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穿刺术前术后护理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1.术前干预措施
(1)穿刺前嘱患者排空大小便。
(2)体位是腰椎穿刺成功的关键点。
穿刺部位为脊椎腰段3-4或4-5腰椎间隙。
协助患者摆“虾米”状体位,使腰椎与腰椎的间隙尽量加宽,应采取侧卧位并尽力将腰部向后凹,将头与双膝尽量靠近。
(3)协助医生穿刺及随时观察患者穿刺过程中的情况。
2.术后干预措施
(1)去枕平卧4-6小时。
(2)观察穿刺处辅料有无渗液。
(3)颅内压较高者不宜饮水,如出现剧烈头痛,频繁呕吐等应及时报告医生。
(4)脑脊液标本需及时送检并关注结果。
(5)术后记录腰椎穿刺椎管内压力;脑脊液性状、颜色和引流量。
(6)观察穿刺前后患者情况,穿刺处辅料有无渗液。
3.并发症观察及处理
(1)腰穿后头疼:发生机制通常是脑脊液放出过多造成颅内压降低,牵拉三叉神经感觉支支配的脑膜及血管组织所致。
腰穿后头疼大多发生在穿刺后24小时,持续5-8天。
头疼部位以前额和后枕部为主,疼痛性质以跳痛和胀痛多见,并伴有颈部和后背痛,咳嗽、喷嚏或坐立位时症状加重,严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和耳鸣,平卧后症状减轻。
(2)神经根痛:针尖刺伤马尾神经会引起暂时性神经根痛,一般不需处理。
(3)脑疝:腰穿最危险并发症,易发生颅内压高的患者。
如颅内压高者必须腰穿才能明确诊断时,一定在穿刺前使用脱水剂。
(4)出血:腰穿出血大多数是因为穿刺时损伤蛛网膜和硬膜的静脉所致,出血量通常较少,而且一般不引起临床症状。
12-腰椎穿刺术的SOP

腰椎穿刺术的SOP
一、目的:建立腰椎穿刺术标准操作规程,确保腰椎穿刺术的规范性。
二、范围:本规程适用于腰椎穿刺。
三、规程:
(一)术前准备
1.病人准备
(1)解释穿刺的目的意义。
(2)术前排空大小便。
2.物品准备消毒盘、2%普鲁卡因,治疗包,无菌手套,腰穿针,标本瓶等。
3.环境准备清理探视人员,关闭门窗,调节适宜室温。
(二)操作要点
1.协助病人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与床板垂直,低头双手抱膝,脊柱尽量后突。
2.取腰3-4椎间隙为穿刺点,也可取上或下一椎间隙。
3.常规消毒皮肤,带手套,铺洞巾。
4.局麻至皮肤深达韧带,垂直缓慢进针,掌握落空点。
5.放液前接测压器,测初压后,收集2~5ml脑脊液送检查。
6.鞘内注药前应先放出同等量的脑脊液,然后再注入药物。
7.术毕将针芯插入再拔针,敷料覆盖。
(三)术后护理
1.术后协助病人躺好,去枕平卧4~6小时,颅内压高者平卧24小时颅内压低者取头低位。
2.监测生命体征,严密观察病人反应及穿刺点有无出血。
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四、参考依据:《诊断学》第五版。
五、附件:无。
腰椎穿刺术技巧

腰椎穿刺术技巧
腰椎穿刺术是一种用于采集脑脊液或注射药物的常用医学操作。
在进行此操作时,医生必须非常小心谨慎,以避免损伤患者的神经系统或引起其他并发症。
以下是一些有助于顺利进行腰椎穿刺术的技巧:
1. 患者的体位:患者需要面向侧面躺在手术床上,将膝盖弯曲并靠
在胸部,这样可以使腰椎间隙扩大,方便医生进行穿刺操作。
2. 穿刺点的选择:在进行腰椎穿刺术时,医生需要选择正确的穿刺点。
通常情况下,穿刺点位于脊柱下方的第四个和第五个腰椎椎间隙之间。
在选择穿刺点时,医生需要避开神经和血管,并确保穿刺点位于腰椎椎体的正中央。
3. 术前准备:在进行腰椎穿刺术之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
身体检查,了解患者的病史和过敏史。
此外,医生还需要准备好必要的手术器械和药物,并确保手术环境的清洁和无菌。
4. 穿刺操作:在进行穿刺操作时,医生需要用局部麻醉药将穿刺点
处麻醉。
然后,医生会插入一根长而细的穿刺针,并逐渐向下穿刺到达腰椎神经的蛛网膜下腔。
当医生感到针头进入蛛网膜下腔时,就可以开始采集脑脊液或注射药物了。
5. 术后护理:在完成腰椎穿刺术之后,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观察,以确保患者没有出现并发症。
患者需要保持卧床休息,并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影响伤口的愈合。
总之,在进行腰椎穿刺术时,医生需要非常小心和精确,以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成功。
通过正确的技巧和术前准备,医生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并保障患者的健康。
