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
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研究引言: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这个时期有着许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和文化交流。
东北边疆作为中国的边缘地区,曾经是汉代文化交流的重要一环。
本文将从东北边疆民族文化和汉文化的交流角度来对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交流进行研究。
一、汉代东北边疆民族文化的特点东北边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集的地区,有着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
在汉代时期,女真族、鲜卑族、狼居胥等民族的文化对东北边疆的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这些民族在东北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王国,并吸收了一些汉族的文化元素。
例如,女真族统治者盖聂王曾向汉朝朝贡,并学习了汉族的礼仪、制度和文字。
这些民族文化的交流对东北边疆的文化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二、汉文化对东北边疆的影响随着汉代东北边疆的逐渐稳定,汉文化也逐渐在这里传播开来。
汉代政府将汉人派驻到东北边疆进行开垦和管理,同时也将汉族的农耕文化和手工艺技术传授给当地民族。
这些汉人与当地民族的交流,使得汉文化在东北边疆得到了广泛的传承和发展。
例如,汉代在辽东地区修建了大量的灌溉渠道,改善了农田灌溉条件,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汉代的陶瓷技术、纺织技术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东北边疆的手工艺发展。
三、东北边疆与中原的文化交流汉代的东北边疆与中原地区之间有着频繁的文化交流。
东北边疆是与北方游牧民族交往最为密切的地区之一,这也使得东北边疆在文化交流中起到了桥梁作用。
在汉代,东北边疆与中原地区之间的交流主要表现在军事、政治和经济等方面。
大量的汉族官员被派驻到东北边疆,与当地民族进行交流,促进了两地文化的交融。
而在经济上,东北边疆通过与中原地区的贸易往来,使得两地的商品和人员流动更加频繁,也促进了文化的交流。
四、东北边疆民族文化与汉文化的融合在汉代东北边疆,汉族和当地民族的文化融合逐渐发展起来。
一方面,汉文化被当地民族吸收和传承,一些当地民族开始使用汉字,学习汉族的礼仪和习俗。
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实现融合互补
题目: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实现融合互补130110712张安琪摘要:在几千年漫长的中华民族发展史中,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休戚与共,相濡以沫,形成了精神上的互动、互激、互补,这种充满凝聚力的精神家园支撑着文化的积累。
改革,无疑是一个民族积极进取.自强不息的动力和旗帜。
其中,孝文帝改革是实现胡.汉文化融合互补的一大创举,它使诸多民族整合为新汉族的进程日益深化,推动了汉族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融合互补。
关键词:孝文帝改革文化融合文化互补正文:胡文化的汉化的其中一个途径是由胡人统治者采用汉族的组织形式,推广儒学,从而以强力推进胡文化发生质的变化。
另一个途径是入迁内地的胡人潜移默化的受到汉文化观念意识的影响。
其中,北魏孝文帝改革是中国历史上汉文化与北方少数民族文化融合的代表。
孝文帝的思想在中华民族发展昌盛的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篇章。
鲜卑族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古老的民族,拓拔部是鲜卑族活动在大兴安岭北端东麓一带的一个分支。
淝水之战后,前秦统治遭到了瓦解,拓跋部的拓跋跬趁机称帝,建立北魏。
此后几代北魏统治者都致力于统一、兼并战争,先后灭掉了北方仅存的大夏、北燕和北凉,于439年统一了北方。
在民族征服的过程中,北魏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了民族歧视和残酷的民族压迫政策,在征服战争中也常常出现疯狂的民族杀戮,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到了北魏中期,民族矛盾虽已日趋缓和,但由于统治阶级过度的剥削和压迫,阶级矛盾也日益尖锐起来,农民起义年年爆发。
473 年,孝文帝即位。
此后,农民起义依旧有增无减,而朝廷残酷的镇压非但没有平息人民的起义,反而激发了更多矛盾和斗争。
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和民族矛盾,冯太后孝文帝先后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统称为孝文帝改革。
文化是具有弹性和兼容性的,为了接受汉族先进文化,加强对黄河流域的控制,孝文帝决定迁都洛阳。
正是洛阳多元文化的相互包容和影响才为鲜卑政权争得了一个更为宽松的文化环境。
孝文帝还实行汉制与移风易俗,下令易服装,讲汉话,改汉姓,同婚姻,改籍贯等。
清朝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 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正是 由各民族文化共同交织而成的, 清朝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是其中浓墨重彩的靓丽一笔。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 建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治时间最长的全国性政权,是中 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顶峰, 其执政者的文化态度对后世影响 最大。 满族发源于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统一稳定的清王 朝,与其对汉文化的包容、仰慕、吸收有着密切的关系。 文化的 交流与融合是在文化差异性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的, 碰撞与冲 突是难免的,甚至会以血腥和野蛮的方式进行。 从文化差异性 的角度来看,满族文化传统和汉文化传统有着显著区别,至少 拥有尚武精神的游牧文化与汉族传统的农耕文化是冲突的, 但是满族统治者为了统治和发展的需要, 在保持满族文化的 主体意识的同时,努力利用政治上的优势,吸收汉文化中的精 髓。 满族文化既没有被动的完全同化(汉化),也没有像元朝那 样直接破坏汉文化,而是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主动地学习、借 鉴,融入到汉文化的发展中,促使满汉文化在一个相对和谐的 前提下形成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 最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 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满文化的早期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并和特 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满族也不例外。 满族早期主要活动于东 北地区,森林、草原、大河构成他们的生活环境,三千多年前是 以游猎、捕鱼为生的少数民族,擅长骑射,骁勇善战,族名最早 叫“萧慎”。 