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85ea8b6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8c.png)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学习理解《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演讲文体的理解和写作能力,提高语言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优秀演讲的欣赏和认同能力,鼓励学生通过演讲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培养学生的思维逻辑能力。
•难点:分析演讲文体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
三、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演讲文体的重要性,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教师提问,创造学生对演讲文体的兴趣,激发学生思考。
2.预读(10分钟)•学生阅读《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这篇课文,了解文章的主题和结构。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标注重难句和生词,以便后续深入学习。
3.配对讨论(15分钟)•学生分成小组,互相讨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在讨论中分享彼此的观点和理解,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4.教师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者黑板,详细讲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教师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运用,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演讲文体的特点。
5.小组演练(20分钟)•学生按小组分工,模拟梁任公演讲的场景。
•学生可以选择课文中的某一段落或者自己编写一段演讲稿进行演练。
•学生互相评价,提出改进建议,并进行反馈。
6.总结反思(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堂所学内容,回顾演讲文体的特点和语言运用。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和体会,展示对优秀演讲的欣赏和认同。
四、教学评价1.书面评价: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的读后感,评价这篇演讲文章的优点和不足。
2.口头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演练中互相评价,评价同学的表现和改进建议。
五、拓展延伸1.学生可以选择其他优秀演讲文本进行阅读和分析,提高对演讲文体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2.学生可以通过模仿优秀演讲的语言表达方式,进行自己的演讲实践,提高自身的口语表达和思维逻辑能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ebf5722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a4.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质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通过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和演讲技巧。
3.引导学生学会从演讲中提取关键信息,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1.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梁任公先生演讲的内容及主旨。
3.演讲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文言文表达。
2.演讲技巧的掌握。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
2.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梁任公先生吗?他有哪些成就?第二环节:演讲内容解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内容。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演讲的结构和主旨。
第三环节:文言文阅读训练1.教师挑选演讲中的关键段落,让学生进行文言文阅读训练。
3.教师针对文言文中的难点进行解析。
第四环节:演讲技巧学习1.教师讲解演讲技巧,如发音、语速、情感表达等。
2.学生模拟演讲,教师给予点评和指导。
3.学生再次模拟演讲,力求掌握演讲技巧。
第五环节:小组讨论1.教师提出讨论话题:如何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运用到自己的演讲中?第六环节:课后作业2.学生练习演讲,将所学技巧运用到实际中。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质量和合作意识。
2.课后作业:评价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理解程度和演讲技巧的运用。
3.学生反馈:了解学生对本节课的满意度,及时调整教学方法。
六、教学反思2.学生反馈对本节课的意见和建议,教师参考并改进教学方法。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梁任公先生的历史背景和学术成就,还学会了演讲技巧,提高了文言文阅读能力。
同时,教师也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反思和改进,为今后的教学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重难点补充:第二环节:演讲内容解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让学生初步了解演讲内容。
3.学生甲回答:“梁先生主要谈论了教育的意义和国家的发展。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5745d0d9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b8.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特点,体会其人格魅力。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培养学生对演讲的欣赏能力,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品味文中精彩生动的细节描写,感受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
(2)学习通过细节描写来表现人物性格特点的写作方法。
2、教学难点理解梁任公先生演讲中所蕴含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和才华,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今天,我们就来走进一位著名的人物——梁任公先生,去感受他的一次精彩演讲。
(二)作者及背景介绍1、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原名梁治华,字实秋,浙江杭县(今杭州)人。
中国现代著名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槐园梦忆》等。
2、背景介绍本文是梁实秋的一篇怀人散文,通过对梁启超在清华大学演讲的记述,刻画了梁任公先生的形象,表达了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敬仰之情。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画出文中描写梁任公先生演讲的语句。
