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语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理

合集下载

流行语背后的社会心态揭示

流行语背后的社会心态揭示
元 开放 、 包 容乃 大 的心 态 去 品味 与阐 释各 个 时代 的社 会风 尚与 体如数字报纸、 移动电视、 Hale Waihona Puke 面视窗、 触摸 媒体 等推动社会大
价值取 向。 就其成长环境而言, 流行语不断成长于中国社会结 众 倾 向 于 追 求 热 词 的 新 颖 别 致 。 尤 其 是 网 络 已 成 为 众 多 社 会
众群体一方面坚信 “ 知识改变命运 ” , 对教育强国抱有极大期
参 与监督、 批 判。 美国政治学家罗尔斯 曾说 , 一个 民主社
充分程度的政治美德并 自愿地参与到公共生活 中去。 随着公民
望, 另一方面又对 目前教育现状 提出质疑 ,“ 大学就 是大概 学 会的公民要想确保他们 的基本权利和 自由, 他们 自身必须具备
猎 奇求新、独树一格 心态。随着 现实生活 的 “ 四个 多样
可 分为 正面 、 中性 与 负 面 等 三 类 。 其 中, 正面流行语如 “ 五 讲 化 ” 与 多元 独特 的价 值 观 念 , 求 新求 异 心 态 日益泛 化 。 改革 开 四美 三 热 爱 ”、“ 最美” 等 受 亲 睐 的主 要 因 素是 民众 对 真 善 美 放3 0 多年问的流行语显得异彩纷呈。 网络流行语、 短信流行语
学” ,“ 读 书无 用 论 ”充斥 不少 青 年 人 的头 脑 。 在 择 业 观方 面 ,
许多青 年深信 “ 是金子总会发光 的”, 但他们对学历文凭、 经 对 社 会 事 物 的 关 注 参 与 意 识 不 断 增 强 , 加 上 网络 所 具 有 的 匿 验 能力、 家庭背景等有更深的思考与衡 量。 如用 “ 怀才就像怀 名性 、 交 互 性与 开放 性 为 公 民提 供 的技 术 前 提 , 使得 流行 语 成 孕, 时间久了才 能让人看出来” 表达怀才不遇。 此外, 大众矛盾 为 一种 舆 论 监 督和 民意 表 达 的工 具 。 流 行 语 中 大 众 的监 督 态 多重心态还体现在东方与西方、 传统与现代并存等方面。 社会 度 主要表现在 “ 权” 上。 这个 “ 权” 包含两个方面: 一是越权, 大 众既希冀挣脱传统情感伦理 , 又希望能坚守社会道德伦理 即 “ 特权思想” 。 最具代表性的的一句流行 语就 是 “ 我爸是李 的底线; 既憧憬追求西方式自由观与爱情观 , 又期望不违背我 刚” : 保定市某公安分局副局长李刚之子在撞死撞伤两名女学 国的主流核心价值观。

从网络语言特点看网民心理

从网络语言特点看网民心理

总之,任何一种语言,只要还被人们使用,就 必然会不断地发展。创新是事物的生命力所在, 只有创新,才能推动语言的发展,分析和理解 年轻人在网络语言上的创新和突破,可以更真 切的了解年轻人的心理、生活方式、价值观念 以及心态史的演变过程。
09犯罪学一区队 郑晓凤
从网络语言特点看网民心理
网络语言
从20世纪90年代起,一场以网络化、数字化为 特征的信息革命已经深入到了社会的各个领域, 随之而来的是以国际互联网为媒介的人际交流 越来越普遍。但在现有的网络环境下,大部分 的网上交流仍采用字符的形式,同时占网民比 例最大的人群是代表社会中坚力量的就了一种新的语 言形式“网络语言”。
2从网络语言的特点看求新求异的心理
年轻人具有很强的创造力,追求个性,特立独 行。在网络这个完全自由、独立的平台上,他 们不用拘泥于陈规,积极创造有自身特色的语 言,并且期望得到众人的承认,只要能被大范 围接接受和使用,这个新创的语言就融入到网 络语言中了。也造就了网络语言动态化的特点。
(1)别字构成 即使网民都有追求快捷高效 的心理,但追求幽默、个性 的心理仍让他们放弃速率而 追求风趣的表达效果。比如, 被无数蚊子咬了叫“新蚊连 啵”(新闻联播),这四个 字要比打正确的花费时间更 多,如此不高效的表达,只 为满足自身求新求异的心理。 例:大侠——大虾(对网络、 电脑十分熟悉的资深网民) 虾米——什么 灰常——非常
(2)约定俗成的迅捷 网络语言不需要“批准”其 创造力不受“正统”传媒的 编辑的过滤和限制,网民可 以自己制造和使用。例如, 广东电视台就陈冠希一事采 访一路人时,对方说:“关 我什么事,我是出来打酱油 的”。之后立刻红遍大江南 北,甚至衍生出“酱油族”。 寻遍各大论坛,几乎每个帖 子都有“酱油男”的身影, 于是酱油族誓将打酱油进行 到底,“打酱油”成为众多 网民的口头禅。

