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六年级音乐《乡间的小路》教案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5篇)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5篇)《乡间的小路》的教案 1教学理念:本教案设计以音乐新课程标准为根据;以审美为核心,教师以情感为切入口,教学注重情感的交流与体验;以兴趣为动力,打破以钢琴为主要伴奏器乐的传统,给音乐伴奏注入新血液,新元素;突出强调“以学生为本”,面对全体学生,重视实践与鼓励创编,人人动手搞创编,为歌曲伴奏,鼓注重个性发展,以个人形式进行表演唱,其中更是包括的学科的综合,突出了学生的本位,强调音乐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基本理念。
教学目标:1、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根据《乡间的小路》进行创编,体会创编成功的快乐。
2、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表达自己对农村的爱。
教学重点: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教学难点: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准备:竹笛、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学过程:一、导入:课前音乐:课堂里回荡着悠扬的歌声《在希望的田野上》,学生在歌声中走进课堂。
(课前酝酿“乡间小路”的气氛)师:同学们应该熟悉这首歌曲吧!知不道是谁演唱的?什么歌名?学生:《在希望的田野上》师:非常正确!在听这首歌的时候,我相信大家都有很多感触,但是老师也有哦!你们想不想分享下老师的一些感想?学生:当然想。
师:老师的故乡是在遥远而偏僻的山村,那里风景特美,那里有我天真浪漫的童年,有我最疼爱的父母亲,还有我最好的小伙伴。
所以刚才听到这首歌的时候,我也特别想家,想念我的亲人,我的朋友,特别是那条深深地印着我成长的足迹的乡间小路,在那条小路上发生过很多乐事、趣事,路的两旁有果树,有很多野花,虽然也有很多野草,下雨的'时候还很泥烂,但是,那是一条通往家的路,是一条充满希望的路。
我们每个人都有家,也都有一条通往家的路,每条路也不一样,感想当然也不同,你们能不能也说说你的想法?说说你们的家,你们的故乡小路?让大家分享一下!(引起学生对“家”的共鸣)学生:学生交流讨论:家、乡间的小路(导出主题“乡间的小路”)二、新课1、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体验乡间小调的音乐风格和特点。
2. 通过学习乡间小路歌曲,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歌唱技巧。
3. 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珍惜家乡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词曲分析和学习。
2. 乡间小调的音乐特点介绍,如曲调优美、节奏自由等。
3. 歌曲的演唱技巧指导,如音准、节奏、情感表达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歌曲,理解歌曲的意义。
2. 难点:掌握乡间小调的音乐特点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集体教学法,让学生在合唱中体验音乐的魅力。
2. 采用欣赏教学法,让学生通过聆听和分析,理解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采用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演唱技巧。
五、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乡间的小路》乐谱和教学音响设备。
2. 准备相关的乡间小调音乐资料,如视频、音频等。
3. 准备教学用的音响设备。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首经典的乡间小调歌曲,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导学生谈论对乡间小调的感受。
2. 新课引入: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和作者,并播放歌曲的完整版,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3. 歌曲学习:a. 分句教唱歌曲,重点讲解乡间小调的旋律特点和节奏。
b. 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指导和纠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地掌握歌曲的旋律和节奏。
4. 歌曲分析:通过分析歌曲的歌词和旋律,让学生深入了解乡间小调的音乐特点,如曲调优美、节奏自由等。
5. 演唱练习:分组进行演唱练习,鼓励学生自由发挥,注重情感的表达。
七、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欣赏其他乡间小调歌曲,如《小河淌水》、《茉莉花》等,并对比分析其与《乡间的小路》的异同。
2. 组织学生进行乡村主题的音乐创作,鼓励他们运用乡间小调的风格,创作出属于自己的乡村音乐作品。
八、课堂小结1. 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包括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学习和乡间小调的音乐特点。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他们的努力和进步。
乡间的小路音乐市公开课获奖教案省名师优质课赛课一等奖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深入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培养学生对乡村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乡村音乐的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学会欣赏、分析和表演乡间的小路音乐。
通过多种形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二、教学目标1.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的特点和起源;2.学会分析和欣赏乡间的小路音乐;3.掌握乡间的小路音乐表演技巧;4.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课堂导入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他们对乡村音乐的印象,帮助学生明确乡间的小路音乐的概念和特点。
2.音乐欣赏播放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录音,让学生用心去倾听和感受这种音乐的风格和氛围。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分析音乐的特点,如音色、节奏、曲式等。
3.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历史背景通过多媒体展示,介绍乡间的小路音乐的起源和发展过程,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与农民生活、自然环境的关系。
