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灰椋鸟》拓展资料:小鸟天堂

合集下载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教案【《灰椋鸟》教案(一)】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灰椋鸟》一课,知道了灰椋鸟的样子(出示图片)引述——“尖尖的嘴……师:貌不惊人的灰椋鸟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魅力吸引作者和他的同伴在一个下午前去林场观看呢?二、学习3~5自然段过渡:1、请同学们打开书,用自己喜欢的读书方法快速读3~5自然段。

2、交流:什么原因使作者前去观看灰椋鸟?学习第4自然段1、是啊,灰椋鸟归林场十分壮观,你又是从哪儿体会出来的呢?再读第4自然段,划出相关语句,和同桌交流一下你的感受。

2、生自由读文、划句子、交流。

3、全班交流:(相机出示句子及图片)A、“它们大都是整群整群……从我们头项飞过”①指名读,评价:你们听出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了吗?②你从哪些地方体会出壮观的?“整群整群”、“巨大”、“一批又一批”、“浩浩荡荡”③再读句子体会壮观B、“没有几分钟……,听到它们的叫声!”①指名读②理解“排空而至”“排空而至”什么意思?看图,师引述:看,没过几分钟——它们大都是——这时的灰椋鸟真可谓是“排空而至”啊!4、同学们,当我们看到灰椋鸟归林时,在天空中美丽的声势浩大队形,听到它们如雷般的叫声,你想说什么呢?让我们呈现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吧!另一组读第1句,紧接着第二、二组读第2句,然后一二三组读第3句,最后全班读第4句。

5、从同学们的朗读中,老师真切地体现到了灰椋鸟归林时壮观,劳作了一天的灰椋鸟为什么要如此浩浩荡荡归林呢?①交流:因为林中有亲人,有伙伴……②你从哪儿看出来的呢?(相机出示句子)③师:是啊,林中有亲人,它们要与亲人团聚,分享食物;林中有伙伴,它们与伙伴共叙友情,互诉衷肠。

④劳作了一天的灰椋鸟回到林中在说些什么呢?(播放声音)A、想象说话B、指导朗读(指名读:我们能否从他的朗读中感受到快乐?)。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灰椋鸟》 (苏教版)

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灰椋鸟》 (苏教版)

《灰椋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这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3—5自然段是重点,写灰椋鸟的归林以及入林后起舞争鸣的景象。

作者观察仔细,描述生动形象。

学情分析:五年级学生的理解能力不容小视,反复诵读,学生能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借助想象,初步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

但是对于从未亲眼目睹群鸟归林的学生来说,表达感受的语言一定缺乏感染力,无法唤起内心深处爱鸟护鸟的情节。

因此我利用多媒体手段呈现图文、渲染意境,再现热闹喜人的景象,让孩子们在美得情境中,不断自主挖掘潜伏在文章语言深处的韵味,体味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美,自觉地爱护自然界的一切生灵,为它们创造生活的乐园。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第四自然段,并背诵。

2、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场。

3、指导学生用读、画、思的方法学习第四自然段。

教学重难点:体会体现灰椋鸟归林的壮观的句子。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揭题导入1、今天这节课我们来学习一篇新的课文灰椋鸟.让我们大家一起把课题读一遍。

(齐读)2、这是一篇写小动物的文章,如果让你来写你会从哪些方面来写?(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自己先初步感受一下。

边读边思考这篇课文先写了什么,再写写了什么,最后写了什么?2、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归林时的壮观景象)哪几段体现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3、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4、5小节去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

(三)探究感悟,理解发现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好的学习4段,老师给大家提供一种学习方法。

请大家照着这样的方法学习这小节。

(1)读:读课文第自然段。

(2)画:划出你喜欢的句子。

(3)思:边读边思,你喜欢这些句子的理由。

1、“开始还是一小群一小群地飞过来,盘旋着,陆续投入刺槐林。

”(1)用动作理解“盘旋”;联系上下文理解“陆续”;(2)重点感悟:“投入”,理解灰椋鸟对刺槐林的感情。

灰椋鸟说课稿(最新)

灰椋鸟说课稿(最新)

小学语文六年级灰椋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25课《灰椋鸟》。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教学程序这几个方面谈一下我对本课的设计。