人们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分析

人们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分析

人们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分析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交流社交、娱乐休闲的重要工具。

人们在使用互联网时,往往会受到心理因素的影响,下面将对人们互联网使用行为的心理进行分析。

一、信息获取的心理需求互联网作为信息时代的产物,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信息资源。

人们使用互联网的一个重要心理需求就是获取信息。

信息获取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好奇心和求知欲:人们天生对未知事物充满好奇心,希望通过互联网获取新鲜、有趣的信息,满足自己的求知欲。

2.实用性需求:人们在互联网上寻找各种实用信息,如学习资料、工作技巧、健康养生等,以满足自己的实际需求。

3.社会认同需求: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社会热点、时事新闻等信息,以便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增强自己的社会认同感。

二、社交需求的心理因素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社交方式。

人们通过互联网可以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社交需求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孤独感和寂寞感: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往往感到孤独和寂寞,互联网提供了一个与他人交流的平台,可以缓解这种心理压力。

2.社交焦虑:一些人在现实生活中面对社交场合时会感到紧张和不安,而在互联网上可以更加自由地表达自己,减轻社交焦虑。

3.社交认同感:人们通过互联网与他人交流和互动,获得他人的认同和赞同,增强自己的社交认同感。

三、娱乐休闲的心理需求互联网为人们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休闲方式,满足了人们对娱乐休闲的心理需求。

娱乐休闲的心理需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放松心情:人们在互联网上寻找各种娱乐内容,如音乐、电影、游戏等,以放松自己的心情,缓解压力。

2.消磨时间:互联网提供了丰富多样的娱乐内容,人们可以利用互联网消磨时间,打发无聊的时光。

3.满足好奇心:互联网上有各种各样的有趣内容,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满足自己的好奇心,探索未知的世界。

四、购物需求的心理因素互联网的兴起使得网购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

网络新词语折射出的青少年文化心理及其影响

网络新词语折射出的青少年文化心理及其影响

青春小说又被叫做青春文学小说,以时尚、快节奏的故事情节,吸引了诸多青少年读者的注意力。

近年来,许多青春小说在标题的拟构中使用了新词语,特别是网络新词语。

网络新词语的使用即传达了作者的内心感受和价值观,也反映出以青少年为主体的大众文化心理。

本文以部分畅销青春小说标题为语料,研究作品标题中新词语的使用所折射出的青少年作者和读者的文化心理及其带来的影响。

1 网络新词语所折射的青少年文化心理1.1 求新求异的心理青春小说标题中大量网络新词语的出现,体现了青少年作者和读者求新求异的心理。

网络的普及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语言的革命性变革,网络成为新世纪以来新词语的最主要来源途径。

大量带有网络色彩的新词语不断涌现,使得人们特别是青少年求新求异的思想得到了进一步地释放,新词语成为青少年作家和读者的新宠。

网络谐音词、旧词赋新意等新词语类型正折射出了当代青年求新求异的文化心理。

网络谐音词是伴随网络产生并被广泛使用的特殊词汇现象。

由于网络谐音词更讲究简洁快捷,对于用语规范并不严格讲究,逐渐形成了具有鲜明网络色彩的,独特,幽默、风趣的谐音修辞手法。

青春小说标题中大量网络谐音新词语的出现表现出青少年作家和读者追求新颖,张扬个性的心理。

青春小说标题中的网络谐音词主要有两种类型――方言谐音和普通话谐音。

方言谐音词是指取代原词的谐音词语所谐读音为某种方言的读音,方言读音是连接谐音词语和原词的纽带,如《偶的酷学长》中“偶”是闽南方言中“我”的谐音;普通话谐音指取代原词的谐音词所谐读音为普通话的读音,普通话读音是连接谐音词语和原词的纽带。

旧词新意是网络新词语的另一个重要来源,如《亲,前男友不包邮》,“亲”原是亲生的;有血缘关系或者婚姻关系的;关系好;感情深的含义,因不受交际双方性别,年龄等社会因素的限制,又具备迅速快捷的特点,成为网络新生称谓词,并迅速扩展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

青春小说标题中出现的网络新词语是青少年求新求异表达形式的产物,青春小说的读者大多为青少年,他们不愿受传统束缚,具有开放性,追求个性,容易接受网络新词语,因此可以获得更多青少年读者的喜爱,可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

浅议现今网络流行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浅议现今网络流行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

浅议现今网络流行语及其背后的文化心理【摘要】如今,网络流行语已经成为互联网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定义和文化心理角度探讨网络流行语的现象。

在社交媒体的推动下,网络流行语得以快速传播和演变,反映了人们的文化心理和社会氛围。

网络流行语不仅具有独特的社会意义,还对社会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的持续演变和文化心理在其中的作用也值得关注。

通过研究网络流行语,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当代互联网文化,以及它对社会的影响。

网络流行语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它反映了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的情绪、价值观和生活方式。

