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7 动态表的查找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动态查找表

数据结构-动态查找表

数据结构-动态查找表⼀、动态查找的概念:动态查找表:表结构在查找过程中动态⽣成。

要求:对于给定值key, 若表中存在其关键字等于key的记录,则查找成功返回(或者删除之);否则插⼊关键字等于key 的记录。

⼆、动态查找表1. 1. ⼆叉排序树的定义⼆叉排序树的定义(Binary Sort Tree或Binary Search Tree):⼆叉排序树或者是⼀棵空树,或者是满⾜下列性质的⼆叉树:(1)若左⼦树不为空,则左⼦树上的所有结点的值(关键字)都⼩于根节点的值;(2)若右⼦树不为空,则右⼦树上的所有结点的值(关键字)都⼤于根节点的值;(3)左、右⼦树都分别为⼆叉排序树。

如下图15-1所⽰,该图中的树就是⼀棵⼆叉排序树。

任何⼀个⾮叶⼦结点的左⼦树上的结点值都⼩于根结点,右⼦树上的结点值都⼤于根结点的值。

图1中,⼆叉树的结点值中序遍历的结果为:3,12,24,37,45,53,61,78,90,100。

结论:若按中序遍历⼀棵⼆叉排序树,所得到的结点序列是⼀个递增序列。

1. 1. ⼆叉排序树(BST树)的查找思想BST树的查找思想:(1)⾸先将给定的K值与⼆叉排序树的根节点的关键字进⾏⽐较:若相等,则查找成功;(2)若给定的K值⼩于BST树的根节点的关键字:继续在该节点的左⼦树上进⾏查找;(3)若给定的K值⼤于BST树的根节点的关键字:继续在该节点的右⼦树上进⾏查找。

1. 2. ⼆叉排序树总结(1)查找过程与顺序结构有序表中的折半查找相似,查找效率⾼;(2)中序遍历此⼆叉树,将会得到⼀个关键字的有序序列(即实现了排序运算);(3)如果查找不成功,能够⽅便地将被查元素插⼊到⼆叉树的叶⼦结点上,⽽且插⼊或删除时只需修改指针⽽不需移动元素。

三、红⿊树1. 1. 红⿊树的定义红⿊树(Red Black Tree)是⼀种⾃平衡⼆叉查找树,是在计算机科学中⽤到的⼀种数据结构,典型的⽤途是实现关联数组。

它是在1972年由Rudolf Bayer发明的,当时被称为平衡⼆叉B树(symmetric binary B-trees)。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动态查找表教材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动态查找表教材

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动态查找表教材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基础课程,它研究各种数据的组织方式和存储结构,以及对这些数据进行操作和处理的算法。

在数据结构的学习过程中,动态查找表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本文将探讨数据结构课程设计中动态查找表教材的重要性和设计方法。

一、动态查找表的概念和应用动态查找表是指在查找过程中,数据结构可以根据需要动态地插入、删除和修改数据的表。

它在实际应用中非常广泛,比如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结构、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查找等。

因此,学习和理解动态查找表的概念和应用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二、动态查找表教材的设计原则在设计动态查找表教材时,应该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 理论与实践结合:教材应该既包含理论知识,又注重实践操作。

学生通过实际编写代码来实现动态查找表的功能,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2. 渐进式教学:教材应该从浅入深,逐步引导学生学习。

首先介绍基本概念和操作,然后逐渐引入更复杂的应用场景和算法。

这样能够帮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基础,为进一步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 实例和案例分析:教材中应该包含大量的实例和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实例来说明动态查找表的应用和实现方法。

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4. 引导思考和创新:教材应该引导学生思考和创新,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想法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动态查找表教材的设计内容在设计动态查找表教材的内容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动态查找表的基本概念和操作:介绍动态查找表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通过实例和图示来说明这些操作的具体实现方法。

