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握好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

合集下载

新课标下地理课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新课标下地理课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

新课标下地理课应如何进行有效教学随着课改的不断深入,以教师讲述为主的教学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批评和质疑。

取而代之的是倡导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而新教材只给了我们一个教学的版本,却没给我们具体的教法、学法让我们拿来就用,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我在实施新教材的这几年的时间里,既有收获也有困惑。

在此,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和通过观摩地理课堂教学的体会,就“地理课到底该怎么上”谈我个人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一、要改变以往的教学方式与过去教师一言堂的课堂组织形式相比,新课程更加注重引导的价值,更加渴望更多精彩的回答能从学生嘴里说出来。

对教师提出的许多问题很有可能经过引导,学生仍然不知道,但是经过了引导之后,这些问题在学生脑海里留下的痕迹是不一样的。

如我在讲热带雨林气候时,通过对比的方法,让学生看图说明“赤道附近某地房顶为什么会是尖斗状的”。

如果在过去的教学中,通过教师提醒:当地降雨量在2000毫米左右。

学生会回答:“为了排水”,有这样的结果就行了。

而新的课堂教学目的却要求,不能单纯要这一答案。

因为学生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学习、怎么去分析、怎么去搜集信息,而是揣摩老师要我怎么回答,答完也就完了。

学生不需要任何地理方面的知识,也不需要知道如何去联系相关条件进行分析,就可得到这一知识点。

然而学生得到的也仅仅是这个单一的、孤立的知识而已。

如果按照新课标教学,首先让学生打开地图,查找这个城市的地理位置在哪里?气候条件是什么?屋顶形状与当地的什么条件有关?再得出房顶应该是什么形状的。

这个过程可能复杂了些,但是学生经过了分析的过程,以后再碰到类似的问题,他也能够自己去查找相关资料,去分析、去创造。

“给”只能给死的东西,而“导”却能激活活的源泉。

关键在于教师怎么教、怎么去引导。

我们在课堂上常常将关注学习结果误认为是关注了学习过程,这对教师真正掌握和理解新课程该“怎么教”的内涵非常关键。

由此看来,地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过程和结果的界定一定要清晰。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摘要:随着新的教学标准的出台,初中地理课程的内容和上课方式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教师必须严格按照新的教学要求,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策略,营造一个充满活力、轻松愉悦的环境,帮助学生深入了解地理。

基于当前的情况,我们需要分析当前的初中地理教育发展状况,并提出一些实际的解决方案来提升初中地理课堂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地理;课堂教学;有效性引言:教师的工作重点在于课堂教学,这不仅是培养人才、提高素质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课程的深入研究以及社会对多元化人才的需求,良好的地理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重要。

一、论初中地理课教学现状初中地理教育在传统教学中没有得到充分关注,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能满足学生的期望。

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许多学校和教师都认识到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性,同时也意识到改进初中地理教学的必要性。

但在实际操作中,仍然有很多问题。

(一) 授课时间过长,教学效果差目前,“讲授式”、“灌输式”的授课存在一些挑战,这些挑战的根源可以归结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即过分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这样的做法会让学生无法真正掌握“讲授式”、“灌输式”,也就无法激发他们对这门课程的热情.(二) 划重点式教学许多老师并未明确自己的教学目标,他们把“成效”视为唯一的学习内容,所以他们的课堂上只关注考试的重要性,并且在考前给学生定义了一些关键知识,以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无法有效地激发学生的潜力,也无法有效地提升他们的全面发展。

二、新课标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地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提高教学趣味,增加课堂氛围些地理问题需要学生具有很强的思考能力,而部分学生会觉得不知道该如何做,这时,教师要用多种有趣方法来启发和指导学生,拓展学生的思考范围,保证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

例如,在课堂上引入时事新闻,以身边现象、生活事例为切入点,引入趣闻、典故、漫画、名人诗词、歌谣、俗语等,为了鼓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师可以在讲授《中国的气候》一章时采取一些有效的措施来提高学习效率。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和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地理教学面临着许多新的问题和挑战。

为了更好地适应新的教学需求和提高教学质量,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并制定相应的对策。

下面就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探讨。

一、存在的问题
1.知识和能力融合度不够:新课标要求将地理知识和地理能力融合到一起,但实际上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的对地理能力的培养并不足够。

2.教材内容更新不及时:地理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学科,但目前一些地理教材的内容更新不及时,无法反映最新的社会发展和科学进步。

3.缺乏实践性教学:地理学科要求学生具备观察、实验和实地考察的能力,然而现有的教学中缺乏相关的实践环节,导致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不足。

4.课堂教学方法陈旧:传统的地理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缺乏多元化的教学方法,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二、对策建议
1.强化地理能力培养:在地理教学中强调知识和能力的融合,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还要注重培养他们的地理思维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加强实践环节:在地理教学中引入更多的实践环节,如实地考察、地图绘制、实验操作等,让学生通过亲身实践来掌握地理知识和培养地理实践能力。

5.培养地理素养:在地理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即了解地理知识、关注地理问题、热爱地球家园、维护地球环境、参与地理实践等。