4.学习乡间的小路音乐的表演技巧通过举例和展示,教授学生乡间的小路音乐的表演技巧,如弹拨乐器的演奏技巧、人声的运用等。
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让学生亲自体验乡间的小路音乐表演的过程。
5.学习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创作鼓励学生根据对乡间的小路音乐的理解和感受,创作自己的作品。
教师可以提供一些音乐素材和创作指导,引导学生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6.团队合作演出组织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团队合作演出。
鼓励学生互相配合,共同创造出优美的音乐作品。
四、教学评价与反馈通过课堂观察和学生的表演作品等形式,对学生的乡间的小路音乐的理解、欣赏和表演能力进行评价与反馈。
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型演出或音乐测验,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
五、教学拓展引导学生进行实地考察,深入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的源流和当地乡村音乐的文化特点。
鼓励学生主动参与当地文艺活动,积累更多音乐实践经验。
六、教学资源1.音乐欣赏录音;2.多媒体设备;3.乐器和其他音乐演奏工具;4.音乐创作素材;5.学生小组合作演出场地。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2. 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培养学生的歌唱技巧和音乐表现力。
3.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及其意境。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乡村生活的画面及其音乐表现。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体验乡村生活的美好。
2. 难点:歌曲中的一些音高、节奏的准确演唱。
四、教学方法1. 欣赏法:让学生聆听歌曲,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引导学生跟随学习。
3. 练习法:分组练习,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4. 讨论法:让学生谈谈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播放《乡间的小路》歌曲,让学生初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 教学歌词:讲解歌曲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的意境。
3. 教学旋律:示范演唱歌曲,让学生跟随学习旋律。
4. 教学节奏:讲解歌曲的节奏,让学生掌握准确的演唱节奏。
5. 分组练习:让学生分组练习演唱,互相纠正,提高演唱技巧。
6. 总结与反思:让学生谈谈对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总结教学内容。
教学评价:通过学生的演唱和课堂表现,评价学生对《乡间的小路》歌曲的掌握程度以及乡村生活情感的体验。
六、教学拓展1. 邀请当地农民或农村工作者来课堂分享他们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村生活。
2. 组织学生进行乡村生活体验活动,如农田劳作、乡村徒步等,让学生亲身体验乡村生活的乐趣。
3. 引导学生创作以乡村生活为主题的歌曲或舞蹈,展示他们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创造力。
七、教学资源1. 音频资料:《乡间的小路》歌曲原版及不同演唱者的版本,以供学生欣赏和比较。
2. 视频资料:关于乡村生活的纪录片或电影片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乡村的魅力。
3. 教材:音乐教材、歌词sheet music,方便学生学习和练习。
音乐教案乡间的小路
音乐教案乡间的小路教案标题:音乐教案-乡间的小路教案概述:本音乐教案旨在通过音乐学习的方式,帮助学生感受乡间的美景,培养他们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通过音乐欣赏、合唱和创作等活动,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培养他们的音乐素养和创造力。
教学目标:1.了解乡间的小路所传递的自然美景和宁静氛围。
2.通过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理解能力。
3.通过合唱和创作,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和创造力。
4.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重点:1.通过音乐欣赏,感受乡间的美景和宁静氛围。
2.学习合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表达能力。
3.通过创作音乐,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教学准备:1.音乐播放设备。
2.合唱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谱和伴奏音乐。
3.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4.绘画工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 通过播放自然风景的音乐,引导学生进入乡间的美景氛围。
- 引导学生回忆或描述他们对乡间小路的印象。
2.音乐欣赏(10分钟)- 播放合唱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仔细聆听歌曲中所表达的情感和画面感。
- 引导学生讨论歌曲中所描绘的乡间景色和情感。
3.合唱练习(15分钟)- 分发歌曲的歌谱和伴奏音乐,让学生跟随伴奏音乐一起练习歌曲。
- 指导学生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和情感表达。
4.创作活动(20分钟)- 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根据乡间的小路创作一段简短的音乐。
- 鼓励学生运用各种乐器和声音效果,表达他们对乡间小路的感受和想象。
- 每个小组演示他们的创作,并互相欣赏和评价。
5.总结(5分钟)- 让学生分享他们在这堂课中学到的音乐知识和体验。
-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对于表达情感和传递美景的重要性。
拓展活动:1.组织学生到乡村进行实地考察,让他们亲身体验乡间的美景和宁静。
2.鼓励学生继续创作和演唱与乡间小路相关的音乐作品,展示给其他同学或家长。
评估方式:1.观察学生在合唱练习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评估学生在创作活动中的创造力和音乐表达能力。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并演奏《乡间的小路》这首音乐作品。
2. 学生能够运用乐理知识,正确演奏乐曲中的节奏和音符。
3. 学生能够理解乡村音乐的特点,并能够运用这些特点进行创作和表演。
教学准备:1. 《乡间的小路》乐谱。
2. 乐器(如钢琴、吉他等)。
3. 课堂录音设备。
4. 音乐作品欣赏材料(乡村音乐)。