2、思考:梁任公先生的这次演讲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四)精读课文,细节探究1、分析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特点(1)引导学生找出文中描写梁任公先生演讲声音、神态、动作等方面的语句,如“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宏亮而激亢”“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等,体会其演讲的独特风格。
(2)组织学生讨论: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点?2、感受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1)从文中找出能体现梁任公先生人格魅力的细节描写,如“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体会其谦逊而自信的品质。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96ad596d657d27284b73f242336c1eb91a37333a.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背景和重要性。
2.分析梁任公先生演讲中所运用的语言技巧和演讲技巧。
3.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培养自信和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梁任公先生的个人背景介绍2.梁任公先生演讲节选3.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语言和演讲技巧分析三、教学步骤步骤一:了解梁任公先生的个人背景教师向学生介绍梁任公先生的基本情况,包括其教育背景、职业经历、演讲经历等。
通过介绍梁任公先生的个人背景,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他的演讲内容和目的。
步骤二:观看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节选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视频或音频节选,并让学生以观众的身份认真聆听。
学生可以边听边做笔记,记录下他们觉得重要或者有感触的部分。
步骤三:分析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语言和演讲技巧教师带领学生讨论梁任公先生演讲中所使用的语言和演讲技巧。
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问题引导学生讨论,比如: - 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内容是否清晰明了? - 他的语气和表情是否与演讲内容相符? - 梁任公先生是否使用了一些修辞表达或者故事来引起听众的兴趣?学生可结合梁任公先生的演讲节选,分析其所使用的具体语言和演讲技巧,并给予个人观点。
步骤四:学生演讲实践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演讲话题,通过互相讨论和借鉴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进行演讲实践。
小组成员可以互相指导和鼓励,帮助彼此提高演讲能力。
演讲结束后,可以进行同侪评价,提供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步骤五:总结和反思教师和学生一起总结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中的亮点和不足,并进行反思。
学生可以分享自己的演讲体验和感悟,提出改进的地方。
教师可以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继续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根据学生的演讲实践和参与讨论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
评价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 演讲内容是否有逻辑性和说服力。
- 演讲者的语言表达和语速是否得体。
- 演讲者是否能够运用一些演讲技巧,如使用故事、表情和手势等。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0d64788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5d8065e.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2.学习文章的写作手法,提高写作能力。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口语表达和审美鉴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文章内容理解与分析。
2.文章写作手法的鉴赏。
3.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难点1.文章写作手法的运用。
2.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分析。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向学生介绍梁任公先生,让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2.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梁任公先生的事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阅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文章内容。
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梳理文章结构。
三、分析课文1.分析文章的开头部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2.分析文章中间部分,引导学生关注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内容及其对听众的影响。
3.分析文章结尾部分,引导学生关注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怀念与敬仰。
四、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梁任公先生的看法。
2.教师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出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所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上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从上节课学到的知识。
二、分析文章写作手法1.分析文章的语言特色,如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
2.分析文章的叙述方式,如插叙、倒叙等。
3.分析文章的情感表达,如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怀念等。
三、写作实践1.学生根据自己对梁任公先生的了解,写一篇关于梁任公先生的文章。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改进写作。
四、课堂小结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第三课时一、复习导入1.复习前两节课的内容,巩固学生对文章的理解。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
二、口语表达训练1.学生分组,进行关于梁任公先生的口语表达训练。
2.教师选取优秀作品进行点评,指导学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三、课堂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对当代青年的启示。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75311f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99.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一、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掌握文章中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了解他的卓越才华和爱国情怀。
