脉学述要
系统辨证脉学25种脉象要素
系统辨证脉学25种脉象要素系统辨证脉学中,常用的25种脉象要素包括:1. 脉搏频率:指每分钟脉搏的次数。
2. 脉搏强度:指脉搏的力度,分为弱、强、中等等。
3. 脉搏节律:指脉搏的有规律的节律。
4. 脉搏形态:指脉搏的形状,如细、滑、弦等。
5. 脉搏表面质地:指脉搏的质地,如滑、涩、濡等。
6. 脉搏长度:指脉搏的长度,如长、短等。
7. 脉搏宽度:指脉搏的宽度,如宽、窄等。
8. 脉搏深浅:指脉搏的深度,如浅、深等。
9. 脉搏位置:指脉搏的位置,如远、近、浅表等。
10. 脉搏压力:指脉搏的压力大小,如轻、重等。
11. 脉搏弹性:指脉搏的弹性,如缓、急等。
12. 脉搏滑动度:指脉搏的滑动度,如滑、涩等。
13. 脉搏跳动度:指脉搏的跳动度,如跳、不跳等。
14. 脉搏伸缩度:指脉搏的伸缩度,如伸、缩等。
15. 脉搏规模:指脉搏的大小,如大、小等。
16. 脉搏韵律:指脉搏的有规律的韵律。
17. 脉搏起伏:指脉搏的起伏度,如平、起伏等。
18. 脉搏速度:指脉搏的速度,如快、慢等。
19. 脉搏颤动:指脉搏的颤动度,如有颤、无颤等。
20. 脉搏延长度:指脉搏的延长度,如长、短等。
21. 脉搏紧张度:指脉搏的紧张度,如紧、松等。
22. 脉搏紧绷度:指脉搏的紧绷度,如紧、松等。
23. 脉搏寒热度:指脉搏的寒热度,如寒、热等。
24. 脉搏滚动度:指脉搏的滚动度,如滚、不滚等。
25. 脉搏颜色:指脉搏的颜色,如红、白等。
这些脉象要素可以通过触诊脉搏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病情,并用于中医辨证施治。
中医脉学资料
中医脉学中医脉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于中国古代,是中医诊断的重要方法之一。
脉学是中医研究人体脉搏的规律与特征,通过观察和摸诊脉象来判断人体健康状况和疾病变化。
中医脉学认为,脉搏是反映人体脏腑经络状况的重要信号,通过脉诊可以研判疾病性质、程度和预后。
脉象的分类中医将脉象分为三部分:尺脉、关脉和搏动。
尺脉指的是手腕处的脉搏,关脉是指颈部的颈动脉脉搏,而搏动则是全身各处的脉搏。
根据脉搏的频率、节律、幅度等特征,中医又将脉象分为数十种,如浮脉、沉脉、缓脉、数脉等。
通过分析不同脉象的表现,中医师可以初步诊断病情。
中医脉诊在进行脉诊时,中医师会先采集患者个人资料和病情描述,再仔细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眼底等情况。
随后,师傅会把患者的手腕放在自己手指上,通过摸诊脉搏的频率、力度、节律等情况,来判断患者的生理状态和病因。
中医脉诊是一种间接的诊断方法,在中医传统中占有重要地位。
脉象的变化在中医诊断中,脉象的变化可以反映疾病的演化和病情的好坏。
譬如,浮脉多见于风邪发热,寒热错杂等病者,而沉脉多见于寒邪内盛或阳气不振等病症。
此外,脉象的缓急、弦数也有其特殊的诊断意义,中医师需要根据整体病情做出正确的判断。
中医脉学的现状值得一提的是,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脉学也在不断演变和发展。
一些中医学者正在致力于将传统中医诊断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利用脉搏仪器等设备来更准确地判断疾病情况。
同时,也有一些新兴的中医脉学理论不断涌现,为中医学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总的来说,中医脉学是中医学宝贵的瑰宝,通过深入研究脉搏变化及脉象的特点,能更好地帮助中医师判断疾病、制定诊疗方案。
在面对疾病时,中医脉学让中医师可以更加细致地了解患者的病情,从而提供更为精准的治疗。
中医脉学,作为一门源远流长的传统医学学科,将继续发扬光大,为人类健康事业作出贡献。
脉学‖中医脉法详解
脉学‖中医脉法详解都说中医把脉很⽞乎,其实只要你了解中医把脉的原理,中医把脉是为了获取什么信息,你就不会有这样的困惑。
中医号脉从古代⼀直被沿⽤传承⾄现在,⾜以可见它的强⼤⽣命⼒和科学性。
中医⾃古便有号脉这⼀绝学。
望,闻,问,切始终以普遍应⽤的技巧,尤其是切脉,这是⼀个⾮常具有神奇性的技巧。
中医号脉其实就是医⽣⽤⼿指触按病⼈的动脉搏动,以探查脉象,从⽽了解病情的⼀种诊断⽅法。
其实中医把脉最关键不是为了诊断出⼀个西医病名,⽽是帮助辩证知道治疗和⽤药。
健康⼈的脉要了⽣病的脉象,⾸先得了解健康⼈的脉是怎样的。
健康⼈的脉象称为正常脉象。
⼀般是不浮不沉,不⼤不⼩,不强不弱,不快不慢,均匀和缓,节律整齐,⼜称为平脉或缓脉。
平脉⾄数清楚,⼀息(即⼀呼⼀吸)之间四⾄五次,相当于72~80次,节律、强弱⼀致。
脉象受体内外因素的影响⽽发⽣⽣理的或暂时的变化,也属正常。
如年龄越⼩,脉跳越快,婴⼉脉急数,每分钟120~140次;五、六岁⼉童常为⼀息六⾄,每分钟90~110次;青壮年体强,脉多有⼒;年⽼⼈体弱,脉来较弱;成年⼈⼥性较成年男性脉细弱⽽略快;瘦⼈脉较浮,胖⼈脉多沉;重体⼒劳动,剧烈运动长途步⾏,饮酒饱餐,情绪激动,脉多快⽽有⼒,饥饿时则脉较弱。
1、⼤⼩:管察⽓:⼤⽓旺,⼩⽓虚。
2、快慢:管察精:快精虚,慢精⾜。
3、硬软:管察⽕:硬⽕多,软⽕少。
4、浮沉:管表⾥:[亦可说阴阳]浮表症,沉⾥症。
5、匀乱:管察安危:匀则⽣命及⼼脏平安,乱则⽣命及⼼脏危险。
常见的异常脉象:浮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表浅的⼀种脉,轻取即得,重按反⽽变弱。
⼀般情况下,提⽰病邪在表。
脉浮⽽有⼒者为表实,浮⽽⽆⼒者为表虚。
沉脉是脉动显现部位较深的⼀种脉,轻取不得,重按始见。
通常主⾥证,沉⽽有⼒者为⾥实证,沉⽽⽆⼒者为⾥虚证。
迟脉脉来较慢,每分钟60次以下。
多主寒证,因寒可使⾎流速度减慢。
迟⽽有⼒者为冷积实证,迟⽽⽆⼒者为阳虚证。
数脉脉来较快,每分钟90次以上,来去急促。
中医脉诊学-基础知识汇总(一)【精辟论述】
中医脉诊学-基础知识汇总(一)【精辟论述】一、脉学的起源中医脉学起源于两千五百年以前。
有关脉学的记载,最早见于战国秦汉时期(公元前2世纪)《黄帝内经·素问》及公元前5世纪秦越人(扁鹊)的《八十一难经》。
在这两部经典著作中,有关脉学的论述颇多。
如《素问·脉要精微论》中曰:“夫脉者,血之府也,长则气治,短则气病,数则烦心,大则病进,上盛则气高,下盛则气胀,代则气衰,细则气少,涩则心痛,浑浑革至如涌泉,病进而色弊,绵绵其去如弦绝,死。
”这里着重地讨论了以脉诊决死生的临床意义,认为脉道是血液归聚的地方,借其气的推动作用而血液在经脉中运行。
