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寡人之于国也》知识导学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复习
①②⑤“之”意均为“的”;③“之”意为
“桑树”,作动词“树”的宾语;④“之”作“有” 的宾语,为宾语前置的标志。
4.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1)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2)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答案
(1)黄河以北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百姓移
到黄河以东的地方。 (2)砍伐树木要按一定的时间,木材就会用不完。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寡人之于国也》 (1)河内凶:荒年,谷物收成不好
· (2)不违农时:耽误 · 细密的网;池塘 (3)数罟不入洿池: . . . . (4)涂有饿莩:饿死的人 . . (5)非我也,岁也:年成 . (6)谨庠序之教:学校 . . (7)申之以孝悌之义: 尊敬父母,敬爱兄长 . .
必修三
[教材篇目]——《寡人之于国也》 考点知识巩固 一、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1.写出下列通假字的本字,并解释其义
《寡人之于国也》 (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通:“毋” 不要 ,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斑”,头发花 (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通: (3)涂有饿莩
·
·
· ·
通: , “途” 道路
多少农药、灰尘在大地肆意飞舞。而一次性餐具、不 可降解的塑料袋、电池等产品也正在不断地破坏着生 态的和谐,破坏着整个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的和谐。 或许几十年、几百年后我们将没有了赖以生存的淡水,
也许石油等一次性能源也将很快被用尽,届时我们又
该何去何从?生态的和谐是多么的重要啊!听听孟子 的呼声吧!
•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上海卷作文题。 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 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丹麦人去钓鱼会随身带一把尺子,钓到鱼,常常 用尺子量一量,将不够尺寸的小鱼放回河里。他 们说:“让小鱼长大不更好吗?”两千多年前, 我国孟子曾说过“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 也。”意思是,不要用细密的渔网在池塘里捕捞 小鱼,这样才会有更多的鱼。 实际上,其中的道理也贯穿在我们现实生活中的 许多方面。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y详解PPT课件
古义:有人,有时 今义: 选择连词
3
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古义:兵器
今义:战士,士兵;
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
5、谷不可胜食也
古义:尽
今义:胜利
6、数罟不入洿池 古义:细、密
今义:数字或者数数
7、树之以桑
古义:种植,动词 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 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古义:可以凭借
今义:表同意认可 4
《寡人之于国也》 文言知识点整理
1
一、通假字
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 (“颁”通
2、涂“有斑饿”殍)而不知发 (“涂”通 “途”)
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通 “毋”)
2
二、古今异义
1、河内凶 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 古义:更,再,副词 今义: 常指增加
三、一词多义(补充) (一)王: 1、然而不王者 (称王wàng;名作动) 2、梁惠王曰 (君王wáng;名词) (二)食: 1、谷不可胜食也 (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 (食物;名词) (三)时: 1、不违农时 (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 (机会、时机;名词)
5
(四)以:
1、请以战喻
(用;介词)
作文素材
1.保护环境与人类的生存息息相关。两千年 前,山林湖泊该是很多吧,孟子则已提出: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 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他已经 意识到滥捕滥伐的危害,告诫人们要注意 生态平衡。
使用角度:环境与生存 13
2.认识自己,正确地认识自己,发挥自己的长处, 做好你自己,你便是一道风景。大老婆夸他,小 老婆夸他,客人也夸他,他不盲目自喜,而是仔 细观察,再分析,坚信自己不如徐公美。邹忌是 一个能正确认识自己的人。“河内凶,则移其民 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于是五十步笑百步, 便觉得自己是最好的统治者,梁惠王不是一个坏 人,却是一个缺乏自知之明的人。正确认识自己 并不断地完善自我,你便是智者;不能正确认识 自己,盲目自大或自卑,你就永远不会成为优秀 的成功者。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一、通假字1、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者(颁通“斑”)2、涂有饿殍而不知发(涂通“途”)3、直不百步耳(直通“只”)4、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二、古今异义1、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
)2、邻国之民不加少(更,再,副词/常指增加)3、或百步而后止(有人,有时/选择连词)4、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兵器/战士,士兵;逃跑/行)5、谷不可胜食也(尽/胜利)6、数罟不入洿池(细、密/数字或者数数)7、树之以桑(种植,动词/常指较高大的林木)8、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可以凭借/表同意认可)三、一词多义(补充)(一)王:1、然而不王者(称王wang4;名作动)2、梁惠王曰(君王wang2;名词)(二)食:1、谷不可胜食也(吃;动词) 2、狗彘食人食(食物;名词)(三)时:1、不违农时(季节;名词) 2、无失其时(机会、时机;名词)(四)以:1、请以战喻(用;介词) 2、可以无饥矣(凭借;介词)3、以时入山林(按照;介词)4、申之以孝悌之义(把;介词)5、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认为;动词)(五)于: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介词)2、寡人之于国也(对;介词)3、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在;介词)(六)之:1、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2、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3、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4、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七)然:1、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 