通过对文章的阅读和分析,提高学生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
通过学习这篇文章,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掌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特点,理解他的思想情感。
难点:理解文章中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特点。
三、教学过程
导入:通过提问学生对于梁启超的了解,引入课文。
阅读:让学生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分析:对文章进行深入分析,特别是对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思想进行探讨。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总结:对文章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和探究。
教学手段: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如PPT等。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
课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文章中的描写手法,描写自己熟悉的人。
作业:阅读相关文献资料,了解梁启超的其他方面。
评价方式:采用多种评价方式,包括教师评价、学生互评等。
六、辅助教学资源与工具
教学软件:使用教学软件进行课堂互动和管理。
工具书:提供相关的工具书和文献资料供学生参考。
七、结论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能够深入了解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思想,提高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激发爱国情感和责任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方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38b1e7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418d006.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方案早上起来,泡了一杯咖啡,坐在电脑前,我开始构思这个教案。
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那是一段怎样的历史记忆呢?我想,这个教案要从头开始,一步步引导学生走进那个时代,感受梁任公先生的魅力。
一、导入我会让学生们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一个古老的演讲厅,空气中弥漫着历史的尘埃。
然后,我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梁任公先生的形象,以及他当时演讲的情景。
这样一来,学生们可以迅速进入状态,对梁任公先生产生好奇心。
二、背景介绍我会简要介绍梁任公先生的生平事迹,以及他为何在当时具有如此大的影响力。
这里可以提到梁任公先生的教育背景、政治立场和主要成就。
同时,我会让学生们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以便更好地理解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内容。
三、演讲内容分析1.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主题我会让学生们阅读《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文章,找出梁任公先生的演讲主题。
通过分析,学生们可以了解到梁任公先生关注的问题,以及他对待问题的态度。
2.演讲结构分析我会让学生们分析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结构。
这里可以包括演讲的开头、中间和结尾部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
通过分析,学生们可以学习到如何组织一篇优秀的演讲稿。
3.语言特色分析(1)用词精准,表达清晰(2)修辞手法丰富,富有感染力(3)逻辑严密,论证有力四、课堂讨论1.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对我们有何启示?我会让学生们分成小组,讨论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对他们有何启示。
这里可以包括演讲内容、演讲技巧和演讲精神等方面。
2.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我会让学生们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思考如何在现实生活中运用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
这里可以涉及到人际交往、演讲比赛等方面。
五、课后作业六、教学反思在课程结束后,我会让学生们谈谈他们对这次课程的感受,以及他们认为自己在哪些方面有所收获。
同时,我也会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更好地满足学生们的需求。
这个教案就是这样,从导入到课后作业,一步步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梁任公先生的演讲。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5b8931524de518974b7d50.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文章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公开课教学设计学科:语文课题: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把握全文,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感受;(2)、能力目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手法,透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良好有效的阅读方法习惯,训练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3)、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力。
教学重点:(1)、作者如何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形象和性情;(2)、对文中的相关内容《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xxxx》作适当补充讲解。
教学难点:(1)、作者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2)、从文章的字里行间准确到位地把握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格特征。
课时安排: 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同学们,相信大家对“演讲”这个词语并不陌生,在生活中我们常常会接触到各类演讲,也曾经在以往的学习中领略到伟大演讲家们留下的精彩演讲。
如每周一升旗仪式时的《国旗下的讲话》,如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演讲》,还有我们今后将要学习的美国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等。
今天,我们又一次走进演讲,重温一位曾经叱咤风云的政治家的精彩演讲,学习一篇与演讲密切相关的文章------《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
