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必修1名著导读资料(学生用)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块之一。
必修1~5出现的多篇名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
今天小简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必修1~5中出现的名著,对于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提升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高中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
《述而》篇共38章,内容涉及孔子的教育思想和学习态 度,孔子对仁德等重要道德范畴的进一步阐释等。名句有“学 而不厌,诲人不倦”“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 至”“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等。
《泰伯》篇共21章,内容涉及孔子及其学生对尧、舜、禹 等古代先王的评价,孔子教学方法、教育思想、道德思想的具 体内容等。名句有“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人之将死,其言也 善”“任重而道远”“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等。
《子张》篇共25章,主要内容有孔子学而不厌、不耻下问 的精神、对殷纣王的批评、关于学与仕的关系,君子与小人在 有过失时的不同表现等。名句有“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 仕”“君子之过也,犹日月之食焉:过也,人皆见之;更也, 人皆仰之”等。
《尧曰》篇共3章,主要谈到尧、舜、禹、汤的善政和孔 子关于治理国家事务的基本要求。名句有“君子惠而不费,劳 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宽则得众,信则 民任焉”等。
现存《论语》共20篇,各篇的题目并无特定的含义,一 般都是以每篇第一章的前两个字作为该篇的篇名。《论语》的 内容相当丰富,涉及伦理、教育、哲学、政治、经济、历史、 艺术、宗教等方面,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见解、社会理想和 教育主张,它是一本儒家思想的“教科书”,也是研究孔子思 想的主要依据。各篇的内容如下:
《子路》篇共30章,内容包括治理国家的政治主张、教育 思想、个人的道德修养与品格完善,以及“和而不同”的思想 等。名句有“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欲速则不 达”“言必信,行必果”“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等。
《宪问》篇共44章,内容包括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 “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名句有“见利思义,见危授 命”“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 惧”等。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
高中语文必修课本1~5名著导读梳理名著导读是高中语文必修教材重要的板块之一。
必修1~5出现的多篇名著:比如《大卫·科波菲尔》、《家》、《巴黎圣母院》、《红楼梦》、《高老头》、《三国演义》、《唐吉珂德》等。
今天XXX老师帮同学们整理了必修1~5中出现的名著,对于同学们积累作文素材,提升阅读能力有很重要的帮助!一起来看看吧!一、《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XXX。
主人公XXX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XXX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的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二、《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XXX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XXX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XXX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导读
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导读随着中国语文课程的改革,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已成为许多考生努力掌握的重点课题。
现代中国的文学史以及文明的发展,是让普通人更加理解中国文化的宝贵财富。
以下是中国几大古典名著的导读:《西游记》《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描写的是唐朝的神话传说中的人物和故事,主要讲述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在佛教思想、抗金英雄风和中国传统文化背景下三个俗家好汉,环游西天、取经,除魔夺宝的故事。