2、填然鼓之(地、…的`样子)3、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4、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八)则:1、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2、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四、词类活用(一)名词作动词1、填然鼓之鼓:打鼓2、七十者衣帛食肉衣:穿3、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为王、称王、统一天下4、树之以桑树:种植5、王无罪岁罪:归罪、归咎(二)动作名1请以战喻(战争)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活着的人,死去的人)(三)形容词作动词 1、谨庠序之教(认真从事)(四)使动用法1、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使….迁移)五、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未之有也判断句:1、是亦走也 2、非我也,兵也3、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状语后置句:1、申之以孝悌之义 2、树之以桑 3、则无望民之多于领国也固定句:1、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2、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3、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第一篇:《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寡人之于国也》通假字【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毋”,不要。
【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夹杂。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多义词辨析【王】然而不王者:读wàng,名作,动称王;梁惠王曰:读wáng,名词,君王;【食】谷不可胜食也:动词,吃狗彘食人食:名词,食物【时】不违农时:名词,季节无失其时:名词,机会、时机【以】请以战喻:介词,用可以无饥矣:介词,凭借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老臣以媪为长安君计短也:动词,认为【于】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介词,比寡人之于国也:介词,对颁白者不复戴于道路矣:介词,在【之】填然鼓之:音节助词,无义王道之始也:结构助词,主谓间取消独立性;无义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申之以孝悌之义:代词,百姓【然】河内凶亦然:代词,这样填然鼓之:形容词词尾,…的样子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连词,然而、但是赵太后曰:“然”:形容词,对的、认为…对的【则】则移其民于河东:顺接连词,就、那么人死,则曰:“非我也,兵也”:转接连词,却词类活用【填然鼓之鼓】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树之以桑】一般“树”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种植【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请以战喻】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谨庠序之教】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词语古今异义【河内凶】古义:谷物收成不好,荒年今义:常指人或运动暴躁,心肠狠【邻国之民不加少】古义:更,再,副词今义:常指增加【或百步而后止】古义:有人,有时今义:选择连词【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今义:兵器古义:战士,士兵;【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谷不可胜食也】古义:尽今义:胜利【数罟不入洿池】古义:细、密今义:数字或者数数【树之以桑】古义:种植,动词今义:常指较高大的林木【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义:可以凭借今义:表同意认可固定句式【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直……耳,是…也:只是……罢了,那还是……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或……或……:有的……有的……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是何异于……:这与……有什么不同呢?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完全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完全一、《寡人之于国也》的含义二、《寡人之于国也》的使用场景1.君主自称:在古代,君主常常使用“寡人”来谦称自己,表达自己对百姓的关怀和责任感。
例如,《诗经·小雅·小旻》中就有“寡人之于邦,不吴不敖”的句子,表达了君主对国家的执着和忠诚。
2.君主与臣下对话:在与臣下的对话中,君主可以使用“寡人之于国也”来表达自己对国家事务的关注和重视,并表示自己会依靠臣下的智慧和才能来治理国家。
例如,《庄子·天运》中有“寡人之虑天下也,忧心劳悴,地动山摇,莫之能救者”一句,表达了君主对国家命运的担忧。
3.官员对百姓言行的自述:州官、县官等地方官员在对百姓的言行中,也可以使用“寡人之于国也”来表达自己对国家和百姓的关注和尽职尽责的态度。
例如,《红楼梦》中贾政曾对贾琏说:“寡人之于家,虽幸托母神圣之襟抱,然亦未之敢恃也。
”三、《寡人之于国也》的用法特点1.谦称自身:寡人是君主自称的一种谦称,突出君主不是高高在上的统治者,而是与百姓一样平凡的存在,用以表达自己的谦逊和对百姓的关心。
2.强调责任感:《寡人之于国也》的用法中,强调君主对国家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君主通过使用这种表达方式,表明自己愿意尽力为国家和百姓做出贡献。
3.表达关怀:《寡人之于国也》的用法中,君主使用这种表达方式来表示对百姓的关怀和对国家大事的关注。
通过这种方式,君主希望能够倾听百姓的声音,体察民情,更好地治理国家。
四、其他表达方式的比较分析1.君臣之间:在君臣对话中,除了使用《寡人之于国也》这种表达方式外,君主还可以使用其他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态度,比如“朕”、“余”等。
这些不同的用法可以根据具体的语境和君主的身份来选择使用。
2.官员对百姓:在官员对百姓的言行中,可以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表达自己对百姓的关怀和责任感。
比如,“朝廷”、“本官”等词语可以用于表示自己的身份和职责,突出自己在官府工作中对百姓的关心和维护。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寡人之于国也,乃是一位以国家为依归的君主。
寡人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对国家有着深切的了解和热爱,也对国家的发展和建设负有重大责任。
在此,寡人愿以寥寥之言,谈谈寡人对国家知识点的一些见解。
首先,寡人认为了解国家的地理环境及特点是非常重要的。
