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教科小学科学六下《18、微小世界和我们》word教案(5)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科版
《微小世界》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和显微镜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使我们能看到物体的更多细节。
2、为了能将物体的图像放大,透镜应是透明的、中间较厚的,放大倍数与中间的厚度 直接有关。
3、细胞是生物生命活动的最基本单位,生物都由细胞组成。
4、微生物在大自然中广泛存在着,它和我们的生活、生产、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
5、一些微生物太小,没有放大镜或显微镜便不能被看到。
6、微生物是生物,具有生物的共同特点,也由细胞组成。
.微生物有在特殊环境下生存的结构。
7、物质世界和生命世界是多种多样的。
过程与方法1、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2、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3、通过文字、绘画、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结果。
4、通过观察实验及收集资料,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成果。
并以多种方 式交流及汇报。
情感态度价值观1、发展探索微小世界的兴趣。
2、认识到科学技术的发展会促进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观察工具的不断进步对促进 科学的发展是十分重要的。
3、认识到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
4、对人类的探索精神和发明成果表示敬佩二、教学重难点拓展学生观察的范围,激发学生的观察兴趣,鼓励他们探究和发现大自然的奇妙,学习和领悟使用观察工具的好处,体会科学、技术、社会 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放大镜、显微镜四、教学过程(一)导入 师:人的肉眼只看的mm 101大小的物体。
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大大扩展了我们的视野。
《微小世界》讲了三方面内容:1、放大镜——昆虫、晶体。
2、显微镜——细胞、微生物。
3、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取得的一些成果。
从而使我们获得更多的秘密。
(二)放大镜师:放大镜是我们常用的工具之一,比如公安人员、精密仪器修理工、农业科技人员、考古学家、老年人看书………师:那么,怎样使用放大镜来观察呢?生:(镜动):观察对象不动,人眼和观察对象之间的距离不变,手持放大镜在物体和人眼之间来回移动,直至图像大而清楚。
教科版科学六下1.8《微小世界和我们》说课稿
教科版科学六下1.8《微小世界和我们》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微小世界和我们》这一课,是教科版科学六下的一章节。
这一章节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概念,以及微小世界与我们的关系。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以及认识微生物和细胞等微小生物。
在教材中,通过生动的图片和详细的文字描述,向学生展示了微小世界的奇妙之处。
同时,教材还提供了丰富的实验和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微小世界的魅力。
此外,教材还引导学生思考微小世界与我们的关系,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在六下阶段,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基础,对显微镜和望远镜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微生物和细胞等微小生物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微小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此外,学生对于微小世界的概念可能比较模糊,需要通过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受到微小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微小世界与我们的关系。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掌握显微镜和望远镜的使用方法;学生能够认识微生物和细胞等微小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实验,深入了解微小生物的特点和生活习性;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感受到微小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能够对科学产生热爱和好奇心,意识到微小世界与我们的关系,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显微镜和望远镜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2.微生物和细胞等微小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3.微小世界与我们的关系。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和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进入微小世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好奇心。
2.实验教学法: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微小世界的魅力,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8微小世界和我们6-教科版
《微小世界与我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认识常见的微生物。
2.了解微生物的主要特征。
二、科学探究1.能提出问题,聚焦问题并用多种方法寻找证据解决问题。
2.运用分析、综合、比较、分类、概括的方法进行科学探究。
三、科学态度保持好奇心和兴趣,乐于合作交流分享。
四、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了解微生物与环境及人类的相互作用。
【教学重点】:通过科学阅读认识微生物。
【教学难点】:观察并记录微生物的形态。
【教学准备】:显微镜、微生物玻片标本、阅读卡、培养皿、菌落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视频:一滴水里的微生物。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2·学生回答,教师揭题。
二、认识微生物1.介绍微生物的定义:微生物是不借助显微镜,用肉眼看不见或看不清的微小生物的总称。
2.提问:在哪里有微生物?学生阅读知识卡片寻找答案。
微生物无处不在,在地球上分布很广。
3.活动一:观察常见微生物的玻片标本。
尽管微生物很小,但它们未必都一样。
下面的探究活动就是观察微生物的标本。
(1)学生分组观察并记录微生物的形态。
