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教案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合集下载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教案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教案含解析中图版必修3

第一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用“4个一”记忆区域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一定的地理位置,一个可度量的实体,一致的特性。

2.数字记忆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 000 m等高线: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

三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3.歌诀法记忆三大自然区特征东部季风雨热同,平原广阔有丘陵。

森林植被森林土,雨水补给河湖多。

西北干旱半干旱,深居内陆多山盆。

从东到西草变荒,河流稀少多内流。

青藏高寒海拔高,低温大风光照强。

高寒荒漠熟土少,冰川广布河源多。

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特点3.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区域研究(1)研究重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主要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问题探究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平方千米。

思考探究:雄安新区设立后,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判断理由是什么?提示:雄安新区属于新设立的行政新区,行政区界是明确的,故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应该是明确的。

知识升华正确理解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是指区域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2)差异性是指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区域有差异。

(3)行政区一般都有明确的边界,自然区、经济区等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的特性。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_2_1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1_2_1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学案鲁教版必修3

地区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地区差别(第一课时)【教课目的】1.联合事例,明确地区差别的原由及表现。

2.以日本和英国为例,经过比较两个地区在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方面的差别,熟习区域差别的剖析方法。

【学习要点与难点】比较地区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别,并商讨其原由【学习过程】讲堂活动1:一.地区差别(阅读课本第一部分内容,思虑下列问题)1.地区差别形成原由纬度地点、海陆地点及地形因素。

2.差别性的表现讲堂活动2:二.地区差别比较——日本和英国(比较对象)(一)自然环境的比较阅读课本P10— 11,联合日本和英国地图,达成以下要求:1.自然因素相像性:都是岛国;面积相差不大;都处于北温带,天气都比较暖和润湿。

都有世界有名的渔场。

2. 差别性:( 合作展现 ) 表现:自然因素日本英国地形地形曲折,以山地、丘陵为主高原、低山、丘陵、平原交织。

天气季民风候(南北差别)温带大海性天气植被丛林覆盖率高,种类多样丛林覆盖率低,以草地为主水文河流短促,水能丰富河网密布,航运价值高矿产困穷煤、石油、铁矿3.产生的原由: ( 合作展现 ) 日本、英国天气差别形成原由(主假如海陆地点的差别,其次是纬度纬度地点的差别)(二)经济发展的比较阅读课本P12 英国、日本工业散布图,并联合日本和英国的自然环境差别,达成以下问题:1.相像性:都是发达的工业化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都发挥了岛国的优势。

2. 差别性( 合作展现 )表现:人文因素日本英国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大国、工业起步较晚工业化最早的国家高新技术家产地位突出传统家产曾风靡全世界工业布局“临海型”工业布局“资源型”布局为主农业以栽种业为主以畜牧业为主人口与城市人口浓密,城市众多,多散布在太平洋沿岸人口浓密、城市化水平高3.产生的原由:( 合作展现 )(1)日本、英国工业布局特色产生的原由日本——临海型——日本国内资源困穷,绝大部分靠入口。

英国——资源型——英国矿产资源丰富,工业主要散布在煤炭产地。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的基本含义教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31.区域的含义、基本特征及分类。

2.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影响因素及分布差异。

3.学会利用各种统计图表比较分析区域的差异及发展变化特点。

一、区域的主要特征1.含义通常指一定的地域空间。

2.区域的主要特征界线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界线有的是明确的,也有的是模糊的异同区域内部表现出明显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则具有显著的差异性特色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联系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1.概念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经济活动、人口状况、城市化水平、区域开放程度和对外联系等。

3.主要类型分为乡村地域和城镇地域。

4.空间分布形式区域农业交通线路城市和工业城市群和工业区形式面状线状和网络状点状岛状1.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产业内容第一产业 指农业,包括种植业、林业、牧业和渔业第二产业 指工业和建筑业第三产业指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包括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1)含义:指三次产业及其内部的比例关系。

(2)影响因素:自然地理条件、经济发展水平、资源配置状况、劳动力素质等。

3.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1)主要表现⎩⎪⎨⎪⎧三次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三次产业的就业比重三次产业的内部构成(2)不同区域产业结构的差异:区域产业比重传统的农业区域,或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 第一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 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和第二产业所占的比重比较大(1)趋势: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