所以,脉之盛衰者,以候气血的虚实,故知长脉象表示健康状态,短脉象表示气虚,数脉象表示热烦,大脉象表示病情发展,上部脉盛者表示邪壅于上,下部脉盛者表示邪壅于下,故腹满而胀。
代脉象表示气衰,元气衰弱,细脉象表示气虚,涩脉象表示血少气滞而出现心痛,脉来混乱如涌泉,弦急而长,为病势加剧,必形色败坏;若脉来微微似有而不甚应指,如弦绝的样子,是将要死亡的象征。
《难经·第九难》中曰:“何以别知藏府之病耶?然:数者,府也;迟者,藏也。
数则为热,迟则为寒。
诸阳为热,诸阴为寒,故以别知藏府之病也。
”这是从迟脉、数脉以辨藏府之疾病。
由此可见,祖国医学在很早以前就能够运用诊脉的方法来测知人体疾病的性质、轻重及预后,并能够根据脉象的异常变化来区别和推断各藏府的多种病变。
同时,在这些珍贵的文献资料中,有关诊脉的方法记载亦很多,其中有三部九候,人迎脉口诊法,寸口诊法,尺寸诊法等,这里就不再一一赘述了。
扁鹊对脉学的贡献很大,立论最早,因此在《史记》中有记载曰:“至今天下言脉者,由扁鹊也。
”惜无专书流传后世,甚为遗憾。
西晋王叔和所著的《脉经》,是我国传世的第一部脉学专著,他整理了我国历代名医的脉法精华,并结合个人的临床经验和实践心得,将脉学的种类分析归纳为24种,并采取了诊脉独取寸口的方法,明确了寸、关、尺三个诊脉部位,为中医脉学奠定了理论基础。
中医诊断之《脉学辑要》及《脉学辑要评》
《脉学辑要》及《脉学辑要评》中医是中国的传统医学。
是一门研究人体生理、病理,疾病诊断和防治等的学科。
它传承着中国古代先辈们治疗疾病的经验和理论。
中医的主导思想是整体观念,以脏腑经络为生理、病理基础,辨证论治是诊疗依据。
中医通过“望闻问切”,探求病因、病位、病性,通过使用中药、针灸、推拿、拔罐、食疗等治疗疾病。
中医诊断的研究内容,包括对病人进行检查,收集患者的病情资料,采用正确的思维方法进行分析,确定病证的临床表现特点与病情变化的规律,为临床预防、治疗提供依据。
今天,我们来介绍中医诊断中的诊疗基础:《脉学辑要》及《脉学辑要评》。
《脉学辑要》是日本人丹波元简的脉学著作,丹渡氏在遵崇古脉法的基础上并不放弃后人之说,在他的序文中反映出他的观点方法,认为第一是:“叔和面降,支离散漫,殆无统纪”。
“乃不过因循陈编,缀缉成语。
”第二是:“寸关尺三部配五脏六腑,《内经》仲景未有明文,仓公虽间及此其言暧昧,特十八难所论三部九候诚诊家之大经大法也。
然迨至叔和,始立左心小肠肝胆肾,右肺大肠脾胃命门之说,王太仆、杨玄操遂奉之以释经文(按指释《内经》),由此必还,部位配当之论,各家异义,是非掊击,动辄累数百言,可谓蛋中寻骨矣。
”第三是:“如其迟脉为腹痛、为呕吐,微脉为白带、淋沥之类,靡书不载,此皆不徒无益无诊法,抑乖圣迷人之甚也。
”所以他:“首以总说,次以名脉形象,又次以妇人小儿及怪脉,以贻于及门。
”内容是:“原本圣贤之远旨,纂辑诸家之要言。
家庭所受,肤见所得,系之于后编为是书,名日《脉学辑要》。
所以他的书是法古而又及于今的,除去对寸口脉不分三部以配脏腑,以及他提出的“已有此证当诊其脉、以察其阴阳表里虚实热寒而为之处措,安可以万变之证预隶之于脉乎”的观点以外,与后世脉法的区别不是很大的,并不像卢氏、俞氏独宗古法否定后世法的态度和作法。
《脉学辑要评》为清末廖平取丹波氏此书评注而成,廖氏为著名今文经学家,于古籍有很深湛的功力。
国医大师李士懋脉学精要
第二节 脉无假脉、舍脉论
阳证见阴脉者,阳极似阴也。 如:阳热亢极,反见沉迟、涩、小、细等似阴之脉,此为火热闭
伏气机,气血不得畅达而出现的阴脉。正说明火热郁伏之甚,并非 假脉。 阴证见阳脉,阴极似阳也。
如:阴寒内盛格阳于外,脉反见浮大洪数似阳之脉,此正说明阴 盛之极也,何假之有?
第二节 脉无假脉、舍脉论
第一节 如何定位脉诊?
传统观点认为,四诊之中,切诊居末,即“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 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
李士懋认为:切诊居四诊之首。 其在诊断中的权重,可占50%~ 90%。
第一节 如何定位脉诊?
中医难,难在识证,识证的关键在于脉诊。 脉诊可以定性、定位、定量、定势。 李教授从业早期以舌诊为重,因为舌诊比较直观,易于观察。后发 现很多舌证不符的现象。如:再障患者舌淡胖大,用补剂无益,改 予凉血散方愈。冠心病患者舌暗红或光绛,滋阴清热活血无效,改 予温阳通脉而瘥。
第三节 脉诊以虚实为纲
传统脉学将脉分阴阳,以浮沉迟数为纲,或以浮沉迟数虚实为纲,亦 有将浮沉迟数虚实滑涩合为八纲者。
李士懋认为:脉诊以虚实为纲, 当以沉取有力无力为关键。
第三节 脉诊以虚实为纲
脉象纷纭复杂,张景岳提出以“虚实”为纲。 张氏曰:“千病万病不外虚实,治病之法无逾攻补。欲察虚实,无逾 脉息。” “虚实之要,莫逃乎脉。”
李士懋认为:脉诊形成的原理, 一言以蔽之,乃气与血耳。
第四节 脉象形成的原理
★脉乃血脉,赖血以充盈,靠气以鼓荡。 《医学入门》:“脉乃气血之体,气血乃脉之用也。”
★气为阳,血为阴,气血的变化,也就是阴阳的变化。 李教授指出:“气血是打开脉学迷宫的钥匙。倘能悟彻此理,则
千变万化的各种脉象,可一理相贯,触类旁通,而不必囿于众多脉象 之分,画地为牢,死于句下。”
《脉学阐微》
《脉学阐微》邢锡波中医瑰宝苑前言邢锡波老医师研究祖国医学脉诊历数十年,对于脉学理论曾做过系统、深入的探讨,并在长时间的临床实践中,潜心体会,验证各种脉象与疾病变化的关系,认真探索其中的规律,《脉学阐微》一书系邢锡波医师根据中医脉学理论的基本精神,结合积累了丰富的诊脉经验。
自己几十年的临床经验,在晚年编著的。
书中重点阐发了脉诊的作用,正确的诊脉方法,各种脉象变化的临床意义。
对二十八部脉的体状、主病、鉴别等都作了系统、清晰的归纳,并有选择地摘引了一些古人对脉诊的论述。
不但阐明了脉诊在中医辩证中的重要性,而且对现代医学的某些疾病,在其发生、发展变化中的脉象演变规律,作了明确的阐述,对于从事中西医结合临床工作的同志,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邢锡波医师对于中医诊断学中的“四诊合参”一向身体力行。
本书对于各种脉象,从脉位、脉力、脉率、脉形各个角度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附以图象,详加说明,使读者能清楚地领会各脉的特征。
我们在整理过程中,主要从字句、标点、编排等方面作了一些修改,内容稍有补充和调整,如有不妥,望读者批评指正。
河北新医大学脉学阐微一、脉诊的意义祖国医学的脉诊,已有几千年的历史。
历代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很早就发现了“心主脉”这个科学道理,认识到气血旺盛是人体防御疾病和消除疾病的重要条件,任何致病因素侵袭人体,总是损伤气血的功能,促使机体的气血津液发生变化。
