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版数学四上平行与相交我学会了吗教学设计
《平行与相交》(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平行与相交》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2. 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3. 平行线和相交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并能运用其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实例,如铁轨、斑马线等,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平行线,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3)探究平行线的性质,如:平行线之间的距离相等、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同旁内角互补等。
3. 探究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1)让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物体,找出相交线,并描述它们的特征。
(2)引导学生总结相交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3)探究相交线的性质,如:相邻角互补、对顶角相等、同角的余角相等、同角的补角相等、相交线之间的距离变化等。
4. 应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1)让学生举例说明平行线和相交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进行解答。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
6. 课后作业布置一些与平行线和相交线相关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了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思维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数学,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要加强练习,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 交通中的线 -- 平行与相交 》教案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四《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案四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使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情景,体验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互相平行,能判断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形成平行线的表象,发展空间观念;初步了解生活中的平行现象。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学会用合适的方法做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直尺、三角尺等工具画平行线,能正确地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和垂线,能确定和测量点到直线的距离。
情感与态度渗透分类思想、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点;提高学生欣赏平行美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交流的习惯和良好的信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日常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平行关系,认识平行线。
教学难点:1、理解和掌握平行线的特征。
2、能借助直尺、三角板等工具画平行线。
三.教学过程(一)复习铺垫,引发新知。
师:同学们回想一下,在第五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类型的线?那他们有什么特点呢?小结:看来同学们对上节课的知识掌握的还不错,那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有关线的知识,我们就从身边的事物入手进行研究。
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感知概念。
师:课前我们用两根小棒代表两条直线,把他们的位置关系做了研究。
我从同学们手里收集了几幅有代表性的作品,一起来分分类。
为了便于观察,我们标上序号。
来写① ② ③ ④ ⑤ ⑥探究分类标准先小组交流,再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根据刚才你们小组的讨论,谁来说一说这6种情况怎样分类的,(指名到前面板演,)其他同学认真听,他的方法是不是和你的方法一样的生:①和②是一类,这一类没相交;③和⑤是一类,这一类交叉;④和⑥是一类,因为它们之间形成了角。
生生质疑、交流。
(学生进行互动评价,都达到相同的意见为止)现在我们把这六组直线分成了交叉和不交叉两类。
师:我们画的是两条直线,想一想直线的特点,(指名说)可以无限延长,根据直线的这一特点,再来观察没有相交的两条直线,你又有什么新的发现生:2号两条直线只要经过延长就会交叉在一起,学生演示。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平行与相交︳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 平行与相交︳青岛版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教师,我深知教案的重要性,下面是我为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平行与相交所做的准备工作及详细内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源自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材,主要包括第四章第一节“平行与相交”的内容。
本节内容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平行线和相交线,并通过实例让学生理解平行和相交的概念。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
2. 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现象。
3. 能够用数学语言描述平行和相交。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难点是让学生能够识别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学PPT,包括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图片、实例等。
2. 直尺、三角板等绘图工具。
3. 练习题和答案。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现象,如铁路、公路等,引导学生关注平行和相交。
2. 新课导入:介绍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并通过PPT展示相关图片和实例。
3. 课堂讲解:讲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特征和性质,让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交流等方式理解平行和相交的概念。
4. 课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画出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平行线:在同一平面内,永不相交的两条直线。
相交线:在同一平面内,相交于一点的两条直线。
七、作业设计1. 题目:判断下列图形中,哪些是平行线,哪些是相交线。
答案:略2. 题目:找出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现象,并用数学语言描述。
答案:略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我将会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并根据学生的掌握情况,适时进行拓展延伸,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运用平行和相交的知识。
