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案例

合集下载

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苏教版高一上册语文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进一步掌握“概括要点,提取精要”的阅读方法。

(2)能力目标:了解生物知识,领会本文所阐述的道理对保护我们的生存环境的意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味此篇文章诗意的语言美和作者的美好精神境界。

【教学重点】(1)整体感知文章,理清文章脉络。

(2)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

(3)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写法。

【教学难点】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和体验作者的精神境界。

【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了解文章的作者(3)划出不理解的句子【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一提到狼啊,我们也许都并不陌生。

因为从小我们从文学作品中就接触到了很多狼的形象。

那么同学们,你们谁能说一说,狼在你们心中是怎样的形象啊?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的确,因为狼对我们造成过伤害,所以狼在我们心中已经成了邪恶的化身。

那么,是不是像狼这种“坏蛋”就是我们自然界所不需要的呢?我们一定要反过来将其赶尽杀绝呢?今天,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美国环保主义伦理学家利奥波德的散文作品《像山那样思考》,在这篇文章中,作者记录了一只令他幡然醒悟,毕生难忘的老狼。

那么这究竟是一只怎样的狼,它又能留给作者怎样的深刻体悟呢?现在,我们就来共同走进这篇课文。

二、检查预习1、关于作者——利奥波德2、关于重点字词三、文本分析1、老师先让几位同学来朗读一下课文,其他同学在欣赏他们朗读的过程中思考这样一个问题:本篇文题是“像山那样思考”,那么谁能帮老师把这个题目补充成为一句完整的句子呢?( )像山那样思考( )?明确:(人类或我们)像山那样思考( 人与自然的关系)?2、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明确:缘于那一声“深沉的、骄傲的嗥叫”在第一段,作者在描写狼的嗥叫时,都用了哪些形容词啊?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狼嚎中饱含了狼怎样的情感?明确:“深沉的”、“骄傲的”、“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哀”、“蔑视”;痛苦,反抗3、我们接着往下看,第二段,“每一种活着的东西,都会留意这声呼唤”,看看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狼嗥的有哪些事物?它们的反应是什么样的?明确:留意的事物可以分为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于一类,它们的反应是“明显的、直接的希望和恐惧”;留意的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教案优秀5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教案优秀5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教案优秀5篇板书设计:篇一像山那样思考狼嗥鹿…。

猎人山客观思考“我”希望、恐惧草原高山植被充满生态忧患意识无可挽回地退化大声疾呼生态价值生命意义教学重点:篇二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篇三“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结语。

篇四自私的人类,在付出了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的物质文明的进步,却留下了一个伤痕累累的地球。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开篇时图片留给我们的疑问,可以说已是不解自破。

这就是要求我们自觉地树立起环保意识,树立起平等对待一切的思想,学会“像山那样思考”,使这原本已很脆弱的伤痕累累的地球,不再继续受到伤害。

教学过程:篇五一、导语:大自然,是美的源泉,她崇高而优雅,雄浑而又柔和;时而狂放不羁,时而静谧深远。

面对大自然,郁达夫,高建群们谛听天籁,描写风景千变万化的美;苏轼,柳宗元们感悟自然,咏怀风物的变迁,抒写自己的人生感言;更有的人反思生态环境的恶化,思考在物质文明的今天,人类该如何与自然相处,如何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

这同样也是值得我们去深切关注的。

下面请看一组图片。

(多媒体显示),大家看到了什么?学生回答:1、“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草原;2、茫茫的沙漠;3、北京沙尘暴。

师:你觉得这几幅图画之间有什么联系吗?生答:二、三幅画面有因果关系。

北京的沙尘暴来源于茫茫的沙漠。

师:一、二两幅面呢?生:我觉得这两幅画面好像是同一地方,前者是过去的景象,后者是现在的景象,可能是草原荒漠化了。

师:对,你观察得很仔细。

大家可能不会相信,这两张图片是同一个地方,一个是上世纪八十年代,一个是现在。

短短的一二十年为什么会发生如此大的变化?学生思考、讨论。

生答:1、沙漠的进攻 2、长期干旱、缺少雨水 3、开荒种田致使水土流失。

师:同学们考虑到了一些原因,很不错。

我国曾经有一段时期在极左思潮影响下,草原遭到过人为破坏。

当认识到这一问题的严重性后,我国为保护草原,保护植被做了大量工作,但是每年还有大面积的草原在荒漠化,这中间重要的一点是因为牧民的过度放牧,草原的牲畜承载量超出了它的承受能力。

高一语文《像山那样思考》优质教案及反思(通用9篇)

高一语文《像山那样思考》优质教案及反思(通用9篇)

高一语文《像山那样思考》优质教案及反思(通用9篇)高一语文《像山那样思考》优质教案及反思篇1[教材分析]本课选入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个专题(专题即以篇名命名)的第三个板块--湖山沉思。

这个专题意在让学生领略大自然的无限风光,感受她的深长意味,而板块“湖山沉思”意味着学习本文,不能仅仅停留在欣赏大自然的层面,还要通过自主阅读,钻研文本,进行多角度的交流对话,对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问题进入理性思辨的境界。

梁丰中学的学生有较高的起点,引导他们实现教材编者的初衷是完全可能。

本文内容似浅而实深,需要涵咏品味,文本研习应该是主要学习方式。

本课涉及生态保护问题,但毕竟我们上的是语文课,故只能从语言文字入手去感悟相关的道理。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用诗性语言表达理性思考的写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句来领悟情感、解读文本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理解作者有关生态伦理的思考,确立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认识。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体味关键词句中的细腻深沉的情感。

[教学难点]本文以感性的形式表达理性的内涵,在学习过程中如何披文入情,通过语言感悟作者的生态伦理观是本课的难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课文《像山那样思考》。

预习课文之后大家已经知道,作者的思考是由一种动物--狼--引起的。

在你一贯的印象中,“狼”是怎样的一种动物?大家再一起想想,有哪些与“狼”有关的成语俗语?你还读过什么以狼为主角的寓言、童话?这些词语和文学作品中狼的形象有什么共同特征?在同学自由交流之后小结:人们一贯敌视憎恶着狼,把狼视为竞争者和猎物,随着近现代枪械的产生,狼遭到了灭顶之灾。

