颅内囊性病灶

合集下载

常见颅内肿瘤的CT表现

常见颅内肿瘤的CT表现

(1)鞍内鞍上区
最常见的肿瘤为垂体瘤、颅咽管瘤,其 次为脑膜瘤、动脉瘤、胶质瘤和表皮样囊肿等。 淋巴瘤和生殖细胞瘤少见。
(2) 鞍旁区
神经销瘤和脑膜瘤是鞍旁的最常见肿瘤, 其次为脊索瘤、硬膜外转移瘤和海绵状血管瘤。
(3)桥小脑角区
按肿瘤发生频率从高到低依次为神经鞘瘤、 表皮样囊肿、脑膜瘤等。
(4)松果体区
鉴别
平扫见左额颞深部可见一大小约 为5*5厘米片状低密度影,边缘 欠规整
增强无明显强化,左大脑中动脉 轻度移位
平扫见右额叶片状低密度影,边缘 不规整,右侧脑室前角受压变形
增强后无强化
平扫见右额顶叶类圆形低密度灶
增强后病灶无强化
增强扫描见右右额叶类圆形低密度灶(呈水瘤型),边缘环形强化
增强扫描见小脑中线偏左侧半球囊 性病灶伴囊壁瘤结节,瘤结节强化
(六)液化坏死
当肿瘤因生长速度过快而造成局部缺血 坏死时,CT图像上可见肿瘤内部为不规则低 密度影。CT值一般在0一20HU之间。胶质 母细胞瘤、室管膜瘤和神经鞘瘤等常可见肿 瘤内部的液化坏死区。一般肿瘤体积越大、 生长速度越快则出现液化坏死的机会越多。
(七)脂肪
脂肪类物质在CT影像的密度低于脑脊液, 其CT值一般在一100Hu以上,常见的含有 脂肪类物质肿瘤包括畸胎瘤、皮样囊肿和脂 肪瘤等。
颅内肿瘤的CT定位诊断
脑内和脑外
幕上和幕下
脑室内和脑室外
肿瘤位于脑实质内者称为脑内病变,反之则称为 脑外病变。 肿瘤位于脑内、外的判别 脑内病变 肿瘤边缘 欠清楚或界线不清 脑外病变 清晰、锐利
内板骨质骨改变
罕见
常见
扩大
蛛网膜下腔/脑池 受压变窄或闭塞
脑皮层位置 肿瘤与骨板接触 所呈角度

囊性脑膜瘤1例

囊性脑膜瘤1例
型 。一 般 认 为 是 由 于 肿瘤 生 长 压 迫 瘤 旁 的 蛛 网 膜 下 腔 , 成 形
肿 沿 白 质 延 伸 呈 指 状 , 囊 性 脑 膜 瘤 周 围 的囊 性 部 分 表 现 差 与
异较 大 。一 般 不会 出现 脑 膜 尾 征 。
假 性 囊 肿 , 肿 壁 的 胶 质 细 胞 或 纤 维 组 织 粘 连 、 生 , 成 蛛 囊 增 形 网膜 囊 肿 , 型也 可 能 足 瘤 旁 先 天 性 蛛 网 膜 囊 肿 。 此
f) 宝 松 . 英 辉 . 滢 . 8梁 葛 郭 等 小 肠 C T仿 真 内镜 临 床 应 用 初 探IJ 1 J .叶
国 医学 计 算 机 成 像 杂 志 ,0 3 9 4 :6 - 7 . 2 0 , ( )2 7 2 2 []onlg d ,Pa ah C net a s itrs cn m e e wr。 9Jn aad a S rks .Itsi l tcue a ip d i n r e
病 例 报 告
囊 性 脑膜 瘤 l例
Cysi e ngim a: r o t of one as tc m ni o e pr c e
王 志强 , 彬 彬 ( 孙 山东诸城 市人民医院, 山东 诸城
220 ) 6 2 0
W G Z iqcg U i- i(h c, gP o l’ H si lo h n og Poic,Z uhn hn og 2 2 0 C ia A h— i ,S N Bn bnZ uhn epeS opt f S ad n rvne h ce gS a dn 6 2  ̄ hn ) N m e a
『] ea ru s E 2 D lbo se .D s u el N et m l r e ,B u el ,e 1 T o s l r n l S t .C f mal e a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