国家的边界、疆土、地形地貌等都会对国家的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产生重要影响。
只有深入了解国家的地理环境,才能制定出科学合理的政策和措施,为国家的发展提供准确的基础。
其次,寡人认为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是非常关键的。
国家的历史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和根基,它承载着国家的传统、精神和价值观念。
了解国家的历史文化,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继承和发扬国家的优秀传统,借鉴历史经验,避免前人的错误,实现国家的繁荣和富强。
再次,寡人认为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制度非常重要。
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制度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理和运行。
只有深入了解国家的政治体制和制度,才能更好地推动国家的政治改革和制度建设,建立和完善国家的法治体系,保障人民的权益和利益。
此外,寡人认为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也是至关重要的。
国家的经济发展是国家繁荣和人民幸福的基础,了解国家的经济发展情况,可以帮助我们抓住国家经济发展的机遇,合理规划和布局国家的产业结构,提高国家的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
最后,寡人认为了解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也是非常关键的。
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是国家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国家尊严的重要保障。
只有了解国家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才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为国家争取更多的资源和机遇,确保国家的长治久安和繁荣昌盛。
综上所述,了解国家的地理环境、历史文化、政治体制、经济发展及产业结构、军事实力和国际地位等,对于一个君主对国家的治理和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寡人深知这些知识点的重要性,将会不断努力学习和掌握,为国家的繁荣和富强做出自己的贡献。
希望寡人的言论能对读者有所启发和帮助,感激阅读之人的耐心。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印刷版
《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学习比喻说理的方法。
3、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
4、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学习重点1、文中重点词语和句式的意义及用法。
2、对孟子“仁政’内容的理解。
学习难点学习孟子善用比喻说理,气势充沛的论辩方法。
知识链接1、孟子经典语录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心,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2、孟子和他的散文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是儒家继孔子之后的儒学大师,后世称为“亚圣”,后世常以“孔孟”并称。
孟子远祖是鲁国贵族孟孙氏,后来家道衰微,从鲁国迁居到邹国。
三岁丧父,孟母将其抚养成人,孟母教子甚严,其“迁地教子”、“三断机杼”等教子故事,成为千古美谈,《三字经》里有“昔孟母,择邻处”之说。
他的老师是孔子之孙孔伋(子思)的门人,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把孔子侧重于个人道德的“仁”,推演为政治方面的仁政学说。
曾游历齐、宋、滕、魏诸国,宣传先王之道。
不为采纳,归而与弟子讲学著书,作《孟子》7篇,表述他的见解和主张。
孟子维护并发展了儒家思想,提出了“仁政”学说和“性善”论观点,他的理论对宋代影响很大。
《孟子》共七篇,篇目为:《梁惠王》上、下;《公孙丑》上、下;《滕文公》上、下;《离娄》;《万章》上、下;《告子》上、下;《尽心》上、下。
南宋时朱熹将《孟子》与《论语》、《大学(书)》、《中庸》合在一起称“四书”。
直到清末,“四书”一直是科举必考内容。
《孟子》是一部全面反映孟子思想的语录体散文集,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寡人之于国也学习知识点总结.doc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一、通假字1 、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无失其时 / 王无罪岁通“毋”,不要2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也通“斑”,斑白3 、涂有饿莩而不知发通“途”,道路二、古今异义词1 、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古,供养活着的人;今,保养身体。
2 、五十者可以无饥矣/ 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古:可,可以;以,凭借。
今:表示同意,认可。
3 、然而不王者古,这样,却;今,表转折。
4 、王无罪岁古,不要归咎;今,没有犯罪。
三、重点实词1、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河内凶2 、走,逃跑。
弃甲曳兵而走3 、数数罟不入洿池形容词,cù,密、细密洿,深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数词,几、若干4、教,教化义,道理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5、检,制止,约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四、重点虚词:1 、于寡人之于国也对于移其民于河东/ 移其粟于河内到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比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在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与,和2、以请以战喻介词,用、拿以五十步笑百步介词,凭借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树之以桑 / 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五十者可以衣帛矣介词,凭借3、之寡人之于国也助词,用在主语和介宾短语之间,无实在意义无如寡人之用心者/ 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填然鼓之音节助词邻国之民 / 邻国之政 / 寡人之民 / 王道之始也 / 五亩之宅 / 百亩之田 / 数口之家 / 谨庠序之教/ 申之以孝悌之义 / 斯天下之民至矣助词,的树之以桑 / 申之以孝悌之义/未之有也代词,代五亩之宅/ 他们 / 代上文说的事鸡豚狗彘之畜助词,提宾的标志4、也寡人之于国也句中停顿语气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疑问语气是亦走也 / 王道之始也 / 非我也,岁也/ 非我也,兵也判断语气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陈述语气5、则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连词,表承接,那么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连词,表假设,那么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新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新1.文言文特点:《寡人之于国也》采用了古文的写作风格,使用了较为繁复的句式和词汇,充分体现了文言文的典雅和庄重之美。