三、结语
新课标下高中地理教学存在的问题并不少,但只要我们认真分析并有针对性地采取对策措施,就一定能够提高地理教学的质量和水平。

希望各地的地理教师能够以此为借鉴,不断完善地理教学,培养更多懂地理、爱地理的学生。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高效的地理教学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高效的地理教学

如何在新课标下进行高效的地理教学引言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新课标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一名地理教师,如何在新的教育背景下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教学资源、评价体系等方面阐述在新课标下进行高效地理教学的策略。

一、教学理念更新1. 确立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2. 倡导探究式学习,培养学生地理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强调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提高学生的实践应用能力。

二、教学方法创新1. 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案例教学法:选取典型地理案例,培养学生分析、评价、预测能力。

3. 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分工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资源整合1. 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如互联网、地理信息系统(GIS)、遥感等,丰富教学手段。

2. 开发校本课程,结合学校所在地特色,编写实用性强的地理教材。

3. 整合线上线下资源,如教育平台、地理论坛、学术文章等,拓宽学生视野。

四、评价体系改革1. 多元化评价:综合运用笔试、口试、实践操作、作品展示等多种评价方式。

2. 过程性评价:关注学生在地理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全面评价学生地理素养。

3. 自我评价与同伴评价:鼓励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高评价能力。

五、教师专业发展1. 深入学习新课标,明确地理教学目标、内容和要求。

2. 参加培训、研讨会,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

3. 开展地理教学研究,不断探索创新教学方法。

结语在新课标背景下,地理教师应把握教育改革趋势,更新教学理念,创新教学方法,整合教学资源,改革评价体系,提高自身专业素养,以实现高效的地理教学,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程背景下的初中地理教学在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要以新课标教学理念实施教学。

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素质,地理涉及自然科学与人文社会多方面的知识,综合性、实践性、时代性强,更能激起学生质疑、探究、想象和创造的欲望。

因此,只要努力用科学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启迪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不仅能发展学生的地理素养,而且能养成学生超越自我、勇于创新的品格,地理教师重视教学中学生能力的培养。

一、在新课标理念下实施地理教学地理教学要以学生的需要开展教学,及时改变教学方式。

灵活实施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将知识转化为能力,是新课程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

教无定法,以学定法,这是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的体现。

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每一位地理教师必须认真钻研教材深挖教材内涵,熟练掌握课程标准,同时针对所教学生的认知能力与水平,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和发展的起点,联系教师自己的特色,依据课程标准,详细设计教学案例,多设计几套方案,以便在课堂上针对不同班级学生的具体情况来选择不同的教法,促使学生改变原有单一、被动的学习方式,建立和形成充分发挥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二、在地理教学中渗透现代地理观念随着初中地理新课程的实施,地理教学发生着深刻的发展和变化。

许多地理的新知识、新成果,及时反映到地理教学内容之中。

特别是可持续发展思想内容的加入,加强了资源保护、生态保护、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要求合理使用、节约和保护水、土地、能源、森林、草地、矿产、海洋、气候、矿产等资源,提高资源利用率和综合利用水平;建立科学、完善的生态环境监测、管理体系,形成类型齐全、分布合理、面积适宜的自然保护区,建立沙漠化防治体系,强化重点水土流失区的治理,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加强城市绿地建设,逐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

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将成为地理教育的主要内容,体现出教学内容改革的时代特征,同时这也是世界各国地理教育改革的新趋势。

2023年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_1

2023年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_1

2023年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2023年高中地理新课标解读心得体会1一、总思想:认清形势,把握动态,优化复习教学1、认真阅读考纲作为高三地理教师应认真学习地理教学大纲和高考考试说明,加强高考地理试题研究,把握高考命题走向,使高三地理复习有明确的导向。

2、立足课本,夯实双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知识点的落实和知识网络的构成。

这也比较符合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特点:突出能力立意,重在考查学科的知识主干、基本原理和规律,以及地理理性思维逻辑和知识运用能力。

能力是建立在夯实的基础上的,没有扎实、全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很难获得高分。

二、合理安排复习时间高三地理复习一般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按教材的顺序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这是重点,一般在第二年的三月初完成,要“扎扎实实”,不可盲目追求进度;第二阶段是专题复习,打破常规的章节,对知识进行重组,寻求联系,侧重于能力的培养,时间为两个月左右,专题的个数不能弄得太多;第三阶段为查漏补缺,调整心态,做好考试前的准备。

三、具体做法(一)、加强知识的归纳整理,形成知识体系教学理论的研究表明,建立完整的知识结构体系要比掌握大量具体的零散知识更具价值。

在传统的学习过程中,比较偏重于掌握知识的细节,而忽略了对知识结构整体上的理解和掌握。

由此使获得的知识难以成为今后深入探究的基础。

在知识整理加工的过程中,伴随一系列思维活动,如分析、判断、归纳、演绎、比较、分类、总结、概括、推理等,可以说这个过程也是思维综合训练的过程。

经过这一过程可以加深知识的理解、强化记忆,同时也可以发现问题、弥补漏洞、纠正错误。

在对基本原理、规律的探究、发现、归纳和应用的过程中,还要注意多思、敢问、善问?可准备一个问题本,真正弄懂、吃透地理概念、地理原理和地理规律,既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达到举一反三的目的。