《西游记》把唐朝文化融入文学中,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重要的作用,对中国的读者有着极为深远的影响。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也是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它描写了18世纪中国社会中的家族贵族生活,采用了宋词、古诗两种语言风格,加上略带古风的故事情节。
通过它,我们也可以了解贵族生活在中国早期社会中的状态,它对中国文学史上影响重大,也是考生必读的经典名著。
《水浒传》《水浒传》是中国文学史上也是民间传说中最受欢迎的传统故事,它描绘的是农民起义领袖宋江的传奇故事以及他的伙伴们,以及他们英勇抗争的故事。
它弥漫着激情、勇气和正义的精神,为读者提供了一个看似无法实现的梦想,给读者带来了无穷的启发和感染。
《三国演义》《三国演义》是中国最受欢迎的史诗小说,它以草剑特节点的叙事方式把三国魏蜀吴时期的战争纷争记录下来,并结合了神话元素,让我们认识到当时的历史背景,了解这段历史发生的背景。
《三国演义》也强调了“人谁都有英雄气概”的故事情节,塑造了三国时期更多的英雄形象,对针对中国文学史和中国文化有着深远影响。
《史记》《史记》是中国历史文献的经典,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代表作之一,也是我国古代历史史学家司马迁最伟大的著作之一。
《史记》以司马迁的思想为主线,把他对古代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的观察、思考和记录都展现出来,让我们可以了解到史前历史,见识到古代思想文化,感受到古代的文明。
以上就是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的导读,它们都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作品,不仅沉淀着历史的文明积淀,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瑰宝。
新课程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
新课程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新课程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教学目标:1.理解、运用《论语》中关于学习、从政和为人处世的,进一步培养文言阅读能力。
2.感受孔子光辉人格魅力,提高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
3.联系自身学习实际,体会课文丰富的内蕴,端正学习态度,改进学习方法。
教学重点:1. 结合孔子的经历,分析《论语》一书的主要思想内涵。
2.重点欣赏书中关于学习和为人处世等方面的片段并且尽可能背诵。
教学难点:深层理解《论语》内蕴;引导学生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教学方法1.诵读法。
本课主要是引导学生去欣赏儒家经典著作之一《论语》,而该经典主要是谈学习态度、方法和思想修养的,语言简练,用意深远。
教师指导学生反复诵读,营造背诵课文的气氛,在读中理解、领会其内涵,力争当堂熟读成诵。
2.讨论评点法。
教读本文采用评点式,就内容、写法及现实意义评点。
在教学过程中,启发学生探究、质疑,调动学习积极性。
教学时数:2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提及“朝圣”,我们自然会联想到那跪拜、跋涉着的虔诚的伊斯兰教徒向圣地麦加前行的浩荡壮观情景,还有电影《红河谷》那一老一少一步一拜朝前走令人震撼的一幕。
而在我国人们也把到山东曲阜去看孔庙叫做“朝圣”,同学们知道它的缘故吗?作为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论语》(板书文题),在我国历史上影响很大,为儒家的重要经典。
相传,宋朝名相赵普死后,人们在他的书籍里发现只有半部《论语》,所以世有“半部《论语》冶天下”之说。
而在国外,据美国《世界日报》报道,全美第7所孔子学院、新英格兰地区第一所孔子学院,于20日在美国麻州大学正式揭牌成立。
今天,让我们走近孔子,走进《论语》,去聆听先哲的教诲。
二、关于孔子和《论语》的简介:1.孔子在中国是个闻名遐迩、妇孺皆知的人物。
老百姓叫他做孔圣人,读书人称他为孔夫子,历人皇帝给他加过许多封号,其中以“大成至圣文宣王”最显赫,以“至圣先师”最为人们所熟悉。
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与知识梳理
1.《大卫-科波菲尔》(必修一)作者是英国作家狄更斯。
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尚未来到人间,父亲就已去世,自幼受尽继父的虐待,因反抗被送进一所寄宿学校,母亲死后,就被送去当童工。
后在姨婆的抚养下成为名作家。
作品围绕大卫的生活遭遇生动描绘了维多利亚时代一幅幅社会画面,揭露了司法界得黑暗,会议对人民的欺压,资产阶级对人民的剥削,寄宿学校对儿童的虐待;刻画了形形色色得人物,特别是下层劳动者的形象。
作品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一部教育小说,它通过主人公经个人奋斗成为名作家的经历,赞美了忠诚正直、勤奋坚毅的品质,贬斥了贪婪伪善的恶习,鼓励人们无论在何种情况下都要对生活充满信心。
2.《家》(必修二)艺术成就:《家》是巴金30年代创作的“激流三部曲”中的第一部,它从1931年问世至今,一直以其特有的反封建的思想光辉和动人的艺术魅力吸引着广大读者,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长篇小说《家》以20年代初期中国内地城市四川成都为背景,真实地写出了高家这个很有代表性的封建大家庭腐烂、溃败的历史。
作品中的高家是中国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缩影。
作品在揭露这个封建家庭罪恶的同时,还侧重表现了封建制度、封建礼教对青年一代的摧残和迫害。