人们忽略了这样一个问题,没有狼的世界是否会比有狼的世界更加美好。

今天就让我们“像山那样思考”一下,换一个角度去认识大自然中的狼,或许我们会有一种全新的感悟。

设计这样的导入,主要意图是凸显人类的习惯思维中对狼的认识与文本作者的认识之间巨大反差,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索。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10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10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通用10篇)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

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像山那样思考》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篇1教材分析:《像山那样思考》这篇课文是高中语文新教材苏教版必修一中一篇现代散文,其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是一位美国大地的观察者和思考者他以他的生活经历,用诗意性的语言,独特的写作风格,对大自然进行思考言出在付出生态变化的代价后换取了所谓物质文明的进步,人类没有像山那样对待自己同大自然的关系至于作者在文章中怎样对狼的“嗥叫”进行认识,理清其过程是学生理解的难度所以在设计之时我以尝试的心理在前面问题的基础上有意识的去引导学生的理解,明白文章的主旨从而学会一种新的学习方法和写作方法。

学生能够通过对课文反复研读和思考,结合现在的社会环境,进一步认识作者借用狼的“嗥叫”的深层含义,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加强生态保护意识。

学情分析: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经历与作者的生活环境和经历有很大的差别,不仅表现在国别上,而且更体现在家庭的熏陶上学生在学习这篇文章时,对作者的诗意性的语言、写作风格和采用的意象,可能体会不够深刻,在理解过程中有很大的困难。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课文,理清文章脉络。

2、理解狼嗥含义,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3、体味文中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的思考,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学习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自查生字词注音及重点词语释义。

2、“像山那样思考”又怎样的内涵?3、用一句话说说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4、划出不理解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积累“狼”字成语我们看到的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个动物的成语吗?这些词最大的共同点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的“与狼共舞”这个源自美国经典电影的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的词语,传到中国便成了“与邪恶的人或事物接触”的意思狼,成了“邪恶的化身”,但鲜为人知的是,我们如果再不留意,就将与狼诀别了,为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篇散文《像山那样思考》2、思考文题:谁思考什么?像山那样思考。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完整版)《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创新,提出自己的设计方案或改进意见,培养创新意 识和实践能力。
05 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教学效果回顾及总结
01
02
03
教学目标达成情况
回顾本课教学目标,分析 实际教学效果与预期目标 的差距。
教学方法运用评价
对所采用的教学方法进行 客观评价,总结其优缺点。
学生表现评估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 评估他们的学习状态、参 与度和掌握情况。
养和环保意识。
学科交叉融合
将语文与其他学科进行交叉融合, 如地理、生物等,共同探讨人与
自然的关系。
家庭和社会资源协同育人
家庭阅读指导
引导家长与孩子共同阅读《像山那样思考》,增 进亲子关系,培养孩子阅读兴趣。
社会实践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如环保志愿者、野 外考察等,让学生亲身体验自然之美。
专题讲座与分享
高中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能够理解较为深奥的文
学作品。同时,他们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通过
文学作品来启迪思想、陶冶情操。
02
学生已有知识经验
学生已经学习过一定数量的文学作品,掌握了一定的文学鉴赏方法和技
巧。同时,他们在生活中也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感悟,有助于理解本文
的深刻内涵。
开展环保主题班会或社会实践活 动,让学生了解环保知识,参与
环保行动。
鼓励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节约 资源、保护环境,培养环保责任
感。
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
通过文本中的寓言故 事,引导学生对未知 世界产生好奇心和探 索欲望。
组织学生开展科学实 验或探究活动,培养 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 新精神。
推荐适合学生的科普 读物或纪录片,拓展 学生的知识视野。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完整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像山那样思考》这篇文章的兴趣。

2.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题和背景。

教学内容:向学生介绍作者和文章的背景。

通过问题或引导性问题激发学生对文章主题的思考。

教学活动:1. 开场白:向学生介绍文章的作者和背景。

2. 提问:询问学生对于“像山那样思考”这个主题的理解和想法。

3. 讨论:让学生分享彼此的想法,引导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讨论。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和讨论的质量。

第二章:理解概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提出的概念。

2.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教学内容:解释文章中出现的关键词汇和概念。

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的主要观点。

教学活动:1. 讲解:向学生解释文章中的关键词汇和概念。

2. 阅读理解练习:让学生阅读文章并回答相关问题,以检验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

评估方式:检查学生的阅读理解练习答案,评估他们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程度。

第三章:深入探讨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深入探讨文章中的观点和论据。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式。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教学活动:1. 分析:让学生分析文章中的论据和论证方式,并理解作者的观点。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展开辩论。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和提出的观点,评估他们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第四章:应用与实践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将文章中的观点应用到实际情况中。

2. 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文章中的观点应用到现实生活中。

鼓励学生提出实际操作的方案并进行讨论。

教学活动:1. 思考应用: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文章中的观点应用到自己的生活或工作中。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提出实际操作的方案并进行分享。

评估方式:观察学生的讨论过程和提出的实际操作方案,评估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精选5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精选5篇)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精选5篇)《像山那样思考》篇1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中狼嗥的含义。

2、感悟文章的诗意美和思辨色彩。

3、提高对大自然美景的哲理感悟力。

4、把握作者的生态伦理观念,加强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由狼嗥引出的哲理思考,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难点:“像山那样思考”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导入二、词语积累嗥叫驯服残羹聆听悚然湍急蠕动饿殍艾蒿二、文本研习1、快速地阅读全文。

思考:文章题为“像山那样思考”,那么是什么引发此种思考的呢?即引发此种思考的缘起、缘由。

2、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有哪些事物?他们的反应又是怎样的?3、除了这些事物,还有什么也有感受?是怎样的感受呢?——还有“这座山”,它的反应则是“深刻的”长久的“客观的”。

5、面对这声狼嗥留意的还有谁呢?——是“我”对这声狼嗥的理解,是“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

6、“我”对这声狼嗥的认识,从文中可以很明显地看出是经历了一个过程的,那么一开始“我”是怎样的呢?——先是和芸芸众生一样,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肆意猎杀与破坏。

