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第九册美术计划及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新版苏少版九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设计(全册)

新版苏少版九年级上、下册美术教案设计(全册)

苏少版九年级美术(上)教案第1课可触摸的历史——中国雕塑艺术教材分析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

雕塑是雕、刻、塑三种制作方法的总称,是以可塑或可雕刻的立体材料,通过不同的手法制作出的各种表达思想、观念、情感的三维实体造型艺术。

中国雕塑艺术的历史源远流长。

中国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直接影响了中国的雕塑艺术。

青铜器、陶器、瓷器、玉器的精湛工艺,皇家的喜好与民间的品味,朝代的更迭,儒、释、道的兴衰,哲学思潮的传播,社会风尚和社会阶层的转变,民族文化的交汇,中外文化的碰撞……这些都直接反映在雕塑上。

中国雕塑体现了民族历史的发展轨迹,并形成了独特的传统。

一、教学路径中国的雕塑艺术如同中国传统的绘画、书法艺术一样,也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不是偏重于再现对象的形状,具有本民族的美学特征。

在突出对象的神态和气质方面,多采用夸张、变形的手法来展现对象的神采、风韵,而不像西方雕塑追求形象的逼真。

这是东西方文化背景不同而形成的不同审美特征,也是教学中应向学生讲述、渗透的主要内容,要使学生准确把握古代雕塑艺术的情致和意蕴。

二、课时建议:2~3课时。

教学内容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欣赏,学生能掌握中国工艺美术的基本知识;了解不同时期中国工艺的发展和审美演变;了解陶器、青铜器、漆器和瓷器的发展历程、造型特征、装饰风格及文化内涵。

技能目标:通过探究,学生能了解中国工艺美术在各个历史时期的艺术风格。

情感目标:通过赏析,学生能感受我国工艺美术的魅力,增强民族自豪感;提高对中国工艺美术作品的审美情趣和鉴赏能力,培养良好的文化艺术素养。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了解中国陶器、青铜器、漆器、瓷器的基本特点和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通过赏析,对中国工艺美术的审美特点和文化内涵有深入的认识。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材,教学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教材,通过美术馆、博物馆、网络、书刊等多种渠道收集相关信息。

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准备一件兵马俑模型,让同学闭上眼睛摸一摸、猜一猜,引出课题。

苏少版《美术》第9册教学计划

苏少版《美术》第9册教学计划

2010~2011学年度江都市五年级《美术》第9册教学指导意见(制定:孔俊审定:王海洋)一、教材分析苏少版第9册教材的编写以国家一系列有关教改的文件为指针和依据,遵循了国内外美术教育从“教师中心”向“学生本位”转化,从“技能性”向“人文性”转化,从“单一性”向“综合性”转化,从“专业型”人才的培养向“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转化的先进教育理念,努力改变过去教学中过于注重传授学科知识、技能的教材体系结构。

力求体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加强学习活动的自主性、综合性、多样性与探索性,加强各学科之间的联系,注重内容的时代性、地方性,注重与小学生实际生活经验的紧密联系,从整体着眼,从局部入手,分步推进,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培养审美意识,提高审美能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本教材作为人文学科的核心内容之一,蕴含着人的理想、愿望、情感、意志、价值等人文特征,通过欣赏、表现、探索和创造等手段,揭示浓郁的人文精神。

它具有丰富综合的艺术审美价值,是对学生进行一般艺术知识与技能训练的教育。

它不仅能使学生获得艺术审美体验,而且能使学生接纳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化遗产,陶冶学生情操,培养高尚的艺术品味;它不仅能使学生在参与艺术活动中获得愉悦,而且能赋予学生表达自我和发挥想象力的空间,发展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技术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形成基本的艺术素养;培养学生群体意识与认同感;促进学生个性社会化与人格的完善。

此教材改变了传统学科知识门类划分课业的形式,从促进学生素质发展的角度出发,加强学习活动的综合性和探究性,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和立体性的课程结构。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实际生活经验,注意循序渐进和实施的可行性,按低、中、高年级段分设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内容,并注意不同年级段的纵向联系。

同时,注重了与其他学科、现实社会等方面的横向联系。

以提示设疑、选择、资料提供、方法指导、讨论和解释等方法,展示学习过程,逐步领略造型艺术的精华,掌握其表现手法,陶冶情操,提升品位。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全集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案全集

1课参观和旅行·教材思路:本课是属于造型·表现”领域的美术课。

暑假中孩子必然参加了一些参观和旅行的活动,或是学校组织的春游等,结合这些已有的经历,教师在教学进程中,注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其回忆起那时的场景。

巧妙的运用构图和色彩,注意画中人和景物的层次关系,重点表现出自己感觉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让他们自由的表达,斗胆而富有个性的表现。

·课时:1~2课时·教学目标:一、引发学生关注身旁的人和事,感受大自然的美和与生活的关系,体会和了解相关景物的文化内涵,激发学生对生活的酷爱。

二、能斗胆、创造性的表现出自己的所见所闻,适当渗透构图知识。

3、学生交流参观旅游的感受,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表述自己对景物的独特的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突出主题,处置好画面的主次关系,描画出感受最深的景象。