2.原文解析:文章以“寡人之于国也”为主题,通过描绘寡人对于国家事务的态度和处理方式,展示了君主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
3.君王的担心:文章中,寡人表现出对于天灾人祸的担忧,对国家安危的关切。
通过寡人的言辞,可以看出他忧虑民生疾苦和国家的不安定。
4.忧国忧民的情怀:文章中,寡人全身心地投入到国家的管理中,生怕有一丝一毫的差错。
他认为君主“凡民之救民者,所危入身也;凡民之拯家者,所危入家也”。
这种以国家利益为重的情怀,展现了君王应当具备的大爱之心。
5.君主的勤政:寡人的言辞中还体现了他的勤政精神。
他积极参与国家的事务,不仅听取了臣子们的进言,还亲自制定政策,时刻关注国家的动态和发展。
6.寡人的谨慎:文章中寡人多次提及谨慎二字。
他认为君主应当谨慎而慎重地处理国家事务,不轻易做出决策,以避免对国家造成不利影响。
7.君主的勇气和果断:文章中寡人表现出了君主应有的勇气和果断。
他认为国家事务不能因为个人恩怨而影响到国家的稳定,当需要做出决断时,他敢于下定决心,果断处理。
8.君王的尊严:寡人还强调了君主应有的尊严和威严。
他认为一旦君主失去了威严,就会导致国家的混乱和人民的不敬。
因此,寡人要求臣子要对他尊重和忠诚。
总之,《寡人之于国也》展示了一个君主应具备的品质和能力,如忧国忧民的情怀、勤政精神、谨慎和果断的处理方式等。
这篇文章不仅是对君主制度的一种推崇,也体现了古代国家管理的理念和原则。
阅读这篇文章,可以增加对古代国家制度和君主行为准则的了解,并对现代政治体制产生一定的启发。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整理一、主题与结构1.主题:2.结构:本文由开头引出和结尾回环构成,中间通过寡人的例子展示了庄子的治国观点。
二、寡人的治国原则1.寡人注重自己的修养:寡人深知政治治理需要有高尚的道德和品德作为基础,因此他先从自己做起,修养自身,以成为一个贤明的君主。
2.以道德为本:寡人认为,政治治理应以道德为基准,使国家能够达到和谐、统一的状态。
只有通过道德教化,才能使国家稳定繁荣。
3.尊重民众的需求:4.知行合一:寡人强调自身的行动要与理论相一致,即知行合一、他要求自己不仅能够说得上一套道理,更要真正做到这些道理。
5.灵活应变:寡人认为,治理国家需要根据时势和不同的情况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他经常依据实际情况做出灵活的举措,以适应国家和民众的需求。
三、庄子的政治理念1.道家思想:2.无为而治:庄子倡导无为而治的政治理念,即不过分干预和控制,而是尊重自然规律和个体的活力,以发挥每个人的潜能和创造力。
他认为,政府应该放手让民众自由发展,自然而然地实现国家繁荣。
3.心灵自由:庄子强调个体的心灵自由和追求,他认为政治治理应该注重人的内在修养和思想教育,培养人的精神境界,使人们能够自由地发展个体特长,并实现个体与国家的和谐统一四、文言文知识点1.古文表达手法:2.用词特点:文中使用了大量的古汉语词汇和表达方式,涵盖了礼制、儒家、道家等各个方面的术语,具有较高的文字功底和修辞技巧。
3.句式结构:文中运用了不少长句和复杂的句式结构,其中包含着递进、转折、并列等句子成分,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修辞效果。
通过《寡人之于国也》这篇文章,我们可以了解到庄子的政治哲学思想和对治国之道的探索。
庄子以寡人的治国原则和方式,阐述了治理国家的必要条件和智慧。
同时,文章展示了庄子独特的文学风格和古代文言文的特点,为我们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思想提供了重要的素材。
语文人教版必修3 3.8《寡人之于国也》导学案
寡人之于国也教案第一课时一、预习检查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填然鼓之(2)树之以桑(3)王道之始也。
(4)未之有也。
A.(1)与(2)不同,(3)与(4)相同。
B、(1)与(2)不同,(3)与(4)也不同。
C.(1)与(2)相同,(3)与(4)也相同。
D、(1)与(2)相同,(3)与(4)不同。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然”字。
A.填然鼓之。
B.太后曰:“然。
”C.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D.不以为然。
3、对下列句中划横线词语的意思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则修文德以来之。
(2)王好战,请以战喻。
(3)申之以孝悌之义。
(4)以五十步笑百步。
A.(1)与(3)不同,(2)与(4)也不同。
B、(1)与(3)相同,(2)与(4)也相同。
C.(1)与(3)相同,(2)与(4)不同。
D、(1)与(3)不同,(2)与(4)相同。
4、下列各句中的“兵”字和“兵认既接”中“兵”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可汗大点兵。
B、纸上谈兵。
C、斩木为兵。
D、吾与汝二万五千精兵。
5、有关孟子的文学常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姬姓,孟氏,名轲。
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
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有作品《孟子》流传后世。
他主张“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这种思想和我们今天所说的“以人为本”有相同之处。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孟子的梦想就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那么,什么样的国家才是孟子理想中的“理想国”呢?他的梦想,和我们今天所努力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又有着怎么样的相似点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孟子的《寡人之于国也》,一起来看一下孟子心中的理想国度。
先来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1.学习了解孟子的仁政思想以及“以人为本”的思想。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是一篇古代经典的文言文。
以下是这篇文章的一些常见的文言文知识点总结:
1. 语言特点:
- 简练、凝练:文言文注重言简意赅,避免冗余和啰嗦的表达方式。
- 依复句为主:文言文常用复句,通过使用并列、状语、主谓结构等来增加修辞和表达的丰富性。
- 词汇特点:文言文具有大量的文言词汇,需要读者了解这些古汉语词汇的意义和用法。
2. 句子结构:
- 句式多样:文言文中使用了多种句式,如并列句、状语从句、假设句等,以展现丰富的表达手法。
- 省略:文言文中常常通过省略来使句子更简洁。
例如,《寡人之于国也》文章中的“众”、“将请”等都属于省略的用法。
3. 词语和短语:
- 倒装:文言文中倒装的用法常见,例如“以为”、“于是”等。
- 词义:阅读文言文需要对古汉语的词义有一定的了解,理解词语在古代的含义以及其修辞作用。
4. 修辞手法:
- 比喻:文言文常使用比喻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形象性。
- 排比: 排比是一种修辞手法,在文言文中经常使用。
排比可以增强句子的节奏感和语感。
- 反问句:文言文中常使用反问句来增强表达的力度和修辞效果。
以上是《寡人之于国也》文言文的一些常见知识点总结。