【关键词】网络流行语、文化心理、社交媒体、传播、演变、反映、社会意义、使用、影响、持续演变、社会影响。

1. 引言1.1 网络流行语的定义网络流行语是指在网络上广泛传播和使用的特定词语、短语或表达方式,通常具有独特的语言风格和文化内涵。

这些流行语往往在一段时间内迅速传播并被大量人群采用,成为网络社交交流中的热门话题和关注点。

网络流行语的形成和传播受到网络的快速传播和信息传递能力的支持,同时也反映出网络文化和社会心理的特点。

网络流行语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社会现象。

它们可以反映出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审美观念和情感需求,同时也承载着人们在网络空间中相互沟通、交流和表达情感的需求。

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出当代社会的文化心理和时代精神,成为人们对网络文化、社会现状和个人情感的一种表达方式。

在这种意义上,研究和探讨网络流行语背后的文化心理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当代社会和文化的发展趋势。

1.2 文化心理与网络流行语文化心理与网络流行语紧密相连,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和传播都与文化心理有着密切关系。

文化心理是指在一个特定文化环境下,人们对世界的感知、理解和反应的心理机制和规律。

在网络流行语中,文化心理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影响着流行语的产生、传播和接受程度。

文化心理在网络流行语的产生中起着重要作用。

网络语言透视心理状态

网络语言透视心理状态

网络流行语七: 网络流行语七:“这事儿不能说得 太细” 太细”
09年初,在央视《焦点访谈》节目中, 面对“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 款量有多大”的提问时,天津市政公路管 理局官员回答说:“这事儿不能说得太 细。”这句话很快在各个网络论坛从汽车 板块向各个板块“推广使用”。在天涯等 论坛,一些帖子下面,常常跟有“这事楼 主说得太细了,下回注意”、“这事儿我 不能说太细”之类的回帖,
网络流行语五: 不差钱” 网络流行语五:“不差钱”
不差钱,一般是想说明自己买啥东西时 有足够的钱给付卖家。09年央视春节联欢 晚会小品《不差钱》播出后,不但穿着苏 格兰裙的小沈阳红得发绿,“不差钱”更 是附带着“这个可以有”、“感谢八辈祖 宗”、“跑偏了”等都成为了流行语
网络流行语六: 别迷恋哥, 网络流行语六:“别迷恋哥,哥只 是个传说。 是个传说。”
6.张扬个性以引起别人重视。网上真实的或自称的美女、 帅哥数不胜数,你要脱颖而出,就必须与众不同。风趣幽 默、新奇的网语自然能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7、掩饰个人身份、年龄、性别和语言习惯。网上没有身份、 年龄、性别门槛,只要你学或者只要你心年轻,你就可以 像年轻人一样“神侃” 8、追求另类,受人关注! 9、对新奇事物的好奇,尝试使用得到满足。 10、为了避免被一些网站屏蔽掉自己想表达的意思。
网络流行语一: 网络流行语一:“你回家吃饭!”没 有任何内容的空贴,在短短一天时间内迅 速成为网络第一神帖,点击数百万次,回 帖数十万条,引发了一场网友们纷纷参与 的网络集体大狂欢。同时,与其意思相似 的流行语开始大行其道。祖国60周年大庆, 有网友就打出了“台湾,你妈喊你回家吃 饭!”的口号,得到了普遍认同。
网络语言十四:我们是有身份的人
国庆黄金周期间,敦煌莫高窟 著名旅游景点藏经洞,一名50 岁上下的中年妇女在伸手触摸 1000年前的西夏壁画时,被一名 19岁的女讲解员制止。妇人顿时 大怒,拂袖而去。不料顷刻即回, 在两名壮汉的簇拥下,径直走向 那位讲解员,打了她两记耳光, 同时伴随着不堪入耳的污言秽语。 在接受询问时,这位妇人丈夫说: “我们是有身份的人,几分钟的 一个小事,你们不要把事情搞大 了。”

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

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

现代流行语言的背后负责人:杨皓成员:赵海蓉土小晶罗劲楠张彤张迪李俊杰杨继兴导师:贺登川单位:高一(2)班关键词:流行语言背后摘要:现代流行语是现代生活的即时反映,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其在丰富话语空间、丰富汉语词汇内容的同时,也折射出了大部分人群的不健康心态和对语言规范性的破坏等负面影响,值得注意和思考。

一、随着社会的发展,生产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事物、新现象不断出现,同时也会产生一些新的词语。

由于现代人们对新事物的敏感性以及愿意接受的心理。

在这样一个前提下,出现独有风格的流行语也就不足为奇了。

而现代流行语产生之后能迅速流行,则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强势媒体的影响。

当代人们的社会交往交流的方式越来越多,电影电视、报刊杂志、网络等传媒对人门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①研究背景:面对现代网络技术的普及,网上流行各种各样的新的流行语言。

