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123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细胞(cell)是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基本单位的含义即包括结构上的,也包括功能上的。

2.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生长、运动、遗传、变异、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的学科。

3.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以人体或医学为对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或学科。

4.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且遗传信息量小,因此进化地位较低。

5.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有细胞膜、发达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体系。

6.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也称多聚体,由许多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7.多肽链(polypeptide chain)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组成的肽称为多肽链。

8.细胞蛋白质组(proteome)将细胞内基因活动和表达后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某种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功能状态,从而阐明基因的功能。

9.拟核(nucleoid)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就称为拟核。

10.质粒(plasmid)很多细菌除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双链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11.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所组成的生物膜。

12.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人们把生物膜和细胞内各种模性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13.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出较为一致的3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电子密度较低的中间层。

高中生物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与叶绿体

高中生物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与叶绿体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与叶绿体线粒体与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两种重要的细胞器,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在线粒体内有机物被彻底氧化分解成无机物,其中的能量被转移到ATP 中,所以线粒体是细胞内供应能量的“动力工厂”。

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通过光合作用太阳光能转变成有机物中的化学能,可以进一步被各种生物所利用。

所以,线粒体与叶绿体是真核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此外,线粒体与叶绿体内都有少量的DNA,与细胞质遗传有关。

线粒体与叶绿体外包双层生物膜,叶绿体内还有生物膜构成的基粒。

围绕线粒体与叶绿体可以把细胞呼吸、光合作用、细胞质遗传、生物膜等重要知识综合起来。

1 基础知识线粒体与叶绿体都是真核细胞内具有双层膜结构的细胞器,都与细胞内的能量代谢有关,都含有少量DNA和RNA。

1.1在细胞内的分布线粒体普遍存在于各种真核细胞内,绿色植物细胞内的线粒体普遍少于细胞。

在正常的细胞中,一般在需要能量较多的部位比较密集:细胞的新陈代谢越旺盛的部位,线粒体的含量就越多。

而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蛔虫等寄生虫,细菌等原核生物没有线粒体。

叶绿体只存在于绿色植物细胞内,如叶肉细胞,植物幼嫩的茎、幼嫩的果实等绿色器官。

叶绿体在细胞中的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在强光下常以侧面对着光源,避免被强光灼伤;在弱光下,均匀分布在细胞质基质中,并以正面(最大面积)对着光源,以利于吸收更多的光能。

而蓝藻等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核生物、植物的根细胞没有叶绿体。

1.2 结构显微观察形态:线粒体一般呈球状、粒状、棒状,并且随细胞类型及生理条件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别。

叶绿体一般呈扁平的球形或椭球形。

线粒体大致有外膜、内膜和基质(线粒体基质)三部分构成。

外膜平整无折叠,内膜向内折叠凹陷而形成突起的嵴,从而扩大了化学反应的膜面积。

叶绿体由外膜、内膜两层膜包被,内含有几个到几十个基粒,每个基粒都是由很多个类囊体(囊状结构)堆叠而成,基粒与基粒之间充满叶绿体基质。

细胞生物学_06细胞的能量转换

细胞生物学_06细胞的能量转换

⒊氧化磷酸化作用与电子传递的偶联
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
成水时,同时伴有ADP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
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NADH呼吸链生成ATP的3个部位是:①NADH 至辅酶Q;②细胞色素b至细胞色素c;③细胞色 素aa3至氧之间。但FADH2呼吸链只生成2个ATP 分子。
三、线粒体的功能
线粒体的主要功能是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 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 线粒体是糖、脂肪、和氨基酸最终释能的场所。 糖和脂肪等营养物质在细胞质中经过酵解作用
产生丙酮酸和脂肪酸。这些物质选择性地从细胞质
进入线粒体基质中,经过一系列分解代谢形成乙酰
CoA,即可进入三羧酸循环。
三羧酸循环脱下来的氢经线粒体内膜上的电子 传递链(呼吸链),最后传递给氧,生成水。
其意义:提供了氧化反 应所需的氢离子,通过 递氢体NAD+ 、 FAD将其 传递到呼吸链→氧化磷 酸化 。
-酮戊二酸 NADH2 2 NAD
NADH2
三羧酸循环开始。 总反应式:
2乙酰辅酶A+6NAD++2FAD++2ADP+2Pi+6H2O
4CO2+6NADH+6H++2FADH2+2辅酶A+2ATP
糖酵解
在细胞质中, 脂肪和葡萄糖 降解生成丙酮 酸进入线粒体 基质
三羧酸循环
在线粒体基质中,在丙酮脱氢酶体系作用下,丙酮酸进 一步分解为乙酰辅 酶A,NAD+作为受氢体被还原。 丙酮酸+辅酶A+2NAD+ 2乙酰辅酶A+CO2+2NADH+2H+ 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结合生成柠檬酸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5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5篇