一、说教材《灰椋鸟》是一篇散文,描绘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佩之情。

作者徐秀娟,是一位为保护鸟儿而牺牲的环保工作者。

根据教材特点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我确立了本节课的三维目标如下:1、在正确、流利朗读课文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感情地朗读第4、5自然段。

2、通过灰椋鸟入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点及难点:体会课文4、5自然段,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及入林后的热闹场景。

(建议改为:品读课文4、5自然段,感受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及入林后的热闹场面。

)二、说教法:《课标》指出,小学各年级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读中感知、感悟。

因此,我准备采用以读促讲法,唯有多读,才能理解,才会运用,才能潜移默化地将文章语言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其次,情境创设法、启发引导法、想象拓展法,让学生入情入境地去品析灰椋鸟归林和入林的壮观热闹的场景。

三、说学法针对学生特点,我将对学生进行以下学法指导:1、自读自悟法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阅读实践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

2、圈点勾画批注法训练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3、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法让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张扬自己的个性。

四、说教学设计《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中进行,要积极营造民主、平等的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基于以上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谈话导入新课:我准备先由学生谈谈自己喜欢(了解)的鸟,然后过渡:大千世界,鸟类众多,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种鸟,接着板书课题,同时强调“椋”字的读音和字形。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课文及教案

苏教版五年级语文《灰椋鸟》课文及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灰椋鸟》课文。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课文朗读、生字词学习、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主题思想探讨等。

具体章节为第四单元第二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掌握课文的结构和主题思想。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实践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灰椋鸟的可爱和珍贵,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生字词的学习,课文的朗读与理解,课文主题思想的把握。

2. 教学难点:句子解析,课文结构分析,对灰椋鸟形象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生字词卡片。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灰椋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分享对灰椋鸟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课题。

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学习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3. 合作交流:学生分小组讨论课文内容,交流学习心得,解答疑难问题。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讨论中的疑问进行讲解,对重点、难点内容进行剖析。

5. 例题讲解:以课文中的句子为例,讲解句子结构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6.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灰椋鸟》2. 主要内容:a. 生字词b. 课文结构c. 主题思想3. 重点、难点内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a. 抄写本课生字词,每个写5遍。

b. 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主要内容。

c. 仿写课文中的一个句子,要求运用修辞手法。

2. 答案:a. 生字词:椋、翩、啁啾、栖息、觅食等。

b. 课文主要内容:描述了灰椋鸟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以及与人类的密切关系。

c. 示例:灰椋鸟在枝头欢快地歌唱,宛如一位优美的舞者。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教案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灰椋鸟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培养对鸟类的兴趣。

2.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的能力,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保护意识,关心小动物的习性和繁殖生态情况。

教学重点:1. 通过文本理解方法,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色彩。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了解灰椋鸟的特征和习性。

教学难点:1. 培养学生对小鸟的观察力和写作表达能力。

2. 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灰椋鸟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2. 学生准备读课文的教材。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教师出示一张灰椋鸟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描述鸟的特征,激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预习导入教师请学生打开课本,预读课文标题,让学生告诉我他们对灰椋鸟有什么了解。

Step 3: 阅读与理解1. 教师带领学生读课文《灰椋鸟》,学生跟读,理解课文内容。

2. 请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Step 4: 想象与表达1. 教师引导学生回想课文中描述灰椋鸟的内容,让学生描述一下灰椋鸟的样子和习性。

2. 学生在教师的帮助下,选择一幅图片,描述其中的灰椋鸟。

3. 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互相交流自己的观察和想象。

Step 5: 创作1. 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察和想象写一篇短文,描述一只灰椋鸟的生活情况。

2. 学生互相交流、修改,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Step 6: 拓展引导学生搜索相关资料,了解更多的鸟类知识,扩大视野,培养对大自然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Step 7: 总结反思教师请学生总结本节课学到了哪些知识和技能,以及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Step 8: 课堂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册中与本课相关的习题。

2. 画一幅描绘灰椋鸟的画作。

Step 9: 课堂展示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互相欣赏。

Step 10: 教学反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反馈,检查自己的教学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学设计教案

