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国有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的引入

合集下载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点聚焦模型的构建及案例运用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点聚焦模型的构建及案例运用

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点聚焦模型的构建及案例运用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风险点聚焦模型的构建及案例运用是以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员为审计对象,通过对其经济责任进行审计,并聚焦于存在的风险点。

这一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审计对象确定:确定国有企业的主要领导人员为审计对象,包括企业的董事长、总经理等高级管理人员。

2. 风险点识别:根据国有企业管理的特点,结合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识别出主要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存在的潜在风险点。

例如,违法违规行为风险、资金管理风险、内部控制风险等。

3. 风险评估:对识别出的风险点进行评估,确定其对国有企业的经济责任的影响程度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通过量化和定性的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价。

4. 相关政策法规依据:根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对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的要求和监管要求,作为审计的依据。

5. 审计程序和方法:根据审计目标和风险评估结果,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

包括收集证据、分析数据、核查业务流程、访谈相关人员等。

6. 审计结论和建议:根据审计结果,给出审计结论和建议。

对于发现的风险点,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建议,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案例运用:以某国有企业的董事长为例,利用该模型进行审计。

首先,确定该董事长为审计对象,并识别其经济责任存在的风险点,例如滥用职权、私自调用企业资金等。

然后,评估这些风险点对企业经济责任的影响和可能造成的损失。

接下来,依据国家相关政策法规,制定审计程序和方法,并进行相应的审计工作,收集证据、分析数据、核查业务流程等。

最后,根据审计结果给出审计结论和建议,提出改进措施,帮助该国有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风险。

通过构建和应用这样的聚焦模型,可以帮助国有企业更好地管理和控制主要领导人员的经济责任风险,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和合法权益。

这对于提高国有企业经营效益、加强内部控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的应用

四、风险导 向审计在企业风 险管理 中 的应 用
实施企业风险导 向内部审计是针对风 险 管理 制 度 的执行 情 况进 行 再监 督 , 以便及 时发现并消除风险点 , 把风险损失控制在最 低 限度 , 与此 同时 , 通过 对风 险管理 制度 能够 的健全I和符合 性测试发现内控制度的不足 生 之处 , 并提出改进意见, 进一步修订和完善内 部控制制度 ; 实施企业风险管理审计还能起 到预 防风险与警示的作用 , 企业结合实际情 况制定具体 的内控制度, 由相关部 门或人员 具体实施 , 事先控制可能出现的风险, 把风险 消灭 在 发生 之 前 或萌 芽状 态 , 当风 险产 生 而 并造 成 损 失 时 , 结 经验 教 训 , 取相 应 措 总 采 施, 发挥 风险 管理 审 计的 警示 作用 。 根据 风 险导 向审计 的 内容 与实 质 , 国 中

需 要 的动 因 下发展 起 来 的 , 而是 在政 府 的 要 求下, 在国家审计部门的推动下建立起来的。 19 年 国家 审计 署成立 , 了尽 快 建立 和 完 93 为 善审计体系, 补充刚刚复兴的国家审计力量 的不足 , 政府和政府审计机构都极力敦促内 部 审计 的组 建 。 但随 着我 国经 济体 制 的不 断 改 革 发展 , 业 内部 审计 越 来越 受 到各 方 面 企 的 重视 , 内部 审计 的理 解也 发 生 了较 大 的 对 变 化 。我 国 的 内部 审 计基 本 准则 指 出 : 内部 审计 是组织 内部 的一种 独立客 观 的监督和 评 价活动 , 它通过审查和评价经营活动及内部 移动杭州分公司在企业内部风险管理中建立 控制的适当性 、 合法性和有效性来促进组织 了相应的管理体系 , 并开展 了一系列探索 : 目标 的实 现 。 l 、企业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开展企业 风险管理审计的前提应是制度的建立。 因为 三 、企业风险 管理 的必要性 风 险管理 审 计是 强 化 内部控 制的 重要 手段 , 企 业 风 险 管理 的实 质 是企 业 有 效 利 用 企业管理层对风 险管理审计 的范围、内容、 各种资源, 以战略的方式管理风险, 使企业在 方法及审计结果的利用等做 出明确的规定 , 多变 的环 境 下 以稳 健 的方 式运 作 , 而 获得 将其纳入内部控制制度 , 从 强制各部门执行 , 达 增加价值 的机会 。在全球竞争激烈 的市场 到消除、防范风险的 目的。 中, 任何 企业都处于动荡多变的环境之中。 首先 , 根据企业实际风险范围, 依据业务 企业面临的风险越来越多 , 风险引发的损失 流程进行 了分类 , 以矩阵的方式确立企业风 规模也越来越大 , 这些都促使企业对风险管 险管理范围, 矩阵内容包括业务流程、 风险、 理 给予 高 度 的关注 。S X法 案 的实 施 , O 以及 控 制 目标 、控制 描述 等 内容 , 以此 作 为控 制 CS O O的 企 业 风险 管理— — 整合 框架 》的 企 业 风 险的 准绳 。 出台更是将E M( I R ' 6  ̄J 风险管理) 的研究提到 其次 , 建立了企业风险管理的相关明细 了一 个新 的 高度 。 制度, 包括 : 每个企业在经营 中都有可能发生风险, 内控 岗位 授 权 制度 。对 内控 所 涉及 的 风险管理能够增加企业的价值 , 实行风险管 各岗位明确规定授权的对象、条件 、 范围和 理企业的受益和不实行风险管理的企业受益 额 度等 , 何 组 织和 个 人不得 超 越授 权做 出 任 是不同的, 因此风险管理作为管理的一个特 风 险 性的决 定 。 殊 领域 , 日益 受 到企 业 的重 视 。风 险管 理 利 内控 报 告 制 度 。 明确 规 定 报告 人与 接 用科学系统的方法 , 管理和处置各种风险, 有 受 报告 人 , 告 的时 间 、 内容 、频率 、传递 报 利 于企 业 减 少和 消 除各 种风 险 , 对企 业 科 路线、负责处理报告的部 门和人员等。 这 学决策 、正常生产都具有重大意义。此外, 内控 批 准 制 度 。对 内控 所 涉及 的重 要 各企业通过风险管理有利于企业资源的最佳 事 项 , 明确 规 定批 准 的程 序 、条 件 、范 围和 组合, 降低 了管理 成 本 , 高企 业 经营 效率 , 额度 、 备文 件 以及有 权批 准 的部 门和 人 员 提 必 降低成本 , 降低损耗, 促使企业生产活动的顺 及其 相 应责 任 。 利进 行 , 造安全 稳定 的企 业环境 , 障企业 创 保 内控责任制度。 按照权利、 义务和责任 目标 的 实现 。具 体表 现在 :、 过 系统 的处 1通 置 和控 制风 险 , 障企 业 经营 目标 的顺 利实 保 现 。2 使 企 业的 决策 科学 化和 合理 化 , 、 减少 决 策的 风 险 性。3 、有 助 于提 高 企业 经营 效 益。4 、为企业提供一个稳定安全的工作环 境 , 极的 投入 到生产 工作 中去 , 再为处 积 不必 置风险而储备大量的专用资金。 由此可 见 , 险管理 对 整个 经济 、社 会 风 的正常运转和不断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MO R U I E S 坝 代 商 业 DE NB S N S

