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如下:通假字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扳,通“攀”,牵,引)贤于材人远矣(贤,通“甚”,超过)对镜帖花黄(帖,通“贴”,粘贴)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词义自:自是指物作诗立就(从)闻: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听说)以:以养父母(用来)卒:泯然众人矣(最终)古今异义古: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重点词语解释令:让,使;愿,希望;令作诗;写。
奇:形容词用作动词,对……感到惊奇。
乞:向人求讨或乞求。
重点句子的翻译①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
译:父亲把邻近人家年龄相与的及稍微大些的子女全部招来,让他们拜拜我仲永,让他作诗,并给我仲永题上自己的名字。
②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
译:这首诗以赡养父母、团结同宗族的人为内容。
③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
译:从此,指定物品让他作诗,他能立即写好。
诗的文采和道理都有值得看的地方。
④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
译:同县的人对他感到惊奇,渐渐地请他的父亲去做客;有的人还花钱求仲永题诗。
⑤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译:他的父亲认为这样有利可图,每天拉着仲永四处拜访同县的人,不让(他)学习。
⑥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译:他的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⑦泯然众人矣!译:完全如同常人了。
⑧得为众人而已耶?译:能成为普通人就为止了吗?应该结尾啊!⑨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彼其受之天也,如此其贤也,不受之人,且为众人;今夫不受之天固众人,又不受之人,且为众人未若复吾赋不幸之可晒而因得众人也。
译:那么他本来就是平凡的人,只不过没有得到后天的教育,他天资比一般有才能的人高得多。
他最终成为一个平凡的人,是因为他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
像他那样天生聪明,如此有才智的人,没有受到后天的教育,尚且要成为平凡的人;那么现在那些不是天生聪明,本来就平凡的人,又不接受后天的教育,想成为一个平常的人恐怕都不能够吧?。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
,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归纳1、《与朱元思书》.出处:选自《艺文类聚》,作者是吴均,今存其诗一百三十余首,其中多借自然之物以抒其愤闷抑郁之情;《粱书·吴均传》说他“文体清拔有骨气” 在当时颇有影响,时称“吴均体”。
对当时文坛有很大的冲击。
本文是一片山水名作,作者的题意是写给朱元思的一 封信。
“与”,给。
书,信。
一、重点词语 :1、 风烟俱净 俱:全,都2、 从流飘荡 从:随着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青白色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甚:比得过 奔:飞奔的马5、负势竞上 负:凭依6、蝉则千转不穷 转:通“啭” 叫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戾:到 息:平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经纶:经营反:通“返” 返回9、横柯上蔽 柯:树干二、重点句子翻译1、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译:那空间的烟雾都消散尽净,天和山呈现相同的颜色。
2、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急速的水流比飞箭还快,迅猛的波浪有如飞奔的马。
3、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那一座座高山)凭依高峻的形势争着向上,争着向高处和远处伸展。
4、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译:那些像鸢飞到天上一样极力为名利攀高的人,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就会平息他那热衷功名得禄的心。
5、 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译:忙于经营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也会流连忘返。
6、 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译: 稀疏的树木枝条相互交叉掩映,有时偶尔也见到(一丝)阳光 三、课本内容理解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与朱元思书》1、作者用“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概括富春江的景色。
请说说富春江的山“奇”在哪里?水“异”在哪里?分别突出了“山”和“水”的什么特点?答:写山的“奇”: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从视觉和听觉方面突出了“山”高峻险拔、美丽幽静的特点。
写水的“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用动静结合的方法突出了“水”清澈、湍急的特点。
2、本文兼从视觉和听觉两方面写景,这样写有什么表达效果?答:加深感受,使人如同身临其境3、本文抒发作者感情的是哪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感情?答: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表达了作者热爱大自然、鄙弃功名的思想感情。
4、本文作者是吴均,是南朝梁(朝代)文学家。
统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五柳先生传》1、本文作者是陶渊明,是东晋(朝代)诗人。
2、本文与“不慕荣利”相照应的话是不汲汲于富贵。
3、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答:好读书、性嗜酒、著文章。
4、课文是从那几个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的?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答:课文从思想性格、志趣爱好、生活状况三个方面来刻画五柳先生的。
刻画了一个志趣高洁、率真自然、安贫乐道、淡泊名利的隐士形象。
5、五柳先生“好读书”,为什么“不求甚解”?答:这与他“不慕荣利”有关。
他读书的目的,是寻求一种求知的满足,是精神的享受,所以他“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他既不求名,也不求利,只求精神上得到安慰,他的“不求甚解”是他率真自然性格的反映。
6、“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愿望?答:表达了作者渴望社会风气淳厚朴实,人民生活安乐、恬淡自如的愿望。