阅读文言文需要对这些知识点有一定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意思。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1一、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2.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颁通“斑”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4.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只是不过有的教科书“直”是“只是”的意思,并不是通假字5.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检”通“敛”,收敛,积蓄,有的教科书认为这个字非通假字,直接解释为“约束,检点”6.鸡豚狗彘(zhì)之畜,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二、古今异义1.河内凶。
河:(古义:黄河。
今义:天然或人工的大水道)2.弃甲曳兵而走。
走:(古义:逃跑。
今义:行走)3.或百步而后止。
或:(古义:有的人。
今义:或许、也许)4.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
谷:(古义:粮食的统称。
今义:谷子)5.非我也,兵也。
兵:(古义:兵器。
今义:军队中最基层人员)6.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岁:(古义:年成。
今义:年)三、一词多义1.数愿令得补黑衣之数《触龙说赵太后》数目、数量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寡人之于国也》几、若干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六国论》命运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家》shuò 屡次数罟不入洿池《寡人之于国也》cù 密、细密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之战》shǔ计算2.直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爱莲说》与“曲”相对,不弯曲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寡人之于国也》仅、只系向牛头充炭直《卖炭翁》价值予自度不得脱,则直前诟虏帅失信《〈指南录〉后序》径直、直接3.发百发百中成语发射发闾左谪戌渔阳九百人《陈涉世家》征发、派遣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寡人之于国也》指打开粮仓救济百姓野花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醉翁亭记》花开主人忘归客不发《琵琶行》出发大阉亦逡巡畏义,非常之谋难以猝发《五人墓碑记》发出安能屈豪杰之流,扼腕墓道,发其志士之悲哉《五人墓碑记》发出、抒发4.兵非我也,兵也《寡人之于国也》兵器穷兵黩武成语战争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触龙说赵太后》军队草木皆兵成语士兵5.胜驴不胜怒,蹄之《黔之驴》承受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寡人之于国也》尽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胜利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忆江南》超过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优美的四、词类活用【填然鼓之】一般“鼓”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打鼓【七十者衣帛食肉】一般“衣”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穿【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一般“王”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为王、称王、统一天下【王无罪岁】一般“罪”是名词,在此活用为动词:归罪、归咎【请以战喻】一般“战”是战斗(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战争【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一般“生”是活着(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活着的人一般“死”是死去(动词),在此活用为名词:死去的人【谨庠序之教】一般“谨”是谨慎(形容词),在此活用为动词:认真从事【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一般“移”是移动,在此是使动用法:使……迁移五、特殊句式【判断句】1、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
《寡人之于国也》文言知识点《寡人之于国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荀子》中的一篇。
文中荀子以“寡人”自称,探讨君王应该如何治理国家,展示了儒家的政治理念和治国智慧。
本文主要介绍了《寡人之于国也》的知识点,包括主题思想、文学风格、修辞手法等。
一、主题思想:《寡人之于国也》的主题思想是探讨君王治国之道。
文章以“寡人”自称,通过对话的形式介绍了君王应有的品德和治国策略。
荀子认为君王应以德治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通过礼法制度的建立来约束人民,实现国家的稳定和和谐。
二、文学风格:1.对话篇章:文章采用对话的形式展开,以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作者的观点。
对话中包含了荀子的学说和政治建议,以及吕不韦的疑问和质疑,反映了不同的观点碰撞,也体现了古代学者之间的辩论和思想交流。
2.修辞表达:文章运用了丰富的修辞手法,如反问、排比、比喻等,以增加文章的表现力和说服力。
例如,“故望其上下而不如其鸡豚鱼盐之乐,岂忧”,“君之所民者,蚁眉捧心,足之则行怨,不慎足之则行悦,言也轻者私人之常也”等。
3.理论论述:文章通过对话的方式,对君王治理国家的原则和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体现了荀子深厚的学术功底和思想深度。
文章主要涉及君主德治、礼法制度、教育等方面的问题,充分展示了儒家学说的思想内涵。
三、知识点分析:1.君主德治思想:文章强调了君主应以德治国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君主应具备高尚的品德,如仁义、智慧、节制等,并以身作则,以身律己,以德化民。
文章指出,“致治于一人,身修而后家齐,家齐而后国治”,君主德行的修养直接关系到国家的治理和人民的福祉。
2.礼法制度的重要性:文章强调了礼法制度的建立对于国家的稳定和社会秩序的重要性。
荀子认为,礼法是维系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重要工具,通过法律的制定和执行,建立起人与人之间的规范和约束,使人们明辨是非、守规矩,从而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3.教育的重要性:文章指出,君主应重视教育的作用,通过教育来培养和塑造人才。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归纳整理(含解析)
一、重点字词1.尽心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重叠使用,加强语气。
)2.河内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无如..寡人之用心者(没有像……)4.邻国之民不加.少(更)5.请.以战喻(请允许我,表谦;请回答,请你……,表敬。
)6.填.然鼓.之(拟声词,模拟声音。
之,助词,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7.弃甲曳.兵而走(拖着)8.直.不百步耳(只是;不过)9.不违.农时(耽误)10.数罟..不入洿池.(数:密;罟:网;池:池塘,洼地积水。