(板书)二:释题记梁任公的一次演讲(1)、哪一个字可见本文的文体?(记,记人或记事的散文)(2)、本文记了谁?为何称其为梁任公先生?(表示尊重)(3)、谁记的?(梁实秋)(4)、请学生介绍两位相关人物,提示学生关注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主要作品。
梁启超,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
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
xx新会人。
清光绪举人。
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
18xx(光绪二十一年)赴xx参加会试,追随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069335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db.png)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生平事迹及演讲背景。
2.分析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结构、内容和技巧。
3.培养学生倾听、思考、表达的能力,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为国家强盛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1.梁任公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和精神内涵。
2.演讲技巧的运用。
三、教学难点1.梁任公先生演讲中的深刻哲理。
2.演讲技巧在实际中的应用。
四、教学过程第一环节:导入1.教师简要介绍梁任公先生的生平事迹,引导学生了解梁任公先生的历史地位和影响力。
2.提问:同学们,你们对梁任公先生有什么了解?他在历史上有哪些重要贡献?第二环节:演讲内容分析1.教师播放梁任公先生演讲的视频,让学生认真倾听,感受演讲的魅力。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演讲的结构,如开头、中间、结尾部分分别讲述了哪些内容。
3.教师提问: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提出了哪些观点?这些观点对当时的社会有什么影响?第三环节:演讲技巧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关注梁任公先生的演讲技巧,如语音、语速、语调、肢体语言等。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梁任公先生在演讲中运用了哪些技巧?这些技巧对演讲的效果有什么作用?3.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四环节:实践演练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比赛,让学生模仿梁任公先生的演讲风格,进行演讲。
2.教师为学生提供演讲主题,如“我的祖国”、“我的梦想”等。
3.学生分组准备,教师巡回指导。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精神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3.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教师进行点评。
五、作业布置2.鼓励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演讲比赛,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1.教师反思本次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下次教学提供借鉴。
2.教师关注学生的学习效果,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七、教学评价1.学生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演讲技巧方面的进步。
3.学生对国家、民族的热爱程度。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梁任公先生的生平事迹和演讲内容,还学会了倾听、思考、表达的能力。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设计(通用2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设计(通用2篇)](https://img.taocdn.com/s3/m/c101515e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95.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通用2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篇1《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课标解读】课标指出:阅读鉴赏文学作品,应留意感受形象,品尝语言;应注意同学的阅读体验,鼓舞同学乐观地、富有创意地构建文本意义;应引导同学努力做到知人论世,加深对作品内涵的理解。
【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散文,是本单元中的略读课文,基本内容不难理解。
文章通过对一次演讲中的梁任公(梁启超)先生做精彩生动的描写,表现了他的性格、气质和修养。
但是文章似浅实深,由于三处韵文的演讲表现的不仅仅是任公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的性格、气质,更有在那个特别年月里所形成的满腔的爱国热忱。
【同学分析】同学对这篇课文的仆人公、包括他所处的时代和他早期的政治经受比较熟识,对演讲的第三处韵文——杜诗也很了解。
同学对前两处韵文——《箜篌引》和《桃花扇》不是很清晰,课文对这两处本身的内容没有解说,也没有做注解;因此,他们可能比较难理解这两处韵文的演讲中所体现的任公先生的深层情感。
【教学目标】1、赏析人物的细节描写,体察任公先生的性格、气质以及他的“热心肠”(爱国热忱)。
2、学习运用“评点法”阅读文学作品。
【教学重难点】1、自主评点赏析,从中感受任公先生作为一个学者的性格、气质和情感,这是教学活动的重点。
2、理解三处韵文、特殊是《箜篌引》和《桃花扇》这两处韵文的演讲中表现出的任公先生的情感,从而感受任公先生的爱国热忱,这是难点。
【教学设想】1、介绍评点的基本方法,唤起同学评点尝试的热忱,引导同学进入评点赏析。
2、以小组成员互帮互促的方式进行核心活动,让全部同学真正参加进来。
3、对于难点,由老师介绍相关背景资料,从而引导同学争论探究。
【教学方法】认真揣摩,评点赏析,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
同学们,你们知道金圣叹这个人吗?金圣叹是才子,是文豪,是清初闻名的文学家、文学批判家。
我想,同学们知道他主要是由于他评点了一部《水浒传》,他还评点了《西厢记》,他的评点精彩、生动、富有独特的见解。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4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4篇](https://img.taocdn.com/s3/m/fe7fce1fe3bd960590c69ec3d5bbfd0a7956d597.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4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了解梁任公及梁实秋其人。
2、学习细节描写及加旁注的阅读方法。
3、培养学生敢于质疑的精神。
【课时安排】一课时。
【课前准备】1、预习课文。
2、搜集梁启超、梁实秋背景材料。
3、找出描写梁启超的精彩生动语句,仿照研讨一作些旁注。
【教学过程】一、竞猜题导入我想给大家出一道竞猜题,请根据我对他的描述猜一猜他是谁?1、他给二十世纪文坛留下多万字的作品;2、他的散文豁达洒脱,亦庄亦谐,旁征博引,中西逢源;3、他的散文小品集前后印行300多版;4、他用近40年时间翻译《莎士比亚全集》,他的《雅舍小品》审美地享受人生。
他就是──梁实秋,20世纪华语散文天地的一代宗师。
二、合作探究为一代大师试着评改__,给他写评语,做旁注。
可评点精彩描写,可给作者挑毛病,如语法错误1、四人一组讨论交流,语法问题当时解决,题目、__写法等问题可写在黑板上。