同时还表现了以觉慧为代表的一代觉醒了的青年同这个罪恶家族的斗争。
这些青年受“五四”反封建巨浪的影响,一方面在社会上积极参加宣传革命思想的学生运动,一方面在家庭内部和封建势力、封建礼教展开勇猛的战斗,最后,他们真正敲响了这个封建大家庭的丧钟。
《家》是一部思想相当深刻的现实主义力作,作品通过以觉慧为代表的青年一代与以高老太爷为代表的封建腐朽势力的激烈斗争,反映了当时的社会面貌,深刻地揭露了封建社会和家族制度的腐败与黑暗,控诉和揭示了大家族和旧礼教、旧道德的罪恶以及吃人本质,并且揭示了其必然灭亡的历史命运。
同时,作品还以极大的激情歌颂了青年知识分子的觉醒、抗争以及他们与罪恶的封建家庭的决裂。
人物鉴赏:1.觉新觉新是以巴金刚刚辞世的大哥为生活原型的一个人物,他的身上凝聚着作者对自己最亲爱的人的深切痛惜,对他的刻画涓滴无遗地流露出作者对这个人物的情感,因而从艺术角度而言,这个人物堪称是全书中最成功的人物——最真实的往往也是最动人的。
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
---------------------------------------------------------------最新资料推荐------------------------------------------------------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人教版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所引句子翻译 1.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
(《论语▪子罕》9▪6)翻译:我小时候生活艰难,所以会干一些粗活。
2.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述而》7▪22)翻译: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3.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论语▪颜渊》12▪11)翻译: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做臣子的要像臣的样子,做父亲的要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的要像儿子的样子。
4.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1▪3)翻译:孔子说:花言巧语,一副讨好人的脸色,这样的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5.子曰:智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论语▪雍也》6▪23)翻译:孔子说:1 / 16聪明智慧的人喜爱水,有仁德的人喜爱山;聪明智慧的人活跃,有仁德的人沉静聪明人常乐,有仁德者长寿。
6.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论语▪卫灵公》15▪24)翻译:子贡问道:是否有一句话可以终生奉行?孔子答:那大概就是恕道吧,自己所讨厌而不愿意做的事,就不要施加在他人的身上。
7.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论语▪颜渊》12▪24)翻译: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8.颜渊、季路侍子曰: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轻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
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最新资料推荐------------------------------------------------------ (《论语▪公冶长》5▪26)翻译:颜渊、子路两人侍立在孔子身边孔子说:你们何不各自说说自己的志向?子路说:愿意拿出自己的车马、衣服、皮袍,同我的朋友共同使用,用坏了也不抱怨。
高一必修一名著导读知识点
高一必修一名著导读知识点《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被誉为中国古代小说的巅峰之作。
它由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是一部描写封建社会荣府上层家族生活的长篇小说。
下面我们来了解一些《红楼梦》的导读知识点。
1. 作者背景曹雪芹,字秋瑾,号则存斋主人,生于清朝康熙年间的一个进士世家,世袭著名书香门第。
曹雪芹从小受到良好的文化熏陶,对文学有着浓厚的兴趣。
他的家族在清朝的政治漩涡中经历了坎坷,这也为他创作《红楼梦》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2. 内容概要《红楼梦》以贾、史、王、薛四大家族为背景,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等一众主要人物的命运起伏为线索,描述了封建社会的荣华富贵与人情冷暖。
小说通过抒发作者对红楼世界的缩影,揭示了人生的聚散离合、荣辱得失,探讨了封建家族的衰落和封建道德的虚伪。
3. 文学价值《红楼梦》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它以其细腻的描写和饱满的人物形象成为中国小说创作的典范之一。
小说展现了作者卓越的艺术才华,通过对人性的探索和封建家族的揭示,深刻地道出了封建社会的困局。
同时,它也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
4. 人物形象贾宝玉:贾府的男主人公,聪明伶俐,对黛玉情深意重。
他是曹雪芹自己的写照,具有多愁善感和痴情的特点。
