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基础强化训练:(22)古代诗歌鉴赏 形象

合集下载

最新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最新高考语文第一轮复习第2部分  专题2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A.弯弓射鸿、麻衣冲风、饮酒高歌都是诗人排解心头苦闷与抑郁 的方式。 B.诗人虽不得不接受生活贫穷的命运,但意志并未消沉,气概仍然豪 迈。 C.诗中形容春柳的方式与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相同,较 为常见。 D.本诗前半部分描写场景,后半部分感事抒怀,描写与抒情紧密关 联,脉络清晰。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步
第二步
3.(2017·全国Ⅲ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第(1)~(2)题。(11分)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 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②有风情,十首秦吟③近正声④。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⑤歌行。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参考答案 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对仗工稳,用典精当,语 言雅丽平整;②这几句诗则采用了民歌俚曲的表现手法描写田野风 光和劳动场景,语言通俗浅显,清新流畅。
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一步
第二步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和表达技巧的能力。《酬乐天 扬州初逢席上见赠》是唐代刘禹锡创作的一首七律。作者表达了 对自己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的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怀旧空 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用典精当;“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 万木春”对仗工稳;整首诗歌用语雅丽。而本诗明白如话,并未用新 奇的语句,而是套用田园诗的一贯意象与写法,令人有一种熟悉感。 用清新的色彩和简洁的线条勾勒出插秧时节连州郊外的大好风光, 在工整的构图上穿插进活泼的动态:冈头花草崭齐,燕子穿梭飞舞, 田埂笔直如线,清水粼粼闪光。农妇穿着白麻布做的衣裙,农夫披 着绿草编的蓑衣,白裙绿衣与绿苗白水的鲜明色彩分外和谐。这几 句笔墨虽淡,却渲染出南方水乡浓郁的春天气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训练:古代诗歌鉴赏(含答案)

专题十九古代诗歌鉴赏训练一鉴赏形象1.阅读下边这首唐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送邹明府游灵武①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说明】①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归纳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做简要剖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咏怀八十二首(其七十九)阮籍林中有奇鸟,自言是凤凰。

清代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

适逢商风① 起,羽翼自摧藏。

一去昆仑西,何时复回翔。

但恨处非位,怆悢② 使心伤。

【说明】①商风:秋风。

②怆悢 (li ng)à:伤心。

诗中“清代饮醴泉,日夕栖山冈。

高鸣彻九州,延颈望八荒”四句表现了“凤凰” 如何的品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阅读下边这首诗,而后回答下列问题。

与歌者米嘉荣①(唐 )刘禹锡唱得《凉州②》不测声,旧人唯数米嘉荣。

近来时世轻前辈,好染髭须过后生。

【说明】①米嘉荣:中唐有名的歌唱家。

②凉州:是拥有奇异之调的曲子。

归纳米嘉荣的形象,并简要剖析。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规范训练(含答案)

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鉴赏诗歌的形象》规范训练(含答案)

第二元古代诗歌鉴赏第一节鉴赏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水调歌头平山堂①用东坡韵[南宋]方岳秋雨一何碧,山色倚晴空。

江南江北愁思,分付酒螺红。

芦叶蓬舟千重,菰菜莼羹②一梦,无语寄归鸿。

醉眼渺河洛③,遗恨夕阳中。

洲外,山欲暝,敛眉峰。

人间俯仰陈迹,叹息两仙翁④。

不见当时杨柳,只是从前烟雨,磨灭几英雄。

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

【注】①平山堂:在今扬州西北蜀岗上,为欧阳修所建。

②菰菜莼羹:相传张翰在外作官时,见秋风起,想起了家乡的菰菜、莼羹和鲈鱼脍,就辞官归乡。

③河洛:泛指为金兵所占领的广大中原地区。

④两仙翁:指欧阳修和苏轼。

(1)在这首词中,词人写了哪几种“愁”?请简要概括。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洲外”三句,词人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一幅什么景象?从“天地一孤啸,匹马又西风”两句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①孤独漂泊,思念家乡,令人神伤;②中原未复,山河破碎,令人慨叹;③时光易逝,世事无常,令人感喟;④怀才不遇,功业未成,颇感失意。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知识清单-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含解析)

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形象所谓形象就是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对于叙事诗而言,诗中的“人”和“事”是形象;对于写景诗、状物诗而言,诗中的“景”和“物”是形象;对于抒情诗而言,诗中的“抒情主人公”是形象。

近年来从考查题型来看,高考主要从以下三大角度命题:人物形象鉴赏、事物形象鉴赏、景物形象鉴赏。

题型一鉴赏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有两类。

一类是主人公形象,即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

如《氓》刻画了勤劳善良而又清醒刚烈的女主人公形象。

王昌龄的《出塞》塑造了戍边战士忠心报国、献身边塞的形象。

另一类是诗人形象。

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古典诗歌中的人物形象一般不如小说中的形象丰满、完整,对其描绘可以是一个神态、一个笑容、一个动作、一个微妙的心理变化,或者一组人物的语言、声音,或是一个典型的细节,等等。

这些形象往往以片断的形式表现出来,需要读者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去进一步补充。

教材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九类人物形象形象类型举例分析忧国忧民,心系社稷“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描写了一片萧条的景象,展现了诗人忧国忧民、心系社稷的形象。

历经磨难,坚持追求“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屈原《离骚》)展现诗人不愿同流合污、执着追求真理的志士形象。

胸怀宽广,豪放洒脱“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定风波》)让我们看到一个在风雨中拄着竹杖、穿着草鞋、吟啸徐行、豪放洒脱的词人形象。

征战沙场,保家卫国“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前军夜战洮河北,已报生擒吐谷浑”[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中我们仿佛看到了一群英勇作战的战士们,即使战争的艰辛与磨难,也不能改变他们保家卫国的雄心壮志。

寄情山水,热爱田园“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三)》],表现了一个归隐田园、从事农耕、热爱田园生活的诗人形象。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第二部分古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课件

