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片言而居要设计思路及反思
片言居要,短文精教——我这样教《左忠毅公逸事》
第一件 事 的结 尾是 文章 的主人公 左光 斗
事 . 此 生 耳 。 惟 ”
师: 我们 可以将左光斗选拔史 可法的过程
来概 括 :
对他 的夫 人讲 的 : 吾诸 儿碌 碌 , E继 吾 志 分为 几个环 节 , 个环 节可 以用 这 样 的 词 语 “ 他 t 每
一
才, 大家来 试 试看 。
课 堂 上 , 引 领 学 生 通 读 课 文 , 本 理 解 在 基 文 意 的基 础 k, 引 导 学 生 这 样来 研 习课 文 。 我
师: 你能说得具体一些吗?
师 : 课 文 第 一 段 的 最 后 , 光 斗 说 了这 在 左 生 : 光 斗 被 诬 下 狱 , 可 法 前 往探 监 , 左 史 左 样 一 句 话 :吾 诸 儿 碌 碌 , 日继 吾 志 事 , 此 光 斗 严 声 怒 斥 , 史 可 法 逐 走 。 “ 他 惟 将
课 时 , 看 到一位 青 年教 师采 用 了传 统 的教 到 了写 文 章 写 累 了 趴 在 书 桌 上 的 史可 法 , 到 我 看
法 , 先 从 课 文 题 目人 手 , 后 引 导 学 生 逐 段 了他没有完全写好 的文章 。 他 然
理解课 文 , 在理解 的同时帮助 学生疏通课文里 的一些 文言字 词 , 最后对课文 的写作特点进行
不错 , 教学环节也一个不 拉 , 但一节课 听下来 , 这 是 一 个 人 才 , 以他 才 会 有 这 样 的 举 动 。 所
总感 觉 少 了点 什 么 。
受这位青年教 师的启发 , 我也尝试对这篇 叫到史可 法的名字时 , 非常惊喜地注视着 史 他
课 文 进 行 了 教 学 设 计 , 进 行 了 公 开 展 示 。 实 可 法 , 当场 批 点 他 为第 一 名 。可 见他 对 史 可 并 并 法是 非 常 欣 赏 的 。 践下来 . 取得 了较 为理想的教学效果 。 备 课 中 , 首 先考 虑 的是 怎 样努 力 摆脱 我 生: 不仅 如此 , 还把 史 可法 口 到家 中 , 他 他 q 让
刘禹锡诗歌理论的独特审美价值探析
刘禹锡诗歌理论的独特审美价值探析刘禹锡诗歌理论的独特审美价值探析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说到诗歌,大家确定都不生疏吧,诗歌节奏上鲜亮有序,音谐韵美。
那么什么样的诗歌才是好的诗歌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刘禹锡诗歌理论的独特审美价值探析,盼望对大家有所关心。
刘禹锡诗歌理论的独特审美价值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刘禹锡在《竹枝词·序》中说:“虽伧伫不行分,而含思宛转,有淇濮之艳。
昔屈原居沅湘间,其民迎神,词多鄙陋,乃为作《九歌》,到于今荆楚鼓舞之。
故余亦作《竹枝》九篇,俾善歌者扬之。
”沈德潜说:“大历后诗,梦得高于文房,与白傅唱和,故称刘白。
夫刘以风格胜,白以近情胜,各自成家,不相肖也。
”(《唐诗别裁》)其文也别具特色,柳宗元称其“文隽而膏,味无穷而炙愈出。
”(刘禹锡《犹子蔚适越戒》引)刘禹锡在诗歌创作论和观赏论方面,提出了几个颇具审美价值的理论观点:一是认为“文章与时高下”;二是提出“遭罹世故,益感其言之至”;三是认为“片言可以明百意,坐驰可以役万景”;四是提出了“境生于象外”的着名论断;五是认为“义与言”的关系是“义得言丧”。
刘禹锡论诗,将创作和观赏、思想内容与艺术形式作统一观照,主见内容与形式并重,明显地有别于“意为先”或“气为主”的传统说法,彰显了其诗歌理论的独特审美价值。
一、文章与时高下“文章与时高下”是刘禹锡从文学与时代、文学与当时政策的角度,对文学进展外部客观环境的探讨。
他在《唐故柳州刺史柳君集纪》中说:“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
三代之文至战国而病,涉秦汉复起;汉之文至列国而病,唐兴复起。
夫政庞而土裂,三光五岳之气分,大音不完,故必混一,而后大振。
”刘禹锡以为文学的富强与衰落是受社会兴衰制约的,并以三代之文至南北朝而衰,至唐又复兴为例,证明“文章与时高下”的规律。
他尤以唐德宗贞元年间文学富强的现状,从时代政策的角度探究文学的进展。
他说:“贞元中,上方向文章。
立片言而居要
明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读例文,找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并
与自己观点相比较,看看有何异同?