2. 常用的动态查找表结构:介绍常用的动态查找表结构,如二叉查找树、平衡二叉查找树、B树等。

对每种结构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结构定义、插入和删除操作的实现方法等。

3. 动态查找表的应用:介绍动态查找表在实际应用中的具体应用场景,如数据库系统中的索引结构、搜索引擎中的关键词查找等。

最新静态查找表动态查找表哈希查找表

最新静态查找表动态查找表哈希查找表
数组 ST.elem 如下图所示有序 数组 ST.elem :递增序
ST.elem[i]. Key <= ST.elem[i+1]. Key; i= 1, 2 ,…n-1 查找范围 :low(低下标)= 1;
high(高下标)= 7 (初始时为最大下标 n ); 比较对象:中点元素,其下标地址为
mid = (low+high)/ 2 =4
二分法思想: (1)用给定的k与有序表的中间位置mid上的结 点的关键字比较,若相等,查完 (2)若r[mid].key < k,则在左子表中继续进行 二分查找;若(r[mid].key > k),则执行(3 ) (3)在右子表中继续进行二分查找。
有序表的查找
查找 key = 9 的结点所在的数组元素的下标地址。
有序表的查找
mid= 4
4 8 9 10 11 13 19
0 1 23
low=1
4 5 67
high=7
mid= 4
4 8 9 10 11 13 19 20
0 1 23
low=1
4 5 678
high=8
有序表的查找
性能分析
1、最坏情况分析:
定理:在最坏情况下,二分查找法的查找有序表的最大的比较次数为
<
5 <> 45
>
7 <> 6
8
<>
78
有序表的查找
性能分析
2、平均情况分析(在成功查找的情况下):设每个 结点的查找概率相同 都为1/n。为了简单起见,设结点个数为 n = 2t -1 (t = 1,2,3 …… )。 ∴ 经过 1 次比较确定的结点个数为 1 = 20 个 ,红色标识的结点。 经过 2 次比较确定的结点个数为 2 = 21 个 ,绿色标识的结点。 经过 3 次比较确定的结点个数为 4 = 22 个 ,灰色标识的结点。

动态查找表实验报告

动态查找表实验报告

动态查找表实验报告篇一:动态查找表实验报告动态查找表实验报告一.1 、实验概要实验项目名称: 抽象数据类型的实现实验项目性质: 设计性实验所属课程名称: 数据结构实验计划学时: 62、实验目的对某个具体的抽象数据类型,运用课程所学的知识和方法,设计合理的数据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实现该抽象数据类型的全部基本操作。

通过本设计性实验,检验所学知识和能力,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进而达到熟练地运用本课程中的基础知识及技术的目的。

实验要求如下:1.参加实验的学生应首先了解设计的任务,然后根据自己的基础和能力从中选择一题。

一般来说,选择题目应以在规定的时间内能完成,并能得到应有的锻炼为原则。

若学生对教材以外的相关题目较感兴趣,希望选作实验的题目时,应征得指导教师的认可,并写出明确的抽象数据类型定义及说明。

2. 实验前要作好充分准备,包括:理解实验要求,掌握辅助工具的使用,了解该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及意义,以及其基本操作的算法并设计合理的存储结构。

3. 实验时严肃认真,要严格按照要求独立进行设计,不能随意更改。

注意观察并记录各种错误现象,纠正错误,使程序满足预定的要求,实验记录应作为实验报告的一部分。

4. 实验后要及时总结,写出实验报告,并附所打印的问题解答、程序清单,所输入的数据及相应的运行结果。

所用软件环境或工具:DEV-C++5可视化编程环境.3.动态查找表的抽象数据类型ADT DynamicSearchTable {数据对象D:D是具有相同特性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每个数据元素含有类型相同的关键字,可唯一标识数据元素。

数据关系R:数据元素同属一个集合。

基本操作P:InitDSTable(&DT);操作结果:构造一个空的动态查找表DT。

DestroyDSTable(&DT);初始条件:动态查找表DT存在;操作结果:销毁动态查找表DT。

SearchDSTable(DT, key);初始条件:动态查找表DT存在,key为和关键字类型相同的给定值;操作结果:若DT中存在其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则函数值为该元素的值或在表中的位置,否则为“空”。