由于东北地区历来是各民族频繁往来之地,满族族 名也随朝代更迭而更名,到了唐初叫“女真”。 11 世纪,契丹族 在东北崛起,建立辽国,女真族向契丹称臣。 公元 1115 年,女 真族统一各部并把契丹统治者驱逐,建立金朝,国号“大金”, 这是女真族的第一次崛起,文化得到长足发展。 从文化的起源 来看,满族文化的基础是女真文化,从其表现特征上来看,包 括了满语、骑射与服饰等内容。 1120 年,北宋与金国结盟,不久灭了辽国,金国乘北宋空 虚挥师南下。 几经周折,金国于 1127 年灭了北宋,控制了淮水 以北的汉人区。 北宋是中国古代历史上经济文化最繁荣的时 代 ,儒学得到复兴,科技发展突飞猛进,政治也较开明。 金国 管辖原属北宋的汉人区,不但壮大了实力,而且第一次全方位 接触汉文化长达百年,促进了满文化的发展,对传播中原汉文 化也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此外,高丽国对金国“奉表称藩”, 女真人与高丽人交往密切,积极汲取新的文化养分。 公元 1234 年,蒙古灭了大金,女真人受蒙古族的政治控 制和文化影响。 历史上,女真与蒙古在政治上、文化上、血缘上 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蒙古文化对他们产生了最大的影响,无 论是国家制度统治体系的发展, 还是官僚机构人员名称的使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次民族大融合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次民族⼤融合中国历史上有哪三次民族⼤融合⾃秦始皇建⽴统⼀的中央集权国家后,中国历史上⼤规模的民族融合便开始了。
从秦初到清末⼤的民族融合⾄少有三次。
中国多民族融合的第⼀次⾼潮出现在东汉末年,这次融合历经魏晋、南北朝直到隋朝建⽴,时间长达400年之久。
[ 转⾃铁⾎社区 /doc/56c750f9240c844769eaeec8.html /第⼆次⼤规模的融合出现在唐朝末年,从公元881年西夏政权的前⾝夏州政权算起经,历西夏、辽、⾦、南宋,直到元末才告结束,这⼀次时间更长,近500年。
第三次⼤规模的民族融合起于明末,⽌于清末,时间跨度近300年。
这其中,每⼀次民族⼤融合的过程中⼏乎都伴随着少数民族政权⼤举⼊主中原。
第⼀次:春秋战国时期。
黄河流域的蛮、夷、戎、狄少数民族与华夏族融合。
并于秦汉华夏族发展成为汉族,这是第⼀次民族⼤融合。
第⼆次:魏晋南北朝。
我国北部、西部的匈奴、氐、羌、鲜卑、羯、乌桓等民族迁⼊内地,北魏统⼀黄河流域。
第三次:五代⼗国、辽、宋、⾦、元。
北⽅的契丹、党项、⼥真、蒙古等少数民族加强政治、经济⽂化联系,接受汉⽂化的影响,加速封建化的过程。
位于黄河中下游的中原地区是华夏⽂明的摇篮和发祥地,华夏族在这⾥肇兴,中华民族的主体民族——汉族在中原地区形成,有众多的少数民族从东北、西北进⼊中原地区并建⽴了政权,后来⼜因融合⼊汉族⽽消失于史乘之中。
少数民族与汉族之间既有⼑光剑影、桴⿎相攻的⼀⾯;也有经济⽂化交流,互通婚姻,最后融合为⼀体的时期。
可以说,研究中原地区历史上的民族融合与同化,是了解中国历史上民族融合与同化的⼀个窗⼝。
中原地区实际上是⼀个以汉族为核⼼的民族熔炉,许多少数民族被中原地区的汉⼈所融合⽽成为汉⼈,从传说中的炎、黄⼆帝以迄明清,民族融合同化时间之长,被融合的民族之多,融合情况的多样、复杂,均⾮其他地区所能⽐拟。
⼀、先秦时期这⼀时期是中华民族的孕育时代,也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次⼤迁徙、⼤融合的时代。
满汉文化融合论文
谈满汉文化融合满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从宋代开始,“半游牧”的满族的先人女真族就与中原腹地的“农耕民族”的汉族开始了争夺与反争夺、控制与反控制的冲突和斗争,开始了思想文化、意识观念的交锋,在精神思想领域上、在民族文化心理上、在民族传统习俗上都有着交锋、冲突和压制。
然而,中华民族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学习,共同发展和融合的现象早就存在。
汉族悠久的文明、深厚的文化内涵一直吸引满洲人以及其先人,女真族元好问就是汉体诗写作的名家。
而满族入关以后更以多种途径和方式学习和吸收汉文化,促进了满汉文化的大融合。
一、文化典籍的翻译,是满族吸收汉族文化的重要途径努尔哈赤在1616年建立八旗制度的时候,就重视在汉族的文明宝库里寻找自己民族缺乏的文化科学技术。
他重视将汉族的文化典籍翻译成满文,设置了翻译汉文的翻译机构。
他要求满族翻译家达海等人翻译《明会典》、《素书》、《三略》、《武经》、《洪武宝训》、《大学衍义》、《资治通鉴》、《通鉴纲目》等历史、哲学、教育、行政管理方面的图书,还翻译了《三国演义》、《西厢记》、《金瓶梅》等文学名著。
许多的汉族政治、经济、军事、哲学、宗教、文学、伦理、教育等书籍被翻译成满族文字,潜移默化地改变“半游牧”的满族的文化心理。
努尔哈赤曾经引用过《论语》训戒诸王“世守孝悌之道”;皇太极也引用过《武经》中良将爱兵的议论,教育诸王诸贝勒要爱兵,要“体恤士卒”关心士兵;清王朝崇尚儒学,尤其是宋明理学,康熙“重用有名的理学家李光地、汤斌,刊行《性理大全》、《朱子全书》,还把朱熹请入孔庙,配祠十哲之列”。
汉族的《三国演义》对满族影响很大,清人王嵩儒在《掌固拾零子.译书》中说:“本朝未入关之先,以翻译《三国演义》为兵略”。
据说,皇太极就是用《三国演义》中的“反间计”,借崇祯皇帝之手除去明方主帅广东人袁崇焕。
汉族的关羽逐渐成为满族崇奉的神祉之一,张贴在满族家家户户门窗,是为汉文化影响满族习俗的佐证。
二、习汉家经世谋略,仿汉制建国家政权清朝仿明制建立的六部(吏、户、礼、兵、刑、工)及三院(都察院、理藩院、内三院)是采纳汉官宁完我的建议而设立的,清政府是绝对集权在皇帝的手里,政府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辽金时期的民族融合
辽金时期的民族融合辽金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这个时期出现了很多著名的皇帝和名将,但是更加重要的是,在这个时期,汉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民族之间进行了大量的互动和交流,这为中国以后的历史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一、背景介绍辽金时期是指辽朝和金朝统治中国的时期,这个时期从公元907年开始,到公元1234年结束。
在这个时期内,中国经历了很多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变化,但是最重要的变化莫过于民族之间的融合。
在这个时期,汉族、契丹族、女真族、蒙古族等民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加深了,这为后来的元朝统一了中国奠定了基础。
二、汉族与契丹族的融合在辽朝时期,汉族和契丹族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
在初期,契丹族的统治者大力推崇中华文化,他们非常喜欢中国传统的文化,像诗歌、书法、音乐等都受到了很高的重视。
同时,他们也大力推广契丹族的文化,使得两种文化得到了互相借鉴和融合。
在随后的岁月里,契丹族的统治者开始逐渐丧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开始采取强迫汉族人改用契丹文字、契丹服饰等方式,使得汉族和契丹族之间的矛盾逐渐加深。
这种矛盾最终导致了辽朝的灭亡,但是同时也促进了民族融合过程的发展,使得契丹族和汉族之间的关系更加密切。
三、女真族与契丹族的融合随着辽朝的灭亡,女真族站了起来。
这个时期,女真族与契丹族之间的关系也得到了很大的加深。
在南京女真王陵的发掘中,出土的契丹文化遗存也说明了这个时期契丹族和女真族之间的融合程度。
女真族和契丹族之间的文化融合主要体现在书法、诗歌、音乐、服饰、建筑等多个方面,这些方面都表现出契丹族和女真族之间的相通之处。
女真族的统治者耶律大石,也曾经大力推广契丹文化,使得女真族文化得到了很大的充实和丰富,同时也促进了女真族和契丹族之间的融合。
四、蒙古族与金朝的融合在金朝时期,蒙古族逐渐崛起,成为中国北方的重要民族。
蒙古族和金朝之间的关系始于1147年,当时金朝的统治者完颜亮和蒙古人之间的贸易关系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
