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全国通用

合集下载

第一课----《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学设计

第一课----《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学设计

第一课《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知道一个人在家时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2、通过实践,掌握不给陌生人开门的技巧。

3、从小培养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及防范能力。

教学过程:一、故事导入,激发兴趣。

1、老师讲故事《大灰狼和小白兔》给同学们听。

2、说一说:小兔子自己在家,妈妈回来时说的小兔子才给妈妈开门?大灰狼学会兔妈妈的歌了吗?小兔子给大灰狼开门了吗?3、老师引导:在生活当中,经常也会有人来“笃笃笃”敲敲门的,我们看到熟悉的人,就把门打开让他进来。

如果我们不认识他,像大灰狼一样的坏人也有的,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像小偷这样的坏人来敲门了,你说该怎么办呢?今天我们学习“不给陌生人开门”同学们,谁知道什么是陌生人?我们把不认识的人、不熟悉的人称为“陌生人”。

二、自主看书:课本第1页到第5页。

三、游戏,演一演1、“小朋友,快开门,我是你爸爸的好朋友,我来还你爸爸的工具。

”2、“我是查水表的阿姨,有人吗?快开开门吧!”3、我是你的表姨,是你妈妈的亲戚呢!手里还提着一个装着水果的大篮子····”小结:当爸爸妈妈不在家时,千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要问清楚他是谁?找谁?让他自己给爸爸、妈妈打电话,或者让他等爸爸回家后再来,或者让他再外面等一会儿,爸爸很快会回来。

若来人在门外纠缠不休,就赶快给父母打电话,或者拨打报警电话110。

总之,无论他说什么都不要给他开门。

老师希望你们都做聪明的小红帽哟!四、练习,同桌间互动,完成课本第5页至第9页内容。

五、读背安全歌谣:独自在家要小心,家里大门要关紧。

花言巧语别相信,机智应对真聪明。

1/ 1。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能够正确应对陌生人开门的情况,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二、教学内容1. 了解陌生人的概念及相关危害。

2. 学习正确拒绝陌生人开门的方法。

3. 掌握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式。

三、教学重点1. 让学生明确陌生人开门的危害。

2. 教授如何拒绝陌生人的开门请求。

3. 培养学生主动寻求帮助的能力。

四、教学难点1. 学生能够迅速辨别陌生人及其危害。

2. 学生能够坚持不开门并正确拒绝陌生人。

五、教学准备1. PPT课件。

2. 教学案例及相关图片。

六、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忆一个曾经遇到过陌生人开门的情况,并让他们分享对此的感受。

然后提出问题:你觉得陌生人开门有什么可能的危害?步骤二:呈现教学内容(15分钟)通过PPT展示陌生人的概念及可能的危害。

教师可准备一些真实的案例或图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

步骤三:学习如何正确拒绝陌生人的开门请求(20分钟)教师通过示范和角色扮演的方式,教授学生正确的拒绝陌生人开门的方法,并强调不得与陌生人进一步交谈。

同时,教师指导学生如何保持冷静,并告诉他们可以通过家长或紧急电话向外界求助。

步骤四:学习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式(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寻求帮助的途径和方式,例如与家人保持联系、向周围的人求助等。

同时,教师提醒学生要懂得观察和警觉,及时发现陌生人的异常行为并报警。

步骤五:案例分析(15分钟)教师给出一些陌生人开门的案例,并引导学生分析这些案例中孩子是否正确应对。

通过讨论,让学生进一步巩固学习内容,并加深对保护自己人身安全的认识。

步骤六:总结与展望(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学习的内容,并展望下一节课的内容,强调学习安全知识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七、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后与家人讨论陌生人开门的事情,并与家人签订一份不开门协议,确保能够保护自己的安全。

八、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案例分析、实践操作等多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全面了解了陌生人开门的危害,并学习了正确拒绝陌生人开门的方法。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全国通用
1.教学目标
1.了解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
2.学习如何应对陌生人的提问;
3.培养孩子对危险的敏感性和防范意识。

2.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1.一份PPT讲义;
2.班会用品:白纸、颜色笔、带锁的箱子,(里面放置小饰品)。

学生准备:
1.学生上课必备物品。

3.教学过程
3.1 导入活动
教师让孩子们回想一下,如果一个陌生人敲门问你可不可以开门,你会怎么做?
3.2 讲解重点
1.看不见的陌生人是危险的。

因此在不了解他们的情况下不要轻信他们。

2.当陌生人敲门或者进入学校,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告诉老师。

3.当陌生人询问你一些问题时,一定要慎重回答。

3.3 活动设计
活动1:识别嫌疑人
1.由老师给出一张陌生人的照片,让孩子们识别他。

2.让孩子们假装他们在学校,有人来找他们,让他们通过对话让孩子知道他们是否是陌生人。

活动2:防骗游戏
1.将班级分成两组,每组拥有一次机会。

2.老师将一件小饰品放到同样大小的箱子里面,并锁上,让学生一组一组的去猜箱子里面是什么。

3.当你猜对后,你的组可以获得竞赛奖品。

当你猜错后,你的组不能再次猜,并要回到座位上。

3.4 总结和延伸
教师总结:陌生人是危险的,我们不应该轻信他们,更不能让他们接近我们。

我们应该当心嫌疑人,并告诉老师。

如果他们问问题,我们应该好好回答问题。

4.教学反思
这是本文的教案怎样在一年级的班级中引导学生提高层面意识与防范意识,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具有指导意义。