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5篇教学总结是通过学习实践总结出的快速掌握知识的方法。

因其与学习掌握知识的效率有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那么,学习的方法您都了解清楚了吗下面是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5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细胞生物学实验教学总结11.基因重组只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和基因工程中。

(三倍体、病毒、细菌等不能基因重组)2.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就是DNA,有DNA就有RNA,有5种碱基,8种核苷酸。

3.双缩脲试剂不能检测蛋白酶活性,因为蛋白酶本身也是蛋白质。

4.高血糖症≠糖尿病。

高血糖症尿液中不含葡萄糖,只能验血,不能用本尼迪特试剂检验。

因血液是红色。

5.洋葱表皮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必须是连续分裂的细胞才有细胞周期。

6.细胞克隆就是细胞培养,利用细胞增殖的原理。

7.细胞板≠赤道板。

细胞板是植物细胞分裂后期由高尔基体形成,赤道板不是细胞结构。

8.激素调节是体液调节的主要部分。

CO2刺激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属于体液调节。

9.注射血清治疗患者不属于二次免疫(抗原+记忆细胞才是),血清中的抗体是多种抗体的混合物。

10.刺激肌肉会收缩,不属于反射,反射必须经过完整的反射弧,判断兴奋传导方向有突触或神经节。

11.递质分兴奋性递质和抑制性递质,抑制性递质能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电位变化,但电性不变,所以不会引起效应器反应。

12.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中“主要”如何理解每种生物只有一种遗传物质,细胞生物就是DNA,RNA也不是次要的遗传物质,而是针对“整个”生物界而言的。

只有少数R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13.隐性基因在哪些情况下性状能表达①单倍体,②纯合子(如bb或XbY),③位于Y染色体上。

14.染色体组≠染色体组型≠基因组三者概念的区别。

染色体组是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如人类为2个染色体组,为二倍体生物。

基因组为22+X+Y,而染色体组型为44+--或XY。

15.病毒不具细胞结构,无独立新陈代谢,只能过寄生生活,用普通培养基无法培养,只能用活细胞培养,如活鸡胚。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2节能量的获得一细胞能量转换器——叶...》67北师大PPT课件

高中生物必修1《第4章细胞的能量代谢第2节能量的获得一细胞能量转换器——叶...》67北师大PPT课件

名称和颜色分别是 D(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色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5.在圆形滤纸的中央,滴上叶绿体的色素滤液进行色
素分离,会看到近似同心的四圈色素环,排在最外圈
的色素是 ( A )
A.橙黄色的胡萝卜素 B.黄色的叶黄素
C.蓝绿素的叶绿素a D.黄绿色的叶绿素b
6.阳光通过三棱镜能显示出七种颜色的连续光谱。
(2)加入少许SiO2 、CaCO3, 再加入10毫升无水乙醇,
进行快速、充分的研磨
• SiO2——使研磨充分 • CaCO3 ——中和酸性物质,
防止色素被破坏 • 无水酒精——溶解色素
(3)过滤:将研磨液迅 速倒入玻璃漏斗(基部放 置单层尼龙布),获取绿 色滤液,及时用棉塞将试 管口封严。
过滤叶脉及 二氧化硅等 防止乙醇挥发, 叶绿素氧化分 解
恩格尔曼实验的巧妙之处在哪里呢?
利用水绵做试验材料。水绵不仅有细而长的带状叶绿 体,而且螺旋分布于细胞中,便于观察和分析研究。
利用好氧细菌进行检测,能够准确的判断出水绵细胞中 释放氧气的部位。
利用棱镜将可见光分成7色连续光谱,便于观察出好氧 细菌集中分布在哪些色光区,从而知道叶绿体中的色素 主要吸收哪些色光进行光合作用.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养料的制造车间”、“能量的转
1880年,恩格尔曼的实验
水绵和好氧 细菌的装片
隔绝空气
黑暗,用极细光束照射
完全暴露在光下
这一实验说明了什么?
结论: 氧是由 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
场所。光合作用需要光照。
恩格尔曼又一个实验
这一实验又说明了什么? 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对不同波长的光吸 收强度不同,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几乎不吸收绿光。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之间由辅酶Q或细胞色素c这样的可扩散性分子连接。
PPT文档演模板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呼吸链各组分的排列是高度有序的使电子按氧化还原电位从低向高传递,
呼吸链中有三个部位有较大的自由能变化,足以使ADP与无机磷结合形成
ATP。部位Ⅰ在NADH至CoQ之间。部位Ⅱ在细胞色素b和细胞色素c之间。
PPT文档演模板
•图7-7 血红素c的结构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4.铁硫蛋白:
•在其分子结构中每个铁原子和4个硫原子结合,通过Fe2+、Fe3+互变进行 电子传递,有2Fe-2S和4Fe-4S两种类型(图7-8)。
•图7-8 铁硫蛋白的结构((引自Lodish等1999)
•5. 辅酶Q:
辅酶Q。在内膜M侧,辅酶Q可被复合体Ⅰ(复合体Ⅱ)或细胞色素b562
还原为氢醌。一对电子由辅酶Q到复合物Ⅲ的电子传递过程中,共有四个质
子被转移到膜间隙,其中两个质子是辅酶Q转移的。
PPT文档演模板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 Q cycle
PPT文档演模板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4.复合物IV:细胞色素c氧化酶
•是脂溶性小分子量的醌类化合物,通过氧化和还原传递电子(图7-9)。有3种氧化
还原形式即氧化型醌Q,还原型氢醌(QH2)和介于两者之者的自由基半醌(QH)。
PPT文档演模板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细胞的能量转换器
•图7-9 辅酶Q
•(二)呼吸链的复合物
•利用脱氧胆酸(deoxycholate,一种离子型去污剂)处理线粒体内膜、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