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在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重要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事件,这些事件对于中国的发展和进步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这些融合与交融不仅仅促进了民族关系的和谐发展,也为中华文化的繁荣发展注入了新的元素和活力。
本文将介绍中国历史上的几个重要的民族融合与文化交融事件,展示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国家的独特魅力。
一、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在中国历史上,汉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一直是一个重要的主题。
汉族作为中国的主要民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融合既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所表现。
在政治方面,历代中国的统一王朝均采取了各种措施,促进不同民族的和谐发展。
例如,唐朝时期的“唐人三畏”政策,将各族人民融入汉族社会,并共同建设国家。
在经济方面,汉族与其他少数民族的融合体现在贸易和商业活动中。
丝绸之路的开通,使得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和商品交流得以实现,这大大推动了汉族与其他民族经济上的融合。
文化上的融合也是汉族与其他民族交流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不同民族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使得中华文化变得多元丰富。
例如,高麗人的韓服与唐儒士的道袍相结合,形成了琐窈和风雅的唐代时尚。
蒙古族、满族等少数民族的进入,也为汉族文化注入了新的元素,形成了多元的文化交融,推动了中华文化的发展。
二、藏族与汉族的融合藏族与汉族的融合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融合事件。
藏族作为中国的少数民族之一,与汉族的融合体现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多个方面。
在政治方面,中国历史上的大汉族王朝对藏族采取了宽松的统治政策,保护其独特的文化和民族特点。
特别是在元朝时期,元帝忽必烈在统治西藏时,实行了多元共治的政策,使得藏族与汉族之间的关系得以和谐。
经济上的融合主要体现在贸易和交流方面。
历史上,汉族和藏族之间有着长期的商业交往,丝绸之路、茶马古道等贸易通道成为了藏汉经济交流的重要途径。
通过贸易和交流,藏汉两族的经济联系得以加强,促进了两族间的和睦与文化的传承。
文化上的融合是藏汉两族交流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
清朝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清朝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作者:胡喜之郎来源:《祖国》2019年第09期关键词:文化交流; ;满汉文化; ;少数民族; ;清代中国有着优秀的传统文化,而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正是由各民族文化共同交织而成的,清朝满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其中浓墨重彩的靓丽一笔。
清朝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治时间最长的全国性政权,是中国封建社会发展的最顶峰,其执政者的文化态度对后世影响最大。
满族发源于东北地区,之所以能够建立统一稳定的清王朝,与其对汉文化的包容、仰慕、吸收有著密切的关系。
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是在文化差异性的背景下不断发展的,碰撞与冲突是难免的,甚至会以血腥和野蛮的方式进行。
从文化差异性的角度来看,满族文化传统和汉文化传统有着显著区别,至少拥有尚武精神的游牧文化与汉族传统的农耕文化是冲突的,但是满族统治者为了统治和发展的需要,在保持满族文化的主体意识的同时,努力利用政治上的优势,吸收汉文化中的精髓。
满族文化既没有被动的完全同化(汉化),也没有像元朝那样直接破坏汉文化,而是在保持自我的前提下主动地学习、借鉴,融入到汉文化的发展中,促使满汉文化在一个相对和谐的前提下形成深层次的沟通与交流,最终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任何一种文化的形成都有特定的地理、人文环境,并和特定的历史条件相联系,满族也不例外。
满族早期主要活动于东北地区,森林、草原、大河构成他们的生活环境,三千多年前是以游猎、捕鱼为生的少数民族,擅长骑射,骁勇善战,族名最早叫“萧慎”。
由于东北地区历来是各民族频繁往来之地,满族族名也随朝代更迭而更名,到了唐初叫“女真”。
11世纪,契丹族在东北崛起,建立辽国,女真族向契丹称臣。
公元1115年,女真族统一各部并把契丹统治者驱逐,建立金朝,国号“大金”,这是女真族的第一次崛起,文化得到长足发展。
从文化的起源来看,满族文化的基础是女真文化,从其表现特征上来看,包括了满语、骑射与服饰等内容。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以《琵琶记》和《秋胡戏
学林漫录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以《琵琶记》和《秋胡戏妻》为例⊙李函阳 [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文化传播学院, 太原 030031]摘 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琵琶记》和《秋胡戏妻》两部作品,探讨作品背后的文化差异,了解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两部作品中处境相同但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引出作者的创作背景,并深入剖析女真族与汉民族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琵琶记》与《秋胡戏妻》不同的美学风貌。
关键词:《琵琶记》 《秋胡戏妻》 价值观念 思维方式 民族文化元代是古代戏剧盛产的高峰期。
汉族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琵琶记》与女真族作家石君宝创作的元杂剧《秋胡戏妻》堪称元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这两部作品有很强的可比性。
它们有相似的一方面,也有因不同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所带来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不同。
两部作品中,丈夫在新婚不久,便背井离乡。
面对丈夫突如其来的离别,两位新妇都表现出了懂事、识大体、顾大局的性格特征,体现出元代女性恪守封建礼教,遵循伦理纲常的优良品质。
但经过仔细研究,看似相同的人物形象却有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部作品背后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时代背景和民族性格。
高明创作的《琵琶记》被誉为“传奇之祖”。
他笔下的赵五娘委曲求全,受制于封建礼教,是守妇道的典型代表。
赵五娘在蔡伯喈离家进京的日子里,独自一人撑起门户,勤勤恳恳照顾公婆。