数据结构——第五章查找:01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

数据结构——第五章查找:01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

数据结构——第五章查找:01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1.查找表可分为两类:(1)静态查找表:仅做查询和检索操作的查找表。

(2)动态查找表:在查询之后,还需要将查询结果为不在查找表中的数据元素插⼊到查找表中;或者,从查找表中删除其查询结果为在查找表中的数据元素。

2.查找的⽅法取决于查找表的结构:由于查找表中的数据元素之间不存在明显的组织规律,因此不便于查找。

为了提⾼查找效率,需要在查找表中的元素之间⼈为地附加某种确定的关系,⽤另外⼀种结构来表⽰查找表。

3.顺序查找表:以顺序表或线性链表表⽰静态查找表,假设数组0号单元留空。

算法如下:int location(SqList L, ElemType &elem){ i = 1; p = L.elem; while (i <= L.length && *(p++)!= e) { i++; } if (i <= L.length) { return i; } else { return 0; }}此算法每次循环都要判断数组下标是否越界,改进⽅法:加⼊哨兵,将⽬标值赋给数组下标为0的元素,并从后向前查找。

改进后算法如下:int Search_Seq(SSTable ST, KeyType kval) //在顺序表ST中顺序查找其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

若找到,则函数值为该元素在表中的位置,否则为0。

{ ST.elem[0].key = kval; //设置哨兵 for (i = ST.length; ST.elem[i].key != kval; i--) //从后往前找,找不到则返回0 { } return 0;}4.顺序表查找的平均查找长度为:(n+1)/2。

5.上述顺序查找表的查找算法简单,但平均查找长度较⼤,不适⽤于表长较⼤的查找表。

若以有序表表⽰静态查找表,则查找过程可以基于折半进⾏。

算法如下:int Search_Bin(SSTable ST, KeyType kval){ low = 1; high = ST.length; //置区间初值 while (low <= high) { mid = (low + high) / 2; if (kval == ST.elem[mid].key) { return mid; //找到待查元素 } else if (kval < ST.elem[mid].key) { high = mid - 1; //继续在前半区间查找 } else { low = mid + 1; //继续在后半区间查找 } } return 0; //顺序表中不存在待查元素} //表长为n的折半查找的判定树的深度和含有n个结点的完全⼆叉树的深度相同6.⼏种查找表的时间复杂度:(1)从查找性能看,最好情况能达到O(logn),此时要求表有序;(2)从插⼊和删除性能看,最好情况能达到O(1),此时要求存储结构是链表。

计算机网络实验7-bnu

计算机网络实验7-bnu

实验七动态路由配置
实验要求
⏹本实验以cisco2621为例,为了简化配置,我们全部采用快速以太网口
⏹复习Cisco2600系列路由器配置的基本方法,包括:
⏹给路由器命名
⏹设置路由器密码
⏹设置接口地址
⏹验证设备间的连通性并分析连通的结果
⏹学会动态路由协议Rip的配置方法
所用软件:Boson NetSim for CCNP
实验的大致步骤
⏹验证Boson NetSim for CCNP软件是否已经正确安装,如果没有,请安装
⏹打开Boson NetSim for CCNP软件,使用File-New netmap命令打开Boson Net Designer
⏹用2个2621路由器和2台PC机构成右边的拓扑结构,两个路由器都用fe0/1接口
相连,保存该拓扑。

拓扑图如下
在Boson NetSim for CCNP中打开前面设计的拓扑结构,完成以下配置。

其中对于pc机使用kinipcfg命令进行设置,对路由器1进行如下的配置
对路由器2进行如下的配置
分析并验证当前两台PC机之间,PC机路由器接口之间的连通情况在pc1中进行的测试为
结果发现:pc1只能和路由器1连通,不能与路由器二的连通,也不能与pc2连通
⏹在路由器R1,R2上执行以下命令:
⏹过一段时间以后,用show ip route查看当前的路由表,如r1的路由表结果如下,证
明动态路由已经发挥作用:
⏹分析并验证当前各pc机之间的连通情况,并理解配置的作用
结果如下了
结论:对路由器进行了设置之后,两个路由器之间连通了,并且它们之间的pc机也是连通的。