7、找出文章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答:文中表现五柳先生性格的语句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
八下部分文言文复习要点
马说(八下p14)一、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1.韩愈,字退之,唐代河阳人,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
他的著作收在《昌黎先生集》里。
2.本文选自《昌黎先生集》里的《杂说》,是其中的第四篇。
(二)文言词语只.辱.(受屈辱)于奴隶人...(指马夫)之手骈死..(指马厩,马棚)之间..(并列而死。
骈,两马并驾)于槽枥不以千里称.(著称)也。
故虽.(即使)有名马一食..(吃一顿。
食,吃)或.(有时)尽粟.(小米,泛指粮食)一石。
食.(通“饲”,喂养)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通“饲”,喂养)也。
是.(这样)马也才美不外见.(通“现”,表现,显现)且.(尚且)欲与常马..(普通的马)等.(等同,一样)不可得.(能,能够)安.(怎么)求其能千里也策.(鞭打,驱使)之不以其道.(方法)食(通“饲”,喂养)之不能尽其材.(通“才”,才能,本领)鸣之而不能通.(通晓,懂得)其意执.(拿,握)策.(马鞭)而临.(面对)之其(难道)真无马邪.(通“耶”,吗)其(恐怕)真.不知.(认识)马也(三)字形字音骈(pián)枥(lì)粟(sù)石(shí)一食.(shí)食.(sì)马者而食.(sì)也外见.(xiàn)二、重点句翻译。
1、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所以即使有了名马,只是如墨在马夫的手里,(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厩里,不把(它)称作千里马。
2、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知道它能日行千里,把它当作普通马来喂养。
3、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xiàn)。
吃不饱,力气不足,才能、特长不能显现出来。
4、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想要跟普通的马等同尚且不可能,又怎么能要求它日行千里呢?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驱使它,不能按照正确的方法,喂养它不能使它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它叫,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文言文)
八年级下册语文复习1.《桃花源记》1)主旨①寄托了自己对社会及政治的美好理想②表达了反对剥削压迫、反对战乱的愿望2)虚词乃见渔人,乃大惊:副词,于是,就。
乃不知有汉:副词,竟然,居然。
的忘路之远近:助词,可译为“的”。
渔人甚异之:代词,代指见到的景象。
具答之:代词,代指问题。
处处志之:助词,无实义。
闻之,欣然规往:代词,代指这件事情。
2.《小石潭记》3.《诗经》二首4.《庄子》二则5.《礼记》二则6.《马说》1)手法借物喻人(托物寓意)的手法:把伯乐比喻为知人善任的贤君,把千里马比喻为未被发现的真正人才,阐述了封建社会中人才被埋没的原因,对统治者不识人才和摧残人才的社会现象进行了抨击。
2)主旨①表达了作者怀才不遇,壮志难酬之情;②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的愤懑和控诉。
3)虚词之虽有千里之能:的,结构助词。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的,结构助词。
马之千里者:结构助词,定语后置标志。
无义。
策之不以其道:它,代词。
食之不能尽其才:它,代词。
而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表转折,但是。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表转折,但是。
执策而临之:表修饰。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表顺承。
其安求其能千里也:代词,千里马。
食之不能尽其材:代词,千里马的。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代词,千里马的。
其真无马邪:难道,表反问,加强语气。
其真不知马也:表推测,恐怕。
策之不以其道:代词。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20.《邹忌讽齐王纳谏》一、中心思想:本文写邹忌从与徐公比美中悟出治国的道理,进而讽劝齐王纳谏,使得齐国大治的故事。
说明了要广开言路、虚心纳谏,才能让人们敢于说真话。
二、人物特点:邹忌:头脑冷静、实事求是、善于思考、足智多谋、善于辞令、勇于进谏。
齐威王:虚心纳谏、明智果断、闻过则改、兴利除弊。
三、字词解释1、讽:劝告。
2、纳:下级对上级的劝言3、修:身高。
4、昳丽:光艳美丽。
5、朝服:早晨。
6、窥镜:察看。
7、孰与:和……比谁……。
8、及:比得上9、旦日:明天。
10、孰视之:通“熟”,仔细。
11、弗如远甚:远不如。
弗:不。
12、美我者:认为……美13、私:动词,偏爱。
14、诚知:确实知道。
15、皆:都认。
16地方:土地方圆。
17、宫妇:宫里的妾侍。
18、左右:侍从。
19、四境之内:全国范围内(的人)。
20、善:好。
21、蔽:指受蒙蔽。
22、面刺:当面指责。
23、谤讥:指责,讽刺。
24、闻:使……听到。
25、间进:偶尔。
26、期年:满一年。
27、朝于齐:朝见。
四、句子翻译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和城北徐公比,谁更美呢?2、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
邹忌仔细地看着他,自己认为不如徐公美;照着镜子里的自己,更是觉得自己与徐公相差甚远。
3、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我的妻子赞美我漂亮,是偏爱我;我的妾赞美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赞美我美,是有事情要求于我。
4、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我知道自己确实比不上徐公美。
5、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由此看来,大王您受到的蒙蔽太严重了!6、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大小的官员,大臣和百姓们,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人,给予上等奖赏;7、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传到我耳朵里的人,给予下等奖赏。
8、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命令刚下达,许多大臣都来进献谏言,宫门和庭院像集市一样热闹;9、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几个月以后,还不时地有人偶尔进谏;10、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内文言文复习资料《马说》和《送东阳马生序》1、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的内容有:艰苦的学习过程和端正的学习态度。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勤奋学习的谦虚求学的态度。