腰椎穿刺术

腰椎穿刺术
1.术前护理
(1)如果病人清醒,要向他说明检查的目的和注意事项,术中配合的方法,取得病人的合作。
如果病人存在意识障碍,可以向家属说明检查注意事项。
(2)嘱清醒病人洗澡或清洁背部皮肤。
(3)术前让病人排空小便。
昏迷、神志不清、躁动的病人可遵医嘱予镇静剂。
(4)物品、药品准备:备无菌腰椎穿刺包、无菌手套、标本采集试管、局麻药等。
2.术中护理
(1)让病人取侧卧位,背部与床沿垂直,去枕,低头双手抱膝向腹部弯曲,尽量充分暴露椎间隙。
嘱清醒病人避免咳嗽。
(2)协助医生消毒穿刺部位皮肤,打开无菌腰椎穿刺包,协助医生进行局麻。
(3)协助医生进行穿刺。
穿刺成功后,先测定脑脊液压力,再留取脑脊液标本送化验。
(4)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
生停止穿刺,并协助进行相应处理。
(5)术毕,拔除针头后再次消毒皮肤,以无菌纱布覆盖穿刺点并固定。
3.术后护理
(1)病人去枕平卧4~6小时,头部制动,以预防低颅压综合征。
(2)观察病人生命体征,注意观察有无脑疝的征兆,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配合紧急处理。
(3)嘱病人多饮水,及时补充脑脊液。
(4)如果病人主诉头晕、头痛等,应通知医生给予对症处理。
(5)保持穿刺点清洁干燥,嘱病人24小时内不能洗澡。
如果发现穿刺点出现红肿、疼痛、渗液、发热等异常反应,及时通知医生处理。
腰麻术后病人护理措施

一、引言腰麻,即腰椎穿刺麻醉,是一种常用的麻醉方法,适用于腹部、下肢等部位的手术。
腰麻术后护理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以下是对腰麻术后病人护理措施的详细介绍。
二、术前准备1. 向患者及家属介绍腰麻手术的相关知识,消除其紧张情绪。
2. 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过敏史,评估患者的身体状况,确保手术安全。
3. 术前做好皮肤准备,避免术中感染。
4. 确保患者空腹,防止术中发生呕吐。
三、术后护理1. 体位(1)患者术后应去枕平卧6小时,以减轻腰部压力,防止术后腰痛。
(2)6小时后,患者可采取半坐位,有利于呼吸和血液循环。
2. 生命体征监测(1)术后每小时监测患者血压、脉搏、呼吸、体温,持续观察6小时。
(2)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面色等,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
3. 麻醉平面观察(1)术后6小时内,密切观察患者麻醉平面,防止麻醉药物残留引起低血压、呼吸困难等症状。
(2)如有异常,立即报告医生,给予相应处理。
4. 疼痛管理(1)术后给予患者镇痛泵,缓解疼痛。
(2)观察患者疼痛程度,及时调整镇痛泵参数。
5. 呼吸道管理(1)术后患者可能出现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应及时清理。
(2)密切观察患者呼吸情况,如有呼吸困难,立即报告医生。
6. 尿管护理(1)术后留置尿管,保持尿管通畅,防止尿液逆流。
(2)定期更换尿袋,保持尿管清洁。
7. 饮食护理(1)术后6小时后,患者可进流质饮食,逐渐过渡到普食。
(2)注意饮食卫生,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
8. 活动指导(1)术后6小时后,鼓励患者进行床上活动,如肢体屈伸、翻身等。
(2)术后24小时,患者可下床活动,注意循序渐进。
9. 心理护理(1)术后患者可能出现焦虑、恐惧等心理反应,护士应给予关心、安慰。
(2)告知患者术后康复过程,增强其信心。
10. 出院指导(1)告知患者出院后注意事项,如休息、饮食、活动等。
(2)定期复查,如有不适,及时就诊。
四、总结腰麻术后护理是确保患者康复的关键环节。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腰椎穿刺术,也称为腰穿手术,是一种常见的医疗程序,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和病症。
该术语用于描述一种将医疗器械插入腰椎骨间隙以收集体液样本、注射药物或进行其他治疗目的的过程。
腰椎穿刺术操作需要非常谨慎和精确的操作技巧,以确保安全和有效的结果。
本文将提供关于腰椎穿刺术操作的详细指南。
一、术前准备1. 患者评估:在进行腰椎穿刺术之前,医务人员应详细评估患者的病史、症状和患者的身体状况,以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该手术。
