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合集下载

初中生物知识点解析细胞的能量转换

初中生物知识点解析细胞的能量转换

初中生物知识点解析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各种生物化学反应来转换和利用能量。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主要涉及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两个过程。

一、细胞呼吸细胞呼吸是细胞内产生能量的过程,它通过将有机物质(如葡萄糖)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

细胞呼吸可被分为三个阶段:糖解、解压和氧化磷酸化。

1. 糖解阶段:糖类物质在胞质中经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分解成糖酵解产物。

其中最常见的糖酵解产物是丙酮酸和磷酸甘油酸。

2. 解压阶段: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并在线粒体内发生一系列的反应,最终生成丙酮酸脱羧酶能够利用的物质——辅酶A。

磷酸甘油酸也进入线粒体,分解为乙醛和二磷酸甘油。

3. 氧化磷酸化阶段:辅酶A进入Krebs循环(或称三羧酸循环),在此过程中进一步氧化,生成能够供细胞利用的能量(ATP)、二氧化碳和水。

ATP是细胞内的能量分子,它可以提供给细胞进行各种生物活动。

二、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中的过程,通过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光合作用主要发生在叶绿体内,包括光能捕获、光化学反应和暗反应三个阶段。

1. 光能捕获:叶绿体内的叶绿素能够吸收太阳光中的能量,光能激发叶绿素中电子的跃迁。

激发后的电子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至反应中心。

2. 光化学反应:在反应中心中,激发后的电子与光化学反应中心上的另一个电子结合,形成高能态的电子对。

接着,这对电子进一步传递至光化学反应链中。

3. 暗反应:光合作用的最后一个阶段是暗反应,也被称为Calvin循环。

在暗反应中,二氧化碳利用ATP和NADPH还原,产生出葡萄糖。

综上所述,细胞的能量转换主要涉及到细胞呼吸和光合作用两个过程。

细胞呼吸将有机物质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而光合作用则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通过暗反应生成葡萄糖。

这些过程为细胞提供了所需的能量,使细胞能够进行各种生物活动。

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是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它们是生命的构建模块。

为了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细胞必须进行能量转换。

这种能量转换包括能量的获取、转化和利用,涉及到生物化学过程、酶催化和细胞呼吸等复杂的机制。

能量的获取细胞的能量获取主要依赖于光合作用和化学反应。

在光合作用中,光能被植物细胞中的叶绿素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主要是以葡萄糖的形式储存起来。

这个过程涉及到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

光反应发生在叶绿体的内膜上,通过光合色素分子的存在,太阳能被捕获并转化为电子能。

暗反应则发生在叶绿体液体基质中,将光能转化为有机分子,这些分子可以在细胞中进一步合成和分解。

除了光合作用外,细胞还通过化学反应获取能量。

例如,葡萄糖可以通过糖酵解反应转化为乳酸或乙酸等产物,同时释放能量。

此外,氧化磷酸化反应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主要来源。

在这个过程中,葡萄糖和其他有机物被氧化,生成二氧化碳、水和大量的能量。

这些过程为细胞提供了能量,使其能够进行其他生命活动。

能量的转化细胞内能量转换的关键是酶催化和化学反应。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化活性的蛋白质,它们可以加速化学反应的速率,降低活化能。

细胞内的大部分酶催化反应都是可逆的,可以根据需求来转换能量。

酶催化反应通过底物与酶的结合形成复合物,然后在活化能最低的路径上发生化学反应。

这些反应可以将底物转化为产物,也可以将产物反向转化为底物。

通过调节酶的活性和底物浓度,细胞可以控制能量的转化速率,满足其生理需要。

能量的利用细胞利用能量进行多种生物过程,如维持细胞结构、合成生物大分子、运输物质和细胞分裂等。

这些生物过程依赖于细胞内的能量转化和能量释放。

细胞内能量的利用主要是通过细胞呼吸来实现的。

细胞呼吸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为乳酸或乙酸,并产生少量的ATP。

三羧酸循环将乙酸等有机酸转化为二氧化碳,同时生成较多的ATP和还原剂。

氧化磷酸化则是细胞内能量转化的最终步骤,在线粒体的内膜上进行。

《高中生物课件:细胞的能量转换》

《高中生物课件:细胞的能量转换》
高中生物课件:细胞的能 量转换
通过本课件,我们将一起探索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了解细胞是生命体系的 基本单位,以及不同能量转换途径的原理和应用。
细胞的能量来源和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
细胞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 能转化为化学能,进而供 给生物体生命活动。
无氧呼吸
在缺氧条件下,细胞通过 无
动物通过摄食植物或其他动物 来获取能量,维持生命活动。
分解者
分解者以死亡有机物为食,将 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促进循 环。
生物体内的能量守恒与转化
生物体内能量守恒,细胞通过能量转化将一种形式的能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并在各个层级上维持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实现生命活动。
能量转换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有氧呼吸
在氧气存在的条件下,细 胞通过有氧呼吸进行高效 能量转换。
光合作用的原理及过程
光合作用是指植物细胞中通过叶绿体将太阳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过程。它包含 光反应和暗反应两个阶段,通过光合色素吸收光能,产生ATP和NADPH,并进 一步合成有机物质。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
光合作用的反应方程式可表示为:光能 + 6 CO2 + 12 H2O → C6H12O6 + 6 O2 + 6 H2O。
1 维持生态平衡
能量转换维持着生态系统的 稳定,保障生物间的相互依 存和平衡。
2 推动物种演化
能量转换对物种的适应和进 化起到重要推动作用。
3 影响生态链
能量转换的变化会对食物链和群落结构产生影响。
人类能源的利用与供给
人类利用化石燃料和可再生能源等能源供给生产和生活需求,但同时也需要考虑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的问题。
其他能量转换途径
1
有氧呼吸