2、学生质疑解答:⑴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删大约);⑵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一次);⑶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约二十余年(删约);⑷不少人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产生兴趣)3、质疑用词写法:⑴秃头顶不是在丑化梁启超吗?⑵引用《箜篌引》十六字有什么作用?⑶写我二十多年后渡河,用意何在?⑷热心肠体现在哪里?4、探究明确:⑴秃头顶如实描写,无损人物。
光芒四射是赞美之词。
⑵十六个字二十多年后作者仍记忆犹新,凸现梁任公才华横溢。
⑶侧面烘托梁任公的才华。
⑷热心肠属古今异义,__指感情浓烈,照应第8段。
5、评点大师:作旁注:⑴走进一位短小精悍光芒四射。
旁注:如实描写人物肖像,气度不凡,布衣难掩其风采。
⑵启超没什么学问可是也有一点喽!旁注:谦逊又自负,风趣幽默又爽直。
⑶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背诵下来了。
旁注:独特的方式,个性的动作,表现先生博闻强志。
⑷他真是手之舞之张口大笑了。
旁注:如此率真、奔放、激情澎湃,至情至性,古来大学问家能有几人?6、表演开场白:为梁任公开场白作旁注时,请一位同学上台表演开场白,用普通话,配上动作、神态。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77a647cce84b9d528ea81c758f5f61fb73628cb.png)
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记梁任公先生一次演讲优秀教案1 教学目的1、理解文学常识〔梁实秋和梁启超〕。
2、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
3、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衬托的人物写作方法。
4、学习在记叙中参加自己的评论和感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参加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教学工具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先来做一道竞猜题:猜猜他是谁。
我对他有四个描绘:1、他是广东新会人。
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奉献宏大的人。
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
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合编为《饮冰室合集》。
他是谁呢?梁启超。
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他的政绩呢?戊戌变法、云南起义、与康有为并称“康梁”、公车上书。
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假如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二、作者及梁任公简介提示:学生应明确记忆作家时从三方面着手,即生活时代、有何成就以及主要作品:成就:现代著名散文家、文学评论家、翻译家。
作品:《雅舍小品》《浪漫的与古典的》《文学的纪律》《秋室杂文》《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
风格:幽默幽默、朴实隽永。
饮冰,形容非常惶恐焦灼。
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授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于戊戌____逃亡____后用“饮冰室主人”为笔名,非常真实地反映了他忧国忧民的忧心如焚。
梁任公先生是中国近现代政坛风云人物,也是学术界一位难得的才子。
课文《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并未从政治家的角度表现先生,而是从他的学者身份着眼表现其学识渊博以及他自由洒脱的真性情,给我们展现了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梁任公。
三、速读课文,给课文作旁注1、提问: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化的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讨论他的特点,在文中找出相关语句并参照课后练习一给这些语句加旁批。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03af10a77232f60ddcca1ab.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总归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教育技术的组成部分,它的功能在于运用系统方法设计教学过程,使之成为一种具有操作性的程序。
一份好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子的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梁任公的演讲特点,掌握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和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个性化的解读梁任公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风范,学习梁任公身上的宝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批注式阅读法体会梁任公演讲时的风范。
体会梁任公充满激情演讲背后的真诚。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维新派的领袖、是影响徐志摩一生的恩师,他的孩子们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专家,他的长子迎娶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梁启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走进《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1、出示金圣叹批水浒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批注式阅读。
2、介绍批注式阅读的常用“类型”。
明确:(1)感受式批注:阅读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此种方式利于深入文本,把握文章核要。
(2)点评式批注:对于文本的内容或语言做出个性化的评价。
(3)联想式批注:意在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联想到其他的知识,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一篇文章等等。
3、运用学习的批注式阅读法开展个性化阅读,要求至少运用两种常用的批注类型。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1、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感受,那么在别人分享的时候也要积极地记录对自己启发的亮点,将口头的交流落实到书面之上。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https://img.taocdn.com/s3/m/86b52d7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80f725b.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在教学工作者开展教学活动前,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实施教学的主要依据,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以下是作者可爱的编辑为大伙儿找到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精选9篇】,欢迎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整体把握全文,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