她去义仓借粮,却让乡官把粮食全都抢了去,赵五娘想到公婆没有粮食吃,无颜面对公婆,甚至想投井自杀,但又想到蔡伯喈临走前交代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照顾好公婆,只得咬着牙活下去。
她把自己的首饰衣物全都卖了,用来换粮食吃,她将米留给公婆,自己却只能偷吃糟糠。
婆婆发现后,以为她背着他们吃好的,痛骂赵五娘,赵五娘忍气吞声,并没有解释半句。
后来婆婆发现真相,后悔不已,痛心离世,随后公公也因饥荒去世。
可家中没有钱来下葬,赵五娘剪下自己的头发,想要卖发来安葬公婆。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女真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他们在中国北方建立了金朝,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而汉民族作为中国主体民族,其文化也在历史上对女真族文化产生了影响,并且两者之间也发生了碰撞与交融。
在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中,一方面女真族在建立金朝后开始逐渐融入汉民族的文化圈,同时也在文化交流中吸收了大量汉文化的元素。
女真族统治者明确要求其子弟学习汉文化,推行汉化政策,采用中原官制和科举制度,这些措施使得女真族统治者能够更好地掌握和运用汉人的文化资源。
女真族文化也对汉民族文化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金代蒙古人对女真族实行一定的“蒙化”,使得两者之间的文化特色逐渐融合,形成了独特的融合文化。
女真族的民俗习惯、服饰、建筑等方面的特点也渐渐影响到中国汉民族的文化,形成了一定的汉族与女真族的文化交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不仅仅体现在文化艺术方面,还体现在社会制度和思想观念上。
女真族统治者尊崇儒家思想,提倡儒学,大力发展教育,鼓励儒学士人的作品流传,并在治国理政中采纳了一些儒家思想的原则。
这些措施使得女真族统治者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民族的思想观念,有意识地融入汉民族的文化体系。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还表现在宗教信仰方面。
女真族原本信仰萨满教,但在金朝建立后逐渐开始接受汉民族的佛教信仰,甚至女真族统治者也开始信奉佛教。
这使得佛教在金朝得到了大力发展,很多汉地的佛教寺庙得到了金朝政府的支持和保护,从而推动了佛教文化在女真族地区的传播与发展。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不仅体现在文化的相互影响和融合上,还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各个领域有所体现。
女真族统治者学习和吸收了汉民族的治国理政经验,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政策,使金朝得以长期稳定地统治中国北方,为中国历史上的和平繁荣作出了重要贡献。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女真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民族,他们曾经在中国北方的东北地区建立了辽国,并在中国历史上发挥了重要影响。
在女真族文化的发展中,他们与汉民族文化产生了碰撞与交融,这对女真族文化的发展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女真族的文化形态与中国汉民族的文化形态有许多相似之处。
女真族的宗教信仰、婚姻家庭制度、农业生产技术等等都与汉族文化有着共同点。
但女真族文化中也有许多独特之处。
女真族的祖先崇拜、骑马、狩猎等与汉族文化有着明显的不同。
在女真族的文化发展中,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是不可避免的。
在中国历史上,女真族与汉民族文化的交流始于唐朝时期。
当时,唐朝与女真族之间的交流主要以商业活动为主,这不仅促进了两种文化之间的交流,也使得女真族对汉民族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在宋朝时期,女真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并且开始与汉民族文化产生了较为密切的联系。
在女真族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都能看到来自汉民族文化的影响。
在辽国建立之后,女真族的文化程度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
辽国统治者凌烟阁之父耶律大石在治理国家时采用了许多汉民族文化的元素,例如建立了科举制度、实行府州县制等。
这些制度不仅有助于巩固国家的统一,也使得中国汉民族文化在女真族文化中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在金朝时期,女真族与汉民族文化的交流更为频繁。
金朝时期,女真族大规模向南迁徙,进入了中国北方地区。
女真族与汉民族文化在这个时期交融得更加紧密。
女真族统治者完颜亮下令书写了《大元元音》、《增广新词》等著名的文学作品,并且还创办了一所儒学学院来推广汉民族文化。
这些行为使得女真族文化日渐汉化。
同时,在陶朱公镇压金兵时,他的军队曾经雇佣过一些女真族战士,他们在这个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汉语,也接受了很多汉民族文化。
在元朝时期,女真族的文化受到了深刻的汉化。
当时,成吉思汗征服女真族之后,他实行了一系列的统一措施,包括创办了国家造纸厂、设置了邮政制度等,这些行为对女真族的文化进行了一次重大的更新。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女真族,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其文化在历史上与汉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不仅体现在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领域,也在语言、宗教、艺术等方面有着深刻的影响。
本文将通过对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关系进行分析,探讨两者在交融中所展现出的特点和影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在历史上体现在政治和社会领域。
作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少数民族,女真族在中国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
女真族最为著名的政权即为金朝,其建立者完颜阿骨打曾说过:“爱家诚为天下先”。
这句话表达了他对于家族、氏族的重视,也表达了女真族在政治上的独特观念,同时也反映了其与汉民族在政治和社会制度上的差异。
在完颜阿骨打和其他金朝统治者治下,金朝通过一系列的改革和措施,逐渐吸收了汉族的政治制度和文化传统,使得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在政治和社会领域逐渐融合。
在语言和文字方面,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也有着深刻的影响。
女真族最初以女真语为主要语言,而后期在金朝时期,开始采用汉语作为官方语言,并且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开始使用汉字。
女真族的文字系统也开始向汉字系统靠拢,逐渐发展出女真文字。
这种语言和文字的交融,不仅在金朝政权的建立和维护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后来的历史中也留下了深远的影响。