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是生物体内最基本的结构和功能单位,它们以精确的方式进行各种活动,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运作。

其中,能量在细胞内的转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细胞内能量转换的过程,并介绍与之相关的重要分子和机制。

1. 能量转换的基本过程细胞内能量转换的基本过程是通过细胞呼吸进行的。

细胞呼吸是指细胞利用有机分子(如葡萄糖)和氧气产生能量的过程。

它包括三个主要阶段:糖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1.1 糖解糖解是指有机物分解为更小的分子,并产生能量。

在细胞内,葡萄糖通过糖酵解途径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一定量的ATP (三磷酸腺苷)。

糖解是细胞能量转换的起始阶段。

1.2 Krebs循环Krebs循环是细胞呼吸过程中的关键步骤。

在Krebs循环中,丙酮酸被进一步代谢,产生二氧化碳和电子供体NADH(烟酸腺嘌呤二核苷酸)。

这些释放的电子被转移到细胞色素系统。

1.3 氧化磷酸化氧化磷酸化是细胞呼吸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这个过程中,NADH和另一个电子供体FADH2(呋喃腺嘌呤二核苷酸)释放的电子通过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最终被氧气接受。

这个过程产生的能量用于合成ATP。

2. 重要分子和机制与细胞的能量转换密切相关的分子和机制有许多。

2.1 ATPATP是细胞内主要的能量供应分子。

它是由三个磷酸基团和一个腺嘌呤核苷酸组成。

在细胞内,ATP通过释放磷酸基团的方式提供能量,这个过程称为ATP酶。

2.2 NADH和FADH2NADH和FADH2是电子供体,在细胞呼吸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它们可以在糖解和Krebs循环中捕获释放的电子,并将其转移到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

2.3 线粒体线粒体是细胞中的能量中心,它以其形状和结构功能特异性而闻名。

线粒体内的电子传递链是细胞中能量转换的关键部分。

通过电子传递链,线粒体将NADH和FADH2提供的电子转移到氧气上,同时释放能量。

3. 能量转换的重要性细胞内能量转换的过程对生物体的正常运作至关重要。

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位,它们通过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反应将外界能量转化为可利用的形式,以维持生物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存。

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的能量转换。

本文将重点介绍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及其相关机制。

一、葡萄糖的降解细胞的能量转换主要通过葡萄糖的降解过程来实现。

葡萄糖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分子,是细胞内能量转换的主要燃料。

它被细胞摄入后,经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逐渐分解为较小的分子,并释放出能量。

1. 糖酵解在细胞质中,葡萄糖分子通过一系列酶催化的反应,先被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再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和磷酸化反应,最终产生三个分子的丙酮酸、一分子的ATP(三磷酸腺苷)和NADH(辅酶还原型)等产物。

这个过程称为糖酵解,是葡萄糖降解的第一阶段。

2. 细胞色素的氧化磷酸化丙酮酸进一步进入线粒体的中间膜,通过一系列反应最终转化为辅酶A、NADH和FADH2等物质。

这些物质进入线粒体内膜的呼吸链,与氧气反应,产生大量的ATP。

这个过程被称为细胞色素的氧化磷酸化,是葡萄糖降解的第二阶段。

二、细胞色素系统细胞色素系统是细胞内负责电子传递和氢离子泵送的复合体。

它由多个色素分子和蛋白质组成,位于线粒体内膜上。

细胞色素系统通过接受NADH和FADH2释放的电子,以及利用这些电子的能量泵送氢离子,从而建立质子梯度。

这个梯度被用来合成ATP。

三、三磷酸腺苷(ATP)合成ATP合成是细胞的能量转换过程的最终阶段。

它发生在线粒体内膜上的ATP合酶上,通过质子梯度的驱动,将ADP(二磷酸腺苷)和一个无机磷酸根(Pi)结合成ATP。

这个过程被称为氧化磷酸化。

四、其他能量转换途径除了葡萄糖降解过程所产生的能量转换外,细胞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获得能量。

例如,脂肪酸的代谢可以产生丰富的ATP,蛋白质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被降解为氨基酸,进而进入能量合成途径。

细胞的能量转换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过程,涉及多种酶、载体和其他蛋白质的参与。

通过这个过程,细胞能够将外界的化学能转化为维持自身正常运作所需的能量。

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的能量转换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单位,通过细胞内各种代谢反应来维持生命活动。

