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听课笔记——《绝句》

合集下载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杜甫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他的作品广泛流传,深受后人喜爱。

其中,《绝句》是他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将从杜甫的生平背景、诗歌主题、艺术特点以及诗句赏析等方面,对《绝句》进行讲解和赏析。

杜甫的生平背景杜甫生于唐代贞元四年(712年),逝世于唐代开元二十五年(757年)。

他是一个充满激情和使命感的作家,经历了盛世的兴衰,目睹了社会的动荡和人民的苦难,这些经历深深地影响了他的创作。

他饱受贫困之苦,多次辗转于各地,时常在逃亡中写下他的诗歌,抒发着内心的哀愁和对社会的忧患。

《绝句》的主题《绝句》是杜甫的一首短诗,字数有限,但所表达的思想和情感却非常丰富。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和人民痛苦的忧虑之情。

通过对社会和个体命运的思考,杜甫试图唤起人们对苦难和困境的关注,进而引起人们的反思和改变。

艺术特点1. 凝练的语言:《绝句》由四句组成,每句七个字,每字字数相等,使整首诗达到了形式上的对称美。

2. 抒发真情:杜甫以真实的感情表达诗中的主题,借助短小而深刻的语句,传递出对社会动荡和人民苦难的深深忧虑。

3. 借景抒发:杜甫常常通过描写自然景观来体现他内心的情感。

《绝句》中,他以连绵的山峦和辽阔的河水,表现了社会动荡带来的痛苦和无常。

诗句赏析1. "登高壮观天地间"——这句诗描绘了作者登高远望的场景,展现了他对世界的壮丽景色的震撼。

这句诗字体雄浑有力,通过"登高"二字,体现了作者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2. "心随材亦复然"——这句诗中的"心随材"形象生动地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动荡的忧虑和心灵的困扰。

"亦复然"则暗示了无奈和痛苦的现实。

3. "日落馀辉起烟波"——这句诗通过对夕阳余晖和起伏的烟波景象的描绘,表达了社会动荡的苦难和人民的痛苦。

作者通过这种对景物的感受,引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思考。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笔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笔记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笔记
以下是人教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课《古诗两首》的笔记,供您参考:
1. 知识点梳理:
《绝句》:作者是唐代的杜甫,描写了春天景色。

诗中使用了“黄鹂”、“翠柳”、“白鹭”、“青天”、“千秋雪”、“万里船”等词语,展现了一幅美丽的春景图。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是宋代的苏轼,描写了春天江边的景色。

诗中使用了“竹”、“桃花”、“鸭子”、“蒌蒿”、“芦芽”、“河豚”等词语,展现了一幅生动的江边春景图。

2. 重点词语解释:
黄鹂:黄莺鸟,羽毛黄色,嘴黑色,很美丽。

翠柳:翠绿色的柳树。

白鹭:鹭鸶,羽毛纯白色,嘴黑色,腿很长。

青天:蓝色的天空。

千秋雪:终年不化的积雪。

万里船:远航的船只。

河豚:一种鱼类,有毒,但肉味鲜美。

3. 古诗赏析:
《绝句》中,诗人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色,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

诗中运用了多个色彩鲜明的词语,如“黄”、“翠”、“白”、“青”,使得画面更加生动和美丽。

《惠崇春江晚景》中,诗人通过对江边景色的描绘,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和赞美。

诗中不仅描绘了植物和动物,还通过“河豚欲上”暗示着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生命的活力。

4. 拓展思考:
这两首诗都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但它们所描绘的景象和使用的词语各有不同。

通过对比分析,可以深入了解不同诗人对同一主题的不同表达方式和风格。

我的听课笔记——《绝句》

我的听课笔记——《绝句》

我的听课笔记——《绝句》
稠城教办《绝句》执教者虞晓丹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草原图”生背《草》
“菜花图”生背《宿新市徐公店》
2、对对子(课件出示)
黄对()青对()
自己想一想
师出示,齐读
白翠
黑绿
红红
黄鹂对()青天对()
黑()绿()
红()红()
二、学习古诗
杜看见这么美的景色,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句。

出示古诗。

齐读
范读,指出“鸣”和“上”是重音
指名读
齐读
指出古诗的规律,一、二声读长一些,三、四声读短些。

学生自己在文中标一标。

范读
自己读
齐读
指名读
读后你的眼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是一副怎么样的图画。