风险导向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思考

风险导向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思考

风险导向下的经济责任审计实践思考经济责任审计是为加强对干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领导干部廉洁自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而采取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们以服务公司发展为目标,以标准化管理为手段,深入推进审计工作转型,将风险管理理念融入审计项目中,积极探索经济责任审计的新思路、新方法,努力提高审计工作质量。

一、将风险审计理念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各阶段在经济责任审计实践过程中,我们遵循标准化的pdca循环,将风险导向贯穿于经济责任审计的全过程。

被审计单位所处的经营环境、行业状况、经营目标、业务流程各不相同,我们从宏观上把握审计对象的风险情况,确定风险点;对有关经营方面的信访、举报、效能监察等信息作为审计重点予以关注;结合以往内外部检查发现问题揭示出的高风险领域作为审计重点,设计审计程序,确定控制风险,将审计风险降至最低。

在审计项目实施过程中,我们段重点关注了以下几个方面:(一)进行内控评价在进行内控评价过程中,一是对被审计对象所在单位的管理流程、业务流程和项目流程等方面进行分析,找出控制措施与存在的风险点;二是对内部控制实际执行的情况进行检查,核查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健全性以及对风险的监控、识别和防范能力进行评价。

(二)进行实质性测试实质性测试是审计实施阶段中最重要的一项工作,其目的是为了取得审计人员据以作出审计结论的审计证据。

审计过程中如果发现审计风险增加,会适当地增加实质性测试的程序,尽量使审计的风险控制在可以接受的范围以内。

(三)审计报告注重揭示风险点,提出经营管理建议在撰写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过程中,将风险作为首要考虑的因索,在此基础上再结合内控评价及实质性测试情况,对被审计对象进行客观公平公正的评价,揭示风险点,给出恰当的经营管理建议。

二、风险导向经济责任审计的实施效果(一)内部审计人员更清晰地把握了经济责任内涵对风险的全面管理是经济责任审计的核心部分,全面风险管理应涵盖企业管理的各个流程,供电企业从工程管理、销售管理、财务管理、营销管理等都是围绕企业风险展开。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风险导向审计方法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关键 词:风 险导 向审计 ; 风险控制 ; 经济责任 审计


风 险导向审计方法与其它 审计方法 的对 比分析
策 的选 择 和 运 用 ,目标 、战 略 以及 相 关 风 险 ,财 务 业 绩 的 衡 量 、
审 计 方 法 是 审 计 实 践 经 验 的 总 结 , 在 原 始 的 查账 基 础 上从 评价和内部控制 以及被审计人的诚实性等) 了解被审计人所在 是 , . 在 低级 到 高 级 , 不 完 备 到 较 完 备 逐 渐 发 展起 来 的 , 从 归纳 起 来 主 要 单 位 及 其 环 境 过 程 中 识 别 和评 估重 大 错 弊 风 险 , 据 风 险 评 估 结 根 有 账 项 基 础 审 计 、 度基 础 审 计 及 风 险 导 向 审计 等方 法 。 制 果 , 定 实施 进 一 步 审 计 程 序 的 重 点 、 间和 范 围 。 了能 够 更 确 时 为
的 性 质 、 间 和 范 围 并 有 效 执 行 , 检 查 风 险 降 至 可 接 受 的水 平 。 时 将
3控制经济责任评价风 险。 计人员在进行审计评价时 , . 审 要
析 评 估 为导 向 , 据 量 化 的 风 险 水 平 确 定 审 计 范 围 和 重 点 , 被 有确凿的审计证据 , 根 对 要科学合理把握好 尺度, 要与被审计人的经 审 计 人 任 职 期 间 的 经 济 责 任情 况 实 施 审计 的方 法 。 济 责 任 审 计 济 责任相关联 , 经 要分 清主观责任与客观责任 、 现任责任与前任责 风 险 应 当 包 括重 大错 弊 风 险 、 查 风 险 和对 被 审 计人 经 济 责 任 的 任 、 人 责 任 与 集体 责 任 、 管 责 任 与 直 接 责 任 、 意 责 任 与过 检 个 主 故 评价风险。 借鉴社 会审计的审计风险模型 , 笔者认为可以把经济 失 责 任 , 正 确 评 价 被 审 计人 在 履 行 经 济 责 任 过 程 中 , 否 落 实 要 是 责 任 审 计 风 险 模 型 表 述 为. 计 风 险 =重 大 错 弊 风 险 X检 查 风 险 了科 学 的 发 展 观 , 否 坚 持 了 正 确 的 政 绩 观 , 无 形 象 工 程 、 审 是 有 政 X评价风险 。 该模型把审 计风 险与被审计人所负 的经济责任的重 绩 工 程 问题 , 无 财 政 支 出结 构 不 合理 的 现 象 , 无 过 度 负债 搞 有 有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应用
的及 潜 在 的廉 洁 从 业 风 险 进 行 识 别 、 评 笔 管 用 。因此 ,审计 组进入被 审计单
估 ,制定针对性 防控措施 ,经济责任 审 位后首 要的就是通过 内控评价调 查问卷
计 就 是 针 对 防控 措 施 进 行 专 项 检 查 .确 与 访 谈 等 形 式 对 被 审计 对 象 管 理 情 况 进
是企业 管理 的关键领域 和防控措施进 行 险体 系建设工作 .基本框 架为 :内部环 上把握审计工作重点 风 险导 向审计改 进 了经济 责任 审计 检查 。在 企业现有 的内部控制管理体 系 境 、 目标设定 、风 险信 息收集 、风 险识 别 、风 险评估 、风 险应对等 流程 .为经 的监 督策略和方式 改变 了监督的 时间 中 .对关键 流程 中涉及 的重大风险进 行 济责任审计提供 了良好的程序保障 。
组合顺序 ,做到 与业务经营 同步甚至超 了界定 .并 以权限指引表 的形式规定 了
前 .规避 了传统 审计 模式 随意 抽样 的审 各 个管理层 的管理权限 ,并 纳入企业 管
( 二 )内控体系建设方面
根 据财政 部等五部 委制定 的 《 企 业 计风 险 。根 据 对 影 响被 审计 单位 经济 理 制度 中。因此 ,在经济责 任审计 中 .
6 被 审 计 单 位 以 往 年 度 审 计 的 结
前 .需 要 深 刻 地 了 解 审 计 对 象 的所 有 信 题 所 采 取 的 纠 正 措 施 及 其 有 效 性 ,跟 踪
P R A C T I C E D I S C U S S I O N臣蜀圈
浅谈风 险导 向审计在经济责任 审计 中的应用
■ 杨 飞
随 着经济责任 审计 在社会 影响 的逐 基 础 的 内部 控 制 体 系 。 在 识 别 重 大 风 险 的结果决定 审计 工作需要关 注高风险领 渐 增大 国家更加 关注企业 资金 的使 用 的同时 ,梳 理企业流 程 中的管理 权限 . 望值 越来越高 。经济责 任审计是 对领导 审计 工作 奠定基础 。 干 部任职 期间的资产财 务状况 、重大投 资 决策 、内部 控制执行 、个人经 济责任 等 情况进行全 面检 查和 评估 ,从 定性 、 定 量角度分析 企业领 导的工作 业绩 ,客 观 评 价 其 是 否履 行 了 岗位 责任 ,能 够

