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云识天气 上课实用(2课时)

合集下载

看云识天气教案(多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多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精选多篇)第一章:云的分类和形成教学目标:1. 了解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

2. 学会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云。

教学内容:1. 云的分类:高层云、中层云、低层云、垂直云。

2. 云的形成原因:水蒸气的凝结、空气上升、冷却凝结。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云的不同类型。

2. 讲解云的分类和形成原因,用图表或图片进行展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不同类型的云,分享观察结果。

第二章:云的运动和变化教学目标:1. 了解云的运动和变化规律。

2. 学会观察和描述云的移动和变化。

教学内容:1. 云的运动:水平运动、垂直运动。

2. 云的变化:形态变化、颜色变化、厚度变化。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云的移动和变化。

2. 讲解云的运动和变化规律,用图表或动画进行展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云的移动和变化,分享观察结果。

第三章:云与天气的关系教学目标:1. 了解云与天气的关系。

2. 学会通过观察云来预测天气变化。

教学内容:1. 云与天气的关系:云的类型和天气状况的联系。

2. 云的预测:根据云的形态、颜色、厚度等特征来预测天气变化。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云与天气的关系。

2. 讲解云与天气的关系,用图表或案例进行展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云的特征,尝试预测天气变化,分享预测结果。

第四章:常见天气云的识别教学目标:1. 学会识别常见天气云。

2. 了解不同云对应的天气现象。

教学内容:1. 常见天气云的识别:积云、层云、积雨云等。

2. 不同云对应的天气现象:晴朗、多云、降雨、雷暴等。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云的特征。

2. 讲解常见天气云的识别和对应的天气现象,用图表或案例进行展示。

3.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观察和描述不同天气云的特征,分享识别结果。

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江西省铜鼓二中樊雄文★教学目标:1、理解并识记文中生字、新词及谚语,体会本文语言准确生动的特点。

(重点一)2、理清文章思路,学习作者运用的打比方、分类别的说明方法。

(重点二、难点)3、了解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和知识,培养观察自然、探索自然的兴趣。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程序:第一课时(10月30日)▲课时目标:1、练习快速阅读课文;2、概括内容要点;3、理清作者思路。

(重、难点)▲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呈现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其一)第一、三、四句,结合生活经验猜第二句的内容: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苏轼黑云翻墨未遮山,_______。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猜出“雨”后,补上诗句“白雨跳珠乱入船”。

思考:你是怎样猜出雨的?(黑云会带来雨)。

那么白云呢?人们在观察总结的基础上发现了云和天气是有关系的。

今天我们就来读一篇科普说明文——《看云识天气》。

二、整体感知:采用竞赛形式快速阅读全文。

1、默读要求:默读时做到不出声,不动唇,不指读,不回视,抓住主要信息,有一定速度。

(≥500字/分钟,字词积累暂时不管,放在下节语文课完成)。

2、默读测速:本文共1461字,老师在第2、3、4分钟时各报一次时,读完全文记下自己的阅读时间,并计算默读速度。

(默读速度=全文字数/默读时间)。

3、默读效果检测:①看云识天气的基本经验是什么?(5分)明确:经验告诉我们:天空的薄云,往往是天气晴朗的象征;那些低而厚密的云层,常常是阴雨风雪的预兆。

②云的光彩有哪几种?(3分)明确:云的光彩有四种:晕、华、虹、霞。

③判断正误:《看云识天气》一文具体而生动地向我们介绍了一些看云识天气的经验和知识。

看云识天气是一种科学预报天气的方法,它可以让我们准确地掌握天气变化的情况。

(×)(2分)注:取阅读速度最快的5人,再从中找出答得最好的人,掌声鼓励。

三、理清思路:1、找出具体说明怎样看云识天气的段落(全文重点),写出根据云推测的天气,格式如下:云的名称→何种天气(文中关键词)示例:卷云→一般不会带来雨雪①学生细读3—6段,写出看云所识的天气。

课文《看云识天气》教案

课文《看云识天气》教案

一、教案基本信息《看云识天气》教案适用年级:八年级学科:语文课时:2课时编写日期:2024年10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会通过观察云的形态和变化来判断天气。

(3)了解课文中所提到的云的种类及其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分析课文内容,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2)学会运用云的观测方法,实际操作,提高观察和判断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增强学生观察自然、了解自然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观察云的形态和变化,判断天气。

2. 教学难点:(1)云的种类及其特点的区分。

(2)如何运用云的观测方法来判断天气。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天气预报视频,引导学生关注云的变化。

(2)学生分享对云的认识和观察云的经历。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云的种类及其特点。

3. 课堂讲解(1)教师详细讲解课文内容,解答学生疑问。

(2)教师讲解云的观测方法及其在判断天气中的应用。

4.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观察天空中的云,记录云的形态和变化。

(2)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尝试判断天气。

第二课时1. 复习导入(1)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掌握。

(2)学生分享观察云、判断天气的经历。

2. 课堂讲解(1)教师针对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讲解。

3. 拓展延伸(1)学生查阅资料,了解云的观测在我国的历史。

(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进行课堂交流。

4. 课堂小结五、课后作业1. 抄写课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观察天空中的云,记录云的形态和变化,尝试判断天气。