7、是什么使他的认识发生了转变?——后来看到一只垂死时的老狼眼中的绿光时,作者有所启发,有所意识,有所察觉。

8、让我们齐读第六段,看看作者是如何把这种感性认识、一时触动表述出来的。

——作者通过一段猎杀狼的亲身经历,写出自己的触动。

9、有同学感受到了作者的感受,你是从哪些词句中捕捉到的?——写狼“喜气洋洋地摇着尾巴”嬉戏”,与狼令人难受的、垂死时的绿光形成对比,反衬人的冷酷。

——“一只小狼正拖着一条腿”,让人顿生怜悯之心。

——“无动于衷”的岩石不如说是在指责人的无动于衷。

10、作者有了感性认识之后,又是如何上升为理性认识的?——山失去了狼,鹿因数目过多而死去。

11、有了触动以后,作者又从草原和高山植被的破坏和退化中,进一步得到验证:此时作者意识到要保护环境。

作者的认识从肆意猎杀与破坏,发展到有保护环境的意识,应该说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剑拔弩张的矛盾关系,但人类的印迹似乎还很重。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让学生理解并体会文章的主题思想:“像山那样思考”。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高环保意识。

1.2 教学内容文章主旨: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学会像山一样思考。

文章结构:介绍山的特点、山与人类的关系、思考方式。

重点词汇: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可持续发展。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步骤2.1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文章主旨、阐述山的重要性和思考方式。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事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观点。

2.2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新课,让学生阅读文章,了解文章大意。

步骤二:讲解文章主旨,阐述山的重要性和思考方式。

步骤三:分析具体事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步骤四: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思考和观点。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情况,鼓励积极发言,提高课堂参与度。

评价标准:发言内容准确、表达清晰、思考深入。

3.2 课后作业评价评价标准:内容充实、观点明确、论述合理。

第四章:教学拓展4.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带领学生去山区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山的美丽和神秘。

通过观察和感受,让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章内容,增强环保意识。

4.2 举办一次主题班会让学生围绕“像山那样思考”的主题,进行演讲和分享。

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表达能力。

强调文章的主题思想,提醒学生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5.2 教学反思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自我反思,找出不足之处。

针对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第六章:教学资源与工具6.1 教学资源文章《像山那样思考》文本。

与文章相关的视频资料,如关于山的环境保护纪录片。

参考书籍,如关于生态学、环境伦理学的相关著作。

6.2 教学工具多媒体投影仪:用于展示文章内容、视频资料和图片。

笔记本电脑:用于教师备课和学生作业提交。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完整教案:像山那样思考目标学生群体:初中学生教材:《像山那样思考》教学目标:1.了解并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内容。

2.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自然界的热爱和对生活态度的思考。

教学步骤:1.导入(5分钟)通过引用一句关于思考的名言或给学生出示一幅山的图片,引起学生的思考并激发学生的兴趣。

2.阅读文章(10分钟)将文章分段给学生阅读,每段读完后进行简短的问题讨论,让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内容。

问题:(1)文章的主题是什么?(2)山是怎样思考的?(3)我们可以从山那里学到什么?3.讨论和思考(15分钟)让学生就以下问题进行小组讨论和思考,并组织一名代表进行分享。

问题:(1)你认为山是如何思考的?和我们人类思考有什么不同?(2)文章中提到的山的思考方式对我们的生活有何启示?(3)你通过观察自然界还发现了哪些值得思考的现象?4.总结与拓展(10分钟)让学生总结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思考,并提问学生以下问题来拓展学生的思维。

问题:(1)除了山,还有哪些自然事物具有独特的思考方式?(2)你认为我们可以如何运用山的思考方式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3)思考对人类发展的重要性是什么?5.课堂作业(5分钟)要求学生思考并写出一篇短文,谈谈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和对自然界的思考。

6.教学反思(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和反思,包括教学内容、学生表现、教学方法等,并针对学生的不足之处提出建议和改进措施。

教学资源:1.教材《像山那样思考》2.山的图片或名言3.黑板/白板评价标准:1.学生是否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关键内容。

2.学生是否能进行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3.学生是否能对文章内容进行自主思考和拓展。

4.作业内容是否符合要求和表达清晰。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苏教版必修)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苏教版必修)
生态文学流派
阐述生态文学流派的兴起,以及该流派对《像山那样思考》 的影响,包括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重新审视和文学表达方式的 创新。
类似作品推荐及比较
《瓦尔登湖》
将《像山那样思考》与亨利·戴维·梭罗 的《瓦尔登湖》进行比较,分析两者 在主题、风格和思想深度方面的异同 。
《寂静的春天》
将《像山那样思考》与蕾切尔·卡森的 《寂静的春天》进行比较,探讨两者 在揭示环境问题、倡导环境保护方面 的共同点和差异。
当代社会意义探讨
生态危机意识
分析《像山那样思考》所体现的生态危机意识,以及这种意识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日益严重背景下的现实意义。
可持续发展观念
阐述《像山那样思考》对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启示,以及如何在现代社会中实现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04 思考与讨论环节
CHAPTER
针对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01
02
开展主题辩论或演讲比赛
总结词
通过主题辩论或演讲比赛,可以激发学生的思维活跃 性和语言表达能力,加深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详细描述
教师可以根据文章的主题或观点,设计一场主题辩论 或演讲比赛。在辩论比赛中,学生需要分组并选择支 持的观点,通过搜集资料、整理思路、组织语言等方 式为自己的观点辩护。在演讲比赛中,学生需要独立 准备演讲稿,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通过这些活动 ,学生可以更深入地思考文章主题,提高自己的思维 能力和表达能力。
关键语句解读及感悟
关键语句
“山对狼的看法是客观的、冷静的,它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狼,而是以一种自 然的方式对待它们。”
感悟
这句话表达了尊重自然、顺应自然的思想,人类应该像山一样对待自然,摒弃征 服和主宰自然的观念,与自然和谐共生。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 理解文章的“像山那样思考”的深层含义。

2. 分析并欣赏作者如何运用寓言和拟人手法表现主题。

3. 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 课文朗读与理解: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文章的韵律与情感。

2. 解读:探讨“像山那样思考”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寓言和拟人手法的分析: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寓言和拟人手法表达主题。

4. 重要词语和句式的讲解与练习:讲解并练习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5.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对文章的不同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第二章:教学过程与方法2.1 教学过程1. 课文朗读:让学生通过朗读,感知文章的韵律与情感。

2. 解读:探讨“像山那样思考”的深层含义,引导学生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3. 寓言和拟人手法的分析:分析作者如何通过寓言和拟人手法表达主题。