谈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谈风险导向审计及其在我国的应用
维普资讯
《 经济师)o 8 2o 年第 5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 审 计 工 作
谈 风 险 导 向 审计及 其在 我 国的应 用
●周 丕全
摘 要 : 着 社 会 经 济 的 发 展 和 审 计 目标 的 不 断 变 化 , 及 “ 然 随 以 安 事件” “ 广夏” 、银 的发生 , 动 了风 险导 向审计 的产生。风 险导 向审计 推 作为一种重要 的审计理 念和 方法, 注册会 计师审计模 式的 必然选择 , 是 是 适 应 审 计环 境 变 化 、 审计 准 则 国 际 协 调 及 审计 工 作 的 客 观 要 求 。 但 是, 在我 国应用也具 有一 定的现 实可能。 文章介 绍和分析 了风 险导 向 审计产生的原 因、 特点, 以及在我 国实施的现 实困难 、 具体应用等问题 。 关 键 词 : 险 导 向 审计 特 点 现 实 困难 具 体 应 用 风 中图分类号: 2 9 4 F 3 . 文献标识码: A 文 章 编 号 :0 4~4 1 (0 8 0 —2 1 2 10 9 4 2 0 )5 4 —0 风 险 导 向 审 计产 生 的原 因 审计模式是 审计导 向性 的 目的、 围和方法 等要素 的组合 。通常 范 可归为账项基础审计 、 制度基础审计 、 风险导向审计 三类 。纵观 审计模 式的发展史 , 推动审计模式变革 的因素很 多, 风险导 向审计产生 的原 因 主要 有 以 下 几 个 方 面 : 1审计 目标 与经 济环境 的变化 是风险导 向审计 产生 的根本 原因 。 . 审计最初的 目的是查错 防弊 , 由于当时 的被审单位经 营规模小 、 务简 业 单, 使详细审查被 审单 位 的各 项凭证 、 账簿等 会计 资料成 为可能 , 从而 出现了详细审计模式 。随着经济的发 展, 一方 面 , 司的所有权 和经营 公 权进一步分离 , 资者、 投 经营 者 、 债权 人等利 益相关 者都需要 经过 审计 的会计信息作为决策依据 ; 另一方 面, 司规模的 日益扩 大也使详 细审 公 计变得不现实 , 而出现 了基 于两大报表 和公司账 目, 用抽样技 术的 从 运 账项基础审计。但当时审计师 主要 根据经验 来进行 抽样 , 具有较 大的 随意性和盲 目性 , 很容易 发生审计 失败。随后 , 审计师 在实践 中逐步发 现, 具有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 , 是被审单位 会计信息真 实可靠 的有力保 障。根据内部控制评 审结果 来确定抽 样 的重 点和 范围 , 大大提 高审 能 计结果的准确性 , 提高审 计效率 , 制度基 础审计 也就应 运而 生。然而 , 由于制度基础审计过 于依赖 内部控 制制度 , 忽略 了其他 引发审计 风险 的因素。在审计 师 面对 的审计风 险 和审计 风险 损失 与 日俱增 的 情况 下, 基于审计风 险评价 来制定 具体审 计策 略与计划 的风 险导 向审计开 始 受 到 重 视 并 在 实 践 中 被运 用 。 2 经营失败带来 审计失败使审计风 险陡增是风险 导 向审计 产生 的 . 内在 原 因。 持 续 经 营 是 会计 核 算 的基 本前 提 。 经 营 失 败 会 导 致 企 业 无 法持续经营 , 使得 正常的会计核算失去 基础 , 使此前原本 合理 的会计核 算变得不合理。经营失败往 往会 带来 审计失 败 , 审计 风险 陡增。琼 使 民源 、 红光实业 、 银广夏案件 就是最 突出 的例子 , 为之提供 服务 的事务 所也 因此遭灭顶之灾。造成审计人员及 事务所 出现 巨大风险 的最直接 原 因不 是 事 务 所 本 身 , 是 被 审计 公 司 的 经 营 出 现 问 题 。 因 此 , 营 失 而 经 败是导致审计 失败 的直接原 因。这种 形势 对 审计 界既 有动力 也 有压 力, 它要求审计人员必须从高于内部控 制系统 的角度 , 综合考 虑企业 内 外 的环境因素 , 全面 、 广泛地 评价企 业受托 经济 责任履行 情况 , 以降低 审计 风 险 。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实施

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在企业中的实施

XIDIANYEGUANG2012.12(总第152期)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经济全球化及国际化程度的加深,企业经营环境变得日趋复杂,经营风险不断增大。

因此,如何防范风险、加强风险管理,已经成为企业经营者面临的重要问题。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作为一种新型的审计模式,在企业风险管理、公司治理中的地位与作用日益突出,成为关系企业成败的重要因素。

本文在此对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进行简要分析,探讨了我国企业实施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条件和程序。

一、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基本理论分析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对整个组织的风险进行全面评估与改善,以达到防弊、兴利、增值目的的一种审计理念。

其目的在于为组织增加价值和提高组织的运作效率。

它通过系统化和规范化的方法,评价和改善风险管理、控制和治理过程的效果,帮助组织实现其目标。

它是一种独立、客观的鉴证和咨询活动。

(一)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本质风险导向内部审计的本质是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能动的管理控制机制。