鲜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把明确的观点放到明显的位置
用新鲜的内容作出鲜活的表达
完善你所创设的观点,并以此为纲
写 一 篇 观 点 鲜明 的 议 论 文 。
立片言而居要
——鲜明的观点是议论文的灵魂
立 片言 而 居要 , 乃 一 篇 之 警 策 。 虽
众辞之有条,必待兹而效绩。
——陆机《文赋》
鲜明的 观点 是议论文的灵魂
发 表 自 己 的 意见 对 某 问 题 的 看法
针 对 话 题 、 明 确 表 态 的 完 整 的 判断句
《劝学》 观点:
意
义 用 因
学不可以已
作 成
鲜明的 观点 是议论文的灵魂
分论 点
中心 论点
分论 点 分论 点
根据下面作文材料,创设1个中心论点和 2-3个分论点。
闯,词典的解释是: ①猛冲,勇猛向前,如“有 闯劲”; ②莽撞,惹起事端,如“闯祸”; ③闯荡, 奔走谋生,如“闯关东”。 闯,有人说是一种无知的蛮干,有人说是一种无畏 的英勇;闯,有人说是一种被逼无奈的选择,有人说是 一种主动求变的智慧…… 闯,对人生,对民族,对国家,对科学,皆如此。
高考模拟作文审题立意指导及优秀范文: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焦文林陆机在《文赋》中指出:“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他充分强调了警句在文中的地位与作用。
写高考作文也应学习这种为文经验,为文章设立若干深化文意、彰显层次的筋骨句,使文章筋骨强壮、眉目清晰。
设立筋骨句,即对文章的中心论点从同一角度的不同侧面进行论述。
例如,2020年高考天津考生写的《民族复兴背后的青年面孔》一文,立足于“青年面孔”的内涵,设立“青年之面孔,热血,坚强,以勇毅筑坚城;青年面孔,活泼,进取,以创新促发展;青年之面孔,平凡,稳健,以担当创未来”三个筋骨句,从三个侧面论述,思路清晰,见解深刻,对中心论点起到“众星拱月”的作用。
设立筋骨句要注意两点:一是选取一个角度,当中心论点确定之后,考生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三个角度中任选一个,从不同的侧面对中心论点进行分解;二是防止筋骨句之间内容的交叉,筋骨句应该涉及不同的侧面论述,不可出现交叉、包容关系。
1.从“是什么”的角度,设立筋骨句。
即从中心论点的内涵(本质属性)的角度,设立筋骨句。
如以“读书乐”为标题作文,就要围绕“读书”之“乐”,设立筋骨句:读书之乐,在于“学而有思”;读书之乐,在于“每有会意”;读书之乐,在于“学以致用”。
围绕“乐”的具体内涵,分三层来论述,这三层之间从结构上看是并列关系,这便是一种典型的横向展开法。
采用这种方法,要注意筋骨句论述要集中到一点上,筋骨句之间不要有交叉、包容、重复。
请看下面的筋骨句:讀书可以增长知识,充实头脑,一乐;读书是一种高雅的精神活动,二乐;读书可以提高素养,陶冶情操,三乐。
“提高素养”实际包容了第一条的“增长知识,充实头脑”,“而陶冶情操”与“高雅的精神活动”也有交叉。
2.从“为什么”的角度,设立筋骨句。
即从事件产生的原因、对社会的意义(或危害)的角度,设计筋骨句,展开议论。
例如,2020年河南考生以“鲍叔所为真壮举,屈己荐才能包容”为题作文,依次设立三个筋骨句:鲍叔所为真壮举,知人善任能荐才;鲍叔所为真壮举,甘居人下能让贤;鲍叔所为真壮举,包容仁爱显温情。
苏轼《放鹤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
苏轼《放鹤亭记》原文,注释,译文,赏析苏轼《放鹤亭记》原文,解释,译文,赏析苏轼:放鹤亭记苏轼熙宁十年秋,彭城大水。
云龙山人张君之草堂,水及其半扉。
明年春,水落,迁于故居之东、东山之麓。
升高而望,得异境焉,作亭于其上。
彭城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独缺其西一面,而山人之亭,适当其缺。
春夏之交,草木际天,秋冬雪月,千里一色,风雨晦明之间,俯仰百变。
山人有二鹤,甚驯而善飞,旦则望西山之缺而放焉。
纵其所如,或立于陂田,或翔于云表;暮则傃东山而归,故名之曰“放鹤亭”。
郡守苏轼,时从宾佐僚吏往见山人,饮酒于斯亭而乐之。
揖山人而告之曰:“子知隐居之乐乎?虽南面之君.未可与易也!《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