而脉象是反映气血变化的重要标志,所以脉象的变化,与人体抗病机能的强弱和病势盛衰有着密切关系。
病势重则需要的抗病机能强,故现洪大滑数之脉。
病在外,则人体气血抗病机能即趋向于外,故现浮脉。
病在内,则人体抗病之机能趋向于内,故现沉脉。
这种脉象的变化,是随着机体防御机能的改变而出现的。
古人在临床上体会到,机体防御疾病机能与气血的循行有密切关系,故利用脉搏的变化以指导诊断。
脉搏的浮沉迟数,是机体与疾病矛盾斗争的体现。
临床诊察要根据脉象来诊察疾病的性质,部位、与演变,并通过望,闻、问、切全面结合,才能得到疾病的真实情况,作出正确的诊断,制订出符合病情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古中医脉学八论
古中医脉学八论明理篇一古中医脉学八论前面我们对脉学的三观做了简要的介绍,通过了解古今脉诊研究的三个方面,我们对古今的脉诊有了一个全面的了解,我们就不至于在一个方面上局限住,而不去研究其他方面,不至于盲人摸象,以偏概全。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脉学研究便成为仅仅对二十几种脉象的研究,而最近数年才有了针对仪器检查结果以断病的脉学研究,却很少见到有关于脉学方法论的论述,实际上在脉学研究方面方法论比具体的脉象更为重要,方法论是指导一切技巧的思路,有了开阔的思路,才能不至于钻进去而出不来,才能居高临下的看待古今论述的正误,才能打开脉学的大门而一窥脉学乃至中医殿堂的瑰丽。
脉学研究方法论方面的研究,是指导临床用药的的必须之路。
对于脉学的方法论,古今论述中虽然散在一些简要的和初步的论述,但是却缺少系统和全面的条理。
由于脉学的方法论源自于中医的传统认知方法,那么也就使得我们可以通过中医的认知方法论参悟出脉学的方法论。
脉学理论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点:一、在脉象的基础上,解决如何用脉诊结果指导用药的问题。
二、通过研究脉法,真正体会到中医是如何将天、地、人三才进行“合一”而运用的。
三、指导防病养生。
有了脉学方法论,我们就可以将脉诊结果和养生防病进行结合,从而指导养生防病。
脉学八论,是我自从着手研究脉诊一来,在临床中遇到问题,不断的解决这些问题和疑惑,并参考古今医家论述,以及师父的心得而总结出的脉学研究八个方法论。
由于这八个方法论的指导思想大多来源于古代哲学和医学经典的综合分析,尤其是源自于对《内经》和《伤寒杂病论》的脉学思想以及哲学思想的指导,故尔称其为古中医脉学八论。
古中医脉学八论分别是:天人同气论,阴阳离合升降出入论,五行生克制化论,形气论,一象二分论,脉度论,格局论,感知方位论等。
第一章天人同气论天人同气论要说明的是天地自然和人是一个整体,人生于天地之间必然和天地自然互相影响,在脉学方面上就是由于人和自然的同气,必然存在人与自然的相应,有相应就有互感,就有脉和自然变化的谐调以及不谐调。
脉学的总结
脉学的总结脉学是中医学中的一项重要理论,被称为“中医学之母”,对中医诊断、治疗,以及预防疾病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脉学是一种以脉搏为基础的临床诊断方法,通过观察脉搏的形态、节律、力量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理状态,以及诊断出具体的疾病。
对于学习脉学的医学生来说,需要对脉程、脉息、脉相等基础知识进行了解和掌握,才能更好地进行临床实践和深入研究。
脉学的历史传承悠久,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已经有关于脉学的相关记载,至今已经有6000多年的历史记录。
中国古代所谓“一闻二问三看四诊”,以脉诊占3项,可以看出其在古代医者心目中的重要地位。
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脉学理论也日益得到深入挖掘和发展,其中尤以《景岳全书》、《医学源流论》、《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和《伤寒杂病论》等医学典籍对脉学的研究贡献巨大。
在临床实践中,脉诊经常不被重视。
相较于现代化的诊断工具,如CT、MRI等,脉诊被认为过于主观,可信度不高,而被弃之不用。
然而,对于中医来说,脉诊的重要性是不可替代的。
中医的治疗理念是以人为本,重在整体性的治疗,而不是针对单一的病症进行治疗。
因此,只有通过身体的信号来判断病人的病理状态,才能够做出准确的诊断和治疗。
脉学诊断的基本原理是观察脉搏的形态、节律、力量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病人的身体状况和病理状态。
其中脉搏的形态几乎是反映了人体机能、脏腑功能、疾病病理变化、遗传、环境和地域等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表现。
除此之外,“三部九候”、“五行十二经脉”、“叶氏脉穴经络学说”等都是脉学的基本知识点。
不仅如此,对于脉诊来说,正确的诊断方法也非常重要,如果技术不到位,诊断就会存在误差,影响疾病的治疗。
目前,中医脉诊诊所已有广泛的应用,从而间接证明了脉学在现代医学领域中的实用性和必要性。
在接受中医治疗的过程中,患者需要配合医师进行脉诊。
通过脉搏的形态、节律、力量等方面的变化来判断病人的病理状态,对症施治,可显著提高治疗效果。
脉学四言诀
脉学四言诀一:经脉与脉气脉乃血脉,气血之先。
血之隧道,气息应焉。
其象法也,血之府也。
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资始于肾,资生于胃。
阳中之阴,本乎营卫。
营者阴血,卫者阳气。
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脉不自行,随气而动。
气动脉应,阴阳之义。
气如风箱,血如波澜。
血脉气息,上下循环。
十二经中,皆有动脉。
惟手太阴,寸口取决。
此经属肺,上系吭嗌。
脉之大会,息之出入。
一呼一吸,四至为则。
日夜一万,三千五百。
一呼一吸,脉行六寸。
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二:部位与诊法左为人迎,右为气口。
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病死不救。
左大顺男,右大顺女。
男女脉同,惟尺则异。
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男子阳气偏盛,以左手脉搏稍大为顺。