·教学准备:一、围绕主题搜集丰硕的学习资料:如风光图片、影视资料、旅游照片等。

二、准备绘画工具和材料。

·教学进程:(一)课前准备一、师生一路搜集相关图片、影视资料等。

二、关注学科内容,积累视觉和触觉经验,启发学生的学习踊跃性。

3、围绕主题搜集丰硕的学习资料。

(二)导入课题一、参观是去观看咱们不常见的事物;旅游是去游览咱们不常到的地方。

分组讨论,引出课题:△、你外出游玩过吗?去过哪里?△、说说自己旅行的感受?△、那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简短的语言描述一下。

二、教师踊跃参与其中,激发学生回忆,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讨论。

(三)游戏激趣一、出示地图,请学生找一找自己自己旅行过的地方,向大家介绍本地优美的景色和风俗习惯。

二、教师及时出事风光图片,使学生形成进异步的感知,产生对祖国风光的浓厚兴趣。

3、学生通过地图及自己所拍摄的照片和小纪念品,想同窗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在介绍中启发学生的思维。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9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9册教学计划及教案

苏少版小学美术第9册教学计划、教学设计(1—10课)苏少版国标本美术第9册教学计划全册教学目标:【造型·表现】运用形、色、肌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秦与韵律等组合原理,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式。

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有意图地运用形、色、肌理、空间和明暗等美术语言,选择恰当的工具、材料,以绘画和雕塑等形式,探索不同的创作方法。

发展具有个性的表现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全册重难点:重点:·学习基本的视觉元素和形式法则,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

·选择写实、变形和抽象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和生活经验。

·进一步学习透视知识,提高空间表现能力。

·创造漫画和卡通形象,表达思想和情感。

·在美术活动中,进一步学习色彩知识,提高色彩表现能力。

·从多元文化的视角进行绘画艺术的主题赏析,从中了解和感受经典作品的内涵。

难点:·针对一个社会性主题,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

·针对一个共通的原理和法则,从跨学科角度加以理解和表现。

学生知识能力学习习惯分析:五年级学生对美术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有一定的掌握,学习习惯比较好,对美术的学习兴趣也比较浓厚。

措施:1.在教学中,应当遵循审美的规律,多给学生感悟艺术作品的机会,引导学生展开想像,进行比较。

教师不要急于用简单的讲解代替学生的感悟和认识,而应当通过比较、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体验、思考、鉴别、判断,努力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材学期教学计划2005.08.28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数备注13、由23467第十一课《漂亮的鞋》1课时8第十二课《鞋的联想》1课时第十三课《我设计的鞋》1~2课时9第十四课《黑、白、灰》(一)1~2课时第十五课《黑、白、灰》(二)1~2课时10第十六课《字的联想》1~2课时第十七课《版面设计》1~2课时11第十八课《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1~2课时第十九课《秋风瑟瑟》1课时12第二十课《雕萝卜》(一)1~2课时131415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本课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印象深刻的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经验,追忆难忘时光,唤起美好情感。

正如本课文字部分所言:“平凡的日子,似水流年,只有印象深刻的事件,才会激起记忆的浪花。

”当记忆被唤醒,情绪被调动,快让学生拿起画笔,在纸上呈现往事,呈现心灵。

“又长高了”就像是一幅大写意,把量身高时新奇的感觉、强烈的印象恣意表现出现。

这里没有比例,只有大胆地夸张和盎然的情趣。

“拔虫牙”对儿童来说这一小小的外科手术是有生以来惊心动魄的一次印象,大张的嘴巴、虫蛀的牙齿、古怪的牙钳、奇妙的聚光灯……还有室内的一切陈设,莫不给小作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构图饱满,主次分明,细节生动。

“集体过生日”,这幅表现细腻的画图肯定出自一个细心的女孩之手。

它妙就妙在把一连串热闹的和感受的。

●讲述与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间)各讲述一件自己曾经历的难忘事,体验当时感受:欣喜的、惊讶的、孤单的、热闹的等。

●师生合作:以某一学生所讲述的难忘故事为内容,师生板演合作一幅记忆画。

注意:在合作中教师要以儿童心理和稚拙笔法经营画面,着意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

●创作表现:在教师的创作启发下,学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现成有主题的画面。

注意:自由选用不同绘画材料。

教师巡回指导。

●欣赏评述:同学互相赏评习作。

有没有在习作中大胆运用了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画面有没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达出习作者的思想感情)。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_小学美术教案_2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_小学美术教案_2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_小学美术教案可爱的人、有趣的事,由生活激发兴趣,带着饱满的热情去观察、表现、创作、欣赏,就会达到理想的效果。

“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古典诗词以深情和精练著称,诗是无形的画,画是有形的诗,诗句具有强烈的启迪感染力。

