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现实热点练训练14生态文明建设 (含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技能提升练习:生态建设(附答案解析)
2023高考地理高频考点技能提升练习:生态建设(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2018年2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呼包鄂榆城市群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规划》指出,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为全国高端能源化工基地、向北向西开放战略支点、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合作共建区、民族地区城乡融合发展先行区。
《规划》要求打造四大优势产业集群--高端能源化工产业集群、金属加工和装备制造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产业集群。
努力提升人口和经济集聚水平,将呼包鄂榆城市群培育发展成为中西部地区具有重要影响力的城市群。
下图为呼包鄂榆城市群规划范围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国家规划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的重要意义是()A.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和转型升级B.带动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C.推进中国与朝鲜经济走廊建设D.推动东部地区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2.呼包鄂榆城市群建设高端能源化工基地的区位优势是()A.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且廉价B.有众多高校科研院所,科技力量雄厚C.交通便利,对外联系方便D.能源矿产资源富集,原料、燃料充足【答案】1.A2.D【解析】1.国家规划发展呼包鄂榆城市群的重要性在于立足其资源条件和产业基础,推动产业分工协作和转型升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大力发展优势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故 A 正确;对西北地区而言,呼包鄂榆城市群定位为西北地区生态文明合作共建区,不能带动西北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并且由于西北地区环境相对恶劣,在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可能会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故 B 错误;呼包鄂榆城市群的战略定位为向北向西开放战略支点,该城市群与朝鲜距离较远,故该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不能推进中国与朝鲜经济走廊建设,故 C 错误;现代社会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东部地区比西部地区经济发达,故该城市群的规划发展不能推动东部地区人口向西部地区迁移,故D错误。
故本题选A。
2.呼包鄂榆城市群人口相对稀疏,并且高端产业发展要求劳动力素质较高,故 A 错误;呼包鄂榆城市群高校科研院所相对较少,故 B 错误;交通相对落后,立体交通运输网络正在构建,交通基础设施不完善,对外联系不方便,故 C 错误;高端能源化工业的能源、原料投入较大。
专题9:加强生态文明建设 推进绿色低碳发展(课件)高考政治重大时政热点预测
2.202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 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推行草原森林河流湖泊湿地休养生息”。新征程 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将以更加坚定有力的保护和修复举措,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生机盎然的大 美湿地。这体现出( ) ①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决定作用 ②适应时代要求的哲学能够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存 ③中国传统的哲学思想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 ④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C 【详解】 ①:科学的生态文明观在认识和改造世界中起重要影响,而不是决定作用,①说法错误。 ②④:新征程上,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我国将以更加坚定有力的保护和修复举措,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 生机盎然的大美湿地,这体现了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也表明适应时代要求的哲学能够推动人与 自然和谐共存,②④符合题意。 ③:真正的哲学是当今时代的精神上的精华,③说法错误。 故本题选C。
【考向预测】
1.运用政治与法治的知识,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 ①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本质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的最大优势,也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障,在加快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 代化的过程中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②坚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实现经济社 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③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党的执政理念 ,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绿色发展,通过推动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发展,让人民 群众共享美丽生态环境的福祉。