女子阴血偏盛,以右手脉搏稍大为顺。
再与寸部,尺部相互比较,寸为阳,尺为阴,男子阳气盛,以寸脉盛,尺脉弱为宜。
女子阴血偏盛,以尺脉盛,寸脉弱为宜。
如果两者相反,便说明是有了病变。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
上下左右,消息求寻。
以有九候,举按轻重。
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注:七诊:浮取能观察有无外感表证,中取能观察脾胃机能的变化,沉取能观察有无内伤里症。
上指寸部,下指尺部,左指左手,右指右手。
诊脉时要上下比较,又要左右对照。
九候:即左右寸关尺部各浮中沉取。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
尺候于脐,下至跟踝。
左脉候左,右脉候右。
病随所在,不病者否。
注:凡属胸膈以上至于头的疾病,可以在寸部观察。
胸膈以下至脐上的在关部观察。
脐上至足在尺部观察。
左半身在左手观察,右半身在右手观察。
三:五脏平脉浮为心肺,沉为肾肝。
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
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肝脉之沉,沉而长弦。
肾脉之沉,沉实而软。
脾胃脉来,总宜和缓。
命门元阳,两尺同断。
注:心脉的浮,浮中显得大而散,就是指尖稍微着力,脉体粗大,再着力,脉体阔大软散。
肺脉的浮,浮中显得涩而短,就是指头稍微着力,脉的搏动带有滞涩的感觉,再着力,显得有一种短促的感觉。
肝脉在沉中出现,不仅脉形显得较长,还具有张力较大的弦象。
脉学归纳总结
脉学归纳总结脉学,作为中医学中的重要内容之一,是通过观察与探测人体脉搏的方式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病理变化。
经过长期的实践和总结,脉学已经形成了一套相对完善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方法。
本文将对脉学的基本概念、分类与判断方法进行归纳总结。
一、脉学的基本概念脉学是中医学中的重要分支学科,主要研究人体脉搏的形态、变化规律以及与疾病之间的关系。
脉学的基本概念有以下几个方面:1. 脉搏:脉搏是指心脏收缩时由动脉传导出来的血液流动产生的一种搏动感觉。
2. 脉诊:脉诊是通过触摸人体的动脉来了解人体的脉搏,从而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3. 脉证:脉证是通过触诊脉搏后观察与患者的主诉、症状相结合,来判断疾病的根源和发展趋势。
4. 脉象:脉象是指人体脉搏的形态和特点,如快、慢、洪、细等。
二、脉学的分类根据传统中医学的理论,脉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1. 三部脉学:即脉证、脉诊、脉搏三个方面的研究。
脉证主要研究人体脉搏与病症之间的关系,脉诊是通过触摸脉搏来了解人体的脉搏情况,脉搏则是衡量人体健康状况的一种重要指标。
2. 望脉学:望脉学是通过观察患者的面色、舌苔、唇色等来判断人体脉搏的变化和疾病发展趋势。
3. 听脉学:听脉学是通过听取患者的呼吸、咳嗽、心率等声音来了解脉搏的状况。
三、脉学的判断方法脉学的判断方法主要是通过触诊脉搏的方式来判断人体的健康状况。
常用的判断方法有以下几种:1. 脉率:指的是单位时间内脉搏跳动的次数,一般成年人的脉率在60-100次/分钟之间,脉率过快或过慢均不正常。
2. 脉象:脉象是指人体脉搏的形态和特点,包括脉搏的快慢、有力无力、洪细等。
通过触诊脉搏的形态可以初步判断人体脉搏的异常情况。
3. 脉度:脉度是指脉搏的力度和强弱,通过触诊脉搏的力度可以判断血液循环的情况以及人体脏腑功能的强弱。
4. 脉虚实:脉虚实是指脉搏的表现形态,脉实表示有热邪实状或气滞、痰浊等病邪阻于经络,脉虚表示有寒邪虚体或正气虚不足等情况。
脉学述要
脉学述要诊脉,又称切脉,俗称号脉、搭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诊脉为什么能诊断疾病?按照中医理论,“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身体内部有了变化,就一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诊脉就可了解整个机体功能状态。
为什么诊脉能了解全身的情况呢?因为“肺朝百脉”就是说全身各个脏腑经脉的气血都要汇聚到肺来,而诊脉部位“寸口”,正是肺的经脉手太阴循行的地方,所以人体五脏六腑经脉气血的情况,都能从寸口脉博上反映出来。
一般来说,脉象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总是想符合的,但也会遇到脉证不符的情况,这就需要仔细分析,决定取舍,常常是症状表现是假象,脉象反映出实质,这时都需要舍症从脉。
绍琴幼承庭训,及长,历随数名医临诊,每叹诸师诊脉之精湛,迄今潜心研讨50余年,悟得诊脉必分浮、中、按、沉四部,种类分为表、里、寒、热、虚、实、气、血八纲。
脉象一明,治则随之,有如成竹在胸,方可稳操胜券。
一、浮中与按沉四部取脉法古人诊脉大多取浮、中、沉三部。
笔者体会,以分为浮、中、沉、按四部更为准确和符合临床实际。
一般浮取主表或卫分,中取主半表半里或气分,按部主偏于里或营分,沉部完全主里或血分。
浮、中、按、沉四部分法,可以分作两部,即浮、中作为一部,按、沉作为一部,浮中部所得脉象主功能方面的疾病,为标证。
按沉部所得脉象主实质,为病本。
这样就不致于被假象所迷惑。
1、浮部取脉法皮表部位即浮部,医生用手指轻轻地按在病人挠骨动脉皮肤上所得之脉,浮位表示病机在表分,如伤寒病人初起病在太阳,温病为病则在卫分,或在肺与皮毛。
当然,浮只表示病在表位,要想全面了解病因、病机,还要看兼脉的情况,如浮滑住风痰,浮数主风热等。
2、中部取脉法是从浮位加小力,诊于皮肤之下即是中部,表示病在气分,或定为病在肌肉,或在胃。
伤寒病是标志邪从表入里,主胃主阳明;温病则明显属气分;在一般杂病中,即称它为在肺胃之间。
总之,凡脉明显在“浮”与“中”位者,多主功能性疾病,属阳,属气分,若再加力而入“按”、“沉”部位,这说明邪已入营、入血了。
诊脉述要——胡希恕
诊脉述要——胡希恕脉诊在我国中医具有悠久历史,反映了祖国医学辨证施治的特点,脉象亦和症状一样,均为患病人体有异于健康的一种反应,而脉象尤其具有敏感性。
凡病之阴、阳、表、里、寒、热、虚、实以及生、死、缓、急等等,无不应之于脉,故于辨证施治,更有其一定的指导作用,惟其如是,则诊脉的研究,便成为中医必修的课业。