其中,能量的转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

本文将从细胞内能量储存、能量转换的方式以及相关代谢过程等方面来探讨细胞的能量转换。

一、细胞内能量储存细胞内的能量主要以ATP(腺苷三磷酸)的形式储存。

ATP是一种高能化合物,它由腺嘌呤、核糖和三个磷酸基团组成。

而ATP的磷酸键具有高能,通过磷酸键的断裂,可以释放出储存的能量,为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动力。

细胞内ATP的合成是经过一系列复杂的能量转换来完成的。

最主要的合成途径是细胞呼吸作用。

在有氧条件下,细胞通过氧化葡萄糖产生大量的ATP。

而在无氧条件下,细胞则通过乳酸发酵产生少量的ATP。

此外,细胞还通过光合作用合成ATP,但这一过程主要发生在植物细胞中。

二、能量转换的方式细胞内能量转换的方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细胞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

1. 细胞呼吸作用细胞呼吸作用是生物体将有机物质分解为CO2和H2O的过程,同时产生能量。

它分为三个主要阶段:糖酵解、Krebs循环和氧化磷酸化。

首先,糖酵解将葡萄糖分解为两个分子的丙酮酸,同时产生少量的ATP和NADH。

之后,丙酮酸进入Krebs循环,在多次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的NADH和FADH2,并生成CO2。

最后,NADH和FADH2通过氧化磷酸化的过程,将其储存的电子传递给电子传递链,最终产生较大量的ATP。

2.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是植物细胞或某些细菌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的过程,同时释放出氧气。

光合作用可以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光反应和暗反应。

在光反应阶段,光能被光合色素吸收,并转化为化学能。

通过光合色素分子间的电子传递,产生能量丰富的ATP和NADPH,并释放出氧气。

而在暗反应阶段,通过ATP和NADPH的提供,植物细胞将CO2转化为有机物质,并再生ADP和NADP+。

三、相关代谢过程除了细胞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细胞内还存在其他相关代谢过程,进一步实现能量的转换。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新)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新)


用胰蛋白酶或尿素处理亚线粒体小泡,则小泡
外面的颗粒解离,无颗粒的小泡只能进行电子
传递,而不能使ADP磷酸化生成ATP。将颗粒重
新装配到无颗粒的小泡上时,则有颗粒的小泡
又恢复了电子传递和磷酸化相偶联的能力。

化学渗透假说主要论点:电子传递链各组分在线粒
体内膜中不对称分布,当高能电子沿其传递时,所
整整七十年来,科学家们推断细胞核的进化是复
杂生命的关键所在。而目前Lane 与Martin等在 《Nature》发表的一项论文则揭示:实际上线粒体才 是象细胞核这样的复杂创新事物的生育与发展的根基, 这是因为线粒体在细胞中承担着能量工厂的使命。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线粒体的研究历史
● 20世纪50年代,揭示了线粒体的超微结构与功能之
间的关系 ;
● 1963年,在鸡卵母细胞中发现线粒体DNA并分离到
完整的线粒体DNA(mtDNA) ; ● 1981年,发表了完整的人mtDNA序列; ● 1987年,提出mtDNA突变可引起人类的疾病。
Nature: 线粒体是复杂生命进化的关键
● 问题:红细胞无线粒体,其膜上钠钾泵所需能
量来自哪里?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外膜 (outer membrane ):含孔蛋白 (porin) , 通透性较高,标志酶为单胺氧化酶。
◆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 折叠形成嵴(cristae),含有与能量转换相关的蛋 白,标志酶为细胞色素C氧化酶。

1)基本结构的相同点: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形
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常因细胞种类、生理功
能及生理状况不同而有较大差别。两者均具有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两个能量转换细胞器,它们能高效地将能量转换成ATP。

线粒体广泛存在于各尖真核细胞,而叶绿体仅存在于植物细胞中。

它们的形态结构都呈封闭的双层结构,内膜都演化为极其扩增的特化结构,并在能量转换中起主要作用。

线粒体和叶绿体以类似的方式合成ATP。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一)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线粒体多呈线状和粒状,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囊状结构,由外膜、内膜、膜间隙及基质4部分构成。

(二)线粒体的结构与化学组成线粒体的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质和脂类。

线粒体的蛋白可分为可溶性与不溶性两类,可溶性蛋白质大多数是基质中的酶和膜外周蛋白;不溶性蛋白是膜的镶嵌蛋白、结构蛋白和部分酶蛋白。

线粒体脂类主要成分是磷脂。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0.3:1(内膜);1:1(外膜)线粒体内外膜在化学组成上根本不同是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不同。