林黛玉:贾宝玉的表妹,才情出众,但命运多舛。
她自由、坦率,对贾宝玉有着深厚的感情。
薛宝钗:黛玉的表姐,质朴善良,是《红楼梦》中的女性楷模。
王熙凤:贾府的贤惠媳妇,聪明机智,但心机深重,最终成为贾府的主宰。
5. 主题思想《红楼梦》的主题思想可以概括为“荣辱观念”的探讨和封建社会的批判。
小说通过对荣府种种荣辱、得失的描写,探讨了人生的起伏和无常,唤起读者对封建伦理道德的思考。
6. 阅读建议阅读《红楼梦》需要一定的耐心和对古代文化的理解。
可以选择一些导读和解读的书籍,帮助理解情节和人物。
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把握主旨,关注作者的写作手法和情感表达。
此外,可以尝试对比其他版本的《红楼梦》,体会不同编者对文本的解读。
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 论语》+《大卫科波菲尔》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论语》孔子(公元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人。
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认为世界文化名人之一。
他一生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他主张仁义,主张以德服人,反对残暴统治,反对武力征伐,同情人民疾苦,具有一定的开明态度。
孔子学说成为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被尊为圣人。
并在晚年整理《诗》《书》等古代文献,把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历史著作。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其再传弟子关于孔子言行的记录,共二十篇。
是研究孔子思想的主要依据。
其体式归纳起来有:语录体(也可称格言体),仅指明是孔子的话,不写出说话的环境(包括说话的对象),内容大多是关于学习、道德修养、为人处事的一般原则;对话体,记录孔子对弟子(或其他人)的问题所作的回答,它写出了提问者的原话,但没有写谈话的背景;叙事体,其中多少有一点情节,但也往往是以记录孔子的话为主。
南宋时,朱熹把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为“四书”。
一、治国思想孔子终生热衷于从事政治,有一腔报国之热血,也有自己的政治见解,但最高统治者对于他始终是采取一种若即若离、敬而远之的态度。
他真正参与政治的时间只有四年多。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仁”即“爱人”。
他把“仁”作为行仁的规范和目的,使“仁”和“礼”相互为用。
主张统治者对人民“道之以德,齐之以礼”,从而再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西周盛世,进而实现他一心向往的“大同”理想。
仁的内容:1、血缘亲情之爱:即‘‘孝悌”,这是“仁”的内涵的核心 .2、仁者爱人:推己及人,要把父母子女之爱推广到一切人. 3、个人品性:时时以“仁”的要求来约束自己的思想与行为,久而久之,即可以转化为人的内在的品质和性格.4、理想境界: 孔子最称道的个人品德莫过于“杀身成仁”,孔子的最高社会理想则是“天下归仁” .5、仁和礼 :‘‘克己复礼”为仁,只有具有道德理性自觉的仁人,其行为才能自觉地守礼或合乎礼。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资料索引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必修5名著导读资料索引一、《红楼梦》作品简介:《红楼梦》,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章回体长篇小说,成书于1784年(清乾隆四十九年),梦觉主人序本正式题为《红楼梦》。
其原名有《石头记》、《情僧录》、《风月宝鉴》、《金陵十二钗》等。
前80回曹雪芹著,后40回高鹗续(一说是无名氏续),程伟元、高鹗整理。
它以荣国府的日常生活为中心,以宝玉、黛玉、宝钗的爱情婚姻悲剧及大观园中点滴琐事为主线,以金陵贵族名门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由鼎盛走向衰亡的历史为暗线,展现了穷途末路的封建社会终将走向灭亡的必然趋势。
[1]并以其曲折隐晦的表现手法、凄凉深切的情感格调、强烈高远的思想底蕴,在中国古代民俗、封建制度、社会图景、建筑金石等各领域皆有不可替代的研究价值,达到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红楼梦》变相地反映了现代人的交际能力。
本书是一部具有高度思想性和高度艺术性的伟大作品,作者具有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他对现实社会、宫廷、官场的黑暗,封建贵族阶级及其家族的腐朽,对封建的科举、婚姻、奴婢、等级制度及社会统治思想等都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且提出了朦胧的带有初步民主主义性质的理想和主张。
贾宝玉的故事宝玉得名和抓周的故事王夫人生了一位公子,一落胎胞,嘴里便衔着一块五彩晶莹的玉来,上面还有许多字迹,便取名叫宝玉:周岁时,贾政要试宝玉将来的志向,便将世上之物摆了无数,让宝玉抓取。
谁知宝玉却抓了些脂粉钗环。
贾政为此大怒,认为宝玉长大必为酒色之徒。
(第2回)宝玉摔玉表妹林黛玉来投亲,宝黛初见,宝玉觉得是“天上掉下个林妹妹”,十分好感。
可当他闻知黛玉无玉,便摔玉于地说: “这玉连人的高下都不识,不要了。
”此举惊坏了黛玉,也吓得众人一拥去抢,多方哄他才作罢。
宝玉挨打宝玉挨打的起因主要有三个:其一是宝玉会见官僚贾雨村时无精打采,令贾政很不满意。
其二是宝玉与琪官的交往激怒了忠顺王爷,给贾政无端招来政治纠纷。