《诗》曰:‘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盖其为物清远闲放,超然于尘埃之外,故《易》、《诗》以比贤人君子。
隐德之士,狎而玩之,宜若有益而无损者,然卫懿公好鹤则亡其国。
周公作《酒诰》,卫武公作《抑戒》,以为荒惑败乱,无若酒者。
而刘伶、阮籍之徒以此全其真而名后世。
嗟夫!南面之君,虽清远闲放如鹤者,犹不得好,好之则亡其国。
而山林遁世之士,虽荒惑败乱如酒者,犹不能为害,而况于鹤乎!由此观之,其为乐未可以同日而语也。
”山人欣然而笑曰:“有是哉!”乃作放鹤、招鹤之歌曰:“鹤飞去兮,西山之缺。
高翔而下览兮,择所适。
翻然敛翼,宛将集兮,忽何所见,矫然而复击。
独终日于涧谷之间兮,啄苍苔而履白石。
鹤归来兮,东山之阴。
其下有人兮,黄冠草履,葛衣而鼓琴,躬耕而食兮,其余以饱汝。
归来归来兮,西山不可以久留!”元丰元年十一月初八日记。
这篇亭记,是任徐州知府时所作,文末注明为元丰元年(1078)十一月初八日。
当时,山林隐士张天骥因草堂被淹而迁居东山,在那里建亭放鹤,自娱情怀。
苏轼与其交游甚欢,便挥笔为放鹤亭写了这篇题记。
全文围绕着隐居之乐远胜于南面为君之乐这一中心,写得变化跌宕,波澜层出,如前人所说:“其得心应手处,读之最能发人文机。
作文课设计:让作文深刻起来
作文课:挖掘文章的深刻性哈师大附中语文组时长江教学目的:1、透视思想与语言间的关系,帮助学生解决作文思想肤浅的问题。
2、研究和学习“立片言而居要”的技巧。
3、帮助学生养成锤炼语言、升华思想的创作习惯。
教学设想:《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条要求,由过去的“深刻透彻”改为“深刻”,并提出了“观点具有启发作用”的具体要求。
对于“深刻”,不少学生望而生畏,在“深刻”的追求上畏首畏尾,普遍感到“深刻”梦美却难圆。
我们认为,语言应当表现思想,语言也可深化思想,因为语言是“一切事实和思想的外衣。
”(高尔基语)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文章未必要字字珠玑才能做到深刻,这节作文指导课,就是基于以上想法设计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1、《高考语文考试说明》中作文“发展等级”的第一条要求是什么?[明确]是“深刻”。
要求一个十七八岁的中学生对问题认识“深刻”且阐述“透彻”,的确属于苛求。
我的理解是:你可能不够“透彻”,但你可以体现“深刻”。
2、我们能够做到“深刻”吗?导入:不少同学会说,我的思想不够成熟,见识不广博,眼界不开阔,体验不丰富,理论修养不高,政策水平不够,叫我如何能“深刻“?这令我想起了课文《琐忆》中鲁迅先生打的那个著名的比方:一条小溪,明澈见底,即使浅吧,但是却浅得澄清,倘若烂泥塘,谁知道它到底是深是浅呢?也许还是浅点好。
鲁迅先生告诉我们:与其故作高深,不如清纯自然。
但是,另一方面,我又要告诉同学们,在平时注意观察生活,有自己的思考,我们也可以做到深刻!强调:丰富和深刻。
明确努力方向。
二、什么是“深刻”:1、文章深刻的内涵: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提示问题产生的原因,观点具有启发作用记住几句话:我思故我在!我思考,我美丽!作文应力求“言有尽而意无穷”,读后让人深思,给人启迪,产生共鸣,回味无穷。
三、如何做到“深刻”:1、名言链接:陆机《文赋》:“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
”把几句话放在显要地方,这是全篇的警句。
片言居要 纲举目张(论点表述方法)
片言居要纲举目张——例谈考场议论文论点表述方法论点、论据、论证是议论的三要素。
论点是作者对所议论的话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是议论文的核心。
作者确立了论点之后,还要借助适当的语言形式把正确的观点准确、鲜明、完整地表达出来。
考场议论文论点表述常见病症主有:中心论点或分论点表述含混、笼统;分论点与中心论点脱节;中心论点表述中途易辙;等等。
造成上述病症,从思维层面看,是写作者思考欠深入、具体、清晰;从语言表达层面看,则是论点表述的语言技能有待增强,表现为不善于选择适切的句式句型,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