[细胞生物学]线粒体
✓ 线粒体酶含量多:是含酶最多的细胞器,参与物质分 解和氧化磷酸化。
✓ 含有DNA:是细胞内除核外唯一含DNA的细胞器。
12.08.2020
精品课件
12
线粒体是细胞核以外惟一含DNA的细胞 器,具有独立合成蛋白质的能力,但一 定程度上受细胞核的控制,因此线粒体 是具有半自主性的细胞器。
12.08.2020
主要症状:肌阵挛性癫痫的短暂发作(周期性 抽搐),共济失调,感觉神经性听力丧失,轻 度痴呆,扩张性心肌病和肾功能异常等症状。
12.08.2020
精品课件
28
发病机理:mtDNA8344G突变→线粒体蛋白质 合成的整体水平↓→除复合物Ⅱ以外的氧化 磷酸化成分含量降低(尤其是呼吸链酶复合 物Ⅰ和Ⅳ的含量降低)。
精品课件
40
✓ NADH呼吸链:由复合物Ⅰ、Ⅲ、Ⅳ组成,催 化NADH氧化,是主呼吸链。
✓ FADH2呼吸链:由复合物Ⅱ、Ⅲ、Ⅳ组成,催 化FADH2氧化,是次呼吸链。
12.08.2020
精品课件
41
12.08.2020
精品课件
42
✓H+的传递:通过递氢体由线粒体基质 释放至膜间腔。
✓电子的传递:经呼吸链逐级传递,最
酸,生成2分子ATP。 C6H12O6 + 2NAD + 2ADP + 2Pi 糖酵解酶
2CH3COCOOH + 2NADH + 2H+ + 2ATP
12.08.2020
精品课件
34
在线粒体基质中进行。
丙酮酸→线粒体基质 分解

酰CoA+草酰乙酸 结(4合C)
柠檬酸(6C,含三个羧基) →三羧酸
循环(TAC循环)。

细胞生物学 第7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生物学 第7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生物的基本能量来源于太阳光的辐射能。

但生物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光的辐射能,必须先使之转换成化学能,再为生物体利用。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中。

线粒体是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的细胞器。

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翻译蛋白质体系。

很多学者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信息系统称为真核细胞的第二遗传信息系统,或称为核外基因及其表达体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人体内的细胞每天要合成几千克的ATP,且95%的ATP是由线粒体中的呼吸链所产生,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工厂”(power plants)。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为所需要的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1、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1)线粒体的形状线粒体的形状各种各样,以线状和颗粒状最常见。

也可呈环形、哑铃形、枝状或其他形状。

2)线粒体的大小线粒体的一般直径为0.5-1.0um,长,1.5-3.0um。

有的长达5um(如肝细胞)或10-20 um(胰腺细胞)或40 um(人的成纤维细胞)。

3)线粒体的数量线粒体的数目由数百――数千个不等。

如利什曼原虫中只有一个巨大的线粒体,海胆卵细胞则多达30万个。

4)线粒体的分布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在电镜下观察到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主要由外膜(outer membrane)、内膜(inner membrane)、膜间隙(intermembrane)、基质(matrix)或内室(inner chamber)4部分组成。

图7-11.外膜外膜是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单位膜,光滑而有弹性,厚约6 um。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内重要的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真核细胞就像一座复杂的工厂,工厂的内部被分成许多不同的车间,这些车间就是细胞内的各种细胞结构,这些车间各自行使着不同的功能,使得整个细胞有条不紊地进行复杂的生命活动。