3. 结合生活实际,思考云的观测在生活中的应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完成的课后作业,评估学生对课文内容和观测云的掌握程度。

公开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公开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公开课《看云识天气》教案第一章:课程导入1.1 教学目标让学生对天气有一定的认识,了解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激发学生对云朵和天气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自然、探索科学的兴趣。

1.2 教学内容介绍天气的定义和分类。

引导学生观察云朵的形状和变化,激发他们对天气现象的好奇心。

1.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展示不同形状的云朵和相应的天气现象。

引导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天气变化。

第二章:云的分类和特征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朵及其特征。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云朵的能力。

2.2 教学内容介绍常见的云朵类型,如积云、层云、卷云等。

分析每种云朵的特征,如形状、高度、密度等。

2.3 教学方法使用图片和实物模型,展示不同类型的云朵。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他们观察和描述云朵的特征。

第三章:云和天气的关系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培养学生通过观察云朵来预测天气的能力。

3.2 教学内容介绍云朵的形成和消散过程。

探讨不同类型的云朵与天气现象之间的关联。

3.3 教学方法利用动画或视频资料,展示云朵的形成和消散过程。

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实践,尝试通过云朵的变化来预测天气。

第四章:天气预报的解读4.1 教学目标让学生学会阅读天气预报,理解其中的术语和信息。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来解读天气预报的能力。

4.2 教学内容解释天气预报中的常用术语,如晴天、多云、降雨等。

介绍天气预报的编制方法和原理。

4.3 教学方法提供真实的天气预报材料,让学生阅读和理解。

进行角色扮演或小组讨论,模拟天气预报的制作和解读过程。

第五章:天气对生活的影响5.1 教学目标让学生认识到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增强他们对天气变化的敏感度。

培养学生适应不同天气变化的能力。

5.2 教学内容讨论不同天气现象对生活的影响,如晴天、雨天、雾天等。

探讨如何应对不同的天气变化,保证生活和出行的安全。

5.3 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不同天气对生活的具体影响。

看云识天气教案(多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多篇)

看云识天气教案(精选多篇)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云彩类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云彩变化,预测天气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探究精神。

二、教学内容1. 云彩的分类及特点:积云、高层云、雨层云、雾、露、霜等。

2. 云彩与天气的关系:如何通过观察云彩变化来预测天气。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云彩的分类及其特点,云彩与天气的关系。

2. 难点:如何准确观察和描述云彩变化,以及根据云彩变化预测天气。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云彩的分类、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实际云彩,进行实践教学。

3. 互动法:分组讨论,分享观察云彩的心得。

五、教学准备1. 图片素材:各种云彩的图片。

2. 教学视频:有关云彩变化及天气预测的科普视频。

3. 分组讨论材料:记录纸、笔。

教案示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幅美丽的云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提问:“你们见过这样的云吗?它是什么云?”2. 学生分享观察心得,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课主题:“看云识天气”。

二、教学新课(20分钟)1. 教师讲解云彩的分类及其特点,如积云、高层云、雨层云等。

2. 学生观看云彩图片,加深对各种云彩特点的理解。

三、课堂实践(15分钟)1. 学生走出教室,观察实际的云彩变化。

2. 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云彩的颜色、形状、高度等特征,并记录下来。

四、互动交流(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观察到的云彩变化。

2. 教师总结各组的观察结果,引导学生学会根据云彩变化预测天气。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云彩与天气的关系。

2. 学生谈收获,提出疑问。

六、作业布置1. 观察云彩,记录下来,并尝试预测天气。

2. 收集有关云彩变化的科普知识,下节课分享。

六、教学内容1. 天气预报的解读:了解天气预报的基本内容,如气温、降水、风力等。

2. 天气预报的获取途径:学习如何获取准确的天气预报信息,包括传统媒体和互联网资源。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5篇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优秀5篇《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篇一一、教学背景:1、面向主体:七年级学生2、学科:语文3、课时:2课时4、课前准备:a、老师准备:配套课件;搜集天气谚语、各种天气的图片b、学生准备:预习课文;搜集和天气有关的谚语二、教学课题:《看云识天气》1、知识与技能(1)了解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获得识别阴晴雨雪天气的知识;(2)体会本文寓准确于生动形象的语言特点。

(3)理解本文“总说——分说——总说”的结构形式。

(4)积累有关谚语。

2、过程与方法(1)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能根据天上的云彩推测天气的阴晴雨雪;(2)培养学生用准确的语言作生动说明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良好的观察习惯和科学精神。

(2)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积极探索大自然的兴趣。

三、教材分析《看云识天气》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二篇课文,这是一篇思路明晰、文笔鲜活的科普说明文,作者用生动形象的语言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不同光彩的云和天气的关系。

它以生动的文笔,形象地介绍了云与天气变化的关系,给人以知识的滋养和启迪。

尤其是异彩纷呈的修辞手法,在这篇说明文中构成了一道生动亮丽的风景线。

运用“巧妙裁剪”法,难文浅教、长文短教。

上成让学生充分活动的“说读课”,即让学生充分诵读课文,并利用所创设的情境,选点进行说的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趣味学习。