(二)、落实基础,突出主干,注意与初中地理知识的有机结合基础和主干知识是指地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和重要的地理事物、观念、结论。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

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精选5篇)新课标高中地理课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与理解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差异特点2.了解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3.运用地理环境差异性的原理,分析人类生产和生活中的现象过程与方法1.尝试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对“世界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图”进行分析,并可以图文转换,阅读“喜马拉雅山的垂直地域分异”图,获取山地的垂直地域分异规律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探究地理问题的兴趣和动机,养成求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提高地理审美情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自然带的形成。

2.地理环境的差异性的变化规律。

教学难点陆地环境的地域性分异规律。

教学过程【导入】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复习提问]1.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产生的根本原因?答:地理要素间进行着物质与能量的交换。

2.自然地理环境的两个整体功能是什么?答:生产功能和平衡功能。

3.自然地理环境整体性的两个表现是什么?答:自然地理环境具有统一的演化过程、地理要素的变化会“牵一发而动全身”。

(出示景观图片“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内蒙古草原”)(经济发达地区的教师也可将不同学生在旅游中所看到的不同的自然风光、自然景观作对比)师:这两幅风光迥异的图片说明了自然地理环境具有什么特点?生:自然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

师:对。

我们刚刚学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但自然地理环境还具有另一个特点——差异性。

【讲授】第二节自然地理环境的差异性师:从整体上看,全球的地理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但上面两幅图的差异又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地球表面各地之间又存在着明显的地域差异。

事实上,地域差异在自然地理环境中是普遍存在的,自然地理环境中只有相似的区域,但不可能存在两个自然状况完全相同的区域。

(出示图片“五带的划分”)师:这反映了自然地理环境中哪个因素在空间上的分异?生:温度。

师:这种分异的尺度范围是什么?生:全球性的尺度。

师:对。

我们在旅行中所感受到的其他地区和我们家乡的差异所体现的是陆地环境的地域分异,这种地域分异的规模比全球性的地域分异规模小。

地理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

地理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

《地理新课标学习的心得体会》范文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为地理教学带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通过深入学习地理新课标,我对地理教学的理念、内容和方法有了全新的认识。

本文将分享我在学习地理新课标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正文:一、新课标对地理教学理念的更新地理新课标强调了学生主体性的重要性,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新课标倡导教师应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这让我深刻认识到教学过程中应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需求和发展。

二、新课标对地理教学内容的调整新课标对地理教学内容进行了重新整合和优化,更加注重地理知识的实用性和时代性。

例如,新课标增加了对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议题的关注,这让我意识到地理教学应紧跟时代步伐,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

三、新课标对教学方法的创新新课标提倡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如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思维。

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尝试将这些方法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四、新课标对评价方式的改革新课标强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不仅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更重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发展。

这让我认识到评价不应仅仅是考试,而应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五、新课标对教师角色的重塑新课标要求教师不断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

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作为一名地理教师,我需要不断学习新的知识和技能,以适应教育改革的需要。

六、新课标对教学资源的整合新课标鼓励教师充分利用和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包括网络资源、社区资源等。

这让我意识到教学不应局限于课堂,而应拓展到更广阔的空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体验。

七、新课标对跨学科教学的倡导新课标提倡跨学科的教学模式,鼓励地理教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在学习新课标的过程中,我尝试将地理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如历史、生物等,以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

结语:通过学习地理新课标,我对地理教学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地理新课标学科教学的突出问题和解决策略

地理新课标学科教学的突出问题和解决策略

地理新课标学科教学的突出问题和解决策略随着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改革,地理教育也在不断地更新。

新课标地理学科教学的出现,为地理教育带来了许多好处,如强调素质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等。

然而,新课标地理学科教学仍然存在一些突出问题。

本文将讨论地理新课标学科教学的突出问题,并提出解决策略。

地理新课标学科教学的突出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教师教学能力不足。

一些地理教师的教育背景和专业素质有待提高,地理教学理论与实践存在脱节。

这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将地理理论与实际情况结合起来,缺乏灵活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使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二、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由于教学内容过于抽象和无关实际,学生难以产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同时,学生缺乏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的机会,导致他们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局限,并且难以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资源不足。

一些地理学校的教学资源相对匮乏,如教学设备不全面、教材教辅资源不足等。

这给地理教学带来了困难,限制了教学的多样性和灵活性。

解决地理新课标学科教学的突出问题的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加强地理教师的培训和提高。

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地理教师的培训力度,提高地理教师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

通过多种方式培训教师,如开展师资培训班、邀请专家进行指导等,提高他们的教学能力和教学理论水平。

二、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地理教学中引入多样的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学习、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途径向学生传授地理知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

三、加强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

通过加大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的力度,使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和参与地理学科的学习。

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参观地理景点、实地调研等,让学生近距离地接触地理现象和问题,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同时,学校和教育部门应加大对实践操作和实地考察的支持力度,提供必要的资源和条件。

浅谈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

浅谈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教学是老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因此,新的地理课程标准强调,地理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踊跃互动、共同开展的过程。