3.位于四川省剑阁县的翠云廊“三百里程十万树”相传为三国名将张飞组织种植,明朝李壁担任剑州知州时,发出 “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同时制定“交树交印”制度,每逢新官和旧官交接任,都要核查清点当地古柏树的增减 情况并进行奖惩,这一制度沿袭至今、相习成风,造就了迄今保存最完好的古代人工栽植驿道古柏群。这对我国生 态文明建设的启示是( ) ①构建治理体系,完善执法程序 ②坚持为民执法,提高服务效能 ③弘扬法治精神,增进社会共识 ④创新监管方式,优化职能配置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答案】B 【详解】①:制定“交树交印”制度,每逢新官和旧官交接任,都要核查清点当地古柏树数量的增减情况并进行奖 惩,这启示我们应构建并完善治理体系,完善执法程序,提高治理效能,①正确。 ②:材料强调“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和“交树交印”制度对翠云廊的保护作用,主要体现的是严格执法,强化管 理职能,而不是提高服务效能,②不符合题意。 ③:发出“官民相禁剪伐”的禁令,制定“交树交印”制度,有利于通过弘扬法治精神,增进社会共识,动员人民 群众广泛参与到生态文明建设中来,提升生态文明建设的实效,③正确。 ④:材料没有涉及优化职能配置的问题,④不符合题意。 故本题选B。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和答案
2019 年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和答案单选题(共 30题,每题 2 分)1.()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
A .十八大B .十七大C .十七大四中全会 D.十八大四中全会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暂无2 .公开环境信息,以()。
A.提高环境监管效能 B .建立环境民主协商机制 C.解决环境资源低价问题 D.解决环境廉价问题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暂无3.生物量占全球植物的 90%以上的是()。
A .草地 B .森林 C.海洋 D.沙漠参考答案: B 答案解析:暂无4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A.社会文明 B .生态环境 C .生态文明D.可持续发展C 答案解析:暂无5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 .生态公正 B .经济发展 C.生态安全 D .新能源革命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暂无6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对于企事业单位要实行()。
A .经济发展优先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B .先污染后治理制度 C.放宽污染排放量标准制度 D.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参考答案: D 答案解析:暂无7 .将()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成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保护生态 B .治理环境C .保护环境 D.节约资源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暂无8.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种食物()。
A .有机食品 B.绿色食品 C.无公害食品 D .以上都是参考答案: A 答案解析:暂无9 .购买食物时,按绿色消费观念,人们最好采取购买()。
A.便捷的洋快餐 B .街头小摊的熟食 C .原材料视频回家自己.加工 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 C 答案解析:暂无10.()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和答案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继续教育试题和答案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
A.十八大 B.十七大 C.十七大四中全会 D.十八大四中全会我的答案: A 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2 .公开环境信息,以()。
A.提高环境监管效能 B.建立环境民主协商机制 C.解决环境资源低价问题 D.解决环境廉价问题我的答案: B 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3 .生物量占全球植物的90%以上的是()。
A.草地 B.森林 C.海洋 D.沙漠参考答案:B 答案解析:暂无4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律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A.社会文明 B.生态环境 C.生态文明D.可持续发展C 答案解析:暂无5 .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是? A.生态公正 B.经济发展 C.生态安全 D.新能源革命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6 .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中,对于企事业单位要实行()。
A.经济发展优先兼顾生态文明建设制度 B.先污染后治理制度 C.放宽污染排放量标准制度 D.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参考答案:D 答案解析:暂无7 .将()纳入政府的工作目标与成绩考核指标,各级政府和环保主管部门的环境决策行为、经济环境行为和环境管理部门的监管工作,听取群众意见。
A.保护生态 B.治理环境 C.保护环境 D.节约资源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8 .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种食物()。
A.有机食品 B.绿色食品 C.无公害食品 D.以上都是参考答案:A 答案解析:暂无9 .购买食物时,按绿色消费观念,人们最好采取购买()。
A.便捷的洋快餐 B.街头小摊的熟食 C.原材料视频回家自己加工 D.以上都不对参考答案:C 答案解析:暂无10 .()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题型分类练训练2史料实证类(史料类型)
亲爱的同学:这份试卷将再次记录你的自信、沉着、智慧和收获,我们一直投给你信任的目光……训练2 史料实证类(史料类型)一、文献史料1.《史记》记载:“自古受命帝王及继体守文之君,非独内德茂也,盖亦有外戚之助焉”,清代赵翼也说道:“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
”汉代此用人机制( )A.实现了对地方的直接控制B.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C.削弱了汉宗室贵族的势力D.使皇权受到外朝控制答案 C解析材料中“东汉多女主临朝,不得不用其父兄子弟以寄腹心”表明汉朝重用外戚,削弱了汉宗室的力量,故C项正确。
2.下表是汉代某一个阶段关于三个青铜器的铭文记述。
作为史料,这些铭文可以用来研究汉代( )A.官营手工业生产规模B.盐铁官营的实施状况C.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D.国家赋税的征收情况答案 C解析材料中的青铜器的铭文记载了生产时间、生产工匠、重量、价值等,反映了手工冶金的生产技艺高超,故C项正确。