公共安全教育 一年级第三篇第二课《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公共安全教育  一年级第三篇第二课《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1、出示图片:
小朋友,花园小区怎么走?
小朋友,我是你爸妈的朋友,给你糖吃,叔叔带你去玩。
总结:不吃陌生人给的食物,不给陌生人指路。
3、出示图片:
遇到陌生人尾随,要往人多的地方走。
我们来总结一下遇到陌生人的注意事项:陌生人,不让进。
接待不可太随意。
电话随时告父母,
礼貌婉拒不可少。
随堂练习:
1、出示图片
请在正确做法的图片下面画“√”,不正确做法的图片下面画“×”。
2、一些同学扮演不同角色的陌生人来敲门,另一些同学扮演在家的小朋友。扮演结束后,大家评一评:谁表演得好,谁最机智。
3、请把你学到的应对陌生来访者的方法总结一下,做一张安全提示卡,挂在家里。
陌生人,不开门,
接待认真有礼貌。
父母电话要牢记,
有事随时打电话。
看下一组图片:讨论你会怎么回答
爸爸朋友:小朋友,我给你爸爸送东西来了。
生:我爸爸不在家。
生:你把东西放下就行了。
师:我们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回答的?
生:请晚上再来。
师:这种回答既有礼貌,又பைடு நூலகம்以不用开门,不给坏人可乘之机。
还有什么情况下会有陌生人敲门呢?我们看下一组图片:
爸爸同事:玲玲,我是你爸爸的同事,快开门吧!
总结
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概括。
板书
遇到陌生人的注意事项
陌生人,不让进。
接待不可太随意。
电话随时告父母,
礼貌婉拒不可少。
2、师:讲完这个故事,你学到了什么道理呢?板书课题:《不给陌生人开门》
出示课件
交流
齐读课题
通过回忆《小兔子乖乖》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进而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一、我们先来想一想:你有一个人在家的时候吗?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了解陌生人入侵的风险以及对孩子的潜在威胁,并提高警惕性。

2. 能够学会正确应对陌生人的方法,以确保个人安全。

3. 能够理解并遵守与陌生人开门相关的安全规则。

二、教学内容:1. 为何不给陌生人开门?a. 陌生人可能是不良分子,对个人安全构成威胁。

b. 养成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好习惯,增加家庭和社区的安全。

2. 规则与方法:a. 家庭规则:- 只有家长或经过家长允许的人可以开门。

- 如果陌生人敲门,留在安全地方,告知家长或监护人。

b. 在校规则:- 学校门禁系统的重要性。

- 遇到陌生人,应该立即向老师或值勤教师报告。

c. 社区规则:- 加强社区安全意识,例如邻里互助或设立社区巡逻队。

- 陌生人上门时应谨慎,并反馈给相关社区组织。

三、教学过程:1. 情境呈现与讨论:- 提问:孩子们是否知道什么是陌生人?他们对陌生人的态度是怎样的?- 引导学生讨论陌生人可能给他们带来的潜在危险。

2. 角色扮演:- 女生学生A被假扮陌生人骚扰,男生学生B观察并救助,- 课后进行讨论,学生们分享他们的观察和行动。

3. 安全策略的学习:- 介绍家庭规则和校园规则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遵守。

- 引导学生讨论社区安全规则,并提出建议。

4. 安全教育游戏:- 利用问题卡片游戏,让学生回答陌生人进门的正确与错误情况。

- 学生们通过游戏巩固所学的安全策略。

5. 角色扮演再现:- 学生们再次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的情境,应用之前所学的方法与规则。

6. 总结与反思:- 回顾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和展示。

- 强调家庭、学校和社区的安全合作,形成安全保护网。

四、教学评估:1. 角色扮演观察评估: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陌生人的应对能力和对安全规则的遵守程度。

2. 游戏答题评估: 分析学生在游戏中对陌生人进门的正确与错误判断能力。

3. 反思评估: 针对整堂课程进行学生讨论,强调对安全教育的认识和应用能力。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提防可疑陌生人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提防可疑陌生人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提防可疑陌生人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到陌生人的潜在危险,提高防范意识。