在新课程标准下,老师应当怎样做才能更好地进展初中地理教学呢?一、深化学习、探究课程标准,进一步转变观念中学老师尤其是过去经历丰富的、具有娴熟扎实的教学根本功的老师,必须要从传统的教学模式中解放出来,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技术,完善和调整自己的学问构造,重新相识教育教学的目标与目的,不能局限于书本学问的传授和应试教育所谓的学以致用。

为了实施素养教育,造就创新人才,老师必需正确把握教育改革与开展方向,在“创新”两字上狠下功夫,从革新教育观、学生观、价值观、教学方法和手段上踊跃思索和实践。

二、深化分析、挖掘教材,提高驾驭课堂的实力教材的分析决不是简洁的教材体系和学问构造的分析,而是老师优化教学过程的方法与手段。

改革后的教材内容同以前相比,淡化、粗化了详细学问。

地理老师更要细心地去备课,不但要备教材内容本身,还要备自己、备学生个体。

通过反复钻研、感悟去挖掘教材潜在的东西,创设相宜的教学情境和学习情境,最大限度地向学生呈现学问。

要有意识地挖掘教育资源,刚好捕获有价值的教学资源,多用身边鲜活生动的材料因势利导,敏捷恰当地依据学生反响与参加的状况调整教学节奏和教学内容。

在开放式的地理教学中,更要表达老师的作用,老师要把握主方向,要收放有度,要引导学生多探讨有价值、有意义的话题,争取做到“控而不死,放而不乱”。

三、面对全体学生,关注个体差异。

造就创新人才是我们教育的启程点,也是我国教育理论与实践改革的重大问题之一。

初中生活泼、好动,具有丰富的情感,活泼的思维,是一群身心不断开展的青少年。

学生不单纯是抽象的学习者,更是有着丰富特性的完整的人。

学生的社会生活环境不同,他们所接触到的事物就有所不同。

这就使得生活在不同环境里的学生具有各自的特点,因此,我们不能用一个模式去塑造和评价学生,我们要看到学生之间的差异,要成认差异、敬重差异、善待差异。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一、背景介绍地理是初中学生研究的一门重要课程,在新课标下,地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发生了一些变化。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初中地理教材进行解读,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些内容。

二、教材特点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材具有以下特点:1. 突出实践性新课标注重学科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尤其在地理教学中更为突出。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实地考察等实践性的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新课标地理教材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通过讨论全球气候变化、生态环境破坏等问题,引导学生关注地球的生态环境问题,并培养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3. 强调跨学科综合性在新课标下,地理教学不再是单纯的知识传授,而是更加注重与其他学科的关联。

教材将地理与历史、生物等学科进行有机融合,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在其他学科中的应用。

三、教学方法和策略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学方法和策略有以下几点:1. 提倡探究式研究教师应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式主动探索地理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运用小组合作研究、问题导入等教学策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2. 开展实践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实地考察、模拟实验等活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情况相结合。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地理概念和原理。

3. 多媒体辅助教学在新课标下,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如使用幻灯片、视频等呈现地理概念和案例,使学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四、评价和展望新课标下的初中地理教学通过突出实践性、关注环境与可持续发展,以及强调跨学科综合性的方式,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地理知识。

同时,教学方法和策略的创新也为地理教育带来了新的思路和机遇。

然而,新课标地理教学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教师培训、教材衔接等问题。

在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培训机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教材编写与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地理教育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综合素质发展服务。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落实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落 实
• 新课标概述 • 地理教学在新课标下的变化 •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挑战与对策 •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实践案例
01
新课标概述
新课标的目标和理念
目标
培养具有地理素养的公民,提高 学生对地理环境的认识和适应能 力,促进个人和社会的发展。
力。
信息技术应用
利用信息技术辅助地理教学,如 GIS、遥感等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参与度。
案例分析
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引导学生分 析实际问题,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 能力。
03
新课标在地理教学中的具体落实
地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课程资源开发
积极开发利用地理课程资源,包 括教材、教具、实验器材、多媒
总结词
丰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详细描述
通过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动画和 视频,将地理知识以更形象、更具体的方式呈现出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பைடு நூலகம்总结词
提高教学效率,减轻教师负担
详细描述
信息技术可以帮助教师快速查找资料、制作课件,减少 备课时间,同时也可以方便地展示大量地理信息,提高 教学效率。
理念
注重实践、探究和创新,强调地 理知识的应用和跨学科整合,关 注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学习。
新课标的主要内容
01
02
03
内容体系
以地理学科知识体系为基 础,结合社会、经济、科 技发展,构建了较为完善 的地理课程内容体系。
主题设置
围绕自然地理、人文地理、 区域地理三大主题,设置 必修和选修课程,满足学 生个性化需求。
在评价中注重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和情感态度发展,促进学生的全 面发展。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思考

新课程改革下的地理教学思考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地理教师要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地理教师要立足于学生的发展,倡导合作探究改变传统学习模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课堂的参与度。

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对地理教学的一些思考。

关键字:高效课堂地理教学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地理教师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和指导下,不断改进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大学时,我开始接触新课程,当时对新课程的理解还很肤浅。