3.(2018·九江质检)下表为不同史籍关于汉代察举制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是( )A.孝廉成为两汉时期选官的唯一标准B.增加选官的限制以保障贵族政治的稳定C.两汉到魏晋时期察举制度不断完善D.东汉末年选官实践与制度设计出现背离答案 D解析“少机警,有权数,而任侠放荡,不治行业”不符合孝廉的标准,可见与当初选官的标准有所背离,故D项正确。
)4.(2018·晋城月考)下面是不同史籍对汉代经济状况的记载。
由此可知,西汉时期(A.具备经济区域分工的基础B.实行与民休息的经济政策C.区域间长途贩运发展繁荣D.商品经济占据了主导地位答案 A解析由材料“山西饶材、竹……山东多鱼、盐……江南出楠、梓……”“陇、蜀之丹漆旄羽,荆、扬之皮革骨象,江南之楠梓竹箭……”可知西汉时期已经出现经济区域分工,故A 项正确。
5.(2018·淄博模考)针对“玄武门之变”这一史实,《旧唐书·高祖本纪》中写道:“六月庚申,秦王以皇太子建成与齐王元吉同谋害己,率兵诛之。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及环境保护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1 .〔〕是尊重自然、保护生态的强烈的精神信仰,是一种理性的、具有生态智慧的信念。
•A.生态精神•B.生态文明•C.生态和谐•D.生态文化••••••••4 .〔〕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
•A.十八大•B.十七大•C.十七大四中全会•D.十八大四中全会••••••••美丽中国,我是行动者•B.向污染宣战•C.同呼吸、共奋斗•D.向雾霾宣战•••••••••自给自足•C.奢华、浪费•••••••••••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反应式•D.资源—产品—污染排放••••••••••••D.以上都不是••••••••••••••••••••••••••••••••••••••••••••••••29 .〔〕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开展的客观规律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
•A.社会文明•B.生态环境•C.生态文明•D.可持续开展••••多项选择题〔共10题,每题 3分〕1 .现有根本公共效劳的围和标准的相关研究主要分为以下哪些项.•A.认为政府所有的工作都是公共效劳•B.认为公共产品与公共效劳是同义的不同表达•C.认为除经济调控、市场监管和社会管理之外的工作就是公共效劳•D.认为除了有形的公共产品之外的政府为民众提供的无形的消费效劳就是公共效劳2 .“三生共赢〞的三生指的是. •A.生产•B.生活•C.生命•D.生态••••••••••B.食物链型•C.景观模式型•D.立体模式型•••••••••••C.现代物流业•D.绿色公共管理效劳••••••••判断题〔共10题,每题 1分〕1 .所谓绿色商业是指企业在商品流通过程中充分表达环境保护意识、资源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意识,尽可能满足消费者的绿色需求,以科学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和开展的可持续性。
对错。
考前热点主题融会贯通训练(9) 回应时代的命题——生态文明建设(解析版)
考前热点主题融会贯通训练(九) 回应时代的命题——生态文明建设为什么考——价值引领·素养导向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与经济的迅速发展,人类越来越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我国对环境保护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并提出了一些治理环境的理念和观点,如“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等。
这些理论和观点与生物学科中生态环境的保护相关内容高度契合,近几年高考中以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农业为背景和切入点的试题已悄然出现,试题可结合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处理、生态恢复等方面进行考查。
怎么考——考点考法·权威预测一、单项选择题1.为了恢复某煤矿塌陷区湖泊的生态环境,当地环保部门五年前引进了一种外来植物(甲)。
跟踪调查发现,五年来,该塌陷区湖泊中甲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加,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调查甲的种群密度时,应在分布稠密的地方取样B.甲的引进不影响此湖泊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C.大量投放土著食草鱼类可有效地控制甲的蔓延D.甲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增大,导致种内竞争不断增强解析:选D调查甲的种群密度时,应在其分布的地方随机取样,A错误;甲引进后,甲的种群密度越来越大,土著食草鱼类和水草的种群密度逐年显著减小,已经影响了原有生态系统的食物链和食物网,B错误;因为甲的引进已经导致土著食草鱼类数量的减少,说明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捕食植物甲,投放土著食草鱼类不能控制甲的蔓延,C错误;甲引进后,种群密度越来越大,使种内竞争不断增强,D正确。
2.林业有害生物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林业生态建设,若不进行有效预防,会严重阻碍生态环境构建和林业发展。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及时调查与预测害虫种群密度可以尽可能避免虫灾发生B.利用捕食和寄生等种间关系可以避免有害生物过度繁衍C.化学防治使得害虫发生抗性突变,导致防治效果不持续D.混交林种植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利于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解析:选C及时调查与预测害虫种群密度可以将有害生物控制在相对较低的水平,能尽可能避免虫灾发生,A正确;可以利用捕食、种间竞争、寄生等种间关系对害虫进行生物防治,这样还能减少农药的使用,降低对环境的污染,B正确;突变并不是因为化学防治引发的,C错误;混交林种植可以增加物种多样性,营养结构复杂程度增加,有利于增强森林生态系统稳定性,D正确。
[推荐学习]【中考政治】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4】生态文明建设(含答案)
[推荐学习]【中考政治】专题讲解与练习【专题4】⽣态⽂明建设(含答案)2016年初中毕业班思想品德专题复习专题设计专题四——国家⽣态⽂明建设【主要内容】1.感受⼤⾃然2.关爱⼤⾃然3.保护⼤⾃然4.⼈⼝、资源、环境的严峻形势及要求5.可持续发展战略6.科学发展观【教材内容】⼋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课、⼗三课;九年级第三单元第⼋课。
【学习重点】1。
掌握知识结构。
2.分析出我国重视资源环境问题的意义。
3.说出我国在保护资源环境⽅⾯的措施。
4.从⾃⾝做起,为保护资源环境做贡献。
【主要理论观点】1.⼤⾃然是美丽的,鉴赏⾃然风景,要注意鉴赏的距离、⾓度、时间,还要发挥⼈们的想象⼒。
2.⼈类与⼤⾃然出现不和谐之⾳,要尊重⽣命,善待⾃然,美化⾃然。
3.我国已经建⽴了以宪法为基础,环境保护法为主体的环保法律体系。
4.⼈⼝膨胀、环境恶化、资源短缺是当今世界⾯临的三⼤问题。