3、围绕“嗜学”二字写了哪两件事?借书之苦。
求教之难。
4、“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得到知识,明白道理。
《岳阳楼记》-----范仲淹(宋)(1)滕子京重修岳阳楼的原因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2)作者写本文的原因是:属予作文以记之。
(3)表现洞庭湖“胜状”的句子: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4)前人之述备矣中“前人之述”指:唐贤今人诗赋。
(5)“迁客骚人”览物之情有两种:悲和喜;作者认为览物之情应该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6)登斯楼也中的“斯楼”是指“岳阳楼”。
(7)“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是指: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
(8)本文中能表现作者阔大胸襟的句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9)在句子“是进亦忧,退亦忧”中,“进”指:居庙堂之高;“退”指:处江湖之远。
(10)《岳阳楼记》中最能表达作者政治见解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11)句子“微斯人,吾谁与归”中“斯人”是指:古仁人。
(12)“迁客骚人”抒发“览物之情”的句子有:一、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二、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
《醉翁亭记》------欧阳修(宋)1.全文的主旨是:与民同乐。
“乐”字贯穿全文。
2.的名句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醉翁亭命名的缘由是: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4、“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通常用来表示什么意思?本意不在此,而在别的方面。
解释“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的'句子是: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语文期末文言文复习资料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八年级下语文期末复习资料文言文基础篇一、常用文言词语解释《与朱无思书》1、从.流漂荡2、水皆缥碧3、猛浪若奔.4、负.势竞上5、互相轩邈..6、泠泠作响7、嘤嘤成韵8、蝉则千转.不穷9、鸢飞戾.天者10、经纶事务者《五柳先生传》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2、每有会.意3、亲旧.知其如此4、造.饮辄.尽5、期.在必醉6、曾不吝情去留7、环堵萧然8、箪瓢屡.空9、宴如也10、不戚戚于贫贱11、不汲汲于富贵12、其言兹若人之俦.乎13、衔觞.赋诗《马说》1、祗.辱于奴隶人之手2、骈.死于槽枥之间3、不以千里称.也4、一食或..尽粟一石5、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6、才美不外见.7、食之不能尽其材.8、策.之不以其道10、鸣之而不能通.其意9、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11、执策.而临.之12、其真无马邪.《送东阳马生序》1、无从致.书以观2、每假借于藏书之家3、走.送之4、不敢稍.逾约5、既加冠6、益慕..圣贤之道7、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8、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9、尝.趋百里外10、援.疑质.理11、礼愈至.12、俟.其欣悦13、负.箧曳.屐14、四支.僵劲不能动15、媵人持汤.沃灌16、同舍生皆被.绮绣17、腰.白玉之环18、右备容臭.19、烨然若神人20、略无慕艳意21、余则袍敝.衣处其间《小石潭记》1、水尤.清洌2、参差披拂3、潭中鱼可百许.头4、怡然不动5、尔远逝6、往来翕乎7、斗.折蛇.行8、其岸势犬牙差互9、凄.神寒.骨10、悄怆幽邃11、以其境过清.《岳阳楼记》1、滕子京谪.守巴陵郡2、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3、乃.重修岳阳楼46、朝晖.夕阴7、百9、然则北通巫峡1 12、若夫淫雨霏霏15、樯倾楫摧.16、18、忧谗.畏讥19、21、沙鸥翔集.22、24、静影沉璧.25、27、居庙堂之高则忧29、或.异二者之为.332、后.天下之乐而乐《醉翁亭记》1、望之蔚然而深秀3、醉翁之意.不在酒5、云归而岩穴暝.6 8、佳木秀.而繁阴9 11、宴酣.之乐12、14、颓然乎其中者17、而不知太守之乐二、通假字1、蝉则千转不穷2 3、食马者不知其能5、食之不能尽其材7、四支僵劲不能动9、百废具兴??????11、玉盘珍羞直万钱(一)阅读《与风烟俱()净,里。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知识点归纳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知识点归纳01 桃花源记本文选自《陶渊明集》。
陶渊明,又名潜,字元亮,五柳先生。
浔阳柴桑(今江西九江市)人,东晋著名田园诗人。
不满当时现实,弃官归隐。
《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都是传世名篇。
重点句子翻译(1)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一天)他顺着溪水行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
(2)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桃花林)生长在溪水的两岸,长达几百步,中间没有别的树,花草鲜嫩美丽,落花纷纷地散在地上。
(3)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渔人对此(眼前的景色)感到十分诧异,继续往前行船,想走到林子的尽头。
(4)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呈现在他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宽广的土地,一排排整齐的房舍,还有肥沃的田地、美丽的池沼、桑树竹林这类(东西)。
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鸡鸣狗叫到处可以听到。
(5)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人们在田野里来来往往耕种劳作,男女的穿戴跟桃花源以外的世人完全一样。
老人和小孩个个都安适愉快,自得其乐。
(6)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里有人)就邀请他到自己家里去做客,设酒杀鸡做饭来款待他。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渔人把自己知道的事一一详尽地告诉了他们,听完以后,他们都感叹惋惜。
(8)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其余的人各自又把渔人请到自己家中,都拿出酒饭来款待他。