工作后,在新课程的指导下备课,讲课和反思,课堂效率有了明显提高。

下面我就简单介绍下我是如何利用新课程的指导思想推进课堂教学的。

一关注学生的课堂感受,促进学生的发展1 营造和谐课堂气氛,创设融洽的师生关系融洽的师生关系,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的必要手段之一,是师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价值和生命意义的具体体现之一。

它要求:(1)尊师爱生、相互配合;(2)民主平等、和谐亲密;(3)互动共享、教学双赢;(4)转变角色、健全人格。

其中,第四点是师生融洽关系的核心因素。

它要求教师转变4种角色:由知识的传承者成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参与者和促进者;由课程的接受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研究者、开发者和设计者;由教学的实践者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指导者;由单一的管理者成为全面发展的启发者、点拨者和激励者。

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有些学生不是很积极的参与活动,我不会简单的批评,而是选择一些他们能回答上来的问题,树立他们的自信心,,慢慢的他们就能积极地投入到活动中了。

2 利用案例,创设研究性学习情景课堂上我注意设计一系列相关的、趣味性浓的、环环相扣的、值得探究的地理问题,在和谐的氛围下,让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去讨论,引导学生逐步从疑问中得出正确的探究目标,甚至将探究延伸至课外去查找相关资料,来证实自己的观点。

例如讲解《中国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我是这样设计案例的(1)学生阅读资料《中国的土地沙漠化问题》(2)学生分组讨论:环境问题的危害,原因及解决措施(3)学生讨论成果展示。

新课标地理教学目标及功能

新课标地理教学目标及功能

新课标地理教学目标及功能
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地球表层自然要素、人文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其核心在于揭示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

在新课标下,地理教学的目标及功能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以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

一、新课标地理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掌握基础的地理知识,包括地理概念、原理、规律等,理解地理现象背后的原因和机制。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读图、绘图、地理观测、地理实验等技能。

3.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增强国家认同感和全球视野。

二、新课标地理教学的功能
1. 培养综合素质:地理学涉及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

2. 增强实践能力:地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新课标强调地理实验教学和实践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促进国际理解:地理学具有全球性视野,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各地的文化、环境、经济等方面的知识,促进国际理解。

4. 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地理学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通过地理教学可以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和国家认同感。

5. 服务社会发展:地理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通过地理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关注社会问题、服务社会发展的意识,为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目标及功能更加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实践能力、国际理解、中华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等方面。

因此,在地理教学中应该充分认识和发挥这些目标与功能的作用,推动地理教育事业的发展。

新课标与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新课标与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新课标与新中考的背景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于2017年正式实施了全面深化新课程改革,其中包括初中地理课程。

新课标的实施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为目标,强调“生活化、社会化、实用性和能力性”的理念,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针对性。

与此为更好地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我国还对中考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其中涉及到地理科目的内容和命题形式的调整。

新课标与新中考的实施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二、新课标与新中考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1. 强调实践性教学。

新课标要求注重学生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地理课程需要更多地融入实地考察、实验实践等元素,教师要通过实践性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地理实际运用能力。

2. 注重跨学科融合。

新课标强调科学知识的交叉融合,地理课程需要更多地与其他学科相结合,尤其是与历史、政治、生物等学科的交叉应用,以便更好地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地理学科的核心思想和方法。

3. 强调能力培养。

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地理课程需要更多地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使学生具备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4. 考核方式的变化。

新中考的改革也将影响地理课程的教学内容和命题形式,地理课程需要更多地体现应用性,注重能力的考核和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评价。

三、初中地理教学策略1. 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方式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和理解。

2. 强化跨学科融合。

教师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加强协作,结合历史、政治等学科的知识,设计多学科交叉应用的课程,帮助学生全面理解地理学科的知识和方法。

3. 注重能力培养。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通过实际操作和案例分析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调整教学内容和形式。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

初中地理新课标解读一、课程性质与地位地理是一门探索地球表面地理环境、自然现象、人文历史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综合性、跨学科的学科。

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意识,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和参与社会生活。

初中地理课程是义务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程,它在中学教育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二、课程理念初中地理课程以“人地关系”为主线,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地理素养为目标。

它强调以下几点理念:1.坚持学生发展为本,培养学生地理素养和创新精神。

2.构建开放式的地理课程,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

3.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课程目标初中地理课程的目标是让学生了解地球表面自然、人文环境的构成和差异,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

具体目标包括:1.知识与技能:掌握地球、地图、气候、地貌、水文、土壤等基本地理知识,了解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手段,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地理环境的热爱和责任感,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增强全球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四、课程内容与要求初中地理课程主要包括地球与地图、中国地理、世界地理、人文地理等方面的内容。

具体要求如下:1.地球与地图:掌握地球的形状、大小、自转和公转等基本知识;掌握地图的基本要素和使用方法。

2.中国地理:了解中国的自然环境、自然资源、人口和民族等方面的状况;了解中国的主要产业和城市的发展状况;了解中国的人文历史和文化遗产等。

3.世界地理:了解世界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了解世界的主要国家、城市和文化等方面的状况。