2.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与陌生人接触的方法和技巧。

3. 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能力,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教学内容1. 陌生人的定义及特点2. 陌生人的潜在危险3. 提防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4. 应对陌生人求助的注意事项5. 求助的正确方式及途径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陌生人的潜在危险,掌握提防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正确运用提防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PPT课件、黑板2. 学具:笔记本、文具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认识到陌生人的潜在危险。

2. 新课导入:介绍陌生人的定义及特点,让学生了解陌生人的潜在危险。

3. 讲解提防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让学生掌握防范陌生人的策略。

4. 案例分析:分析应对陌生人求助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与陌生人接触的方法。

5. 实践演练:模拟场景,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学会求助的正确方式及途径。

6. 总结:强调提防陌生人的重要性,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注意安全。

7.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板书设计1. 提防可疑陌生人2. 陌生人的定义及特点3. 陌生人的潜在危险4. 提防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5. 应对陌生人求助的注意事项6. 求助的正确方式及途径作业设计1. 列举身边可能遇到的陌生人情况,并说明如何应对。

2. 写一篇关于提防陌生人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3. 制作一份关于防范陌生人的宣传海报,提醒更多人注意安全。

课后反思1. 学生对陌生人的认识及防范意识是否有所提高。

2. 学生是否能正确运用提防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学过程中是否存在不足,如何改进。

4. 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是否达到预期效果。

通过本次教学,希望一年级的学生能够认识到陌生人的潜在危险,提高防范意识,掌握提防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增强自我保护能力,确保自身安全。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安全教育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一、教育目标:1.明确孩子不应该给陌生人开门的原因和重要性。

2.培养孩子正确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3.让孩子学会合理运用急救知识,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二、教学内容:1.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原因和重要性a.陌生人可能会带来潜在危险b.孩子应该意识到自己的安全至关重要c.家长和老师的责任是保护孩子的安全2.应对遇到陌生人的正确做法a.不主动开门,可以通过窥视孔或者窗户确认身份b.学会使用手机拨打父母或紧急电话c.在有需要时,大声呼救并尽快离开现场3.急救知识的学习和应用a.学会拨打急救电话b.掌握基本的急救技能,如止血、心肺复苏等c.在发生紧急情况时,冷静应对并及时求助三、教学活动设计:1.故事演绎a.通过小故事或剧情让孩子感受到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b.让孩子参与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的情境并学会应对2.讲解知识a.老师或家长向孩子们详细讲解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原因和方法b.介绍孩子们应该掌握的基本急救知识和技能3.实地演练a.组织孩子们到学校门口或家中进行实地演练,模拟遇到陌生人的情形b.引导孩子们亲身体验正确的应对方式,加深记忆并提高应对能力四、教学评估:1.观察孩子的学习反应和积极性2.评估孩子对于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3.定期进行模拟演练,检验孩子实际应对陌生人的能力五、教学反思:1.总结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寻找改进方案2.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和方法,使教育更贴近实际需求3.鼓励家长和社区积极参与,共同为孩子的安全保驾护航通过以上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希望能够有效提高孩子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让他们在面对陌生人或紧急情况时能够冷静应对,保护自己和他人的安全。

安全教育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需要多方共同努力,才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地成长。

愿每个孩子都能在安全的环境中茁壮成长,远离危险,享受美好生活。

小学拓展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小学拓展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小学拓展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拓展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一、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辨别陌生人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 了解身边的人和事,增强对家庭安全的重视。

3. 学会合理拒绝,坚守对方的个人空间和隐私。

二、教学准备:1. PPT幻灯片投影仪。

2. 图片资料、教案纸张、笔。

3. 角色扮演道具。

三、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老师引导学生进行一个互动游戏,名为“家庭安全贴”。

- 学生分成小组,每组给予一张大纸与一支笔,完成任务。

- 每个组员依次将身体的各个部位贴在纸上,标注其重要性以及如何保护它。

- 规定时间内完成,然后展示给全班。

2. 导入主题:使用PPT播放有关儿童安全的图片,从中引发学生的思考。

引导学生思考问题:你了解哪些家庭安全相关的知识?你认为对年轻儿童来说,哪些是最重要的安全规则?3. 学习地点:在班会中布置不同的地点,每个地点都有一个扮演陌生人的角色扮演者。

然后引导学生分别前往每个地点。

4. 学习内容:在每个地点,角色扮演者会试图引诱学生给陌生人开门。

每位学生需要经历所有地点,依次回答教师提问并做正确认知。

地点一:家庭门口角色扮演者:请问你的爸爸妈妈在家吗?学生:我不知道,他们不在家。

角色扮演者:可以告诉我你爸爸妈妈的手机号码吗?学生:不可以,我不认识你。

地点二:学校门口角色扮演者:你会不会认识我?学生:不认识。

角色扮演者:我是你的爸爸的朋友,你可以给我开门吗?学生:不可以,我只开给爸爸妈妈认识的人。

地点三:社区大门口角色扮演者:我是你爸爸妈妈的同事,他们有事意外,让我带你回家,你愿意吗?学生:不愿意,我要等爸爸妈妈来接我。

5. 汇总讨论:将学生引导回教室,进行讨论。

提问一:你觉得你在做什么事情?提问二:你觉得每个地点的角色扮演者对你说了什么?你是怎么回答的?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今天所学的重要安全原则,并在黑板上进行记录。