(9)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村里的人对他说:“(我们这个地方)不值得对外面的人说啊!”(10)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就顺着原路回去,处处都做了标记。
(11)未果,寻病终。
后遂无问津者。
但(愿望)没有实现,不久因病去世了。
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
一般词语:1.缘:沿着,顺着。
2.夹岸:两岸。
夹,在两旁。
3.数:几。
4.芳:香花。
5.落英:落花。
一说,初开的花。
英,花。
6.缤纷:繁多样子。
7.复:再。
8.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及古诗词归纳复习(完整版)
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 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 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 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 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现对山水风光的热爱,对功名利禄的鄙视,对官场的厌 恶。(重点)
(和普通的马)一同死在马棚里,不能用“千里马”(的称号)去称呼它。
3、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喂马的人不懂它能日行千里而(根据它的食量)喂养它。 4、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驾驭千里马而不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饲养它(又)不让它吃饱以充分发挥它 (日行千里的)才能,(马)嘶叫又不懂得它的意图。 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的不识(千里)马吧!
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遮盖缠绕,摇动低垂,参差不齐,随风飘动。 20.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潭中游鱼约有一百来条,都好像在空中游动,没有什么依靠似的。阳光直射潭底, 把鱼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面上。
21.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顺着水潭向西南方向望去,溪流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又像蛇 爬行那样弯曲,或隐或现,都看得清楚。 22.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溪岸的形势像犬牙般交错参差,无法看到水的源头。 23. 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四周有竹子和树林环绕着,静悄悄的没 有人迹,使人感到心境 凄凉,寒气彻骨,真是太寂静幽深了。 24. 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因为这地方过于冷清,不能长时间地停留,于是就把当时的情 景记下来便离去了。
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3)写食马者的愚妄(平庸浅薄)的句子:
人教版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资料一、通假字1、《与朱元思书》蝉则千转不穷:“转”通“啭”,鸟鸣声。
窥谷忘反:“反”通“返”,返回。
有时见日:“见”同“现”,显现,显露。
2、《马说》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祗”通“只”,只是。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通“饲”,喂。
才美不外见:“见”通“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材”通“才”,才能3、《送东阳马生序》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4、《岳阳楼记》百废具兴:“具”通“俱”,全,皆。
属予作文以记之:“属”通“嘱”,嘱咐。
5、30《诗五首》玉盘珍羞直万钱:“羞”同“馐”美味的食物;“直”同“值”价值。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见”同“现”,出现。
二、古今异义1、《五柳先生传》(1)每有会意..古义:指对书中的意旨有独到的领会。
今已:指领会别人没领会的意思。
(2)亲旧.知其如此古义:旧交,旧友。
今义:过去的,过时的。
(3)因以为..号焉古义:以之为,即“用它做……”今义:认为。
(4)不求甚解....古义:指读书要领会精神实质,不必咬文嚼字。
今义:多指只求懂个大概,不求深刻了解。
2、《马说》(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的古义:同样。
今义:等候;表示复数或列举。
(2)策之不以其道.古义:正确的方法。
今义:道路。
3、《送东阳马生序》(1)走.送之古义:跑。
今义:行(2)尝趋.百里外古义:快步走。
今义:表示趋向。
(3)主人日再.食古义:两次。
今义:又一次。
(4)媵人持汤.沃灌古义:热水。
今义:食物煮后所得的汁水。
(5)卒.获有所闻古义:最终。
今义:士兵。
4、《岳阳楼记》(1)微.斯人,吾谁与归。
古义:没有;今义,细小。
(2)气象..万千古义:景象;今义,大气的状态和现象。
(3)越.明年古义:第二年;今义,下一年。
(4)属.于作文以记之古义:写文章;今义,学生作为练习所写的文章,也可指文章。
(5)去.国怀乡古义:离开;今义,跟“来”相反。
八下文言文复习 超级全面的资料
与朱元思书——吴均一.文言实词1、通假字①窥谷忘反.通意思为:②千转.不穷通意思为:2、古今异义①鸢飞戾.天者古义: 今义:罪过,乖张②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古义: 今义:比喻政治才能3、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①负势竞上.互相轩邈原意:方位名词,上面在文中意思: 动词用作名词②猛浪若奔.原意:奔跑在文中意思:4、其他重点实词①天山共色..②从.流飘荡③水皆缥碧..④天下独绝..⑤急湍甚箭..⑥皆生寒树..⑦互相轩.邈.⑧横柯.上蔽二.翻译句子(1)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 2012海南)(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013百色、2012咸宁)(3)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2012永州)(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2013盐城、2012绥化)三.文意理解(1)作者说:“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这一段山水到底“奇”在哪里?异”在哪里?(2)请从文中找出两个体现览物之情的四字短语。
(3)作者写“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的作用是什么?(2012大连)(4)作者对富阳江沿途风光的印象和评价是什么?五柳先生传—陶渊明文言实词(1)古今异义①造.饮辄尽,期在必醉古义: 今义:制造、创造②曾不吝情去.留古义: 今义:往、到(2)词类活用形容词用作动词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