4.人文地理:了解人类文化的发展历程和多样性;了解人类社会的基本构成和运作方式;了解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和资源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等。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

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以下是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的具体内容:一、地理教育教学理念地理教育教学要注重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培养,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注重学生探究性学习、合作学习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注重地理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提倡启发式、互动式、情境式教学,不断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二、地理课程目标地理课程要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

在教学中,要注重地理知识的传授,培养学生的地理技能和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三、地理教学内容地理教学内容要突出地理学科的特点,注重地理事实、概念、原理、规律等基础知识的掌握,同时强调地理技能和能力的训练,适当引入新的科研成果,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

四、地理教学方法教学方法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注重启发式教学,提倡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自主学习等多种教学方式,加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五、地理教学评价教学评价要遵循多元化、全面性、客观性、导向性的原则,注重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的有机结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全面发展。

评价方式可以采用考试、作品评定、口头表达等多种形式,以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综合素质。

六、地理教学资源教学资源要具有多样性、实用性和丰富性,包括教材、教具、学具、图书资料等。

同时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发数字化教学资源,为学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学习途径和多样化的学习方式。

七、地理教师素质地理教师是地理教育的关键因素,必须具备高尚的师德修养、先进的教育理念、扎实的专业基础和教育教学能力。

同时要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高自身素质和能力水平,以适应新时代教育发展的需要。

总之,地理新课标教学评要求旨在提高地理教学质量和水平,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优秀人才。

在具体实践中,需要广大地理教师不断探索和创新,以实现教育教学目标。

新课标与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新课标与新中考背景下初中地理教学策略

在当今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新课标与新中考的实施对初中地理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

如何在新课标引领下,有效应对新中考的变革,提升初中地理教学质量,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综合能力,成为广大初中地理教师亟待思考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一、新课标对初中地理教学的要求新课标明确了初中地理课程的性质、理念、目标和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地理课程是一门兼有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性质的基础课程,它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使学生能够认识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

在教学目标上,新课标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地理知识和技能,如地球与地图、世界地理、我国地理等方面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包括分析、综合、比较、归纳等;提高学生的地理实践能力,如野外考察、地理调查、地理实验等;培养学生的地理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如热爱祖国、保护环境、尊重文化多样性等。

新课标还强调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引导作用。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效果。

二、新中考对初中地理教学的影响新中考的改革使得地理学科在中考中的地位和权重得到了提升。

地理学科的考试内容更加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也增加了对学生地理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的考查。

另新中考对地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需要更加注重教学的实效性和针对性,以提高学生的中考成绩。

新中考的改革也促使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

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已经不能满足新中考的要求,教师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初中地理教学策略(一)优化教学内容根据新课标和新中考的要求,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优化和整合。

要突出重点和难点,将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教学的重点,同时注重对地理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

新课标下如何进行高中地理教学新课程改革已随着一系列的课程标准的颁布和教材的编写走进了学校的日常生活,正在越来越多地规范着教师的教学行为,限定着学生的学习行为。

为了实现教学改革的目标,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方法的改革很有必要。

笔者在这里粗浅谈几点这几年在新课程教学工作中的认识和建议。

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给学生问题,让学生思考传统教学以传授知识为主要目标,以学生接受知识为主要任务,教师是课堂的主体,结果是学生只是像机器一样在记忆,复现课本内容。

学生的能力不能得到提高,也抹杀了一些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沉闷,教学手段单一,课堂效果差。

所以改变这种现状尤为重要。

学启于思,而思源于疑。

在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是教师频频向学生提出问题,即使有意识地启发也很少有学生主动向老师发问。

要发挥问题在地理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就要求教师以问题为中心来组织教学过程,变传统的“师传-生受”过程为以问题为纽带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产生新问题”的引导发现过程,给他们问题,让他们思考。

二、注意学生的个性差异,因人、因材施教对于好学生,上课的提问和课后作业的布置,要适当加大难度。

对于学习困难生,教师要努力使他们转化为成绩优异的学生。

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坚持“多鼓励、少批评”的原则,用公平、公正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

能够进入我们实验中学的学生,以前在初中的班级里,大都是佼佼者,可由于到了重点中学,“强中更有强中手”。

特别需要提出的是,初中的地理课属于非统考科目,学校和学生都不重视,造成学生的基础特别差,有个别学生就出现了厌学的情绪。

面对后进生,我们要主动地接近他们,发现他们身上的闪光点,并且在同学面前多表扬他们,克服他们的自卑心理,重新树立起他们的自信,并且注重发展他们其他方面的特长。

教师上课的提问要简单,课下可以给他们布置力所能及的任务,并且要求其他学生要和后进生搞好关系,千万不可因为成绩不好而轻视他们。

另外,教师抽空给他们耐心地补习初中的课,特别是地球运动的知识,教材内容的讲解要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地理课教学怎样把握新课标理念

地理课教学怎样把握新课标理念

地理课教学怎样把握新课标理念摘要: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要求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轻松的课堂气氛,和谐的教学环境,使学生的主体地位表现出来,达到传授知识的目的。

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不能强化自己的主体地位,而是有意识地创造条件促使主体地位向学生转移。