4. 重要词语和句式的讲解与练习:讲解并练习文中的重点词语和句式。

5. 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对文章的不同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2.2 教学方法1. 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知文章的韵律与情感。

2. 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引导学生提出对文章的不同看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作者的寓言和拟人手法,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技巧。

第三章:教学评价3.1 评价目标1. 理解文章的“像山那样思考”的深层含义。

2. 分析并欣赏作者如何运用寓言和拟人手法表现主题。

3. 掌握文中重要词语和句式的理解和运用。

4.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

3.2 评价方法1. 课堂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小组讨论的积极性。

2. 作业评价:通过学生的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语文教案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了解并关注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共生。

2. 激发学生对课文《像山那样思考》的阅读兴趣。

教学内容:1.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自然环境,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

2. 通过问题讨论,让学生认识到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教学步骤:1. 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环境,提出问题:“你们觉得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怎样的?”2.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

第二章:阅读理解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像山那样思考》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表达能力。

教学内容:1. 课文《像山那样思考》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 课文中使用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教学步骤:1. 教师带领学生阅读课文《像山那样思考》,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

2. 学生回答问题,分享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感悟。

3. 教师提问:“课文中的比喻、象征等修辞手法是如何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作者的观点的?”第三章:讨论与思考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思考并探讨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教学内容:1. 人与自然的关系。

2. 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步骤:1. 教师提出问题:“你认为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自然环境?”2. 学生分组讨论,提出各自的想法和建议。

第四章:实践与应用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的能力。

2. 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

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2. 保护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1. 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课文中提到的保护自然环境的方法和策略,并鼓励学生将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讨论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3. 教师提供相关资源或建议,引导学生进一步参与保护自然环境的实践活动。

教学目标:2. 培养学生的反思能力和自我评价能力。

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案例

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案例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像山那样思考》是苏教版教材新选用的文章。

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的编写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非常重视母语的育人功能,旨在“通过母语教育培养具有责任心的公民,使他们形成国家观念和符合时代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强调“高中教育应注意培养高中生的国家意识、现代公民意识、人类意识等”,“要求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教师在运用这套教材时首先要自己改变观念,从传统的教材教法中实现突破,将目光由狭隘的知识点教学投向更广阔的空间,以“人”的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教学中贯穿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的教育。

当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时,也不能忽略了文本的文学功能,毕竟我们的课堂是语文,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附于文本的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更离不开文学的浸润。

如何将文本的教育功能和文学功能结合起来,即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生:狼和小羊里的狼很邪恶很贪婪。

师:狼来了的故事中的狼呢?生:这个故事中狼虽然不是主角,但从人们对狼的恐惧中也可以看出狼的凶恶可怕。

师:怎么就没有一个褒义词啊?生:(笑)狼本来就不是好东西。

师:是啊,对于儿童来说狼几乎都是凶残、狡猾、邪恶、贪婪的。

(板书)狼的叫声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不是有个成语叫――生:――鬼哭狼嚎。

师:对。

那么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物来说,狼和狼的叫声意味着什么?请大家自读文章第二段。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教学设计,苏教版必修1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摘要:、“像山那样思考”又怎样涵,我们今天就学习散《像山那样思考》,《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收录则随笔【教学目标】()领会所阐述道理对保护我们生存环境义()了生物知识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人与然关系识【教学重】()整体感知理清脉络()体味作者对人与然关系生态伦理思考(3)学习选取性化角表现哲理写法【预习要】、利用工具生词音及重词语释义、“像山那样思考”又怎样涵? 3、用句话说说己对课理、划出不理句子【教学数】课、导入新课我们看到画面上是什么动物啊?(图片)你能说出有关这动物成语吗?这些词共是什么?(感情色彩上)贬义即使我们提到“与狼共舞”这美国电影讲述人与狼和谐关系词语传到国便成了“与邪恶人或事物接触”思狼成了“邪恶化身”但鲜人知是我们如再不留就将与狼诀别了什么会这样呢?我们今天就学习散《像山那样思考》二、作者简介“近代环保父”——奥尔多利奥波德(887—98)美国作生态学土地伦理学这位被称美国环境伦理播种者生共出版三部和五多99年《沙郡岁月》出版是其重要著作《沙郡岁月》记录了作者对然界各种生命彼折射辉映亲知和体悟笔优美思想深邃被誉“绿色圣”《像山那样思考》是《沙郡岁月》收录则随笔三、背景介绍工业革命发展促进了农业发展给人们带了极丰富物质生活但人们却忽视了问题那就是我们人类生存环境高物质追不断向然取以及错误生态观念使我们地球已变满目疮痍森林植被骤减水土流失严重工业三废污染滥捕滥杀滥伐这切做法严重破坏了生态平衡地球面临荒原化危险四、研习课、讨论结构明确部分(3)借助声狼嗥而引起反应将深刻生态伦理表达出二部分(9)讲述狼被猎杀命运以及狼被消灭以留下生态恶三部分(0)启示人们追物质明应该像山那样思考要有生态识、并思考⑴作者对狼看法发生了怎样变? ~6然段从前认然界是被人类明智而高效利用是应多数人提供善这种“善”即是认狼是坏捕食者吃了对人们有用鹿该杀用话说“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听说会放打死只狼机会那种事”“当我很年轻而且正是不动扳机就感到手痒期那我总是认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没有狼地方就味着是猎人天堂” 作者还是这样认吗?他想法是从什么候开始变呢?是不是人闷冥思苦想得出结论?(不是)那作者想法、观是什么候变呢?(“我看见只狼死那天”)再具体哪刻?哪场景触动了作者心灵?“闪烁着令人难受垂死绿光”“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说是新东西”“看到这垂死绿光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这种观” “这种观”是什么观?(从前观)“新东西”又是什么?(新观念对狼罪感)我们憎恶狼是因它伤人类我们对总是念念不忘但我们反想想我们人类伤了多少只狼呢却不曾有人提起我们总讲人类有情有怜悯心怀讲“道德伦理”但当十余种狼地球上永远消失当型台上裘皮衣满世界招摇我们还有何面目向然说人类敬天惜物?我们跟纳粹人皮灯又有什么两样呢?物极必反人类终究会这切付出高昂代价()然界失了狼会怎样? 7~9然段那我们就看看人类肆捕杀狼狼地球上消失等待人类将是什么结局?“那以我亲眼看见州接州地消灭了它们所有狼我看见许多刚刚失了狼山样子看见南面山坡由新出现弯弯曲曲鹿径而变皱皱巴巴我看见所有可吃灌木和树苗都被吃先变成无用东西然则死我看见每棵可吃、失了叶子树只有鞍角那么高这样座山看起就象什么人给了上帝把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活动结那原渴望着事物鹿群饿殍和死艾蒿丛起变成了白色或者就高出鹿头部分还留有叶子刺柏下腐烂” “……疲惫了草原可能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什么说狼消失了草原得不到复原呢狼与草原什么关系?(生物链狼少——鹿多——草光——食草动物灭亡——山秃)是然会报复人类是“……有了尘暴河水把冲刷到海”这句话什么思?人类将不再有(3)什么说狼嗥叫只有山能明白? ~3然段那么归根结底说导致这种种现象原因是什么呢?由人类不善思考缺少客观思考那么谁做到了客观思考呢?(山)哪部分有所体现?(部分)朗二段并思考如下几问题①狼嗥叫有什么特?②不角写狼叫声其表层思是什么?深层含义又是什么?③什么说狼嗥叫只有山明白?()结合全,你从得到哪些启示?可悲是对这只有山明白却极少人类所领悟学你从得到哪些启示呢?(学生谈)还记得这样幅公益广告吗?拍卖滴无污染水株无污染植物当我们味追物质进步而以破坏生态环境代价那留给我们只能是伤痕累累地球要知道人类并不是然主人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伦理角看我们不比座山更高明我们与然万物关系和座山然万物关系并无二致地上切生命包括那些无言和无助、甚至濒临绝迹动物与植物都拥有己不可抹煞生命尊严、履历与故事芸芸众生他们都是然子民任何物种灭绝都势必影响到整生物链平衡都会给这世界带可怕灾难生态环保方面世界上德国和日两国做很德国教科每页左上角都有张然图片用无非就是教育它下代要享受然融入然热爱然而日人更无无刻不环保做着宣传我们欣赏首诗歌《鸟天空消失日子》3、由学生提出己不理句子相讨论五、总结课(学生发言教师总结)、所阐述道理对保护我们生存环境义、明显诗和浓郁思辨色彩七、课作业如你是名环保志愿者请写段宣传。

