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他的散文,不少为传记和怀人之作,文字清 丽、淡雅,别具一格。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 善于撷取一、二个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生活片 断来刻画人物。 ——苏振元
政治活动家 启蒙思想家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
资产阶级宣传家
教育家
文学家
不同寻常的宽容——最能开人眼界的当首推任公为 北京协和医院辩护之举。1926年初,任公患有尿血症, 协和医师诊断为右肾有肿瘤,建议割除。挨刀之后,方 知右肾完好无损,割除之后,尿血依然未止。梁氏家属 为之气愤,舆论矛头直逼协和。但在任公看来,医师并 非有意为之,医疗事故无法绝对避免,加之协和乃美国 人创办之医院,那是科学的象征,不能因为自己的手术 失误而使国人怀疑科学,让守旧者找到口实。是他坦然 忍受事故,劝慰家人,还以《我的病与协和医院》为题 撰文,站在协和一边,\"敬告相爱的亲友们,千万不必 为我忧虑\",一场非同小可的医疗事故所引起的风波得 以化解为零。
生字词
戊(wù )戌(xū) 叱咤(à n) 激亢(kà ng) 箜(kōng)篌(hó u) 酣(hān)畅 蓟(jì )北 博闻强识: 博闻强记: 叱咤风云:
明确本文行文思路:
第一部分(1) 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 第三部分(10) 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
语言特点:本文的语言简练、传神。 如形貌描写着墨不多。既写实相,又 写身材,蕴意丰富;既遵循人物特点, 又略有夸张,使人物的外貌和内在精 神跃然纸上。
拓展写作:
请模仿本文写人手法描写一个你熟悉的老师。 要求: 1.抓住细节,突出特征; 2.语言简洁,描写生动; 3.不出现老师的姓名、学科; 4.完成后左右同学交换推荐,本人朗 读,其他同学辨别是哪位老师,看谁写得最 像。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现实生活中,一个人不自觉地表现出的 细小动作,往往是最真实的,是最能反映一 个人的个性、习惯和修养的。摄取细小动作, 对塑造人物形象往往能起到滴水见海的神奇 效果哦! 古人云“言为心声”,有时塑造人物只 选其三言两语,就能勾勒出他的性格特征, 袒露他的内心世界。曹操一句“燕雀安知鸿 鹄之志哉”写出了他的伟大志向。项羽见到 秦始皇出游的仪仗时说,“彼可取而代也”。 刘邦则说,“大丈夫当如此也。”一个霸气、 痛快、直接;一个更有力度、更加深刻。
主题:
• 通过记梁启超的一次演讲来突出他幽默风趣、沉 着睿智、忧国忧民的性格特征。 • 表现他的高尚的爱国情操和学子们对他的敬仰和 赞美之情。
评价提升 学习作文
本文记叙了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但又不止于叙事,而是在对事件的描 述中融入对人物的肖像、语言、动作 等的细节描写,在细节和侧面描写中 完美地展示了梁任公有学问有文采有 热心肠的学者形象。我们要学会这种 在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 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 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 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作者:梁启超
梁启超
• (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 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茶坑村人,是中 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 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 的文化巨匠之称,他的一生,经历了晚 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 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 四岁便在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典籍,有 “神童”之称,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 岁考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 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维新变法思想。
细看形容,与众各别:两弯似蹙非蹙 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 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 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 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 胜三分。”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6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6篇)篇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说课稿篇一一、说教材《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是一篇生动而又饱含深情的记人叙事的散文。
本文通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作为学者的梁任公先生独特的魅力和崇高的品质。
文章篇幅短小,辞约意丰,对任公的敬仰之情化于叙述描写之中。
文章开篇介绍梁启超,中间讲述梁任公演讲的过程,结尾评价梁启超,期间穿插了自己的感受和评价。
文章似浅实深,平实的叙述中蕴含丰厚的文化韵味。
二、单元目标与课文目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人教版语文必修1第三单元的第三篇课文。
第三单元学习写人记事的散文。
该单元的教学目标是透过对人与事的描写,仔细揣摩人物言行、心理,体察人物的个性、情操。
看作者如何在人物描写中体现对人物品行的评价,如何在叙事中表现或隐或显的情感倾向。
据此,我把《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三维目标定为:知识与能力目标: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的写作手法;方法与过程目标:品味文章典雅、隽永而朴实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和归纳信息的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品悟梁任公的真性情和爱国情怀,唤起学生对社会对国家的责任感与使命感。
三、学情分析学生对散文这一文学体裁已比较熟悉,文章结构的把握,线索的梳理及作者情感的体会都不是难事。
不过由于学生缺少一定的文学积淀,任公演讲中引用的诗句对学生来说比较难以理解,任公忧国忧民的情怀不易被学生所体察。
不过,如果课堂上学生的知识积累被调动,爱国情感被触发,他们定会对梁任公有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四、教学重点及难点本文重点放在对先生演讲中旁征博引的诗句的理解上,以此来体会先生忧国忧民的情怀。
难点在《箜篌引》的理解和赏析上。
同学们这首诗比较陌生。
因此,我引导学生先学习《桃花扇》、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初步领会梁任公的爱国情怀,再结合任公的经历进一步赏析《箜篌引》,这样就相对容易了。