四、教学方法《看云识天气》为我们描画出了一幅美丽的云图,运用“巧妙裁剪”法,难文浅教、长文短教。

“整体感知,设疑导学、师生共议、鼓励创新”是本课教学的`指导思想,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意趣,采取“师与生、生与生”的多向交流的方法,让学生各抒己见,由教师相机点拨,在“读读议议”中撞击出阅读心得的火花。

注重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注重学法指导,提倡学生学习方式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

通过科学的推理,培养学生的看、听、说、写的能力,分析、概括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看云识天气》教案范文

《看云识天气》教案范文

《看云识天气》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云朵形状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云朵变化,判断天气变化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云朵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

过程与方法:1. 通过观察、分析、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探究云朵与天气的关系。

2. 运用云朵图鉴、天气预报等工具,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积极态度。

2. 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探究的科学精神。

二、教学内容第一课时:云朵的形状和特点1. 让学生了解常见的云朵形状,如层云、积云、卷云等。

2. 分析不同云朵的特点和形成原因。

第二课时:云朵与天气的关系1. 引导学生观察云朵变化,判断天气变化。

2. 分析云朵与气温、湿度、气压等气象因素的关系。

第三课时:生活中的天气现象1. 让学生运用所学的云朵知识,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天气现象,如雨、雪、雾、晴等。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第四课时:云朵观测和记录1. 教授学生云朵观测的方法和技巧。

2. 引导学生进行云朵观测,并做好记录。

第五课时:天气预报实践1. 让学生学习天气预报的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运用云朵知识,分析和预测天气变化。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云朵的形状和特点。

2. 云朵与天气的关系。

3. 生活中的天气现象。

难点:1. 云朵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判断。

2. 天气预报的实践应用。

四、教学方法观察法、讨论法、实践法、讲授法、案例分析法等。

五、教学准备1. 云朵图鉴、天气预报等教学资源。

2. 教学课件、视频等辅助材料。

3. 学生分组,准备观测云朵的工具和记录本。

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云朵的形状和特点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形状的云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朵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云朵?它们有什么特点?”2. 探究学习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观察到的云朵形状和特点。

教师总结常见的云朵类型,如高层云、积云、卷云等,并解释它们的形成原因。

公开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公开课《看云识天气》教案

《看云识天气》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的云彩类型及其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云彩、识别天气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自然现象,提高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云彩的分类及其特征(1)高层云(2)中层云(3)低层云(4)垂直云2. 天气与云彩的关系(1)晴朗天气的云彩(2)多云天气的云彩(3)阴雨天气的云彩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云彩的分类及其特征,天气与云彩的关系。

2. 难点:云彩的识别,天气变化的预测。

四、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的云彩,了解其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云彩与天气的关系,分享识别天气的经验。

3.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际天气,判断云彩类型。

1. 云彩图片资料:晴朗、多云、阴雨等不同天气状况下的云彩。

2. 教学课件:云彩分类、天气与云彩的关系等。

3. 观察记录表:用于学生记录观察到的云彩和天气情况。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神秘的云彩图片,引发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介绍云彩的分类及其特征,引导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云彩。

3. 案例分析:展示不同天气状况下的云彩图片,让学生分析并说出各自的特点。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观察校园或周边的云彩,记录下来并分享各自的观察结果。

5. 总结提升:引导学生了解云彩与天气的关系,培养学生观察云彩、识别天气的能力。

七、课堂练习:1. 根据云彩的特征,判断给出的云彩图片属于哪种类型。

2. 结合实际情况,预测未来一段时间内天气的变化。

八、课后作业:1. 收集有关云彩和天气的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2. 观察并记录一周内的云彩变化,分析其与天气的关系。

九、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课堂练习:评估学生在练习中的表现,检验所学知识。

3. 课后作业:检查学生的作业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1. 总结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大班科学看云识天气教案 (2)

大班科学看云识天气教案 (2)

大班科学看云识天气教案课程目标通过本次课程教学,我们的目标是使学生掌握以下知识点:1.学会观察天气和云朵,认识天气变化和云朵形态之间的关系;2.学习使用科学方法和工具解决问题,提高自主学习及思维分析能力。

准备材料1.PPT:大班科学看云识天气ppt;2.云朵图片、视频等材料;3.模拟天气状况模型。

教学过程导入环节(5分钟)教师采用图片或视频导入本次课程主题。

引导学生自由谈论云朵和天气,鼓励他们提出问题并在教师的帮助下一起解答。

探究环节(15分钟)教师通过PPT等工具,向学生介绍云朵的类型、颜色、形态及云层的高度等常见特征。

随后,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观察不同的云朵,感受云朵的颜色、形态和云层的高度。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利用模拟天气状况模型,对不同类型、颜色、形态的云朵所代表的天气进行预测。

分析问题、观察数据、探究规律、提出预测结论可以帮助学生培养科学思维能力。

实践环节(30分钟)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让学生通过观察云朵,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