同时,我也会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丰富的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重点和难点解析课堂练习环节也是我关注的重点。
在这个环节中,我将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画出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现象,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
四 交通中的线:《 平行和相交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四交通中的线:《平行和相交》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和相交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相交。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推理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平行和相交的概念。
2. 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相交。
教学难点:1. 理解平行和相交的内涵。
2. 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相交。
教学准备:1. 课件或黑板。
2. 直尺和量角器。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直线,如黑板的边缘、书桌的边缘等,让学生初步感知直线的存在。
2.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直线?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直线是无处不在的,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直线。
二、新课导入1. 出示课件或黑板上的直线,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有些直线是平行的,有些直线是相交的。
2.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平行和相交的特点,然后教师给出定义:平行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永远不会相交的两条直线;相交线是指在同一平面内,有一个交点的两条直线。
三、探究活动1. 分组讨论: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相交?学生讨论后,教师总结: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可以通过观察直线的方向是否一致;判断两条直线是否相交,可以通过观察直线上是否有交点。
2. 学生操作:每组发一张纸,让学生在纸上画出两组直线,一组平行,一组相交。
学生完成后,教师检查并给予评价。
四、巩固练习1. 出示课件或黑板上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完成后,教师讲解答案并给予评价。
五、总结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2. 提问:你们觉得这节课学到了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我们学习了平行和相交的概念,知道了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相交,希望大家能够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讨论和操作等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平行和相交的概念,并能正确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或相交。
第四单元相交与平行(说课稿)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第四单元相交与平行(说课稿)1. 教学目标本单元主要教授相交、平行等概念,帮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理解这些数学概念在生活中的应用。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相交和平行的概念;2.能够画出平行线和垂直线;3.能够判断两条线是否平行或垂直;4.能够通过多边形的内角和判断其形状。
2.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单元的教学重点是相交和平行的概念以及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绘制和判断。
而教学难点则在于通过多边形的内角和判断其形状。
3. 教学内容及方法3.1 相交的概念相交是指两条线段或直线相交,在相交点处交叉形成的现象。
方法教师可通过示意图向学生讲解相交的概念,并展示不同角度下的相交情况。
让学生自己观察,感受,领会相交的概念。
3.2 平行的概念平行是指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永远不会相交,无论这两条直线延长到哪里。
方法采用实际物品比较的方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的物品交汇形式。
再用图形展示,反复演示,达到理解平行的概念。
3.3 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绘制和判断方法教师可以通过示意图展示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绘制和判断方法,在黑板上进行讲解和演示。
同时,引导学生尝试自己动手实践,加深对这些概念的理解。
3.4 多边形的内角和形状通过多边形的内角和判断其形状是本单元的难点之一。
教师可以采用数学计算公式的方式或者图形分析与比较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掌握这一知识点。
4. 教学评估教学评估是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可以了解学生学习的效果,为教学改进提供依据。
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评估:1.让学生在黑板上画出多边形,并求出其内角和,让其他同学判断其形状;2.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图形中的线段是否平行或垂直;3.出示不同的图形,让学生判断图形中的线段是否相交或平行。
5. 教学反思本单元中,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讲解了相交和平行的概念,以及垂直线和平行线的绘制和判断方法,让学生掌握了相关知识点。
但是在多边形的内角和形状的判断上,部分学生仍然存在理解困难。
四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青岛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四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青岛版(教学设计)-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交通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
2.掌握交通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特征。
3.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观察和分辨出平行线和相交线。
4.能够应用所学知识来判断交通中的路况和行车的安全性。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教学重点:1.平行线的概念及特征。
2.相交线的概念及特征。
教学难点:1.如何观察判断平行线和相交线。
2.如何应用所学知识来判断交通中的路况和行车的安全性。
三、教学内容及流程教学内容:1.平行线的概念和特征。
2.相交线的概念和特征。
3.交通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应用。
教学流程:第一步:引入新知识1.教师给学生展示几张图片,其中包含了不同的平行线和相交线。
2.教师让学生观察图片并思考如下问题:“这些线是怎样的呢?我们能认识出哪些特征呢?”3.教师引导学生得出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特征。
第二步:讲解新知识1.教师对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进行讲解。
2.教师讲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特征,并与之前学生得出的特征进行对比。