2、能力目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的手法,透过具体描写分析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品悟、分析文章的能力和良好有效的阅读方法习惯,训练边阅读边标注旁批的好习惯;3 、情感目标: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含蓄的敬仰之情,理解任公先生忧国忧民、关心大事的精神品质和独特的人格魅力。
教学重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教学难点分析体会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的。
教学方法讲读法、问答法预习要求查找生字词,认真阅读文章,找出文章当中给同学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精彩片段,并仿照研讨与练习一题做好旁注。
教学过程1、导入相信同学对于梁启超在历的成就肯定有一定的了解,所以老师补充他在学术上的成就。
创办中国近代一本新文学杂志《新小说》。
一个使用“神话”一词的中国学者。
一个提出建立中国图书馆学。
倡导文体改良的“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
著作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学、宗教及文化艺术等,总约千万余字,合编为《饮冰室文集》。
作者简介。
作品:《雅舍小品》《莎士比亚全集》《远东英汉大辞典》风格:风趣幽默朴实隽永。
同学们可以在课后的阅读来进一步体会。
苏振元曾这样评价:他记述人物很有特点,善于撷取一、二或几个印象鲜明的片段来刻画人物。
现在我们来找出这些片段,并且进一步分析粮食去是如何通过这些片段来刻画梁启超这一人物的!2、文本解读请同学迅速浏览文章,疏通文章当中的精彩段落,待会儿请同学起来回答。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307681aeef9aef8941ea76e58fafab069dc441d.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通用8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那么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店铺收集整理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优秀教案篇1教学目标:1、圈点评注,体会精彩的人物描写,感受一代国学大师的气度、风范。
2、合作探究,领悟梁任公先生的一腔爱国情怀。
3、感染熏陶,秉承中国知识分子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点:把握简洁生动的人物描写技巧,体会细节描写中所表现的人物风采。
教学难点:领悟梁任公先生诵读《箜篌引》时所包含的一腔爱国之情。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率性真纯,堪为大师风范。
有这样一首诗,大家一定喜欢,会背的一起来: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是认识谁呀?他与陆小曼结婚时,有位国学大师给他们作这样一篇证婚词,也堪称天下绝唱:独此一版:徐志摩!你这个人,性情浮躁,所以在学问上没有成就;你这个人用情不专,所离婚又结婚……以后要痛自悔悟,重新做人!志摩、小曼,你们皆为过来人,希望你们不要再次成为再作过来人。
这样率性直爽的征婚词是谁写的呢,大家肯定已猜出做出,谁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走近梁任公先生,感受大师气度风范。
二、解题入文,感受任公神采。
(一)解题入文。
1、齐读标题一遍;再给“任”加着重号;再响亮来读;观察发音。
待学生主动纠正:任(rén)公。
2、解释出处——《庄子·外物》:任公子制成大钩巨纶,以五十头牛为饵,“蹲乎会稽,投竿东海,旦旦而钓。
”一年后钓到使海水震荡、白波若山的大鱼,可供浙江、苍梧一带人们共同食用。
喻高远志趣。
3、怎么不直呼其名呢?——表恭敬!(学生说)梁实秋13岁就考入了清华大学,有幸成为当时四大国学导师之首的梁启超的学生。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优秀7篇)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优秀7篇)](https://img.taocdn.com/s3/m/40be7be5f021dd36a32d7375a417866fb84ac0a4.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优秀7篇)高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学习细节描写及侧面烘托的人物写作方法2 学习加旁批的阅读方法3 学习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教学重点:作者怎样通过叙事来表现人物性情。
教学难点:作者如何在记叙中加入自己的评论和感受。
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方法:赏析法讨论法朗读法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我们先来做一道竞猜题:猜猜他是谁。
我对他有四个描述:1、他是广东新会人2、他是中国近代百年历史中成就与贡献巨大的人3、他是近代维新派的领袖和学者4、他著作颇丰,著有148卷,合编为《饮冰室合集》他是谁呢?——梁启超同学们学过历史一定知道梁启超是个在政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哪位同学能介绍一下他的政绩呢?那大家是否知道他在文坛上也是个不可多得的才子呢?如果大家想认识一个真实而活生生的学者梁启超的话,就要读读梁实秋写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二、作者简介:梁实秋(1903—1987),著名文学评论家、散文家、翻译家。
曾与徐志摩、闻一多创办新月书社,主编《新月》月刊。
后迁至台,历任台北师范学院英语系主任、英语教研所主任、文学院院长、国立编译馆馆长。
代表作有《雅舍小品》、《雅舍谈吃》、《看云集》、《偏见集》、《秋室杂文》、长篇散文集《槐园梦忆》等。
译有《莎士比亚全集》等。
主编有《远东英汉大辞典》。
梁启超简介:梁启超(1873——1929年)字卓如,号任公、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茶坑村人,是中国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术大师,有中国近代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巨匠之称,他的一生,经历了晚清与民国两个时期,他的业绩,包括了政治和学术两个方面。
梁启超自幼聪颖好学,才思敏捷,四岁便在开始学习中国古代典籍,有“神童”之称,十二岁考中秀才,十七岁考中举人,1890年梁启超师从康有为,求学于万木草堂,接受维新变法思想。
先后倡导、发动公车上书,通过强学会、《时务报》等积极宣传维新变法理论,参与和领导了“戊戌变法”运动,成为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杰出代表,推动中国历史前进。
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通用5篇)
![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通用5篇)](https://img.taocdn.com/s3/m/a12b4d0e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78.png)
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通用5篇)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通用5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要怎么写好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通用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必修一《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梁任公的演讲特点,掌握批注式阅读这一方法。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批注式阅读法和自主读文、合作交流这一过程,个性化的解读梁任公的形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大师风范,学习梁任公身上的宝贵品质。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批注式阅读法体会梁任公演讲时的风范。