【309教育网优选】小学语文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学设计教案

《灰椋鸟》《灰椋鸟》是苏教版语文下册第七单元“人与自然”中的一篇散文,是作者徐秀娟在盐城自然保护区工作时写的一篇日记 。

这篇文章描绘了灰椋鸟归林的壮观景象,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文章共6个自然段可以分成三部分,分别讲了灰椋鸟开始归林、归林之时的景象以及归林之后作者的感想。

纵观全文,语言生动传情,字里行间洋溢着“我”对灰椋鸟的喜爱之情,【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好像……又像……、似……如……”造句。

【过程与方法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5自然段。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重点】懂得鸟是人类的朋友,激发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能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1、多媒体课件;2、学生熟读课文,会生字,能准确注音,排除字词障碍。

第一课时一、揭示课题:1、板书课题:灰椋鸟2、点明:灰椋鸟,鸟夫人一种,喜欢群飞,食种子和昆虫。

3、简介主人公:徐秀娟二、自读课文:1、自由轻声地朗读课文,要求:(1)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3)标出不理解的词语或句子。

2、检查自学情况(1)指名读生字,组词。

(2)指名读课文,结合正音,理解词义。

偶然:事理上不一定发生而发生的。

郁郁葱葱:本课指竹林苍翠茂盛。

排空而至:本课指许许多多的灰椋鸟一个挨一个排满了天空飞来了。

倾诉:完全说出。

栖息:停留,休息。

呼朋引伴:呼喊,引导同伴。

三、整体感知,理清文章脉络:1、自读课文,找出灰椋鸟归林时和入林后情景的句子,读一读。

2、指名读这些句子所在的段落。

3、给课文分段,概括课文段意。

一(1、2):写“我”和同伴来到林场,准备观看灰椋鸟归来。

二(3~5):写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景象。

三(6):写“我”归来时的感想。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精品教案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精品教案设计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灰椋鸟精品教案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具体章节为《灰椋鸟》。

详细内容包括:灰椋鸟的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以及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灰椋鸟的基本特征、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灰椋鸟的生活习性和生长环境。

2. 教学重点:灰椋鸟的基本特征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灰椋鸟图片、视频资料、PPT课件。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灰椋鸟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知道这种鸟叫什么名字吗?它有什么特点?”2. 新课导入:教师简要介绍灰椋鸟,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3. 新知讲解:详细讲解灰椋鸟的特征、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

4. 实践活动: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灰椋鸟的了解,并展示相关图片或视频资料。

5. 例题讲解:讲解与灰椋鸟相关的练习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随堂练习:发放练习题,让学生当堂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灰椋鸟2. 板书内容:特征:体长、羽色、嘴型、脚型等生活习性:食性、繁殖、迁徙等生长环境:森林、农田、湿地等与人类生活的关系:生态平衡、保护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灰椋鸟的基本特征。

(2)举例说明灰椋鸟的生活习性。

(3)谈谈你对灰椋鸟保护的认识。

2. 答案:(1)灰椋鸟的基本特征包括体长、羽色、嘴型、脚型等。

(2)灰椋鸟的生活习性有食性、繁殖、迁徙等。

(3)保护灰椋鸟有利于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生物多样性。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学生掌握了哪些知识?还有哪些不足需要改进?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其他鸟类,了解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等,培养学生的生态保护意识。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教案

《灰椋鸟》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苏教版语文第十一册《灰椋鸟》一、教学目标:1、掌握生字词。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五.六自然段。

3、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重点学习描写灰椋鸟归林时和归林后的句子,体会作者的情思和表达方式。

4、通过小组学习、课件演示,进一步提高学生对“美与和谐”的理解和发现。

知识目标:指导学生品读感悟课文4-5自然段,感受灰椋鸟归林的壮观和鸟儿的欢快。

能力目标:让学生通过充分地读,自己获取体验,加深对文章的理解,感悟文中所包含的意蕴。

情感目标:凭借文中的语言材料,体会作者爱鸟的感情,激起学生对鸟类、对大自然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品读感悟重点段,产生体验,进行感情朗读。