(2)简要介绍观察到的微生物的特点。
(3)小组汇报交流,辨认微生物。
(4)对展示的微生物图片进行分类:你能对这些微生物进行分类吗?(5)小结:微生物可分为一些小型的原生生物、藻类以及细菌、真菌、病毒等。
4·提问:这些微生物有什么共同特点?学生阅读卡片,汇报交流。
5·活动二:观察微生物菌落(1)当微生物快速繁殖数量增多的时候就能被肉眼看见,看见的实际就是它们的菌落。
(2)学生分组观察微生物菌落(3)你有什么发现?汇报交流。
微生物菌落五颜六色、形态各异,可用来鉴定微生物。
三、了解微生物的作用1.问题:微生物对我们有什么影响?请大家阅读资料找一找。
2.学生自主阅读,交流汇报。
3·教师补充介绍微生物的作用。
四、拓展附:观察记录单《微生物》观察记录单第______组。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8微小世界和我们1-教科版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教学内容】教科版六年级下册课本第一单元第8课【教材简析】本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
本课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和汇报交流,使他们了解人类在探究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丰富成果,并对观察工具的改进和观察范围的拓展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对科学工作者和技术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本课内容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为“回顾与总结”;第二部分为“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教学背景】本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
由于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的观察范围在不断拓展,看到了越来越小的生物和物质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微观层面取得了许多发明和成果。
这些发明和成果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已广泛地享受这些成果带来的好处。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我们所能看到的只是物质世界的一部分。
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还将了解越来越多的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交流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教学难点】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
【教法学法】小组合作法,展示法、讲授法、收集资料法等。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课前组织学生选择主题,收集资料。
学生准备: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准备汇报的材料。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1、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二、总结与回顾1、在发明放大镜以前,人们只能用什么观察?肉眼——放大镜——显微镜2、根据所学知识,让学生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6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小学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存在和重要性,培养他们对微观世界的兴趣。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学会使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
3. 了解微生物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界的影响。
4. 学会对微小物体进行分类。
二、教学准备:1. 显微镜及相关实验器材2. 放大镜3. 不同的样本:植物细胞、动物细胞、昆虫翅膀碎片、空气中的尘埃等。
4. PPT、图片素材关于微小世界的图片和视频。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教师可以使用一些有趣的问题或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你知道我们身边有一个非常庞大的世界吗?它体积微小,却包含着无数的奇妙生物和现象。
今天我们要一起来探索这个微小世界。
”2. 探索微观世界(30分钟)a) 在黑板上或PPT上播放一些有趣的微小世界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感受微小世界的神奇和复杂。
b) 向学生介绍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并示范如何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物体。
c) 将不同的样本放置在显微镜下,让学生亲自观察不同的微小物体,并鼓励他们描述他们看到的事物。
3. 讨论微生物的作用(20分钟)a) 通过讲解或展示图片,向学生介绍微生物的种类和广泛存在的领域,如水中的微生物、土壤中的微生物、人体内的微生物等。
b) 引导学生讨论微生物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如发酵食品的制作、环境的净化以及疾病的传播等。
c) 带领学生思考如何保护和合理利用微生物。
4. 微小物体分类(30分钟)a) 教师向学生介绍分类的概念,并解释为什么对微小物体进行分类很重要。
b) 展示不同的样本,并与学生一起分类,可以使用放大镜来协助观察。
c) 引导学生总结分类的依据和方法,如形状、颜色、大小、组成等。
5. 总结和展望(10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对微观世界的观察和保护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继续探索和学习更多关于微小世界的知识。
四、课堂作业:1. 要求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知识,寻找一种微小生物或微小物体作为调查研究对象,并用文字和图片记录下来。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
小学科学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微小世界和我们【导言】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一个重要的学习内容,旨在培养学生的科学观察力、实验能力和探究精神。
通过观察和实验,学生将能够认识到微小世界中无处不在的微生物和它们在我们生活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该教案设计的目的是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微小世界的特点以及它们与我们之间的关系。