内膜的脂类与蛋白质的比值低,外膜中比值较高。

1 外膜外膜:厚约6nm,含孔蛋白(porin),通透性高。

2 内膜厚约6-8nm,通透性低,只有不带电荷的小分子才能通过。

内膜向内褶叠形成嵴。

内膜和嵴的基质面上有许多排列规则的基粒,基粒由头部和基部组成,头部又叫F1,基部又叫F0。

3 膜间隙内外膜之间宽8nm的空隙,它延伸到嵴的轴心部(嵴内隙),内含许多可溶性酶类、底物和辅助因子。

4 线粒体基质内膜和嵴包围的空间,内含蛋白质性质的胶状物质。

基质中有催化三羧酸循环、脂肪酸 -氧化、氨基酸氧化、蛋白质合成等有关的酶类和其它成分,如环状DNA、RNA、核糖体及较大的致密颗粒,其作用主要是贮存Ca+。

线粒体酶的定位线粒体约有140种酶,分布在各个结构组分中,有的可作为某一部位所特有的标志酶,如外膜的单胺氧化酶,膜间隙的腺苷酸激酶,内膜的细胞色素氧化酶,基质中的苹果酸脱氢酶。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件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南开大学细胞生物学课件
2. 电子载体排列顺序
1. 电子载体
电子传递链是由一系列特殊的电子载体构成的。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与释放的电子结合并将电子传递 下去的化合物称为电子载体(electron carrier)。
电子载体有五种: 黄素蛋白(flavoprotein) 细胞色素(cytochrome) 泛醌(ubiquinone, UQ) 铁硫蛋白(iron-sulfur protein) 铜原子(copper atom)
Fis1和Mdv1 2. 参与作用
endophilin B1 Mff(mitochondrial fission factor) GDAP1(ganglioside-induced
fifferentiation associated protein 1)
2. 线粒体融合与分裂的细胞生物学基础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复合物Ⅱ
复合物Ⅲ
复合Ⅳ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有几点需要说明
◆ 五种类型电子载体:黄素蛋白、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 Fe-S中心、铜原子、辅酶Q。前四种与蛋白质结合,辅 酶Q为脂溶性醌。
◆ 电子传递起始于NADH脱氢酶催化NADH氧化,形成高 能电子(能量转化), 终止于O2形成水。
◆ 电子传递方向按氧化还原电势递增的方向传递 (NAD+/NAD最低,H2O/O2最高)
叶肉细胞
维管束 维管束鞘细胞
第三节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及其起源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主要受细胞核 基因组调控,但同时又受到自身基因组的 调控,被称为半自主性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以非孟德尔方式遗传。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半自主性
(一)线粒体和叶绿体DNA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中的蛋白质 (三)线粒体和叶绿体基因组与细胞核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2) ATP合成酶的作用机理
ATP合成酶据认为是通过结合变化和旋转催化的机制来合成ATP的。 F1中的β亚基有三种构型: ① 紧密结合态(T态):可与ADP和Pi的结合很紧,能生成ATP,并能与 ATP牢牢结合。 ② 松散结合态(L态):同ADP和Pi的结合较强。
③ 空置状态(O态): 几乎不与ATP、ADP和Pi结合。
(二)线粒体和叶绿体的起源
1 内共生起源学说 2 非共生起源学说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线粒体不同部位标志酶: 1 外 膜-标志酶:单胺氧化酶。 2 内 膜-标志酶:细胞色素氧化酶。 3 膜间隙-标志酶:腺苷酸激酶。 4 基 质-标志酶:苹果酸脱氢酶。
(三)氧化磷酸化
1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氧化磷酸化。 2 有机物氧化、呼吸链(电子传递链)与ATP产生之间的关系。
光能→使叶绿体色素分子激发释放电子→电子传递和光合磷 酸化→产生ATP和NADPH2→通过卡尔文循环CO2和H2O被 ATP和NADPH2还原为糖类物质。 1 光反应-包括原初反应、电子传递和光合磷酸化。 2 暗反应-即碳同化。
1 原初反应
原初反应是指叶绿素分子从被光激发至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为 止的过程。包括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即光能被捕光色素分 子吸收,并传至反应中心,在反应中心发生最初的光化学反应, 使电荷分离从而将光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 (1)捕光色素:包括大部分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和叶黄 素等。叶绿素吸收的光主要是蓝色和红色而不是 绿色光。 (2)反应中心色素:由一种特殊状态的叶绿素a分子组成,可分为 P700(PⅠ的中心色素)和P680(PⅡ的中心色素). (3)反应中心:由一个中心色素分子和一个原初电子供体D及一个 原初电子受体A组成。 (4)光合作用单位:由捕光色素和反应中心构成。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1)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1)

人的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随年龄↑而↓,而体
积却随年龄↑而↑ 。 (线粒体病的研究已与线粒体DNA的损伤、缺 失相联系,随着年龄的↑ ,损伤mtDNA的积 累↑ )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部位 单胺氧化酶 外膜 酶 的 名 称 部 位 酶 的 名 称 腺苷酸激酶
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对鱼藤酮不敏感) 膜间隙 二磷酸激酶 犬尿酸羟化酶 酰基辅酶A合成酶 细胞色素b,c,c1,a,a3氧化酶 ATP合成酶系 琥珀酸脱氢酶 柠檬酸合成酶、 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 基质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核苷酸激酶
铁硫蛋白、辅酶Q等。
小结1:
电子传递链由4种脂蛋白复合物组成: • 黄素蛋白 • 细胞色素(含血红素辅基) • Fe-S中心 • 辅酶Q (前三种与蛋白质结合,辅酶Q为脂溶性酶)
电子传递链的四种复合物(哺乳类)
复合物Ⅰ 复合物Ⅱ
复合物Ⅲ
复合物Ⅳ
复合物Ⅰ
• NADH-CoQ还原酶复合物(既是电子传递 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复合物Ⅲ
• CoQ-细胞色素C还原酶(既是电子传递 体又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包括1cyt c1、2cyt b、1Fe-S蛋 白 –作用:催化电子从CoQH2 → cyt c;泵 出4 H+ (2个来自CoQ,2个来自基质)
复合物Ⅳ
• 细胞色素C氧化酶(既是电子传递体又 是质子移位体)
–组成: 二聚体,包含cyt a, cyt a3 ,Cu原子 –作用:催化电子从cytc →分子O2形成水, 2H+泵出,2H+参与形成水
白、结构蛋白和部分酶蛋白。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要点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要点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第一节线粒体1890年,R. Altaman发现线粒体,命名为bioblast。