论点表述首先要做到准确、鲜明,其次要形象、生动。
那么如何做到这一点呢?下面试结合高考考场作文予以解析。
1.判断表述判断是对思维对象有所肯定或否定的思维形式。
运用判断的方法来表述论点,即运用“A是B”的格式,直接、鲜明地表达自己主张什么、反对什么。
运用判断表述法,要抓住事物的本质和规律,进行概括和提炼,做到语言明确,限制严密,意思完整,切忌使用“可能”、“大概”等含糊不清,模梭两可的语言。
同时,又要一分为二,不要把话说得太绝对了。
示例A《招贤纳才是为考——我看高考》(2017高考全国卷III考场优作)示例B《预测——人类通向“可靠”未来的原动力》(2017高考上海卷考场优作),该标题没有用判断词“是”,而用破折号来对预测的功能作出判断,以此作为全文中的中心论点,具有提纲挈领的作用。
示例C《说纽带》(2017高考北京卷考场优作)一文的中心论点表述为:我要说,翻译家是人类精神文化的纽带。
解析:例A标题采用“正标+副标”的形式,正标题运用判断句式来表述中心论点,集中而明确。
例B采用破折号连接关键词及其价值判断的语言形式,直接在标题处亮明全文中心论点。
例C标题“说纽带”表明议论文的话题,其中心论点用判断句表述,简洁明了。
2.对比表述对比表述法常见的有两种形式,一是把主张什么、反对什么,用对比复句的形式来表述,这种方法的基本格式是“不是……而是……”“……而……”;二是论点内容包含两种对立而又统一的要素,将二者并提,体现了辩证思维,使得论点阐述更完整。
作文主旨1 精心炼意,设置文眼
确立最优的文章主旨——精心炼意,设置文眼确立文章的主旨,在写作学上叫“立意”。
立意的高低,是决定文章好坏的首要因素。
古人一再强调:“文以立意为主,不以能文为本。
”所以历来有“千古文章意为本”的说法。
确立最优的文章主旨是写好文章的关键。
文章的写作过程是一个从物到意再到文的过程。
“意”即文章的主旨,它是现实生活和作者心灵相撞击的产物,是客观事物和作者思想相感应的结果。
因此,一个人的思想认识水平制约并决定着立意的高低。
只有对客观事物有深刻的感受和认识能力,才能有卓越脱俗的立意。
怎样的主旨符合最优的标准呢?最优的文章主旨不但应当是正确的、健康的、积极的,而且应当是突出的、鲜明的、集中的。
最优的文章主旨应当是一种对生活、社会、宇宙的独特发现和深入思考,应当表现出作者对人生、对社会、对民生的很强的责任感,应当发掘出我们身边的美。
一、精心炼意,设置文眼诗有诗眼,文有文眼。
所谓文眼,就是文章进行艺术构思的焦点,是窥视中心或揭示主旨的凝聚点,是提挈全文的关键性词句。
《岳阳楼记》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全文的文眼;朱自清的《背影》,在文章开篇的“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是文眼;鲁迅的《一件小事》的结尾“独有这一件小事,却总是浮在我眼前,有时反更分明,教我惭愧,催我自新,并且增长我的勇气和希望”是文眼。
文眼统帅并照应着全文的各个组成部分,从而使文章主旨表现得更加鲜明、更加集中、更加光彩。
古人对文眼有着十分精辟的论述。
清代学者刘熙载指出,设置文眼为“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可见设置文眼对写作的重要意义。
有些同学不懂得提炼文章的主旨,写成一篇文章,还不清楚自己这篇文章想要表达什么中心,读者看了,更是不知所云。
这样的文章显然是不合要求的。
(一)文眼是文章的旗帜文眼的设置大体有三种基本形式.“或在篇首,或在篇中,或在篇末。
”(刘熙载语)他又说,“在篇首则后必顾之,在篇末则必前注之,在篇中则前注之,后顾之。
陈剑平:片言居要,百意烛照
4水流湍急浪花飞溅的地方适合大鱼的生存,坎坷的人生可能会造就出巨人。
有人问植物病理学家陈剑平:“如何做人做事做学问?”陈剑平说:“‘人’字有各种写法,而一撇一捺则是恒定不变的,一捺是做人,把人做好了,做事的一撇才能支起来立起来。
怎么个写法,那得看每个人了。
做学问这个东西,就像种庄稼,急没有用。
它只遵从一个铁律: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汗水、足够的耐心,还要经受住大自然恶劣天气的考验。