惜历来脉书鲜有深究脉象的来自根源,而只就象论象,说玄道妙,令人迷惑,前人早有"论脉愈精,使人指下愈乱"的评议。
其实脉象并不难知,只若于其生成源头,心中有数,指下寻按,自会明了。
谨就管见,略陈于下。
―、平脉与病脉无病健康人之脉谓为平脉。
平即平正无偏之谓,故不以象名。
人若有病,則脉失其平,就其不平者名之以象,即为病脉,我们经常所称的浮、沉、数、迟、大、细等等,即皆病脉的象名。
脉象的两大类别:人体有病千变万化,如以阴阳属性来分,则不外阴阳两类,同理,脉象虽极复杂,但概言之,则不外太过和不及两类。
太过者,谓较平脉为太过也;不及者,谓较平脉为不及也,如浮、数、滑、大等即属太过的一类脉;沉、迟、细、涩等即属不及的一类脉。
脉象的三个方面:脉有来自脉动方面者,如数、迟是也;脉有来自脉体方面者,如大、细是也;脉有来自血行方面者,如滑、涩是也。
脉动、脉体、血行即脉象来自的三个方面,与上述之脉象两大类别,合之则为脉象生成的根源,对于脉象的识别甚关重要,今依次释之如下。
1.来自脉动方面的脉象浮和沉:这是来自脉动位置的浅深。
若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浅浮于外者,即谓为浮;若脉动的位置,较平脉深沉于内者,即谓为沉。
故浮属太过,沉属不及。
数和迟:这是来自脉动次数的多少。
若脉动的次数,较平脉多者,即谓为数;若脉动的次数,较平脉少者,即谓为迟。
故数属太过,迟属不及。
实和虚:这是来自脉动力量的强弱。
若按之脉动较平脉强实有力者,即谓为实;若按之脉动较平脉虚弱无力者,即谓为虚。
故实属太过,虚属不及。
结和代:这是来自脉动的间歇。
脉学脉赋讲解
脉赋
▪ 紧是肚痛之征。缓即皮顽之候。 ▪ 微微冷入胸中。数数热居胃口。 ▪ 滑主壅多。涩而气少。 ▪ 胸连胁满。只为洪而莫非。 ▪ 燌引背疼。缘是沉而不谬。
脉赋
▪ 更过关中。浮缓不餐。 ▪ 紧牢气满。喘急难痊。 ▪ 弱以数兮胃热。弦以滑兮胃寒。 ▪ 微即心下胀满。沉兮膈上吞酸。 ▪ 涩即宜为虚视。沉乃须作实看。
2、仲景三部诊法: 寸口、趺阳、太蹊
部位---寸口
以腕后高骨(桡骨茎突)为 标记。
▪ 内侧—关 ▪ 关前(腕侧)--寸 ▪ 关后(肘侧)--尺
▪ 左:心、肝、肾 ▪ 右:肺、脾、命门
方法(注意事项)
▪ 时间:清晨或内外环境安静时(气血不受干扰)
▪ 体位:坐位、正卧位。手臂与心脏同一水平。
▪
直腕,手心向上。
正常脉象
▪ 1 形态:三部有脉,沉取不绝;一息四---五至;
▪
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
▪ 即有胃:和缓、从容、流利。
▪
有神: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
▪
有根:尺脉有力,沉取不绝。
▪ 2 生理性变化 :性别、年龄、体格、季节等。
切诊
脉象的生理变异
1、与年龄、性别、形体有关:
年龄:越小脉越快(婴儿120-140次/分) 体质:身高者脉长,身矮者脉短;
脉学、脉赋讲解
谷城县中医医院 副主任医生师 镇常富讲解
(刘毅整理)
一、脉学定义:是主要阐述脉诊的基本知识,脉学 的基本理论,首先指出独取寸口诊断疾病的原理, 通过脉学辨析疾病的轻重、部位及预后,是中医诊 断疾病的一种手段,是通过用手触摸的方式获得病 情资料的 一种诊察方法。
切诊又分为: 脉诊 按诊
瘦人脉浮,肥人脉沉。
丁甘仁《脉学辑要》真髓
丁甘仁《脉学辑要》真髓丁甘仁一生首创中医学校,兴办医学善会,乐育英才,造福人民。
为纪念丁甘仁先生诞辰120周年,谨以其著作《脉学辑要》之精华撰写纪念。
切脉之道首要寸口师曰:“百脉会于寸口,如江河之潮终于海。
”寸口之脉能知三因之百病,三部九候及二十七脉均可探究疾病之深浅、吉凶,甚至生命之夭寿。
因寸口为脉之要会,手太阴之脉出于大指之端,内居本节后“太渊”,外屈于寸口而行“经渠”,上走入腋下,络肺,是乃经脉走入四脏。
肺居胸中,主气,乃宗气积聚、升降出入之所,五脏之气皆属肺,肺朝百脉。
肺司呼吸而贯通心脉,气之推行则血行不息;肺亦主内脏气血之功能,灌注于脉道。
因此,寸口之脉,可测知人体健康与疾病的信息。
先生之说:“诚不谬也。
” 脏腑分配按证取经论脏腑与寸口脉之对应,《内经》以左寸为心、膻中;左关为肝、胆;左尺为肾、腹中;右寸为肺、胸中;右关为脾、胃;右尺为肾、腹中。
汇以叔和、濒湖、景岳诸家之说,而以濒湖为准。
然先生综述诸家各有其理,当按证取经,此辨脉之法。
邪正八要识脉机奥“辑要”说能穷浮、沉、迟、数、虚、实、大、缓八脉之奥,便知表里、寒热、盛衰、邪正八要之名。
八脉为诸脉之纲领,八要是各种辨证的总纲。
浮为表,沉为里;迟为寒,数为热;虚为气血不实,实为气血不虚;大则病进,缓则正复。
八脉之大要,乃辨病之寒热、体之盛衰、肌表脏里、邪正形势,此医者不可不知。
二十七脉辨析精详“浮”属阳脉,主风寒,表病居多。
“沉”属阴脉,主寒、虚、里,其病在脏,阴寒者居多。
“迟”为阴脉,主寒、虚,多脏病及沉痼之疾,其法可用温补。
“数”为阳脉,主热、主腑。
“滑”为阳脉,主痰滞证。
“涩”为阴脉,阴血精少,损者居多。
“虚”为阴脉,正气衰弱之候,多为血虚劳热、怔忡惊悸之证,治以养营益气。
“实”为阳脉,元气充实之象,主病为邪气实,见于为郁发狂、阳毒等证,法以通阳发汗。
“长”为阳脉,气有余而多血。
《内经》曰:“长则气治”,为平脉,长而兼他脉为有病。
正汉章氏脉学
正汉章氏脉学
正汉章氏脉学,是一种古代中医的脉学观点和理论,起源于中国汉代,由章渊所创,因而得名。
章氏脉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脉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正汉章氏脉学强调脉象的观察与诊断,认为脉象可以反映人体的生理状况和疾病变化,从而用于临床诊断和治疗。
章氏脉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脉象分类:章氏脉学将脉象分为八个基本类型,包括长、短、缓、急、滑、沉、浮、细等。
2. 脉象的解读:章氏脉学通过观察脉象的速度、力度、变化等方面,解读脉搏所传递的信息,以确定病情和诊断疾病。
3. 脉象与疾病关系:章氏脉学认为不同的脉象与不同的疾病有关联,通过观察不同脉象的变化,可以判断病情的轻重、病位以及治疗的方向。
4. 脉学的应用:章氏脉学提供了一种脉学诊断方法,可以用于判断疾病的类型、预测病情发展和指导治疗方案。