原意:详细在文中意思:(3)其他重点实词①先生不知何许.人也②因以为..号焉③好.读书,不求甚解④每有会.意⑤亲旧..知其如此⑥或.置酒而招之⑦造.饮辄.尽⑧期.在必醉⑨曾不..吝情⑩晏如..也⑩不戚戚..于贫贱⑩不汲.汲.于富贵⑩其言兹若人之俦.乎⑩衔觞.赋诗文言虚词或置酒而.招之.因以.为号焉以.此自终无怀氏之.民软文言翻译(1)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2)好读书,不求甚解。
(3)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文意理解(1)说说你是否喜欢“五柳先生”,理由是什么?(课后习题)(2)五柳先生的率真体现在哪里?请结合文章的有关内容,简要分析。
八年级(下)文言文复习
• ④有奇字素无备者,旋刻之,以草火烧, 瞬息可成。 • 有平时没有准备的生弊字,立即刻它,用 火烧,一会儿就完成了。
核舟记
明 魏学洢
• 明有奇巧(特殊精湛的技艺)人曰王叔远, 能以(用)径寸之木,为(雕刻)宫室、器 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无、没 有)不因(根据、依据)势象(模拟)形,各具 情态。尝贻(赠送)余核舟一,盖(副词, 表原因)大苏泛(乘船浮行)赤壁云。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戴着高高的帽子)而 多髯(两腮的胡须。这里泛指胡须)者为东坡, 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 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头),左手抚鲁 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 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 各微侧,
• 其两膝相比(靠近)者,各隐卷底衣褶中。 佛印绝(极)类(像)弥勒,袒胸露乳, 矫(举)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zhǚ 相关联、相类似)。卧右膝,诎(同“屈”,弯曲, 使……弯曲)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 臂挂念珠倚(靠)之,珠可历历(清清楚楚 的样子)数也。
• ③表现纵情畅怀、谈笑风生情状的句 子是 • _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__。 • ⑶指出“龙”、“仙”比喻什么? • 比喻道德高尚的人。 • ⑷《陋室铭》是古代散文中的名篇, 作者通过这篇铭文,表达了 • 自己保持高尚节操的愿望和_不慕荣 利、安贫乐道_生活情趣。
• 4.简答题 • ①课文开头结尾都运用了类比的手 法,试分析它们有什么作用。 • 开头以山水类比引出主题,通常陋 室不陋,结尾以古人自比,暗示陋 室不陋
• 5、填空: • ①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 “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 喻指。“千里马”喻指 人才 ;“伯乐”喻 指 善于识别人才的统治者;“食马者” 喻 指愚妄无知,平庸浅薄封建的统治者 。 • ②先有伯乐,而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 乐不常有。要发现人才,爱护人才,否则,人才 就会被埋没,有人才也等于没有人才。课文 中流露的是 • 作者怀才不遇之情和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 才的愤懑和控诉。
八下语文文言文全册复习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复习一、通假字1.转:通“啭”,鸟叫声。
(蝉则千转不穷。
)2.反:通“返”。
(窥谷忘反。
)二、古今异义1.许古义:附在整数词之后表示约数。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今义:或许,应允,赞许等。
2.奔古义:指飞奔的马。
(猛浪若奔。
)今义:奔跑,飞奔。
三、一词多义1.绝:(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绝美,绝妙)(2)猿则百叫无绝(消失,断,停,)2.上:(1)负势竞上(向上)(2)横柯上蔽(在上边)四、词类活用1.任意东西(东西:名词作动词,向东或向西)2.猛浪若奔(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3.负势竞上(上:名词用作动词,向上)4.互相轩邈(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往高处或往远处伸展)5.望峰息心(息:动词使动用法,使……平息)6.横柯上蔽(上:名词用作状语,在上边)五、翻译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翻译:没有一丝儿风,烟雾也完全消失,天空和群山是同样的颜色。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翻译:湍急的江流比箭还要快,那惊涛骇浪势若奔马。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翻译: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
这些山峦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出和远处伸展。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翻译:看到这些雄奇的山峰,那些极力攀高的人就平息了自己热衷于功名得禄的心。
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翻译:看到这些幽深的山谷,那些忙于世俗事物的人就会流连忘返。
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翻译:稀疏的枝条互相掩映,有时还能见到阳光。
六、阅读理解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答: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答:抒发了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流露出对功名的鄙弃,表达了爱慕美好自然,避世隐退的高洁志趣。
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总复习资料