【一、任务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观察和实验,感知微生物的存在和巨大多样性。
2. 学生能够描述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认识到微生物与我们之间的密切关系。
3. 学生能够培养科学观察能力,提高实验操作技能,并能进行简单的实验设计。
4. 学生能够积极探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和它们的交互作用。
【二、任务内容】1. 了解微生物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
3. 探索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及其重要性。
4. 研究微生物在环境中的分布情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张放大后的微生物图片或者播放一段有关微生物的视频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并提问学生是否知道这是什么。
2. 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介绍使用显微镜来观察微生物,并向学生展示显微镜及其组成部分的名称和功能。
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一起观察显微镜下的水滴或几片草叶片,帮助学生掌握观察微生物的方法和实验技巧。
3. 微生物的种类和特点通过展示不同种类和形状的微生物图片,帮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种类和这些微生物的特点。
教师可以呈现相关生活实例,向学生解释微生物在自然界和人类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4. 微生物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通过组织学生小组合作,调查微生物在食物加工、环境净化等方面的应用。
学生可以借助图书馆或互联网资源进行调查,并在小组讨论中交流结果。
5. 微生物的分布情况研究安排学生进行实地观察,选择不同环境(如水域、土壤、空气等)进行微生物采样。
学生将收集的样本带回实验室,通过显微镜观察不同环境中的微生物,了解它们的分布情况。
教科小学科学六下《1.8、微小世界和我们》word教案(5)
冀教版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反思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小结,即回顾单元的观察活动、学习探究过程,也回顾人类伴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对物质世界探究的深入过程,从中深切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个回顾与总结,因为学生有着亲身的观察经历与感受,因此交流小结活动的开展还是较为顺利的。
教师应该在小结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加深,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在思维深处产生共鸣。
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进行交流,效果不大。
只有极个别学生会按照要求课前搜集准备,更多的学生当了听众。
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实际情况,这部分的教学,应该采用另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在电脑教室上课,利用互联网络,让学生当场寻找部分成果资料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这样效果比较好。
二是教师事先搜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学生汇报交流后进行补充,弥补学生资料搜集准备不充分的不足。
总之,这部分教学,重在通过多方面的、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案-1.8微小世界和我们-教科版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微小世界和我们》是教科版教材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单元中的最后一课,即单元交流课。
教材有两活动组成,一是回顾与总结。
主要让学生回顾、总结,从古至今人类的观察工具是怎样发展的,同时人们的观察视野又是怎样拓展的。
二是了解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一些成果。
主要是医药、食品工业、农林业、土壤的改良和净化、污水和垃圾处理、克隆等方面成果。
其目的是通过本课让学生对本单元学习进行回顾和总结,对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成果进行梳理,形成知识网络,并通过查阅资料汇报交流,了解更多的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一系列的学习,对于人类观察工具的发展以及对人类探索自然成果进行梳理是不难的,但对了解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一些成果相对比较困难,因为这些成果一是离学生的生活有一定距离,二是要在一节课内通过查阅资料,进行适当归纳,了解这些成果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科学知识:1. 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 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科学探究:1. 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科学态度:1.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 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热爱科学技术,在心中埋下科技兴国和科技报国的种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经取得很多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收集的微小世界成果资料,PPT,每组一张《观察工具与观察视野拓展流程图》,每组一张空白A4纸,剪刀,彩笔【教学过程】一、导入1.欣赏法国记录片《微观世界》的部分镜头。
微小世界和我们 教学设计 科学六年级下册教科版
能够根据微生物与食品、微生物与医药等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态度责任目标:
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懈追求的精神。
2.养成积极参与交流,选择性地吸纳信息的良好习惯。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交流并总结人类在各个领域探索微生物的成果。
教学难点:根据资料获取信息,总结归纳并得出结论;能辩证看待微生物的功与过。
教学过程
一、聚焦:微生物与健康
1.展示各种各样的微生物如酵母菌、乳酸杆菌、冠状病毒、木耳、硝化细菌、青霉菌等,问:
(1)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些微生物吗?