在宗教和信仰方面,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也发生了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最初以图腾崇拜为主要宗教信仰,而后期在金朝时期,逐渐接受了佛教、道教等汉族宗教,并且在宗教制度、信仰习俗等方面也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这种宗教信仰的融合,不仅体现了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相互影响,也增进了两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在艺术和传统文化方面,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也表现得淋漓尽致。
女真族的传统文化以狩猎、驯兽、武艺等为核心,而汉民族的传统文化则以文学、音乐、绘画等为主要表现形式。
金朝时期,女真族与汉民族的文化产生交融,不仅在绘画、雕塑、音乐、舞蹈等方面有所交流和影响,也在文学作品的创作和传播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最初源于宋朝时期。
当时,女真族人主要分布在今天的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等地。
宋朝先后实行了北漕和北还政策,使南宋与女真族进行了频繁的接触和贸易往来。
两种文化因此开始了交流和融合。
宋朝时期的女真人和汉人之间文化的差异其实不太大,对于文化的看法和追求都较为相同。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两种文化之间开始产生了明显的不同点。
在辽金时期,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更加广泛而深入。
在金朝统治下,女真族的文化逐渐得到了传承和发展,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女真人开始多了解汉字、学习汉语,认识了汉朝的传统文化和思想。
与此同时,汉民族的文化在女真人中也开始普及开来。
许多汉人进入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区,在经济、文学、技术等领域为女真族带来了新的不同的文化资源和思想。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过程中,双方互相吸取、借鉴,互相作用,各自文化的发展都受到了另一种文化的影响。
女真族和汉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使得女真族文化从根本上得到了深化和提升,为后来的女真族的卓越成就奠定了基础。
同时,女真族文化中的一些重要价值与见解也因与汉民族文化的交融而得到了巨大提升。
这种文化的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了明朝时期。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少数民族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三千年左右。
在中国历史上,女真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他们在中国的北方地区建立了金朝,成为中国历史上重要的一个朝代。
女真族与汉民族在历史上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的文化在交流互动中不断融合,相互影响,形成了独特的文化现象。
女真族与汉民族在语言上的碰撞与交融是一种显著的文化现象。
女真族的语言属于通古斯语系,而汉民族的语言是属于汉藏语系。
在历史上,女真族在中国的北方地区与汉民族发生了长期的交流和互动,双方的语言在这种交流中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影响。
女真族的语言对当时的北方话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些女真族的词汇和语法结构被吸收到汉民族的语言当中,对北方地区的语言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汉民族的语言也对女真族的语言产生了影响,双方的语言在交流中产生了一些共同的特点,形成了一种独特的语言现象。
在这种情况下,女真族的语言与汉民族的语言不断地碰撞与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语言文化。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文化现象。
女真族与汉民族在历史上发生了长期的交流和互动,双方的文化在这种交流中不断地融合与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文化现象。
女真族与汉民族的文化交流是中国古代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文化交流也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多元性,促进了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希望今后能够对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以更好地了解和传承中国的优秀文化传统。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活的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与碰撞是中国历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女真族是中国北方的一个古老民族,而汉民族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民族之一。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不仅深刻地影响了中国历史的发展,也为中华文化的蓬勃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女真族,是中国北方一支古老的民族,其文化历史悠久,对中国历史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女真族最早出现在中国的历史记载中还是在春秋战国时期。
随着历史的发展,女真族在中国的北方地区逐渐壮大和繁荣。
在辽、金、元等历史时期,女真族先后建立了辽、金、元等朝代,为中国历史的发展留下了深刻的痕迹。
而汉民族,则是中国历史上最主要的民族之一,也是中国现在的主体民族。
汉民族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其文化对中国的影响程度深远。
汉族文化是以汉字为主要文字,以汉语为主要语言的文化,它涵盖了音乐、戏剧、绘画、书法、建筑、宗教、哲学、政治、服饰、饮食等多个领域,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朵瑰宝。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的一场盛大的文化盛宴。
辽、金、元等历史时期,女真族的文化在中国北方地区大肆发展,与汉族文化产生了深刻的交融与影响。
女真族的宗教、语言、服饰、饮食等方面都对中国北方地区的文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同时也吸收了大量的汉族文化元素。
女真族与汉民族在文化上的交融,为中国历史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也促进了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在宗教方面,女真族的萨满教与汉族的道教、佛教等宗教产生了深刻的交融。
女真族的萨满教在北方地区广泛传播,大量的汉族人也开始信仰女真族的萨满教。