(2)结果: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

[总结深化]1.理解区域特征特征作用备 注区域具有一定的界线进行区域划分、确定具体区域的基本依据 实 有的界线是明确的,如国界、省界等虚 有的区域界线是模糊的,如气候区、植被区等 区域内部表现出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具有显著差异性因地制宜发展经济、开发区域优势资源的依据不同区域之间也有相似性,区域内部也有差异性区域具有一定的优势、特色和功能确定区域发展方向的依据如矿区的矿产资源优势,旅游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景观特色,中心商务区的商业和服务功能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变化会影响到周边和相关的地区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综合考虑不同区域之间的联系,正确评估区域发展对其他区域的影响一个区域的发展对其他区域既有有利影响,也有不利影响区域的众多特征中,最重要的是整体性、差异性和开放性三大特征,形成分析如下:[对点演练]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课件 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第1节 区域和区域差异(第1课时)课件 中图版必修3

自然与人文要素间、区域和区域间相互关系的规律。
5.区域差异研究的目的:选择③
、调整区域④
和⑤

二、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决定区域差异的基本自然因素:⑥
和⑦

2.自然区域的标志:⑧
和⑨

3.三大自然区:⑩



三、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1.农业活动
(1)东部季风区:中国最主要的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草原和荒漠草原自古以来就是
【答案】 C
读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分布简图,回答 3~4 题。
3.我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是( )。 ①地形 ②气候 ③水文 ④植被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解析】 地形和气候是三大自然区划分的最主要依据。 【答案】 A
4.下列关于各区域特征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b 区域人口和城市集中于河谷地带 B.a 区域自然条件恶劣,只能发展畜牧业 C.b 区域地势高、气温低,太阳辐射强烈 D.c 区域气候湿润,平原面积最大
牧场 绿洲 畜牧业 林业 种植业 西南山区 青藏高原
1.下列区域的划分以单一指标为依据的是( )。
①热量带 ②干湿地区 ③我国三大自然区 ④文化区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解析】 区域是以某种指标为依据划分的,既可以是单一指标, 又可采用综合指标。以积温为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热量带, 以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为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不同的干湿 地区,都属于以单一指标为依据划分的区域。以地形、气候等指标将 我国划分为三大自然区,以语言、宗教等指标将某个区域划分为若干 文化区,都属于采用综合指标划分的区域。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教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第二节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一、二、教材分析区域差异是指不同区域之间的自然、人文要素及其他生产要素的禀赋和发展水平的不同。

本节教材对区域差异的比较侧重于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差异上。

在“区域差异”中,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提出了区域差异既有自然要素也有人文要素的差异。

要求在理解和掌握区域差异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区域差异的各个要素的相互作用,为探究区域差异的原因打下基础。

通过学习,使学生在认识区域差异的同时,进一步认识组成环境的各要素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从而构成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引导学生在探究区域可持续发展时,充分关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区域开发初期阶段的特点;2、了解区域发展成长阶段的特点;3、了解区域发展转型阶段的特点;4、了解区域再生阶段的特点。

[过程与方法]1、利用美国”钢都”匹兹堡的开发或我国的具体城市来分析总结区域初期阶段的特点2、播放有关录像,并利用芝加哥--匹兹堡城市群的形成或我国代表性的城市或地区的发展,引导学生归纳分析成长阶段的特点3、提供网上查询的我国大庆,鞍山等地的材料以及教材中的”匹兹堡的困惑”等内容,让学生展开讨论分析,归纳出转型阶段的特点4、从转型阶段出现的问题入手,引导学生提出改善措施,分析归纳再生阶段的特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1、区域发展4个阶段的识记和理解,尤其是再生阶段。

难点1、再生阶段的理解和运用四、学情分析学生在知识点与地图的整合方面有欠缺,教师在授课中注意将所教知识点罗列在地图的相关位置上。

五、教学方法导学案教学法。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第一节 认识区域(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第一节 认识区域 课程标准 了解区域的含义。