教学步骤:引入:(5分钟)1. 展示一幅乡村风景图片,并询问学生对乡村音乐的了解和印象。
2. 向学生解释乡村音乐的特点,如朴实、自然、欢快等,并与学生一起讨论这些特点在音乐中的表现方式。
导入乐曲:(10分钟)1. 向学生介绍《乡间的小路》这首音乐作品,并播放录音。
2. 提问学生对乐曲的整体印象,例如音乐中使用了哪些乐器、有哪些音乐元素等。
乐曲分析:(15分钟)1. 向学生展示《乡间的小路》的乐谱,解释乐谱中的音符、节奏、演奏技巧等基本要素。
2. 与学生一起分析乐曲的结构,并讨论其中的变化和亮点。
3. 与学生一起演奏乐曲的主题部分,并引导学生注意演奏时的节奏和音准。
乐曲练习:(20分钟)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乐器进行演奏练习。
2. 指导学生根据乐谱和录音进行演奏,注意节奏、音准和表情的准确度。
3. 鼓励学生自行尝试添加一些个人风格和创意,使演奏更加生动有趣。
乐曲表演:(10分钟)1. 各小组进行乐曲表演,并倾听其他小组的表演。
2. 向学生提供具体的表演指导,如演奏时的表情、合作默契、舞台表现等。
总结:(5分钟)1.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询问学生对乡村音乐和《乡间的小路》有何新的认识或体验。
2. 鼓励学生发表个人对乡村音乐的情感表达,可以是文字、图画或其他形式。
拓展练习:1. 学生可结合乡村音乐的特点,尝试创作一段属于自己的乡村风格的音乐小节,并进行演奏或表演。
2. 学生可自行收集乡村音乐作品,进行欣赏和分析,扩展对乡村音乐的了解。
评价与反馈: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和表演情况,并给予及时的反馈和评价。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并欣赏乡村风光,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通过歌曲《乡间的小路》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宁静与美好。
1.2 教学内容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
讨论歌曲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象。
1.3 教学方法聆听法:让学生认真聆听歌曲,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情感。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享对乡村景象的理解和感受。
1.4 教学步骤1.4.1 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1.4.2 引导学生关注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如田野、小路、蓝天、白云等。
1.4.3 分组讨论:让学生谈谈自己对乡村景象的理解和感受。
第二章:歌曲学唱2.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并能流畅地演唱。
通过对歌曲的学唱,进一步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2 教学内容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及旋律。
2.3 教学方法示范法:教师先行示范,让学生跟随学唱。
练习法:让学生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
2.4 教学步骤2.4.1 教学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跟随教师学唱。
2.4.2 分析歌曲的节奏和旋律,引导学生注意音准和节奏感。
2.4.3 分组练习:让学生相互配合,共同完成歌曲学唱。
2.4.4 展示练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指导改进。
第三章:歌曲解析3.1 教学目标让学生深入理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内涵。
通过对歌曲的解析,培养学生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3.2 教学内容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及其寓意。
3.3 教学方法讲解法:教师讲解歌曲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及其寓意。
3.4 教学步骤3.4.1 讲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背景及创作意图。
3.4.2 分析歌曲中的乡村景象,如田野、小路、蓝天、白云等。
3.4.3 引导学生思考乡村景象背后的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3.4.4 分享思考成果,培养对乡村生活的热爱。
第四章:歌曲创作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尝试创作歌曲,表达对乡村生活的情感。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并掌握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曲调、节奏和歌词。
培养学生对乡村音乐的兴趣和理解。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和创作等环节,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利用小组合作和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乡村生活的向往。
引导学生通过音乐表达对家乡的情感,培养对家乡文化的认同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的创作者、演唱者和创作背景。
讲述歌曲中所描绘的乡村景象和乡村生活。
2.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歌曲的曲式结构,包括前奏、主歌、副歌和尾声等部分。
解读歌曲中的节奏和旋律特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热身活动:进行简单的身体运动和声音练习,让学生放松身心。
引导学生进行集体唱简单的旋律和歌词,熟悉音乐氛围。
3.2 歌曲学唱:分组让学生聆听歌曲《乡间的小路》,注意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情感。
教师逐句教唱歌曲,学生跟随演唱,纠正发音和音准问题。
3.3 歌曲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曲的结构和旋律特点,学生可以通过画图或讨论的方式进行。
学生分组进行歌曲编曲或改编,展示自己的创造力。
第四章:歌曲演唱与展示4.1 集体演唱:学生集体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注意保持音准和节奏的准确性。
教师可以加入一些即兴演唱或演奏,丰富歌曲的表现力。
4.2 分组演唱: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每组可以选择不同的演唱风格或编曲方式。
教师可以邀请部分学生进行独唱或伴奏,展示他们的特长。
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演唱和分析方面的进步。
学生可以提出自己在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寻求教师和同学的帮助。