)11.斧斤.以时入山林(锛子)12.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谨,谨慎,认真从事;庠、序指学校;教,教化;申,反复陈述;义,道理。
)1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打开粮仓,赈济百姓。
)14.王无罪岁..(罪:归咎,归罪;年成。
)15.七十者可以食.肉矣(吃)16.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食:吃;食;食物;检:约束。
)17.黎民..不饥不寒(黎民、庶人、布衣、黔首、百姓均指平民百姓。
)二、通假字1.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无失其时(“无”通“毋”不要。
)2.颁白者不负戴于路矣(“颁”通“斑,花白。
)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
“莩”通“殍”,饿死的人。
)三、古今异义1.则移其民于河东(古义:黄河。
今义:泛指河流。
)2.河内凶(古义:黄河以内。
今义:越南首都。
)四、词类活用1.填然鼓之(鼓:名词作动词,敲着。
)2.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生:动词作名词,活着的人,死了的人。
死:为动用法,为……办丧事。
)3.五十者可以衣帛矣(衣:名词作动词,穿。
)4.树之以桑(树:名词作动词,种植。
)5.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王:名词作动词,称王。
)五、一词多义1.于寡人之于国(介词,对于)则移其民于河东(介词,至)不求闻达于诸侯(介词,在)赵氏求救于齐(介词,向)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介词,和、跟)2.以请以战喻(介词,用)以五十步笑百步(介词,拿,凭)斧斤以时入山林(介词,按照)树之以桑(介词,把)申之以孝悌之义(介词,把)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介词,因为)3.之寡人之于国也(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的助词)填然鼓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不译)五亩之宅(结构助词,的)树之以桑(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不译)申之以孝悌之义(第一个“之”代词,带百姓。
关于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
《关于高一语文《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总结》摘要:通“勿”或“毋”不要,(古义粮食统称,今义军队基层人员)通假则【无】望民多邻国也【无】通“勿”或“毋”不要【颁】白者不戴道路矣【颁】通“斑”花白3【涂】有饿莩而不知发【涂】通“途”道路鸡豚狗彘(zì)畜【无】失其【无】通“勿”或“毋”不要5【直】不步耳【直】通“只”只是、不古今异义【寡人】国也【寡人】(古义古代国君对己谦词今义指形单影只人)【河】【凶】【河】黄河北岸魏地今河南济带【凶】(古义谷物收成不荒年今义指人或动物暴躁心肠狠不行不吉祥)3邻国民不【加】少【加】(古义副词更今义两或两以上东西或数目合起增加弃甲曳兵而【走】【走】(古义逃跑今义行走)5【或】步而止【或】(古义有人今义表选择连词或许、也许)6是亦【走】也【走】(古义跑逃跑今义行走)7不违农【谷】不可胜食【谷】(古义粮食统称今义谷子)8斧【斤】以入山林【斤】(古义斧头今义重量单位)9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古义供养活着人今义保养身体)0非我也【兵】也【兵】(古义兵器今义军队基层人员)王无罪【岁】斯天下民至焉【岁】(古义年成今义年)词多义·数①数罟不入?池《寡人国也》ù密、细密②数口可以无饥矣《寡人国也》几、若干③则胜数存亡理当与秦相较或易量《六国论》命运④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陈涉世》屡次⑤愿令得补黑衣数《触龙说赵太》数目、数量⑥蒙冲斗舰乃以千数《赤壁战》ǔ计算。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点《寡人之于国也》是《孟子·梁惠王上》中的一章,是表现孟子“仁政”思想的文章之一。
以下是对这篇文章的一些重要知识点的梳理。
一、文学常识1、孟子(约公元前 372 年公元前 289 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
他是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被尊称为“亚圣”,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主张“仁政”“民贵君轻”,其言论和思想主要记录在《孟子》一书中。
2、《孟子》是记载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七篇,分别为《梁惠王》《公孙丑》《滕文公》《离娄》《万章》《告子》《尽心》。
其文气势磅礴,感情充沛,逻辑严密,善用比喻和排比等修辞手法,对后世散文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重点字词1、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2、邻国之民不加少: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
加,更。
3、请以战喻:请让我用打仗来做比喻。
喻,比喻。
4、填然鼓之:咚咚地敲响战鼓。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鼓,动词,击鼓。
5、兵刃既接:兵器已经接触。
既,已经。
6、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曳,拖着。
走,跑,这里指逃跑。
7、或百步而后止:有的人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
或,有的人。
8、以五十步笑百步: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
9、直不百步耳:只不过没有跑一百步罢了。
直,只是,不过。
10、是亦走也:这也是逃跑呀。
是,这。
11、谷不可胜食也:粮食吃不完。
胜,尽。
12、数罟不入洿池:细密的渔网不进入池塘。
数,细密。
罟,渔网。
洿,深。
13、鱼鳖不可胜食也:鱼鳖吃不完。
14、斧斤以时入山林:斧头按照一定的季节进入山林砍伐。
以时,按照一定的季节。
15、养生丧死无憾:供养活着的人,为死者办丧事没有遗憾。
养生,供养活着的人。
丧死,为死者办丧事。
憾,遗憾。
16、王道之始也:这就是王道的开端。
始,开端。
17、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
树,种植。
18、鸡豚狗彘之畜:鸡、猪、狗的畜养。
豚,小猪。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导学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导学●课文鉴赏说明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一、理清文脉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
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期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缘故。
孟子不直截了当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同意。
“王好战,请以战喻。
”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形。