又如家乡民歌的节奏旋律,在激发人的情思上更为直接快速。

ﻭ(二)教学目标①调查、了解家乡的历史和现在,并为可爱家乡的未来作规划,鼓励学生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ﻭ②结合自己的生活进行美术创作,美术构思能力,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ﻭ③在美术活动中充分体验**种绘画工具和不同材料的使用效果。

二、教学过程设计ﻭ(一)课前准备●师生共同收集有关家乡的资料,记录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如日新月异的城市建设,、民间传说、民歌、古诗词、等.ﻭ●准备丰富的绘画工具和材料。

ﻭ(二)教学过程:●请学生将收集的家乡资料带到课堂上来,并用文字或图像形式记录调查结果。

进行小组学习,课堂会变得更有生气。

●学生分享资料,交流:你对家乡最深的印象是什么?●让学生体会:你怎样在绘画中表现对家乡浓浓的感情?●师生一起体会《静夜思》,感受思乡之情.●同学们能在较短的时间里画出自己印象中的“可爱的家乡"吗?●学生画小草图.注意发边平凡的美丽.●展示“小草图"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及画后的感受等。

●学生体会“爱家乡”的深厚感情。

●学生开始创作:运用形、色、空间等美术语言表现自己的感受。

●教师:理解画家对空间关系的使用,如:重叠、前景、中景和背景。

●评析作品:同伴相互评论是很好的方法,鼓励**的共享。

ﻭ三、学习评价建议:●是否以积极的态度参与调查活动。

●是否积极地动脑筋,结合语文、音乐等学科内容进行创造。

●能否用绘画工具创造性地表达个人的思想感情。

●能否在造型活动中初步运用构图知识。

ﻭ●是否理解“共享”的主题,是否与同学合作。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全册教案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全册教案

国标本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全册教案课题::第1课参观和旅行
教学目标:
结合学生假期旅游生活的亲身经历,在回忆、交流和讨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表达、表现和创作欲望,将纷繁的世界、新鲜的印象,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描绘出来。

国标本苏教版美术教案小学第九册。

教学重点:
启发学生回忆(国标本苏教版美术教案小学第九册)并交流、根据自己的参观和旅游的深刻而独特印象,用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方式方法自由大胆地创作一幅作品。

教学难点:
提醒学生注意自己作品构图方式的趣味性、独特性和合理性,用色彩和线条等手段,充分表达自己想表现的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媒体:照片,图片,范画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欣赏:
愉快的假期开始了,在假期里同学一定参观到了一些不常见到的事物,去过自己不常去的地方。

(下载)
二、新授:
1、可以选择铅笔淡彩的方法来表现印象深刻的旅行(参观)的经历。

(示范)
2、选择最有趣的。

3、用铅笔打草稿,注意构图。

4、在此基础上,涂上水彩或水粉颜色。

5、待色彩干后,还可以用软的黑铅笔加工。

三、指导学生练习:
1、选择你印象深刻的旅行或参观的经历,可以欣赏自己或他人的照片,相互畅谈独特的旅行或参观经历供创作参考。

2、选择最有趣、最能吸引人的独特场景和内容。

3、在正式创作前,可以多画画小草图以进行构
图、色彩等方面的研究。

4、既可以用单幅画,也可以用连环画的形式来表现。

四、评析学生作品
创意是否精彩、巧妙和独特。

画面是否一目了然。

构图是否为自己的创作目的服务
板书:。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
教学内容
苏教版小学美术第九册第一课印象深刻的事
教学目标
1、锻炼学生用画笔以及色彩来表现自己的思想感情。
2、通过画这次的作业,来复习对色彩、用笔的运用。
学情分析
本课通过回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运用以前学过的绘画技巧来表现出来,主要是对以前学过的知识,绘画技巧的复习。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记忆中影响深刻的事情来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
2、锻炼学生运用画笔来表现自己的想法。
教学准备
范图彩色铅笔或水笔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
展开
作业
展示交流
在两个月漫长的暑假当中,同学们过的怎么样?有没有什么特别开心,特别有意义是事情呢?是不是急于想和自己的好朋友交流一下呢?
组织学生进行交流自己的新鲜事,趣事。
总结:
听了同学们的交流,老师感觉到大家都过了一个多姿多彩的暑假。那么为什么同学们会记得这些有意义的事情呢?(因为这些事情都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把印象深刻的事件画出来,也可以画成连续的画面。
学生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有优秀的作品可以大家一起欣赏,请学生自己来讲讲自己所表达的意思。
课堂小结。
生相互交流
自由回答
生相互交流
自由回答
生举手回答
集体评论
生看书并相互讨论
个别同学上黑板作画
其他同学自己作画
生自评
集体评论
生相互交流
作业
生自评
集体评论
五年级设计者:赵勇修改者:
(1)现在让我们来看看别的同学有些什么难忘的事情。
请学生翻开课本,分析画面所要表达的意思!
这些都是我们成长过程中的事。
(2)刚才同学们都用了互相交流的方法来把自己印象当中深刻的事告诉了大家,现在就请同学们也用绘画的方法Leabharlann 表达自己印象当中深刻的事告诉了大家。