2. 同意书:患者和医生应签署一份详细的同意书,说明腰椎穿刺术的风险和好处以及可能的并发症。
3. 术前准备:患者应在手术前清空膀胱,并换上手术服。
医务人员应提供必要的镇静剂和麻醉剂,以确保患者在手术过程中保持镇静和舒适。
二、操作步骤1. 定位: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技术对患者进行定位,并标记适当的穿刺点。
通常情况下,腰椎穿刺术在第四和第五腰椎之间进行,但具体的穿刺点可能因个体差异而有所不同。
2. 局部麻醉:医务人员应使用局部麻醉药物,例如利多卡因,麻醉穿刺点和周围区域,以减轻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
3. 穿刺操作:医务人员应使用无菌的穿刺针,根据穿刺点的标记进行穿刺。
针头应与脊椎平行插入,并逐渐向下倾斜,直到穿刺进入腰椎骨间隙。
穿刺过程中,医务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以确保操作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4. 收集样本/注射药物:一旦穿刺到达目标位置,医务人员可以使用穿刺针收集脑脊液样本进行诊断分析,或注射药物进行治疗。
在进行这些步骤时,医务人员应确保操作的精确性和无菌性,以避免任何并发症的发生。
5. 穿刺结束及处理:一旦完成样本收集或药物注射,穿刺针应从患者身体中缓慢而逐渐地拔出。
医务人员应根据需要进行适当的处理,例如涂抹适当的药物或胶带来减轻患者的不适。
三、术后护理和监测1. 监测:医务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在手术后的情况,包括血压、脉搏和呼吸等生命体征指标。
他们还应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不适症状。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脑血管病;中枢神经系统炎症;脑肿瘤;脊髓病变;脑脊液循环障碍;
2、治疗性穿刺:了解症状和促进恢复;鞘内注射药物。
【禁忌症】
颅内病变伴有明显颅高压或已有脑疝先兆;穿刺部位皮肤和软组织有局灶性感染或有脊柱结核者;开放性颅脑损伤或有脑脊液漏者;脊髓压迫症的脊髓功能处于即将丧失的临界状态;血小板计数<50×109/L者。
【护理措施】
一、术前护理
1、了解、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以下情况禁做腰穿:
(1)高颅内压或脑疝患儿;
(2)穿刺部位有感染灶;
(3)全身感染性疾病,如败血症,病情为重者;
2、宣教腰穿的目的,重要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措施;
3、测基础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及瞳孔情况并记录;
4、对烦躁不合作患儿,术前30分钟使用镇静剂;
5、对颅压较高,而又必须作腰穿者,术前一定要使用足量的甘露醇方可手术。
二、术中护理
1、对年长儿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信任与合作;
2、协助患儿保持正确体位:
(1)患儿双膝屈曲,使大腿贴近腹部,颈部向前曲,下颌贴前胸,腰部向后成弓形,以加大腰椎间隙,穿刺部位与治疗面垂直;
(2)暴露穿刺部位:两髂前上棘的连线,在第3,4或第4,5腰椎间隙;
(3)消毒范围位穿刺点直径15~20cm;
3、操作过程中密切观察患儿的生命体征、面色,注意保暖。
三、术后护理
1、督导患儿去枕平卧4~6小时,反复向家属强调患儿吃饭、喝水、大小便
等均在床上进
行,必须保持头部低于躯干,发生头痛患儿可采取膝胸卧位;
2、动态监测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意识、瞳孔、呕吐、头痛情况。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

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腰椎穿刺术操作指南一、概述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通过腰部皮下组织和椎骨间隙穿刺,进入脊髓腔或硬膜外腔进行检查、治疗或麻醉的操作方法。
本操作指南旨在提供腰椎穿刺术的详细步骤,以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准确性。
二、适应症腰椎穿刺术适用于以下情况:1、脑脊液检查,如脊髓炎、脑膜炎等疾病的诊断;2、脊髓麻醉和硬膜外麻醉;3、脊髓腔内治疗,如脊髓穿刺引流等。