在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情况下,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就有着代理管理,再加上由于股权的分散,企业规模的扩大,内部管理层次的增多,上层管理者和下层管理者或员工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委托代理关系。

委托人的广泛性使得外部受托责任向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关注股东利益也关注各种利益相关者的权益,包括客户、员工和社会。

受托责任关系以及管理控制因此发生了诸多变化,与风险结合起来使得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成为确保受托责任有效履行的监控机制。

企业要有效履行多样化的受托责任,首先就必须要制定详细计划,然后将任务分派给各个层级,同时需要一个监管机制来保证每个人的责任的有效履行。

这时候,内审部门就起到了监督和及时反馈的作用。

(二)风险导向型内部审计的对象内部审计对象是内部审计的客体,与内部审计本质有密切关系。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是以风险管理、控制和公司治理为审计对象的。

由于受托责任关系范围的扩大、目标层次的提高导致了内部审计对象的扩展。

浅谈如何开展企业内部风险导向审计

浅谈如何开展企业内部风险导向审计
者 服 务 的 。企 业 内部 审 计 应 将 审 计 范 同从 财 务 活动 领 域 延 伸 到非 财 务 活动领域 , 如生产经营管理 、 长期的发展规划 、 各 种 投 融 资效 益 、 后 勤 支 撑 服 务等 领 域 。 内 部 审 计 的 重 点是 审查 评 价 内部 控 制 和 经 营 管 理 . 审 计 内容 不再 局 限 于 审 查 财 务 收 支 情 况 、 账 目是 否 合 规 。 还 应 涉 及 企 业 的 发 展规划 、 生产经营 、 投融资的效益 、 后 勤 支 撑 服 务 等方 方 面 面 。 以 某 阔 有 企 业 内审 部 门为 例 , 该企 业 内审 部 门 围绕 企 业 的发 展 目标 , 即 建设 成 平 安、 绿色、 和 谐 的具 有 国 际 先 进 水 平 管 道 公 司 . 偏 重 于 确 认 和 咨 询 服 务 职 能, 关注企业 的生产过程各 种风险 , 中 长期 的 发 展 规 划 、 当 期 经 营 计 划、 财 务预算等 , 并 评 价 企 业 的经 营 风 险 , 资源利用 的效率与效果. 企 业 行 为 对 社 会 环 境 的 影 响 等 。通 过 准 确 定 位 审 计 目标 , 扩 大 审计 范 匍 , 该
对 于 目前企业面临风险的影响程度及影 响性质 ,并分 析初级 风险在受
到 企 业 内部 控 制 影 响 后 所 能 给 企 业 带 来 的危 害 程 度 :结 合 企 业 员工 道 德素质 、 制度执行情况 , 以确 定 企 业 实 际 面 临 风 险程 度 。在 考 虑 内 部 控
律、 监管环境监督惩罚 的力度 ; 融 资活动中融资渠道 的多少 、 融资规模 的大小 ; 企业治理结 构的完善程度 、 经 背 理 念 的保 守 程 度 ; 管 理 层 对 于 风 险的可接受程度 、 业 绩考核指标 等; 结合企业现有 控制活动 . 评 估 其 对 已识 别 风 险 的 影 响 程 度 。内 审 人 员 应 考 虑 现 有 的企 业 内部 控 制 活 动

国有企业改革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改革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国有企业改革下经济责任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

进入新时代,要求国有企业勇挑重担,勇于担当,要求我们理直气壮、毫不动摇把国有企业搞好,坚定不移把国有资本做强做优做大。

2019年,两办印发了《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中办发〔2019〕45号),明确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目的是强化对领导干部的管理监督,促进其履职尽责、担当作为,确保党中央令行禁止。

具有重要的政治性。

因此,国有企业全面落实经济责任审计工作要求,不仅要聚焦经济责任,客观评价,揭示问题,还要以此为重要抓手,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全面深化改革,促进权力规范运行,促进反腐倡廉,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所以,国有企业要明确经济责任,对企业负责人的权利和职责进行清晰的界定,完善企业内部监督管理体系,强化审计监督,保证国有企业资产安全性与完整性。

这就要求国有企业必须定期开展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

关键词: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质量标准;审计效率一、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含义及内容(一)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是指审计部门依照管理权限,对所属单位的法定代表人或者不担任法定代表人但实际行使相应职权的主要领导人员在任职期间,就其管辖范围内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经济方针政策、决策部署,推动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管理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防控重大经济风险等有关经济活动应当履行的职责情况进行独立、客观的监督、检查和评价活动。

其中包括政治责任落实、党的建设、经济责任落实和廉政建设等多个方面,是目前国家重点关注的审计活动,是国有企业审计工作重要组成部分,高质高效地开展国有企业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完善对国企领导干部的权利监督体制,准确客观地评价领导干部任期履职尽责情况,促进管理者的勤政廉洁建设,有利于国有企业良好健康地发展。

(二)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学习《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事业单位主要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规定》,结合国有企业审计审计工作实际,我们可以明确国有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一是贯彻执行党和国家宏观经济方针政策以及上级主管单位发展战略、决策部署情况;二是企业发展战略规划的制定、执行和效果,促进企业高质量发展情况;三是重大经济事项,重点工程项目的决策、执行、管理和效果情况;四是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建立、健全和运行情况,“三重一大”决策制度等内部控制制度的制定和执行情况;五是企业财务的真实合法效益情况,企业风险管控情况,境外资产管理情况,生态环境保护情况,以及主要考核目标和预算指标完成情况;六是领导干部在经济活动中落实有关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和遵守廉洁从业规定、个人廉洁自律情况;七是历次审计发现问题整改落实情况。

经济责任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研究

经济责任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的应用研究

统 财 务 审 计 与 绩 效 审 计 为 一 体 的 综 合 性
审 计 活 动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活 动 存 在 一 定 的 审 计 风 险 。由 于 经 济 责任 审 计 是 对 入 的 审
计 , 直接 关 系到领导人 的升迁 、 免, 它 任 尤
其 是 对 领 导 人 个 人 而 言 , 接 影 响 整 个 政 直
引 言
总 的 来 说 , 济 责 任 审 计 是 一 项 集 传 经,
( ) 济责 任审计的特 点 一 经 经济 责任 审计具 有“ 人 议 事 ” 审 的特 点 , 与 领 导 干 部 任 免 考 核 相 关 , 接 影 它 直 响 领 导 干 部 的 选 拔 使 用 。 于 是 , 经 济 责 对
XI 速 动 比 率 = . 2 : 15 3
xl 现 金 流 动 负 债 比 率 = 2 .6 3 = 105 %
第 j步, 按照 已设置 的预警区问, 判断 “ 真拜通 ”的警度 。 赛 因
为 “ 真 拜 通 ”的 综 合 功 效 系 数 值 为 9 . . 以该 公 司 处 于 无 警 赛 05 所 4
第 二步, 据变量 求值公式 和已确定 的满意值 、 允许值 , 根 不 求
出各个 财务 比率 的单项功效 系数得分 及综合功效 系数得分 : 极 大 型 变 量 :净 资 产 收 益 率 = 52 销 售 利 润 率 = 59 9 .9 9 .4
流 动 资 产 周 转 率 = 22 9 .8 总 资产 报 酬 率 = 57 已 获 利 息 倍 数 = 0 应 收 账 款 周 转 9 .1 10
率 =8 3 9.
预警 理论及模 型, 用功效 系数法 对企业 综合 财务状 况进行 全面 采 科 学 地 评 价 , 效 地 预 测 未 来 的 变 化 态 势 .识 别 可 能 面 临 的 风 险 有