八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总复习及朱元思书一、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1、风烟俱净俱:2、从流飘荡从: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缥碧:4、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甚:比得过奔:5、负势竞上负:6、蝉那么千转不穷转: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戾:息: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经纶:反:9、横柯上蔽柯:二、翻译以下文言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2、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三、阅读课本,答复以下问题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假设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及它有异曲同工之妙?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风光?找出具体语句6、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送东阳马生序一、解释以下加点的词语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致:2、援疑质理援:质:3、益慕圣贤之道慕:4、俟其欣悦俟: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汤:覆: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再: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走:逾约:8、四支僵劲不能动支:9、同舍生皆被绮绣被:二、翻译以下文言句子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2、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3、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
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假设神人。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6、以衾拥覆,久而乃和7、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假设人也。
8、盖余之勤且艰假设此。
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又患无硕师名人及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三、阅读课文,答复以下问题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辛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八年级下册言复习资料一、名句填空(186分,每空1分)1.吴均在《与朱元恩书》中描写水尤清澈的句,“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作者发表议论,流露出对鄙视名利、爱慕自然、归隐避世的高洁志趣的句子: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2陶渊明的《五柳先生传》描绘五柳先生安贫乐道的语句是“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洁,箪瓢屡空,晏如也。
”中与“不慕荣利”相呼应的评论性赞语是“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中“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对我们读书学习很有启示.3.韩愈《马说》中流传千古的名句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中描写“千里马”终身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乎,骈死于槽枥之间!”写出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的句子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写庸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的句子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人们常用“千里马”比喻人才,用“伯乐”比喻发现人才的人。
怀才不遇的人时常感叹的两句话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4.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写自己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的句子是:“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有关刻苦读书的故事还有:“程门立雪、囊萤夜读、凿壁借光、悬梁刺股、孙康映雪、王冕僧寺夜读”。
、刘禹锡在《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的诗句是:“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6.杜牧的《赤壁》一诗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是:“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7.《过零丁洋》中用比喻抒写国破家亡悲哀的句子是:“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初二下册 文言文复习资料
《醉翁亭记》一、基本知识(一)文学常识作者欧阳修,字永叔,号醉翁,晚年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北宋著名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诗词文皆好,散文成就最高。
他继承了韩愈“古文运动”理论,领导了北宋诗文革新运动。
有《欧阳文忠公文集》。
(二)文言词语1.一词多义【秀】(1)秀丽;(2)发荣滋长的意思。
[谓](1)称作,叫作;(2)是。
2.词类活用【名】起名字,命名。
3.古今异义【提携】古义:搀扶,带领。
今义:多指提拔。
4.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水落石出】水位落下,石头显露出来。
形容真相大白。
【觥(gōng)筹交错】觥,酒杯。
筹,酒筹。
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
形容许多人相聚饮酒的热闹场面。
5.常规词语[环]围绕。
[尤]尤其。
[蔚然]茂盛的样子。
[深秀]幽深秀丽。
[回]曲折、迂回。
[翼然]像鸟张开翅膀的样子。
[临]靠近。
[开]这里指消散。
[辄(zhé)]就。
[意]情趣。
[寓]寄托。
[霏(fēi)]雾气。
[归]聚拢。
[暝(míng)][晦]昏暗。
[芳]香花。
[发]生长、开放。
[时]季节。
[负]背。
[伛(yǔ)偻(lǚ)]驼背。
[洌]清澈。
[肴(yáo)]荤菜。
[蔌(sù)]菜蔬。
[杂然]纷纷地。
[陈]陈列,摆放。
[丝竹]丝,弦乐器。
竹,管乐器。
丝竹指音乐。
[弈]下棋。
[酣]尽兴地喝酒。
[颓然]原意时精神不振的样子。
这里指醉醺醺的样子。
[已而]不久。
[阴翳]形容枝叶茂密成阴。
翳,遮盖。
[述]记述。
二、阅读探究1.作者写醉翁亭是怎样落笔,一步步自然入题的?从山落笔,由山写到泉,由泉写到亭,自然入题。
2.第一段的写景顺序是什么?由远到近,由大到小,由山及泉及亭。
3.第一段文字中包含一个成语,这个成语是什么?常用意思是什么?醉翁之意不在酒。
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在彼,或别有用心。
4.“太守自谓也”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引出下文。