依照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缘故,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
那个地点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因此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梳理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梳理一、文学常识节选自《孟子·梁惠王上》。
《孟子》是记载战国时期思想家孟轲言行的书,由孟轲及其弟子编成。
全书共七篇,内容涉及政治活动、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二、古文知识(一)重点注释1、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寡人,寡德之人,是古代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之,主谓之间取独。
于,对于。
尽心焉耳矣,(算是)尽了心啦。
焉、耳、矣都是句末助词。
重叠使用,加重语气。
2、河内凶:河内遇到饥荒。
凶,谷物收成不好,荒年。
3、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
于,到。
粟,谷子,脱壳后称为小米,也泛指谷类。
其,指河内。
4、河东凶亦然: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做。
亦然,也是这样。
5、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考察邻国的当政者,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察,考察。
政,当政者。
之,结构助词,的。
无如,没有像…。
之,这样。
者,句末语助词。
6、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多。
,这是为什么呢?”加少,更少。
加,更。
之,的,结构助词。
7、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请允许我我用打仗做比喻。
好战,喜欢打仗。
请,有“请允许我”的意思。
8、填然鼓之:咚咚地敲着战鼓。
填,拟声词,模拟鼓声。
鼓之,敲起鼓来。
鼓,动词。
之,没有实在意义的衬字。
9、兵刃既接: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指战斗已经开始。
兵,兵器、武器。
既,已经。
接,接触,交锋。
10、弃甲曳兵而走:抛弃铠甲、拖着兵器逃跑。
曳,拖着。
走,跑,这里指逃跑。
11、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有人逃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或,有的人。
12、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因为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以,因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寡人之于国也》知识导学导读:●课文鉴赏说明课文记载了孟子和梁惠王的一次对话,围绕“民不加多”的问题展开讨论,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并在一定程度上揭露了社会的不平等。
一、理清文脉全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
战国时代,各诸侯国的统治者,对外争城夺地,相互攻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内残酷剥削,劳役繁重,破坏生产力。
这就造成了兵员缺乏。
劳力不足,是个十分突出的问题。
争夺人力,成为各诸侯国统治者的当务之急。
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的疑问之前,自诩“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然后以赈灾救民为例,申说自己治国胜于“邻国之政”,“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
从两方面描述救灾的具体措施。
“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进一步突出梁惠王的自矜,为下文的“五十步笑百步”作铺垫。
“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梁惠王希望更多的民归附自己,孟子正是利用梁惠王的这种心理来宣传“仁政”思想并想引导他实行王道政治的。
第二部分(“孟子对曰”至“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分析“民不加多”的原因。
孟子不直接回答“民不加多”的问题,而是用梁惠王熟悉的事例设喻,启发对方,使对方容易接受。
“王好战,请以战喻。
”总提一句,然后举出逃兵“弃甲曳兵而走”的两种情况。
根据败逃距离的远近,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的反问,进一步启发,诱使对方在不知不觉中说出否定自己论点的话:“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最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这两句突然转入正题,既回答了“民不加多”的原因,又揭示了五十步笑百步的寓意:梁惠王的“移民移粟”跟邻国统治者的治国不尽心,实质上没有什么区别,只是形式上数量上不同而已。
这里暗示着梁惠王搞小恩小惠并不能使民加多,要使民加多,必须施仁政、行王道。
于是文章就自然而然地由第二部分过渡到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第3段至第5段),阐述了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第3段,阐述“王道之始”的道理。
孟子认为,合理地发展生产,使老百姓“养生丧死而无憾”是实行仁政的开端,也是使民加多的初步措施。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三组排句,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连用“不可胜……也”的句式,给人以吃不完、用不尽的感觉,大大增加了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
接着又用“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来小结前三组排句,又以这个结论为前提推出新的结论:“王道之始也。
”作者在这里把三层意思、三方面的内容紧紧联系在一起,并把“使民加多”的问题跟行王道紧密联系起来。
第4段,阐述王道之成的道理。
这一段,孟子进一步提出教养百姓,使民心归顺的仁政主张,也是“使民加多”的根本措施。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
”这三组排句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三种措施,以及采取这些措施后所产生的效果。
这三种措施与上文的三种措施相比,显然前进了一步,具有更强的主观能动性。
孟子不仅主张养民,还主张教民:“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作者在这里连用四组排句,把自己的主张层层铺叙,渲染得有声有色,为梁惠王展现出一幅美好的前景。
然后用“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两句承上启下,顺理成章地得出“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的结论,与前文“王道之始也”相呼应。
第5段,阐述使民加多应有的态度。
孟子批评统治者的虐政,从反面证明自己主张的正确。
前两段已经把行王道的道理讲得十分透彻,这一段照应文章的开头。