5.⼈⼝问题给资源环境带来沉重压⼒,就业压⼒增⼤,影响经济增长的速度和规模,影响综合国⼒增强和⼈民⽣活的改善6.我国既是资源⼤国⼜是资源⼩国,资源相对短缺。
原因:对资源需求量增加,资源相对短缺;开发不合理、利⽤率低,浪费严重。
7.环境问题破坏⽣态平衡,威胁⼈类健康,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8.⽣态环境的基本状况:总体在恶化,局部在改善治理能⼒赶不上破坏速度,⽣态⾚字扩⼤。
9.我国⾯临严峻的⼈⼝、资源和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0.⼈⼝、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作⽤、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
11.我们必须坚持以⼈为本的全⾯、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计划⽣育的基本国策、坚持保护资源环境的基本国策。
12.我们青少年⾃觉履⾏保护环境的义务,树⽴可持续发展观念;积极向公众宣传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从⾝边⼩事做起,落实保护环境、节约资源的⾏动。
【热点链接】1. “六五”世界环境⽇,⼭东的主题为“向污染宣战,建美丽家园”。
2024届高考作文主题训练--------共筑生态长城,文明永续发展(含解析)
作文主题训练--------共筑生态长城,文明永续发展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1年3月,生活在西双版纳勐荞子保护区内的数头亚洲象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踏上北上的漫漫长路。
考虑到象群离开适宜栖息地后北移,一旦气温变冷或发生极端变化,可能遭遇危险,人们绞尽脑汁引导大象转身南下。
大象所到之处,人们都在尽力为它们让路。
为了诱导象群向南折返,前方人员还进行了柔性疏堵、投食引导。
直到2021年8月8日,这场历时近半年、历程一千多公里的大象奇幻旅程终于画上了句号。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材料,以“生态文明”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作。
鱼,象形;鲜,从鱼从羊,味道鲜美;渔,从鱼从水,捕鱼。
(据《说文解字》等)古有“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孟子·梁惠王上》)的训诫,今有“十年禁渔,保护修复长江生态”的计划(自2020年1月1日起施行)。
近年来,“小鱼治水”的环保新方式和绿色环保志愿活动悄然兴起。
所谓“小鱼治水”,就是在重要的水域内定期投放鱼苗,让它们以水中的水草、浮游生物及藻类为食,并辅以人工干预水生植物密度,从而净化水质、维系水域生态平衡,完善水体生态系统。
上述文字,从“鱼”而起,都关乎“鱼”,但又不止于“鱼”……你由此产生怎样的思考和联想?杂志社举行“你我的生态文明”主题征文活动,请你整理这些思考和联想,写成一篇文章,参与投稿。
要求:自选角度,自拟题目,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800字。
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中国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
为保护野生动物,云南15头大象在北上及返回的40天旅途中“消费”了680万;为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中国正式设立三江源、大熊猫、东北虎豹、海南热带雨林、武夷山等第一批国家公园,保护面积达23万平方公里,涵盖近30%的陆域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植物种类;为推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中国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加快规划建设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第一期装机容量约1亿千瓦的项目已于近期有序开工;等等,中国将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建设美丽中国。
高考政治 热点点拨(背景材料+考点链接+命题角度+专题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专题综述2012年11月,党的十八大从新的历史起点出发,做出“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从10个方面绘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十八大报告不仅在第一、第二、第三部分分别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成就、重要地位、重要目标,而且在第八部分用整整一部分的宏大篇幅,全面深刻论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各方面内容,从而完整描绘了今后相当长一个时期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宏伟蓝图。
我们要深入学习领会、认真贯彻落实,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一、重要性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布局是五位一体,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
”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相并列,形成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布局。
【核心考点】1、中国共产党执政2、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价值观、实践观3、又好又快科学发展、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命题视角】1、党的十八大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拓展为包括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这是总揽国内外大局、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一个新部署。
“四位一体”拓展为“五位一体”,体现了中国共产党()A. 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B. 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C. 坚持与时俱进,科学执政D. 肩负人民重托,行使国家权力答案:C.2、中共十八大报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论述如何体现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1)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就是指做事情要尊重物质运动的客观规律,从客观存在的事物出发,经过调查研究,找出事物本身固有的而不是臆造的规律性,以此作为我们行动的依据。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