5.2 教师点评:教师对学生的演唱和分析能力进行点评,给予肯定和鼓励。
教师可以提出改进建议和进一步学习的方向,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
第六章:教学活动拓展6.1 乡村文化体验:组织学生参观乡村,体验乡村生活,观察和感受乡村的自然风光和文化特色。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的概念和特点,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能够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培养学生的综合艺术素养。
3.培养学生的听音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1.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
2.通过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三、教学准备:1.录制或收集一段乡间的小路音乐,并准备好播放设备。
2.准备一些相关的图片,以供学生观看。
四、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播放一段乡间的小路音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
2.呈现:教师展示一些乡间的小路的图片,并向学生解释乡间的小路所代表的意义、美好的景色和宁静的氛围。
3.讨论: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乡间的小路音乐给他们的感受和想象。
4.发散:教师让学生自己发散思维,想象乡间的小路上会出现什么样的人物、事物和情节,并让学生自由发挥,可以用文字、图画或其他方式表达出来。
5.创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和发散的思维,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创作,可以写一首小诗、画一幅画,或者演唱一首歌曲,以表达对乡间小路的感受和想象。
6.展示:学生可以将自己的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欣赏,并进行互相评价和交流。
7.总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音乐的美好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五、教学延伸:1.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到乡间进行实地观察和体验,了解真实的乡间小路和乡村生活。
2.可以邀请音乐专业的人士来学校进行音乐讲座和表演,增加学生对音乐的知识和欣赏能力。
3.可以进行一场音乐会,让学生亲身体验音乐的魅力,和其他学生一起分享自己的音乐作品。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乡间的小路音乐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通过讨论和创作,使学生能够用音乐来表达情感和思想。
通过展示和交流,增加学生的艺术交流和合作能力。
但是这节课还可以更加活跃一些,可以引导学生进行一些音乐的游戏和互动,增加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
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2. 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歌唱技巧。
3. 通过歌曲学唱,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及其含义。
2. 歌曲的旋律、节奏和演唱技巧。
3. 乡村生活的画面及其描绘。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了解其歌词含义和乡村生活的描绘。
2. 难点:歌曲的旋律演唱技巧,以及乡村生活的理解和描绘。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2. 歌词讲解:教师带领学生学习歌曲的歌词,解释歌词中的乡村生活画面。
3. 旋律学习:教师教唱歌曲,引导学生掌握歌曲的旋律。
4. 演唱技巧指导:教师讲解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
5. 实践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6. 总结与展示:学生代表展示学习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能熟练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2. 学生能理解并描述歌曲中的乡村生活画面。
3. 学生掌握歌曲的演唱技巧,如呼吸、音准、节奏等。
4. 学生表现出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和向往。
六、教学资源:1. 录音机或音响设备2. 乐谱或投影仪3. 乡村风光图片或视频4. 歌词卡片5. 合唱microphone七、教学步骤:1. 初步感受:播放《乡间的小路》录音,让学生整体感受歌曲的风格和情感。
2. 歌词解析:分析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对乡间生活的描绘和赞美。
3. 旋律学习:逐步教唱旋律,特别强调歌曲中的特色节奏和旋律线条。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集体音响效果。
5. 创意表达:鼓励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创作与《乡间的小路》相关的音乐或舞蹈作品。
八、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问答、讨论等方式,激发学生对乡村生活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创建乡村环境的氛围,帮助学生更好地融入歌曲。
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
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16小节。
4、唱歌曲B部分旋律。
5、歌曲合成。
1.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
2.学生认真听,思考问题
3.注意歌曲的节奏、音准、吐字咬字、音乐律动
儿歌学习
1、宿舍为单位分组,每组课下准备一首儿歌
2、每节课一个小组教学,组员分工
3、《花孔雀》
1.节奏节拍教学准确
声乐课教案教案序号:1-2
教学课题
《乡间的小路》
施教时间
施教班级
课时
2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
(2)让学生准确深入把握歌唱的情绪
能力目标:
(1)能清晰正确的演唱歌曲,并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
(2)把控歌曲音调的高低起伏,正确发声
思想目标: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让学生更加喜欢农村。
2:顿音演唱注意气息向下找喉头位置的发声感觉;要注意顿和连的结合,加深面罩共鸣的体会
3:注意协调全身和气息,做出渐强渐弱
4、气息均匀,母音的运行和过度都要保持在声音位置统一前提下连贯流畅
新歌教学
1、欣赏歌曲《乡间的小路》,
设置疑问:
(1)歌曲所表现的内容是什么?情绪如何?