同友人游青溪 王永彬 溪声引我入村烟,纡曲山盘古洞天。 苍石堆云撑峭壁,碧涛溅雪拥飞泉。 煎茶小憩清凉界,问柏能知魏晋年。 嘱咐同人归去早,此间住久恐成仙。 有人评价这首诗“于平凡之处翻出新语,于平凡之景中翻出新意”, 请结合颈联和尾联简要赏析。 答案:这两联将平凡的景象写出了新意。颈联充满神奇的想象, 不说柏树栽种于魏晋时期,而说它能讲述魏晋间的故事(此处化用 《桃花源记》“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原本枯燥的时间交代,笔 锋一转就写出了新意。尾联则借嘱咐同伴之趣话,侧面烘托这人间 仙境之优美迷人,写法也很新颖。
-12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2.羁旅行役诗 羁旅行役诗也被称作“羁旅思乡诗”,主要写客居他乡的游子漂泊、 凄苦、孤寂的心境以及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羁旅行役诗,一般 是从旅人身边的景物写起,由眼中所见、耳中所闻勾起心中所感, 如对月思亲、对月怀远,进而触发诗人对遥远故乡的眺望、对温馨 家庭的憧憬。如李白的《春夜洛城闻笛》、崔颢的《黄鹤楼》、 王湾的《次北固山下》。
-13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基本特征] 意象——大雁、望月、客居、佳节、羌笛、关山、鹧鸪、长亭、 古道、夜雨、孤灯、落月、黄叶、霜天、阳关等。 情感——思念、离愁、哀怨,厌恶战争,渴望团聚;歌颂友情,追怀 往昔,拳拳眷恋,殷殷劝勉。 技巧——借景抒情、渲染烘托、虚实结合等。 风格——婉约忧伤。 [鉴赏要点] ①分析思想情感。 ②分析思乡缘由。 ③体会抒情手法。
-24整体攻略 学案一 重难特训 学案二 重难特训 学案三 重难特训 学案四 重难特训
答案: “疏影横斜”写出了梅之形,体现了梅树枝干疏朗自然、放 逸不羁、自在与洒脱的特点;“暗香浮动”写出了清淡的梅香随着 晚风四处飘溢,表现了梅之香的清幽淡雅。表达了诗人对梅的喜爱, 蕴含了诗人恬淡闲适、清高雅致的隐逸精神。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解析

全国卷2019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专题九 第一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Word版含解析

第2部分/专题九古代诗歌阅读考纲展示命题探究第一讲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基础点:诗歌创作的目的是抒情,而诗人的思想感情往往是借助诗中的形象委婉含蓄地表现出来。

因此鉴赏古诗词,首先必须把握古诗词的形象。

所谓形象是指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寄寓了作者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可分为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类。

(1)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2)景物形象是指诗歌和描绘的自然景物和人文景物,指的是情中景,包括景物描写、场面描写和色彩描写等。

(3)事物形象多指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所谓物象,即被诗人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或称为“情中象”。

这些物象大多带有诗人的主观色彩,曲折地表现诗人的品格和思想感情。

重难点:1.景物形象的概括分析。

2.意象的含义和作用。

[考法综述]鉴赏古诗词中的形象,就是把握诗歌中所刻画的艺术形象的内涵。

鉴赏艺术形象的内涵,就是要分析、判断诗歌中包含的作者的思想感情和诗歌所蕴含的社会意义。

鉴赏古诗词形象题目要求考生概括诗歌中人物、景物、事物的特征,提示主旨所刻画的某一具体形象的意义。

从近几年高考命题形式来看,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命题:人物形象概括分析、景物形象概括分析、事物形象概括分析。

命题法1人物形象典例1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送邹明府游灵武[注][唐]贾岛曾宰西畿县,三年马不肥。

债多凭剑与,官满载书归。

边雪藏行径,林风透卧衣。

灵州听晓角,客馆未开扉。

[注]明府:对县令的尊称。

灵武:即灵州(治所在今宁夏灵武县)。

请概括邹明府这个人物形象的主要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诗中邹明府形象的主要特点是:①清正廉洁。

②三年县令任满离去,马依旧瘦弱,随身相伴的还是那些书。

如今冒雪远游朔方,前程艰险,单薄的衣衫哪抵得住透骨寒风。

③正是通过这些细节的刻画,展现了邹明府至清至廉的形象。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诗歌人物形象(新)名优课件(共31张PPT)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古诗鉴赏之诗歌人物形象(新)名优课件(共31张PPT)

方法一:分析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心 理等,把握人物特征。
诉衷情 陆游 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 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 旧貂裘。 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 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 沧洲。 注:沧洲,水边,古时隐 者所居之地。陆游晚年居于 绍兴镜湖边的三山。
简析下面这首宋词的人 物形象。
(1)诗歌描写了一个被闲置不用的 抗金英雄形象。 形象的特征
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 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 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 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 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 忧民的性格。
3.寄情山水、归隐 田园的隐者形象。如
陶渊明。“采菊东篱下, 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 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 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 恶,对田园的喜爱;如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 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 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 山水风光的喜爱。
6.友人送别、思念 故乡的形象。如李 白的《赠汪伦》、 王维的《九月九日 忆山东兄弟》
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 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
词》,王昌龄的《出塞》表 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 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 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
8.爱恨情长的形象。 如柳永的《雨霖铃》写 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 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 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 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2)结合诗句分析形象的基本 特征(结合表现手法); (3)指出形象的意义。
常见人物形象类举
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 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 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 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 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 格。
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 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
人物形象鉴赏题的答案组织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演练

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考点1鉴赏诗歌的形象专题演练

考点一鉴赏诗歌的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

芳草渡贺铸留征辔,送离杯。

羞泪下,捻青梅。

低声问道几时回。

秦筝雁①促,此夜为谁排?君去也,远蓬莱。

千里地,信音乖。

相思成病底情怀。

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

【注】①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

(1)下列对本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

B.“捻青梅”的“捻”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捻梅的形象。

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

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

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

E.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

【答案】CE【解析】C.“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分析有误,“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是女子对丈夫的关怀,女主人公让丈夫把烦恼给自己送来,体现出的是为对方着想的牺牲精神,所以“幽怨”是没有依据的。

E.对表达方式的概括有误,这首词重在叙事抒情,没有写景。

(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词句简要分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

②主要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

③“留”“送”“捻”“泪下”“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含答案 精品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七古代诗歌鉴赏微案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 含答案 精品