动态查找表的几种查找方法

动态查找表的几种查找方法

动态查找表的几种查找方法动态查找表是计算机科学中常用的数据结构,用于在大量数据中高效地查找目标值。

动态查找表的查找方法有多种,包括线性查找、二分查找、哈希查找和二叉查找树等。

本文将对这几种查找方法进行详细介绍。

一、线性查找线性查找是最简单的查找方法之一,它逐个比较待查找元素和数据集中的每个元素,直到找到目标值或遍历完整个数据集。

线性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n),其中n为数据集的大小。

二、二分查找二分查找是一种高效的查找方法,前提是数据集必须是有序的。

它通过将数据集分成两部分,并与目标值进行比较,从而确定目标值在哪一部分中,然后在该部分中继续进行二分查找。

二分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log n),其中n为数据集的大小。

三、哈希查找哈希查找是一种基于哈希表的查找方法,它通过将目标值经过哈希函数转换成一个索引,然后在哈希表中查找该索引对应的值。

哈希查找的时间复杂度为O(1),即常数时间。

然而,哈希查找的效率受到哈希函数和哈希冲突的影响,如果存在大量的哈希冲突,查找效率会降低。

四、二叉查找树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简称BST)是一种基于二叉树的查找方法。

它具有以下特点:对于二叉查找树中的任意节点,其左子树中的所有节点值都小于它的值,右子树中的所有节点值都大于它的值。

通过比较目标值和当前节点的值,可以确定目标值在左子树还是右子树中,从而实现查找操作。

二叉查找树的平均时间复杂度为O(log n),其中n为二叉查找树中节点的个数。

以上是动态查找表的几种常见的查找方法,每种方法都有其适用的场景和优劣势。

在选择查找方法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需求和数据特点来进行选择。

如果数据集较小且无序,线性查找可能是一种较好的选择;如果数据集有序,二分查找是一种高效的方法;如果对查找速度要求很高,可以考虑使用哈希查找;如果需要频繁进行插入和删除操作,并且希望保持数据有序,可以选择二叉查找树。

除了以上介绍的几种查找方法,还有其他一些常见的动态查找表,如平衡二叉树、红黑树、B树等。

动态查找表

动态查找表

C Q QL SL S
PR q s f p S C F q CL QL Q SL PR q s F
PR
二叉排序树查找性能的分析
对于每一棵特定的二叉排序树, 对于每一棵特定的二叉排序树,均可按照 显然, 平均查找长度的定义来求它的 ASL 值,显然, 由值相同的 n 个关键字,构造所得的不同形态 个关键字, 度的值不同, 的各棵二叉排序树的平均查找长 度的值不同, 甚至可能差别很大。 甚至可能差别很大。
二叉排序树的查找算法
若二叉排序树为空,则查找不成功; 若二叉排序树为空,则查找不成功; 否则 1)若给定值等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则查 )若给定值等于根结点的关键字, 找成功; 找成功; 2)若给定值小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则继 )若给定值小于根结点的关键字, 续在左子树上进行查找; 续在左子树上进行查找; 3)若给定值大于根结点的关键字,则继 )若给定值大于根结点的关键字, 续在右子树上进行查找。 续在右子树上进行查找。
左子树中继续查找
else return SearchBST (T->rchild, kval, T, p );
// 在右子树中继续查找
} // SearchBST
二叉排序树的插入算法
• 根据动态查找表的定义,“插入”操作在 根据动态查找表的定义, 插入” 查找不成功时才进行; 查找不成功时才进行 • 若二叉排序树为空树,则新插入的结点为 若二叉排序树为空树, 新的根结点;否则, 新的根结点;否则,新插入的结点必为一 个新的叶子结点, 个新的叶子结点,其插入位置由查找过程 得到。 得到。
63
63 90 70 90 55
63 90 70 63 90 55 98 42 67 70 83 67 90 55