1898年,Benda将这种颗粒命名为mitochondrion。

1900年,L. Michaelis用Janus Green B 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发现线粒体具有氧化作用。

1904年,在植物细胞中发现了线粒体。

至20世纪50年代,证实三羧酸循环,氧化磷酸化和脂肪酸氧化等重要的能量代谢过程均发生在线粒体中。

现在线粒体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已经深入到分子水平。

(一)形态与分布形状:线粒体是一个动态细胞器,在活细胞中具有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和适应性等特点,其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在不同细胞中变动很大,即使在同一细胞,随代谢条件不同也会发生很大变化。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有时可以形成分支的相互连接的网状结构。

化学组成:蛋白质和脂类。

大小:一般直径0.5~1μm,长1.5~3.0μm,在胰脏外分泌细胞中可长达10~20μm,称巨线粒体,人的成纤维细胞线粒体可达40μm。

•数量及分布:植物细胞少于动物细胞(叶绿体可替代线粒体的某些功能);许多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在很多细胞中,线粒体在细胞质中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通常结合在微管上,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这样有利于就近运送和利用ATP。

数量:不同类型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差异很大,同一类型细胞数目相对稳定。

动物细胞内线粒体的数目从数百到数千,代谢旺盛的细胞中线粒体数目多。

•线粒体的运动:根据细胞代谢的需要,线粒体可以运动、变形、融合和分裂增殖。

玉米的小孢子在发育过程中,线粒体定向的移动、聚集与分散,这样绒毡层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可增加40多倍。

(二)超微结构线粒体(mitochondrion)是由两层彼此平行的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外膜起界膜的作用,内膜向内折叠成嵴。

内外膜将线粒体分割为两个区室:内外膜之间的叫膜间隙,内膜包围的空间叫基质。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
动态细胞器 外形:线状、粒状、哑铃状、环状、圆柱状等 大小:直径0.5-1.0μm,长为2-3μm,可达1020μm 数目: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人成熟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代谢旺盛的细胞 分布:细胞功能旺盛区域;定位与迁移与微管相关
线粒体可塑性
心肌
状如蘑菇,属F型质子泵。 分为球形的F1(头部)和嵌入膜中的F0(基部)。 F1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 的催化位点(每个β亚基具有一个)。 F0由三种多肽组成ab2c12复合体,嵌入内膜,12个c亚基组 成一个环形结构,具有质子通道。
F1 particle is the catalytic subunit; The F0 particle attaches to F1 and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membrane. F1: 5 subunits in the ratio 3:3:1:1:1 F0: 1a:2b:12c
2、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
组成:至少由4条肽链,含有一个FAD,2个铁硫蛋白。 作用:催化琥珀酸的低能量电子转至辅酶Q,但不转移质子。
琥珀酸→FAD→Fe-S→Q。 琥珀酸+Q→延胡索酸+QH2
3、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 组成:至少11条不同肽链,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单体包 含两个细胞色素b(b562、b566)、一个铁硫蛋白和一个 细胞色素c1 。 作用: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转移一对电子, 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泵至膜间隙。 2还原态cyt c1 + QH2 + 2 H+M→2氧化态cyt c1 + Q+ 4H+C