微案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诗歌中的形象是高考的高频考点。

诗歌中的形象指的是诗歌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艺术形象。

微点突破一鉴赏古代诗歌的人物形象(一)分类(二)常见人物形象例题(2014·山东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回答问题。

寻诗两绝句[宋]陈与义楚酒困人三日醉,园花经雨百般红。

无人画出陈居士①,亭角寻诗满袖风。

爱把山瓢②莫笑侬,愁时引睡有奇功。

醒来推户寻诗去,乔木峥嵘明月中。

[注] ①居士:指文人雅士。

②山瓢:天然粗陋的酒器。

诗中“陈居士”的形象特点是什么?请结合两首诗加以分析。

(4分)答:剖析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特点。

作答时,要结合诗中描写人物行为的诗句进行分析。

第一首诗中描写陈居士行为的有两句,“楚酒困人三日醉”和“亭角寻诗满袖风”;第二首诗中也有两句,“爱把山瓢莫笑侬”与“醒来推户寻诗去”。

综合分析四句诗,可以发现陈居士有两个特点:一是爱喝酒,二是爱写诗。

由此我们可以概括出其形象特点:行为洒脱,情趣高雅。

具体解答时要注意题干的问法,此题的设问方式已经明确要求考生要先概括,再结合诗句分析。

答案①行为洒脱。

“楚酒困人三日醉”“爱把山瓢莫笑侬”,从陈居士喜欢喝酒可以看出他洒脱的性格特点。

(2分)②情趣高雅。

“亭角寻诗满袖风”“醒来推户寻诗去”,白天寻诗,夜晚寻诗,表现了陈居士沉迷于诗歌创作的高雅情趣。

(2分)技法透视1.常见题型(1)这首诗(词)塑造了什么样的人物形象?(2)诗歌(词)中的抒情主人公具有怎样的特点?(3)请简要概括(分析)诗(词)中诗人(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4)某一句(联)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2.见微知著赏人物(1)看标题、注释,揣摩形象有的诗歌标题有极强的暗示性,对形象、情感都有所提示。

如《最爱东山晴后雪》,通过标题就可以大体揣测出,本诗塑造了一个热爱自然美景的诗人形象。

有的诗歌注释也有暗示性。

如《劳停驿》是欧阳修被贬峡州夷陵时所作。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3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2019届高考语文(苏教版)复习资料课件:第二部分 专题二 古代诗歌鉴赏 3 考点一 鉴赏诗歌的形象

(二)分析诗歌人物形象的四策略 要联系诗歌的景象和物象、典故等,分析人物 形象 如: 江 汉 杜 甫
江汉思归客,乾坤一腐儒。 片云天共远,永夜月同孤。 落日心犹壮,秋风病欲苏。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
诗 中 所 用 的 物 象 、 典 故 有 : “ 片 云 ”“ 孤 月 ”“ 落 日”“秋风”等意象及典故“老马识途”。 分析:诗人不但用“片云” “孤月”写自己孤独漂泊之 苦,还用“落日” “秋风”等意象比喻自己虽已暮年,壮心不 已。尾联用“老马识途”的典故表明还可以为国家效力,也含 有对朝廷的怨愤。 人物形象:本诗塑造了一个漂泊异乡、孤苦无依、年老多 病但仍然不忘报效国家的儒士形象。
卜算子· 咏梅 毛泽东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词人形象: 这首词运用托物言志、 拟人和衬托等表现手法, 借坚强不屈、斗志昂扬的梅花形象,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具有鲜 明性格和高尚品格的在艰危中奋不顾身、 在成功后乐于奉献的 先行者和公仆的形象。
要联系作者的个人境遇,分析人物形象 1.抓住作者生平经历、思想主张 高考诗词一般都注明了作者, 这些诗人或词人绝大多数在 课本中出现过,是考生比较熟悉的。虽不是考查他们的代表作 品,但一般是接近主创风格的。这就为我们理解诗歌,把握人 物形象提供了条件。 2.抓住注解,把握诗歌内容,了解背景 了解写作背景对把握人物形象也有重要作用。 我们可以从 诗歌内容中揣摩其写作背景,更多的时候,出题者会在诗词后 附注释给我们以暗示。
如: 小儿垂钓 胡令能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诗中有关描写人物的外貌、动作、心理的词语有: “蓬头” “侧坐” “遥招手” “怕得鱼惊” 。 分析:“蓬头”的外貌、“侧坐”的动作表现了小孩的天 真可爱、机灵, “遥招手” “怕得鱼惊”的动作和心理体现出小 孩的聪明。 人物形象: 这首诗刻画了一个可爱机灵的学钓鱼的山野孩 子的形象。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练习:板块二专题二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类形象

2019版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人教版)练习:板块二专题二 第二讲 鉴赏古代诗歌的三类形象