正汉章氏脉学在中国医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后世的脉学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它为中医诊断和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使中医脉学成为中医临床的重要组成部分。
脉学四言诀
脉学四言诀一、经脉与脉气脉乃血脉,气血之先,血之隧道,气息应焉。
其象法地,血之府也。
心之合也,皮之部也。
资始于肾,资生于胃,阳中之阴,本乎营卫,营者阴血,卫者阳气,营行脉中,卫行脉外。
脉不自行,随气而至。
气动脉应,阴阳之谊。
气如橐籥,血如波澜。
血脉气息,上下循环。
十二经中,皆有动脉,惟手太阴,寸口取决。
此经属肺,上系吭嗌,脉之大会,息之出入。
一呼一吸,四至为息,日夜一万,三千五百,一呼一吸,脉行六寸,日夜八百,十丈为准。
二、部位、诊法初持脉时,令仰其掌,掌后高骨,是谓关上。
关前为阳,关后为阴,阳寸阴尺,先后推寻。
寸口无脉,求之臂外,是谓反关,本不足怪。
心肝居左,肺脾居右,肾与命门,居两尺部。
魂魄谷神,皆见寸口,左主司官,右主司府,左大顺男,右大顺女,本命扶命,男左女右。
关前一分,人命之主,左为人迎,右为气口,神门决断,两在关后。
人无二脉,病死不愈,男女脉同,惟尺则异,阳弱阴盛,反此病至。
脉有七诊,曰浮中沉,上下左右,消息求寻。
又有九候,举按轻重,三部浮沉,各候五动。
寸候胸上,关候膈下,尺候于脐,下至跟踝。
左脉候左,右脉候右,病随所在,不病者否。
三、五脏平脉浮为心肺,沉为肾肝,脾胃中州,浮沉之间。
心脉之浮,浮大而散。
肺脉之浮,浮涩而短。
肝脉之沉,沉而弦长。
肾脉之沉,沉实而濡。
脾胃属土,脉宜和缓,命为相火,左寸同断。
春弦夏洪,秋毛冬石,四季和缓,是谓平脉,太过实强,病生于外,不及虚微,病生于内,春得秋脉,死在金日,五脏准此,推之不失,四时百病,胃气为本,脉贵有神,不可不审。
四、辨脉提纲调停自气,呼吸定息,四至五至,平和之则。
三至为迟,迟则为冷,六至为数,数即热证。
转迟转冷,转数转热,迟数既明,浮沉当别。
浮沉迟数,辨内外因,外因于天,内因于人,天有阴阳,风雨晦冥,人喜怒忧,思悲恐惊。
外因之浮,则为表证,沉里迟阴,数则阳盛。
内因之浮,虚风所为,沉气迟冷,数热何疑。
浮数表热,沉数里热,浮迟表虚,沉迟冷结,表里阴阳,风气冷热,辨内外因,脉证参别,脉理浩繁,总括于四,既得提纲,引申触类。
脉学中医脉学
脉学中医脉学脉学,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也是中医诊断的基础。
中医脉学主要通过触诊病人的脉搏,来了解病人的体质、病情及病因等信息,以辅助中医医师进行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脉搏是人体血液在动脉中所产生的搏动,也是心脏收缩和舒张的表现。
中医脉学认为,脉搏反映了人体的生理和病理状态,是诊断疾病的重要依据之一。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有12条主要经络,通过经络传输的气血在脉搏中流动,因此脉搏可以反映人体各个部位的状况。
中医脉学通过触诊脉搏,可以判断脉搏的频率、节律、强弱、力度、形态等特征,进而推断出病人的体质和病情。
例如,脉搏的频率过快可能表示病人有发热、心悸等病症,而脉搏的频率过慢可能表示病人有心脏病等疾病。
此外,中医脉学还可以根据脉搏的浮沉、缓急、滑数等特征,来推断病人的气血状况、阴阳平衡等情况。
中医脉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内经》中就有关于脉学的记载。
脉学的发展经历了不断的探索和总结,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诊断方法。
中医医师在诊断时,会根据病人的症状和脉搏特征,综合分析,得出诊断结果,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中医脉学在临床实践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触诊脉搏,中医医师可以了解病人的病情和体质,为疾病的治疗提供依据。
中医脉学还可以预测病程和预后,帮助中医医师判断疾病的发展趋势和转归,指导治疗方案的调整。
然而,中医脉学并非完全准确。
脉搏的触诊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病人的情绪、体位、环境等,都可能对脉搏的特征产生影响。
此外,脉搏的触诊需要医师具备一定的经验和技巧,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很难准确判断脉搏的特征。
为了提高脉学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现代医学技术借助仪器设备开展了脉搏的自动检测与分析,如心电图、脉搏波等。
这些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中医脉学的不足,提高了脉学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总的来说,中医脉学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通过触诊脉搏,中医医师可以了解病人的体质和病情,为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李时珍总结的医书精华:脉学七言诀,中医脉学入门必读!
李时珍总结的医书精华:脉学七⾔诀,中医脉学⼊门必读!脉学在中医学中是极受重视的,其地位也是⽆可⽐拟的。
古⼈云:世之医病两家,咸以脉为⾸务。
不知脉乃四诊之末,谓之巧者尔。
上⼠欲会其全,⾮备四诊不可。
《濒湖脉学》是李时珍撷取《内经》、《脉经》等诸书精华,结合⾃⼰的经验撰著⽽成。
总为⼀卷,内容分两部分,⼀是阐述了27种脉象的脉形特点,辨别⽅法及主治病证,⼆是引录了其⽗李⾔闻阐述脉学理论的《四⾔举要》。
前段时间中健医考⼩编为⼤家分享了四⾔举要,今天为⼤家整理了剩下的部分,脉学七⾔诀——1、浮脉【体状诗】浮脉惟从⾁上⾏,如循榆荚似⽑轻。
三秋得令知⽆恙,久病逢之却可惊。
【相类诗】浮如⽊在⽔中浮,浮⼤中空乃是芤。
拍拍⽽浮是洪脉,来时虽盛去悠悠。
浮脉轻平似捻葱。
虚来迟⼤豁然空。
浮⽽柔细⽅为濡,散似杨花⽆定踪。
(浮⽽有⼒为洪,浮⽽迟⼤为虚,虚甚为散,浮⽽⽆⼒为芤,浮⽽柔细为濡。
)【主病诗】浮脉为阳表病居,迟风数热紧寒拘。
浮⽽有⼒多风热,⽆⼒⽽浮是⾎虚。
⼨浮头痛眩⽣风,或有风痰聚在胸。
关上⼟衰兼⽊旺,尺中溲便不流通。
(浮脉主表,有⼒表实,⽆⼒表虚,浮迟中风,浮数风热,浮紧风寒,浮缓风湿,浮虚伤暑,浮芤失⾎,浮洪虚热,浮散劳极。