-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精选4篇)

《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精选4篇)

《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精选4篇)《不给陌生人开门》篇1一、激情导入同学们,你们会唱儿歌《小兔子乖乖》吗?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唱一下好吗?同学们唱得真好,通过这首歌你知道兔妈妈回来了,该如何办?大灰狼敲门,又该如何办?不仅是大灰狼来了不开门,其它不认识的人来了呢?这节课我们来一起学习“不给陌生人开门”。

希望同学们通过学习能够掌握独自在家遇到陌生人来访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树立居家安全意识。

二、民主导学(一)1、请同学们看图画故事。

星期天强强一个人在家,听到敲门声,赶快跑过去、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请你想象一下,接着往下讲。

(组内讲)2、在我国就发生过许多小朋友独自一人在家时,给陌生人开门后发生的事情。

老师讲故事。

从刚才的故事中,你知道了什么?不要被一些表面的现象迷惑,因为一些坏人总会用一些具有诱惑的条件或是装出一些可怜状来搏得你的同情,让你认为他们是好人。

独自在家不开门。

3、我们来看看遇到这种情况时别的小朋友该采取哪些应对方法?连一连。

(二)1、小朋友,你爸爸约了我来买保险啊!小朋友可以直接说,我爸爸不在家,你改天再来吧!吗?有一些小朋友不小心泄露了自己一个人在家的事,给了坏人可乘之机。

看下面的图片。

以小组为单位活动,为小朋友想想办法。

看谁们的办法多,又合理。

组长负责整理,一会儿汇报。

2、学生活动3、学生汇报。

同学们的办法真好,所以说我们要学会“聪明对待狼外婆”。

4、我们来看看金点子是如何说的。

(三)坏人的手段可是非常狡滑的,也有一些人通过一些不正确的途径知道了你家的住址和电话号码,想确定一下你家是否有人,所以会打电话,如果你独自一人在家,你会如何接电话呢?正确接电话。

(四)接电话知道了千万不要向人透露自己是独自在家,那么打电话报警求救需要注意些什么呢?拔打哪个号码合适呢!110要讲清楚自己的家庭详细地址,以及发生了怎样的紧急情况。

三、导结通过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什么?《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篇2一、活动目标:1、锻炼孩子的胆量,加强他们的警惕意识。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不能给陌生人开门,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培养学生对家庭安全的关注,增强家庭安全意识。

1.2 教学内容讨论给陌生人开门可能带来的危险。

探讨如何辨别陌生人,以及在遇到陌生人时应采取的措施。

1.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问题。

第二章:认识陌生人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陌生人的定义,明确与陌生人的界限。

培养学生识别陌生人的能力,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2.2 教学内容讨论陌生人的特点和行为,如何识别陌生人。

分析不同场合下遇到陌生人的应对方法。

2.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应对能力。

第三章:家庭安全的重要性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家庭安全的重要性,树立家庭安全意识。

培养学生关注家庭安全,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3.2 教学内容讨论家庭安全对个人和家庭的重要性。

分析家庭安全隐患,以及如何消除安全隐患。

3.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案例分析法:分析相关案例,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问题。

第四章:陌生人敲门时的应对方法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在陌生人敲门时如何应对,提高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学生冷静应对突发情况,确保自身安全。

4.2 教学内容讨论陌生人敲门时的应对方法,以及注意事项。

分析不同情况下如何应对陌生人敲门。

4.3 教学方法讨论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角色扮演法:模拟不同场景,让学生实际操作,提高应对能力。

第五章:家长与孩子的沟通与协作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与家长沟通协作的重要性,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培养家长与孩子之间的默契,共同确保家庭安全。

5.2 教学内容讨论家长与孩子之间如何有效沟通,提高家庭安全意识。

分析家长与孩子如何协作,共同应对家庭安全问题。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认识到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通过故事讲述、讨论、角色扮演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深刻理解并遵守这一安全规则。

第一章:导入教学目标:1. 引起学生对主题的兴趣和关注。

2. 建立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教学内容:1. 向学生介绍教案的主题《别给陌生人开门》。

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以及这样做的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开场游戏:模拟门铃响,学生扮演家庭成员,讨论是否开门给陌生人。

2. 分享真实案例:讲述一些与陌生人敲门相关的故事,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第二章:安全规则的重要性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安全规则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决策能力。