三、术前准备1、与患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解释,取得患者的同意;2、检查患者的病史和体征,确保患者适合进行腰椎穿刺术;3、测量患者的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4、准备好所需的器械和药物,如穿刺针、消毒液、麻醉药物等;5、提前评估患者的危险因素,如出血倾向、感染等。
四、操作步骤1、让患者保持侧卧位,膝关节弯曲,头部稍微下垂,以充分张开腰椎间隙;2、消毒穿刺部位,避免交叉感染;3、局部麻醉,使用2%利多卡因或其他局麻药;4、用一个透明膜覆盖穿刺部位,以便观察穿刺过程;5、使用穿刺针进行穿刺,注意穿刺方向和深度;6、穿刺针进入硬膜外腔后,检查脑脊液流出情况;7、完成操作后,缓慢拔出穿刺针,观察有无出血等并发症;8、激活血压控制机制,确保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五、术后护理1、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脉搏、呼吸频率等;2、监测患者的疼痛程度,必要时给予适当的止痛药物;3、监测脑脊液引流情况,避免并发症的发生;4、定期检查穿刺部位,观察有无感染迹象;5、给予患者充分的休息和康复时间。
六、附件本文档涉及的附件包括:1、腰椎穿刺术操作记录表2、穿刺针规格和选择指南3、穿刺部位消毒液选择指南七、法律名词及注释1、脊髓腔:指脊椎骨和脊髓软膜之间的空隙,包括硬脊膜和软脊膜。
2、硬膜外腔:指硬脊膜和蛛网膜之间的空隙,脑脊液流动的通道之一。
3、局麻药:局部麻醉药物,用于麻醉局部组织以减轻疼痛感。
4、并发症:指在操作过程中或术后可能出现的意外事件或异常反应。
5、透明膜:通常指聚乙烯薄膜,用于保护无菌环境和观察穿刺过程。
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护理
腰椎穿刺术主要用于血液科血液病的诊断治疗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
【护理常规】
1.术后一般去枕平卧4~6h,颅压高者平卧12h,密切观察有无头痛、恶心、腰痛等反应。
2.站立时出现低血压性头痛,取平卧位,多饮用盐开水。
3.注意穿刺处敷料有无渗液情况。
4.给予心理护理,告知患者腰椎穿刺术对健康无影响,解除患者焦虑及紧张情绪,使患者能积极配合。
【注意事项】
1.颅压过高者不宜做腰椎穿刺术,以避免脑脊液压力的突然变化导致脑疝形成。
2.穿刺部位有化脓感染的禁止做腰椎穿刺术,以免引起蛛网膜下腔感染。
3.穿刺过程中如果出现脑疝症状,如瞳孔不等大,意识不清,脉搏呼吸异常,应即刻停止操作,并向椎管内注入0.9%氯化钠溶液10~20ml,静脉注射20%甘露醇250ml。
【健康教育】
1.术后一般去枕平卧4~6h,颅压高者平卧12h,如有头痛、恶心等症状及时通知医师。
2.由于穿刺针过粗或患者过早起床,可使脑脊液自穿刺孔外漏易引起低血压性头痛,一般发生于站立时,一旦发生此情况,应平卧休息,多饮水或盐水。
一般经1~3d可消失,长的可达10d。
腰椎穿刺术的配合及护理要点

腰椎穿刺术的配合及护理要点一、术前准备:1.与患者充分沟通,向患者解释手术过程、风险及可能的并发症,取得患者的同意。
2.检查患者的腰椎CT或MRI影像学,评估手术可行性和选择合适的穿刺点。
3.术前准备包括检查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血型和交叉配血、胸片等,以排除禁忌症和评估手术风险。
二、配合腰椎穿刺术:1.解除患者的疼痛和焦虑,保持患者的舒适和安静。
必要时,给予镇静药物,但需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
2.保持患者水平仰卧位,并确保患者的脊柱处于最佳曲度和位置。
可使用枕头和床垫进行支撑。
3.协助医生进行局部麻醉,以减少穿刺过程中的疼痛和不适。
麻醉常采用局麻药表面麻醉、局部麻醉和/或静脉麻醉。
4.协助医生进行穿刺,如准备相关器械、开户口、给予指导等。
注意协助医生遵循无菌操作规程,以减少感染风险。
5.在手术中,当医生正在进行腰椎穿刺时,保持患者的仰卧位且不可移动,避免患者的不适或意外伤害。
6.当药物注射进入患者的脊髓腔或椎管时,服从医嘱,并协助患者做出合适的反应,如告知患者按医嘱要求进行相关姿势调整。
三、术后护理:1.注意术后患者的体位和活动。
通常要求患者平躺4-6小时,避免活动过度,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2.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尤其注意血压、心率和呼吸情况的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3.观察患者的腰背部有无渗血、渗液或感染的征象,及时更换敷料并做好伤口护理。