医学影像检查技术学模拟练习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1、关于骨骼摄影条件的选择,错误的是A、尽可能使用小焦点B、照射野不宜过小,应包括软组织C、管电压超过60kVp时,应使用滤线栅D、急性骨髓炎应增加摄影条件E、远端四肢关节摄影可采用乳腺摄影用片正确答案:D2、不适于CT检查的疾病是A、视神经瘤B、眼眶部骨折C、眶内肿瘤D、假性近视E、球内异物正确答案:D3、不是鼻与鼻窦CT扫描的适应证的是A、喉癌B、鼻部骨折C、鼻窦外伤D、鼻窦肿瘤E、鼻窦囊肿正确答案:A4、下列关于头颅侧位标准影像显示要求中,错误的是A、两侧乳突外耳孔、下颌骨小头完全重叠B、前颅凹底线重叠为单线C、蝶鞍位于图像正中偏前,蝶鞍各缘呈单线的半月状阴影,无双边影D、图像上缘包括顶骨,前缘包括额骨、鼻骨,后缘包括枕外隆凸E、显示头颅侧位整体观影像,图像包括全部颅骨及下颌骨升支正确答案:A5、成人心脏摄影的焦-片距为A、90cmB、50cmC、100cmD、200cmE、120cm正确答案:D6、主要用于正电子显像的仪器是A、PETB、活度计C、SPECTD、γ照相机E、井型计数器正确答案:A7、关于MRS,错误的是A、必须在颅脑横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像上精确设置MRS采集区B、采集区越大,谱线越容易变形C、PRESS序列适用于观察短T2的代谢产物D、MRS可获得物质的谱线位置、峰高、半高宽、峰下面积、含量等E、内磁场的均匀度越高,MRS的谱线线宽就越小,基线也越平整光滑正确答案:C8、脊柱骨折病人在搬运过程中最正确的体位是A、仰卧过伸位B、俯卧过伸位C、仰卧屈曲位D、侧卧位E、半坐卧位正确答案:A9、采用注射速率为3.0~3.5ml/s静脉团注法时,肝脏动脉期扫描时间为A、在注射完对比剂后45~60s的时间内B、在开始注入对比剂后18~25s的时间内C、在注射完对比剂后18~25s的时间内D、在开始注射对比剂后的30s的时间内E、在开始注入对比剂后45~60s的时间内正确答案:B10、颅脑CT血管扫描碘对比剂注射速率A、3. 0~4. 0ml/sB、1. 0~3. 0ml/sC、4. 0~6. 0ml/sD、1. 0ml/sE、6. 0~8. 0ml/s正确答案:A11、属于上颌骨组织结构的是A、额窦B、筛窦C、牙槽突D、蝶窦E、上颌窦正确答案:C12、纵隔及肺部MRI扫描,线圈中心位于A、锁骨中线B、胸锁关节C、胸骨柄D、胸骨剑突E、乳头水平或胸骨中心正确答案:E13、某患者颅脑CT平扫发现颅内囊性病灶,为鉴别液体与脂肪成分,最佳窗宽窗位是A、窗宽100~120HU,窗位-10~10HUB、窗宽300HU,窗位40HUC、窗宽70~80HU,窗位35~30HUD、窗宽100~120HU,窗位40~50HUE、窗宽60~70HU,窗位40~45HU正确答案:A14、眼部扫描体位描述正确的是A、仰卧位听鼻线垂直床面B、仰卧位听眦线垂直床面C、仰卧位听口线垂直床面D、仰卧位听眉线垂直床面E、仰卧位听眶线垂直床面正确答案:E15、下列关于四肢X线摄影时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除去受检部位影响检查的物品B、对外伤受检者的摄片,应该严格按照标准姿势投照,以免漏诊C、SID选择:100cmD、向受检者说明检查情况,取得配合E、长骨摄影时应包括上下两个关节,病变局限在一端时,至少包括邻近病变一端的关节正确答案:B16、关于病人检查前准备叙述正确的是A、为保护隐私,女性行盆腔CT检查时有金属拉链的外裤不用去除B、盆腔、尿路检查者膀胱须留中等量尿C、增强检查患者应在进食后至免诱发低血糖反应D、签署《CT检查电离辐射危害知情书》的目的是告知患者CT检查是不安全的E、行消化道钡餐患者5天后做腹部CT检查正确答案:B17、患者,男性,51岁,主诉耳部疼痛并伴有同侧头痛,有急性化脓性中耳炎病史,查体乳突尖有压痛,鼓膜充血,传导性听力损失,初步诊断急性乳突炎,应采用的检查是A、普通CT扫描B、普通平扫加增强扫描C、高分辨CT扫描D、直接增强扫描E、螺旋CT扫描正确答案:C18、耳部横断面最高层的主要标志应该是A、听小骨B、乳突小房C、外耳道D、乳突尖E、岩骨尖正确答案:E19、冠状动脉CT检查实时血流检测法增强后的监测点设定为A、腹主动脉B、右心房C、降主动脉D、肺动脉E、上腔静脉正确答案:C20、MRI诊断关节疾病的优点主要是A、时间分辨率高B、多参数成像C、密度分辨率高D、软组织对比分辨力高E、多方位成像正确答案:D21、颈部组织CT值最高的是A、甲状旁腺B、颈总动脉C、颈部淋巴结D、甲状腺E、颈部肌肉正确答案:D22、有关乳腺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常规摄取斜侧位和轴位B、需要压迫乳腺C、在使用屏-胶系统进行乳腺摄影时,需使用高速增感屏D、屏气曝光E、依发育期确定曝光条件正确答案:C23、下列摄影体位中,头颅正中矢状面与台面平行的是A、鼻骨侧位B、头颅水平侧位C、鼻窦华氏位D、汤氏位E、鼻窦柯氏位正确答案:A24、增强后延迟扫描有利于观察肾盂和肾盂内占位,其最少延迟时间为A、90sB、180sC、60sD、120sE、240s正确答案:B25、腕部尺偏位,主要用于检查A、舟骨B、桡骨茎突C、尺桡骨远端D、腕月骨E、尺骨茎突正确答案:A26、进行99mTc-DTPA肾动态显像时,下列哪个条件是不合适的A、用高能准直器B、“弹丸”式注射显像剂后即刻行动态连续采集C、窗宽为20%D、用低能通用准直器E、能峰选择140keV正确答案:A27、检查小儿髋关节脱位、复位情况的体位是A、髋关节前后位B、髋关节后前斜位C、髋关节侧斜位D、髋关节侧位E、髋关节蛙形位正确答案:E28、MR脑波谱成像技术的适应证不包括A、良恶性肿瘤的分级B、颅内肿瘤C、癫痫D、颈髓、脑的损伤E、意识障碍各期正确答案:E29、胸部摄影,SID选用180cm的原因是避免因A、左右径较宽、前后径较厚引起的影像放大B、左右径较厚、前后径较宽引起的影像放大C、左右径较短、前后径较长引起的影像放大D、左右径较扁、前后径较窄引起的影像放大E、左右径较窄、前后径较薄引起的影像放大正确答案:A30、下列关于内外斜位的影像显示要求,错误的是A、乳腺整体显示在照片内,左右乳腺影像对称,乳导管轮廓可见B、乳腺无下垂,乳头呈切线位显示C、乳腺后方的脂肪组织能很好地显示,内下角不能被切掉D、清晰显示腺体组织和病灶;清晰显示乳房皮肤,无皱褶,清晰显示乳房皮下脂肪组织E、胸大肌显示充分,延伸至乳头基线附近,胸壁组织必须包进来,乳腺下部折叠处的组织伸展,皮肤无皱褶正确答案:A31、弥散加权成像技术的叙述错误的是区A、是利用对扩散运动敏感的脉冲序列检测组织的水分子扩散运动状态,并用MR图像的方式显示出来B、物质的扩散特性通常以扩散系数D来描述C、在均匀介质中,任何方向的D(扩散系数)值都相等D、扩散成像又称弥散成像E、在扩散加权图像上,扩散系数越高,MR信号越高正确答案:E32、肝脏增强扫描对比剂注射方法A、动脉团注法B、点滴滴注法C、多次大剂量快速注射法D、点滴大量滴注法E、静脉团注法正确答案:E33、下列关于IVU摄影技术的描述,错误的是A、疑膀胱占位性病变者,排尿后摄取膀胱造影片B、对比剂注射后5min、15min、30min分别摄取双肾区造影片C、疑肾下垂者,腹部压迫解除后,即刻同时摄取立位腹部前后位造影片D、遇对比剂注射30min后,肾盂、肾盏仍显影不佳时,应延长摄影时间E、解除腹部压迫,立即摄取全泌尿系统造影片正确答案:A34、显示节后臂丛神经最佳的成像方位是A、矢状位B、45°斜矢状位C、斜冠位D、正冠状位E、横轴位正确答案:C35、为更好显示直肠病变对周围局部的侵犯范围及淋巴结的显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小FOV高分辨率直肠扫描所有序列加脂肪抑制B、小FOV高分辨率直肠扫描T2WI序列不加脂肪抑制C、小FOV高分辨率直肠扫描T2WI序列加脂肪抑制D、小FOV高分辨率直肠扫描T2WI序列不加脂肪抑制E、小FOV高分辨率直肠扫描所有序列不加脂肪抑制正确答案:E36、胸部高电压摄影,滤线栅的栅比不应小于A、18:1B、12:1C、10:1D、16:1E、8:1正确答案:B37、探查急性胃肠道出血时,99mTc-硫胶体显像与99mTc-RBc显像相比最太的优点是A、以上都不是B、腹部本底高C、无肝脾放射性干扰D、显像时间短E、能长时间监测出血正确答案:D38、显示腰骶从神经MRI最佳的成像方位和图像是A、斜冠状位T1WI,脂肪抑制B、横轴位T2WI,脂肪抑制C、矢状位T1WI,脂肪抑制D、斜冠状位T2WI,脂肪抑制E、矢状位T2WI,脂肪抑制正确答案:D39、有关同相位与反相位成像,错误的是A、因为水质子与脂肪质子共振频率不同B、反相位成像时可用于脂肪抑制,鉴别诊断脂肪瘤C、同相位成像时,水与脂肪信号相加D、水质子的横向磁化矢量与脂肪质子的横向磁化矢量的相位关系不断变化E、反相位成像时,水与脂肪信号相减正确答案:A40、前列腺扫描常用的层厚、层间距是A、高分辨力扫描模式,层厚/层距5mm/5mmB、软组织扫描模式,层厚/层距5mm/5mmC、标准扫描模式,层厚/层距10mm/0mmD、软组织扫描模式,层厚/层距10mm/0mmE、标准扫描模式,层厚/层距5mm/5mm正确答案:B41、眼部斜矢状位序列的成像方位是A、在横轴位上定位,扫描线平行于正中线,范围包括眼眶内、外侧壁B、在横轴位上定位,扫描线平行于正中线,范围包括眼球C、在横轴位上定位,扫描线平行于视神经眶内段,范围包括眼球D、在横轴位上定位,扫描线平行于视神经眶内段,范围包括眼眶内、外侧壁E、在矢状位上定位,扫描线平行于视神经眶内段,范围包括眼眶内、外侧壁正确答案:D42、非晶体硒探测器表示为A、a-ScB、a-SeC、a-SaD、a-SiE、a-Sm正确答案:B43、脑白质的CT值A、30~40HUB、0±10HUC、-1000HUD、25~32HUE、≥400HU正确答案:D44、磁敏感加权成像的英文缩写是A、PWIB、ASLC、DWID、SWIE、BOLD-fMRI正确答案:D45、国际通用CT的英文全称是A、computerized transverse tomographyB、computer aided tomographyC、computer trans-axial tomographyD、computerized tomographyE、computer tomography正确答案:E46、关于MR脑灌注成像,下列错误的是A、DSC每周期扫描的时间越长脑组织灌注效果越好B、DSC一般采用EPI成像序列C、DSC获取的是T2*WI负增强时间-信号强度曲线D、DSC使用外源性示踪剂E、DSC建立在血脑屏障模型基础上正确答案:A47、有关常规喉部CT扫描体位的描述正确的是A、右侧位B、斜位C、仰卧位D、左侧位E、俯卧位正确答案:C48、鼻窦轴位扫描图像不能显示A、额窦前壁B、腮腺C、额窦后壁D、上颌窦内壁E、上颌窦前壁正确答案:B49、质量保证是A、QBB、QCC、QED、QME、QA正确答案:E50、关于MRI灌注加权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叙述错误的是A、用于脑梗死及肝脏病变的早期诊断、肾功能灌注B、对比剂引起的T2增强效应适应于肝脏的灌注分析C、对比剂引起的T1增强效应适应于心脏的灌注分析D、定量研究还需获得供血动脉内的对比剂浓度变化、Gd-DTPA的组织与血液的分配系数等E、目前磁共振Gd-DTPA灌注成像是半定量分析正确答案:B51、磁共振成像的特点正确的是A、成像速度快B、对钙化灶不够敏感C、对骨皮质敏感D、图像不易受伪影影响E、无禁忌症正确答案:B52、CT胶片打印排版时,对诊断影响最大的是A、平扫和增强交叉排列B、按解剖部位由上而下排列C、根据部位正确选择窗宽和窗位D、平扫和交叉分别排列E、按解剖部位由下而上排列正确答案:C53、MRI在中枢神经系统应用的特点A、对肿瘤、白质病变、退行性病变、脑室系统及蛛网膜下腔病变等均优于CTB、与CT相比,MRI具有不产生骨伪影的优点C、以上均是D、MRI可进行分子水平的研究E、在颅脑、脊髓的应用最具优势正确答案:C54、乳腺X线机的球管阳极靶面材料是A、铝B、钼C、钨D、金E、铁正确答案:B55、CR的工作流程不包括A、信息存储与输出B、信息转换C、信息处理D、信息处理预处理E、信息采集正确答案:D56、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良性肿瘤是A、卵巢纤维瘤B、卵巢畸胎瘤C、卵巢腺瘤D、子宫肌瘤E、子宫腺肌症正确答案:D57、不属于喉咽部CT扫描技术的是A、使用喉咽部正位定位像B、病人仰卧,颈部与床面平行C、喉咽部从会厌游离缘或舌骨平面至环状软骨下缘1cmD、层厚与层距用2~3mmE、喉咽部常规检查,一般以横断位,螺旋扫描为主正确答案:A58、支气管动脉的大部分开口处相当于A、腰椎1、2水平B、胸椎6、7水平C、胸椎4、5水平D、胸椎1、2水平E、胸椎3、4水平正确答案:C59、耳部横断面最底层的主要标志应该是A、外耳道B、中耳C、听小骨D、内耳E、乳突尖正确答案:E60、DSA图像处理技术中不包含A、窗宽窗位调节B、对比剂用量C、蒙片选择D、图像放大E、像素位移正确答案:B61、栓塞剂通过其他渠道进入非靶血管或组织,对其进行栓塞为A、血管闭塞B、栓塞治疗C、封堵术D、异位栓塞E、栓塞术正确答案:D62、有一受检者在进行心脏功能成像时,左室短轴中段可见下壁明显黑带伪影,采用高阶容积匀场,频率调整,缩短TR等均不能消除该伪影,还可以采取下列哪一项来消除或减少该黑带伪影A、可以采用前瞻性心电门控B、实时成像Real time采集C、采用放射状K空间填充的Radial采集D、采用毁损梯度回波代替真实稳态自由进动E、压缩感知成像CV Sparse采集正确答案:D63、属于鞍区病变的是A、垂体瘤B、脑膜炎C、脑出血D、脑动脉瘤E、脑萎缩正确答案:A64、下列哪些情况,一般不宜行MRI检查A、体内植入电子耳蜗等电子装置者B、妊娠三个月内的受孕初期者C、眼眶内铁磁性金属异物D、以上均不宜E、体内装有心脏起搏器者(除外新型的MRI兼容性产品)正确答案:D65、下列有关盆底肌肉磁共振成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对于盆底器官脱垂,排便功能障碍可以加扫动态成像B、检查前1小时排空膀胱C、盆底肌肉成像视野(FOV)一般较小D、斜冠状位:扫描层面在矢状位像上与直肠长轴平行E、检查前用1~2小时开塞露排空粪便,检查前半小时左右肌内注射654-2抑制肠道蠕动正确答案:E66、关于FIESTA序列优图像特点,正确的描述是A、软组织对比好B、不容易产生磁敏感伪影C、图像信噪比较好D、血液、胆汁、胰液等水样成分会呈现为较高信号E、该序列在肝脏主要用于胆管结构的显示正确答案:D67、不是颈部CT扫描适应证的是A、淋巴结肿大B、舌骨骨折C、颈总动脉狭窄或扩张D、气管炎E、甲状腺肿瘤正确答案:D68、常规CT扫描的含义A、CT平扫B、多层螺旋扫描C、双层螺旋扫描D、CT增强扫描E、CT血管造影正确答案:A69、先心病CT的相关准备包括A、辐射防护B、镇静C、以上都是D、心电电极的位置E、呼吸训练正确答案:C70、高位颈椎外伤的最佳CT扫描参数是A、层厚1~2mm,骨窗,软组织窗B、层厚1~2mm,连续扫描,骨窗,软组织窗C、层厚1~2mm,连续扫描,骨窗D、层厚1~2mm,层距1~2mm,连续扫描E、层厚5mm,连续扫描,骨窗,软组织窗正确答案:B71、关于肾上腺MRI检查,不正确的描述是A、扫描范围从胃底上缘至肾门水平B、怀疑占位病变时可加扫脂肪抑制T2WI序列C、肾上腺恶性病变如转移瘤或原发性肾上腺皮质癌不含或含有极少量脂肪,因此反相位图像上信号无异常改变D、T2WI加脂肪抑制技术有利于显示肾上腺解剖E、快速梯度回波水-脂反相位T1WI图像上,含脂肪的病变信号会明显下降正确答案:D72、下列关于IVU操作技术的描述,正确的是A、不需要使用滤线器B、深吸气后屏气曝光C、全泌尿系统造影片上缘包括膈肌,下缘包括耻骨联合D、摄影距离为180cmE、全泌尿系统造影片中心线经L3水平垂直射入胶片中心正确答案:C73、重点观察胆囊时,其CT扫描层厚、层距应为A、15mm,20mmB、10mm,10mmC、10mm,5mmD、5mm,5mmE、5mm,10mm正确答案:D74、腹膜后腔扫描前需口服含碘对比剂,其总量为A、500mlB、800mlC、600mlD、700mlE、1000ml正确答案:E75、不是胸部CT扫描适应证的是A、肋骨骨折B、肋间神经炎C、间质性肺炎D、包裹性气胸E、结核正确答案:B76、MR脊髓造影(MRM)技术应用错误的是A、先行脊椎MRI常规检查,根据平扫图像,定位做MRM检查B、应用脊柱相控阵线圈C、多激发3D-多层薄层HASTE序列D、扫描序列为单激发3D块重T2WI-TSEE、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正确答案:C77、患者,男性,61岁,主述左前颈部气管旁无痛性包块3月,位置固定,左颈部及颌下区可触及多发结节。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颅内表皮样囊肿的MRI诊断及鉴别诊断