江苏版美术教科书第九册

江苏版美术教科书第九册

江苏版美术教科书第九册
雕萝卜
常州市红梅新村小学蒋春燕
教学设计:《雕萝卜》是苏教版美术教科书第九册的内容。

本课一开始就组织学生唱起童年“拔萝卜”的歌谣,同时课件配合出现“拔萝卜”的场景
——小朋友们和小动物们拔出了形态各异的萝卜,激起了学生们创作
的欲望。

接着老师示范时,课件配合出现相应的作品图片,使学生们
了解如何利用萝卜的外形特点、色彩对比及巧妙利用辅助材料来制作
“雕萝卜”作品。

最后学生制作时,设计比赛的场景——分四大组竞
争冠军,更激起了学生对成功的渴望,不仅抓紧时间制作作品,而且
有意识地提高了作品的质量。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想象能力;
学习并掌握“雕萝卜”的各种技法及装饰方法。

课前准备:老师:1、儿童歌曲“拔萝卜”等。

2、课件。

学生:各种颜色、各种形态的萝卜几个、小刀、牙签、纽扣、毛线、
树叶等。

美术第九册教学计划、教案

美术第九册教学计划、教案

4
计`应用 安全意识
9.26

绘画表现`
3.童谣童画
赏`评述 文化素养
9.2726
9.30
8.收获的季

热爱自然`

合`探索 美好情感
10.1 27
1-10.17
9.水墨画动

水墨表现`

型`表现 天真童趣
10.1 28
8-10.24
10.色 彩 的

色彩知识`
世界(一)
型`表现 热爱自然
三、教学进度
单 元
课程

美 术 `人 文
课 周
习领域 内容
时 次 安排
8.30-
机动
22
9.5

1.悠悠北山

关注传统`
2
9.6-9
画 街
合`探索 文化探访
3
.12

(家乡建筑

关注传统`
9.1314
写生)
型表现 文化探访
9.19
2.安全标识 设
标识设计`
2 5 9.20-
丰富的创
础知识和
需强调。 律良好。
作方法。
训练点。
5 04 1

掌握

思维
兴趣
立思考
课堂上应
3
业基本
活 跃 , 不 及知识面
时的纪
落实的基
上能按
擅长表现 都相对较
律仍需
础知识和
时完成。
于作业中。 广。
强调。
训练点。
5 2纪

除掌
能积 对色彩的
05 9 律较好 业 完 成 握课堂上 极挑战更 感觉非常

苏少版国标本小学美术第九册全册教案

苏少版国标本小学美术第九册全册教案

课题一:参观和和旅行教学内容:通过综合性学习,使学生了解各地的风土人情,学习简单的构图和色彩运用知识,鼓励学生在造型活动中大胆而富有个性地表现自己在旅途中的亲身感受和经历。

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引导学生回忆旅行中的所见所闻,表现旅途中的所感所想交流分享自己独特的经历和感受。

2、操作目标:尝试用不同的构图和色调,以单幅或连环画的形式表现自己对旅游的印象。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关注生活,用艺术再现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创作的欲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运用造型语言,表达自己对景物的独特感受,发展视觉表达能力。

突出主题,处理好画面的主次关系,描绘出感受最深的景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课题。

参观是去观看我们不常见的事物;旅游是去游览我们不常去的地方。

你外出游玩过吗?说一说你自己旅行的感受,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用简短的语言来描述一下。

二、游戏激趣:出示地图,请学生自己找一找自己旅游过的地方,并向大家介绍一下当地优美的景色和风俗习惯。

教师及时出示风景图,使学生形成进一步的感知,产生对祖国风光的浓厚兴趣。

三、欣赏作品:多媒体展示欣赏的作品,加深学生对参观和旅行的独特感受,并引导他们进一步了解范作的表现手法。

师:画面中表现了什么内容?哪些地方最吸引人,为什么?试着分析画面中人物和景色的主次关系,你觉得应该怎样处理?引导学生分析作品的构图和色调,以形成初步的处理画面的能力。

四、构思创作。

大家参观及旅行过的地方一定很多,但我们不能将看到的全画下来,只能选取印象最深、最有趣、最吸引人的地方加以表现。

小组讨论:表现的形式,选择什么样的内容,怎样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感情。

选择自己喜欢的表现方法进行表现。

五、展示评价:以我是一名小导游的方式展开评价。

六、课后拓展。

地球是我们温馨的家园,她还有很多美丽、神奇的地方等着我们去探索,到互联网上去找一找,到图书馆里去看一看,查一查相信你一定会有更多惊奇的发现。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_小学美术教案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_小学美术教案

苏教版第09册美术教案_小学美术教案阔插花视野。

三、学习评价建议:ﻭ●是否体验到插花的乐趣。

ﻭ●能否在插花设计中表现出创意.●能否在插花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如比例与,变化与统一等)。