教师在此前,可以准备不同类型的云朵,为学生提供观察的素材。

随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云朵形态的分类,并修正不正确的分类方式,从而提高对云朵形态和类型的理解。

在此基础上,教师向学生介绍如何利用云朵形态推断天气。

由此,学生能够根据云朵的变化预测未来的天气变化,从而提高对天气及环境变化的敏感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总结环节(10分钟)教师在总结环节中,再次向学生强调云朵与天气之间的联系,重申云朵形态推断天气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深学生对于这些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对于本次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展开讨论和针对性的解答,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评估环节(5分钟)在评估环节中,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例如问答、小组交流等方式进行评估。

评估内容应着重考察学生的云朵分类及天气推断能力,评估结果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下一步的教学提供有力的支撑。

总结通过本次课程的教学,大班学生可以掌握如何观察云朵的形态及变化,理解不同类型、颜色、形态的云朵所代表的天气变化,培养了科学思维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从而为未来的学习和生活做出更好地准备。

《看云识天气》参考教案

《看云识天气》参考教案

《看云识天气》参考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云彩的名称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变化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根据云彩判断天气。

3. 提高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常见云彩的名称、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2. 教学难点:如何根据云彩判断天气。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云彩图片、视频资料、天气预报等。

2. 学生准备:观察云彩的记录本、画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1 教师出示云彩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云彩的名称。

1.2 学生分享自己观察云彩的经历,引出本课主题。

2. 学习云彩知识2.1 教师通过视频资料或讲解,介绍常见云彩的名称、特点。

2.2 学生认真听讲,记录重要知识点。

3. 观察云彩与天气的关系3.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云彩的变化,尝试分析天气的变化。

4. 实践操作4.1 学生分组观察校园内的云彩,记录云彩的名称、特点及天气变化。

4.2 教师选取代表性的观察记录,进行点评和讲解。

5. 小结与反思5.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提出疑问。

五、作业布置1. 观察云彩,记录云彩的名称、特点及天气变化。

2. 调查周围人的天气观念,思考如何提高人们的天气防范意识。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云彩,使学生了解了常见云彩的名称、特点及与天气的关系。

在实践操作环节,学生积极参与,观察认真,能够根据云彩判断天气变化。

但部分学生对云彩的认识仍较模糊,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和训练。

如何将云彩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天气防范意识,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注重联系生活实际,加强对学生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拓展1. 教师出示不同天气下的云彩图片,引导学生分析天气变化的原因。

2. 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天气知识,拓宽视野。

七、课堂小测1. 教师设计云彩名称、特点及天气判断的题目,进行课堂测验。

2. 学生认真作答,教师及时批改并给予反馈。

《看云识天气》教案2

《看云识天气》教案2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基本的云层识别方法,能够根据云层变化判断天气变化。

2.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思考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气象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交流分享的良好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识别不同云层及其对应的天气情况。

2. 教学难点:理解云层变化与天气变化之间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云层,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能力。

2. 讨论法: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云层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3. 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云层,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的云层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准备画云层的材料,如白板、彩笔等。

3. 提前分组,每组选定一名组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云层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层变化。

2. 基本概念:介绍云层的基本概念,如高层云、低层云等。

3. 观察与讨论:分组观察云层图片,讨论云层变化与天气变化的关系。

4. 实践操作:每组选择一种云层,动手画出云层,并简要描述对应的天气情况。

5. 分享与交流:各组展示自己的作品,全班同学共同讨论,评价各组的成果。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云层识别的方法,反思自己在观察、讨论、实践过程中的收获。

7.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课后观察天空,记录云层变化,尝试预测天气变化。

六、教学延伸:1.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气象科学。

2. 组织学生参观气象站,亲身体验气象观测的过程。

七、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等。

2. 作品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画云层的准确性及对天气情况的描述。

3. 课后作业评价:查看学生课后观察云层、记录天气变化的情况。

八、教学修改:1. 根据学生的反馈和实际教学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

2. 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适当增加或减少教学难度。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看云识天气教案》课件2

《看云识天气教案》课件2

《看云识天气教案》PPT课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识别常见的云朵形状;(2)了解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3)学会通过观察云朵变化来预测天气。

2. 过程与方法:(1)培养观察能力,学会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云朵;(2)通过小组合作,学会分享和交流观察云朵的心得;(3)运用科学方法,对云朵进行分类和记录。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天气变化的兴趣;(2)培养学生珍惜资源,节约用水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常见云朵的识别;2. 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3. 通过观察云朵预测天气的方法。

难点:1. 云朵形状的细微差别;2. 天气变化的复杂性。

三、教学准备:1. 教具:PPT课件、云朵图片、天气预报视频等;2. 学具:观察云朵记录表、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利用PPT课件展示不同形状的云朵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朵的多样性;(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云朵的观察和了解。

2. 课堂讲解:(1)介绍常见云朵的名称和特点,如积云、层云、卷云等;(2)讲解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如积云预示着晴朗的天气,层云预示着阴雨天气等;(3)教授学生如何通过观察云朵变化来预测天气,如观察云朵的密度、高度、形状等。