4.密切观察患者的神经状态和下肢运动功能,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向医生报告。
5.控制患者的疼痛。
可以根据医嘱给予镇痛药物,但要注意不超过剂量和频次限制。
6.给予患者相关的康复指导,包括术后的注意事项、禁忌症、并发症的早期干预等。
腰椎穿刺术的配合和护理要点是确保手术成功且患者安全的关键。
医护人员应密切合作,确保手术过程的顺利进行并及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
同时,术后的护理也是保证术后康复的重要环节,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及时给予指导和支持。
腰椎穿刺术穿刺前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术穿刺前注意事项腰椎穿刺术是一种常见的医学检查和治疗方法,常用于脑脊液检查、脊髓麻醉和脊髓造影等。
穿刺前的准备和注意事项对于确保手术的安全和有效非常重要。
以下是腰椎穿刺术穿刺前的注意事项:1.患者检查:在决定进行腰椎穿刺术之前,医生应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特别注意有无腰背部和下肢的神经损伤、感染、出血或其他相关疾病。
2.术前准备:患者应在穿刺前作好充分的准备,如空腹、清洁,穿宽松衣物,并排空膀胱和肠道以减少对穿刺的影响。
对于特殊患者,如孕妇和儿童,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额外的准备工作。
3.细菌感染防控:腰椎穿刺术是一种创伤性操作,易于引起细菌感染。
在进行穿刺前,医生必须彻底清洁穿刺区域,并进行消毒处理,如使用酒精或碘酒消毒。
同时,使用无菌手套和无菌器械进行操作,以减少感染的风险。
4.术前血液检查:在穿刺前,医生通常会要求患者进行一些常规的血液检查,包括血常规、凝血功能、肾功能和肝功能等,以评估患者的全身健康状况,并检查是否存在出血倾向、感染和其他相关风险。
5.抗凝药物管理:对于正在使用抗凝药物的患者,需要在穿刺前停止相应药物的使用。
在停药前,应向患者详细解释停药的原因、时间和方法,并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决定是否需要替代治疗,以确保手术的安全性。
6.术前沟通和知情同意:医生应在穿刺前与患者进行沟通,详细解释腰椎穿刺术的目的、操作过程、可能的风险和并发症,并回答患者的疑虑和提问。
在患者理解并同意的情况下,签署知情同意书。
7.心理关怀:腰椎穿刺术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较为紧张和不适的经历,医护人员应提供必要的心理支持和关怀,帮助患者减轻紧张情绪,增强合作性,使手术过程顺利进行。
8.术中监测:在穿刺过程中,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和血氧饱和度等,一旦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
9.并发症的预防:腰椎穿刺术可能会引起一些并发症,如神经损伤、感染、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等。
医生应在穿刺前充分评估患者的病情,选择合适的穿刺位置和手术方案,并注意规范操作,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腰椎穿刺术后注意事项

腰椎穿刺术后注意事项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通过穿刺腰椎间隙,将针管插入蛛网膜下腔进行检查或治疗的一种医疗操作。
术后需要进行一些特殊的护理和注意事项,来保证患者术后的康复。
首先,术后患者应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活动。
腰椎穿刺术后的患者需要尽量保持平躺的姿势,避免过度活动或扭转腰部,以减少蛛网膜下腔和鞘膜的刺激,防止出现头痛、恶心等症状。
其次,术后患者需要维持液体和食物摄入。
腰椎穿刺术后往往会出现一定的渗漏,可能导致脑脊液的流失,因此患者需要增加液体的摄入,保持良好的水分代谢。
此外,患者的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品为主,避免油腻和刺激性食物,以防止消化不良和腹泻。