(2)歌曲的重拍在哪?是几拍子?(第二遍聆听)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较熟练的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学难点:
理解、表现《乡间的小路》的情感内涵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教学内容教学要求 Nhomakorabea声音训练
1.呼吸训练:急吸缓呼
2.哼鸣
5 05 05—︱5 43 21 —‖
m
3、1335│5ii5│5331│1 -‖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8课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
花城版音乐六上第8课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一. 教材分析《乡间的小路》是一首富有田园风光和乡村气息的歌曲,选自花城版音乐六上第8课。
歌曲以优美的旋律和诗意的歌词展现了乡间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亲切和淳朴的乡村风情。
歌曲为2/4拍,共16小节,结构简单,旋律易于掌握。
通过学习这首歌曲,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我国的乡村文化,感受田园风光,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二. 学情分析初中生对音乐有较高的兴趣,尤其是流行音乐。
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已掌握了一些基本的乐理知识和歌唱技巧。
《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旋律优美,节奏简单,适合初中生学习。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乡村文化了解不多,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并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学会《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提高歌唱技巧和音乐素养。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
四. 教学重难点1.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学会歌曲中的合唱部分,提高合作演唱的能力。
3.深入了解乡村文化,感受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2.示范法:教师示范演唱,学生跟随模仿。
3.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演唱、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4.欣赏教学法:让学生聆听不同版本的《乡间的小路》,提高他们的音乐鉴赏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歌曲《乡间的小路》乐谱。
2.准备乡村风景图片、视频等资料。
3.准备录音机、音响等音响设备。
4.准备合唱部分的歌谱。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乡村风景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提问:“你们对乡村生活有什么印象?”让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2.呈现(5分钟)教师范唱《乡间的小路》,让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提问:“歌曲中描绘了哪些乡村景象?”引导学生关注歌曲歌词。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
《乡间的小路》的教案设计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目标让学生通过学习《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了解和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提高音乐素养。
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传达的和谐、宁静的氛围,培养他们的情感。
1.2 适用范围适用于小学音乐课程。
1.3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学会演唱《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
难点:理解和感受歌曲所传达的乡村生活氛围。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歌曲背景介绍介绍《乡间的小路》这首歌曲的创作背景和作者。
2.2 歌曲结构分析分析《乡间的小路》的曲式结构,包括旋律、节奏等。
2.3 歌词解析解析《乡间的小路》的歌词,让学生理解歌词所表达的意境和情感。
第三章:教学方法3.1 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歌曲背景、结构分析和歌词解析,传授相关知识。
3.2 示范法教师演唱《乡间的小路》,为学生提供直观的学习榜样。
3.3 练习法学生跟随教师学唱歌曲,分组练习,加强合唱效果。
3.4 情境教学法创设乡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更好地感受歌曲所传达的氛围。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乡村生活的场景,激发他们对课程的兴趣。
4.2 歌曲学习教授歌曲的旋律、歌词,让学生初步学会演唱。
4.3 歌曲分析深入解析歌曲的结构、旋律、歌词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歌曲。
4.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提高学生的合唱能力。
4.5 歌曲表演学生进行歌曲表演,展示他们的学习成果。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课堂表现评价评价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学习态度等。
5.2 歌曲演唱评价评价学生演唱歌曲的准确性、音准、节奏等。
5.3 情感体验评价评价学生对乡村生活氛围的体验和感受。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选用《乡间的小路》歌曲作为主要教学内容。
6.2 音响设备需要音响设备播放歌曲,教学过程中示范演唱。
6.3 图片或视频资料可以准备一些乡村风景的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创设情境。
第七章:教学准备7.1 备课教师需要提前熟悉歌曲,准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乡间的小路教案
歌曲《乡间的小路》教案
***
教学内容:唱歌《乡间的小路》
教学目标:1.了解港台地区流行音乐;了解台湾校园歌曲。
2.用自然的声音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3.通过聆听、演唱相结合的方法,感受港台地区流行歌曲的风
格特点。
教学重点: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
教学难点:同上。
教学用具:多媒体、手风琴。
教学过程:1.导入
⑴教师运用多媒体讲解流行歌曲、台湾校园歌曲的相关知识。
⑵提问:同学们知道哪些港台地区的流行歌曲?
2.唱歌《乡间的小路》
⑴聆听歌曲范唱,提问:这首歌曲可以分为几部分?
⑵学唱第一部分,教师弹琴,学生视唱歌谱。
⑶教师手风琴伴奏,学生学唱歌词。
⑷教师启发学生如何“唱好”歌曲。
①感受、分析歌词,歌词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②A段旋律主要在中低音区进行,应用怎样的情绪演唱?B段
旋律主要在中高音区进行,情绪有怎样的变化?