3. 实践操作:(1)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填写观察云朵记录表;(2)鼓励学生用彩色笔在记录表上绘制自己观察到的云朵;(3)小组内分享观察心得,交流预测天气的结果。

4.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2)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体验,反思预测天气的准确性;(3)强调在生活中多观察、多思考的重要性。

五、课后作业:1. 观察云朵并记录下来,尝试预测天气;2. 收集不同形状的云朵图片,进行分类;3. 家长协助孩子进行观察,培养他们的观察兴趣。

六、教学拓展:1. 利用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了解云朵变化对天气的影响;2. 邀请气象专家进行讲座,增加学生对气象知识的了解;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观察,亲身体验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看云识天气》教案范文2

《看云识天气》教案范文2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常见云彩的名称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云彩变化,预测天气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描述、分析云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运用云彩图标,培养学生预测天气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心天气变化的意识。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积极探究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让学生掌握常见云彩的名称和特点。

(2)培养学生观察云彩变化,预测天气的能力。

2. 教学难点:(1)云彩分类及特点的识记。

(2)天气变化规律的探究。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视频等,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观察法:引导学生观察云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分组讨论,共同探究天气变化规律。

4. 问答法: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云彩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 天气预报软件或设备。

3. 云彩图标卡片。

4. 笔记本、画笔等学习用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云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云彩的美丽。

(2)提问:你们知道云彩有几种类型吗?它们有什么特点?2. 探究云彩类型及特点:(1)教师介绍常见云彩的名称和特点。

(2)学生分组讨论,总结云彩的特点。

3. 观察云彩,预测天气:(1)引导学生观察天空中的云彩,记录下来。

(2)运用云彩图标,尝试预测天气变化。

4. 小组合作学习:(1)分组讨论,分享预测天气的经验。

(2)总结天气变化规律。

5. 实践活动:(1)让学生用画笔描绘出自己观察到的云彩。

(2)编写一篇关于“看云识天气”的小短文。

6. 总结与反思:(1)教师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2)学生分享学习收获。

7. 作业布置:(1)观察云彩,记录下来,并尝试预测天气。

(2)复习本节课所学内容,准备下一节课的分享。

六、教学评价:1. 知识掌握:检查学生是否能正确识别常见云彩类型及其特点。

美妙的语文课教学体验:看云识天气教案分享

美妙的语文课教学体验:看云识天气教案分享

美妙的语文课教学体验:看云识天气教案分享作为一位语文教师,我一直认为教学是一种实践,是一门自我修行的艺术。

在我的课堂上,我尽力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资源,让他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在乐于接受新鲜知识的同时也能从中得到启迪。

今天,我要和大家分享一下我最近开展的一节课——《带着云走,看世界天气》,这是一堂充满趣味性的语文课。

当然,这不是一节普通的语文课,我们会用新颖的方式去玩转语文知识。

我这节课主要教学的是气象词汇。

为了增加课程的趣味性,我利用技术辅助,采用在线天气预报软件,让学生们通过互联网查看不同城市的实时天气,然后在课堂上进行汇总说出,由此循序渐进地引入中国传统气象符号“天气预告牌”这一话题。

在讲授气象符号的基本含义和形式后,我制作了一份让学生观察天气符号并做出相应天气预报的测试问卷,其中有10道题目,每道题目都包含两个选项:一是正确的气象符号预告天气,另一个是错误的符号。

让学生们依次填写并切实提高学生的气象知识。

接着,我把学生分为小组,每个小组里均匀分配几个不同地区的天气预报,让小组成员一起尝试预测未来的天气,并写一份天气预告牌发表。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们带着笔,准确的通过天气符号展示出各种不同的天气状况,同时互相学习和交流。

这个过程是非常有趣的,并且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

此外,学生们还可以通过自己的天气预报获得更多的天气符号指导,以提高自身天气预测的准确性。

我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制作一块小型的天气预报牌,让他们在其中展现自己的创意和想象力。

通过这次课堂,学生们得到了舒适愉悦的体验,也接受了有趣的语文知识,更具有自主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

这堂课是一堂独特的语文课,充满艺术感和想象力。

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的教学相比,更能够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同时,通过此方法,我也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教育能力,将复杂的知识内容以更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方式传达给学生,反响也非常不错。

这是一个双赢的结果,也是我作为一名语文教育工作者所追求的理想。

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课堂实录

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课堂实录

七年级上册《看云识天气》课堂实录一:导入新课师:我们先来做个谜语游戏——运动会上都有它,请猜一个字。

生:[举手]动。

师:同窗们以为呢?生:不好。

师:再请一个同窗说说。

生:云师:能不能说说你的依据,好吗?生:由于,〝运〞〝动〞〝会〞三个字中都有〝云〞字。

师:很好。

不知同窗们有没有学习过〝云〞的英语单词?生:有,cloud!师:不知同窗知不知道〝云〞字的繁体?请一个同窗来写好吗?生:把〝云〞字的繁体〝雲〞。

师:很好!我们能不能从这个字看出点什么呢?生:有〝雨〞字。

生:和天气有关。

生:我觉得天上有云时,能够快要下雨了吧?师:同窗们说得都不错,我们从这个字也可以看出现代休息人民在消费生活中对云和天气的关系有了一定的看法,并掌握了一些规律,明天我们来学习的«看云识天气»,我们来看看云与天气有什么样关系……二:品味言语先生齐读第1段后。