教学难点:指导学生欣赏句子。

三、设计理念:《灰椋鸟》这篇散文描绘来了灰椋鸟归林时的壮观场面,表达了作者对鸟儿的喜爱和对林场工人辛勤劳动的敬仰之情。

这节课,我让学生自读自悟,领会并欣赏灰椋鸟归林以及他们落下起飞、起舞争鸣的景象,体会作者观鸟时的兴奋,欢呼时的情感,增强学生爱鸟意识。

我抓住文章的中心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读、想、议”与文本真切对话,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同时发挥语文的人文性,联系学生实际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明白,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保护它们。

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一、课件声像导入课堂1、课前课件展示徐秀娟及其丹顶鹤的图片,并播放歌曲《一个真实的故事》,上课问好后,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首歌,是否知道为救护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丹顶鹤而牺牲在黄海滩涂的姑娘徐秀娟。

2、教师讲述:这是一位爱鸟的姑娘,她17岁那年随父亲在黑龙江扎龙自然保护区当临时工,仅用三天时间就识别了所有鹤的生年、编号,把不同年月、不同种类、不同脾性的鹤儿分类围圈起来。

1986年,她刚从东北林业大学深造结束,就接到盐城自然保护区的聘请,到这里开展越冬地鹤类驯养繁殖与研究工作。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灰椋鸟》拓展资料:好一个“鸟的天堂”

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 《灰椋鸟》拓展资料:好一个“鸟的天堂”

好一个“鸟的天堂”
听朋友说,“鸟的天堂”鸟很多。

我早就想去看看,今天终于盼到了。

你说我能不高兴吗?
我和表妹坐上小船,划着桨,湖水清澈,漾起粼粼波纹。

船到岸边了。

啊,景色真美!眼前出现一片大榕树,其中一棵榕树的主干大约要十几个人才能合抱起来。

上面有很多的裂痕,像老人脸上的皱纹。

榕树的叶子真多呀!那么多的树叶,是不是春姑娘偏心,把芽儿都抛在上面了?那么美的树叶,是不是孔雀仙子撒下的绿羽?
船在树下停了片刻,可是,却看不见一只鸟,听不见一声鸟鸣。

“鸟的天堂”怎么没有一只鸟?我等得不耐烦了。

忽然表妹大声喊了起来:“鸟!鸟!”我抬头一看,天空仅有一只鸟。

表妹因为自己第一个看到鸟,高兴得拍起手来。

这一拍不要紧,引出了大群的鸟,一只,二只……一大片,谁也数不清鸟儿到底有多少。

它们正飞向蔚蓝的天空。

这些鸟真好看,红的、白的、黑的、花的,我的眼睛真是应接不暇。

“噗(pū)”,轻轻的一声响,飞出一只翠鸟,猛地往湖水里一钻,眨眼工夫,它就衔着一条鱼儿喂它的小宝宝去了。

小翠鸟张开长长的嘴巴,仿佛在说:“给我吃,给我吃。

”多有趣。

不一会儿,太阳露出了慈祥的笑脸。

这时,各种鸟都唱起了婉转的歌,“吱吱吱”、“喳喳喳”、“布谷布谷”,真好听。

那歌声划破了宁静的晨曦,像在欢迎我们。

各种各样的鸟飞在树尖上,排得很整齐,仿佛为大榕树披上白玉色的头巾,喜鹊儿则在树中央,为大榕树系上一条美丽的腰带。

“好一个‘鸟的天堂’!”我不禁脱口而赞。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课件教案.docx

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灰椋鸟》课件教案.docx

灰掠鸟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品读文字感悟灰掠鸟归林场面的壮美,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感悟灰掠鸟归林时的壮美,学习作者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鸟是人类的朋友,树林是鸟的乐园。

”一句所蕴含的人与自然的和谐之美。

教学准备:制作课件一、导入设疑:上一节课同学们已经初读了灰掠鸟一课。

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和同学们一起来分享。

(让学牛自由表达自己的想法)二、以“赏”为介,直指全文1.出示课后问题:读读下面的句子,说说这两个带点的词能不能调换,为什么。

(1)我们选好观察位置,便在那儿等候灰掠鸟的归来。

• •(2)没有林场工人的辛勤劳动,没有这几年犬规模的植树造林,我到哪儿去观■赏这鸟儿归林的壮观场面呢?■师:你认为这两个词能不能调换,说说你的见解。

(指名学生说)三、以“赏”为眼,细品归林学习第四自然段1•你觉得文中哪些段落最值得“赏”(指名)(指名答4、5自然段)这两个自然段描写的是什么?(板书:归林时、归林后)2•自由朗读第4自然段,用你的声音去描绘灰掠鸟归林的场面。