”生在农村、长在农村,读的是农业大学,工作在农业科学院,陈剑平学以致用,一生“务”农,是当之无愧的“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的人。
他和蔼可亲,又颇健谈,但话不烦琐,总是片言居要,百意烛照。
越是不以自我为中心,越能成为中心一次,陈剑平对新入职的青年科研人员说:“我是打水打出了植物病毒!当年,我从浙江农大毕业后到浙江省农业研究所工作。
上班不久,我发现办公室6位老师每天早上拎个空暖瓶去食堂灌满水,一整天就喝那瓶里的水,下班时再将空瓶带回家。
如此循环往复。
我看到后动了心,就叫他们下班时把热水瓶放楼底下,第二天一早由我骑三轮车替他们去食堂打好开水。
这对我来说是举手之劳,也许是因为‘打水’积累出的好人缘,不久,研究所分到一个农业部的重点课题‘关于植物病毒的研究’,老师们首推的就是我。
可以这么说,如果我当时没有去做像打开水这样的小事,也许老师们也没有注意到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国家重点课题下来以后,领导也没考虑到让我去参加,也许接下来就没有其他机会。
所以,与人为善、用情做人很重要。
要学会放低姿态,服务别人。
越是不以自我为中心,越能成为中心!赢得尊敬,受人欢迎是给自己创造机会的秘籍。
”陈剑平以小见大,励人心智。
他从一段为同事打开水而获得重点课题研究机会的小经历中悟出大道理,激励年轻人要多为他人着想,甘做小事、勤做小事、善做小事,助人为乐,因为把一个人的小事办好,就能争得一个人的支持;把一群人的小事办好,就能争得一群人的人心。
用情做人,多积人缘,对集体对个人的发展都会有巨大的促进推动作用。
文学短评写作指导—慧眼识得短评面,文内文外尽显春
此题为开放性题目考生的短评思路可以是个性化的。因而试题没有给出参 考答案而是给出两个示例。考生的答案只要思路清晰、言之成理都可得分。
文学评论踩着“短评”的小碎步登场于我们高中的语文课堂,这是我们学习语文的一件新事、乐事。 什么是短评?顾名思义,“短”是指它篇幅短小,“评”是指在文体上属于议论文的范畴。它短小 精悍,言简意赅,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包括社会短评、文学短评、艺术短评,其中文学短评是对作家、 作品和其他文学现象进行评论而篇幅相对短小的一类文章,主要是评论作家创作的得失,分析作品的思 想内容、艺术特色。 高中生写作文学短评,主要是训练阅读和写作能力,一般只要求学生对具体的作品进行评论,评论的 重点是作品的思想内容、语言表达和艺术技巧。这种文学短评也有人称它为“鉴赏短文”, 文学短评“麻雀虽小”,但应“五脏俱全”,它必须是一篇结构完整、层次清晰、观点鲜明、语言 流畅、短小精悍的文章。写作时要以文艺理论为指导,以作品材料为依据,紧扣作品,有的放矢,评析 原文的主要内容或主要特色。
2.分析作品的形象
的形象指的是文学作品中创造出来的 生动具体的、能激发人们感情的生活图案,通常指 文学作品中人物的精神面貌和性格特征。
分析作品的人物形象主要应从两个方面进行分 析:
3.赏析作品的 艺术手法
1 表达方式,如叙述、描写、议论、抒情、说明;
立片言而居要的意思
立片言而居要的意思
嘿,朋友们!咱今儿来聊聊“立片言而居要”这事儿。
你说啥叫“立片言而居要”呢?就好比是在一堆乱麻里找到那根关键的线头,轻轻一拉,整个局面就清楚啦!就像你在茫茫人海中,一眼就能认出那个对你最重要的人一样。
咱平时说话做事,不也得这样嘛!比如说你跟人聊天,啰嗦了半天没说到点子上,人家不就不耐烦啦。
但要是你能简简单单几句话,就把关键的东西说出来,那多厉害呀!这就像射箭,得瞄准靶心,一箭中的,而不是乱射一气。
你看那些厉害的人,他们说话往往很精炼,但每句话都特别有分量。
就好像武林高手,一招一式都威力无穷。
咱也得学着点儿呀,别整天唠唠叨叨没个重点。
再比如说写文章,你要是通篇废话,谁有耐心看下去呀。
但要是在关键的地方,来那么几句精彩的,让人眼前一亮,那这文章就不一样啦!就好像夜空中的星星,虽然不多,但特别闪亮。
生活中也是这样呀,做事得抓住关键。
比如说你要完成一个大项目,就得先找到最关键的步骤,集中精力去搞定它,而不是这儿忙一下那儿忙一下。
这就好像走路,得知道往哪儿走才不会迷路。
咱可不能小瞧了这“立片言而居要”,它真的能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高效、更精彩呢!你想想,要是大家都能这样,那交流得多顺畅呀,做事得多顺利呀!是不是这个理儿?