高一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重点名句和译文
高一语文必修1名著导读《论语》重点名句和译文1.巧言令色:巧言,就是花言巧语。
令色,令者,使也;色者,心中欢喜而流露于面也;合起来,就是使人欢喜。
这一句话直解,就是:利用花言巧语而使人欢喜。
鲜矣仁:鲜,就是少见,引伸为没有或不属于。
这一句话直解,就是:不属于仁的行为。
【翻译】孔子说:”利用花言巧语而使人欢喜,这不属于仁的行为。
”【评析】的白话文,只是一种通常的解释而矣,现在换一种解释:巧言,就是将话说得好听一些,比仿说有人得了癌病而你去看望他,此时则只能用巧言宽他的心,若用真话直说则有可能使他的精神马上崩溃;虽然带有欺骗的性质,但也是出于忍己心而惠于人的目的,这就不能算作不仁。
鲜者,新鲜则不腐也,也就是说,出于仁的动机而用巧言则是一种新鲜活泼形式的仁,由于这种形式的仁突破了呆板的仁而少见,故曰”鲜矣仁”也。
两种解译,本人倾向于第二种解译。
第一种解译,容易被人接爱且实行起来不必担心花言巧话之嫌,故易于实行。
第二种解译,是一种难以实行的少见的仁之形式,所以孔子赞叹曰”鲜矣仁”也。
不论是何种解译,只要出于仁的动机,大胆的去做都合乎孔子的思想。
2.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注释】(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音zhì,同”智”;乐,古音yào,喜爱的意思。
【翻译】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聪明人活动,仁德者沉静。
聪明人快乐,有仁德者长寿。
”【评析】孔子这里所说的”智者”和”仁者”不是一般人,而是那些有修养的”君子”。
他希望人们都能做到”智”和”仁”,只要具备了这些品德,就能适应当时社会的要求。
孔子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的,山和水的特点也反映在人的素质之中。
因此他说:”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者动,仁者静;智者乐,仁者寿。
”在千变万化的大自然中,山是稳定的,可信赖的,它始终矗立不变,包容万物,是最可靠的支持;水则是多变的,具有不同的面貌,它没有像山那样固定、执着的形象,它柔和而又锋利,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难于追随,深不可测,不可逾越。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大卫
高一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导读一、狄更斯简介狄更斯(1812~1870),英国小说家,诞生于海军小职员家庭,10岁时全家被迫迁入负债者监狱,11岁就担当起繁重的家务劳动。
曾在皮鞋作坊当学徒,16岁时在律师事务所当缮写员,后担当报社采访记者。
他只上过几年学,全靠刻苦自学和艰辛苦动成为知名作家。
他生活在英国由半封建社会向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
其作品广泛而深刻地描写这时期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显明而生动地刻画了各阶层的代表人物形象,并从人道主义动身对各种丑恶的社会现象及其代表人物进行揭露批判,对劳动人民的苦难及其抗拒斗争给以怜悯和支持。
但同时他也宣扬以“仁爱”为中心的忍让宽恕和阶级调和思想。
对劳动人民的抗拒斗争抱行动上支持而道德上否定的冲突看法。
表现了他的现实主义的强大力气和懦弱空想。
狄更斯一生共创作了14部长篇小说,很多中、短篇小说和杂文、游记、戏剧、小品。
其中最闻名的作品是描写劳资冲突的长篇代表作《艰难时代》(发表于1854年,展示了工业资本家对工人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描写了工人阶级的团结斗争,并批判了为资本家剥削辩护的自由竞争原则和功利主义学说)和描写1789年法国革命的另一篇代表作《双城记》(发表于1859,以法国贵族的荒淫残暴、人民群众的重重苦难和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威力,来影射当时的英国社会现实,预示这场“可怕的大火”也将在法国重演)。
其他作品有《奥列佛·特维斯特》(又译《雾都孤儿》1838)、《老古玩店》(1841),《董贝父子》(1848),《大卫·科波菲尔》(1850)和《远大前程》(1861),等等。
狄更斯是19世纪英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主要代表。
艺术上以妙趣横生的幽默、细致入微的心理分析,以及现实主义描写与浪漫主义气氛的有机结合著称。
马克思把狄更斯和萨克雷等称誉为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
他是唯一可以与莎士比亚比肩的英国作家。
《大卫·科波菲尔》(1850)是狄更斯最重要且耗费心血最多、篇幅最长的一部半自传体著作,是他“最宠爱的孩子”,曾被列夫·托尔斯泰誉为“一切英国小说中最好的一部”,是最早传入中国的西欧古典名著之一。
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导读
高中必修一语文名著导读高中语文必修一教材中最值得书写的一本书无疑要属名著《红楼梦》。
这部充满智慧的长篇小说反映了十八世纪末的中国封建社会,也是一部日常生活描写的宝库。
它突出描述了千夫所指、家徒四壁琐事等妇女的日常生活,内容复杂有致趣味性强,倍受人们欢迎。
《红楼梦》写于明末清初,由曹雪芹和其他众多帮助者共同完成,全书共四十回,内容极为丰富,从表层上看,它主要把大梦华宅社会生活及其中涉及到的财产之争,政治之争,朝野之争,男尊女卑等历史问题,都表现得淋漓尽致。
从深层次上说,它的内容涵盖了思想、文学、宗教等主干。
曹雪芹利用自身对中国历史文化的精深造诣,把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问题,全面地呈现了出来。