⑸学生随伴奏,完整演唱歌曲。
3.课堂小结。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教案标题: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的特点和魅力。
2. 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3. 提高学生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介绍乡间的小路音乐的背景和特点。
2. 听取学生对乡间的小路音乐的了解和感受。
3. 学习演奏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基本技巧。
4. 合作演奏乡间的小路音乐作品。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 利用图片或音乐片段展示乡间的小路风景,引起学生对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兴趣。
- 提问学生是否听过或了解过乡间的小路音乐,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知识讲解(15分钟)- 介绍乡间的小路音乐的背景和特点,包括乡村音乐元素的运用、乡间生活的表达、自然环境的反映等。
- 听取学生对乡间的小路音乐的了解和感受,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和分享自己的观点。
3. 技巧训练(20分钟)- 分发乡间的小路音乐乐谱,向学生介绍基本的乐器演奏技巧和乐谱阅读方法。
- 指导学生逐步学习演奏乡间的小路音乐的基本技巧,例如弹奏吉他、击打鼓等。
- 分组训练,让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合作,共同演奏乡间的小路音乐作品。
4. 合作演奏(20分钟)- 学生分组进行合作演奏乡间的小路音乐作品。
- 每个小组表演一遍,其他学生进行欣赏和评价。
- 鼓励学生提出改进意见,让他们不断提高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5. 总结(10分钟)- 回顾学习内容,让学生总结乡间的小路音乐的特点和自己的收获。
- 鼓励学生表达对音乐的感受和对合作演奏的体会。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在技巧训练和合作演奏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音乐表达和合作能力。
2. 学生之间互相欣赏和评价合作演奏的成果,提出改进意见。
五、拓展延伸:1. 邀请音乐专家或乡间的小路音乐演奏者来学校进行讲座或表演,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乡间的小路音乐。
2. 组织学生参观乡村音乐会或参加相关音乐比赛,拓宽他们的音乐视野和交流机会。
六、教学资源:1. 图片或音乐片段展示乡间的小路风景。
乡间的小路优秀教案
乡间的小路——走进校园歌曲教学目标:一、学会用优美抒情的声音演唱《乡间的小路》。
二、用声势为歌曲进行丰富。
二、初步了解,感知台湾校园歌曲。
体会其亲切、朴实、明朗的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一、在理解歌曲的基础上能对歌曲的表现形式进行多种探索.二、歌曲意境的理解与表现.教学过程:流程:引入——学习歌曲——歌曲处理——拓展(校园歌曲)一、引入:用“呜”演唱《外婆的澎湖湾》(发声练习)加入歌词进行演唱。
介绍——叶佳修——校园歌曲校园歌曲(上世纪70年代中期,台湾大学生在乡土文学的影响下,出现了一股“唱自己的歌”的热潮。
校园歌曲就此诞生了。
校园歌曲也被称为“校园民歌”、“现代民歌”、“乐府民风”。
校园歌曲在台湾常被称为校园民谣。
)二、学习歌曲《乡间的小路》(一)聆听范唱。
找出该曲子的演唱顺序。
得出A+B+A三段体结构.(二) 用嘟学习A 竖笛学习B(三)填入歌词。
(四)老师完整演唱。
得出各段的情绪。
(五)学生随伴奏音乐进行演唱。
(六)解决演唱形式。
1、同学们,《乡间的小路》描写一幅怎样的画面啊?2、是一幅牧归图。
它向我们描绘了浪漫,惬意的夕阳景象。
运用怎么的演唱形式才能生动地表现出来呢?3、领唱齐唱轮唱竖笛吹奏二声部(七)丰富歌曲的表现形式(聆听两首校园歌曲《蜗牛与黄鹂鸟》、《校园的早晨》)想想可以用哪些方法进行表现,如:口哨、捻指、打击乐。
并创造多种节奏型为其伴奏。
三、拓展——创作表现作品完整演绎歌曲。
总结校园歌曲特点:轻松活泼,清新自然,旋律简单优美,歌词直白,给人美感,易学易唱,贴近生活。
用叶修佳的一句话结束本课。
(激发学生自己进行创作)人生的道路上每一段都是值得记忆的,学生们要学会拿起笔,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记录下来,再用自己的曲调哼唱出来,这就是一首歌了。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第一章:课程概述1.1 课程目的本课程旨在通过学习歌曲《乡间的小路》,让学生感受和理解歌曲中的乡间风情,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热爱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1.2 课程内容学习歌曲《乡间的小路》,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1.3 教学对象本课程适用于小学高年级学生。
第二章:教学目标2.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含义,掌握歌曲的基本旋律,学会用正确的演唱方式表现歌曲。
2.2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演唱、分析等方法,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歌曲的艺术魅力。
2.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歌曲《乡间的小路》,学生能够感受到乡间生活的美好,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增强对生活的信心。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熟练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
3.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准确把握歌曲的节奏和音准,表现出歌曲的乡间风情。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教师通过播放《乡间的小路》音频,引导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美感。
4.2 讲解教师讲解歌曲的创作背景,分析歌曲的音乐特点和表现手法。
4.3 演示教师示范演唱歌曲,引导学生跟唱。
4.4 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演唱,教师巡回指导。
4.5 展示学生代表演唱,其他学生欣赏。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演唱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学习过程中的不足。
5.2 同伴评价学生之间互相评价,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5.3 教师评价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选用《乡间的小路》歌曲教材,为学生提供歌词和旋律。