四、教师教学随笔:第六、七课:壁饰(一)、(二)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壁饰即墙壁上的装饰物。

按制作的材料大致可分为金属壁饰、陶瓷壁饰、纤维纺织壁饰、纸浮雕壁饰等。

ﻭ本课所选取的壁饰图片,直观地介绍了从构思到选材,从制作到组合等方法,简明易学,真切感人。

学生通过对这些壁饰的欣赏,既提高了他们的学习感性认识,又拓展其想象思维空间,从而促进手脑并用等综合能力的,更好地培养学生热爱生活、走进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同时也为今后的手工制作学习起到铺垫的作用。

教学重点:联系生活进行壁饰的设计制作.ﻭ教学难点:不同教材的组合制作.(二)教学目标①培养学生集体合作的意识,养成勤于动手动脑的好习惯,提高审美能力。

ﻭ②让学生初步了解壁饰的一般知识,设计制作一件新颖的壁饰。

ﻭ二、教学过程设计ﻭ(一)课前准备ﻭ●教师准备:三五件不同材料的壁饰作品,剪刀、双面胶带,演示材料,录音机,磁带,有条件地区可准备多课件。

ﻭ●学生准备:根据**自条件,就地取材.如:废旧挂历、色卡纸、饮料瓶、芦苇絮、树枝、蛋壳、毛线等。

另外还需备有剪刀、胶水、彩笔等.ﻭ(二)教学过程:方案1:●导入:学生观看教师自编表演,激发兴趣引出壁饰课题.●欣赏:出示壁饰范具及有代表性的壁饰图片(可用幻灯或实物投影展示),比较制作材料的不同表现,给人外观形象的感受.ﻭ●讨论:你能用概括的语言说说最感兴趣的壁饰所表现的内容吗?你还想到用其他的材料来表现壁饰吗?●设计制作:学生欣赏讨论过壁饰之后,知道壁饰的用途,材料的运用及给人的感受。

练习时启发学生联系生活,寻问学生自己的构思,用哪些材料,表现什么内容,颜色如何搭配,并向学生交代剪、贴、编、扎、插、卷、折、揉等技巧的运用,还可以鼓励学生自由结合,集作。

【教育学习文章】苏教版第09册(全册)美术教案

【教育学习文章】苏教版第09册(全册)美术教案

苏教版第09册(全册)美术教案www.5ykj.com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材学期教学计划XX.08.28周次教学内容课时安排数备注《教材疏通》1课时这里要说明的是:1、本计划所安排的教学周次为实际教学所需的周次时间,与学校安排周次略有不同。

2、第五周为国庆节,故在安排教学内容时未将本周列入教学计划。

3、由于涉及班级比较多,本计划只是针对一个班的教学所定。

第一课《印象深刻的事》1~2课时2第二课《山水》1~2课时第三课《园林》1~2课时3第四课《纸花》1课时第五课《插花》1~2课时4第六课《壁饰》(一)1~2课时第七课《壁饰》(二)1~2课时6第八课《英俊的脚》(一)1课时第九课《英俊的脚》(二)1课时7第十课《英俊的脚》(三)1课时第十一课《漂亮的鞋》1课时8第十二课《鞋的联想》1课时第十三课《我设计的鞋》1~2课时9第十四课《黑、白、灰》(一)1~2课时第十五课《黑、白、灰》(二)1~2课时0第十六课《字的联想》1~2课时第十七课《版面设计》1~2课时1第十八课《报头题饰和尾花设计》1~2课时第十九课《秋风瑟瑟》1课时2第二十课《雕萝卜》(一)1~2课时第二十一课《雕萝卜》(二)1课时3第二十二课《非洲雕刻》(一)1课时第二十三课《非洲雕刻》(二)1~2课时4第二十四课《卡通画》(一)2~3课时第二十五课《卡通画》(二)1~2课时5第二十六课《可爱的家乡》2课时第二十七课《我崇拜的人》2课时第一课:印象深刻的事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本课教材自成一个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位居全册之首,是新学期的开篇内容。

丰富的暑假生活结束了,又开始一个新学期,本课的安排就是一个极好的过渡。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本课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印象深刻的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经验,追忆难忘时光,唤起美好情感。

苏教版初三美术教案(全册)

苏教版初三美术教案(全册)

初三美术教案美术备课组年月至年月力量与生命——外国雕塑赏析的教案一、教学目标认知目标:通过赏析,了解雕塑艺术评议的特点,了解外国雕塑的艺术成就。

技能目标:通过赏析,发展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的能力,通过讨论、陈述、评价,初步掌握雕塑的艺术评议和艺术物点。

并结合雕塑本质特征,学会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去赏析具体的雕塑作品,提高学生对艺术节品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丰富的想象力。

情感目标:雕塑的根本特点是立体造型。

即用三维空间的体积,表现某种形象和节律,达到交流思想感情的目的。

通过赏析,感受艺术家赋予顽石的力量与生命,以及艺术家对生命的礼赞。

二、教学重点:通过对雕塑本质特征,立体造型的理解,能够初步运用雕塑的基本欣赏方法赏析优秀的雕塑作品,感受雕塑艺术品对力量与生命的礼赞。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理解雕塑作品的抒情与象征性。