学习目标 1.结合甘肃省年降水量分布图、干湿区的划分图,分析说明区域的内涵。

2.了解区域的分类,并能举例说明不同的区域类型。

3.结合海南岛的案例和材料,分析说明区域的基本特征。

一、区域的含义1.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是人们在地理环境差异的基础上按一定的指标划分出来的。

2.特点⎩⎪⎨⎪⎧ 具有一定的面积、形状、范围或界线有明确的区位特征内部某些特征相对一致,与其他区域有所区别3.划分(1)指标⎩⎪⎨⎪⎧ 单一指标或综合指标自然要素特征或人文要素特征(2)目的:了解各区域之间的差异,因地制宜地对区域加以开发利用。

判断1.区域之间都有明确的界线。

( × )2.行政区是按自然要素划分的区域。

( × )3.流域是按单一指标划分的区域。

( √ )二、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1)概念:是指那些要素具有相似性或相对一致性的区域。

(2)类型:包括自然区域和人文区域。

2.功能区(1)概念:是指那些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某些方面的相关性或内在联系的区域。

(2)组成:功能区由区域的中心与它所吸引或辐射的范围组成。

3.区域的空间尺度(1)空间尺度:区域的空间尺度可大可小,包括大尺度的区域、中等尺度的区域和小尺度的区域。

(2)特点:一般来说,区域的空间尺度越大,描述的区域特点就越宏观;反之,尺度越小描述得就越具体,越详细。

三、区域的特征特征含义整体性区域内部各地理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一个统一的整体差异性任何一个区域内部都有其相对一致性,但各个区域之间普遍存在着差异性区域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其他区域有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包括自然开放性要素之间和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联系思考区域内部具有明显的相似性,是否表明区域内部就不存在差异?答案不是。

区域内部特征具有明显的相似性,但并不是说内部特征完全一致,即区域内部也存在差异。

如我国南方水田区中也存在旱地。

这说明区域内部特征只是求大同存小异。

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地理必修3中图版第一章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教案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一本节教材分析1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了解区域的含义及区域的划分指标(自然、经济、社会或综合指标)能够说出不同区域的自然要素和人文要素,初步掌握比较区域的差异的基本方法,增强归纳探究能力的培养。

过程与方法:以我国的区域差异为例,从地图上提取信息,比较自然环境(地形、气候)与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人口、产业结构及发展变化、交通运输、地域文化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了解东部季风区南方和北方的自然环境和生产生活差异,体会人地关系的协调统一,树立因地制宜的思想,激发学生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

2.通过了解三个地带的经济差异,掌握分析地带性经济差异的思想方法,增强实现我国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培养学生关心我国的基本地理国情,关注我国环境与发展的现状与趋势。

(2)教学重点: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概念(3)教学难点:认识区域差异的基本方法,比较、归纳能力的培养(4)教学建议:从学生的日常生活中入手,结合实例分析区域和区域差异分三课时第一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二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差异第三课时:中国三个经济地带的区域差异教法建议讲述法、分析类比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二新课导入设计导入一模拟旅游激趣导课(课前准备:各学习小组搜集、整理资料、图片及音像制品等,模拟从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出发,一直旅行到祖国的南海诸岛,展示沿途的所见所闻。

)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次有趣的旅行,从祖国最北端的黑龙江漠河出发,一直旅行到祖国的南海诸岛,在沿途中,你将看到哪些自然和人文景观的差异?生:各学习小组派代表展示课前准备成果。

(让学生亲身体验,营造轻松的学习氛围,学生会从不同的角度回答这个问题,从气温差异,自然景观, 建筑物甚至会有学生联想到南方人与北方人的性格差异,这样既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又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让学生获得成就感, 激发了学习兴趣。

精品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1同步备课学案中图版必修3

精品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1同步备课学案中图版必修3

【最新版】2019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区域和区域差异1同步备课学案中图版必修3[学习目标] 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涵义。