汇报交流
还看到了什么?自己学习后两句。

汇报:看到什么?
指名读:指导读“万里船”。

齐读,读出最后一句的气势。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小组交流。

欣赏图片“岷山雪景”“东吴船”感受“千秋雪”。

用古人的方式吟诵。

配乐读。

欣赏这首歌编成的曲子,跟着唱一唱。

再读课文。

推荐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等。

三、书写指导。

比较“岭”和“含”
范写
练写。

杜甫《绝句》诗意全解

杜甫《绝句》诗意全解

杜甫的《绝句》诗意如下:
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见西岭上堆积着终年不化的积雪,门前停泊着自万里外的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赏析:
整首诗描绘的是以作者家为事件发生的中心地,时间在春末夏初的六月,家旁的柳树上成双结对的黄鹂鸟在卿卿我我地鸣叫,预示着什么事要发生。

果不其然,作者所有的努力都没有白费,有船来接作者与一群高洁之士要同去做官了。

事件脉络表达的非常清晰明确。

时间、事件、地点、情节、故事表述完满。

并且互相印证、更有无限的想象空间。

感知、感怀、感恩还注入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个人类最伟大的人生理想。

更体现了文化人那种“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做人境界。

表面看上去写的是优美的景物,实际上则寄托了作者此时此刻的志趣情操。

全诗以赋的方法写作,且浑然天成,而又恰到好处不露痕迹。

以至于外行人以为杜甫这首诗是在描写自然风景。

上下两句,两两相对,且那些明比、暗喻让人浮想联翩。

是运用“赋、比、兴”的经典之作。

让人见识到了什么叫托物言志,什么是诗的语言。

读这样的作品几乎是与读福尔摩斯探案小说一样引人入胜。

诗词之妙莫过如此。

杜甫再一次向人们述说:诗是不可翻译的。

古诗二首的课堂笔记

古诗二首的课堂笔记

以下是《古诗二首》的课堂笔记,主要包括诗文内容、主题思想、艺术手法等方面的内容。

《古诗二首》包括两首诗:《望庐山瀑布》和《绝句》。

《望庐山瀑布》是一首描绘庐山瀑布景象的诗歌。

诗中通过夸张和想象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豁达、豪放的性格。

《绝句》则是一首描绘春天景象的诗歌。

诗中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生机勃勃和美丽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这首诗也表现了诗人高洁、清雅的品质。

在艺术手法方面,《望庐山瀑布》和《绝句》都有各自的特点。

《望庐山瀑布》运用了夸张和想象的手法,使得诗歌形象生动,气势磅礴;而《绝句》则运用了细腻的描绘手法,使得诗歌情景交融,富有诗意。

两首诗都在意境、韵味和语言方面表现出了极高的艺术造诣。

在主题思想方面,《望庐山瀑布》和《绝句》都表现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同时,两首诗也都表现了诗人豁达、豪放和高洁、清雅的品质。

这些主题思想都是人类共通的情感,具有深远的意义和价值。

总之,《古诗二首》是一组优秀的诗歌作品,它们通过不同的艺术手法和主题思想,展现了诗人豁达、豪放和高洁、
清雅的品质,同时也表达了对大自然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学习这些诗歌可以加深我们对自然和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

杜甫《绝句》古诗讲解和赏析小学生必学古诗词杜甫是唐代著名的文学家和诗人,他的诗歌广为流传,具有深刻的哲理和艺术价值。

在他的诗歌作品中,《绝句》是其中一首非常著名的古诗,它通过表达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传达出了深刻的情感和意义,这也是小学生必学的古诗之一。

一、杜甫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唐代文学史上的杰出代表之一。

他的诗歌作品涉及广泛,包括政治、哲学、历史、地理等多个领域,表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人生的深刻思考。

他的文学风格深受后人的推崇和喜爱,在现代汉语文学中仍然广受欢迎。

二、《绝句》的理解和赏析1. 题目来源《绝句》这首诗的题目来源于唐代诗人韦应物的一首诗《滁州西涧》,其中有“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的句子,杜甫在此基础上创作了《绝句》。

2. 诗歌分析杜甫的《绝句》是一首四行的诗歌,主要通过对凋零和消逝的事物的描绘,表达了对人生深深的思考和感悟。

在这首诗中,杜甫写道:“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诗句表面上是对一幅美丽的景象的描绘,但在其中蕴含着更深层次的哲理和情感。

在第一句中,“黄鹂鸣翠柳”是对春天的描绘,但表现出的是生命力的旺盛与美好。

而“白鹭上青天”则是对大自然的歌颂,表现出自由的飞翔和美妙的舞姿。

第二句中,“窗含西岭千秋雪”则是在描述北方的美景和一种雪的洁白之美。

最后一句“门泊东吴万里船”,则表现了一种远行和远航的决心和勇气。

这些景象的描绘让读者感受到,杜甫的内心深处充满了对生命的热爱和对自由的渴望。

3.古诗的含义杜甫的《绝句》深刻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感悟和对命运的思考。

在写作过程中,他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间接地表达了对人生的态度和看法。

他认为,生命的价值在于追求自由和追求美好,只有在努力追寻和坚定信念的过程中,才能更好地体验和感悟人生的真谛。

最后,作为小学生,学习杜甫的《绝句》,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启迪他们的思想,开阔他们的视野,让他们更好地认识和理解自己的生命和世界。