《红楼梦》描写的是贾府家族的众多悲欢离合,主要内容集中在“三宝”——林黛玉、薛宝钗、王熙凤的故事轨迹上,它们的故事情节在读者心中引发强烈的共鸣,使人产生情真意切的感动,几乎每一座贾家大宅都承载着一段深刻的故事。
《红楼梦》的文学手法也非常丰富多样,提炼精彩,巧妙细腻。
除了《史记》式的正史细节塑造外,曹雪芹还时常潜入文学领域,演绎“神气活现”。
他利用旁征博引、明喻暗讽、套故引新、联想并类等手段,煞费苦心地把中国古典文化与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有机地联系起来,把中国传统文学中形式与内容、艺术与哲学融汇在一起。
在长篇小说中,曹雪芹也运用了技巧性分册,为不同的篆刻章节格式的安排,将作品分成了二十回、二十三回、二十四回等章节,使文章变得跳跃可读性更好,富有层次感,极富趣味,令读者们佩服不已。
《红楼梦》因其内容的深度和手法的独特性,以曹雪芹的灵力激发,成为一本不朽的经典。
它影响了后世的数千本文学作品,在历史上持续被反复探索和阐释,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也是一本重要的中国经典名著。
高一必修一名著知识点总结
高一必修一名著知识点总结高一阶段,学生们开始接触许多经典的文学作品,其中也包括了一些名著。
通过阅读这些名著,我们不仅能够拓宽自己的阅读视野,还能够深入了解文学的内涵和批判思维。
在高一必修一的课程中,我们学习了几部重要的名著,下面我将对这些名著进行知识点总结。
1. 《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它以宏大的气魄和细腻的描写闻名于世。
通过阅读《红楼梦》,我们了解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种种规矩和习俗,以及人性的复杂与真实。
该作品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a. 人物形象:宝玉、黛玉、贾母等,每个人物形象鲜明且富有个性,通过他们的形象描写,读者可以深入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
b. 情节设计:红楼梦中充满了各种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例如贾母迎娶贾琏的妻子王熙凤、宝玉对黛玉的情感、黛玉的病逝等,这些情节展示了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c. 社会风俗:《红楼梦》揭示了封建社会的种种规矩和习俗,如宴会礼仪、婚嫁娶亲等,通过阅读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社会的风尚和人们的生活方式。
2. 《围城》《围城》是钱钟书先生创作的长篇小说,以幽默而犀利的笔触,描绘了当时上海的知识分子生活,以及他们对于婚姻、事业、性格等问题的困惑。
通过阅读《围城》,我们能够深刻理解现实主义的文学风格和讽刺的表达方式。
该作品的知识点包括但不限于:a. 叙事风格:《围城》以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进行,读者通过主人公方鸿渐的视角来了解整个故事,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方鸿渐的内心世界。
b. 深入剖析:小说中存在着许多对于婚姻、事业、性格等问题的深入剖析,通过作者对于这些问题的描述和描绘,读者们可以思考和反思自身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c. 幽默和讽刺:《围城》通过幽默和讽刺的手法,揭示了知识分子生活中的痛点和矛盾,读者在欣赏小说的同时也能够领悟到讽刺的妙处。
3. 《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国作家小仲马的代表作之一,它讲述了一个妓女玛格丽特的爱情故事。
通过阅读《茶花女》,我们能够了解19世纪法国社会的底层人民的生活状态,以及爱情和牺牲的主题。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大卫·科波菲尔》共24页文档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名著导读《大 卫·科波菲尔》
1、合法而稳定的权力在使用得当时很 少遇到 抵抗。 ——塞 ·约翰 逊 2、权力会使人渐渐失去温厚善良的美 德。— —伯克
3、最大限度地行使权力总是令人反感 ;权力 不易确 定之处 始终存 在着危 险。— —塞·约翰逊 4、权力会奴化一切。——塔西佗
5、虽然权力是一头固执的熊,可是金 子可以 拉着它 鼻子 走。— —莎士 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著导读之一《论语》一、名句解释1.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同行,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
我选择他善的方面向他学习,看到他不善的方面就对照自己改正自己的缺点。
2.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堆笑的,这种人是很少有仁德的。
”3.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孔子说:“明智的人喜欢水,仁慈的人喜欢山;明智的人好动,仁慈的人好静;明智的人快乐,仁慈的人长寿。
”4.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子贡问孔子:“有没有一句话可以奉行终生?”孔子说:“大概就是‘恕’了,自己不愿承受的事也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仁德的人,自己想成功首先使别人也能成功,自己想被人理解,首先要理解别人。