颗粒 样 钙化更 为常 见 ,有研 究认 为 ,颗粒 样钙 化 是 甲状 腺 癌 的特 基 础与 临床 ,2010,23(2):168—170.
征性 变化 之一 ,在 本组 资 料 中 ,约 44%的患者 病 灶平 扫 可见 钙 化 【2】张娟 ,江 明强 .甲状腺 癌颈部 淋 巴结转 移 的螺旋 CT表 现L乃.实用
具 有特 征性 的影 像学 特点 ,在 本组 资 料 中 ,94%的患 者 在强 化 CT [J].放 射 学实践 ,2005,20(2):165—167.
扫 描 中甲状腺 癌病灶 获得 强化 ,其 中动 脉期 多为 中等 程度 的 均匀 f4]蔡 爱群,陈俊 伟 ,李 仰康 .甲状 腺癌 颈 部 淋 巴结 转移 56例 CT增
3 讨 论
侵 犯 甲状 腺被 膜 ,在强 化 CT扫描 上可 以见到 甲状 腺 被膜 中断 等
甲状腺 癌是 临床 常见 的头 颈部 恶性 肿瘤 ,其 中乳 头状 甲状 腺 典 型 的征象 。而在静 脉期 ,肿 瘤 的典型 征象 较前 消退 ,说 明肿瘤 组
癌 最为常 见 ,颈 部 的结 构 复杂 ,甲状 腺 与颈部 重要 结构 密切 毗 邻 , 织 的血 供丰 富 ,而 且 回流较 快 。淋 巴结 转 移也是 甲状 腺癌 的影 像
依 靠细胞 学 检查 ,细胞 学检 查 属 有创 检 查 ,而且 存 在 引起 肿瘤 转 明显 ,能够反 应转 移 淋 巴结 的 血供 特点 。而且 淋 巴结沿血 管排 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移 的潜在 风 险 ,因 此影像 学 的定性 检查 是 甲状腺 癌 最为 理想 的定 的特征 更 为明显 。
性 诊断方 式之 一 。
强 化 CT是 甲状腺 癌 患者 术前 的 常规 检 查方 法 之~ ,对于 手术 方 学征象 之 一 ,在 平 扫 CT上 ,肿 大 淋 巴结多 表 现为 低密 度灶 ,在 增