第三,术后患者需要定期观察伤口情况。
腰椎穿刺术后,患者的穿刺部位可能会有疼痛、发红、淤血等情况,这是正常的手术反应。
患者应注意观察伤口,并及时咨询医生,避免感染和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第四,术后患者需要避免饮酒和抽烟。
酒精和烟草中的化学物质对伤口的愈合不利,会延迟伤口愈合的时间,增加感染的风险,因此术后患者需要戒烟、戒酒,以促进伤口的康复。
第五,术后患者需要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
劳累和精神压力会加重患者的身体负担,增加伤口愈合的困难,因此患者需要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剧烈运动和过度劳累,以助于术后康复。
此外,术后患者还需要遵循医嘱,定期复诊检查。
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康复护理方案,患者应按时进行复诊检查,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综上所述,腰椎穿刺术后的护理和注意事项主要包括保持卧床休息、维持液体和食物摄入、观察伤口情况、避免酒烟、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压力,以及按医嘱定期复诊检查。
这些措施能够有效保护患者的身体,促进术后的康复。
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

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腰椎穿刺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技术,用于脑脊液检查、医学诊断和治疗等方面。
下面是腰椎穿刺的详细步骤及要点说明。
1.穿刺前准备:-确认患者的明确指征,特别是对于有疑似颅内占位病变或颅脑高压的患者。
-向患者解释穿刺的目的、步骤和可能的并发症风险,并征得患者的同意。
-准备穿刺操作所需的设备和药品,包括针刀、穿刺针、注射器、麻醉药、消毒液等。
-记录患者的基本信息、病史、过敏史等。
2.术前准备:-采取无菌操作,穿戴手套、口罩、帽子和无纺布衣物,为患者铺好无菌巾。
-患者取躺位,可以采用侧卧位或坐位,双腿屈曲,头部向前屈。
-对于需要麻醉的患者,进行局部麻醉,一般选择在L3-L4或L4-L5的椎间孔处。
3.穿刺操作:-先用消毒液清洁穿刺部位,然后进行局部麻醉。
一般采用皮下浸润法,注射麻醉药物。
-抓取穿刺针,针头朝向患者的正中线,插入皮肤向椎间孔方向刺入针孔,同时与患者沟通感觉以确定正确位置。
-当感到穿刺针抵达椎间孔时,要尽量保持稳定,然后调整穿刺角度(30-40度),缓慢将针推进。
-穿刺过程中,与患者保持沟通,注意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以判断是否遇到脊膜或硬脊膜。
-当感到穿刺针穿破硬脊膜时,会感到一种明显的电击样感觉,针进入硬脊膜腔之后,会有脑脊液自针内流出。
-如果需要收集脑脊液样本,可以用注射器采集,同时可继续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和性质。
-拔出针头后,用无菌纱布贴压穿刺点,观察穿刺点是否有渗血。
4.穿刺后处理:-将采集到的脑脊液标本送到实验室进行相关检查。
-护理患者,观察患者的神志、血压、心率、体温等变化。
-向患者解释穿刺后注意事项,包括卧床休息、避免用力活动、避免打呵欠等,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穿刺过程中要细心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包括头痛、眩晕、恶心、呕吐等,及时处理并记录。
-技术要求准确,穿刺点的选择、穿刺角度和深度的调整都需要仔细操作。
-硬脊膜穿破后,针头要停留一段时间,确保脑脊液充分排流,并用透明胶布固定住针头,防止脑脊液漏出。
腰椎穿刺术前术后_护理

颅内压的正常值
成人:80-180mmH2O或 8-18cmH2O
小儿:50-100 mmH2O 或5-10 cmH2O
脑脊液的循环通路
左右侧脑室脉路丛经室间孔→第三脑室→
经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经中孔外侧孔 →蛛网膜下腔→蛛网膜粒→上矢状窦→窦 汇→左右横窦→左右乙状窦→颈内静脉
脑脊液的产生:在中枢神经系统内,脑脊液产 生的速率为0.3ml/min,日分泌量在400-500ml 。其中有参加循环的150-180ml/日 , 脑脊液的流动具有一定的方向性。两个侧脑 室脉络丛最丰富,产生的脑脊液最多。如果脑 脊液产生过多,或循环通路受阻,均可导致颅 内压升高。