②研究意义:这些流行于语言对社会文化的发展到底是有利还是有弊?让我们认知流行语言的背后。

③过程与方法:通过网络和电视新闻了解,人们对现代流行语言的认识和看法。

并且上网查询和调查人们对现代流行语言的了解。

④结果和成效:一、不利于汉字的规范化,会给平时的教学带给不必要的困难。

二、这也反应了文字的演化规律。

因为文字有很强的实用性。

可以以此为例,给同学们讲解了汉字的演化过程,汉字其实就是由繁到简。

三、分析汉字的造字方法,象形,指事,形声,会意。

比如囧,就是象形字,像一个人皱眉的样子。

槑,就是会意字,两个呆,说明够笨的。

四、分析外语的翻译的方法。

其中有意译,也有音译。

音译的词很多,比如,咖啡,汉煲包。

那斑竹,酱紫,就是音译的方法。

总之,不要单方面去看这种现象好坏不好,可以试着分析他的来源,以及趋势等。

1、网语更容易存在语言失范的问题。

这还是由网络的特殊环境决定的,网络的隐蔽性、虚拟性等特点是青少年语言失范的客观因素。

网络使现实中人成为。

无标识符的网络主体,现1实社会中的一切都被湮没。

因此,对于青少年来说,网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一片没有传统藩篱、没有师长管束、崇尚自我和可以标新立异的地方,极易把人性深处的各种丑陋和罪恶因素诱发出来并恣意张扬。

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学分析

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学分析

网络谣言传播的心理学分析谣言是一种拥有悠久历史的社会心理现象。

心理学领域对谣言的研究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其中,谣言的传播是被关注最多的方面,在影响谣言传播的因素、谣言传播的方式、谣言传播的后果等方面都已经做出了大量的研究。

随着网络等各类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各种媒体的介入,谣言不仅自身的内容有了改变,而且在传播的方式、传播的广度和速度方面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谣言在传播工程中,不仅是传播学因素在起作用,个体以及集体的心理因素也在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网络谣言谣言传播心理学因素心理动机网络谣言是一个古已有之的社会现象,进入现代社会,网络的方便快捷以及其虚拟性,为谣言的传播烙上了网络时代的特点。

在大量的谣言泛滥以及传播过程中,心理学因素是一个不可忽略,甚至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

近年来,对于谣言的研究呈现方兴未艾之势,但多是从传播学角度进行研究,对于心理学因素在谣言传播过程中的影响鲜有系统深入的研究。

本文拟对网络谣言传播中的心理学因素做出初步的分析。

囿于笔者学术水平有限,恳请方家不吝指教。

网络谣言的心理学定义及其研究现状一网络谣言的心理学定义“中国网络谣言, 亦或者称为网络流言, 是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传播的谣言。

一般意义上, 所谓网络谣言即简单地指在网络环境中传播的谣言, 而这个网络环境主要是指网络论坛、公告板、博客、电子邮件以及基于web2.0时期兴起的微博,微信等常用的互联网人际交往平台。

近年来, 由于我国互联网发展迅猛, 网络也随之成为谣言传播的重要平台。

谣言在社会生活中非常普遍,它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的社会信息交流形式,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着巨大的影响。

谣言会通过社会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而影响公众的态度、信念和行为。

在传统社会心理学研究中, 谣言指一种特定的观点, 它在人与人之间传播, 但缺乏可靠的证据。

谣言的本质特征即无确实根据。

谣言作为一种相当普遍而影响广泛的社会现象受到社会心理学的关注。

西方社会心理学对于谣言的心理学研究自20 世纪20年代起。

网络热词背后的文化心理

网络热词背后的文化心理

网络热词背后的文化心理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是文化的主要表现和传播媒介,它们之间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每一种语言都承载着特定的文化内涵,体现出与其所处时代背景息息相关的文化心理特征。

随着时代发展,人民思想解放,对社会、对生活有了进一步的深刻思考,且迫切地需要一个自由开放且低风险的倾诉渠道,网络的出现,就正好迎合了这种需求。

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就是在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成的表达方式。

以其或简洁、或新颖、或幽默的语言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引发民众共鸣而得到广泛传播。

这些流行语,有的折射出当今的价值取向,有的反映出社会问题,还有的用于消遣娱乐。

透过这些流行语,我们可以大体了解当今社会民众的文化心理特点。

从使用目的的角度,网络流行语大致有以下几种类别。

一、通过省音、谐音、缩写来简化语言交流过程中的读和写。

比如“表”字,是将“不要”两字快速连读而成。

“宣”字则同“喜欢”。

这两个词都是用了连读省音的处理方法。

7456(气死我了)、布吉岛(不知道)都是谐音。

GF(girl friend)、BF(boy friend)则是对应词的英文缩写。

这类词大多用于网络聊天中,因其更加简单方便而颇受年轻人青睐。

这是因为当今时代讲求效率与速度,特别是年轻人,网上聊天过程中对打字速度有一定程度的要求,同时聊天语言不需要太正式。

采取这样的方法既节约时间,又满足了年轻人对语言表达新奇有趣的需求,一举多得,何乐不为?二、赋予某些常用词汇特殊的含义,用以代指一件事或某种感受。

如“拍砖头”是批评某贴子的意思,“雷”则表示对某件出乎意料的事表示强烈的惊讶,有时略带一点不赞同或难以接受的意味。

“灌水”则是指因无聊而发一些没有什么意义的帖子。

这类词汇大多将这些“旧词”本意给人带来的感觉向特定事物或领域引申,除非是已经知道含义,否则往往让不知其内情的人感觉难以理解。

但正是因此,这类词满足了现在人们崇尚与众不同、喜欢标新立异的个性特点,同时也在同龄人间建立一种心理上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从网络语言暴力看当下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天涯社区“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