3.教师通过举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
第三步:检验学生对新知识的掌握情况1.教师出示几张图片,其中包含了平行线和相交线,要求学生标出它们并判断它们的特征。
2.学生在黑板上画出他们标出的线段,并写下自己的判断结果。
第四步:应用新知识1.教师出示交通路况的几张图片,要求学生根据学过的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来判断交通路况的好坏。
2.学生根据自己的判断结果给出相应的评语。
四、教学方法1.看图说话法:通过看图片来引入新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能力。
2.演示法:通过教师举例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和特征。
3.互动式教学法:通过让学生自己标出平行线和相交线,并在黑板上写下自己的判断结果来巩固所学知识。
4.情景教学法: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交通路况来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评价及反思教学评价:1.能否让学生准确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及特征。
新青岛版《平行与相交》完整教案
新青岛版《平行与相交》完整教案第一篇:新青岛版《平行与相交》完整教案第四单元备课《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教材分析: 本单元内容为平行和相交,它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线段、直线、射线和角等概念的基础上教学的。
主要通过生活实例抽象出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并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等活动,感受同一平面内两条线的位置关系——平行与相交,了解相交的特例——互相垂直。
能通过各种方法让学生做平行与互相垂直,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工具画平行线及过一点画另一条直线的垂线。
2、使学生通过观察、测量和计算等活动,在获得直观经验的同时发展空间观念。
3、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现实生活里的数学,发展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交往、合作和探究的意识与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平行与垂直的特点;学绘画垂线;认识点到直线的距离。
难点:画垂线;理解“同一平面”。
课时安排:4课时第一课时、认识平行教学内容:课本信息窗1、48--51页教学目标1.让学生结合生活情景,感知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学会用合适的方法画出一组平行线,能借助工具画出已知直线的平行线。
2.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培养空间观念。
3.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培养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重点:理解平行的概念,建立平行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理解同一平面。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三角板、直尺等作图工具授课时间:2014.10.21 教学过程:一、认识平行与相交 1.游戏激趣,引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做个游戏。
大家手里都有两根小棒,如果我们把这两根小棒看成是两条直线,那么,请你摆一摆,看看这两条直线会存在怎样的位置关系呢?请同桌两人合作摆一摆,并把它们的位置关系画下来。
第四单元相交与平行(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教案:第四单元相交与平行(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掌握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数学活动,让学生体验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特征,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积极思考、勇于探究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
2. 平行线的特征。
3. 相交线的特征。
4. 画平行线和相交线。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能识别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特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图片,如铁轨、书桌、电线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发现平行线和相交线)(2)教师总结: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现象。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
2. 探究新课(1)平行线的特征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让学生找出平行线。
②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平行线的特征: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③教师举例说明平行线的特征,如铁轨、书桌等。
(2)相交线的特征①教师引导学生观察课本上的图片,让学生找出相交线。
②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总结相交线的特征: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③教师举例说明相交线的特征,如电线杆、剪刀等。
(3)画平行线和相交线①教师示范如何用直尺和铅笔画出平行线和相交线。
②学生分组练习,互相交流画法。
③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
3. 巩固练习(1)让学生完成课本上的练习题,巩固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
(2)教师选取典型题目,进行讲解和评析。
4. 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及特征。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1 平行与相交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4.1 平行与相交︳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学会识别平行线和相交线,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定义;2.掌握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3.知道夹角的概念,学会测量角度的大小,懂得相邻角和对顶角的概念;4.能够简单地应用平行线、相交线和角的概念解决一些日常问题。
二、教学重点1.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定义;2.学会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的方法;3.掌握测量角度大小的方法,并了解相邻角和对顶角的定义;4.学会简单地应用平行线、相交线和角的概念解决问题。
三、教学难点1.理解对顶角和相邻角的概念;2.学会通过实际问题应用平行线、相交线和角的概念。
四、教学场景1.在授课前,把课桌椅摆成小组座位,每组座位应设4-5名学生,为每组配备一套工具,包括直尺,量角器等。
2.学生通过问答,小组讨论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互动。
五、教学步骤5.1 引入教师通过一幅图片或者视频展示物体间的直线关系,引导学生对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学习兴趣。
5.2 定义教师通过板书或者出示课件,向学生展示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定义,让学生理解其基本概念。
5.3 判断方法教师通过实际案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5.4 角的概念教师通过板书或者出示课件,介绍夹角的概念和角度的测量方法。
