横向可比,即不同部门、车间、班组是可以用同一指标度量的,或者通过个别参数变化、调整来增强其可比性,基本可比的。
否则评价就失去其公正性。
5)奖励有别原则
既然是评价,就一定要评出差异,因此就应该奖励出差
异,这才能起到激励作用,否则就成了大锅饭。
如果不能评出差异,除了各个被评价部门水平不相上下的极个别情况外,可能是评价标准细则、分数分配标准除了问题,或者评价标准太笼统,难以评价出差异等,就应该重新修订评价标准和给分标准,以体现差异。
3.点检绩效评估操作程序
因为TPM是引导团队合作精神的管理体系,绩效评价师逐层评估到团队的。
团队再向下评估到成员。
考虑到评价成本和员工表现的哦、连续性及绩效惯性,团队成员的评价不采用实时方式,而是按照半年或者一年的周期进行。
评价的结果是以绩点形式体现。
1)员工绩点评估流程
员工绩点是按照员工出勤情况、工作效率、工作效果、技能水平以及合作精神等方面进行加权综合评价的。
评价的操作程序:首先员工对自己工作进行书面总结,对照评价标准体系的几个方面汇报自己的工作,并举出一些关键事件的事例。
评估小组对照员工自评报告并听取员工主管领导对员工情况进行详细质询了解,然后对照评价标准打分,然后根据加权公式计算分数并写出评估报告,表彰员工成绩,指出不足和改进之
处,反馈给员工。
如果员工没有明显异议就将评分结果纳入员工绩点考察体系;如果存在明显异议,就由评估小组复议,重新给出评价。
2)绩效评估的组织机构
绩效评估小组一般由上级直接主管领导、下级员工代表和人力资源相关负责人共同组成,这样的构成可以避免员工定向展示自我成绩现象。
也就是说被评价员工不仅应该让他的上级了解他,也应该让其下级认同他。
小组一般不吸收同级成员参加,避免因同级之间的攀比、嫉妒而产生的非公正性评价。
3)评价标准和计算
一般可以根据员工出勤情况、工作效率、工作效果、技能水平以及合作精神等方面的表现,构造员工绩效评价表。
当然,如果做得更细致,可以对员工技能水平、6S状况,单点课程编制和讲授、合理化建议、规范化作业执行、安全规范、工作效率、工作质量水平、成本控制等方面做出评价。
企业可以根据本企业推进TnPM的实际情况对评价表格做更精细的设计。
2020年培训计划
4)员工绩效绩点的计算
设员工按照干部级别与技术级别双轨制氛围四个层级,每
一个层级与相邻的层级有重叠的部分。
双轨制给员工更广泛的发展空间,既鼓励员工走技术之路,也鼓励员工在管理领域发展。
层级的重叠则将层级间的界限模糊化,也就是说,最优秀的低层级员工其几点可能超过最平庸的高层级员工。
如果这种现象持续发生,就应该考虑对底层员工的提拔、对高层员工的降职。
具体计算绩点方式为:设某员工绩效评估得分为J,则该员工的基点值Z=该层级最低绩点+(该层次最高绩点-该层次最低绩点)*J%
实例:设张三是普通工人,得到绩效评分为88,则张三的绩点数为:
Z=100(200-100)*88%=188设李四是班组长,绩效评分为35,则李四的绩点数为:
Z=150+(250-150)*35%=185这里,作为班组长的李四比普通员工张三的绩点还低。
在将来的奖金分配中李四所得就会比张三少。
绩点的再评价要在半年到一年之后,在这半年到一年的期间里,只要分配奖金,在没有特殊情况的前提下,始终保持这样的分配状况。
5)奖金激励方式
每月公司根据经营业绩,包括产量、质量、成本、环境、
设备、安全等要素,将各车间最高标准奖金指标下达给各个分厂(或车间);再根据车间综合评分计算车间实际获得奖金;例如,某车间最高标准奖金为3万,但综合评分为70分,则实际获得奖金为2.1万。
车间(科室)再按照各个班组的产量、质量、成本、环境、安全损失以及工作环境、劳动强度、技术难度评估各个班组,得到各班组奖金额,上报公司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根据该班组员工绩点数计算每个员工的绩效工资。
考核团队绩效可以按照质量、产量、成本、环境、设备、安全等要素进行加权综合。
奖金分配实例,工厂对车间综合评价结果,给某车间分配奖金2.1万元,经车间领导评价,得到生产一班获得奖金额度为0.6万元,本班组共有员工8名,总绩点数为1200点,则每一绩点奖金额度为
(6000/1200)元=5元
设对员工张三的评价绩点为188,张三应分得绩效奖金为:
(188*5)元=940元
对组长李四的评价绩点为185.李四应分得绩效奖金为(185*5)元=925元
综上所述,在一个精确设计的评价体系下,每个团队均可以得到一个评价结果和排名,作为对团队的激励;与此同时,每个员工的绩点又决定了他在团队里可以获得的激励比例。
如果他要想获得更多比例的激励,他就要改善自己的缺点和不同努力赶上来,包括对规范的掌握和遵守,良好的工作习惯,熟练的技能,积极的参与态度等。
4.点检人员绩效指标的内容
1、每次厂部或上级检查存在多少问题点。
2、每周,每月发生了多少设备运行故障。
3、每月发生了几起突发故障和紧急抢修。
4、备检修计划,备件计划是否及时、准确。
5、设备点检结果的记录及处理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