这部分内容是教学的重难点,因为这是体察人物个性、情操的关键,也是使学生通过文本受到人文熏陶的关键。
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
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常常要根据教学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通用6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的教案设计1【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了解文学常识识记字词。
2、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分析人物形象品味语言。
3、感情态度与价值观感受梁实秋对师长的敬爱之情同时把他们内化为学生自己的精神力量。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上个世纪初,正当我们华夏处于孱弱挨打时,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与希望地说出了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的壮语,他是谁?(梁启超)今天让我们跟随作者领略大师演讲风采。
(板书课题)二、检查预习1、听写并注意加点字的字音:迥乎不同短小精悍博闻强记手舞足蹈精彩分呈淋漓尽致无人问津莅临叱咤风云酣畅拭泪2、让学生简介梁启超和梁实秋(学生介绍之后课件展示):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广东新会人。
1895年追随康有为发送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百日维新。
戊戌变法失败后逃亡日本。
1916年策动蔡锷组织护国军反袁。
曾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早年所作的政论文流利畅达,感情奔放。
晚年在清华大学讲学,著述丰厚,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梁实秋(1902~1987),中国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浙江余杭人。
1915年就读于清华大学。
1923年留学美国。
回国后曾先后任教于东南大学、济南大学、青岛大学、北京大学等校。
创作以散文小品著称,风格朴实隽永,有幽默感,以《雅舍小品》为代表作。
主要著作有《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译著《莎士比亚全集》等,主编《远东英汉大辞典》。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及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及原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作家梁实秋在听完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后所作的一篇著作。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收录于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推荐关《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范文以及原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教育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重点剖析第四段和第八段。
2.适当补充课外资料,如《箜篌引》和《桃花扇》原文,激起学生想象的情感,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更好的体会人物讲演时的形象和性格。
二、能力培养目标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信息、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目标从课外搜集梁启超事迹,让学生讲述,学习梁启超先生的优秀的性格、气质和修养,以全面了解他的人格魅力。
【重点、难点】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难点:学习记叙中加入作者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学生活动设计】本文虽说语言风趣而又带情感地刻画出了梁任公的个性,但要让学生有深切体会必须细细品读,抓住细节分析文章。
所以应先让学生默读感知人物形象,再圈点筛选主要段落语句,进行讨论评析,了解梁启超的讲演特点及其性格特征。
最后让学生表演性范读,以淋漓尽致地表现人物的性情。
讲授结束后,让学生展示交流自己所找的材料,以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用具】生字词卡片投影片【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导入:同学们有听演讲的经历吗?大家能从演讲中看出演讲者的性格特点吗?梁实秋就可以做到,他从梁任公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中活画出梁任公的性格特点。
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有哪位同学能为老师介绍以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板书课题)2、作者简介(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原名:梁治华成就: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作品:《雅舍小品》(续集) 《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3、七分钟的时间默读课文,查字典解决不确定的字词读音,并思考:A 文章记叙了梁启超的哪些情况?B 他的演讲给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从哪里可以看出来?(1)齐读生字词戊(wù)戌(xū) 叱咤(zhà) 莅(lì)临迥(jiǒng)异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蓟(jì)北(2)回答思考问题A 明确:音容笑貌学者风度B 明确:深刻印象从课文中找原句①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启超在徐志摩、陆小曼婚礼上的训词: 志摩、小曼皆为过来人,希望勿再作过 来人。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 学问方面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以 致离婚再娶……陆小曼!你要认真做人,你 要尽妇道之职。你今后不可以妨害徐志摩的 事业……你们两人都是过来人,离过婚又重 新结婚,都是用情不专。以后要痛自悔悟, 重新做人!愿你们这是最后一次结婚!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 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 话。但是他们却没有给作者 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 超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呢?