这些车间中,有两个重要的能量转换场所,它们就是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是真核生物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主要产生场所,被誉为“细胞的动力车间”,没有了线粒体,细胞或生物体的生命就将终结。

叶绿体是大多数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被誉为“细胞的养料制造车间”,光能是生物界赖以生存的最根本的能量来源,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利用光能将CO2和H2O合成为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为植物自身所用,动物和微生物也要直接或间接以之为食,因此叶绿体对整个生物界都有重要作用。

线粒体和叶绿体在外观和构造上都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但它们所行使的功能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要弄清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功能具有很大差别的原因,就必须从它们的亚显微结构入手。

一.叶绿体和线粒体的膜叶绿体和线粒体结构上的相同点之一就是它们都具有双层膜结构,这两层膜和细胞膜一样,都由磷脂双分子层作为基本支架,其上结合各种蛋白质分子,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在物质运输方面也都有选择透过性。

叶绿体除了含有表面的两层膜外,其内部的囊状结构也是由一层膜围成的,囊状结构膜也具有上述特点。

但是如果进一步分析这些膜上的各成分的含量,尤其是蛋白质的含量,就不难发现其中的差异。

相关的研究结果如下表:为什么会出现上述结果呢?我们知道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者,细胞内的各种膜要行使其功能,也离不开蛋白质。

线粒体内膜上蛋白质含量高,原因是线粒体进行有氧呼吸所需要的各种酶有很多都位于其内膜上,而其外膜并不直接参与有氧呼吸。

叶绿体的双层膜蛋白质含量都很低,也是因为它们并不直接参与光合作用,而囊状结构膜却是光合作用的重要场所,其上含有大量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叶绿体和线粒体的各种膜,由于它们的结构组成不同,功能也就不同。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教学PPT课件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细胞生物学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教学PPT课件

光系统中的捕光复合体及反应中心
(3)光能的吸收、传递与转换
• 光系统中捕光色素吸光后,以共振机制相互传 递,最后传给反应中心一对特殊的叶绿素a。
• 叶绿素a被激发,同时释放出电子给电子初级 受体,叶绿素a呈带正电荷的氧化态,受体呈 带负电荷的还原态
• 氧化态叶绿素a从原初电子供体获得电子还原
2、电子传递
• 类胡萝卜素,帮助叶绿素提高吸光效率。
• 在红藻和蓝细菌中还有藻胆素。
叶绿素分子结构
• 植物有几种类型的叶绿素,差别在于烃侧链 的不同。
• 主要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叶绿素a存在于 真核生物和蓝细菌中,叶绿素b存在于高等 植物和绿藻中。不同类型的叶绿素对光的吸 收也不同。叶绿素a吸收的波长在420460nm,而叶绿素b吸收的波长在460645nm
• 内膜上还有起穿梭作用的载体:二羧酸交换载 体,基质和胞质间NADP的电子传递是靠这种 作用进行
2、类囊体(thylakoid)
• (1)形态结构: • 单层膜围成的扁平囊,沿叶绿体长轴平行
排列。含光合色素和电子传递链。 • 基粒(grana):多个类囊体堆叠。 • 基质类囊体:基粒间的类囊体。 • 经基质片层相联,全部类囊体形成一个相
互贯通的封闭系统。
(2)类囊体膜的化学组成
• 蛋白质与脂比值达60:40。脂中磷脂含量仅 5-20%,脂肪酸为不饱和亚麻酸,约87%, 流动性高。
• 膜蛋白主要有细胞色素b6/f复合体、质体醌 (PQ)、质体蓝素(PC)、铁氧化还原蛋白、 黄素蛋白、光系统Ⅰ、光系统Ⅱ复合物等。
3、叶绿体基质的组成
• 指叶绿素分子被光激发至引起第一个光化学反应 的过程,包括光能吸收、传递和转换。是光反应 最初始的反应,又称原初反应(primary reaction)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精】第一、二、三章细胞概述1.细胞学说2.中膜体3.细胞融合4.细胞株5.细胞系6.细胞学说7.分辨率8.原位杂交9.原代细胞10.传代细胞11.负染色技术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脂质体2.细胞膜3.细胞连接4.紧密连接5.间隙连接6.CAM7.钙黏素8.选择素9.整联蛋白10.细胞外表面细胞外被11.细胞外基质12.层黏连蛋白13.凝集素14.生物膜15.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导1.细胞识别2.受体3.第二信使4.细胞通讯5.第一信使6.协同运输(cotransport)7.细胞识别(cell recognition)8.主动运输9.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 endocytosis)10.胞吞作用(exocytosis)11.组成型胞吐途径(constitutiv eexocytosis pathway )12.调节型胞吐途径(regulated eexocytosis pathway)13.信号转导(signal transduction )14.分子开关(molecular switches)15.双信使系统(double messenger system)16.激酶磷酸化级联反应( phosophorylationcascade)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1.信号肽2.共转移3.后转移4.导肽5.内质网6.溶酶体7.微粒体微体8.内膜系统细胞质膜系统9.细胞质基质10.跨膜运输11.肌质网12.SRP DP13.O-连接糖基化N-连接糖基化14.溶酶体15.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16.调节型分泌途径组成型分泌途径17.融合蛋白18.乙醛酸循环体19.信号肽导肽20.分子伴侣第七章细胞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1.氧化磷酸化2.化学渗透学说3.类囊体4.碳同化5.循环式光合磷酸化6.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7.Q循环8.C4 途径9.导肽10.内共生学说第八章细胞核和染色体1.多线染色体2.拓扑异构酶3.常染色体4.异染色体5.着丝粒6.动粒7.次缢痕8.随体9.核仁10.核仁组织区第九章核糖体1.多聚核糖体2.A位点3.P位点4.核酶5.小分子RNA6.剪接体7.遗传密码8.反密码子9.RNA编辑10.蛋白酶体第十章细胞骨架1.细胞骨架2.微管3.微管组织中心4.中心体5.微丝6.中等纤维7.肌动蛋白8.胞质环流9.微管踏车现象10.成核反应第十一章细胞增值及其调控1.细胞增值2.无丝分裂3.有丝分裂4.减数分裂5.细胞周期6.R点7.有丝分裂器8.接触抑制9.cdc基因10.原癌基因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调控1.管家基因2.奢侈基因3.组合调控4.细胞全能性5.终末分化6.隐蔽mRNA7.胚胎诱导8.位置效应9.接触性抑制10.抑癌基因第十三章细胞衰老和凋亡1.Hayflick界限2.凋亡小体3.细胞凋亡4.Caspases蛋白家族5.Bcl-2基因6.P53基因7.Ced基因8.死亡底物9.死亡酶10.自由基第一、二、三章细胞概述1.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2.研究细胞生物学有何重要的实践意义?3.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5.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6.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7.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8.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细胞生物学 第7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生物学 第7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第七章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生物的基本能量来源于太阳光的辐射能。