脑脊液的作用:脑脊液不断产生又不断被吸收
回流至静脉,在中枢神经系统起着淋巴液的作 用,它供应脑细胞一定的营养,运走脑组织的 代谢产物,调节着中枢神经系统的酸碱平衡。 并缓冲脑和脊髓的压力,对脑和脊髓具有保护 和支持作用。
脑脊液检查
常规:
无色透明(正常)、潘氏试验阴性 潘氏试验阳性提示有感染,红细胞、 白细胞少许 生化正常值 脑脊液糖:2.9-3.9mmol/L 脑脊液蛋白:0.15-0.45g/L 脑脊液氯化钾:120-130mmol/L
脑疝形成
颅内压增高,放脑脊液过多过快时,可在穿刺
当时或术后数小时内发生脑疝,造成意识障碍 、呼吸骤停甚至死亡。 预防:严格掌握腰穿指征,怀疑后颅窝占位者 先做影像学检查明确,有颅压增高征兆者可现 使用脱水剂后再做腰穿。腰穿时缓慢拔出针芯 ,如发现脑脊液压力高,应不放或少放脑脊液 ,并立即给予脱水、利尿治疗降低颅内压。
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和 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下 隙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造 影等。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

腰椎穿刺术护理常规一、概述腰穿为神经系统常用的检查方法之一,用于诊断和治疗。
[目的] 诊断性腰穿可测定脑脊液压力,进行动力学检查,还可进行脑脊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学和细菌学等检查。
[方法] 在蛛网膜下腔注入造影剂,如碘油、碘水,观察椎管有无阻塞和占位性病变。
二、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向病人解释腰穿的目的、方法和术中配合要点,解除病人顾虑,取得合作。
(2)术前洗澡或清洁皮肤,排空膀胱。
(3)神志不清,躁动的病人要给予镇静。
(4)物品准备硬板床,1次性腰穿包,局麻用药,无菌小瓶。
2、术中护理(1)嘱病人避免咳嗽。
(2)关好门窗。
配合医生让病人侧卧、头低、屈膝到胸前,双手抱膝、放松,使穿刺部位充分暴露,腰椎间隙增大,使穿刺顺利,提高穿刺成功率。
(3)协助医生进行手术野皮肤消毒,铺无菌巾,进行局部麻醉。
有脚麻、触电感及时向医生说明。
(4)观察病人的呼吸、面色、心率、意识情况,保持正确体位。
(5)颅内压高的病人不宜过多放脑脊液,防止脑疝。
3、术后护理(1)病情观察①颅内压高的病人,腰穿后要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变化,警惕脑疝发生,倾听病人主诉,如头痛,头晕,及时报告医生。
必要时静脉输注甘露醇后,再行腰椎穿刺术。
②若脑脊液自硬膜穿刺孔处外漏而引起低颅压综合征,可表现为坐起或站立时头痛加重,平卧位头痛减轻,重者会头晕、恶心、呕吐,应采取静脉输入低渗盐水改善症状。
(2)活动与休息术后去枕平卧 6h~8h,颅高压者可适当延长卧床时间,低颅压者取头低位,之后仍以卧床休息为主。
加强生活护理。
腰椎穿刺术及护理研究报告

腰椎穿刺术及护理研究报告
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通过向脊椎内注射药物或抽取脊液来诊断或治疗疾病的医疗技术。
腰椎穿刺通常在腰背部进行,穿刺点位于脊柱的第3到第4腰椎之间,或第4到第5腰椎之间。
腰椎
穿刺术对于正确诊断和治疗脑脊液压力异常、脑膜炎、脑脊液感染、脑脊液出血、脑脊液肿瘤、麻醉逆行性性功能障碍等病症非常重要。
在进行腰椎穿刺术之前,医生应该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并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
患者通常需要保持平躺位,并且可能需要皮肤消毒,并麻醉局部麻醉剂。
医生会用一根长而细的针从腰骨后方进入脊椎,并穿破硬脊膜层,直到达到脊液区域。
在能量输出时,医生会抽取一定量的脊液样本,或者注射药物,或者测量脊液的压力。
完成腰椎穿刺后,患者需要保持平躺位,并且避免剧烈运动,以免引起并发症,如头痛或脑脊液漏。
医护人员应该留意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如感觉异常、运动障碍等,并及时报告给医生。
患者通常需要在暂时休息期后再次进行检查,以确保没有出现并发症。
总结而言,腰椎穿刺术是一种重要的医疗技术,可以用于诊断和治疗多种疾病。