教学内容:1. 讨论为什么不能给陌生人开门,包括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

2. 强调遵守安全规则的重要性,以及不遵守可能带来的后果。

教学活动:1. 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原因和重要性。

2.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扮演家庭成员和陌生人,进行模拟情景,讨论应对策略。

第三章:如何辨别陌生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学会如何辨别陌生人。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警惕性。

教学内容:1. 讨论如何识别陌生人,包括他们的行为、穿着、语言等特征。

2. 强调观察力和警惕性的重要性,以及及时发现可疑情况的能力。

教学活动:1. 图片分析:展示不同人物的图片,学生观察并辨别陌生人特征。

2. 情景模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与陌生人的交流情景,讨论如何辨别陌生人。

第四章:家庭安全措施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家庭安全措施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在家中采取安全措施的习惯。

教学内容:1. 讨论家庭安全措施,包括锁门、关窗户等。

教学活动:1. 家庭安全检查:学生分组进行家庭安全检查,找出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

2. 情景模拟: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在家中遇到陌生人敲门的情境,讨论如何应对。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保护自己身体和隐私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的警惕性和自我保护意识。

3. 教育幼儿如何正确应对陌生人的敲门和求助。

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模拟家庭门口场景。

2. 道具:家门、敲门道具、陌生人图片等。

3. 教学课件和视频。

教学内容:一、热身活动(5分钟)1. 组织幼儿进行简单的身体活动,如捉迷藏、老鹰捉小鸡等。

2. 教师引导幼儿回顾已学的自我保护知识,为新课程做好准备。

二、主题活动一:认识陌生人(10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陌生人图片,让幼儿了解陌生人的特点。

2. 教师讲解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教育幼儿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三、主题活动二:敲门的情景(10分钟)1. 教师模拟陌生人敲门的情景,让幼儿学会正确应对。

2. 教师引导幼儿思考:陌生人敲门时,我们应该怎么做?是否应该开门?四、主题活动三:家庭保护(10分钟)1. 教师讲解家庭保护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2.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如何在家庭中保护自己?如何防止陌生人进入家中?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

2. 教师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收获和感受。

3. 教师布置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讨论如何保护自己,防止陌生人侵害。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了解他们对教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的表现和实际操作能力。

3. 定期进行复习和测试,检验幼儿对教学内容的长期记忆和应用能力。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六、实践活动:模拟敲门情景(15分钟)1.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模拟敲门情景实践活动,让幼儿扮演陌生人,体验敲门并试图进入家庭的情景。

2. 教师观察幼儿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及时给予指导和反馈。

3. 教师引导幼儿讨论:在模拟活动中发现了哪些保护自己的方法?如何改进?七、家庭作业:制作安全提示卡(10分钟)1. 教师发放空白卡片和绘画工具,让幼儿与家长一起制作安全提示卡。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案小兔子乖乖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案小兔子乖乖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案小兔子乖乖教案标题: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案——小兔子乖乖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陌生人的概念,并明白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

2. 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应对陌生人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判断力,以便能够识别陌生人。

教案步骤:引入活动:1. 引导学生回忆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曾经遇到过陌生人,以及他们对陌生人的看法。

2. 展示一些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中的人是否是陌生人,并让他们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

教学主体:3. 向学生介绍陌生人的概念,解释陌生人可能对他们造成的潜在危险,并强调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

4. 制作一个小故事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参与其中,以便更好地理解不给陌生人开门的原因和方法。

5. 引导学生讨论陌生人可能采取的欺骗手段和常见的骗术,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判断力。

6. 给学生提供一些情景,让他们分析是否应该给陌生人开门,并解释他们的理由。

巩固活动:7.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活动,模拟遇到陌生人敲门的情景,让他们能够应对并拒绝开门。

8.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陌生人,并讨论他们应对陌生人的策略。

9. 布置家庭作业,要求学生与家人讨论如何应对陌生人的问题,并写下自己的观点和策略。

教案评估:10. 通过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角色扮演表现以及讨论活动中的表现,评估学生是否理解了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并能够应对陌生人的能力。

教案拓展:11. 鼓励学生学习一些简单的自我保护技巧,如报警、寻求帮助等。

12. 组织学生参观警察局或邀请警察来校进行安全教育讲座,加深学生对自我保护的认识。

教案注意事项:1. 语言简洁明了,符合学生的理解能力。

2. 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提高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3. 鼓励学生与家人进行讨论和交流,加强家庭与学校的合作。

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不给陌生人开门教案主题:不给陌生人开门教学目标:1. 了解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2. 学习如何保护自己的安全;3. 培养拒绝陌生人的能力;4. 提高对不明身份人员的辨别能力。

教学内容:1. 视频和图片展示:展示一些可能发生的陌生人进入家中的危险情境,并配有文字解说讲解;2.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陌生人敲门时应该怎么做,并提出解决办法;3. 角色扮演:学生分为陌生人和住户两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练不给陌生人开门的情景;4.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演练的过程和结果;5. 讲解技巧:讲解判别陌生人身份的几个重要技巧,如观察外观特征,提前与家人约定密码等;6. 游戏环节: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出潜在陌生人的身份。