从网络语言暴力看当下中国的社会文化心理——以天涯社区“富士康跳楼”事件为例

不 在 网友 的言论中 , 一部分意见认 为出现富 土康 员工跳楼 具 体 的 事 件 或 事 物 , 是 简 单 的 刺 激 — — 反 应 过 程 。 文 化 扎
隶南 如摧 2 1 第 期 (第8期 0年 9 总 5 ) 1

之事 , 人们 总要对 此进行 一番 “ 伸张正 义 ” 。并且 , 有对 事 出了一种追求公平 , 人 但仇 富的非理 性心理 。 件、 观点、 为进 行反驳的天性。这种攻 击性 本能是人作 为一 行 个群体 中的个体所具有 的。在一个群体 中 , 人人都 想保护 自
根 于 一 个 民 族 心 底 ,对 民 族 的 文 化 心理 起 着 潜 移 默 化 的 作 差 距 。 在 富 士康 事 件 中 , 言 者 对 底 层 员工 不 足 一 千 元 的 最 发
用 。“ 击性 本能 ” 攻 这个词是一个可 以转入各式各样行 为、 态 低 收 入 和 高 层 管 理 者 数 以万 计 的 年 薪 进 行 了 对 比 ,得 出 了 血 、 毛孔里滴着血 ”“ 、万恶 的企 业” 等结论。这反映 度、 冲动 、 活动、 情感或性格特征 的“ 无底袋”I I P - 。对不平或愤懑 “ 汗工 厂” “
媒 体 以及 相 关 人 士 对 富 士 康 的 工作 环 境 、 息 时 间 以 及 包 括 人 类 的 活 动 方 式 和 人脑 结 构 中 的遗 传 痕 迹 。 弗 洛 姆 认 作 管 理 制 度 等 方 面 进 行 了 “ 光 ” “ 秘 ” 后 , 家 对 富 士 康 为 , 曝 、揭 之 大 社会 大多数成员共 同受到压 抑的那些领域 构成 社会 无意
已经达到 3 8 9 8 8 9 7 4人 ( 截至 2 1 0 0年 6月 2 0日 1 :4分 )每天 73 ,

网络语言中折射出的文化心理

网络语言中折射出的文化心理
网络用 离社会 环境 , 难免 被各种 文化 包 围着 , 但对 于什 么是文化 , 认识依旧有些含糊 。文化作为一 个抽象 的, 外延较大 的概念 , 定义有很多种 : 文化是上层 建筑 ( 政治 、 经济体制 、 思想 观念 等) 的总 和; 文化是人在 实践 中形 成 的具 有群体性 的行 为方式 、 思维方 式 ; 文化 即人为 自身确 立 的价值体 系 ; 文化 即“ 人化” —— 人区别于 自然动 物的 自我 塑造 、 自我规定 ; 文化 即人 对 自身 自由追求 的理想 化形式 ; 文 化 即人类创造的总和。综上所述 , 一言以蔽之 , 文化 即一种复
二、 文 化 与 文化 心 理
这一 网络热词源于 2 0 1 0年“ 小 月月 ” 事件 。出 白天 涯社 区一名 叫蓉 荣的网友发 的帖子 , 讲述 了一位名 叫“ 小 月月 ” 的
女生与其男友上 海游玩的整个过程 , 塑造 了小 月月这样一个
性格乖戾扭 曲的形象 。这一形象 的成功塑造使得网友一致感 叹“ 经历 了小月月之后 , 神马都是浮 云” 。于是 , 这 句“ 神 马都 是浮云 ” 便在 网络 中流传 开来 , 并被 评选为 2 0 1 1 年最流行 的
凤凰 台》 “ 总 为浮云能 蔽 日, 长安 不见使人愁 ” 中“ 浮云 ” 意为
与精神财富 的总 和, 具体表现为特定 的行 为方式 、 思维 方式 、
情感 方式 和价值 观念 。
奸佞 小人。 北宋 王安石《 登飞来峰》 中“ 不畏浮云遮望眼 , 只缘 身在最高层” , “ 浮云 ” 指 事物 的假 象。如今 “ 神马都是浮云” 中
下坦荡起来 , 战胜 了外在 的物质压力。 2 . 自我宽慰和安慰他 人。 当努力了很 久 , 却没有得 到预期

网络流行语于社会心理学(自写稿)

网络流行语于社会心理学(自写稿)

网络流行语与社会心理学随着网络的普及,人们越来越离不开网络,网络世界日新月异,由此滋生了一批又一批网络流行语,网络流行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群体的心理,下面我们就依次分析网络流行语和社会心理。