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考

对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实施风险导向审计的思考

防弊 . 财 务 报表 的 审查 发 展 到 到 现 在 对 企 业 整 体 风 险 的 把 握 和 决 策 。风 险导 向 审计 的 主要 思 路 是遵 循 复 杂 系 统 的 认 知 模 式 , 评 估经营风 险, 将 审 计 风 险控 制 在合 理 水 平 上 。 提出经营风险及管理层的应对措施 。
现 代 系 统 论 及 战 略 管 理 理 论 为 风 险导 向 审 计 奠 定 了 坚 实 的 理
目前 我 国 大部 分 企 事 业 单 位 的 内部 审 计 依 旧 选 用 帐 项 导 向审 计 与


内控 导 向审 计 模 式 , 真 正 实 施 风 险导 向 审计 的 企 事 业 单 位 也 少 之 又少 。
这 两 种 传 统 审 计 模 式 主要 是 对 财 务 报 表 和 内 部 控 制 的 审 查 。 目的在 于
论 基 础
2 0世 纪 4 0年 代 以 来 兴 起 了 一 种 先 进 的科 学来自理 论 — — 现 代 系 统
差错纠弊和检查监督 。 在 如 今 企业 经 济环 境 和 自身 规模 的 巨大 变 化 下 。 这样 的内部审计 , 审计 效率低下 、 审计质量不 高 , 不 能 满 足 现 代 企 业 风 险管 理 的要 求 . 内部 审 计 效 果 将 大 打 折 扣 。 ( 一) 传 统 内部 审计 方法 的 固有 局 限 促 使 新 的 审 计 方 法 应 运 而 生 在 内控 导 向审 计 模 式 下 , 内 审 人 员 直 接 了 解 和 评 价 企 业 内部 控 制 , 分 析 内部 控 制 是 否 有 效 , 并 注 重 企 业 经 营管 理 活 动 , 对 财 务 报 表 发 表 审 计意见 . 具 体 方 法 是 制 定 审 计 计 划 确 定 审计 实 施 的 范 围 和 重 点 , 在此基 础上进行控制测试和实质性测试 , 对 企 业 内部 控 制 做 出 评 价 , 并 提 出 改 善 的意 见 。 从 内 部 控 制 自身 来 讲 , 任何 企 业 的 内 部控 制 制度 的设 计 都 不 可能做到完全没有缺 陷, 有 滞 后 性 的缺 点 , 不 能 根 据 巨 大 变 化 及 时 作 出 相应 调整 , 有时会 因为某些客 观原因 , 如 经 济 环 境 的改 变 、 经 营 管 理 的 变化 等 , 造 成 内部 控 制 效 果 下 降 或 者 失 效 ; 从 企 业 内部 来 讲 , 内部 控 制 会 因为 员 工 特 别 是 管 理 层 的 串通 舞 弊 而 失 效 , 所以 , 检 查 内部 控 制 制 度 有 时 不 能 发 现 主观 的舞 弊 行 为 。 内 控 导 向 审 计 只关 注控 制 的 薄 弱 环节 , 忽 略 了 内部 控 制 系 统 以外 的审 计 环 境 。 ( 二) 企 业 内部 审 计 部 门生 存 和 发 展 的 需 要 首先 , 传 统 内部 审 计 过 多 关 注 过 去 , 通过测试 企业 的内部控制 , 建 议管理层增加控制点 , 使 内控 制 度 愈 加 繁 复 而 阻 碍 企 业 的 快 速 发 展 。 这 种 审 计 模 式 使 得 审 计 部 门在 企 业 中得 不 到 充 分 的 重 视 。而 风 险导 向 审 计 作 为 一 种 有 别 于 传 统 审 计 的审 计 模 式 , 能 够 为 组 织 创 造 更 多 的价 值 . 关 注 企 业 的过 去 、 现在和未来 , 在 全 面地 评 估 风 险 后 , 提 出应 对 的 意见 , 能够 使 内部 审 计 部 门发 挥 更 大 的作 用 ; 其次, 中 国 许 多 企 业 为 了节 省 开 支, 不 惜 削 减 内部 审 计 机 构 , 将 内部 审计 业 务外 包 。 虽 然 这 有 利 于 降低 企业成本并提高审计专业化 。 但 企 业 内部 审 计部 门 地位 非 常重 要 , 企业 内部 审 计 人 员 往 往 比较 了解 企 业 情 况 。 和各 部 门 比 较 熟 悉 , 也 便 于 开 展 工 作 。在 这 种 危 机 面 前 , 企 业 应 当重 视 内部 审 计 部 门 , 在 审 计 工 作 中 选 用 风 险导 向 内部 审 计 模 式 。