高一语文4.8《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一语文4.8《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苏教版必修1

高一语文4.8《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苏教版必修1《像山那样思考》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通过文章理解像山那样思考的含义,培养学生建立起和谐的人与自然关系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人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从生态伦理上来看,人并不比一座山高明。

三、教学时数:一课时四、教学步骤:1.导入: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过树林,叶子的沙沙声,突然一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嗥叫声从一个山崖传向另一个山崖,回荡在山谷中。

这给你什么感觉?什么联想?又能否引起你的什么思考?学生讲述。

(害怕,狼会吃人的,会伤害人的。

)我们今天来读一读“近代环保之父”奥尔多·利奥波德《沙乡年鉴》中的一篇随笔《像山那样思考》,了解一下他是怎样思考这一声狼嗥的。

2.作者介绍:奥尔多·利奥波德(1887—1948),被誉为“近代环保之父”——美国作家,生态学家,土地伦理学家,一生共出版三部书和五百多篇文章。

1949年,《沙乡年鉴》出版,是其最重要的著作。

1935年的时候,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以个荒弃了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他和妻子孩子着力于农场上的生态恢复工作。

《沙乡年鉴》则记录了作者在这里自然界中各种生命之间彼此折射辉映的亲知和体悟。

文笔优美,思想深邃。

被誉为“绿色圣经”。

《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中收录的一则随笔。

3.齐读第1小节,对这声狼嗥作者用了哪些修饰语?深沉骄傲不驯服的对抗性的悲鸣这声狼嗥为何深沉而骄傲?为何是不驯服的?对什么不驯服?和谁对抗?我们先把问题留在这儿,看完文章再来思考。

4.自读2、3小节,思考:这声狼嗥,有谁留意了?对他们来说,意味着什么? (幻灯片展示问题)请同学解说。

鹿死亡的警告(面临死亡)松林混战和流血的预言(一场厮杀即将上演)郊狼分得残羹剩饭的允诺牧牛人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遭受损失)猎人挑战(猎杀狼)。

2012高一语文:4.6《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苏教版必修1)(5篇材料)

2012高一语文:4.6《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苏教版必修1)(5篇材料)

2012高一语文:4.6《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苏教版必修1)(5篇材料)第一篇:2012高一语文:4.6《像山那样思考》教案(苏教版必修1) 《像山那样思考》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作为“像山那样思考”专题中的一课,本篇课文意在告诉人们应如何看待自然以及如何和自然和谐相处,教学中不仅应让学生明白狼的生态意义,更应让学生懂得狼只是自然界万物中的一个代表而已,进而让其明白人类应平等地看待自然及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道理。

而作为语文课学生这些认识的获得又必须来源于对文本的研习,决不能撇开文本谈所谓的道理,否则便会上成环保生态教育课,因此在本课的教学设计中特别重视对学生文本研习的指导,强化学生在对文本的研读中明白文章的旨意并进而提高思想认识的意识。

针对本课文本特点,课堂上着重指导学生通过抓关键词、关键句的方法来解读文本,培养其解读文本的能力。

总之,教学中力求体现语文课人文性与工具性相统一的特点。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习本文选取个性化的角度表现哲理的方法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情感目标提升学生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培养学生平等地看待自然万物,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作者对人与自然关系的生态伦理思考2.培养学生通过抓关键句来解读文本的能力。

3.如何让学生认识到人类应与大自然平等的和谐相处四、学情分析课文内容清晰易懂,学生在平常的生活中都能体会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所以本篇课文我们主要是针对学生的特点,抓关键词、关键句来解读文本。

五、教学方法1.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

2.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学案,熟读课文2、教师的教学准备: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分小组,合作讨论和探究七、课时安排:一课时八、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案