梁任公演讲特点
开场白: 独特(谦逊、自负) 声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 内容: 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表情: 成为表演 (感情丰沛) 肖像: 身材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肥大长袍 步履稳健 风神潇洒 光芒四射 (潇洒自信)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梁启超的子女:
他们中的许多人后来都成为杰出的人才。 1、梁思顺(令娴)(1893年-1966年),长女,诗词研究专家。 2、梁思成(1901年-1972年),长子,著名建筑学家,1948年3 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其妻为林徽因。 3、梁思永(1904年-1954年),次子,著名考古学家,1948年3 月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首届院士(人文组)。 4、梁思忠(1907年-1932年),三子,曾任国民党十九路军炮兵 校官,因病早殇。 5、 梁思庄(1908年-1986年),次女,著名图书馆学家。 6、梁思达(1912年-),四子,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 7、梁思懿(1914年-1988年),三女,从事社会活动。 8、梁思宁(1916年-2001年),四女,投奔新四军参加中国革命。 9、梁思礼(1924年-),五子,著名火箭控制系统专家,1993年 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解读
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解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是作家梁实秋在听完梁启超先生的一次演讲后所作的一篇著作。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带来的语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解读,希望对你有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解读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自1919年至1929年,晚年的梁启超告别了官场,远离了政治,除了在南开大学、清华大学等名校讲学和开展一些有限的文化活动外,大部分时间在天津的饮冰室著书立说。
]大约在民国十年①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
(①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①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②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①戊戌政变:慈禧太后发动的推翻戊戌新政的宫廷政变。
1898年,即光绪二十四年,也就是戊戌年六月十一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开始推行变法,引起顽固派的忌恨。
十五日,慈禧太后将支持变法的帝党翁同稣开缺回籍,并命荣禄署直隶总督。
九月二十日,维新派被袁世凯出卖。
二十一日凌晨,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旋又捕杀谭嗣同、林旭、杨锐、杨深秀、刘光第、康广仁等六人,史称“戊戌六君子”,通辑康有为、梁启超,罢免维新派官员陈宝箴、江标、黄遵宪等数十人,废除光绪帝颁布的新政诏令。
戊戌变法失败。
②云南起义: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伪造民意,宣布接受帝位,改次年为洪宪元年。
12月25日梁启超联络蔡锷、唐继尧、李烈钧等在云南通电反对,组织“护国军”讨袁,次年出兵四川、贵州和两广,时称护国之役,又称云南起义。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1段简述演讲的一些背景,为写演讲作铺垫。
作者先以梁任公的政治声望来衬托他的学术声望,梁任公在政治领域和学术领域都是能人、高师。
梁实秋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读
梁实秋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读梁实秋散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赏读闻知今秋启用的高中语文新课改教材,首次收录了梁实秋先生的文章,心头不由一喜。
相较往日鲁迅先生文章一统天下,先生之“宿敌”梁实秋文章亮相语文教材,无疑是语文教材编写的一大进步。
梁实秋先生,祖籍浙江杭县(今馀杭),出生于北京。
是我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译家,为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
由于当年与鲁迅先生的知名论战,他长期被大陆知识界疏离。
事实上,梁实秋的影响近年正在回升,其散文的典雅隽永,逐渐为人们所熟悉称道,我就是梁实秋散文的一个忠实读者。