2.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分析不同区域自然差异的基本方法。

3.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1)区域特点⎩⎪⎨⎪⎧有界性:边界有的明确,有的具有过渡的特性整体性:区域内的各要素之间有内在联系,表现出相对一致的特性层次性: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2)划分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2.区域差异(1)含义: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2)研究方法: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它们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

(3)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思考 1.举例说明区域的层次性。

答案区域范围有大有小,等级有高有低。

如下图所示:2.“某一区域如何发展是该区域的事情,与其他区域没有任何关系”。

这种说法正确吗?为什么?答案不正确。

因为区域之间是相互联系的,一个区域的发展会影响到其他区域的发展。

反思归纳1.区域的组成要素和特征2.研究区域和区域差异的目的我国根据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统筹考虑未来我国人口分布、经济布局、城镇化布局等,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

据此完成1~3题。

1.这种划分是按________划分的()B.自然指标A.单一指标D.地理位置C.综合指标2.这种划分主要体现了区域间的( )B.差异性A.整体性D.阶段性C.开放性3.下列区域中,属于禁止开发区域的是( )B.三江源自然保护区A.黄淮海平原D.云贵高原C.长江三角洲答案 1.C 2.B 3.B 解析第1题,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单一指标,也可以是综合指标。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1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必修3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1.1.1区域和区域差异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区域差异课件中图版必修3

水文: 外流河
河流自西向东流入海洋
人类对自然界影响:广泛而深刻
平原耕地
人类活动在一定程度上受到自然条件 的制约,从而使得不同区域人类活动表现 出相应的差异性。
4、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
人类活 动对自 然的影 响
影响程度 具体表现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交通 经济和文化
东部季风区
人类对自然 界的影响广泛而 深刻,天然植被 已不复存在,是 我国主要的农耕 区。是中国人口 集中和经济发达的地区。
草原,土壤有机质含量低,
荒漠、草原、高山草甸、灌 木丛,森林少,动植物稀少,
可溶性盐分含量高,生物 土壤贫瘠
种类少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河流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外流河。黑龙江、 内流河。塔里木河、(额 内流区,有很多冰川、湖
松花江、辽河、 尔齐斯河注入北冰洋), 泊、有大江大河的源地,
地形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海拔较低,大部分 海拔较高,但差别
海拔在1000米以下, 显著,主要是山脉
其中东不大部分在 和盆地
500米以下。
青藏高寒区 平均海拔4000米以 上,部分地区终年 积雪。
3、三大自然区的差异:
气候
东部季风区 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青藏高寒区
季风气候显著。 气候干燥, 降水 海拔高、空气稀
一、区域和区域差异 2、区域差异 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差别。
3、研究区域的意义:
为区域发展、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调整服务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青藏高寒区
西北地区
东部季风区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陕西省高二地理上学期《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一课时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3

陕西省高二地理上学期《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一课时教学案 中图版必修3
B.地势逐级升高,降水逐渐减少
C.人类活动渐次加强,自然状态变化逐渐变大
D.土壤发育程度逐渐降低,生物种类越来越少
5.青藏高寒区的农作物分布在河谷中的最主要的自然原因是()
A.河谷地区土壤肥沃
B.河谷地区气温较高,风力较小
C.河谷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多
D.河谷地区有丰富的水源
拓展提升
备注
7.读下面材料、三大自然区图及其面积、人口比例表,回答问题。
1
三大自然区面积、人口比例表
(1)图中A、B、C三地分别与表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字母)对应。
(2)图中A、B、C三地区相比,夏季气温最低的是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A、B两地区相比,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__区,原因是______________。
作业布置
备注
完成资料第一章第一节第一课时
教(学)后反思
2.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________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________的。
3区域差异指两个或者多个区域之间的________。
4、自然区域差异的影响因素-------位置、和等。
和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和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
二、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
1、一般依据地形、气候、________、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地域差异来划分自然区域。其中________是决定自然区域差异的基本因素,________则是自然区域的标志。中国自然区域差异突出,划分为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三大自然区域。
高二上学期地理《区域和区域差异》第一课时教学案(中图版,必修3)
课题
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含解析)高二地理教案

第一单元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单元活动学会分析区域差异课程标准学习目标1.了解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初步学会区域差异分析的基本方法。