颅内多发环形强化囊性占位病变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转移瘤

颅内多发环形强化囊性占位病变MRI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转移瘤

病史:患者,男,58,因“间断咳嗽1年,加重3个月”入院。

如图1-10(1为T2WI轴位,2为FLAIR轴位,3为T1WI轴位,4为T1WI矢状位,5为T1WI冠状位,6为T1WI增强轴位,7为T1WI 增强矢状位,8为T1WI增强冠状位,9为DWI,10为ADC)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基础解剖影像:图11图12图13图14图15图11-15为正常人颅脑主要层面T2WI轴位图片图11为中脑层面,主要包括中脑(黄色箭头),前方为桥前池(棕色箭头),后方为第四脑室(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小脑半球(白色箭头)。

图12为中脑大脑脚层面,主要包括双侧大脑脚(黄色箭头),前方为鞍上池及脚间池(棕色箭头),后方为四叠体池(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小脑上蚓部(白色箭头)。

图13为基底节层面,主要包括尾状核(黄色箭头),豆状核(包含壳核、苍白球,苍白球呈低信号,提示含铁或钙质成分,棕色箭头),丘脑(蓝色箭头),颞叶(绿色箭头),右侧脑室后角(白色箭头)。

图14为侧脑室体部层面,主要包括侧脑室体部(黄色箭头),尾状核头(棕色箭头),胼胝体压部(蓝色箭头),额叶(绿色箭头),顶叶(白色箭头)。

图15为半卵圆中心层面,主要包括半卵圆中心(黄色箭头),大脑纵裂(棕色箭头),上矢状窦(蓝色箭头),额叶(绿色箭头),顶叶(白色箭头)。

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影像描述:右侧颞枕叶、左侧丘脑可见多个结节样异常信号影,大小为3x4x5cm,呈长T1长T2信号,周围见少许长T1长T2带状信号影。