此次入选教材的短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便是我很喜欢的一篇。
一直以来,梁任公先生的声名自然好过梁实秋。
他的《少年中国说》大气,荡气回肠,初中时语文课本里学过,印象很深。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谭嗣同,惊天地泣鬼神;康梁变法更是青史留名,梁启超的大名谁人不晓?梁实秋笔下的任公先生又是怎样一番风致呢?“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文章起笔,明告读者,文章所写的'是晚年之梁任公。
晚年的梁任公专心学术,但透过一次演讲,亦流露出其革命家恣肆的风采。
任公先生演讲的开场白别具一格: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感谢梁实秋先生的细心描,仅仅两句话,梁任公先生诙谐灵动的形象即跃然纸上。
加之“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的外貌,让人陡然而生钦敬之意。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在梁实秋笔下,宛如一场出神入化的艺术表演。
吟诵《箜引》的声情并茂,感人至深,以至于作者若干年后临黄河而“哀从衷来”了。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从梁实秋的描述中,特点可以括为“投入”。
他可以为“桃花扇”的悲情痛哭流涕,也可以为杜子美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而张口大笑,“真是手之舞足之蹈,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记梁任公先⽣的⼀次演讲故事背景⼀天早晨,霍⾥⼦⾼去撑船摆渡,望见⼀个披散⽩发的疯颠⼈提着酒壶奔⾛。
眼看那⼈要冲进急流之中了,他的妻⼦追在后⾯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经赶不及,疯癫⼈终究被河⽔淹死了。
那位⼥⼦拨弹箜篌,唱《公⽆渡河》歌⽈:“公⽆渡河,公竟渡河!堕河⽽死,将奈公何!”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死。
霍⾥⼦⾼回到家,把那歌声向妻⼦丽⽟作了描绘,丽⽟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拔箜篌把歌声写了下来,听到的⼈莫不吞声落泪。
丽⽟⼜把这个曲⼦传给邻居⼥⼉丽容,名字就是《箜篌引》。
箜篌箜篌⾳域宽⼴、⾳⾊柔美清澈,有⼀种浪漫唯美的悲剧性情调,象征着世界性的凤凰⽂化。
(2)《箜篌引》中“公⽆渡河。
公竟渡河!渡河⽽死;其奈公何!”是什么意思?解读内容公⽆渡河,——劝诫:不该渡,不能渡,这⼀点甚⾄连渡河⼈⾃⼰也清楚。
公竟渡河,——质疑:不能渡,最终还是毅然渡了,究竟是为什么呢?渡河⽽死,——结局:渡河导致了悲剧。
其奈公何!——追思:我们⼜能对他做些什么呢?①任公先⽣讲这⾸诗时之所以这般感慨,是因为诗中有⼀种“明知⼭有虎,偏向虎⼭⾏”的执著,有⼀种直⾯死亡的勇⽓。
(3)为什么作者说“这四句⼗六字,经他⼀朗诵,再经他⼀解释,活画出⼀出悲剧”?换⾔之,任公先⽣为什么朗诵的这般感慨?②更因为先⽣由《箜篌引》中这个强要渡河的⼈想到了谭嗣同,先⽣如此之悲是因为他曾经与谭嗣同⼀起为国家变法图强⽽努⼒,谭嗣同⽢愿牺牲以救国民的直⾯死亡的勇⽓与爱国情操让先⽣为之敬仰,为之感慨。
先⽣如此之悲也正是因为先⽣的⼀腔爱国情怀!这样深沉的爱国情感让⼈唏嘘不已。
这种忠诚于国家直⾯死亡的勇⽓值得敬仰。
谭嗣同被杀。
其实他本可以不死。
当时⽇本使馆已帮他做好了逃亡⽇本的准备,但他坚决不肯逃离。
他说:各国变法,⽆不从流⾎⽽成。
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流⾎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
有之,请⾃嗣同始!他还有⼀⾸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我⾃横⼑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他在临刑前说:“有⼼杀贼,⽆⼒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4)先⽣的演讲引⽤了很多内容,但为什么作者偏偏提到《桃花扇》和“剑外···”这两个例⼦?⽂章所选取的材料是为塑造梁任公先⽣的性格服务的!梁任公是个热⼼肠的⼈,有⼀颗⾚⼦之⼼,作者选取这两则材料都能突出表现他的性格。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原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文/梁实秋本文选自《梁实秋散文选集》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表现的情感》。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
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
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
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先生博闻强记,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课件