一、网络流行语的现状网络流行语顾名思义是网络上流行的语言,是网民们约定俗称的一种达方式。

其中,可以分为以下几类:称呼类,问候类,动作类,其他类,时效性,一年一度的流行语。

网络上的种种流行语,如“我爸是李刚”“神马都是浮云”“太给力了”这些都是风靡一时的流行语二、从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角度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社会意识具有复杂的结构,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将其划分为个人意识和群体意识。

这种行语正是社会生活的在语言层次的反映。

而这些流行语也正来源于社会生活。

比如网上流行的一句:我是打酱油的”源自广东电视台的某次采访。

被问及对艳照门的看法时,受访人的回答“我只是出来打酱油的”,现在在网上一般用来代替“路过”用来进行快速回复。

“这事不能说太细。

”在央视播出的《焦点访谈》节目中,报道了天津坚持收取55元的车辆通行费,面对记者“天津市每年要偿还的公路建设的贷款量有多大”的提问,天津市市政公路管理局一官员说:“这事儿不能说太细。

”就这样,一句网络流行语被创造了出来,很多讨论社会时事的帖子常能看到连续十几楼跟帖都是“这事楼主说得太细了,下回注意”、“我不能说太细”,有的网友还把“这事不能说太细”制作成车贴免费发放。

这些流行语仅仅是一部分流行语的缩影。

它的衍生与快速流行,有其社会基础。

究其本质是与人们的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网络在中国的发展速度很快。

据统计,目前中国的网民人数已跃居世界第一。

在网民构成上,“历次调查结果都显示,网民中18-24岁的年轻人最多,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的网民而占据绝对优势。

”和其他年龄层比较而言,年轻人思想活跃,喜欢新鲜事物,更喜欢追求个性,展示自我,崇尚创新,追逐时尚,往往不愿意接受现实生活中诸如一些语言规范的约束。

试论网络语言及其心理归因

试论网络语言及其心理归因

[论文关键词]网络语言心理需求归因[论文摘要]网络语言是青少年心理需求在网络交际中的反映,是社会思潮、网络特点和“青少年特质”共同作用的结果。

其特点表现为:兼容性、不稳定性、简约性、形象性、非规范性等方面。

对网络语言进行心理归因分析主要有自我意识、性意识、丰富的想象和从众心理等几个方面。

规范网络语言的根本在于重视青少年心理需求研究,营造满足正当需求和引导不正当需求的社会环境。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2008年1月17日发布的《第2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30岁以下的网民占网民总数的69%,因此,青少年是网络语言的创作主体。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民的增加,网络语言也日益丰富与复杂。

其背后隐含的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既有人本主义、存在主义的合理成分,也有怀疑主义、虚无主义和现实主义的隐忧。

本文通过网络语言的特点揭示其背后隐含的当代青少年的心理需求,旨在唤起社会、家庭和学校对青少年心理需求的关注和引导。

一、对网络语言的认识(一)网络语言的界定网络语言是随着互联网的产生和发展而诞生的一种新的语言现象。

一般认为,网络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广义的网络语言可以分为三类:一是和网络有关的专业术语,如硬件、软件、界面、鼠标、宽带、浏览器等;二是与网络有关的特别用语,如网吧、网民、黑客、虚拟空间等;三是网民在网络交流(如网络聊天室、电子邮件、BBS、BLOG、ICQ、MSN等)中所使用的文字、符号、数字、图形等语言形式,是在现代汉语的基础上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中产生的一种语言变异。

如青蛙、美眉、==、OUT、886等。

狭义的网络语言仅指第三类,本文只讨论狭义的网络语言,即网民们为了方便交流、加强沟通而创造的网络用语。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 1. 兼容性多元文化交汇的社会环境和网络开放性的特点赋予网络语言海纳百川、兼容并蓄的性质,它集不同文化、不同语言、不同群体和个体的表达方式于一身,形成了“三明治+泡菜”式的语言风格,其兼容性主要体现在网络语言里出现了大量汉字、汉语拼音、英语、数字、符号、方言等混杂使用的情况。

浅析网络语言所反映的网民心理

浅析网络语言所反映的网民心理

浅析网络语言所反映的网民心理盐城师范学院2013——2014第二学期《文艺心理学》课程期末考察论文文学院班浅析网络语言所反映的网民心理〔摘要〕网络语言是指网民在网上交流时使用的由文字、符号、数字、图形等组成的网络语言形式。

在总结网络语言的特点的同时,也对其中反映出的网民心理作了具体分析。

〔关键词〕网络语言;心理特征在现在社会里人们是不可能脱离网络世界的,尤其是作为生活在21世纪科技社会的我们,网络就更是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网络新词不断涌现,充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来,而这些网络用语所反映出来时下网民的心理特征。

一、对“网络语言”的界定“网络语言”是一种粗糙的称呼,其中一种是与电子计算机联网或上网活动相关的名词术语,例如互联网、网民、猫等;另一种性质的“网络语言”主要是指网友们上网聊天时临时“创造”的一些特殊的信息符号或特别用法[1]。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公布的第17次统计报告显示,30岁及以下的网民占71.0%,网民呈现年轻化的态势。

调查还显示,学历越高,网民普及率越高,大专及以上网民普及率更是高达84.8%。

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网民中的大多数是年龄在30岁以下有知识、有文化的年轻人。