地理课教学中如何让课堂气氛更活跃,更能促进师生关系的融洽,使学生的主体能动性充分地表现出来呢?关键词:新课标理念;创新素质;主体能动性;师生关系;学习积极性;学生思维能力素质教育是当今教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主战场,是摆在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大课题,把素质教育融汇到课堂上,使学生的个体素质与社会环境达到最佳组合。

通过学生的主体积极活动,促使学生自身个性充分发展,使学生整体素质的全面改善和提高。

在新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地理课怎样才能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达到这一目的,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发展,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

如今对教师怎样去教学生要求很高,我们倡导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把学生的需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

过去教师常常带着一种指导者的心态,对学生的教育也多是指示性和说教式的,学生则被动地“听”和“看”,很少思考,尤其缺少交流和讨论。

当今我们力求在课堂中所摒弃的“满堂灌”,现仍被教师们坚持着,学生逐渐失去参与的信心和勇气。

面对新课改,作为起着承上启下作用的基层教师,应该如何转变观念,改变工作方式,实践新课程改革理念,落实新课改精神呢?在教学过程中,我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的。

一、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教师应更新教学观念,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这就体现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关系的确立,师生关系角色的扮演。

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讲者,教师在讲台把知识点说得头头是道,学生在课堂听得津津有味,一动也不动,学生不能有提问或发表见解的机会。

在新课标理念下,学生的个性越来越突出,旧的师生关系就越来越不适应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求。

教师不能以权威自居,要冲破师生之间“管理--服从”的单向关系,变为双向关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把握好新课标下的地理教学
——七年级地理(以人教版为例)教学有感
佛山市第十中学凌灵
来源:百度搜索
七年级地理新教材内容包括:基础地理知识(地球与地图、自然环境中的海陆分布和气候、社会经济与文化中的居民和地区发展差异)和世界区域地理。

其特点是:图像内容丰富,
活动成为学习的主要方式,突出区域特征,提高了能力的要求,注重知识的延伸和扩展。

如何在新课标的要求下,把握好初中地理教学,体现新的课程理念,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
进学生的发展。

一、运用图像教学提高学习能力
图像形式多样,数量大,是新教材的特点之一。

图像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对学生了解地理事物的表象特征,掌握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分析地理事物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起到文字内容无法替代的功能;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有重要作用。

因此,对图像教学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

地理图像教学,就是让学生在教学中运用分布图、示意图、等值线图、景观图、统计图表、结构图、剖面图等,从中获取地理信息,分析说明地理分布、地理成因和规律,通过“图文结合”,培养学生读图、绘图、填图、用图的能力。

1、明确目标
新教材图像信息量大,内涵丰富,要求学生掌握到何种程度,教师必须给予明确的目标。

例如:要求学生会阅读气候直方统计图,能说出气温与降水的变化规律,并归纳出气候类型的特征。

2、运用图像处理信息并展示学习成果
在教会学生明确目标的学习中,还要让学生懂得不同图像的用途,使学生在学习后,会运用适当的图像处理信息并展示学习成果。

其中,运用图表处理地理信息和说明地理问题可以使复杂的问题明朗化,这充分说明图表不仅是学生获取区域地理信息的工具,也是学生加工地理信息的工具。

例如,从《1998年美国主要农产品产量和出口量占世界的百分比及其在世界的位次》图表中,可以很容易得出:美国是世界农业大国。

通过学习,学生会逐步感受到图表的作用,在解决地理问题的适当时候会有意识地选择图表完成学习任务。

例如,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极地地区》,在用演示文稿展示学习成果时,学生们使用了以下图表,如下:
极地地区的自然资源
学生们懂得用列表的方式从位置、范围和自然环境对比认识南北极地区的不同,同时用表格列出极地地区不同类型的自然资源和用地图展示南极地区的矿产资源分布。

学生在将原始资料图表化的过程,就是学生学习分辨、处理地理信息的过程。

这体现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理念。

二、加强活动教学提高学习兴趣
新课标与教学大纲相比一改过去用文字的形式表达所学的知识,一些重要的知识,例如有关区域的位置、领土组成、地形、气候、河流和资源以及工农业的分布等是通过活动来进行,活动是课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注重能力培养,这对学生的要求明显地提高了,这种形式可以提高学生的读图能力,使学生学会图文之间的转换。

教师在教学时,要强调重要的知识,以引起学生的重视,同时留有一定的空间让学生思考和记录,以备学生复习时有参照,这对训练学生用准确的文字表达也有很大的帮助。

例如在学习《俄罗斯》时,改变过去的学习方式,以读图和设计利用地图学习
的练习题来完成学习任务,其中认识俄罗斯的气候时,提供俄罗斯地形图和气候图让学生通过读图活动学习。