动态查询表课程设计

动态查询表课程设计

动态查询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动态查询表的概念和作用,掌握其基本结构。

2. 学会运用数据库知识进行动态查询表的构建与操作。

3. 了解动态查询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培养跨学科思维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操作数据库软件进行动态查询表的创建和修改。

2. 提高学生分析数据、提取信息的能力,能根据需求设计合适的查询条件。

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学会在小组合作中共同完成动态查询表的构建。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激发其主动学习和探索精神。

2. 培养学生严谨、认真的学习态度,对待数据操作要有高度的责任心。

3. 增强学生的数据保护意识,尊重个人隐私,养成良好的信息素养。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信息技术学科,旨在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能力和数据库操作技能。

学生特点:本课程针对初中生,他们对信息技术有一定的基础,好奇心强,喜欢探索新知识,但需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以实践操作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问题解决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每位学生都能达到课程目标。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依据。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围绕动态查询表的设计与操作展开,依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 动态查询表基础- 理解动态查询表的概念、作用及其在实际应用场景的重要性。

- 学习数据库基础知识,掌握查询表的基本结构。

- 教材章节:第三章“数据库的基本操作”,第五节“查询表的创建与修改”。

2. 动态查询表操作- 学习运用数据库软件进行动态查询表的创建、修改和查询操作。

- 掌握查询条件的设计,根据需求提取有效信息。

- 教材章节:第四章“查询与统计”,第一节“查询的基本操作”,第二节“高级查询”。

3. 动态查询表应用- 了解动态查询表在不同领域的应用案例,如学校成绩管理、图书馆管理等。

数据结构动态查找表实验报告

数据结构动态查找表实验报告
{
BiTree rc;
rc=(*p)->rchild;
(*p)->rchild=rc->lchild;
rc->lchild=*p;
*p=rc;
}
//二叉平衡树的插入
Status InsertAVL(BiTree *DT,ElemType e,Status *taller)
{
if(!(*DT))
{
*DT=(BiTree)malloc(sizeof(BiTNode));
printf("请输入该学生的学号、姓名、性别、年龄:\n");
scanf("%d %s %s %d",&array[i].key,array[i].name,array[i].sex,&array[i].age);
}
}
//查找表中是否有关键字等于key的记录
Status SearchDSTable(BiTree DT,KeyType key,BiTree f,BiTree *p)
*taller=FALSE;
break;
case EH:
(*DT)->bf=RH;
*taller=FALSE;
break;
case RH:
RightBalance(DT);
*taller=FALSE;
break;
}
}
}
}
return(1);
}
//左平衡函数
void LeftBalance(BiTree *DT)
}*BiTree,BiTNode;
//构造一个只含根节点的动态表
Status InitDSTable(BiTree *DT);

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

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

静态查找表和动态查找表静态查找表:1.顺序查找表:从线性表⼀端开始扫描,将扫到的关键字与给定值⽐较,相同则查找成功2.有序表查找:若线性表有序,则可以折半查找。

折半查找升级版为插值查找,及不取1/2处。

斐波那契查找,也是折半查找的变种3.索引顺序表查找:效率介于1)2)之间。

⼜称分块查找。

块与块之间有序,块内⽆序。

实际进⾏两次查找,第⼀次折半查找,第⼆次顺序查找动态查找表:相⽐于静态查找表,查找过程中会修改元素1.构造查找树: ⼆叉查找树: 1)若任意节点的左⼦树不空,则左⼦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2)若任意节点的右⼦树不空,则右⼦树上所有结点的值均⼤于它的根结点的值; 3)任意节点的左、右⼦树也分别为⼆叉查找树。