③完全含蓄的表达
A 描写外貌,着重于表现神采,展现一个卓越不凡的大家的形象和风范。 B 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太 息。纯粹是动作描写,但读者仍能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敬佩 。 C 标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以学生的辈分称呼梁,已是一种 尊敬和爱戴。
⑴望门投止:望门投宿。张俭:东汉末年高平 人,因弹劾宦官侯览,被反诬“结党”,被迫 逃亡,在逃亡中凡接纳其投宿的人家,均不畏 牵连,乐于接待。事见《后汉书·张俭传》。
⑵忍死:装死。须臾:不长的时间。杜根:东 汉末年定陵人,汉安帝时邓太后摄政、宦官专 权,其上书要求太后还政,太后大怒,命人以 袋装之而摔死,行刑者慕杜根为人,不用力, 欲待其出宫而释之。太后疑,派人查之,见杜 根眼中生蛆,乃信其死。杜根终得以脱。事见 《后汉书·杜根传》。
逃亡生活是如此紧张,看到有人家就上门 投宿,我希望出亡的康有为、梁启超能像 张俭一样受到人们的保护。也希望战友们 能如杜根一样忍死待机完成变法维新的大 业。
我横刀而出,仰天大笑,因为去者和留者 肝胆相照、光明磊落,有如昆仑山一样的 雄伟气魄。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9月21日,慈禧 连发谕旨,捉拿维新派。谭嗣同听到政变 消息后并不惊慌,置自己的安危于不顾, 多方活动,筹谋营救光绪帝。但措手不及, 计划均告落空。在这种情况下,他决心以 死来殉变法事业,用自己的牺牲去向封建 顽固势力作最后一次反抗。他对劝他离开 的人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 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 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
2.生字生词:
戊戌(wù xū) 叱咤(zhà)
莅临(lì)
迥异(jiǒng)
激亢(kàng) 箜篌(kōng hóu)
酣畅(hān) 蓟(jì)北
旁注:性格、气质、修养
• 开场白: • 声音: • 内容: • 表情: • 肖像: • 神态: • 语言: • 动作:
旁注:性格、气质、修养
• 开场白:独特(谦逊、自负)
梁任公印象
• 本文名为记叙一次演讲,实际是通过写事来 写人。作者从细微处着笔,通过对梁任公言 谈举止的描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有思想, 有个性,有学问,有文采,感情丰沛,博闻 强记,沉稳睿智,开朗直爽,潇洒幽默,热 心肠而又谦逊的学者形象,使我们对学者梁 启超先生产生了无限的崇敬之情。
• 声音: 沉着有力,洪亮又激亢(沉稳 睿智)
• 内容: 丰富有趣(博闻强识 学识丰富)
• 表情: 成为表演 酣畅淋漓(感情丰沛)
• 肖像:身材短小神潇洒 (潇洒自信)
•
眼神光芒四射
• 神态: 生动有趣(自负、谦逊)
•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记)
•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少年中国说
•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 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 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 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 国雄于地球。……美哉,我少年中国,与 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出任司法总长 时的梁启超)
梁启超 (1873—1929),中国近代 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 公,别号饮冰室主人。自幼聪颖好 学,才思敏捷。 1895年追随康有为 发动“公车上书”,1898年参与曾 追随康有为参与“百日维新”运动, 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辛亥革命后 任袁世凯政府司法总长。后策动蔡 锷组织护国军反袁;又与段祺瑞合 作,出任财政总长。晚年任清华大 学研究院导师,一生著述达千万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语言:
旁征博引(风趣、博闻强识)
动作:
手舞足蹈(自由洒脱)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 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 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纵有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 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题乌江亭
杜牧
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乌江亭
王安石
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咏项羽 李清照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