2019国家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大计。
加大力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关键就是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首先就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加强党的领导。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生态环境保护之所以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最根本的就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已进入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的攻坚期,也到了有条件有能力解决生态环境突出问题的窗口期”这个关口,党中央科学判断形势,明确了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路线图和时间表,对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作出了全面部署。
各地区各部门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把政治责任体现在狠抓落实上,把担当精神体现到实际工作中。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就要发挥“关键少数”的带头作用。
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是本行政区域生态环境保护第一责任人,对本行政区域的生态环境质量负总责,要做到重要工作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过问、重要环节亲自协调、重要案件亲自督办,压实各级责任,层层抓落实。
各相关部门要履行生态环境保护职责,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分工协作、共同发力,汇聚起生态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担负起生态文明建设的政治责任,就要用好考核评价这根“指挥棒”。
“刑赏之本,在乎劝善而惩恶”。
只有对那些损害生态环境的领导干部真追责、敢追责、严追责,做到终身追责,制度才不会成为“稻草人”“纸老虎”“橡皮筋”。
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体系,把考核结果作为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和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才能形成正确导向。
第十九章 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 第一节 走向生态文明 强化训练
第十九章保障国家安全的资源、环境战略与行动第一节走向生态文明一、选择题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
我们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据此完成1~2题。
1.生态文明的具体体现是()A.人类半依附自然B.人类崇拜自然C.人与自然矛盾尖锐D.人与自然和谐共生2.下列人类活动中,符合“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理念的是()A.在丘陵、山地退耕还林B.全面关停重化工业C.毁林开荒、围湖造田D.在缺水地区增加地下水开采燃煤取暖是我国北方城市主要的取暖方式之一,但大量燃烧煤炭在带来温暖的同时,也带来一些环境问题,“清洁取暖”成为北方城市绿色发展的探索方向。
山东省海阳市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先行先试。
2019年5月,海阳市与某核电公司正式签约,共同推进核能供热项目。
2021年冬季,海阳市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
据此完成3~4题。
3.海阳市成为我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主要得益于海阳市()A.核能发展早、基础好B.经济发达,资金雄厚C.积极创新,政策支持D.人口众多,供暖需求旺盛4.核电厂与热力公司合作供暖,可以()A.降低民众取暖成本B.扩大热力公司供暖范围C.降低核电厂核废料处理成本D.提高核电厂发电技术黄河流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与经济带。
近年来,绿色发展已经成为黄河流域实现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努力方向。
下图分别为2010年、2018年黄河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域绿色发展水平空间分布图。
据此完成5~6题。
5.2010—2018年,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A.九个省级行政区域之间差距总体缩小B.山西省总体水平保持不变C.四川省与青海省均最低D.中下游省级行政区域高于上游省级行政区域6.未来黄河流域绿色发展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是()A.基础设施建设B.经济发展速度加快C.生态技术创新D.区域同步发展以人为本,合理布局生活垃圾收集点,并对垃圾分类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途径。
新高中地理高考热点04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热点04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一、单选题近年来﹐我国宁夏、贵州、云南等省区成功实施了生态移民工程,大大改善了移民的生产和生活条件。
完成下面小题。
1.实施生态移民考虑的首要因素是()A.人口密度B.交通运输C.环境承载力D.移民意愿2.生态移民工程的成功实施()①促进了迁入区的资源开发①缓解了迁出区人口老龄化程度①减轻了迁入区的就业压力①实现了迁出区人口的脱贫致富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3.为缓解塑料生产和消费带来的环境问题,以玉米、木材等为原料的生物塑料产业逐渐兴起。
2018年全球生物塑料的产量约200万吨,原料种植占用耕地约80万公顷。