但生物体不能直接利用太阳光的辐射能,必须先使之转换成化学能,再为生物体利用。

叶绿体通过光合作用把光能转换为化学能,并储存于糖类、脂肪和蛋白质等大分子有机物中。

线粒体是一种高效地将有机物转换为细胞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ATP的细胞器。

因此,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具有环状DNA及自身转录RNA与翻译蛋白质体系。

很多学者把线粒体和叶绿体的遗传信息系统称为真核细胞的第二遗传信息系统,或称为核外基因及其表达体系。

线粒体和叶绿体都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第一节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人体内的细胞每天要合成几千克的ATP,且95%的ATP是由线粒体中的呼吸链所产生,因此线粒体被称为细胞内的“能量工厂”(power plants)。

线粒体通过氧化磷酸化作用,进行能量转换,为所需要的细胞进行各种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1、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1)线粒体的形状线粒体的形状各种各样,以线状和颗粒状最常见。

也可呈环形、哑铃形、枝状或其他形状。

2)线粒体的大小线粒体的一般直径为0.5-1.0um,长,1.5-3.0um。

有的长达5um(如肝细胞)或10-20 um(胰腺细胞)或40 um(人的成纤维细胞)。

3)线粒体的数量线粒体的数目由数百――数千个不等。

如利什曼原虫中只有一个巨大的线粒体,海胆卵细胞则多达30万个。

4)线粒体的分布线粒体在细胞中的分布一般是不均匀的。

二、线粒体的超微结构在电镜下观察到线粒体是由两层单位膜套叠而成的封闭的囊状结构。

主要由外膜(outer membrane)、内膜(inner membrane)、膜间隙(intermembrane)、基质(matrix)或内室(inner chamber)4部分组成。