语文听课记录(通用5篇)

语文听课记录(通用5篇)

语文听课记录(通用5篇)语文听课记录篇1《绝句》一.读课题《绝句》,你是怎么理解绝句的?作者是谁?师:昨天讲的李白是诗仙,而杜甫被称为诗圣。

这首诗是作者写自己在成都杜甫草堂那个地方看到的美景。

二.学这首诗。

1、听老师范读,孩子们展开想象:你看到了什么景物,看谁看到的多,看到的景物最美。

师读后生汇报:你看到了什么?生1:我看到两只黄鹂在树枝上跳来跳去。

师马上在黑板上板书简笔画,你是从哪里看到的,请读读......全班齐读生2:我看到了多年未化的积雪。

那老师要画应画远还是近(远)齐读哪里的雪(成都西岭的雪)理解窗含(看教室窗外,象窗子框起来因而用了一个含字)生3:我看到了遥远的东吴门口停了许多船师板画,生读出远的感觉生4:我看见白鹭师:应画在哪?(远)怎样读?(飞得有劲)、师:难道我们的大自然就这样单调吗?请再读,你好象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生自读,师启发:开动你的耳、眼你又发现了什么?汇报:生1:我看到了春天师:你从哪里知道的?生1;“翠”字师:从诗中你还看到了什么?生2:码头(从门泊看出)生3:房子(从窗含看出)师启发:我还从赵尘(生1)的“翠”看到柳树是绿的,[给板书柳树涂为绿色。

]你还看到、听到什么?生1:听到鸟叫生2:我听到船的汽笛声生3:流水的哗哗声。

(师:你的耳朵真灵)生4:我看到长江很长,还有船在往这靠。

师小结:我们想象后,让树有了绿色,鸟在叫,这叫有什么有什么?三、小结:学了这首诗,有什么有什么?(读板书)听课后点评:1、读的形式多:初读——个别读——评价——评价过程中读——齐读——范读——想象景物中读——读中打开耳、眼——夸夸诗读——读出感觉。

2、想象诗的画面——展开从诗的字中你看到、听到什么?让画面更丰富。

3、小结(有什么有什么)孩子概括令人折服。

4、师声情并茂将生自然引人诗境中,学生利用多种感官体会到诗的美,好一个“有诗有画”呀!5、读、听、看、想后再落实每一句诗意——水到渠成。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学习笔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学习笔记

部编版二年级下册语文《绝句》学习笔记1. 诗歌导读《绝句》是一首著名的古典诗歌作品,由唐代诗人杜甫创作。

本诗以简洁明快的绝句形式,表达了作者对国家深深的忧虑之情。

2. 诗歌概要2.1 内容简介《绝句》透过景色描绘,反映了当时社会的乱象和民众的苦难。

全诗共四句,每句又称为“绝”。

首句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现了大地复苏的美好景象;次句传达了作者对时局混乱的忧虑;第三句写出人民生活艰苦,无法得到应有的安宁;最后一句呼吁天子能够听到民众的呼声,关注社会的悲欢离合。

2.2 诗歌特点- 采用绝句形式,每句四个字,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思想感情。

- 充满强烈的社会关怀和感人的意蕴。

3. 诗歌赏析3.1 约定俗成的绝句形式《绝句》采用了约定俗成的绝句形式,每句四个字,形成了跌宕起伏的韵律感。

3.2 描绘春天景象首句“白日依山尽”,以春天白昼的光景描绘,意味着阳光从山脚下暮色来临,揭示出大地恢复生机的美好景象。

3.3 反映社会乱象和民众苦难次句“黄河入海流”传达了时局混乱的忧虑,暗喻国家政治动荡,人民生活困苦。

3.4 悲叹民众生活艰难第三句“欲穷千里目”,表达了人民生活艰苦,无法获得安宁和富足的苦衷。

3.5 呼唤天子关注民众最后一句“更上一层楼”,象征着希望国家能够关注底层民众的困境和疾苦,做出改变,让社会更加美好。

4. 总结《绝句》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表达了作者对国家动荡和人民苦难的忧虑。

诗歌中的景象和情感唤起了读者对社会问题的共鸣,同时也传达了希望社会变得更加美好的思想。

绝句这首诗的课堂笔记

绝句这首诗的课堂笔记

绝句这首诗的课堂笔记Jueju, also known as "regulated verse," is a type of Chinese poetry that consists of four lines with five or seven syllables in each line. It has a long history in Chinese literature and is known for its concise and expressive nature. This traditional form of poetry has been a popular subject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classes for centuries. 绝句,也称为“律诗”,是中国诗歌的一种形式,由四行组成,每行五个或七个音节。