你感觉灰掠鸟归林时的场面如何?(学生答,板书:壮观)找一找哪些词语或是句子体现了灰掠鸟归林吋的壮观,把它们圈岀来说说自己的体会。

a.出示“一开始……列队飞行。

”谈谈你的看法。

大家看这个词:排空而至。

你是怎么理解这个词的?常指许多鸟从天空屮迅速落下,很有气势,仿佛能推开空气一般。

(生答)师出示图片。

有了这个词我们就能体会到灰掠鸟的数量之多, 从而体风归林时的场面十分壮观。

(指名读,齐读。

)指名读。

(出示大海图)老师这里也有一幅图,为了增强画面的气势,我们也可以用上一个带“排”的词语。

(指名答:排山倒海)再次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说出“浊浪排空”。

(板书: 壮观)过渡:你还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灰掠鸟归林的壮观?(指名)b.出示:“他们大都……头顶飞过。

”这段内容是从哪个角度写灰掠鸟归林的壮观?(指名:队形)这到底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呢?(出示)这两幅画面给我们什么感觉。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灰椋鸟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说课稿:灰椋鸟

《灰椋鳥》說課說教材《灰椋鳥》這篇散文描繪了灰椋鳥歸林時的壯觀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鳥兒的喜愛和對林場人辛勤勞動的敬仰之情。

值得一提的是這篇課文的作者徐秀娟(1964—1987),出身於養鶴世家,1986年大學畢業後應聘來到鹽城自然保護區工作,創建了江蘇省第一個鶴類飼養場。

她有著一顆愛鳥、護鳥的心,就在1987年9月16日她為了尋找一只飛散的丹頂鶴,不慎陷入沼澤地,獻出了她年僅23歲的生命。

人們為了懷念她、歌頌她的事蹟,藝術家創作了一首歌曲《一個真實的故事》。

在教學時可作簡介,激發學生的愛鳥、護鳥之情。

文章第四五自然段是課文的重點,對灰椋鳥的歸林及它們入林後落下飛起,起舞爭鳴的景象,作者觀察細緻,描述生動形象。

要引導學生讀通讀懂有關語句,進而體會這些語句所表達的思想感情。

說教學目標根據文章要求,我把教學目標確定為:1.在正確、流利朗讀課文的基礎上,進一步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第四、五自然段。

2.通過灰椋鳥歸林時和入林後情景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

3.憑藉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說教學方法針對本教材的特點,我採用了欣賞品味、自我感悟、想像拓展的教學方法。

通過一系列教師精心設計的語言文字的訓練,引導學生體會並理解課文的內容。

訓練的同時,注意情境教學的設計,使學生在有形的訓練之中無形地入情、入境、怡情,在夯實基礎的同時,領略語言文字的美,同時得到情感的陶冶。

說教學設計一、揭示課題課始,投影出示灰椋鳥圖片,引導學生描述灰椋鳥的外形。

學生會答:尖尖的嘴,灰灰的背,黑乎乎的,一點都不好看。

而後教師過渡:可是一個偶然的機會,作者看了關於灰椋鳥的電視錄象,再也忍不住了,便和同伴來到林場,觀賞灰椋鳥歸林的情景,這堂課我們就一起跟隨著作者去欣賞一番。

由此引入第二環節:二、學習課文,感悟品味。

文章有兩個重點段,第四節的“群鳥歸林”和第五節的“百鳥爭鳴”,因此,我把教學的重點也放在了這兩個段落上,教學“群鳥歸林”時,教師首先創設這樣的情境:周圍靜得出奇,茂密的樹林在等待鳥兒的歸來。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拓展资料:鸟(节选)(精品)

最新苏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灰椋鸟》拓展资料:鸟(节选)(精品)