《《像山那样思考》教案15(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案》摘要:【学习目标,如“深沉”、“骄傲”、“不驯”、“对抗性”、“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哀更是它用反抗角,留事物可以分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类它们反应共是“明显、直接希望和恐惧”《像山那样思考》教案【学习目标】.整体感知理清“事”与“理”关系.理作者对人与然生态伦理思考加强生态保护识 3.体味诗语言美及作者美精神境界【重难】理把握万物皆平等生态伦理观念.导入新课关狼两成语(生答)和狼有关成语多是些贬义词如狼狈奸狼吞虎咽;狼奔豕突(成群坏人乱窜);狼心狗肺;狼子野心;鬼哭狼嚎(凄厉)学们听狼嚎叫声音吗?请闭上眼睛设想漆黑夜晚群山寂静只能隐隐听到风树林叶子沙沙声突然声狼嗥撕破了这份宁静你感觉如何?(恐怖惊慌)狼这声嗥叫传达了什么讯息你能否懂?由你想到什么?下面我们看作利奥波德是如何出示题目《像山那样思考》PPT二.作者简介(生)奥尔多·利奥波德(887—98)——“近代环保父”美国作生态学土地伦理学环境保护主义先驱被誉“美国新环境理论创始者”、生态伦理父”生共出版三部和五多其他《沙乡年鉴》被誉“绿色圣”《像山那样思考》是《沙乡年鉴》收录则随笔三.题题目是短语根据你对预习请学们把题目补充完整(提示山会思考么?【拟人】它思考什么?怎样思考?【语气召】要谁像山那样思考?)明确(人类应当)像山那样思考(狼嗥叫声隐藏含义)作万物灵人类什么还要屈尊向山学习像山那样思考?山对狼嗥叫声是怎样思考?人又是怎样思考?让我们追寻着狼嗥叫声逐步揭开问题答案首先请学们下哪地方有关狼嗥叫特写?(生答段)三.品赏析1.生齐段划出关键词并思考体会这声音传达了种怎样情感?(喜怒哀乐?)明确对这声嗥叫作者是如何描写?生关键词从体味出这声狼嗥所饱含情感如“深沉”、“骄傲”、“不驯”、“对抗性”、“悲哀”、“蔑视”等表现出这声嗥叫既是狼痛苦哀更是它用反抗角(学生由发言)2.刚才学们谈了己理下面我们看留这声狼嗥都有哪些事物?这声对不生物有着怎样义?(可从出相关词语作答)生段二()明确留事物可以分两类“鹿”、“松林”、“郊狼”、“牧牛人”、“猎人”属类它们反应共是“明显、直接希望和恐惧”;留还有“这座山”它反应则是“客观”它知道这声音里隐藏更加深刻含义3、对这种只有山知道所谓“密”和“隐藏含义”作者什么候开始发现?是开始还是变才有?哪场景触动了作者心灵?(生6节)()明确(生答段4句)看见只狼死开始变才有当看到那“闪烁着令人难受(与前面兴奋形成对比)垂死绿光”作者说“我察觉到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说是新东西”“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这种观”“这种观”是什么观?(没有狼地方味着猎人天堂)“新东西”是什么与前哪些语句致?(说白了就是前面山所领悟到狼嗥“隐藏更加深刻含义”)这种“密看法”和“隐藏含义”究竟指什么? 5、先看作者什么要杀死这只狼?快速4-6段看能否从直接出答案(举手回答)明确社会——“那些年代里我们还从听说会放打死只狼机会那种事”(共识有狼必打)身——“那……狼越少鹿就越多因没有狼地方就味着是猎人天堂” 追问从作者枪杀狼看人类非要置狼死地而快根原因是什么?这体现了人类对然什么态?讨论明确、人从眼前利益出发(狼少鹿多)对牧牛人说狼少牛多可以直接带更多济利益、狼人眼是贪婪狡猾冷酷嗜血狼存对人作万物灵尊严构成了威胁从主观志出发那么“顺我者昌逆我者亡”他要杀死这十恶不赦天敌对然随干涉调节体现了人类对然征、主宰【其实狼没有我们想像那么坏狼是团结动物它不会伴受伤独逃走;狼尊重每对手它每次攻击前都会了对手所以狼生攻击很少失误;而且据说狼生只有伴侣如它伴侣弃它而他就会离开他群体孤独生每当月圆对月悲鸣表达对伴侣思念直至终老生不变它许多优秀品质值得我们人类学习】6.当只狼被杀有没有出现作者期望“天堂”?然界没有狼会怎样?默79节出狼被杀带了哪些恶?明确“鹿径皱皱巴巴树苗被吃鹿饿死”7段运用排比手法连用系列“看见”写出了狼被消灭出现生态平衡遭破坏严重当鹿数量因狼消失急剧膨胀对山说这是种灾难而山灾难终导致了鹿死亡8段用形象语言表明了生态平衡遭破坏恢复艰难“疲惫” 结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作者察觉到“新东西” 山所领悟“隐藏更加深刻含义”(学生总结发言)狼被消灭了山和草原也被破坏殆尽然环境受到毁灭性影响人类也不复存()狼嗥叫声饱含着然生态价值和生命义狼消失味着某种生存状态吹响了告别集结味着我们代失了种生存环境——人类对动物捕杀已造成了草原和高山植被无可挽回退化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作者认识变化程从开始对狼肆猎杀与破坏到识到保护环境那么作者终认识是不是就仅限呢?补充作者从就有着对然浓厚兴趣他近50岁购买了美国被人类榨取殆尽而遗弃名沙乡农场从开始了沙乡长达3年恢复生态平衡探直到世他把己观察与思考写成了《沙乡年鉴》我们这课就选其应该说作者这些实践活动对他认识发展更有启发7.下面我们把节起遍结合作者人生历思考上面刚才提出问题看看作者不断地实践探程认识有了怎样发展?(齐)(请释两句话)人似乎和平而奋斗但如何理“太多安全似乎产生仅仅是长远危险”?人们只顾维护眼前利益、暂安全却带了长远危害人不能了眼前发展而牺牲了与我们和谐共处然“这世界启示荒野”(提问如何理?)这是梭罗名言可以想象下荒野万物都是怎样应该说荒野各种事物都是由生长着他们彼都是平等与和谐(启示)人类是然生态链环我们并不比座山更高明;我们然万物关系和座山然万物关系并无二致;人和然是平等应相尊重;这就是作者由以人类心到平等对待然万物认识发展与提高人类只是然万物生灵种并没有高高凌驾其他事物上权力8、回段思考狼嗥含义?不驯顺、对抗性狼对人类厮杀掠夺反抗苦难是谁罪魁祸首是谁?以聪明人类肆破坏生态平衡遭到灾难报复蔑视对人类目光短浅蔑视因说是骄傲悲鸣对生命权利被剥夺悲怆四、问题探究遗憾是人类往往忽视了狼这声嗥叫忽视了这荒野得到启示因屡遭然报复举出事例?(图片展示)明确发生我们身边沙尘暴酸雨水体污染等看到这幕幕触目惊心画面我们终明白了人类遭报复根原因是什么?(他不知道像山那样思考)人类是怎样思考?山又是怎样思考?()山从生态利益角考虑客观、无私、深刻、长久人从眼前利益角出发主观、私、肤浅、表面讨论学完这你对人与然关系有了哪些新认识?作名学生从环境角我们应当做些什么?和谐社会科学发展今天应该怎样处理人与然关系践行科学发展观?现世界各国已开始重视环境保护像每年六月五日世界环境日还有水日粮食日气象日等提示、不随地吐痰、保护地球上生物 3、用完水及关闭水笼头、多种花、草、树木把打扮更漂亮 5、保护臭氧层 6、不随便丢垃圾 7、垃圾分类 8、回收废电池 9、尽量不排放乌烟 0、不浪费纸张《周易》“天行健君子以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物”厚德物讲就是要有地道宽厚、尊重然品格和人生价值观念要能包容天地万事情操我们应该觉地树立起生态保护识树立起平等对待切思想学会像山那样思考使这原已很脆弱伤痕累累地球不要再继续受到伤害五、作业布置收集有关环保歌曲歌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苏教版必修一《像山那样思考》教学案例一、案例背景《像山那样思考》是苏教版教材新选用的文章。