它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悠久的历史,以其简洁和表达力见长。

这种传统诗歌形式在中国语言和文学课程中一直备受青睐。

Studying jueju can help students develop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Chinese language and culture. Through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the poems, students can learn about traditional Chinese values, historical events, and literary techniques. By examining the structure and content of jueju, students can als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knowledge of Chinese grammar and vocabulary. 学习绝句有助于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语言和文化。

《古诗三首》三年级下册绝句笔记

《古诗三首》三年级下册绝句笔记

三年级下册绝句笔记
《绝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前两句勾画背景,后两句点染出春天大背景下的极富生机的生物,展示出生机盎然的春天图画。

花草的幽香、轻盈的燕子、交欢的鸳鸯,构成了一幅清丽自然的春图。

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①主要内容:
《绝句》是一首描写春天的诗,前两句勾画背景,后两句点染出春天大背景下的极富生机的生物,展示出生机盎然的春天图画。

花草的幽香、轻盈的燕子、交欢的鸳鸯,构成了一幅清丽自然的春图。

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愉快心情。

②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

杜甫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共有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笔记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笔记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笔记
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

以下是对这三首诗的详细笔记:
1. 《绝句》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

这首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感慨。

诗中“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词语,营造出一种温馨、美好的氛围,让人感受到春天的气息和生机。

2. 《惠崇春江晚景》是宋代诗人苏轼所作,描写了春日江景的美妙和生机勃勃的自然景色,展现了苏轼的审美情怀和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

诗中“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等句子,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的景色,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和美丽。

3. 《三衢道中》是宋代诗人曾几所作。

这首诗描写了作者在三衢山旅行时所见到的美丽景色,表达了作者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向往之情。

诗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等句子,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形象的比喻,展现了三衢山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和神秘。

希望以上内容对你有帮助,如果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查阅教辅练习或咨询语文老师。

四年级《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四年级《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四年级《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一、导入
1. 回顾学过的古诗,教师引导学生背诵一些经典的古诗。

2. 介绍本课的三首古诗,引导学生了解古诗的作者和背景。

二、学习新课
1. 《绝句》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初步感知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小组交流,讨论诗句的含义,全班汇报交流。

(4)想象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

(5)背诵古诗,尝试默写。

2. 《惠崇春江晚景》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初步感知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小组交流,讨论诗句的含义,全班汇报交流。

(4)想象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

(5)背诵古诗,尝试默写。

3. 《三衢道中》
(1)教师范读,学生跟读,初步感知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小组交流,讨论诗句的含义,全班汇报交流。

(4)想象画面,感受古诗的意境。

(5)背诵古诗,尝试默写。

三、小结
本课学习的三首古诗都是描写春天的景色,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到春天的美好和生机勃勃。

同时,也让学生了解了古诗的语言表达方式和艺术特点。

四、作业
1. 背诵并默写本课的三首古诗。

2. 完成课后练习题。

二年级古诗:《绝句》知识点

二年级古诗:《绝句》知识点

二年级古诗:《绝句》知识点小朋友们,今天咱们一起来学习一首二年级的古诗——《绝句》。

《绝句》这首诗一般指的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两个黄鹂鸣翠柳”这一首。

咱们先来读一读这首诗:“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怎么样,读起来是不是很顺口呀?先来说说诗中的生字词。

“鹂”这个字,左边是个“丽”,右边是个“鸟”,表示黄鹂这种鸟。

“鹭”字呢,上面是个“路”,下面是个“鸟”,白鹭也是一种很漂亮的鸟哟。

还有“岭”字,山字旁,说明和山有关,指的是高大的山脉。

接下来咱们看看诗句的意思。

“两个黄鹂鸣翠柳”,说的是两只黄鹂鸟在翠绿的柳树上欢快地鸣叫。

这里的“鸣”字用得特别好,让咱们好像都能听到黄鹂鸟清脆的叫声了呢。

“一行白鹭上青天”,一行洁白的鹭鸟向着湛蓝的天空飞去。

想象一下那个画面,是不是很美呀?“窗含西岭千秋雪”,诗人坐在窗前,可以看到西岭山上终年不化的积雪。

“含”字用得很巧妙,好像窗户把雪山框在了里面,就像一幅画一样。

“门泊东吴万里船”,门口停泊着从东吴远行而来的船只。

再说说这首诗的写作手法。

诗人通过描写黄鹂、翠柳、白鹭、青天这些生动的景象,给咱们展现了一幅色彩鲜艳、生机勃勃的春天画面。

而且呀,前两句是动态的描写,黄鹂在叫,白鹭在飞;后两句是静态的描写,窗户里含着的雪,门口停着的船。

这样动静结合,让整首诗更加有趣了。

这首诗还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呢?杜甫写这首诗的时候,心情是很愉快的。

他看到这么美丽的景色,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对生活充满了希望。

那咱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要怎么才能记住呢?可以多读几遍,一边读一边想象诗中的画面。