生物塑料()A.用木材废料替代玉米为原料,少占耕地B.产品在运输和消费过程中实现了零污染C.生产区位向以石油为原料的塑料厂集聚D.有效消除二氧化碳排放,削弱温室效应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关于抓好“三农”领域重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全面小康的意见》强调持续抓好农业稳产保供和农民增收,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下图为“新三农”耕地相互联系关系链。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4.生产活动集约经营主要目的是()A.节约资源B.互通信息C.技术合作D.适应市场5.新农业与新农村在生态层面存在价值响应,主要表现在()①生态宜居①农业高产①绿色发展①农民增收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6.“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背景下“新三农”需要()A.优化农业种植结构B.扩大农业土地供给C.增加化肥农药使用D.拓宽粮食进口渠道云南元阳以水田为主的哈尼梯田(图1)和山西昔阳大寨旱地梯田(图2)是我国南北方山区人民可持续利用土地资源、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型代表。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7.两地均形成了坡面“上部林地+下部梯田”的空间结构,林地对梯田的主要生态保护功能是()①防止山洪对梯田的毁坏①为梯田提供养分①防止大风对梯田的毁坏①为梯田涵养水源A.①①B.①①C.①①D.①①8.与大寨梯田相比,哈尼梯田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独特性是()A.防止水土流失导致土层变薄B.防止水分流失加剧土地干旱化C.防止土壤侵蚀导致土壤养分流失D.防止有机质快速分解与淋溶加剧养分流失定西市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为暖温带半湿润一中温带半干旱区。
2019年最全考题及答案-生态文明建设及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下列关于生态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A.设计生态农业时应增加食物链中营养级的数量•B.生态农业的建立不能提高各营养级间能量的传递效率•C.生态农业可以实现自给自足,排除了人为干扰•D.生态农业是以高投入来获得农作物的高产出量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2 .面对我国严重的土壤污染,最切实有效的做法是()。
•A.提高公民意识•B.加强立法•C.完善环境司法、执法工作•D.加强宣传教育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3 .()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A.生态文明建设•B.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C.创新改革发展•D.生态环境安全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4 .国家关于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的做法不正确的是()。
•A.强化生态风险的预警和防控,妥善处置突发环境事件•B..加大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划定生态保护红线•C.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D.仅保障人民赖以生存发展的大气、水、土壤自然环境和条件不受威胁和破坏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5 .旅游中,下面哪种行为是不提倡的。
•A.爱护花草,不随意采摘•B.不惊扰动物•C.购买受保护和濒危的动植物当纪念品•D.不随意食用野生动物和采食野果、野菜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6 .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绿色消费观比传统消费观多了哪个观念•A.关心个人健康•B.关心经济利益•C.关心对环境的影响•D.关心对安全的危害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7 .生态环境问题,归根到底是()造成的。
•A.资源过度开发•B.粗放利用•C.奢侈消费•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未做答参考答案:D答案解析:暂无8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必须树立()的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相对完全版)
考试返回上一级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1 .()报告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的总布局,生态文明被提高到与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并列的高度。
∙A.十八大∙B.十七大∙C.十七大四中全会∙D.十八大四中全会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2 .()是解决环境问题不可替代的力量。
∙A.政府监督∙B.企业守法∙C.公众参与∙D.环保部门执法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3 .绿色消费,是一种以适度节制消费,避免或减少环境破坏,崇尚自然和保护生态等为特征的新型消费行为和过程。
绿色消费观比传统消费观多了哪个观念∙A.关心个人健康∙B.关心经济利益∙C.关心对环境的影响∙D.关心对安全的危害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4 .要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要充分运用()手段,完善资源环境价格机制,采取多种方式支持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项目。
∙A.创新化∙B.发展化∙C.市场化∙D.改革化我的答案:C参考答案:C答案解析:暂无5 .“生态文明是自然、人、社会价值的生态定位和选择”是以下面哪个视角在对生态文明进行界定?∙A.世界演化图景的视角∙B.价值论视角∙C.社会文明的研究视角∙D.文化形态的视角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6 .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指出,打好()时间紧、任务重、难度大,是一场大仗、硬仗、苦仗,必须()。
∙A.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强党的领导∙B.蓝天保卫战、加强党的领导∙C.生态建设发展、打赢蓝天保卫战∙D.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我的答案:D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7 .以下哪项不属于生态环境问题的特征?∙A.艰巨性∙B.人文性∙C.长期性∙D.复杂性我的答案:B参考答案:B答案解析:暂无8 .完全不含人工化学合成物的农药、肥料、生长调节素、催熟剂、家畜禽饲料添加剂的食品是下面哪种食物()。
∙A.有机食品∙B.绿色食品∙C.无公害食品∙D.以上都是我的答案:A参考答案:A答案解析:暂无9 .2018年,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把()写入宪法,实现了党的主张、国家意志、人民意愿的高度统一。
2019高考历史总复习增分优选练:现实热点练训练14生态文明建设
训练14 生态文明建设1.(2018·茂名二模)王祯《农书》卷十一:“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