4)没有键值相等的结点 23树:⼆叉查找树的升级版:往三结点插⼊元素需要将三节点裂成⼆结点 红⿊树:是23树的简化版,红链链接3node⿊链链接2node,查找⽅法同⼀般⼆叉查找树 b树:堆23树的进⼀步升级 m阶B树的定义如下: 1. 根节点⾄少包括两个孩⼦; 2. 树中每个节点最多含有m个孩⼦(m>=2); 3. 除根节点和叶节点外,其他每个节点⾄少有ceil(m/2)个孩⼦(ceil()为向上取整); 4. 所有叶⼦节点都位于同⼀层; 5. 每个⾮叶节点包括n个关键字信息,其中ceil(m/2)-1<=n<=m-1。

b+树:与b树相⽐主要区别在于只有叶结点存放信息,⾮叶结点只起索引作⽤。

所有的叶⼦结点和相连的节点使⽤链表相连,便于区间查找和遍历 B+ 树的优点在于: 1.由于B+树在内部节点上不好含数据信息,因此在内存页中能够存放更多的key。

数据存放的更加紧密,具有更好的空间局部性。

因此访问叶⼦⼏点上关联的数据也具有更好的缓存命中率。

2.B+树的叶⼦结点都是相链的,因此对整棵树的遍历只需要⼀次线性遍历叶⼦结点即可。

⽽且由于数据顺序排列并且相连,所以便于区间查找和搜索。

生物高考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7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Word版含解析

生物高考高三生物基础实验(人教版(下)):实验7 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数量的动态变化 Word版含解析

——影响酵母菌增长的环境因素,酵母菌计数的操作过程前情提要:关键词:酵母菌计数难度系数:★★★★重要程度:★★★基础回顾:考点一、实验原理(1)用液体培养基培养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受培养液的成分、空间、pH、温度等因素的影响。

(2)在理想的无限环境中,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J”型曲线;在有限的环境下,酵母菌种群的增长呈“S”型曲线。

考点二、实验流程技能方法:1.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酵母菌,应遵循“数上线不数下线,数左线不数右线”的原则计数。

2.从试管中吸出培养液进行计数前,需将试管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小误差。

3.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4.溶液要进行定量稀释。

5.培养和记录过程要尊重事实,不能主观臆造。

6.结果记录最好用记录表,如下:【注意事项】(1)我们测定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是在恒定容积的培养基中测定的,与自然界中的种群数量变化有差异。

(2)在进行酵母菌计数时,由于酵母菌是单细胞生物,因此必须在显微镜下计数,且我们不能准确计数,只能估算。

(3)在显微镜计数时,对于压在小方格界线上的,应只计数相邻两边及其顶角的酵母菌。

(4)从试管中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前,要轻轻振荡试管几次,目的是使培养液中的酵母菌均匀分布,减少误差。