)2、沉脉【体状诗】⽔⾏润下脉来沉,筋⾻之间软滑匀。
⼥⼦⼨兮男⼦尺,四时如此号为平。
【相类诗】沉帮筋⾻⾃调匀,伏则推筋着⾻寻。
沉细如绵真弱脉,弦长实⼤是牢形。
(沉⾏筋间,伏⾏⾻上,牢⼤有⼒,弱细⽆⼒)【主病诗】沉潜⽔蓄阴经病,数热迟寒滑有痰。
⽆⼒⽽沉虚与⽓,沉⽽有⼒积并寒。
⼨沉痰郁⽔停胸,关主中寒痛不通。
尺部浊遗并泄痢,肾虚腰及下元痌。
(沉脉主⾥,有⼒⾥实,⽆⼒⾥虚。
沉则为⽓,⼜主⽔蓄,沉迟痼冷,沉数内热,沉滑痰⾷,沉涩⽓郁,沉弱寒热,沉缓寒湿,沉紧冷痛,沉牢冷积。
)3、迟脉4、数脉5、滑脉【体状相类诗】滑脉如珠替替然,往来流利却还前。
莫将滑数为同类,数脉惟看⾄数间。
(滑则如珠,数则六⾄)【主病诗】滑脉为阳元⽓衰,痰⽣百病⾷⽣灾。
脉学指南,改为横版,连载。
脉学指南,改为横版,连载。
wonghaishui将陆续,把她抄写出来,改为横版,便于大家学习。
由于打字不快,只把重要部分写出来,想看全的去找竖版。
专心学习仲景之法,二十多年,按照老师的方法治疗,效果非常的好。
说,内经,难经,伤寒杂病论,是治疗的根本书。
必须从此如手,后世的书,有好,有坏,我们不知道呀。
脉诊很重要,如果不明白,就像人走路一样,没了方向。
内经,难经,伤寒,金贵,杂病论,当学习的。
其余的可能就有瑕疵。
内经,难经,是很重要的。
仲景诸书。
读者必须,于天人一合处,细心体会脉,方能入门。
明其变化。
五脏六府;营卫宗气;营卫宗气为脉之能量,必须认识到这一点。
首先,必须认识脉的形象。
内经,难经,仲景诸书,脉法细心的学习之,自然融会贯通诸脉法!卷一,阴阳五行说阴阳五行不明,不可言医。
人身之阴阳,就是天地之阴阳;人身之五行,就是天地之五行;经曰,清阳为天,浊阴为地,清则为气,浊则有形;此为天阳,地阴,天气,地有形;天为阳,又有天之阴阳,地为阴又有地之阴阳;上中下表本中气,很重要。
伤寒之根本;本寒,少阴为中气,太阳为标;本燥,太阴为中气,阳明为标;本火,厥阴为中气,少阳为标;本湿,阳明为中气,太阴为标;本热,太阳为中气,少阴为标;本风,少阳为中气,厥阴为标;卷二,脉法大要平旦诊法,不进饮食时。
血由心出,宗气鼓之而行;宗气者,存于胸中,出于喉咙,贯心脉而行呼吸者也。
平息调脉,用自己健康时的呼吸来观察病人之脉象;先查胃气,脉来柔润滑泽为有胃气。
四时旺脉,春脉,肝脉也,软弱轻虚而滑,端直以长。
夏脉,心脉也,微勾,而兼柔和之象,胃气也。
长夏,胃软弱曰平;秋胃毛为平,毛多胃少,为肺病;轻虚以浮,来急去散。
指下如毛之扫也。
见玄则为克。
冬胃微石为平,若见钩脉则心火来克。
脾为孤藏,而在五脏中央,脾为阴,胃为阳,此阴阳相互平衡,为要。
治疗之法也。
脾脉如水流者为太过,如鸟之吃米者为不及。
春夏宜见浮大之脉,秋冬宜见沉小之脉。
脉症不和,多为难治之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脉学述要诊脉,又称切脉,俗称号脉、搭脉,是中医诊断疾病的重要方法之一。
诊脉为什么能诊断疾病?按照中医理论,“有诸内必形诸外”,就是说身体内部有了变化,就一定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诊脉就可了解整个机体功能状态。
为什么诊脉能了解全身的情况呢?因为“肺朝百脉”就是说全身各个脏腑经脉的气血都要汇聚到肺来,而诊脉部位“寸口”,正是肺的经脉手太阴循行的地方,所以人体五脏六腑经脉气血的情况,都能从寸口脉博上反映出来。
一般来说,脉象和患者的临床表现总是想符合的,但也会遇到脉证不符的情况,这就需要仔细分析,决定取舍,常常是症状表现是假象,脉象反映出实质,这时都需要舍症从脉。
绍琴幼承庭训,及长,历随数名医临诊,每叹诸师诊脉之精湛,迄今潜心研讨50余年,悟得诊脉必分浮、中、按、沉四部,种类分为表、里、寒、热、虚、实、气、血八纲。
脉象一明,治则随之,有如成竹在胸,方可稳操胜券。
一、浮中与按沉四部取脉法古人诊脉大多取浮、中、沉三部。
笔者体会,以分为浮、中、沉、按四部更为准确和符合临床实际。
一般浮取主表或卫分,中取主半表半里或气分,按部主偏于里或营分,沉部完全主里或血分。
浮、中、按、沉四部分法,可以分作两部,即浮、中作为一部,按、沉作为一部,浮中部所得脉象主功能方面的疾病,为标证。
按沉部所得脉象主实质,为病本。
这样就不致于被假象所迷惑。
1、浮部取脉法皮表部位即浮部,医生用手指轻轻地按在病人挠骨动脉皮肤上所得之脉,浮位表示病机在表分,如伤寒病人初起病在太阳,温病为病则在卫分,或在肺与皮毛。
当然,浮只表示病在表位,要想全面了解病因、病机,还要看兼脉的情况,如浮滑住风痰,浮数主风热等。
2、中部取脉法是从浮位加小力,诊于皮肤之下即是中部,表示病在气分,或定为病在肌肉,或在胃。
伤寒病是标志邪从表入里,主胃主阳明;温病则明显属气分;在一般杂病中,即称它为在肺胃之间。
总之,凡脉明显在“浮”与“中”位者,多主功能性疾病,属阳,属气分,若再加力而入“按”、“沉”部位,这说明邪已入营、入血了。
3、按部取脉法从浮、中再加重力量,按在肌肉部分,反映邪在里之病,如《伤寒论》的太阴证,温病的营分证,杂病中主肝、主筋膜之间的病变。
4、沉部取脉法从按部加重向下切脉,已按至筋骨,表示病已深入,主下焦、主肾、主命门。
如《伤寒论》病在少阴、厥阴。
少阴病以沉细为代表脉,而厥阴病已沉弦为代表脉。
在温病则表示邪入血分。
在杂病说明病延日久,邪已深入,当细致审证治疗。
二、八纲统脉脉象的种类很多,临床常见的有28种。
笔者认为用八纲来进行分类,既清楚也便于记忆,能更好地应用于临床诊断。
脉象的八纲分类是:1、表脉——浮2、里脉——沉、牢、伏。
3、寒脉——迟、缓、结、紧。
4、热脉——数、动、疾、促。
5、虚脉——虚、弱、微、散、革、代、短。
6、实脉——实、长、滑。
7、气脉——洪、濡。
8、血脉——细、弦、涩、芤。
三、主脉与兼脉单凭一个浮脉不能断定是什么病,必须再诊出八纲脉来断其表里、寒热、虚实与气血,如浮滑是风痰、浮弦是风邪挟郁、浮数是风热等。
但要想诊断一个完整的疾病,还必需再诊出第三个脉来。
如浮滑数是风痰热,浮紧弦是风寒而体痛。
这样还不够,要想弄清病人的体质与疾病的转机就要再找出第四个脉来,如浮滑数而按之弦细,这就清楚多了,弦则肝郁,细为血虚,脉象告诉我们,这人素体肝郁血虚,目前是风火痰热,我们在开方治风火痰热时,要照顾到血虚肝郁的方面。
也就是说。
在治风火痰热时不可过凉,也不可过于祛风,而忘记了病人血虚肝郁之体。
从临床上看,大多数疾病所表现出来的脉象,并不是单纯的一种脉象,常常是几种脉象同时出现,这反映了疾病病因病机的复杂性,必须仔细诊察,还有浮中部与沉部脉象不同,例如浮中濡软,而沉取弦数有力,则前者主气虚湿郁,后者主肝郁内热,临床尤需注意。
四、脉诊各论一般来说,脉象的特点主要通过她的位、形、数、力、势等五方面来辨别。