在执行腰椎穿刺术时,医生和护理人员需要仔细了解患者的情况,并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护理人员应密切关注患者的神经功能变化,并及时报告医生。
腰穿术

安置穿刺体位
去枕侧卧,背齐床沿与床板垂直,低头 双手抱膝,腰部尽量后突。
确定穿刺点
一般以3~4或4~5腰椎间隙为穿刺点。
在穿刺点处做记号。
消毒
铺巾
麻醉
检查腰穿物品是否通畅、紧密
用带针芯的穿刺针穿刺
入蛛网膜下腔后拔出针芯
测脑脊液压力
测压管
用试管留取脑脊液
一般收集2~5ml脑脊液送检查。
鞘内注射药物
拔出穿刺针、盖纱布、固定
协助病人去枕平卧
整理用物、记录Leabharlann 护 理观察病情变化
术中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命体征、神 志、面色、出汗、疼痛情况。
术后注意观察病人是否有头痛、 恶心、呕吐、眩晕等情况。
术中安慰病人
术中护理人员在病人旁边适当解释,提醒 病人勿动,必要时协助病人维持姿势。
术后卧位
术后去枕平卧4~6h,24h内不宜下床活动。
腰椎穿刺术及护理
病人准备
向病人解释腰穿目的、过程、注意事项, 消除病人恐惧心理;家属签字同意;做 普鲁卡因皮试;嘱病人术前排大小便, 静卧15~30分钟。
环境准备
环境清洁、无尘,室温不低于200C。注 意遮挡。
医务人员准备
洗手、带口罩、带帽子。
物品准备
常规消毒物品、无菌腰穿包(腰穿针、 5ml注射器、50ml注射器、试管、测压管、 三通管、洞巾、纱布、弯盘)、无菌手套、 局麻药、治疗用药、胶布等。
穿刺部位护理
保持纱布清洁干燥,观察有无渗液、 渗血等情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定义
腰椎穿刺是是神经科临床常用的检查方 法之一,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有重要价值、简便易行,亦比较安全; 但如适应症掌握不当,轻者可加重原有 病情,重者甚至危及病员安全。
适应症
1.诊断性穿刺:可以测定脑脊液压力。进行脊
液常规、生化细胞学、免疫和 细菌学等检查,并可向蛛网下 隙注入造影剂,进行空气或造 影等。
4.清醒病人提供便器,做好各项生 活护理。
谢谢!
术前护理
1.告知病人腰椎穿刺的目的 、方法与注意事项,征得病 人及家属同意。
2.备好穿刺包及压力表等用 物。
3.指导病人排空大小便,放 松情绪,配合检查。
术中护理
1. 指导和协助病人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部位。躁动
不安患者使用镇静剂。
2. 观察病人呼吸、脉搏及面色变化,询问有无不适
感。穿刺时患者如出现呼吸、脉搏、面色异常等症状 时,应立即告知医生停止操作,并作相应处理。 出现脑疝先兆(呼吸异常、瞳孔不等大、意识改变 ),应立即停止放液,并向椎管内注入空气或10- 12ml生理盐水,立即静滴20%甘露醇250ml。
(穿刺后头痛最常见,多发生在穿刺后1— 7天,可能为脑脊液量放出较多或持续CSF 外漏所致低压性头痛。可通过给予静脉滴注 生理盐水,多饮盐水进行改善,并适当延长 卧床休息时间。还可以使用垂体后叶素促进 脑脊液分泌。)
3.注意观察伤口有无渗液与渗出液 性质、颜色及量,保持局部敷料干 燥,24小时内不宜淋浴,以免引起 局部或椎管、颅内感染。
3. 协助医生留取所需脑脊液标本。鞘内给药时,应
先放出等量脑脊液,然后再等量转换性注入药液。
术后护理
1.嘱患者去枕平卧4—6小时.
能耐受者去枕俯卧4-6小时,对避免术后 低颅压性头痛有一定意义。 颅内压高者平卧12-24小时告知患者卧 床期间不可抬高头部,但可适当转动身体 。
2.密切观察病人神志、瞳孔、 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病人有无头 痛、恶心、腰背痛,有无脑疝 及感染等穿刺后并发症。有异 常及时通知医生。
2.治疗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刺:可以引流血性脑脊液、炎性分泌物
或造影剂等,或向蛛网膜下隙注入 各种药物。某种脑膜炎、正压性脑 积水和脑炎时,也可放取适量脑脊 液以降低颅内压和改善临床症状。
禁忌症
1.颅内占位性病变,特别是有严重颅内压增高 者,以及高颈段脊髓肿物或脊髓外伤的急 性期,因前者可引起脑疝,后者可加重脊 髓的受压。
2.穿刺部位的皮肤、皮下软组织或脊柱有感染 时。
3.有出血倾向者。
穿刺部位和体位
1.穿刺部位:以两侧髂棘连线与后正中线的交会处为穿
刺点,一般取第3-4腰椎间隙,有时也可在上一或下一腰 椎间隙进行。
2.体位:嘱患者去枕侧卧于硬板床上,背部齐床沿,头向
胸前弯曲,两手抱膝,双膝向腹部弯曲,要背尽量向后弓 起,使椎间隙增宽,有利穿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