还可以试着画一画,把黄鹂、翠柳、白鹭、青天、雪山、船只都画出来,这样能帮助咱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还有哦,小朋友们可以在生活中多观察观察周围的景色,说不定也能像杜甫一样写出很美的诗句来呢。

关于这首诗的考题呀,可能会让咱们解释某个字词的意思,或者说说诗句描绘的画面,还有可能让咱们体会诗人的情感。

绝句分析笔记摘抄(3篇)

绝句分析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引言绝句,又称绝唱,是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起源于唐代。

绝句以其简洁、明快、意境深远而著称,是中国古典诗歌的瑰宝。

本文将通过对绝句的分析,摘抄其中的精华,以期对绝句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有所领悟。

二、绝句的特点1. 格律严谨绝句的格律严谨,每首诗由四句组成,每句五言或七言,共二十字。

其中,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共二十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共二十八个字。

这种格律要求诗人精心构思,力求言简意赅。

2. 主题鲜明绝句的主题鲜明,往往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出诗人的情感和意境。

诗人在短短二十字内,以寥寥数笔勾勒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和生动的故事情节。

3. 意境深远绝句意境深远,往往通过景物描写、情感抒发和哲理思考,传达出诗人对生活的感悟和哲理。

诗人在绝句中追求“诗中有画”,使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仿佛置身于诗的意境之中。

三、绝句分析摘抄1. 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诗以简洁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夜晚思念家乡的情景。

首句“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景物描写,营造出一种宁静、清冷的氛围。

次句“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抒发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全诗意境深远,情感真挚,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2.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这首诗以春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国家沦陷的悲痛之情。

首句“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通过对景物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次句“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抒发了诗人对亲人离散的悲痛。

全诗意境悲壮,情感深沉,令人感慨万千。

3.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首诗以登鹳雀楼为背景,表达了诗人对远大理想的追求。

首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景物的描写,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色。

次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表达了诗人对理想的追求。

全诗意境开阔,寓意深刻,给人以启迪。

四、结论绝句作为中国古典诗歌的一种形式,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

部编小学语文二下《15古诗二首》课堂笔记

部编小学语文二下《15古诗二首》课堂笔记
课文结构
主题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全诗通过描写作者送别友人时在净慈寺所看到的西湖美景,表达了诗人对西湖的赞美和对友人深情的眷恋。
《绝句》通过对大自然明媚春光的描绘,折射出诗人愉快的心情。四种独立的景色,描绘出一幅生机勃勃的图画,诗人陶醉其中,心情十分喜悦。
重点词
近义词:风光——风景 四时——四季鸣——叫
重点句
1.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诗意:毕竟是西湖六月天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确实不同。赏析:质朴无华的诗句,说明六月西湖与其他季节不同的风光,是足可留恋的。
2.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诗意:莲叶接天望不尽一片碧绿,阳光下荷叶分外艳丽鲜红。赏析:诗人用一“碧”一“红”突出了莲叶和荷花给人的视觉带来的强烈的冲击力,莲叶无边无际仿佛与天相接,气象宏大,既写出莲叶之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映日”与“荷花”相衬,又使整幅画面绚烂生动。
穷(穷人)(无穷)(穷困) 荷(荷叶)(荷花)(荷包)
绝(绝对)(绝望)(绝句) 含(包含)(含义)(含有)
岭(山岭)(岭南)(岭北) 吴(吴国)(东吴)(吴语)
晓(晓得) 慈(慈爱) 毕(毕业) 竟(竟然) 映(倒映)
鹂(黄鹂)
形近字
岭(山岭)
铃(铃铛)
多音字
xíng(行走)(不行)

háng(银行)(一行)
3.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诗意: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梢上欢乐地歌唱。一行白鹭在晴朗的天空中自由飞翔。赏析:诗人抓住“黄鹂”“鸣翠柳”“白鹭”“上青天”这典型的景物来为我们描述了美好的春光,色彩鲜明,春光融融,令人陶醉其中。这两句诗采用了动态描写。
4.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第四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三年级第四课古诗三首课堂笔记

以下是三年级第四课《古诗三首》的课堂笔记,包括《绝句》、《惠崇春江晚景》和《三衢道中》三首古诗:一、《绝句》1.古诗简介:这是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一首五言绝句,描写了草堂周围明媚秀丽的春天景色。