三、课前准备教师准备:雕塑实体,一块大理石,多媒体课件学生准备:上网查找外国雕塑的相关资料;收集不同时代艺术家的相关背景资料。

四、教学时间:2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引导阶段:(设疑导入)出示一块大理石。

问:从这块石头中你能领悟到什么?米开朗基罗曾经说过:其实,那些完美艺术的生命体早已存在于一块块顽石之中,雕塑家的任务只是将它们从其中解放出来。

(1501年,米开朗基罗走进佛罗伦萨教学的庭院,发现一块在那儿闲置了46年的大理石,他如获至宝,利用3年时间雕刻成巨像《大卫》。

米开朗基罗能从一块大理石中感受到一件完美的雕塑艺术品。

)导入课题。

(二)合作探究阶段:1、媒体出示《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和《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

请学生分析两幅作品。

重点:《维伦多夫的维纳斯》:单纯、明快、极富雕塑的体量感。

可能是史前人类对女性的一种崇拜,也可能是当时人们对人类繁衍生息的一种祈祷。

有一种生命的张力。

《米洛斯的阿芙罗狄德》:庄重、妩媚,“残缺”与“完美”的深刻理解。

以其空间的体积感和女人体的柔美而具有永恒的魅力。

第九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九册美术教学计划

第九册美术教学计划
苏教版第九册美术教学计划范文
一、基本情况。

学生情况:五年级共有学生92人,其中美术基础较好的学生约占50%左右,10%的学生美术基本技能较差。

80%以上学生对美术有学习兴趣。

教材情况:本学期教材共安排了10个单元共19课教学内容,涉及了“造型表现、综合探索、设计应用、欣赏评述”四个学习领域。

教学内容适量,有难度的内容是“让色彩动起来”、“科学创造生活”等。

主要原因是:一是学生练习较少,二是学生已有的技能水平较差。

二、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让学生在造型能力上有一定的.提高。

2、继续培养学生的美术兴趣。

3、提高学生在水墨画、线造型、设计等方面的操作能力。

4、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一定的美术欣赏评述评价能力。

三、教学措施:
1、严格教学要求。

认真上好每一节。

认真完成每一次作业。

规范作业批改和评讲。

2、充分应用网络资源,不断丰富教学资源。

3、加强课前准备工作,努力按教材上好每个教学内容。

4、建立作业过关制度,加强学生作业质量管理。

5、分层教学,对学有所长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

发现和培养美术特长生。

6、组织年级作业比赛,组织优秀习作展览。

7、开展校外美术活动,引导学生开阔美术视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美术第九册教材学期教学计划2005.08.28第一课:印象深刻的事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本课教材自成一个单元,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位居全册之首,是新学期的开篇内容。

丰富的暑假生活结束了,又开始一个新学期,本课的安排就是一个极好的过渡。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美术教育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提高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

”本课教材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精神。

“印象深刻的事”密切联系儿童生活经验,追忆难忘时光,唤起美好情感。

正如本课文字部分所言:“平凡的日子,似水流年,只有印象深刻的事件,才会激起记忆的浪花。

”当记忆被唤醒,情绪被调动,快让学生拿起画笔,在纸上呈现往事,呈现心灵。

“又长高了”就像是一幅大写意,把量身高时新奇的感觉、强烈的印象恣意表现出现。

这里没有比例,只有大胆地夸张和盎然的情趣。

“拔虫牙”对儿童来说这一小小的外科手术是有生以来惊心动魄的一次印象,大张的嘴巴、虫蛀的牙齿、古怪的牙钳、奇妙的聚光灯……还有室内的一切陈设,莫不给小作者留下难忘的印象。

构图饱满,主次分明,细节生动。

“集体过生日”,这幅表现细腻的画图肯定出自一个细心的女孩之手。

它妙就妙在把一连串热闹的活动巧妙地安排在了一幅画面中,人物庞杂,活动繁多,充分体现出集体过生日的热闹和幸福的主题。

把记忆变成画面,记忆会更清晰、更永远、更美丽。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完成一幅以印象深刻的事件为主题的习作。

难点是做到构图饱满,画面有感染力。

(二)教学目标①回忆生活中一件印象深刻的事并体会它带来的感受。

②运用不同绘画材料来表现经历和感受。

③完成一幅记忆画。

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多种绘画材料,如水彩笔、水彩颜料、国画颜料、水粉颜料及相关用具。

●导入:教师假以《拔虫牙》小作者的身份,生动讲述“那次”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