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苏教版)的编写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非常重视母语的育人功能,旨在“通过母语教育培养具有责任心的公民,使他们形成国家观念和符合时代发展的道德价值观”,强调“高中教育应注意培养高中生的国家意识、现代公民意识、人类意识等”,“要求学生在‘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等五个方面获得发展”。

教师在运用这套教材时首先要自己改变观念,从传统的教材教法中实现突破,将目光由狭隘的知识点教学投向更广阔的空间,以“人”的教育为根本出发点,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根本目标,在教学中贯穿道德情操、价值观念的教育。

当我们强调“以人为本”的理念时,也不能忽略了文本的文学功能,毕竟我们的课堂是语文,学生读写能力的提高必须依附于文本的学习,人文素养的提高更离不开文学的浸润。

如何将文本的教育功能和文学功能结合起来,即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像山那样思考》是美国著名生态学者和环境保护主义的先驱奥尔多·利奥波德阐述环境观的作品,是一篇哲理散文,编者将这篇文章作为“像山那样思考”这一模块的最后一则文本,意在引导学生在“谛听天籁”“感悟自然”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人与自然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现代意识,充分体现了人文性教育的宗旨。

另外,文本本身是哲理散文,是文学作品,课不能上成纯粹的环境教育课。

二、案例描述预习要求:通读全文,理清写作思路。

掌握字词。

课时安排:一课时师:同学们,大家小时候都听过有关狼的故事吧?生:(很有兴趣)听过。

师:你们都听过哪些狼的故事呢?生:我听过狼外婆的故事。

生:我听过小红帽的故事。

生:还有狼来了的故事。

生:狼和小羊的故事。

生:东郭先生和狼。

师:真不少,古今中外都有了。

那这些故事中的狼有什么特点呢?生:狼外婆很狡猾。

生:东郭先生救的狼非常凶残。

生:狼和小羊里的狼很邪恶很贪婪。

师:狼来了的故事中的狼呢?生:这个故事中狼虽然不是主角,但从人们对狼的恐惧中也可以看出狼的凶恶可怕。

师:怎么就没有一个褒义词啊?生:(笑)狼本来就不是好东西。

师:是啊,对于儿童来说狼几乎都是凶残、狡猾、邪恶、贪婪的。

(板书)狼的叫声也是令人毛骨悚然的,不是有个成语叫――生:――鬼哭狼嚎。

师:对。

那么对于其他人或其他生物来说,狼和狼的叫声意味着什么?请大家自读文章第二段。

(学生自读,并划出相应语句)生:对鹿来说,狼是死亡的警告,对松林来说,它是半夜里在雪地上混战和流血的预言,对牧牛人来说,是银行里赤字的坏兆头,对猎人来说,是狼牙抵制弹丸的挑战。

师:那么,鹿、松林、牧牛人对狼应该怀着怎样的情绪呢?生:恐惧,害怕。

师:猎人呢?他本来就是打狼的,他会对狼怀着怎样的情绪?生:从作者的用词“抵制”“挑战”来看,猎人打狼是十分艰难十分危险的,因此猎人对狼应该也是怀有恐惧的。

师:你能结合文中的具体词语分析思考,很好。

儿童、鹿、松林、牧牛人甚至猎人对狼都充充满了恐惧。

(板书)但是,有没有例外呢?生:有,郊狼。

师:“郊狼”又称草原狼或丛林狼,它和山野中狼是一种合作关系,它听到狼嗥只会充满期待。

其他还有吗?请大家仔细阅读文章。

生:还有“山”。

文章第二段最后说“只有这座山存在着,从而能够客观地去听取一只狼的嗥叫。

”师:山的态度例外。

那山对狼到底是什么态度呢?这一句话并未明说。

下一段有没有明说呢?生:也没有。

但“隐藏的含义”“秘密的看法”可以看出山对狼的态度和人、鹿等不一样。

师:我们已经看出山对狼的态度不一样,但作者又不明说,这种写法叫什么?生:设置悬念。

师:对。

那就让这个问题先“悬念”着吧。

我们继续上面的问题,还有没有谁的态度例外呢?生:作者自己。

师:作者的态度是一直与别人不同吗?生:作者开始也是对狼充满着恐惧的。

师:你说这话有依据吗?生:有,在第三段开头作者说“我自己对这一点的认识,是自我看见一只狼死去的那一天开始的。

”师:很好,我们学课文就是不能脱离文本。

请大家继续往下看文章,然后用最简洁的语言概括是什么事使作者改变了看法。

(学生读文章)生:作者一次和朋友去打狼,看到了一只垂死的狼,改变了看法。

师:很简洁。

打狼的行动说明人们对狼的恐惧已上升为了――生:仇恨。

师:(板书“仇恨”)这一点好理解,但究竟是什么使作者改变了看法呢?生:是老狼的母爱感动了作者。

师:是吗?生:我不同意,文章并没有写老狼如何掩护小狼,而且本文的主题也不是赞颂母爱。

师:很好,你不仅能从具体语句入手分析,还能结合文章的主旨,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分析文章的方法。