规范练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感旧陆游当年书剑揖三公,谈舌如云气吐虹.十丈战尘孤壮志,一簪华发醉秋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注】指陆游在巴蜀结识的好友独孤策,此时已故去十年.(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回忆当年,紧扣诗题,其中上联的“揖”字生动描摹动作,写出了诗人年轻时儒雅谦恭的形象.B.颔联在形式上对仗工整,体现了律诗典型的音韵之美;在内容上对比鲜明,收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C.颈联中诗人写自己在梦中回到昔年纵横驰骋的边塞,借梦寄情,表达了对戎马生涯和塞外奇绝风光的深情怀念.D.尾联使用反问的手法,表达了内心强烈的感情,同时也让读者感知到慷慨豪迈、卓尔不群的故友形象.E.本诗整体风格苍凉悲壮,这种风格的形成与全诗所表达的沉痛情感有关,也与诗人所选取的典型意象相关.解析:A项,“儒雅谦恭”有误;“揖三公”表现诗人早年远大的志向;C项,颈联没有表达对“塞外奇绝风光”的怀念,这是对当年抗金生活的回忆.答案:AC★(2)作品中的诗人有哪些形象特征?请结合诗句简要赏析.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诗歌的情感.从诗歌中“当年”的志向和现在“一簪华发醉秋风”,可见壮志未酬;从“梦回松漠榆关外,身老桑村麦野中”可见诗人的不得志和年老迟暮之感.从“奇士久埋巴硖骨,灯前慷慨与谁同”可见对友人的怀念和自己孤独寂寞之情.答案:①壮志难酬.诗人年轻时豪迈洒脱,如今仍渴望建功报国,却无奈在“桑村麦野中”老去.②迟暮悲伤.颔联以“一簪华发醉秋风”描写白发萧疏的垂垂老态,写出了人生暮年的悲苦之情.③孤独寂寞.尾联直接抒发对故去的友人强烈的思念,表达了苦无知音的寂寞心境.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扑蝴蝶赵师侠清和时候,薰风来小院.琅玕①脱箨②,方塘荷翠毡.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园林绿阴初遍.景何限?轻纱细葛,纶巾和羽扇.披襟散发,心清尘不染.一杯洗涤无余,万事消磨去远.浮名薄利休羡.【注】①琅玕:翠竹的美称.②箨:竹笋上一片一片的皮.(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上片主要以景物描写为主,薰风来院,脱箨琅玕,方塘翠荷,清新雅致又不乏生机.B.下片主要以抒情为主,“纶巾和羽扇”化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赞美和向往.C.“柳丝轻度流莺,画栋低飞乳燕”,句式倒装而形成的错位结构具有妙趣横生的表达效果.D.下片“景何限”一句承上启下,诗人通过美景何限的惋惜,进而引发世事沧桑的感慨.E.“一杯洗涤无余”,形象地写出了词人的心绪在饮酒中释怀,表现了其淡泊名利的心境.解析:B项,不是用典,诗人意在表达自己的不俗装束与不凡气度.D项,“景何限”结合全词来看是词人对美景由衷的赞美和感叹,并无惋惜和对世事沧桑的感慨.答案:BD★(2)结合全词,分析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答:解析:此题考查鉴赏词中人物的形象,要抓住词中的描写和抒情分析.如上阕中描写的景象,可以看出人物的情致,下阕中“心清尘不染”“洗涤无余”“万事消磨”“浮名薄利休羡”等直接体现了诗中人物形象的性格.据此分析即可.答案:刻画了一位雅致洒脱,心境明澈、超脱而不慕名利的词人形象.词人对所写之景的喜爱,如薰风小院,绿竹翠荷,侧面烘托出词人的情趣雅致.词人轻纱细葛、羽扇纶巾、披襟散发的装束中自有一份洒脱非凡气度.“心清尘不染”“洗涤无余”“万事消磨”“浮名薄利休羡”更是直抒胸臆,表达了自己内心明澈、不慕名利的超脱心境.3.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后面题目.芳草渡贺铸留征辔,送离杯.羞泪下,捻青梅.低声问道几时回.秦筝雁[注]促,此夜为谁排.君去也,远蓬莱.千里地,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注】“雁”即雁柱,为筝上支弦之物,古筝的弦柱斜列有如飞雁斜行,故称.(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同是送别词,这首词与柳永《雨霖铃》先写别前思绪纷乱,再写别时依依不舍,最后写别后相思难诉不同,主要抓住临别时的场面来写,笔墨集中,匠心独运.B. “捻青梅”的“捻”字是用手指搓转的意思,与前文的“羞”字相应和,非常形象地写出女子欲说还羞,低首捻梅的形象.C.词的下片“相思成病底情怀.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几句,借女子的口吻,写丈夫远去之后,把诸多烦恼都留给自己,用一种幽怨的语气,写出女子对丈夫的依恋.D.这首词语言浅近自然,朴实无华,不事雕琢,读来似与人对面而语,让人耳目一新.E.这首词写妻子与丈夫离别时的情景,在表达方式上熔叙事、写景、抒情于一炉,写出了夫妻离别时难分难舍之情.解析:C项“用一种幽怨的语气”有误,“和烦恼,寻个便,送将来”是女子对丈夫的关怀,女主人公让丈夫把烦恼给自己送来,体现出令人感动的为对方着想的精神,故而没有“幽怨”.E项对表达方式的分析有误,这首诗重在叙事,没有写景.答案:CE★(2)这首宋词表现了抒情主人公怎样的形象?是如何表现的?请结合相关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此题分析“抒情主人公形象”.首先注意词下的注释,“雁”的解释;然后抓住对形象的描写手法,来分析人物的特征.动作、神态描写的具体词句主要有“问道几时回”“君去也”“信音乖”“相思成病底情怀”,由此可准确判断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为女子,“留”“送”“捻”“泪下”“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通过这些,不难把握人物形象.答案:①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分别时与丈夫难分难舍、内心伤痛、深爱丈夫,愿为丈夫付出的痴情女子形象;②主要通过动作(或神态)描写和语言描写来表现女主人公的形象;③“留”“送”“捻”“泪下”“问”等一连串的动作描写表现了女子离别时内心的伤痛和对丈夫的依恋,从“低声问道几时回”一句以后,全是对女子的语言描写.她告诉丈夫,你在他乡相思烦恼,不妨把你的烦恼送来给我,让我一人承受.表现了这个痴情女子深爱丈夫,愿意为丈夫付出的一面.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题目.赠内人①张祜禁门②宫树月痕过,媚眼惟看宿鹭巢③.斜拔玉钗灯影畔,剔开红焰④救飞蛾.【注】①内人:大内(皇宫)中人,指宫女.她们一入深宫内院,就与外界隔绝,被剥夺了自由和人生幸福.②禁门:宫门.③巢:巢穴.④红焰:指灯芯.(1)下列对这首唐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是一首宫怨诗,但诗人匠心独运,不落俗套,既不正面描写她们的凄凉寂寞的生活,也不直接道出她们的愁肠万转的怨情.B.诗的首句“禁门宫树”,点明地点,但门而曰“禁门”,树而曰“宫树”,就烘托出了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C.“媚眼”两字,说明望景之人是一位美貌的少女,《诗经•卫风•硕人》就曾以“美目盼兮”四个字传神地点出了庄姜之美.D.诗的后两句笔锋一转,把镜头从户外转向户内,从宫院的树梢头移到室内的灯光下,描写了一个宫女斜拔玉钗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E.