2.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具体区域进行区域差异的分析。

一、分析区域差异的一般步骤第一步——收集区域的相关资料—自然条件——地理位置、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人文条件——人口、经济、文化、历史沿革等↓第二步——资料的分析与整理—文字整理归类,数据分析,图表绘制等↓第三步——区域差异分析、比较—区域发展条件、优势和劣势区域经济分析区域发展阶段评价↓第四步——探索区域差异形成的原因思考分析一个区域的特征,应主要从哪些要素进行说明?答案①地理位置;②自然条件;③社会、经济条件。

二、区域差异分析的主要方法1.资料收集的方法(1)直接收集法:通过对区域的实地考察和调查,得到第一手资料。

(2)间接收集法:通过会议、座谈、上网或查阅报纸、杂志、书籍等收集资料。

2.区域差异分析的方法(1)定性的方法:指对区域内的地理事象进行定性的描述和说明,包括文字叙述、图像展示和列表归纳等。

(2)定量的方法:指在已有资料的基础上,借助于数学手段对地理事象进行量化研究。

(3)综合的方法:指对研究对象所涉及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分析。

三、活动实例——分析长江流域不同区域的差异1.收集资料:收集上游贵州省、中游湖北省、下游上海市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的有关资料和数据。

2.整理分析:根据所收集的资料,通过图表等直观形式对这三个省市区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和比较。

思考如果你是一名水利工程师,要在河流上游修建大型水利工程,应对哪些要素进行综合分析?答案(1)发电、供水、防洪、航运等效益和该工程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

(2)地质基础、淹没范围以及河流上下游水文、生物、泥沙、河岸侵蚀等生态环境。

(3)国防安全等方面。

探究点学会分析区域差异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学校附近的乡村进行社会调查,收集到以下资料:“房屋多由红砖砌成,多朝向东南方;村民为增加经济收入,在同一块耕地上种植甘蔗、番薯等农作物,但每年农作物的产量不稳定。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2021年整理)

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2021年整理)

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8-2019版高中地理第一章区域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第一节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学案中图版必修3的全部内容。

第1课时区域和区域差异课程标准1。

了解区域的含义.2.以两个不同区域为例,比较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

学习目标1.了解区域和区域差异的含义。

2。

结合图示,理解中国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主要依据;利用景观图,了解我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特点,掌握分析不同区域自然差异的基本方法.3.利用景观图,学会分析比较我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掌握分析不同区域人类活动差异及成因的基本思路。

[基础知识梳理]教材梳理1 区域和区域差异阅读教材P4~P5“区域和区域差异”,填写下列知识。

1.区域(1)含义: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特点2.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3.区域和区域差异研究(1)研究方法:比较法。

(2)研究内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3)研究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教材梳理2 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阅读教材P5~P7“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填写下列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课时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用“4个一”记忆区域概念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一定的地理位置,一个可度量的实体,一致的特性。

2.数字记忆我国三大自然区界线400 mm年等降水量线:东部季风区和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3 000 m等高线:东部季风区和青藏高寒区。

三山: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和青藏高寒区。

3.歌诀法记忆三大自然区特征东部季风雨热同,平原广阔有丘陵。

森林植被森林土,雨水补给河湖多。

西北干旱半干旱,深居内陆多山盆。

从东到西草变荒,河流稀少多内流。

青藏高寒海拔高,低温大风光照强。

高寒荒漠熟土少,冰川广布河源多。

区域和区域差异1.区域概念区域是指一定范围的地理空间,它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

2.区域特点3.区域划分区域划分的指标可以是自然、经济和社会等某一方面的,也可以是综合性的。

4.区域研究(1)研究重点:比较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分析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对区域社会发展的影响,探讨区域内部自然与人文要素之间、区域和区域之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2)主要目的:为选择区域发展的方向、调整区域产业结构和空间结构提供依据。

问题探究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雄安新区,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千米,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千米,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 000平方千米。

思考探究:雄安新区设立后,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是明确的还是模糊的?判断理由是什么?提示:雄安新区属于新设立的行政新区,行政区界是明确的,故其与周边区域的界限应该是明确的。