师:同窗们,你们喜欢这段文字吗?生:喜欢。

师:为什么?生:由于它很好。

师:好在哪?生1: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方法。

师:还有吗?生1:没有了。

师:还有补充吗?生2:还有一些词语用得很好。

师:你能不能说说哪个词语用得好?生2:〝招牌〞这个词用得好。

由于笼统的写出了云与天气的关系。

师:说得真好。

这段文字有的是运用了某种修辞,有的是运用某种句式,有的是运用了优美的词语,有的是运用了某种表达方式。

小到一个词语、大到一个句子,可以说这样的句子很多。

请同窗们用这样的方式来说:〝我喜欢这……个句子,由于……〞来表示你对本段言语的评价。

如:我喜欢〝它们有时把天空装点得很美丽,有时又把天空掩盖得很阴森。

刚才还是白云朵朵,阳光绚烂;一霎间却又是乌云密布,大雨倾盆。

〞由于它运用了对比的修辞手法,突出地显示了天气的天化无常。

先生入手写句子,教员巡视。

先生举手发言。

生1:我选择〝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我喜欢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招牌〞生动地写出了云和天气的关系。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课堂实录)

《看云识天气》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这篇课文选自语文(人教版)7年级上册第四单元17课。

本单元都是说明文,且本课属于科普说明文,实用性强。

学习这种文章,可以丰富学生的科学知识,激发学生的求职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这节课利用电子白板这一信息技术的优势,正好可以弥补说明文文字偏枯燥的缺陷,划枯燥为生动,增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学生与文本之间的互动。

三、教学目标①知识与技能:理解云的名称以及不同形态的云和天气的关系;认识时时处处留心观察的重要性。

②过程与方法:在快速阅读中提炼课文内容要点,把对天气知识的学习渗透在阅读的训练中;通过学习科普说明文生动、风趣的语言,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探究大自然的兴趣;感受科普类说明文的趣味性。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注意过程方法目标与知识技能目标的区别)四、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辨析八种云的形态特征。

教学难点:感受科普说明文的趣味性。

五、教学准备及环境课件类型:电子白板课件多媒体环境:电子白板实物投影六、教学过程环节一——“看”云(一)导入新课师:在1865深秋的时候,拿破仑军队想要和荷兰的军队作战,荷兰人想用决堤放水的方法来阻止拿破仑军队的进军。

正当拿破仑军队准备撤退的时候,有一位士兵前来报告说:天将大寒,我们可以踏冰而过,因为河岸到处都是蜘蛛织网的情景。

拿破仑军队依此打败了荷兰军队。

这个士兵根据蜘蛛织网的现象来推测天气变化,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可以帮助我们去推测天气呢?生:蜻蜓低飞要下雨、蚂蚁搬家会有大雨。

师:看来我们的同学们常识还不少,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一看怎样根据天上的云来识别天气。

(板书课题并告诉学生这是一篇科普说明文)设计意图:了解学生根据自然现象识别天气的常识,引入课文主题“看云识天气”。

(二)文体简介师:大家在小学有没有学过说明文这种文体。

生:有。

师:好,我们一起来看看什么是说明文。

(课件展示“什么叫说明文”,并点拨回顾五种表达方式)。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

看云识天气优秀教案教案:看云识天气年级:小学四年级时间: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云朵的形状和变化,学生能够初步判断天气变化。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的能力。

教学内容:1. 云的基本知识2. 预测天气教学准备:1. 图片或模型云朵2. 天气图、天气预报教学步骤:第一课时:1. 介绍云的基本知识(形状、颜色、高度等)。

2. 展示图片或模型云朵,让学生观察并讨论云的形状和颜色。

3. 提问:不同形状和颜色的云代表什么样的天气?请举例说明。

4.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与自己的观察经验,尝试判断天气,并在小组内讨论。

5. 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进行正确判断和理由解释。

第二课时:1. 复习上一节课学过的知识。

2. 使用天气图或天气预报,提前给学生展示当天的天气情况。

3. 学生观察实际云朵的形状和变化,并与当天的天气情况进行对比。

4. 提问:根据云朵的形状和变化,今天的天气是什么样的?请给出理由。

5. 学生回答问题,并相互交流和讨论。

6. 结合当天的天气预报,再次讨论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学生可以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判断和理由。

总结:1. 回顾学生在本课程中学到的知识,并要求他们总结云朵与天气之间的关系。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云朵,尝试预测天气,并与实际天气情况进行对比。

3. 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问,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推理能力。

扩展活动:1. 学生可以在课后,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判断,记录天气变化和云朵的形状、颜色,并与同学分享。