增强呈环形中等强化,内壁毛糙,外壁光滑。

DWI病灶呈低信号,ADC呈高信号。

影像诊断:双侧脑内多发囊性占位病变,结合病史,考虑转移瘤可能。

颅内环形强化:环形强化是一类以增强后呈现环形高信号为主要表现的异常病变,其形态包括花环状(图16)、圆环状(图17),子母环(图18),开环(图19)。

花环状强化壁薄厚不均,无张力,内壁不光滑、外壁光滑多见。

颅内12种环形强化病变总结

颅内12种环形强化病变总结

颅内12种环形强化病变总结展开全文1.脓肿影像上脓肿最显著的特点是出现光滑、薄壁囊腔伴中等程度脑水肿。

它通常位于皮髓交界区,可累及白质。

脓肿内部见坏死及液化。

MRI扫描对囊腔的显示较CT好。

囊腔在T1WI上表现为等-高信号,在T2WI上表现为低信号(相较于灰质)。

T2WI上脓肿低信号环为该病有用的征象,然而,其它病变,例如转移瘤、胶质瘤、囊虫病也可表现为类似的T2WI低信号环。

静脉注射对比剂后脓肿可出现囊壁强化。

卫星灶的存在是脓肿特有的征象。

在DWI上,典型的脓肿内脓液呈弥散受限。

病例1横断位T1WI C可见左侧颞叶后部见一环形强化病变,病灶周边壁在T1WI上呈稍高信号,在T2WI上呈低信号,中心见长T1、长T2信号灶,伴瘤周水肿病例2横断位T1WI示右侧额叶见一大的环状稍低信号病变,其内侧见一小的环状灶;T2WI示病灶中心及周边水肿呈高信号,增强大小病灶均呈环状强化病例3横断位及冠状位T1WI C图像示一环状强化灶并小卫星灶;DWI 示囊腔内呈弥散受限,ADC为低值2.星形细胞瘤(2级)星形细胞瘤II级被认为是低级别的胶质瘤。

在MRI上,典型者表现为T1WI低信号,T2WI高信号,可没有强化或轻度强化,但除外毛细胞星形细胞瘤的壁结节强化及明显不均匀强化的多形性黄色星形细胞瘤。

通常呈轻度的瘤周水肿。

磁共振波谱示Cho升高而NAA峰下降,这一点适用于所有的高级别的肿瘤以及大部分低级别肿瘤,但非全部。

磁共振灌注成像提示在低级别星形细胞瘤中rCBV不升高。

右侧额叶见一长T2信号灶,伴占位效应,横断位及冠状位T1WI C示一小环状强化病灶,邻近见一小结节强化3.囊尾蚴病在实质性脑囊虫病的囊泡期,脑实质内可见到一个环形强化病灶。

病灶周边是否出现水肿取决于疾病的阶段。

有时候看不到头节,因病灶分化的不同。

病灶内囊液浑浊。

横断位T1WI C示左侧额叶见一环形强化灶4.包虫病横断位T1WI C示右侧脑室外围环形强化病灶5.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多形性胶质母细胞瘤是胶质瘤中最常见且恶性程度最高的肿瘤。

常见颅内肿瘤CT,MRI诊断特点

常见颅内肿瘤CT,MRI诊断特点

&颅内肿瘤为常见病,约占神经系统疾病的1/4。

按来源分:原发性肿瘤:源于颅骨、脑膜、血管、垂体、脑神经、脑实质和残留的胚胎组织的肿瘤。

转移性肿瘤和淋巴瘤。

按部位分:幕下肿瘤:常见于婴儿及儿童。

幕上肿瘤:常见于成人。

&肿瘤定位征:①颅壁局限性变化;②蝶鞍变化;③岩骨及内耳道变化;④钙斑; ⑤松果体钙斑移位。

&星形细胞瘤[临床表现] 以20-40岁多见,其临床症状、体征随肿瘤分级和部位不同而异。

常见有颅内压增高和一般症状,如头痛、呕吐、视力减退、复视、癫痫发作和精神症状[影像学表现] X线:可正常或仅有颅压增高或钙化。

2. CT:⑴Ⅰ、Ⅱ级星形细胞瘤:①平扫:颅内均匀低密度病灶,CT值18~24 HU多数与脑质分界不清,占位表现及脑水肿可不明显。

②增强:Ⅰ级无强化或仅轻度强化。

Ⅱ级可表现为连续或断续的环形强化。

(2)Ⅲ-Ⅳ级星形细胞瘤①平扫:表现为低密度、略高密度或混杂密度病灶或囊性肿块,可有点状钙化和肿瘤内出血,与脑质分界不清,形态不规则。

占位表现及周围水肿均较显著。

②增强:因肿瘤血管形成不良,造影剂易发生血管外溢,故有明显强化。

形态与厚度不一,在环壁上有时出现一强化的肿瘤结节,是星形细胞瘤的特征。

有时可呈边界不清或清楚的弥漫性或结节性强化诊断要点:①癫痫、脑损伤的定位征象,高颅压表现②Ⅰ、Ⅱ级星形细胞瘤CT以低密度为主,坏死囊变少,占位征象轻,强化少。

③Ⅲ、Ⅳ级级星形细胞瘤CT以混杂密度为主,呈花环状,坏死囊变多,占位征象重,均有强化④小脑星形细胞瘤多位于小脑半球,囊中有瘤,瘤中有囊,实质部分强化明显,易出现阻塞性脑积水。

⑤MRI示T1WI为低信号,T2WI为高信号&少突胶质细胞瘤1.CT表现:①多为混杂密度肿块,边缘不清楚;囊变区呈低密度。

②瘤内有钙化(70%),呈条状、斑点状或大而不规则,其中弯曲条带状钙化有特征性。

③瘤周水肿轻,占位效应轻。

④增强示肿瘤轻至中度强化,亦可不强化;不典型病例可表现为皮质低密度,类似脑梗死灶。

颅内囊肿的病理-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颅内囊肿的病理-影像学表现和鉴别诊断
性 囊 肿 ( 包 括肿 瘤囊 变 坏死 和 脑脓 肿 ) 病理 、 不 的 影 像 学表现 进行 总结 。 1 脉 络丛 囊肿
少见 的良性 囊肿 , 表面覆盖室管膜 , 由胚胎期间神 经 外胚层 发 育 中止 形成 。多发生 于侧脑 室或 颞顶部 和额 叶 的 近脑 室 区 , 尔 也 见 于 蛛 网膜 下腔 、 干 偶 脑
苗延巍 伍建林
【 摘要 l 颅 内囊肿和囊性肿物种类 繁多 ,影像学表现不尽相同 。回溯颅内多种囊性 病变的病理学表现、影
像 学表现及鉴别诊断 ,并依据病变发生部位 明确 了缩小鉴别诊断范围的诊断思路 。
【 关键词l 颅脑 ; 囊肿 ;体层摄影术 , x线计算机 ;磁共振成像
囊 肿是 颅脑 常见疾 病 ,组 织 学类 型 多种 多 样 , 仅 依靠影 像学 表现 鉴别 尚存 在 困难 。本文 对非 肿瘤
微 黄灰色肿 物 , 多数 直径在 2 8m 超过 2c — m, m者 较
强化 、 囊性 肿物呈 C F样 密度 或 信号 。 S
病 以及先 天 性脑 室 不对 称 相鉴 别 。C C常 为 双侧 , P 其 MR 信号 与 C F不 完 全一 致 , 常有 强化 。蛛 网 I S 且 膜囊 肿发 生于蛛 网膜 下腔 。 囊 虫病 在 F I 脑 A L R序列 上可 见高 信号 的囊壁 和头 节 。由于发 育造成 的脑室 不对 称 , 侧脑 室 大小 不 一 , 形 态 常 相仿 , 两 但 没有 占 位 效应 。肿 瘤 或 炎 症 也 能 引 起 脑 室 部 分 或 整 体 扩
和 小脑 。多数 病灶 无症 状 , 数病 例有 临床 症状 , 少 表 现为 头痛 、 性发 作 和 ( ) 癫 或 阻塞性 脑 积水 。 室 管 膜囊 肿壁 薄 , 由柱 状 室管 膜 细胞 构 成 , 伴 或不伴 纤 毛 , 内有 泡 状细 胞 核和 嗜 酸性 胞 浆 。囊 胞