知识升华正确理解区域的特征(1)整体性是指区域各组成要素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而构成一个整体。

(2)差异性是指任何一个区域都有自己的特性,不同区域有差异。

(3)行政区一般都有明确的边界,自然区、经济区等区域的边界具有过渡的特性。

(4)层次性是指区域的级别差异,如图所示。

方法技巧全面认识一个区域的思路(1)观察区域边界、轮廓等,进行区域定位。

(2)弄清区域划分的类型,即看该区域是按什么标准划分的,是什么类型。

这是认识区域的第一步,起着定向的作用,比如我国的东部季风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是自然区划;山东省是行政区划。

(3)确定区域特征,也就是看该区域在何位置,与周围的区域有何联系。

(4)分析区内的共同性和区间的差异性,即分析区域内部各要素间的联系,对比该区域与周围及其他区域在自然环境、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差异。

典题印证[典例] 下列关于区域的叙述,错误的是( )A.区域具有一定的地理位置,是一个可度量的实体B.区域划分的指标有自然、经济和社会的某一方面,也有综合性的C.按照指标的不同,区域可分为自然区、经济区、文化区、行政区、综合区等D.区域内部地理环境完全一致,区域与区域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思维流程][答案] D中国三大自然区自然环境的差异1.影响区域差异的因素纬度位置、海陆分布和海拔高度。

2.主要依据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

3.中国三大自然区地理特征图表解读中国三大自然区图[信息获取](1)三大自然区的分界线:①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400 mm年等降水量线。

②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与青藏高寒区:昆仑山——阿尔金山——祁连山。

③东部季风区与青藏高寒区:3_000 m等高线。

(2)划分我国三大自然区的主要参考依据是地形和气候。

(3)东部季风区是否就是我国季风区的范围?提示:不是。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包括青藏高原的东南部)。

问题探究只有在河汊纵横、湖荡棋布的江南水乡,你才能真正体会到小桥流水人家的意境;只有在黄沙漫漫、渺无人烟的西北大漠,你才能领略到长河落日圆的美妙……自然地理环境就是这样千差万别。

思考探究:(1)材料中提到的江南水乡、西北大漠分别属于我国的哪一自然区?提示:江南水乡属于东部季风区,西北大漠属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

(2)三大自然区划分的依据主要是哪一类因素?提示: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和气候。

知识升华一、我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依据由于受纬度位置(热量)、海陆分布(降水)和海拔高度(地形)等因素的影响,区域的自然环境整体特征产生了差异,从而使我国产生了三大自然区的划分,其划分的依据具体如下所示:二、三大自然区的特征及成因1.东部季风区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3.青藏高寒区方法技巧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研究方法分析区域自然环境差异的一般思路:自然区域差异的比较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具体分析。

(1)地理位置:包括经纬度位置、相对位置。

(2)矿产资源状况: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富集程度、开发条件等。

(3)气候因素:包括气温、降水的时空分布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4)水文状况:包括河网密度、空间分布、流量、含沙量大小、结冰期长短等。

(5)土壤状况:包括土壤类型、肥沃程度、土地面积大小。

(6)植被状况:包括植被种类、数量、分布等。

(7)地形和地貌:包括地形和地貌类型及其特点。

典题印证[典例] 下图是我国30°N附近地形剖面及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示意图。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剖面线上,东、西部年平均降水量的差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主要影响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

(2)剖面线上,长江中下游平原与四川盆地相比,年太阳总辐射量较低的是________,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维流程][答案] (1)东部多,西部少地形大气环流(海陆位置)(2)四川盆地阴雨、雾天多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1.农业活动(1)东部季风区: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以种植业为主。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以畜牧业为主,也有部分灌溉农业区。

(3)青藏高寒区:以畜牧业为主,少数地区可以发展林业和种植业。

2.交通(1)东部:交通发达,路网稠密。

(2)西部:交通不便,阻碍发展。

3.经济和文化(1)东部季风区经济和文化发达。

(2)西部地区经济落后,直接影响教育和文化。

图表解读不同自然区的农业景观图甲乙甲图为东部季风区的种植业,乙图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畜牧业。