(5)每天计数酵母菌数量的时间要固定。

【课堂巩固】1.关于“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变化”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先向计数室内滴加培养液,然后再将盖玻片放在计数室上B.吸取培养液进行计数时应该从培养瓶的底部进行取样C.为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再计数D.计数时应统计小格中所有的酵母菌,包括各条边界线上的酵母菌【答案】C2.下列关于“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实验的相关操作,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培养酵母菌时,无须去除培养液中的溶解氧B.在实验后应该对计数板进行认真擦洗C.为了方便酵母菌计数,培养后期的培养液应先稀释后再计数D.使用血细胞计数板时,先放置盖玻片,然后使培养液从边缘处自行渗入计数室【答案】B【解析】血细胞计数板在使用后不能进行过度擦拭,否则会造成计数板的磨损,造成今后的计数不准确,应该用蒸馏水冲洗后,再用酒精棉球擦洗即可,B错误。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Flash动态演示实验 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高中生物人教版必修一课件:Flash动态演示实验 7 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4.(2013·海南高考)关于叶绿素提取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菠菜绿叶可被用作叶绿素提取的材料 B.加入少许CaCO3能避免叶绿素被破坏 C.用乙醇提取的叶绿体色素中无胡萝卜素 D.研磨时加入石英砂可使叶片研磨更充分
【解析】选C。本题考查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A项,新鲜 菠菜绿叶含大量的色素,是提取色素的良好材料,故正确。B项,加入 CaCO3的目的是防止研磨中色素被破坏,故正确。C项,叶绿体中的色 素有叶绿素a、叶绿素b、胡萝卜素、叶黄素,故错误。D项,研磨时 加石英砂的目的是使研磨更充分,故正确。
3.(2013·江苏高考)关于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操作,正 确的是 ( ) A.使用定性滤纸过滤研磨液 B.将干燥处理过的定性滤纸条用于层析 C.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紧接着重复划线2~3次 D.研磨叶片时,用体积分数为70%的乙醇溶解色素
【解析】选B。本题考查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A项中,过滤 研磨液使用的是单层尼龙布,故错误。B项中,层析时使用的是干燥处 理过的定性滤纸条,故正确。C项中,在划出一条滤液细线后待滤液干 燥后再重复划线1~2次,故错误。D项中,研磨叶片时,用无水乙醇或 体积分数为95提取和分离
下列用鲜菠菜进行色素提取、分离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应该在研磨叶片后立即加入CaCO3,防止酸破坏叶绿素 B.即使菜叶剪碎不够充分,也可以提取出4种光合作用色素 C.为获得10 mL提取液,研磨时一次性加入10 mL乙醇研磨效果最好 D.层析完毕后应迅速记录结果,否则叶绿素条带会很快随溶剂挥发 消失
2.(2015·江苏高考)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 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下图为滤纸层 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条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多选)

【2017年整理】实验7聚合物的热重分析(TGA)

【2017年整理】实验7聚合物的热重分析(TGA)

实验7 聚合物的热重分析(TGA)热重分析(TGA)是以恒定速度加热试样,同时连续地测定试样失重的一种动态方法。

此外,也可在恒定温度下,将失重作为时间的函数进行测定。

应用TGA可以研究各种气氛下高聚物的热稳定性和热分解作用,测定水分、挥发物和残渣,增塑剂的挥发性,水解和吸湿性,吸附和解吸,气化速度和气化热;升华速度和升华热,氧化降解,缩聚高聚物的固化程度,有填料的高聚物或掺和物的组成,它还可以研究固相反应。

因为高聚物的热谱图具有一定的特征性,它也可作为鉴定之用。

1. 实验目的(1)了解热重分析法在高分子领域的应用。

(2)掌握热重分析仪的工作原理及其操作方法,学会用热重分析法测定聚合物的热分解温度Td。

2. 实验原理热重分析法(thermogravimetric analysis,TGA)是在程序控温下,测量物质的质量与温度关系的一种技术。

现代热重分析仪一般由4部分组成,分别是电子天平、加热炉、程序控温系统和数据处理系统(微计算机)。

通常,TGA谱图是由试样的质量残余率Y(%)对温度T的曲线(称为热重曲线,TG)和/或试样的质量残余率Y(%)随时间的变化率dY/dt(%/min)对温度T的曲线(称为微商热重法,DTG)组成,见图2-40。

温度/℃图2-40 TGA谱图开始时,由于试样残余小分子物质的热解吸,试样有少量的质量损失,损失率为(100-Y1)%;经过一段时间的加热后,温度升至T1,试样开始出现大量的质量损失,直至T2,损失率达(Y1-Y2)%;在T2到T3阶段,试样存在着其他的稳定相;然后,随着温度的继续升高,试样再进一步分解。

图2-40中T1称为分解温度,有时取C点的切线与AB延长线相交处的温度T1′作为分解温度,后者数值偏高。

TGA在高分子科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例如,高分子材料热稳定性的评定,共聚物和共混物的分析,材料中添加剂和挥发物的分析,水分(含湿量)的测定,材料氧化诱导期的测定,固化过程分析以及使用寿命的预测等。

7.3 动态表的查找 (1)