图7-11.外膜外膜是包围在线粒体最外面的一层单位膜,光滑而有弹性,厚约6 um。

高一生物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选择题试题及答案

高一生物选择题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是什么?A. 保护细胞内部结构B. 控制物质进出C. 储存遗传信息D. 催化生化反应2. 细胞中的遗传物质是:A. 蛋白质B. 核酸C. 脂质D. 糖类3. 光合作用发生在植物细胞的哪个部位?A. 细胞核B. 线粒体C. 叶绿体D. 内质网4. 人体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是:A. 细胞膜B. 线粒体C. 核糖体D. 高尔基体5. 下列哪项不是细胞分裂过程中的特点?A. 染色体复制B. 细胞核分裂C. 细胞质分裂D. 细胞膜融合6. 细胞呼吸过程中,氧气的主要作用是:A. 作为电子受体B. 作为能量来源C. 作为酶的激活剂D. 作为反应底物7. 细胞周期中,细胞体积增大的阶段是:A. G1期B. S期C. G2期D. M期8. 细胞分化的结果是形成:A. 细胞群B. 组织C. 器官D. 系统9. 细胞凋亡是由哪种信号触发的?A. 外部物理损伤B. 内部基因调控C. 外部化学刺激D. 内部能量耗竭10. 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是:A. 细胞体积增大B. 细胞核增大C. 细胞膜通透性增强D. 细胞内水分减少答案:1. B2. B3. C4. B5. D6. A7. C8. B9. B 10. D结束语:本试题旨在检验学生对高一生物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选择题的形式,考察学生对细胞结构、功能、代谢过程以及细胞周期等重要概念的理解。

希望同学们通过本次练习,能够更好地掌握生物学科的基础知识,为后续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

学习好资料欢迎下载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简答题汇总【精】第一、二、三章细胞概述1.细胞学说2.中膜体3.细胞融合4.细胞株5.细胞系6.细胞学说7.分辨率8.原位杂交9.原代细胞10.传代细胞11.负染色技术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脂质体2.细胞膜3.细胞连接4.紧密连接5.间隙连接6.CAM7.钙黏素8.选择素9.整联蛋白10.细胞外表面细胞外被11.细胞外基质12.层黏连蛋白13.凝集素14.生物膜15.载体蛋白通道蛋白第五章物质的跨膜运输与信号传导1.细胞识别2.受体3.第二信使4.细胞通讯5.第一信使6.协同运输(cotransport)7.细胞识别(cellrecognition)8.主动运输9.受体介导的内吞作用(receptor mediatedendocytosis)10.胞吞作用(exocytosis)11.组成型胞吐途径(constitutiveexocytosis pathway )12.调节型胞吐途径(regulated eexocytosispathway)13.信号转导(signaltransduction )14.分子开关(molecularswitches)15.双信使系统(doublemessenger system)16.激酶磷酸化级联反应( phosophorylationcascade)第六章细胞质基质与细胞内膜系统1.信号肽2.共转移3.后转移4.导肽5.内质网6.溶酶体7.微粒体微体8.内膜系统细胞质膜系统9.细胞质基质10.跨膜运输11.肌质网12.SRP DP13.O-连接糖基化N-连接糖基化14.溶酶体15.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16.调节型分泌途径组成型分泌途径17.融合蛋白18.乙醛酸循环体19.信号肽导肽20.分子伴侣第七章细胞能量转换器——线粒体和叶绿体1.氧化磷酸化2.化学渗透学说3.类囊体4.碳同化5.循环式光合磷酸化6.非循环式光合磷酸化7.Q循环8.C4 途径9.导肽10.内共生学说第八章细胞核和染色体1.多线染色体2.拓扑异构酶3.常染色体4.异染色体5.着丝粒6.动粒7.次缢痕8.随体9.核仁10.核仁组织区第九章核糖体1.多聚核糖体2.A位点3.P位点4.核酶5.小分子RNA6.剪接体7.遗传密码8.反密码子9.RNA编辑10.蛋白酶体第十章细胞骨架1.细胞骨架2.微管3.微管组织中心4.中心体5.微丝6.中等纤维7.肌动蛋白8.胞质环流9.微管踏车现象10.成核反应第十一章细胞增值及其调控1.细胞增值2.无丝分裂3.有丝分裂4.减数分裂5.细胞周期6.R点7.有丝分裂器8.接触抑制9.cdc基因10.原癌基因第十二章细胞分化与基因调控1.管家基因2.奢侈基因3.组合调控4.细胞全能性5.终末分化6.隐蔽mRNA7.胚胎诱导8.位置效应9.接触性抑制10.抑癌基因第十三章细胞衰老和凋亡1.Hayflick界限2.凋亡小体3.细胞凋亡4.Caspases蛋白家族5.Bcl-2基因6.P53基因7.Ced基因8.死亡底物9.死亡酶10.自由基第一、二、三章细胞概述1.通过学习细胞学发展简史,如何认识细胞学说的重要意义?2.研究细胞生物学有何重要的实践意义?3.细胞生物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哪些?4.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而病毒是非细胞形态的生命体,如何理解二者之间的关系?5.如何理解“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6.为什么说支原体是最小、最简单的细胞?7.比较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差别,真核细胞的细胞器结构的出现有什么优点?8.简述动物细胞与植物细胞之间的主要区别。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细胞生物学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形态与分布
动态细胞器 外形:线状、粒状、哑铃状、环状、圆柱状等 大小:直径0.5-1.0μm,长为2-3μm,可达1020μm 数目:动物细胞植物细胞 人成熟红细胞中无线粒体 代谢旺盛的细胞 分布:细胞功能旺盛区域;定位与迁移与微管相关
线粒体可塑性
心肌
状如蘑菇,属F型质子泵。 分为球形的F1(头部)和嵌入膜中的F0(基部)。 F1由5种多肽组成α3β3γδε复合体,具有三个ATP合成 的催化位点(每个β亚基具有一个)。 F0由三种多肽组成ab2c12复合体,嵌入内膜,12个c亚基组 成一个环形结构,具有质子通道。
F1 particle is the catalytic subunit; The F0 particle attaches to F1 and is embedded in the inner membrane. F1: 5 subunits in the ratio 3:3:1:1:1 F0: 1a:2b:12c
2、复合物II:琥珀酸脱氢酶
组成:至少由4条肽链,含有一个FAD,2个铁硫蛋白。 作用:催化琥珀酸的低能量电子转至辅酶Q,但不转移质子。
琥珀酸→FAD→Fe-S→Q。 琥珀酸+Q→延胡索酸+QH2
3、复合物III:细胞色素c还原酶。 组成:至少11条不同肽链,以二聚体形式存在,每个单体包 含两个细胞色素b(b562、b566)、一个铁硫蛋白和一个 细胞色素c1 。 作用:催化电子从辅酶Q传给细胞色素c,每转移一对电子, 同时将4个质子由线粒体基质泵至膜间隙。 2还原态cyt c1 + QH2 + 2 H+M→2氧化态cyt c1 + Q+ 4H+C