5.5 角的种类教师讲解相邻角和对顶角的概念。
5.6 应用教师引导学生根据实际问题,运用平行线、相交线和角的概念,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5.7 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做一个总结,让学生对相关知识点进行梳理并进一步理解。
六、教学评价1.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课堂互动等方式,检测学生对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理解程度;2.教师在讲解完角度概念后,给学生一些测量角度大小的练习,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3.课后通过练习题、小结等方式,检验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七、教学媒具1.课件、板书;2.视频或图片;3.直尺、量角器等。
八、教学反思本次教学中,我用讲解、实例、运用等方式,让学生对平行线、相交线和角的概念建立了初步的认识。
《 平行和相交 》 (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平行和相交》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和相交的含义,能够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和相交的含义。
2. 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3. 平行和相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平行和相交的含义,能够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2. 教学难点:在实际生活中找出平行和相交的例子,理解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观察并发现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教师讲解平行和相交的含义,引导学生理解并掌握。
(2)通过举例,让学生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巩固对平行和相交的理解。
3. 实践操作(1)让学生分组合作,利用直尺和铅笔在纸上画出平行和相交的直线。
(2)学生互相交流,分享自己的作品,加深对平行和相交的理解。
4. 拓展延伸(1)引导学生找出生活中的平行和相交现象,如斑马线、铁轨等。
(2)让学生举例说明平行和相交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设计房屋、道路等。
5. 总结提升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平行和相交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运用数学。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找出平行和相交的例子,并记录下来。
2.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对平行和相交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学生对平行和相交概念的理解,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
2. 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 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提高教学效果。
4. 教师要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改进教学策略,提高教学质量。
总之,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平行和相交的含义,能够正确判断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思考和合作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平行和相交》(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平行和相交》-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掌握它们的特征和性质。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2. 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3. 平行线和相交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性质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2. 教学难点:平行线的判定、相交线的性质及其应用。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实例,如铁轨、斑马线等,引导学生发现平行线和相交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探究新知(1)平行线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平行线的特点,总结出平行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平行线,感受平行线的性质。
(2)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引导学生观察相交线的特点,总结出相交线的定义:在同一平面内,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相交线。
让学生动手操作,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出相交线,感受相交线的性质。
3. 实践应用(1)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常见的平行线和相交线。
(2)解决实际问题,如:如何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如何在平面内画出一条与已知直线平行的直线?4. 总结与拓展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性质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布置一些拓展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后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课后作业、实践操作等方式,了解学生对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性质及应用的掌握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
同时,要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感受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综上所述,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实践应用等方式,让学生掌握了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性质及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几何直观,提高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平行与相交 青岛版
四年级上册数学教案-4.1平行与相交青岛版教学内容本节教学内容为青岛版四年级上册数学“4.1平行与相交”。
课程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直线的平行与相交概念,掌握平行线的性质和判定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平行与相交的定义,识别并绘制平行线,运用平行线的性质解决相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推理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难点1. 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2. 平行线性质的灵活运用。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直线模型。
2. 学具:直尺、量角器、三角板、练习本。
教学过程1. 导入: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现象,如铁轨、桌椅边缘等,引导学生发现平行与相交的普遍存在。