第6章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第6章 线粒体与细胞的能量转换
第六章
线粒体
线粒体与叶绿体
能量转换: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储存于大分子有机物中
线粒体:将储存在生物大分子中的化学能转换为细胞可直接利用的能源 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共性:半自主性细胞器 1. 形态特征主要是封闭的双层单位膜结构,内膜经过折叠演化为表 面极大扩增的内膜特化结构系统,在能量转换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2. 功能都是高效的产生ATP的精密装置。 3. 遗传物质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翻译蛋白质的体系(第二 遗传信息系统)
氧化磷酸化的耦联机制—化学渗透假说
◆化学渗透假说内容:(获1978诺贝尔化学奖)
由英国Michell提出,认为在电子传递过程中,由于 线粒体内膜的不通透性,形成了跨线粒体内膜的质子梯度驱动
ATP的合成 (实验证据)。
◆支持化学渗透假说的实验证据该实验表明: 质子动力势乃ATP合成的动力
膜应具有完整性
线粒体中的氧化代谢
线粒体中的三羧酸循环,是物质氧化的最终共同途径,氧 化磷酸化是生物体获得能量的主要途径。
Electrons carried via NADH Electrons carried via NADH and FADH2
Glycolsis Pyruvate Glucose
Citric acid cycle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 内膜缺乏胆固醇,富含主要是心磷脂(20%)。
线粒体内、外膜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部位 酶的名称 单胺氧化酶 NADH-细胞色素 c 还原酶 犬尿酸羟化酶 酰基辅酶 A 合成酶 细胞色素氧化酶 ATP 合成酶 琥珀酸脱氢酶 β-羟丁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酶 丙酮酸氧化酶 NADH 脱氢酶 部位 酶的名称 腺苷酸激酶 二磷酸激酶 核苷酸激酶 苹果酸脱氢酶 柠檬酸合成酶 延胡索酸酶 异柠檬酸脱氢酶 顺乌头酸酶 谷氨酸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胺酸转氨酶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氧化磷酸化(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氧化磷酸化是释放代谢能的主要环节, 氧化磷酸化是释放代谢能的主要环节, 在这个过程中,NADH和FADH2分子把它们 在这个过程中,NADH和 从食物氧化得来的电子通过一系列呼吸 链酶系转移到氧分子。电子传递过程中 链酶系转移到氧分子。 释放出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释放出的能量使ADP磷酸化生成ATP。 ADP磷酸化生成ATP。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结构基础
与呼吸链有关的酶和电子载体: 与呼吸链有关的酶和电子载体: 1.NADH与 1.NADH与NAD+ 2.NADPH与 2.NADPH与NADP+ 3.FMNH2与FMN 4.FADH2与FAD 5.辅酶 辅酶Q 泛醌,CoQ ,CoQ) 5.辅酶Q(泛醌,CoQ) 6.细胞色素 细胞色素C 6.细胞色素C 7.铁硫蛋白 7.铁硫蛋白
氧化磷酸化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的结构基础 氧化磷酸化偶联 H+穿膜传递与ATP的合成 穿膜传递与ATP的合成
电子传递和氧化磷酸化结构基础
呼吸链(respiratory 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称为电子传递链, 称为电子传递链, 是由一系列酶体系构成,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 是由一系列酶体系构成,能够可逆地接受和释放H+ 的化学物质所组成, 和e2-的化学物质所组成,它们在内膜上有序地排列 成相互关联的链状, 成相互关联的链状,称为呼吸链或电子传递呼吸链 (electron transport respiratory chain). 组成该链的分子分为四类:即黄素pr 铁硫pr pr, pr、 组成该链的分子分为四类:即黄素pr,铁硫pr、 CoQ和细胞色素 除了CoQ之外,其它均为pr 和细胞色素, CoQ之外 pr, CoQ和细胞色素,除了CoQ之外,其它均为pr,每种 成分都是电子传递体:可以接受并提供电子, 成分都是电子传递体:可以接受并提供电子,其中 黄素pr CoQ还是递氢载体 黄素pr pr和 还是递氢载体, pr由一条多肽链 黄素pr和CoQ还是递氢载体,黄素pr由一条多肽链 和与之紧密结合的辅基组成,辅基有两种, 和与之紧密结合的辅基组成,辅基有两种,一个为 FMN,另一个为FAD 它们都能携带2个质子和2 FAD, FMN,另一个为FAD,它们都能携带2个质子和2个电 子。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ATP合成---人体每天合成数千克,95%来自线粒体。 •线粒体医学---与100多种疾病有关,细胞衰老。 •线粒体学---植物雄性不育
●线粒体得形态结构 ●线粒体得功能 ●线粒体与疾病
一、线粒体得形态结构
1、1 线粒体得发现与功能研究
• 1850年,克里克发现横纹肌中颗粒结构,分离,水中膨胀,有膜。 • 1890年,R、 Altaman首次动物细胞内发现线粒体,命名为生命小体bioblast。 • 1897年,Benda首次将这种颗粒命名为mitochondrion。 • 1900年,L、 Michaelis用Janus Green B对线粒体进行活体染色,发现线粒体
桶状结构,可 逆开闭,选择 性低。
相对分子质 量5103
线粒体得TEM照片(P129图6-1)
孔蛋白
内膜向线粒体基质褶入形成嵴(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达5~10 倍),嵴有两种类型:①板层状、②管状(图),但多呈板层状。
图 管状嵴线粒体
嵴上覆有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ATP合酶。
• 对构象耦联假说得证明:
1994年,Walker发表了牛心线粒体F1-ATP酶得晶体结构
日本得吉田(Massasuke Yoshida)等人将α3β3γ固定在玻 片上,在γ亚基得顶端连接荧光标 记得肌动蛋白纤维,在含有ATP得 溶液中温育时,在显微镜下可观察 到γ亚基带动肌动蛋白纤维旋转 (图)。
线粒体与衰老和凋亡
决定细胞衰老得生物钟 • 年龄增长,数量减少、体积增大 • 线粒体无修复系统,损伤mtDNA复制快,恶性循环,
功能异常
细胞凋亡 线粒体释放细胞色素C,胞质中含量增加,导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授课题目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二、教学目的和要求1.掌握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形态结构与生物学功能;2.理解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半自主性;3.了解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的两种假说。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1线粒体、叶绿体的超微结构2化学渗透学说3线粒体、叶绿体的半自主性教学难点:线粒体、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及功能的关系四、主要参考资料五、教学过程(含教学内容、教学办法、辅导手段、板书设计、学时分配等)线粒体(Mitochodria)和叶绿体(Chloroplasts)都是产能细胞器;线粒体存在于所有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s)中,叶绿体存在于植物细胞(plant cells)中,学习这章要理解线粒体与叶绿体的结构及其功能的关系。