教学步骤: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陌生人进入家中的危险情境的视频和图片,让学生了解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讲解:讲解为什么不能给陌生人开门,以及可能会发生的危险情况。

3. 分组讨论:学生分成小组,讨论遇到陌生人敲门时应该做什么,并提出解决办法。

4.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为陌生人和住户两组,进行角色扮演,演练不给陌生人开门的情景。

5. 小组展示: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演练的过程和结果,并讨论其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讲解技巧:讲解判别陌生人身份的几个重要技巧,如观察外观特征,提前与家人约定密码等,并进行实例解释。

7. 游戏环节:设计互动游戏,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辨别出潜在陌生人的身份,并鼓励他们运用所学技巧来保护自己的安全。

8. 总结: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保护自己的安全。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角色扮演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有效拒绝陌生人;2. 收集学生小组讨论的解决问题的策略,并给予评价和指导;3. 观察学生游戏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来辨别陌生人的身份。

Homework:请学生回家与家长讨论并制定不开门给陌生人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并写一篇作文谈谈自己的感受和收获。

一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主题班会导学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全国通用一、活动背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孩子们接触到的人和事越来越多,而家长不在身边时,孩子也需要学会保护自己。

此次主题班会旨在通过生动的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防范意识,增强安全自护能力,保障孩子们的生命安全。

二、活动目标1.帮助孩子认识陌生人的危害性。

2.通过教育活动提高孩子们的警觉性,培养孩子们的意识上对危险的防范能力,并使孩子们学会如何保护自己。

3.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自护的意识,使孩子们能够避免各种尴尬和危险。

4.培养孩子们勇于说“不”的能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三、活动流程(一)活动前准备1.组织提前策划教育活动的时间、地点、人员及材料等方面的准备工作,确保教育活动的顺利开展。

2.海报制作:根据本次主题班会的内容制作相关海报贴于班级宣传栏,增加师生参与积极性。

3.背景知识准备:老师准备教育孩子的相关知识,包括陌生人危害、如何处理陌生人等相关知识。

(二)活动进行1. 游戏:识别陌生人•老师组织孩子们进行游戏,在游戏中加深孩子们对陌生人的认识。

•游戏规则:孩子们坐成一圈,轮流扮演着陌生人或家长,其他孩子则需要通过听、问、看等方式来判断是不是陌生人,并对模拟场景进行分析与提出建议。

•游戏加强了孩子们对陌生人的分辨能力,明确了孩子们对陌生人的危害,提高了孩子们的安全意识。

2. 视频教育片:陌生人危害•老师播放与安全相关的视频教育片,让孩子们观看。

•视频内容以可爱的卡通形式为孩子们讲解了陌生人的危害以及如何保护自己。

通过生动有趣的形式,孩子们更容易接受教育知识,也更容易理解和记忆。

3. 分组讨论和分享•老师根据班级情况,把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讨论安全问题和如何保护自己的方法。

•让每个小组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讨论的内容和自己的心得体会。

•通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学到的安全知识。

四、活动总结主题班会以轻松、活泼的形式,引导学生探索保护自身的知识和技巧,提高孩子们的防范意识,加强学生对陌生人的识别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达到预期的教育目的。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对陌生人说不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对陌生人说不 全国通用

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对陌生人说不教学目标- 让学生了解陌生人的概念及其潜在危险性。

- 教授学生拒绝陌生人的技巧和策略。

- 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 增强学生与家长、老师之间的沟通,共同构建安全防线。

教学内容- 陌生人的定义及分类。

- 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

- 拒绝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

- 如何寻求帮助和保护自己。

- 家庭、学校和社会在保护孩子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的重点是让学生认识到陌生人的潜在危险性,并学会拒绝陌生人的技巧。

- 教学的难点是如何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和技巧,保护自己。

教具与学具准备- 教学PPT- 视频材料- 情景模拟道具- 学生手册- 安全教育宣传册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引起学生对陌生人话题的兴趣。

2. 知识讲解:详细讲解陌生人的定义、分类及其潜在危险性。

3. 情景模拟:设置不同的生活场景,让学生模拟如何拒绝陌生人。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遇到陌生人时的应对策略。

5. 知识巩固:通过问答、游戏等方式,巩固学生对拒绝陌生人技巧的掌握。

6. 实践演练: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实际操作如何拒绝陌生人。

7. 总结提升: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要时刻保持警惕。

板书设计- 板书将包括以下内容:1. 陌生人的定义及分类。

2. 陌生人可能带来的危险。

3. 拒绝陌生人的方法和技巧。

4. 如何寻求帮助和保护自己。

作业设计- 学生需要完成一份关于如何拒绝陌生人的手抄报,要求内容丰富,图文并茂。

课后反思- 教师需要反思本次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

- 分析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拒绝陌生人技巧的掌握程度。

- 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期在下次课程中取得更好的效果。

以上是一年级主题班会教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在面对陌生人时,能够坚决地说“不”,保护自己的安全。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因为这个部分涵盖了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是教案中最为关键的部分。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