现按照诊脉八纲分类,分别介绍28脉的脉象,近似脉鉴别,主病及常见兼脉。
(一)表脉——浮表脉主表证,在28脉中,只有浮脉主表证,其他脉象大多数可以和浮脉相兼。
浮脉以位定,在浮部出现,轻手可得,按之稍减而不空,举之泛泛而有余,即有向上鼓的感觉,古人形容为“如水中漂木。
”相似脉鉴别:芤脉:浮大而中空,即浮部出现,脉形较大,按之有空豁感,古人形容“如捻慈葱”。
革脉:芤脉与弦脉同见为革脉。
洪脉:浮大而盛,按之来势不衰减,有越按越盛的感觉,又有急起直落的感觉即来盛去衰。
浮脉主病:浮脉主表,主要反映外感邪气侵袭人体肌表,正气抗邪,正邪交争于表的病机。
一般表现为浮而有力。
此外久病体虚者见浮脉,不可一概而论,若有外感症状者,可作正虚感邪,以扶正祛邪治之;若无外感症状,而脉突现浮大无力者,多系阳气失于潜藏,恐生拖变,须小心诊视。
常见相兼脉象:浮兼数:即浮脉一息五至以上,称为浮数脉,为外感风热、温病初起的常见脉象,以发热微恶风寒并见为主要表现。
临证必视咽、舌,若咽红或肿,舌边尖红,口微渴者,即是温热证初起,治宜辛凉清解,忌辛温发表之剂。
浮兼紧:浮脉与紧脉同见者,称为浮紧脉,是外感风寒重证的主脉。
寒主收引则脉必紧急,邪重正强,相搏于表,脉必浮紧,证见发热、恶寒较明显,头身痛,无汗,咽不红不肿。
舌苔白润,舌质不红,口不渴者,虽有发热,必是感寒,慎用凉药,当辛温解表,得汗而愈。
浮兼缓:浮脉一息四至或略迟些,即为浮缓脉。
多属感冒风邪轻症,寒热都不明显,头晕鼻塞,身似有汗,治宜调和营卫,疏散风邪,如葱汤之属,小剂轻投即愈。
浮兼滑:浮脉与滑脉相兼,称为浮滑脉。
多为平素痰饮为患,复感外邪,表证尚在,咳嗽痰多,或喘闷不舒,当于疏解外邪。
方中加入祛痰之品,可仿参苏饮法为方。
若脉虽浮滑而按之濡软无力者,属既有风痰,有属湿盛必观其舌,若苔白腻滑者必参以化湿之品,如舌胖嫩滑腻者,阳气亦属不足,方中可佐以助阳之品。
若浮滑,而沉取弦滑数有力者,内有痰火郁热,治当清火化痰为主;若沉取弦实有力者,苔黄厚燥老,大便秘结者,为痰热挟滞内阻,治宜泄化通腑方法。
浮兼散:浮脉与散脉相兼,为浮散脉。
浮散主老极,元气衰微,欲脱之象,急当益气固脱。
(二)里脉——沉、牢、伏。
里脉包括沉脉、牢脉、伏脉三种脉象。
从病机上讲,多主里证;从切脉部位来讲,都出现在沉部。
1、沉脉沉脉,浮中部皆无,只能在沉部出现,沉取始得之,古人形容“如石投水,必沉于底”。
正常较胖的人,其尺脉多为沉脉。
近似脉鉴别:伏脉:伏脉出现的部位比沉脉更深,必须“推筋着骨”才能诊得。
牢脉:牢脉位居沉部,以脉形弦长实大为其特征,与其在沉部出现的深浅程度无关,只要脉形是弦长实大,都应视为牢脉。
沉脉主病;沉脉主里,当以有力无力定虚实,沉而有力主里实,为邪结于里尔正不虚;沉而无力主里虚证,多为脏腑内损,气虚虚弱之候。
常见相兼脉象与病机:沉兼迟:多主里寒,沉迟有力者多主痼冷积聚,治当温通逐邪;沉迟无力者为阳虚里寒,宜温阳益气,若沉迟而微,尺部尤甚,责之命火衰微,治当补命火培下元。
又沉迟有力以冷积为多,然需详视舌、证,若舌苔黄厚燥老,证见阳明腑实者,当以承气下之;若热郁于里,闭伏不去,可用宣郁、开泄、疏调方法,切不可拘于里寒一说。
沉兼数:沉数并见,当主里热,有力者为里实热证,多为热郁于里,治宜宣郁泄热法;无力者属里虚,虽有热象,亦为虚热,非泄热折热所能疗,当视其虚在何部,脉沉细数多属血虚阴虚,脉形大而无力者多属气虚阳虚,当合参舌、色、证候辨之。
沉兼滑:多为痰饮久留不去之证,如喘嗽、痰核、诸痹、流注、偏瘫等,皆当参以治痰之法。
正虚者须当扶正,邪实者首当祛邪,有以脉之有力无力为辨。
若妇人经闭而无他证。
多为孕子之象。
沉兼濡:沉脉而兼软,是气分不足且有湿郁。
舌苔白腻滑润者,化湿为先;舌体胖嫩齿痕者,益气助阳为要。
沉兼弦:主肝郁气滞,其人多胁痛胀闷,喜叹息。
面色苍者,常需防其化火。
若脉沉弦数急者,必心烦急躁,夜寐多梦,即肝郁化火之象,治当开郁泄热为先。
沉兼涩:沉涩之脉,初为气滞,久为血瘀,气病及血,日久而成,治宜疏调气机,养血活血之法,必嘱宽心怡志,增加活动,候其气虚流通为盼。
沉兼细:为阴伤血少,若按之微弱无力,则说明阳也不足,益气养血为要。
沉兼紧:多为阴寒直中于里,证见腹暴急痛,泄利或寒疝发作,苔白滑润,宜温中散寒为治。
若再见舌体胖嫩且有齿痕,是阳气以虚,当参以温阳益气之品。
若沉紧而两关独滑者,必有积滞阻于中焦,宜佐以消导之品。
沉兼微:脉沉而微弱欲绝是为沉微,主里虚已极。
若暴病见此脉。
须防虚阳外脱之变,急备独参汤、参附汤以防不虞。
沉兼实:多主邪实在理而正气不虚,当合参舌、色、证候。
若舌苔黄厚燥老,身热面赤,腹满便结者,急当攻泄里实热结。
若年事已高,并无里实见证而见沉实之脉(每兼弦滑之象),则多属动脉硬化所致,不可攻实,宜养血育阴柔肝为要。
2、牢脉牢脉以位、形定,在沉部出现。
脉形弦长实大者。
牢脉主病:牢脉主邪实痼疾,多为癥瘕、积聚、娧疝之类,治当扶正祛邪,以缓图之,不可图快急攻,反致正伤而邪不去。
一般牢兼数者须泄其郁热;牢兼迟者须温其沉寒;两关牢甚,积在中焦胃肠,攻泄可治。
若久病正虚,形体羸瘦,大肉尽脱,反见牢脉者,乃真脏脉见,预后不良。
3、伏脉浮、中、沉三部均无脉可寻,必重按至筋骨始得之者为伏脉。
伏脉主病:主厥证与痛极,为邪闭气机所致。
外感证中邪正交争,欲作战汗,亦可见浮脉。
伏脉为一时性脉象,证减脉出,若久伏不出者险。
(三)寒脉——迟、缓、结、紧所谓寒脉,是指这类脉象所主疾病的病机多数为寒。
寒脉主要包括迟、缓、结、紧脉四种。
1、迟脉脉象一息三至,即医者一呼一吸,病者脉动3次,其脉搏跳动频率大约在一分钟50次左右。
近似脉鉴别:缓脉:比迟脉略快,舒缓而调匀,有从容和缓之象。
结脉:迟而时止为结,即脉动缓慢,时有停歇。
迟脉主病:寒则涩而不流,气血运行不畅,故脉搏来迟。
李时珍说:“有力而迟为冷痛,迟而无力定虚寒.”这是就一般而论。
其实,凡属邪气阻滞气机,以致气血运行不畅,都可出现迟脉,如气郁、阳郁、热郁,甚至阳明腑实证,也可出现迟脉,切不可一概认定为寒,必须细查其兼脉与证候,殊不致误。
常见兼脉:迟兼滑实有力;迟兼滑,按之弱而无力;迟兼弦滑,沉取有神;迟兼弦细沉小弱;迟兼弱,按之甚微;迟兼弱,沉取弦细;迟兼细而按之滑濡有力。
2、缓脉脉象:缓脉比迟脉略快,大约一呼一吸,脉来4至即为缓脉,有从容和缓之象。
缓脉主病:一般认为,缓脉多偏于不足一类疾病。
李时珍说:“缓为营衰卫有余非风即湿或脾虚。
”伤寒中风,营弱卫强,其脉浮缓。
湿盛阻滞气机,脾土受困,其脉亦缓,至于常人之见缓脉,则必和缓均匀,从容有神,非病脉可比。
常见兼脉:缓兼滑按之弦急;缓兼滑按之弦细;缓兼濡而滑弱;缓兼濡按之弦细有力;缓兼涩按之濡弱;缓兼浮而两关独滑,沉取滑而有力。
3、结脉脉象:脉来缓慢,一息三四至,时停跳而无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