6.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孔子说: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其他的星辰便会自行在周围旋转运行。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他自己行为端正,不下命令,人们也奉行;他自己行为不端正,即使下命令,人们也不奉行。
8.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不知疲倦。
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
1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天资聪明而又好学,不以向地位、学问比自己低的人请教为羞耻。
1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学习却不知道思考,就会感到迷茫;只知道思考却不去学习,则就变得危险了。
1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不到他苦思冥想时,不去启发;不到欲说无语时,不去开导。
不能举一例能理解三个类似的问题,就不要再重复教他了。
13.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
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损矣。
①损:损害。
②谅:信实。
③便辟:阿谀奉承。
④善柔:当面恭维,背后诽谤。
⑤便佞:花言巧语。
孔子说:“有三种有益的朋友,有三种有害的朋友。
同正直的人交朋友,同诚实的人交朋友,同见多识广的人交朋友,这是有益的。
同阿谀奉承的人交朋友,同当面恭维,背后诽谤的人交朋友,同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这是有害的。
14.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君子有三件事情应该警惕戒备:年轻的时候,血气未定,便要警戒,莫迷恋女色;等到壮大了,血气正旺盛,便要警戒,莫好胜喜斗;等到年老了,血气已经衰弱,便要警戒,莫贪求无厌。
15.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一个人不讲信用,真不知道怎么能行。
16.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自内省也。
看见圣人就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便从中反省自己,看看有没有跟她一样的错误。
17.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孔子说:“君子胸怀宽广,小人忧愁悲伤。
”18.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
军队可以被夺去主帅,男子汉却不可被夺去志气。
19.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
君子只担心自己没有能力,不会担心别人不赏识自己。
20.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到了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这才知道松树和柏树是最后才凋谢的。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想要使他的工作做好,一定要先让工具锋利。
22.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
发愤时就忘记吃饭,高兴起来就忘记了忧愁,竟然连自己衰老了也不知道。
23.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暮春三月,已经穿上了春天的衣服,我和五六位成年人,六七个少年,去沂河里洗洗澡,在舞雩台上吹吹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
24.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1我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越礼法。
二、孔子的主要思想1.孔子的政治思想孔子是中国政治思想史最伟大的人物,从孔子开始,中国政治思想进入了体系完备的时代。
孔子对于中国政治思想贡献在于,他系统地整理,继承和丰富了以往的历史遗产,创立了以仁礼为核心的政治思想。
孔子的政治思想主体是仁礼学说,仁与礼是孔子政治思想的核心范畴。
简而言之,仁,就是人与人的关系,要友善相亲,相互帮助。
礼的含义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属于根本政治制度方面的规定,礼是治理和安定国家,巩固国家的制度和维护社会所需要的秩序,是进行统治的根本法规,治国之纲。
二是礼仪上的规定,就是有关朝廷的祭祀、出征、朝聘,以至婚丧嫁娶,待人接物到生活细节,按不同等级、身份,都有不同的礼仪规定,这叫“仪”。
这里的“仪”实际是“社会秩序和社会制度”的具体形式。
仁是礼的内在精神,礼是仁的表现形式。
仁是礼的最高境界,礼是实现仁的途径。
因此,政治上,孔子主张德治(礼治)。
实行德治的具体办法:重教化,轻刑罚;反对过度榨取,主张“使民也义”;为政需正己;举贤才。
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人道主义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对于任何社会,任何时代,任何一个政府都是适用的,而秩序和制度社会则是建立人类文明社会的基本要求。
孔子的这种人道主义和秩序精神是中国古代社会政治思想的精华,值得我们继承与发扬。