6.2 音频资源收集《乡间的小路》不同版本的音频,用于教学演示和学生欣赏。
6.3 视频资源寻找《乡间的小路》现场演唱视频,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歌曲的表现力。
6.4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多关于《乡间的小路》的背景资料和音乐分析。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聆听法让学生多次聆听《乡间的小路》,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
《乡间的小路》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感受并体验到乡村生活的美好,培养他们对音乐的热爱和欣赏能力。
2. 学会并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理解歌曲的意义和情感。
3. 通过对歌曲的学习,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1. 学会歌曲《乡间的小路》的歌词和旋律。
2. 理解歌曲的主题和情感,能够用自己的声音和表情表现出来。
三、教学难点:1. 歌曲中的一些特殊音准和节奏的把握。
2. 歌曲的情感表达和演唱技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歌曲《乡间的小路》的乐谱和歌词。
2. 准备录音机或者音乐播放设备。
3. 准备一个小型的舞台或者表演区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唱一首熟悉的乡村歌曲,让学生感受乡村音乐的美妙。
2. 新课介绍:教师向学生介绍歌曲《乡间的小路》,包括歌曲的作词、作曲和背景等信息。
3. 学习歌词和旋律:教师引导学生逐句学习歌曲的歌词和旋律,注意一些特殊的音准和节奏。
4. 练习演唱:教师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演唱歌曲,指导学生如何正确地表达歌曲的情感。
5. 表演展示:学生分组或个人进行演唱表演,展示自己学习成果的也增加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
6. 总结评价:教师对学生的演唱进行评价和指导,鼓励学生的进步和努力。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学生回家后练习演唱《乡间的小路》,并鼓励学生分享给家人和朋友,增加他们的音乐欣赏能力。
六、教学策略:1.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和表达。
2. 使用图谱教学法,帮助学生理解歌曲的结构和旋律。
3. 运用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歌曲所表达的情感。
七、教学步骤:1. 初步感受:让学生听一遍歌曲《乡间的小路》,感受歌曲的整体氛围和情感。
2. 歌词解析:分析歌曲的歌词,引导学生理解歌曲所描绘的乡村景象和情感。
3. 旋律学习:逐步教唱歌曲的旋律,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音准和节奏。
4. 合唱练习:分组进行合唱练习,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音乐感知。
八、教学活动:1. 小组合作:学生分组进行歌曲演唱,鼓励他们相互配合,提高合唱效果。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
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乡间的小路》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音乐中的节奏、节拍和速度等基本元素。
2.学会用欣赏的角度去感受音乐。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爱好。
4.提高学生的听力和感知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乡间的小路本课将以花城版六年级音乐上册第8课《乡间的小路》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了解并感受这首音乐的美好。
2. 基本音乐元素在教学过程中,将重点讲解节奏、节拍和速度等基本的音乐元素。
3. 欣赏角度通过欣赏这首音乐,帮助学生了解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和音乐的表现力。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本课程主要采用讲授法,对基本的音乐元素进行讲解;对音乐的作曲、表现等方面进行介绍,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妙。
2. 观察法通过观察音乐家的演奏,学生可以深入的了解乐曲的表现形式和情感表达,感受到音乐的力量。
3. 听力法通过听乡间的小路这首音乐,学生可以感受到音乐的舒缓、安静和明亮等特性。
四、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在授课前,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准备好相关音乐材料,为学生制定合适的授课计划。
2. 基本音乐元素的讲解教师可以用吉他或钢琴弹奏出这首音乐的旋律,并根据歌曲的结构,对音乐的基本元素进行讲解。
可以从节奏、节拍和速度方面入手,让学生了解这些元素对音乐的影响以及音乐所传递的情感。
3. 听音并欣赏教师播放乡间的小路这首音乐,并要求学生认真聆听并欣赏。
让学生体验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并思考创作这首音乐的原因以及音乐家的表达意图。
4. 学生演唱通过听音欣赏,学生们可以发掘出歌曲中的各个细节,从而学会唱这首歌曲。
可以根据歌曲的音域和难度,将歌曲分成几个部分,用缩写或数字来表示不同的段落。
通过反复的练习,让学生对这首歌曲有更深入的了解,从而在演唱时更加自如。
5. 总结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们对音乐的基本元素和欣赏角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在授课后,教师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和感受来表达对这首音乐的理解,并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进行简单的评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播放歌曲音乐,老师范唱歌曲
2,学生齐唱歌曲,老师指导孩子歌曲演唱。
3,分组表演并创编
(1),分成四组演唱歌曲
(2),用对唱、表演唱、小合唱等不同形式处理并演唱歌曲。
(3),创编动作为歌曲伴舞表演。
五、拓展总结
1、聆听几首当年比较流行的歌曲片段,请大家思考:今天这节课上我们所欣赏和学唱的歌曲,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1234567i”
“135 531”
“12345 54321”
二、复习歌曲《外婆的澎湖湾》
1,看FLASH,回忆歌曲
2,跟琴演唱歌曲
三、声势、节奏训练
XXXXXXXXXXXXXX
四、新授
1,导入:音乐《爸爸去哪儿》,生跟着一起唱。
,2,初听歌曲,(创设情境)假使你走在一条乡间的小路,你可能会看到什么?歌声中描绘了什么画面?