所以呀,咱都得养成这个好习惯,说话做事都能抓住重点,别瞎耽误工夫。
让我们都成为那个能“立片言而居要”的高手,在生活的舞台上闪闪发光!这多棒呀!难道不是吗?。
2024高考备考:文学类文本阅读之“学写文学短评”-2024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分点精讲(全国通用)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定题小巧,选准角度 要想写好文学短评,一定要选择好角度,切题要小。 写文学短评可从思想内容、艺术手法、构思技巧、语言特色等
方面入手,选择作品内容或者作品形式的某一个特点进行评论。 (1)赏析作品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
可以分析作品运用了哪些主要的表现手法(如想像、联想、象 征、渲染、烘托、对比、先抑后扬、托物言志、借景抒情、寓情于 景),表现一个怎样的主题思想,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指出作品 有何积极意义或局限性。
给儿子
【陈 村】
你总会长大的,儿子,你总会进入大学,把童年撇得远远的。你会和时髦青
年一样,热衷于旅游。等到暑假,你的第一个暑假,儿子,你就去买票。
火车430公里,一直坐到芜湖。你背着包爬上江堤,看看长江。再没有比长
江更亲切的河了。它宽,它长,它黄得恰如其分,不失尊严地走向东海。
你走下江堤,花一毛钱去打票,坐上渡船。船上无疑会有许多人。他们挑着
住上几天,你就熟悉村子了。男人爱理干干净净的发式,两边的头发一刀推 净,这样头便显得长了。顶上则是长长的头毛,能披到眼睛,时而这么一甩,甩 得很有点味道。
我喜欢见他们光着上身光着脚的样子。皮肤晒成了栗色,黑得发亮发光,连 麦芒都刺不透它。他们不是生来这样的。和他们一起下河,你就知道,他们原先 比你还白。现在,他们和你的祖先一样黑了。和你父亲当年一样黑。你要是下田 ,就和你一样黑。
【答案】甲组答案示例:①本文表面是关于未来的想象,即父亲想象儿子长大后 的一次旅行。②其实是父亲对过去的回忆。③为何交叠未来与过去?指向关于成 长的主题,即父亲带儿子重温自己的成长,并期待儿子也能够在其中找到自我。 (每点2分) 乙组答秦示例:①文章有很多抒情的意象,河流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②其表现 就是,从爬上江堤到独坐河滩,儿子的板桥之旅始终与河流相伴。③那么河流究 竟意味着什么?河流既是环境与风景,也代表着空间的延展和时间的流逝,并承 载着人的思索。(每点2分)
第二单元作文《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 统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
九年级第二单元作文“观点要明确”写作指导单元要求1.想清楚问题,围绕题目或材料要求,用一个明确的句子将观点表述出来。
2.在文章中把这一明确观点凸显出来。
写作指导观点明确在写作中非常重要。
一个清晰的观点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意图和想法,同时也能够增强观点的说服力。
以写作实践三为例:首先,确定论题,理清思路。
在开始写作之前,理清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先确定论题,提出观点,继而再考虑如何支持这一观点。
写作实践三的任务是“青少年应该如何对待时下流行的各种电子游戏”。
针对电子游戏的大小论题有很多,首先要确定从哪一个论题入手,然后确定自己的观点,再围绕这一观点展开论述,如此便有了一个清晰的思路,观点也就会更明确。
例如,可以先确定一个论题——关于电子游戏,有人接受也有人反对。
确定这一论题后,便可以思考“接受的人为何会接受”,或“反对的人为何会反对”,渐渐理出文章的观点和思路。
可以通过列提纲或画思维导图的方式。
其次,简明扼要,提炼观点。
在表达观点的时候,应该使用尽可能简洁的语言,避免使用重复的句子和过度的修饰。
简单明了的语言可以让读者更容易理解观点,并且更容易被说服。
为了简明地表达观点,可以采用“立片言以居要”的方法:①把观点提炼成一个判断句。
如“玩物必将丧志”,是一个肯定判断句,表明作者对青少年应当远离电子游戏这一观点的肯定;“玩物何来丧志”,是一个疑问句,表明作者对玩电子游戏与青少年的意志颓废之间存在必然联系这一观点的质疑。
②把观点放在突出的位置上。
放在什么位置才算突出?标题直接点结尾画龙点睛?这要看论述的需要而定。
一般来说,从具体事实说起,自然而然,水到渠成,才更能够显现作者内心的真诚。
再次,立场鲜明,避免模糊。
在表达观点时,要直接、明确,既要避免模棱两可的观点,又要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语言。
模棱两可的观点会让论述失去价值。
例如,“电子游戏是一柄双刃剑”,这种模棱两可的观点仅仅陈述了一个事实,读者阅读后不会从文中收获什么。
立片言以居要
立片言以居要——谈中心明确【标准解读】中心,是指作文通过其全部内容而表现出来的作者的基本观点或意图,也就是作者对客观事物的认识、评价以及愿望、意向等,是作者创作意图的显现,是一种鲜明的思想观点。
“中心明确”,就是作文要有一个明确的中心,并让这个中心贯穿始终,统帅所有的材料。
所谓“中心突出”,就是指作者的见解、观点超出一般地显露出来,具体来说,一是中心明确,不含糊,论说性作文,思想情感鲜明,态度坚决;描述性作文,材料的意义指向性十分明显;二是中心集中,不分散,材料、情节、语言都围绕一个中心,没有“逃逸”者;三是中心深刻,不肤浅,看法、见解鞭辟入里,具有启迪意义。
【方法说略】“真正的好文章,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拥护那些应当拥护的东西,同时也一定要鲜明而有力地反对那些应当反对的东西。
”(施东向《义理、考据和辞章》)这样的“好文章”,也就是“中心明确”的文章。
考场作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意思更应该是十分明确的,清清楚楚、毫不含糊的。
方法1:巧设标题,亮明中心俗话说,“题好一半文”,标题是文章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标题,犹如传神的眼睛,蕴涵着诸般信息(文章的主题、体裁、情感、色调等),能给人留下极深的印象。