2. 新课导入:讲解平行与相交的定义,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直观感受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特点。
3. 案例分析:展示多个包含平行与相交的图形案例,指导学生分析并判断直线的关系。
4. 实践操作:学生分组进行直线绘制和角度测量的实践活动,巩固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5. 小结:总结平行与相交的概念和性质,强调判定平行线的关键点。
6. 练习:布置相关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回指导。
7. 课堂讨论:针对学生练习中的常见错误进行讨论,强化理解。
8.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与平行与相交相关的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将围绕平行与相交的定义、性质、判定方法进行,通过图表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直观展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作业设计作业设计包括基本概念填空题、判定平行线的实践题以及综合应用题,旨在巩固学生对平行与相交知识的掌握,并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
课后反思课后反思将针对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进行,分析学生对平行与相交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方法和过程进行评估,为后续的教学提供改进的依据。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通用17篇)
《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通用17篇)《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篇1教学内容:青岛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48-49页。
教材分析:平行与相交是青岛版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个信息窗,主要解决平行和相交的概念问题及“做平行线”的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线段、射线、直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为学习画垂线段和点到直线的距离做了铺垫,也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平行四边形、梯形等图形的特性打下了基础。
教材通过一组图片联系生活情景,抽象出平行和相交的两条直线,引出相交和不相交的概念,在识别直线相交与不相交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平行线,然后通过动手操作和合作交流探索画一组平行线的方法,学会画平行线。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生活情境,感知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相交与不相交关系,认识两条直线相互平行,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的步骤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经历从现实空间中抽象出平行线的过程,发展空间观念。
3、情感与态度:通过联系实际生活感受生活中的平行与相交的现象,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感知在同一平面上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认识平行线。
难点:掌握用直尺和三角尺画平行线以及对“同一平面”的理解。
教具:多媒体课件、直尺和三角尺。
一、;;;; 激趣导入,引入新课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猜谜语吗?今天老师也带来了一个,大家看:这个字是(无),这个是(始),这个是(无)这个是(终)。
那无始无终是什么呢,猜一个我们数学上学过的名词?师:对,直线,为什么是直线呢?生:因为直线可以向两端无限延长。
师:说的真好,因为直线有一个特点是能向两端无限延长,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
师:咱们再看,这四个字在不同的?生:平面内。
师:我们的黑板是不是平面,大屏幕是不是平面,桌面是不是平面,课本封面是不是平面?师:那咱们再来看,老师如果把这个图形展开,你们看这四个字就在同一个平面内了。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第一篇: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四年级上册55—56页。
教材分析:平行与相交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角以及直线、射线、线段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这一特点是学习相交与平行的基础。
看到“直线”马上就想到“无限延长”,只有这样才能正确判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究竟是相交还是平行,避免了停在表面只看现状而发生错误判断的现象。
“同一平面,两直线相交成直角时,这两条直线叫互相垂直”。
因此“角的认识”即会用眼睛初步感知直角、用三角板直观判断直角又是学习本节课的又一基础。
平面内两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在数学学科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是画垂线、平行线和学习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基础。
对于理解掌握初中几何知识也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学情分析:A.学生已熟练的掌握了与本节有密切关系的“角”“直线、射线、线段”的知识。
大部分学生敢于大胆猜想,能比较好的进行小组合作与交流。
B.学习本节内容学生可能存在的困难:1、对于一些几何术语可能理解不透,如:“同一平面”“两直线的位置关系”“互相垂直”等。
2、进行分类时忽略了直线可以延长导致分类标准乱。
3、变换角度判断垂直。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包括垂直)的位置关系。
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互相垂直。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想象等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难点:1、正确理解“相交”“互相平行”“互相垂直”的概念,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
2、相交现象的正确理解(尤其是对看似不相交,而实际上是相交现象的理解)。
教具学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彩笔、白纸、小棒等。
教学过程:一、大胆猜想,复习旧知电脑出示一根小棒,由它你能联想到数学上学到的什么知识?(线段、射线、直线)电脑根据学生回答随机显示线段、射线、直线之间的关系。
四 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青岛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
四交通中的线:平行与相交青岛版(教案)-四年级上册数学青岛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并能识别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
2. 培养学生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
二、教学重点1. 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
2. 识别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
三、教学难点1. 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判定方法。
2. 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多媒体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交通场景,如道路、铁路、航线等,引导学生观察其中的线。