7.3 动态表的查找 (1)
root 59 97
15 44 59
72 97
sqt
10 15
21 37 44
51 59
63 69 72
85 91 97
B+树的插入。(1) key=69
插入
B+树的查找。(1) key=37 ; (2) key=59; (3) key=69
root 59 97
15 44 59
72 97
sqt
10 15
45
0
24
0
-1 53
0
即平衡二叉树中每一结点的平衡因 0 12 子为:0,1,-1。
37
93
三、平衡二叉树的查找
平衡二叉树的查找方法同与二叉排序树。
四、平衡的二叉树的插入
(1)找插入位置; (2)插入结点; (3)若插入后导致不平衡,则进行调整。
0 45 -1 12 0 3 0 24 1 37 -1 61 0 78 1 90 0 100
(3)所有的非终端结点可以看成是索引部分,结点中仅含有 其子树(根结点)中的最大(或最小)关键字。
索引
B+树
顺序索引 集合起点
索引 集合
顺序索 引集合
数据 集合
B+树举例(2-3树)
59 97
15 44 59
72 97
10 15
21 37 44
51 59
63 72
85 91 97
B+树的查找。(1) key=37 ;
h-1 h-1
B
0
B
LL 旋转
h
A
BL
h-1
h
h-1
BL
BR
B
R

综合性实验《静态、动态查找表及其应用》指导书

综合性实验《静态、动态查找表及其应用》指导书

湖南科技学院综合性实验指导书实验名称:静态、动态查找表及其应用编号:实验5实验项目性质:综合性所涉及课程:数据结构计划学时:4一、实验目的1. 理解各种排序、查找方法的特点,并能加以灵活应用;2. 掌握常用排序、查找算法的编程实现;3. 熟练掌握C++的输入输出编程。

二、实验内容用C++编程解决以下问题:已知某商场有十万件商品,每件商品的价格保存在文件“data.txt”中,价格相同的为同一种商品。

某人手头有5万块,元旦快到了,准备到商场给女友买两件礼物,钱要花光,两件礼物不能相同,请问他有多少种选择?三、实验(设计)仪器设备和材料清单PC、CodeBlocks10.5四、实验要求要求自行确定数据结构,选用合适的排序、查找算法解决问题。

五、实验步骤及结果测试①问题分析;②数据结构及算法设计;③算法实现及测试;④算法分析、完成实验报告。

六、考核形式实验报告(50%)+程序(50%)七、实验报告要求要求有问题分析、解决思路、算法代码、运行(或测试)结果、算法分析等内容。

八、实验指导1. 快速排序算法void QuickSort(ElemType R[],int left, int right){int i=left, j=right;ElemType temp=R[i];while (i<j){while((R[j]>temp)&&(j>i))j=j-1;if (j>i){R[i]=R[j];i=i+1;}while((R[i]<=temp)&&(j>i))i=i+1;if (i<j){R[j]=R[i];j=j-1;}}//一次划分得到基准值的正确位置R[i]=temp;if(left<i-1)quicksort(R,left,i-1); //递归调用左子区间if(i+1<right)quicksort(R,i+1,right); //递归调用右子区间}2. 二分查找算法int Search_Bin(SSTable ST,KeyType key){// 在有序表ST中折半查找其关键字等于key的数据元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七动态表的查找
实验要求:
1.能掌握动态表的创建,即二叉排序树的生成。

2.会做动态平衡,即平衡二叉树的生成。

实验内容:
1.如果可以编写程序,尝试编写程序,包含二叉排序树的创建、插入、查找、中序遍历四个算法;
2.如果不能编写程序,请完成下列两个题目,把过程详细书写在实验纸上;
(1).根据给定的序列,生成一棵二叉排序树,并计算出该树的平均查找长度ASL;(二叉排序树直接写最终的生成结果)
(2).根据给定的序列,生成一棵平衡二叉树,并计算出该树的平均查找长度ASL;(二叉平衡树需要详细写每个结点插入及平衡转换的过程)
序列:
(1) 11,44,33,66,77,55,22
(2) 820,695,210,942,753,808,466
(3) 15,20,25,36.51,40,48,79
(4) 49,73,56,53,20,51,39,11
(5) 38,65,97,73,12,87,90,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