盖江淮之间,地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濞没,妨于耕种。
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
……虽有水旱,皆可救御。
”材料反映了()A.开发围田有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B.开发围田是人地矛盾紧张的产物C.开发围田是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D.开发围田是政府推动的结果答案B解析开发围田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自然灾害频发(如水灾),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开发围田,增加农田面积,主要是因为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紧张,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其有力之家”可得民间自行开发,而政府的推动作用在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2.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
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A.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C.对工业文明的担忧D.对人类贪欲的遏制答案C解析生物进化论是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与材料保护环境,崇敬生命不符,故A项错误;对理性社会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但工业化生产带来了煤等能源的消耗和废水、浓烟等环境污染,故材料作者的主张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担忧,故C项正确;对人类的贪欲的遏制,体现不出作者强调自然整体性的主张,故D项错误。
3.(2018·临沂一模)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
”这一描述反映出()A.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B.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C.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D.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答案C解析1853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是真实的,并没有夸张和虚构,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工业文明的弊端,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要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弊端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故C项正确;材料的描述只是环境污染,而不是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故D项错误。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
2019年生态文明建设高考地理选择题真题解析导言:在2019年的高考地理科目中,生态文明建设成为了一个重要的考察点。
本文将对2019年高考地理科目中的生态文明建设选择题进行详细解析,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题目一:某地公园开展了一次“绿树环绕家园”的义务植树活动,实施面积为30hm²,每公顷种植树木200株,每株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为0.5 kg。
经过三年种植,三年期满后这片公园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将为多少千克?A. 15B. 30C. 300D. 450解析:本题是一个涉及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计算题,解答时应注意单位换算。
首先,面积是以公顷为单位给出的,要将其转换为平方米,即30hm² × 10000m²/hm² = 300000m²。
然后,考虑每公顷种植树木200株,那么30hm²共种植树木200株/公顷 × 30公顷 = 6000株。
再考虑每株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为0.5 kg,那么三年期满后,公园每年吸收的二氧化碳量为6000株 × 0.5 kg/株 = 3000 kg。
最后,要将答案转换为千克,即3000 kg = 3千克。
因此,正确答案为C选项。
题目二:中国社会科学院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信奉伊斯兰教、佛教、道教的人数从1982年的1.25亿人增加到2010年的2.24亿人,年均增长率为:A. 1.9%B. 2.2%C. 3.9%D. 5.9%解析:本题考察的是对于给定数据的计算和分析。
根据题目,我们可以计算出从1982年到2010年的年均增长人数为(2.24亿 - 1.25亿) / (2010年- 1982年) = 9900万人。
然后,我们需要计算年均增长率。
年均增长率可以通过年均增长人数除以初始值再乘以100%来计算,即(9900万人 / 1.25亿人) × 100% = 7.9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训练14 生态文明建设
1.(2018·茂名二模)王祯《农书》卷十一:“围田,筑土作围以绕田也。
盖江淮之间,地多薮泽,或濒水不时濞没,妨于耕种。
其有力之家,度视地形,筑土作堤,环而不断,内容顷亩千百,皆为稼地。
……虽有水旱,皆可救御。
”材料反映了( )
A.开发围田有助于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
B.开发围田是人地矛盾紧张的产物
C.开发围田是当时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
D.开发围田是政府推动的结果
答案 B
解析开发围田会导致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使自然灾害频发(如水灾),故A项错误;据材料可得开发围田,增加农田面积,主要是因为人口激增,人地矛盾紧张,故B项正确;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的主要模式,C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C项错误;据材料“其有力之家”可得民间自行开发,而政府的推动作用在材料未体现,故D项错误。
2.19世纪中期,美国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提出了崇敬生命、保护荒野、强调自然的整体性和相互联系等主张。
在当时,这些主张的提出主要出于( )
A.对生物进化论的支持
B.对理性社会的追求
C.对工业文明的担忧
D.对人类贪欲的遏制