初二生物上册能量转换器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上册能量转换器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上册能量转换器知识点总结
初二生物上册能量转换器知识点总结
细胞内的能量转换器:
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有叶绿体和线粒体,线粒体是广泛存在于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中的细胞器,是细胞呼吸产生能量的主要场所,因此,线粒体被称为能量转换器和细胞内能量供应的“动力工厂”,叶绿体是绿色植物细胞中广泛存在的一种含有叶绿素等色素的'质体,是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进行光合作用,是细胞内的叶绿体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产生氧。

线粒体:进行呼吸作用,是细胞内的"动力工厂""发动机"。

二者联系:都是细胞中的能量转换器
二者区别: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线粒体分解有机物,将有机物中储存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线粒体的功能:
氧化磷酸化、细胞凋亡、细胞的信号转导、 电解质稳态平衡调控、钙的稳态调控
进行氧化磷酸化,合成ATP,为细胞生命活动提供直接能量 是线粒体的主要功能。
三、氧化磷酸化
什么是氧化磷酸化:
– 当电子从NADH或FADH2经呼吸链传递给氧形成水时,同时伴有ADP 磷酸化形成ATP,这一过程称为氧化磷酸化。
– 线粒体一般呈粒状或杆状,但因生物种类和生理状态而异,可呈环形, 哑铃形、线状、分杈状或其它形状。数目一般数百到数千个,线粒体通常 分布在细胞功能旺盛的区域。
• 线粒体的超微结构
– 外膜(outer membrane):含孔蛋白(porin),通透性较高。 – 内膜(inner membrane):高度不通透性,向内折叠形成嵴 (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达5~10倍)。含有与能量转换 相关的蛋白 (执行氧化反应的电子传递链酶系、 ATP合成酶、线粒体内 膜转运蛋白)。 – 膜间隙(intermembrane space):含许多可溶性酶、底物及辅助因子。 – 基质(matrix):含三羧酸循环、脂肪酸和丙酮酸氧化等酶系、线粒体 基因表达酶系等以及线粒体DNA, RNA,核糖体。
■ 线粒体各组分的分离
由于线粒体外膜的通透性比内膜高, 利用这一性质,Donal Parsons 和他的 同事最先建立了分离线粒体内膜、外 膜及其他组分的方法(图7-8),
图7-8 线粒体组分的分离
首先将线粒体置于低渗溶液中使外膜 破裂,此时线粒体内膜和基质(线粒 体质)仍结合在一起,通过离心可将 线粒体质分离。用去垢剂毛地黄皂苷 处理线粒体质,破坏线粒体内膜,释 放线粒体基质,破裂的内膜重新闭合 形成小泡,其表面有F1颗粒。
什么是呼吸链:
– 在线粒体内膜上存在有关氧化磷酸化的脂蛋白复合物,它们是传递电 子的酶体系,由一系列可逆地接受和释放电子或H+的化学物质组成, 在内膜上相互关联地有序排列,称为电子传递链(electrontransport chain)或呼吸链(respiratory chain)。
(一)氧化磷酸化的分子基础
线粒体膜通透性**
很早就认识到线粒体的膜具有半透性,通过对半透性的研究导致线粒体各组 分分离方法的建立。
■ 线粒体通透性研究
将线粒体放在100 mM蔗糖溶液中,蔗糖穿过外膜 进入线粒体的膜间间隙;然后将线粒体取出测定线 粒体内部蔗糖的平均浓度,结果只有50 mM, 比 环境中蔗糖的浓度低。线粒体外膜对蔗糖是通透的, 而内膜对蔗糖是不通透的(图7-7)。