Mit: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ATPChl: Photosynthesis→ATP+NADPH(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这两种是不稳定的高能化合物)→Sugar,lipide,protein(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糖类、脂类、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中)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它们都有自身的基因组,信息量有限,其编码出的蛋白并不足以完成能量转换,因此需要核基因与其共同完成;线粒体和叶绿体蛋白装配问题,有些蛋白是在核基因编码,在细胞质合成,然后再如何分选进入线粒体和叶绿体;线粒体与叶绿体的增殖(即个体的发生)与起源(系统发生,进化问题)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一线粒体的结构和各部分的功能(Mitochondrial structure and function)㈠线粒体是一个动态细胞器,在生活细胞中具有多形性、易变性、运动性和适应性等特点,其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在不同细胞内变动很大,即使在同一细胞,随着代谢条件的不同也会发生变化。

线粒体的大小和数量反映了细胞的活动对能量需求;(骨骼肌横纹肌细胞;精子的头部和尾部;肌纤维中间夹杂的线粒体;肌纤维周围围绕着大量线粒体)㈡线粒体的内膜和外膜线粒体内外膜之间的空隙,称为膜间隙;内膜所包围的嵴外空间,称为线粒体基质(紫色部分);在线粒体基质中,朝向线粒体基质定位在内膜上的有ATP合成酶(基粒);在线粒体基质空间,有线粒体自身的基因组,裸露的双链环状DNA,不与组蛋白结合;还有核糖体,其形态、大小、沉降系数(70S)与细菌类似;(线粒体的模式图;横切面;扫描电镜照片)Outer membrane: contains channel-forming protein,called Porin(孔蛋白).Permeable to all molecules of 5000 daltons or less(外膜通透性大)Inner membrane (Impermeability,不透性):Contains proteins with three types of functions:⑴Electron-transport chain:Carry out oxidation reactions;(电子传递链)⑵A TP synthase: Makes A TP in the matrix;(ATP合成酶)⑶Transport proteins:Allow the passage of metabolites(代谢产物);(转运蛋白)Intermembrane space: Contains several enzymes use ATP to phosphorylate other nucleotides.(这些酶通过催化ATP使其他核苷酸分子磷酸化)Matrix: Enzymes; Mit DNA, Ribosomes, etc.(基质中的酶类最多,在线粒体内部完成三羧酸循环、脂肪酸氧化、氨基酸氧化等,使底物彻底氧化;还含有线粒体的遗传系统)(Specific functions localized within the Mit by disruption of the organelle and fractionation)(将线粒体放在低渗溶液中,线粒体中的水分子向外跑,线粒体胀大,外膜可塑性不大,先破裂,内膜可塑性大,不破裂;通过离心分离出外膜(膜空间的内容物流出)和其他,把其他在转入高渗溶液中,使内膜又缩回去,内膜用去垢剂处理(降解内膜),离心后,就得到内膜和基质两部分;总之用差速离心方法分离线粒体各部分)㈢ Localization of metabolic functions within the mitochondrion:Outer membrane: Phospholipid synthesis(磷脂合成); fatty acid desaturation(脂肪酸链去饱和); fatty acid elongation(脂肪酸链延长); Marker: monoamine oxidase (单胺氧化酶);Inner membrane: Electron transport(电子传递);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 Metabolite transport; Cardiolipin(心脂质,心肌磷脂)/TPL(总磷脂)(20%); Marker: cytochrome oxidase(细胞色素氧化酶);Intermembrane space: Nucleotide phosphorylation(核苷酸的磷酸化); Marker:adenylate kinase(腺苷酸激酶)Matrix: Pyruvate oxidation(丙酮酸氧化作用);TCA cycle(三羧酸循环,柠檬酸循环); β oxidation of fats(脂肪酸的β氧化); DNA replication; RNA transcription, Protein translation;Marker:MDH(苹果酸脱氢酶)(基质对完成线粒体的功能是非常关键的,糖酵解是发生在细胞质基质中的,糖酵解的产物是丙酮酸,丙酮酸作为底物要进入线粒体要经过三羧酸循环,结果产生NADH;三羧酸循环是葡萄糖有氧彻底氧化的一个环式反应系列,它进入的底物是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然后丙酮酸进入线粒体完成三羧酸循环,使底物彻底氧化,变成二氧化碳和水。