2.重点词解释:“迟日”:春日,语出《诗经·豳风·七月》“春日迟迟”。

“泥融”:这里指泥土滋润、湿润。

“鸳鸯”:一种水鸟,雄鸟与雌鸟常双双出没。

3.诗句解释:“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

” 意思是春日照江山显得秀丽如画,春风吹拂着花草散发着芳香。

“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

” 意思是燕子衔着湿泥忙筑巢,暖和的沙子上睡着成双成对的鸳鸯。

4.诗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的热爱和赞美。

二、《惠崇春江晚景》1.古诗简介:这是苏轼为惠崇的画作《春江晚景》所写的题画诗。

2.重点词解释:“蒌蒿”:草名,有青蒿、香蒿等。

“河豚”:一种美味的鱼,但含有毒素,需要经过处理才能食用。

3.诗句解释:“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 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 意思是满地蒌蒿草芽短短的,正是河豚要逆流而上的时候。

4.诗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春天景色和自然生命的热爱和欣赏。

三、《三衢道中》1.古诗简介:这是南宋诗人曾几所作的一首七言绝句,描写了作者在三衢山路上旅行时所见所感。

2.重点词解释:“梅子黄时”:指梅子成熟季节,一般在农历五月左右。

“小溪泛尽”:乘船抵达小溪的尽头。

“却山行”:再走回山间小路。

3.诗句解释:“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

” 意思是梅子黄透了的时候,天天都是晴朗的好天气,乘船跑到小溪的尽头,再改走山路继续前行。

“绿阴不减来时路,添得黄鹂四五声。

” 意思是山路上苍翠的树,与来的时候一样浓密,深林丛中传来几声黄鹂的欢鸣声,比来时更增添了些幽趣。

4.诗的情感:表达了作者旅途中的愉悦心情和热爱自然的情感。

三年级绝句的读书笔记

三年级绝句的读书笔记

三年级绝句的读书笔记读完古书《绝句》的读书笔记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绝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赏析“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两个黄鹂在鸣,这就有声音了。

“一行白鹭上青天”,这就有一个行为、一个行动。

一横一纵,“两”和“一”相对;一横一纵,就展开了一个非常明媚的自然景色。

那么接下来杜甫又讲到“窗含西岭千秋雪”,我的窗子里包含了岷山千万年累积的雪,西面的岷山,是千年的积雪的一个岷山。

“门泊东吴万里船”我的门口停着长万里的船只。

这样就形成了一迎一送,迎这个积雪的山头来进入你的视野,送这个船到下游去。

那么这个“万里船”能够通行,也说明这个“安史之乱”已经进入了尾声了,已经接近要平定了,这个时候那航船也可以通行了,做生意的人可以在这条江上来来往往了。

那么这么一首,它本身是非常有修饰之美的,在加之它四句都是对仗的。

从六朝开始就有绝句,到了唐代以后绝句就形成了非常圆熟的一种艺术,我们很多著名的诗都用绝句。

绝句就是四句,四句往往或者四句都不对仗,或者四句前面两句写景对仗后面两句抒情不对仗,或者是前面两句不对仗后面两句对仗,那么现在他这首诗四句都对仗,可以说是一首非常工整的、写得非常认真的一首诗。

杜甫有一个写诗的时候让人“语不惊人誓不休”,所以他就把这首诗千锤百炼三年级古诗怎么写读书笔记原来,三年级的孩子也要做读书笔记只是不晓得孩子能否坐得住.古诗的构成,一般是标题、内容和作者三部分构成。

由此见,可以疑问做笔记。

例如:1、作者为什么会给古诗起一个这样的题目(古人作诗一般是有感而发,就是找写诗的初衷等等);2、古诗内容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作者写了什么,想表达的思想是什么);3、关于作者。