• “高皇帝,在九天……”为什么这个时
候,他这样难受呢?《桃花扇》是清朝孔尚任 写的一部戏剧. 记录的是南明王朝时候的事情。 它的主人公,一个叫侯方域,一个叫李香君。 李香君是秦淮河边的一个名妓。侯方域是一个 才子。后来他们相遇了,相爱了,结婚了。后 来,居然和政治搅在一起了。由于南明王朝的 腐败,亡了整个明朝。其实《桃花扇》的主题 就是借这种悲欢离合谈兴亡之事,国家兴亡之 事。
作 者 简 介
梁实秋(1902-1987),原名:梁治华,中国散 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北京人,国内第 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1949年后任台湾师 范大学文学院院长。 作品: 《雅舍小品》
《莎士比亚全集》
1.预习检测
戊戌(wùxū) 叱咤(chìzhà)风云 莅校(lì) 精悍(hàn) 激亢(kàng) 箜(kōng)篌(hóu) 酣(hān)畅 蓟(jì)北 迥乎不同( jiǒ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品人 ……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 “高皇帝,在九天,不管……”那一段,他悲从 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 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巾了!
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他亡家破鼎,哪知
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桃花扇是清初作家孔尚任写出的一部传奇剧本。 《桃花扇》的主题就是借悲欢离合,谈国家兴
品人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 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 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首放歌须纵酒, 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 便下襄阳向洛阳。
清代浦起龙《读杜心解》:
“杜老生平第一首快诗”
杜甫
忧国?忧民
任公
久经丧乱的人们听到战 争结束时的狂喜之情
品人
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
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
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
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 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
品人
直面死亡的勇气
箜篌引
公无渡河。 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 其奈公何!
侧面刻画人物形象: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
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 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 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 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
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读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 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 不禁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完整版)
推荐书目
1.吴荔明著《梁启超和他的儿女们》:2009年北 京大学出版,作者为梁启超外孙女,以详实的史 料和鲜活的事例回忆伟大的外祖父。 2.解玺章著《梁启超传》:2012年上海文化出版 社 3.梁启超著《少年中国说》:2010年陕西师大出 版社出版,内含《少年中国说》《呵旁观者文》 《论毅力》《国权与民权》《三十自述》《惟心》 《情圣杜甫》等名篇。 4.《梁启超家书》2009年中国青年出版社
与?”
译文:我今天早上接受国君诏命,到了晚上就得饮用冰 水,恐怕是因为我内心焦躁担忧吧!
饮冰:形容惶恐焦灼。这句话的其实表达的是为人 臣者的忧国忧民。
饮冰室主人:忧国忧民之心
十年饮冰,难凉热血。
四、课堂小结
学完本文可知,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并不是贪生怕死,相反, 他矢志报国,忧心如焚,内热难当,何以解热,唯有饮冰,然而十年饮冰 ,难凉热血,他从来未改初心。所以当他看到济济一堂的天才少年时,他 肯定想起来1900年写作的《少年中国说》。今天,一个世纪之后的你们 ,国家飞速发展,人才库急需你们填补,现在请朗诵《少年中国说》选文 ,喊出你们的最强音!