5.第一段写了哪两个主要内容?(1)醉翁亭的自然环境;(2)命名缘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八年级下册文言文复习资料与朱元思书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风烟俱净()2、从流飘荡()3、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4、急湍甚箭,猛浪若奔()()5、负势竞上,互相轩邈()()6、蝉则千转不穷()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8、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9、横柯上蔽()二、给下列字注音:缥()湍()邈()泠()嘤()鸢()戾();窥()柯()三、译下列文言句子1、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3、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2、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5、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6、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四、阅读课本,回答问题1、本文总领全文的句子是()2、文中“急湍甚箭,猛浪若奔”一句是写水流势湍急,《三峡》一文中的哪句话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3、文中“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一句表达了作者怎么样的思想感情?()4、请找出文章里具体描绘富春江的“异水”“奇山”的句子()5、从听觉上看,富春江有哪些迷人景色?找出具体语句()5、鸢飞戾天者息心和经纶世务者忘反的原因分别是什么?()五柳先生传一、下列字注音:嗜()辄()吝()箪()颇()褐()汲()觞()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造饮辄尽()()2、箪瓢屡空,宴如也()3、兹若人之俦乎()4、不戚戚于贫贱()5、先生不知何许人也()6、每有会意()7、亲旧知其如此()9、曾不吝情去留()10、环堵萧然()11、短褐穿结()13、以此自终()14、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 ) 15、衔觞赋诗()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2造饮辄尽,期在必醉:3.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4、衔觞赋诗,以乐其志: 5 其言兹若人之俦乎:四、阅读课本,回答下列问题1、五柳先生三大爱好是指什么?()表现了他怎样的性格?()2、文中哪句话是陶渊明归隐形象的总体勾勒,使一位沉默寡言,淡泊功利的隐世名士飘然而生?3、“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表现了五柳先生怎么样的性格特点?马说一.解释加线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3祗辱有奴隶人之手()4骈死于槽枥之间()()5不以千里称也()()6才美不外见()7欲与常马等不可得()()8、一食或尽粟一石()()10策之不以其道()()12食之不能尽其材()()1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14执策而临之()15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二、翻译下面的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3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三、给下列句中加点的\"食\"字注音并释义。
①一食或尽粟一石( )( )②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 )③食不饱,力不足。
( )( ) ④食之不能尽其材。
()( )四、按要求默写:1本文的中心论点(也是领起全文作用的句子)是:。
2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3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或表明愚妄无知,平庸浅薄的统治者对千里马的不公正的待遇的句子)是:4全文的主旨句是(也是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5有一位名人曾说过:“世上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
”由此我们可想到《马说》的一句话:6、美往往存在于平凡的事物当中,有时我们为了刻意的追求完美,往往忽略了身边的美,使其遭受不应有的遭遇,使我们为之遗憾痛心,这种遭遇与〈〈马说〉〉中千里马的遭遇相似,相应的句子是:7.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8.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韩愈怎样的思想?9.作者以千里马喻人才,从文中千里马的遭遇来看,人才展现才华最需要的是什么?10.对对联。
上联:无才难做千里马下联:11.“策之”“食之”“鸣之”是什么句式?作用是什么?12.清代龚自珍的“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与本文所阐述的选拔人才的方法是否一致,试加以说明。
13.古往今来,许多怀才不遇者用自己由衷的笔调,抒写出自己心中的愤慨并流传为千古名句。
请你写出你熟悉的两句,并标明作者和出处。
送东阳马生序一、给下生字注音:嗜()砚()怠()叱()咄()箧()屣()媵()衾()缨()绮()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援疑质理()()3、益慕圣贤之道()4、俟其欣悦( )5、滕人持汤沃灌,以衾以覆( ) ()6、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7、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8、四支僵劲不能动( )9、同舍生皆被绮绣( )11、弗之怠( )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于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4、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5、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7、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8、盖余之勤且艰若此9、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0、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四、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本文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哪些内容。