(什么朝代,当时朝代的政局,作者生平轶事等等);4、看看自己能否也比着葫芦画个瓢,写首小诗表达表达自己所见所闻以及想法. 三年级绝句的古诗的意思你好,你说的三年级的绝句是杜甫写得这首吗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它译文意思是江山沐浴的春光多么秀丽,阵阵春风送来花草的芬香,飞翔的燕子衔着湿泥,忙着筑巢美丽的鸳鸯,睡在沙滩上晒太阳对你有所帮助四年级的古诗词三首的阅读笔记《独坐敬亭山》是唐代诗人李白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人写的是自己的孤独,写的是自己的怀才不遇,但更是自己的坚定,在大自然中寻求安慰和寄托,是诗人表现自己精神世界的佳作.作者以奇特的想象力和巧妙的构思,赋予山水景物以生命,将敬亭山拟人化,写得十分生动.作品译文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独坐敬亭山》读出诗人与敬亭山的寂寞孤独;《望洞庭》是唐代著名诗人刘禹锡所著的一首山水小诗,该诗通过对洞庭湖高旷清超的描写,充分表现出诗人的奇思异彩.译文洞庭湖的湖水和月亮交相辉映,显得十分和谐.潭面无风好似一面未磨的铜镜.遥望洞庭湖非常美丽.就好像白银盘上的一个青螺.《望洞庭》读出月色笼罩下的洞庭湖的宁静;《忆江南》本为隋唐时期词牌名,原名《望江南》、《梦江南》、《江南好》、《春去也》.《金奁集》入“南吕宫”.唐代白居易作《忆江南》三首,调名遂改名为《忆江南》.单调二十七字,三平韵.中间七言两句,以对偶为宜.第二句亦有添一衬字者.宋人多用双调.①忆江南――既是标题,也是词牌名.②旧曾谙――从前很熟悉.③江花――江边的花.④蓝――蓝草,叶子青绿,可制染料.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的景色.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金属锰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忆江南》读出对江南春景的赞美与热爱.三年级下册绝句的意思是什么三年级绝句的意思是什么三年级下册绝句是杜甫写的,这首绝句的意思是,两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间婉转地歌唱,一队整齐的白鹭直冲向蔚蓝的天空。

第四讲 李白课堂笔记(绝句及艺术风格、地位部分)

第四讲 李白课堂笔记(绝句及艺术风格、地位部分)

(三)李白绝句“太白……五七言绝句,实唐三百年一人。

” (李攀龙《古今诗删·选唐诗序》)“太白五七言绝,字字神境,篇篇神物。

”(胡应麟《诗薮·内编》卷六)五绝:清新自然,含蓄深远(以自然明快的语言,表达出丰富的情思,意境深远、风格清新、境界天成)劳劳亭天下伤心处,劳劳送客亭。

(破题直入,曲中见直)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

(名句)劳劳亭:三国时吴建,在南京市区南,古送别所。

劳劳,非常忧伤,《孔雀东南飞》:“举手长劳劳,两情同依依” 。

王之涣《送别》:“近来攀折苦,应为别离多。

”杨巨源《折杨柳》:“惟有春风最相惜,殷勤更向手中吹。

”李商隐《离亭赋得折杨柳》:“人世死前惟有别,春风争拟惜长条。

”杜牧《赠别》:“蜡烛有心还惜别,替人垂泪到天明。

”李锳《诗法易简录》评后两句:“奇警无伦”,指出其“妙在…知‟字、…不遣‟字。

”层层转载,意深趣远;而语言明快、风格清新。

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胡应麟:“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

” (《诗薮·内编》)王世懋:“(绝句)盛唐惟青莲、龙标二家诣极。

李更自然,故居王上。

” (《艺圃撷馀》)清新朴素,明白如话,余味深长;情思之含蓄深远萧纲《玄圃纳凉》:“夜月似秋霜”《春江花月夜》:“空里流霜不觉飞” (修辞)《静夜思》:“疑是地上霜”(叙述,午夜梦回之错觉)物象的亲切性音韵的和美性思维的单线性空间的可变性时间的永恒性身心的依存性共同组成了一个独一无二的魅力系统。

《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原文床前看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山月,低头思故乡。

宋蜀本《李太白集》原貌;明代李攀龙《唐诗选》之前的各种李白集、唐诗选本原貌;今天中国广为流传的文本:李攀龙《唐诗选》及《唐诗选》影响下的后出各种选本:包括《唐诗三百首》……参考:《李白<静夜思>文本演变再析》(《文史知识》2010年第12期等)从明清两代开始,中国读者用集体的智慧,小小修改了李白的《静夜思》,大大强化了“作品的绝对独特性”“明月……明月……故乡”大大增强了宇宙间的空明感,强劲延续了望月思乡的诗歌传统,而且大大凸显了明代文人群体的“大明”意识。

《绝句》全文与注释

《绝句》全文与注释

《绝句》全文与注释绝句,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形式短小精悍,语言简洁明快,意境优美深远。

绝句通常四句一首,按照每句的字数,可分为五言绝句和七言绝句。

先来说说五言绝句。

例如王维的《鸟鸣涧》:“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这首诗描绘了春夜山间宁静而美丽的景色。

“人闲桂花落”,在寂静没有人声的环境里,只有桂花无声地飘落。

“闲”字写出了人的心境之闲,内心的宁静。

“夜静春山空”,夜色静谧,春山空旷,一个“空”字,烘托出了春山的幽静。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月亮升起,惊动了山中栖息的鸟儿,它们不时地在山涧中鸣叫。