2. 学生可以利用云朵和天气预报的知识,制作一个天气预报板,用来记录和展示当天的天气变化和预测。

3. 学生可以根据不同云朵的形状和颜色,创作一幅或几幅描绘天气变化的画作,展示给同学欣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卷层云 仿佛白色绸幕 高层云 雨层云 像毛玻璃 布满天空

更低
积雨云 形成高大的云山 更低

读第六节
名称
晕 华 虹 霞
云彩情况
产生在卷层云上, 分布在日月周围 高积云边缘 雨过天晴时出现在太阳 对面的云幕上 清晨或傍晚,太阳照到 天空使云层变成红色
天气情况
日晕三更雨, 月晕午时风
华环由小变大,天气转 晴;华环由大变小,天 气转阴
东虹轰隆西虹雨 朝霞不出门, 晚 霞行千里
光名 产生和分布情况 光彩
天气征兆

产生在卷层云上, 里红 日晕三更雨,月晕 分布在日月周围 外紫 午时风 产生在高积云 边缘部分 华环由小变大,转 里紫 晴华环由大变小, 外红 转阴雨一 东虹轰隆西虹雨


雨过天晴,在 彩色 太阳对面的云 圆弧 幕上
早、晚,太阳照 云层 朝霞西阴雨袭晚霞 霞 着对面的云彩 变红 东几天晴
了解了这么多的说明文的
知识,同学们,你们都记 下了吗?一定要记在心里 哟!
第二课时
小组合作,探究
1、浏览全文,思考:
文中哪句话阐明了云和天气的密切关系,即 找出全文中心句?如何理解这句话?
云就像是天气的“招牌”:天上挂什么云, 就将出现什么样的天气。
( “招牌”一词,本义指商业人员用来标志商品,招揽顾 客的广告牌,用在这里形象地说明了云和天气的紧密关系。)
六、说明文的语言:


说明语言的准确性,是说明文语言的先决条件。表示时 间、空间、数量、范围、程度、特征、性质、程序等, 都要求准确无误。说明的实用性很强,稍有差错,会失 之毫厘,谬以千里。特别要注意说明文中使用的术语和 修饰限制性的词语,它们往往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在准确的前提下,说明的语言有的以平实见长,有的 以生动活泼见长。 1、准确:用最恰当的词把事物的特征、本质和规律性 的东西表达出来。 2、简明:简练明晰,用精练的语言把意思表达的清清 楚楚。 3、周密:说明的语言要做到严密,没有疏漏,无懈可 击。
二、说明文的常识:
1、说明对象:介绍事物、阐明事理 2、说明特征:区别于其它事物的本质东西 3、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分类别、作比 较、打比方、引用、下定义、作诠释、画图表、 摹状貌等 4、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5、说明语言:准确、简明(科学小品文:生动 、形象)、周密
3、逻辑顺序;

即按照事物或事理的内部联系成人们认 识事物的过程来安排说明顺序。事物的 内部联系包括因果关系、递进关系、主 次关系、总分关系、并列关系等;认识 事物或事理的过程则指由浅入深、由具 体到抽象、由现象到本质、由性能到功 用、由一般到特殊、由整体到局部等等 。层层深入,逻辑条理十分清楚。
晕(里红外紫) 华(里紫外红 虹(彩色圆弧) 霞(红色云彩)
月晕 由小变大 由大变小 东虹
西虹
朝霞
大雨
阴雨
晚霞
晴朗
请大家任选一种云或光彩,以第一人称 的方式对它作自我介绍。介绍要求:Ⅰ、充 分利用描写云彩的语言材料;Ⅱ、让别人明 白你将会带来怎样的天气。
示例: "Hai!大家好,我叫卷云,我常丝丝缕 缕地飘浮着,有时像一片白色的羽毛,有时 像一块洁白的绫纱。别看我身子很单薄,可 我最轻盈,站得也最高,阳光可以透过我照 到地面。我很受欢迎,因为我会给大家带来 晴朗的天气。"
大雾不过晌,过晌听雨响。 清晨浓雾重,天气必久晴。
早上地罩雾,尽管晒稻谷。 。
满地大雾盖,当天日头来。 雾大不见人,大胆洗衣裳。
晚雾不散,细雨淋淋
久晴大雾雨,久雨大雾晴。
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癞蛤蟆出洞,下雨靠得稳。 蚯蚓爬上路,雨水乱如麻。 蚂蚁垒窝要落雨。 鱼跳水,有雨来。 燕子低飞要落雨。 猪衔草,寒潮到。 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
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 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 、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 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 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 作用:有条理地说清楚事物或事理。

3、列数字:
数字是从数量上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的 最精确、最科学、最有说服力的依据。 作用:把事物说得精确直观。如《故宫 博物院》一文中介绍太和殿“高28米, 面积2380多平方米”,就是典型的列数 字的说明方法。
七、说明文的结构:




1.总分式(事物性说明文大多使用这种结构 ): 包括“总-分、分-总、总-分-总”等,事 物说明文多用总分式,其“分”的部分又常按 并列方式安排。 2.递进式(事理性说明文大多使用这种结构 ): 事理说明文多用递进式结构,一层一层地剖析 。包括:从现象到本质、从性状到用途、从原 因到结果、从整体到部分、从主要到次要、从