体会梁任公充满激情演讲背后的真诚。
三、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通过作者的生平导入: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习这篇文章的主人公是维新派的领袖、是影响徐志摩一生的恩师,他的孩子们都成为了各个领域的专家,他的长子迎娶了民国第一才女林徽因,大家猜出是谁了吗?对,就是梁启超,让我们一起走近这位大师,走进《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这篇课文。
(二)初读课文,学习批注阅读1、出示金圣叹批水浒的图片,引导学生了解批注式阅读。
2、介绍批注式阅读的常用“类型”。
明确:(1)感受式批注:阅读时记录下自己的感受和不理解的地方,此种方式利于深入文本,把握文章核要;(2)点评式批注:对于文本的内容或语言做出个性化的评价;(3)联想式批注:意在培养发散思维,通过对于文本内容的理解联想到其他的知识,如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件事,之前看过的一本书一篇文章等等。
3、运用学习的批注式阅读法开展个性化阅读,要求至少运用两种常用的批注类型。
(三)抓住重点,理解道理1、在学生个性化解读的基础之上,将全班分为六个小组,组内互相参照,互相启发,要求组内成员都要分享自己感受,那么在别人分享的时候也要积极地记录对自己启发的亮点,将口头的交流落实到书面之上。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设计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dcfd7b8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a8167e4.png)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习叙事中表现人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敬仰之情。
2、品味文中生动、富有表现力的语言,感受梁任公先生的独特魅力。
3、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探究精神,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学习通过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手法刻画人物形象。
(2)理解文中所引用的诗句和典故,体会梁任公先生的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体会作者在叙事中如何融入自己的感受和评价,理解梁任公先生的人格魅力。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课文的重点知识,如人物描写方法、引用的诗句和典故等。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文中的关键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培养合作探究能力。
3、朗读法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文章的语言美,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展示梁启超的照片)同学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位在中国近代史上有着重要地位的人物——梁启超,也就是梁任公先生。
他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还是一位出色的学者和演讲家。
让我们一起走进梁实秋先生的《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去感受梁任公先生的风采。
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文章主要记叙了梁任公先生的哪一次演讲?这次演讲给作者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学生回答问题,教师明确:文章记叙了梁任公先生在清华大学的一次演讲。
这次演讲给作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作者认为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动人”“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
3、精读课文,分析人物形象(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梁任公先生外貌、语言、动作、神态的语句,并分析这些描写表现了梁任公先生怎样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
(2)小组讨论,交流成果。
(3)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重点语句,如“他的演讲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通过对梁任公先生演讲稿的描写,表现了他认真严谨的态度;“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穿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通过外貌描写,展现了梁任公先生的自信和潇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教案年级: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第三单元(写人记事散文)第三课注意点:本文是略读课文,应该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鼓励学生自读、自评文中的精彩描写,感受大师的风采和人格魅力,领悟文章简练而生动传神的语言特色。
教学目标(三维):(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梁启超的资料和相关知识,;(2)整体把握全文,理清文章从整体到局部的写作思路,以及通过叙事表现人物及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品味文章典雅有趣、隽永朴实的语言特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学习运用诵读、评点阅读散文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察任公先生的真性情与爱国情怀,体会作者对梁任公先生的崇敬之情。
教学重点、难点(一)教学重点(1)学习如何在叙事中加入自己的感受和评论的写法。
(2)品味文章的语言,学习旁注评点的阅读方法,准确地把握梁任公先生的形象和性(二)教学难点:理解文中三处韵文,体察任公先生演讲中表现出的情感,从而感知其爱国情怀。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旁注评点、交流借鉴教具准备: PPT课件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旁注评点法教学流程:1.课前预习(1)课前认真通读全文,了解课文内容。
(2)通过书籍或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梁启超的资料,了解他涉及到的事件,以及相关文学作品。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查找《箜篌引》、《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的相关资料。
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首先引用名人作品作为导语。
同学们,上个世纪初,正当我们中华民族处于积贫积弱、饱受凌辱之际,有一位先驱满怀豪情地寄希望于青少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这激情澎湃、气势磅礴的话语出自着名的《少年中国说》一文,它的作者是谁呢?(学生答梁启超)对!他就是梁启超,即梁任公,请同学们来介绍一下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导语直接过渡到对学生预习作业的检查。