(2)这些微生物在哪些领域发挥着作用?什么作用?
2.谈话:我们发现微生物无处不在,它与我们生活的一些领域息息相关。小小微生物究竟在哪些领域发挥着作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人类对微生物的探索之路吧!
农作物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种改良
(预设:新冠肺炎是由新冠病毒引起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对健康危害极大,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明了新冠疫苗,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拯救了许多人的生命)
(2)这位同学说得真好。大家还搜集了哪些微生物与医药方面的资料呢?
(3)学生专题汇报:人类研究微生物过程中在医药方面的成果。
①随着显微镜的发明和不断改进,科学家发现许多疾病的元凶是病毒和细菌,如伤寒,鼠疫等。他们研发了对付病毒和细菌的药物和方法,使许多疾病得到治疗,大大提高了人类的健康水平。
设计意图:让学生围绕微生物与食品这一主题交流各自收集整理的资料,有利于培养其资料查阅与整理、表达交流能力。从利弊两个方面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与人类食物之间的联系,教师适时补充,使学生形成相对完整的对微生物与食品方面的认识,促进对本课知识内容的学习与理解。
推荐精品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案3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案教材分析:我们周围的物质世界是可以认识的,人类对物质世界的不断认识,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从放大镜到显微镜,引领学生进入昆虫世界、晶体世界。
【科学教育理论指导】:(一)科学探究1、培养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使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亲近科学、运用科学,把科学转化为对自己日常生活的指导,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生活习惯。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3、让学生亲身经历科学探究过程,从中获得科学知识,增长才干,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理解科学的真谛,逐步学会科学地看问题、想问题。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培养学生亲近自然、欣赏自然、珍爱生命的意识,积极参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关心现代科技的发展,使学生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和交流的意识,敢于争辩的胆识,同时学会尊重他人意见,合理的表达自己的见解。
【教学方法】:1、用流程图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3、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4、通过实验、讨论等形式记录、交流观察、探索结果。
【学情分析】:通过过去的科学学习,大多数学生对科学课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已经具备了初步的探究能力,他们对周围世界产生了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乐于动手,善于操作。
【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并提高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3、知道酵母发面的原理,懂得人类对微小世界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设计
课题:微小世界和我们
本单元教学内容结构示意图
放大镜下的昆虫世界
放大镜 放大镜下的发现
放大镜下的晶体
显微镜 显微镜下的生命世界
人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微生物与制药:1、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是第一个把微生物和疾病联系起 来的人。发明了巴氏消毒法,广泛用
于奶制品和酿酒业,以及杀死液体中的细菌。
利用酵母菌分解
微生物与农业:
1、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还体现
在品种改良上,如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他利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寻找雄性
不育的野生稻并进行杂交工作,为世界解决 了7000万人的吃饭问题。
2、小麦育种专家李振声把偃麦草的抗 病性和很广泛的适应性转移到小麦里边来了, 使得中国的小麦产量猛增了60亿斤。
4、法国科学家( 巴斯德 )是第一个把微生 物和疾病联系起来的人,发明了巴氏消毒法。 5、弗莱明发现了( 青霉素 )。
6、中国的杂交水稻之父是( 袁隆平 )。
7 1996年的夏天,在苏格兰诞生了世界上第 一只“克隆羊”,它的名字叫 多莉 ( )。
考考你:
1、在放大镜和显微镜没有发明之前, 人们只能用( 眼 )、( 耳 ) 、( 鼻 )、( 舌 )、( 手 )
五种感觉器官探知世界。
2、放大镜和显微镜的发明,然我们 可以看到( 微生物 )和( 细胞 )。
3、显微镜的发展先后经历了( 光学 )显 微镜、( 电子 )显微镜、( 扫描隧道) 显微镜三个阶段。
2、弗莱明发现了青霉素,使千 万人免于受肺炎等疾病的侵染致死。鼠疫、 结核病、败血症、霍乱、白喉、痢疾、伤寒、 天花等传染病慢慢被征服了。