诗的最后一句中的“剔”字是细节描写,是说明“斜拔玉钗”的意向所在,生动地显示了这位少女拯救飞蛾的心愿.解析:B项,“富丽堂皇、轩昂宏阔的气象”不正确,应为“宫禁森严、重门深锁的环境气氛”;D项,“与飞蛾嬉戏的情景,表现了宫女的喜悦之情”错,应为“拨救飞蛾”的情景,表现了宫女对飞蛾的同情和自我哀怜之情.答案:BD★(2)诗歌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宫女形象?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诗的第二句写“内人”仰首凝望鹭巢的动作,“内人”心中所想:飞鸟尚可自由飞出宫禁,也有温暖巢穴,自己何时才能走出宫门,重回故乡!凝望中充满了对自由的渴望、幸福的憧憬.诗歌的三、四两句中“内人”斜拔玉钗、拨救飞蛾的动作显示了这位少女的善良心地,当她看到飞蛾投火时感伤自己的命运好似飞蛾,便剔开红焰,救出飞蛾,既是对飞蛾的一腔同情,也是出于对自我命运的哀怜.本题可据此回答.答案:一位凄凉孤寂、青春虚度又善良美貌的宫女.“媚眼”表现少女的美貌,身在禁宫,与世隔绝.“惟看”体现出女子的孤寂、凄凉,只有枝头的一窝栖止的飞鸟才可以陪伴她.“斜拔”“剔开”“救”一系列的动作体现出少女的善良,不忍心飞蛾扑火死去.5.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水调歌无名氏平沙落日大荒西,陇上明星高复低.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注].【注】鼙(pí),古代军中的一种小鼓.(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平沙落日大荒西”一句,写出地面的辽阔荒远,描绘出落日在遥远的地平线上缓缓西沉的景象.B.“陇上明星高复低”一句承上写夜景.日落而星出,一切景物都销声匿迹,只见陇山之上明星闪烁,则夜静可知.C.“孤山几处看烽火”,是说原野上连营驻守的军士,突然看到几处孤山上燃起的报警的烽火.D.“壮士连营候鼓鼙”写敌情传来后军营的反应.警报传来,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E.诗歌一、二句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由地面的辽阔荒远到陇山之上明星闪烁,由近及远,由地面到天空.解析:D项,“连营军士都消极应战,只是等待命令而不主动出击”错,“候”字表现出连营军士临危不乱,一切准备工作都在极短的时间内从容就绪,单等军令下达,鼙鼓擂响,即出战迎敌.E项,“主要按照空间顺序写景”错,应该是主要按照时间顺序写景,从日落写到星出星移.答案:DE★(2)诗歌一、二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有何作用?答:解析:赏析诗歌的意境要抓住诗中的意象.前两句中的意象有“平沙”“落日”“大荒”“陇上明星”等,可见意境是开阔、静谧的.意境的作用要结合诗歌下文所写的内容和抒发的情感分析.答案:诗歌一、二句营造出一种阔大、悠缓、静谧的意境.这两句的铺叙及环境气氛的渲染,突出了第三句军情的紧急,更易于从悠缓宁静中见突然、危迫与紧张.故这二句乃是欲张先弛,以收取以平显兀、以缓显迫、以静显动的艺术效果,而成为第三句的绝好衬垫.6.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题目.再登岳阳楼感慨赋诗①陈与义岳阳壮观天下传,楼阴背日堤绵绵.草木相连南服②内,江湖异态栏干前.乾坤万事集双鬓,臣子一谪今五年.欲题文字吊古昔,风壮浪涌心茫然.【注】①宋钦宗靖康二年(1126)春,金军攻破东京(今河南开封),掳徽宗、钦宗二帝,北宋灭亡,史称“靖康之难”.陈与义1124年被贬在陈留(在今河南开封东南)做监酒税的小官,“靖康之难”发生后,流离失所,后流亡到洞庭湖.此诗写于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秋.②南服,指南方.(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首联中“楼阴”指楼的北面,“背日”也指楼北,两词点明观景角度:站在楼北向远处眺望.B.颔联继续写登楼所见景色.“江湖异态”写出倚栏远眺,联想到了国家风雨飘摇的状态,是虚写.C.颈联意思是:诗人被贬官迄今已有五年,“靖康之难”后,宋室南迁,诗人颠沛流离,双鬓已白.D.尾联中用“风壮浪涌”,既写出江水湍急汹涌,同时也表明诗人此时心潮澎湃,有慷慨赴国之志.E.诗人作为一个中国古代文人,总是自觉地将自己与国家、历史和天下联系起来,表现出读书人的社会良知和悲悯之心.解析:B项,这里是实写,实指“江水与洞庭湖水不同,异态纷呈”.D项,“有慷慨赴国之志”有误,联系诗歌注释①可以判断出.答案:BD★(2)诗人登临远望看到怎样的景象?这种景象描写有何作用?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解析:诗的前两联写景,第一句总起,二、三、四句具体描绘所见景象,所以回答第一问将二、三、四句内容答出即可.要回答这种描写的作用,首先需看所写之景有何特点,其次看这些景与作者想要表达的感情有何关系.答案:①诗人登高远眺,看到岳阳楼周围的壮阔景观:江堤曲折,草木连绵不断,江水、湖水形态各异,风高浪急.②以壮景衬哀情,壮观之景使人产生飘零之感,诗人触景伤情,引发了国破家亡、流离失所后的迁谪之恨、家国之愁.7.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题目.浣溪沙朱敦儒①雨湿清明香火残.碧溪桥外燕泥寒.日长独自倚阑干.脱箨②修篁初散绿,褪花新杏未成酸.江南春好与谁看?【注】①朱敦儒,洛阳人,“南渡以词得名”,此词作于流落江南之时.②箨:竹笋的壳皮.(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两项是()A.这首词以生动朴素的语言勾画了江南清明时节如画的风光,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和满腔爱国热情.B.“雨湿清明香火残”,既点明了时间,又描绘了江南清明时节雨纷纷的特色及扫墓时焚烧的香烛、纸钱被雨水打湿后的情状.C.“碧溪桥外燕泥寒”,写满江青色的春水荡漾,春寒料峭中,南来的燕子正啄泥准备筑巢,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D.“日长独自倚阑干”传达出词人心中深沉的辛酸,把上阕中凄冷的景色与词人凄迷的心境妙合交融,富有深沉动人的韵味.E.“江南春好与谁看”以反诘句收结全词,既与上阕孤独怆然的心境相呼应,又表达了自己失国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解析:A项,“抒发了对江南春色的喜爱之情”错,词人是用江南清明美景来衬托对故国灭亡的悲情.C项,“展现了春天到来的勃勃生机与希望”错,词人写燕子啄泥筑巢,而叹惋自己流落江南,四处飘零,无以为家.答案:AC★(2)从词中你读出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请做简要的分析.答:解析:词的上阕写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透露出词人的寂寞、惆怅.下阕以反诘句“江南春好与谁看”收结全词,表达了失国11亡家、忧念时事而无心观赏的沉痛心情.再结合词下注解可知本词是词人流落江南时所作,联想到当时的时代背景,可知词人遭遇战乱,流落江南,内心自然充满悲愤凄凉.由此可知人物形象.答案:这首词塑造了一个内心悲凉凄苦、落寞怅惘的爱国词人形象.清明时节,凄风苦雨,寒气难耐.白日渐长,一个人寂寞地倚着栏杆,这时光怎么过得如此缓慢?天寒人心更寒.词人遭遇离乱,故国已亡,流落江南,内心的悲愤凄凉由此可见.。