年轻人具有求异、求变的个性,往往思维活跃、机智幽默、妙语连珠。

我们在分析网络语言特点的同时,也能看出这个特殊群体在特定时期的心理状况。

二、网络语言的特点及其对网民心理的体现第一,网络语言的简单便捷———网民效率意识的体现。

刘禀诚先生曾撰文提到现代汉语词汇的趋简性,认为人们受言语交际学的制约,崇尚简练化的词语,如“家电”等[2]。

网络语言更是如此。

我们打一个汉字要敲4次左右,而用字母或数字代替则只用一次或更少。

在像网络语言这样的非正式交际中,信息传递的简便快捷相当重要。

“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最有效率地完成沟通,必须做到信息交流的迅速,因此要求网络语言的输入方便快捷,于是人们便挖空心思地创造出简短且便于输入的网络语言。

网络舆情的心理学分析与解读

网络舆情的心理学分析与解读

网络舆情的心理学分析与解读网络舆情是指在互联网上,大量用户通过各种渠道表达和传播对某一事件、话题或个体的意见、情绪和态度。

它对个体、组织、社会甚至国家的形象和声誉产生重要影响。

针对网络舆情的心理学分析有助于了解人们对网络舆情的心理反应和行为,并为社会管理和舆情传导提供科学依据。

一、网络舆情的心理反应1. 虚拟身份与网络舆情:在网络空间中,人们常以虚拟身份参与讨论与争论。

这种身份虚拟化使得个体在网络舆情中更容易表现出攻击性、侵略性和情绪激动。

由于身份隐藏和匿名性,个体在互联网上倾向于暴露出内心真实的一面,从而放大舆情的负面情绪和言辞。

2. 社交心理与网络舆情:互联网社交平台的流行使得网络舆情更加迅速传播和扩散,个体通过社交媒体的互动进一步影响他人情绪和态度。

社交心理的核心是归属感和认同感,网络舆情通过满足个体的社交需求,形成碎片化的评论和互动,进而引发情绪共鸣和社会认同。

3. 非理性思维与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往往在短时间内爆发,个体由于情绪的激动和信息的片面性,容易产生非理性的思维方式。

这种非理性思维表现为过度一边倒的情绪表达、片面的立场固化和跟风的行为模式。

非理性思维使得网络舆情更容易陷入情绪化的泥沼,对正常的理性沟通和解决问题造成障碍。

二、网络舆情的心理行为1. 信息获取与网络舆情:人们通过互联网获取与参与网络舆情的过程中,会通过筛选和选择性注意来获取相关信息。

心理学研究发现,人们更倾向于接收符合自己意见和立场的信息,同时忽视对立的观点。

这种信息过滤和选择性注意容易导致个体对网络舆情的非客观认知和理解。

2. 互动与网络舆情:网络舆情往往通过互动的方式传播和扩散,个体通过评论、点赞、分享等互动行为来参与网络舆情的讨论。

心理学研究发现,互动行为可以提供一种自我表达和社交需求满足的方式,因此个体往往会在网络舆情中积极参与互动,同时也更容易受到他人的言论和情绪影响。

3. 应对与网络舆情:面对网络舆情,个体有不同的应对方式。

网络语言背后的青年人心理探析

网络语言背后的青年人心理探析

网络语言背后的青年人心理探析作者:姚炎嫣来源:《青年文学家》2018年第33期[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8)-33--01青年人是网络语言的创造主体和使用主体,青年人的认知水平与心理状况对网络语言的构成和发展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

具体来看,主要源于下面几种心理:(1)娱乐戏谑心理20世纪以来,人们渐渐进入一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很多青年人把“开心”作为生活的唯一准则,什么“责任、义务、追求”,都抛在脑后。

绝大多数大学生认为网络语言远比日常生活交际语言幽默生动,在交际中使用网络语言能痛快地发泄内心积存下来的不良情绪。

比方说,“名花虽有主,我来松松土”;“一个臭皮匠,弄死三个诸葛亮”;“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哥吃的不是面,是寂寞;不要迷恋哥,哥只是个传说”,这些都是网民自创的网络语言,玩上一回文字,既愉悦了自己,也愉悦了他人。

但是,过分追求娱乐戏谑的结果是网络上“知识就像内裤,看不见但很重要”,“怀才就像怀孕,时间久了才能让人看出来”,“脱了衣服我就是禽兽,穿上衣服我就是衣冠禽兽”等雷人语录比比皆是。

网民的这一戏谑与恶搞心理往往还借助游戏性的语言形式来实现。

如“躲猫猫”一词源于2009年 2月13日《云南信息报》刊登的一则题为《玉溪男子盗林木被拘半月后死亡》的社会新闻。

“俯卧撑”一词源于 2008 年发生在瓮安的“6·28”事件。

“叉腰肌”是对前国足教练谢亚龙的调侃。

另外,网民们还故意把“天使”解释为天上掉下来的狗屎,“可爱”解释为可怜没人爱,“偶像”解释为呕吐的对象,“天才”解释为天生的蠢材等,用这种恶搞方式来追求语言的快感体验。