颅内囊性病变概述

颅内囊性病变概述
颅内囊性占位性病变
路桥区第二人民医院放射科——刘圣哲
颅内囊性病变总览
1
1、囊肿类:
• 蛛网膜囊肿、脉络膜裂囊肿、 Rathke囊肿、胶样囊肿、表 皮样囊肿等
2
3
2、囊性成分为主的肿瘤:
• 血管母细胞瘤、(毛细胞)星 形细胞瘤、颅咽管瘤、少见为 囊性虫病、脑囊虫病 等。
四、胶样囊肿
胶样囊肿是内含年夜的汉奸囊性肿 物,由于胚胎期异位内胚层迁移所 致。绝大多数发生在孟氏孔处。囊 肿呈球形,表面光滑,平均直径约 1.5cm。
发生部位(孟氏孔)是诊断胶样囊 肿的重要依据。
CT平扫为界限清晰的高密度肿物。
MRI平扫多数T1WI呈高信号、T2WI 呈孟氏等孔信:号即,室部间分孔病,是例左可右有侧环脑形室强与化三。 脑室之间的通道,脑脊液由此孔流入三 脑室。
谢谢观看!
二、脉络膜裂囊肿
脉络膜裂囊肿主要由于胎儿发育 时期沿脉络膜形成原始脉络丛时 发生障碍而形成的神经上皮囊肿。
脉络膜裂囊肿常体积较小,常沿 脉络膜裂分布(颞叶内测海马与 间脑之间的脑脊液间隙内)
CT及MRI表现为脉络膜裂处类圆 形或椭圆形、边界光滑清楚的脑 脊液灶,增强扫无强化,周围脑 组织无异常信号。
五、表皮样囊肿
表皮样囊肿,也称胆脂瘤,为外 胚层的异位残留形成,以桥小脑 角区最常见,多见于20-50岁男性, 多数呈囊性,少数为实质性,密 度主要取决于其内胆固醇与角化 物质含量及出血、钙化情况。
CT平扫多为低密度,少数可呈等 或低等混合密度,甚至是高密度。
MRI:T1WI呈低信号,T2WI呈高 信号,增强后多数囊壁和囊内容 物不强化,少数囊壁呈轻度强化。 DWI和FLAIR呈高信号,有助于同 蛛网膜囊肿鉴别。

颅内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颅内囊性病变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鞍区
松果体区
四脑室
表皮样囊肿(胆脂瘤)
囊肿内成分复杂MR与CT影像表现呈各种变化
弥散加权呈高信号—鉴别诊断重要依据
少数囊肿壁显著钙化呈环形或壳形
增强扫描不强化
皮样囊肿
好发于中线多位于蚓部及鞍区
囊肿呈圆形或椭圆形界清无周围水肿
囊壁可见不完整的钙化环
MRT1表现为高信号——特征性表现
增强扫描不强化
囊肿可破裂囊液破入脑室系统
脑脓肿:CT平扫脓腔表现为均质低密度,脓壁呈等密度或稍高密度环,界清,可有水肿。
MRT1脓腔及周围水肿呈低信号MRT2呈高信号。
脓壁信号在不同时期可稍有不同
早期T1稍高信号T2低信号
急性期T1稍高信号T2稍高信号
慢性期T1高信号T2低信号
增强扫描呈环形强化内缘光整壁薄而均匀
脑脓肿与脑内囊肿区别要点
(1)囊肿之囊液CT密度和MR信号均与脑脊液相同,脓肿之脓液CT密度和MR信号常与脑脊液不同
脑室内囊性病变
侧脑室神经上皮囊肿
三脑室胶样囊肿
脑室内皮样囊肿脑室内表皮样囊肿脑源自内脑囊虫病四脑室蛛网膜囊肿
脑包虫病(脑包虫囊肿)
原发性脑包虫囊肿
继发性脑包虫囊肿
原发性脑包虫囊肿
常单发常累及顶叶和额叶
表现巨大脑实质内囊肿呈类圆形界清
囊壁外侧往往接近脑表面占位效应显著
CT密度及MR信号与脑脊液相似
囊壁常有钙化呈完整或不完整的壳状或结节状
增强扫描囊壁一般不强化一般无周围水肿
大囊内含有多个小囊是诊断特征
继发性脑包虫囊肿
常为多发
囊肿可大可小呈圆形卵圆形
可有周围水肿
囊壁可钙化
增强扫描囊壁可强化
脑包虫囊肿鉴别诊断

颅内表皮样囊肿影像学表现

颅内表皮样囊肿影像学表现

区表皮样囊肿癌变,12信号混杂 , TT 增强后
呈不 规则 环形 强化 , 围血 管及 脑组 织受 压 周 推移 , 明显 , 前误 诊 听神经 瘤 。 水肿 术
边缘 : 病灶边 界 清楚 , 于鞍旁 7例 位 类圆形病灶 , 围血管及脑组织受压推移 周 改 ; 于 C A者听神经显示正 常 ; 围轻 位 P 周 度水肿 3例 ; 轻度 脑积水 4例 。沿 脑池 、 裂隙延 伸生长 的不规则 形态肿 瘤 占位 征 象不明显 , 圆形 病 灶 则有 明 显 占位效 类 应 , 近 结 构 可见 受压 改 变 , 瘤 位 于 邻 肿 C A者听神经均显示正常 , P 3例可见 听神 经受压 推移征象 。 影像 学 表 现 : T上 病 灶 呈 低 密 度 C ( T值 1 C O一2 H , 杂斑 片状 稍 高密 1 U) 夹
动。D 正是 以探 测组 织 中水 分子 的随 WI 意运动为基础进 行成 像的。组织 中水 分 子的随意运 动有助于 D 上信号对 比的 WI 形 成 。一 般 而 言 , 织 内 水分 的 随意 运 动 组 越多, 平均路径 越长 , 该组 织在 D 上 的 WI 信号衰减越 明显 。 本组 中, WI D 均呈 高信号 , 有别 于低
肿瘤部位 : 组 3 本 6例 中 , 生 在 桥 小 发
s m i hlrn S r E O ,0 15 ( ) t nc i e .ugN U L 20 ,6 2 : e d
9 —1 5 7 0.
脑角区( P 1 , C A)8例 沿桥前池 、 环池等 延 伸钻空生长 ; 区 7例 , 中 2例 沿侧 裂 鞍 其
2 郭平珍 , 张悦 , 颅 内表 皮样 囊肿 的 MA 等. I 表现. 河北 医科大学学报 ,04,. 20 9