[精品]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

[精品]2019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专题2.2古代诗歌鉴赏(教学案)

专题2.2 古代诗歌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是诗歌鉴赏试题的命题热点。

诗歌的四大命题热点中,尤其要关注表达技巧和思想内容的命题;要注意名家的非名作和非名家的名作,尤其是宋词作品;比较鉴赏的题型将会受到追捧。

一、鉴赏诗歌的形象形象是主观情志和外在物象融合的结晶,是浸润着作者浓郁主观情感的意象。

它包括人物形象、景物形象、事物形象三种。

1、人物形象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包括抒情主人公形象和诗歌所刻画的人物形象。

前者是诗人自己,后者是诗人所刻画和要表现的人物。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这首诗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②简要分析(或概括)诗中刻画的人物形象。

③诗歌中的人物形象具有怎样的特点?2、景物形象景物形象(意象)是指诗歌中描绘的自然景物或人文景物,有单个景物形象,也有由多个景物形象组合成的意境。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①诗中描绘了怎样的画面?②诗中描写了怎样的意境?有什么作用?3、事物形象诗歌中的事物形象,即咏物诗或杂诗中吟咏的对象,如骆宾王《咏蝉》中“蝉”的形象,陆游《卜算子·咏梅》中“梅”的形象等。

二、鉴赏诗歌的语言诗歌是语言的艺术。

诗歌的语言要求精练、含蓄,富于形象感和感染力。

鉴赏诗歌的语言要求考生了解诗歌语言的特点,并在此基础上调动想象、联想、比较等多种方法,进一步领悟诗歌的精妙之处。

命题角度有赏字词、赏语句、赏语言风格。

1、赏字词炼字主要是锤炼诗词中的动词、形容词和副词。

这类题往往要求品味这些经过锤炼的字所深藏的情思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常见的提问方式是:①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②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③本诗的某字,换成另外一个字好不好?为什么?2、赏语句对诗歌语句的鉴赏,一般有如下角度:对句意的把握,对表达技巧和在结构上的地位的分析。

更多的时候是综合考查。

3、赏风格不同诗人的作品,或者同一诗人的不同时期的作品,往往呈现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鉴赏诗歌语言风格,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方面的赏析。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训练定时规范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训练定时规范

2019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第3部分古代诗文阅读专题二古代诗歌鉴赏第二节鉴赏诗歌的形象训练定时规范1.阅读下面两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5分)[宋]周密麦垅风来翠浪斜,草根肥水噪新蛙。

羡他无事双蝴蝶,烂醉东风野草花。

野步[清]赵翼峭寒催换木棉裘,倚杖郊原作近游。

最是秋风管闲事,红他枫叶白人头。

从人物形象的角度,谈谈两首诗分别呈现了怎样的一个野步者的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周诗中描写的是诗人漫步郊野所见到的春日景色。

以清新的语言风格,描绘了春日野步所得之景,塑造了一位悠然沉醉在生机盎然的春景的隐逸者形象。

赵诗把自身的感情外施于物,通过自己与秋风萧瑟中“峭寒”的交锋表现内心复杂的情感,呈现了一个年老体弱、倚杖漫步、在秋风中感叹韶华已逝的老者形象。

答案第一首诗呈现的是一个陶醉于春天美景,悠然漫步于郊野的隐逸者形象;第二首诗呈现的是一个在阵阵秋寒中带着哀愁,只能倚杖在近郊漫步的老者形象。

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卜算子·黄州定惠院寓居作苏轼缺月挂疏桐,漏断【注】人初静。

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注】漏,指漏壶,古人计时的器具。

“漏断”指夜深。

词中所描写的孤鸿的形象是怎样的?请作简要赏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全词刻画了一个飘飞不定、惊恐不安、心怀幽恨、孤独寂寞的孤鸿形象。

专题25 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巅峰冲刺(解析版)

专题25 古代诗歌阅读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巅峰冲刺(解析版)

2019年高考语文总复习巅峰冲刺专题25 古代诗歌阅读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考点解读】《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课程标准实验版)》对古代诗歌的形象鉴赏的考查要求是: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

鉴赏诗歌的形象是历年高考的必考内容。

诗歌形象指的是诗歌作品创造出来的生动具体的、寄寓作者的生活理想和思想感情的实物载体。

古代诗歌的形象一般包括三类:人物形象(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或抒情主人公),景物形象(写景诗或杂诗中的景象),事物形象(咏物诗或杂诗中的物象)。

形象的鉴赏,侧重于把握形象的特点,感悟形象中所传达出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是高考诗歌鉴赏试题中出现频率很高的考点。

而每一种形象的鉴赏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技巧。

一、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诗歌的人物形象包含两方面内容:诗中塑造的人物形象;抒情主人公形象。

诗歌中塑造的人物形象,如王昌龄《闺怨》春日登楼赏景“悔教夫婿觅封侯”的思妇形象。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写一个在秋天思念故乡、倦于漂泊、满心凄苦愁楚的天涯游子形象。