而汉族的佛教、道教也被引入了女真族的地区,对当地的宗教信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语言方面,女真族的语言对汉族的语言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在服饰、饮食等方面,女真族的服饰、饮食逐渐融入了汉族的生活之中,为当地的文化发展带来了新的动力。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也为中华文化的繁荣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动力。
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
古代汉族与少数民族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在中国历史上,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历史已经可以追溯到几千年前。
尤其在唐宋时期,由于社会政治的稳定和繁荣发展,这种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峰。
一、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背景中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
在古代,汉族人口占据了大多数,但却不是唯一的民族。
从早期的匈奴、狄道、鲜卑、羌等少数民族,到后期的满、蒙古、回、壮、彝、藏、苗、维吾尔等民族,中国古代的少数民族数量很多。
这些民族在历史上与汉族人民接触、交流,也对中国文明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例如,南方的百越、西南边疆的吐蕃、女真族等,均对汉族文化有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融合。
汉族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最早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
当时,由于人口迁移、贸易往来等原因,不同地区的文化产生了交流和融合。
例如,商代晚期就有从中亚传入的青铜文明,周代初期就由少数民族传播了铁器等文化。
“三皇五帝”时期,各个部落,各自保有着自己的部落文化,这些文化之间也同样存在着交流和融合。
随着时间的推移,汉族文化和少数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已经越来越频繁。
在唐宋时期,由于政治环境的稳定和发展经济贸易的需要,文化交流与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二、物质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融合物质文明的交流与融合主要表现在经济和贸易方面。
唐宋时期,由于海上和陆上贸易的发展,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的贸易逐渐增加。
少数民族的物产和手工艺品也开始进入汉族的日常生活。
例如,来自边疆的羊毛和兽皮成为中原地区的主要织物原料,来自新疆的玉石和香料也成为中原地区富裕人家的装饰品和香料。
而精神文明的交流与融合则体现在文化艺术、宗教信仰、语言文字等方面。
当时,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和艺术在技术等方面反而比中原地区更先进。
例如,蒙古地区的长调歌、壮族的锣鼓舞、满洲的满族舞等舞蹈艺术形式已经进入了中原地区。
在语言文字方面,藏语、蒙古语、回纥语和满语等成为重要的翻译语言,促进了多民族之间的交流和理解。
在宗教方面,唐宋时期,由于众多的宗教信仰和神话故事,在不同民族之间形成了互相传递和融合的文化现象。
辽金时期北方族与汉族文化的交融
辽金时期北方族与汉族文化的交融辽金时期(907-1234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也是一个多民族交融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随着辽、金两个民族在北方崛起,以及汉族的南下,北方文化与汉族文化开始交流和融合。
这种文化的交融及其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因为它不仅对当时的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文化也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北方民族文化在辽金时期,北方地区主要居住着契丹族、女真族、鲜卑族等少数民族。
这些民族文化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特色和风格。
例如,契丹族的文字和传统文化系统受到了启发和影响,形成了从府库到死亡,一套完整的令制文化和礼仪文化;女真族的文化特色则体现在他们的歌舞、曲艺、民俗等方面,例如《女真谣》是女真族的代表性文学作品,它包含了丰富的民族色彩,反映了女真族生活中的种种。
此外,北方民族在艺术、手工业等方面也具有一定的特色和造诣。
例如,女真束髮、熏漆等“女真工艺”就是女真民族的代表性技艺,其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了为数不少的门类并且在当代仍然享誉盛名。
汉族文化的传播在辽金时期,汉族文化由南方向北方传播,起初是由随着南方政权的北伐而入侵北方的一些壮丽产生的,后来在女真王朝的主导下,汉族文化得以更广泛和深入地传播。
北方的贵族和官僚阶层开始学习汉族文化,这其中就包括了儒家经典、诗词歌赋、建筑艺术等方面。
这些在传播和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一定的“过滤”,形成了与汉族文化本身有差异的北方汉文化,例如“辽文学”和“金文学”就是北方汉文化的代表。
汉族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的交融在辽金时期,汉族文化与北方民族文化相互交融,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有以下几个方面:1. 字体的继承与创新。
在辽金时期,北方民族原有的文字符号虽然逐渐失去了使用,但是在汉文入侵的过程中,部分成为汉字的一部分,例如“占”、“或”等字,成为了汉字中常见的部首。
另外,辽金时期的手写书法也具有较高的造诣,例如“金作”字体就是由南方的大书法家和北方民族书法家的合作而形成的。
金元时期的女真族与汉族融合
金元时期的女真族与汉族融合金元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汉族与女真族融合的一个关键阶段。
女真族,是中国东北地区特有的民族,他们在金元时期取得了统治地位,并与汉族展开了深入的交流与融合。
本文将从女真族的历史背景、汉族与女真族的交流与融合等方面来探讨这一主题。
女真族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其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东北游牧民族的一支。
女真族在唐朝时期开始崭露头角,但是真正崛起和壮大是在金朝时期。
金朝是由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的统治者完颜家族也是女真族的代表。
在成为统治者后,女真族逐渐接受了汉族的文化与制度。
他们开始采用汉字,并通过与汉族文人的交流与学习,掌握了汉文化的精髓。
金朝的官方文书大大减少了女真文字的使用,汉字成为主要的书写工具。
除此之外,金朝还学习了汉族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等,使其政权得到了更好的规范和运作。
在金朝统治期间,女真族的统治者们注重汉族与女真族之间的融合,并努力促进两族之间的交流和融合。
女真族的统治者姓金,却使用汉族的姓氏作为其官名。
这一举措表明了女真统治者对于融合的重视。
此外,金朝还设立了许多以汉字命名的官职,如太宰、御史等,这些官职都具有汉族的特色。
金朝还采用了汉族的礼仪制度,并举办了许多与汉族传统节日相似的庆典活动,如元宵节、清明节等。
这些活动不仅拉近了两族之间的距离,也使得汉族的文化得以在女真族中传播。
在经济方面,女真统治者注重与汉族商人的合作和交流。