这两句以动衬静,更加突出了春山夜晚的宁静。

再看孟浩然的《宿建德江》:“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诗人把小船停靠在烟雾迷蒙的江边,日暮时分,新的愁绪又涌上了客子的心头。

“野旷天低树”,旷野无边无际,远天比树还低沉。

“江清月近人”,江水清清,明月和人相亲相近。

此诗描绘了江边秋夜的景色,抒发了诗人的羁旅之思。

接下来是七言绝句。

王昌龄的《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首句“秦时明月汉时关”,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勾勒出一幅冷月照边关的苍凉景象。

“万里长征人未还”,写出了无数征人未能归家的悲剧。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倘若龙城的飞将军李广还在,绝不许匈奴南下牧马度过阴山。

表现了诗人希望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生活的愿望。

还有杜牧的《泊秦淮》:“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烟雾笼罩着寒水也笼罩着岸边的沙地,夜晚船泊在秦淮靠近岸上的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卖唱的歌女不懂什么叫亡国之恨,隔着江水仍在高唱着玉树后庭花。

诗人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唐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绝句知识点总结初中

绝句知识点总结初中

绝句知识点总结初中绝句,又称“四行诗”,是一种古典诗歌形式,以四句为一首,每句五言或七言。

初中阶段,在语文课程中学习了大量的绝句,通过学习绝句,不仅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也使他们对中国古典诗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本文将对初中阶段学习的绝句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复习和巩固所学内容。

一、绝句的形式特点1. 四行为一首,每行五言或七言。

2. 定型的节奏和韵律。

3. 对仗工整,语言简练,表达含蓄。

4. 以描写山水、情感、社会风俗等为主题。

二、绝句的写作方法1. 确定主题:确定要描写的内容或表达的情感。

2. 勾画画面:运用具体的描写手法,勾画出生动的画面。

3. 表达情感:通过细腻的语言,抒发作者的情感。

4. 修辞手法:运用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丰富诗句的意境。

三、绝句的韵律结构1. 五言绝句的韵脚结构为押韵,常用的韵脚有平水韵(平平仄)和仄水韵(仄仄平)。

2. 七言绝句的韵脚结构也为押韵,常用的韵脚有仄平平平仄仄和平仄仄平平仄。

四、绝句的写作技巧1. 纠结词语:选用质朴、含蓄的词语,符合绝句的表达特点。

2. 善用修辞:善于使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诗句的意境。

3. 运用对仗:对仗工整是绝句的特色之一,要注意平仄搭配和韵脚押韵。

五、常见的绝句类型1. 山水田园:描写大自然山水景色、农村田园生活的绝句。

2. 悲愤抒怀:表达作者的情感、悲愤或哀感的绝句。

3. 思乡怀人:表达对远方亲人的思念和眷恋的绝句。

4. 描写花鸟:描写花鸟虫鱼等自然界生物的绝句。

六、绝句的欣赏方法1. 诗境联想:通过诗句的描写,联想到作者的情感和赞美的对象。

2. 鉴赏韵律:欣赏诗句的韵律美感,感受五言和七言的节奏之美。

3. 感知意境:通过细腻的语言描绘,感知诗句中蕴含的意境之美。

总结:初中阶段学习绝句,不仅是对中国古典诗歌的传承和发扬,也是对语言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的培养。

通过掌握绝句的形式特点、韵律结构、写作方法和鉴赏技巧,学生可以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典诗歌,同时也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和文学素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听课笔记——《绝句》
作者:虞晓丹转贴自:转载点击数:120
我的听课笔记——《绝句》
稠城教办《绝句》执教者虞晓丹
一、情境导入
1、课件出示图片:“草原图”生背《草》
“菜花图”生背《宿新市徐公店》
2、对对子(课件出示)
黄对()青对()
自己想一想
师出示,齐读
白翠
黑绿
红红
黄鹂对()青天对()
黑()绿()
红()红()
二、学习古诗
杜看见这么美的景色,写下了一首千古绝句。

出示古诗。

齐读
范读,指出“鸣”和“上”是重音
指名读
齐读
指出古诗的规律,一、二声读长一些,三、四声读短些。

学生自己在文中标一标。

范读
自己读
齐读
指名读
读后你的眼前看到什么,听到什么,是一副怎么样的图画。

汇报交流
还看到了什么?自己学习后两句。

汇报:看到什么?
指名读:指导读“万里船”。

齐读,读出最后一句的气势。

读着,读着,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画面?小组交流。

欣赏图片“岷山雪景”“东吴船”感受“千秋雪”。

用古人的方式吟诵。

配乐读。

欣赏这首歌编成的曲子,跟着唱一唱。

再读课文。

推荐读《江畔独步寻花》《绝句》等。

三、书写指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