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

白居易《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的卖炭翁。

杜甫《蜀相》中“出师未捷身先死”的诸葛亮。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中“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的风流儒雅、年少英雄的周瑜。

抒情主人公形象,诗人“我”的形象也就是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实际上是“是诗化了的作者”,是作者在诗中的“代言人”。

在古代诗歌中,一般有下面十种形象:①傲视权贵、傲岸不羁的形象。

如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塑造了一个不慕权贵、豪放潇洒、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形象。

②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

如杜甫的“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鉴赏——形象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一落索周邦彦眉共春山争秀,可怜长皱。

莫将清泪滴花枝,恐花也、如人瘦。

清润玉箫闲久,知音稀有。

欲知日日倚栏愁,但问取、亭前柳。

请结合词句,分析词中的人物形象。

答:参考答案:这首词刻画了一位美貌而愁苦的思妇形象。

(2分)通过与“春山争秀”的眉峰、花“如人瘦”等写出她的容貌之美;(1分)通过蛾眉“长皱”“泪滴花枝”“玉箫闲久”“倚栏”、问“亭前柳”等,表现了她内心的愁怨。

(2分)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

好事近杨万里月未到诚斋,先到万花川谷①。

不是诚斋无月,隔一林修竹。

如今才是十三夜,月色已如玉。

未是秋光奇绝,看十五十六。

[注]①“万花川谷”是杨万里书斋“诚斋”前花园的名字。

[诗意]月亮还未照到我的书斋前,先照到了万花川谷。

不是书斋没有月光,而是被高高的竹林隔着。

现在才是农历七月十三的夜晚,圆月已像白玉雕成的一样。

秋月还没到最美的时候,到了十五、十六日夜晚你再看,那才是最好的。

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怎样的词人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答案本词为我们塑造了一个饱读诗书、志趣高洁、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词人形象。

月光朗照下的花园、修竹和书斋既是词人生活情趣的表现,也是他精神世界的窗口。

在词中,花的芬芳,竹的正直,书斋所象征的博学,以及用来比喻月色美玉般的坚和洁都透露出词人高贵而雅洁的审美趣味,词人借徜徉陶醉在月光下的自我形象,抒发了自己对清雅生活的热爱。

解析鉴赏诗歌的人物形象,注意把握诗歌描写的意象的特点。

这首词,描写了书斋、修竹、月色、秋光等,从这些意象中可以看出词人是饱读诗书的人(书斋),他志趣高洁(修竹)、热爱大自然(月色、秋光)。

回答问题时,先写出词人形象的总体特征,然后分析这些特征在诗歌中是如何表现出来的。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河渎神[唐]张佖古树噪寒鸦,满庭枫叶芦花。

昼灯当午隔轻纱,画阁朱帘影斜。

门外往来祈赛客,翩翩帆落天涯。

回首隔江烟火,渡头三两人家。

这首词下阕描写的景物有着怎样的变化?请简要阐述。

答:参考答案:时间上的变化:前两句描绘了白日的江景,后两句则勾勒了夜幕下的江渚;(2分)基调上的变化:前两句尚有一些热闹,后两句则显得清冷、萧疏。

(3分)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题目。

凤凰台上忆吹箫李清照香冷金猊①,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

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

休休,者②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

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

惟有楼前流水,应念我、终日凝眸。

凝眸处,从今又添,一段新愁。

[注]①金猊(ní):狮形铜香炉。

②者:通“这”。

[诗意]铸有狮子提钮的铜炉里,熏香已经冷透,红色的锦被乱堆床头,如同波浪一般,我也无心去收。

早晨起来,懒洋洋不想梳头。

任凭华贵的梳妆匣落满灰尘,任凭朝阳的日光照上帘钩。

我生怕想起离别的痛苦,有多少话要向他倾诉,可刚要说又不忍开口。

新近渐渐消瘦起来,不是因为喝多了酒,也不是因为秋天的影响。

算了罢,算了罢,这次他必须要走,即使唱上一万遍《阳关》离别曲,也无法将他挽留。

想到心上人就要远去,剩下我独守空楼了,只有那楼前的流水,应顾念着我,映照着我整天注目凝眸。

就在凝眸远眺的时候,从今而后,又平添一段日日盼归的新愁。

请联系词的上阕,简要分析词中女主人公的形象特点。

答:答案①慵怠无力。

香消烟冷,无心再焚;床上锦被乱陈,无心折叠;髻鬟蓬松,无心梳理;宝镜尘满,无心拂拭;而日上三竿,犹然未觉光阴催人。

②内心愁苦。

与丈夫的离愁欲说又不忍说,甘愿把痛苦埋藏在心底,由自己默默忍受,更可见对丈夫的挚爱深情。

③容颜消瘦。

“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写近来自己因离别而日渐消瘦,但却不直接说出,含蓄蕴藉。

(任答两点即可)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的能力。

分析人物形象,先要关注背景,知人论世;然后理解诗句含意,重点抓住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及所处的环境等,把握人物形象特点。

上阕主要写离别前的情景。

词的前五句,着力表现一个“慵”字,十分形象、具体地展现了主人公与丈夫临别时怅然凄然、百无聊赖的心情。

香冷而不再去换新香,一慵也;被也不叠,任凭胡乱摊堆床上,二慵也;起床后连头也不愿梳,何谈化妆,三慵也;梳妆匣上落满灰尘,懒得擦,懒得动,四慵也;日上帘钩,人才起床,五慵也。

“生怕离怀别苦,多少事、欲说还休”三句,写不忍离别的愁苦心情。

最后三句,用排除法写自己消瘦的原因,含蓄地表明自己是因为伤离惜别这种不足与旁人道的缘由而瘦的。

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和君贶题潞公东庄①司马光嵩峰远叠千重雪,伊浦低临一片天。

百顷平皋连别馆,两行疏柳拂清泉。

国须柱石扶丕构②,人待楼航济巨川。

萧相方如左右手,且于穷僻置闲田③。

[注]①因与王安石政见不合,作者自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至元丰八年(1085),退居洛阳,本诗即作于此段时期。

君贶(kuàng),司马光的朋友,二人多寄赠唱和之作。

潞公,即北宋宰相文彦博,潞国公是其封号。

东庄,文彦博洛阳宅第。

②丕构:大厦。

③名相萧何辅佐汉高祖,曾被视为左右手,殊荣加身,然而终遭猜忌,于是他“置田宅必居穷处”。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请结合诗句简要描述。