❖先生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 绪帝。
❖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 17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 中。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 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 强。1898年6月,下诏变法维新。9月, 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光绪帝被囚禁, 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 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学完本文可知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并不是贪生怕死相反学完本文可知梁启超在变法失败后逃往日本并不是贪生怕死相反他矢志报国忧心如焚内热难当何以解热唯有饮冰然而十年饮冰他矢志报国忧心如焚内热难当何以解热唯有饮冰然而十年饮冰难凉热血他从来未改初心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启超是戊戌变法的 领袖,他经历了变法的许 多动乱:追捕、逃亡、淋
漓的鲜血。为了国家和人
民,他已将生死置于度外,
知其不可为而为之。难怪
他要引用《箜篌引》。
关于《桃花扇》
它是清代孔尚任的戏曲,是悲叹明朝灭亡的。 这里的“高皇帝”是明朝的末代皇帝崇祯帝, 他在清兵攻入北京城后自缢身亡。崇祯皇帝是 一位励精图治的亡国之君。在位十七年间,不 溺于声色犬马,而是勤勉辛劳,只可惜当时明 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江山移人,他也自杀 身死。课文中引用的是明朝灭亡后左良玉哭崇 祯帝的一段。
博闻强记
也作博闻强识。形容知识丰富,记忆 力强。闻:见闻。记:记忆。
第一部分(1)
简述演讲的背景
第二部分(2-9)具体描述这次演讲 第三部分(10)对学者梁启超的评价
演讲引用古诗文
⒈《箜篌引 》(乐府古诗)
⒉《桃花扇 》(清 孔尚任) ⒊《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唐 杜甫)
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 渡,其妻随而止之,不及,遂 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渡河 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怆, 曲终亦投河而死。
为什么讲到《桃花扇》 先生悲从中来?
任公先生悲的不是 崇祯,是崇祯帝让他想 到了光绪帝,他悲的是 自己曾经追随的皇帝, 悲的是国家的衰亡,他 的悲在于他的一腔爱国 情怀!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唐)杜甫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笑的是战乱平定,国家安定
思 考
梁启超的演讲给 听众留下怎样的印象? 从哪里可以看出 来?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1 9《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课文简析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一、阅读课文第1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梳理行文脉络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解读文本精要 1.以“倒不是因为……”“也不是因为……”“实在是因 为……”开头的三个句子有什么作用?
提示:前面两个句子的否定是为了突出第三个句子的 肯定。青史威名不能同文章学术研究相比肩,于鲜明的对 照中衬托出作为学者其学问的博大精深和其学术文章对于 青年学子的影响之大,为下文具体描写演讲情景张目。
提示:不同意。因为从文章里看不出晚年的梁任公 先生有什么政治热情,通篇讲的都是他的学术成就。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同意。《桃花扇》写的是亡国悲剧,所以梁任公先生 讲到此处,“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 巾拭泪……”讲到庆祝官兵收复失地的《闻官军收河南河 北》时,“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了”。可以 说,梁任公已经将自己当做作品中的人物,这不仅是因为 他授课生动投入,还因为他的爱憎不自觉地流露了出来。 此次演讲作于民国十年左右,当时的中华大地不也是生灵 涂炭吗?所以,梁任公先生在讲演中流露出了强烈的爱国 主义思想和民族情感。
提示:作者通过肖像、衣着、神态等的刻画,为 我们勾勒出一位神采奕奕,充满自信与活力,知识渊 博的学者形象。
5.第5自然段,引用《箜篌引》十六字和写“我” 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
提示: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 侧面烘托梁任公才华横溢。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6.第8自然段,梁任公“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 便成为表演”,表明了他怎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提示:表明了梁任公先生研究学问的认真,全身 心地投入,与书中的主人公同欢笑、共命运。从侧面 表现出他的热情,他的富有激情、认真的性格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桃花扇》
作者孔尚任,“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以侯方 域,李香君的爱情为主线,暗写南明小朝廷的灭亡。 结局一道士对男女主人公说:“两个痴虫,你看国在 哪里?家在哪里?君在哪里?父在哪里?偏是这点花 月情根,割它不断吗?”于是两人双双入道。 表现梁启超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感,率真、奔放、激情 澎湃。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梁实秋
自主学习
阅读课文,解决如下问题
1、辨析理解词语 ⑴景仰 敬仰 ⑵涕泗 涕零 ⑶起承转合 ⑷博闻强识 2、在阅读中划出对梁启超描写生动的语句并 做旁注 3、用一句话概括你对本文的理解
阅读,作旁注
⑴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其貌不扬,气度不凡,精神飞扬
⑵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
久、源远流长,音 域宽广、音色柔美 清澈。古代除宫廷 使用外,民间也广 泛流传。
《箜篌引》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渡河而死,将奈公何!