第三层次学生:
赵田田吴鸿波 徐宏杨鼓
知识
聆听和演唱歌曲《乡间的小路》,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
聆听《乡间的小路》,会演唱歌曲中的一部分,体验不同风格的家。
会聆听歌曲,会唱歌曲中的几句歌曲。
技能
边打拍子边唱歌曲。
能拍拍子。
能Hale Waihona Puke 简单的拍子拍出来情感探索、体验不同风格的家,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康复
语言康复、肢体康复
能模仿老师表演歌曲
情感
通过歌曲表演和创编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康复
肢体康复
教学
重点
学唱歌曲、表演歌曲和创编歌曲
教学
难点
创编歌曲
使用教具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节气氛
乐理知识训练
知识复习
演唱技能的巩固和提高
肢体康复训练
节奏感训练
歌曲的深入理解
律动训练
拓展训练
师生问好
“同学同学同学你们好……”用唱的形式问好
(5)带着情绪演唱全曲(轻松的活泼的情绪)。
五、巩固练习、结束活动。
“老师老师老师您好”用唱的形式应答。
做问好歌律动
唱音
回忆歌曲
演唱
身体节奏学习
生演唱歌曲。
思考
有感情演唱
2017—2018学年度上期唱游与律动学科教案
上课
时间
2017.10.10、10.11、10.12
任课教师
袁涛
班级
培六
轻度
中度
重度
教学
重点
聆听歌曲,学唱歌曲
教学
难点
能边打拍子边唱歌曲
使用教具
PPT课件
教 学 过 程
教学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调节气氛
乐理知识训练
知识复习
演唱技能的巩固和提高
肢体康复训练
节奏感训练
歌词的深入理解
发散思维能力训练
学唱歌曲
放松活动
师生问好
“同学同学同学你们好……”用唱的形式问好
边做问好歌律动边问好
一、唱音名训练
表演
设计动作
边做问好歌律动边问好
一、唱音名训练
“1234567i”
“135 531”
“12345 54321”
用啊的音模唱音阶
二、复习歌词
1,看FLASH,复习歌词
2,跟老师按照节奏朗读歌词
三、声势、节奏训练
XXXXXXXXXXXXXX
拍手拍腿拍肚子的方式进行训练节奏
德育:体会用身体拍打节奏带给我们的愉悦心情。
2、播放歌曲视频《外婆的澎湖湾》、《赤足走在田埂上》《爸爸的草鞋》片段。
3、学生与教师共同小结校园民谣的一些特点。(出示课件)
通过对歌曲情绪、速度、旋律的进行等方面的感受,引导学生对作品进行分析总结。
“老师老师老师您好”用唱的形式应答。
做问好歌律动
唱音
回忆歌词
按节奏朗读歌词
节奏动作练习
聆听
学唱歌曲
表演
3,有一段歌词写得很好,恰当的表达了我们当时看到这幅景色时当时的心境。谁能找出来并且有感情的朗读一下。
4,学唱歌曲。
(1)边听边用脚轻踩拍子,注意重拍。(代讲一下重拍在哪)
(2)再次听让学生找出这首歌的演唱顺序是什么?歌曲分几个乐段?
(3)学唱歌曲A部分旋律,前16小节。
(4)歌曲合成,完整、熟练地演唱歌曲。
多重残疾
人数
男:7
女:7
4
6
4
0
课题
乡间的小路
使用
教材
自编
课时
安排
3
个案目标在学科中的整合
第一层次学生:
陈晓绪 李瑶周建琳熊鹰
第二层次学生:
田雨松穆丽佳廖熠 梅小于 张钰 马昕
第三层次学生:
赵田田吴鸿波 徐宏杨鼓
知识
学习歌曲演唱
创编歌曲
能在老师的引导下表演歌曲
跟着老师表演歌曲
技能
会演唱歌曲并能创编
会创编一两句歌曲
2017—2018学年度上期唱游与律动学科教案
上课
时间
2017.9.26、9.27、9.28
任课教师
袁涛
班级
培六
轻度
中度
重度
多重残疾
人数
男:7
女:7
4
6
4
0
课题
乡间的小路
使用
教材
自编
课时
安排
3
个案 目 标 在 学 科 中 的 整 合
第一层次学生:
陈晓绪李瑶周建琳熊鹰
第二层次学生:
田雨松穆丽佳廖熠 梅小于 张钰 马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