4、作比较
为了把事物或事理说得通俗易懂,有时 可以从人们已有的感性知识出发,利用 人们生活中熟悉的事物或事理作比较, 从而唤起读者的想象,获得一个深刻的 印象。 作用:把抽象或陌生的事物或事理变得 具体易理解。如《苏州园林》一文中作 者就将苏州园林的特点和北京的园林作 比较,说明了它极少使用彩绘的特征。

三、说明文的分类:
从对象上:事物说明文、事理说明
文 从语言上:生动性说明文、平实性 说明文
四、常见9种说明方法:
1、举例子
说明事物的情况或事理有时只从道理上 讲,人们不太理解,这就需要举些既通 俗易懂又有代表性的例子来加以说明。 作用:把比较复杂的事物说得具体明白 。

2、分类别
阅读第三节
名 称
卷 云 卷积云 积 云 高积云

像粼波 像棉花团 像羊群

天气情况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 到地面,天气晴朗 它不会带来雨雪 在天空映着温和 的阳光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 天空。天晴
像羽毛、像绫纱

读第四、五节
名称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天气情况
它向前推进,天气将转阴
它预示将要下雨或下雪 雨雪就开始下降 马上就会下暴雨

5、下定义
为了突出事物或事理的主要内容或主要 问题,常常用简明扼要的语言给事物下 定义。这是说明事物特征或事理、揭示 事物或事理的本质的一种方法。 作用:准确简练概括地说明事物。如《 奇妙的克隆》一文中对克隆进行了科学 的解释,即下定义为“不仅仅指无性繁 殖,凡是来自一个祖先,无性繁殖出的 一个群体,都叫克隆”
9、摹状貌
就是通过具体的描写揭示事物的特征。 作用:有助于把被说明的对象说得更具体、生动 。如《中国石拱桥》一文中写道:“这些石刻的 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 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这样显得十分 生动、活泼。

我们刚才了解了说明文常见9种 说明方法:同学们,用你们的 慧眼在文中找找,有没有说明 方法的语句?分别是什么说明 方法,在文哪个地方,请找出 来,大家一起分享一下吧!

7、画图表
有些事物的关系抽象而复杂,仅用文字 说明还不能使读者明白,这就需要附上 示意图,或按比例精确绘制图,如产品 设计图、军事行动路线图等。有时,被 说明的事物项目较多,也可制定统计表 ,将有关数字分别填入表中,使人看了 一目了然。 作用:把事物说得精确直观。

8、作诠释

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 下定义与作诠释的区别是:定义要求完整,即定义的对 象与所下定义的外延要相等,并且要从一个方面完整地 揭示概念的全部内涵;而诠释并不要求完整,只要揭示 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并且解释的对象与做出的 解释外延也可以不相等。如“词是能独立运用的最小的 语言单位”这个定义,可以颠倒,即说“能独立运用的 最小的语言单位是词”也行;而“铀,是银白色的金属 ”则是作诠释,不能颠倒,说成“银白色的金属是铀” 。《大自然的语言》中的“例如秋冬之交,天气晴朗的 空中,在一定高度上气温反比低处高。这叫逆温层”一 句,就是作诠释。
五、说明的顺序:
1、时间顺序:

即以事物发生、发展的时间先后来安排 说明顺序,从而写出事物的发展变化情 况。这种顺序一般用于人物的生平介绍 、科学观察记录,说明事物或事理发生 、发展或制作过程一类的说明文。
2、空间顺序:

即按照事物的空间存在形式,或从外到 内,或从上到下,或从前到后,或由远 及近依次进行说明。这种说明顺序,一 般用于说明事物的形状、构造特征。
2、根据上题,完成全文的结构条理图:填写 关键词,并说明全文结构方式。 各小组的答案一致吗?
( 1 )一、云和天气的关系 ______
招牌

薄云: 晴朗 云的形态 2~5
看 云 识( 天 气
方法 )二、看云识天气的_____ 2~6
意义

云的光彩 6
低而厚的云: 阴晴风雪
( 7 )三、看云识天气的___ _及局限总
云的发展变化
天气的发展变化
聚集
推进、变低、变厚
压低、更厚
卷云
(位置高
卷层云
高层云
位置低)
雨层云
向上凸起,形成云山 积云 积雨云 (越长越高,变黑,最后云山崩塌)
文章结构梳理
卷云 卷积云 积云 高积云 卷层云 高层云 雨层云 积雨云
高、轻、薄
晴朗
低、密、厚
阴雨、风雪
日晕
大雨 大风 晴好 阴雨 无雨
仿佛白色绸幕
像毛玻璃 布满天空 形成高大的云山
卷层云
种类 卷云
形状 像羽毛像绫纱
位置 最高
天气 阳光可以透过它照到 地面,天气晴朗
卷积云 像粼波
积云 像棉花团
高积云
像羊群
很高 它不会带来雨雪 2000米 在天空映着温和的阳光 左右 2000米 左右 云块间露出碧蓝的天空天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