因此,为了使中心明确,我们不妨设计一个可以亮明中心的题目。
如2005年湖南高考作文话题“跑的体验”,考生所拟写的标题:《勇敢奔跑,勇敢超越》、《起跑线上的美丽》、《跑,重复的过程美》、《轻松起跑》等都旗帜鲜明地亮明自己的观点、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方法2:运用技巧,明确中心文章的一切艺术技巧,都是为表现内容特别是文章中心服务的。
它们对加强文章中心的明确性有相当大的作用。
比如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的技巧,就是为了通过前后鲜明的对比,反衬所要表达的中心,使主题更加突出鲜明。
如2004年浙江高考作文《科长与教授》,作者一开篇就展开故事情节,徐家村村长徐精明要求将扶贫人员章教授换成“上边有人”的王科长,而王科长也当真有办法,还真的将徐家村的路修成了水泥路,村里人知道后都夸村长徐精明人精明。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40题
《过秦论》理解性默写40题1、《过秦论》的主旨句是“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2、贾谊在过秦论中论述秦国毫不费力取得河西之地,得益于“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实行变法图强的主张、正确的战争策略,为以后秦王扫六合、吞八荒奠定了基础。
2、《过秦论》中最能表现秦始皇统一天下势不可挡的一句是: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3、《过秦论》中用整句描写秦始皇据险固守的语句是: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
4、贾谊在《过秦论》中写道秦始皇“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并且“销锋镝, 铸以为金人十二”,以此来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5、秦始皇统一天下之后,不行先王之道,焚书坑儒的句子是: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
6、体现秦始皇在重要的军事战略之地严防紧守的句子是:良将劲驽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7、《过秦论》中,秦始皇继承前代功业、靠武力征服天下的两句是: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于宇内。
8、《过秦论》中,描写秦孝公去世后的三个国君都能够延续先王策略的句子是: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
9、《过秦论》中,描写秦国四面扩充领地的句子是: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10、过秦论》中,描写秦国趁着有利的形势控制天下的句子: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
11、《过秦论》中,连用三个比喻句来说明秦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的句子是: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
16.《过秦论》中,商鞅采取了“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一系列对内对外的措施,使轻易就取得黄河以西的土地。
12、《过秦论》中,最能揭示秦始皇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执敲扑而鞭笞天下”,而最能表现秦始皇对待北方少数民族的一句则是“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13、在《过秦论》中,为了北方的长治久安,秦始皇采取了“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等系列行动。
立好片言以居要
立好片言以居要
孙江宇
【期刊名称】《记者摇篮》
【年(卷),期】2012(000)004
【摘要】有人把导语比作消息的“眼睛”。
“立片言以居要”。
如果导语写得好就会使读者看下去,否则,读者便会失去兴趣,“移情别恋”,这就说明导语应具有引诱读者读完全文的作用。
【总页数】2页(P20-21)
【作者】孙江宇
【作者单位】营口广播电视台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12.2
【相关文献】
1.片言居要——再论Krashen专题阅读理论 [J], 钟尚离
2.讲课宜设“片言居要” [J], 张宏伟
3.片言居要纲举目张r——例谈考场议论文论点表述方法 [J], 林承雄
4.文本“片言”而“居要”之路径诠释 [J], 蒲晓彬
5.片言居要体大虑周——《吕进诗学隽语》的诗学价值和应用价值 [J], 王珂;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高一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 《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
部编教材高一下册第八单元15.2《答司马谏议书》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积累重要文言知识;2.把握文章的结构脉络,学习文章逐条反驳的说理艺术和驳论文写作手法。
3.欣赏其简洁严谨,理足气盛,寓刚于柔的语言风格。
4。
感受作者的人格精神。
一、导入:提到王安石和司马光,他们是一生的政敌和朋友。
王安石出生在1021年12月,比司马光小两岁。
两人又在1086年5月和10月相继离世。
他们先后都担任过宰相。
他们都不是“太平阁老”。