鸟(节选)
我开始欣赏鸟,是在四川。

黎明时,窗外是一片鸟啭(zhuǎn),不是吱吱喳喳的麻雀,不是呱(gū)呱噪啼的乌鸦,那一片声音是清脆的,是嘹亮的,有的一声长叫,包括着六七个音阶,有的只是一个声音,圆润而不觉其单调,有时是独奏,有时是合唱,简直是一派和谐的交响乐。

不知有多少个春天的早晨,这样的鸟声把我从梦境唤起。

等到旭日高升,市声鼎沸,鸟就沉默了,不知到哪里去了。

一直等到夜晚,才又听到杜鹃叫,由远叫到近,由近叫到远,一声急似一声,竟是凄绝的哀乐,客夜闻此,说不出的酸楚!
在白昼,听不到鸟啼,但是看得见鸟的形体。

世界上的生物,没有比鸟更俊俏的。

多少样不知名的小鸟,在枝头跳跃,有的曳(yè)着长长的尾巴,有的翘着尖尖的长喙(huì),有的是胸襟上带着一块照眼的颜色,有的是飞起来的时候才闪露一下斑斓的花彩。

几乎没有例外的,鸟的身躯都是玲珑饱满的,细瘦而不干瘪(biě),丰腴(yú)而不臃(yōng)肿,真是减一分则太瘦,增一分则大肥,跳荡得那样轻灵,脚上像是有弹簧。

看它高踞(jù)枝头,临风顾盼——好锐利的喜悦刺上我的心头。

不只是什么东西惊动它了,它倏(yōu)地振翅飞去,它不回顾,它不悲哀,它像虹似的一下就消逝了,它留下的是无限的迷惘(wǎng)。

有时候稻田里伫(zhù)立着一只折鹭,蜷着一条腿,缩着颈子,有时候“一行白鹭上青天”,背后还衬着黛(dài)青的山色和釉(yòu)绿的梯田。

就是抓小鸡的鸢(yuān)鹰,啾啾地叫着,在天空盘旋,也有令人喜悦的一种雄姿。

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鸟天堂
正是北国千里冰封的时,想不到在南边新会却是一派小阳春的天气。

这天,我们去浏览闻名遐(xiá)迩(ěr)的“小鸟天堂”。

“小鸟天堂”无愧于天下奇观这一赞誉:一棵已有几百年历史的古榕树,“一树成林”,竟能枝繁叶茂、盘根错节,覆盖着一个占地十多亩的小岛。

远看像一簇绿茸茸的林丛;近看则如一幅青蒙蒙的巨伞,那些粗细不一的气根,一排排、一簇簇像珠帘从半空中垂下,有的低垂于静静的水面,有的则沉没在湖底,尤其那些色彩斑驳的枝干,峥(zhēng)嵘(róng)突兀,千姿百态,无论你从哪个方向观察,也难以分出主干与枝干。

所谓奇观,不仅是古榕树,还有那成百上千只在此栖息的鹭群。

黄昏时分,它们盘旋飞翔,像一片片云彩。

这里落户的鹭有三种:白鹭、灰鹭、麻鹭。

早晨,白鹭、麻鹭飞出去到处觅食,黄昏后归宿;此时灰鹭又掠翅起来夜巡,再于晨曦中回家小息。

它们按时轮换,和睦共处,简直比一家人还亲……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很难想像它们是如何其饮一湖水,同栖一小岛的。

当然,这奇观的形成在于人为,当地人多少年来就养成了保护绿化、爱护鸟儿的情操,他们甚至定下禁令:不准在“小鸟天堂”附近的地区鸣放鞭炮,不准任何人登上小岛一步。

巴金老人当年来此参观后,禁不住撰文赞美这里是小鸟天堂,尔后,又亲笔为此处奇观题字“小鸟天堂”。

“小鸟天堂”原名是雀墩(dūn),此一改名,分外添色,让本来就充满诗情画意的游览胜地更是洋溢着分外诱人的春色。

在“小鸟天堂”里浏览,我们不仅为此处的壮观奇景而沉湎(miǎn),更为新会人民懂得维护大自然的生态平衡而深深感动。

无论是“一树成林”的奇观也好,无论是“百鸟王国”的壮观亦罢,又怎及他们的远见卓识更令人喟(kuì)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