注意故事要形象,讲述要真切。

●欣赏:出示儿童画《拔虫牙》(放大图),画面与故事对照,欣赏画面是如何表现拔虫牙的经历和感受的。

●讲述与感受:指名(或同桌之间)各讲述一件自己曾经历的难忘事,体验当时感受:欣喜的、惊讶的、孤单的、热闹的等。

●师生合作:以某一学生所讲述的难忘故事为内容,师生板演合作一幅记忆画。

注意:在合作中教师要以儿童心理和稚拙笔法经营画面,着意调动全班学生参与到创作中来。

●创作表现:在教师的创作启发下,学生各自把印象深刻的事表现成有主题的画面。

注意:自由选用不同绘画材料。

教师巡回指导。

●欣赏评述:同学互相赏评习作。

有没有在习作中大胆运用了以前所学的美术知识;画面有没有感染人的地方(即表达出习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学习评价建议:●能否选择自己喜爱的美术材料进行绘画表现。

●能否运用所学美术知识大胆地表现一件印象深刻的事。

●在绘画表现过程中能否大胆地表达个人的思想和感情。

四、教师教学随笔:第二课:山水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本课与第三课构成一个单元:水墨游戏。

水墨游戏贯穿于小学美术低中高三个阶段,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

本课内容是在前两次学习基础上的安排,由于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的笔墨体验,所以本课水墨游戏相对提高笔墨要求。

但是这并不等于要上成纯粹的技法课,要在水墨游戏中尝试、体验,得出一点笔墨技法。

不同于以前,本课题《水墨游戏》后还缀以“山水”二字。

但它不同于山水画教学,更不同于专业的山水创作。

大可信手涂来,或峰、或岭、或云、或谷、或石、或木,随意表现一颗幼稚的心对山水的新奇感知。

本课教材选取了两位著名山水画家石涛、傅抱石的作品各一幅,要引导学生欣赏它们都各自表现了作者心中的山水,水墨表现大异其趣,可贵之处在于敢于创新,是另一种境界的水墨游戏。

教材中还选取了若干幅儿童水墨山水,画面显得舒展、自由。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水墨游戏中对山水的笔墨表现感兴趣并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墨表现方法。

难点是在水墨游戏中摸索出属于自己的水墨表现方法;能完成一幅比较满意的水墨山水习作。

(二)教学目标①观察或回忆看过的山山水水,以树木、山石、水流、人家等为素材,画一幅山水画。

②注意点、线和墨块、色块的合理运用,培养对水墨画的兴趣。

③通过体验,发表对水墨山水作品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1、笔、墨、纸、调色盒、颜料、盛水盒。

2、山水图片。

●教学策略:从真正的水墨游戏开始(自由画心中的一座山或一片云或一棵树),引入对水墨名作的欣赏,理解水墨游戏的最高境界。

了解笔墨变化规律,着重摸索水墨表现技法,不怕失败,鼓励创新。

●注意事项:水墨游戏不等于让学生凭空涂抹,要先提供视图资料,让学生眼中有山,心中有山,才能启发他们笔下摸索出不同笔墨的山。

●作业过程:先尝试笔墨变化,再进行水墨习作。

●课后拓展:留意不同场合所见到的水墨画,仔细揣摩笔墨技法:画家是通过什么笔墨来表现不同特点的山水的。

三、学习评价建议:●能否在水墨游戏中表现出对中国传统绘画材料和方法的兴趣。

●能否完成一幅水墨山水作业。

●能否对别人的、自己的水墨作业发表见解。

四、教师教学随笔:第三课:园林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本课“园林”和前一课“山水”同属于水墨游戏,是前一课的继续和提高。

当“游戏”玩到一定程度就应该生成某些“游戏规则”了。

艺术提炼就是一条规则。

本课题虽名为“园林”,但其落脚却是“提炼”。

这可以从两幅《谐趣园》对比图、提示文字和“学习建议”中领会。

两幅《谐趣图》相对比,绝大多数学生是喜欢那幅对景写生图的,因为它写实,面面俱到,满足了他们在画面上不断游移的目光的需要。

而那幅创作图就不易引起这个年龄人的普遍兴趣了。

这就需要引导:去粗取精是必要的艺术加工,通过简练的笔墨,更集中凝炼地表达作者的感受。

由此体会出作品的凝炼之美,意蕴之美。

除名家作品外,教材还选取了三幅儿童水墨园林。

都反映出园林的一般特征:亭阁、长廊、秀石、花木等,也都不同程度运用了提炼手法:简约、单纯、洒满童真。

因为写生的需要,建议本课使用2课时。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水墨游戏中尝试对园林的表现,理解“提炼”。