《邵氏闻见录》里记载“荆公、温公不好声色、不爱官职、不殖货利”。
他们都是刚正不阿、敢作敢为、惊动朝野的“铁腕能臣”。
他们也是同气相求、私交甚厚的朋友,他们都有“立身行道,辅世养民”的政治抱负;他们又是“所操之术多异”,和而不同的君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顶级文学家王安石和顶级史学家司马光在行政治国方面的一次交锋,进一步领略王安石的论辩风采。
二、文题解说:“答”即“答复、回复”之意。
“司马”是司马光的复姓。
“谏议”则指的是“谏议大夫”这个官职。
“书”古代的一种文体,就是书信的意思。
《答司马谏议书》这个文题的意思是:回复谏议大夫司马光的信。
三、写作背景:宋神宗熙宁二年(1069年),身为参政知事王安石,为了改变国家积贫积弱的状态,开始推行新法。
当时任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的司马光,反对王安石变法。
在第二年(1070年)二月二十七日,推心置腹地给王安石写了长达4046字的信——《与王介甫书》,从“用心太过”,“自信太厚”两方面指出变法的失误之处。
列举新法的种种弊端,要王安石放弃新法,恢复旧制。
王安石“故略上报”,没有对司马光的意见作实质性的答复,司马光心有不甘,又于三月三日写了《与王介甫第二书》,共312个字,进一步阐明青苗法的不当之处。
于是王安石以坚定的态度和明确的观点坚持自己的政治主张,对司马光来信中的观点一一驳斥,写下了这篇仅有428字但却千古流传的驳论名篇《答司马谏议书》。
杜甫《兵车行》两课时优秀教案
《兵车行》优秀教案(第一课时)一、导入1、复习导入提问:今天我们学习杜甫的《兵车行》。
哪位同学能说说我们已经学过的杜甫诗歌中的名句?明确: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春望》)2、明确律诗和古体诗的不同提问:这两首诗在形式上有什么不同?明确:《春望》是五言律诗,《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是古体诗。
律诗也叫近体诗,兴起于隋唐时期,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就是一首七言律诗。
律诗的一半叫“绝句”,“绝”就是断的意思。
律诗八句,绝句四句,都讲求严格的格律,而不仅仅是压韵。
而古体诗则没有句数的限制,一般较长,只求压韵就行了。
二、作者生平和本诗的创作背景1、关于作者简介: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
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
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
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
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组诗“三吏”、“三别”。
2、作者生平(1)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2)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
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
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片言而居要》设计思路及反思
义乌中学李清
接到开课任务之后,心里还是比较忐忑的。
这节课要结合苏教版的作文训练板块来上,同时要力争上出新意,比较难。
苏教版的作文训练体系相对于以往人教版虽有较大创新,但它“在强调实践性、人文性和个性化的同时,在对待写作教学形式训练的态度上明显有些矫枉过正,导致了写作认知策略指导在整个作文教学编排当中的严重缺失”。
因此,在我自己的作文教学实践中,基本上是双线并进,在学习苏教版写作实践版块的同时,以训练学生议论文、记叙文或记叙性散文的写作能力为主,按照作文的实施程序,将作文教学展开为审题、立意、拟题、结构、材料选取与运用、开头结尾的技巧等回合。
那么这次的公开课,是以教材为主,还是以自己的结构方式为主呢?反复思量,我选取了必修一第二专题的写作训练作为授课内容。
这一板块着重训练学生提出鲜明的观点,正好可以结合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创设这一节点来设计。
仔细分析了写作指导的内容后,我感觉它的讲授思路并不是很清晰,不利于学生识记和掌握,这就有必要整合教材内容,重组课堂元素。
在思考后,我选择了将“鲜明”分开解释,“明”主要是观点的所指明确和位置明显,“鲜”则主要指观点的内容新颖和形式生动。
接下来要思考的问题是如何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认知。
只有在实践中习得知识和技能,才能真正转化为学生的语文素养,所以我考虑将一篇典型的议论文抽出中心论点和分论点,让学生根据作文题、前后文去补充观点并填写到自己认为合适的位置。
这一步骤针对的是观点的“明”,在学生完成填充后谈自己的填法及理由,引导学生归纳出明确及明显两个要点。
然后在同学的回答中挑选出较有文采的,转入“鲜”的认知,发下原文,对比并思考,强化记忆。
授课之后,也曾多次反思,有哪些地方还做得不足呢?“明”这一环节花费时间是否过多?分论点创设的具体方法似可放到专门的训练课上去实践,本节课的重点还是要紧扣观点的两方面来实施,省下时间用于“鲜”这一块,让同学们多些时间去思考,去修改,是否思维的活动量更大更有效?后来想想,的确如此。
“鲜”相对于“明”而言,是更高层面的要求,是学生作文水平提升的关键所在。
多在这里投入时间,是值得的也是应该的。
而且把“鲜”分解为“新颖”和“生动”,相对于前面把“明”分解为“明显”和“明确”,也可能在学生识记理解层面上稍为逊色。
如果改为“新鲜”和“鲜活”,就更能体现本课的设计特点,也更能达成学生的有效理解。
研讨课虽然结束了,但思考却没有结束,感谢这一次活动给了我机会,去仔细审视教材,整合资源;也仔细审视自己,有机会再作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