微生物与食品:酿酒,制作酱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8微小世界和我们》2-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教学设计《1.8微小世界和我们》2-教科版一. 教材分析《微小世界和我们》这一课是六年级科学下册的教学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微小世界的概念,认识微生物,探索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教科版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简单的实验,引导学生学习微生物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认识。
但在微生物方面,学生了解较少,对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认识不够。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微生物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概念,知道微生物的种类。
2.引导学生探究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敢于质疑,勇于探究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微生物的概念及分类。
2.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微生物。
2.探究教学法:学生进行实验,探究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共同探究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PPT、实验器材。
2.微生物实物标本或图片。
3.实验药品和仪器。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微生物实物标本或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微生物,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微生物的种类,让学生了解微生物的多样性。
同时,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操练(15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微生物的生长情况。
实验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探究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巩固(10分钟)教师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巩固学生对微生物的认识,确保学生能够掌握微生物的基本知识。
拓展(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微生物在自然界中的作用,以及微生物与人类健康的关联。
让学生举例说明微生物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发酵技术、抗生素等。
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微生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以及对科学探究的重要性。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下册《一 微小世界 微小世界和我们》优质课教学设计_5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通过学习使学生懂得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过程与方法:能做酵母发面的实验,并提高学生查阅、整理资料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知道酵母发面的原理,懂得人类对微小世界研究的成果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教学方法】:1、用流程图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运用手执透镜及显微镜观察生物及非生物标本。
3、学习使用适当的器材及技术观察细胞和微生物。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用流程图表示观察工具的发展和观察范围的拓展,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准备】:教师课前组织学生收集资料——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酵母菌发面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在课前,老师要求大家收集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并且把收集到的资料进行整理,填写在收集表中,大家完成了吗?这节课,我们就先一起来交流关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分组交流,提出问题。
二、资料交流会学生按序分组汇报交流课外收集的有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取得成果的资料。
教师:哪组同学愿意先来交流你们收集到的资料?学生:汇报、交流。
(按组进行汇报)教师组织其他学生对这每组汇报的资料进行评价和质疑,由汇报的小组进行解答,并对交流的资料进行讨论、评价。
教师及时结合学生所谈到的内容进行德育渗透,如学生谈到:袁隆平的杂交水稻培育工程时,可以激发学生为祖国有这样的科学家的自豪之情,并可适时激发学生好好学习,将来向袁隆平一样为祖国的建设做出贡献的欲望。