他们通过设立市场、营造商业环境等方式,吸引了许多汉族商人来到女真部落进行经济活动。
这一举措一方面为女真部落带来了繁荣,加强了与周边地区的联系,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女真族与汉族之间的交流与融合。
除了政治和经济方面的交流与融合,金朝时期的女真族还受到了汉族文化的影响。
女真族的宫廷文化、服饰风格等都出现了许多汉族元素。
女真族的统治者们娶了许多汉族的公主为妻,这些公主不仅在政治上发挥了重要作用,还带来了汉族的文化与习俗。
总的来说,金元时期的女真族与汉族的融合是一个相互学习和借鉴的过程,是两个民族之间交流与合作的结果。
伊斯兰与中国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伊斯兰与中国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在中国的古代历史长河中,伊斯兰教是一条重要的支流。
自从隋唐时期开始,伊斯兰教从西域传入中国,与汉族文化逐渐融合交流。
这种交流不仅仅是宗教信仰的传播,更是文化和思想的碰撞与融合。
一、文化之道的交融伊斯兰教与中国汉文化之间的交流,首先体现在文化之道的碰撞与交融。
伊斯兰教是西方文化与伊斯兰文明的结晶,融合了阿拉伯世界的宗教信仰、法律制度和社会风俗,而汉文化则凝聚了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民俗。
这两种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中相互吸收,互补发展,从而形成了中国特色的伊斯兰文化。
例如,在建筑艺术领域,中国的传统寺庙和伊斯兰教的清真寺有许多共同之处。
两者都使用大量的砖石和琉璃,注重建筑的装饰和绘画。
而且,中国的寺庙和清真寺都注重空间的布局和功能的合理性,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信徒的需求。
清真寺和寺庙的建筑风格相互影响,形成了一种独特的中国式伊斯兰风格。
二、思想之源的相通伊斯兰与中国汉文化的交流与融合也体现在思想之源的相通上。
伊斯兰教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顺应自然的法则,注重道德伦理的建设。
这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相契合。
中国古代的哲学家孔子认为,人应该与自然相融合,顺应天地之道。
这与伊斯兰教中的“真主的旨意”相契合。
伊斯兰教中强调的“真主的旨意”是指信徒应该顺从真主的教导,按照他的意愿行事。
这与儒家思想中的“天命”相似,强调顺应天意,不违背自然法则。
三、艺术之美的融和艺术是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媒介。
伊斯兰与中国汉文化的交流使得两种艺术形式得以融合,创造出新的艺术风格。
中国的绘画艺术擅长表现意境和精神内涵,而伊斯兰艺术则注重几何图案和线条的运用。
伊斯兰艺术中的几何图案都是由数学原理构成的,具有严密的结构美和装饰效果。
这与中国古代绘画中的山水画中所追求的“以形寓神”、“化而为风”有异曲同工之妙。
例如,在中国绘画中,山水画与陶瓷艺术结合,形成了著名的青花瓷艺术。
而伊斯兰艺术中的几何图案经过改良和融合,也成为了中国传统的瓷器装饰元素之一。
五胡乱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考察与文物见证
五胡乱华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考察与文物见证中国历史上的五胡乱华时期,是指在16-17世纪间,蒙古、回回、察哈尔族、女真、锡伯等五个少数民族相继入侵华夏并建立政权的时期。
在这个动荡的时期中,不仅发生了各种政治、军事的变迁,还产生了广泛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
本文将从历史考察和文物见证两方面来探讨五胡乱华时期的文化交流与融合现象。
一、历史考察五胡乱华时期,各个少数民族政权在中国境内涌动,与中原文化形成碰撞与交融。
这一时期的历史考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1. 政治体制的演变:五胡政权在中国建立后,逐渐汉化并吸收中国的政治制度。
例如,蒙古政权在建立大元朝后,吸收了宋朝的科举制度,并采用汉文作为官方文书。
这一过程体现了五胡政权在政治上与中国的融合。
2. 土地与资源的重新分配:五胡政权建立后,为了巩固统治,对土地与资源进行重新分配。
这种政策带来了不同民族间的社会交流与融合,他们互相学习对方的农耕技术、工艺品制作等,实现资源的共享与共赢。
3. 文化传统的融合:五胡时期,汉族文化与少数民族文化在各个领域相互渗透与融合。
如蒙元时期,各种戏曲艺术在中国全境得到推广,这些艺术形式不仅传播了汉族文化,也吸收了各民族的表演技巧与题材内容,实现了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二、文物见证在五胡乱华时期,留存至今的文物见证了当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历史。
这些文物既是历史的记录,也是研究五胡时期文化交流与融合的重要依据。
1. 元代文物:元代是五胡乱华时期中,最具代表性的一个少数民族政权。
元代的文物中包含了丰富的汉族与少数民族文化元素。
例如,元代的漆器中,既有北方民族的刻划样式,也有南方民族的彩绘技法,反映了当时文化交流与融合的特点。
2. 五胡墓葬:在五胡乱华时期,许多少数民族政权的统治者将自己的陵墓建设在中原地区。
这些墓葬中的陪葬品,如金银器、玉石器、陶俑等,都体现了少数民族文化与汉族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3. 古代文献:古代文献记录了历史的发展和文化的变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摘要:本文通过对比分析《琵琶记》和《秋胡戏妻》两部作品,探讨作品背后的文化差异,了解女真族文化与汉民族文化的碰撞与交融。
本文先简要介绍了两部作品中处境相同但性格各异的女性形象,引出作者的创作背景,并深入剖析女真族与汉民族在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正是这种差异导致了《琵琶记》与《秋胡戏妻》不同的美学风貌。
关键词:《琵琶记》《秋胡戏妻》价值观念思维方式民族文化元代是古代戏剧盛产的高峰期。
汉族作家高明创作的南戏《琵琶记》与女真族作家石君宝创作的元杂剧《秋胡戏妻》堪称元代文学作品中的瑰宝,这两部作品有很强的可比性。
它们有相似的一方面,也有因不同民族文化上的差异所带来的故事情节、人物形象等方面的不同。
两部作品中,丈夫在新婚不久,便背井离乡。
面对丈夫突如其来的离别,两位新妇都表现出了懂事、识大体、顾大局的性格特征,体现出元代女性恪守封建礼教,遵循伦理纲常的优良品质。
但经过仔细研究,看似相同的人物形象却有迥然不同的性格特点。
本文通过对比分析,探讨两部作品背后所体现的思想观念、时代背景和民族性格。
高明创作的《琵琶记》被誉为“传奇之祖”。
他笔下的赵五娘委曲求全,受制于封建礼教,是守妇道的典型代表。
赵五娘在蔡伯喈离家进京的日子里,独自一人撑起门户,勤勤恳恳照顾公婆。
她去义仓借粮,却让乡官把粮食全都抢了去,赵五娘想到公婆没有粮食吃,无颜面对公婆,甚至想投井自杀,但又想到蔡伯喈临走前交代自己,不管发生什么事,都要照顾好公婆,只得咬着牙活下去。
她把自己的首饰衣物全都卖了,用来换粮食吃,她将米留给公婆,自己却只能偷吃糟糠。
婆婆发现后,以为她背着他们吃好的,痛骂赵五娘,赵五娘忍气吞声,并没有解释半句。
后来婆婆发现真相,后悔不已,痛心离世,随后公公也因饥荒去世。
可家中没有钱来下葬,赵五娘剪下自己的头发,想要卖发来安葬公婆。
在封建社会,头发被看作是如生命般珍贵的东西,而赵五娘肯剪下自己的头发,可见她的自我牺牲精神。
她自筑坟墓,一个人背着公婆的遗容,带着琵琶,走上了进京寻夫的道路。
而石君宝笔下的罗梅英形象与赵五娘有所不同,她自尊自爱、泼辣直率,有远见,不贪图荣华富贵,不向恶势力低头,有很强的自主意识,明白事理,虽然她和赵五娘一样勤劳能干,忠贞孝顺。
秋胡在刚新婚不久便被叫去充军,罗梅英留在家中尽心尽力照顾老母.家中情况不甚乐观,梅英毫无怨言,恪守孝道。
婆婆体弱多病,她只能靠自己洗衣刮裳,养蚕择茧,为婆婆治病。
她一心盼着秋胡回来,却无奈遇到财主李大户骚扰。