[信息获取](1)我国东部季风区是我国主要的农耕区,原因主要是气候湿润、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2)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发展畜牧业的原因主要是深居内陆,气候干旱,水源缺乏,有大面积的天然草场。

(3)两种农业生产活动对各自区域的影响:种植业对区域环境的影响广泛而深刻,畜牧业对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4)影响某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因素有哪些?提示:主要分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两大类。

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形、气候、土壤、水源等;社会经济因素主要包括市场、交通、科技等。

问题探究我国东部地区多为农耕区,西部地区多为草原牧区,农业生产活动总体上呈现“东耕西牧”的分布特征。

思考探究:造成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生产分布的主要因素是什么?提示:气候和地形条件的差异。

知识升华中国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差异的分析方法人类活动的方式是人类和自然环境相互适应的产物。

由于自然环境的差异,三大自然区人类活动的差异是显而易见的。

我们分析它们的差异时可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步,讨论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程度。

第二步,讨论各自然区的农业生产活动类型(因为农业和其他两大产业相比,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更加密切)。

第三步,讨论各自然区的交通状况。

第四步,讨论总体经济水平和文化、科技等方面受环境的影响程度。

读图技巧常考点——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及影响[经典母图][判读技巧]两区域比较图的分析主要从以下方面进行:1.区域定位:根据图中的经纬度、海陆轮廓、重要地理事物和注记等信息对两区域进行空间定位,确定区域的位置。

2.分析区域环境的差异:主要从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两方面入手。

3.根据区域地理环境和发展现状确定其发展方向,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常见变式图]1.区域地理位置的差异甲乙由海陆轮廓和濒临的海洋,可判断出甲图为长三角地区,乙图为珠三角地区。

尽管都临海,但长三角地处我国东部海岸线的中间位置,珠三角地处南部沿海;长三角地处中低纬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珠三角地处低纬度,尽管也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但热带气候特征明显。

2.区域发展条件的差异甲乙据图判断,图甲为美国东北部地区,图乙为中国东北部地区。

两区域在地理环境方面有诸多的相似性,但差异还是较为明显的。

自然环境差异的比较主要从位置、气候、地形、河流等方面分析,社会经济的发展主要反映在农业、工业、交通和城市化等方面。

3.区域地理环境的差异与区域的可持续发展甲乙图甲为我国西北的新疆地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在经济发展中要注意防止过垦、过樵、过牧及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图乙为我国东部沿海的江苏,经济发达,但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严重,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节约资源,提高利用效率,防止各种类型的污染。

典题印证[典例] 图中示意某省气候舒适度分布。

以平均气温24℃、相对湿度70%、平均风速2 m/s作为人体最舒适气候条件,据此划分出最舒适区、舒适区、一般区、不舒适区与最不舒适区。

读图回答(1)~(3)题。

(1)图中d为一般区,则最舒适区是( )A.a B.bC.c D.e(2)影响甲地气候舒适度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 B.风带C.地形 D.河流(3)仅考虑气候舒适度状况,游客前往该省区休闲旅游最佳的月份是( )A.3、4 B.5、6C.7、8 D.9、10[思维流程][答案] (1)C (2)C (3)B[对点训练]对点练(一) 区域和区域差异如图为某区域示意图,读图完成1~2题。

1.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 )A.是按照综合指标划分的B.边界有实有虚C.属不同层次的区域D.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2.下列有关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区域光照充足但热量不足B.乙区域降水少但季节变化大C.丙区域河流长但流量变化小D.丁区域土层厚但土壤肥力低解析:1.D 2.D 第1题,图中甲、乙、丙、丁四区域植被依次是常绿硬叶林、荒漠、草原、雨林,相互间的区域特征差异较大,D对。

四区域是按照植被单一指标划分的,A错。

边界是虚的、模糊的,B错。

四区域属于相同层次的区域,C错。

第2题,四区域自然环境特征中,甲区域光照、热量充足,水源不足,雨热不同期,A错。

乙区域降水少,季节变化小,B错。

丙区域河流长,流量季节变化大,C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