)二线粒体的功能㈠线粒体中的氧化代谢㈡电子传递链与电子传递㈢质子转移与质子驱动力的形成㈣ATP形成机制-氧化磷酸化⑴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molecular basis of oxidative phosphorylation)(糖酵解的产物丙酮酸、脂肪分解后产生的脂肪酸,作为底物通过外膜和内膜上的转运蛋白运到线粒体基质,丙酮酸和脂肪酸在进入三羧酸循环之前,必须形成乙酰辅酶A,乙酰CoA是所有有机物代谢成小分子后进入TCA最基础的原料,TCA的结果是产生NADH(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脱氢变成NAD+,脱下的氢一个代表质子,另一个代表两个电子;)(质子的运动:质子在线粒体内膜上,有一个电子传递链,由几个复合物构成,其中大部分都有质子泵的作用,它从基质一侧定向转移到膜间空间一侧,形成质子的跨膜梯度,就形成了PH梯度,外面质子浓度高,里面质子浓度低;)(电子的运动:电子通过脱氢后,解离出的电子以高能电子的形式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逐渐传递能量逐渐释放,最终交给电子的受体O2,形成H2O;质子梯度再通过ATP合成酶从膜间隙回到基质,使ADP磷酸化产生ATP,ATP可以出线粒体外膜外在整个做功,外面的ADP可以进来,这些交换运输都需要靠内膜上的转运蛋白;)(TCA产生的CO2释放出来,消耗的O2生成H2O,这些都是在质子定向转移、质子驱动下的ATP合成,电子的传递与之密切相关)化学渗透假说(chemiosmotic coupling hypothesis)就是解释线粒体如何产生能量的。

(英国生物化学家P.Mitchell 于1961年提出的解释释氧化磷酸化偶联机理的假说。

该学说认为: 在电子传递过程中, 伴随着质子从线粒体内膜的里层向外层转移, 形成跨膜的氢离子梯度,这种势能驱动了氧化磷酸化反应(提供了动力), 合成了ATP。

这一学说具有大量的实验证明,得到公认并获得了1978年诺贝尔奖。

化学渗透学说可以很好地说明线粒体内膜中电子传递、质子电化学梯度建立、ADP磷酸化的关系。

)①Molecular basis of oxidation:Electron-transport chain电子传递链中的各组分,并不是游离存在的,当破坏了线粒体内膜后,可分离出4种膜蛋白复合物,分别被命名为复合物I、II、III、IV.复合物I:NADH脱氢酶;作用:使NADH脱氢变成NAD+;使四个质子通过质子泵从基质到膜间空间;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是三羧酸循环中位移一种结合在膜上的酶,是一种跨膜蛋白复合物;作用:是催化从琥珀酸来的1对低能电子经FAD和Fe-S传给泛醌。

复合物III:细胞色素还原酶(细胞色素bc1复合物);细胞色素c并不是一个膜的整合蛋白,它是在内膜的膜间空间一侧,它是小分子,可以运动来转移电子;作用:将电子从UQH2到细胞色素c的传递和H+从基质到膜间隙的单向运动两个过程耦联起来。

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作用:既是电子传递体又是递氢体。

注:从复合物I到复合物IV一共转运10个质子(4+2+2+2)(图下的列出的数据:构成这些复合物的亚基有些是线粒体DNA编码的,有的是核DNA编码的,一共多少个亚基;例如复合物I线粒体编码7个亚基,核DNA编码35个亚基,因此总共是由42个亚基构成的复合物;)⑵磷酸化的分子基础(Molecular basis of phosphorylation:ATP synthase)①The structure of the ATP synthase(ATP合成酶)(左图为电镜下照片,头部、颈部、基部;)(F1particle is the catalytic subunit; The F0particle attaches to F1and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membrane;)(头部是F1颗粒,催化亚单位的部分,即催化ADP磷酸化,一共有5种亚基,3α:3β:1γ:1δ:1ε,头部朝向线粒体基质;F0区指ATP合成酶以疏水蛋白为主的跨膜区,由a,b,c3种亚基以ab2c10-12的比例组成的一个跨膜质子通道。

)② F1具有合成ATP酶的功能(F1 particles have ATP synthase activity)证明F1在内膜上的功能主要看两个方面:一是有无电子传递的功能;二是是否催化ATP 的合成;(将完整的线粒体进行裂解,内膜上形成一些内膜小泡,小泡上的黑点部分就代表ATP合成酶的F1(可溶性部分),发现F1能合成ATP,但不能水解ATP;进一步分离成解离的ATP酶和解离下来的内膜小泡,则合成的功能没了,但具备水解的功能;通过离心分离这两部分,发现内膜小泡只有电子传递的功能,ATP合成酶只能水解ATP;如果将这两部分再重组,则同时恢复了电子传递和合成ATP的功能,没有水解ATP的功能;)③ATP酶的结合变构模型和旋转催化(Proton translocation through F0 drives ATP synthase by F1:Binding Change Model and rotational catalysis)解释ATP是怎么合成的;(Boyer proposed in 1979, and was greatly stimulated by the publication in 1994 of the structure for F1 complex(X-ray)from bovine heart mitochondria)(γ亚基相当于定子,周围亚基相当于转子;F1上有三个不同的腺嘌呤核苷酸结合位点,每一个β亚基中有一个。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