请同学们介绍关于梁启超的资料以及涉及到的相关事件的知识,教师点评并总结,PPT显示名片,打出梁启超的个人档案。
然后对课文中容易读错的字词进行梳理:戊戌、叱咤、莅临、迥异、箜篌、酣畅、蓟北4.初读感知,走近大师通读全文,请学生概括文章所写的主要内容,并提问:作为学生,梁实秋对梁任公先生的总体评价是什么?找出来。
教师总结:“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5.研究示例,讲授方法,能力提高作者梁实秋有幸聆听到了梁任公先生的演讲,并作出了“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评价,而我们只能依靠这篇文章遥想梁任公先生的风采了。
请同学们看“研讨与练习”一示例的作旁注的阅读方法,就从文中的一两句话看出了先生某一方面的性格和修养,我们能不能也用这样的方法来阅读文章呢?让学生看示例,并拓展延伸评点的阅读方法(1)选取细节———写了什么(2)运用方法———如何写的(3)内涵挖掘及作用评价———写的怎么样(4)简洁表达然后继续引导:写人写事有很方面,肖像、语言、动作、神情等,有正面也教师范例:“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
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
”——把梁任公先生与其他莅校讲话的“显宦”、“人物”人作对比,从侧面突出了他的演讲给人留下的印象深刻,间接说明了他的演讲给学生们带来的感动以及他的文采。
然后请学生模仿示例,参考评点阅读的方法,再次阅读文章,选取自己比较喜欢或者觉得写得特别好的几处文字进行旁注。
(大约用10分钟,期间教师在教室内巡回查看并做指导)6.展示交流,借鉴补充,教师点拨由教师引导,按照段落顺序请同学们展示自己旁注评点的成果。
有的学生可能有补充意见,有的学生可能有不同的意见,教师要注意鼓励并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并总结。
这一环节,重在彰显学生阅读的主体性,自主运用旁注法阅读课文,并让学生交流自己的理解与感悟。
教师的引导重在纠偏拨误,了解旁注要求。
明确:第一段:侧面描写第二段:办事认真,书法好第三段:外貌、风采第四段:开场白,幽默,语言特点第五段:讲古诗《箜篌引》,学生可能不理解,也不明白为何作者会有“哀从中来”的感受。
此时教师点拨,让学生将预习过程中搜集到的有关这首诗的资料进行展示,并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想法。
教师总结:课文中所引《箜篌引》,最早见于东汉时蔡邕的《琴操》。
其中,《箜篌引》产生的背景有较完整的记述:箜篌引,朝鲜津卒霍里子高所作也。
子高晨刺船以濯(通“櫂”,意为“划船”)。
有一白首狂夫,被发提壶,涉河而渡,其妻追止之,不及,堕河而死。
乃号天嘘唏,鼓箜篌则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公堕河死,当奈公何!”曲终,自投河而死。
子高闻而悲之,乃援琴而鼓之,作箜篌引以象其声,所谓“公无渡河曲”也。
从记述中我们不难想象,这位“白首狂夫”怀揣了一份怎样急不可耐的人生目标,竟然促迫他在天色刚亮时就冲出家门,一路狂奔,竟快到跟在其身后的妻子都无法赶上,且涉险蹈死而不顾、堕河而死而后止呢?《箜篌引》中的这位执意要渡过滔滔黄河而竟不听规劝,终于献出生命的悲剧英雄形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此岸与彼岸、现实与理想等意蕴,隐含了梁任公先生的政治倾向与立场。
他就如那位白发狂夫般坚持自我理想,在明知不可为的情况下仍执意为之,即使失去生命也在所不惜,颇有“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气概。
这种直面死亡的勇气让他想到了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他本可以逃离,但他选择了直面死亡。
“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
”他还有一首题在监狱墙壁上的绝命诗“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
其实,任公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即使经受了维新变法失败的惨痛打击,仍不畏惧退缩,一直为随后的反对袁世凯筹划了云南起义等,为报国的理想努力着。
这首诗也反映了梁任公先生内心执着的坚持与理想。
这也是他的演讲为何能够如此精彩感人,使人20 年后仍记忆犹新的原因所在了。
第七段:博闻强记,有学问;演讲让人入神。
第八段:演讲时放任自己的情感流露。
本段又引用了《桃花扇》、《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两处文字,并且先生“痛哭流涕”、“张口大笑”的情感变化学生可能难以理解。
所以还是请同学们说说自己收集的相关资料和自己的理解,教师做点评并总结其中引文出自《桃花扇》中的【胜如花】,原曲是:高皇帝在九京,不管亡家破鼎,那知他圣子神孙,反不如飘蓬断梗。
十七年忧国如病,呼不应天灵祖灵,调不来亲兵救兵;白练无情,送君王一命。
伤心煞煤山私幸,独殉了社稷苍生,独殉了社稷苍生!这写的是崇祯十七年(1644 年) 李自成起义军杀入北京城,崇祯皇帝朱由检登上煤山自缢而死。
崇祯皇帝是一位很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立即剪除魏忠贤的势力,希望国家能强盛起来,但最终不能改变现实。
在位十七年间,他勤勉辛劳,不溺于声色犬马,只可惜当时明朝大势已去,积重难返,终于江山易主。
梁任公先生如此悲绝,肯定不是因为崇祯皇帝,而是由崇祯想到了自己曾追随的光绪帝。
光绪帝也是位很想有所作为的皇帝,17 岁亲政,但实权掌握在慈禧太后手中。
面对甲午战争战败的屈辱,他深知“非变法不能立国”,决心变法图强。
1898 年6 月,下诏变法维新。
9 月,慈禧太后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戊戌变法失败,光绪“力图振作”的愿望始终无法实现。
可见,是崇祯让他想到了光绪,他悲的是自己曾经追随的光绪皇帝,悲的是国家的衰亡和变法的失败。
一句话,他的“悲从中来,竟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在于他满腔的爱国情怀!戊戌变法失败,光绪被囚,六君子被杀。
梁启超逃亡到日本后给自己的书斋取名为“饮冰室”,笔名为“饮冰室主人”。
“饮冰”,出自《庄子·人间世》:“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梁启超以“饮冰室主人”为笔名,可见他内心的惶恐焦灼,忧国忧民之心的迫切。
杜甫的《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
蓟北:河北省北部地区,即“安史之乱”叛军根据地洛阳一带。
背景:这首诗歌是杜甫52 岁流落到梓州(即今天四川省三台县)时所作的佳作。
因“安史之乱”而漂泊到剑门之外已是第五个年头,杜甫无时不期望着能够平息叛乱,叶落归根。
现在突然听说官军收复了蓟北,喜极而泣,不能自已。
结合补充的背景知识,试分析本段中梁任公先生两次哭(“痛哭流涕”、“涕泗交流”)的原因是否一样。
明确:不一样。
第一次哭是因为国家动荡,百姓陷入战争苦难中而痛心疾首。
第二次是因为战乱终告结束,百姓总算告别颠沛流离的生活,国家走向稳定的期盼终于实现而哭,这是喜极而泣,突出地反映梁任公先生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
第九段:师生情感共鸣,讲演精彩动人。
情感强烈,热心肠。
教师点拨:通过以上旁注品读,我们走进了文本,仿佛看到了一个鲜活动人的梁启超先生的形象,宛如听到了先生那抑扬顿挫富于情感的演讲之声。
感悟着大师的风采,我们由衷佩服作者梁实秋对梁任公先生的人格、修养等概括的精准。
如果说“有学问”是先生“智”的体现,那么,“有文采”、“有热心肠”又表现了先生怎样的人格特征呢?学生思考讨论、明确:有学问———智,有文采———美,热心肠———德。
7.再次感受,深入理解在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鉴赏的基础上,探讨“作者是如何把这样一位不同的梁任公先生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让学生再次浏览全文,深入体会。
明确:这篇课文题为记一次演讲,好像是记事,其实是写人,通过写一次演讲的情景来表现梁任公的一些特点,并表达对老师的崇敬之情。
我们可以借鉴一些写作上的手法:(1)作者围绕中心,选取了典型材料。
(2)抓住了人物个性特征,进行了细节描写。
(3)夹叙夹议,笔锋常带情感。
8.课后作业练习(1)用旁注评点的方法阅读梁实秋的《忆老舍》,体会其中表现得老舍的个性特点,注意作者使用的写作方法。
(2)完成“研讨与练习”三(3)课外阅读梁实秋的《雅舍小品》。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