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

风险导向下的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初探
■陈晓飞 / 文
fI o ̄ Eo 代起 ,国际审 计实 务 段 后 , 内 部 审 计 将 进 入 风 险 导 向 阶 体 的风 险 分 析 入 手 ,全 面 剖 析 被 审 计 单 2l 8年
界特别是 同际会 计师事务所 ,
就 开 始 利 用 战 略 管 理 理 论 , 同 绕 审 计
的 管 理 ,并 且 在 目标 层 面 , 全 面 风 险
3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评 价 更 加 全 面 和 . 客 观 。 以 风 险 为 导 向 的 企 业 内 部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更 加 贴 近 经 营 管 理 过 程 ,
管 理 要 求 达 到 战 略 、 经 营 、报 告 与 合
管理 导 向三 种 内部 审 计模 式 的发 展 阶
风险 、操作风 险等 。在 整个审 计过 程中
引入 风 险导 向 理 念 是 企 业 内 部经 始 终 关 注 审 计 风 险 和 企 、 经 营 管 理 所 面 [ I , 济 责任 审计 发展 的必然 临的风险 ,基于 内部审 计 ,关注企业所
部 受 托 责 任 的 履 行 , 使 审 计 人 员 站 在
野 ,充 实经 济 责任 审 计 的方 法 ,提升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工 作 质 量 , 更 是 内 部 审
挥 作 用 。 因此 ,从 风险 管 理 的 角度 出 发 ,对被 审 计人 员 经济 责 任履 行 情 况
进 行 审 计 ,抓 住 了 经营 管 理 的核 心 ,
计工 作的创新 和突破 。
风 险导 向下 的经 济 责任 审计 流 程
与 方法
风 险 导 向 下 的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将 重点 着 眼于 管理 层 直 接关 心 的重大 风 险 区 域 ,对 重 大 风 险 进 行 分 析 和 评 估 ,来 确 定 审 计 重 点 ,从 而 判 定 被 审 计 人 员 的 经 济 责 任 履 行 情 况 。 风 险 导 向 下 的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可 从 以 下 几 个 方 面着手 开展 。 ( )确 定 被 审 计 单 位 战 略 目 一 标 。 风 险 导 向 的 企 业 内 部 经 济 责 任 审 计 以 企 业 战 略 目标 为 出 发 点 ,在 此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中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应用
用专 门的审计方法, 对被审计单位管理活动 的 的绩效 审计 , 有必要借鉴应用于社会 审计 下的
( 三) 风险评估及审计重点范围的确定。 针
经济性 、 效率性 、 效果性、 环境性和适 当性进行 风 险导向审计模 式 ,从而合理配置审计 资源 , 对 企业总的经济环境及 企业的特性 , 并通过对
活动。
宏观 上了解被审计单位及其环境 , 包 括内部控 了解 到企业 目前 风险 点主要是项 目投 资建 设
( 二) 国有企业绩效审计的特点。 国有企业 制, 以充分 识别和评 估企业 的经营 和管理 风 和资金链等 问 题, 并 由此确 定如. 卜 审计重点:
绩效遍及企业各个部 门, 体现各个部 门综合运 险,从而针 对风 险点设计和 实施重 点审计 程
0 1 2年末 ,纳入 合并 范 围的企业 共有 7 7 计的核心日标。企业绩效审计的目 标就是: 在 至 2
4 、 资源、 技术、 人才储备情况审计。 主要审
集团主要生产铝、 铅锌、 锰等有色金属, 铝、 查目 前企 业进行多元化经营资源储备 、 技术条 企业财务收支和经营活动真实性、 合法性审计 户。
是指由独市的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通过收 方 面的 问题 。而且 由于审计 资源和 时间 的限 审计 , 综合 、 客观 评价 集团 公司 2 0 0 9 ~ 2 0 1 1 年
集、 分析 审计证据 , 依据一定 的审计标准 和利 制 , 所 以审计 不可能面面俱到 。对于大型集 团 经营管理绩效情 况。
了 大的变化。 我 国审计机关对国有企业的审 ( 一) x x集团股份有 限公 司现状 。 X X集团
3 、 固定资产投资项目建设审计。 审查在建
计范 围从财务收支效益迅速扩展 到社会 效益, 股份有 限公司是 集采矿 、 选矿 、 冶 炼、 化 工、 加 的大 型项 目是否经过可行性论证 , 是否进 行科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思路

风险导向内部审计在国有企业中的应用思路

风导 内审 险 向部计 在 有 业 的 用 路 国 企 中 应 思
■ 李 晓东 吴 涛 张会娟 2( 、 中南财经政 法大学 1 4 05 5 0 2) 武汉 4 0 7 3 03 2 河南省地 方铁 路局 审计监 察部 郑 州 、 ◆ 中图分类号 :F 5 文献标识码 : 21 A
本 无 法验 证 ) 。
此必然会产 生逆 向选 择问题 ,即领 导和下
属的 目标并不一致 。代理人是 自利 的经济 人 。其 行为受到 自利 动机 的支配,在条件
关键词:决策 权 j 内风险 内 控 组织 部
制 管理 层风 险 风 险 导向 审计
▲ 业内 \ I 知识与 决策权的匹 配
并有助于我们 进一步思考如何防范和化解
企业 的组织 内风险 问题 。
的分散 化对企业的运行效率有很大的促进
作用。实际上 ,越来越多的企 业也 意识 到
济效率 。但是 , 耶克并未将分析深入下 哈
去 ,限于 当时的背景 ,他 忽略了对企业 内
部现场知识的深入分析。
企 业 组 织 内部 风 险 的产 生
要高效 的信息 沟通机制作 为保 障 ,以使企 业 内的各种专 门知识能在第一 时间、无偏 差 的传递给权威者 ,帮助其作 出正确 的决 策。一旦企业 内的信息沟通机制不能满足 有效传递的条件 ,决策的正确性就会受到 影响 ,从而降低企业的组织运行效率。上
述分析表 明,企业内的专门知识实际上无
革之初 , 并未将这两者进行恰 当的匹配 , 致
使 国有企业虽有 “ 企业 ”之 名 ,却无 “ 企
致 引发的成本 问题。 至此 ,我们考虑 了企业组织 内部与决
业” 实, 之 这是 国有企 业经 营理念僵化 、 效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
1 9
有 些学者将审计风险视为被审计单位企业经 营风险 ,
也有的学者将其视为传统意义上的审计风险 , 另外一种关 于审计 风险的理解则从管理层舞弊 的角度考虑 问题 , 将主
信 用社 文化建设重在形成特色
■蔺钦明
强势的企业文化 。 农村信用社只有建立能展示 自己特色的
企业文化平 台 , 能统 一信用社员工 的经 营理念 、 才 效益理
风险, 并将事后评 价反馈延- N事前 和事中 , 内部 审计 l O O 使 成为企业价值链 中的必要环节 。 2 进 内部控制 在风 险理 念的作用下 , 。 促 企业 内部控
的实质性测试 和余额 细节测试 , 使审计手段与审计 目标更
好地结合在一起 , 提高审计 的科学性 、 针对性和绩效性 。 二、 风险导向审计的模式
风险管理首先要求全面识别风险 ,
2对象 风 险导 向内部审计是 以风 险管理 、 制和公 . 控
司治理为审计对象 的。由于受托责任范 围的扩大 , 内审对
同时熟悉本单位 的经营战略 、 工作程 序 、 组织结构等 。因 此, 风险导向 内部审计首先确认企业 目标或某项交易的 目 标, 然后分 析对这些 目标产 生影 响的风险 , 确定审计 风险 水 平和审计重点 , 出风 险防范 和控 制建议 , 提 最后通 过后 续审计 , 测定风险是否得到有效防范和控制。这样 , 审计建
浅谈风险导 向审计舞弊产生的风险。
1 业 经 营 风 险 导 向 审计 以企 业 经 营风 险来 评 价 审 . 企
风险导 向审计 作为一 种新 的审计 理念和方 法已经在 理论和实践 中体现了它 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本文在分析探 讨风险导 向审计的特点 以及对 企业风 险管理产生 的影响 的同时 , 也进一步展望风险导 向审计在今后 的发展。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