颅内表皮样囊肿

颅内表皮样囊肿

颅内表⽪样囊肿颅内表⽪样囊肿⼜称上⽪样囊肿或胆脂瘤,是⼀种少见的起源于⽪肤外胚层的先天性良性肿瘤,⽣长缓慢,发病率占原发性颅内肿瘤的0.2%~1%。

可发⽣于任何年龄,男性多于⼥性。

但由于其⽣长缓慢,起病隐匿,⼀般在成年后才出现症状,以20-50岁发病多见。

颅内表⽪样囊肿⼿术切除,为珍珠样。

颅内的表⽪样囊肿根据其发病部位可以分为硬膜内型和硬膜外型,硬膜内型占绝⼤多数,硬膜内型还可以分成脑内型和脑外型,实际上肿瘤可见于颅内任何部位,多在颅内中线部位呈伸展性地向脑池内或蛛⽹膜下腔蔓延,也可位于硬膜外、硬膜下、脑实质内和脑室内。

以脑桥⼩脑⾓最多见,其次是鞍区。

脑⼲内极为少见。

因肿瘤⽣长缓慢、病程极长,从症状开始到确诊常须数年到数⼗年,⽽且临床症状轻微,除了它刺激神经根引起明显的神经痛外,其他症状都不明显,颅内表⽪样囊肿常是影像检查意外发现,因为临床症状不明显或没有临床症状⽽不会⾸先进⾏⼿术处理,往往临床建议定期复查,⽽病灶⽐较⼤、临床症状⽐较明显时则需要⼿术治疗。

【影像学表现】CT表现:①平扫可见类圆形、分叶状囊性低密度肿块,多为⽋均匀的低密度,CT值类似或低于脑着液,⼀般在0HU以下;②边界清楚,周围脑组织⽆⽔肿;③偶可见钙化或脂肪液平⾯;④增强后⽆增强效应;⑤部分⾮典型病灶呈⾼密度或混合密度;⑥肿瘤可溃破,破裂后脂类物质溢出到蛛⽹膜下腔或脑室内,成为移动的脂肪滴,CT表现为极低的脂肪密度,容易与⽓颅相混淆。

右侧桥⼩脑⾓区⼤⽚状不规则肿块,呈明显低密度表现,其CT值为脂肪密度,病灶⽐同层⽪下脂肪密度略⾼,明显低于脑实质密度。

同⼀患者,T2WI像上呈⾼信号表现,增强扫描病灶⽆强化,DWI像上呈明显⾼信号表现。

T1WI像显⽰脑池、脑沟、脑室内点状、条状⾼信号影,FLAIR像(脂肪抑制)上呈低信号表现,上述病例为颅内表⽪样囊肿破⼊脑室、脑池。

【鉴別诊断】:①⽓颅:颅内表⽪样囊肿破裂后脂类物质溢出到蛛⽹膜下腔或脑室内,成为随体位的改变⽽移动的脂肪滴,其形态与所在部位空间形状相适应。

囊性脑膜瘤的MRI诊断及分型

囊性脑膜瘤的MRI诊断及分型

囊性脑膜瘤的MRI诊断及分型包发秀【摘要】目的:分析囊性脑膜瘤的MRI诊断、分型及其对于手术的指导价值.方法:搜集本院2015年7月-2018年1月收治的20例囊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MRI及手术资料,采用Rengachary分型、Nauta分型及Worthington提出的NautaV 型进行分析及总结.结果:20例患者中最多见的发病部位为大脑凸面(11/20),其中13例为Rengachary瘤内型,7例为Rengachary瘤周型;Nauta Ⅰ型6例,NautaⅡ型7例,NautaⅣ型6例,无NautaⅢ型病例,其中1例为Nauta V型;头颅MRI示病灶以不同比例囊实性成份组成,实性成份在T1上为等或稍低信号,在T2上呈等或稍高信号,囊性成份在T1上为低信号,T2上呈高信号,增强扫描病灶的实性成份明显强化,囊性成份未见强化,囊壁17例强化(Ⅰ型6例,Ⅱ型7例,Ⅳ型3例,Ⅴ型1例),3例无强化(Ⅳ型3例).手术中均完整的切除了囊壁,术后病理证实囊壁强化的17例中有2例不含肿瘤细胞(Ⅳ型),囊壁无强化的3例中,1例含有肿瘤细胞(Ⅳ型).术后随访8例,无复发.结论:囊性脑膜瘤少见,术前正确的诊断及MRI分型对手术方案的选择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期刊名称】《放射学实践》【年(卷),期】2019(034)003【总页数】4页(P277-280)【关键词】脑膜瘤;磁共振成像;分型【作者】包发秀【作者单位】810007西宁,青海省人民医院磁共振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R739.45囊性脑膜瘤(即脑膜瘤出现囊变、坏死)较少见,发病率约为1.6%~10%[1],因其含囊性成分,且没有典型的脑外肿瘤的特点时诊断困难,易误诊为脑内其他伴囊变、坏死的肿瘤,包括胶质瘤、转移瘤、血管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等。

搜集本院2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囊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及病理结果,回顾性分析其分型及MRI特点,复习以往文献并加以归纳和总结,旨在提高对该病的诊断准确率,并为手术方案的选择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颅内多发结节性病变鉴别诊断

颅内多发结节性病变鉴别诊断

特异性影像特点: 囊虫病 病灶大小基本一致,形状基本规则,有头 节。 结核瘤 病灶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 脑膜强化明 显。 转 移 瘤 混 杂 异 常 密 度 /信 号 , 可 见 灶 内 出 血 。
检 验 ( 脑 脊 液 )
囊 虫 病
结 核 瘤
转 移 瘤
白 细 胞 正 常 、 略 多 明 显 增 多 正 常 、 略 多
水肿区,注入造影剂后呈整体均匀 结节状、团块状或串珠状强化,病 灶不规则。CT 显示片状、结节状等 或 低 密 度 病 灶 ,直 径 2~20mm; M RI T1 显 示 低 或 等 信 号 , T2 显 示 略 高 或 等 信号。
(2) 成熟期:出现不规则实质性及囊性 病灶(干酪样坏死),周围水肿区仍 明显,注入造影剂后呈整体均匀强化
串珠状病灶居多。脑膜强化明显,脑实质内可有结
节状病灶。
(2) 脑膜脑实质型:脑池、脑裂、脑沟及脑实质均有病 灶,以脑实质内较多。
(3) 粟粒型:脑实质凸面及沟裂内广泛多发小结节病灶, 直径为 2~3 mm,病灶周围水肿不明显。
颅内结核占人体结核病的 1%,脑结核瘤占脑肿瘤的 10~20%,任何年龄均可患病。由于不规则的治疗病 程演变为不典型结核过程,发热时间短且低,中毒症 状不突出,脑脊液变化不典型使之与其他颅内肉芽肿 及转移瘤难以鉴别。
T1 T2
4 肺癌脑转移瘤 MRI
MRI 强化
肺癌
5 肺 癌 转 移 瘤
MRI
肺癌
6 肝癌转移瘤 CT
强化
平扫 强化
7 肺癌脑转移 MRI
MRI 强化
8 肺 癌 脑 转 移
MRI
MRI 强化
9 肺癌脑转移 CT
CT强化

颅内囊肿性病变分类及脉络丛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拉克氏囊肿等颅内正常变异囊肿、各种病因囊肿、肿