梁惠王口口声声说于国“尽心”,可是“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哪里谈得上“尽心”呢?“狗彘食人食”和“涂有饿莩”形成鲜明的对比,深刻地揭示了当时社会的不平等。
接着作者针对统治者归罪于岁的推诿,运用比喻进行驳斥:“涂有饿莩”归罪于年成不好,如同“刺人而杀之”归罪于武器一样荒唐,害民的不是荒年而是统治者的虐政。
最后两句,“王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言简意赅。
不归罪于年岁,而是要反省自己,革除虐政,施仁政,行王道,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用足,接受教育,懂得礼义,才能使他们归服。
“斯天下之民至焉”回答了开篇梁惠王提出的“民不加多”的疑问。
二、写作特点1.结构严谨。
孟子的文章从表面看,铺张扬厉,似乎散漫无纪,实则段落分明,层次井然,而且环环相扣,不可分割。
这篇文章三部分的末尾,依次用“寡人之民不加多”,“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斯天下之民至焉”,既对每一部分的内容起了画龙点睛的作用,又体现了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全文各部分连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
2.善用比喻。
孟子善于运用比喻说理,文字显得从容不迫。
如用“五十步笑百步”比喻梁惠王所谓“尽心于国”不比邻国之政好多少。
3.气势充沛。
孟子的文章具有雄辩的气势,表现在语言上是使用整齐的排偶句式。
如这篇文章第三部分孟子畅谈“使民加多”的道理时,连用四组排偶句,音节铿锵,气势充沛。
【译文】梁惠王说:“我对于国家,总算尽了心啦。
河内遇到饥荒,就把那里的老百姓迁移到河东去,把河东的粮食转移到河内;河东遇到饥荒也是这样。
考察邻国的政治,没有像我这样用心的。
邻国的百姓没有更减少,我的百姓没有更增多,这是为什么呢?”孟子回答说:“大王喜欢打仗,让我用战争做比喻吧。
咚咚地敲响战鼓,两军的兵器已经接触,扔掉盔甲拖着武器逃跑。
有的人逃跑了一百步然后停下来,有的人逃跑了五十步然后停下来。
凭自己只跑了五十步而耻笑别人跑了一百步,那怎么样呢?”梁惠王说:“不行。
只不过没有跑上一百步罢了,这也是逃跑啊。
”孟子说:“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就不要指望自己的百姓比邻国多了。
“不耽误农业生产的季节,粮食就会吃不完。
密网不下到池塘里,鱼鳖之类的水产就会吃不完。
按一定的季节入山伐木,木材就会用不完。
粮食和水产吃不完,木材用不完,这就使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了。
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不满,这是王道的开端。
“五亩大的住宅场地,种上桑树,五十岁的人就可以穿丝织品了。
鸡、猪、狗的畜养,不耽误它们的繁殖时机,七十岁的人就可以吃肉食了。
百亩大的田地,不耽误它的生产季节,几口之家就可以不受饥饿了。
认真地兴办学校教育,把尊敬父母、敬爱兄长的道理反复讲给百姓听,须发花白的老人就不会背负或头顶重物在路上行走了。
七十岁的人能够穿上丝织品、吃上肉食,百姓没有挨饿受冻的,这样还不能统一天下而称王,是不曾有过的事。
“贵族家的猪狗吃人所吃的食物,不知道制止;道路上有饿死的人,不知道开仓赈济。
百姓死了,就说:‘这不是我的过错,是因为年成不好。
’这种说法与拿刀把人杀死后,说‘杀死人的不是我,是兵器’有什么不同?大王不要归罪于年成,那么天下的百姓都会来归顺了。
”●解题指导一、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理清课文思路,以便于背诵。
1.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
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
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2.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
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
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也。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七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3.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非我也,岁也。
”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二、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了解本文的语言特色。
参见“课文鉴赏说明”关于第三部分的分析。
三、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整理过去学过的文言实词的义项,积累常见文言词。
四、这道题主要是让学生以现代观念审识古人的思想。
可以从两方面评价。
(一)孟子的王道思想包括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1.首先解决百姓的温饱问题;2.加强文教德化,提高人民的精神修养;3.统治者严于律己,不推卸责任。
(二)孟子注意到了可持续发展问题:在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时,不能滥砍滥伐,滥捕滥杀,更不能竭泽而渔。
●教学建议课文第三部分阐述孟子实行“王道”的七种措施,是孟子“仁政”的具体内容,教学时可参考“课文鉴赏说明”作适当讲解。
●有关资料一、作者作品简介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战国邹(今山东邹县东南)人。
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
据《史记·孟子荀卿列传》记载,他是子思(孔子孙,名伋)的再传弟子,曾游说齐、宋、滕、魏等国。
当时“天下方务于合从连横,以攻伐为贤”,孟子却说“唐、虞、三代之德”,被诸侯认为迂阔、远离实际,不被采纳。
因此,孟子“退而与万章之徒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
《孟子》一书全面反映了孟子的思想。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的一个最大的儒学大师,一向认为他继承了孔子学说的正统,后世将他和孔子并称。
他曾拒杨墨,反纵横,维护和发展了儒家学说,对当时和后世思想界影响很大。
《孟子》在写作上很有特色。
首先是善于雄辩,具有气势充沛、感情强烈、笔墨酣畅的风格;采用了多种方式方法进行辩论,逻辑严谨。
其中用得最多的是各种发问的方式方法,时而提问,时而设问,时而反问,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其次,善用比喻和寓言陈述事理,辩论是非。
二、孟子的仁政思想1.民本思想。
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尽心下》)得到百姓拥护的人才能成为天子,得到天子欢心的人可以成为诸侯,得到诸侯欢心的人可以成为大夫,可见“民为贵”的道理。
孟子看到人民的力量,认为社会安定的前提在于百姓安居乐业,这一点在当时也是有积极意义的。
2.邦国的主权在民。
孟子与梁惠王谈话,梁惠王问:“天下恶乎定?”孟子回答:“定于一。
”梁惠王问:“孰能一之?”孟子回答:“不嗜杀人者能一之。
”梁惠王问:“孰能与之?”孟子回答:“天下莫不与也。
”(《孟子·梁惠王上》)意思是说,如果一个君王不嗜杀戮,那么,天下没有不愿意把政权交给这个君王的人。
万章问孟子:“尧以天下与舜,有诸?”孟子说:“否;天子不能以天下与人。
”万章问:“然则舜有天下也,孰与之?”孟子说:“天与之。
”又说:“尧荐舜于天,而天受之;暴之于民,而民受之。
”(《孟子·万章上》)是说尧把舜推荐给天,天接受了;天又把舜公开介绍给百姓,百姓接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