其 审计风 险 的有 效控 制 , 确 保其 经济运作环境 的稳 定。为 了满足现 实经济的 发展 , 我们要 进行经 济责任 审计 系统 内 部各 个环 节的有效协 调 , 促进 其风险导 向模 式 的有 效控 制。
关键词 : 风 险导 向 ; 经济责任 ; 方案应 用 ; 管理 优 化 ; 研 究总 结
F i n a n E e a n d P l c c o u n t i n g I q e s e a r c h l财会研 究
浅谈风险导向审计模式在经济责任审计中的运用
张 晓 龙 大庆 市 萨 尔 图 区审计 局 黑 龙 江 大庆 1 6 3 31 1
摘要 : 为 了促进 经济责任 审计 系统 的健 全 , 我们要进行风 险导 向审计模 式 的深 化 , 以满足市场 经济的发展 需要 , 促 进

变化 , 充分运用计算机技术辅助审计十分必要 。结合传统的审计方 法与计算机审计方法 , 创新多种分析方法 , 便于进行分析测试和风险 评估 , 准确找到审计 中的风险控制点 , 可 以提高审计效率和审计质
量。
三 、经济责任审计环 节中的风险导 向方案的深化
为了风险导 向
要。
二 、风险导向审计 环节的深化
1 . 为了促进风险导 向审计系统的健全 , 我们要进行其法律环境 的完善, 促进其审计规范体系 的健全 , 确保其经济责任审计操作规 范的树立, 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积极运用 , 确保其经济责任审计系统 的健全 , 实现对其风险导 向审计模式的有效应用。通过对其审计程 序环节 、质量控制方法环节 的控制 , 确保其内部控制制度 的深化发 展, 实现对审计对象评价标准环节的深化, 确保其审计工作的稳定运 行。通过对其法律环境的规划 , 确保其审计工作的稳定运行, 这离不 开对审计人员的自身工作行为的规范 , 确保 其审计 系统的 健全 。 部 分。影响经济责任审计报告的风险主要有审计 人员未能发现财 为此 , 我们要促进审计员工的自身风险意识的提升, 确保其职业 政财务账 目中存在的舞弊和错报风险, 对审计对象评价不恰 当风险 判断能力的提升 , 以满足风险导向审计模式的发展需要, 促进其经济 等 。 责任审计系统的健全, 确保其实际工作的稳定发展。为此, 审计人员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浅析风险导向审计在我国企业的应用

况缺 乏足 够的认 识 , 信息 搜集 工作达不 到风 险导 向审计 的要 求, 使风 险评估 不够 准确 , 响审计 结果 。 影
( ) 三 内部审计 人员 能力 不足 风险 导 向内部审计 工作 对审计 人员 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求 较高 , 审计 人
务 和控制 进行 独 立 评 价 , 以确 定 是 否 遵 循 公 认 的 方 针 和 程 序, 是否 符合 规定 和标 准 , 是否 有效 和经 济 的使用 了资源 , 是
否在 实 现组织 目标 。我 国 内部 审计 协会 于 2 0 0 3年 6月发 布 的《 内部 审计 准则 》 中指 出 , 内部 审计 是指组 织 内部 的一 种 独
立 客观 的监督 和评 价 活动 , 通过审 查和 评价 经 营活 动及 内 它
员不仅 要熟 练掌握 会计 、 审计相 关专业 知识 , 要熟 悉管 理 、 还
的不 同风险 和风险 领域 , 设计 合理 的审计 程序 。这 就要求 审 计 人员 对被 审计单 位 的宏观环 境 、 监管环 境 、 法律 环境 、 行业 状 况 以及企 业经 营情况 等信息 有充 分的 了解 , 以此作 为风 并 险评估 的根据 。而 我 国企业 的 内审部 门通 常对 企 业 本身 的
独 立性是 风 险导 向 审 计工 作 得 以开 展 的基 石 。 目前 我 国 内部 审计 的模 式有 : 属于 本单位 董事 会或 其 下属 的 审计 隶
委 员会 、 属于本 单 位总 经理 或总裁 以及 隶属 于本 单 位总 会 隶 计 师或 副总经 理 。无论 哪一种 模式 , 审计 部 门都是 企业 内部
随着市 场 经济 的不 断 发 展 , 业 改 革 的不 断 深 入 , 企 原有

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及其风险管控

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及其风险管控

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及其风险管控国有企业作为国家重要经济支柱和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及风险管控显得尤为重要。

在当前市场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管理者必须严格履行经济责任,承担相应风险,方能有效推动企业的健康发展。

本文将从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内容、主体和程序等多个方面进行阐述,并对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及其风险管控进行深入分析。

一、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概念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是对国有企业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的过程。

它是一种企业内部审计,通过对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履行过程进行审计,检查管理者是否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开展经济活动,是否合理、合法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是否对企业造成了经济损失或风险。

国有企业作为国家资产的代管者,其管理者应当履行职责,对国家资产负责,因此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对于保护国家资产、维护国家经济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财务活动审计:对管理者的财务管理活动进行审计,包括资金使用情况、资产负债情况、成本管理情况等。

2.经营管理审计:对管理者的经营管理行为进行审计,包括生产经营活动、市场营销、产品质量等。

3.投资活动审计:对管理者的投资决策和投资行为进行审计,包括投资项目选择、投资预算、投资回报等。

4.风险控制审计:对管理者风险管理措施的实施情况进行审计,包括风险预警、风险评估、风险防范等。

5.遵纪守法审计:对管理者是否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进行审计,包括税收合规、环保合规、劳动用工合规等。

以上内容是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主要内容,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审计,可以全面了解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找出存在的问题,并对问题进行整改和落实改进措施。

1.内部审计机构:国有企业应当设立专门的内部审计机构,对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进行审计,履行监督管理职责。

以上主体共同组成了国企管理者经济责任审计的多元主体结构,通过各个主体的合作和协调,可以实现对管理者的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有效开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国有企业开展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的引入
摘要: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下,通过对重大错报风险的定量分析和风险警示系数的引入,较传统风险导向审计而言,对总风险水平的控制效果大大加强。