教案《别给陌生人开门》教案编写人:[教案编写专员姓名]课时安排:每章45分钟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为什么不应该给陌生人开门。

2. 培养学生具备自我保护意识。

3. 引导学生学会正确处理陌生人敲门的情况。

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参与话题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能力。

2. 情景模拟:设置相关情景,让学生身临其境,提高他们的实际应对能力。

3. 讲解法:教师讲解相关知识点,让学生系统地了解相关内容。

教学内容:第一章:认识陌生人1. 讨论:什么是陌生人?为什么我们要小心陌生人?2. 讲解:如何识别陌生人?为什么要保持警惕?3. 情景模拟:模拟陌生人敲门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

第二章:家庭安全知识1. 讨论:家庭安全的重要性2. 讲解:如何保护家庭安全?哪些物品可以用于防护?3. 情景模拟:模拟家庭突发情况,让学生学会正确应对。

第三章:陌生人敲门处理方法1. 讨论:陌生人敲门时,我们应该如何应对?2. 讲解:处理陌生人敲门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3. 情景模拟:模拟陌生人敲门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

第四章:网络安全知识1. 讨论:网络安全的重要性2. 讲解:如何防范网络陌生人?如何保护个人信息?3. 情景模拟:模拟网络陌生人搭讪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

第五章:自我保护技巧1. 讨论:为什么我们要学会自我保护?2. 讲解:如何提高自我保护能力?有哪些自我保护技巧?3. 情景模拟:模拟遇到陌生人跟踪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处理。

第六章:识别和避免危险信号1. 讨论:陌生人可能发出的危险信号有哪些?2. 讲解:如何识别和避免这些危险信号?3. 情景模拟:模拟危险信号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识别和避免。

第七章:求助与沟通技巧1. 讨论:在遇到陌生人或紧急情况时,如何向他人求助?2. 讲解:求助时应注意哪些沟通技巧和注意事项?3. 情景模拟:模拟求助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正确沟通和求助。

第八章:家长和学校的配合1. 讨论:家长和学校在学生安全教育中的角色和责任2. 讲解:家长和学校如何共同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3. 情景模拟:模拟家长和学校合作的情境,让学生学会更好地保护自己。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案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案教案标题: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认识到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2. 提供学生必要的技能和知识,以便他们能够在面对陌生人时做出明智的决策。

3. 培养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和安全意识。

教案步骤:引入(5分钟):1. 引入话题:向学生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不要给陌生人开门的说法?你们觉得为什么不要给陌生人开门?2. 引导学生讨论:请学生分享他们对这个话题的看法和经验。

知识讲解(10分钟):1. 解释陌生人的定义:陌生人是指我们不认识、不熟悉的人。

2. 分析陌生人的可能风险:陌生人可能会带来危险、伤害我们或者做出不良行为。

3. 强调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告诉学生不给陌生人开门是为了保护自己的安全。

技能训练(15分钟):1. 角色扮演: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轮流扮演陌生人和孩子。

陌生人试图说服孩子给他们开门,孩子需要学会拒绝并寻求帮助。

2. 制定应对策略:讨论和订立学生应对陌生人的策略,例如:不要开门、不要与陌生人交谈、立即告诉家长或老师等。

案例分析(10分钟):1. 分享真实案例:向学生介绍一些真实的陌生人案例,让他们了解陌生人可能的危险行为。

2. 分析案例并讨论:与学生一起分析每个案例,讨论孩子们应该如何应对和保护自己。

巩固练习(10分钟):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并分享自己在面对陌生人时的经验和应对策略。

2. 绘制海报:要求学生以“不要给陌生人开门”为主题绘制海报,强调保护自己的重要性。

总结(5分钟):1. 总结教学内容:回顾教学过程中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2. 强调重要性:再次强调不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扩展活动:1. 邀请警察或安全专家到班级进行讲座,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保护自己安全的认识。

2. 组织安全演习,让学生模拟面对陌生人的情境,检验他们所学的技能和知识。

评估方法:1.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评估他们是否能够拒绝陌生人并寻求帮助。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课程教案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课程教案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课程教案教案标题:不要给陌生人开门课程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和认识陌生人的概念。

2. 提高学生对陌生人的警觉性和安全意识。

3. 培养学生正确应对陌生人的能力。

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什么是陌生人,并能够正确区分陌生人和熟悉的人。

2. 学生能够意识到给陌生人开门的潜在危险,并知道如何应对。

3. 学生能够掌握一些应对陌生人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教学重点:1. 陌生人的定义和特征。