2、作者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表现了什么?3、用一句话概括第二段的内容4、作者在写自己的清苦生活时,为什么要写同舍生奢华的生活?5、“卒获有所闻”这里的“闻”指什么?6、读完全文;你觉得应该学习作者的什么精神和品质?7、与作者当年的学习条件相比,今天的你有哪些优越的地方?说说现代中学生有怎样的苦乐观?小石潭记一、给下生字注音:篁()卷石()坻()嵁()俶()翕( )悄怆幽邃()()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水尤清冽()蒙络摇缀()潭中鱼可百许头()()以其境过清()()往来翕忽()斗折蛇行()佁然不动()俶尔远逝()悄怆幽邃()()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2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3青树翠蔓,参差披拂。
四面竹树环合,4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四、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小石潭流水淙淙,树蔓青翠,鱼儿在清澈的潭水中畅游,面对如此美景,遭贬而游历于此处的柳宗元却感到,。
(请用第4段中的两个短语,完成填空。
).这句话在文中起何作用?2本文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突出地表现了“小石潭”的什么特点?3如果你能经“时空隧道”返回到唐朝,并与柳宗元在小石潭中相见,听他倾诉内心的郁闷悲怆之情后,说几句劝慰的话。
其中要恰当引述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或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的相关名句。
4、下列是对本文的分析,其中不准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采用未见其形,先闻其声的手段展示小石潭环境的清幽。
B、文中采用了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笔墨经济,语言优美。
C、文章抓住小石潭的景物,从各个方面烘托出“水尤清洌”的特征和小石潭的幽深之美,手法高超,形象生动。
D、本文所写景物,透出作者与同游人的高兴愉悦的心情。
岳阳楼记一、给下生字注音:谪守()衔远山()浩浩汤汤()隐曜()薄暮冥冥()岸芷汀兰()()嗟夫()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增其旧制()()越明年()()百废具兴()属予作文以记之()()春和景明()波澜不惊()把酒临风()巴陵胜状()属予作文以记之()横无际涯()大观()然则()迁客骚人()()去国怀乡()南极潇湘()连月不开()沙鸥翔集()长烟一空()薄暮冥冥()微斯人()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览物之情,得无异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心旷神怡,宠辱偕忘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微斯人,吾谁与归?四.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首段交待了什么内容?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腾子京“谪守巴陵郡”,却仍然“重修岳阳楼”这说明了什么?3、第二段中,“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这句在全文结构上起什么作用?4、写迁客骚人“悲”、“喜”的句子分别是什么?5、表现作者关心国家大事的句子是什么?(表现进亦忧,退亦忧的句子什么?)6、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突出表达作者伟大的政治抱负的句子(与现在“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精神相似的句子。
)7、由'四面湖光归眼底,万家忧乐到心头'这副对联,你能想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两句话8、第五段中“或异二者之为”中“二者”指的是什么?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作者对“二者之为”持什么态度?醉翁亭记一、给下生字注音:滁()壑()琅琊()()辄()瞑()伛偻()()洌()蔌()觥筹()()弈()颓()翳()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环滁()翼然临于泉上()()醉翁之意()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负者()伛偻提携()宴酣之乐()非丝非竹()云归而岩穴暝()()觥筹交错()颓然()太守谓谁()乐其乐()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1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4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5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6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7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四、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1、请写出贯穿全文感情主线的句子。
2、第三段文字一共描绘了几幅图画?分别是什么?核心又是什么?3、“醉翁”的由来是什么?请用文中原话回答。
4、本文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了四时景物的特征。
其中最突出的四句是什么?5、用四个字概括本文的主旨:()用文中原句是()。
(醉乐统一的句子)6、文中与'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相照应的文字是:7、请举出本课的两个成语,并说说现在人们常用它表达什么意思。
8、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满井游记一、给下生字注音:燕地()花朝节()砾()廿二日()脱笼之鹄()靧面()浅鬣()茗()罍()蹇()浃背()曝沙()呷浪()堕事()恶能()二、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冻风时作()局促()土膏微润波色乍明娟然靧面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泉而茗者风力虽尚劲()汗出浃背()堕事()恶能()三、翻译下列文言句子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曝沙之鸟,呷浪之鳞。
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四、阅读课文,回答下列问题⒈朗读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B.花朝节/后C.柳条/将舒未舒D.每/冒风/驰行2下列“之”字词性与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A.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之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郊田之外城居者未之知也C.脱笼之鹄呷浪之鳞D.倩女之靧面髻鬟之始掠3没有用比喻修辞的一句是()A.若脱笼之鹄B.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4找出表明全文主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