教师小结:大家收集的材料真丰富!像同学们刚才所介绍的,人类确实在探索微小世界的道路上有了一个又一个重大的发现,既有食品、医学方面的,也有农业、生物工程、微电子技术等其他方面的,这些发现改善了我们的生活、提高了我们的生活水平。
我们每天都在享受着这些发现所带来的成果。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单元考核)》教学设计
8.微小世界和我们(作为单元考核)【教材分析】本课是整个单元学习的总结。
由于观察工具的不断改进,人类的观察范围在不断拓展,看到了越来越小的生物和物质结构,在各个领域的微观层面取得了许多发明和成果。
这些发明和成果有必要让学生知道,因为我们的生活中已广泛地享受到这些成果带来的好处。
【学情分析】本课通过学生查阅资料和汇报交流,使他们了解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
并对观察工具的改进和观察范围的拓展之间的关系有一定的认识,对科学和技术的关系有一定的了解。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由于观察工具的改进,使人类观察的范围扩大,发现了仅靠肉眼无法发现的自然界的许多秘密。
2、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人类生活的改善。
过程与方法:1、总结人类在观察工具开发及探索范围扩大方面的成果,并用流程图表示它们之间的关系。
2、根据学习主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进行整理归类、交流。
情感、态度、价值观:1、热爱科学技术,敬佩人类在探索微小世界过程中不断追求和善于追求的精神。
2、知道我们周围还有许多没有被发现的物质及自然界的秘密。
【教学重点】知道人类探索微小世界已取得的一些成果。
【教学难点】收集整理资料,并进行展示交流。
【教学方法】引导启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汇报交流法等。
【教学准备】课前布置学生进行相关专题的资料收集,安排多媒体教室让学生进行汇报交流。
运用多媒体的学生需在课前将汇报材料放到教室电脑的桌面上,并进行试演示,以节省准备时间。
【教学过程】一、导入语这一单元,我们经历了人类对微小世界的认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学会使用了两种工具——放大镜和显微镜。
让我们用流程图来表示人类在认识微小世界上的发展过程(师一边解说,一边板书):在放大镜发明前,我们用“肉眼”观察我们周围的世界,那时我们所能观察到的便是蚂蚁等较小的动物。
使用放大镜最多能放大25倍,能使我们看到更细小的东西,看到更多的细节,如印刷品及屏幕上的合成色彩的色斑。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8 微小世界和我们|教科版(5)
科学知识与探究
1、能用放大镜观察出物体的晶体结构,能说出晶体的共同特点,并能用图进行记录。
2、能用两个放大倍数不同的凸透镜制作简易显微镜,并能说出方法,并描述观察到的现象。
3、会正确使用显微镜观察生命世界,发现并且提出生命世界的问题,获得对生命世界的更多了解。
4、能举例说明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正确说出为人类探索微小世界作出贡献的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思考
二、交流提升
1、教师对小组交流提出要求:
①什么样的物体具有放大功能?
②用放大镜观察昆虫,有哪些发现?
③用放大镜观察一些物质如食盐、白糖等,有说明发现?
④用什么方法可以使放大镜放得更大?从而发明了什么?
⑤怎样正确使用显微镜?说出你的方法。
⑥利用显微镜观察了哪些生物体的细胞?有什么发现?把它画下来,并向你的同桌介绍这种细胞的特点。
2、小组开展交流,教师到各小组参与交流讨论和进行方法上的指导。
3、全班交流
①组织学生按照提纲中的问题顺序依次交流1-8题,每组重点交流一个问题。
②组织学生交流问题9,各组依次交流。利用展示台展示各小组整理出来的知识结构图,并围绕问题进行讲解。然后结合其他小组意见进行修改完善。
③组织学生交流问题10。每组请一名代表发言,先小组间帮助解决,不能解决的由教师讲解。
教学内容:
微小世界教学设计
设计者:
教材分析,展开观察、研究身边生命的活动。学生学得怎样,需要进行必要的整理,才能形成比较完整清晰的知识体系。
学情分析:
学生在这个单元学习中,通过探究掌握了一些关于微小世界的基本知识,学会了使用放大镜、显微镜观察、研究身边的微小物质。但是由于学生的遗忘性大,平时没有多的时间复习,所以他们头脑中的这些知识还是比较零散、不牢固的。有些内容(如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发现)还是一知半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选资料值得拥有【小学科学】2019最新教科小学科学六下《18、微小世界和我们》word
教案(5)
第一单元微小世界
第八课微小世界和我们
本课作为单元教学的小结,即回顾单元的观察活动、学习探究过程,也回顾人类伴随着观察工具的发展对物质世界探究的深入过程,从中深切体会科学技术的进步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巨大作用。
这个回顾与总结,因为学生有着亲身的观察经历与感受,因此交流小结活动的开展还是较为顺利的。
教师应该在小结时,应重点引导学生认识到科学技术的进步所带来的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加深,对社会发展的巨大促进作用,对人类生产生活的重大影响,使学生在思维深处产生共鸣。
课前布置学生寻找相关“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进行交流,效果不大。
只有极个别学生会按照要求课前搜集准备,更多的学生当了听众。
考虑到学生这方面的实际情况,这部分的教学,应该采用另两种教学方式,一是在电脑教室上课,利用互联网络,让学生当场寻找部分成果资料然后进行展示汇报,这样效果比较好。
二是教师事先搜集部分图片、文字、视频等资料,在学生汇报交流后进行补充,弥补学生资料搜集准备不充分的不足。
总之,这部分教学,重在通过多方面的、生动的实例来帮助学生充分认识到人类探索微小世界的成果。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