生:我认为是狼的眼睛使作者改变了看法。

文章第六段说:“正好看见它眼中闪烁着的、令人难受的、垂死的绿光。

这时,我察觉到,而且以后一直是这样想,在这双眼睛里,有某种对我来说是新的东西,是某种只有它和这座山才了解的东西。

”还有本段最后“在看到这垂死的绿光时,我感到,无论是狼,或是山,都不会同意这种观点”。

师:狼是作者参与打死的,作者为什么又会觉得狼的眼光“令人难受”呢?这时候的狼眼里流露出的是什么呢?生:是垂死的绿光。

生:是闪烁的垂死的绿光,闪烁是狼垂死时求生的本能,正是这求生的本能让作者意识到狼也是一个生命,是大自然中一个普通的生命,它应该和我们一样有生存的权利。

师:说得非常好,狼应该和我们一样有生存的权利。

可是多少年来,狼一直是人类的死对头,人们一直在努力消灭狼。

然而,消灭了狼又带来了什么样的后果呢?请大家再读文章。

生:消灭了狼,造成了鹿群的泛滥,使山坡变得皱皱巴巴,灌木和树苗被吃掉,整座山“像什么人给了上帝一把大剪刀,并禁止了所有其他的活动”。

生:“一片被太多的鹿拖疲惫了的草原,可能在几十年里都得不到复原。

”生:“牛群也是如此。

”师:除了课文里说的,你们还知道类似的例子吗?生:在美国阿拉斯加草原上,人们曾经为了养羊消灭了狼,后来羊群也泛滥成灾,只好又引进了狼。

生:我看过曹文轩的小说《山羊不吃天堂草》,里面写道明子家养羊,后来村里养羊的人家多了,草不够吃了,明子一家只好带着羊到很远的地方去找草。

师:是的,羊群的泛滥也会成灾的,它会破坏草原植被,特别是一种山羊,不仅吃草,还将草根刨起吃掉,对草原的伤害尤其严重。

游牧民族之所以“游牧”,就是要给草原一个喘息的机会,可是羊太多了,怎么“游牧”草原也无法喘息。

生:草被吃光了,草原就会沙漠化,就会带来沙尘暴,从而破坏环境。

师:是的,最终结果是破坏环境。

(板书)我们身边有哪些破坏环境的做法呢?生:工厂随意排放污水,污染了小河,我们周围几乎看不到清澈的小河了。

生:还有我们的天空,总是灰蒙蒙的,是工厂、汽车排放的废气造成的。

生:现在的癌症多了。

师:这是我们自己造成的恶果。

再说说我们自己吧,你有没有破坏环境的做法?生:我用草稿纸很浪费,常常只用一面便扔了,造纸要砍伐森林,所以我的浪费也可以说是破坏了环境。

生:我有时乱扔垃圾。

师:前几天开校运会,我看到有个保洁员一直在捡垃圾,这些不都是你们扔的吗?同学们,解决环境问题要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能不能做到啊?生:能。

师:其实,环境的问题并不是个新的话题,我们一直是在高喊“保护环境”的,可是收效甚微,大家有没有想过其中的原因?问题正是出在“保护环境”四个字上,我们一直将自己放在大自然主宰的位置上,我们按自己的需要“改造环境”、“保护环境”,当初打狼时我们不就认为这是在保护环境吗?作者作为一个环境主义者,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一个新的高度――人类只是大自然的一个组成部分,人类和自然应该和谐相处,人类不能以自己的主观意识影响自然、破坏自然,这也就是“山”的思考,如果我们都能“像山那样思考”,环境问题的解决也许会容易得多。

(板书) 师:这篇文章谈的是环境问题,但并不是学术论文,而是一篇哲理散文,是文学作品,是用文学的笔法表现环境的主题。

文学的笔法表现在哪些地方呢?再读文章。

生:环境问题这一主题是抽象的,但作者是用狼嗥这一具体事件引出抽象话题,并且全文都围绕狼来写,通过写对狼的态度来阐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这一主题,这就是文学手法。

生:文章中写狼时又有许多具体的描写,比如写狼的眼睛,这也是文学手法。

生:作者还具体描写了消灭了狼之后山的样子,触目惊心。

生:文章首尾照应,以狼嗥开头,又以狼嗥结尾,这是一种文学的构思。

生:文学的构思还体现在设置悬念上,开头说山“客观”,有“秘密的看法”,就是设置了悬念,后文是含蓄地回答了这一问题。

生:作者还设计了贯穿全文的线索,这就是对狼的嗥叫要像山那样思考。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这些都是文学的手法,用文学的手法来写抽象的话题更能给人鲜明的印象,强烈的震撼,使读者更容易接受。

作者奥尔多·利奥波德被称为“一个热心的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和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

”课外建议大家阅读姜戎的《狼图腾》,这本书是用小说的形式,从历史的高度阐释了自己的环境观,强调了人与自然只有和谐相处才能共同发展,与《像山那样思考》有异曲同工之妙。

另外,请大家把这种全新的环境观向你身边的人介绍,尽我们最大的努力去改变现状,去维护人与自然的和谐。

附:板书具体事件引出抽象话题凶残沙尘暴具体描写狼狡猾恐惧打狼保护环境文学手法首尾照应贪婪环境破坏设置悬念人和自然的和谐设计悬念三、案例反思本堂课着重解决了两个问题:更新观念,强化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提升人文素养;品味语言,学习文学创作技巧,提高写作能力。

笔者任教时,力求将文本的分析和生活现状的反思特别是自我反思结合起来,让学生从内心深处真正建立起一种全新的环境观,并意识到自己肩头的责任,应该说这一点上基本达到了预设的目标。

本课课程是语文,教学文本也是文学作品,笔者教学中也注重了文本的分析,前半节课解决第一个问题时,充分重视了让学生阅读文本,最后又让学生从文学的角度分析作品的特色,但仍觉得两个教学目标没能做到水乳交融。

新课标将语文教学的人文性和工具性解读为一枚硬币的两面,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但在课堂上真正能将这两方面揉合得不着痕迹,还是一个需要大家群策群力共同解决的问题。

第 11 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