关键词:经济责任;审计;风险导向
Abstract: in modern risk-oriented audit mode, through the material misstatement risk of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and risk warning coefficient,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more traditional risk-oriented audit for the total level of risk control effect greatly strengthened.
Keywords: economic responsibility; Audit; Risk oriented
经济责任审计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审计模式,是检查和鉴证党政机关领导干部和国有企业或国有控股企业事业单位主要负责人个人经济责任履行情况,评价其个人业绩为主要内容的一种审计制度。

随着经济责任审计的内涵和外延不断的丰富和扩大,企业将其作为强化对企业内部各级行政首长监督管理的有效机制和反腐倡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重要举措,使干部管理监督机制朝着法制化、规范化、制度化方向逐步完善和发展。

但是,由于受审计环境和审计手段的制约,加之开展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经验不足,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法规制度目前还不够健全,致使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审计工作在实践中还存在一些困难和问题,需要企业管理当局及广大内审工作者进行认真思考,并不断研究对策加以解决。

1经济责任审计现状
从近年来全国及部分地区开展党政领导干部、企业领导人员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看,我国经济责任审计呈现如下三个特点:
1.1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格局己初步形成
经济责任审计的内容复杂,涉及面广,必须依靠纪检、组织、监察、人事和审计等部门加强经常性的协调与配合,齐抓共管,共同组织实施才能取得成效。

地方各级纪检、组织和审计等部门根据实际工作需要,普遍加强了相互协调。

有的地方基本做到了在审计前,纪检、组织、审计部门相互通报被审计领导干部的有关情况;审计中纪检、组织部门对领导干部及所在单位配合审计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及时排除阻力,对审计发现的大要案线索及时查处。

1.2建章立制审计工作逐渐规范化
经济责任审计工作政策性强,要求高,风险大,必须通过建立健全法规、制度,规范运行,才能保证审计质量。

全国有20多个省及大部分市、县进一步完善了地方性的制度及办法。

山东省荷泽地区建立了审计结果运用制度,明确规定将审计结果,分别记入干部实绩档案和廉政档案,作为千部选拔任用和监督管理的重要依据湖北省部分市、县建立了审计结果通报制度、审计决定及建议督促落实制度。

有的地方还建立了经济责任审计责任追究制、双向承诺制、廉政回访等制度,严格审计质量管理,合理规避审计风险。

宁波市为防止审计工作的随意性,保证审计结果的准确度,对审计程序、审计文书等都做出了规范要求,建立了审计项目委托、受托制度,规定了组织部门怎样委托、审计部门怎样受托,受托后怎样向组织、纪检部门反馈审计结果等。

1.3对审计方法与管理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针对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集中与审计力量不足的矛盾,各地在工作中不断注意改进审计方法,探索和总结了一些好的做法。

目前,普遍采用的有以下三个结合。

一是经济责任审计与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相结合。

天津、甘肃等省市把经济责任审计与预算执行情况审计、专项资金审计、企业资产负债损益审计相结合,在财政财务收支审计中,将涉及领导千部经济责任及其个人廉洁自律的资料,存入“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档案”,以备离任审计时利用,逐步把经济责任审计由离任时一次性审计变为经常性监督。

二是离任审计与任中审计相结合。

黑龙江、湖北、内蒙古等地为了解决经济责任审计任务集中、时间要求紧的矛盾,每年初由组织部门与审计部门协商,有计划地安排一定数量的单位进行任中审计,既减轻了集中离任审计时的工作压力,又可以及时发现问题,有效地防止领导干部因决策失误或管理不善造成损失、到离任审计时已无法挽回情况的发生。

三是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相结合。

上海市针对现有的市管、区(县)管企业多为规模大、经营多元化并实行国有资产授权经营的实际,国家审计机关、内部审计机构和社会审计组织分工协作、分级分层审计的方式,扩大了审计覆盖面,推动了经济责任审计工作的全面开展。

2风险导向审计的特点
2.1经营风险的评估是起点和重点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要求将审计重心前移至风险评估,一定要从评估企业战略经营风险入手,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的基本情况及其经营环境,注重对持续经营能力的考虑及经营风险对审计风险的影响;当然,在审计过程中也应尽量严格执行所设计的审计程序,将检查风险降低到可接受水平。

2.2分析性复核全程化和多样化
风险评估包括检查、调查、询问、穿行测试等多种审计取证手法,分析性复核的运用是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核心,并贯穿整个审计过程。

为了适应分析性复核功能扩大的要求,分析性复核对象开始走向多样化,不再仅仅局限于财务数据,也包括了非财务数据。

2.3审计证据重点向外部证据转移
审计证据不仅包括各种测试获取的证据,还延伸到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及其经营环境的取证等,并且取证重点向外部证据延伸。

由于外部审计证据的可靠性大于内部审计证据,这就提高了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揭露因管理舞弊所致财务报表重大错报的能力。

2.4风险评估由直接评估转为间接评估,从零散走向结构化
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是在战略分析的基础上,从了解和评估经营风险入手开展工作,而经营风险是通过经营分析获得,可见风险评估实际上是间接性评估。

此外,以风险评估为中心的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强调的是综合风险评估,是对多方面的风险因素有机联系的分析和评估,风险评估是结构性评估。

提倡两条线并行作业,即大胆应用“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并大量采用战略分析和系统分析等先进工具以及技术方法。

3经济责任审计引入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现实意义
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既包括合规性、合法性审查,又包括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的评价,成为集传统财务合规性审计与绩效审计为一体的综合性审计活动,这种审计活动必然存在一定的风险。

经济责任审计是从经济活动人手,通过审计来正确检查评价干部任职期间履行经济职责、遵纪守法等情况,其结果为干部部门调整、任免领导干部提供依据,并借以促进干部管理制度的完善。

也正是因为经济责任审计“审事议人”的特殊性以及其与干部管理、调整、任免和考核的相关性,直接关系到干部个人形象乃至政治生命,关系到对干部的选拔使用,并具有政治性强、审计内容广、关注层面多、工作要求高等特点。

因此,经济责任审计产生风险的可容忍程度也低,经济责任审计的性质和目的决定了其比一般的财务收支审计、专项审计等具有更大的风险性。

笔者认为,经济责任审计范围不能仅局限于财务收支真实性、合法性的评价,经济责任审计的范围的确定要考虑审计机关的审计力量和审计能力,经济责任审计内容的广泛性、审计时间的紧迫性使审计工作必须贯彻全面审计、突出重点的原则,不能面面俱到。

在经济责任审计中使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模式不仅可以有效地揭露和阻止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造成的重大经济损失浪费等问题,而且可以保证提供资讯的真实性,增强工作的透明度,提高管理的品质和运作效率,同时也可降低审计风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