如图所示:
1、俄罗斯境内有重要__________(纬线)经过。

并在图中用笔标绘出来。

说明俄罗斯的纬度位置________,大部分地区位于_____带。

该国北极圈以内的地区有__________现象。

2、从俄罗斯的海陆位置和纬度位置分析该国的气候:大部分地区是______________气候,北冰洋沿岸是_______气候。

3、受地形因素影响,该国降水东______西______。

原因是东部地势_____,西部地势_______。

学生通过读图活动分析影响俄罗斯气候的因素,认识该国的气候分布,从而提高学生的读图、识图能力,在活动中逐步形成用图学习地理知识的良好习惯。

教学时,只要教材中是通过读图活动来完成书中没有用文字表达的重要知识,在经过学生的活动后,教师要让学生学会准确的表达方式,掌握图文之间的转换方法。

经过训练,学生的读图能力也就自然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随之提高。

三、了解学生认知水平突出学习效果
七年级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有限,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重视对学生原有基础知识的
分析,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使之更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1、重视基础知识
区域地理的学习中,新教材重在突出一个区域的环境特征,但对于环境特征的理解,还需必要的基础知识做铺垫,以利于学生逻辑思维的形成和培养。

例如在学习《撒哈拉以南的非洲》时,由于该区的地理知识在教材中弱化了,虽然本节教材突出了本区的人文地理内容,但要培养学生对人文地理的综合分析能力,还必须有一定的自然地理知识为基础,为此教师应对教材进行当的处理。

这样处理教材后,有利于学生利用历史的变迁和因
果关系的知识理解问题,提高学生的认识水平。

2、合理处理教材
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课本中如果出现了超出学生现有水平的内容,教师可适当做些改动,以扫除学生学习的障碍。

如亚洲五国的三类产业构成图,按照书本要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要完成此题都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师不妨根据图中提供的数据为学生分别提供五个国家的任何两种产业的百分比,让学生得出每一个国家另一产业的百分比;然后再说出这五个国家的经济差异。

1998年亚洲五国国内生产总值的三类产业构成(%)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实际,适当地处理教材,同样能达到异曲同工的效果。

四、重视学法指导提高学习效率
地理位置 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 历史的回顾:曾经创造过灿烂的文化、黑奴的贩卖、殖民地主要的地形区
主要的气候类型
对区域地理的学习,新课标以突出该区域的特征为主,不需对自然和人文方面的内容进行面面俱到地学习,客观上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通过几个主要区域的学习,掌握区域地理的学习方法,通过归纳、总结等方法,达到举一反三的学习目的。

1、明确学习目标
在新课标下,应让学生明白本堂课的学习目标,让学生学有所依。

布鲁姆反复强调:“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在区域地理的学习中,要让学生明确每个区域的突出特征,使学生学有所依。

下表是区域地理要素在不同地区的组合。

通过
对上表区
域地理要
素在不同
地区组合
的认识,
使学生对
每个区域
突出的地
理特征有
了更进一
步的了
解,增强
了学习的针对性。

2、构建知识网络
教师在教学中还是要让学生知道区域地理的完整知识体系,这样在具体学习某一区域时,要突出学习该区域的地理位置和环境特征,使学生对学习的内容具有较清晰的思路。

以下是学习区域地理知识的基本框架:
东西半球
区域的地理位置经纬度位置
南北半球:所处的热量带(五带)
3、突出区域地理特征
在学习区域地理的过程中,涉及到国家都有其突出的地理特征,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各国的地理特征,教师就要让学生明确所学区域的地理要素,同时还应注意与不同区域进行对比,懂得学习的方法,从而加深对不同区域的认识,掌握知识。

下表是区域地理教学中供学生归纳不同国家所涉及到的突出的区域特征,并让学生在表格中明确每个国家的突出特征:
4、运用比较法辨析地理事物
由于每个地理区域都有其独特的地方,所以可以通过比较的方法来认识区域间的异同。

比较相同或类似的地方,可以加深学生对地理规律性的认识;比较不同的地方,可以认识地理区域的独特性,加深对“因地制宜”观念的理解。

例如区域地理中涉及的国家和地区,引导学生分析所学区域的共性和个性,按经济发展
水平,可分为发达和不发达两种情形,归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共性与异性,提高学生认识地理事物的能力。

教材中涉及到的发展中国家与地区(亚洲、东南亚、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巴西)大多有这样的共性:人口众多,资源丰富,过去是殖民地,经济以单一的商品经济为主,解决粮食问题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影响,我们应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正确观念。

列表如下:
对于不具有这些共性的国家,如:印度、俄罗斯等,另做具体分析。

发达国家的情形,需考虑的是三个条件:资源、科技和人才。

靠资源丰富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例如澳大利亚;靠资源和科技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和地区:美国、欧洲西部;主要靠科技发展起来的发达国家:日本。

其中欧洲西部的发展除了以上两个原因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区域经济的联合发展。

在归纳共性的基础上,让学生比较同类事物之间的区别,抓住自然和人文之间的具体不同加以区别。

通过对所学区域的共性归纳,让学生思考:制约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发展的因素是什么?促使发达国家发展的主要因素又是什么?我们能否从中悟出什么道理?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能力的同时,引导学生进一步探究问题的真谛。

让学生受到更深一层次的教育。

总之,学习贵在掌握方法,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把握好新课标的要求,因材施教,灵活处理教材,为学生的发展而教,使学生为自身的发展而学,从而体现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

参考资料:《地理课程标准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