颅内囊肿性病变分类及脉络丛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拉克氏囊肿等颅内正常变异囊肿、各种病因囊肿、肿

颅内囊肿性病变分类及脉络丛囊肿、蛛网膜囊肿、皮样囊肿、拉克氏囊肿等颅内正常变异囊肿、各种病因囊肿、肿瘤囊性变部分疾病临床病理、影像表现和鉴别诊断颅内囊肿性病变分类第一类为正常或变异,多无临床表现,经常在体检或因其它疾病就诊时发现,认识此类疾病的作用在于避免过度或者不恰当的治疗。

第二类为各种病因引起的单纯囊肿,包括先天性、外伤性、血管性、感染性等,此类疾病临床症状从轻到重,轻者仅表现为头痛,重者甚至可以引发猝死。

第三类为颅内原发或继发肿瘤的囊性变部分,不在本文讨论之列。

感染类囊肿与普通意义上的囊肿有一些不同之处,亦不在讨论之列。

前两类囊肿的影像表现第一类:颅内正常变异囊肿1、脉络丛囊肿又名黄色肉芽肿。

临床与病理:最常见的神经上皮囊肿,占尸检约50%;侧脑室三角区多见,常双侧发生;体积较小,2~8mm,超过2cm罕见;绝大部分无症状,少数使脑室扩张;脉络丛球内土黄色结节;囊状、结节状或囊实性;被覆脉络丛上皮细胞;内含脂质和脉络丛上皮脱落细胞碎片。

影像表现:CT表现为与脑脊液相等或稍高密度,钙化常见;T1WI等或稍高信号(相比脑脊液),T2WI高信号,F1air序列高信号;羽弥散受限;增强扫描从无强化到明显环形强化、结节状强化。

鉴别诊断:室管膜囊肿:单侧、脑脊液信号、无强化;脉络丛绒毛样增生。

2、室管膜囊肿临床与病理:神经上皮囊肿,较少见;最常见于侧脑室或侧脑室周围(额叶或颍顶叶交界区)脑实质,也可发生于蛛网膜下腔、脑干或小脑;囊壁薄,为室管膜细胞,分泌清亮的液体。

影像表现:侧脑室或脑实质内脑脊液样信号/密度;薄壁;无强化。

鉴别诊断:脉络丛囊肿:双侧;信号与脑脊液不同;强化。

蛛网膜囊肿:蛛网膜下腔;压迫周围结构。

脑室发育不对称:形态。

3、神经胶质囊肿临床与病理:来自神经管上皮细胞,罕见,可发生于任何部位;脑实质内较脑实质外多见;额叶最常见;壁薄,为脉络丛上皮细胞(立方上皮)或室管膜上皮(柱状上皮);囊液为清亮液体,似脑脊液。

核磁共振波普成像MRS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波普成像MRS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核磁共振波普成像MRS在颅内囊性病变鉴别诊断中的应用初泉陆;孟凡荣【摘要】目的:分析不同病理类型颅内囊性病变的核磁共振波普图像特点,寻找特异性波峰,探讨其在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并整理36例由MRI常规平扫、增强及MRS波普采集病灶中心等影像检查发现病灶,后经临床确诊的颅内囊性病变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进行分析(包括脑脓肿4例、脑囊虫病4例、表皮样囊肿5例、蛛网膜下腔囊肿6例、坏死囊变性脑肿瘤17例,其中脑转移瘤7例、低级别胶质瘤6例、高级别胶质瘤4例).结果:6例低级别胶质瘤均出现Lac、Cho峰,显示低NAA峰1例.4例高级别胶质瘤仅显示Lac和Cho峰.7例转移瘤,其中出现Lac峰5例,显示Cho峰6例,显示Lip峰5例.4例脑脓肿除了显示Lac峰,均显示AA峰、Ace峰及Ala峰,1例显示Lip峰;没有显示Cho和NAA峰.5例表皮样囊肿显示Lac峰.5例蛛网膜囊肿中出现低Lac峰3例.脑囊虫病5例,显示Lac、Ace、Ala峰;没有显示AA、Cho和NAA峰.结论:36例病变中仅4例病变不显示Lac峰,因此其不具备鉴别诊断特异性.囊性脑肿瘤17例,出现Cho峰16例,对评价脑肿瘤具有较高诊断特异性.AA、Ace、Ala峰对诊断感染性颅内囊性病变具有较高特异性,其中AA峰的显示提示脑脓肿风险较高.MRS对囊性脑肿瘤、脑脓肿、脑囊虫病的鉴别诊断能提供可靠的特异性信息,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期刊名称】《黑龙江医药科学》【年(卷),期】2017(040)004【总页数】2页(P162-163)【关键词】颅内囊性病变;核磁共振波普成像;鉴别诊断【作者】初泉陆;孟凡荣【作者单位】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磁共振科,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佳木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核磁共振科, 黑龙江佳木斯 15400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2颅内囊性病变(ICD)是一类发病机制复杂,且涵盖范围广泛的常见疾病,能引起人体多种不良症状,严重危害人类健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颅内囊肿 表皮样囊肿 蛛网膜囊肿 胶样囊肿
神经上皮囊肿
表皮样囊肿
来源于皮肤外胚层的先天性肿瘤
好发于桥小脑角、鞍区和四脑室
典型者呈脑脊液密度和信号
也可因含有胆固醇呈很低密度和短T1信号
沿缝隙生长,囊肿不规则
囊肿壁可钙化,不强化
皮样囊肿
好发于四脑室和鞍区 脑实质皮样囊肿少见 很低密度和T1高信号 壁可钙化
蛛网膜囊肿
分真性和假性两种
真性为先天发育异常,即胚胎期蛛网膜分裂为两层,其间为含CSF囊腔,囊肿与蛛网膜下腔间无交通
假性多由创伤、出血、感染等引起蛛网膜粘连所致,囊肿实际上是蛛网膜下腔的局部扩大,与蛛网膜下腔可有交通
蛛网膜囊肿
任何年龄,75%见于儿童
男:女=3:1
形态多样
脑脊液密度和信号
可推压脑组织移位
大者可引起局部颅腔扩大、颅骨变薄 不强化
胶样囊肿
过去认为起源于外胚层,属神经上皮囊肿,近来免疫组化研究认为胶样囊肿上皮具有内胚层起源特点,类似于支气管和鼻腔上皮
占脑室内占位的15%~20%
多见于30~50岁
位于三脑室前部,附着于三脑室顶
胶样囊肿MR表现 MR信号变化多样
多数T1高信号T2低信号 少数可呈下列信号变化T1和T2均为高信号
T1和T2均为低信号
T1低信号T2高信号
信号不均或呈层状
一般不强化,偶可强化
神经上皮囊肿
尸检50%可见小神经上皮囊肿 无症状神经上皮囊肿影像学常见 有症状神经上皮囊肿罕见
主要症状为头疼和癫痫
多见于中年,平均年龄33岁
男性稍多于女性
神经上皮囊肿
可发生于有脉络膜丛和裂的任何部位 侧脑室三角区最常见
脉络膜裂囊肿以海马上裂常见
偶可见于脑实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