2.孔子的教育思想其一,关于教育指导思想。
孔子主张“有教无类”,即受教育者不应分贵贱、贤愚,应该机会均等。
其二,关于教育的基本方法。
孔子主张“因材施教”,孔子还重视诱导式的启发教育,不要求学生死读书,而贵在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强调在实行启发诱导的基础上,必须注意循序渐进。
其三,关于教育的基本内容。
孔子长期从事教育工作,教育的内容十分广泛,但他所用的教材多是沿用周代贵族学校所用的六艺,即诗、书、礼、乐、易、春秋。
其四,关于教育的培养目标。
在孔子看来,进行教育的目的除了用仁义礼净化人们的灵魂,协调人们的社会行为之外,其重要目的在于培养具有仁义之心的“仕”“君子”,来为当时的社会服务,这就是他著名的“学而优则仕”思想。
事实上,在孔子七十有二的得意门生中,从政者为数不少,孔子自身也不反对参政。
这说明孔子的教育思想及培养目标与当时的社会需要是相统一的,体现了教育的社会价值。
当然,孔子的教育思想不可避免地体现着阶级属性,但作为社会的人,孔子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所倡导的许多思想,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本身具有符合人类共性的成分,尤其是其教育方法,至今仍为我们所用,仍有顽强的生命力。
3.对待孔子思想的基本态度:古为今用,批判继承(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
例如《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三军可夺帅,匹夫不可夺志也”的品质,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历史使命感;(2)对有些内容可抽取其封建性的思想内核,提取其有用的精神因素,使之成为今天新文化建设有用的思想要素。
如“民本”思想。
今天我们剔除其封建内核,则可以从人民当家作主的角度来转化古代的民本思想,将其发展为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的社会主义观念。
儒家提出“修己安人”“正心修身”等命题,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今天仍具现实意义。
今天我们仍需要提倡自身修养和为社会主义而献身的精神。
(3)对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必须否定和抛弃,如“别尊卑,明贵贱”的封建等级观等。
名著导读之二《大卫·科波菲尔》一、作者介绍狄更斯(1812~1870),英国作家。
1812年2月7日生于朴次茅斯市郊,1870年6月9日卒于罗切斯特附近的盖茨山庄。
19世纪英国批判现实主义小说家。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他的作品至今依然盛行,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主要作品《匹克威克外传》《雾都孤儿》《老古玩店》《艰难时世》《我们共同的朋友》。
二、内容提要《大卫·科波菲尔》通过主人公大卫一生的悲欢离合,多层次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真实面貌,突出表现了金钱对婚姻、家庭和社会的腐蚀作用。
小说2中一系列悲剧的形成都是金钱导致的。
摩德斯通骗娶大卫的母亲是觊觎她的财产;爱弥丽的私奔是经受不起金钱的诱惑;威克菲尔一家的痛苦,海姆的绝望,无一不是金钱造成的恶果。
而卑鄙小人希普也是在金钱诱惑下一步步堕落的,最后落得个终身监禁的可耻下场。
狄更斯正是从人道主义的思想出发,暴露了金钱的罪恶,从而揭开“维多利亚盛世”的美丽帷幕,显现出隐藏其后的社会真相。
三、主要人物(1)主人公大卫·科波菲尔:大卫·科波菲尔是《大卫·科波菲尔》中的主人公,曾经是个孤儿。
作家描写了他从孤儿成长为一个具有人道主义精神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作家的过程。
他善良,诚挚,聪明,勤奋好学,有自强不息的勇气、百折不回的毅力和积极进取的精神,在逆境中满怀信心,在顺境中加倍努力,终于获得了事业上的成功和家庭的幸福。
在这个人物身上寄托着狄更斯的道德理想。
(2)《大卫·科波菲尔》中的女性形象:在狄更斯笔下,《大卫·科波菲尔》塑造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人物形象,每个人物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成功塑造了不同性格、不同品德的女性形象:贝西姨婆、阿格妮丝、佩葛蒂、克拉拉、多拉、默德斯东小姐、密考伯太太、艾米莉……贝西姨婆与默德斯东小姐的对比,克拉拉、多拉与阿格妮丝的对比更使她们栩栩如生,对贝西姨婆、阿格妮丝、佩葛蒂的爱就更深一层,对默德斯东小姐更是恨之入骨,对多拉、克拉拉既同情又气愤。
大卫童年的灾星、继父的姐姐默德斯东小姐的性格特点是极端冷酷和残忍。
从一出场就奠定了她这种性格:面色阴郁,皮肤黝黑,声音男性化,两道浓眉连在一起,她的钢制钱包合上的时候,咔哒一声,像是狠狠地咬谁一口,在狄更斯笔下,没有生命的东西也成了活的,她打扮时用钢制手铐和铆钉,这都是这位冷血的钢铁女人的性格写照。
默德斯东小姐是一个十足的男人婆,她讨厌男人,却长着男人的脸孔,没有女性的温柔,没有爱心和同情心,她和她弟弟一直折磨可怜的克拉拉,并把大卫看成眼中钉,用各种手段折磨大卫,造成大卫童年的苦难。
以后,在多拉的家中又出现了她阴郁的影子。
贝西姨婆在某些方面与默德斯东小姐有相似之处,但她们有本质的不同:贝西姨婆脾气古怪,她对驴子非常敏感,驴子从门前草地经过是她一生最为气愤的。
她特立独行,敢说敢干,不顾世俗的眼光,略带男性气质,偏重理性,但是贝西姨婆博爱、善良、仁慈、心软、重感情,虽然她讨厌男孩,但是大卫投奔她后,她又收留了大卫,并把默德斯东姐弟骂得痛快淋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