李大户想要强占罗梅英,以金钱交易威逼利诱,与梅英的父母相互串通,却遭到梅英的强烈反抗,梅英在金钱面前不卑不亢,骂道:“我道你有铜钱,则不如抱着铜钱睡!”这可以看出她的直言不讳。
秋胡做官返乡,恰巧在采桑园碰到梅英,因时隔多年,夫妻双方早已不记得彼此的模样。
秋胡看到梅英有几分姿色,上前调戏,欲以金钱诱惑将其娶为小妾,梅英严词拒绝,并痛骂秋胡,丝毫不留情面,她说:“似你这伤风败俗,怕不的地灭天诛。
”回到家中,她看到刚刚调戏自己的正是多年未见、日思夜想的丈夫,并不因为多年想念而将此事搁置,或当作一切都没有发生,她询问秋胡刚刚是否调戏了一名妇女,梅英本想让秋胡自己承认错误,却听他说自己并未有如此行径,拒不承认,于是心生厌恶。
她欲写休书,整顿“妻纲”,捍卫自己的权利,而后李大户又前来骚扰,梅英和秋胡一致对外,赶走李大户。
后来在老母的劝说下,罗梅英终于答应原谅秋胡,与秋胡过上了幸福生活。
作家在创作时都会遵循着一定的价值观念,所以,在某种程度上说,了解作者的生平有助于对作品主旨和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高明出生于受传统儒家观念熏陶的知识分子家庭,受宋明理学影响很大,他的祖父、伯父和弟弟均为诗人,与其联姻的陈家也同样出身于书香门第。
他的老师黄潘是朱熹的弟子,他追随老师研习《春秋》。
元代科举考试,内容以程朱理学为纲。
高明十分推崇其忠孝節烈思想,不仅以身作则,还大力宣扬,《琵琶记》便是典型代表。
同时代作家石君宝是女真族人。
女真人在建立金朝时,积极学习汉族文化,在创作中融合汉族文化,同时保留本民族文化特色,在诗、词、散文、元杂剧等方面都颇有造诣。
蒙古灭金后,仍有一部分女真人留在中原地区,继续创作文学作品,促使社会不断向封建化发展。
石君宝虽受到儒家观念影响,但在创作中仍带有女真族的文化特点,将女真人的豪爽率真融人人物形象,因而出现了虽与赵五娘有相同遭遇,却有不同性格的罗梅英形象,具有研究价值。
下面通过以下三点来分析两部作品背后的文化差异。
一、价值观念——崇尚伦理教化与追求个性独立《琵琶记》是由民间南戏《赵贞女》改编而来。
《赵贞女》讲述的是蔡伯喈应考,中了状元,为了追求荣华富贵,抛弃了自己的父母和妻子,入赘丞相府,留赵贞女一人替蔡伯喈尽孝。
公婆死后,赵贞女上京寻夫,蔡伯喈不与其相认不说,竟还放马踩踹,对赵贞女拳打脚踢,终被暴雷轰死,受到了上天的惩罚。
而由高明改编的《琵琶记》中,主人公蔡伯喈先是以在家照顾年事已高的父母为由拒绝进京考试,无奈蔡公望子成龙,一再劝说下,蔡伯喈不得不入京应试。
接着,蔡伯喈中举,牛丞相想要招他做女婿,可伯喈仍不为所动,再次以家中父母无人照料为由想要辞官、辞婚,无奈皇帝和丞相不许,最终才被迫落得“不忠不孝”的罪名。
入赘牛府之后,蔡伯喈无心享受荣华富贵,他没有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终日弹琴解忧,想着父母,常写书信询问家中情况。
蔡伯喈虽顶着“不忠不孝”的罪名,却是“全忠全孝”之人,不同于《赵贞女》中的负心汉形象。
而赵贞女与赵五娘的形象并无太大差别,二人都是封建礼教的典范,勤劳能干,勇于自我牺牲,隐忍坚强。
高明《琵琶记》的改写,过分强调封建礼教,将主人公蔡伯喈置于“全忠全孝”的理想状态,更是将赵五娘按照“有贞有烈”的人物形象塑造,以一定的道德准则来评判人,用“善”来作为衡量人的生命准则,强调自省,反思自己的行为。
蔡伯喈为国家效力而不能照顾父母,表达了“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的思想。
高明十分重视封建礼教对人的规范作用,崇尚伦理教化,但作品由于过于理想化而缺少真实性。
与《琵琶记》一心强调以封建礼教来规范人的写法不同,《秋胡戏妻》更多的是真情实感的抒发,剧作中增添了许多激烈的矛盾冲突,女真人特有的豪爽刚烈、泼辣直率的性格全被石君宝赋予作品人物身上,由此也可以看出女真族人敢于反抗,追求个性独立的精神品质。
一个民族的气质决定了这个民族的行为方式。
中国古代社会封建观念根深蒂固,男尊女卑,以至于汉民族的核心价值观念便是遵循伦理道德,重视三纲五常,受儒家观念影响一味强调家国一体、家国同构,看重忠孝在个人身上的体现,尊重传统,鼓励百姓读书,赞扬像赵五娘那样一切以丈夫、以家庭为中心的妇女形象。
而“女真旧风,凡酒食会聚,以骑射为乐”,反映了女真族嗜酒豪饮的生活习俗和狂放倔强的民族性格。
他们惯有的生活方式决定了他们的价值观念:豪迈不羁,崇尚武力,坚强勇毅,敢闯敢拼,向往自由,强调个人主义。
罗梅英形象的塑造,更多展现的是元代作家对男权社会的抨击,以及对当代女性独立自主形象的探索与思考。
二、思维方式——中和之道与力求抗争《琵琶记》中描写的人物,喜怒哀乐皆有,但最多的应是“怨”,尤其是赵五娘的情绪特点。
她心里有很多怨气,无论是刚完婚不久,丈夫便离家,还是家遇饥荒,她独挑大梁。
可她只怨不怒,委曲求全,一味隐忍,总是在保持一个平衡的状态,不会有过激越界的举动。
她忽略自己的情感诉求,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丧失了保护自己的能力和女性的话语权,一生遵守“夫为妻纲”的原则。
赵五娘是高明笔下过于理想化的人物形象,也正说明了汉民族文化中崇尚的女性形象是坚韧隐忍、自我牺牲,而汉民族的思维方式是中庸求和之道。
《秋胡戏妻》最早载于西汉刘向的《列女传》,而后又改写于经济文化繁荣的唐朝,为唐变文《秋胡变文》,后经由石君宝进行改编,即现在的《秋胡戏妻》。
通过比对变文和石君宝的作品,可以看出变文中只是平铺直叙,表明罗梅英忠贞于秋胡的决心,没有强烈的戏剧冲突,情节平缓;而石君宝笔下加入李大户的逼婚,反而加剧戏剧冲突,在强烈的情节变化中,罗梅英敢爱敢恨、力求抗争的形象深入人心。
秋胡在采桑园调戏梅英这一折,由变文中的“一马不被两鞍”以理相拒,改为男女双方激烈的矛盾冲突,更具动作性,更贴近真实生活,将罗梅英刚烈泼辣的女性形象刻画得入木三分,体现了女真族人敢于抗争的民族性格。
但剧作尾声少了变文中罗梅英见到丈夫归来的细腻的动人描写,而是将男女主人公置于激烈的矛盾冲突中,毫不吝啬地将罗梅英绝不忍气吞声的女性形象展现在大家面前,最终得到大团圆的结局,而这里的大团圆结局,正是各人物的性格使然。
女真民族长期在东北草原、森林大漠中过着渔猎生活,他们豪迈勇悍,不拘泥于细腻的感情中,不像定居的汉民族那般儒雅稳健,他们往往有着自由不羁、豪迈直爽的性格,他们甚至没有明确的生命意识。
而对于在稳定的中原地区定居的汉民族来说,女性独立意识听起来有如天方夜谭。
游牧民族豪迈不羁的文化冲击影响着中原文化,使妇女渐渐有了捍卫自身权利的思想,开始喊话所谓的“夫纲”“父纲”。
石君宝笔下描写的女主人公都善良勇敢,有很强的自主意识和斗争精神,勇敢挑战汉民族文化男尊女卑的社会不公平现象,这是石君宝的进步思想,也是少数民族和汉民族思想碰撞的结果。
三、民族文化——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在农耕社会,进行农业生产重要的前提条件是社会的稳定和秩序的建立。
只要国家统一,社会各行业有条不紊地运作,就能保证农业生产有节奏地进行。
靠天吃饭的农民在劳作的过程中,经验显得至关重要,因此老农民总是备受尊敬。
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农耕社会形成了万事求稳,不求创新,害怕社会动荡,重视伦理道德,尊敬老人,等级观念严重,遇事忍受顺从的文化风格。
这样的文化特征有利于社会发展,却也滋生出农耕民族的惰性心理,不求上进,一味追求稳定,易满足于现状,不重视自我感受的表达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样看来,赵五娘的形象便具有普遍性,实是农耕民族妇女形象的代表。
在生活中她孝敬老人,一味顺从,在婆婆误解了自己之后,竟因伦理道德的束缚而丧失为自己辩解的能力。
蔡公劝说赵五娘在自己过世之后改嫁他人,不要替自己守孝,她却说“不更二夫”“一马一鞍”。
赵五娘上京寻夫,只是怕公婆绝后,她并没有为自己考虑,而是循规蹈矩地遵守着封建礼教,被伦理道德牵着鼻子走。
她看起来独立自主,实则在性格中有很强的奴性。
游牧民族生活在不确定的自然环境中,人畜总是需要转场,寻找丰美的水草资源,常常会出现牲畜跟着水草走,人追随着牲畜走的现象,这与只守着一片土地耕种的农耕民族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游牧民族时常会遇到突发的环境状况,强壮的青年人要随时做好投入战斗的准备,他们担负着保护全族安全的重任,因此要优先保证好他们的粮食供应,而不是先照顾年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