难点是:①对景写生时画面的组织;②水墨表现时意象的提炼。

(二)教学目标①进一步体验水墨游戏的趣味,尝试对园林的水墨画法。

②练习把园林写生稿提炼成意象集中的水墨画。

③对水墨园林作品发表自己的见解。

二、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展评铅笔写生作业——园林(或校园一角)。

●尝试:如果大家把各自的园林写生画用水墨表现会怎样呢?学生尝试(进行水墨游戏),体现园林的特点。

评述笔墨。

落脚于提炼。

●欣赏:由学生水墨园林想起著名画家李可染的两幅画,出示对比图《谐趣园》。

先让学生自由评述两幅《谐趣园》,再引导学生欣赏,懂得提炼。

对景写生图显得细腻、真切;创作图气氛浓郁,更有水墨韵味。

●表现:运用提炼方法表现水墨园林,体验提炼乐趣。

教师巡视辅导。

●评述:学生互评,是否体现出园林特征,是否运用了提炼手法。

三、学习评价建议:●能否在水墨游戏中表现出园林特征。

●能否在水墨游戏中学会提炼,努力使画面简洁生动。

●能否对别人的、自己的水墨园林作品发表一些见解。

四、教师教学随笔:第四课:纸花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本课与第5、6、7三课构成“装饰单元”,由此在本学期第一次步入“设计•应用”学习领域。

不过本课是纸花造型,更倾向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是本单元的特例。

花是美好与幸福的象征,通过纸花造型游戏,可以培养学生爱美的情操。

纸花造型,包括形状、色彩、制作方法,这三者是造型活动中应考虑的基本问题。

在此基础上才能追求神韵,既取悦人的眼睛,又打动人的心灵。

教材选取四幅纸花图片,除那幅皱纸作业以外,其余三幅各有神韵:有的简洁动人,有的端庄雅致,有的朴素大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在游戏中完成纸花造型,体验动手乐趣。

难点是如何把纸花做得漂亮有神韵。

(二)教学目标①体验纸花制作的趣味。

②在纸花制作中,注意花形的设计,色彩的选择,加工方法的变化。

③在合作中完成“纸花”的设计和制作二、教学过程设计●导入:由色纸导入纸花或以绘画方式切入教学:大家会画花朵吗?看谁画的样式最多。

再引导学生尝试以纸材来表现不同样式的花朵,然后欣赏教材中组花艺术,最后小组合作完成组花制作。

●尝试:请大家用色纸任意做出一朵纸花。

展示评述:花形、色彩、制作方法等。

●小结:大多数纸花造型大同小异,怎样才能使纸花式样丰富呢?向大自然学习吧。

●欣赏:播放花卉录象,引导欣赏不同花形、色彩和结构,给学生下一步制作带来启发。

●表现:完成有新意的花卉制作,体验制花情趣。

注意花形的设计,色彩的选择,制作方法的变化,鼓励使用不同的媒材。

发现创意,及时表彰。

●欣赏与表现:欣赏教材每组纸花的神韵。

小组合作,设计创新,完成“组花”,努力表现花的神韵。

●课后拓展:到网上查寻奇花异草,选一些感兴趣的,把它们画下来。

三、学习评价建议:●是否在纸花制作中表现出乐趣和创意。

●在纸花制作中能否具有有序的制作方法。

●能否对自己和同学的纸花制作进行评述。

四、教师教学随笔:第五课:插花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插花》位居本单元的第二课,是在《纸花》“造型•表现”之后的“设计•应用”。

插花是自然美与艺术美的巧妙结合,最能给人带来赏心悦目的审美享受,很容易培养起学生对生活美、艺术美的热爱。

本课选入多幅艺术插花,作品设计打破俗套,别出心裁(学生作品除外)。

有的以层次取胜,典雅清纯,如“紫花•水仙”;有的以野趣渐长,质朴自然,如“椅背花束”;有的幽默诙谐,耐人寻味,如“鸟窝•虞美人”;还有的热烈奔放,通体灿烂,如“向日葵”。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体验插花情趣,练习插花设计,了解插花的一般方法。

难点是怎样使插花显得新颖,自然,有神韵。

(二)教学目标①喜爱插花艺术,体验插花情趣。

②练习插花设计,了解插花的一般方法。

③通过小组合作,完成一瓶插花练习。

二、教学过程设计课前准备:①前一课纸花作业。

②搜集多种枝叶。

③准备多种器皿。

●导入:出示多种花卉,讨论怎样用它们更好地美化生活。

导入插花。

●尝试:教师提供一定量的花卉和三个不同器皿,指名若干学生分成三组,尝试插花。

●评述:针对三组插花,师生评述,介绍插花的一般规则,如主次关系,高度比例,外轮廓线等。

●欣赏:打开教材,欣赏插花艺术,对比学生插花与专业插花的不同,进一步感受艺术美。

鼓励学生自由评述,教师做生动、精当的点评,突出创意设计。

●合作:分组合作,正式进行插花练习。

教师巡视辅导,鼓励创意设计。

评述作业。

●欣赏:欣赏国外插花,开阔插花视野。

三、学习评价建议:●是否体验到插花的乐趣。

●能否在插花设计中表现出创意。

●能否在插花习作中有意识地运用一些形式原理(如比例与和谐,变化与统一等)。

四、教师教学随笔:第六、七课:壁饰(一)、(二)一、教材分析(一)综合分析壁饰即墙壁上的装饰物。

按制作的材料大致可分为金属壁饰、陶瓷壁饰、纤维纺织壁饰、纸浮雕壁饰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