答案 C
解析生物进化论是指自然选择,适者生存,与材料保护环境,崇敬生命不符,故A项错误;对理性社会的追求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主张,故B项错误;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完成,但工业化生产带来了煤等能源的消耗和废水、浓烟等环境污染,故材料作者的主张是对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的担忧,故C项正确;对人类的贪欲的遏制,体现不出作者强调自然整体性的主张,故D项错误。
3.(2018·临沂一模)1853年,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烟雾从烟囱管帽降下,形成浅黑色的毛毛雨,中间带着煤灰烟尘,像成形的雪花那么大……让人觉得太阳已经死去。
”这一描述反映出( )
A.其文学作品具有夸张性和虚构性
B.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
C.工业化中环境法制建设亟待加强
D.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
答案 C
解析1853年,英国工业革命已经完成,工业革命在带来巨大生产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污染,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在《荒凉山庄》的开篇描述伦敦的雾是真实的,并没有夸张和虚构,故A项错误;材料说的是工业文明的弊端,农业文明下粗放型的生产经营方式不合题意,故B项错误;要解决工业化带来的弊端需要加强法制建设,故C项正确;材料的描述只是环境污染,而不是科技发明与环境污染的对抗与冲突,故D项错误。
4.(2018·全国卷高考临考冲刺押题卷)“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
”斯塔夫里阿诺斯的论述( )
A.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
B.证明城市生活方式被普遍欢迎
C.认为粮食问题阻碍城市化进程
D.指出世界城市化取得同步发展
答案 A
解析据材料“巨大的新的城市人口因为能从世界各地获得粮食而得到供养。
技术和医学上的进步有可能消除以前曾大批害死城市居民的瘟疫,甚至有可能使城市生活变得较可忍受、较合意……世界各地的城市以极快的速度发展”说明工业革命推动城市化发展,故A项正确。
5.(2018·江西高三调研)到1942年,美国先后有200多万青年在民间资源保护机构中工作过,他们开辟了740多万英亩国有林区和大量国有公园,效果明显。
这些青年平均每人每期劳动9个月,月工资中绝大部分成为赡家费。
罗斯福政府的这一举措主要效果在于( ) A.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合格兵源
B.成为解决失业民众就业的核心途径
C.是美国环境明显好于他国的根本原因
D.提高了政府的救济面和社会购买力
答案 D
解析通过以工代赈,一方面解决了部分工人的就业问题,扩大了政府救济,另一方面也使得这些工人获得一定的收入,可以用来购买产品,提高了社会购买力,故D项正确。
6.“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已触动许多人的切身利益。
无论富国还是穷国,全球化提供了巨大机遇、潜力与可能,但也产生了人类必须面对的新挑战与新威胁。
对大多数人来说教育、就业、收入、健康、文化、环境等事关人类切身的问题都变得更不确定与不安全。
”由此说明经济全球化( )
A.违背了各国人民共同意愿
B.发达国家资本新一轮扩张
C.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
D.经济全球化引发世界恐慌
答案 C
解析据材料可知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与威胁,说明并没有违背各国人民共同意愿,故A项错误;经济全球化的实质是发达国家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资本扩张,与材料的内容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与威胁不符,故B项错误;全球化提供了巨大的机遇,也产生了新的挑战与威胁,表明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故C 项正确;全球化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没有引发世界恐慌,故D项错误。
7.(2018·全国Ⅰ卷高考考前模拟预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70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将上海附近水源取样,送回英国请专家检验,结果包括苏州河在内的12个取水点的水质,都明显优于同时期的泰晤士河。
20世纪初开始,上海人口逐年激增,苏州河的水质污染也日益严重。
1925年,以苏州河为水源地的上海闸北水厂被迫关闭。
地方政府多次组织疏通河道,以提高苏州河的自净能力。
一些商业团体设立了专门的治理组织——吴淞江水利协会,积极配合官厅疏浚苏州河。
但因经费等原因,河道疏通工作时断时续,进度缓慢。
1924~1926年,上海先后建造了三个污水处理厂,处理生活污水,对工业污水的随意排放也做出过个别处罚。
但是,直到1949年上海解放,上海都没有管理和控制污水排放的专门机构,再加上上海政府与租界各自为政,苏州河的污水治理并没有明显的效果。
——《近代以来苏州河的污染与治理》
材料二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泰晤士河及其支流沿岸工厂林立。
19世纪中期,泰晤士河开始散发令人难以忍受的臭气。
面对泰晤士河环境的不断恶化,伦敦市政府进行了生活污水排放系统的修建。
英国国家社会科学促进会、皇家艺术协会等民间组织多次讨论河流治理问题,督促政府对河流污染进行干预。
1876年,英国议会正式通过《河流防污法》,明确禁止把废弃物和未经处理的工业废水直接排放到河流中。
但是地方政府对国家的过度干预表示不满,部分工厂主也强烈反对,民众虽然希望改善环境,但因为担心河流治理会导致政府增税,对河流治理的态度犹豫。
因此,泰晤士河的环境并没有得到改善。
——摘编自《试论19世纪中后期英国河流治理问题》(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造成19世纪70年代苏州河与泰晤士河水质差异的原因,概括近代苏州河和泰晤士河污染治理的共同特点。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苏州河和泰晤士河污染治理效果不佳的原因。
答案(1)原因:苏州河水质较好——中国的工业基础薄弱,近代民族工业刚刚起步;外国资本主义对华经济侵略以商品输出为主,在华的外资工厂数量也很少;上海的城市人口尚未激增。
泰晤士河水质较差——工业革命后,英国近代工业迅猛发展,对河流构成污染;工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进程,城市规模扩大,人口增加,生活污水加剧河流污染。
特点:政府主导,民众和民间组织积极参与;重点治理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排放;治理效果有限。
(2)原因:苏州河——政府不够重视;经费不足;政府无法统一规划;周边战乱不断。
泰晤士河——自由主义盛行,反对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工业资产阶级反对;民众经济能力有限,对河流治理存在担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