答:参考答案:一幅辽阔恬静的田园山水画。

(2分)远处嵩山重峦叠嶂,覆盖着皑皑积雪,茫茫的伊水水天相连,浑然一色;近处辽阔平整的土地连接着楼台,低垂的柳枝轻拂着清泉。

(3分;答出一联给2分,答出两联给3分;意思对即可)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鹧鸪天酬孝峙①[清]钱继章②发短髯长眉有棱,病容突兀怪于僧。

霜侵雨打寻常事,仿佛终南石里藤。

闲倚杖,戏临罾③。

折腰久矣谢无能。

熏风④未解池亭暑,捧出新词字字冰。

[注]①孝峙:王屋,字孝峙,浙江嘉善人,明末文学家。

②钱继章,字尔斐,号菊农,浙江嘉善人。

明崇祯九年(1636)举人,明朝曾为官,入清不仕,撰有《菊农词》。

③罾:用竹竿做支架的方形渔网。

④熏风:东南风。

[诗意]此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圆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比那光头垂眉、闭目参禅的和尚还怪模怪样。

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

他时或轻拄手杖闲适地慢步远瞻,时或戏把鱼网以临水捕鱼而消遣光阴。

请他出任官职,他以自己无能为由辞谢了。

阵阵炎热的东南风,未能驱除池亭的溽暑;而他新作的词曲竟字字如冰,一派冷气。

上片刻画了词人怎样的自我形象?运用了什么手法?答:答案容貌病态怪异,性格坚韧不拔。

用描写刻画外貌(肖像描写),用比喻突出性格。

解析词作上片前两句描写了词人的容貌形象,后两句则表现了词人的品质。

这位词人,头发很短,胡须很长,眉毛高耸,俨然正怒目圆睁地睥睨环宇;一副面带“病”容又颧骨凸起的奇特形状,一个“怪”字写出了他容貌奇特的整体特征。

其中,“发短”暗对清朝的“长辫”,是极有胆识的艺术展现。

而他的心态却仿佛终南山石罅里一根蔓延的青藤,一任严霜侵袭、暴雨击打,自己却等闲视之。

7.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6分)野蚕[唐]于野蚕食青桑,吐丝亦成茧。

无功及生人,何异偷饱暖。

我愿均尔丝,化为寒者衣。

春蚕[明]刘基可笑春蚕独苦辛,为谁成茧却焚身①。

不如无用蜘蛛网,网尽蜚②虫不畏人。

[注]①焚身:指缫丝时先把茧投入沸水中烧煮。

②蜚:通“飞”。

这两首诗中的蚕分别是什么样的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于诗中的蚕是甘于牺牲的形象:野蚕采食青桑吐丝成茧,甘愿牺牲自己,衣被生民。

(3分)刘诗中的蚕是盲目牺牲的形象:春蚕独自辛苦,却不知为谁吐丝成茧,还要遭受焚身之难。

(3分)8.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塞下曲王昌龄蝉鸣空桑林,八月萧关道。

出塞入塞寒,处处黄芦草。

从来幽并①客,皆共尘沙老。

莫学游侠儿②,矜夸紫骝③好。

[注]①幽并:幽州和并州,在今河北、山西北部、内蒙古、陕西一带。

其俗尚气任侠,此处借指豪侠之气。

②游侠儿:自恃勇武、讲义气而轻视生命的人。

③紫骝:古骏马名。

[诗意]知了在枯秃的桑林鸣叫,八月的萧关道气爽秋高。

出塞后再入塞气候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

自古以来河北、山西的豪杰,都与尘土黄沙伴随到老。

莫学那自恃勇武的游侠儿,自命不凡地把骏马夸耀。

诗歌前两联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景象?这样写有何作用?答:答案前两联描绘了一幅无限肃杀的边塞秋景图。

寒蝉在桑叶枯落的空旷桑林里鸣叫,边塞天气变冷,关内关外尽是黄黄的芦草。

这两联借景抒情,营造出了一种悲凉的气氛,为后面的抒情议论做了铺垫。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形象的能力。

第一问要求描绘诗中的景象特点,作答时,首先要抓住诗句中所描绘的景物及特点,然后归纳出这些形象组合构成了什么样的画面。

诗歌前两联写边塞秋景,寒蝉、桑林、萧关、边塞、秋草都是中国古代诗歌意象里悲情的代名词,有无限肃杀之感。

第二问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可从以下几个角度考虑:交代时间、地点、季节等;渲染(营造)……气氛(氛围);如有情感词,还可以从奠定情感基调的角度作答。

9.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5分)游月陂程颢月陂堤上四徘徊,北有中天百尺台。

万物已随秋气改,一樽聊为晚凉开。

水心云影闲相照,林下泉声静自来。

世事无端何足计,但逢佳节约重陪。

这首诗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

答:参考答案:诗人通过对百尺高台、美丽的水光月色、树林和泉声这些意象的描写,营造了宁静幽雅(静谧、幽静)的意境。

10.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

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①,况随流俗作重阳。

政②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

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

[注]①糗粮:干粮。

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

②政:通“正”。

[诗意]不给文人骚客做干粮(指不追求被文人赏识),更不肯随流俗在重阳节被俗人赏识。

正因为在野外更有清幽淡色,哪肯因为无人减掉自己的幽香。

已是傍晚时分,在绿色的半山腰中与野菊相逢,即使匆忙也要折一枝淡黄的野菊。

野菊花也许会冷笑那些家养的菊花,(因为家菊)它们竟然向陶渊明寻求恩宠。

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答:答案①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

②不因无人欣赏而自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中形象的能力。

这是一首咏物诗。

菊花之所以特别受到历代文人的喜爱,主要还是因为它在百花之后开放,具有耐寒傲霜、不与群芳争艳的特点,正因为如此,菊花一直被人们用来象征一种恬然自处、傲然不屈的气质和品格。

许多咏菊诗即由此下笔,写菊花的形象和精神。

这首诗中写的野菊,与生长在庭院供人观赏的菊花又有不同,颔联正是从形象到气质来刻画野菊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