- 提问:这些线有什么特点?它们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2. 探究新知- 让学生举例生活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
- 引导学生总结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定义。
- 讲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判定方法。
- 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性质。
3. 实践操作- 分组合作,让学生在纸上画出平行线和相交线。
- 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线,找出平行线和相交线。
- 利用多媒体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解决。
4. 总结提升-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判定方法和性质。
- 提问:如何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强调平行线和相交线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建筑设计、道路规划等。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交通场景,找出其中的平行线和相交线,并记录下来。
2. 让学生尝试运用平行线和相交线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设计一个停车场、规划一条道路等。
六、教学反思1. 本节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入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动手画出平行线和相交线,提高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4. 今后教学中,可以增加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平行线和相交线的概念和性质。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
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平行与相交》教学设计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三制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信息窗一平行与相交。
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同一平面内两条直线的平行与相交的位置关系,能正确判断互相平行和互相垂直。
2.在探索活动中,培养观察、操作、想象能力,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初步学会总结学习方法。
3.结合具体情境,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两条直线互相垂直和互相平行的位置关系。
教具:多媒体课件、三角板、彩笔。
学具:小棒、彩笔、图画纸、直尺、三角板。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以前学习中我们都学过哪些立体图形?看屏幕,这是什么图形?它有几个面?每一个面有什么特点?摸起来是平平的滑滑的。
这就是平面。
现在观察在什么面上出现了什么?(不同平面上出现月亮、笑脸和太阳,让学生描述谁和谁不在同一平面,谁和谁在同一平面,理解同一平面的概念)师:现在我们来看其中一个平面,这个面可以无限延伸,假如在这个面上出现了一条直线,它可以无限延长,又出现了一条直线,这两条直线是什么位置关系呢?二、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1.认识相交和平行。
师:看活动要求,摆一摆,画一画。
①把想到的情况用小棒在桌面上摆一摆。
②把摆出的图形在纸上画出来。
(学生操作,师巡视。
)师:我们研究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呢,就借助大家画的这些图,(把画出的情况贴在黑板上。
贴好后,师用笔编上号。
)师:大家画的比较多,我们给它们分分类吧,先考虑你想分成几类,为什么这么分?小组内交流。
师:刚才小组交流很积极。
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一下。
师:你们组认为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有几种?(根据学生的分类不断变换图的位置,并引导学生注意直线的特点)师:直线是可以无限延长的,延长后会出现什么情况,就能交叉了。
(让学生展示直线延长的过程和结果)师:这几组直线延长后怎么样了?师:看来这几组直线都是交叉的,像这样的两条直线我们就叫它相交,交叉形成的点就叫交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学会了吗?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青岛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64页
【教材简析】
“我学会了吗”是以简笔画呈现信息的综合自我检测题。
题中包含了本单元所学的全部内容。
通过练习,有利于全面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和能力发展状况,为“丰收园”栏目的全面评价提供依据。
【教学目标】
1.学生进一步加强对平行与垂直的认识,会画平行线和垂线,并学会在生活
中应用。
2.通过练习,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整理的能力,学生初步掌握复习与整理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课题
同学们,本单元学习了“平行与相交”,你感觉这一单元自己学得怎样?(学生自评)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测一测,看看自己学会了吗?(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学生回顾本单元所学的知识,并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从中也了解到学生的困惑之出,便于有针对性地指导。
二、欣赏并完成书上的图画
1.同学们,你们喜欢画画吗?那你们欣赏画的水平也一定很高,老师这里有一张画,同学们来评价一下画得怎样?(课件出示第64页的画)2.在小组内议一议,然后找二、三组的代表谈一谈。
3.同学门打开书第64页,你能接着完成这幅画吗?
4.观察完整的图画,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①图中的那些线可以看作线段和射线?
②哪两条线是互相平行的?哪两条线是互相垂直的?
③从小房子到院门口,那条路最近呢?
【设计意图】 学生在欣赏中找到图画的欠缺,培养了学生的鉴别能力,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而且有利于对知识的提取和应用,更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知识结构。
三、实践应用,巩固提升
(每人一张题纸)
1.过P 点画出已知直线的垂线和平行线。
2.如下图,
学校计划修一条小路和公路相通,怎样设计才能
使这条小路最短? 3.学校举行大型团体操比赛,要求纵队之间的距离为1米,如果AB 表示其中的一个队,你能画出与它相邻的纵队吗?(用1厘米表示实际1米)
【设计意图】练习题的设计注意了层次性,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其中第2、3个练习题的内容注重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
四、丰收园里谈收获
回顾本单元的学习,你还有什么问题吗?你觉得自己都有哪些收获?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
丰收园里结满了苹果,老师再送你们一个“会听果”——
你觉得自己收获了哪一个苹果?赶紧涂上喜欢的颜色吧!
小组交流 集体交流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顾、反思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的表现,通过生生、师生交流,学生对自己在知识、能力、态度、情感等方面都有一个合理的评价,让学生自己小结,有些什么收获,明确了哪些问题,明确努力的方向。
【课后反思】
对于具体的知识,应该让学生理解掌握并会在实际生活中应用,对于知识点
公路 学校. . P
会听
和知识链,应该有意识地进行纵向梳理和横向沟通,使所学知识纵横交错,形成一个知识系统。
这样不仅有利于知识的理解记忆,更有利于使学生形成良好的认知结构。
(青岛北京路小学徐朋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