2. 给陌生人开门的潜在危险。

3. 应对陌生人的基本技巧和策略。

教学准备:1. PPT或白板。

2. 陌生人的图片或视频素材。

3. 角色扮演道具(门、陌生人、学生等)。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陌生人的图片或视频素材,引导学生讨论他们对陌生人的看法和认识。

步骤二:讲解陌生人的定义和特征(10分钟)教师通过PPT或白板向学生解释陌生人的定义和特征,例如陌生人可能是我们从未见过的人,他们不熟悉我们的家庭和生活情况等。

步骤三:讨论给陌生人开门的潜在危险(10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给陌生人开门的潜在危险,例如可能会遇到不安全的人或陌生人可能会假扮成其他身份等。

步骤四:介绍应对陌生人的基本技巧和策略(15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应对陌生人的基本技巧和策略,包括:- 不要随便给陌生人开门,可以通过窗户或对讲机了解对方身份。

- 如果陌生人要求进入家中,可以告诉他们等待你的父母或监护人回来后再决定。

- 如果陌生人让你感到不安全或紧张,可以大声呼救或寻求他人帮助。

步骤五:角色扮演和讨论(20分钟)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模拟遇到陌生人的情景,并让学生展示他们学到的应对技巧和策略。

之后,教师与学生一起讨论角色扮演中的经验和教训。

步骤六:总结和反思(5分钟)教师与学生一起总结教学内容,强调不要轻易给陌生人开门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巧。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制定家庭安全规则,包括不给陌生人开门的规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不要给陌生人开门》教学设计
一、活动目标:
1、知道独自在家时不能给陌生人开门。

2、不要轻易相信陌生人。

3、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二、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小学生正处于被保护,而且对于周边陌生世界充满着无限好奇心的状态。

并且对于陌生人或者熟人,在心里上都处于没有防备的状态。

对于自我保护的意识很薄弱,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利用情景演示,多指导,多示范,让学生在心理上竖立起对于陌生人的要求要有一定的安全防患意识。

三、活动重点和难点:
1、活动重点:
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不能随意的给陌生人开门。

2、活动难点:
陌生人敲门时的正确做法。

四、活动教具和学具准备:
1、教具准备:教学用书、图片、玩具、糖果、画笔等
2、学具准备:画笔、画纸等
五、活动过程;
一、情景声音导入:
师:听,这是什么声音,我用了一个怎样的动作?(师敲讲台)
生:敲门声,敲的动作……
二、情景角色扮演: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小红帽和大灰狼的故事吗吗?
生:知道!
师:今天有一位独特的动物叔叔,它要给我们讲一段故事,来,我们一起去看看,它说了什么故事?(多媒体播放视屏)
生观看,思考,并且回答问题
师总结: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不给陌生人开门》
三:板书课题:不要给陌生人开门
师:说说,怎样的人,让我们认为是陌生人?
生:陌生的面孔、不认识的人、凶恶的人……
师:想一想,你们熟悉的人,有什么特点?老师有什么让你们认识的特点?
生:脚步声很响亮、声音很温柔、高跟鞋哒哒的声音……
师:如果陌生人来敲门我们可以通过怎样的方式,简单识别?
生回答,师总结,并板书:看、听
四、观看影片《陌生人来敲门》:
小组讨论:出示问题
1、你都看到了什么?
2、来敲门的是谁呢?
3、他做的对吗?
4、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做?
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对,不能轻信陌生人的话,如果大人不在家,要自己注意安全,要学会自我保护,不能随便的把门打开。

五:情景表演巩固老师离开教室:
由一名家长扮演陌生人进教室,问:小朋友你们老师呢?
生:老师出去了!
家长:老师不在我带你们出去玩吧!我还给你们带糖果吃呢!(家长拿出不同的物品,诱导孩子跟他走)
最后,陌生人离开,这时老师进来了,并询问情况!
六:游戏《判断对错》:
1、小朋友一个人在家,如果陌生人敲门能不能开?
2、不认识的阿姨给你巧克力你吃吗?
3、陌生的叔叔带你去公园你去吗?
七:说说我们身边的安全故事:
老师创设情境,学生代表分享身边听到的安全故事,并分享给全班听!
生说,师总结
八:齐读《安全歌谣》:(多媒体展示安全歌谣)请一名学生代表先朗诵一遍,师进行解读!全班学生齐读,齐朗诵安全歌谣:独自在家要小心,家里大门要关紧。

花言巧语别相信,机智应对真聪明。

九:课后拓展:
师:同学们,通过本次课的学习,我们都成为了安全小卫士的一员,老师希望你们能够安全、健康、快乐成长每一天,并把我们在课堂上学到的安全技能知识用到生活中,传播给身边更多的人,好不好?
生: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