朝鲜津卒霍里子高妻丽玉所作也。子高晨起刺船, 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乱流而渡,其妻随而止 表现了梁启超至情至性 之,不及,遂堕河而死。於是援箜篌而歌曰:‘公 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声甚凄 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还,以语丽玉。丽玉伤 之,乃引箜篌而写其声,闻者莫不堕泪饮泣。
梁启超(1873-1929)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近代思想家(维新派代表人物,资产阶级改
良主义者),戊戌政变后逃亡日本。一生致 力于救国,幻想通过君主立宪,实现救国理想。依附于袁世 凯、段祺瑞政府,想借助他们的力量,结果反被利用。
文学家、学者。他对政治失望已极,最后从政坛淡出,转入 学界,曾任教于清华。学术研究涉猎广泛,在哲学、文学、 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以 史学研究成绩最著。
合作质疑——大师的语法错误
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 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 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 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 (产生……兴趣)
这种现象在那时无可厚非,因为当时白话文刚 刚兴起,用字和语法并不规范。现在切不可犯这样 的错误。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 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 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安史之乱后,作者听到唐军收复了河南等地,欣喜若狂。梁 启超在讲到此诗时“涕泗交流之中张口大笑”同样表现了他 对收复祖国大好山河,实现祖国统一的渴望。 三处引用让我们重新认识了梁启超先生,忧患、变革、爱国 贯穿了他的一生,表现了他对国、对民的热心肠。
旁注:谦逊、自负,风趣、幽默、爽直
⑶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细节描写个性的动作,表现博闻强记 ⑷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
小组探讨
梁启超的演讲为何给青年留下深刻印象?
作者的眼中梁任公是个怎样的人?
梁任公的演讲有何特点?演讲中表现了怎
袖里笼花,小子暗藏春色 堂前悬镜,大人明察秋毫
梁启超
少年中国说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 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 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 球则国雄于地球。红日初升,其道大光;河出伏流, 一泻汪洋;潜龙腾渊,鳞爪飞扬;乳虎啸谷,百兽 震惶;鹰隼试翼,风尘翕张;奇花初胎,矞矞皇皇; 干将发硎,有作其芒;天戴其苍,地履其黄;纵有 千古,横有八荒,前途似海,来日方长。美哉,我少 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样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结合课后练习二理解文章的“短小精悍”。
讲
外
稿——整齐 书法秀丽
貌——肖像 衣着 神态
(治学严谨)
(其貌不扬)
开场白——简短
演
(谦逊
自信 幽默)
讲——声音沉着有力 洪亮激亢 朗诵感情饱满 内容旁征博引 表情丰富 手舞足蹈
有学问 有文采 热心肠
箜篌
弹奏乐器,历史悠
总结——品文品人
品文——探讨文章的写法,为精彩描写作了
旁注。
品人——品味梁启超的性格、品质,瞻仰了
一代大师的风采。
单元总结
《刘和珍》 记人写事
微笑温和
记人
解剖自我
记事议论 抒情
《梁任公》记事写人
学问 文采热心肠
记事议论
练 笔
以“
老师的一堂课”为题, 写一篇短文 1、抓住老师的特征,运用肖像、 动作、语言、细节描写。 2、流露自己的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