第六章 细胞的能量转换
─线粒体和叶绿体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细胞内的两种产能细胞器。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叶绿体与光合作用 ●线粒体和叶绿体是半自主性细胞器 ●线粒体和叶绿体的增殖与起源
第一节 线粒体与氧化磷酸化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氧化磷酸化
一、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1.1 线粒体的发现与功能研究
化、氧化磷酸化。 • 在Hatefi等(1976)纯化了呼吸链四个独立的复合体。 • Mitchell(1961-1980)提出了氧化磷酸化的化学偶联学说。 • 1994年,Boyer 因提出ATP合成酶的结合变化和旋转催化机制获得诺贝
尔化学奖
1.2 线粒体的形态结构
• 线粒体的形态、大小、数量与分布
–脂类(线粒体干重的25~30%):
• 磷脂占3/4以上,外膜主要是卵磷脂,内膜主要是心磷脂。 • 线粒体脂类和蛋白质的比值: 0.3:1(内膜);1:1(外膜)
• 线粒体酶的定位:
线粒体主要酶的分布
部位 外膜
内膜
酶的名称 单胺氧化酶 NADH-细胞色素c还原酶(对鱼藤酮不敏感) 犬尿酸羟化酶 酰基辅酶A合成酶
图7-1线粒体的TEM照片
图7-3 管状嵴线粒体
嵴上覆有基粒(elementary particle),基粒由头部(F1偶联因子)和基 部(F0偶联因子)构成,F0嵌入线粒体内膜。
二、线粒体的化学组成及酶的定位
• 线粒体的化学组成:
–蛋白质(线粒体干重的65~70%)。线粒体的蛋
白质分为可溶性和不溶性的。可溶性的蛋白质主要是 基质的酶和膜的外周蛋白;不溶性的蛋白质构成膜的 本体,其中一部分是镶嵌蛋白, 也有一些是酶蛋白。
图7-1线粒体的TEM照片
图 7-3 肌细胞和精子的尾部聚 集较多的线粒体, 以提供能量
图7-4 线粒体包围着脂肪滴,内有大 量要被氧化的脂肪
内膜向线粒体基质褶入形成嵴(cristae),嵴能显著扩大内膜表面积 (达5~10倍),嵴有两种类型:①板层状(图7-1)、②管状(图7-3), 但多呈板层状。
电子载体
呼吸链电子载体主要有:黄素蛋白、细胞色素、铜原子、铁硫 蛋白、辅酶Q等。
左:将线粒体置于含有 100 mM的蔗糖溶液中; 中:蔗糖穿过线粒体外膜, 达到平衡;右:将线粒体从 蔗糖溶液中取出,测定 线粒体中蔗糖的浓度。 如果测得线粒体的蔗糖 平均浓度是50 mM,就 可以推测:100mM的蔗 糖仅仅穿过了线粒体外 膜,而线粒体中有一半 流动的液体在线粒体基 质,由于内膜对蔗糖不 通透,所以测得的线粒 体平均浓度只有50 mM。
细氢酶 β-羟丁酸和β-羟丙酸脱氢酶 肉毒碱酰基转移酶 丙酮酸氧化酶 NADH脱氢酶(对鱼藤酮敏感)
部位
酶的名称
腺苷酸激酶
膜间隙 二磷酸激酶
核苷酸激酶
基质
柠檬酸合成酶、苹果酸脱氢酶 延胡索酸酶、异柠檬酸脱氢酶 顺乌头酸酶、谷氨酸脱氢酶 脂肪酸氧化酶系、 天冬氨酸转氨酶、 蛋白质和核酸合成酶系、 丙酮酸脱氢酶复合物
• 1890年R. Altaman首次动物细胞内发现线粒体,命名为bioblast。 • 1897年Benda首次将这种颗粒命名为mitochondrion。 • 1900年L. Michaelis用Janus Green B对线粒体进行活体染色,发现线
粒体中可进行氧化-还原反应。 • 1948年,Green证实线粒体含所有三羧酸循环的酶 • 1943-1950年,Kennedy和Lehninger 发现线粒体内完成的,脂肪酸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