(2)求异求新心理网络是一个虚拟的空间,以九零后为主导的网民们极力宣扬“自我、个性”,于是挖空心思创造出令人感到新奇的网语,追求一种“荒诞”、“怪异”、“陌生化”的表达方式,以此来吸引大众的眼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网络语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理?
作者:吕斌
来源:《青春期健康》2012年第01期
网络时代,信息碎片化,光看那些让人眼花缭乱的网络用语就让人头晕眼花,脑袋膨胀。

稍为年长的人大呼,这都是些什么话嘛,错别字连连,语法不通,不仅在网络上乱飞,还时不时跑到报纸上……年轻人就很淡定了:矮油(哎哟),我们就是灰常灰常稀饭(非常非常喜欢)这个,网络世界嘛,这些词都很好玩,看着也可耐(可爱)。

羡慕嫉妒恨、潜水、小白……这就有些智慧了吧,又显得风趣幽默。

拜托各位大叔小姨,不要抓狂啦!你们酱紫(这样子),我们可桑不起(伤不起)哦……今天,让我们来深深地扒一下,年轻人热衷使用网络语言的背后,到底隐藏着怎样的心理。

典型案例
A跟着神马跑——从众才安全
从社会心理学方面看,人都有从众心理,偏离了队伍,就会恐惧自己落伍。

网络的主要群体是年轻人,听懂自己群体的话语,并会说这些话语,才会让人产生安全感。

从众往往表现在三个方面:行为参照、学习、模仿。

于是,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知道了神马是什么马。

那么到底怎么了。

目的就是为了不被死党称为小白,所有网络用语偶都知道,吼吼。

从心理角度看,从众心理与个人的自信心及自我评价有关联,有朝一日你成熟了,足够自信了,自我评价完善了。

你的从众心理就会降低。

B亲……——听起来更亲切
亲,偶们是老乡哦。

看到这句话出现在屏幕上,你是不是备感亲切?而如果换成了口语,你试试,是不是全身鸡皮疙瘩都起来了?因为网络上不见人形,不闻人音,文字的感受更多地是依靠主观,这时一些很有亲和力的网络用语的普及使用,就大大满足了人们对亲切的渴望,让人们感觉这个虚拟空间不再冰冷干巴。

c“娃娃腔”——童鞋,要不要去吃饭饭?
大家稍作留意会发现,网络用语中很多词来源于“娃娃腔”,比如大量地使用叠音,或只是将原词语稍作语调的改变,便创造出新词语来。

使用“娃娃腔”,的确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彼此
之间的情感交流,有利于维护亲密关系。

大家都懂的,很多恋人都使用过“娃娃腔”,很多童鞋对老爸老妈也使用过“娃娃腔”。

使用“娃娃腔”,更能感受到人与人关系中的依恋与甜蜜,更有利于关系的稳定,有木有?
但是,发“娃娃腔”也要看对象,同一群体的人卖卖萌显友好,逢着有年龄差距的陌生人,人家可受不了这个。

再说了,人与人的交流,最终取决于人的真情实感,而不是这些个表面东东。

一些人听了“娃娃腔”会觉得对方很虚伪。

所以,各位注意了,“娃娃腔”是居家的必备良药,却不一定适合于外出旅行呐!
D幽默风趣——开心搞怪
网络用语拥有如此强盛的生命力,一个主要原因是它的幽默风趣,这极大吻合了年轻人开心乐观的心态及他们对自由的向往。

大家来看看这些话——
老湿说:人生得一只鸡足矣。

炮轰的脑袋,还梳个雷劈的缝。

你再这样,就别怪哥翻脸不是人了。

看着有点懂,又有点不明白是吧,哈哈,年轻人要的就是这种感觉。

年轻人生性奔放、活泼,他们喜欢打破规则,创造乐趣。

这些网络用语就相当于以前的歇后语,让人看了就觉得开心,好玩。

风趣好玩的网络用语吸引着年轻人。

年轻人又不由自主地会创造一些新的网络用语,日复一日年复一年,这些用语越积越多,越看就越花了你的眼。

部分网络用语对照表
Bs——鄙视
PF——佩服
BT——变态
MP——马屁
ZD——正点
YY——衣衣或意淫
JJYY——唧唧歪歪
748——毒死吧
葱白——崇拜
酿子——那样子
卖糕的——我的天啊
表——不要
撒米\虾米——什么
米国——美国
有米人——有钱人
麻油虾米——没有什么
摔锅——帅哥
衰哥——运气不好的男人
素——是
李白——你是白痴
介个——这个
果酱——过奖
强银——能力很强的人
网络时代,大家可以尽情享受网络用语带来的乐趣。

但是,使用需要区分场合和把握合适的度,不能因此而影响了工作或学习哦。

至于看不惯网络用语的老爸老妈,你们现在不用干着急,时间是最好的检验武器,等过了若干年,还能留下来的,就是被大众接受并认可的优秀用语了;那些果真是无聊词汇的,自然会被卷进时间长河,冲走不见。

你说,是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